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合理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12 09:38: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排水工程合理化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排水工程合理化建议

篇1

1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内容与任务

1. 1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内容

对于市政给排水设计来说,首先需要处理的是市政工程的范围与地表以及排水系统的给水量,来确定给排水的设计方案。而对于建设规划中的用地,应进行严格的、有效的管理,对于当前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结合设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总规划是最重要的,通常对设计方案、排水专项与给水专项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市政给排水设计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以社会科学技术为有效的依据,同时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规划设计给排水收集、输送与净化,进而实现给排水系统的协调分配。

1. 2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任务

市政给排水工程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以及地表上的一些污水等。市政给排水系统由排水管道、废水处理场和最终处理设施等部分组成。其中,排水管道用于收集和运输废水,通常由合流管道与分流管道两部分组成。在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时,雨水与污水一般通过合流管道来进行运输,而分流管道由污水与雨水系统两部分组成。给排水系统可把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处理干净,实现废水处理的目标。

2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2. 1 给排水与城市用地规划之间的问题

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中的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紧张的形势加剧,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对于市政道路、地面排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合理规划用地。在一些新的城市规划区,给排水工程中的问题比较多,而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把市政给排水设计与城市竖向用地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导致城市规划不完善,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

2) 由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受到城市竖向用地的影响,因此,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采用短管压力流与重力流两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高程低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做好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评审工作,及时调整雨水排水系统中不合理的地方,根据相关的规范来设计短管压力流。

2. 2 污水管埋设深度不够

在现阶段的污水管道掩埋设计中,由于原来污水提升泵设计不合理,因此便出现了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太深的问题,最终出现的问题是污水管网高程设计不合理。在确定原来污水提升泵站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这一泵站距离某绿化区的距离比较近。而在单项管材设计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法、基础施工等的选择均不合理,因此也就降低了市政给排水管网的实际功效。总而言之,污水管埋设深度不够,是当前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出现污水管道埋设深度不合理则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污水管埋设深度如果比较深,则可能造成一些规划区污水管高程设置不合理,同时也会对原污水提升泵规划存放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

2. 3 市政给排水规划相对滞后

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往往忽视排水的重要性,而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城市道路建设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市政给排水设计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给排水工程在一期施工完成之后,由于排水规划工程存在问题,而导致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施工,使得规划指导失去其实际意义。

3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3. 1 合理设计给水管道

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在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市政给水管道时,设计单位必须重视城市排水的需要,把城市排水设计要求考虑在内,合理规划城市给水管道,精确计算给水管道的铺设长度和范围等,从而尽可能缩短排水管道之间的距离。同时,重新设计规划原有的给水管道,尽量采用大直径管道,比如把原有管道设计成为DN25,从而更好满足城市排水的实际需要。通过合理化的设计,可减小管道末端的噪声。而对于给水压力问题,设计人员可在给水管线上增设加压阀或者减压阀等装置,降低管道承受的压力,从而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3. 2 管道材质的选择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给水管道材质,应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而这主要是因为管道材质对水质影响大。因此,在管道设计中,应尽量使用钢材料的管道,这样可解决渗漏与腐蚀等问题,同时确保管道不会有较大的噪声。同时,在铺设管道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确保排水管线与用户的休息区有一定距离,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

3. 3 地漏水封的解决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地漏水封指的是下水管道与地上空间的连接口,传统的地漏通过地漏本身便能够形成水封,把管道系统与上部结构分开。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分析指出,地漏水封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对城市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其会产生异味或者有毒气体。所以,这就要求在设计中,设计单位重视地漏水封问题,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来设计地漏水封,具体来说便是: 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 mm。通过规范设计,来解决地漏水封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应定期往水封中添加一定量的水,从而有效避免水封由于干涸而失去效果。

3. 4 注重市政给排水的规划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初期,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分析所需的材料与数据,从而为设计出高水平的市政排水系统提供可靠的理论保证。同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应结合给水工程等市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其与其他工程的协调问题。

而注重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就应开展全面的论证,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合理控制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严肃性,如果有变更工程,同样需要开展严谨的论证。在执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各级各部门均应重视规划执行力度的检查,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环境质量水平。

4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材料的性能,提高了设计水平,但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即便应用了现代化的设计软件,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比如与城市其他管道之间的结合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质量。在本文中,笔者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化建议两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参考文献:

[1] 谭玉玉. 基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及其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1( 24) : 139-140.

[2] 于雷鸣. 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的特点与问题探讨[J]. 中外建筑,2013( 2) : 77-78.

