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37: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业项目的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193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249-01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学生面对的就业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创业梦想,高校应积极推进相关就业指导工作,以此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1 当前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就对创业教育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功利心理越来越明显;同时,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也并不完善,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更容易对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商业的价值评判。其次,当前,我国的高校中一直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创业基金、教材和师资等方面都十分有限,无法真正满足现代创业教育的需求。此外,创业教育的相关机制方面也不够完善,在一部分高校中,创业教育仍然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对日后的创业教育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 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创业项目指导工作
2.1 注重资源整合
我国高校应积极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落实,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动社会经济和人才的双向发展。对此,高校应不断的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学校学生教育协调工作;同时,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力量和优势,整合校园内外资源,方便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的理念能够不断地深入人心,促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认真地对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培养,以便发挥出教师的重要价值,在日常工作中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创业指导培训的条件;同时,积极引进社会中的优秀创业人才作为创业指导的兼职教师,使高校校园创立出一支属于自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此外,重视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硬件支持,充分利用技术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等地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并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只有将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起一切可利用资源,才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
2.2 完善课程教育
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学校应积极对传统理念教学进行变革,更多的研发实践教学内容。例如:找相关的企业创始人或者优秀创业者到学校来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学校应重视起对学生的创业知识普及。除了在学校必要的创业指导课程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展开其他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帮助学生对创业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2.3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大学生由于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有着各自的爱好,据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到更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同时,进行一些专业知识上的辅导,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课余生活的发展,并提升学生团队得到研究能力。在经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之后,校园创业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2]。此外,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大学生能够早一些适应社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和指导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对困难需要有一颗坚强的新,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的时代物质比较丰富,受到父母的宠爱,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普遍依赖性较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又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很多的大学生都明显感觉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创业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但由于没有社会经验,当面对社会市场时仍然会出现紧张的不知所措的情况。对此,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毅力,养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兴趣爱好等,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大学毕业生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进行自主创业这些都是不容易的,需要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情况;同时,又具备不卑不亢的乐观心态,积极参与到市场环境中,感受社会[3]。此外,创业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创业观念,正视社会发展,面对困难学会自我鼓励和排解;同时,培养一定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的能力等。大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与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善于沟通,在受到挫折时不放弃,勇敢地前行。这样才能在面对今后的社会压力时,轻松地面对,走向更美好的创业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浪潮中,大学生创业园的建立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校的创业教育培养中,大学生创业园是当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创新了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将课堂放到了基地,将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创业,完善了整个创业教育体系,营造了更加真实的创业环境。
2.大学生创业园与社会企业功能上的区别。
在大学生创业园的管理上,为了给学生一个更真实的创业环境,管理者们往往会硬搬来社会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而忽视高校开设创业园的真正意图,最终出现很多创业园无法运行的局面。企业中对于项目的管理注重的是项目的市场效益,而高校创业园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体系而设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一个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应该掌握的知识。高校创业园虽要关注项目的成败及效益,但更应关注的是对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必要补充。大学生创业园面对的对象应是全体大学生,而不是极少数几个在创业上有想法的学生。笔者在淮安市高教园区的访谈问卷中,竟然发现有半数同学不知道学校有大学生创业园,而真正参与的一成都不到,那么这样的创业园建立对于创业教育的推动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呢?
3.高职校大学生创业园的定位。
大学生创业园的建立与定位密不可分,而高职院校的创业园的定位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园的定位又要有所区别。普通本科院校的创业园更注重所学专业与项目的联系性,同时在科技含量上的要求也要高于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学习技能为主,除了项目与专业略有联系之外,更应关注学生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能学习,关注学生对于整个项目实施流程的了解。
二、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模式及缺陷
1.项目评价的含义。
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及评价方式是各校大学生创业园正常运转的首要任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评价模式均为企业中的项目评价管理模式。
项目评价的传统定义认为项目评价就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的预测、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的投资经济效果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在项目评价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学者将之表述为:“项目评价是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决策,采用合适的评价尺度,应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评价活动。”相对传统的观点来说,这种观点更强调项目全过程的评价。
2.项目评价的缺陷。
在实行项目评价的过程中,企业项目的实施必须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分析,更多的是关注经济效益的分析。根据各高职校创业园的入园标准,经过层层选拔并由专家论证通过的项目才可入园。那样入园项目在整个竞选项目中所占比重极低,能够接触到项目实施领域的学生少之又少。而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的实施却又是最关键的地方,这就直接导致项目领域涉及学生面太低,与建立创业园的设想完全不一致,对整个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就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三、项目流程评价方式
1.项目流程评价的概念。
什么是项目流程评价?笔者认为,项目流程评价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园的项目管理而建立的,对于项目实施的效益性实行有效的控制范围内,更加关注项目实施前、中、后各个阶段中项目实施者都应该关注的主要内容,并在项目管理者的引导下提升项目实施技能的一种评价方式。
该种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习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学习,而不是关注项目效益。可以认为,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项目的实施领域,从而更好地体会项目实施的要点。
2.项目流程评价的要素分析。
(1)项目流程评价的评价主体。对于每个具体项目而言,项目评价的评价主体是项目的管理者和指导教师,而对整个项目而言,评价主体则是创业园的管理者或监理机构。
(2)项目流程评价的目标和方式。项目流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项目参与人了解和掌握项目运行各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项目实施情况,找出问题的关键,及时调控,总结经验。
流程评价的目标决定了评价的基本方式。项目流程的评价必须采用学生自查与指导教师核查的方式。通过自查学生理解每个流程的主要任务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在每个流程找出项目实施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策略以应对。通过指导教师核查,督促学生进行必要知识及技能学习,并在学生的问题探究和决策上给予建议,以提升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上交本阶段的实施报告分析及应对策略。
(3)项目流程评价的范围。因为项目流程评价是针对高职院校创业园而设,所以项目流程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熟悉项目运行不同阶段的基本情况这一特点,项目流程评价的范围包括有组织的评价、进度的评价、资料的评价、费用的评价。
3.项目流程评价的特点分析。
(1)体现了创业园的教育功能。企业项目评价关注的是项目的经济效益,而项目流程评价更关注学生在创业项目中创业技能的学习,这更体现了高校创业园与社会创业园功能上的区别。
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0-0133-02
电力企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更是民生产业,因此电力企业的发展牵动着每个人的视线。而电力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则是电力相关技术的发展,技术水平提高,不仅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更对改造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与电力相关的科技项目则是电力技术成长的助推器、电力技术成果的孵化器。如去年江苏电力企业《以电网低碳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综合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这个项目获2500万资助就是电力企业科技项目受到重视的最好证明。
同时,不可否认,在如今的科技项目中有许多项目科技研究意义不大、科技成果大大低于期望、研究费用去向不清晰等问题,让人们对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运行尤为担忧。所以,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全过程管理理论,创新性的思考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管理效率,更大程度地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1 科技项目的特征
科技项目与一般项目不同,首先,它需要具有原创性,已有的科技成果研究肯定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科技项目的研究一定是在原来科技水平的基础上的一次改进或提升,但因为这种改进或提升是估算出来的,所以无法像一般工程项目那样具有标准的时间、项目成果;其次,科技项目具有指向性,它的研究实施对未来所处行业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作用,它的研究成果则将会为所处行业的生产发展带来革新或者它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一个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就如智能化电网综合管理就是为响应低碳化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改进电力生产和管理;另外,科技项目具有风险性,科技项目的原创性决定着这样的研究是创新的、从未有过的,即结果不可预见,该科技项目也有面临失败的风险。
