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2: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

一、对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1、班级文化的内涵。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物质行为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

第一、班级文化是一种班级师生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包括班级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班级精神。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第二、班级文化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式。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职能就在于倡导和培育班级文化。第三,班级文化是随着班级的建立和发展而生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有无之分,只有优劣之别。

2、班级文化的结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显性和隐性文化要素交织而成的。在选择和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时,不仅要考虑显性文化要素,而且要重视隐形文化要素;不仅要注意文化的教化作用,而且要注意文化的熏陶作用。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中的隐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3、班级文化的教育价值。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教育力量,并构成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内容。

(1)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并提供了彼此分享各自体验的环境与氛围。(2)班级文化可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3)班级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4)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行为有诊断和矫正作用。(5)班级文化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

1、先进性原则――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规范。2、整体性原则――学校、班级中的任何一项工作、活动,都看成文化的积累,把班级文化建设的诸项工作融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之中,达到育人的功效。3、自主性原则――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动机与行为方式统一起来,学会自己当家作主。

4、实践性原则――利用多种活动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二)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1、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每月进行“文明教室”评选。我校每间教室都标准化配置了一流设施,如宽敞明亮、空气畅通的教室、多媒体视听设备等,学校还为每间教室统一制作了张贴栏、班级文化展板。全校每个班主任认真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高质量的板报、醒目的班级奋斗目标、激励性标语、图书角等,加上绿色植物的点缀,教室里生机盎然,教室里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2、构建班级行为文化,学校和班级定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实践中除了学校统一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班主任还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赛、班级文体友谊赛、兴趣小组、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的学科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拓展想象的翅膀,尽情表现,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玩中学,学中玩”,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

3、构建班级制度文化,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拟定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在新生年级时,根据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班级实际情况,组织班上全体同学设定班级目标、制定班级制度、形成班训。并通过反复引导和修正、实践,逐渐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

4、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塑造班风和学风

篇2

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客观要求

2.是培养合格中学生的客观要求

培养学生最直接的场所就是班级,班级文化的优劣与有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3.是良好班级管理的迫切要求

在班级管理中,只依靠规章制度约束被管理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甚至还会遭到学生的抵触,有时收效甚微。比如,班级里可以规定不要迟到,不能旷课,但总有制度规定不到的地方,因为班级管理的细节实在太多,这就会出现制度的“盲点”,那么如何约束这些“盲点”呢?这就要靠班级文化去约束,如果一个班级倡导文明、讲究礼貌,那么即使制度中没有规定上课期间进教室要先敲门,该班学生上课时进班级也会敲门的,否则的话就是不懂礼貌的,会受到文化氛围的遣责,会感到不好意思。这就是文化的管理作用。

二、班级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

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

2.凝聚作用

凝聚就是把东西聚合在一起,产生更大的力量。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候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绝对不会出现“临阵逃脱”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我不干了”的事情,绝对不会形成“无人问津”的局面,这都得益于班级文化的魅力。没有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必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是由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当学生高兴时,班级为他分享快乐;当学生不开心时,班级为他分担痛苦,及时为他送上关怀和帮助,这样就会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4.激励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干劲,从而更加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的干劲就士气冲天,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

三、班级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文化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的思想,就有什么的行动。建设班级文化的前提是要求班主任和全班同学要有文化意识,必须认识到建设班级文化很必要,认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文化意识,思想上认为文化无足轻重,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意识到并重视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2.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战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学生性格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不一,要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生活配合很好,短时间内难以办到。文化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先把表层文化建好,再考虑浅层文化,最后深层文化。至于深层文化,就更要慢慢来: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能定型、一个班级的考风要经过数次考试才能显现、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才能定格。即使班级文化形成了,也需要与时俱进,常抓不懈。

3.要突出重点,切忌肤浅

班级文化包含表层文化、浅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这三个方面要统筹兼顾,三者都要有。走进一个班级,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最起码精神面貌很好。所以,形式、外表文化是不容忽视的。接下来就是规章制度建设,一个是否完善的制度对班级也是很重要的,是文化的一部分。最后,就是文化的核心层,即精神文化。纵观班级文化的三个层次,我们要知道重点在深层文化建设上,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学风、班风和考风上,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上,造就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信念上,这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4.要全员参与,调动每个人积极性

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这里的全员包括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班主任是班级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些思想会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带头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团队。班主任思想开放,班级就不会很保守;班主任做事效率高,班级就不会很拖拉;班主任有大局意识,班级就不会很自私。除此之处,班主任应积极指导、引导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这是第一。其次,同学们也要积极参与,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多配合工作,全班一盘棋,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的氛围,相反,班主任不支持,同学们不配合,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学校一直比较重视对班主任的培训,就是希望班主任能带头,积极投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

四、班级文化建设具体做法

1.宣传:期初提出要求,进行班主任培训,让他们明确目的意义以及整个过程等。

2.落实:各班级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动全体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制定班级目标、班徽、班歌等。

3.推进:进行班歌、班徽等表层文化符号的竞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向深层转化、发展。

