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13: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贸易新业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贸易便利化日益受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贸易便利化工作,近年来,按照促进贸易发展的总体要求,各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措施。2013年以来,中国面临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制约外贸发展的困难较多。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的 83号文件。其中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出台了若干项措施。一是,调整出口费用和目录,具体包括免收8月以后五个月的出口商品发检费用,对1507个HS编码的一般工业品出口发检,涉及三大类四十七个子类,占2013年列入发检目录编码的70%。二是,通关便利化。要求抓紧出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改革方案,支持区域通关模式创新,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通关速度。三是,减少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品。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公告,自9月1日起取消11类非机电产品和三类机电产品,共130个HS编码的自动许可管理。可以说“83号”文件的每一项政策措施都是真金白银,力争通过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83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通关、融资、退税等服务,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出现,是适应外贸发展新形势,我国外贸业务模式的创新。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进出口环节相关服务,降低了中小外贸企业的成本,壮大了外贸企业的主体,对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完善有关政策,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强:贸易便利化需要市场化创新
对于中小企业,在整个外贸交易过程中,平均货物到达码头通关时间要2~3天;办理出口退税的过程平均的周期是3~6个月;外汇结算平均需要一到两天;定船的保障率只有30%……这些情况的出现导致中小企业在外贸流程中面临压力。对于监管的部门和服务的机构来说,在面对中小企业业务和相对面对大企业的业务当中,也一样存在着监管压力和风险。像一达通这样的第三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就能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外贸便利化问题。
一达通平台能够起到三个作用:第一,化零为整。把分散中小企业进出口的资源整合,形成批量化,解决在整个外贸监管和商业化服务当中规模的问题。第二,化繁为简。把如此众多的外贸流程,在一个平台实现了单一窗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第三,改变风险的结构。中小企业外贸业务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全部综合的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这个平台比任何一个监管机构都能够全面地掌握业务的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贸易真实性、贸易的真实背景,就会变得非常完整。能够更好地杜绝虚假贸易,杜绝违法违规的申报,将原来大量存在在中小企业业务当中的那些不合理、不合规,甚至不合法的虚假业务进行化解。
贸易便利化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贸易便利化的开展不仅仅是政府的简政放权,它更需要市场化的创新,和市场化力量的参与。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贸学院教授王健:外贸综合服务将有新趋势
中小企业是中国外贸市场的主力军,基本上99%的中小企业都使用电子贸易的方式,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上网做贸易,就是利用网络分享信息,甚至完全在网上完成他们的国际贸易流程。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子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平台。
最新贵州茅台股份公司季度报显示,深层次结构调整下贵州茅台股份进入到了低速甚至于微降通道,其未来的成长性十分令人担心。贵州茅台1-9月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0.99%;实现净利106.93亿元,同比下降3.4%,实现EPS9.36元;三季度末预收账款8.6亿,较中期增加3.2亿。其中,第三季度收入74亿,同比下降5%;净利润34.6亿,同比下降9%。从报表看,第三季度收入降幅较前两季度扩大(Q1收入+4%,Q2收入降1%),考虑到2013年Q4公司计划外招商导致单季收入90亿为历史最高单季收入,且2014年Q4截至目前无明显可匹配力度的销售政策和预收账款保护,预计2014年收入将会较2013年出现小幅度下滑。
对于大茅台集团来说,股份公司无疑是最重要战略龙头,股份公司业绩一旦出现波动,集团公司千亿战略目标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激活股份公司活力,培养具备完全市场竞争能力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大茅台集团千亿市场版图至关重要作用。
首先,重构股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体系,确保股份公司市场活力与竞争动力。随着白酒结构调整进入到深层次战略重构期,白酒企业需要意识到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再造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意义。目前来看,股份公司在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再造上仍然有巨大提升空间,股份公司以市场化为导向,构建面向未来新型组织架构体系,是激活股份公司内部活力与动力重要方向,股份公司需要研究新形势下中国白酒发展方向以及自身产业发展逻辑,以壮士断腕决心开启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改革,其改革主要方向应该包括专业性市场研究组织,消费者专业研究机构,竞争性区域分销组织以及平台性深度服务组织等;以制度性改革与流程再造为基点,创造更加专业与深度服务市场管理平台,通过组织与流程再造大幅度提升组织效率,为股份公司发展创新动力,真正满足市场竞争需求,开创股份公司市场化竞争新局面。
其次,重构股份公司战略业务单元是激活股份公司经营活力与发展动力重要基础。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股份公司已经在经营模式创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包括成立合资贵州茅台个性化定制酒有限公司,重组电商系统,将平台型电商与贵州茅台自身网上商城高度融合在一起,通过电商创造新增长点等。但是,股份公司组织变革与战略业务单元裂解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一,现有战略业务单元如何激活?客观地说,贵州茅台个性化定制酒有限公司在战略定位与品牌方向上均十分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需要增加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定制酒公司坐商模式,通过不断“走出去,引进来”,真正创造高端酒定制模式新版图。同时,茅台股份在电商板块上更多强调销售功能,而真正的互联网思维需要是沟通、交流、配送、营销等综合性职能,单一销售功能互联网平台远远不能满足竞争性市场需要,股份公司需要在个性化定制与电商系统运营上凸显市场化导向与专业化思维,为股份公司创造新的战略增长点;其二,独立品牌存在业务单元重组可能,通过独立品牌战略业务单元重组开创新增长点。其实,股份公司有很多底蕴深厚的独立品牌,诸如汉酱、仁酒、名门、王子酒、迎宾酒等系列酒,股份公司现有营销组织结构很难满足这些独立品牌成长性需要,从创造独立品牌市场活动与模式动力角度看,独立品牌战略业务单元重构应该成为未来股份公司重要方向。目前来看,汉酱、仁酒等在现有平台上之所以很难出现大的增长,最重要原因是营销模式不兼容,没有独立的战略业务单元模式,汉酱、仁酒很难激活市场发展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对独立品牌独立运营将会给这些品牌发展带来新空间,股份公司完全可以通过战略业务单元裂解创造高速增长新未来;其三,飞天茅台、茅台年份酒、五星茅台等股份公司高端、超高端产品营销模式变革迫在眉睫。以飞天茅台为代表的高端、超高端产品在营销模式上也面临创新升级压力,政商团购向百姓消费迈进,渠道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型等等都是飞天为代表高端茅台酒变革方向。实际上,最近两年时间里,茅台股份通过渠道刺激形成的市场放量很难持续维持,并且这种渠道为导向的刺激放量有可能给茅台股份核心产品价格体系带来一定伤害,股份公司需要意识到现有营销模式变革是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关注的方向。其四,围绕专卖店、网上商城、电商公共平台、物流配送以及O2O主导电商新业态,股份公司具备创新与联动升级战略空间。为防止条块分割带来的系统运营效率低下,股份公司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互联互通”,确保传统运营模式相对独立性与线上交易高度统一性,通过互联网与物流平台打造富有粘性商业新形态。实际上,作为中国唯一高端白酒品牌,茅台股份具备运用互联网实现跨区域整合能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双11还是传统消费季,茅台在互联网平台上都起到了龙头与标杆的作用,茅台股份在电商与物流平台上创新将给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茅台股份实质性拥有全国最大的专卖店资源平台,其品牌影响力、产品系统性与高端体验性都居行业领先地位,茅台股份只需要在传统专卖店系统导入互联网思维,就可以完成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华丽转身,再次实现茅台股份战略性再造。