篇2

给排水工程在房地产项目建设中控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影响到整个房地产项目的验收及使用功能,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要实现房地产项目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效管理和具备应对措施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决定工程质量

房地产项目工程建设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形成,应重视提高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从事给排水工程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给排水和消防分部工程各系统的内容及设计、施工规范、有关主管部门正式及 “非正式”规定,熟悉建安相关各专业的设计、施工规范,努力提高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相关专业的知识,积累相关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等现场经验,了解本专业不断进步的创新技术,并具综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工程预决算、工序衔接及工种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等,熟悉给排水分部工程质量通病,在技术上、组织上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预见性地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管道、设备等交叉施工及各种管道综合布置避让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细致地搞好给排水工程前期管理,促进房地产开发项目顺利开展。

2、做好工程决策、设计及施工事前的质量控制

重视前期管理,做好项目给排水工程决策、设计及施工事前质量控制,把握重点和难点,实现房地产项目投入和产出良性循环。房地产项目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管理(包括立项、规划、设计及图纸会审等)、工程建设(包括施工、竣工验收及资料归档管理等)和销售管理(包括销售和物业管理等)等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房企必须对各个环节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防范。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有失败,不允许有不合格品。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不是事后发现问题,而是事前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或者事前识别质量隐患,重视工程形成的每一个环节,不局限于传统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重视事前控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质量管理零缺陷。

2.1 项目建设前期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

未雨绸缪,重视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全面掌握工程建设第一手资料,如工程建设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情况;其次,重视测绘工作,确保项目总体规划、单体建设与周边室外给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协调。

2.2 重视项目图纸会审事前控制工作。

设计图纸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图纸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审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应组织好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和监督等单位、部门参加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会议。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有些场合,虽设计符合规范,但现场实际施工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改优化,将理论和实际结合,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多方应共同斟酌把关,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和差错,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提出,以便设计对审图时所提问题及时做出补充修改完善,并协调解决会审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形成会议纪要,防患于未然,事先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2.1 注意审查给排水设计说明。

检查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消防、环保等当地主管部门的正式及“非正式”的规定。

2.2.2 注意审查给水、排水、消防平面图和系统图。

首先,检查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土建图与给排水施工图是否配合,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打架”,管道设置是否合理,给排水、消防管线(线槽)穿梁时,是否影响结构安全,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使用和消防要求;其次,检查图纸是否符合规范,例如重点检查水表、阀门的设置情况,建议突破相关规范合理增设小区室外给水、消防系统阀门、水表,表面上增加建设成本,但实际上合理增设阀门、水表可形成多个独立小网络式防火墙,设置多个水表便于通过消防、给水水表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检查漏水隐患,设置多个阀门犹如设置防火墙有利于检查漏水隐患、 物业管理及拯救系统质量缺陷 ,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再次,检查供水网络是否遵循规范、合理分区。

2.2.3 注意审查给排水等综合管网图。

检查项目综合管线图,是否统筹整个项目,室外上水管网、市政排水管网是否配套协调。检查管道施工规范要求,管道坡度是否注明,雨污水管设置检查井距离是否过长,管道埋设深度是否足够。

2.2.4 注意审查设计所选用的给排水管道、材料及设备质量。

对所用材料的利弊提出问题或建议,供设计或建设单位参考,要求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共同把关,采用合格、合理的管材、管件、阀门和设备。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工程质量,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关系建筑物使用功能和使用价值。如上海某高层小区,室外地下给水管道系统建成后,还未竣工,水压偏低,泄漏严重,无法使用,经检查发现选用管道材料部分不合格,无奈重新建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2.5 注意审查管径大小是否合适、合理。

如一些公共卫生间由于目前使用条件及人员的复杂,其污水总立管管径不能按通常几个蹲位来计算,有时设计 DN 100的管径,往往要加大到DN 150,才不易堵塞。还有南方雨季雨量偏大,雨水管径设置应因地制宜。

3、做好施工前质量控制其他准备工作

3.1 做好施工前工程概预算。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工程概预算,掌握工程施工有关工程量第一手资料,结合合同、图纸以及土建的总体进度做好给排水工程前期施工准备,做好工程项目投资、质量和进度事前控制。

3.2 提前参与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选型与定货。

根据图纸,结合规范、标准和工程实际, 注重其功能性价比,货比三家,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工程投资、质量、进度优化。

3.3 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控制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等事前控制。

篇3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建筑材料不断的被发现,并应用到当下的工程施工中去,这些技术的发展也同样带动了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当然也受益匪浅,但是由于城市发展过于迅速,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的因素,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更是影响到了市政工程的质量,为了能够取得更大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上的效益,我们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防整治措施,防止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分析