篇3

杜威说过,“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实践表明,在同一校园文化中,不同的班级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体现了不同班级间的个性特征,更反映了各班级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班级就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坏与班集体建设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谈谈我的认识和实践。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终生影响超过了校园文化。优秀的学生是培养出来的,而培养学生最直接的场所就是班级,那么班级的好坏,特别是班级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在关乎着国家的命运。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在班级空间的一种折射和反映。它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班主任的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的多重角色地位,决定了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套符合社会家庭等需要的多重角色行为。

班主任是班级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些思想会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带头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团队。班主任思想开放,班级就不会很保守;班主任做事效率高,班级就不会很拖拉;班主任有大局意识,班级就不会很自私。

班主任必须与学生一起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建立一种沟通社会和校园,适合新时期特点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创造着一个无形的陶冶学生心灵的“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班级文化渗入学生心灵。良好的班级集体又像一块“磁铁”,吸引学生。学生在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与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得到教育和鞭策;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下,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班级文化的内容结构应当包括教师文化、班干部的核心作用,教室物质环境布置,健康的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风,礼仪交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影视媒介,体育运动,制作创造等许多方面。

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的主导作用,教师群体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人格美(性格、情感、理智、意志)、行为美(文化礼貌、工作作风)、仪表美(风度、衣着)等方面。完美的教师人格力量,较高的道德水准和高雅的志趣、风度以及严格的教风、学风,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行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常常会同各科任老师一同商量、研究学生,统一要求,在学生心中树立教师群体印象。

班级文化建设要刻意追求教育物质环境布置的教育象征意义和科学性。如在教室内设置公告栏、生日栏、雏鹰争章、荣誉榜、心语心愿、读书驿站、书画天地等宣传栏。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着重在“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着眼于班级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物质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

我们的教室,墙壁粉得雪白,启示学生的心灵应当一尘不染,一学期下来,没有人愿意在墙上留下墨迹、污迹,前面黑板上方是玻璃镶着的五星红旗,让学生心中牢记祖国,激发为国家刻苦学习的信心,后面黑板两旁是队角,布置了许多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志气。展板上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成果,内容大多由学生供给。墙上挂着科学家、英雄模范的画像、治学名言,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产生趋同心理,砥砺志向,激发成就动机和学习热情,形成浓厚的学风。

学生把自己的志向追求,激励言词,奋斗目标等能够表达自信、自强、自我激励的立志格言,用统一纸张工整书写,并统一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展板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要培养学生乐于为他人服务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运用中外不同的礼仪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预习和实践。我在班上建立了文明监督岗、卫生岗、纪律岗、小银行、小图书室,让学生人人有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平时多给机会,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领导,多接触交往,练就一身适应社会的本领。

教室就是身处的自然空间。在这里,我让学生学会关心环境整洁、爱护公物、学会关心周围生态、珍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在教室里放进金鱼缸、花盆,让他们学会自己改善环境。再加上窗明几净、文化版面的装点,整个教室呈现出整洁、优美的环境,易于引导学生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靠近,向知识靠拢,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品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让校园文化充分投射到班级之中,引导学生进入绿化、美化、诗化的高品位校园审美意境,古朴典雅的礼堂,一丛丛充满生机的梅兰竹菊、假山、小池、睡莲、喷泉……无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学生,催人奋进。

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的远大目标。”

班级就是通向科学殿堂的长廊,我通过科技活动月、科技活动课、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焕发探究精神,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形成求知、求真、求实的高尚人格。我班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学校航模组、机器人组、计算机组,代表学校出去获奖的大都是我班同学。

班级也是文化艺术的一方绿洲,在这里,我极力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与中外优秀文化结缘,使学生钟情于杰出作品的审美理想世界。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体验过程中升华心灵,提高素养,我倡导成立新绿文学社,27年来,我班同学在文学社里一直是中坚力量。先后在江阴市级别以上获奖、发表作文1300多篇。培养出众多的文学高手,不少已成为国家级出版社的编辑、报社记者。

班级还有影视媒介的交流,我利用闭路电视、红领巾广播、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课件,利用网络,天天读报,《扬子晚报》、《江南晚报》、《无锡日报》、《江阴日报》等成为学生熟悉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在频繁的信息传播中,建立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使自己接收信息的触角更灵敏。

班级文化中,还包含体育文化,我协同体育老师利用活动课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班干部的选择上,我本着“关心集体、培养能力、逐步轮换”的原则,提倡干部与同学之间“换位思考”,经常改变学生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我经常带毕业班,为中学输送很多小干部,我们六4班毕业生升入中学后,有7个同学分别在初一各班级中担任班长。

平时,我常与学生在一起,了解班级文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补充并强化积极因素,有意识引导学生吸收先进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力争领风气之先。我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班级活动,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力培养高尚情操和现代风貌相结合的有鲜明特色的优良班风。

篇4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专指精神文化。为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每位小学生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班级的文化建设问题谈以下观点。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班级文化建设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多年以来,我们的德育所采用的基本方式是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传授有关的德育知识。但在形式上往往以教师的讲解甚至“说教”为主,常常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都显得过于单调,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们班开展了“好大一棵树”主题队会。队会中队员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一系列节目:演课本剧《集体锁》、童话《我是小河的一滴水》、诗朗诵《我们和我》等。同学们在参与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接受了教育。总之,班级文化建设,使德育形式“立体化”,把平面的道理,化为立体的形象。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一部电影、一部小说给人的印象,常常比一堂政治课更深刻、更持久,就是因为文化建设在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精神动力。

