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29 02:59: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科技成果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科技成果论文

篇1

1.1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湖南农业大学的品种专利等科技成果被湖南省40%以上的大型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组织使用,湖南50%以上水稻栽培品种和80%以上油菜栽培品种都由湖南农业大学育成,农业科技成果有效支撑了水稻、油菜、柑橘、生猪、水产、茶叶、葡萄等湖南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有“金健米业”、“隆平高科”、“金浩茶油”、“坛坛香食品”、“唐人神”、“正虹饲料”、“洞庭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期与湖南农业大学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有“金健大米”、“安化黑茶”、“东江鱼”、“临武鸭”等四大农产品品牌,主要由湖南农业大学提业链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另外,学校有13位科研人员担任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有10位科研人员担任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他们从农业生产实践和产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与技术服务,引领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1.3有利于农科教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加强了湖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优势、人才资源与农业产业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高校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科技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时,把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把科研选题和需要解决的产业技术难题相结合,研究的技术成果符合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同时,引导激励了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服务“三农”,提升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使之成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2.1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农业高校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开展工作的出发点主要是经济社会效益,迫切需要政府的稳定支持,但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因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实现转化应用。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配套技术的影响较大,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周期相对较长;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比较收益和经济回报率相对较低,受中试、产业化高风险性的影响,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往往缺乏投资兴趣;三是农业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技术和市场风险,风险投资的资金往往倾向于成熟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获得风险投资的优先支持相对较难。

2.1科技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在人员评价方面,对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科技人员未能实现分类评价,现有的评价办法涵盖范围不全面,往往适用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大多不适用于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推广的人员。在项目评价方面,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成果转化等各类项目,往往采用相同的标准和方式评价,评价过程中往往重视项目结题验收的数量和形式,忽视项目的后期成果转化等效益评价,评价结果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目的实施质量。在成果评价方面,主要根据数量、刊物影响因子及著作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等,甚至把发表SCI、EI论文作为衡量科技人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的首要标准,没有面向农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造成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激励不足。

2.3科技成果与农业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第一,优势学科、人才资源与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结合不紧密,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支撑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晋升职称的需要,相同条件下,科技人员更青睐于从事容易的纵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项目,而对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等短期难以产生效益的应用开发类项目兴趣不大。第二,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科研项目偏离农业生产实践,导致直接面向产业发展的可转化的农业科研成果数量不多,特别是针对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链上的高水平成果较少。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由于忽视在转化应用中需要集成的相应配套技术,使其在转化过程中因为技术瓶颈而无法实现。第三,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多数高校十分重视专利的发明创造,并以此作为科技人员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的参数,却往往忽视专利技术的转让、实施许可和产业化,特别是没有制定相应标准科学评价专利技术在转化运用中产生的效益。科技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如果仅仅是从项目本身的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出发,一些研发成果虽然可以获得专利授权,却因为其技术成果与农业产业的实际需求不符,不能对接农业产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必然没有转化可能性。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1009-1013年共有467件专利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在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截至1013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量为136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工程、农业生物等学科领域,但已经转化或实施许可的专利数量不足50件,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益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对策措施

3.1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第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激励。①制定引导学校教师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措施,把成果转化工作业绩计入其科研工作量,纳入绩效分配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②根据地方农业产业的实际需要,选派懂技术、懂市场的科技人员担任地方政府科技特派员或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组织开展成果转化工作;被派遣的科技人员除了全额享受学校规定的工资、津贴、福利和奖金待遇,另行安排交通食宿专项经费。第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人事制度。①学校设立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部门或机构,配备或聘请专职人员负责成果转化工作,建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库和企业科技成果需求信息库。②制定完善人员聘任和考核管理办法,遴选一批转化推广经验丰富、实践技术能力强的基层技术骨干和农技专家,聘为兼职教授或副教授,并根据其成果转化工作实绩给予相应待遇。③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础,每一个产业从校内学术带头人中遴选配置1名岗位科学家,岗位科学家从相关学院选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专家团队。第三,布局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人才,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成果的转化。①围绕省内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选择区域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载体,每一个产业相应组建一支包括产业专家、涉农部门管理专家等在内的专家团队,进行成果转化对接。②针对省内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发展,围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加工增值等产业发展目标,选择区域内相关企业、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载体,每一个产业派遣一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建设,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的集成创新,以及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篇2

一、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门类广、功能全、多层次、多成分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左右联系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全省已拥有县级推广站64个,实现了县县有站;乡级站919个,占全部乡镇的99.5%。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了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三是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四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四是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其一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其二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其三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二、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三、精心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四、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五、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篇3

因此,只有具备强大市场敏锐性及实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的种子公司的参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是一个完善的体系。那么,作为种子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的高速通道应当是:

建立专业组织机构由种子公司市场策划、经营、生产及科研部门联合成立推广服务中心,推广服务中心人员应培训成多面手,既懂育种又了解栽培技术还有一定的营销攻关能力。然后在每一个地区挑选当地有关部门(如推广站或种子公司)的2人——3人聘为推广技术辅导员,明确其责权利。再在每个示范推广点培养2名——5名农民技术员,具体指导。

篇4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农业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通过对数据分析、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针对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理论学习《农业科技论文写作》难以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加之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理论课与最终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均不高,造成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改进本科生《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上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近年来,多种办公软件的出现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大量作图、分析、文本软件的出现使数据的分析工作变得相对简单,论文的呈现及写作更加方便,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具体地将科技写作中图表制作和文字描述的过程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实际写作能力,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效率较低