第三,以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传统商业资源,实现再造一个股份公司战略目标。最近两年时间里,股份公司对于白酒商业资源整合卓有成效,包括地级市场(2013年渠道政策)商业资源整合,县级市场(2014年渠道政策)商业资源整合,零售商(永辉超市、中石化易捷)商业资源整合以及独立大商商业资源整合等,但茅台股份商业资源整合别需要重视对于商业模式植入,以创造持久辉煌。目前,股份公司对于现有商业资源整合仍然表现出比较原始形态,手段与方法大部分与五粮液时代扩张模式相类似,茅台股份需要更加谨慎应对商业资源变革可能带来的商业风险。其一,股份公司选择授权品牌运营商必须要有高值、互补意识,不能单纯为短期业绩透支性发展品牌运营商。品牌运营商是一把双刃剑,会给内部核心价格带产品成长带来巨大挤压功能,川酒板块在本轮结构调整中深陷大商、区域、县级以及品牌运营商之间蚕食与竞争,导致核心企业营销策略调整很难奏效,茅台股份公司需要防止品牌运营过度扩张带来的严重后遗症;其二,股份公司地县级经销商布局需高度重视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整个行业景气度较低背景下,股份公司地县级经销商布局质量、速度、密度对公司未来发展影响巨大,股份公司需要审慎地思考地县级市场与专卖店布局科学合理,防止由于销售半径问题导致其市场相互倾轧,影响茅台酒价格与市场稳定性。其三,重视商业模式稳定性与合理性。2004年度,面对五粮液等川酒品牌大规模商业模式扩张,茅台股份没有采取放水方式进行“抢商”,而是以“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南北稳商,其于2004年分别于北京与贵阳成立的贵州神舟茅台商贸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名将酒有限公司起到了重要稳定器功能,为公司超高端与次高端产品布局全国市场起到了重要杠杆作用。目前,股份公司面临着重大重组商业资源机遇,茅台需要十分清晰地构建更加具前瞻性商业模式,为股份公司发力全国市场创新商业版图。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国际贸易融资仅占中国外贸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融资方式的20%,其中又以大企业居多,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很小。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虽然逐年增长,但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尤其困难。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供需失衡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高达56%。虽经各方努力,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问题,但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社会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和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严重失衡。
(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多数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制度,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更多的依靠自身积累或者个人借款,如果要扩到生产经营规模则需要通过银行贷款,但是,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加之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满足资金的迫切需求,通过押汇或者打包放款等方式套取银行资金,银行提供的短期借款往往很难及时收回,致使银行不敢放贷或者放贷限额较低,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国的贸易融资法规不完善
中国的金融立法缺失问题严重,明显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将业务当中涉及到的,包括抵押、信托等行为的权利与责任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与国际惯例不符情况。例如,银行在押汇业务中当客户违约时如何有取得货物的所有权,信托收据在进口押汇中是否有效,法院对银行已承兑的远期信用证汇票是否有支付的权利等。金融立法的缺失,使银行和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面临更大的风险,阻碍了中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状况较差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从银行获得贸易融资。据调查,中国中小企业一半以上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绝大多数信用等级都很低。中小企业的信用较低体现在商业信用不足,企业信用档案记录缺乏等多个方面。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中小企业制度不规范、缺乏资本等。
(三)银行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信用歧视
首先,中国的金融政策、融资制度,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设计的,缺乏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信贷评价体系。其次,当前中国银行业对贸易融资业务的授信管理未与其它信贷业务的授信管理相区别。由于缺少专门的审查标准,仍使用传统的5C法(品德、资本、担保、能力、环境)。例如,银行将打包贷款视同于流动资金贷款进行管理,除了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外,还需要有其它银行为企业开立的信用证原件。
(四)银行融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相对较弱,在人员、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导致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仍以传统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如打包放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虽然这些业务风险较低,但是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国际保理、福费廷、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开展较少,且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限制了其发展。
(五)专业人才匮乏
贸易融资业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需要精通法律、国际贸易、金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日常操作中对成本、收益和风险的控制也取决于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的高低。中国银行业缺少贸易融资方面专业人才的现象严重,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对金融工具、贸易手段、结算方式的不了解加大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还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创新。例如,福费廷、国际保理、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方式虽然早已在中国得以开展,但因为业务人员水平不高的限制,使得这些业务发展缓慢。
三、完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和路径
(一)健全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
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法律的研究,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例如,对国际贸易融资常见的做法,如押汇业中银行对单据与货物的权利如何,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务关系如何等,尽快在法律上给以相应的规范。银行和中小企业则应认真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之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产品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标准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二)银行要积极创新
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要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仍然以传统产品为主,采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融资产品较少,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金融产品创新势在必行。银行除了发展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外,还可以发展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通过将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搭配组合,满足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如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的组合、退税质押贷款与授信开证的组合、福费廷加出口信贷与远期外汇业务的组合等。
