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篇1

一.技术的内在价值具有中立性

所谓技术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时所用的有效的物质手段和方法等。马克思认为,技术的现实的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从而更好的使自然界更加适合人类需求,更好的打造人工自然等。所以技术自身具有中立性。尤其在技术的内在价值方面,这种中立性体现的更为明显。

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用过技术发明和设计所创造所形成的,通过技术的自然属性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在技术的内在价值中,技术的效力和功能是主要的内容,也是体现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方面。技术的内在价值是发明者、设计者根据科学原理,目的是使自然的物质,能量或属性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设计,通过运行过程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结果。因此技术的内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精确性、耐久性和低成本等。内在价值自身具有中立性的特征,因为人们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主要关注其实效性,但是却忽略了使用技术,既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所以技术的内在价值也因此没有善和恶的定义。

二. 技术的外在价值具有社会性和人本性

与技术的内在价值相比,技术的外在价值就比较好理解了。技术的外在价值是指,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成、应用和普及,由技术的社会属性显示出来的价值。因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所以根据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将技术的外在价值分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技术的经济价值是指在人们经济活领域或活动中,运用技术经济属性所显示出的价值。技术的政治价值指的是在人们政治领域或活动中,运用技术所能创造的成果及价值。技术的文化价值是指,技术在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技术的生态价值是指人们在改造、利用、保护自然的过程中,技术所体现出的价值。因为技术在运用是总是要在其特殊的社会领域或范围内产生出效果,所以技术的外在价值具有社会性。技术的外在价值不仅仅具有社会性,因为技术的使用者是具体的人,所以技术的创造生成及使用都离不开人的维度,技术的外在价值的考量也不能单单从社会出发,也要从人本身出发。因此技术的外在价值也具有人本性。对于这点有人认为技术将人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强化了人类本身,也有人认为技术给人带来束缚。这两种观点是现在技术价值人本性方面争论的主要方面。

技术的外在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因此在现实生活发展中,技术的外在价值相对于技术的内在价值,技术的外在价值更加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

三. 努力强化两种价值的统一减弱两种价值之间的背离

技术的创造、设计、产生及应用应该是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相互统一的过程,但是由于当今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快的更新和高度极端的技术需求,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这种背离尤其体现在技术的滥用,技术的滥用导致的损失在社会国家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存在而且后果严重。例如核资源的研发与应用,虽然在资源利用和节约方面给人们带来的福音,但核武器所带来的核威胁、核电站爆炸、核燃料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损坏等,这种弊端和损坏远远超过了核资源给人们所带来的福音。这样的损害和威胁便是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背离导致的。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背离也是导致技术成为双刃剑的原因之一。

人们在技术设计、研发、使用的过程中,过多的关注技术的实效性,重视技术产生的效果和作用,所以技术产生的价值重心也就落在了内在价值上。加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技术时没能预见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而且技术的内在价值本身只具有中立性的特点,没有自身分辨正误的能力,所以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背离,是技术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巨大问题。因此,人们在使用技术时,人们要注重技术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外在价值的社会性和人本性,可以对技术的内在价值进行指导和约束。在技术设计、研发、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内在价值,也要考虑技术的外在价值,对技术生成之后的使用具有科学的预见性。技术的外在价值可以在社会和人两方面对技术的内在价值进行评判。技术的外在价值也是内在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技术的内在价值离不开人和社会的背景。同时技术的外在价值也离不开内在价值的支撑,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技术的变革自然的特有属性,是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创新的必要条件。

篇2

人类既有与无生命物、其他生物的同质性,又有独特的异质性,是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统一;人类既有与无生命物、其他生物的同源性,又有卓越的至上性,是同源性与至上性的统一:一方面,人类与自然、宇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人类价值之卓越即在于发挥其内在的优异特性以主动创造、自觉协调宇宙中的各种价值关系,“调整自然,参赞化育,改造自然与人性,以达到理想境界”①。这两方面的统一规定着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角色,否认人类与无生命物、其他生物的同质性、同源性,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价值的根源;而否认人类的创造性和至上性,则会否认人为价值的特殊性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卓越地位。前者会导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后者是机械的还原式思维。“一本多级”的“本至论”以“至”或“人”为界,把宇宙演化划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与此相应,“形”说既肯定价值是宇宙演化的客观结果,又强调人类实践活动在人为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这就把客观价值划分为自然价值(“物”、“生”层次的价值)和人为价值(属人价值)两个基本领域,二者既有间断性也有连续性。人类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主体)之“形性”与“物”(客体)之“形性”的相互作用,人为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施加在自然价值之上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是人类自由劳动和自然价值的共同产物,这种新创造并没有否定自然价值的继续存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进行,哲学界逐渐兴起价值论热潮。张岱年一方面再次率先开启了中国古典价值论研究的新领域,并强调价值观的创新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继续探讨了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总起来看,在三四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两个时期,张岱年的价值界说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方面,都坚持从事物的内在性质来界定价值;另一方面,以前期的“价值”范畴为基础,后期的思考重心转向“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张岱年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早论述了儒家“内在品值论”、墨家“功用品值论”、道家“绝对品值论”,他的内外价值论受到康德、穆尔等西方哲学家的影响,也继承了中国古典价值哲学的精髓。“形”的价值定义是理解“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依据,“形性”之“优异的特性”即内在价值,“形性”之间的关系即外在价值,事物的价值要同时从内、外两个角度来理解。“功能”以“形性”为依据、为载体,反映的是事物(“形性”)之间的关系,“一物之有无外在品值,在于其与有内在品值之物之关系”②,因而“外在价值”不能离开“内在价值”而独立存在,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层次”③。事物本身的“优异的特性”④就是内在价值。张岱年以渊源于“一本多级”的“实”(“实有”、“实际”、“实在”)、“生”(“生命”、“生活”)、“知”(“知识”)为“究竟价值”,认为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一方面为兼而和,一方面为别而乖”⑤,而“美为实之圆满,善为生之圆满,真为觉之圆满”,只有“实、生、知”中“兼而和”的方面才是内在价值:1.美即“实之和者”或“实之圆满”,“众多分子共同存在之圆满方式为美……圆满者,丰多而和谐”⑥。张岱年解释《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云:“充实即富有而和谐”,自然美如“清风明月,秀山丽水,是形色之丰而和。禽鸟之婉声,溪林之佳音,是声音之丰而和”,人为美如“人之美术,亦莫不以求兼备而和谐为要务”⑦。冯契认为“许多未经加工的自然物虽然本来无所谓价值”,但可以被用作劳动资料(如矿产)、文化素材(如自然景色),或由“人的移情作用”而具有价值⑧;而对张岱年来说,自然本身即有美的价值,人化了的自然美也应以自然本身的美为基础。2.“知合于实谓之真”,“知之通为真”⑨。判断真知的形式标准是已知真知之间相互贯通、彼此相容,判断真知的根本标准是人类实践活动,“如一贯地符合于一切经验实践,则为真”①。3.作为“生之圆满”的“善”是“生”之“和”,亦即“自遂其生,亦遂人之生,兼遂人我之生”②,这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有着渊源关系。张岱年把“善”表述为“理生合一”,“理生一致,即一方重生,注重生命力之发挥、生活之扩展;一方更重理,注重生命之和洽与调谐”③。总之,善是人之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圆满,是“生命”之和与“生活”之和的统一。张岱年认为“凡达到美善真之途径或方法,谓之外在品值,亦曰工具品值”④。“外在价值”总是与“内在价值”(“目的性的价值”)相对而言,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真善美是内在价值,而“利”或“用”是实现内在价值的手段,这既意味着物质利益是达到真善美的具体途径,真善美不能离开物质利益而独立存在;又强调了真善美高于物质利益,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我们可以把张岱年的内外价值论概括为:1.事物具有“形性”(“形性”之“兼和”)和“功能”,同时具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2.既要肯定内外价值不可相离,又要坚持内在价值的优先性。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根据,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表现,二者是根枝、源流的关系,不应把外在价值看作人类所追求的根本目的。3.事物的内在价值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因而事物的外在价值也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都有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事物存在范围的复杂性意味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事物的外在价值不仅是对人而言,非人的事物之间也有广泛多样的“利”、“用”关系,并由此而形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非人世界的价值是自发的;属人世界的价值是在自然价值基础上的自觉创造,应在尊重、发展事物内在价值的前提下来开发、利用其外在价值。5.从主体角度来说,人之内在价值就是人的“优异的特性”,人之外在价值表现为人之“形性”对他人或他物之“形性”的作用;在“人”(主体)与“物”(客体)关系中,“物”之“形性”相对于“人”之“形性”表现为外在价值,或者说“物”之内在价值在主客体关系中就表现为外在价值,但客体本身的内在价值始终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要重视事物的内在价值,也要重视其外在价值的多样性与发展性;从人类的整体利益、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社会内部的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出发是看待事物外在价值的四个层次。对价值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偏到全、由单一到繁复的发展过程,在价值问题上应有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要超越以狭隘的个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为实质的人类中心主义,自觉追求群己、天人之间的广大和谐。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杜汝楫发表《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为标志,国内学界兴起了价值论的研究热潮。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关系说之初期形态是“从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出发理解价值”⑤,这种“需要满足”公式有几个特点:1.价值仅仅出于人类的创造,纯粹的自然物没有价值;2.即使自然事物有价值,这种价值也只能由人来赋予:或者是因为进入人类的劳动生产过程,作为“资源”被人类所加工利用;或者是由于人类的“移情”作用而偶然具有了审美价值。但不论如何,自然物都只能具有为人所用的工具价值;3.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在价值也是人的(物质的或精神的)需要的满足。这一时期,张岱年在肯定价值论研究重要意义的同时,也提出“还有一些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的探索”⑥,核心之一就是如何界定价值和内在价值。学界一般都注意到张岱年在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价值论的开拓性贡献,但却往往忽视他从剖析需要的评价、人的价值、物的价值等问题入手所开创的价值哲学研究的新思路。张岱年对价值与需要的关系进行了缜密解析,指出以“需要的满足”来界定价值虽有的渊源,但西方哲学也有类似的学说。他率先探讨了“需要的评价问题”,指出需要本身也有高下之分,对需要的衡量不能以需要自身为标准,这就揭示出“需要满足”公式的内在逻辑矛盾,必须超越“需要满足”公式而探索价值之更本质、更一般的内涵,从而预示了价值哲学发展的一种新向度。针对一些学者主张从“需要满足”来界说“人的价值”,如“价值就是主体就客体的属性对主体的效用的评价”①,“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客体的人的一种关系,即客体的人对于主体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②的观点,张岱年提出“人类的价值”、“自我价值”都不能由“需要满足”而得到完整说明,“人类的价值”应该是人类自身的“特异性质和能力”,“个人的价值”既包括“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能在一定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或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外在价值),也包括“个人的自我价值”或独立人格(内在价值),即“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不在于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于具有独立的意志与崇高的道德实践”③。因而,“需要满足”或“主体客体”关系所回答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实际上还是一种外在价值,并没有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价值问题。按照张岱年的观点,人(人类、个人)的“特异性质和能力”应该从“形”来理解,“形”即人的形体,“性”即人的本性和其他属性,“能”即人的各种能力,人的“性”和“能”都是发展中的多层统一体,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是后天生活实践的结晶;既有自然性的方面,更有社会性的内容。在包括“生物”在内的“物的价值”问题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物的价值是物为人的存在”④,“自然物如离开人,它的属性本身就无所谓价值”⑤,张岱年则认为:“生的价值,即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在于具有较无生物更高级的属性。……生命的价值在于具有优异的特性。”“人本身、生命本身,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功用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⑥“生命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仅以人的利益为标准来判定非人的存在物之有无价值,也不能把物的价值理解为仅仅是为人而存在的外在价值。也就是说,无生命的存在物与生物既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又有对其他物类和人类的外在价值;人类与个人都有内在价值,个人的外在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类的外在价值表现为对其他物类、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宇宙的影响,这既可能是发挥人之优异特性而主动创造、自觉协调宇宙中的各种价值关系,也可能是把其他物类只看作满足人类利益的外在价值而肆意掠取、野蛮破坏。从张岱年的后期思想来看,他从反思当时的价值学说起步,在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关系的框架内解析了三个问题:“主体需要的满足”、“需要的评价”与“需要的主体的评价”,并特别强调了后者即“主体本身的价值”问题。他论证了人(人类、个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都不能仅仅用“需要的满足”来说明,而应该从“特异性质和能力”的维度来说明,这就揭示了“需要满足”说和主客体关系说的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张岱年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界说:表层的是“需要满足”,深层的是“内在的优异特性”;前者是外在价值,后者是内在价值。