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时,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保证给排水的设计能够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对设计范围内给排水的水量进行科学的分析计算,保证工程措施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方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保证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质量。

1.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要求能得到满足

作为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首要要求就是,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城市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居住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这就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适应人口的增加,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用水需求。因此,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时,要保证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等要能够满足远期规划的需要,要对城市中的空间进行利用,同时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进行给排水改造,保证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保证城市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对城市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需要进行管道下挖敷设的,因此,很难避免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对于环保的意识很高,因此,在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应该对当地环境进行系统的调查,然后制定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时刻都体现出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设计中,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有很多城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忽略掉环境保护的问题,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可以实现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目的。

3.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互协调

进行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时,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协调一致性,给排水规划要与其他各专项规划相互结合,适当超前避免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同时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对给排水设施等的位置进行充分考虑,这样设计的城市才能坚持长远的发展,避免造成资源等的浪费,两者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在设计中要坚持科学的设计原则。

二、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工作

1.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应考虑城市远期发展,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将给排水管道设计在慢车道或人行道可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安全系数。应考虑适当多预留一些支管,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供水主管道不宜开口过多,可考虑结合地下旁通式消防预留接口。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现场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地形地貌和地质等资料,并以此确定应用何种材质的管材。因地制宜地设计相宜的管道方位和材料,是提高给水管道施工安全和高效的重要方法。

2.认真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施工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施工技术要求、工程规模、工期和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而编写。具体地就是依据工程本身的特点,将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之在一定时间内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科学地进行时间组织、空间组织和资源组织,是工程施工质量好、进度快、成本低的重要手段。

3.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工前仔细阅图、熟图,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提出施工合理化建议。对图纸漏、错、缺等问题尽早发现,以便在施工交底时解决,避免施工返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只有熟悉图纸并掌握了管线的长度、走向、管材直径以及与施工区域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应对一切突发事件。

三、给排水系统的具体规划设计

1.给水系统的科学设计

随着屋面水箱的取消,我国的供水设施不断的发展变化,用管网压力直接提供供水的情况增多,城市供水压力不断的增加,在高峰期城市的用水量非常大,我国城市的水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进行供水系统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水塔(高位水池)的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供水的压力,保证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设计时要合理布置管道的敷设位置,这样可以进行远期的维修和扩容,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雨水设计系统的科学规划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极端恶劣天气的增加,一旦发生强降雨,城市的路面积水现象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对雨水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及时的排除。进行雨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建立合适的流域汇水系统,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设施,地势过低的地方要对城市竖向规划进行调整,对地面的标高进行抬高,必要时设计雨水泵站,同时考虑雨水调蓄池、下凹式绿地等调蓄设施的应用;其次,进行管道建设的过程中,对流域建设的情况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城市水土进行保护,不断的进行管理系统的完善,要保证道路路面的雨水及时的收集排放,达到及时排水的效果;最后,对防洪工程的标准要进行相应的提高,管理的过程中,对河道中的阻碍排水的物体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对水库、渠道等蓄水功能要进行调节,对下游的泄洪压力要进行及时的缓解。

3.污水排放系统的设计规划

污水排放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最后一个内容。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增多,企业生产时产生的废水、污水排放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如果这些污水不能顺利排放,会给城市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进行污水排放系统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当地的企业特点进行设计,保障污水能够顺利的排放出去。

4.对于设备的要求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安装所有机械设备,试运行合格之后再投入到实际工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及较高的技术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保证其安全性与经济性。

四、做好给排水管网设计

1.对排水管线的平面进行优化

应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工程量小、流水畅通、能量节省是给水排水管网的布置原则。正确的定线决定着设计管网的合理性,定线的基本原则是:在设计干管支管时应尽量做到直线布局;同时,定线应尽量借助地理优势使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污水厂;在设计管道时应尽量减小其埋深,并在管道的中途减少提升泵站的设置。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假定管径的每一段都相同,依据挖方的费用来对初始布置的方案进行选择,然后依据算法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之后又引出了排水线的概念,在排水区域内与最终出水口节点相距同样可行管数的节点处用一根排水线连接起来,使问题变为最短路问题,并用动态规划法对其进行求解,然而此法限制了寻优的范围,使得在设计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排除最优方案。

2.对环刚度进行优化

环刚度是埋地排水管抗外压负载能力的综合参数,为了确保在外压负载下水泥埋地排水管能够安全工作,则在设计中环刚度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通常出现形变过大或压屈失稳破坏的管材都是由管材的环刚度过小引起的。相反,造成用材太多、成本过高的原因是环刚度的选择太高,从而使得截面惯性矩的采用量过大。