2、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德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为人接受。”学生从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的暗示,常能使学生在不需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教育、自我调适,从而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文化环境带给学生的是清新愉悦、自由、和谐。它不仅使学生在更为广泛的时间、空间上了解社会、理解人生,而且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寄托,又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学生的心灵。这就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

3、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新性学生思维。最近,我在班级开展了“未来的世界”演讲比赛、“班级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在班级的墙壁上设立了“每周一句”、“送你一句话”等专栏。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营造了一种人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设多种情景,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可以感受到伟人及科学家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激起探究新知的兴趣和勇气。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文化传承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学生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将接受着科学思想的薰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由此产生创新的动机与灵感。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内容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能显示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是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卫生要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同学的书本,学习用具要摆放工整;课桌椅要摆放整齐。二是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我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了一些绿色的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这样还能让学生消除眼部的疲劳。三是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室布置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室布置包括:公布栏、班规、名人名言、硕果园、图书角、卫生角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地方。我在前面强调教室的重要性,不是说教室布置好后,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如果这样理解太肤浅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浓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对好的学风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说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看这个班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风、班风如何。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来进行,要体现班级特色。在制订本班的班规时,我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议论,再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适合本班的班规。在这一版块中以“我们的约定”的形式罗列出全班同学应该共同遵守的几项规定。班规制订好了,是不是贴在墙上就行了呢?不是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做好班规的执行,而且是长期的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要求全班同学互相鼓励、互相监督。

总之,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篇5

Some thoughts on how to build the elementary class cultures

Mu Chunliang

【Abstract】The class culture, as the second kind of culture, is one recessive education power and can show us the special spirit, style and features of a class. The class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lass and has a function for leading the direction, edifying the sentiment and inspiriting pupi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ass culture should obey a certain principle. The go-aheadism of students, who is the people building and sharing the class culture, which is to say, the main body of the class culture, must be respected and incarnated. The main construction body of the good class culture is the student, so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developing pupils’ body and mind healthily and construct it from the martial, system and spirit.

【Keywords】Class culture Significance Function Construction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对小学生的发展有导向、规范、陶冶、激励等作用。班级文化建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学生作为班级文化的建设者与享用者,即作为班级文化的主体,其主动性必需得到尊重与体现。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着眼点,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进行建设。

1.建设良好班级文化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整齐光洁的教室环境,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1.2 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班级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2.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发展的作用。

2.1 导向作用。进入学校,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主要以班级这一小型的社会组织为依托,总会受到这一组织所形成的文化的影响,朝着班级文化所认同的目标发展。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具体表现为: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发展的目标和举措有积极的宣传、解释和实施作用。小学生发展的目标在于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一目标的达成,不能靠机械的说教或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教与学。班级文化通过各种活动,宣传身心发展的目标,并将所设定的各项举措付诸实施,在活动过程中把小学生的发展引导到班级奋斗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去。如,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可以具体的宣传心理发展的目标,班级的各种文娱活动,可切实锻炼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2.2 规范作用。由于小学生发展的不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较弱,所以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规章制度的规范与约束。班级制度文化所确立的各项制度、守则等,都有很强的约束力。班级制度文化以其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告诉小学生什么是好的,该做的,什么是不好的,不能做的。规范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得以实现:制度制约(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制约(理念、道德、舆论等);氛围制约(环境、关系、风气等)。班级制度的制约主要是指《学生考核细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班规、细则对学生的约束力。观念的规范作用是制度规则等被内化后,学生形成的价值判断的外显。如班级对某件事所形成的舆论。如果某些人违反了班级规范,就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还可能会被集体孤立起来甚至受到一定的惩罚。氛围制约主要是指班风、学风等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等。

2.3 陶冶作用。班级文化的陶冶作用是班级的物质文化,如教室环境等对小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班风、学风等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班级文化的陶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陶冶美的情操。优美的班级物态文化,如干净整洁的教室,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不仅可以使生活其中的小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养成他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他们求真尚美的情趣。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二是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可以使参与其中的小学生了解广博的人类文化,受到人类科学文化的熏陶,从各种角度和层次去汲取人类文化的精神食粮,获得的丰富的知识,并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不会仅仅局限于某种狭窄的生活与认识空间,以至于心胸都变得狭窄。三是发展良好的人格。班级的班风、学风,各种规范以及组织系统等,可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会与人交往等,更重要的是在良好班风、规章制度等的熏染与规范下,小学生的人格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

3.1 班级文化建设的总原则。

3.1.1 增强意识,总体设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优化小学班级文化,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正确认识小学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巨大作用,增强积极组织并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良好意识。在增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系统的分析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找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班级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出发,既要考虑文化的物态建设,即硬件建设,又要着重考虑精神观念形态建设。特别要注意班风建设,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求实进取的健康心理。

3.1.2 在开展活动中建设班级文化。班级的各种活动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开展小学班级文化活动,我们要作到: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求每次活动都能发挥教育人,团结人,培养人的作用,在安排上要科学合理不脱离实际,力求结合年级、班级、特长和节日等,穿插安排各种活动。③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多出主意,提供条件,尽量让学生自编自导。自娱自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在活动开展中,我们还应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组织活动。

3.2 良好班级文化的构建。

3.2.1 美化班级的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教室的环境布置等。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阵地。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化中的物质组成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提高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文化”品位。要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教育设备基础上,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大目标。”具体而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2.2 开发班级的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文化环境,为他们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3.2.3 强化班级的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也可以称为观念文化,它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班级精神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建设上进、和谐、自觉的精神文化呢?

