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4: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篇1

前言

风险管理,就是研究如何在确定存在风险的环境下将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工作。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较大,施工地点较为偏僻,这就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通过对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从而保障我们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但由于我国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纯熟,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在风险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那么,我们要如何对我们的水利工程项目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呢?本人将在本文中就该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单探讨。

一、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份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他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工程建设进行一个系统管理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预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要能够考虑到工程施工前、后以及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能够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应变策略。但由于我国的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在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本人总结如下:

(一)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不强烈

许多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一味地推动施工速率的加快,而忽略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认为只要完成了施工,完成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他们较弱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得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意外,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每当这些问题出现后不仅仅会拖慢整个施工周期,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索赔问题,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二)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我们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保障了水利工程项目在规定周期内完成。但是,在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一定的风险管理条例,这就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规范化和具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责任则被分散到施工人员当中,这样将大大阻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风险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

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为了能够节约一定的开支,减少人员的聘请,往往会在企业中挑选一些工作人员来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些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具体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开展以及如何管理各方面的问题都不够清晰,这样要如何有效地针对水利工程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呢?而且,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不够,素质不高而削弱了风险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所发挥的所用,造成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困境。

(四)忽略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均接受对方所提出条件后所签订的文件,是代表当事人双方利益的一种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所以,合同在制定和签订时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合同的制定与签订均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合同制定与签订过程中,却没能够重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导致合同的条件制定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没能够凸显出自身的利益,反而在签订过程中受到对方的牵制,最终加大了企业的施工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对于我国民生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我们要能够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降低施工中的风险系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高质量,从而为我国公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推动我们社会的稳健发展。

二、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风险管理的开展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推动力,所以,我们要能够了解到影响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并对症下药,才能够全面激发风险管理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

(一)技术水平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一个工程的建设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安全性。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与国外水平相比较仍然较低,在技术的运用上仍然较为落后。正是因为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使得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大部分施工过程都需要人力来完成,这样也就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为风险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点往往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医疗水平也不高,交通也不方便,这就为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旦有施工人员受伤或者是施工材料受损都很难得到及时的补救,这样就可能会拖慢施工进度,造成企业的损失。自然环境除了生活环境之外,还包括气候条件,在施工中最难控制和预测的也正是天气的变化。一旦出现暴雨等不良的天气,将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影响到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制度及文化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受到了施工企业内部各种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制度,有着不同的文化,面对这些不同,每个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肯定也是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只有提高了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性,才能够有效地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降低施工风险,推动工程的顺利完工。

总结

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保障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风险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才能够为我们的公民建设提出更加安全的水利设施,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一个新建电网工程主要分为项目规划、项目前期、项目建设、项目投运等四大步骤(如图1所示),项目前期是连接项目规划与项目建设的桥梁,是电网新建输变电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前期的工作进度将影响这个电网工程是否能够快速建成并顺利投运,而项目前期的工作效率将取决于是否能减少或规避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

项目前期工作是指根据核准制要求,在电网项目核准之前需开展的相关工作。具体包括报审项目建议书,编制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需要编制规划选址、压覆矿产、地震安全、地质灾害评估、项目用地预审、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等专题评估报告,落实各项支持性文件,编制报送核准申请报告等工作。

二、风险的概念

对风险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美国学者威利特等为典型代表的静态学派,他们把风险理解为不确定事件。这种理解从风险管理与保险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概率论的观点对风险进行定义。二是以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和赛因斯为典型代表的动态学派,他们认为:“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动。”这种变动就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意味着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不一致或偏差。因此这种变动越大,风险越大。

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风险是指在电网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

三、项目前期风险分析

项目前期风险因素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项目前期工作具有流程节点多、时间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构成了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脱节,造成选址选线出现反复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膨胀,建设用地资源越来越少,各方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各自独立开展,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对电网工程未能预留相应的建设用地以及线路走廊,造成电网工程项目选线困难。当城市规划实施调整时,将直接影响电网规划步骤,致使线路路径进行调整,冲突严重时将会颠覆电网工程的所有前期工作,直接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造成影响。

