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1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引言
1、国际上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在19 世纪初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后,科研开始被引入大学教学体系,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德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使得德国迎来科技与经济空前发展,继而成为法国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先驱。20世纪初,美国开始效仿德国,将强化大学的科研职能作为重点,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直到上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国内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与国外大学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力度与效果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瞄准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人才计划”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正悄然改变,而引领潮头的当属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2001年起就启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取得了瞩目的教研成果。李艳梅,冯婉玲(2003)指出清华大学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注意的七个问题,即要有正确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要有明确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要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定位,要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要有科学和合理的整体架构,要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要解决好相应的管理机制问题。孙宏斌、孙元章等(2006)对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运用了课内研究型的授课方式(历史溯源法、类比教学法、故意出错法等)和课外自选研究专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系统化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课程的通识性、研究性和趣味性,建成了高水平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并在多所大学推广应用;建成了《电力系统分析》国家级精品课程。阎绍泽,申永胜(2009)指出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并运用于机械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之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效果均有了显著提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励。
其他高等院校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环境浸润”的教学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发现法和问题教学法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研究型题目的设计与实现引入理论课课堂、研究型教学的“双主模式”等,对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3、武汉理工大学《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金融学与电子商务学科、管理学、信息科学的前沿进展交叉融合的创新课程,主要体现电子商务的“资金流”运动规律和知识体系,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活跃的热点领域之一。
武汉理工大学杨琦峰教授负责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目前已通过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考核,申请获得湖北省省级精品课,该课程教学队伍保持前沿研究的活力,以持续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精品课程建设,将科研主攻方向和该门课程建设方向统一起来,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为载体,经历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以研带本”实施阶段,实现科研成果向教研、教学成果的转化,形成“科研、教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态势,在国内同类课程建设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优势。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在线支付)领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2项,是该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持续支持较多的团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在2010年2月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2011年度被评为湖北省高等院校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一直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三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上,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分析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由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授课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高水平的教学效果往往过分依赖课程负责人。教研成果及教学资源集中在课程负责人手中,其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性差,导致优秀的教研成果很难得到推广和延续,课程质量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适应课程教学需求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是多数大学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知识体系完备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材。针对《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国内同类教材主要有“电子支付与结算”类和“网络金融”类。“电子支付与结算”类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周虹副教授(2009)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东北财经大学李洪心、马刚(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及李洪心(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结算”;西南财大帅青红(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李蔚田、杨雪、杨丽娜(2009)主编的“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祝凌曦(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类主要有:陈进、崔金红(2010)主编的“电子金融服务”;张劲松(2010)主编的“网络金融”;岳意定、吴庆田、李明清(2010)的“网络金融”。已有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材并不能涵盖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当前课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没有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需求。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处处为使用者考虑、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教材内容取舍、结构布局、板式风格、配套资源等方面与国外优秀的立体化教材存在较大距离;教材辅助教学系统欠缺,与之配套的音频、视频等电子化教学资源不足。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传统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授课方式过度依赖于纸质教材,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方式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从而难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缺乏音频、视频等电子形式的教学资源,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局限,难以将知识生动、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迫切需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为课程定制最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配套的教育技术。
第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目前我国精品课程主要是针对评审的要求而建设,而评审的要求并不能直接的反应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监管机制,优秀的课程在入选之后,会缺乏与教学的再次交互,在课程建设上停滞不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案例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教学服务系统、数字化开发试验平台系统。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在保留教学内容中经典部分的前提下,进行知识体系重构,及时地将课程领域内最新最前沿的发展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将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以解决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和规范性问题,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着重开发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纲领,以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为辅,开发适应该课程教学需求的一流的立体化教材。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提出 “科研、教研与教学”协同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局面。
第四,精品课程建设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第一,实现《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理念变革,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中。课程建设应与人才培养协调一致,课程内容上应涵盖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批判态度。为此,必须形成课内的研究型授课方法、课外的自选研究专题、综合设计性实验等,针对理论课、实验课和实验平台三大方面加强课程的研究性。
第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针对教育部精品课程的“五个一流”定位,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少精宽新”,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型特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第三,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强化科研、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联动与协同发展,建成《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将课程组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课程资源优势和课程教学优势,建成“精品+特色”课程。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理念