篇6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软环境。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无疑是乐团的指挥,是师生关系的主导,所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表率作用对班级文化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学习新的理论,勤于实践,加上爱与责任,相信自己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班级文化。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呢?一个良好的班级的形成,要多角度、多方面的配合协调,加上自己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持之以恒,运用适合自己个性,又适合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创造出了特色班集体。简单说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是教师与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建立精神文化的前沿阵地。这就是为什么把物质文化放前面的原因。整洁、温馨的教室可以起到激发、熏染的教育作用。教室的卫生,教室内的墙壁的布置应带出一种积极向上、活泼热情的氛围,突出高雅的情趣,突出学生的个性特色。例如:班级坚持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无论平时,还是复习期间从不间断,并当堂课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于墙报。再如卫生:每班都有垃圾桶置于教室后面,往往成为卫生死角,这需要学生自己制定有关措施约束,民主推选班内书写好的学生书写大字贴于垃圾桶上方,警示同学们做到自觉保持班内卫生。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使教室变成大家的乐园,充满温馨,洁净。我班教室内的纸拉环都是学生过节时装饰的,每次都有新的创意而且能持久不坏。窗台摆放的学生美术制作、图书角,所有的一切都由教师与学生齐动手布置,共同打造班级的物质文化。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接受一个班级的教学,总期盼自己的班级能够特别突出,总会努力想点子,不仅仅是教学突出,学生的一言一行乃至学生的整个面貌都要有所改观。因自己一直教授语文的教学工作,作为班主任我找到了出发点,先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始,在文学的海洋里是学生自然的得到熏染。开设图书角,每人带两本课外书充实图书角。记得班内特别突出的几名学生用了不到半学期的时间把图书角的书看了一遍,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指导学生自己去书店买书。图书角的开设带动了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了与教师的交流。学生经常给我讲书里的故事。本班开设两节阅读课,不管是什么特别的事情还是总复习阶段从不间断。这样文学氛围出来了,于是经常性的举行诗歌、散文朗诵。有时学生会带出一种亢奋的情绪,我们班的语文课堂有时就成了一节情感释放的课堂:娓娓动听的故事朗诵,优美的文字抒情,感染着我,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充实了,文明的风气自然就有了。班级文化精神建设也离不开一定的班规,自然班训的作用不能少。共同的目标在教师的指挥下形成了:班就是温馨的家,要一起努力哟!!

优良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它会使学生自觉的乐予自己的思想、言行,能够和班级的荣辱与共,能够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篇7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衡量一个班级建设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志。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推进我校班级文化的建设,特制定本学年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对新班级文化的认识

当今时代是多元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文化的作用日益彰显。本文从以生为本的角度,从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努力做到“两个凸显”、“三个结合”,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道德规范的总和。

新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二、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1.建立健全班级制度。包括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队伍;制定班级公约、课堂常规、仪表要求、奖惩制度、考勤制度、值日生制度、操行评分细则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为了督促同学们自觉履行班规,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学簇评价和奖惩制度。在竞赛角的比赛中,班里掀起了争做学习标兵,展示标兵的热潮。

2.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3.建立宿舍管理制度。寝室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它与学生学习成长息息相关,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在校生的生活起到了保证作用。

4. 班干部实行以旧带新轮流负责制。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长处。作为学校应该给每个学生以机会,所以我们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是一个管理的岗位,学生自愿参与竟岗。在换届之前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去申报自己所要竞争的岗位,通过竟岗演说和群众投票,得票高的学生当选。为了督促班干部在班级中执法公正,以身作则,我们还成立了班级委员会,有五名不担任班级职务的学生、班主任和二名任课老师组成。

三、建设新班级精神文化的策略

1.了解学生的需要,找准切入点。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各自的心理需求、发展需要。每周我要求学生写周记,让他们记录下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样,我就能把握学生该阶段的需要,找准教育切入点,有利于学生认同感的产生。

2.丰富班内的评价,学会赏识。在传统的班级中,学生在校主要从老师那里获得评价。长此以往,会削弱了学生独立评价能力的培养。在新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利用学簇评价机制,加强“一事一评,一课一评”,阶段推出班内多种“明星”,如学习标兵,展示标兵,评价标兵,突出进步个人等。这样形成“班内星光灿烂”的局面。

四、建设新班级物质文化的策略

1.布置教室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每一面墙,让每一面墙都说话。下面我以本班为例交流一下我们的教室环境布置。