2、相关部门利益冲突使项目前期工作受阻

一方面,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征地、拆迁成本费用逐年增加,并且由于相关利益主体借助“行业规范”或者“行业标准”提出高额补偿要求,补偿额度远高于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同时附加诸多条件,比如免费增容改造用电设施、修建乡村道路、优惠电价等等,或者抢建抢种以套取高额赔偿,致使征地拆迁过程进展缓慢,时间周期拉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单位和公众对电磁环保认识普遍存在误区,认为高压线路会影响健康,并且各地块业主、线路沿途所经企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反对在其地块或周围建设变电站或跨过输电线路,环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市环保局要求高压线路与建筑物距离标准加大,增加了选址选线的难度,甚至导致已经批复的站址被迫调整。诸多的利益冲突造成项目前期工作受阻。

3、审批程序日趋严格致使前期工作的周期加长

一是审批环节严格。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04]19号)对于电网项目核准权限的要求:33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进行核准(国家发展改革委),330千伏以下电网项目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或经贸委)。同时,要取得国土局、规划局、公路局、水利局等部门的9项支持性文件,工程项目逐级审批、逐级办理,审批工作周期漫长。二是审批内容严格。文物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影响着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增加了文物勘测评估、林地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等内容,对前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前期工作周期明显加长。

4、设计深度不足使前期工作审批周期延长

前期工作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涉及多个专业,对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设计人员必须对环评、用地、林业、水利等环节有足够的法律法规认识,否则将造成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不够,致使选址选线、路径规划、可研评审、土地报批等过程中要补充修订大量内容,影响前期工作进度。此外,有些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选址选线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土地权属、可能存在的纠纷、土地权属人的意见等相关因素,甚至没有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就提交审批,造成站址出现了占用基本农田或者建站的地质条件不满足规程要求等情况,导致线路出现跨越环境敏感区,最后不得不更改设计方案。

四、项目前期风险的应对措施

根据项目前期工作的特点,及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的分析与探讨,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或者避免这些风险因素,提升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提高电网发展速度和效益。

1、合理电网规划,衔接城市发展

加强对电网规划的研究,不断提高电网专项规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有机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前期工作的主动权,降低工作难度。因此,政府应对已纳入专项规划的站址和走廊进行严格保护,为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2、加快开展前期,增加项目储备

加快开展前期工作是实现“规划一批、开展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前期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对电网规划已明确的建设项目,应提前2至3年启动前期工作,争取在开工前半年至1年时间完成可研批复及核准工作。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可以增加电网项目储备,为下一步电网项目建设做好铺垫。

3、建立沟通机制,争取政府支持

电网前期单位只有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洽谈机制,通过主动宣传和沟通,提高政府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才能营造互信共赢的良好环境氛围。因此,应促使政府出台对电网发展有利的政策措施,在土地征用、民事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将各项工程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4、优化前期流程,搞好项目储备

一方面,可以超前安排前期工作,以应对前期工作周期长、不确定性增加的特点,根据电网发展规划和电力市场需求,提前一年部署开展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各电网项目环评可以由地市公司统一“打包”委托设计院开展专题研究,环保部门统一“打包”评审、批复,可节省宝贵的前期工作时间,缩减前期工作周期。

5、加强政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人员要及时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如《环境保护法》、《物权法》、《城乡规划法》、各地政府出台的土地占用补偿标准等。前期工作人员依法维护好各方的利益,可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遇到的纠纷与冲突。

五、总结

风险的存在使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前期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把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管理作为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电网项目前期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是缩短电网项目建设周期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芸:浅议水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J].水利发电,2006(6).

篇3

一、项目基本财务状况分析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841896.3619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10927.9002万元。通过各项评价指标计算,得出在正常条件下,本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内部收益率为12.8%,净现值为473947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7.80年(含建设期),评价结果良好。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有关工程数量,进行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评价等,分析发现:在正常条件下,本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内部收益率高于经济基准内部收益率(8%),其它两项指标的结果都良好,说明本项目从经济费用效益角度分析是可行的;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是在成本增加20%同时效益降低20%的不利条件下,各项指标也均能达到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要求,表明其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融资前、后的财务评价与敏感性分析则表明:1、采用30年营运期时,在35%的资本金、65%的国内银行贷款融资方案下,本项目税前、税后资本金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通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不是很强。2、项目清偿能力分析表明,本项目到营运期第14.64年可还清所有贷款。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交通量相对较大,运营期间收费收入大于成本支出,现金流量充足,项目在评价期内能实现自身资金平衡,财务生存能力较强。

