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09:3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精细化管理系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精细化管理中,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整体决策和未来发展。对电力企业来说,财务精细化管理是电力企业最核心的管理。在电力企业不断扩大经营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实时动态的掌握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财务的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财务管理,才能使电力企业在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电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策略之前,我们分析一下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全面精细的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
从预算编制的过程来看,部分单位的领导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于是出现了“就预算而预算”的现象。财务部门在没有业务部门的直接参与下闭门造车编制出来的预算,因不符合实际而无法执行,根本起不到预算管理的作用。
2、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有待提高
编制预算的要点是根据战略规划、业务计划的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实际工作中,很多电力企业预算编制的方法不科学,简单的设定某一指标单一增长率,直接计算来编制,使预算流于形式。
(二)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预测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风险,而企业的各项管理又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资产总童在国有企业居首位,财务风险控制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我国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各项改革仍在进行之中。
(三)财务信息化相对落后
1、财务管理方法普遍落后
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拥有人数相对较多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整日忙忙碌碌,却无法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高层所关心的财务信息,因为这些忙碌的财务人员还只能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之后,遵循会计语言进行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录人、记账、报账等。而事关重大的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却未能有效、实时地集成和共享。凡此种种,决策层由于根本无法获得支持决策的实时动态信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资金回笼困难,采购成本高,企业利润被吞噬,资金链和现金流严重吃紧,从而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财务软件使用不统一
软件应用重复现象严重,企业内部的信息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企业的各种专项业务信息不能实现及时的共享和传递,信息在集团内部缺乏必要的集中和控制,表现在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各种业务信息数据按纵向和横向分割,形成诸多信息的孤岛。
二、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措施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缺乏市场竞争的主体意识,目前多数的电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企业所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财务部门没有意识到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成本意识淡薄,没有将自己的部门置身于市场中考虑,使得财务预算的目标和范围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财务管理手段落后,多数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单一,处理信息能力比较差,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的施行。
(二)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路
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既要做到管理工作精益求精、 关注细节,还应有正确的思路和原则提高管理质量。首先要合理确定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下,电力企业的财务目标就是要合理降低企业成本和增加企业的收益。精细化财务管理要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品质、科学合理利用资金、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其次管理手段要精细化,通过财务电算化对财务信息进行标准化管理,应用信息化手段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推进,实现财务信息的高效率采集、汇总、分析和监控,保证财务管理的灵敏性。
(三)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电力企业财务部门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依据精细管理思想转变财务管理观念,财务人员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统的记录和总结转变到分析、控制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多的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中去,为企业领导预测、决策、分析、控制提供服务;同时财务人员在全面核算中,加大监督力度由服务监督型转为管理型来约束企业的经营活动。
(2)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责任人以身作则,重视精细化管理,不断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同时,完善财务组织体系,增设电算化管理人员为实现管理型财务做铺垫,做到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理清财务管理体系,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使得财务管理有据可依。
(3)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科技手段,是提升财务基础工作质量的保障。引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财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分析中,为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做好更多的准备工作。要想有效地推进电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信息,必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组织体系。
三、结论
电力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进行精细化财务管理,而精细化财务管理是核心与基础。精细化管理也是电力企业企业管理的趋势。电力企业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电力企业精细化管理才能开展下去。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进一步提高。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它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化。信息化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采取经济业务事件驱动会计模式,由生产经营活动直接产生财务数据,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数据相一致,财务部门从系统中及时取得资金信息,通过资金流动状况反映物料流动和企事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时分析企事业的成本和利润,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产生。二是财务管理集成化。财务管理集成化是指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采取科学、及时决策和最优控制的原则作为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并根据战略的需要把诸多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机的集成,实现企事业内财务人员、资金、信息等的综合优化管理。三是财务组织弹性化。财务管理组织不再是以前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而是根据实际管理的需求,管理中心下移,减少环节,降低成本,建立扁平化、网络化的财务组织,加强组织横向联系,使企事业不仅上下流通无阻,横向交流也顺畅,从而达到及时反馈财务
信息,有利于企事业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及财务控制。
二、实现交通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路径
当前,面临交通行业财务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必须按照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总体部署,加快交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快对交通行业会计核算办法的研究,提供体现行业特色的财务会计信息
当前,《新企业会计准则》较好地适应了工业行业、商品流通行业和施工行业财务会计核算的特定要求,但就交通行业来说,运输企事业、港口企事业、公路经营企事业等企事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规范财务会计行为的管理要求,决定了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不仅必要,而且迫在眉睫。对此,根据交通部“分类指导”的要求,希望针对交通行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和科研优势,对交通行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实施分类指导,并抓紧时间积极制定出台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会计核算办法,包括运输企事业会计核算办法、港口企事业会计核算办法、公路经营企事业会计核算办法等,相信对规范交通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建立交通财务信息资源安全防范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应在软硬件管理和维护,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和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保护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根本上保证财务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使财务软件得到数据安全保护。