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差,课堂讲授不够生动,学生缺乏兴趣;虽然现在大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仍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是主讲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性强、结构固定,而图表的样式却各不相同,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整个课程侧重于实践训练。因此,纯理论的讲述,学生很难全面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写作实践与理论课结合不够紧密

首先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且本身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不丰富;其次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课程结合不紧密,往往在毕业论文写作前的两到三个学期已经完成这门课程理论学习,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最终使得课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理论教学与写作训练缺乏紧密联系

目前关于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农业科技的写作训练,单纯进行理论学习,很难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练成更多地依赖于写作训练。因此,通过课堂的实际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二、结合Office软件及写作训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运用Office软件在多媒体课堂进行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论文固定的结构和抽象的写作方法,在规定的学时内很难完成培养目标所需的教学任务。往往在堂课上,一开始需要先介绍论文各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这部分耗时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使得接下来精心安排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老师感觉非常疲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教学任务和目的难以完成。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简单讲授写作的理论知识和论文的基本框架,在学生掌握了论文结构的基础上,再利用Office工具中不同软件来现场演示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图表制作的过程和要求,以及文字描述图表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重点进行逻辑框架的讲解,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写作训练的有机融合,改单纯的理论课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多数学生对Office软件界面都比较熟悉,且Office中的软件具有较多的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因此在理论课结束以后,要求学生独自运用Office硗瓿煽魏笞饕担经使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授课效果。

(二)Office软件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语言描述等内容。为更好更深入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必要将理论课程与课堂写作训练相互结合。然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以及烦琐的细节使得学生在平时理论课学习中很难真正理解。在课堂上通过运用Office软件进行现场演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Excel软件可以使学生掌握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的细节,而Word软件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文字描述的过程,以及论文的框架构成及整体逻辑。所以,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充分运用Office软件的功能,可以更加醒目地教授论文写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写作细节的认识。实践证明,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教学与Office软件在课堂上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本科生制作图表分析数据、文字描述的能力。

(三)扩展视野,提高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是农业类本科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写作训练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学的东西,应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以往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多半数据和图表来自课堂上的示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练习内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在真正面对科研数据的时候,从实验设计、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分析到最终的结果、结论的描述,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数据的理解不够透彻、结果和结论的区别等。因此,可以在学生掌握好课堂写作内容后,加大课后的阅读量,抓住前沿知识,最终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实验结果,利用Office软件自己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图表,运用Word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三、结语

将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Office软件来完成论文的写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在继续加强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将更多的软件也引入农业科技写作教学实践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兴,李素芳.学术论文撰写与发

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江明生,黎彤.生物统计学课程采用

多媒体与启发式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1,(2):62-66.

篇5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及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农业科技成果是凝结着人类劳动的一种智力产物,它是基于农业科技而进行研究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产品;故基于产品角度,结合社会属性可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以下3类:公共产品类、私人产品类、混合产品类。之所以从社会属性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分类,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便于区别分析和探讨各类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各自运动规律,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基于此,以下着重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如何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行探讨。

2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性分析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供需方面的分析

2.1.1 公共产品类

2.1.1.1关于需求的分析 知识形态为这一科技成果的主要存在形式,故无法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直接应用;因此引致需求为其主要的需求表现形式,通常是由开发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需求所引致的,利用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开发或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这是最终需求方所要做的,但成果产生方不会把成果以等价形式转给最终需求方,最终需求方可以采取多种渠道把所需要的信息向政府部门进行传递,通过政府再把这些需求信息传递给各个研究机构,最后由研究机构据此来进行生产或向最终需求方提高此类成果。

2.1.1.2关于供给的分析 作为政府部门,必须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公共经济学界的共同认可,作为最终需求人——政府,在把公共类农业科技成果向研究机构进行提供过程中,还承担起委托人的身份;而公共科研部门在把政府的委托接受过来以后,就在事实上成为供给人,基于政府下拨的科研经费来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再把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等形式进行公开发表。由此可见,公共产品类农业科技成果,在其转化及供给方面在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即无法完全靠市场途径来实现其供需平衡,在多数情况下必须依靠非市场途径来加以实现。

2.1.2 私人产品类

2.1.2.1若独占许 可为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方式时,如图1所示。

由于所购买成果的使用权均为买方所独占,成果供给方若要实现其价值,只能通过1次转让,且也仅有1次固定的供给量,因而其供给曲线表现为与纵轴平行的直线,E点为供给与需求的交点。在1次交易中成果攻击方可从中获得全部回报,由于供需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因而把供需平衡实现起来。

2.1.2.2若普通许可为科技成果的市场交易方式如图2所示,成果攻击方所获得的价值补偿,可通过多次转让来进行累计而实现,从理论上讲,若具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则可进行多次转让,而且随着增加的转让次数,相应地也增加了供给量,致使出现越来越低的转让收入,因而其供给曲线表现为与横轴平行的一组直线S1、S2、S3、……、Sn,此外点E1、E2、E3、……、En为其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所成的多个均衡点。

2.1.3 混合产品类

竞争性及排他性,这是这类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特点,有关私人产品的供需行为与本类产品基本相同,但本类产品具有正外部效益特征,因而具有其特殊的供需均衡过程,具体如图3所示。

在上图中,S为混合产品总供给曲线,D1为混合产品私人需求曲线,D2为混合产品总需求曲线。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外部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

与普通商品相比,农业科技成果在使用价值方面,除了具有共性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能够为消费者的直接需求进行满足,并把正常的经济效应发挥在其转化应用过程中,这就是农业科技成果与普通商品所共同拥有的共性。此外,在转化应用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一系列强大的效应,诸如增值效应、正向溢出效应、渗透效应以及其他社会效应等,而且伴随着不断扩大的成果应用范围,其外部效应也日趋明显。

3 关于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思考

对于公共产品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因其外部效应很强,故在成果供给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实现这类农业科技的转化要通过非市场途径,但由于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在其转化过程中同样有效率的追求,因而其转化或多或少也受到市场的影响,所以加快这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加强探索有关市场与非市场的结合。混合产品类农业科研成果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社会属性,故应把政府的推动行为与市场主体的能动选择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本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总之,农业科技成果与其他普通商品相比,在很多方面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从经济学这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研究,并确实采用有效措施来促使农业科技转化效率的提高,对于促使我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春梅.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中的政府支持与公共服务职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05).