在这种思潮中,张岱年“形”说及以此为依据的“价值两层次”说的优点在于:首先,从宇宙论上界说价值,有力地论证了事物都是内外价值的统一体,提供了从无生命存在物到生物、到人类、到个人价值的一般价值模式,虽然没有把“主体”扩大到一般事物,但也足以充分说明价值存在的普遍性;其次,克服了价值论上的机械论,既论证了内外价值的辩证关系,又把内外价值视为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因而渗透着辩证法的精神;第三,说明了价值的平等性与层次性的关系。以人的价值而言,人类价值和个人价值都是多层一体,都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最基本的层次。在自然属性(包括生命)的层次上,人类与其他物类之间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但人类还有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智慧、审美等社会属性,人的价值“取决于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的选择和创造”⑤,根源于生活实践的社会属性规定着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类的内在价值,人类由此而居于宇宙价值的最高层次。个人价值方面,在自然属性上,人与人之间在存在与生命的层次上都是平等的,但此外还有“形体”及其他自然属性方面的差异;社会属性上,人与人在理性、道德、审美等方面是平等的,但也有发展程度(量)的不同;在“功能”即外在价值(社会贡献)方面,人与人之间也有量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彻底消除社会制度层面的不平等之后,人与人之间还会有某种“合理”的不平等,也就是基于内在“形性”(内在价值)与外在“功能”(外在价值)发展上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层次性既有先天的成因,更有在后天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差异。同时也要看到,“形”说与主客体关系模式都以基本原理如实践观点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都是中国化的价值哲学,二者是相成互补的关系。张岱年对“需要满足”关系说的解析与扬弃,表明他试图把主客体关系说放置在一个更普遍、更一般的宇宙论的理论框架内,以其宇宙论和一般价值论来涵容、吸纳主客体关系说。“形”说以“一本多级”的“本至论”为依据,在赋予价值以本体论地位的同时又坚持了“的实践维度”⑥,在区别价值与“善”的前提下把价值由“至”的属人领域扩展到“本”的非人领域并坚持了其理论的统一性,在基本理论框架上具有逻辑的自洽性,能够较好地说明一般价值的问题;其缺点是尚缺乏翔实的理论说明与严密的逻辑论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主客体关系说的优长。张岱年价值哲学提供了对天人关系的新论证,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有着重要启示,可以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以“力之崇拜”为重要特征,而商品经济的一个内在倾向就是诱导人们追求事物的外在价值;以“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为主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近代以来愈演愈烈的欧洲(欧美)中心论、我国长期以来把生产力界定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观念,都体现着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的严重偏倾。这种价值观仅仅从人类利益(尤其是某些国家、集团、个人的利益)出发来看待事物的价值,仅仅看到事物的外在价值而忽视其内在价值,仅仅看到事物的某种外在价值而忽视其外在价值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在这种价值观的导引下,人类一方面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和庞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却导致越来越严峻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分裂。与此相对照,张岱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论证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既重视作为功用价值的“利”、“用”或物质利益,更强调要超越功用价值而注重事物的内在价值,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更可贵的是,他意识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固然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真诚的谦虚态度、人类对一般生命之内在价值的重视也有助于合理解决当今的生态问题,但仅仅在“生命”或“自然价值”的层面上并不能彻底解决天人问题,他指出,“人类从原始的纯朴状态过渡到知识发达的文明时代,本来是自然而然的,要求摈弃文明,重返纯朴,倒是违反自然的”①,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及其协调,不是仅仅实现哲学的“荒野转向”或“环境转向”就可以解决的,更不能走上否弃人类文明的歧路;人与其他物类之间没有绝对的平等,而只有具体层次、一定条件下的相对平等。他主张在天人关系和群己关系的辩证统一中来解决天人问题,认为“克服自然(克物戡天),变革社会,改善人生,是一事。或:改进生产力,变革社会制度,人生之圆满,是一事”②,改造自然与改善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类自身的价值关系和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也是紧密相联的,这也就是马克思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实现“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③,这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总之,宇宙是一本而多级的,人与万物是多层而一体的,“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整体与其中最优秀的部分的关系”④。人在宇宙之中并非是“统治者”的地位和“占有”的角色,人之崇高乃是由于其能够追求最大的“兼和”,“赞化育”、“参天地”而促进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这是“人为万物之灵长”的真正涵义;人类的角色乃在于其是宇宙中各种价值的调谐者,是最大价值的促进者和创造者,而决非一“类”之独尊。这种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统一的新理念有助于克服人类对待自然界的偏颇态度和短视行为。