(三)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交通行业应当根据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交通部“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发挥财会监督职能、防止资产流失”的要求,加快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交通财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交通行业特点,通过制定有关交通行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规定,对各类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分类指导。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资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及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重要作用。
(四)努力提高交通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财务会计改革在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入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方面又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交通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与我国财务会计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对此,交通行业的广大财会人员、特别是交通主管部门重点联系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当通过会计继续教育和其他有效手段,加深对企业会计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努力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保证所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培养适应我国交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端人才,提升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功能和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只有不断扩大实际应用范围,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整个企事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及流程改进,财会人员从会计信息日常繁杂处理流程中摆脱出来,起到一个管理员、分析员、控制员而非记录员的作用,这也无疑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而且要懂业务。同样,它对非财务人员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甚至要改变日常工作管理方式。因此,交通行业企事业应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建立人员培训制度,提高企事业员工相关业务素质,提升应用水平。当然企事业在加强对现有财会人员的计算机和商务知识培训的同时,更应培养未来网络时代需要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高端人才。
总之,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共同建设全国交通财务信息系统,建立与交通财务信息化发展相配套的法规、标准、安全体系。建立和完善交通财务信息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从而切实提升我国交通财务信息化的质量。
医院经济管理的好坏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做好医院经济管理能够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新时期背景下的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主义社会的建设需要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医院经济管理维持医院平稳运营的重要前提,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医院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现代化理念,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提升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1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在深化公立医院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同管理是公立医院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合同管理,科学配置医院资源,提高收费的合理性,保障公里医院严格遵循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规章制度,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与其他经营有较大的区别,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社效益,需要科学利用医院资源,在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中获得合理利润,并不断累积从而促使医院获得更好的发展。
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有很多都是需要依靠合同来实现。因此,加强医院的合同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医院应当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管理原则,对日常活动中涉及到的各种合同进行严格的管理。总而言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不单单要重视部门的经济效益,同时要重视合同管理。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任务在于更好地配置医院资源,从而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新医改环境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公立医院的管理中,因此可以考虑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推动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
2医院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管理不合理
预算是医院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决策以及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过往数据以及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在特定期间制定的计划,能够反映医院的资金配置情况和经营活动的具体安排。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项目没有制定预算或超预算实现的现象,且由于财务部门未能参与合同管理,无法实现项目预算,更不能将预算控制情况与绩效连接起来,导致财务部门很难实现对医院整体经营情况进行监控,更不能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预算也只能够在合同交付时被动进行审计,没有真正地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2.2资金使用不合理
合同管理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对合同中的各种条例进行详细考察,只是在合同交付时才知道有资金的支出,被动地接受业务部门提交的申请以及与此经济活动相关的会计凭证,出纳人员则根据这一会计凭证制定相应的账务结算与审核。这样不但影响了医院资金的合理使用,尤其是在合同支出金额较大的情况下,使得医院库存资金不足,从而引发周转困难的问题,对账务处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资金支出方面的会计核算上,无法准确反映会计核算期间的医院经营财务状况。
2.3合同管理制度中未采取“三重一大”的制度
医院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业务繁多,且数额较大。而在《医院会计制度》以及《医院财务制度》中都有明确规定:医院在支付各种大额款项时应当遵循相应的流程与步骤,尤其是在涉及“三重一大”项目的投资时,需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的集体讨论。在目前的医院经营中,合同往往不是采取直接资金支付的模式,往往没有重视合同的审核与审批。但是实际上合同在签订后就能即刻生效,医院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职责与法律职责,此时必须根据合同中的条款进行支付,使得医院陷入被动局面。
3提高医院合同管理的措施
3.1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医院减少开支,从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预算管理能够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要想加强成本预算管理,首先需要让医院工作人员都知道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遵循成本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控制合同预算资金。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合同成本控制管理,对于医院的合同各项支出都纳入成本管理的范围,不要出现支出超额的现象。要对医院经营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明确,尤其是账本支出要与实际活动相符,保障每个支出都能得到有效记录,提升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的审批与审核涉及到多个部门,通过设置合理的合同审批与审核流程能够有效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保障医院运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医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等法律以及医院自身的资金审核制度,制定相应的合同审核体系,将合同审批、资金预算、付款时间、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违约赔付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定,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化、细节化和全面化。财务部门需要参与合同审批过程,避免预算超支现象的出现。
3.3加强对合同履行程度的监管
合同签订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第一步,履行合同条约是经济活动最关键的环节,即使合同签订,但对方若未能履行合同,则导致医院经济利益受损。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合同履行程度的监管,例如在付款时需要核对验收单据、入库单据等原始凭证,施工项目交付时需要由第三方审计单位给出的验收报告,服务类合同则需要附带服务部门的确认书以及满意度调查报告等材料,维修类合同则需要业务单位进行验收。若发现对方未履行条约或履行行为存在缺陷,需要采取相应的问责制度,避免医院的经济利益受损,并向相关单位提出维权申请。同时,财务部门还应当根据合同发生时间设立相应的编号,以便后续管理和监控。
3.4加强对付款的审核与控制
1.1 ERP系统的内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手段,形成企业资源信息的集成管理平台,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应用ERP系统,实现了企业会计信息及管理流程的有效重组,提高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的有效集成与综合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
