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2 09:37: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浅谈德育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浅谈德育教育

篇1

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班主任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在学校教育链中处于关键环节,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作用。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工作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往往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楷模和启迪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的素质和水平如何,是提升优质教育,是实现班级德育工作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看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指导者,还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新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真正要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把学生当作德育实践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环境和条件允许下,多为他们提供一些道德体验的机会.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将道德修养的教育从中学生做起,学校是学习、接受德育的主要渠道,而我们班主任便是孩子们道德修养的引导者,但是我们的德育又不像是一门学科,如数学或地理,以一种既成的逻辑方式来实现。德育一般体现在一个小小的故事中,体现在最细微的一言一行中。因此,德育需要通过活生生的实例来使学生受到启发,道德教育需要在日常实践的细节中得到升华。

 一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是活生生的道德模范,甚至是孩子们心中崇拜的英雄。有人说:“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都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将德育意识潜藏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比如有些同学的环保意识不很明显,喜欢浪费水资源,乱丢垃圾,我不仅在平时的生活教育中教导学生,还通过自己的举动来给孩子们做好示范,如勤关水龙头,看到垃圾就弯腰捡起来等,孩子们受到老师的影响,慢慢改变了之前不好的习惯。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和引路人。

二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班主任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能和谐.

三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要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在班级管理中,我设制了值日班长轮流制.这样每位学生每天都承担一定的工作,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的服务和管理.在服务和管理中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使整个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事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过程,也是自身能力培养和人格完善的过程.

四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要启发和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其达到内心的升华与净化,面对现代社会丰富多彩,人心浮躁,外界影响多种多样下我们的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必然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根据初中生易激动兴奋,易受客观外界影响的特点我有计划地实施读一些名言警句来启发他们的心灵.而且我始终坚持带领学生学习经典名篇,让学生获得间接的道德体验及追求光明,要求进步的成功体验.

五  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篇2

【中图分类号】G807.04

一、引言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o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与其他科目相比,体育课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教师时刻将德育渗透到课堂中责无旁贷。在新课标视野下,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探寻提高体育教学的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具体牢施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在体育教学中寓德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并将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付诸于实际的行动,让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表现出德育的效果。加之,体育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德育优势,如进行各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本领,提高美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完善个性的形成。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可以启迪学生的社会意识并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做好集体的一员。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建立,组织各种游戏、竞赛,可以养成学生公正评判、守规则、相互协作等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是一种有效、可实施的途径,而且在学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方法

3.1组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对学生德育的渗透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进行有效地组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的有效组织和使用,可以使学生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去是适应此时此刻的现实状况,并在成功克服困难或者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后实现价值感和满足感的享受。比如通过组织学生高喊口号,锻炼学生阳光朝气的性格和敢于演说的勇气;坚持课外活动,经于风吹日晒,锻炼学生坚强的性格。这些锻炼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德育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3.2在游戏情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程一直是所有学生心中较为喜爱的一门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灵活性更好,更具有趣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趣味游戏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捕鱼”游戏,首先将同学分为两组,一组是以自由活动的鱼儿,另一组则需要手拉手连成渔网,对鱼儿进“抓捕”活动。游戏中学生会发现渔网只有团结才能够抓到道鱼儿,游戏非常灵活,既不能落单也不能太过聚集。游戏后教师以让学生说说感受,学生自然可以将游戏中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师再对其进行补充引导,那么一堂体育与德育结合的课程就成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印第安人跑”的游戏,让学生在赛道上设定一些例如体操垫、双杆、跳马障碍物,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比赛,最终团队用时最短的为胜利者。通过这样的游戏比赛,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赛道就如人生的跑道,总免不了障碍与坎坷,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与合作精神,最后都一定会取得胜利。