[2] 戴文标.公共经济学导论[J].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

[3] 王生林,等.构建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篇6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9-1935-04

Consider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Hubei Province

GUO Ying,DING Zi-li,WANG Yan-ming,ZHANG Jun,ZHANG Xing-zhong,LIU Cui-jun,

ZHANG Ping,JIAO Chun-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a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The experiences and the problem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e in Hubei were disscus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were introduced for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Hubei province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农业科研院所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湖北是农业生产大省,但不是农业经济强省[1]。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湖北省乃至全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农业科技创新更高的要求[2]。湖北农业要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湖北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主要经验

2006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依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和成功经验可供借鉴的前提下,创新中心通过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1.1坚持改革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过6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固定模式,现阶段不可能从体制上对这种模式进行根本改变。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现有科研体制基础上,勇于实践,大胆改革,进行机制创新,通过设置创新岗位,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这种新型的科研机制,既没有打破各成员单位原有的隶属关系和分配体系,又不影响各成员单位的正常运行;既稳定壮大了人才队伍,又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拥护和广泛参与,有效解决了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中的障碍因素。

1.2坚持对外开放是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现代科技既不是某一个国家所创造,也不为某一个国家所拥有、某一个单位所有,而是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任何一个单位封闭起来搞科研,都无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只有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扬长避短,少走弯路,在发展中取得最大效益。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平台,在科研方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和恩施、荆州、襄阳、宜昌等市(州)农业科学院建立起交流与合作关系,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在管理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沟通与交流,获取有关科研项目信息,争取科技资源;在国际合作方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并获得了很多技术、经验、资源和信息,为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多出快出有用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1.3稳定的经费支持是创新体系运行的重要保证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也是弱势产业,这些特性决定了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坚持农业科技的公益性定位[4]。同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只有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才能持久地坚持下去。正因为如此,湖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省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等职能部门极力支持,对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经费实行“两个稳定增加”,一是稳定增加人头经费,二是稳定增加科研经费。这既保证了基本的科技创新活动经费,又基本保证了科技人员的个人收入,从而提高了创新中心各成员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了创新中心的正常运行。

1.4坚持服务“三农”是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为“三农”提供科技支撑,是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也是农业科研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始终坚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正确方向,组织各成员单位围绕湖北省农业生产需求,按照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科技攻关。

2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整合了全省的农业科技资源,建立起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农科教企大联合的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了农业科学应用研究学科的整合与发展,促进了基层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稳定与壮大,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探索了一套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为湖北“三农”提供科技服务的作用显著增强。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源和布局需进一步整合

随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立和运行,农业科技体系在体制、结构设置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诸如农业科技资源分散,机构布局不尽合理,缺乏计划和协作,投入不稳定等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农业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以及总体规模效益发挥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仍然影响着整体科研效率和科技竞争力的提高,桎梏着科技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阻碍着湖北由农业科技大省向农业科技强省迈进的步伐。

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现行的农、科、教三大系统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各成系统,三者在机制上缺乏有机联系,结合的还不够紧密,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发展需要,致使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未能形成技术整体优势,造成转化渠道不畅的局面。

2.2农业科研机构分工需进一步明确

省、市(州)、县等各级都有自己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还有中央在汉科研单位,导致条块分割,机构重叠,各自为政,人、财、物按部门管理,科研要素无法合理流动、整合,使农业科研机构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使整体农业科研体系形成几个独立的板块,虽然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运行起到了一定的整合作用,但与真正分工协作,发挥科技资源最大化功效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在研究内容上,重研究轻推广、转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与分工不明确,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3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科技任务由多部门下达,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垂直领导,在项目立项布局上缺乏协调甚至存在竞争与合作;同时研究上低水平重复现象依旧存在,使得农业科研、推广与生产实际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农业科研效率整体还不够高,限制了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

2.4农业科技研究投入仍显不足

湖北省对农业科技研究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与农业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据统计,湖北省农业科技三项经费2006年为2.60亿元,2007年为2.7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0.95%,远未达到国家要求地方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3.00%的规定。另外,与湖南的1.19%、河南的1.09%、辽宁的1.85%、江苏的1.28%,浙江的2.08%、广东的1.78%相比,差距也很大,科技投入总量(包括三项经费、事业费、基建费等)在全国排第27位。经费结构不合理,2006年中央属单位科技经费机构均值为4 539.66万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属单位机构均值为428.47万元/个,县属单位机构均值为18.20万元/个,中央属单位科技经费机构均值是地方属单位的11倍,是县属单位的250倍;创业投资、社会资金和国外科技资金支持自主创新活动更是凤毛麟角。以引进外资为例,2006年湖北省利用国外科技资金0.40亿元,仅占全省科技经费筹集额的0.20%,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25.34%。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委、省政府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平台,以每年3 000万元经费给予稳定支持,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2.5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应用上存在薄弱环节