2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
科技项目这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科技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以及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申报作为科技项目这个过程中的第一步,决定着这个项目立项成功与否以及接下来项目发展的方向。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要保证申报内容的质量。为提高项目申报内容的质量,首先,要确保项目有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选题。选题作为科技项目的主题和灵魂决定着整个项目进行的意义和目的。作为与电力企业相关的科技项目,好的选题须与电力企业的现状密切相关,主要解决电力行业面临的问题,可以是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经济、卫生、环保等方面相关,具有针对性,且围绕着电力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依托现有的技术基础,具有实现可能和实现意义。其次,高质量的申报书也是科技项目在申报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申报书的高质量,一方面体现在研究项目目标、成果预期的价值和吸引力,如所选项目跟踪国际电力科技发展水平,3~5年内在某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利于我们电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选题,则是电力企业科技项目评比十分有吸引力的选题;另一方面,体现在项目申请书的质量,若申请书在项目意义、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成果预期、实施经费等方面没有准确有效表述,即使再有意义的选题也会被踢出局。所以,项目编写者在编写项目书时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表达能力,准确地将项目内容进行描述,突出重点,这样才能最终获得评审者好评,通过申报
审核。
3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立项管理
科技项目申报阶段过程之后,需要项目评审者对项目进行公平有效的评审,而申报的单位则需要准备相关评审答辩,加强申报有效性。若项目申报通过则接下来则是项目立项阶段,在该阶段需要做好两方面管理:第一是科技项目合同的签订。在接到项目申报通过审核的批准后,申报单位需要根据自己申报的内容填写项目合同书,再单位法人签字以及单位盖章连同申报附件一同递交国家电力公司,若通过审核,盖章寄回申报单位。在正式签订合同后,法律效力就开始生效,项目合同的签订不仅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研究单位院校科研行为的约束,也是项目实施结束,验收阶段评审作为项目质量评估的一个评估依据;第二是需要做好经费管理。项目经费的有效管理与科技项目能否正常运行密切相关,所以在立项阶段做好预算工作十分必要。而且通常项目申报中的预算经费与通过评审的预算经费不大一致,会有所调整,这就需要在立项阶段对预算进行重新规划,细致到每个项目实施阶段需要花费多少经费,项目部门可能会涉及的经费等,做好精确控制,并且考虑到预算外的支付。另外,还需要做好专款专项,保证项目资金利用的有效性,防止浪费。按国家电力科技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要求,若项目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中途撤销、更改重大的科技项目,在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管理部门作出撤销或更改决定后一个月内,必须作出经费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置情况一并报送国家电力公司科技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核批,剩余的项目费用应全额上缴国家电力公司财务部门,由国家电力科技管理部门用于安排其他科技项目,可见项目的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4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实施管理
首先,科技项目在立项完成后,即进入实施阶段,也是科技项目的主要阶段。对于实施过程有效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科技项目管理规范,即对项目的责任分工有清晰界定、对项目进度分成几个阶段的考核检查机制、对项目实施的阶段成果质量建立评价标准等。
其次,就是实时跟进项目进展。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对科技项目管理的要求,科技项目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将项目的阶段性进展以阶段报告形式进行展现和回报,这个需要体现项目实施到预期目标的哪个程度,包括技术进展方面、物资采购方面、人力资源方面、装备购置和使用情况以及与其他单位合作进展方面。针对实施的进度,项目单位要求及时对项目的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项目组成员或其他相关科研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对项目实施进行及时的改进。而作为项目管理者,除了关注项目实施的方方面面外,更需要抓住项目实施的重点,有效分配时间、人力、物力,提高项目实施有效性,确保关键性研究得以实现。
最后,成本控制需要与项目实施进展同步。项目单位除了对项目具体科技研究成果、进度进行回报外,还需要对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项目经费充足,可以保证项目的执行。国家电力公司根据项目合同也会每年对科技项目进行检查,通过每年年底对项目执行情况描述的报告以及实地检查,参考合同执行情况来做下年度的经费拨款计划。
5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验收管理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需要经过认真总结,作出项目结题报告正式提交国家电力公司,提出项目结束的申请。作为一般形式的验收,其鉴定依据为项目单位与国家电力公司所签订的项目合同书。在此环节,需要将以下三点做好:第一是确保项目的完成是实现了项目申请时所预期的技术成果,即关键技术的各项指标符合项目合同书内所规定的技术标准,才可符合上报项目结束的基本标准;第二是要根据科技项目的验收规范,做好验收报告准备。验收报告通常包括技术验收报告、项目进度报告、项目全过程的经费使用报告、审计报告等等,要求这些报告在验收时递交,并且确保格式正确、描述清晰;第三是需要对项目中研发的科技成果进行保护,一方面可以迅速进行专利申请,保证技术的原创新不被盗用,另一方面可以尽快将技术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价值。另外,在验收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听取鉴定人员的意见,对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汇报和修正,保证科技项目最终质量。
6 知识成果转化管理
在科技项目验收之后,并非是科技项目的完结,恰好相反,却是科技项目现实领域实现价值的开始。尽管项目单位不会像项目申报、立项、验收时受到国家电力企业项目部门的约束,需要相关的项目书、报告书来作为项目成果的展示。在项目验收之后,更重要的是将在科技项目中得到的科技成果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将科技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它可以体现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维护、电力生产、环境保护、员工综合管理、电网管理等方面,实现提高效益、降低能源的作用。作为项目单位可以通过与电力企业具体合作的方式,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中,电力企业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科技项目成果,而不是停留在技术验收表面。不仅如此,电力企业还将知识成果转化管理作为科技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即在科技项目验收之后,还关注项目成果是否成功应用于实际领域。在以后的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申报中,项目单位之前所做的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成效或作为其其他科技项目评审的依据和参考。
总之,电力企业的科技项目从项目的申报、立项到项目的实施、验收以及最后的成果转化,每个环节都需要项目单位从全过程的视角进行管理,稳抓重点把握全局,才能顺利取得科技项目、通过项目验收,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浅析基于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J].内蒙古水利,2011,(3):94-95.
[2] 柴元德.基于全过程的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探讨[J].青
海电力,2012,(12):69-72.
[3] 牟瑞,王鸥,孟凡祥,马世饶.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科
技基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216-02
一、前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由教育部启动,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1]。本文以药学专业为例,结合指导学生创新研究项目过程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有效指导药学专业学生实施创新研究项目做出了几点思考。
二、药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创新研究项目的意义
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验操作,又以实践收获反哺理论知识。这个过程既是提高药学学生专业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平台;又是对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磨砺,其所感所获对自身未来努力方向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1.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在药学项目的创新实验中,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具体的实验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开启学生创新之门。创新性实验又以其专业性和研究性为主要特点,在实验操作中,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
2.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药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和实验中来,用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知识,真正把知识从传播载体中的抽象概念变为现实工作中可触可感的形象事物。在知识运用和动手操作中,明所缺、知不足,认清自己的各项能力,确立努力方向,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团队协作与沟通。在现代社会中,医疗、商业、金融、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开展都离不开“团队”。大学生创新性项目要求3―5人组建团队,在实验中,无论是集思广益还是合理分工,都是把大家的力量融入一个团队之中。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间协作与沟通,有各司其职的协同配合,也有集中攻关的各抒己见。合作与沟通是项目研究中的关键,也是同学们在项目中所能得到锻炼的重要一项。
4.资料检索以及论文写作。首先,创新小组需要组织撰写创新项目申请书,构思项目的内容和实验方案。然后,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对研究背景和瓶颈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而且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案。最后,创新小组需要撰写项目的结题报告或者研究成果形成的学术论文。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接触更多、更深入、更专业的学术知识,大大提升了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能力,并逐步规范了各项文本类的编写形式,以及汇总成果能力。
三、药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创新研究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1.实施时间。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最好是大二下或大三的学生[2]。这个阶段虽然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但前期的基础课或专业课都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如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免疫学等课程都修完了,有机化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分析化学等课程正在学习;此时参加创新项目的研究,既能巩固理论基础,又能拓展专业技能。
2.创新研究项目的选题。指导教师在选题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现阶段的科研素质与水平,由于创新小组成员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的选题通常要高于平常的教学验证性实验,以达到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如:2009年,我们的选题“g莶草(Siegesbeckiae)促进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活性部位的研究”、2011年“2种药用真菌的训化与活性成分研究”、2013年“金线莲抗糖尿病内生真菌的筛选”、2016年“树舌灵芝的培育与活性成分研究”等,这些课题难度适中、深度适宜、研究内容具体、结题也不难。
3.创新项目申报管理。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由院系教学管理办公室制订规范的制度,指导教师拟定项目名称与研究内容,学生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项目团队负责人,院系再组织专家对所申报的团队和项目进行审核,确保申请项目的质量。
4.项目的实施和结题管理措施。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严格把关。如在“树舌灵芝的培育与活性成分研究”项目中,在采用组织块法对高等真菌进行分离的步骤中,我们进行手把手的教学,确保获得纯化菌种,因为后面的“活性成分研究”必须依赖于前期的菌种训化;而对次生代谢产物成分研究则按常规流程,放手让学生去做。项目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对实验方案、操作、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自评与互评,每半个月向导师汇报实验进展,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按进度进行项目的期中检查和结题检查。在结题验收阶段,训练和培养学生撰写项目总结甚至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最后,院系组织专家按学科群分组,对材料审查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进行结题验收。
四、药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创新研究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参与意识。有的学生对科研不太感兴趣,只想把课程学好能顺利毕业就行;有的学生觉得课程压力大、无暇顾及其他,担心再参加科研创新项目会两头顾不上,出现课程未学好、项目没做好等情况。对于此,指导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宣传和鼓励,让大家对创新性实验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推荐,让有能力的学生有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不增加较薄弱学生的负担。