综上所述,进行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总体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施工过程中,对设计的各项要求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只有做好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4

一、结构耐久性的重要作用

土木工程特别是排水工程的设计中,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环境作用确定的一定条件下,构件可以在使用年限范围内保证安全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的能力。包括化学腐蚀等因素。结构耐久性的对排水工程来说至关重要,它会对工程有着特别严重的影响。甚至对社会来说,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对于公共工程的日常运行都有着长远意义。

给排水结构的构筑物一般都是埋在地下,比如各种水厂,水泵等,所以经常能够直接接触地下水,虽然混凝土的耐久性很好,但是它作为给排水结构的建筑材料,也不能经受地下水和其他化学物品的长时间侵蚀,那使它的性能大幅度下降,并使它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安全性也没有了保障。

二、结构耐久性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设计理念

如今,人们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认识不强在各个行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强度和耐久性都是混凝土结构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但是很多人设计工程的时候只注重强度,而对于耐久性却缺乏认知。也不会根据实际状况采取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据调查,一般情况下,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为25-30年,在恶劣环境下只有15-20年,民用和公共的建筑在使用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50年以上,可是室外的露天构件由于环境相对较差,寿命仅有30-40年。更加严重的是桥梁等其他基础设施工程,因为混凝土上面的保护层稀薄,很快就会出现腐蚀,开裂等现象。海港和码头的混凝土十年左右就会因为开裂而进行大规模整修。据统计,到1998年有743座因侵蚀被损坏的铁路和隧道,是总数的13.2%。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建立污水处理厂,可是大多都没有达到50年就被腐蚀而无法使用。构筑物的保护层脱落侵蚀是普遍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工厂还因此导致停产。比如,有一个北方的污水厂在2003年建立,因为设计人员对混凝土被地下水侵蚀的状况考虑不周,导致污水厂不到五年就被硫酸严重破坏而无法正常使用,工程被迫停水加固,损失很大。天津开发区仅仅在半年时间就出现了严重的混凝土开裂现象。

2.设计的规范有待改善

给排水工程耐久性目前的主要规范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工业建筑物防腐蚀设计规范》等,而《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是最主要的规范,它没有主要阐述耐久性的要求,而是在其他材料、构造规定等其他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没有说明环境和使用年限这些重要的因素,表达不是很明确。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在环境类别划分以及耐久性要求上却有一些不同,导致很多设计人员不知应该怎样适从,造成了诸多不便。

三、对于耐久性的设计提出的建议

最根本的要提高设计人员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认知程度,在实际工程中对结构耐久性重视起来。要意识到,不但要提高强度,结构的耐久性也同样重要。在设计中要对工程结构进行详细精确的计算和测量,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结构耐久性方面也要做好充足的设计。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结构的耐久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使用的年限

一定条件下,用混凝土建造的建筑使用寿命应该在50-100年。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规定,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使用寿命应该是50年,重要建筑和纪念性建筑应该是100年。但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了房屋等建筑的使用寿命,可在排水构筑物等建筑上面没有提及使用寿命。但是通过其他行业的标准规范,排水结构的使用寿命应该为50-100年,至少不能少于50年。现在各种建筑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排水行业作为投资的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着,而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应当越来越被政府重视,所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应当在50年以上。还应该在合约中规定,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后要对使用年限重新限定。

2.环境的类别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都对环境的类别进行了分类。在2010年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把环境类别分成“一、正常的室内环境;无侵蚀环境;二、潮湿的室内环境,非寒冷的露天环境;三、干湿环境,严寒的露天环境;四、水位变动的冬季或严寒环境,湿冷环境;五、海水环境;六、盐渍土环境;七、受侵蚀影响的环境”一共七个类别。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环境上面的分类却与之不同,有一般环境,氯化物环境等五类,并且还在腐蚀程度上做了划分,一共有轻微到严重等六个等级。给排水结构因为长期与水接触,构件经常会收到液体的腐蚀或者是地下水及其他外界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只是在普通混凝土上面做了规范,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对于排水设施的环境类别划分才是合理的,它除了在环境类别上做了分类以外,还对侵蚀程度做了六个等级上的划分,所以更加规范化。还有一些配合之间脱节的现象,这些在设计中不是很容易被察觉到。大多数情况下,工艺专业只提供尺寸,外形等条件,但是对于腐蚀情况并不是很关心,结构专业同样也不注重这一点。这样一来,可能被腐蚀的混凝土会误认为安全而投入使用,对今后的工厂正常运作埋下安全隐患。在工业污水比率较高的工厂中,这种安全隐患能够更加的凸显出来它的可怕性。所以,《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中应该在以后的整编中在这些方面做一定的要求,使其更加全面和规范化。