“十五”期间,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近50%,但这一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顺,机制不协调,传统的体制制约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调的体制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者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未能形成技术整体优势,致使转化渠道不畅[6]。一方面科研单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各自推广自己的科技成果。大多由科研单位创办的实体进行统一经营和科技成果转化,而科研单位内部运行机制仍是事企不分,况且科研单位职称、职位的提升、待遇的提高、业绩的评价等都与出成果挂钩,是以成果、论文为指标,很少与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挂钩,影响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加之这些实体存在人才匮乏、资金不足、推广网络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难以使成果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推广部门缺乏新的成果来源,推广部门长期受传统农业指令性计划影响和落后的运行机制制约,在推广工作中的一些生产技术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科研单位,造成科研单位盲目搞科研,致使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

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是内因、是关键,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据通山县杨芳林乡郭家岭村的调查,全村总人口1 912人中,大专学历只有2人,高中(中专)学历46人,文盲就有191人(不含6岁以下儿童),接受大中专以上教育的人数仅占2.5%,文盲人口占10.0%,有文化的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种田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俗称“386199”部队。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不强,市场竞争意识淡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影响了其对先进科技成果的接纳,而且还潜在影响到农业未来的发展。

3对加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科研院所现有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和运行制度不够健全等。深化科研院所创新机制势在必行。

3.1建立决策机构,完善决策机制

完善现有的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适合湖北科技发展的决策机构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科研院所作为事业单位,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但也不同于《公司法》范畴的现代企业。收人来源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研院所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国家财政拨款一方面给研究所带来了较为稳定的经济保障,同时也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痕迹。与此相反,科研院所在通过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另一部分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并越来越多地体验着市场经济的洗礼。目前正在进行的创新体制编制的改革,提出的三元工资结构有其合理性,但在具体操作上缺乏财务的政策依据。实行的院所长负责制,并没有将他们的业绩和待遇挂钩,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决策机制对科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科研数量突飞猛进,2009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63万篇,数量上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以外。中国被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也呈现指数增长,但并没有引起国际科学界的关注。真正高质量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7],由此可见一项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3.2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体现人才价值

目前科研院所人才外流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创新,充分把握机遇,准确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迅速崛起,是科研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研究所是以高学历、高智力的知识分子为核心,配以管理和辅助人员构成的特殊单位,研究所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如何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随着科技改革的不断深人,青年科技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大,青年科研人员已成为研究所的主力。最大程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是管理创新的本质所在。科研人员从事的工作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工作,具有知识集成、学科集成的特点,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科研院所的管理应该根据这种特点,以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3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引导湖北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变革为主要任务,着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科研协作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建设,构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积极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突出解决农业生产重大科技问题,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农业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紧密围绕高标准稳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三百科技支农行动”等工作,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抓实抓好科技服务“三农”工作。

3.4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地方经济接轨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迫切需要科技人才和科技的支持,而科技成果的转化也离不开企业的广泛参与。目前社会上在产学研合作中,虽然有些高校、科研院所主动找到企业,但更多的是企业主动找高校、科研院所,而许多企业往往找不到适合自己生产的成果,使现在市场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现象,即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不了,而企业又急需成果转化。这说明有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实用性不强。因此,为了使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在科研选题、立项时就要深人生产第一线进行调研,准确地了解地方资源优势、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然后再投入研究开发,使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科研人员要更多地到企业兼职,有利于科研人员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更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设计。再者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积极接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题研究,这有利于农业科研融入企业的发展。总之,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成果只有瞄准企业、瞄准市场、瞄准产业化,产学研合作才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熊佑能,丁自立,鲍文杰.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7, 46(6):849-851.

[2] 谢 元.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9):8-10.

[3] 陈少阳.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模式与创新[J].广东农业科学,2006(8):108-109.

[4] 高布权.论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功效[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5):522-526.

篇7

中图分类号: G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 04(c)-0000-00

农业的快速发展始终要靠科技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价值体现,更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归宿。当前新形势下,成果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国家近年来的多项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的实施细则》等,都体现了国家对于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成果档案管理,作为成果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应当高质高效的服务成果管理及转化。成果档案的分类是否规范与符合实际需要,直接关系到成果档案管理效率的高低。

一、 定义

梳理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定义与内涵则有利于分类方案的制定。

1农业科技档案

我国2008年的《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中对科学技术文件材料(以下简称科技文件材料)定义为:记录和反映科学研究、生产运营、项目建设活动和设备仪器运行、维护及其管理工作的图表、文字、声像等不同形式文件材料的总称。科学技术档案定义为: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科技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社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本单位和个人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 [1]。黑龙江省档案业务人员培训教材《科技档案管理》中引用了这一概念,并进一步阐述科技档案是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1]。

可见,农业科技档案可概括为,农业科研、生产、基建、设备及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2农业科技成果档案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职务科技成果是指执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2]。

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研究与技术开发中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黑龙江省农科院2016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将我院的科技成果概括为,本院职工执行科研任务(项目和课题)或者利用省农科院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开展智力活动创造的职务科技成果。主要指选育的主要或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品系)、动物新品种(品系、配套系)、肥料、农药、农机、农产品深加工等专利技术及其它职务科技成果(包括非专利技术成果)[3]。

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从事草业科学研究。可见,我所的科技成果档案产生于科研任务(执行项目和课题)中产生,主要指选育的新品种(品系)、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职务科技成果(包括非专利技术成果)等材料。