二、ZJ公司高速公路BOT+EPC项目财务风险识别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ZJ公司高速BOT+EP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具体如下:

筹资风险。ZJ公司在施工分包招标过程中,难免会缺乏按规范要求对分包商财务状况、生产能力等方面予以评定;如果专业的财务人员较少参与对分包商财务状况、生产能力等评价活动,这些均容易导致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分包商资金匮乏、生产能力不足和项目工作进度不能跟上计划进度等不良后果。因此,本项目存在一定的筹资风险。

投资风险。本项目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和估算,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因素会给项目投资者带来相应的投资风险。此外,本项目沿线城镇众多,产业密集,交通量较大,临近区域已有的部分路段与之走向相近,且距离并不遥远,将在很大可能上地对该项目产生交通量分流,进一步导致本项目盈利能力受限,投资风险增大。

资金回收风险。本项目的交通量相对较大,运营期间收费收入大于成本支出,现金流量充足,项目在评价期内能实现自身资金平衡,具有较强的财务生存能力。然而,由于其建设周期较长(30年),资金回收周期也较长(14.6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名称变更或主体撤销,而继承者有可能不承认前任的债务,从而形成坏账,减少该项目的预期利润,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回收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BOT+EPC项目的融资模式,决定了该项目收益分配不用于一般的融资模式,虽然它对投资方的利益而言最为有利,但是由于其在国内的发展较晚,缺乏一定的管理与操作经验,所牵扯到的利益分配难免存在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也由此产生。

成本超支风险。考虑到近年来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如物价的持续上涨等,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性,如建设时间与资金回收时间均较长等,对于ZJ公司高速公路BOT+EPC项目来说,成本超支风险是不容忽视的财务风险之一。

外部风险。对于ZJ公司高速公路BOT+EPC项目而言,其投资模式决定了该项目最初由政府授权,最后由政府管理的特殊性,因而该项目受政府风险的影响也比其他项目要更大、更明显;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并且其经营期和回收期均较长,法律风险、金融风险(包括利率变动风险、税率风险、汇率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均可能存在。

三、项目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外部因素影响。影响本项目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例如,高速公路项目需要我国政府的经营特许,而ZJ公司高速公路BOT+EPC项目作为当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其经营发展必然和国家政策要求有密切关系,任何有关政策的负面变化都可能造成项目的直接损失;其它诸如病害、战争、特别是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泥石流、风暴及滑坡)等自然风险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成本控制不当。在项目的实际运转过程中,如果发生成本虚假的情况,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将直接误导项目的有效管理,影响科学决策的制定,最终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给项目本身甚至公司的经营带来风险。

经营决策失误。经营决策上的失误也是项目财务风险的成因之一,例如,在进行项目的经营投资等决策时,并没有经过集体的讨论决策,而是凭借管理者的经验进行决策,缺乏科学的投资理念,缺乏可行性的财务分析,会导致所形成的决策把握不好正确的投资方向,导致经营决策上发生失误。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风险意识不足。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项目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不足,认为只要对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进行控制,把生产搞好,就能产生利润,并且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结果却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

篇4

越来越多的中国施工企业走出了国门,参与到海外工程市场的竞争中。部分施工企业由于盲目乐观,对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遭遇到了失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海外工程项目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这需要施工企业正视和重视面临的风险因素,积极应对。

1.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因素的特点

1.1 客观性

风险因素在施工企业的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

1.2 不确定性

海外工程项目所处的环境是变化的,施工企业是动态的,项目存在着周期性;这些决定了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3 差异性

施工企业及项目所处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应的风险因素充满着很大的差异性。

2.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因素识别及分析

根据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因素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影响和内部管理两类风险因素。

2.2 海外工程项目外部影响风险因素

2.2.1 政治风险因素

在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政治风险因素是最不可预测的风险因素。政治风险因素包括多方面:

⑴ 内战和政权更迭风险因素

有些落后国家或地区经常发生政局动荡,冲突时有发生,严重时会有内战;这些将导致工程项目停止或终止。

⑵ 侵吞施工企业利益

一些政府会对施工企业采取突然的强制手段,如收取差别税、拒绝办理进出口物资清关等,从而到达没收施工企业资产的目的。

⑶ 政治干预施工企业的正常竞争

一些国家或者组织,会用政治意识形态做文章,人为设置一些无理或者附加条件,从而干预正常的海外工程进展。

⑷ 拒绝偿债

很多国家出现财力紧张或者枯竭时,经常会采取极端而又粗暴的方式来无限期拖延工程项目或者终止合同。

2.2.2 经济风险因素

⑴ 通货膨胀

很多合同条款中有相应的调价条款,但是根据实际的经验,由其的相应物价指数数据和系数计算得到的调整值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人材机价格上涨幅度。