3.混凝土的结构要求

混凝土的抗冻等级等诸多方面上都属于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要求范围。在《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中,这些方面只做了简单的阐述,没有详细的给出各种环境中材料的要求。而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各种环境下乃求性的要求,但是抗冻和抗渗方面应当遵从《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构造的要求有很多方面,关于保护层和裂缝宽度的要求在《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的6.1.3和5.4.3都有详细的规定,可是还是没有在不同环境下时的要求,但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有着相关规定。

4.施工的质量

在建筑中,施工质量对耐久性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检测材料保护层的厚度,良好的保养措施都对耐久性至关重要的因素。《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都没有对其进行规定和要求,《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及验收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虽然是常规规范,可是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有一些特殊的附加要求,在施工质量上可以作为耐久性的设计参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耐久性作为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施工要求,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很多行业把其作为重要的行业规范来执行。排水工程是我国环境建设上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如果《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中能对耐久性和更加深入的规定和要求,使其更加规范化,这更会引起国家工程结构耐久性的设计高度重视,并且对排水工程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排水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篇5

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而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给排水系统的可靠性、防噪、外观、消防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设计以及施工人员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都要本着技术可行、安全、美观、实用、经济的原则,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将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高速发展,给排水工程在施工管理中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中较为重点的有:

(1)施工质量意识淡薄

在工程施工的实践中,许多施工企业把管理控制的重点放在了工程的进度上,而没有给予工程质量过多的关注,造成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意识较为薄弱。薄弱的质量控制使得质量管理和监控部门责任模糊,机构重叠,效率低下,许多工程建设标准形同虚设,缺乏有力的约束作用。

(2)施工管理控制力度不足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数量多,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较低、施工技术力量较弱,这些劣势使得建筑给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施工单位对各个阶段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力度不足;另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许多施工企业承包能力有限,管理人员不够,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更是稀少,但施工单位为了尽量多承接工程,往往采取分包转包的形式,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工程质量控制力量分散,很难对工程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控制。

(3)施工监理工作不到位

工程监理往往是由第三方的监理机构承担,他们的主要责任是对施工现场施工操作的规范化和施工质量的达标性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我国,一些监理机构技术水平低,工作不负责任,对待一些质量问题模棱两可,工程前期和后期人员配备不齐,使得监理机构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个原因是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关系僵硬,往往出现施工单位对监理的建议和要求不重视或者应付搪塞的现象,施工单位的不配合使得监理人员责任无法正常履行。

(4)施工管理水平较低,规范化缺失

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不断的涌现。国家针对这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制度。虽然国家有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出台,但没有赋予这些制度和规范一定的约束力和监督力,为施工单位管理规范缺失埋下了祸根。我国一些施工企业由于局限于较小的规模、较落后的公司管理模式,使得公司管理水平较低,对工程中的招投标、合同管理、责任划分、技术方案等都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这些都是质量问题产生的温床。

2 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方法分析

2.1给排水工程施工前期阶段的管理

必须熟悉施工图及设计意图,了解室内给排水管道与室外给排水管道的连接位置,管道过基础、墙壁、楼板的位置标高和管道的连接形式,施工方法;了解设计图要求的主要材料及设备的规格、型号及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工程进场的材料,使得工程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及行业标准,为工程施工质量打好最基本的、最关键的基础。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制给排水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将所有问题都考虑到,对一些问题有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待批准合格后,施工企业应严格按审批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2.2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1) 管道安装的管理

在进行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和给水排水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验收规范中的强制性要求及主控项目必须认真执行,一般项目也不可忽视,大部分质量问题都处在被人们忽视的问题上。在进行管道压力试验时,应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如设计未标注要求,应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执行,使得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紧密结合。排水管、雨水管要做灌水试验及通球试验,保证实施顺畅。施工方法要统一,更要落实到位,施工前由班组长按照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施工时应熟手生手搭配进行,这样即培养了施工人员,又能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损耗。施工图中的位置和标高不要在施工过程中擅自进行改动,一定要征求设计的同意。 (2)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要求施工工具及材料摆放整齐,当天施工当天清理,加强施工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严格管理现场的文明施工情况,对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如期完成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任务,准时完成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统一调度各施工单位用电、用水量,雨季施工对全段统一安排防洪排涝措施。