ERP系统能够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系统的实施应用,给企业经营发展、内外部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改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改变。但针对适用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ERP集成化管理模式仍需不断探索与完善,ERP系统的实施仍需与企业实际进行有效的衔接与融合。
1.2 ERP 系统的功能模块构成
ERP 系统实施涵盖了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采购、库存、质量、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并能够将各子系统实现很好的集成化。从系统实施功能分析,ERP 系统常规模块主要包括财务会计(FI)、成本控制(CO)、资产管理(AM)、项目管理(PS)、物料管理(MM)、资金管理(TR)、质量管理(QA)、人力资源(HR)、生产计划(PP)和销售分销(SD)等模块及较好的高度系统集成。
1.3 ERP 系统的主要特点
(1)ERP系统具有较强的集成性。ERP 系统实现了企业计划、制造、供销、库存、项目管理、服务、运输等业务子系统的高度集成,形成了一体化的业务流程操作与财务管理融合,使得财务与业务、业务与业务之间相互衔接。
(2)ERP系统具有较好的共享性。ERP系统的实施能够使得企业经济活动形成的原始数据通过录入系统,实现数据的模块间融合集成及共享。
(3)ERP系统具有一定的高效性。ERP系统能够使得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业务操作机数据及时的反馈到财务管理系统当中,并成为企业报表数据的基础单元,提高了企业业务信息的监测与数据收集、管理、决策。
(4)ERP系统具有较好的系统性。ERP系统能够保障财务信息的有效收集、统计、分析及控制,推动财务管理职称业务流程的调整,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本管理。
2.ERP系统实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1 ERP系统实施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ERP系统具有很好的高度集成、实时、动态管理的特性,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了很好的价值链集成,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ERP系统实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保障,为企业全方位的业务管理及战略决策提供了系统的信息资源支撑。
(2)ERP 系统实施优化了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强化了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水平,降低了企业运营资金风险,提高了企业综合管理的稳定性。
(3)ERP系统实施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化的转变,能够通过ERP系统的资源集成与控制,对企业财务经营进行很好的分析、预测及控制,推动企业运行机制优化。
(4)ERP系统的实施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及集成管理思想,融入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与决策水平。
2.2 ERP系统实施在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引入并实施了ERP系统,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也暴漏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企业在ERP系统实施中财务管理内部环境体系较差,管理规范不科学,主管意愿对财务管理工作及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财务模块化实施压力较大;其次,ERP系统实施与原财务管理体系融合难度较大,由于财务信息及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保密性,需要对原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重组才能保障ERP系统的实施应用,因此与原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及融合压力较大;最后,企业内部对ERP系统实施的积极性及认识程度不足,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实现有效的业务流程重组、业务信息集成,业务模块衔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3.构建科学的ERP 系统实施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体系
集成化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将财务与业务、与
供应链集成起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及效益。科学的集成化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涵盖预算编制子系统、预算控制子系统、预算分析与考核子系统;构建集中式资金管理系统;建立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形成有效的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管理体系。
集成化财务管理体系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企业财务系统的整体优化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2)能够动态的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3)有利于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4)有利于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推行,提高成本控制水平;(5)有利于强化企业财务的监督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ERP系统实施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建议
首先,应该全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提高ERP系统实施的执行能力,保障系统实施
的全面性及适用性,提高企业管控的效果。其次,应该高度重视ERP系统实施与企业实际的有效融合,实现对满足企业管理需要、持续发展、经营发展提升的有效管理创新及改善,形成个性化ERP系统有效实施与深入应用。再次,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网络化技术,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集成与高度共享,为企业战略制定与目标实现提供保障。最后,应该全面提高企业ERP系统实施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满足企业财务管理优化与经营发展提升的需要,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共享平台与持续改进机制。
参考文献:
[1]孙言明. 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模式研究[J]. 时代金融,2013,21:81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企业财务通则》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课程,体现职业性;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定位于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开发与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经过提炼的工作任务,课程实施做到“教、学、做”合一,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课程及时补充最新职业动态、课程资源对社会开放、教学方法自主持续创新,以满足高职课程教育的开放性要求。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以会计职业岗位的“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遵循“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取载体选择学习情境设计考核方案设计课程实施职业岗位分析”的开发路径,实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螺旋上升。通过专任教师与企业财务专家共同提炼实际工作核心技能,归纳转化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的原则选取学习内容,课程的实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达到会计主管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载体选择
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是相同的,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等。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微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少,主要是民间借贷,亲戚朋友借款,小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较多,可以是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吸收投资,中型企业资金筹集的方式和渠道多,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有些企业还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债券。中型企业的投资活动也比微型企业多,比如:中型企业可以进行项目投资。以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课程载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三、学习情境设计
按照“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总要求设计学习情境。本课程的学习由三个情境完成。情境一微型企业财务管理以白浪汽配城康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三个学习内容;情境二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以十堰金路通汽车贸易公司的业务为依据,设计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四个学习内容;情境三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以湖北三环车身有限公司为依据,设计应收账款的管理、现金预算、日常现金运营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项目资产投资管理五个学习内容。每个学习情境的任务包含了完成对应实际工作任务的主要业务,三个情境学习任务则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财务管理的内容,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达到课程能力目标的要求。三个学习情境为递进加包容的关系,通过典型任务复杂程度增加、难度递进的三次过程重复而内容难度递增的情境学习,让学生练就经验性技能。情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等六步法设计,体现六要素,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以情境三为例
三个学习情境依托地方产业进行设计,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三个学习情境在实施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情境一运用EXCEL软件和案例教学法、情境二运用用友软件和小组讨论教学法,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境三运用金蝶软件和引导文法,体现教学六要素的不同。另外,学生开始上课时,制定自己生活费的理财计划,每个月汇报一次理财计划的实施情况,强调量入为出的原则,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训练学生个人理财的能力。将个人理财融入企业理财中,使学生具备理财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将来的工作。