3.区别

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归档材料的范围小于农业科技档案。

二、分类

1科技成果类型分类

科学技术成果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于吴敬学先生的研究分类,所取得的成果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基础性研究成果。它是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的理论性研究近期应用效果与近期经济效果均不明显,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果形式一般为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第二种,应用研究成果。这一类研究成果以实用为目的,采用基础研究的原理,研究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的科技活动;第三种,开发研究。它是运用已有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的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生产任务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它是以获取商业价值为直接导向,其成果能够用于商业化生产或提供商业化服务[4]。

2档案管理学分类原则

档案管理学中提到的,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即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年度分类法。其中根据便于保管和利用为原则,组织机构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机构稳定且分工明确的单位;问题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分工简单,或职能有交叉等情况;年度分类法大多单位都适用。

根据工作实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草业研究为工作中心,专业统一,内设机构分工不复杂,但某些部门间职能有交叉。如内部设有牧草育种研究室、牧草栽培研究室、草地生态研究室、玉米育种研究室、种质资源研究室、成果管理室、基地管理室等研究室。由于成果管理室与基地管理室与其他研究科室研究内容或职能设置有交叉。分类方法更

具体将其划分为:牧草育种、牧草栽培、草地生态、饲用玉米研究、种质资源研究等五个类别。既保障分类清楚,又涵盖所内研究各个方向[5],且方便检索利用。

3.草业所成果档案分类方案

将农业成果档案进行三级分类。一级分类,分为已转化成果档案与未转化成果档案。二级分类,以服务成果转化以依规,根据科技成果类型进行划分,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三级分类,根据档案管理学分类原则中的问题分类法,分为牧草育种研究、牧草栽培研究、草地生态研究、饲用玉米研究、种质资源研究等专业方向进行分类。

三、结语

全国大多省份都设有省级农业科学院,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其直属科研院所共有30个。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分类方法或各有不同。针对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受到重视的现象,此类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现以草业研究所为例浅尝辄止,进行了分类研究,此类研究仍需后续探究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伟.科技档案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

[2] 人大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2015-08-29).

篇8

科学技术代表第一生产力,经过长时间实践证明,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要想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必须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才鞥你够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我国大约只有40%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转化,只占美国转化率的一半,英国、法国等国家平均也有60%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及时的转化,所以,需要对转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推进资本化的进程。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资本化的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的资本化的含义是:将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经济资本,然后投放到农民或者企业手中,统一经营农业科技成果和其他资本,并承担共同的风险,享有共同的利润,形成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具备两种属性,第一:从技术层面而言,它将作为知识形态的成果转化为了实际生产力,属于技术范畴,第二:从经济层面而言,它是成果拥有者为了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一种投资,其中还包含了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其他资本。

随着我国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科技成果的资本化逐渐得到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级阶段:在该阶段内,各个科室着手开发农业科技成果;第二阶段:由各个院系、研究所共同创办科技企业;第三阶段:经过院内统一,和外部共同兴办科技企业。

在我国政策的良好引导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资本化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区发展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其资本化的程度就越好,相反,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其资本化程度就偏低;另外,不同农业生产单位的发展状况也不同。现代农业企业一般拥有较大的规模和资金数量,所以需要使用较多的科技成果,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农户并没有投入加多的科技成果。上述两个问题都导致了成果资本化的进程缓慢。

二、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成果资本化存在的问题

其一,缺乏典型个例。在我国,缺乏典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例子,有些企业有隐藏的资本化形式,但是没有做出评估,同样也没有完成资本的注册,只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将技术作为基础进行分红,大部分的科技成果遗留在档案室内,一小部分的成果通过样品、专利、论文等其他形式被搁置,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性质,很难形成生产力,无法对农业现代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二,资本化环境的不完善。目前,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只注重自身科研成果的研究,农民只注重庄稼的耕种,二者并没有实现合作经营,科技成果没有发挥其纽带作用,一方面:科研院有用许多科研成果,但是都留在档案室内没有得到利用,另一方面,农民企业的拥有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没有合适的渠道搜寻新的科技成果。另外,科技中介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没有将科技成果进行整理,然后向农业企业进行推荐。有些评估业务人员的素质较低,操作过程不符合规范,导致评估结果不公正,缺乏实际的意义,加上政策的不完善,在新闻媒体上,农业科技成本资本化这个专业名词出现率较低,相关部门没有完善其操作规程,导致缺乏资本化的大环境。

其三,成果投资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农业科学的研究成果产生的前提仅仅是研究人员对利益以及前途的渴望。而对于成果的资本化以及成果的后期利用,他们并不关心,这就直接导致了科研人员对成果资本化的认识不够。虽然部分科研人员对成果资本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其具体的过程,如手续的办理、成果入股等依然较陌生,甚至有些农业类企业员工以及农民根本没有科技成果入股这一概念。

(二)成果资本化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一,经验缺乏,阻碍管理有效性。当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了资本化,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挑战。就目前絮叨的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效益方面。科技成果必然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但该项目带来的提升程度无从得知。目前研究缺乏相关案例的分析,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上无法获取准确信息,因此相关人员无从知晓效益范围与程度。

2、亏损问题。科研人员并没有在经济上有所投入,如果科研项目出现差错或其效益无法与投入成正比,那么这部分损失应该以怎样的比例来分担?目前科研人员只是单纯的技术入股,如果项目失败,也只会撤销这项科研项目,农业人员承担的损失较大。

3、实际操作。技术投入仅仅是理论层面,设备如何操作、技术如何运用都是农业人员尚未涉及到的专业性较强知识。因此,若科研人员没有时间或资金投入人力来展开现场指导,那么所谓的科研也只能够流于形式。在没有相关经验与技术能力的情况下,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受到的阻力较大。

其二,农业企业不愿意对成果进行投资,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能为企业创造多少经济利益以及价值贬值后比例的计算问题等不确定性让农业企业不愿意将其入股,宁愿花大量的资金去购买。所以,需要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公平的评估,从而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放宽政策,制定完善的处理规则解决成果贬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玉兰,王秀果.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风险识别与防范[J].农业科技管理,2009,(03).