3.3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榜样示范教育

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起表率的作用,成为学生最好、最明显的榜样,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在教学中向学生科普体育界榜样事迹,告诉学生运动员英勇拼搏、不怕苦、不怕难,艰苦训练的事例以及为国争光的事迹,让学生对运动员产生钦佩之情,从而在体育课堂上能够认真学习,努力锻炼,时刻以运动健儿为榜样。当然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自身言行的把控,做到举止大方、谈吐得当,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说话和动作感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化身榜样,以自身行动带动学生共演锻炼,帮助学生完成德育教育。教师要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配合关系,与学生做到平等交流,在体育课堂中积极给学生陪练,帮助学生完成体育技能学习,在学生进行训练之前,对体育项目进行详细的说明解释,学生练习时要及时指导并亲身示范,从而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4教师要更新德育教学理念

教师要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提高德育素养,重视课堂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3.5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事、团队合作的方式方法,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体育教学与德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奋进和遵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闫建珍.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技风,2014,24:220.

[2]殷洁森.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初探[J].体育科技,2014,06:32+35.

篇3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40-02

前不久,我所在的班级出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学生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她,结果这位学生怀恨在心,在老师的宿舍门前贴了一幅画谩骂老师,让老师很生气。联想到这一段网络上出现的许多校园事件,比如像殴打老师、校园暴力等,使我不仅对中学生的德育状况担忧起来。中学生是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90后的中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这一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对新形势下的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老师面临的重要工作,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造成当代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的教育水平如何,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今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娇纵溺爱的家庭。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在家里有父母百般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对子女是有求必应,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养成了孩子娇纵任性的性格,不能受一点委屈。到学校唯我独尊,很难与其他学生相处,不能受一点的挫折,更不能忍受老师对他的教育和管理。第二是离异家庭的学生。现在由于受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孩子孤僻、叛逆的性格,对社会充满了敌视,不再相信任何人,这样的孩子也最难相处和沟通。

二是社会的因素。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思想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弱点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养成了他们过分强调索取、以自我为中心,物质欲膨胀,金钱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泛滥。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在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优秀文化同时,国外一些腐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对中学生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它是把双刃剑,内容良莠不齐,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特别是一些学生沉迷于上网,在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等,不仅耽误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也使他们更容易脱离社会、自我封闭,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人格障碍。

三是学校的因素。虽然现在素质教育提得很响,但只要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应试教育思想就不会消失。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还是注重升学率,看考上重点大学的比率。在这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升学率的竞争。学校对德育的教育日趋弱化。“人的教育”从教育的“中心”退却为教育的“边缘”,德育教育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教育。当我们面对学校弱化的德育教育,也真的是很无奈,为之心痛。

其次,针对上述中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是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爱护孩子固然没错,但要有正确的方法,一定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的,也很难成才。家长应该有责任感,努力为国家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新一代的建设者。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访等途径,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得当,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也不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溺爱娇惯,教育方式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对有问题家庭的学生要特别留心,帮助他们克服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第二是净化社会环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努力为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多进行一些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净化网络,打击网络上的不健康的内容。另外要多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一定要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对青少年的腐蚀,形成人人负责,共创良好社会环境的社会氛围。

三是加强学校教育。一方面,优化学校环境。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环境的优化对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学校在这一方面应做到:一、校园环境要优美,让青少年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和时代气息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二、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少年德育师资的整体素质,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三结合,使青少年德育工作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三、形成正确的校园舆论。正确的校园舆论,能起到表扬、鞭策、扶正祛邪、激励进取的导向作用。四、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培养优良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也是青少年积极进取的动力源。另一方面,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班会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种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再次,提高教师素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老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执教者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他的一言一行会无声的影响着身边的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

德育的基础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工作。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如果说学生是一艘刚刚起航的船,教师就是掌握引航的舵手,家长则是护航的水手,社会是航行的大海,几股力量有机地凝聚在一起,教育效果才能是加法,才能促使航船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让家、校、社形成合力,共同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目标服务,达成共识,相互配合,促进每一位中学生健康成长!