县级医院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科室建设、诊断治疗流程以及治疗效果,还要充分关注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这是因为财务管理关系到医院各项职能的顺利开展,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提高院内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当前在实施医院财务精细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指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
(一)成熟的预算制度欠缺
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转具有关键性作用,有助于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对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进行有效调节。针对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医院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医院的正常运转,才能全面开展挂号、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当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并不具有成熟科学的预算制度。这就使得医院内部的预算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最终严重影响到医院各项职能的顺利实现。
(二)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
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由于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难以针对医院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使得财务精细化管理难以顺利执行,进而对医院的整体运作造成不利影响。部分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难以对医院财务体制改革的内容进行有效学习和掌握,未能对财务管理中的相关流程、制度等进行了解,进而使得他们在具体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县级医院对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缺乏高度重视,而是将医院的营收作为工作重点。这就使得针对县级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得不到落实和执行,因此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难以有效提升,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落后于时展需要。
二、加强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医院对财务预算的管理
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对财务预算的有效管理,要加强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根据本院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对财务的实际需求,结合本院的发展实际和发展目标,进而采用正确的财务管理措施。具体来讲,首先需要对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科学规划,转变传统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法,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以及相关的医疗改革政策对财务预算实施科学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的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其次,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符合各个部门的具体需要,在进行财务预算过程中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度。
(二)提高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由具体的管理人员完成,因此为了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以及落实效果,就需要针对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强化。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主要提高工作人员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理论认识和操作水平,同时提高财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保证财务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
(三)提高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
要有效提高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全面加强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可以在全面考察本院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财务管理系统,同时参照相关的工作需要和医疗改革内容,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本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放到对应的管理系统内。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有效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目标,对财务精细化管理设定对应的目标,同时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保障各项财务管理措施得当有力执行,并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自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且在经营管理方面也与世界接轨。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体现出来,这对国内以及国外的经济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也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变得越发困难。这就要求各个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保证财务工作顺利实施。本文主要针对精细化财务管理,阐述并分析了一些现状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2 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是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细中求精,具体到每一岗位,每一业务,都有一套相应的完整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在实践中步步落实,并将财务管理落实到公司的每个领域,这就是所谓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了资金流转顺畅、低化融资成本、保障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方式,围绕企业目标协同作战,提高企业战斗力及灵活性。
2.1 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是适应市场的迫切需求
在传统领域中,在手段上没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支持,我国企业特别是分支结构较多的大型企业的发展受到地域限制尤为突出。他们不得不采取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导致信息延误、决策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可能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不断暴露出来的信息泄露问题,给企业敲响了警钟。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化,财务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性剧增,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也成为企业生存的重中之重。
传统财务管理都是以实物形态具体运行的,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精细化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对企业财务人员作出正确计划与决策、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优化财务资源分配有着重要作用,对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来说,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不足,各项规范化、制度化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明确了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做出更为准确的财务安排。
2.2 精细化财务管理内容贴近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经济效益,而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企业发展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总布局。总的来说,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有三个特点:一是企业管理制度的细化,公司进行的每一步骤都有具体的流程,为精细化财务管理奠定基础。二是财务管理活动的精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拓宽企业管理领域,促进企业的发展。三是财务管理内容规范化,企业精简机构,管理制度精细,但不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行,而是健全了企业监管体系,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充分融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形成系统完善有效的财务管理流程,通过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3 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通过财务数据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是实施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要得到精确的财务数据,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需要与各个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密切配合各项工作,现代化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不再是传统财务管理的静态表现,而是将工作从全局视角出发,在监控和管理上都是以企业经营目标和管理方向为导向,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工作的潜在力量。
3.1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增强管理意识