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和持续建设的系统工程。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使课程建设能发生实质性变化。
所谓研究型教学理念,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强调“四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并重;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使学生提高基本素质、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要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要有浓烈的研究气氛。
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材形式、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3、《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以“五个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一流性”,成为精品课程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特征。因此,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如图1所示。
(1)教学内容建设。在课程知识体系重构方面,应处理好先进性与规范性问题。力求使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更加明晰,体现“少精宽新”的特点,并重点补充近十年来本专业的前沿科研成果。改革后的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在讲授深度和信息量上不逊色于著名的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采用“分类梳理、模式匹配”在对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全面梳理现有的国内外教材和文献,归纳整理,在形成教材的基本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和“项目驱动”方法获取前沿理论知识和实现前沿问题的探究。根据国家教指委关于《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类课程知识能力体系及其局限性分析,展开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知识能力体系研究,逐步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的重构。
(2)教学方法建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基于Seminar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项目训练模式等典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驱动的知识讲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归纳出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驱动 “以研带本”模式,以项目/实验为依托,以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在项目/实验中提升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使本科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将“科学假说驱动法”、“综述研究法”、“科学查新法”、“演绎法”、“比较法”、“实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导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3)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是指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纲领,以学科课程为中心,辅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
(4)教学管理建设。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检验,开展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动态评价研究,指导项目研究成果的优化。建立项目研究成果的动态优化、更新与维护机制,促进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外创新训练项目的团队指导方案与激励机制。另外,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软硬件,将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5)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解决讲授高水平、高质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效果过分依赖于课程负责人的局限性;解决成果的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问题。同时应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整合。
4、《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构建
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库,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提高。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
(1)案例库。根据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形成系列专题、案例用以支持“Seminar”模式,用以开展问题驱动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初步形成以下前沿研究专题: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在线支付服务体系、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无纸贸易在线支付集成、城市一卡通支付模式、校园一卡通支付结算模式等。
(2)项目库。依托课程组承担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探索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成果的实施方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创新项目、教育部国家级项目等的项目成果以及项目中引申、内涵的专题纳入项目库中。探索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案例库相比,项目库偏重于理论基础的创新研究,针对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拔尖人才。
(3)教学资源库。进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现有《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资源梳理与探究性方法匹配研究,构建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库。对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电子支付知识模块。如现代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与结算、在线支付协同监管等;二是网络金融知识模块。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进行全面梳理,采用“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进行整体考虑和系统设计。
(4)试题库。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相应的,还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网络教学服务系统。
(5)开放性实验平台。建成满足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数字化开放性实验式平台。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应用的实训式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将创新的基础理论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形成小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项目式实验训练学生应用支付的技术和原理开发小型支付系统,如低碳交易系统、未支付电子商务系统等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知识原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实验内容是开放性的,学生在实验项目要求的框架内可以进行全程自主创新;二是指实验内容对于实验室资源的依赖性低,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调研、设计、编程开发,突破实验课学时的约束,使学生整个学期都能参与实验;三是指实验内容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进行增删改,并可与其他高校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6)立体化教材。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开发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教材,即立体化教材。它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纸质教材是以书面形式印刷的教材,除了包括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其他模态的内容,如图画、图表等,以及对其他模态内容的提示,如在什么时候需要插入视频、音频,到什么地方(如精品课程网站对应模块的网站链接)才能找到这些内容等。电子教材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教材,可储存在光盘、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中。电子教材不仅包括纸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还包括其他所有与其匹配的多模态学习材料,包括课件、电子教案和录音等,还可附有相关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的链接,甚至还可能包括练习答案等。演示教材是用PPT或者其他软件编写的教材,可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用于教学,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层次、特点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后用于教学。演示教材应该是只提供给教师的,它不仅仅是电子教案,而且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所以它应该包括纸质和电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也包括一些教学内容的链接和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多模态材料。其中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统称为数字化教材,置于精品课程网站上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课程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发展。
四、总结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精品课程建设,改变了过去以评估为主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为面向教学,旨在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的课程建设,实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引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在武汉理工大学培养了五届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本课程组正在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的立体化教材,该教材已经列入了武汉理工大学规划教材。
通过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和相关专业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进一步力争将该课程建成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推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营造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学氛围,建成富有特色、辐射性强和影响力大的课程,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95,71073122);教育部社科基金(07JA630028,08JA630064);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及支付结算类相关课程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毛雅娟、郑丽霞、钟惠霞:《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2010(13).