篇4

在学校新的体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学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课不仅是为了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要为学校的德育服务。在体育课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下面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德育教育提供前提

德乌中斯基说:“教育者个人对青少年心灵起影响的那种教育力量,是不可能用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意向、任何处分或鼓励方法来代替的。”的确,体育教师作为一个德育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忽视其素质和他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教师应率先垂范,切不可不拘小节,把粗暴懒散等不良风气在同学们中展现开来。在体育课堂上,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严肃庄重、健康而有朝气。通过良好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渲染,同时也获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方法的合理性相当重要。例如,在100米的跨栏跑教学中,过栏技术是一个难点,按照一贯的教法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技术要领,做示范动作,学生也是当然肃目立听,可当轮到学生练习时,一个个上蹦下跳,一踏糊涂。教师只好再集合,再示范。这样不仅浪费很多时间,而且老师还累得荒,学生又掌握不了要领。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先从思想教育入手,根据学生心理害怕特点,先找出原因,再教他们怎样克服这种恐惧感,同时告诉他们怎样做才能省时省力又不减速,然后又让学生自己找出难点、症结,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边练习边体会。这样学生就会在无形中克服了心理因素,并练得高兴,获得成功,因此也培养了学生果断、机智的勇敢精神。

三、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

准备活动是在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然而就是由于准备活动堂堂课有,就有许多教师把这个教学部分安排得又是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这样就会对后面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设法做一些针对于上课基本内容相关的有趣味的新颖的准备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兴趣性,并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例如,上篮球课时,让同学们进行运球接力赛、四角传球及投篮比赛等,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如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根据体育教材中的不同内容实施不同的德育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让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教师安排田径项目中的长跑800米或1500米等耐力活动时,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讲清长跑的技术要点,呼吸频率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当学生在运动中出现惰性极点时,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困难,要求人应该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持久的忍耐力。又如在篮球比赛中,虽然个人技术重要,但均需要在同伴的良好配合下方能打出水平。这样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对培养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起到积极作用。

五、德育在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事件后的实施

由于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时常会出现一些良好的或不良的现象,所以教师要捕捉学生的一切动作。发现好的要及时表扬,不良的要及时纠正;或在课程结束阶段进行不点名的评点,使学生明辨是非,以形成正确的心理认识。例如,在一次跳高教学中,我反复讲清动作要求、技术动作关键之处,又做了几次示范动作,并得到学生的叫好,然后让学生练习时就先让几个平时素质较好、对教学技术动作掌握较快的学生先行试跳,以带动后面学生的积极性。不料该生没有掌握好要领,过杠时脚没及时提起,被横杆绊住,摔了一跤,这一摔把全班同学的信心和勇气全摔掉了。在随后的练习中,大家你推我,我让你,没有一点积极性,好像不大愿意练,即使胆子大一点的也是跑到横杆前,却不敢起跳。对于这一现象,我及时停止练习,耐心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同时着重讲了我国一些优秀运动员带伤参赛,为国争光的顽强拼搏故事,鼓励学生只要能树立信心,鼓起勇气,任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经过一番动员,同学们很快消除了心理障碍。同时,我也把高度降低了一点,当再次练习时,个个争先恐后,积极练习,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体育课中,由准备到结束、由技术课到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能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就能在体育课上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又很好地渗透了德育教育,从而充分地发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篇5

1 提出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

1.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个人利益的迅速增长以及有关配套措施还难以及时跟上,许多护生对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感到迷茫,甚至以个人为中心,对待护理工作怕苦怕累,缺乏长远的人生目标,甚至认为服务工作很低下。因此,如何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教学中,任课老师要非常重视把德育教育和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护生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加强学习各科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这应该是每个学生的人生目标。护生是医院的未来,是患者的未来,而且还具有极为宝贵的可塑性,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她们,帮助她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1.2培养“主人翁”精神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工作常常被放在次要的位置,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医院和广大患者应有的肯定,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不到认可,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把医院当成家,把广大患者看成家中的贵客,把护理工作当成经营手段,把患者的健康当做人生最大的鼓励,树立起“主人翁”精神,那么护理人员工作起来一定会精力充沛,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与知名度,同时体现出护士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2 提高护生素质