2.“混经历”或者“等、靠、要”。有的学生盲从地参与了创新研究项目团队,但在实验的目的意义、实验方案、技术路线、操作步骤等方面完全等着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或者只等着团队负责人去完成,自己不积极主动地作为。这样一来,参加创新性实验就完全失去了本质意义,因为主动作为、积极思考才能在创新中成长,在实践中成熟。对此,指导教师要在“双向选择”之初提要求、讲清楚,老师只负责关键步骤的指导,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每个团队成员对具体内容都要明确分工,任务落实到人[3]。如在“树舌灵芝的培育与活性成分研究”项目中,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培育管理与条件、树舌灵芝抗炎药效物质基础三个方面,分别确定负责人和辅助人。让人人都能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担任相应岗位,履行相应职责,使其知晓自己的工作效益将会影响到整个团队,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和毅力来进行整个实验。
3.正确引导。学生刚接触项目时往往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但老师需要积极引导,讨论式启发,让学生先拟定方案,针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4]。作为指导教师,没有必要去监管每个实验细节,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得到阴性结果。如在“g莶草(Siegesbeckiae)促进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活性部位的研究”中,采用异戊巴比妥麻醉大鼠,具体的剂量与操作,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看视频,自己想办法解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树舌灵芝的培育与活性成分研究”,由硕士生带领大创团队具体实施,最终项目顺利结题。
五、总结
药学大学生参与创新性项目的研究,既能有效提升专业技能,树立科研思维,从而提升综合能力,达到竞争优势,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又能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领域、接触科学研究、接触导师,使其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科学预期,还能为考研和读研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指南[Z].2007: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47-0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符合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2-3],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顺应大学生自我成长与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其未来服务与研究的对象是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生命健康[4],是故在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个人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作用十分重要。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医学类科创计划实施的特点,我们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及思考,目的在于更有效的协助学生完成科创项目的构思、规划、申请、设计及实施,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并吸引更多有志于医学专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学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
1 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有利因素
上至国家层面、下至高校层面都非常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5-6],为此教育部设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省设立了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7-8],山东大学每年对于校级科创计划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政府及学校的举措为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定的保障,并期望大学生通过参与科创实验等实践活动,充分接触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社会健康提供智力支持。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科创计划的孵化器,是大学生科创计划完成的重要场所。山东大学拥有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耳鼻喉科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再者我们药理学系配备有完善的细胞培养室、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拥有全自动酶标仪、荧光实时定量PCR仪、冰冻切片机和显微荧光成像等系统,并建设有符合国家新药研究各项要求的动物实验室。这些就为学生参与医学类科创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制度上,我们的实验室对医学相关类专业大学生开放并建立了相应激励、支持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教师及实验辅助人员在学生科创项目应有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从制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开展;另外,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取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期望通过科创项目的参与提升个人能力,服务经济社会,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实践中发现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热情高,思维清晰,行为理智,知识系统,工作踏实,这就为科创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最有力的内核。总之,该校为医学类大学生科创项目在政策、资金、设施、制度、人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在2015年,山东大学医学院共获得11项国家级、39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资助,参与学生167人,获得资助基金18.8万元。
2 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的现实困难
2.1 时间的局限对项目实施的挑战
众所周知,医学类专业普遍学制长学习任务重。相比较其他专业,医学生课程总数多达50门左右,总学时更是高达4000左右[9]。这样一来,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课程学习占据了工作日绝大多数的时间,课下医学基础知识及技能练习又会占据较多时间,是故平日空余时间稀缺。周日学生难免有业余生活安排,尽管有许多学生将周末时间用于安排文献调研及实验研究,却常常遇到指导教师的休息时间。医学类创新项目有其特殊性,对实验时间要求往往苛刻。时间上的局限就成为医学大学生科创项目开展必然遇到的难题。
2.2 项目复杂对项目实施的挑战
生物医学类科研项目一般实验周期都很长,对操作者知识、技能要求颇高,实验难度较大。如果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及坚韧的耐力,创新项目的开展及进行必然遇到挑战。以我们实验室吴艳梅同学承担的山东大学科创项目“川芎嗪衍生物CXC195通过GSK3β信号通路对6-OHDA所致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例,这个项目包括在体动物实验和离体细胞实验两大部分。动物实验首先要通过小鼠纹状体部位脑立体定位注射6-OHDA制备动物模型,继之每天采取腹腔注射方式给药CXC195,等到7 d和14 d两个时间点分别麻醉动物留取标本,留取的样本再检测各种指标。而细胞实验则要求同学能无菌培养SH-SY5Y细胞,并利用6-OHDA进行刺激,最后完成相关指标的检测。整个课题涉及大量相关实验技术,学生掌握这些技术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因为模型、仪器、操作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常常导致实验反复,如果项目完全交给吴艳梅一位同学来做,实验强度及难度均比较大,对其自信、毅力均是挑战,一旦实验失败,容易使得学生心理受挫导致放弃。科创项目开展中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项目申请热情高,实施过程中途退却现象存在,甚至项目流产出现,无疑项目的复杂性成为学生科创项目实施的拦路虎。
2.3 学生个性对项目实施的挑战
科创项目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是学生。学生或出于功利、或出于兴趣、或出于从众,项目在设计实施中,学生参与的原因不尽一致。另外,生物医学类的实验都是探索性质的,需要根据已有研究结果,预期实验结果,并实验设计及开展发现、证实新问题,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特别多。对于科研比较陌生且实践较少的本科生,实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得出五花八门的结果。现在90后的大学生独立自理能力较差,耐挫能力较弱,自主安排能力薄弱,在实验中遇到搞不懂的问题时容易导致积极性降低,目标易动摇以至不能坚持目标。
3 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创项目困难的对策
3.1 专业指导,解项目层层疑惑
多数大学生对科创活动感兴趣,希望参与科创项目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是常常受到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项目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科研实验更是有一定难度,老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积极的引导对于项目的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们实验室王帅帅同学为例,其在大一下学期主动联系老师,表达了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创项目的想法。我们接收她来到实验室,作为一张科研白纸,我们首先对她进行实验室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安排她跟着老师见习实验,见习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教师点拨。之后,大一整个暑假王帅帅一直在实验室实践,并把自己见习的内容消化为自己的本领。以蛋白印迹实验为例,需要组织裂解,蛋白定量,配胶跑胶,转膜,孵育抗体,显影出结果等一系列过程。期间,曾经出现多种问题,但是老师均能及时答疑或者启发其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假设此时没有适时的指导,同学非常容易陷入困境,甚者严重打击其参与科创的信心及积极性。在我们实验室,大学生从科创项目的选题、申报到项目的实施,都有老师精心的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同学更好的确立研究方向,得到项目资助,并保证科创项目顺利开展。
3.2 循循善诱,育学生创新能力
循规蹈矩者为匠,锐意创新者为家。医学生毕业后要担负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病人个体差异比较大,且疾病的进程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他们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医生在一线工作中比基础科研人员更容易发现问题,如果有锐意创新的能力,更容易解决问题,对患者的治疗和疾病的研究意义重大。所以在大学期间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非常必要。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激发其潜能和提供有利于创新思维萌芽的沃土。针对生物医学类探索性质的实验,我们实验室要求同学自己每次实验结果都要认真分析它的意义,对我们后续实验有怎样的指导作用,同学应该去查阅哪些文献,下一步实验应该怎么做。培养同学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意提高其立思考和探索的本领。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我们老师要引导其循序渐进拓展专业知识,帮助同学树立科技创新意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3 团队协作,解时间困局
针对医学类大学生课余时间少、创新实验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课题组目前有吴艳梅、王帅帅和徐瑶三位同学参与科创。在平时的上课时间,三个人根据自己的课表合理统筹,把三个人的课余时间串在一起,共同做一个实验。三位同学很好的做到了协商合作,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比如一个蛋白印迹实验,吴艳梅利用周一的空闲完成组织裂解,蛋白定量;王帅帅在周二配胶跑胶,转膜,孵育抗体;徐瑶周三下了课可以显影。同样吴艳梅同学的科创项目“川芎嗪衍生物CXC195通过GSK3β信号通路对6-OHDA所致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也是三位同学很好地利用分工合作,由吴艳梅负责动物实验给药取样工作及后续免疫组化染色,徐瑶同学负责蛋白检测,王帅帅同学培养细胞供后续使用。当然,其他两位同学的项目也需要吴艳梅同学协助完成。团队合作是大学生科创中非常重要保障,对于医学类的科创实验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团队合作化解了医学类学生科创项目实施中时间的局限,同时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能力,助力其未来职业的发展。
4 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极其重要的保障,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重要的智力支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服务不仅是个人生老病死的问题,更关联着人民对政府的执政满意度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授事实有什么用?事实过不了多久就变得过时了;教授技术有什么用,技术也很快过时了……尝试去创造一种崭新的人――他能随机应变,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造,能满怀信心、力量和勇气去对付他生命之中的突发事件[10]。”正如马斯洛所言,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未来的临床服务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在探索生命本质、揭示疾病发生机理、创新治疗方案、发现新型药物等领域的科研能力,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在医学专业大学生科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国家及学校有关政策,教师参与到学生科创项目的设计、申请、实施、指导、监督各环节,保证了大学生科创项目的有效开展,充分锻炼了学生全方面的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2]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3] 中国生产力学会课题组,郑新立,高铁生,等.“十三五”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5(14):43-52.