(三)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
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旺、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银行应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客户的自身赢利能力是第二来源,贸易融资业务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应该有别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级标准,应该根据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制订专门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应该为客户建立业务往来档案,根据客户的业务能力、交易对手资源及客户履约的信用记录评定其信用等级。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
越来越灵活和多样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求中小企业的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结算及融资业务技能。与企业一样,银行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各种结算业务、评价客户的信用、了解国际市场行情,达到向更多的客户推销自己的金融服务、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
(五)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
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在日本,政府官员详细审查了解项目参与企业的情况,以保证其清偿能力。一旦贷款被批准,银行密切跟踪,保证对贷款人的执行进行持续监督,在出现拖欠贷款时及时采取行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逐渐上升。英国科学家最新发现,“喝茶+喝咖啡+吃核桃+常锻炼+晒太阳”是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完美组合。
夏威夷国际老年痴呆症大会上宣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喝1杯茶或咖啡,有助防止老年痴呆症,因为这两种饮料都可以使记忆丧失危险下降40%。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表示,与不喝茶或咖啡的老人相比,经常喝茶或咖啡的65岁以上老人,老年痴呆症症状分别减少37%和20%。
纽约州立发育障碍基础研究所完成的实验鼠研究发现,坚果类食物可极大改善实验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吃核桃对人类有相同的作用,因此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症危险。
除了饮食之外,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有助降低老年痴呆危险。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完成的一项涉及1200名平均年龄76岁的参试者的最新研究发现,高尔夫和慢跑等中等强度锻炼可使早老性痴呆危险减少40%。研究人员建议,老年人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高尔夫、快走或跑步机锻炼,可有效防止老年痴呆症。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科学家完成的一项涉及3300名65岁以上老人的最新研究发现,缺少维生素D的老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增加5倍。研究人员建议,为了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老人除了常吃富含维生素D的多脂鱼和鸡蛋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常晒太阳。
老人长“胎毛”也是癌信号
可能是肺癌、大肠癌、乳腺癌
文/杨静
荷兰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成年人突然开始大量长出类似“胎毛”的毛发,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癌症的征兆。
这种可能是癌症征兆的毛发通常很纤细,颜色不同于皮肤本色,并且长度超过普通汗毛。这些毛发通常出现在脸部,尤其是眉毛、前额、耳朵和鼻子上,有时也会出现在身体上。研究人员说,中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要警惕,可能体内出现了癌变。
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不仅仅会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同时还可能刺激其他的增殖细胞生长。毛囊的结构决定了很容易受到细胞因子的刺激,因此异常的毛发生长也可以作为癌细胞生长的表征加以观察。据统计,对女性来说,最可能导致长“胎毛”的是大肠癌,其次是肺癌和乳腺癌。而对男性来说,最可能的是肺癌,其次是大肠癌。临床发现,这种症状多出现在恶性肿瘤初期,是恶性肿瘤的皮肤症状,但并不意味着恶性肿瘤已经转移到皮肤。因此,一旦出现异常的“胎毛”生长,应该早做检查,以便抓紧宝贵的治疗机会。
小烦恼有助缓解抑郁症
文/刘波
研究人类心理状态的科学家发现,生活中有些小烦恼可能对心理健康起到正面作用,能帮助人们缓解抑郁症的不利影响。
张骥说,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国进出口15.4万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出口8.8万亿元,下降1%;进口6.5万亿元,下降2.9%。
“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虽然保持了回稳向好态势,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容乐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在增加,面临的困难不是短期的。”张骥表示,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口主要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和产业传统竞争优势弱化影响,进口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国内进口需求动力减弱影响,要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的目标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张骥强调,中国作为一个体量如此之大的贸易大国,进出口出现波动是正常的,对此应客观理性地看待,要保持定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尽管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但未来稳外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地方和企业反映,有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配套不够完善、落实不够协同、执行效果不够理想、有的政策表述过于原则等情况。”张骥指出。
一、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回顾
(一)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三个特点。
(1)文化产业的政策出台变得密集。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中央政府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升级版给予了政策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了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的强烈信号。2014年从1月22日总理不熟推进文化倡议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后,国家先后了产业融合、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等十个文件。
《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说,到2020年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
《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意见将明确支持重点、加大财税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保障四项内容作为意见的主要内容。
《关于推动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加大财政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纳入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范围,分步实施、逐年推进。
(2)政策内容高度系统。从国家层面出台的几大政策来看,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分别涉及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主体、空间、特色、模式等领域,基本构筑了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
(3)国家战略设计引领。2014年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国家层面的政策较多,而地方则可以直接参考执行。
(二)从园区建设向产业带建设