2.1思想品德素质 在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把培养护生的高尚品德放在第一位,注重培养护生自尊、自爱、自强,热爱护理事业,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为人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贡献中体现人生价值。在护理职业道德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道德修养,即慎独修养。慎独修养是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必须谨慎不苟。无论病人是否意识清醒,无论周围是否有人注意,护士都应严于律己、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而不应有任何疏漏,更不能有弄虚作假的行为。

2.2心理素质 由于护理对象来源广泛,文化层次、经济水平、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护理工作又细致繁杂,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平和心态,无论病人身份高低贵贱都一视同仁。对待病人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高度的正义感,尊重病人的人格及文化习惯,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心胸开阔和豁达坦然的气度。对待同事互敬互爱、互学互帮,团结协作,虚心求教,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断获取新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业。还要注意绝不把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以良好的情绪影响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员。

3 树立明礼诚信的良好风尚

3.1文明礼让是品德高尚的表现 在护患关系和护护关系中,应该做到语言文明、彬彬有礼。在护生之间相处时,由于个性、价值观的不同,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矛盾发生时,如果做到相互谦让,设身处地的替对方着想,则能使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人都有发光的一面,要换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发现对方的优点,以对方优点来比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那么人人都能相处的很融洽。

3.2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护士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和保证。诚实守信能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喜爱。护理工作是相互协作又分工明确的工作,稍有懈怠就会造成工作脱节,甚至发生差错事故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后果严重时护士还要受到法律制裁。护生要自觉树立诚信意识,为人处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工作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杜绝发生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及弄虚作假而造成病人病程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危害生命的事件。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通过德育教育,提高护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向社会输送一批批文明礼让、诚实守信、具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白衣天使”,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如春风般充满中华大地。

篇6

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渗透德育教育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教师应该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联系学生德育实际,拓展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究竟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谈谈我的体会。

一、现状浅析

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并不容乐观,加强以“八荣八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受到诸多因素制约。高科技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正改变这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农村教育投入有限,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多数学校仍是“一张嘴、两支笔、三尺讲台”式的言传身教。教学手段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另外,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一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视了品德教育或注重对孩子的口头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等等。这些都影响了孩子们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德育内容

(一)充实德育的“双基”内容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德育教育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抓好基本的政治方向教育的同时抓好基本的文明习惯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上下功夫。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用身边的鲜活事例去影响学生。汶川地震中马健用自己的双手刨除了瓦砾下面的项孝廉,小学二年级的陈浩救出了几名同学后受伤。这些实例都是很好的教材。

(二)充实良好心理品质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道德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做后盾,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按照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避免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犯罪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这与他们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

三、具体方法

(一)加强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

(二)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一样,仅靠书本,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将德育和社会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人生品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遵循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

(三)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进行品德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四)以德育促发展,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其特点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

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寓德育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之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全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优选符合中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1)立足德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真正、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掌握他们的总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异。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就像著名画家达・芬奇刚一开始学画鸡蛋一样,看上去鸡蛋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看时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

(2)立足德育的人文性和时代性

现代的中学生讲究实际,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孩子的问题,要正面加以引导,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力戒片面和偏激,使学校德育不失实效性。

篇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各方面的发展更是迅猛,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教育方面,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祖国交给他们的使命。小学作为学生重要的阶段,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价值观,因此必须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过程要充分的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总结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必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推陈出新,将学生健康的成长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家长联合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目前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对孩子进行教育,在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孩子内心需要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德育教育问题,导致孩子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成年之后误入歧途,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整体的国民素质和品德[1]。未成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容易被误导,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必须对孩子的德育教育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会环境对小学德育教育带淼挠跋臁T谛畔⒒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信息内容的质量却是在不断的下降,不健康的内容对小学生的毒害也是尤为严重的,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容易轻信网络上的传言,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当前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另外夫妻双方不合经常吵架,让孩子的心理也蒙受了很大的阴影。一些家庭的长辈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从小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导致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展开。

最后,学校里教育模式的落后。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很多学校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方式,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意识,体会不到德育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教师在平日的生活中也不能保持良好的形象,对自身的要求过低,在学生之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基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第一,发挥社会育人的功能。不断的改善育人的环境,联合学校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巧妙的使用当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多让学生参加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小红帽等等,宣传社会城市劳模的先进事迹,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教会学生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谨防学生被骗,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科学上网。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孩子团结互助的优良作风。