[2] 李艳梅、冯婉玲: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8).
[3]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优化理论课程 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4]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 阎绍泽、申永胜: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J].中国大学教学,2009(9).
[6] 吴於人、于明章、鲍鸿吉、顾牡、毛骏健:踏踏实实创建现代探究型大学物理精品课程体系[J].物理与工程,2005(6).
[7] 门、崔永梅:“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8] 王淑娟、齐明: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9] 蔡冬梅、刘丰文:开放式学习环境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基础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
[10] 赵姝、杨晓露:精品课程探究型学习环境的构建及实现――以国家精品课程“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3).
二、电子金融会计对传统结算方式的影响
(一)传统结算方式
传统的结算方式有物物交换的支付结算方式、货币支付的结算方式和银行转账支付结算方式三种类型。其中银行转账支付结算是目前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银行支付结算、资金汇兑、支票支付结算、自动清算所支付和电子资金转账等方式。
(二)电子金融会计支付方式
按电子金融会计的实体性质分类,电子支付方式可以分为B2C型网络支付方式、B2B型网络支付方式两类;按电子金融会计的支付数据流的内容性质分类,电子支付方式可以分为指令传递型网络支付方式、电子现金传递网络支付方式两类;按电子金融会计的网络支付金额的规模分类,电子支付方式可以分为微支付、消费者级网络支付、商业级网络支付三类。
(三)电子金融会计支付对传统结算方式的影响
一是改变了传统支付模式,提高了结算效率。尽管人们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主要在银行柜台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但是随着电子金融会计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结算效率更高的特性作用下,传统支付模式必将改变。二是降低了结算的成本。与传统银行相比,电子金融的发展使得单笔结算成本大为降低。不仅如此,结算成本在银行经营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降低。三是促进结算的全球连通。传统银行会计结算方式受限条件比较多,强调使用原始凭证,连通性比较弱。电子金融的发展,把银行会计结算带入了一个无纸作业的时代,大幅提高了操作速度和操作水平。电子银行突破了地域与时间限制,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境外。更重要的是,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子金融会计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电子金融会计迅捷、方便、安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结算的全球连通性,网络汇兑瞬间完成,有效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三、我国电子金融会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金融会计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毕竟尚处于初始阶段,进一步发展面临很多问题。
(一)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各大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服务器以及配套的电子设备等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距离电子金融会计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电子金融会计业务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目前现有的金融和科技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才是电子金融会计发展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待
进一步完善传统的银行会计结算受到客户结算量、结算方式、地理位置、结算类别以及分行和营业网点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对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要求与电子金融会计下的银行结算差异比较大。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要求银行应该致力于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为客户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就对银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金融会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前提下,银行业不能被动等待,而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紧密结合最新科技成果,致力于金融产品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
(三)电子金融会计的行业规范和安全保障工作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的电子金融会计的行业规范工作正在制订中,电子金融会计体系的标准化尚未形成。个别商业银行开展的电子金融服务业务还是停留在以往的粗放型经营上,缺乏标准化的行业规范。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电子金融会计尚处在一个发展期,难以完全避免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使得电子金融会计的网络安全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多方关注。电子金融会计的行业规范和安全保障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加强这方面工作的时候有必要通盘考虑,整体解决,尽量确保两者的有效协调和相互促进。
四、建议及对策
(一)加大对人才、技术和硬件设施的投入
在人才方面,要特别重视同时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人才培养。电子金融会计业务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更需要具备充分的网络知识。对银行员工加强网络知识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适应新经济时展要求的高素质队伍。在技术方面,要促进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我国银行业必须重视技术的开发。针对我国网络发展水平较低、网络意识差等特点,银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有步骤、适当地向客户和社会加大网络宣传,从而增强公众的网络意识,同时,也树立了自身在客户中的良好形象。在硬件设施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服务器,使其功能更强大。积极引进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以及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电子金融会计操作系统,并加以集成。
(二)电子金融会计风险的相应对策
1.操作风险的防范。操作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内部,应完善电子金融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操作规范,严格内部制约机制,将不相容职务如管理员与经办员分离、程序员与操作员分离、制作者与执行者分离,对主管和操作员实行IC卡身份鉴别,并同时加密口令,任何进入系统的操作必须有日志记载。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中心,对员工进行防范操作风险的技术培训,监督各项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电子金融会计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电子金融宏观风险
电子金融的出现给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其独立性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削弱了中央银行的控制力,其存在的基础也受到动摇。电子货币的出现促使很多金融机构加入电子货币发行的行列,这对央行的铸币税收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央行依靠垄断钱币发行的收入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央行的对立性和控制力。此外电子金融的出现也在不断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使货币的供给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电子金融的产生减少了人们因交易动机产生的交易成本,货币的需求量下降。同时电子货币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不难看出,电子金融特别是电子货币给货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电子金融不仅削弱中央银行的地位,还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困难。
电子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21日
一、电子金融服务的概念及其特点
电子金融服务即金融服务的电子化,它是金融服务提供者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支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从事的金融服务活动的统称。电子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电子金融服务是现代金融呈现的一种主要样态,也预示着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走向。
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电子金融服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服务方式的虚拟性。电子金融服务不同于“面对面”的传统柜台方式,所有业务数据都是以电子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和传输;二是运行环境的开放性。电子金融服务是利用开放性的网络作为其业务实施的环境,而开放性的网络就意味着只要利用必要的设备并支付一定的费用,任何人都有可能接受其所需的金融服务;三是业务处理的实时性。电子金融服务在处理客户指令时,基本不必经过一个“回馈”反应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就使客户指令得到立即执行;四是时空界限的模糊性。利用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将其业务延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这样客户就可以在世界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获得同金融机构与本地客户同质的服务。
二、电子金融服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种类
同传统的金融服务业一样,电子金融服务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由于电子金融采用了与传统金融不一样的技术方式拓展和创新金融服务的业务与工具,因此其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与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则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子金融活动本身不像传统金融活动一样只涉及金融企业与客户双方当事人,它还涉及网络系统经营主体、通讯线路提供者、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等多方当事人或相关当事人,随之而来的各类风险可能会突然降临,令业界丝毫不可松懈。加之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快速传递特性,会使巨额资金可以瞬间通过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大量资金突发性转移不仅会扩大金融业务的不稳定性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而且可能会使局部的金融风险瞬时蔓延和扩散到更大的空间,殃及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这使得当前不少客户对电子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存在潜在的不信任感,因而信誉风险的出现对电子金融服务发展的影响尤为重大。