张岱年“形”的价值范畴既肯定价值产生于宇宙演化的客观过程中,又强调人类实践活动在“人造物”和人之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既汲取了辩证唯物论的精髓而不着痕迹,又凝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而具有民族风格。他的价值哲学蕴涵了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环境伦理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为人类建立更高水平的“天人合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有益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价值哲学可谓开现代生态伦理学之先河,表现了高度的理论超前性和预见性。张岱年价值哲学为世界价值哲学乃至生态哲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本土化理论资源,这有助于我们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重新评价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作者:杜运辉 邵军永

篇3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42-02

新疆在双语教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工作经验,2010年开始实施具有“新疆特色”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实习支教(又称“顶岗实习支教”)是近年来我国针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弱化、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欠完善、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数量紧缺和教育质量偏低等问题而推出的一项教育改革综合模式[1]。新疆2006年启动实施“师范院校高年级大学生实习支教计划”。理论层面实习支教模式对促进师范生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践中,此教育实习却由于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而难以发挥应有效用,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

职业认同是与特定的职业特征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建构的动态的过程,可能包含一系列层次[2]。教师职业认同具有特定对象性,是教师或即将成为教师的群体所具有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动态变化所形成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或一致性感受。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包含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三个维度[3]。有研究认为,教育实习对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没有促进作用,相反,教育实习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显著性降低[4]。也有研究认为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发展产生了有益影响,但也存在不利影响[5]。

本研究将对比分析新疆免费师范生支教前后职业认同发展变化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变化的因素,为新疆实习支教工作开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一、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9个不同专业的277名免费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习支教前后的教师职业认同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其中有6个文科班,3个理科班,女生191人,男生86人。实习支教之前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4份,回收率98%。实习支教后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回收290份,回收率97%,进行实习支教前后的统计,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95.5%。

实习支教后根据访谈提纲,访谈了两人。男女各一人,分别为理科生、文科生。小王:女,23,小学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善良,认真,有责任心,实习支教前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较高。小张:男,23,物理学,乐观,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实习支教前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较低。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赵宏玉、兰彦婷、张晓辉等人(2011)编制的《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该量表包括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三个维度,采用利克特四级评定。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实习支教前后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

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前后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平均数(标准差)分别为2.75(0.580)、2.795(0.513),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实习支教前后免费师范生总体职业认同水平无显著差异,t=-0.995,P

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前后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平均分(标准差)依次为:2.917(0.671)、2.975(0.633);2.772(0.725)、2.762(0.664);2.503(0.638)、2.563(0.676),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实习支教前后免费师范生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总体上得分无显著差异,t值和P值分别为:-1.110(0.268)、0.190(0.849)、-1.078(0.282)、-0.995(0.321)。对实习支教前后免费师范生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实习支教前后免费师范生内在价值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19,P=0.047。

(二)文科生与理科生实习支教前后教师职业认同的基本情况

文科生实习支教前后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和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平均分(标准差)依次为:2.917(0.729)、3.068(0.615);2.750(0.765)、2.860(0.639);2.457(0.685)、2.565(0.644);2.730(0.644)、2.858(0.499)。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习支教后文科生教师职业内在价值认同和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得分显著高于实习支教前(t=-2.020、-2.036,P=0.045、0.043)

理科生实习支教前后其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和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平均分(标准差)依次为:2.917(0.597)、2.862(0.640);2.800(0.675)、2.643(0.678);2.560(0.574)、2.560(0.716);2.774(0.495)、2.717(0.522);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习支教后理科生教师职业外在价值认同显著低于实习支教前(t=1.96,P=0.05)。

(三)文科生与理科生实习支教前后教师职业认同改变量的差异分析

用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后教师职业认同及各维度得分与实习支教前相应维度得分相减,求的差值为教师职业认同改变量,描述统计结果显示文科生遇理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得分改变量及内在价值认同改变量、外在价值认同改变量、意志行为认同改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0.128(0.775)、-0.057(0.696);0.150(0.918)、-0.055(0.788);0.110(0.965)、-.157(0.910);0.108(0.872)、0.000(0.963)。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文科生遇理科生教师职业认同改变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文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改变量、内在价值认同改变量、外在价值认同改变量得分均显著高于理科生(t=2.070、1.972、2.351,P=0.039、0.05、0.019)。可见,实习支教过程中文科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显著高于理科生。

三、讨论

(一)实习支教对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实习支教前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没有显著变化,实习支教前后内在价值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各个维度的认同都有所提高,即实习支教有促进教师职业认同感提高的趋势。

实习支教前后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差异不显著的可能受支教中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没有朝向积极方向发展所致,尤其是外在价值的认同,实习支教地基本都在经济、物质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通过实习支教很多支教生对教师职业的外在价值和意志行为认同产生了很强的冲击;另一可能的原因是,在访谈中了解到实习支教工作中支教生在支教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专业指导,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基本不具备对支教生进行专业指导的能力,然而支教生在学校学过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生不具备实践性知识的情况下学习的理论性过强,在实习支教中的使用存在很多问题。此外,访谈中了解到支教生在支教学校承担较多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可能是影响其专业技能提升的另一重要原因。作为教师职业的内在认同实习支教前后存在显著相关主要是由于实习支教中各学校和支教所在地的学生普遍给予了实习支教教师较好的尊重,使其内在价值认同不断保持提升。

(二)实习支教前后文理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对比分析

实习支教后文科生教师职业内在价值认同和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得分显著高于实习支教前;实习支教后理科生教师职业外在价值认同显著低于实习支教前;实习支教过程中文科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显著高于理科生。

通过访谈了解到文科生在支教过程中担任与本专业相符教师或文科方向专业教师,而理科生大多数担任与自己专业不符的课程,这可能造成了理科生教师职业认同有所下降的原因。并且理科生中男生人数较文科中男生人数多,可能存在性别因素的交互影响。

(三)建议

1.支教生对实习支教的重要性有积极认识,但需完善支教生的评价和监督机制。访谈中了解到,支教生认为支教工作还需要认真完善评价和监督机制,支教生上课多且兼职很多教学辅助工作,并且在分配课程的时候有少部分学校能考虑学生的专业,更多学校主要是从自己学校实际出发缺哪门课的老师就安排给学生哪门课,更有甚者,有的支教生一学期都在做档案,没有实际参加支教工作,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但也欠缺有效管理。

2.应重视实习支教前的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落实支教中的专业指导工作。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实习支教学校的领导对支教生不重视,基本不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而大学安排的实习带队教师指导学生太多,与每一位支教生的联系并不频繁,能给予的指导很有限,应该认真落实实习支教学校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提升,促进师范人才培养的质量。

3.关于支教生的支教地分配可考虑与支教生的就业地意向相结合来开展分配工作,以促进支教生支教中的适应与入职后的职业适应。

四、结论

实习支教前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实习支教前后内在价值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实习支教中,文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和内在价值认同提升了,而理科生教师职业外在价值认同降低了。在实习支教过程中文科生教师职业认同文科生总体教师职业认同和内在与外在价值认同的提升高于理科生。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陶建清.实习支教:优化师范生素质结构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0(4).

[2]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篇4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3-0029-05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与个体的职业选择、职业忠诚度、职业行为等指标密切相关,因此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如Super曾指出,职业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1〕有研究者进一步提出,职业价值观会影响个人工作意愿或目标,进而影响其努力程度与工作表现。此外,朴英培〔2〕及邱淑媛〔3〕的研究均显示,员工的职业价值观与其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职业投入等因素都存在高度相关。

职业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体职前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而且影响其就职期间的职业目标定位、职业投入及职业满意度等。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很高的个人综合素质与高尚的情操,还要有爱心和耐心。有研究(梁慧娟,2004)表明,幼儿园教师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其职业选择、职业行为更易受职业价值观的影响。〔4〕因此,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探讨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在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是幼儿园教师的预备力量,其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们就职后的职业投入与职业行为,进而影响儿童发展。本研究探讨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实证与理论基础,例如,为设置科学有效的职前教育课程提供依据,为幼儿园管理者完善管理策略与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选取北京市3所设立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每所学校整班抽取各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共357名。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采用问卷法调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运用的是宁维卫修订的塞普洋职业价值观量表。此量表采用5级评定法,从极重要到极不重要,分别赋值5~1分。量表共有60道题目,考察15个因素,分别为智力激发、利他主义、经济报酬、变动性、独立性、声誉、美感、同事关系、安全性、生活方式、监督关系、工作环境、成就、管理和创造性。每个因素4道题目,得分范围为4~20分。此15个因素又可归入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大指标,每项指标得分均值范围为4~20分。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首先从三大指标层面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而具体比较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职业价值观15个因素上的得分差异,最后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类型进行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三大指标的特点