第二,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自身的德育教育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孩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梳理好的榜样,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解决孩子的苦恼,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向教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及状态,及时的发现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避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培养孩子的团结与他人分享的意识,从小树立高尚的品格,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亲子活动,让孩子心中充满安全感,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三,教师应该严格的按照课时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情操,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另外教师还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好的榜样,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2],将德育教育的工作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引入恰当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形成积极开动思维的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检查和监督的工作。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弱,在完成课时任务时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及监督,确保完成的质量。在学生品德及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时,及时的联系学生家长,找到问题的根源,排除孩子德育方面的障碍,并且定期的召开学生家长会,与社会建立相关紧密联系,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形成一个整体,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需要社会、家庭及学校方面的高度重视,编排德育教育的内容时要结合当前时代的需要及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的减小社会及家庭对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孩子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生教育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观,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工作核心,不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新德育教育的模式,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3]。

【参考文献】

篇8

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早期的教育对性格的塑造非常关键。《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让阳光下的花朵长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就需要幼儿园教师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所以,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幼儿园在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占据首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一、影响幼儿德育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有关专家以为,人在幼儿阶段的可塑性最大,判定好与坏、善与恶的一些形象概念,就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作为正在形成思想、性格的幼儿时期,教师是最直接的引导者和教授者。在幼儿眼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效仿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构成了幼儿思想道德的主力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疑是说明教师不单单是机械的教书匠,而是具有智慧、知识和人格魅力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幼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

(一)寓德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如何培养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环节渗透,细节观察,把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时每刻进行教育:从幼儿早晨进园开始,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问好;晨间活动时,各班都对幼儿进行德育十分钟教育;在组织喝水时,教育幼儿排队接水,不推挤,不浪费水;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与人合作;户外活动前,领孩子们捡起院中飘落的树叶、纸屑等,增强幼儿文明意识,久而久之,“请、谢谢、对不起、不用谢”等文明用语已被幼儿常挂嘴边,打架、骂人的现象少了,乐于助人的现象却随处可见。幼儿大多以我为中心,对事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机会,如:在课外,组织幼儿做游戏丢手绢、贴鼻子、贴壁等,在教学中鼓励幼儿互帮互助,从同伴中挑选自己最信任的人担任自己的“小老师”或竞争对手;课堂上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往辨别、体验、理解他人存在的情感,对于幼儿之间的矛盾纠纷,放手让幼儿自己发现题目、解决题目,从而让幼儿熟悉到合作谦让,团结友爱,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寓德育于良好环境的创设当中。环境的创设来促进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路径。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各种品德教育融于班级的环境中,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弥散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例如,在幼儿园大班可设立“德育之星”栏目,这个栏目中可设“我为集体做好事”“我帮助了小伙伴”“我会讲礼貌”等若干个小栏目。在每个小栏目中评出若干个“德育之星”,教师要为被评上的孩子在相应的栏目内盖上“星星印章”。每个月再根据这些评选结果来统计哪个孩子得到的“星星印章”最多,这个就可以当选为当月的“德育之星”。这种正面激励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个孩子内心潜在的向上性。

篇9

二、给学生上好德育课

小学生,尤其农村小学生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耐性很强,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形成自己的正确的,稳定的价值观念,非常重要,这就要德育智育并重,甚至德育重于智育。蒙牛乳业用人语录:有德有才,必须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控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可见德智孰重。

三、学校德育工作要常态化,生活化

把德育教育做到和每天洗脸刷牙一样;课程实施,融会贯通,智中育德,德中启智,德智并举;让育德在学校中有形,将德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每个角落,重视小事,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手,从每一句话着手,从有形再到无形,从强制到自觉,忌口号化。

四、给家长上好德育课,构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阳光桥梁

让家庭和学校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第一,要开办家长学校,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二,学校设家长接待日,专门接待来访家长,在某些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第三,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从而因材施教。第四,设“家校联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发送到家长手中,并回收反馈信息,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