电子金融服务风险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些风险在传统金融服务中都存在,只不过在电子金融领域会因网络技术的原因而体现出特有的样态。如对电子银行而言,如果它将出售的电子货币进行投资,当客户要求赎回电子货币时,因所投资的资产无法迅速变现而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偿付需求,就会使电子银行遭受流动性风险;另一类是技术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等IT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时,所产生或引发的对经营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不利因素的概称。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内广为应用之后,技术风险就一直成为高悬在金融界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鉴于电子技术在电子金融服务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技术风险自然会成为电子金融服务首当其冲的风险。与业务风险一样,技术风险同样可以进行细分,但操作风险是其主要的类型,主要有这样一些具体表现:一是犯罪分子的非法侵入,破坏网络的信息系统;二是利用网络实施金融诈骗;三是非法盗用客户账号,窃取商业秘密;四是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带来的风险;五是客户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针对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不难发现,操作风险来源于网络系统在可靠性和完整性方面存在缺陷。
三、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防范
随着金融服务电子化的快速发展,电子金融服务本身正在创造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交易的规模与复杂性呈几何级数的增加。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在电子金融服务领域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显得尤为突出。电子金融服务的风险防范一方面要靠金融服务企业建立的内部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外部专门机构的监管。
(一)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内部监管
1、制定恰当的风险管理程序。按照业界最为熟悉的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首先是评估风险。通过评估风险来识别风险、确定风险一旦出现是否在可承受的能力之内;其次是管理和监控风险。而在对风险管控的过程中,系统测试和审计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系统测试将有助于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系统故障或中断,而审计为发现系统不足和减少风险提供了一种重要、独立的控制机制。
2、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它包括网络系统安全规范制定与实施、系统安全隐患预测与防范、系统安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系统安全程度的测定与检查、系统破坏后的迅速恢复与重建。总之,为确保网络运行安全,应建立和完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密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认证中心、检测记录等。
3、加强对员工的内部管理。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为了防止金融服务公司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网上非法操作造成公司损失,要明确各岗位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对于出现问题的岗位和重要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检查。
(二)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外部监管
1、建立我国电子金融服务风险评级体系。科学合理地构建电子金融服务风险评级体系,是有效保障电子金融服务规避风险的途径和手段。风险评价体系的关键是建立量化风险指标体系并对测评数据进行风险监测。建立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严重程度将综合风险度指定为优、良、中、差、严重、危险等级。
2、实行电子金融服务风险分类、分级监管策略。根据电子金融服务种类的不同,设置高效率、全覆盖的监管机构。在对不同种类电子金融服务可能发生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将预测结果和预警信号反馈给相应监管机构,使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相关的薄弱环节和警戒点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便更好地减少、防范、规避风险发生的可能,有效地保障电子金融服务的正常运转。
3、建立电子金融服务风险报告制度和预警系统。金融企业危机预警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已形成比较多的成果和实施方案。其关键步骤是按风险起源、影响因素、预警指标来进行指标赋权与警情确定。数据储备的不足是实施金融服务风险报告和建立预警系统的最大障碍。因此,应当注意收集风险数据,同时加强研究和开发以实现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在物理及逻辑上同步集中的标准化综合数据库。
4、建立和完善电子金融服务风险法律框架。我国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对许多影响和干扰电子金融服务业务正常开展的行为的处理尚无法律依据,为了保障电子金融服务的有序运作,必须加紧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及国际协调与合作。电子金融服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超国界性。电子金融服务从产生伊始,就已融入了国际化的竞争中,这也就为我们借鉴国际上对电子金融服务的监管方法,尽快摸索出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行之有效的电子金融服务的监管办法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强各个监管职能部门间的监管合作,定期沟通监管信息,共同防范电子金融服务风险的发生以及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电子金融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在因特网上开展的金融活动,有网上银行、电子保险、网上证券交易、专业金融信息提供服务等多种形式。电子金融能为客户带来便利,为应用商开辟市场、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使资本飞速流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金融呈现爆炸性的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子金融业务急剧增加,一个国家网上金融业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我国电子金融领域信息安全的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历经了这么几个阶段:初期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体系化信息安全管理等四个阶段。在当前阶段,对于建立健全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已是金融电子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刻不容缓、迫不及待的要求,以抵御和化解风险,统一处理安全问题的规范性程序,提高金融电子安全系统的整体防御能力,从而促使金融企业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金融电子信息安全系统法制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金融电子安全系统已经成为投资-产出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首要位置,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安全普查。全国相关的金融机构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安全防范机构,并重点加强对系统需求设计、投产、推广和软件开发等重点程序的监管和保护以及风险防范;在系统设计开发、防火墙选用、认证密码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是,当前的金融电子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隐患,具体是传递信息的安全隐患和业务系统维护的风险防范隐患。
二、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一)行业自律
行业或是客户自身的信息包括最敏感机密部分对金融机构而言往往是公开的,金融机构可以轻松的获取这部分信息,其中有部分信息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对信息保护,行业的自律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政府的监管只是被动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更多的在于金融结构的自律行为。
电子金融行业需制定一个有效的行业自律规范,从行业内部规范从事人员的行为总则,
争取将非法信息来源斩断。国外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对行业自律机制给予较高的肯定,我国其实也可以借鉴,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在信息安全上的作用。
(二)金融信息监管
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我国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今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三个层面。但是,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要求从金融信息监督开始为信息安全做好第一步。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在《人民银行法》等相关法规中将网上银行明确纳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监管的对象。其次,金融服务业消费者安全保障的投诉与受理机制欠缺,监管机构中缺乏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安全保障方面事务的部门,对于投诉问题没有从自律或者强制性法律机制角度进行规范。建议在我国因成立一个独立的电子金融监管机构,它独立于各个行政体系,采用直接负责制,这是由于电子金融领域如出现信息安全事故,它所牵扯的相关行政部门较多,地域范围较广,现有职能部门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该机构应对电子金融机构信息可审查,可回溯并构建一个评价体系,将其评价结果对外公示,对于那些信息安全保护不当的机构应给予惩罚,改变我国对信息泄露或是保护不当的金融机构只罚不惩的局面。
(三)信息安全体系
电子金融主要的运行手段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或是通信网络,必须要技术层面上保护其安全,传统的金融交易手段是基于柜台式、盘点式,早期电子金融只是较为粗犷的将原有的业务照搬于网络环境中,又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所以造成了较多的信息安全事故,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了迅猛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问题:用户认证手段单一、支付手段繁杂、内网权限过大、设备更新过于频繁、客户端保护不够、异常行为监管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现应构建一个统一标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将用户权限分割,将用户不常用或是对其信息保护有隐患的功能部分需转为传统的柜台办理,用户可对其权限进行缩减,提供用户常用功能及其权限。
用户认证需多层次的,一般的安全层次认证简单快捷,高层次需提供较多有效凭证方可使用。
网络模型要做到有效的内外分离,对外网要设置多层安全防范,不能以单一的防火墙形式存在,应具有动态更新、行为分析、危害恢复等功能。对内网必须将权限分割,无单一权限,在很多核心内容上应采用多人协同开启权限功能,防止某一个体权限过大造成过多损失等。
客户端应该附加对客户端安全的监察,如发现客户端存在隐患则尽到提醒义务,保护客户信息安全。
2电子商务给金融业务带来的变革