企业意识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认识,也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在加强自身认识的同时,要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进行更新,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深入了解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此外,企业要不断革新,建立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中作用,使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
就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而言,其基础与前提是建设财务分析系统,有利于企业有效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源头和真实性和准确性。所以,需要准确地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报表,来分析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反映当前财务的情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掌握,针对性地提出财务计划、预算,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3.2 做到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
实行全面的财务预算是可以有效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企业的效益,可以做到企业资金最优化分配,掌控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最终流向,方便公司查账及决策。通过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最小的资金达到最大化效益,避免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企业也可以减少运营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也是一种提高。
3.3 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企业减少成本的支出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方式,同时也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目的。从根源上控制成本支出,执行成本控制与管理,提高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在经营管理的各个步骤加强管理,对分析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对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准确的分配,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企业也必须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征程运行,财务流程的准确规范,业务活动的合理科学。因此,为企业带来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措施。
3.4 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它既是一种管理意识、一种管理观念、一种管理文化,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程,与常规财务管理有很大不同,具体实施中应把握注意以下四点:
一忌重视功能管理,轻视系统管理
电网企业的业务功能较多,有营销管理、运行管理、基建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功能管理,什么功能有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但在实际中,大多数的功能问题并不是简单、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它问题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一旦只就单一的问题进行功能管理,当遇有复杂、多变并多样化的组织问题时,基于“局部功能优化”的解决方案往往无法起到作用,因为它不具有整体观和关联性。这就如一个助力车装上了一个飞机的引擎,在局部的功能上看绝对是优化了发动机动力系统,但从整体系统来看,却是助力车工作的障碍。这也是许多优秀的功能优化方案在电网企业无法实行的原因。同时,由于财务精细化管理主要通过细节管理实现,一个企业涉及业务全程的细节点多、面广、纵深不一,每个环节都会有财务因素涉入,也导致了财务精细化管理成为一项针对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财务方面的系统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把财务功能管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起类似ERP的系统管理平台,完成财务与业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的全员、全程和全面管理,达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二忌重视财务功能,轻视业务功能
业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前端,业务管理精细化是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只有实现了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才能为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本保证。一是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业务预算首先要实现纵向分层级、横向分专业管理,采购、销售、研发、基建、物资、担保和资金管理等都要“由下至上,由上至下”编制,形成完善的全员预算管理体系。坚持预算管理全员化,保证预算精细化管理,做到“所有业务和经济活动都必须纳入预算、所有预算收支都必须延伸到业务项目、所有预算项目都必须细化到月度、所有预算责任都必须分解到部门(站、所)和个人”。近年来,我市公司预算分解率达到班组100%,人员80%以上,做到了“班组有预算指标、人人有预算责任”,有效促进了精细化管理。二是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延伸、拓展到生产、基建、经济、人员等业务领域,探索构建全面、系统、完整的符合电网企业自身实际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依据,结合电网企业特点,针对重点业务梳理业务制度和流程,规范业务管理行为,防范和减少风险隐患。结合业务流程中的重要部位、重点环节和关键风险点,设计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组织、机制和手段,不断完善财务内控制度,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管理信息平台和系统,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要树立大财务的观念,始终围绕以财务信息系统为核心,建立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建设要适用集团性应用这个特性,突出开放性、管理型的特点,各类业务系统、财务系统都要互留端口,利于其它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业务、财务系统的信息交换,真正达到信息互通、共享的目标。利用信息化系统标准统一、定额统一、数据处理统一和快速、高效的特点,促进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落实。
三忌重视财务管理,轻视人员管理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加强财务管理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基层电网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通过加强财务预测,完善预算管理,实行科学决策,注重风险防控,建立激励机制等财务管理手段,完善了企业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为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企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不应该是某一阶段的行为,更不该是某一时、某一点。如果轻视对人员的管理,财务管理和其它管理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持久和长效。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人的因素、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一是要转变观念。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经营的预测、决策、控制,合理配置资源。财务人员要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从单纯的财务记录、统计转变为财务分析、控制上来,从服务监督型转变到管理监督型来,真正体现和发挥出管理效益。二是要培育人才。引导员工按照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自觉加压学习,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育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作风一流”的财务管理队伍,满足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人才需求。三是要实施激励。企业管理者要针对员工需求的多样性,引入激励机制,建立以财务管理精细化业绩为依据的考评体系,把任职交流、薪酬增长、职务提升与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成效挂钩,调动员工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四是要启发自觉性。要让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财务精细化管理带来的企业新变化,让员工在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受益处、得实惠,自觉调整工作方式,改变工作习性、习惯和心理,从而实现从“要我精细”向“我要精细”的转变,发挥出最大潜能,进一步提高组织效率和业绩。
四忌重视约束控制,轻视疏导调理
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对人员、事件、资金的约束和控制,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财务精细化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主要通过文化因素的熏陶、养成,实现对制度建设的反作用,间接地指导企业管理,提高执行能力,而绝不是简单、直接的约束和控制。财务精细化管理一方面追求“精管”、“严管”,在细节、过程上进行约束、控制,在质量、成效上追求更佳、更优、更加精益求精;一方面更要在“道理、情理”上下功夫,注重对员工的疏导和调理:一是要重视对员工的心理进行梳理,养成健康心理,消除错误观念,调节员工始终保持一份好的心情;二是要重视对员工从事的工作进行梳理,教育员工“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掌握方法论,使员工工作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让员工能够始终快乐,努力工作。三是要重视不同功能管理的梳理。协调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工作,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的合力,增强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张一文.精细化财务管理全方案[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11(6).
[2]张美珍.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探计[J].时代金融,2012(24).
[3]王庆玲.浅析企业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7).