1.总体特点

本研究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法考察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三大指标的总体特点。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的得分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

2.年级特点

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职业价值观三项指标上的得分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15个因素比较

1.总体特点

研究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法比较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15个因素上的得分,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中15个因素得分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

2.年级特点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15个因素与年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类型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三大指标的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可分为三类,各类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如下:

第一类为“高―均衡型”,持此类职业价值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三项指标得分都较高,均在17.5分以上,且三项指标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第二类为“中―不均衡型”,持此类职业价值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三项指标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均在15分以上,三项指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第三类为“弱―不均衡型”,持此类职业价值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三项指标得分较前两类均低,尤其是外在报酬和外在价值得分,三项指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从表6可见,持第二类职业价值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占比率最大,超过70%;持第三类职业价值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占比率最小,只占4%。

四、讨论

(一)三大指标分析:重视内在价值轻视外在价值

本研究表明,就整个群体而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最注重职业价值观中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包括智力激发、利他主义、独立性、美感、成就、管理、创造性等7个因素,这说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更看重职业带给自己的内在激励和奖赏,也即他们更喜欢选择能满足自身兴趣,发挥自己才干,有利于自身成长发展,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其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注重外在报酬。外在报酬包括经济报酬、声誉、安全性、生活方式四项因素,这说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选择职业时也十分看重职业带给自己的外在激励和奖赏。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以上4个因素虽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但与个体生存紧密相关。外在价值是职业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变动性、同事关系、监督关系、工作环境4个因素。它反映的是个体对所选择职业的人际环境、领导风格、职业变动性因素的关注程度。本研究表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这一指标的关注度最低。就四个年级的差别而言,本一学生的内在价值指标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其他两项指标则不存在年级间的差异;就某一年级而言,本一学生的内在价值得分显著高于外在报酬和外在价值得分,外在报酬得分又显著高于外在价值得分。本二学生外在价值得分显著低于内在价值和外在报酬得分。本三、本四学生外在报酬得分显著高于外在价值得分,内在价值与外在报酬、外在价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基本符合西方价值观研究者的一个认知:年龄越小越注重内在价值。但是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年龄差异并不大,为何也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大学生随着年级升高,价值取向更为现实化有关。本一学生刚升入大学,社会化程度较低,来自生存、工作的现实压力也较小,价值取向较为理想化;而本四学生开始面对就业压力,对内在价值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二)15个因素分析:重视生活方式与成就因素,轻视安全性与变化性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15个因素中生活方式与成就因素被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高度关注。对生活方式的重视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追求自由,崇尚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对成就因素的重视则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希望通过成功来证明自身价值和意义。

在15个因素中,变动性、管理和安全性3个因素受关注程度最低。变动性因素是考察工作或职业是否具有多样性、新颖刺激性、动态变化性等特点的一项指标。从研究结果看,与工作能否取得成就,能否有较好的外在报酬相比,工作是否具有多样性、新颖刺激性等因素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重要的考量指标。

管理因素是考察职业能否满足求职者权力欲望、支配控制欲望的一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因素也不受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重视。这说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相对务实,不会把实现自己权力欲望、支配控制欲望看得过重。

安全性因素主要考察个体对职业稳定性的关注程度。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都喜欢选择一份一劳永逸、长期稳定的工作,工作稳定是自身安全性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作是否稳定已不再是他们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

就15个因素的排序来看,外在价值的4个因素没有一项进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所选职业价值观的前五位,这再次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择业时忽视职业性质、职业生态环境。排名前五位的因素表现出的年级差异是低年级学生更重视利他主义、美感(属内在价值),高年级学生更重视声誉、经济报酬(属外在报酬)等,这一结果仍主要与各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现实处境有关。

(三)职业价值观类型分析:不均衡型多于均衡型

如前所述,持第一类职业价值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占到23%,他们在择业时将内在价值、外在报酬与外在价值三大指标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与持第二类和第三类职业价值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相比,这是一个更富理性的群体,因为他们综合考量了某一职业对自身的多种价值和意义,全面认识到在职业实践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多种问题。因此,第一类职业价值观是一种较为健康、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SUPER D E.A life span, life 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0,16(30):282-298.

篇5

关键词:儒家  道德文化  现代意义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篇6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是科学技术的一种,因而可以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研究电影的价值。

(一)技术价值当前哲学领域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部分来进行研究技术价值。技术的内在价值是发明者、设计者根据科学原理,目的是使自然的物质、能量或属性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设计,通过运行过程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结果。技术的功能是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方面。技术的外在价值是指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成、应用和普及,由技术的社会属性显示出来的价值。因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所以根据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将技术的外在价值分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技术的外在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技术价值是技术主体与技术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产物。考察技术价值的表现形式,不仅要从主体的角度去认识,还必须看到技术客体自身的属性对人的影响。只有从这两个角度去认识,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技术价值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二)电影技术价值根据上述论述,电影技术价值可以从电影的本质属性和其在不同领域能发挥的作用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1.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电影创作者在运用电影技术创作电影作品时,必然会把自己理念、审美、价值观等付诸于影像上。因此,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是电影技术共同体在电影创作活动中与电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逐渐形成的凝聚在电影中的价值,是电影创作共同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电影的各种要素之中所形成的,是以人的目的、意向、愿望和文化理想为基础,2.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始终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多种需求,这种需求同电影的应用结合起来后,就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电影外在技术价值(即电影的价值)。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主要有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等表现形式。电影的经济价值是指在人们经济生活领域或活动中,电影所显示出的价值。电影的政治价值指的是在人们政治领域活动中,电影所能创造的成果及价值。电影的文化价值是指电影在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电影的精神价值是指电影在精神文明发展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创作共同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其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电影价值的建构

根据上述论述可以得出:电影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电影技术价值要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角度去认识,但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主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是主体自身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外在价值之中所形成的。因此,以下将根据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结合电影特殊性及其在社会各领域内的影响,对电影的价值进行详细论述。

(一)电影的商业价值电影的商业价值是指电影在生产、消费、交易中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及电影产业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工业化和商业文明的产物,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就不会有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同时由于电影在商业相当发达的背景下诞生,就更多地打上了商业文明的烙印,天生地具有产品的属性。商业价值是电影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影的商业价值也成为大多数电影投资、制作者关注的问题,而“票房”作为商业价值的外在表现更是关注的焦点,部分电影为追求票房,迎合部分人的口味,过分炫耀、甚至滥用技术,弱化了电影的文化教育内涵,引起了诸多批判。如何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电影制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电影的审美价值电影的审美价值是指电影给观众视觉、听觉的审美享受,满足观众审美需要,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培养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的作用。电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了戏剧、舞蹈、绘画阿乐、建筑等艺术特长,给人以最直观的视听觉审美享受,它在审美功能上比其他艺术更有潜质。运用电影技术创造的唯美的画面、经典的对白、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旋律、震撼的音响效果,给人的审美享受。许多电影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使欣赏者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因此,电影给观众带来的这种审美体验具有独特的属性与价值,是不能忽略的。

(三)电影的娱乐价值电影的娱乐价值是指电影带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和修身养性的作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能减轻压力依然是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原因。但电影不能为娱乐而娱乐,更不能为娱乐而漠视或抛弃其引导功能。美国一些好的娱乐电影,对正义、对真善美有着鲜明的追求,他们斥巨资拍商业片,还是要说清一些道理,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迪。

(四)电影的道德价值电影的道德价值是指电影中反映出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改变社会风气及道德养成的作用。电影以“文以载道”“娱乐寓教”的方式传播社会伦理规范,通过舆论惩恶扬善,促进社会道德和谐。一些影视作品揭示的人生哲学道理和和社会伦理道德,不仅是电影文化上的意义,也是电影应该具有的特定价值,银屏人物常常会成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因此,电影中应更多表现“与人合作”“尊老爱幼”“热爱自然”“帮助别人”等良好社会道德,让观众在声画世界里自然地接受良好道德的熏陶。

篇7

2001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纲要还提出“2015年目标包括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相关类专业毕业生人数的连年递增,医疗卫生系统的就业门槛不断提高,使得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职业期望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与向往,它既是个体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也是个体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①探讨当前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期望现状及特点,将有利于引导其理性对待就业问题,同时也能为相关院校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抽取了苏州市某卫生职业院校大一至大三共500名在校生为被试,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取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有效样本构成见表1。本研究的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情况;第二部分职业期望量表,由吴谅谅、李宝仙编制,该量表包含声望地位、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三个维度,21个项目,按完全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个等级记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总体特征