①电子商务使金融机构的传统管理模式面临全新挑战。在管理结构上,由于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到达需要者手里,中间管理层的部分职能将被削弱直至消失,过去垂直式的科层结构必将为新的结构所取代;②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间竞争更趋激烈,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协作;③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使金融营销进入全新阶段。电子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因特网上提供信息服务,掌握丰富经济情报,向社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④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使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需要一大批既精通金融业务,又能熟练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我国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
3.1我国金融创新模式的发展如果把金融创新分为微观层次的金融工具创新和宏观层次的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总是先于金融制度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角,而金融制度创新使金融工具创新的成果规范化、合法化,并最终保存下来,两者在实践中相互推动,共同促进金融发展。我国的金融创新起步晚,始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发展也比较缓慢,而且金融制度创新先于金融工具创新。
3.2电子商务带动的金融业务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快捷高效的特点将金融业务推向信息化的最前沿,网络金融向着多元化趋势、品牌化趋势发展,包括了人们的各种需要。具体地说电子商务带动的金融业务有金融服务、投资理财、保险、金融信息服务业。
4我国电子金融创新的发展状况
4.1电子支付和电子倾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支付工具以现金、支票、汇票、本票、信用卡(磁卡)为主。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集中建设为商业银行跨行支付的清算和结算服务系统,即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相信随着CNAPS的建立,我国的电子支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步入电子货币时代。
4.2电子银行的发展电子银行是计算机、网络和银行的三位一体,它利用网络上的虚拟银行柜台向客户提供全天候的网上金融服务。政府相继实施了“金桥”、“金税”、“金关”、“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现已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化规模。
4.3网上证券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实现了交易撮合“无纸化”,证券交易“无形化”,资金清算“电子化”和委托方式“多样化”。目前,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将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的系统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证券交易结算服务网络,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立体服务空间。
5我国电子商务中的金融创新方向
【关 键 词】金融电子认证/法律制度/电子金融立法
互联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促使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个产业均在以互联网为 基础重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在我国,互联网络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电子金融业务的飞速 发展。网络交易的特点在于其无形性,一切信息均以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在网络之间传递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状态,商业信誉、个人信用对网络交易方难起传统意义上的约束 力。如何确保交易对方的主体资格以及交易数据资料的安全,是每个网络交易主体极为 关注的问题。对于以“安全性”作为最主要经营原则之一的金融机构而言,开展网络金 融业务在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金融风险。由于绝大部分网络交易 都需要运用网上支付系统,因此降低电子金融风险对于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也具有重要意 义。为保障网上金融业务的安全性,金融电子认证中心作为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交易的 权威性、可信赖性及公正性的新型第三方机构,通过电子认证手段在网上金融交易安全 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金融电子认证在电子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 与完善我国金融电子认证法律制度,对于我国金融的稳健安全发展和互联网络向现实生 产力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证书与金融电子认证机构的作用
为了保证互联网上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实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防范交易及支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除了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采用更强的加密算法等措 施之外,还必须在网上建立一种信任及信任验证机制,使交易及支付各方能够确认其他 各方的身份,这就要求参加电子商务的各方必须有一个可以被验证的身份标识,即数字 证书。数字证书是各实体(消费者、商户、企业、金融机构等)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及商 务活动的身份证明,在电子交易的各个环节,交易的各方都需验证对方数字证书的有效 性,从而解决相互间的信任问题。CA是电子认证中心(Certification Authority)的缩 写,其为电子商务环境中各个实体颁发数字证书,以证明各实体身份的真实性,并负责 在交易中检验和管理证书;它是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交易的权威性、可信赖性及公正性 的第三方机构。
网上金融业务的开展使得金融机构在新的经营环境下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威胁,包括 由于网络主体欺诈、信息传输安全、对信息内容的恶意否认等所造成的信用风险和操作 风险。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7月9日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17条规定: “银行应采用合适的加密技术和措施,以确保通过网络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 否认性。”我国证券管理监督委员会2000年3月30日实施的《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 理办法》第18条也规定:“证券公司应采用可靠的技术或管理措施,正确识别网上投资 者的身份,防止仿冒客户身份或证券公司身份;必须有防止事后否认的技术或措施。” 而在保障电子金融主体的身份真实性和交易信息完整性与不可否认性方面,金融电子认 证中心所提供的认证服务至关重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81-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各业电子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和证券业,涉及数据繁多、操作多是程序化内容,导致金融业是最先实现电子化的行业,也是电子化最为成功的行业。高校开设这方面课程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专业背景。
一、《电子金融》课程简介
《电子金融》是大学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综合了信息技术与金融学相关知识的交叉学科,其中涵盖了电子银行、电子证券和电子保险三大主要模块。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电子银行和网上支付体系的全部内容和技术手段;理解信息技术在银行、证券以及保险行业中的业务创新活动,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运营模式。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是这门课程涉及的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甚至有些领域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还并不成熟,如何既能体现其前沿性和时代性又能把握好上升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难点之二是该课程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实践的愿望,但由于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些行业都是信息敏感行业,信息和数据不能随意对外公开,场所和设备也不能任意参观和随意操作,这给课程的实训内容带来了困难。
二、《电子金融》课程教学现状
这门课程最大特点是内容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该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初仅涉及网上银行和支付内容,发展到现在涵盖了多个行业的电子金融体系,仅仅经历了几年的时间。第二个特点是跨学科。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这门课程涉及的学科种类非常多。基于上述特点,对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第二,要学会跨专业研究问题。
(一)全国各大高校现状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名称叫法不一: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网上银行与支付、电子支付与结算、电子金融等。该课程一般分为教学部分和实验部分,着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实践部分有所掌握。
该课程的特点是“电子化技术+金融学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利用现有其他专业的教材、教师和授课资料,等于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金融学知识重新整合。
(二)我院现状
我院在本科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在其他专业的专科开设了两年的选修课程,这为后续本科的必修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年的教学中,主讲教师一方面摸索学生接受各方面内容的领悟程度,另一方面,认真总结授课过程的经验和不足,与此同时组建了该课程的课题组,为后续本科教学做出充分准备。
三、存在的问题
1.这是一门需要具备技能训练的课程,可以体现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行业的应用,以及商务策划、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在模拟软件的使用中,无法切身感受到真实的操作环境,进而导致学习热情大打折扣,也限制了学生对真实案例的理解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对问题的创新分析能力。
2.在现实生活中,自助银行系统、POS系统和手机支付系统是离学生们最近、接触最多的实实在在的电子金融,然而在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带有相关内容的教材。
3.电子金融属于新兴课程,同时也是交叉、复合课程。从课程讲解的角度讲,对现有计算机、通信技术和金融学的表面、快速融合虽然方便,但也导致了无法体现该课程新兴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讲,学习的精力有限,各个专业的课程都接触但又不能达到精通,很难做到深究。所以交叉学科的特点往往既是优势也容易造成“四不像”。
四、《电子金融》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
电子金融在现有的电子银行、电子证券和电子保险教学内容中增加自助银行系统、POS系统和手机支付系统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对电子金融知识的全面掌握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实验环节
电子金融产业的前后产业联系
电子金融产业有着复杂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前向联系金融业,与金融业务、金融管理、金融制度相联系;后向联系IT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比如说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媒资讯、生物特征识别等相联。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考虑电子金融,有利于电子金融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我国现有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不能适应该产业发展的需要,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中央实行大部制,就是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使产业间关联度迅速提高,传统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思路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相互关联的职能部门必须整合。同样,确立电子金融的主导地位需要政策整合、政府部门职能整合、产业相关资源的整合。电子金融产业理应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资金、技术、扶持政策、法律、人才、教育形成横向配套,纵向的IT产业、金融产业、传媒产业、其它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这样电子金融产业的发展潜力才能够发挥出来。