[4]陆峰.企业精细化管理方式[J].中国民用航空,2011(11).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办学和经费规模在不断扩大,经济活动繁多复杂。同时,国家财政和教育部门对高等院校提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并对推进精细化管理做出了全面部署。实施财务管理精细化,既是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又能对高校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财务管理精细化已成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特征和优势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对学校所有资源的筹措、调拨、分配、使用、核算及使用效益等管理工作的总称。而精细化管理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对管理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在规范化、系统化体系作用下,运用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确保管理的各个环节准确、高效、持续地运行。
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是以精细化管理思想为主旨,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岗位职责,加强配合协作,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处理每项经济业务,并引入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实现财务管理数据的标准化和动态化。财务管理精细化通过精细操作、精细管理和精细执行,能够提供精准详尽的财务信息,不仅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而且能满足学校财务管理的要求,对高校资源实现合理配置。
三、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不足
(一)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制度尚未建立。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传统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管理不精细,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职能部门层级过多,分级管理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低下;集权式管理又造成二级职能部门缺乏自主权,不能充分发挥办学活力;考核时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无法准确掌握绩效情况,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完全发挥绩效激励的作用。因此,这种集权式的财务管理体系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与之匹配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二)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未推行成本核算制度。传统发展模式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比较粗浅,随着财政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变得复杂,难度增加。在会计核算方面,由于缺乏精细化制度的规范,财务人员对核算的理解和选择处理方法的不尽相同,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不够规范,极大地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业务核算未能提供详尽细分的信息,可供参考价值不高。目前高校普遍未推行成本核算制度,日常经费未引入成本管理的概念,从而导致对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分析、决策时没有考虑“投入/产出”的绩效指标,忽视了成本管理。
(三)预算编制不够精细,执行力欠缺。目前高校对预算编制工作缺乏重视,预算编制方法简单,未对专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缺乏论证过程,未设立合理的支出标准等,最终产生的预算方案不科学,导致超预算的支出经常发生。预算编制人员对高校复杂变化的情况缺乏全面把控,校内整体预算和部门预算不能实现有机衔接。预算编制模式固化,编制不够精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未能实现真正的零基预算。预算在执行中缺乏严肃性,约束力不强,频繁出现超预算范围的支出,进而调整预算时有发生,经费追加随意,预算收支失衡,无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四)财务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淡薄,岗位设置不合理。随着高校经费的大规模增长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高校财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财务人员疲于处理日益增加的报账业务,业务知识不能及时更新,精细化管理意识淡薄。有的高校财务部门在面临新增的业务时,只对原有的分工进行简单的职责变更,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存在因人设岗、职责交叉、与业务流程不协调等岗位设置问题,加之财务人员缺乏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降低了业务处理效率,影响了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程度。
(五)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随着财务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目前会计核算软件在高校普遍使用,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财务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没能大力推广和使用。高校的会计核算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财政支付系统、收费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不能有效衔接,数据没能及时交互,阻碍了数据的快速收集,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动态管理。
(六)高校内部控制不足。当前,出台了很多规范高校财务工作的法律法规,高校也相应制定了系列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但有的高校财务内控制度的制定不够精细,制度完善存在滞后性,影响执行内部控制的准确度;有的高校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控制度,但缺乏具体的措施,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可执行度差;有的内控制度建设趋于形式化,难以得到真正落实,贯彻落实缺乏有力的监督。
四、高校实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一)建立财务管理精细化制度。高校财务制度精细化就是要把财务管理各环节的运作进行分解,实现财务运作的标准化、程序化、细致化。首先,高校应依据国家、地方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制定出符合当前形势的财务管理制度。其次,细化管理,理清岗位职责,依照工作流程等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规范校内及二级单位业务操作,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根据每项业务的流程、完成情况,划清责任点,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各部门业务衔接时出现管理不到位或推诿。再次,建立健全评价激励体系,按时间、部门、业务类型等进行横纵向比较分析,制定评价标准,从财务效率、收益、效果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并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
(二)实施会计核算精细化,推行成本核算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记账模型和分类控制模型,对会计核算实行项目管理,科学设置科目分级和规范的会计科目,优化会计核算流程。科研经费的支出应按预算的类别和金额进行严格控制和记账。报账人员应理清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充分挖掘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细致科学地记账,同时记录下相关有用的信息,保证财务原始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有用性。
成本核算管理能准确地反映高校办学的效益,在工作中注重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尤其是管理层的成本意识,确立节约理念,养成“精化”“细化”的工作习惯,将精细化成本管理变成工作常态。高校要对教育成本进行会计核算,建立起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按照权责发生制来核算成本支出,做到成本中直接和?g接费用正确归集、合理分摊,实现业务的成本与费用、收入与支出实现真正配比。同时借鉴国内外高校在精细化成本管理方面的优秀经验,细化成本控制的流程,制定针对性的量化标准,进而实现资源的规范合理配置。
(三)加强预算管理精细化,严格执行预算。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对高校经济活动起指导作用。高校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财务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准确、完整编制财务决算。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应进一步重视预算编制,推进预算管理精细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是指,结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将高校的管理目标、管理责任进行细分,进而达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目标。预算编制时要全方位、多维度地考虑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发展目标,进行充分调研,区分业务的轻重缓急,核实各项基础数据,在纵横向对比分析基础上,科学制定预算支出定额体系,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正确编制学校整体预算和部门预算。
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严格按预算指标开展活动,资金按预算项目和用途规范使用,保障重点项目,严控一般性支出,杜绝超预算范围支出,严格按预算调整批复程序规范进行必要的预算调整,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完整性。同时做好预算考核监督工作,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将各部门预算编制情况、执行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合理分配资金,使有限的资金流向高效的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预算管理的精细化。
小学是教育机构中最为基础的教育单位,其后勤工作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后勤工作,学校应该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保证后勤管理工作每个细节做到完美,搞好学校内涵建设。完善小学后勤管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精细化制度管理