由表2可见,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认为最重要的5个因素依次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职业稳定、提供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能学以致用、能提供受教育机会,而最不重要的5个因素分别为: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单位级别高、有出国机会、容易成名成家,这5项中有4项属于声望地位稳定性维度。说明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待就业更讲究实利。

2.2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差异比较

2.2.1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性别差异

由表3可知,男女生在声望地位稳定性和外在价值两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女生对声望地位、外在价值的期望显著高于男生,而男女生在内在价值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女生较男生更重视职业的声望地位稳定性及外在价值。

2.2.2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年级差异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学生在声望地位维度与外在价值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在价值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声望地位维度上,大三和大一、大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三的均值最高;在外在价值维度上,大三和大一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三的均值最高。这说明较其他两个年级来说,大三学生对声望地位与外在价值的重视程度最高。

2.2.3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生源地差异

由表5可见,城镇来源和农村来源的学生在职业期望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p>0.05)。这说明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对待职业期望的认知上基本一致。

3结论与建议

3.1呼吁公平的就业环境

从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21个职业期望项目重要性的排序可以看出,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是否具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分析原因,可能与高职生面对就业问题时,普遍对自己的学历和就业竞争力信心不足有关,尤其当他们与本科院校学生处于同一就业市场竞争时,这种心理就更为凸显。而这种心理的存在恰恰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不无关系。尽管教育部在2013年4月16日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严禁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然而,实际找工作的过程却没有文件所规定的那么公平,甚至近年来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更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这种公平不仅包括学历公平、性别公平、身份公平,还包括各种就业渠道的畅通与透明。

3.2择业的求稳心理较重

本研究发现,稳定性和提供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是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就业时考虑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社会的急剧转型所带来的职业风险、生活风险有关,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代年轻人“求稳图安”的心理,使得他们在就业时,不再单纯地追求“高收入”,而是越来越看重工作的稳定、有医疗养老公积金等。“求稳”不失为规避风险的一种选择,然而,对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而言,当下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面对“僧多粥少”的现状,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引导学生正视就业现状,使学生意识到除了进大医院之外,基层医疗单位或是与医学相邻的新兴行业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要少一些一步到位的想法和一劳永逸的求稳心态,多一些脚踏实地的行动,毕竟医学是一个经验型的行业,当知识经验、年龄阅历积累到一定水平,总会迎来职业上的“春天”,而求稳心理和安逸心态的存在,只会加剧眼前就业难的困境。

3.3重个人发展不务虚名

调查显示,除上述因素外,自我发展因素也成为了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动机,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才能、特长在工作中的发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愿意找寻有潜力的工作职位。这一方面反映出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选择,对待就业问题更加理性成熟;另一方面又再次映射出大部分高职生对自身的学历水平并不满意,希望工作后能有更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此外,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工作单位的地域、规模、级别等声望地位给予了最低的关注,这表明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更重实际而不务虚名。的确,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事实面前,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已在发生着转变,从以往的“认为读高职是无奈的选择”,到现如今的“不讲面子讲实际,冲专业而来,奔就业而去”,职业定位更加实际。

3.4女生、大三学生更重视职业的稳定性与外在价值

本研究显示,女生对职业声望地位稳定性及外在价值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男生,此结果与王书宁(2009)、②胡云君等(2011)③的研究一致。这反映出当前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女生社会性别观念的复杂化与多元化,即一方面她们希望通过职业的高福利高薪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束缚,女生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求稳求安,风险意识不如男生。此外,调查还显示,大三学生在职业期望声望地位稳定性和外在价值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分析原因,可能与大三学生更接近社会有关,或许也可以看做是其在评估了社会环境后,做出的较为现实的选择。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可以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采取差异化的就业指导,尤其加强对女生和大三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职业条件,预防就业中的短视行为,并对其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作者:赵谦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篇8

一、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界定与分析

1 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

(1)会计人员职业的积极价值与消极价值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职业的积极价值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因为市场的需求而存在的价值。介于关系的存在,公司外部的相关利益者需要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而会计信息是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因而作为这一信息的生产者――会计人员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会计人员能够提供公司相关利益者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就具有积极价值。

会计人员职业的消极价值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因为制度规定而存在的价值。出于制度规定,要求所有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因此,企业配备一定的会计人员从事财务信息的生产,这种情况下对会计人员职业的需求是出于制度安排的需要,笔者称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职业的存在价值为消极价值。

(2)会计人员职业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指其未来所能获得收益的现金流的折现,会计人员是一项特殊的资产,笔者认为会计人员职业的内在价值在于其工作期间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但这一贡献的大小无法直接评价,只能通过对其所创造的产品――会计信息的作用的评价来实现对其内在价值的评价,而这一作用又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人员职业的外在价值应该是其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这一价值往往可以表现为公司给会计人员的薪酬和公司外部相关利益者对其所呈现的产品――会计信息的价值的肯定。

如今,会计人员职业的外在价值往往会偏离其内在价值,很多情况下会偏低,如许多公司给予会计人员的薪酬也普遍较低;外部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在较大程度上不予肯定,一方面公司及外部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没有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甚至丧失自我,最终导致职业内在价值的下降。

2 会计信息的价值

在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下,会计信息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否能为预期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只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使相关利益者在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适合自身的决策,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于会计人员所生产的信息对公司状况披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如虚假的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者来说,即使其数量再多也是没有价值的,甚至会误导相关利益者做出决策,在此情形下,拥有虚假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这一点正是在现实情形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人员质疑的根本原因。

3 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外在的影响因素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在会计人员职业价值无法直接度量的情形下,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因此,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是一体的。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是互相影响的,具有共生性。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因而其生产行为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也就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价值。反之,因为会计信息的价值才使会计人员职业的存在有意义,会计信息的价值也就是会计人员职业价值的外在体现。

会计信息在生产及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如管理层压力、社会公众的压力以及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又有来自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公司业务性质、政治经济环境等。

二、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重构

1 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动态重构的基本思路

对会计人员职业价值的重构与会计信息价值的重构是一体化的,也是共生的,两者之间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在对两者的价值重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为出发点,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价值为出发点,但无论以谁作为起始点,在此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都是其核心内容。

2 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的具体措施

对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的具体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会计人员自身出发,建立以会计人员职业前景为目标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从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的角度出发,建立以相关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价值观。

(1)建立以会计人员职业前景为目标的价值观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外部公众很难直接了解企业的状况,大部分情况下只有通过解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状况。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如图3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制能为外部第三方所观察,但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业务素质却难于观察。是否能够遵循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制,独立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自身。面对管理层的压力时,许多会计人员往往会丧失独立性,屈从于管理层的意志。笔者认为,会计人员在为了求得短暂的利益时(如为了保住职位,获得一时的奖励等)而往往屈从于外界的意志,但必须要看到,这种短暂的利益的获得往往是以牺牲会计人员的职业前景为代价的。会计人员在根据管理层意志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歪曲信息本来的面目,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的价值降低。长此以往,会计信息的相关使用者丧失了对会计人员诚信的信心,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将不再得到认可,这对于会计职业发展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捍卫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保持会计人员在信息提供中的竞争地位,将关系到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也是每一位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的价值观。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两方面人手。

①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会计人员建立良好的自律机制,在一定情形下尽可能减少外部影响,如管理层的压力,并寻求对其作相关解释宣传的机会。同时,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该维护自身的职业前景,保持在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会计人员良好的外部形象,也才能使其产品――会计信息得到外部使用者的认可,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

②从自身素质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当树立以提高会计信息生产能力为目标的职业规划,不断加强后续学习,正确理解各种规制的要求。同时,应该不断掌握会计信息生产的新的处理手段。如加强对信息系统的使用等,最终生产出符合外部使用者需求的会计信息产品,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

(2)建立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价值现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财务报告目标的重心由过去的“受托责任论”发展成为“决策有用论”(Scott,William R.2000)。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外部使用者而言没有决策有用性,其价值必然会遭到质疑。在这一重心转换中,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产品的质量衡量标准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换。迫于管理层压力而生产的虚假会计信息以及不能反映企业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其决策有用性显然很差。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对各项规制的遵循以及对各项政策的选用都应该以提高决策有用性作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提高其所生产的会计信息的价值,也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