(3)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工作,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交底制度;在施工现场危险区域采取保护措施,并挂明显的标志牌;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执行;管理人员要现场检查指导,杜绝违章作业;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及措施是否落实;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在施工用水主管网每100米长度内应设置消火栓1个;使用电动工具,应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进行检查,防止电火花引火灾。

(4)施工质量控制

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严禁不合格的产品进场;对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使工人熟悉关键部位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水平;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做好跟踪监控,以便更好的督促承包商按照施工程序进行规范操作;管理人员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对给排水系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造成损坏的部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护。

2.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任何建筑物均有沉降,建筑物的沉降对室内排水系统的排出管影响很大。实践中由沉降造成排出管坡度达不到要求甚至倒坡、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普通住宅排水立管至室外检查井的距离一般在3~10m范围,而大多五、六层住宅的沉降量均在60mm以上,若排出管也按标准坡度铺设,就难以保证坡度要求。要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至少需要明确三点:①建筑物的沉降量;②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③沉降所影响的范围。另外,在工程竣工验收前,除按规范对室内排水管道作通水能力试验外,还须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以不漏不堵为合格。对管道工程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管道的平面位置、标高、坡向、管径管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支架卫生器具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阀件、水表、水泵等安装有无漏水现象,卫生器具排水是否通畅,以及管道防腐和保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3 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对于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给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要不断的通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理念、施工控制、监理等内容的管理,有效的提高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质量,以满足民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需要,使给排水工程达到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和美观舒适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完善下,我国市政工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也涌出了大量的施工技术,比如玻璃钢夹砂管顶管技术就在市政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玻璃钢夹砂管的优越性、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玻璃钢夹砂管的优越性

新型研制出来的玻璃钢夹砂管要比钢筋混凝土管有着显著的效果:(1)可以起到耐腐的作用,能够对各种污水以及腐蚀介质进行运输,使用时间也较多,基本是不需要维修的;(2)材质较轻,因为管径缩小,并且管壁比较薄,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节约了资金;(3)携带方便,因为自身重量较轻,在施工结束以后就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将其密封,而且在纠偏的时候也较为方便。

2 工程概况

某城市有一个重要的工程,污水管沿线的位置上穿过地质,该地质属于粉质粘土以及细砂,和长江紧邻,有着较高的水位。其中,管线的总体长度大概在2500m左右,并且管长为2.5m,壁厚大概在3.9cm,采取不锈钢套环进行连接,并使用高强度的橡胶止水将其密封。工作井通常为8只,具有16只的接收井,总体花费1600万元。

3 施工部署

3.1 工作井、接收井位置的选取

依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来看,结合相关交通协调会,并依据图纸内容等方面,在施工现场一般都处于封闭的状态,并且沉井以及顶管在开展施工中不能对各管线安全带来影响。

3.2 顶管设备的进场安排

因为该工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所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顶管机设备,并将这些设备输送到施工现场中。当工作沉井施工以后,就需要对顶管设备进行安装,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0%的时候就可以顶进了。

3.3 顶管施工顺序及路面修复

顶管每500米当作施工距离,采取适当的设备能够进行安装以及顶进作业。工作井以及接收井中心通常在100米的距离,接收井施工能够在工作井以及顶管施工时一起开展,等到顶管完成以后,要对基坑做好回填作业,并且应用砧振板进行压实,将路面加以修复。

4 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4.1 工作井施工技术措施

依据图纸内容来看,工作井井体具有的深度要控制在7.5m左右,并分成两节进行制作,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是C25,并且具有S6的抗渗等级。而工作井沉到设计标高以后,使用C20的钢筋将混凝土进行封底作业,所具有的厚度在0.40m左右。对于后座墙及其导强来说,需要D=500mm水泥搅拌桩,当沉井完成施工以后,工作井需要留出适当的洞口。

4.2 接收井施工技术措施

接收井采用沉井施工,接收井平面为圆形,内径净空D=3.5m,在顶管顶进方向,沉井设置深层搅拌桩,搅拌桩的施工在沉井封底后进行。具体施工工艺同工作井施工技术措施。

4.3 顶管施工方案

4.3.1 顶管设备。依据工程特点来看,因为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要比相关设备可以对地下水进行调节,并对流砂和相应淤泥质地层加以优化,与此同时就口径较大的顶管而言,泥水平衡顶管机比其他顶管机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该工程中采取的是TCC1200泥水平衡式顶管设备,在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对于较为繁琐的施工比较适合,通常不会致使地面出现沉降的情况,确保工程的整体水平。