篇1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道德风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种逐步适合时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也为中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 营造良好的中学德育教育氛围

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乃至知识才能的增长,总是受到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家庭小环境,乃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学校要特别重视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要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风、校歌、校规,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加大对德育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大德育教育宣传的途径。设置德育教育专栏,名人名言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大投入绿化校园,校内绿草茵茵、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我国的教育目的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作位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德育教育首位的战略观念。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漩涡中冲出来,这些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要明确“德育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德育教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道理,真正把德育教育首位放在战略的高度去思考,通过学校这个主阵地,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2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结合社会发展

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教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教育内容要坚决压缩,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去构建一种道德理论,而是要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行为,这是评价德育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要件。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内容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尤其是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联系。倘若我们希望了解人们的某种道德行为,那么就必须去分析促成这一行为产生的动机背后的动力――人的需要。这里的需要既包括学生个体内在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德育教育在本质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也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对话过程。因此,首先要关注中学生的个人需要,分析这些内在需要的心理源泉,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需要,并能自觉地以之约束自己的育行。所以说,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否则,必将与现实脱节,使得中学德育教育陷入内容知识化、程序化的境地,缺少与时俱进性。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关于德育教育内容的更新我们应注重“课堂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引导学生撰写各种社会调查小报告和总结等,还要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把乡土情、校情等引入课本中,还应增加对家乡的典范人物,和家乡时代的变化人民生活的改观等的内容,这对家乡文化的宣传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这些内容的增加大大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其具有生活化。

3 改革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德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随时代的发展做调整和创新,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大多停留在书本、课堂和口头上,灌输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中学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将理论教育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老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有目的地设计模拟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的场景,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主体验、现身说法等情景教学,引入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可通过录像幻灯、语言描绘、实况播音、辨析讨论、价值判断、道德评价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互动式,将包办替代改为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在德育实践中,教师还可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或活动,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或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进行社会标准价值判断和行为修正。只有这样,德育教学才能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体现。

此外,还应创新多元教育形式,丰富德育教育方法。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多途径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具体的讲,中学德育教育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丰富教育。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月等。二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宣传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或是身边熟悉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使抽象的伦理道德、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以个性培养个性,进而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育培养学生德育观念。

结论

中学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营造良好的中学德育教育氛围,坚持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氛围,提高其待遇和素质,完善考核标准和培训机制。中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不仅要结合中学生和生活的实际,而且要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将多元化的社会需要渗透到德育教育的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磨丽萍.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

[2]桑昭惠.浅议德育教育中的美学应用[J]

篇11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明确学习目的。许多小学生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有的学生是随父母所愿,有的学生是学校教学规定等等,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自从笔者毕业至今,一直教授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刚进入小学的小朋友,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首先笔者告诉学生英语在国际中的地位,只有学好英语,才能与更多的国际友人交流,才能了解其他国家,也能宣扬自己的国家。

二、 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现性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视为教学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善于抓住教材中语言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把德育引入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充实知识的同时又健全人格,真正实现德智相长,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笔者经常教授的对象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刚接触的小朋友来说,英语还是很新奇的,学习起来也比较积极,笔者在教授新课的时候边学新内容,边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学习。

1、笔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教材分析,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但就是这些简单的交际用语,好好发掘,还是能体现德育教育。

1.1 、例如笔者教授1A Unit10 Whats colour?颜色单词学习的时候,笔者想到国家的国旗,颜色丰富,鲜艳。如果利用这些国旗设计一些活动,既能巩固学到的颜色单词,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国旗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国旗的图案和颜色,然后提问:what colour is it?然后引导学生用所学单词和句型回答。当出示中国国旗时,先告诉学生这是我们国家的国旗,我们是中国人,这是中国国旗,再让学生认真观察国旗的颜色和图案,告诉学生:它的名字叫五星红旗。It is yellow and red.每周一的早上,我们举行升旗仪式,把这面五星红旗升到蓝天,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升旗仪式上要肃穆、庄严,立正站好,不能嬉笑打闹,在任何地方看到国旗都应该立正、敬礼。