[4] 林思恩,黄健萍.论新时期医学生悲悯意识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18):131-132.
[5] 佚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奋斗,2015(12):12-13.
[6] 刘延东.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EB/OL].中国教育报,2015-10-26.http:///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JYB201510260013&DbName=CCND2015.
[7] 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6):158-160,163.
[8] 王海良,任权昌,喻洋,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
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216
通过对高校创业指导师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对创业教育、创业活动等进行系统了解,对目前学生的创业需求进行分析,对创业指导涉及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掌握,对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其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学校需要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适合的创业教育类课程。创业教育课程的普及必然会进一步唤醒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使学生对创业指导工作有更多需求,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必将提高创业指导教师对创业学生的指导能力,促生更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推动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
通过培训,能够使受训者增加创业指导的知识,提升创业指导的能力,提高创业指导工作的热情。通过创业指导师素质的提高,帮助高等学校创业指导活动的开展,创业指导平台的建设,以及创业指导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四)促进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
创业指导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创业,而且可以通过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唤醒,使学生能够主动应对各种挑战,更加理解创业的艰辛,从而增强其对就业单位的理解和理性期待,通过学生主动就业观念的强化,提高其就业的概率;同时,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创业成功率的大大提高,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难度,相对提高就业率。
二、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模式的构建
科学合理的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而且还是践行“以创业带动就业”,拉动中国GDP新一轮增长的有力保证。
(一)经典创业模型对创业要素的界定
蒂蒙斯的创业模型将创业的要素归结为创业团队、商机和资源,威克姆(Wickham)模型则将创业因素定义为机会、创业者、资源和组织,萨尔曼(Sahlman)模型的创业因素包括人和资源、环境、机会和交易行为,国际劳工组织将成功创办小企业的关键因素总结为动机和决心、能力、想法和市场、资源以及创业者五个方面。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创业的核心要素应该包括人的要素、机会的要素和资源的要素,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理性认识在中国创业指导中起着统驭的作用,而市场是项目产生和据以存在的根本,只有销售能够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因此,态度和市场应该是创业要素的基本构成部分。
(二)大学生创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大学生是中国最富有也是最贫穷的创业青年。其拥有大量的时间、充沛的精力、丰富的创业知识、先进的创业理念,从这一点上说,大学生是中国最富有的创业群体;但是,大学生没有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资金、不了解身边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又是最贫穷的创业青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会对其他群体的成功创业有一定激励和促进作用,不但可以在其他创业群体中树立创业典型,大学生创业成功也有利于良好创业环境形成,从而对其他群体的创业成功有一定帮助。因此,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指导重点和解决对策,必将有利于对全体创业者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笔者在多年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中的观察,以及多次的各种层次创业大赛的评委经历,发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上的困惑
理念上的困惑表现为要不要创业的问题。具体来说:很多大学生在接触了创业概念,学习了相应的创业课程之后,其对创业的理解或看法,可能会跟其家长、同学的讨论结果不一致,与其从小学习的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发生一定冲突。于是对要不要去创业的事情感觉迷茫,对自己是否能够创业成功心存疑虑,因此不敢贸然下手,从而迟疑不决、错失不少商机。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此类问题,高校教师可以采用创业动机诊断、创业者特征测评、创业技能测试等方法分析学生的创业素质,对其是否适合创业进行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项目的选择
项目选择上的困惑表现为创办的项目类别、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以及项目的持续性等方面。在解决了理念上的问题之后,准创业者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选择和确定创业项目,即创业项目的筛选与定位问题——其产生的一些创业想法是否能够实施,可否成为自己未来的创业项目,如何来识别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如何对未来的创业项目进行描述,如何分析创业项目的风险等是学生们经常困惑和咨询的主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创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询问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分析问题,从宏观环境入手,对学生项目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进行分析,看其是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否长期持续地给创业者带来收益;进而进行中观环境的分析,可以运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分析创业项目所在行业的现有竞争者、未来可能进入的竞争者,创业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替代情况等,对创业项目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可以继续分析项目所在行业的生命周期,判断其进入时机;并结合创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等,分析项目可能性;最后,结合创业项目的市场情况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其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学生一起对创业项目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3.创业资源的分析和整合
在创业所需资源上,大学生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不知道需要哪些资源、以及从何处筹集这些资源等方面。很多拟创业的大学生虽然能够分析出创业大致需要的资源类别,但是对于创业项目需要的不同资源的特征,以及详细的资源项目,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对于从哪里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虽然从各种场合得到的信息中有所了解,但是针对具体项目的可能的资源筹集渠道又缺少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创业指导教师帮学生一起进行创业资源分析,帮助学生梳理创业所需的详细资源以及具体的资源项目,向学生提供创业资金计算的方法,以及资金筹集的可能渠道,和学生共同探讨创业资源的使用方法,以便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创业市场的调研和营销
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所以,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时面临的第四大困惑是不了解项目可能存在的市场,缺乏适合的市场调查方法,不会设计规范的调查问卷,对于回收的调查问卷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使用,对于创业企业未来的营销方案没有思路,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心里没底。常见的表现是,不知道团队应该卖什么,怎么卖,以及准备卖给谁,能够卖多少,不了解如何细分市场,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因此,需要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学设置调查问卷,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方式开展市场营销工作,使创业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走向市场、实现销售,以收回现金进入再生产过程。
5.创业计划的编制
创业计划不但是创业者对创业项目全局性的战略思考,是创业团队成员理清思路形成共识的手段,也是创业企业的象征和代表,是创业者与企业外部的组织及人员进行良好沟通的媒介,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重要措施,更是其对外融资的主要工具。在校大学生创业基本都是首次的创业尝试,因此,尽管会对其创业项目进行思考,但是往往不够深入和全面;即便是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对于创业计划的编制也不甚了解,不熟悉其编制方法。虽然网上可以找到标准版的商业计划书的格式,但是对于每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以及在编制时的注意事项却知之不多,需要创业指导教师依靠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针对创业计划书各个部分编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尽可能考虑齐全,理性看待拟创业项目,规避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取得期望的收益。
(三)适合中国高校的创业指导师培训模式基于对经典创业模型的研究,以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思考,笔者构建了适合我国高校现状的创业指导师培训模式,简称为APREM模式,见图1。其中:
(1)Attitude态度。态度观念的转变在整个创业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处于统驭的地位,积极的创业态度和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对于创业成功和学生的生涯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Project创业项目。主要包括企业想法的来源——对发展趋势的把握、对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对资源的利用等,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通过商业机会的识别——如通过价值链分析和市场结构分析等,从众多的企业想法中辨识出真正适合的商业机会,并对可以形成创业项目的商业机会进行描述。
(3)Resource创业资源。利用PROFIT模型,讨论创业所需的物质(physical)、组织(Organizational)、财务(Financial)、智力(intellectual/human)、技术(Techological)和声誉(Reputational)资源,鉴于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资金筹集的难度较大,可以将培训重点放在财务资源上,侧重于资金的计算和筹集。
(4)Entrepreneur创业团队。包括创业团队的组建和运作。创业团队的组建包括核心创业者的创业素质、创业者评价,以及团队创业成员的构成、优劣势等;团队运作主要依据5P模型——任何团队应该有共同的目标(purpose)、有明确的计划(plan)、有适合的人选(people强调理念)、有明确的定位(place)、和适当的授权(power),对团队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5)Market市场。侧重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二是营销计划和营销策略。前者用于甄别企业想法的可行性,后者用来保障企业生命的持久性。运用APREM培训模式,通过创业指导师的培训,可以重点提升高校教师以下五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学生态度的观察和辨析、创业商机的产生和识别、创业团队的组建和运作、创业市场的调研和营销、创业资源的整合和使用等,帮助其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创业成功。
三、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的方式方法