4.3.2 管材的质量要求。本工程管材采用材料招标方式引进管材。为保证管材的加工质量,避免因运输损坏而造成质量下降,确保投入使用的管材质量,特采用管材现场检查措施。管材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否则应该补做所缺项目的检验。

按照:(1)管材表面光滑。(2)橡胶圈必须是遇水膨胀橡胶材质,不能太松,以必须用钢筋辅助才能安装上为标准,同时橡胶圈直径不能小于管材直径的3/4。橡胶圈外观和任何断面都必须致密均匀,无裂缝、凹痕等。(3)凹槽内固定有密封橡胶。(4)直管管口断面应与管垂直,不得有机械损伤等。

4.3.3 顶管施工流程。玻璃钢夹砂管的顶管施工流程为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和制作管材顶管设备安装调试吊装机头到轨道连接好机头连接进排泥管线及各种电缆开始顶管出泥千斤顶回缩拆进出泥及各种管线吊第一节管材安装管材接口并顶管最后管道贯通机头抵达接收井并起吊至地面拆除管道内的进排泥管线及各种电缆以及注浆管封堵管道破裂处以及注浆口砌筑检查井闭水试验井位回填和恢复路面。

4.4 顶进施工

4.4.1 顶进前的检查。工作井设备安装完毕,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检查动力电缆、信号电缆、视频/音频线、进排泥管线、电磁阀门,液压系统、纠偏系统、注浆系统等等。确认各系统连接正常并处于良好状态,即可开动机头进行试运转。由专职测量人员检查激光经纬仪系统,查看其测量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否则,立即送回仪检中心校正。校测机头水平及垂直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顶进机头,然后安放管节,处理好接头,再次测量标高,核定无误后,开动机头进行试顶,待调整好各项参数后即可正常顶进。

4.4.2 顶进流程。顶进施工主要利用机头在前端切削土质。千斤顶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管材向前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1)安装好顶压环并卡牢管后端,检查顶进系统的安装是否完好,校核管线标高核方向,各方面都准备好后方可操作顶进。(2)先开动机头,转速由慢转快,然后启动进排泥泵出泥,继而操作主顶系统进行顶进,直到顶进一节管。(3)在地面安装好注浆管内的注浆支管,并按照顶进的顺序排放好注浆管的位置,按顺序下管注浆。(4)停止机头,进排泥系统旁通,清洗进排泥管道,千斤顶回缩。(5)拆除管线,下管,安装管线、电缆后进行下一节管材顶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依据该工程所采取的该技术有着显著的结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一定要依据土质条件、设计标准等方面才能够获得丰厚的效益;

(2)由于管机中的顶管不能处于直线的状态,所以相关人员在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对相应的环向刚度进行控制,满足相关要求。

这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1)沉井洞口止水圈一定要具有坚固性,顶管不能出现漏浆的情况,要不然挖掘面就会失去重心。(2)就大口径玻璃钢夹砂管机械顶管而言,需要设置相应的中继站,而且还可以在较长的距离开展顶进作业,在某种程度上节约了资金。

参考文献

[1]植启明.钢板桩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06(09).

篇7

1 深化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对设计单位而言

因设计单位不了解现场,对开发商的最终目的了解不透彻,对设备的功能和安装要求不够了解,沟通不是很到位,更多的是设计人员没有施工经验,闭门造车,生搬硬套,造成盲目设计,对现场施工、设备安装和工程造价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偏差。

1.2 对施工单位而言

很多施工单位人员经验不足,对图纸理解不透,考虑问题不周,更多的人员不能积极主动的去考虑问题,深入的去研究问题,只是按图施工,照葫芦画瓢,不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施工完才发现问题,造成返工和经济损失;有的错误甚至无法弥补,直接影响使用功能。另外,因消防、电梯、电力、燃气等工程为甲方单独分包,分包队伍间交叉施工较多,各个队伍都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造成协调管理难度大,更有甚者对成品造成相互破坏,因此根据现场情况优化设计,并做好协调管理尤为重要。

1.3 对建设单位而言

建设单位是核心,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监理单位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建设单位要协调设计单位和各施工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重点问题、主要设备要求要明确,针对设计图纸及时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提前解决,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对图纸的深化设计,最好找第三方进行:一是对现有设计的评审;二是使设计更加合理,满足使用要求;三是对图纸进行优化降低成本。在现场施工协调管理方面,合理解决现场施工问题,处理好各方的施工顺序,解决好管道交叉问题,对使用空间和避免返工都至关重要。同时要协调配合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各部门的要求,做好深化设计,符合规范和功能要求,方便施工。