(1)版面展示。在我们班中,共有9块展示版面。每个簇(组)有一个版面。每个簇在自己的版面上设计学簇文化,比如簇名,簇徽,簇歌,学簇口号,标兵风采照等。随着电脑的普及,我们也渐渐地将这一块移入到每个簇的博客上。从此,我们的交流面就更大了,我们的思想也就更活跃了。

(2)竞赛角。为培育学生的学簇竞争精神。我们以学簇为单位展开竞争。每个簇选一个挑战簇,写下挑战宣言。

(3)班务角。在班务角内一些班级公告,如班规,班级誓言,班干部的任命公告,近期班级违纪现象、班级荣誉等。

2.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平时我们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时我们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有时开展讲座,增加课外知识。一位学生成功举办了《埃及艳后》的历史讲座,反响很好。有时还会联系消防队,搞火灾逃生演习,以强化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

篇8

大学的班级文化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一种好的、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教育学生、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实现大学班级“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管理模式。我认为大学生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主要分为班级制度建设、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和班级物质环境建设。

一、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班级、凝聚班级人心的根本保证。要按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员构成的状况,建立并完善班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班级制度。如:

(1)建立班级口号、班级形象、班徽、班歌等班级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2)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推行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管理模式,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职务,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4)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良好的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并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利用周末读报,主题班会课等,使学生了解校内外的新闻事件,对自己的大学和身处的社会环境不断的加深了解。

二、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1、班级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基础精神文明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学生的校园公德和校园文明礼仪等精神文明因素,其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语言、行为、衣着、环境、秩序等,要求大学生做到语言文明,讲究礼貌,举止从容,文雅端庄,衣着整洁得体,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讲究秩序、遵纪守法等等。班级基础文明建设的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集合学校自身特色推行一定的社会公德和大学生基础礼仪培训,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

(2)扎实推进校园规范与规则教育,督促每一个学生成为讲规范、知规则的大学生,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3)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将学生的安全保障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切实加强以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安全和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努力建设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

2、班级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氛围、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等内容。它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班级学风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者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把学风对班级的重要性经常向学生讲解。

(2)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课堂教学制度,监考部门加强考风建设,严肃考试纪律,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

(3)鼓励学生开展“大学生助研计划”、“大学生助教计划”、“大学生助管计划”,加入并成为学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一份子,提升主人翁意识。

3.班级特色活动建设

班级特色活动要求各班级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可从班级活动的各方面确定一个特色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把活动办成一项特色鲜明的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

三、班级物质环境建设

班级的物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建设。

在学习环境方面,学校可推行“公益教室”项目,将学校用于日常教学的一般教室,分配到每一个行政班级,不管这个班级在不在所分配的教室中上课,这个班级也要负责此间公益教室的日常清洁与维护,并在每学期定时对教室进行文化布置,营造一个在上课、自习时都有学习的氛围的重要场所。

在生活环境方面,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开展寝室文化活动,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寝室的主人,在遵守寝室安全规范的同时,布置出全寝室同学喜欢的风格,促使同学们在休息时也拥有良好的环境和心态,另一方面积极的发展学生组织,作为班级与学院后勤等生活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方便学习后勤部门及时的处理问题,减少同学们在生活环境中遇到的困扰。只有寝室生活和后勤生活中把问题减少到最少了,学生们才能更好的聚集在班级的周围开展学习活动,才能继续的把班级文化建设的更好。

篇9

(一)实行统一的企业文化,要融合班组文化的“多样性”

目前,供电公司班组类型从大的方面可分类为生产班组、营销班组和后勤班组。按照专业细化检修分公司下属13个不同专业的班组;客户服务中心下属11个不同专业的班组;调度控制中心下属4个不同专业的班组;县公司下属四个不同专业的班组。班组的专业性质不同、人员结构和服务对象也不相同。班组的这些外在属性决定了班组文化的“多样性”。但班组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的企业文化不是背道而驰,而是“一脉相承”下的众多分支或细流。具有了班组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展现出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二)实行统一的企业文化,要融合班组文化的“自发性”

从供电公司班组建设的状况来看,班组建设成果显著的班组,往往有一股潜在力量的支配,这股力量来源于长期班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有的模式,是在日常工作磨合中留下来的成熟的、可操作、可绦械木验,它是真正从班组当中自发形成的,一直在班组沿用和流传的文化。如电气试验班的色标化管理,输电运检一班的模块化管理等,均来源于班组、实践于班组、成长于班组。因此实行统一的企业文化在班组来看就是大方针、大导向、大模板,仍需有“自发性”的班组文化来丰富其血肉,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包容性。

(三)实行统一的企业文化,要融合班组文化的“针对性”

从班组建设的角度来看,班组有技能型、效益型、管理型、创新性、和谐型的建设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一个好的班组,可作“专而精”的班组,也可作“复合型”班组,班组建设的目标任务不同,必然导致班组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执行的方式不同,最终结果是形成和班组建设目标任务高度契合的有“针对性”的班组文化,这也是统一的企业文化在班组落地的具体体现。