大部分高校负责创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没有创业经历,对于创业的研究也不深入,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其有一个运作创业项目的经历,切身体验创业过程,并通过思考、以及对创业指导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对创业活动有所感悟。因此,高校创业指导师的培训可以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培训的过程中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一)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项目引领”是指培训过程中以参训学员(高校教师)的团队项目为主线,由参训学员以团队项目为核心,根据培训内容对项目进行推演。“任务驱动”是指每一个模块的培训中学员都是带着任务开始,通过学习和对项目的推演,在模块结束时完成该部分相应的推演内容。学员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的实施过程中,在每一个模块需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作为项目参与者对团队项目进行逐步推演——对项目进行选择、论证(市场分析)及实施(资源及团队组建),使参训学员掌握创业知识,了解创业流程;二是作为创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重点掌握指导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指导能力。培训师扮演教练的角色,将每个模块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业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及指导方法进行梳理,使参训者能够在日后的创业指导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培养模式下,通过学员团队作为项目的参与者,亲自完成项目的逐步推演,可以使参训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丰富创业经历、了解创业流程、以及创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参训学员对团队项目不断论证和完善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团队观点的分享,以及培训师的现场指导,提高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创业指导能力。
(二)参与式培训方法
创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创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创业者及其指导者能够对以上学科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因此,传统的课堂教育方法很难满足需求,需要创新创业指导的培训模式。笔者认为,创业指导的培训应该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法,使受训者充分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分享、讨论、推演等,加深对相应内容的理解,以将其熟练地运用在工作中。创业指导师培训的参与式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项目推演法、新创企业课堂的现场学习法和实地观测法。
(1)头脑风暴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产生想法的技术方法。在创业团队产生创业项目时往往采用这种方法,来保证团队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
(2)小组讨论法是培训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就某一特定的题目自由交流知识、想法和观点。学员进行项目推演的时候更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3)项目推演法是团队成员针对团队项目按照创办企业的思路进行逐步推演。这是项目引领制采用的核心方法。
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思维地图、心智图或脑图,由英国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19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以可视化化方式来表达发散性(放射性)思维的工具。它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中央图形上,分支由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线上的关键词构成,各分支通过连接形成一个节点结构[1]。思维导图作为一个组织资源和管理项目的方法,可从核心分枝派生出各种关联的想法和信息,类似人脑的放射性思维联想状态。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左脑主要控制语言、行动、分析和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主要控制人的想象、思想、创造力等抽象能力[2]。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以视觉化方式将文字、图形、层次、维度、空间等统一起来,让左右脑同时运作,发挥大脑的整体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思维导图可以用于信息呈现、会议、报告或演讲、决策分析、问题解决、项目管理等。在教育领域,西方的许多国家把思维导图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在做思维导图方面的培训,基于思维导图优化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正持续推进。相关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在促进科学思维建构[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4],优化教学方法[5],创新教学模式[6],以及改善认知结构、提升学习成效等方面[7],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相关研究和实践有待深入推进。
2 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价值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要求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给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接触工程实践、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是影响创新创业项目质量的关键。创新思维是一个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8]。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要求参与者集思广义,共同研究和探索,激发参与者的发散性思维。如果能将发散性思维模式合理运用,对于项目和学生本身能力的提高都将带来积极影响。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9-11]。思维导图的功能特性正好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要求,二者之间存在很强的契合性,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思维导图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
2.1 全面把握项目进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之初,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把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描绘出来。这样,每个项目参与者都能够构建出一幅关于项目的“全景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由于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各级主题展开,所以会始终聚焦于项目本身,这有助于提高项目设计的科学性。项目参与者通过浏览思维导图,便可以把握项目总体框架和过程环节,这有助于提高下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效率。例如,可以以“某某创新课题”为中心关键词,以“概述”、“流程”、“材料”、“成果”等作为一级分支的关键词,再以各个一级分支为原点,画出二级分支。以“流程”为出发点,画出“形成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二级分支,依次类推。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各个分支,各个分支上可以标注和主题相关的图形。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每个参与者都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项目进程。
2.2 促进人与信息有效连接
传统记笔记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记事顺序或层次顺序等向前推演,所采用的思维模式是直线方式,其间缺乏视觉节奏、色彩、图像、维度、空间感、联想等元素,难以呈现真实事物间的立体联系。思维导图实现了上述元素的整合,可以呈现事物间联系的立体属性。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中节点关系的建立与推演,在信息分析、方案创新、对问题解决的头脑风暴等方面发挥联系和促进作用。例如,思维导图可以在一个旧的分支上派生出新的想法,新的想法又与过去的想法相联系,这种互相联系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信息内涵。通过这种立体化的思考与呈现,可以让项目信息得到更好的整合c管理,并促进参与者与信息的有效连接。
2.3 提高参与者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的思考方式为发散式,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提高使用者记忆、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挖掘出思维方面的更多潜力,从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计与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均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这就要求参与者持续提升自己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思维导图能够体现明显的个体经验特点,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不同,其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会不同。通过思维导图绘制、阅读和分析等活动,项目参与者可以全面了解他人想法,反思自己观点,开展深度对话,进而提升合作思维能力。
3 思维导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的应用策略
当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存在学生的创新热情不高、创新潜能被抑制、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12]。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支持发散思维、激发创新思维的工具,能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但能否确定合理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是其中的关键。
3.1 把握整体,绘制大纲思维导图
详细绘制思维导图之前,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内容。项目主持人根据项目计划方案、时间安排、人员分配等内容,绘制创新创业项目的大纲思维导图。这有助于确定项目的整体框架,让每个参与者建立关于项目的全局概念,并将之作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活动的依据。绘制出大纲思维导图后,可以召集参与者共同研讨思维导图的各部分细节,提出完善导图和项目内容的意见与建议。然后根据各个参与者的特长进行分组,各自完成一定的任务。大纲思维导图是其它思维导图的源头,依据它可以不断完善后续导图。绘制大纲思维导图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项目参与热情,促进每个参与者发挥自身特长,为项目设计与实施贡献智慧。
3.2 合理分配,绘制流程思维导图
创新创业项目需要对时间、实施步骤、工作量等进行合理分配,这便涉及项目流程思维导图的绘制。项目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形成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时间安排以及具体的任务与要求,参与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在相应的时段内完成指定任务。通过绘制流程思维导图,项目参与者可以全面了解项目实施周期和各周期所要经历的时段,并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任务在项目中位置,以及完成自己任斩哉个项目所起的作用。这有助于提升项目参与者的责任意识,促使其根据计划流程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3.3 头脑风暴,绘制材料思维导图
项目参与者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整理各自的思路,把项目相关信息用材料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用这种方法进行知识整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参与者往往能够获得十分丰富的知识信息,其间可能包含之前没有预想到的隐性知识,还能够发现项目存在不足和缺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通过绘制材料思维导图,可以汇聚众人的思想、观点、经验和智慧,形成关于项目的信息资源库。此时的思维导图相当于一种思维笔记,可以根据众人思维的推进不断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3.4 依据目标,绘制成果思维导图
绘制成果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让项目参与者了解项目完成后会掌握何种知识、学会何种技能。利用思维导图对项目成果进行具体描述,可以产生形象感受,让每个参与者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从而激发其完成项目的动力和积极性。例如,可以把项目成果按层次划分为提高使用能力、普及应用、深入应用等。绘制成果思维导图还有助于参与者以成果为导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项目成果所要求的能力,从而促进这些能力的提升。