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为学校成功开展教学活动作出了充分的准备,从整体上说,小学后勤精细化工作管理需要从制度下手,优良细化制度的约束管理作用。一般来说,小学后勤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财务的管理、校产的管理和设备的采购等,为了避免管理疏漏,还需要重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和后勤管理系统的严密性。满足以上要求,可以说是完善小学后勤工作制度管理精细化的基本要求。但是,精细化的制度建设应该要把一切意外扼杀在摇篮之中,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未知因素,避免意外情况带来的重大损失,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确立一套备案作为应急方案。那么怎样设计一套合理可行的制度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处理好上下级的管理关系,而后勤管理工作也要注意这一点,做好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执行。举例说明:从短期计划上说,该小学本学期校园建设该如何进行并且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明确其目标,全面开展计划,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最后检查结果;从长期计划上说,近几年该小学的绿化建设、宿舍的修建、教学设备的采购引进等问题需要时刻强调,陆续实现,不能冲动同一时间全部开始,否则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由此可见,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能够让小学后勤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从大局上确保了其整体工作计划的平稳开展。
二、精细化校产管理
校产是指学校的固有或非固有资产,如房屋和教学设备等等,而小学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校产,对其进行精准全面的管理。实现精细化校产管理,主要细化分为:建立记录制度、实施校舍管理制度和公开演讲等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记录制度就是对于学校的资产,如其房屋不动产、设备引进换新等等进行记录。前期记录,应该创办资产登记卡,记录学校每项资产的购买时间和花费,确保账目清晰明确,这种传统的记录模式优点是容易起步,缺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内容累积过多,容易造成误差。针对这种情况,后期记录作出了很大改善,每年根据实物清查情况重新登记记录,然后利用计算机程序制作电子版,同时保存原始记录和电子版本;第二,校舍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学校固有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要定期检查学校的排水系统、电路情况和消防器材,对有问题的部分及时维修,保证不对学生造成伤害。并且需要定期清查校舍,尽快解决查出的问题,检查频率每月一次为最佳;第三,定期开展校舍维护的早教演讲,通过学校早操时间发起安全教育演讲,发动全校师生,鼓励大家爱惜维护公物。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
在系统管理时,精细化管理往往是最常使用手段,所以尤其引人重视。特别是在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财务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重的一部分,它占据了管理系统很大部分的比重。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系统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又有预算、支出、监控、统计等几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份子,它们相互依赖,相互约束。首先从支出角度上看,最重要的部分是采购,如何花费是一门学问,那么对于采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答案不言而喻,第一采购不是谁都能做,我们要选出适合的人去做,第二要清楚了解采购路径,保证消费价格在合理预算当中。其次预算亦是财管中着重重视的,计划经济在这里看来就非比寻常了,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计划重点,统筹兼顾,满足学校正常支出,着重计划经费,监控公务费支出,既能满足学校工作需求,又能满足计划经费。通常情况下,有一些不可控的原因需要增加支出指标,必须到计财处申请追加支出指标,之后交给校长审批,审批通过后便能得到相应的支出预算指标。
四、结语
通过上文阐述,校园建设离不开管理系统,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是具有优越性,小学后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弥补了制度建设的缺陷,强调了校产、财务的重要性。因此小学后勤采用精细化管理系统保证了工作效率,更为校园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作者:蔡剑波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一、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一)实现财务目标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若是能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预算精细化管理,那么便可以更好地实现供电企业稳增长促发展目标,这对供电企业进一步巩固电力市场,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三型两网”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资源配置优化
相比较传统的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来说,精细化预算管理更加有利于电力企业对自身资源的配置优化和高效利用。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电力企业可以有效评估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将实际经营情况与自身发展目标进行全方位融合,有效配置企业有限的发展资源,节约开支,增加效益,避免浪费。同时加强预算执行考核,实施预算管理全过程监督,保证发展目标的科学合理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发展[1]。
(三)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如今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并且对企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若能够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中推行精细化预算管理,那么便可以对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现状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从而不仅能够对如今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客观的预测,还可以根据预测后的风险因素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同时,由于提前制定相关财务风险应急预案并实施全过程管控,在财务风险发生后将有着良好的应对方法,把财务风险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意识不足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电力市场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但受原有管理方式的影响,电力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竞争意识,甚至在一些基层单位还存在着较为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电力企业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领域越来越广,原有的财务管理已经不再能够适用于如今的电力企业发展需求,进而导致原有财务管理模式很难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电力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也是普遍存在着业务覆盖面窄,管理形式单一的问题,一些单位内部预算管理与公司日常经营业务结合不紧密,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进一步削弱了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个别供电公司的管理层人员还存在着成本意识薄弱、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视度不足以及预算执行随意等情况,导致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准确,预算执行不严格,流程不规范,很难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妨碍了企业在新时代实现快速发展。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随着财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如今各行各业公司都已经逐步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信息化管理来让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进而提升企业的实际管理效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对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大部分电力企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企业发展的背后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在适应如今企业管理的实际运营需要。因此,为适应“三型两网”现代企业建设,自2009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开展SG186信息建设,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以期能够促进企业在新时代实现快速发展。单在电力企业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目前电力企业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在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方面,由于现有财务管理流程于项目管理部门发起,财务资产部更多的是扮演审核的角色,加之项目管理部门员工对财务管理制度的不熟悉,导致流程发起错误、费用类型选择错误等问题时有发生;二是由于成熟套装软件的使用,该软件许多模块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功能上也有许多流程无法根据现场工作实现调整,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降低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际作用效果。三是在财务系统建设时,大部分电力企业内部员工都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各种财务信息系统都处在边探索边建设边应用的状态,导致财务系统的建设速度缓慢,并且财务系统建设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短期内还无法解决,直接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三、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精细化预算管理意识