三、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技术创新与发展对价值重构的影响

近年来,在计算机、通信以及互联网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给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提供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例如,计算机的发展使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处理效率更高,更能快速及时地为外部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通信及网络的发展则为会计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外部使用者就会计信息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会计人员及时掌握外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产品的需求而采取相应措施,这一切都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如果会计人员对这些技术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其作用就会适得其反,反而会降低会计人员职业价值和会计信息的价值。

2 组织变革对价值重构的影响

篇9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需求中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认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只有抱有一种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乐观愉快、奋发有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进一步将这种人格理想具体化为“大丈夫”的人格楷模。他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完善人格的道路上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现代人将从这种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其次,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强调仁爱,指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或道德觉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爱人”。“爱人”主要体现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这里,孔子把仁爱看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而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再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道德力量。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生态度,强调“日新”、“革新”,如《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创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像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求进步,改革创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决心。

儒家道德文化的外在价值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主体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群体、同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培育了人们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次,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区分小人与君子中,孔子提出“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孟子那里,发展成为“舍生取义”的精神,即当物质利益(乃至生命)与道德正义不能兼顾时,宁愿舍去物质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维护道德正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为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奋不顾身,大义凛然。再次,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语论·学而》说:“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实现家庭和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要“和长幼”、和邻里、和朋友,实现人我和谐;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提倡“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实现群己和谐;在民族国家关系中,提倡“四海一家”、“和谐天下”,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达到这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实现与道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使社会成为理想社会,使世界成为完美的世界。

二、我国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

2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重金钱,轻做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些人短期内变得富有,对金钱特别看重。他们衡量人是以金钱为主,不是以智慧和人格为主。这种“重金钱、轻人格”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学校里求学的学生竞相购买名牌货,互相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悲的是,在金钱挂帅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成雇主,把同学当成雇员,出钱雇同学写作业,刻苦攻读的精神已荡然无存。而儒家道德文化十分注重人禽之别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下》)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提出做人的问题,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食色”本能的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仅限于此,则与禽兽无异;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就要学会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显然儒家道德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指南。

篇10

作者简介:徐宏伟(1985-),男,河北承德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教育哲学;庞学光(1963-),男,山东平度人,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青年课题“我国职业教育学术课题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编号:CJA120157),主持人:陈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58(2015)04-0011-05

价值问题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一般性问题,而是不得不查的本源性问题。因为职业教育价值内在地标识着职业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独特性,关涉着职业教育“怎样存在”以及“应该如何存在”的问题。按照以往的研究来看,职业教育价值并非是外在于职业教育自身的“实体”概念,而是蕴含在职业教育与主体人、社会和自然互动之中的关系范畴。与满足人的主体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在价值相对照,职业教育外在价值一般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对社会诸领域发展需求的满足。既有的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研究虽然注意到了价值主体的多元性,但却忽略了自然这一重要的因素,同时由于采用直言命题的方式进行概念界定与分析,忽略了价值实现的条件,导致得出的结论缺乏必要的说服力。因此本文将增加对职业教育自然生态价值的分析以作为对以往研究缺失的重要补充,同时引入“技术”作为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自然之间互动的中介因素,以期实现对职业教育外在价值更全面的界定和更客观的分析。

一、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重新审视

价值是探究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逻辑起点,为理解职业教育外在价值提供了基本的解释框架。关于价值的界定比较常见的有四种说法,即实体说、属性说、关系说、意义说[1]。综合来看,采用关系说的基本观点作为对价值的基本理解已成为研究共识,即价值既不是某种“实体”,也不只是事物的某种属性,而是反映了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是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教育价值符合价值最基本的内涵规定,同时蕴含着“教育之为教育”的独特性。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人和社会的双重发展需求,即教育既满足主体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社会多领域的发展需要。教育内在诉求的二维向度(主体人与社会)在教育价值领域呈现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种基本类型。

职业教育价值的概念界定导引于教育价值的基本内涵。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价值“存在于作为价值客体的职业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之中,表现为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个体的某方面需求的满足及其程度,职业教育与社会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职业教育价值的具体存在形态”[2]。基于不同的价值主体,职业教育一般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职业教育内在价值是职业教育对主体人发展需求的满足,职业教育外在价值是职业教育对社会诸领域发展需求的满足。职业教育外在价值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学者们在职业教育价值的整体研究框架下对其也有具体的分析:周志刚认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具体表现为社会价值,如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公平价值、社会分层价值;宫雪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三方面对职业教育外在价值进行了分析;唐林伟认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体现在“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消除贫穷、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等方面”[3];明立军认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是“人力资本的投向分流价值、生成价值、调节价值、储存价值和提升价值”[4]。综合相关研究来看,尽管学者们的出发点不同、具体的表述存在差异,但基本上都是从关系范畴来进行阐释,认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存在于作为价值客体的职业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诸领域的互动之中,是职业教育对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领域发展需求的满足。

综合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以往研究来看,其优点在于充分关注了价值主体的多元性以及价值的多元性,为相对全面地把握职业教育价值提供了可借鉴的诠释方式。但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是以往研究尽管关注了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诸领域,如经济、文化、政治等,但却忽略了自然――这一关系着人类生存的重要领域,显露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过于功利性的倾向,影响了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具体来看,以往对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研究,只将视野局限在人类活动的社会诸领域,认为职业教育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等外在价值,却忽略了职业教育本应具有的自然生态价值。因为自然并非是外在于人、与人毫不相干的因素,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的基础。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早已成为人类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的关注焦点,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研究同样不能付诸阙如。二是以往研究主要采用直言命题的方式,断言和预设了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在于职业教育对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的满足,但却忽略了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遮蔽了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价值中介的重要意义。如果缺少对价值中介的分析,就很难说清价值客体是如何在与价值主体的互动中来满足其需求,进而体现为职业教育价值的。由于未能说明作为独立范畴的职业教育与其他社会因素和自然何以发生特定的互动作用,以及如何相互影响,所以导致对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看似客观全面分析,实质上仍然缺乏充足的说服力。

基于以上认识,对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探求,必须考虑到自然这一重要的价值主体和职业教育所本应具有的自然价值。此外还应引入价值中介这一因素,必须将作为价值客体的职业教育、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和自然以及价值中介三个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关于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与判断。

二、技术作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中介的适切性辨析

职业教育外在价值中介是职业教育与社会诸领域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是连接作为价值客体的职业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和自然的纽带。人作为教育主体虽然也在职业教育与社会领域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但是主体人并不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中介。因为虽然职业教育对社会诸领域发展需求的满足需要人的参与才能实现,但是社会诸领域的发展需求最终仍然复归到主体人的内在诉求,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人在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中始终是价值的主体,而不能作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中介。以技术作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中介,其适切性在于如下两个方面。

(一)必要性: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核”

技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现代狭义的技术是指工艺技术……现在广义的技术则根据人类活动程序方法论特点,把一切有用的活动和合理的方法都包含在技术的范畴之中。”[5]本文在广义的层面上使用技术。现代技术已在工作体系中得到普遍应用,以致许多新职业正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催生的,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核”其作用在不断地增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技术以多种形态渗透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影响与决定着职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是技术以凝结在人身上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人文素质的形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中。现代技术能力不再仅指手工性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技术生产能力,还意味能够运用智能因素进行技术活动的能力。技术人文素质包括技术主体性和技术责任意识。技术主体的主体性、创造性通过教育活动得以释放和激发,是职业教育自身的重要目的。技术主体的责任意识意味着技术主体充分考虑技术活动可能带来的对自然生态的损害,自觉承担相应的技术伦理责任。二是技术以技术知识的形态呈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技术知识是不同于科学知识的一种知识形态。科学知识旨在解释事物的规律与原理,通过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探究,具有普适性特点。技术知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手段,通过实践操作和经验总结的方式进行探究,具有专门性、默会性、经验性的特点。三是技术以技术认知逻辑的形态内在地指引着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职业教育按照技术认知的顺序来安排教学顺序。技术认知的顺序是感性直观先于理性思考,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首先对技术设备特性、技术操作要求等有感性直观的认识,然后返回到相对应的技术理论学习,再回到技术活动中进行实践验证。四是技术以技术评估的形态导引着职业教育的教育评估。技术评估关注技术生产能力与环境保护能力的平衡。在此指引下,职业教育的教育评估注重受教育者技术能力和技术伦理的双重评价,以期实现两种评价的有机整合,既对学生在考试中所呈现的技术产品、服务等进行终结性评价,也对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价,还对学生的技术责任意识、技术伦理意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进行评价。

(二)可能性:技术作为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自然互动的“有效媒介”