电子金融具有复杂的前后产业联系,是战略性行业,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为电子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机遇。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要意之一就是要主动,通过计划与市场手段结合的办法来加速电子金融创新的速度、质量、规模,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战略利益。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包括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明了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优化的方向。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电子金融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数、技术能力、潜力挖掘等方面。我国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所以,我国金融软件升级需要不断推倒重来,这种方式使大量的人才集中于终端开发,缺少基础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电子金融下游产业(金融业)内部人控制,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国际化乏力,衍生业务开展少,金融产业化发展不足。电子金融产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电子金融对于那些长期从事金融IT工作的人员来说,并不难。但是,由于IT治理结构原因,我国金融业没有CIO机制,在决策层缺少电子金融高级管理人才。电子金融没有相应的地位,发展起来束手束脚。电子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IT技术分工、金融IT产业链优化、金融IT前沿分析等等重要工作没有相应人去做。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金融IT安全所需要的核心技术需要依赖国外,金融IT的主要利润也由外资企业获得。所以,电子金融高级化非常必要。建立电子金融品牌,研发、推动、总结相应电子金融标准,研发高端电子金融技术,提高电子金融监管能力,是未来努力方向。
(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
纯市场机制。这种模式利用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电子金融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产业结构成长的主要动力机制为公平竞争,政府在多数时期内不对产业结构的成长施加任何直接影响:有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基础,产业结构的成长侧重于依赖结构内部的自均衡、自调节过程。外部的政策力量的作用是间接性的,是一整套以价格、税收、利率等为主体的市场参数体系。产业结构政策大部分侧重在需求方面。
市场垄断性模式。我国电子金融市场基础薄弱,表现为:市场主体规模偏小,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不足,技术创新的能力弱;市场环境不好,如中介机构功能体系不完善、融资困难、产权保护不力,等等,导致企业单从市场竞争难以获得充足的成长资源,企业必须寻求市场之外的力量,以便生存和发展;政策环境不够理想,要实现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并使产业成长摆脱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短缺的束缚,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规划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政府扶持企业成长,同时又要给产业以创新求生存的压力,大棒和胡萝卜相结合。
计划模式。通过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和国家直接配置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等手段,带动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国家出面弥补电子金融产业的薄弱点,消除瓶颈,以使产业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目前,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都有相应资源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电子金融创新。目前,我国依托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手段,已经实现了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突破。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述
产业组织由三个要素构成:企业个体、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市场关系和产业组织环境。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企业行为、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具有两个相反的研究发展方向,一是微观;二是宏观。微观经济主要侧重个体(企业和消费者)经济行为及其经济性问题的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侧重宏观经济要素(包括供给、需求、价格、利率等)与整体经济发展(就业和收入)关系问题的研究。而产业组织理论则以产业组织为其研究对象,主要从中观角度研究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经济行为特性、相互作用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和经济性评价,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
根据传统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制度的基础涉及两个基本范畴,产权和公平竞争。产权多样化,并且以私有主导,有利于解决企业间竞争的根本动力。西方传统经济学特别肯定竞争、否定垄断,垄断与竞争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而对垄断与竞争的研究又细分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本方面。对市场结构的研究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进入壁垒、成本(费用)、垂直结合等,对市场行为的研究有价格策略、广告和销售、研究开发、合并等,对市场绩效的研究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技术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等。
根据垄断与竞争关系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方面关系的不同,西方先后有五个流派研究产业组织问题。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认为,产业组织政策影响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与市场绩效(P),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而市场结构又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对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包括反托拉斯、贸易管制、公共事业管制等,对需求的研究包括可替代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增长率、周期性等,对供给的研究包括供给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工艺技术状态、原材料、工会组织制度等。
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处在垄断或者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就不需要进行产业管制。因此,芝加哥学派又被称为效率学派。斯蒂格勒因对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而荣获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研究认为,从短期看,市场的垄断势力和不完全竞争会影响市场绩效,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如果不存在政府进入管制,市场高度集中产生的高额利润会吸引大量新企业进入,从而打破原来的垄断。因此,从长期看,竞争的均衡状态在现实中是能够实现。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企业进出市场的唯一壁垒是沉没成本。在沉没成本为零的完全可竞争市场中,哪怕完全垄断也是有效率的,因为企业必须选择超额利润率为零的价格。提高市场绩效的关键是降低沉没成本。降低沉没成本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制度应该得到鼓励,同时,避免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新产业组织经济学引入博弈论分析方法,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并建立了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对于分析市场参与双方出于利益动机而采取的应对行为十分有效,对于行政权垄断主体(政府)、经济垄断权主体(垄断企业)、人力垄断主体(工会)、思想垄断主体(传媒)、技术垄断主体(专利等)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运用于政策效果的预测和政策失效的诊断。
后SCP流派,即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来研究企业与市场,打破从技术角度研究企业、从垄断角度研究市场的思维模式。新制度经济学从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我国的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呈现出特殊性。我国电子金融行业自2003年以来获得了爆炸式增长。我国金融改革在不断深入,金融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那么,电子金融的供给如何改善呢?这就要考虑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和产业政策方面的因素。
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规模企业少,除非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金融IT部门。我国的金融IT公司无法达到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金融研发、维护、数据中心各千人规模的程度,独立金融IT厂商质量和数量不足。我国的金融IT公司大量的人力消耗在产品销售和维护方面,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少。金融IT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胜任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金融IT公司关门倒闭。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培育了一批金融IT公司,如恒生电子、信雅达、金证股份、华胜天成、浪潮软件、中国软件、东软集团等,行业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对于行业垄断来说,外资企业垄断了高端市场,根据绩效原则和高科技IT企业规模优势的实际,培植国内的规模企业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才是上策。人为限制国外公司由于技术优势原因导致的垄断,对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绩效提高并不利。企业集团、网络型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是解决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问题的解决办法。
结论
据《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行业共有426,237台自助设备投入运行,2011年新增加各类自助设备90,629台,自助设施总交易额达253.23亿笔,同比增长43%,总交易额为18.17万亿元,同比增长6%。