3.5 总结分析,绘制整体思维导图
在完成上述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进一步对各级主题进行梳理,深入思考,绘制整体思维导图。整体思维导图是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整描述,也是对项目实施中思维过程的具体记录,这种描述和记录既可以让参与者进一步加深对项目过程的理解,也可以让没有参与某些项目环节的人员能够详细了解其中情况。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把与项目有关的所有思维导图进行合理整合,体现主干、层次和细节,同时加入新的想法、理解和创造,最终形成整体思维导图。
4 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思考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作为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可以使项目的运行更加完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言,思维导图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到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想发挥思维导图应有的效能,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重视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力。当前,思维导图应用于创新创业项目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思维导图应用于项目的优势比较明显,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另一方面,学生和项目参与者的思维导图应用能力整体较弱,难以发挥思维导图对创新创业项目应有的支持作用。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绘制技术,另一方面学校或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维导图应用方面的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绘制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基本知识,思维导图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应用的方法。项目参与者只有在全面掌握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之后,才能真正将思维导图有效地应用于项目全过程。
其次,应依据学习风格调整思维导图。在绘制项目思维导图时,应避免提出简单的、整齐划一的要求,而应因材施教,允许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特长,绘制出体现个人风格的思维导图。大学生拥有多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学习风格,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式。由于各自思维方式存在不同,再加上思维导图和传统的文字信息在思维过程和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在思维导图绘制之初,会显得散乱,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时应该针对问题展开分析,让绘制者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讨论,然后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并进一步对绘制过程进行反思。通过讨论、修改、反思等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导图应用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最后,应避免滥用思维导图。虽然思维导图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对于那些逻辑性很强、结构简单的内容,没有必要使用导图来呈现。对于线性思维过程而言,列出清单可能比使用思维导图更合适。如果为了体现创新性而刻意用思维导图来呈现这些内容,只会使原本清晰的思路变得复杂化。因此,应明确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杜绝在创新创业项目中滥用思维导图的现象。一般而言,在应用思维导图之前应根据项目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以确定思维导图是否适合在项目中应用,如何应用,以及要达到怎样的应用成效等。
【参考文献】
[1][美]托尼・巴赞,李斯译.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56.
[2][美]戴维迈尔斯,黄希庭译.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37.
[3]邱美. 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对科学思维建构的有效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4]张茹.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理解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张艳霞. 使用思维导图支持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6]郭艳霞.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7]赵佳娜. 思维导图在认知结构建构中应用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6):121-126.
[8]兰清堂,王之廉.创造性思维训练[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9]吴静. 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随着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趋凸显,部分毕业生通过创业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高职院校纷纷创建创业园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在创业园在管理与运营模式上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通过学校创业园实践自己的创业梦想,为以后的创业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创业者而言,首先面对的是选择创业项目的难题。很多人因为选择创业项目不正确导致了失败。如何在科学理性分析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创业项目成为高职艺术类学生创业准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新模式下的创业空间。艺术类大学生喜欢将创业项目集中在艺术、装饰、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中,往往构思比较新颖。由于创业者的设想能够标新立异,已经出现往往可以迅速抢占市场。因为其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不要严谨的组织管理,其核心竞争力也符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色有投机性高、难度大,不确定性强等特色,但企业一旦成功其收益也很大,具有开创性。
2.创业现状不容乐观。目前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大多局限于开办考学班、摆小摊、开小店等模式。这种短暂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的单打独斗缺乏技术含量,难以经受市场的考验,难以形成气候,也难以持续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分析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可以将其归纳为创业者自身准备不够、创业知识、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艺术类学生自身不善于与人合作沟通等性格因素。
3.高校对艺术类学生创业扶持相对薄弱。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大学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低。为了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个高校纷纷创办大学生创业园。然而创业园的运营受到多方面的钳制,在管理和运营上都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使一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成了纸上谈兵的形式工程,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创业孵化作用。
二、艺术类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原则
好的项目是成功的一半,选择创业项目是踏上创业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选对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是创业起步的关键一环,影响创业的成败。因此,艺术类学生在创业准备期,不应急于考察和选择具体项目等常规性经营问题,而是要认真思考并接受一些重要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减少投资风险。
1.知己知彼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活动不啻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创业者本人不但是这场战斗的战斗员,也是指挥员。为取得战斗的胜利,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创业者在选择项目之前,应该首先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判断。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创业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
2.自有资源优先原则。创业者在审视了创业环境之后,应该从中甄选出重点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甄选应贯彻自有资源优先原则。所谓自有资源,就是创业者本人拥有的或自己可以直接控制的资源,包括专有技术、行业从业经验、经营管理能力、个人社会关系、私有物质资产等。
3.量入为出原则。在创业行动开始之前,不少创业者对未来满怀激情,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创业时必须考虑的财务问题往往被忽略掉,最终发展前景很好的项目因资金周转困难中途夭折,所以量入为出是创业者必须切实遵循的一个原则。首先,创业者要考虑项目启动需要的资金量是否可以承受。其次,后续资金投入规模也必须考虑。第三,要考虑项目投入中固定部分和流动部分的合理比例,不能顾此失彼。
三、艺术类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思路
创业准备时期,需要创业者开动脑筋、睁大眼睛细致搜索创业项目。当然这种搜索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1.从环境变化趋势中找机会 。环境的变化,会给各行各业带来良机,人们透过这些变化,就会发现新的前景、新的事业。当前在众多的环境要素中,各地发展政策的优化是比较频繁的。学校的创业园会及时跟进国家、地方的创业政策,有创业动机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收集这些方面的信息,可能在某个时间就会出现适合自己的机会。
2.从自身优势和特长中找机会。创业者自身具备的技能是成功创业的有力武器,也是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依据。目前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除了注重实用外,更着重于想要选择能够体现个性的商品,个性化已经成了现如今消费者的消费主流与要求,个性化不仅强调地是不同于一般产品,更多的是体现了创意,能够彰显个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动手尝试制作。艺术类学生思维发散,动手能力强,基于这些优点,选项时挑选与自身技能密切相关的项目,比较容易形成特色,他人难以模仿,而且也有助于实现项目的永续经营。
3.从商品的缺陷和消费者的“不瞒”、“抱怨”中找机会。搜索市场空白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选项方法,有空白就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分析消费者对既有商品的“不瞒”,着眼于人们“苦恼的事”和“困扰的事”,如果能提供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找到了机会。但问题是创业者本人看到的市场空白别人往往也能看到,即便你先看到,以后也容易被后来者模仿甚至超越。因此使用这种方法适合于寻找那些“短平快”项目。这种比较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初期普遍缺乏资金、客户等资源,使其脱离创业“初始危险期”,使项目的运作进入良性循环,迅速收回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创业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达成目标不同,创业项目的目标是把握创业机会,通过努力使新企业运营步入轨道,形成较为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为目标,而一般的项目只要完成项目建设并交付使用即为达到目标。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艺术类学生在学校提供的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面临的主要消费群里是在校学生,受众面窄,所以,怎么选择创业项目至关重要,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只有选对了创业项目,创业才可能功。
参考文献:
[1][美]马里奥特.青年创业指南:创建和经营自己的企业[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择业就业多样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近年来,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并非畅通无阻,他们对于如何运作企业、如何洞察市场等显得一片茫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采用“2+1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他们在校期间缺乏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致使毕业生缺乏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应有的创业知识和素质。所以,在校期间大学生创业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提前接触市场和社会,积累创业经验。
一、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及其项目的来源
1.激情点燃希望,创业成就梦想
有效利用大学城资源,源于斯而养于斯。大学生汽车维护实践创业中心位于机电学院校内,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城有车一族,服务项目主要有汽车常规保养、汽车性能检测和技术服务咨询等,工作时间为每天11点至13点和15点至18点,在这个时间段提供服务,既不影响师生上课,提前预约又能免去排队洗车的烦恼。
创业中心旨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业教育实践的平台,创业中心在运作上完全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在技术上由老师提供指导,旨在通过创业模拟企业,让学生全面实践课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市场经济与企业管理所需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2.创业社团走进社区摸市场
机电学院创业协会和电子发烧友协会来到城中花苑展卖由专业指导老师的研究成果而创作的手工艺品,精致的串珠苹果、实用的纸巾盒、DIY的电子产品让居民感受到了大学生创业激情。通过居民的购买可以看出社团的电子产品很受居民的喜爱。创业社团的发展跟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只有走出校园、走向市场才能摸清发展方向,找出一条适合自已的创业之路。
大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在大学阶段进行尝试,接触社会、了解市场,懂得客户需求和资源配置,为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进行积累,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慧和能力,真正能够从小商业入手,积累资金和社会资源,以求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3.简单易行起步早,大学城内小生意
利用“校企嫁接式”,从小项目入手积累资金和社会关系。“校企嫁接式”就是利用社会企业的品牌、经营模式等在校内建立创业实践工作站,设立连锁点。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丰物流服务站成立,这标志着快递物流服务正式走进了校园,这大大方便了广大师生,再也不要为快递的寄收而奔波,其优质服务得到了一致好评。
顺丰物流服务站的成立缘于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创业设计竞赛主要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组织管理、财务预测、风险因素等内容的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本领。通过创业设计使学生能够结合专长和兴趣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技能,在变化的环境结构、产业结构中发现创业商机、选择好和经营好项目。
4.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来源
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创业项目来源主要有:由市场发现创业项目、研究成果、创业计划大赛和社团活动。
(1)由市场发现创业项目。创业之前进行市场调查,从中发现商机,选择创业项目。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往往资金实力不够,从商经验较少,因此选择操作性强、门槛低的创业项目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研究成果。这主要是指在高校或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开发的成果。选择这些成果作为创业项目可以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这些项目创业初期由于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很容易得到高校的支持,对于创业成功具有一定的保障。高职院校采用“2+1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有利于选择具有一定技术竞争优势的创业项目。
(3)创业计划大赛和社团活动。创业构思是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创业计划大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创业构思的诞生;创业社团始终坚持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不定期开展讲座等活动,激发创业思维,使学生真正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校期间踏踏实实地学习专业知识,练好内功,才能为成功创业增加有力的砝码。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创业教育模式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近年来,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构建“三段对接式”创业教育模式,即创业教育对接学生特点、创业模拟对接专业特色、创业实践对接社会需求。
对接学生特点,就是立足于高职特点,设置“任务引领式”创业教育课程,将创业教育设为公共必修课并分阶段实施:大学一年级开设《生涯引航 职场》;二年级开设《就业启航 创业腾飞》;三年级开设《员工意识 职业素质》,开发配套的创业教育教材,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与创业教育必修课相得益彰;安排相应的课外课,定期开展创业学子校园行、创业精英校企行等活动,邀请成功校友企业家与学生分享创业经历,指点迷津。
对接专业特色,就是借助工科专业的技术含量高、创业成功率高等特点,成立“创意、创新、创业”模拟社团,以创意工作坊、创新训练营、创业竞技场为载体,将创业模拟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了加强社团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和配备专业指导老师保障创业模拟的有效推进;开辟专用教室作为创业模拟场地,用于创业培训、创业竞技和成果展示等活动。
对接社会需求,就是依托经济发达的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使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更加符合学生特点、行业特征和地域特色。在校企合作工作站的基础上,依托校内外基地,相应建立六个创业实践工作站,开设了专业嵌入式、校企嫁接式、独立经营式等三大类共15个创业实体,使在校大学生创业赢在起跑线上,打造高起点的平台。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主创业作为高水平的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因此,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英杰,韩军峰.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1、创业人才稀缺,专业化师资匮乏。一方面,我国创业教育服务起步较晚,也普遍存在创业人群精英化倾向和盲目创业等误区。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竞赛,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也逐步开始注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激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设计大赛、科技竞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3]。创业很多,但创新却相对较少,创业项目更多的是瞄准市场而不是瞄准技术,追求利润而非创造市场。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创业应用,要找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创业中的应用优势。另一方面,高校当中,专职于创业服务指导的创业服务人才与师资队伍匮乏。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大多数来源于本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或者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辅行政人员。此外,创业教育服务往往偏重于理论性研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经验较少,创业服务效果无法达到最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也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4]。
2、服务定位模糊,支持覆盖面小。具有深度的创业项目服务应该贯穿于从创业项目培育、创业项目论证到创业项目指导、孵化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广度的创业项目服务应该包括对创业项目的科学管理和对创业项目产品的市场推广等内容。以这样的标准来反观目前的工作,我国高校对创业项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然缺乏。具体表现在对项目的孵化和实施缺乏相应的支持,更多的是提供项目展示的平台,而非后期发展的资源,这使得创业项目的发展举步维艰。3、优惠政策落地难,相关服务难到位。在国家层面上,创业政策在细节上并没有触及根本,政策有效落实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尤其是与毕业生对接的政策。例如:因为户口政策没有落实,如果毕业生创业失败,没有第二次创业机会,将由于不再拥有毕业大学生的就业资格,只能返回家乡。在高校层面,目前,不少高校的创业服务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喊口号上,而具体到落实和真正让学生受益的工作还做得不够。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构建的建议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高等学校应当学习国内外高校优秀的创业服务理念与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应体系。同时,还应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指导队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目标,构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健全学生创业心理,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却大多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之中[5]。高校需要通过创业课程的讲授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传递。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借助系统的创业课程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创业理论和创业经验;通过实施创业实践基地教育,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开展创业大赛、开设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各种创业活动,实施创业实践教育;通过鼓励和活跃学生创业社团,加强专业指导,让学生创业社团开展自发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应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搭建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审查和辅助学生的创业项目,为学生创业做好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协同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创业观念和精神;打造创业型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制定相关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另一方面,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在实践中向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学习。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高等学校对于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提高创业能力为核心,相应的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量化的指标方法,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内容及其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师生测评、考试测验、特殊观察、分析研究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将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量化。[6]
作者:陈玉 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2]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4-67.
[3]孔凡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与实践[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204-205.