职业教育与社会诸领域和自然的互动关系是以技术作为中介来实现的。这里的技术不仅仅意味着实体性的技术产品,还意味着凝结在人身上的技术能力、体现为文化形式的技术文化以及蕴含环保目的的生态化的技术手段。之所以称技术为连接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自然的“有效媒介”,原因在于技术充当的不仅仅是工具、手段的角色,而且它已内在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自然之中,是职业教育与社会诸领域和自然之间发生积极的、有效联系的必要环节。

1.职业教育与经济通过“技术”的互动。技术以技术手段、技术知识、技术能力的形态连接职业教育与经济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是以凝结于受教育者身上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为前提和基础的,通过培养技术技能职业型人才,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通过“技术”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经济领域当中企业的规模、效益的变化,会对劳动力的结构需求,尤其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同的产业部门由于其使用的设备不同、技术结构不同、所需的技术人才的层次不同,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

2.职业教育与文化通过“技术”的互动。技术以“技术文化”的形态成为沟通职业教育与文化的桥梁。“技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尽管其中也有自然本质力量的作用和体现。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即人类文化亚形态,从狭义上讲,是与人类其他文化形态相区别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从广义上讲,它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统一,是人类文化的投影。”[6]职业教育选择那些技术性的、实用性的文化,作为基本的课程内容,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技术文化的传播,而传播的过程也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根据具体的教育目的和现实的社会需求,使技术文化得以不断地增殖和传播。职业教育还通过对技术文化的不断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对文化的发展要求。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清晰地反映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推动过程中。18世纪60年代开始,以蒸汽机为主导的技术文化形态,催生了初级职业学校的诞生。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为主导的技术文化形态,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技术文化形态,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7]。

3.职业教育与自然通过“技术”的互动。技术以“生态化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形态成为职业教育与自然互动的媒介。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自然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的关注热点。在此背景下,生态化的技术理念与技术手段成为技术自身发展的现实与未来指向。所谓生态化的技术理念与技术手段,顾名思义就是指蕴含着生态保护的理念和具体措施的技术理念与技术手段。职业教育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实现的。职业教育通过传播生态保护的技术理念,使得人们具备更加合理的技术观念和积极的环保意识,从意识层面奠定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职业教育还通过对功利性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手段的改造与创新,为实践领域的环境保护提供实际的支持。反过来,自然环境保护的现实客观需要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维持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完全功利性的、人类中心主义式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手段,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到教育评价的所有环节,都要渗透生态保护的理念,职业教育所开发和创造的“技术”,也必须是充分体现自然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态化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手段。

综合以上两方面来看,技术以多种形态渗透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是职业教育必要且基本的构成要素,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与社会诸领域以及自然的互动也总是以技术作为必要的连接纽带,可见,技术符合职业教育外在价值中介的内在规定性,可以作为考察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中介因素。

三、职业教育外在价值的再释――以技术为中介的视角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回顾和缺陷的分析以及对技术作为价值中介的辨析,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外在价值存在于作为价值客体的职业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和自然以技术为价值中介的互动之中,是职业教育通过多种技术形态对社会和自然发展需求的满足,其具体表征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

(一)经济价值:通过培养“技术人”、提供技术成果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通过“技术”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从经济的视角来看,技术“以知识、技能、方法、工具、机器等形态渗透到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中”[8]。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人”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通过研发、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成果。首先,职业教育以特定的技术知识作为基本的课程内容,通过技术知识的传授与传播,使受教育者了解与掌握现代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知识经由职业教育的形式凝结在受教育者身上。受教育者通过不断的学习,终将成为掌握技术知识、具备技术能力的“技术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大批“技术人”,在现实的经济实践活动当中,将自身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相结合,将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是经济发展所需“技术人”的培养基地,它们源源不断地向生产、服务、管理等领域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从而保证了各部门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并最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其次,职业教育除了基本的教学外,同时根据现实的技术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承担着技术的研究、创新、发展、推广等任务,为各个社会经济部门提供直接的技术成果。“职业教育将人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开发出新的技术成果,促进技术的升级换代,使得技术鲜活地存在于人的生产生活之中。现代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以及职业教育、科研、生产之间的密切结合,使得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步伐越来越快。”[9]总之,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熟练技能、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了生产工具、工艺流程、仪器设备等劳动工具水准,扩大和深化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使技术越来越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第一位的生产力”[10],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可见,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培养“技术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还在于以直接生产技术成果的形式,来满足经济发展对于技术手段、技术方法的需求。

(二)文化价值:通过选择、传播、创新“技术文化”来满足文化需求

技术以“技术文化”的形式呈现在职业教育与文化的互动之中。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投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以技术为载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综合体。职业教育通过选择、传播和传承、创新“技术文化”,来满足文化的发展需求,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

1.职业教育选择技术性的、实用性的文化内容作为基本的教育内容,这不同于普通教育选择理论性的、普适性的文化内容作为基本教育内容。普通教育植根于学科体系,讲究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不同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更注重对受教育者全面文化素养和基础的培养。职业教育则植根于工作体系,关注的是技术知识的传授、技术方法的革新、遵循技术内在的运行逻辑,更注重根据特定职业对受教育者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精神的培养。

2.职业教育传授与传播技术文化。这里的技术文化体现为“知识、技能、方法、技术性思维方式、技术理性、技术精神、技术伦理、技术价值观以及各种形态的技术观和技术社会思潮”[11]。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技术知识、技术技能、方法、技术性思维的传授体现的是将前人积累的技术文化成果进行传递的过程。技术理性、技术精神、技术伦理以及各种技术观的传播体现的是将过去和当下所积累的价值观层面的东西进行传播的过程。技术知识、技术方法、技术性思维的传递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进一步彰显,为人类生产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技术理性、技术精神、技术伦理的传播是对人的改造自然能力在价值观层面的一种平衡,追寻的是一种合理的、和谐的技术发展方式。技术价值观的传播有利于社会形成崇尚技术、注重工艺、务实而理性的文化氛围。

3.职业教育创新技术文化。在这里的技术文化除了意味着技术产品、技术方法外,更多的体现为“技术活动的社会建制和社会规范,技术活动共同体的行为方式和准则,技术并入生产过程和社会化应用所要求的组织体制、生产方式、‘人―技’关系模式,人与人之间合作和交往的技术形式,对技术的社会应用实施控制的技术准则、社会准则和伦理准则”[12]。因此所谓的技术文化的创新,一方面是指职业教育进行直接的技术生产,通过技术的研究、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技术理念、开发新的技术工艺方法、创造出新的技术产品。另一方面意味着职业教育通过开创新的技术活动的个体规范和社会准则,来调节技术活动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及规范社会化技术生产过程中的组织方式、生产模式、技术准则等。

(三)生态价值:通过传递“技术生态化”知识、创新生态化的技术手段来满足自然生态需求

职业教育通过传递技术生态化的知识,通过开创生态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技术系统生态化提供理念和现实支撑,满足自然生态的发展需求,体现自身的生态价值。所谓技术生态化是指“用生态思想指导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用生态规律引导和规范技术工艺体系,使生态化的技术能更好地为人和自然的协同进化服务”[13]。

1.职业教育通过自身的教育影响使得技术主体具备生态化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未来会成为技术活动的主体,如技术员、技师、工程师等。在意识上,能够将人类和自然、人的社会化生存与自然生存结合起来看待,鄙视那些破坏自然与生态的行为,将其视为对人类自身生存的最大的威胁,将技术活动最终目的定位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思维方式上,改变单向的思考方式,能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比如,在研发某项新技术的过程中,不只考虑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考虑和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不良生态后果。

2.职业教育能够在技术设计或工艺设计生态化方面发挥引领与导向作用。技术设计或工艺设计看似是技术领域内的事务,其实关系着人类的整个生态保护事业。因为“工业产品设计与工艺生态化的专长是解决一条生产线或一个企业内某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协调三个领域间的关系是推进技术生态化关键。产业是由众多的企业组成的,而企业的技术活动又总是集中体现在生产工艺流程之中”。[14]职业教育将生态化的思想渗透具体的技术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课程与教学当中,使得工艺设计生态化成为基本的、常态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影响社会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领域的技术设计或工艺设计的生态化。

参考文献:

[1][3]唐林伟.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8(11):12,12.

[2]宫雪.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6):50.

[4]明立军,葛政,葛岳.职业教育价值理论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4.

[5]王清莲,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7.

[6][10][11][12]巨乃岐.技术价值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9:53,57,68,68.