篇9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的形势和机遇对现代农业科技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大量优质高产农业新品种及能够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新技术和新设施,而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来实现。伴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例如,2012年中央财政合计安排262.75亿元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有力推动了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然而科研成果转化率始终偏低。我国每年经国家和省级部门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达1万项左右,其中约30%可推广,但实际转化率只有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80%甚至90%以上的水平。究其原因,一是科研与产业脱节,导致部分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不匹配,以致农业科研难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创新链与技术链。二是我国众多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转化环节薄弱且转化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导致相当一部分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农业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因系统化、配套化及工程化水平不足而积压在“库”无法产业化。三是由于我国企业自身的研究水平较低,导致对来自大学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的承接和支撑能力差。四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导向不够科学,评价标准主要依据数量、刊物等级等,形成了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和重成果轻应用的向性错误,忽略了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具体效果及对农业发展的实际贡献。

二、多层面探索农业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途径

(一)科企对接合作

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在于商业经营,以商业资本的方式进行运作,而在加入科技成果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则是以农业发展为主体,商业经营为辅体,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概念中,需要建立科技领导农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强化农业与科技企业的合作,科技创新对于农业而言极为重要,在提升农业产量与质量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现有的农业发展机制,使农业必然向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近年来提升农业种植的专业化程度,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根本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社会经济平衡为重要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种植的专业化程度也逐步提升,使农业在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科技创新企业与农业的合作,一方面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是科技设备的应用,将科技有效的融入到农业发展中。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还相对滞后,相关的科技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产生滞后与差距的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是农业合作发展机制的问题,我国现有的农业发展大部分为依靠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等机构,使农业发展规划受到限制,农业科技不能够有效的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农业发展应做到与时俱进,秉承小家变大家的思想理念,使农业科技有效实施,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不仅需要农户与科技企业的支持,也需要当地有关部门的扶持,毕竟在农业科技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初期发展农业科技合作的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科技创新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形成有效的循环。受到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形成,必须面临一系列的基体制改革,每一项农业科技必须经过长期的实验,反复验证才能够最终应用至农业发展中,而传统的农业发展则以快速高效为原则,在前期的发展规划中,的确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却经不起长期的考验,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够适应未来的市场发展,导致部分农户在一年内获得巨大丰收,而第二年却连连亏损,使得大部分农作物仅能够在田地中不断腐烂,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可完全杜绝此种情况的发生,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结合经营管理模式,使农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市场缺口,有效提升农产品需求量,让农户种植的农产品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有基础的营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主体优势。

(二)落实转化载体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成熟度科技成果之所以难以转化除了上述供需不对称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由于连接科技链与产业链的“中试”环节的薄弱和缺失。“中试”环节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成功集成、熟化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关键,是连接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的桥梁和纽带。但由于机制体制问题,其上游科研人员由于缺乏推广转化的动力、压力和资金条件,多将成果或技术仅停留在成果鉴定和评奖层面,其下游企业由于缺乏研发人才和条件,基本没有承受“中试”风险的能力和意愿,导致这一中间环节成为游离于当前科研链和产业链上下游外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窘境,高校和科研院所应以涉农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和载体为依托,针对其将学术研究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持续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提高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使其真正发挥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器的作用。

篇10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9.9%降至2006年的5.26%,农业科研机构中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数不到6万人,高素质科技人才在全部人员中的比重较低,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比例仅为25.6%,现有的高级人才还有流向企业或国外的倾向。从人均经费来看,我国人均只有3.4万美元,在有数据的36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4,这直接影响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从每百万科研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科学论文引证数来看,我国在40个国家地区中均位列第39位。近年来,我国农业基础性研究经费占全部科研经费的比重仅为2.2%,农业科研投资结构不合理,科研方向与经济建设需求方向偏离,农业科研优先领域和重点课题、重大项目的设置与批准权,自主选题立项得不到应有的价值重视,使得农业科研主体忽视市场,对市场需求缺乏灵敏的反应,造成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此外,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0%-80%。

二、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资金配置不合理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科研的投入。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显示出投入基数小,绝对值增长小的特点,投入总额只是美国的1/16、日本的1/7。由于科研经费不足,使得大多数科技人员在申报课题时倾向于追求“短、平、快”项目,对基础应用研究和周期长、难以出成果的项目热情不高。在国际上,科研、应用,产业化三个环节的投入比一般为1:10:100,而我国即使是上海等大城市也仅为1:1.3:26。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放研究投入比为5.7%:27.2%:67.4%,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偏低。农业科研资金配置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储备总量的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科研动力。

(二)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科技人员的资金支持不高。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回报率较低,相应的科技人员由此得到的直接回报更是微乎甚微,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各行业人员的经济收入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人员在工作条件和享受的公共福利待遇方面的劣势地位,造成了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导致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不足。此外,从科研人员自身现状来说,我国一般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剩余,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提高。

(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实用性不强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中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比较少,且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进而导致农业科研资源浪费和科研活动的低效率,造成常规技术、知识形态技术多,重点关键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创新成果实用性不强。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仍以自主转化为主,缺乏农业科技成果大协作共赢的转化格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许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农民科技素质偏低,需求动力不足