若施工企业签订了固定总价或者单价合同,或者合同中没有有利的调价条件,施工企业将遭受不可预估的损失。

⑵外汇风险

汇管制风险,施工企业在汇出资金时经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外汇汇率浮动风险,特别是在非洲、拉美等地区,经常出现当地币大幅度贬值,而在合同签订货币往往部分是本地货币。

2.1.3 社会及市场环境风险因素

⑴ 对工程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施工环境了解不足

很多施工企业在实施海外工程项目,对当地情况不了解往,项目实施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⑵ 忽视法律及合同管理

中国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多是重视技术层面,往往忽视法律合同层,会陷入不断的法律、合同纠纷。

⑶ 无法融入当地文化

很多中国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文化习惯、风俗及宗教等了解不够,或者干脆不去了解;无法及时调整项目管理组织。

2.3 海外工程项目内部管理风险因素

2.3.1 人员管理风险因素

很多项目实施中对本土和外籍用工比例有着严格的控制,而很多本土劳工素质不高、无法满足项目正常运转的。

很多国家的工会组织力量非常强大,经常为了自身的利益举行谈判、罢工,甚至发生对峙、破坏等行为。

由于海外工程项目中会有来自不同文化环境背景的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员跨文化管理的难题。

2.3.2 合同管理风险因素

海外工程项目中业主或者咨询方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超过大部分中国施工企业。

很多施工企业平时不重视合同管理和书面证据收集,只是寄希望于最后的工程变更和索赔;结果最后索赔困难,甚至被业主或者咨询方反索赔。

业主或咨询方往往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在合同中设置对自身有利的条款,将风险转嫁给施工企业。

2.3.3 财务管理风险因素

财务管理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导致重大风险;如资金统筹和使用计划、履约保函、承包保函、材料预付款保函等,且保函须都闭口的。

2.3.4 设备材料采购管理风险因素

中国的施工企业往往多是在国内采购机械设备及材料,再组织运输到项目实施现场。由于距离较远,出入海关手续繁琐,还有规范标准的不一致等,将会给材料设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风险因素,施工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从观念、措施和监督等不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和解决风险。

3.1 树立正确观念、认真评估工程项目

3.1.1 树立正确海外工程项目管理观念

施工企业要用国际工程竞争的思维和视野分辨自身的优劣势,大胆舍弃自身管理中的不足,强化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包容的心态接受更多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经验。

3.1.2 认真评估海外工程项目。

施工企业需要组织自身资源做好项目全方位的信息收集,例如: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有关工程项目信息动向、当地资源、组织、自然环境等。

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同类企业或项目的经验,建立准确的评估模型,分析所得的信息,对项目进行评估。

3.2 健全风险应对管理措施

在充分认识和识别了风险因素基础上,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和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健全风险应对管理措施。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通道;其次需要由专人负责信息收集和整理;然后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体系。

施工企业须要建立境外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理机制,须切实保障雇员的人身安全。

要设置专人管理合同,而且确保对合同有准确的理解和执行。

3.3 健全海外工程项目监督体系

施工企业需要健全项目监督体系,具体包括:

⑴ 建立高效高素质的海外工程项目实施团队。保证团队成员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自身清廉、富有冒险开拓精神。

⑵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海外工程项目实施的规章制度,保障信息沟通顺畅,确保项目管理的决策程序和正常项目运转规范化执行。

⑶ 加强对对海外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监管,在体制和制度上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的约束机制和体系,防止项目的管理和运作失控。

4、结束语

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由于海外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中国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注定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只要施工企业脚踏实地,结合自身特点,学习吸收先进合理的经验,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建立高标准的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风险防范机制,就一定能保障海外工程项目顺利运转,在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中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唐坤.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 建筑经济. 2004.04

[2] 张建军. 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 2007.04

[3]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 王锡岩、甄淑慧.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项目管理技术. 2008.04

[5] 王家远、刘春乐.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