1.2、在教授1A Unit2 Good morning礼貌用语的一课时,笔者根据网上一些比较不错的范例,改编了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早上见面Good morning;问候你好How are you;下午问好Good afternoon;晚上招呼Good evening;新朋友你好How do you do ;晚安说声Good night;熟人见面Nice to meet you ;打扰别人不用慌,Excuse me帮你忙;若是真的犯了错,I’m sorry 可别忘;Thank you 常在口上挂;You are welcome表不谢;分手说声Goodbye,笔者要求他们平时在学校,在家中和老师、父母及其他学生之间要讲究文明礼貌。小学生从小开始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教会学生的一项基本礼仪。

1.3、笔者在教授2A Uint2 一课时,文中展现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是一些在动物园中才能见到的动物,同时借助PPT,让学生看了一些自由自在的快乐的小动物,学生们的兴趣相当浓厚,为了挖掘教材中渗透着的德育教学,我参考了其他老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并根据电视里现在为了教育孩子的一些动画,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一转眼刚刚还是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山,清澈的小溪流淌的是黑色的污水,鸟儿的歌声不再有,鱼儿也不见了踪影,还有一幅幅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的图片,激起了学生们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我请同学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说一说两幅图片之间的不同点,这样既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最后让学生们观看一些现在我们的美好环境,这样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受到了美的陶冶。

1.4、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成功。笔者在教授Clean the desk,please的时候,让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让他们所学的单词表演一下他们在家里可以帮助父母做的一些小事,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可谓一举二得。

篇1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大多为中考落榜生,学习兴趣一般比较淡薄;有些孩子来自偏远农村,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缺少父母的关爱,大部分中职生还未成年,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需要老师加以正确引导。

一、当前中职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中职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较薄弱。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院校生源基础差,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加之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重理轻文”思想,使学生对人文学科不够重视。

(2)心理素质较差。尽管中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使中职教育成为很多家长的无奈选择。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就业环境不够理想、待遇水平不高,中职生对前途感到渺茫,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情绪不稳定,存在一定的自卑感。

(3)集体观念较淡薄。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对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逃避甚至对抗集体;一些学生纪律散漫,不愿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即使给予纪律处分,也难以解决其思想问题。

面对这些中职生,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尤其做为一名德育老师,更要主动了解他们,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为这些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呵护,可塑性比较强,让表扬成为成功之母吧。

二、中职生需要爱的呵护

针对中职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中职院校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机智、风趣幽默等方法,循循善诱的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学习的情趣。

柏拉图曾将爱视为一切道德和精神进步的基础,甚至是一种非常特殊而又普遍的本性。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的教师无疑会把学生视为活泼而丰富的创造者。教师之所以爱学生不是因为他想要这么做,更不是因为他应该这么做,而是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后,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悦纳其学生的内心体验,是心甘情愿地付出,是一种想到自己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愉悦或关注。

三、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1)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师生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和谐的、融洽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认为该老师对学生热情,并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喜欢其教的那门学科,从而产生兴趣,养成积极学习的态度。俗话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应尊重别人。教师应该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目光要关注每一名学生,要尽量使每一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努力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声音,使学生愿意与你相处,愿意成为你的知心朋友。大教育家孔子在学校教育中明确地形成了师生相互欣赏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后代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提供了范例,树立了榜样。融洽的教学关系,也会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热情,从而促进理解力、记忆力地提高。

(2)发挥品质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与中职生接触最多是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感染,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同龄阶段,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容易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通过发挥品质优秀学生的作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要鼓励班委会学生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多与其他学生沟通,探讨生活学习和人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与班委会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班委会学生干部与其他学生的学习交流,加深对其他学生的了解,实时掌握其他学生的动向,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帮助解决,避免养成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加强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只有启发智慧,才能够提升觉悟,从而使德行的培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明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体悟到道德的重要意义,并接受圣贤的教导。弘扬中华文明,首先就要认真地学习和继承传统的文化和美德,进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做为一名德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仰和人生观,立志毕业后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