营销的任务是“持续地重新定义组织运营的产品和市场范围”。其核心思想是“创造满意的顾客”。在这种营销思想指导下,要求企业能有效地识别和满足顾客需要。基于此,Jaworski、Kohli和Narver、Slater(2000)等学者提出了市场导向(marketorienta-tion)的营销理念,将满足顾客需求作为市场导向的核心,并强调市场驱动。其中,Jaworski、Kohli的行为观主要关注市场信息的产生、分享以及企业做出反应的组织活动;Narver、Slater的文化观关注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及其如何鼓励市场导向行为。创业导向是一种机会驱动型行为和思维模式,强调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动。超竞争环境下,营销职能需要与创业导向融合在一起,以增强营销职能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实施机会驱动和机会搜索型思考和行动方式,把有关创业的想象力、愿景、聪灵、创意等规整到营销概念,并运用到全新的营销活动中,包括市场研究、细分及营销组合管理等。营销职能对创业精神的需要是企业适应动荡复杂环境的要求,学术界对此也极为关注。芝加哥的Minois大学和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已经举行了十多年关于营销———创业界面(marketing/en-trepreneurshipinterface)的学术研讨会,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和英国市场营销学会(AM)创立了专门的兴趣小组来研究营销和创业之间的关系。1999年,关注此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刊物《营销与创业研究》正式发行。这些研究和实践都表明,传统营销的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正在融合。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的薛红志在对创业导向和市场导向融合的研究中指出:这种融合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营销在创业中的角色,涉及营销工具、概念和理论如何用来支持初创企业和小企业;另外一个方向是创业精神在营销职能中的角色,主要研究创业思维如何应用于营销活动。第二个方向要求营销人员应该具备创业精神,具有创新意识、风险承担意识和超前行动意识与能力,要求培养出具有创业精神的新型营销人才,要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创业型专业教育。
二、高职创业型专业教育初探:构建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营销专业技能集成”综合实践环节
营销专业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共识。但在我国,由于创业教育起步晚,创业教育内容、形式、师资等方面都比较缺乏,更多尝试创业教育的方式是采取开设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方式进行探索,部分院校采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勤工助学、尝试创业实践等方式进行创业教育,但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够,甚至由于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而将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对立起来。因此,需要探索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创业型专业教育的具体模式。
1.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营销专业技能集成”综合实践环节构建路径以网络创业或实体创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对创业活动过程进行分析,将创业过程分解为“创业机会分析、创业项目策划、创业项目实施”三个工作过程,将营销专业知识与技能(市场营销调研、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营销策划、渠道开发、商务谈判、产品销售、物流、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网络营销等)分别融入三个过程,结合营销专业技能要求,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营销专业技能集成”实践环节有严格的要求:能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反映营销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尽可能多地覆盖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规划、思考、反馈和分析,能帮助学生集成所学的专业课程目标能力并有效促进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就其本质而言,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营销专业技能集成”实践环节是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融营销专业技能培养与创业精神培养为一体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训活动。
2.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营销专业技能集成”综合实践环节运行模式综合实践环节是“学后职前”的专业技能集成训练环节,一般可以安排在专业课程修完之后(第五学期)进行。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实训平台,以创业项目为载体,基于“创业机会分析、创业项目策划、创业项目实施”三个工作过程,综合运用营销专业技能,教学做一体,完成“成立团队———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调查———项目评估———营销策划———资金筹集———工商注册(网上注册)———广告宣传———商品经营———客户管理———绩效分析”等十一项任务。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创业过程,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创业方案,部分学生还可以创办公司。综合实践环节采用团队运作,实施项目导师制。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成项目团队,各团队配备指导老师,全程指导项目团队完成各环节任务,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形成导师制模式的制度与规范。
3.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营销专业技能集成”实践环节实施条件分析
(1)师资队伍建设。综合实践环节采用项目导师制。项目导师制模式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掌握创业理论和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指导能力。因此,需要创造条件让专职教师到创业企业实习或参与创业实践,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同时,需要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参与到创业教学实践活动中。
(2)实践环节实施平台建设。实践环节实施平台既包括实训基地等硬件条件,更包括创业文化等软件条件。硬件条件主要是指创业实战基地建设。一是校内实训室要建成模拟创业公司的场所,具备基本的创业实践功能,使学生感受创业氛围;二是要建立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包括提供孵化场所,形成孵化体系等。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与当地行业成长型企业进行紧密型合作,搭建实践环节运行平台,建立校外创业实战基地。软件条件包括:一,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专业教育中要形成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创业文化,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情感,消除那些妨碍自尊、自信、冒险精神及主动健康发展的因素。二,形成高质量创业项目的来源方案。包括实体与网络自主创业、与企业合作进行市场开发的创业、学生兼职拓展的创业活动、基于家庭的二次创业等项目来源方案,以提高创业项目质量。三,创业基金的设立。创设条件,建立创业基金。可以通过申请政府资助、与校外创业基地合作引入资金、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捐赠、部分专业建设资金投入等方式建立创业基金。
(3)三维实践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第一,强专业建设化时间维度,实现全程性实践活动质量管理。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活动,教学时间将发生极大的改变,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时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包括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等。因此需要探索形成“学生小组内相互监督、小组间相互监督、导师随时走访、过程记录反馈、阶段工作评估、综合实践考核”等全程性实践活动质量监控体系。第二,延伸空间维度,实现全方位实践活动质量管理。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活动极大地延伸了教学空间,主要教学场所将从教室、学校延伸至企业、市场等。因此需要探索形成涵盖主要教学活动空间的管理方法与制度等,包括学生校内实训考核指标体系、校外调研质量控制体系、创业项目实施质量跟踪体系等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完善主体维度,实现全员性实践活动质量管理。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将从教师拓展至教师、企业人员与学生等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需要探索形成指导教师工作规范,为教师实施指导和质量管理提供操作蓝本,使教师工作的内涵与范畴能与教学改革相对接,并能形成系统的工作机制;需要形成学生自我评估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需要形成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需要确定不同主体考核的权重,真正实现全员性质量管理。
三、高职创业型专业教育的实现
(2)学生创业激情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的政策,但是大学生还是偏向于就业,习惯了应试考试的大学生,多数还是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好好学习,毕业找个好工作,而对于创业则望而却步。因此,如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合理选拔创业项目成为当务之急。
(3)软硬件投入不足。硬件短缺主要体现在经营场地上,高校的场地主要用于教学和学生住宿,用于学生创业的场地毕竟有限。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及有关的活动和培训难以开展;其次,担任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要求教师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二者兼具又热心于创业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
(4)创业项目科技含金量不高。目前,虽然有的民办高校已建立起创业园,但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如目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入驻的创业园有9家,分别为:乐知书屋工作室、河南尚秀商贸有限公司、呗咯格子铺工作室、华艺轩画材工作室、立仁服务工作室、天鲜水果经营部、魅力成功工作室、TOP创新工作室、绢花工作室、商美电脑工作室,从成功学院的创业项目中可以看出,创业园内项目的经营内容基本是低端商品,大同小异,经营目标不明确,科技含量也不高,很少涉及到高端网络设计、现代物流、软件编制等高科技领域。而各高校创业项目也与本校的龙头专业和强势领域没有交集,无法突出学校特色。
(5)创业者自身能力不足。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相对于就业而言,创业更具难度。当前大学生创业者不能很好地完成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很少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作出理性的选择,自身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缺乏,考虑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导致在项目选择、规划设计、市场运作等方面出现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坎坷和挫折,对可能遭遇的风险和失败缺乏必要的准备,往往导致半途而废。
(6)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与不足。目前创业园的项目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较少,不能使大量学生得到锻炼。对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员,很多创业项目认为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能够替代。而对于财会人员,毕竟一个项目只需要一两个即可,这样,很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都不能在校得到锻炼。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园运作的措施
1.完善创业项目选拔制度。项目的优劣是创业成败的关键,建立灵活合理的创业项目选拔制度非常重要。优秀的项目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因此,学校要充分调动全校学生的积极性,大力提倡跨专业、跨学科的创业团队。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学生通过商业计划书的形式对自己选定的创业项目进行具体论证,包括项目的背景、创业条件、创业优势、个人优势、资金投入、运营方法、效益评估、风险防范等,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则主要负责公司运营、资金投入、效益评估、风险防范、市场营销等问题的思考。最后由学校组织力量,聘请学校、政府及企业专家联合对项目进行筛选、评审,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学生在校创业的项目。
2.加强项目创立过程管理。学生对于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学校在项目确定上要综合考虑整个创业园项目的结构。首先,各个项目定位要明确;其次,项目之间要优势互补,能够资源共享,避免多个类似的项目共同立项。另外,也应适当考虑促进就业的项目,学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鼓励相关项目的选择和立项,由于学生是弱势创业群体,为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学校须为其分担部分风险及责任并提供更为价廉质优的服务,同时,也应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利益,大学生创业园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学校可规定创业园招聘工作人员必须是在校学生,创业园业主不可将经营项目转让、转包给社会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