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农户作为市场主体,对依靠科技更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认识不足,对普遍适用技术缺乏足够的选择愿望。政府提倡什么,农民就种什么,致使农民缺乏对市场的敏锐性和对机遇的捕捉能力,再加上现阶段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直接影响了其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公共物品的特性,而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国家财政应加大资金投入,以满足农业技术创新对财力资源的实际需求。其中,资金的投入在各地区不应该一视同仁,应该有所侧重,应以地方以往的科技转化率为依据,转化率高的、科技成果确实为老百姓所用的地区应该加大直补,对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率较低的地区应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各级地方政府要合理规划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经费能满足本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将经费用在重要的、易转化的科研成果上,解决好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在项目上的合理配置。此外,还要理顺不同层级行政部门的权责利关系,防止财政截收,降低财政资源的无效浪费,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

(二)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有责任心、亲和力强、水平高的科技推广队伍。要培养这支强有力的战斗团队,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了解科技创新人才的所感、所思、所需,切实解决其普遍关心的工作地位、经济待遇等问题,激发基层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论资排辈,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健全同行认可机制,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广纳贤才,尤其是要吸引各类农业院校的高学历人才,使其所学有用武之地。此外,要加强农民素质教育,要从农村经济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强化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令其掌握致富本领,改变农民固有的守旧思想、排新观念,增强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

(三) 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发展方向。要想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使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瞄准市场,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切实做到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扩大成果转化效率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切实生产力的瓶颈。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我们要加强科技成果示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宣传新成果新技术,借助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收的积极作用;重视试验示范作用,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该组织在农村社区中的经济优势和组织优势,以组织为推广媒介,克服农户顽固守旧的观念,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篇11

1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衔接还不够紧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错位的问题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导致一部分科研成果不完善、不成熟、不配套、不实用,甚至不可行,转化价值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立项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与现实科技需求的错位,如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是配套集成和熟化的产业化技术,但在立项环节,项目过于散、杂、乱,单项技术多,难以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技术的有机衔接和配套集成。在科技评价机制方面,在注重成果和论文的导向下,科研人员“重研究,轻转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对创新成果的评价“重专家评价,轻生产检验”,一些成果创新性差、成熟度低,甚至不具有转化的价值;还有些成果仅在部分区域进行了初步示范,成果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大规模、大范围应用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检验。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还不够优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对公益性成果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宽松的转化环境。一是从事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在政府资金支持、利益回报等方面与科技成果持有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全社会还没形成尊重创新、重视转化的良好氛围,成果研制者本身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不少成果被束之高阁;二是在项目周期设置方面,转化项目支持周期仅有2年,难以满足农业成果转化的实际需要,考核难度也大;三是科技型企业仅仅热衷于能够带来显著经济回报的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对公益性项目转化的积极性不高。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活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机制不健全,在成果研制方与农民之间科技成果信息分布极不对称;二是成果的交易评价机制不完善,部分成果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和交易,向中介组织和科技企业等转化主体的转让渠道受阻;三是成果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主要是成果研发主体、转化推广主体、使用受益主体在利益分配上经常产生矛盾,协作多赢的格局尚未形成;四是成果的转化推广协作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的成败、规模大小关键取决于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的覆盖面,如何保证成果在广大适宜区都能转化推广应用,在转化推广机制上还需要探索;五是转化风险化解机制缺乏,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尚没有形成成果转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还不够足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还不够,一是科技需求拉动力不足。一方面,受当前农业经营体制制约,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对科技需求欲望不强,并且农户科技需求分散,成果转化推广的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另一方面,当前河南农区青壮年知识型农民多进入非农领域,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下将,农业呈现兼业化趋势,导致农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成果转化的主动力不强。受政策引导,成果创新者和科技工作者在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利益诱导和政策扶持下,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三是成果转化的助动力有限。虽然涉农部门在有关农业项目投入中都把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但只是推动了所需成果技术的定向、定位转化应用,对这些成果向其适宜区的大规模转化的引导推动作用有限。四是推动力不足。河南每年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包括国家、省、市三级项目)仅有5000万元,每年能够支持的项目百十项左右,不到应支持成果的5%,不到申报支持的20%,与大量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差距很大。

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思考

1完善支撑政策一是要出台政策,鼓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组织专业队伍转化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按科技成果性质进行分类转化。对物化能力强的成果,财政、金融、税收、工商等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创建公司或与企业联合进行市场化转化;对难以形成商品的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等公益性强的农业科技成果,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稳定支持。二是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在农业科研立项时,要征求产业部门和农村基层单位的意见,把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作为重要指标来考量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工作业绩,通过创新管理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三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型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制定优惠政策,使中介组织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要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使其主动接纳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要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的农村服务机制,形成遍布全国、覆盖农村各行各业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四是设立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及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农村科技培训专项经费,根据科技经费的不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并根据各省对国家农业贡献大小分配经费。

篇12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7-1497-03

Study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of Huanggang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LIU Chi,CHEN Zhan-peng

(Huanggang Agricultural Bureau,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of Huanggang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was expounded. The bottlenecks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was analyzed. In view of this, the breakthrough from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e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models was explored, thereby the pa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was sped up.