2014年12月,文化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名单。随着产业环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2014年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四大转变。分别是外源推动向内源推动转变、园区建设向园区运营转变、单一产业向融合发展转变、多部门管理向机构协同转变的变化新趋势。
特别是最新提出的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内容的一带一路的经济带发展以及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运河经济带等经济带的提出为文化产业带建设提出了新的构想。
二、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顶层涉设计不足
在顶层设计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各省市、各地区都有着遍地开花的景象,但缺乏文化系统的全面规划,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一直采取版块分割的形式,割据形式严重,文化产业内部外部都不能相互融合。
(二)法制不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8月,我国立法总数约38000多件,其中文化产业的立法占到了的其中的2.7%。文化领域的立法数量较少且涵盖面窄、立法缺位问题严重,同时文化立法效力层次较低,这些都成为法制不力的真实体现。
(三)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面临困难
我国目前现拥有130多万家文化企业、200多万个文化个体从业者或者工作室,其中小威文化企业为85%;占总从业人数的77%;占总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小微企业正面临着人才技术的制约以及缺少公共服务平台、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四)文化产业投资体系不健全
在文化产业投资体系方面,目前我国存在着政策性壁垒、投资主体不清晰、无形资产评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新“国九条”,《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表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清
(1)学科支撑体系不清楚、边界不明确,看似大杂烩。
(2)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拥有的只有教科书可以参考。
(3)教育太过理论化、浅显化。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的展望
文化不再是孤立无援式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各行各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也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以高科技为核心表现的特色主题,成为了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典范,比如方特梦幻王国,由方特乐园、卡通城堡等10多个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大型娱乐项目区组成。
(2)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围绕文化为核心,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不同的业态群,推动文化之城的产业升级。深证的华侨城就是充分运用现代休闲连年和高科技娱乐手段,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时尚旅游需求的新业态。
(3)文化体育融合新业态。2014年我们看到的最具代表性则是体育展,以“体育・时尚・生活”为主题的北京文博会体育展,七年来依托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产业博览会的平台,面向全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重点服务与体育产业的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权威资讯,初步形成富有体育文化内涵的展会品牌。
(4)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欣喜的看到,文化产业不仅积极与传统产业合作,同时还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像文化商务融合的新业态、文化制造业融合的新业态、文化农业融合的新业态,无不都体现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向外延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快的是零售业。基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零售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包括业态调整和重新选择业态。
我国零售业态的现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以大型百货店、超市、便民连锁店、专卖店为主业态的多样化、多业态共存的竞争新格局。虽然大型百货商店仍占一定的份额,公有制仍起主导作用,但新业态的发展快于传统业态,非公有制的发展快于公有制的发展,我国的零售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百货商店趋于饱和,风光不在。百货商店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趋于饱和,销售额、利润增速趋缓,有的甚至负增长。
新业态“百花齐放”,连锁各业态蓬勃发展。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级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互相角逐,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一些大城市中迅速扩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便利店、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电子商务等业态也相继登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并不断蚕食传统零售业态的领地,其中连锁超市发展最为迅猛。连锁经营在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加显著。
推动中国零售业态变迁的因素
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变化存在着一个条件和两个动力。所谓一个条件是指外部环境条件,它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家庭环境。以上七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零售业态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条件,制约并影响着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的两个动力源,是企业动力和消费者动力。前者是社会效益的标准,任何一种业态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必须有利于社会交易成本的节约;后者是企业效益的评价,没有自身效益,那么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更无发展的条件。
中国零售业业态的变革,正是在这一个条件、两个动力的驱动下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市场供求关系、消费者收入水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在客观上具备了我国传统零售业组织和经营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基础。同时,国际零售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冲击也是我国零售业业态发展变革的推动力。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推动零售业态发展和变革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经过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消费品市场全面进入买方市场状态。消费品供求关系的改善为零售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当这种物质基础飞跃到一个崭新阶段时,必然引起零售业态的变革。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变化促使零售业态发生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需求的变化速度较快。消费结构中非基本需求的支出比例不断增加,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与消费倾向均明显的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消费已进入消费者选择时代,这一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已由过去单纯注重使用价值转变为既注重使用价值又注重消费价值,感性消费心理突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渐成熟。在消费结构中,非基本需求的支出比例呈不断增长趋势,特别是服务类、精神类和文化类消费上升的速度很快。这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为我国零售业采取多种业态结构形式,走多种经营之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体制改革为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创造了竞争机制。我国零售业的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早,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发展较快。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基本形成。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增长较快,成为最活跃的经济成分。零售业的竞争机制已初步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力地促进了零售业态创新。