在金融信息化渠道建设方面,各银行持续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银行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行业离柜交易达629.22亿笔,交易金额达719.76万亿元,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50.54%,同比增长5.52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提高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形成完整的人民币会计核算全国“一本帐”,以及时反映全国所有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情况。
珠三角地区发展电子金融具有先天优势
1)雄厚经济实力和独特金融区位有利于珠三角发展电子金融产业 截至2011年底,泛珠三角地区(广东、香港、澳门)的经济总量达到7万亿左右,已超过韩国全国经济总量。巨大的经济总量无疑为珠三角地区的电子金融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比较,珠三角地区因为临近港、澳地区,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具有其先天的地理优势。资本平台方面,珠三角企业不仅可通过在深圳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上市募资,还因紧挨香港金融国际中心而获得较多国内外投资机构的青睐。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也可充分发挥三地在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区域间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流动,为电子金融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2)珠三角具备较好的电子金融环境 近年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用户和电子商务应用开始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聚集,为网上银行支付、移动支付等新支付模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自2007年开始,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在政策的支持下,珠三角地区在电子商务领域持续强劲发展,“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电子商务发展总体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与长三角、京津唐地区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增长极。据《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广东省互联网普及率为55.3%,网民规模达到5324万人;网络购物人数达1927万人,占网民总数的36.2%;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在2010年已扩大到8000亿元,占全国电商市场份额的1/6左右。从淘宝网上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是在淘宝网上的销售额最大,而广州市在淘宝网上的企业数量最多。 根据《规划》要求,2015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3.2万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0%。总体而言,电子商务的繁荣度是推动电子金融发展的关键,珠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为电子金融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3)珠三角电子金融企业集聚效应明显 综合企业调研反馈信息,电子金融企业发展主要受3方面因素影响:1)客户、资金驱动影响。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周边都会集聚较多的电子金融服务企业。2)政策导向影响。在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城市,如北京、深圳、杭州,电子金融这类以轻资产为主的企业都获得较好的增长。3)技术因素 。技术能力是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电子金融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掌握先进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的高校或研究所的城市、地区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以持续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从目前已上市的电子金融类公司的分布看,A股上市的17家公司主要集中在沪杭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其中杭州有6家、广东8家(深圳5家),可见珠三角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电子金融产业集群。
粤港澳三地合作深化带来更多电子金融需求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明确把加快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一五”期间,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珠三角地区金融服务的现代化、普及化水平。展望“十二五”,《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广东明确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通过完善地方金融市场功能、深化合作共同开展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等重要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建立重要金融市场平台等多种方式推进广东实现向金融强省的转型。
另一方面,随着三大金融创新区(横琴新区、前海新区和南沙新区)建设的推进,未来粤港澳地区金融合作项目和金融创新业务品类都将有明显的增加。金融基础设施的配套以及跨境业务互连互通的需求也将相应提升(如跨境支付清算平台的建立,实时总额清算(RTGS)、票据清算、银行卡清算等)。
加快珠三角电子金融产业发展的对策
粤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将带动大批金融机构进驻珠三角地区,未来珠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对信息化系统升级的需求也将伴随创新业务的增加而提升。然而,电子金融产业要加速发展必然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具体包括:
1)积极发展金融创新工具 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在三大金融创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及金融后台服务机构,促进金融核心区建设形成规模。积极推进区内金融机构开办跨境业务。 在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机制背景下,加快推进三大金融创新区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区内企业参加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综合经营等方面创新试点。
一、引言
近年来,国外并购风潮已然在国际金融行业刮起了一股飓风,其中对于金融服务行业的冲击尤为明显,华尔街的巨星陨落证实了金融风暴对于行业的毁灭性伤害。银行业的辉煌曾经已不复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相关条例的逐步完善,国内银行如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是故,为了增加银行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企业除了应健全管理体制,更应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产品的推成出新为银行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国内外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移动交易技术的革新为银行带来的巨大利润已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随着如何抓住机遇,跟随行业脚步,引领金融创新,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受到更多业者的关注。
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关注手机银行发展
移动银行(Mobile Banking Service)也可称为手机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而移动终端所独具的贴身特性,使之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者的关注。如何突破业务现有发展瓶颈,增强客户的认知度和使用率成为移动银行业务产业链各方关注的焦点,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下一波投资理财的新渠道。目前的手机银行客户端基本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第一,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如账户余额查询,明细查询,外汇查询,利率查询,利息计算,转账交易,缴税缴费,金融理财资讯,信用卡账务查询等服务,银行也可透过手机移动银行通知客户信用卡还款,贷款还款或其他异常讯息通知。
第二,智能手机银行还可结合智能手机的GPS定位功能,除了找寻离自己最近的ATM及分行网点等功能,亦可主动提供客户所在地区的特约商户资讯、最新优惠活动等贴心服务,以达到随时提供查询促销、优惠信息的掌中行销效益。
第三,智能手机移动银行可与超市、网上商城、影城等策略合作,提供用户手机上网购物或购票优惠,搭配快速取票或快递配送服务,达到随时移动购物的快速与便利生活。手机银行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通过手机银行,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手机银行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从电子订票、自动售货机支付,到通过无线设备实现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在线选购和支付,以及金融交易和其他银行业务等。手机银行是能够为人们生活带来变革的新型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它具有明显优势。
三、立足国内发展现状,剖析发展潜在问题
我国的手机银行业务始于1999年。2000年,中国移动联合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提供账户查询、转账、缴费和证券信息等服务。以2004年作为手机银行发展的分水点。2004年开始,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的新一代手机银行业务可以进行现金存取以外的大部分银行业务,如2004年8月,民生银行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手机银行服务。2005年初,我国电子银行发展问题研究交通银行推出了WAP通信方式的手机银行服务,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家“真正”的手机银行。2006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2006年,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个WAP手机银行等。经过近5年的发展,手机银行用户数量飞速增长,并逐渐从短信模式过渡到功能更为丰富的WAP模式,用户数从2004年的666万增加到2008年的13920万。
随着我国手机银行业务的逐步开展,中国的手机银行市场规模出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业内统计,就中国银行而言,从2008年至今,手机银行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一度达到了329.2%。截至2012年末,手机银行交易总额达到1159.6亿。我国手机银行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效应,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显著的不足。国内银行力求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画出一幅崭新的蓝图,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业者必须认清发展形势,重视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切不可只图当下发展带来的效益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忽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银行业而言,其造成的损失将是覆水难收的。从当前现状出发,国内银行现面临着五方面的考验:
(一)快速发展,存在差距
我国手机银行快速发展,短短10年来由增长了1.5亿用户,呈高速发展态势。但是规模和占比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对于11亿移动电话用户,手机银行用户仅有1.5亿户;仅占我国人口的11%,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
(二)业务覆盖范围广,实际使用率低