Key words: Huanggang city;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breakthrough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扩大,科研实力不断增强,黄冈市农业科研院所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很多成果都止步于实验室,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只有合理利用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 黄冈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1.1 农业科技优势显著,成果丰硕

湖北省是全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隶属湖北省的黄冈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拥有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农业科技发展上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一是人才优势。全市共有农业科研人才251人。其中,黄冈农业科研院所现有科技人才90人,包括农业科技特派员5人,农技110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7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4人,团中央青年积极分子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级创新能手1人,省劳模2人,市劳模3人,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二是基地优势。全市农业科研院所共17个,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10所,星火培训基地158个,有1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入选全省10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是地市级重点科研单位,设有5个研究所、4个综合试验站、3家经济实体,现有3个科研基地,占地面积38.00 hm2,其中,海南陵水县育种基地1.33 hm2。三是专业优势。“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科研单位共完成各类农业相关课题2 336个,取得科技成果148项,其中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1项,获地市级科技成果奖39项,在省级以上各类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00多篇,培育稻、麦、棉、油新品种(系)52个,累计推广0.19亿hm2,增加社会经济效益近120亿元。

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缓慢

黄冈市农业科技发展成就斐然,然而农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专的情况依然没有完全改变。资料显示,全市每年产出近50项涉农科技成果,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科技体制的制约,农业常规应用技术升级缓慢,农业科技与生产严重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50%,真正形成产业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已高达70%~80%[1]。“十五”期间,黄冈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8%,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目前,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等紧迫任务,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满足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遭遇各种瓶颈

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多个要素和环节,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撑和人力配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向制约,具有转化周期长、过程复杂的特点[2]。当前,黄冈市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正遭遇各种瓶颈,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全面应用、推广和农业产业升级。

2.1 资金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增加科技投入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与需求相比,科研投入强度还是不够。一是科研投入总量不足。黄冈市每年的农业科研投入资金为468万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02%,而全国的比重为0.17%~0.27%,世界平均水平为1.00%,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5.00%[3]。二是科研院所科研投入资金不足。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每年科研投入资金约为150万元,仅占全市总投入的32.05%。相对来说,公司、大专院校等单位在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三是科研院所用于成果转化的资金不足。黄冈市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重研究项目的投入,轻推广试验的投人,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每年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约为10万元,仅占科研投入资金的6.67%。目前我国已启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但黄冈市农业科研院所获得资助的项目少、金额少。许多科技成果都滞留在实验室,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2.2 技术瓶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主要因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需求已突破单纯传统产业技术的范围,而转向养殖、加工、贮藏、运输等各种新型产业技术;同时也已突破单一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范围,而转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综合配套技术。但是,受体制限制,黄冈市现有农业科研部门在选题、立项、申报等方面缺乏市场选择性,往往关注“钱多利大”的好项目,而不关注项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主管部门往往重视农业科研成果“多不多”、“大不大”,而忽视成果出来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这就使得许多科研成果从诞生开始就“不成熟”,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生产实践,最后只能“死在摇篮里”。

2.3 产业瓶颈

目前,黄冈市农业产业规模大不起来,农业经营模式多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大范围应用,形成规模效益。一方面,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阻碍了新的农业工艺的应用。特别是综合性强、技术强的科技成果,推广起来要求整体推动、综合应用、大面积配套才能取得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吸收、消化能力有限,科技成果应用的动力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鼓励和动员更多农民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度较大。

2.4 组织瓶颈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工作的组织者从本质上看应该以政府为主体。而我国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处于彼此分离状态,缺乏统筹协调、合理配置的功能[4]。科研院所在进行技术推广工作时,因为缺乏有效的行政推动和公益性,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而政府机构因为缺乏经济利益的刺激和技术支持,也难以达到让农民满意的目的。同时,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部门普遍存在管理上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5]。这种缺乏有效分工、共同协作和资源合理流动的成果转化工作,是在“小打小闹”,往往事倍功半,既浪费资源,又“吃力不讨好”。

3 寻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

3.1 运行机制上突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就是要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出发,依据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竞争优化和成果市场准入等原则,以政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应用研究机构为依托,以农业科技中介机构为桥梁,整合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民间经济实体的科技力量,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2 支撑体系上突破

一是人力支撑。首先要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要充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员,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推广能力;再者,要在农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上下功夫,增加科技成果转化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二是财力支撑。要多途径、多渠道吸收资金,力争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通过提供贷款贴息、补助资金、风险投资等方式推动成果转化。农业科研院所应从产业开发收入和其他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本单位的成果转化项目。

3.3 转化模式上突破

1)“科研院所+企业”模式。即通过技术转让合同,或者农业科研成果(专利)入股或参股等形式,由企业负责经营及销售科技成果,而科研院所分担一定风险,共享一定利润,既能有效缓解农业科研单位不熟悉市场规则的问题,又能有效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其效益最大化。

2)“科研院所+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科研机构要积极争取地方产业发展项目,建立示范基地、观光农场、科技园、试验站等,将最新研究成果优先应用于项目中,积极利用项目资金、项目优势发展科技成果示范,将示范基地建立成为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推广平台、教学平台,将科研项目的执行人员打造成科技成果的研究者、推广者、传授者。

3)“科研院所+农业科技示范户”模式。科研机构要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好、能力强的种养殖大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在运用科技成果的前期,给予他们一定的资金、物资和技术补偿,帮助他们做大做强。由此让周边的农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自体验到科技成果应用带来的经济利益,驱使他们自动加入到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中来。

4)“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院校”模式。科研院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用行政手段推动自身科研成果转化。要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优势、执行优势和位点优势,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科研力量、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要以政府为强有力的后盾,通过与推广部门、农业院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责任书等途径,细化工作方案,强化责任目标,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 丽,王华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406,8415.

[2] 曾德仪,朱冬云.浅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09(5):123-124,1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