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是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创新的外部压力。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开办连锁式超市、仓储式超市,其全新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宽松自如的购物环境为中国零售业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推动了我国零售业态的变革。
知识经济的到来将给我国零售业态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零售业态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中既有由于技术进步、信息传输速度加快及知识覆盖面广而直接作用于零售企业,引起零售业管理方式与应用技术的变革,又有由于知识经济的相互渗透,人们思维方式变化而引起零售企业观念、经营方式的变化。
各零售业态的比较分析
从微观上看,在中国目前的零售市场上,百货店等传统业态仍占有一席之地。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大型综合超市等新业态将全面赶超百货商店等传统业态,进入重组、扩张、创新的新时期。随着物流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不久的将来,连锁超市尤其是大型综合超市将全面赶超传统业态,成为中国零售业的第一主力业态,随着外资零售业的大规模进入,中国将提前进入大型综合超市成为主导业态的阶段。
百货商店
在大型商场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商品结构综合性强,门类齐全,以销售服装、衣料、化妆品、礼品、家庭用品为主,提供相关服务,满足商品多样化选择的零售业态。不同的经营业态,可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特色化的商品可以满足特定的顾客群体,特色化的商品也可以满足特定的顾客。因此,今后,百货商店的突围之路不外乎三条:转型为超市、主题店或购物中心。所以,百货商店在经营中应该做到:一是百货商店要找准各自的经营定位;二是走特色经营之路;三是实施“多业态渗透”;四是实施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的转变;五是向多功能经营发展;六是国营百货商店应加快改革步伐。尽管百货商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只要能够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形式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总会有适合自己的市场空间。
超级市场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在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面积一般在500平方米以上,选地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有一定的停车场,商圈范围较窄,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营业时间每天在11小时左右,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对中小型超市来说,要适时地创新业态,合理布局,避开大型综合超市的竞争。中小型超市欲在市场中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应该做到:一是确定适当的发展规模;二是不断创新营销手段;三是改善进货渠道;四是选择适当的市场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五是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大型综合超市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自有品牌的开发,并将超级市场和折扣商店的经营优势结合为一体,商店一般在2500平方米以上,选址一般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商圈范围较大,设有与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目标顾客为购买频率高的居民,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我国GMS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业态内部的恶性竞争;专业性大卖场的竞争;连锁标准食品超市的竞争;连锁药店的竞争。很明显的是,大型综合超市遇到的是大型专业性卖场和专业特色性连锁店的竞争。
便利店
与超级市场的发展一样,便利店的发展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目标顾客群的规模发展量,相关零售业态的发展阶段等因素紧密相关。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入或接近便利店的导入期。而相关零售业态的发展及便利店自身的业态优势,使便利店的发展成为可能。原因,是由综合竞争因素形成的。现代的便利店是网络经济的突出代表,因为它具有店多面广、最接近消费者,是地理性的店铺网络和空间性的信息网络的结合。所以创造适合我国特点的便利店形态,要注意发展便利店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要注意现代便利店定位和目标顾客的准确性。
今后,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超市将成为连锁经营的主流业态,专业超市、商业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也将得以大发展。我国零售市场的格局一端是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因实力强,管理水平高不断强大,另一端是便利店、专卖店,因小而专,便而利,也十分稳定,而中间规模的超市,商场则日益下滑。
未来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各因素的作用下,我国零售业业态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看反映了国际零售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也因有其自身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所以有其特殊的发展轨迹。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沿海地区、大型城市、内地和广大农村的发展极不平衡。从宏观上看,这种环境条件决定了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具有以下几种趋势。
零售业态多元化趋势。在以前,我国是“一种百货打天下”,且以传统的柜台交易为主。现在,零售业态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超级市场、精品店、专卖店、便民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零售业态种类逐渐丰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还将有新的零售业态出现。而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跨度较大,零售业态多元化的趋势还将长期存在。
零售业态的均衡化趋势。在以前,百货店独霸了我国的零售市场,其他零售业态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现在,百货店的地位开始发生了变化,它在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而其它零售业态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增加,并且地位在逐渐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来零售业态购买力将出现分流,各种零售业态将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它们之间将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均衡。
零售业态组合化的趋势。多种零售业态出现了相互组合、共同发展的趋势,因为不同的零售业态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可以多层次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发挥“集合商圈”的效力,使各自的利益增加,从而实现“1加1大于2”的目的。
零售业态梯次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许多经济还不发达的地区,零售业态的发展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这些落后地区的零售业态将会依次走上发达地区零售业态曾经走过的道路。我国零售业态将形成一个梯次发展的形式。清楚地认识这一趋势,可以使我们对零售业态后起地区进行合理的经济管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零售业态融合化的趋势。即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企业不再束缚在一种零售业态上,而是根据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现实环境的需要,将多种零售业态集中于企业一身。零售业态融合化趋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内涵型融合;二是外延型融合。
参考资料:
一、我国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条件,我国发展新经济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发展新经济是适应新技术革命、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要求。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必然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和结构调整,我国面临的调整增多,同时也为新经济的发展带来新契机。首先,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迫切寻求新动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减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普遍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拉动力减弱,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其次,新一轮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更加重视运用高科技打造核心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兴经济体也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美国主导推进的TPP和TTIP,针对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金融监管等制定新规则,不仅抬高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标准,并将改变全球产业链布局,重构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技术变革引发全球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布局调整与重组,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若不加快研发能力与技术提升,现有发展模式和生产能力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向新经济的转型则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全球分工与竞争中将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旧动能不可持续,新旧“S型增长曲线”急需转化。“S型增长曲线”由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提出,用以描述创新活动的过程,无论这种创新是新技术、新产品或新观念:创新活动在发展初期进展缓慢,进入成长期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直至成熟期的曲线顶端,之后创新增速减缓、动力缺乏,直至停滞。从我国经济增长态势来看,2016年一季度6.7%的经济增速创下7年新低,这反映了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触底。由此看来,当前我国旧经济的“S型增长曲线”已从顶端开始进入下滑阶段,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强、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下,旧生产要素、旧动力、旧增长模式已无法维持经济的高增长,只能带来投资收益递减、产能过剩、技术退步等问题。因此,当传统动能逐渐减弱、旧“S曲线”增长乏力时,就需要一条代表着新技术、新生产要素、新基础设施、新动力、新模式、新制度等一切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新元素”的新“S型增长曲线”,投入新生产要素、利用新技术并改造提升原有技术、巩固原有基础设施并建设新基础设施、优化适应新增长的制度环境等等,一方面力求突破旧“S曲线”的增长瓶颈,使能够通过新技术得到改造提升的旧“S曲线”中的传统技术、传统动能、传统产业等适应经济增长的新要求,焕发新的增长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使其孕育成为新的经济动能,以创新驱动新的“S曲线”来实现“新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我国新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新经济”需要新的统计体系与评价标准。自“新经济”提出后,美国政府、OECD、各国学术界纷纷对其内涵与概念进行探索,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概念标准。而当前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非货币交易,以及数字化经济、共享经济等,也都给新经济的核算带来严峻挑战。传统的统计与核算方法难以将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纳入其中,如互联网约车、餐饮外卖等互联网消费活动,居民个人通过分享车辆、住房等创造的服务,互联网+的相关业态和许多小微企业的数据等都难以被GDP所统计。这将导致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速的低估,并难以全面反映经济的转型发展。
第二,针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制度不完善,传统监管模式滞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监管制度的配套与创新。在创业创新热潮下,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客观上加大了监管难度,既有监管制度与立法体系难以快速做出反应,滞后于新济的发展,在市场准入、企业运营、信息披露等多方面存在监管漏洞。虽然新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构无法及时补缺,那么市场风险将日益突出。如何强化新经济下的政府监管,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是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资本快速聚集隐藏新经济“泡沫”风险。“互联网+”稳步推进,“双创”、“众筹”等推动的互联网投资与创业创新迅速发展,由此形成的新经济成分愈加壮大。随着新经济的崛起和新旧动能的加快转换,互联网等新经济行业也成为最受资本追捧的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火热,投融资强势增长。2015年,我国互联网领域新创公司2971家,融资金额达4587亿元,其中VC/PE融资金额1864亿元,而创业公司平均估值增速高达041亿/月。资本快速集聚能够推动新兴领域的发展壮大,但也容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虽然当前我国新经济发展迅速,但占GDP30%的体量仍然较小,还不足以全面支撑起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如果一味强调新经济的增长速度,庞大的市场资金势必将被其高增速所吸引,加上市场监管体制的相对滞后,资产“非理性”聚集将引发泡沫风险。
■“互联网+”迈入黄金发展期
2015年上半年,国家政策强力支持“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各部委纷纷部署“互联网+”相关工作。一系列“互联网+”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驱动传统产业加快互联网化。
■政府和运营商联合推动网络提速降费
针对当前我国宽带发展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在政府层面,要求大幅提高网络速率,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在企业层面,中国移动推出十二大提速降费举措,中国联通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中国电信围绕带宽价格、流量费用、通信费用等提出十大举措提速降费。
■智能制造发展掀开新篇章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制定智能制造规划、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聚焦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6方面,批准实施了94个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开启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新篇章。
■多地开展网上行政审批
天津市滨海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宁夏银川等地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流水线式审批、并联审批流程,审批与监管分离,实现一部门一站式审批。
■新技术应用加速政务服务在线化
政务服务在线渠道向移动端转移加速。政务微信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政府在线服务开始与云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社会平台级应用集成。
上半年产业发展阻力重重
■制造业线下服务亟待完善
相当一部分线下服务缺少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仍然沿用电话接单等传统的服务模式,尚未与企业线上业务实现对接,导致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过程中出现操作困难。同时,线下服务体系法规标准缺失,服务过程中的权益纠纷、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突出。
■制度藩篱掣肘新兴业态发展
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壮大。例如跨境电商对邮递物品的定性与原有对贸易和非贸易性,货物和物品使用截然分开的管理方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税费征收。
■公共服务互联网化阻力重重
政府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过程缓慢。一方面,因技术和业务标准缺失,网络医疗、在线课堂、网上支付等民生服务类应用普及乏力。另一方面,民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各行业部门分别主导建设,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有效支撑数据开放共享。