二、实施班组文化建设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一)区别于制度,体现文化的软实力

制度是条款性的,外在表现是刚性的,是强调执行力的。文化是包容性的,外在表现是柔性的,是强调感染力的。因此不能把班组文化建设等同于制度建设,以奖罚来论处,认为奖罚分明就是班组的文化,认为强调班组的执行力就是强调班组文化建设,使班组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片面性,忽视了班组文化建设倡导的以人为本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软实力作用。

(二)来源于积淀,体现文化的认同性

好的文化是厚重的,其来源于日常管理、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积淀后自然而然存在于班组当中的。不能等同于搞搞文体活动、不能等同于谈心交流,更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挂个展板,写个口号,使班组文化建设走向表象化,忽视了班组文化建设来源于班组、实践于班组、成长于班组的自发性,忽视了班组成员对班组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炼出精华,体现文化的引领性

班组文化好不好,个人认为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引领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班组文化的作用,才能指引班组成员的行为,成为班组的“正能量”。虽然说班组文化自发于班组,但真正形成班组文化,发挥引领作用,需要班组精心去提炼,需有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班组成员参与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选择适合自己、适合班组,最后形成班组共识的一个过程,更是班组日常好的行为升华为班组文化的过程,是班组文化落地生根的关键,不能忽视共同参与、共同提炼、共同升华。

三、实施班组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班组制度和班组文化相结合,提升班组自主管理能力

制度强调执行力,文化强调感染力。制度和文化是管理班组的两条并行线,缺一不可。一味强调制度,班组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反之,一味强调文化,班组管理缺乏原则性。好的班组管理因该是讲究制度的原则性,保持制度的刚性,但其过程中,一个被管理者会有不满情绪、不服气的情绪存在,这时候恰好是班组文化发挥作用的契机,需要用班组文化去影响和帮助被管理者发现错误、想通错误、改正错误。从中也可以看出,制度是阳属性,文化是阴属性,阴阳相调,才能班组和谐。

(二)班组业绩和班组文化相结合,提升班组的核心竞争力

班组的核心任务是凸显班组的业绩,因此班组文化建设也是服务于班组的核心任务。但有些班组往往把班组文化建设和班组业绩区别开来,互不联系、互不贯通,形成两张皮,班组文化建设没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了展板上的口号而束之高阁。因此班组文化建设一定要和班组业绩有效结合,融入班组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消除一些不和谐因素,提高班组的团队合力,保证班组保质保量完成班组承担的各项任务和指标,使班组文化建设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从而提升班组的核心竞争力。

篇10

二、当前基层车间、班组文化建设的一些主要问题表现

(一)建设主体顶层化,缺少基层根基

西部重工自2012年总结提炼了以“精细创新,诚信奉献”为主题的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各车间、班组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落地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企业文化落地工作起色较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车间、班组依然存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文化管理部门的事,顶层策划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车间和班组,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在基层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都在谈论文化落地问题,如何落地,大家都想直接在员工中找到有效的载体,很少把功夫下在企业的子文化建设上,也就是基层文化建设上。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动起来,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员工们对公司提出的文化理念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得到真正的基层实践,结果是决策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各念各的经。这种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放在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做法,造成了顶层与基层文化脱节的现象,使企业文化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文化理念表面化,缺少?r值内涵

基层文化理念应该是对本车间或本班组历史的回顾、管理的总结、经验的固化、思想的提升,是一个基层单位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管理智慧的积累和提炼。在西部重工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对于酒钢“铁山精神”母文化和西部重工“精细创新,诚信奉献”子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对于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诠释,从而形成了具有西部重工特色的酒钢装备制造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各车间、班组也积极提炼具有本车间、班组特点的本土文化,但是基于车间、班组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造成本土文化理念无法提炼,或者有一些车间或班组提炼了本土文化理念,但是文化理念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反映不出本单位的管理特色和价值观,文化理念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出来。

(三)文化载体活动化,缺少管理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最好的载体就是企业的中心工作。2012年,西部重工开展企业文化提炼,在全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与此同时,西部重工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同时安排部署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这项活动重点解决了西部重工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文化定位问题,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融合,用文化解决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但是,西部重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的争论问题。部分车间、班组对于企业文化载体认识不足,总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口号和展板,就是对职工行为的约束与引导,从而忽视了本车间、班组优秀管理经验的提炼。其实在基层实践中,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各自有各自的任务。优秀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管理方案、管理案例都可以固化为车间、班组的本土文化,成为基层管理工作的优势。

(四)文化成果碎片化,缺少系统研究

自从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以来,各基层车间、班组围绕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理念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展板上墙,手册进兜,基层单位企业文化亮点纷呈。但是,在基层车间、班组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自己本土文化的总结与提炼,也就是缺少一根主线串起来,“遍地是珍珠,就是形不成一根完美的项链”。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本单位的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整体性,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多工作离开了主题。还有些车间看到别人做得很好,也学着来做,结果做完了,与自己需要的东西却结合不起来。表现为文化自信建立不起来。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对发挥文化在基层的作用,提升基层单位文化品位,塑造基层单位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基层车间、班组企业文化落地方法的探索和创新