篇11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外大学生一般都是边学边工作,大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职业人,不同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再就业的模式。因此,国外以woke values(国内译为职业价值观或就业价值观)来对已参加工作的人和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1.1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多角度定义

(1)易里哲(Elizur,1984)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对就业价值观进行定义,他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2)罗斯(Ros,1999)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定义就业价值观为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斯瓦兹(Schwarz,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是人们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1.2 国外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结构维度的构建

(1)两分法。赫兹伯格(195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这种划分法历史悠久,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内外职业价值的界定受到不同领域的差异化影响,产生不同的界定结果。因此,两分法的全面性是值得商榷的。(2)三维度观点。塞普尔(Super,195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随后,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对此种划分方法进行发展,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与社会价值三种,划分方式更加简单全面。(3)四维度划分法。这是就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舍克斯(Surkis,1992)把就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随后,罗尼(Rone,1994)从文化比较角度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个体—集体,物质—精神两个维度,并分为四类:个人中心,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集体中心,社会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个体中心,自尊的物质主义价值;集体中心,生理安全的物质主义职业价值,与舍克斯社会、内在、威望、外在的职业价值分类相对应。

1.3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研究方法。国外普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知名度较高的问卷有:明尼苏达(Minnesota)重要性问卷,高登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塞普尔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2)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的关系研究。国外对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Ros等人从一般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就业行为三个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Sagie等人从背景、相关变量、就业行为三大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的效应模式。

国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必然打上文化的烙印,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必须探索国外研究成果的本土化路径,适用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土壤。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主要体现在:

2.1 借鉴西方理论研究的特点,初步探索这些理论的本土化路径

(1)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国内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不同于国外其定义是针对在职人员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国内学者总是从一般和抽象的角度研究职业价值观的本质,以实证调查验证的操作性低。如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提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需要对待就业、就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2)研究方法。国外学者一般先提观点,再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国外的测量工具,本土研究稍显不足。如郑伦仁修订了塞普尔的量表对国内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

2.2 国内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细化研究内容丰富

2.2.1 划定特定人群的研究

(1)不同学历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职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俞宗火2004年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最关注自我实现因素,最不关注声望地位因素。宁帆2008年对高职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专科生择业中不受在校期间的专业影像,他们普遍都愿意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求专业对口,认可就业—创业的模式。(2)不同学科门类(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医科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赵刚对师范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安全感与贡献、声望与地位、自主与发展、成就感这四个维度,文科生较理科生要求高,但在经济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异。(3)国家不同地域范围(中部、东部、西部)一定群体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罗晓等人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东部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更倾向经济效益好、难度大、富于挑战的职业,而西部大学生注重经济效益与自我实现并重。

2.2.2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国内学者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高晶对男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关注职业的经济收入,对职业社会地位的关注度低于对职业经济收入的关注度;女大学生对职业社会地位与稳定性表现出高程度关注,对职业经济收入关注不显著。

3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3.1 概念与结果维度未能厘清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没有进行相应的梳理,整体概念处于零散、片段化的状态。学者各自从不同的取向出发来界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维度。由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基础理论不同,出发点不同,因而各个研究结论难以相互验证,稳定性无法提高。厘清与整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对于推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较欠缺

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当前,对于择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已初步出现。学者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特点与其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以通过相关研究的开展丰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

3.3 大文化价值背景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并非单独存在,它是存在于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体系之中的,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将它放置于社会文化、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中来考量。因此,学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提升研究的准确性。

3.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应用研究仍需加强

当前,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多,而将理论研究成果置于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当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学者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价值观的干预性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2] 罗晓等.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4-56.

[3] 邹蕾.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研究——以三所高校的毕业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09(9):20-23.

篇12

1.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内在价值

1.1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教育价值

1.1.1建立哲学的世界观,引导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多处于零散、自发状态,需要提炼和升华,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最后上升为哲学。运动员必须具备哲学的思维,以哲学的世界观为基础,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社会发展等重大关系,才能在艰难的道路上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的人生轨迹定位在崇高的理性追求之上。

理想和信念基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意识支配人们的行动。理想和信念等作为世界观的体现和具体化内容,对运动员的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起着一定作用。

运动员要想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成就,就要把建立理想作为成才和成就事业的开端和基础,通过立志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内在的精神动力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增强自身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1.1.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绝大多数人都以一种普遍性价值统率自己的爱好和行为,并使自己对生活的追求从属于这些普遍价值。价值观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是人们思想行为的“软约束”和诱导信号。它既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又潜移默化地诱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运动员的价值取向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大环境。

1.2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竞技价值

竞技体育运动寄托了人类追求自身极限能力甚至超越极限能力的美好梦想,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运动员创造了竞技体育精神,同时这种精神又激励运动员去追求更高的梦想。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其主体的竞技价值主要为:

1.2.1运动员的竞技激情。

运动员比的是技术,但竞技赛场更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竞技体育也就没有魅力可言。激情就是将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并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在竞技场上,拥有激情的运动员会自始自终以积极、理性的态度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会用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去战斗,从而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激情使运动员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以最佳的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激情是一名优秀运动员成就事业的精神武器。

1.2.2运动员的竞技勇气。

勇气是运动员在竞技中表现出的一种气质。运动员在竞技中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自然会丧失很多机会。凡是优秀的运动员,必定是果断刚毅,关键时刻不犹豫,将勇气贯穿于整个比赛之中。在高水平比赛中,彼此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基本很小,实力并不是绝对的,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双方比的就是勇气和对胜利的信心。在竞技场上优秀的运动员凭借着无畏的勇气,能够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创造理论上人类无法完成的目标,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力挽狂澜。

1.2.3运动员的竞技斗志。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人们常常被运动员旺盛的斗志所折服。竞技赛场上,两队相逢,总有落后失败的一方,但失败并不是丧失斗志,如果斗志不灭,转败为胜并不为奇。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虽先输两局,但她们并没有因为失败而丧失斗志,而是一局局拼,一分分拿,最后反败为胜,获取了胜利。旺盛的斗志会使人在坎坷困境中勇往直前,并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但如果丧失斗志,失望颓丧,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往往是人的整个精神系统。运动员对待失败的态度比失败本身更重要。“胜败乃兵家常事”,竞技体育更是如此。只有胜利没有失败的运动生涯是不存在的,关键是你被失败打倒,还是失败被你打倒。斗志是运动员面对困难和失败时的精神支撑,它能不断激发人的潜能,帮助运动员顽强地走出困境。

1.2.4运动员的竞技毅力。

“毅力就是坚持正确的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既定目标的态度和决心”。竞技体育的本质决定了运动员职业的残酷,在竞技赛场运动员会遇到一系列的打击,没有坚韧的毅力就无法坚持比赛。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面对困难时不仅有追求目标的毅力,更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爱因斯坦说出了成功的真谛:“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2.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外在价值

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激励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

运动员不断地战胜对手和超越自我,体现着人类的崇高追求。竞技体育运动从思想体系到活动体系都激励着人类努力奋斗,永无止境地追求。无论是奥林匹克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还是中华体育精神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是、遵纪守法、团结友爱、顽强拼搏”,都号召人们努力拼搏,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竞技体育直接挑战的是人类的生理极限,而其精神激励着人们向更多的极限挑战。

2.2推动国家间的交流

竞技体育是全人类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并已成为跨越各种文化、民族、国家的人类重要活动之一。体育交流被人们视作政治、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和纽带,如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使东西方两个巨人的手终于握在一起,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曙光。竞技体育在促进国际交往和传播民间友谊方面,发挥了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

2.3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竞技体育己成为最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形式,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运动员彼此间技术和智慧的较量,但它实质上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奥运会上一次又一次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使得现场观看和收看电视的国人心潮起伏,甚至热泪盈眶。海外华人的心更加紧紧地贴在一起,为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2.4引导人类社会的公平竞争

竞争是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公平与平等是人类对竞争的共同要求。竞技体育为人类公平竞争的有序行为起到了示范的效用。竞技体育是在社会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的道德约束,竞技者必须用公正竞赛的体育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退缩、个人与祖国、家庭与事业乃至生与死之间进行选择。这种将体质、意志和道德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手段,已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催化剂。

结语

竞技体育精神在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有的竞争性、超越性、公平性和功利性。良好的竞技体育精神是高水平运动员不可缺少的文化品格和灵魂,它不仅能引导运动员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推动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而且是在激烈竞争的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竞技激情、竞技斗志和竞争勇气的展现。在充满竞争创新和发展意识的年代,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整个社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5.

[2]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3]熊斗寅.顾拜旦体育思想初探[J].体育科学,1992,(6).

[4]刘翔著.我是刘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34.

[5]申相星.论体育文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

[6]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5.

[7]中国体育报.不能忘记的大松博.2004.6.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