下半年走势智能化为主
■“互联网+”相关政策将密集出台
截至2015年6月,福建、江苏等地已经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福建省在全国首个推出《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10条措施》,明确提出2015年至2017年间,福建省将每年统筹不少于5亿元的省级互联网经济引导资金,到2020年,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率25%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成为重要模式
自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上海、河北、宁夏等地积极探索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其中,银川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创新PPP商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级的投融资体系,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既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政府在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承担设计、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以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可以有效破解智慧城市发展困境。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智慧城市以购买服务为重点,探索智慧城市建设PPP模式。
智能制造将迎来发展
智能制造成为工业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截至2014年年末,多家企业开始建设智能工厂,其中青岛海尔的沈阳冰箱互联工厂是全球家电行业首个智能互联工厂。未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智能制造将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工业机器人、3D打印、工业传感器、无人飞机等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将日益普及,比如,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将逐步成为制造企业标配。
■信息经济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各地纷纷出台促进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浙江省出台了《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浙江省信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吉林省出台《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期通过互联网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新格局。随着智能终端、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入发展,信息消费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信息经济将快速发展。预计至2015年底,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4万亿元,信息经济占GDP 比重将超过8%。
建议优化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制造业线下服务体系
一是广泛开展试点示范,支持引导原有的工业售前售后服务体系转型发展成为专业化社会化第三方线下服务体系。二是研究制定线下服务体系标准规范,由政府或企业主导,联合工业企业和线下服务企业,制定工业各行业领域的第三方线下服务管理标准和针对互联网融合创新业务的规范。三是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沟通,解决线上线下融合中的难题。
■优化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
-“互联网+”迈入黄金发展期
2015年上半年,国家政策强力支持“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各部委纷纷部署“互联网+”相关工作。一系列“互联网+”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驱动传统产业加快互联网化。
-政府和运营商联合推动网络提速降费
针对当前我国宽带发展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在政府层面,要求大幅提高网络速率,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在企业层面,中国移动推出十二大提速降费举措,中国联通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中国电信围绕带宽价格、流量费用、通信费用等提出十大举措提速降费。
-智能制造发展掀开新篇章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制定智能制造规划、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聚焦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6方面,批准实施了94个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开启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新篇章。
-多地开展网上行政审批
天津市滨海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宁夏银川等地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流水线式审批、并联审批流程,审批与监管分离,实现一部门一站式审批。
-新技术应用加速政务服务在线化
政务服务在线渠道向移动端转移加速。政务微信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政府在线服务开始与云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社会平台级应用集成。
上半年产业发展阻力重重
-制造业线下服务亟待完善
相当一部分线下服务缺少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仍然沿用电话接单等传统的服务模式,尚未与企业线上业务实现对接,导致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过程中出现操作困难。同时,线下服务体系法规标准缺失,服务过程中的权益纠纷、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突出。
-制度藩篱掣肘新兴业态发展
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壮大。例如跨境电商对邮递物品的定性与原有对贸易和非贸易性,货物和物品使用截然分开的管理方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税费征收。
-公共服务互联网化阻力重重
政府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过程缓慢。一方面,因技术和业务标准缺失,网络医疗、在线课堂、网上支付等民生服务类应用普及乏力。另一方面,民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各行业部门分别主导建设,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有效支撑数据开放共享。
下半年走势智能化为主
-“互联网+”相关政策将密集出台
截至2015年6月,福建、江苏等地已经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福建省在全国首个推出《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10条措施》,明确提出2015年至2017年间,福建省将每年统筹不少于5亿元的省级互联网经济引导资金,到2020年,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率25%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成为重要模式
自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上海、河北、宁夏等地积极探索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其中,银川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创新PPP商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级的投融资体系,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既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政府在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承担设计、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以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可以有效破解智慧城市发展困境。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智慧城市以购买服务为重点,探索智慧城市建设PPP模式。
智能制造将迎来发展
智能制造成为工业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截至2014年年末,多家企业开始建设智能工厂,其中青岛海尔的沈阳冰箱互联工厂是全球家电行业首个智能互联工厂。未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智能制造将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工业机器人、3D打印、工业传感器、无人飞机等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将日益普及,比如,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将逐步成为制造企业标配。