(一)以人为本,注重文化落地,引领先进理念

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的宗旨、愿景、作风、精神和理念,是制度建设的先决和前提,是提升企业形象的有力武器,而企业文化涵盖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每一个员工切身的参与进来。西部重工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先进的价值理念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深化推进。这一过程需要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基层员工参与进来,需要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不仅仅是指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对人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只有员工切身感受到人文关怀,企业的全体成员才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可能形成企业团队意识,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持续开展基层价值理念的提炼与提升。要以开放和发展的思想对待基层文化理念的提炼和优化。一个车间或班组的价值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适应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展车间或班组文化理念的再提炼、再优化工作,逐步实现价值理念的提升,以更加趋近于符合车间或班组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再提炼的过程,都是对车间或班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都应该产生一次较大的思想观念的飞跃。每一次再优化的过程,也都是对车间或班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再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漫长甚至枯燥,但对于提高基层文化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应该认真加以开展并不断取得实效。文化理念再提炼过程的重要任务,是突破理念形式化、表面化的束缚,切实找到基层建设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形成生动而富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和话语表达。

(二)建立学习型团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西部重工出台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分为舆论宣传推广,制度建设,执行文化建设,团队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形式载体要求以文化实践活动为主,力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要富有时代感、表现力强。在推进过程中要选树典型,要有成文的企业文化培训教材,修订规章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阵地的群众组织作用,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内涵,使员工从被动接受向自觉遵守转化,从外部灌输向植根内心转化。在整个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学习型团队是文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确切了解以“精细、创新、诚信、奉献”为企业精神,以“装备工业文明,成就员工价值”为企业使命,以 “严、细、实、快、恒”为企业作风,以“打造西部地区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企业目标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理念。只有深刻的了解了西部重工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真正地明白了我们是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落地才有实现的可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对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所以说,建立学习型团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三)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班组文化的灵魂的话,那么班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没有班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好看而不好用“只有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切实在班组开展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班组是公司的直接缩影,也是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文化建设成果的最好展示。只有以班组为单位,才能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传达。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强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广大员工的尊重,更强调发挥广大员工的集体智慧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同样强调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 企业要想有活力,首先必须班组有活力,企业要想有生命力,首先必须班组有生命力。把企业文化拓展到班组,通过开展班组文化建设,促成企业文化在班组的生根发芽,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班组这个企业基本细胞的活力,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生命力的增强。班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前沿阵地,班组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和途径,更重要的是把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和拓展到最基层,使占员工人数大部分的基层员工参与进来,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落实,也有利于企业文化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同。

第一,不拘小节建设班组和谐文化。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精巧的小手笔做出秀丽的大文章。但要达到这个目的,班组长必须要下一番功夫。定出小规矩,规范班组内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树立小楷模,在班组管理和生产作业中起表率作用。开辟小园地,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中升华对和谐班组建设的认识,凝聚智慧和力量。搞好小核算,增强员工的经营意识。解决小问题,征纳小点子,执行小惩罚,促使其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感,把各项工作搞好。

第二,培育班组团队精神。结合企业精神以及班组的具体情况,发动班组成员来提炼班组精神,然后通过班组各项工作任务的分配与合作、班组内部的各种集体活动来培育班组团队精神,尤其要注意通过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学习型班组、安全班组、文明班组建设、争先创优劳动竞赛等活动来树立先进意识、争创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甘于奉献,让班组员工感受到集体精神力的强大,提高班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组的团队精神就可逐步培育而成,作为班组精神来源的企业精神也就逐渐能获得员工的认同。

第三,搞好班组制度建设。按照企业价值理念梳理班组制度,如班组的岗位职责、工艺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考核制度等,保证班组制度的科学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班组制度建设需要调动班组成员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班组员工参与制度建设来增强组员的全局意识和岗位责任,使企业文化落地在制度上真正有保证。

第四,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进行班组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班组成员的素质。一是提高班组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班组成员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和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员工学习文化、管理、法律、创新技巧和新技术,获取知识和信息,克服思维定式;二是注重对职工的工作技能的培养,把班组变成提高员工素质的训练基地。围?@生产、安全、质量、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和经济技术创新指标,在班组内部组织开展专项劳动竟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增长班组成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注重培养班组成员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先进操作法、技术攻关等团队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引导组员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钻研新本领、创造新技法、推出新产品,使班组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细胞。

(四)突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身特色

西部重工的文化理念就是在继承和发扬酒钢“铁山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总结和提炼的。在西部重工内部各基层车间、班组涵盖不同的专业,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型车间针对机械加工行业特点,在车间开辟能工巧匠园,宣传最美职工等,初步形成了有机械加工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铆焊车间组织职工以西重精神为主导,积极倡导“七分准备、三分生产”理念灌输,锻热车间坚持开展每月一个主题教育的活动等。但是这些都仅仅局限于车间层面,基层广大班组在本班组文化建设方面几乎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点,只是机械地照搬公司和车间的要求。我们说执行公司和车间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是没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谈何提升车间、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基层企业文化自身特色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自身岗位定位不同,有针对性的建设自身文化特色是基层单位必须重视和实施的策略。