想要保障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应用中的实际效果,那么电力企业就需要先对自身财务管理人员的精细化预算管理意识进行全方位的强化,从而保证在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实际应用中能够时刻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目标保持一致[2]。其次,电力企业不仅要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意识,还要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为能够达成这一目标,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电力企业还需要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财务预算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来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控制。二是明确预算管理体系内各部门职责,大量收集预算编制相关资料,科学编制年度财务预算,严格预算执行,统筹协调使用多方资源,提示企业现有资金、资源使用效率,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实际效益。三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通过高可靠性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来提升日常财务预算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提升,促进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作为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够充分适应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必须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升级。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充分考虑各部门、各项目中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各部门、单位业绩考核目标,以此来保障绩效考核的顺利推进,促进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实行;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将精细化预算管理与各部门与各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同部门、单位及项目要采用不同的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确保精细化预算管理能够充分的落到实处,提升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的实际效果[3];最后企业还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以此来对绩效考核与精细化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管控,进一步确保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了更好地在企业内部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那么就应当正确的认识精细化管理到底包括了什么内容和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的工作,从而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1.1 全方位的预算管理
进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也就是说要以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基础,对企业的成本进行高效地管理。预算管理主要由企业各项资产的收益管理以及各项资产支出的管理和控制组成,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制定年度性资金支出预算的时候,务必要把企业每一年度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企业当前的发展战略作为基础来科学地规划,还有不能忽略企业自身的资产支出结构以及企业支出的规模。
1.2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的内部的控制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财务能否顺利地实施精细化管理,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和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从而更好地避免财务风险。
1.3 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模型
为了有效地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应当建立相应的成本控制模型,发挥财务成本法的最大优势。具体来说,财务部要不断地跟踪和研究不同的经营对象在费用上的分摊情况,从而将分析出来的数据用来构建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模型,使得企业能够将最终的成本分摊到各个经营对象当中。可以说,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模型的建立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4 信息化的财务精细化管理
因为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因此,企业财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对各种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使得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既保质又保量,如果说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的“硬件”,那么财务精细化管理便是企业的“软件”,两者缺一不可。
2 推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1 强化财务的基础工作
我们知道,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一些财务的基础工作,比如会计科目的设置、财务的基础数据、各种各类的凭证报表等等,如果没有重视这些基础性的财务工作,那么就更不用谈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了。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做好各种财务的基础工作。具体来说,根据企业财务的具体状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而且有效的财务分析可以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改善财务的工作情况,对企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nebula各项成本支出为基础,定期地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各类的财务数据和分析结果,让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另外还可以通过标杆分析的方式向管理者展示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距以及存在这种差距的原因,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要知道,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财务分析能够从财务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同时又能从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管理财务工作。
2.2 强化全方位预算管理理念以及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我们知道,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监督、数据审计以及绩效考核的基础依据,可以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否顺利地开展取决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状况。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更加地有组织性和协调性,灵活、合理地使用企业的各项资金,科学地控制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和支出,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能够更快地、更有质量地完成,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了实施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务必要明确各种经营指标的预期效果,利用全方位的预算核查以及控制手段,高效地规范和指导企业各层级的管理工作,使得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能够更加完善。另外,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还要求对绩效进行分析,重视企业的过程管理,使得绩效分析能够定期地实行,并且将已完成的结果和预期的目标进行对比,将自身的目标完成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等,通过这些客观、深入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财务管理跳出“数字框框”,而是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进行财务风险的评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得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实现更有价值的作用。
2.3 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的措施有下面几条。
2.3.1 合理筹资
我们知道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会进行多种方式的融资,但是在融资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使得融资的成本降到最低,获得最大的边际收益,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应当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且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地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的筹资方案,比如针对担保这个问题,企业就要注意使用银行这条融资途径。
2.3.2 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
我们知道,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资金管理方式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过,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在选择资金管理方式时不能仅仅依据企业的经营模式,还要保证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并且最大效率的利用货币资金,使得资金沉淀成本能够降到最低,另外,企业可以使用一些合理的理财手段,将企业内部一些闲置的资金进行充分地投资和利用,比如定期存款、基金、股票等等;还可以使用金融衍生品,但是对于这种进入衍生品便要慎重使用,企业在选择时可以将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与理财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收益最大。
2.3.3 ERP信息系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