-信息经济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各地纷纷出台促进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浙江省出台了《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浙江省信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吉林省出台《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期通过互联网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新格局。随着智能终端、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入发展,信息消费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信息经济将快速发展。预计至2015年底,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4万亿元,信息经济占GDP3比重将超过8%。
建议优化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制造业线下服务体系
一是广泛开展试点示范,支持引导原有的工业售前售后服务体系转型发展成为专业化社会化第三方线下服务体系。二是研究制定线下服务体系标准规范,由政府或企业主导,联合工业企业和线下服务企业,制定工业各行业领域的第三方线下服务管理标准和针对互联网融合创新业务的规范。三是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沟通,解决线上线下融合中的难题。
-优化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
“双十一”本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现在却演变成了“狂欢购物节”。2016年“双十一”主流电商成交额再创佳绩,天猫成交额1207亿元,比2015年增长32%,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双十一”当日的销售同比也大幅增长,小米、华为、暴风科技等公司的全网销售量也继续高歌猛进,这种新经济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令世界惊叹。逾千万家网店,上千家物流公司,数千万人就业,这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其实就是新经济,它的成长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料,其活力与能量也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些都表明中国的消费型经济正在起飞,中国新经济已经开启新的消费时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新经济”虽是2016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已逐渐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可以说,新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重构全球化新格局。而在中国国内,“经济快车”经历了多年高速运转之后,近年来开始适度放缓,低端高耗能产业,已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各个行业都面临转型升级需求,低水平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找到下一个掘金点,又如何转型,这无疑是新经济需要摸索探讨的问题。譬如在文创产业方面,台湾转变得更早,做得更精细些。很多去过台湾的朋友,都会感受到台湾文创产业的精彩与多元。在台北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笔者亲眼见到一个喝水的铁壶衍生出来的系列产品和文化,叹为观止。还有台湾的农业观光产业,更加体现出文创与传统产业的完美融合,普通的水果、蔬菜一下子变得有了故事,有了身份和身价。他们已经将生意做成了文化,通过品位来创造产品的价值,而不再跟低层次的价格比拼。一个文化产品,就能打造成一条产业链,文化与产业有效结合,能带来巨大的价值。从近几年台湾发展的个案里不难发现,整体经济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时,就需要文化创意产业跟经济紧密结合。这其实就是新经济的魅力,也是我们下一步该努力的方向。就河南而言,不沿边不靠海,创新创造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更需紧紧抓住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要素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进行创新,以带动推动产业、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打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引领性发展的新经济产业。
总之,新经济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专门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新经济的初步形态已经形成,多个省份在“十三五”规划中,都将新经济列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广州最大的创新在于,将主导产业的规划发展与城市战略塑造紧密结合,通过聚焦“三中心一体系”(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对全球高端资源的集聚能力。新疆瞄准了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石化和输变电装备等10个战略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京则在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新能源、高效节能等领域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河南在新经济发展上着墨更重,将全力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四张牌”, 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换过程中,我们不能再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必须探索经济管理新的路径,寻求新的增长动力,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坚持战略聚焦,厚积薄发,要让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等倾斜,大力发展新经济。特别是要树立问题导向思维和互联网思维,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和快速纠错能力,不能坐着等、站着看。要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引领新常态中有所作为,使我国新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有数据显示,第八届文博会参与人数达到了120多万,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文博会主展场,4天接待各界观众21万人次;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文化产品交易、产业合作、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入住、艺术品授权、艺术品拍卖为主要内容的60多场项目推介交易签约活动,则吸引了海内外1.2万客商到会洽谈交易。文博会正在为推进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市场、促进产业合作搭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平台。
另据统计,第八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190.36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成交额317.66亿元,投资类项目协议总金额872.97亿元人民币。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也令本届文博会“促进文化贸易,加快经济升级”的主题落到了实处。值得关注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签约、成交呈现四大特点:首先是文化贸易成交大幅增长;其次,平台类、产业联盟类合作项目比往年增加;第三,文化、科技、创意融合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多,文化与经济融合愈加深入;第四,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投资类项目规模大,产业集聚和带动性强。
而在全程跟踪报道文博会的过程中,本刊也总结了本届文博会的新亮点,它们指引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力推原创内容、原创品牌原创品牌成为了第八届文博会的生力军。在文博会主展场可以看到,无论是艺汇家原创手工村,还是著名原创卡通品牌阿狸,亦或是其他国内原创品牌,都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而本届文博会还集中推出了一批影视剧目创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原创品牌产品。《负二代的幸福生活》等一批新创影视剧亮相,中国首部全三维立体儿童益智动画片《聪聪玩具岛》等多部原创动漫作品首次同时,“红星梦工厂”计划、“2013中国设计红星奖”等重大项目实施,都展现了中国原创的力量。新闻出版与版权贸易展则重点推出了出版精品工程、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成为展会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