总之,深入实施基层文化与管理文化的融合实践,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关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企业文化“虚”的问题。基层文化建设需要在生产经营中把文化理念融入管理实践,让看似“虚”的东西变成实的东西,发挥出文化理念的引领作用。企业管理者、各级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引导基层车间、班组积极运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等,使之体现在基层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在管理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总结,固化管理经验,使之成为文化理念。

篇11

郝京华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所占有的文化的总体。”史华楠等学者也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心理氛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潜在的学习。

班级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从广义来理解班级文化,我们可以把握班级生活中一切影响班级成员发展的班级文化的影响因素;从狭义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握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个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为班级全体成员所承认,给予他们最好发展条件,或许使他们感到最大满足的班级文化条件。

笔者对班级文化的界定是: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的影响下,由班集体全体成员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学者们认为班级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一)教育功能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有学者认为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功能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知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二)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个体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三)激励功能

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也有学者提出班级文化具有平衡和保障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平衡功能是指其对班级文化中的矛盾的协调作用;而保障功能则是指班级作为一个准社会,也发挥其自身的保障功能,以使学生们在当中能安全地从事各种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集体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过程。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学者们研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他们几乎都是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几个角度来研究的: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抓好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

1.抓好制度的制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保证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关键是如何实施。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规章制度的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三)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2.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要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3.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时,仍然按照传统的途径去思考探索。经过这样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初步地对如何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有启发性的思考。其实,学者们在探讨实施途径的过程中,无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有一种理念蕴含其中,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感受。学生是班级的独立主体,班级文化的各项功能只有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够达到实际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张林.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J].班主任之友,2003,(11).

[2]蒋忠.班级文化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4,(6).

[3]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4]呼君.本机文化建设的误区及纠正[J].河北教育,2006,(10).

[5]易孔山.关于创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0,(3).

篇12

美国教育学家1932年在《教学与社会学》首先论证了学校文化,至此关于班级文化研究正式开始。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特质与灵魂,不同于其他而特有。班级文化涉及班级中每一个成员,包括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各个关系。班级文化可以划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硬文化是利用黑板报标语等展示班级精神气质的一种方式,而软文化则包括了制度文化以及观念文化等层面,由此可见软文化在班级建设中意义更为重要。课外阅读是学生提升自我修为,增加知识含量有的有效途径,同时课外阅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也意义重大,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魅力班级,课外阅读是有效途径。

一、倡导课外阅读,强化班级人文精神,认知真善美

《弟子规》开篇讲述“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倡导了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水浒传》所讲述的是以“义”字为中心的历史人物情节。可以说优秀的书籍是充实思想,探究人文精神最佳途径,又如《道德经》所倡导的“道可道,非常道。”又会开启学生关于哲学天理人文的思考。一切伟大的思想几乎都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在班级中倡导课外阅读,加大课外阅读,通过班主任推荐,学生之间交换书目的做法,达到学生之间热爱阅读交流思想的目的,长时间的坚持,关于善恶美丑真假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思维独立的净胜,一个班级的文化始于班级每一个成员,长期的阅读积累,班级以文会友,思维超前的优秀学子将不断涌现,而重要的是,班级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尊重个人的人文精神将得以塑造,强化了班级文化。

二、总结课外阅读,打造书香班级文化,认知世界观

对于课外阅读的组织形式,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以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开展推荐书目的读书会或者读后感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组织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开展“颂桃花”诗歌会,以诗会友,以诗结金兰。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最终通过师生互评,小奖品鼓励以及板报等形式反馈给全校师生,让才华得以张扬,同时营造出良好的书香班级文化。课外阅读同时在班级硬文化建设方面也有贡献,可以营造以读书以及名人名言为主要载体的班级环境,外造班级文化形象,内塑班级文化素质,双管协力,打造以读书为文化氛围的特色班级。正所谓读史使人明志,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助于班级文化建设,但对于学生个体意义更为重要,通过明辨历史,激辩功德,正确认识历史,认识他人,以及认识自己,认真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助于学生在学生阶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进步就是班级的进步,所以,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百利而无一害。

三、热爱课外阅读,凝聚团结班级精神,认知理想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造就辉煌。一个班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影响班级团结,团结与否是班级文化建设成败的评价因素之一,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让班级成员通过参与班级建设,融入班级活动中就尤为重要。课外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集体行为,组织以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为主体的班级活动相对容易,参与度较高,而更为重要的是,课外阅读不同于其他活动,既然短期效果还会产生长期效果。通过大量优秀书籍的阅读,学生更懂得个人与集团荣辱与共的道理,也更明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所以说课外阅读不仅仅是班级文化建设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我素养提升的有力手段。当然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圣贤之士的生活诡异与历史典故,在自己理想的塑造方面也有着更加清晰的想法,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想法也都会在学生大量的阅读中慢慢解答。

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个老师的都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课外阅读在对班级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入的影响。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的认识课外阅读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意义,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在班级文化中倡导课外阅读。打造书香文化为主的班级文化,将会让班级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也会对班级以及班级中的每个成员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以课外阅读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讨还需要广大师生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优秀的班集体以及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郭双锦.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