我国手机银行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服务,但实际使用率低。手机银行业务大致可分为三类:查缴费业务,包括账户查询、余额查询、账户的明细、转账、银行代收的水电费、电话费等;购物业务,指客户将手机信息与银行系统绑定后,通过手机银行平台进行购买商品;理财业务,包括炒股、炒汇等。但我国手机银行实际使用率较低。虽然银行不断提升金融产品与业务的创新,提出丰富的手机银行业务以满足用户需求,方便用户交易,然而实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对于核心业务的使用率仍旧保持低落。大多数用户仍旧停留在服务查询与简单的转汇款操作上。
(三)银行主动营销多,客户主动办理少
目前,手机银行业务的拓展基本上是对客户办理网上银行或其他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绑定办理,客户主动要求办理的情况很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客户不了解手机银行产品,银行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大多数年轻客户能够接受网上银行,但他们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仍有一定的顾虑。
(四)我国手机银行发展新趋势
互联网带动各行各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蓬勃发展,对金融产业而言,金融产品电子化更是必然的趋势及方向。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覆盖,上网的速度大幅提升,智能手机和3G手机网络在国内市场推行,手机的功能不再只是通信工具,其逐渐成为集上网、消费、支付、交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百宝箱”。着眼于智能手机的热潮及移动商务发展的前景商机,各商业银行均陆续投入资源,逐步发展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手机移动银行服务,期望利用这样一个创新模式的电子金融服务平台,不断开发新型业务而获得大量忠实客户及其业务收入,为行业业务发展创造出另一波的移动生活革命。让客户不受时地限制的使用银行金融服务,获得金融资讯。对银行而言,可降低日常的营运成本,加强本身竞争优势,增加客户往来的忠诚度与认同感,提升银行本身价值。我国手机银行市场潜力巨大。今后,手机银行一定会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崭新的服务渠道和盈利增长点。
(五)我国手机银行面临新威胁
手机银行面临着新两大新威胁。第一,手机银行网络机构存在安全隐患,客户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侵损甚至导致国家金融经济结构瘫痪。虽然,手机银行伴随智能手机热潮高速发展,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手机短信欺诈、消费者账户和密码可被植入木马、病毒、假网页等技术手段被窃取进行操作、直接威胁用户的资金账户等屡屡见诸报端的负面消息影响,使客户在接受手机银行时心存疑虑。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调查,58.5%的受访用户表示安全性是其选择手机银行品牌时核心的考虑因素。换句话说,目前阻碍客户选择手机银行的最大因素是其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担忧。第二,法律环境及监管不到位。手机银行属于新生事物,大多数国家还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因此,银行在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时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客户通过电子媒介达成协议的有效性还不确定性,在客户信息披露和隐私权保护方面,客户的权利和义务还不明确。信息传输不安全、病毒感染、手机上网速度慢、手机丢失、功能不足、遗忘密码、操作不便等因素影响我国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信心。
四、把握金融创新机遇,发展手机银行策略
随着政府金融政策的开放,金融机构大幅增加,产业环境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加上银行业同质性高,金融市场过度竞争日益严重,以致银行获利降低,风险增高,所以要如何降低经营成本,提升银行竞争力,透过发展电子金融创新机遇已成为各银行主要的策略。电子金融为银行重要的服务通道,而移动银行后续发展的潜力将更为惊人,电子金融市场中的客户,不再以银行柜台作为主要服务通道,所以各商业银行在通道策略和资源配置上应重新定位。对于发展智能手机移动银行应成为银行经营策略的研究重心,如何避免同质化,基于前文对国内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六点发展性策略:
(一)改变管理者态度,发展电子金融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及发展影响甚巨,以银行业来看,存贷款业务为银行的主要核心业务,虽然发展电子金融对于经营绩效显现上,无法如贷款或理财等业务对银行经营绩效的优劣可立即呈现,因此,部分金融业管理者对银行业务的经营策略上,往往偏向用传统模式为主要经营方式。以发展智能手机移动银行来论,发展电子金融,将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商机与庞大的市场,因此银行管理者认同并全力支持积极发展各种电子金融服务对于银行经营策略是非常重要。
(二)运用产品扩张策略,满足客户需求
要想在本国银行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强化自身优势,以及提高销售量或占有率,唯有不断地研发与创新电子金融产品,提供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客户,进而运用产品扩张策略,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满足客户多元及便利的需求服务,抢占客户使用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发展企业客户,扩大创利空间。现行发展的智能手机移动银行主要定位是以个人客户为主,对于企业客户在操作权限控制的需求上,目前尚不能满足,所以思考如何将网上银行的企业操作权限模式套用于移动银行,来满足企业客户对于移动金融及内部安全控制的需求,将非常有利于移动手机银行的发展。
(三)注重用户体验,关怀用户成长
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应成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着眼点。智能手机银行业务作为新生事物多数人并不了解,“与用户在学习中分享手机银行的方便快捷”应成为较好的营销主题。我国的手机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满足用户的切实需要,提供使用便利和更高的安全标准是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
(四)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产品价值
在经营策略上,发展智能手机移动银行,除了基本的金融服务功能外,还要善于利用智能手机的功能特性,提供各种附加值的服务,突破过去的销售模式,通过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结合创造新形态的网络媒体,发展更多贴近消费生活的服务,让消费者享受移动银行的便利外,跟提升产品的价值。
(五)加强合作,推动综合
一方面要加强银行间合作。鼓励各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和业务整合,推动银行间的通信连接和数据文换,以及前后台系统的资源共享与合作,逐步加快金融服务的一体化进程,以减少成本,提升服务内容和质量,更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特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移动运营商合作。资费问题是制约手机银行发展的一大因素。制定易于用户接受的收费机制,有利于推动手机银行的发展,各银行可以考虑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制定数据套餐式收费办法,有一方统一收取,最后二者再进行利益分成。
(六)采取移动银行保障措施,确保交易安全
现行移动银行交易采用SSL加密通信协议,确保数据全程加密,同时采取密码控制、登陆超时控制、签约机制、转账额度自主设置等措施提高交易安全性。若以上的安全措施可应用于企业客户,让企业客户可以安全地交易,将使移动银行能更加蓬勃的发展。
五、结语
银行企业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摆脱银行业同质性的束缚,关键在于服务创新与业务水平的提升。尽管手机银行存在很多不足,但因手机银行能够真正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3A(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更具个性化和更具安全性的服务。相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智能化以及资费的平民化,必然催化手机高速上网人群的扩大,这种转变将为潜伏已久的手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余波,单树峰.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约束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4):66-68
[2]刘安霞,陈昭旭,李晓彪.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决策,2010
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规模太小无法与资金雄厚的大公司相比较,所以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有经营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再加上银行对其信誉等级评价较低、风险抗击能力薄弱等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无法通过银行获得充足的资金来维持企业的运营,这个严重的问题经过多年积淀和积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全世界都为之苦恼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了对外贸易的通道,很多国外的中小企业逐渐进入我国市场,这些企业的存在可以帮助我国增加就业人数,并且可以为我国时常增添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外国中小企业的进入的同时也为我国中小企业并不乐观的企业融资增添了难度,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境将会越来越严峻。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企业融资,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融资时仍然存在很多困难,经过总结归纳主要分为六个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和单一;中小企业的自由资金相对匮乏;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而且其信用等级比较低;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相比较而言,比较高;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贷款担保体系,使得银行金融机构不愿意向他们发放贷款;由于先结算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就使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勉励着信贷歧视。
二、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优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开始互相融合。我国最早开通网银服务的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到后来又陆续开展了许多电子银行业务,储户在办理转账汇款等一些业务是再也不用往返于银行的营业大厅了,这些变化都标志着互联网和金融机构开始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近年来在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中,一些互联网企业及时抓住商机借助网络服务平台和自身优势,逐渐拓展业务变成了网络购物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的甚至还在网络上办起了信贷业务,成为了网络信贷的领航者。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崛起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发起了新的挑战。为了抢占商机,一些金融机构和证券机构也逐渐开始在网络上纷纷建立起了线上业务,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融资正好弥补了过去商业银行的信贷体系的不足。首先,互联网金融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可以公平公正地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的网络融资平台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互联网金融为其提供的服务平台是平等的,任何中小企业都可以获取最大利益的资金;其次,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在网络上办理企业的融资业务时,互联网金融可以充分利用其先天的优势对闲置资源的进行整合,通过小额资金的不断聚集来达到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目的;最后,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风险控制机制”,互联网金融利用其网络服务手段,在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通过风险控制手段来保证发放贷款的安全性,使违约率大幅度降低。
三、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