所以二次深化设计不论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是对建设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加强各单位间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实现工程的最终目的;二是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影响施工进度;三是要从工程的性质和建设单位的意图出发,实现产品功能,同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材料的浪费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竭尽全力将工程打造成高质量、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精品工程。

2 当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决策阶段项目定位不准

在决策阶段对户型的面积比例,市场考察定位不够准确,导致后期建起来的房子,户型不好销售,或者户型比例偏离市场,对购买者的需求把握不准,一些户型供过于求,一些户型紧缺。这种情况下,规划已经定了,二次设计就很难优化,甚至优化设计受到很大的局限。同时还存在对业态把握不准,比如商业设计定位不准确,是大型商业,还是分散型小商业,这个也必须通过市场的调查,对市场的消费水平良好把握,否则建造出来的很难销售。更改业态必然浪费很多的资金,如原设计为大型商业,但因大型商家、超市无法引进,为了销售和资金的快速回笼,不得不把大型商业进行分割,改为小型商业,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所有的安装工程也要跟随设计。因受结构、建筑布局和空间的限制,有些功能很难实现,比如原设计没有室外管网系统,而每个小型商铺又都需要增加卫生间和上、下水,这就给设计增加难度,施工也受到限制,必然造成返工和增加

成本。

2.2 设计阶段图纸审查不够细致

也许是因设计时间仓促、设计经验不足等问题,建设单位拿到图纸以后,要给施工单位一定的时间审查图纸,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图纸审查,应对设计意图进行全面了解,对业主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建设方要查看是否实现了自己的开发目的,施工方要查看施工技术方面能否实现,是否存在问题,各方提出问题汇总后,设计单位现场做解释,而后针对问题出具图纸会审纪要,必要时要附设计变更。

2.3 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不善

由于土建变更,引发的安装工程设计变更;或由甲方干预,使用功能有所调整引发的变更,或由设备及供货提供更为先进、性能更加良好的设计,或有专业性能较强的特殊要求,或是有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特殊要求,需要二次深化设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2.3.1 给排水工程:给水工程有可能涉及到自来水公司的验收工作,水表的安装位置、方向、间距需提前与自来水公司沟通,否则按设计院设计的图纸施工,若不符合自来水公司的验收标准及维修标准,自来水公司不予认可,又会造成返工,增加成本,资源浪费,这就需要与自来水公司进行对接,进行二次深化设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排水工程更要注重使用功能的完善,特别是不能出现倒坡现象,及时根据室外管网系统的标高情况,进行实测,完善排水、雨水系统,根据住户的使用情况和习惯,进行雨、污分流设计,方便回收利用,特别是雨水系统可结合景观情况进行二次回收,废水系统回收可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这样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能起到很好的资源重复利用作用。

2.3.2 电气施工:电气工程是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对于低压系统,设计院的图纸可以参考利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从预埋、预留开始,根据交房标准,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完善走向及功能,但对于高压系统和住宅一户一表工程,一般为当地供电局验收,所以建设单位需委托当地的供电部门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毕竟在这方面,建筑设计单位很少有这方面的资质,同时设计师这方面的经验也不足,即使设计了,一般供电局也很难认可。或者选择供电局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二次优化设计:一是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方便验收;二是节约成本,比如电缆工程,一般建筑设计单位设计得都比较保守,电缆型号都偏大,必然浪费资金,而经过深化设计后,可节省大大的成本,还很容易满足验收

要求。

2.3.3 消防施工:消防工程具有强制标准和硬性指标,消防工程验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此项工程,建筑设计单位图纸完成后,一般要报当地的消防单位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有些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因各地的消防部门要求有所不同,验收标准有所差别,所以此项为强行规定,设计单位做任何有关消防的二次深化设计,建设单位最好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否则对后期的消防验收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2.3.4 暖通施工:在满足消防验收要求的基础上,要结合建筑情况和防火分区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尽量减少空间,完善使用功能,特别是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以及备用电源防排烟的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不能影响住户。

2.3.5 燃气工程:此项为专业分包工程,建筑设计单位一般不负责此项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要在满足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在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情况下,根据住户的使用习惯,考虑住户的装修情况,合理的进行二次优化设计。

2.3.6 智能化工程:此项工程一般为专业分包工程,因市场上此项专业技术较强,设备更新较快,所以技术方案千差万别,这就要根据开发商的标准进行定位,选择专业技术过硬的单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根据现有的建筑情况,和室外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家居、停车场管理,门禁安防系统等细化设计。

2.3.7 节能环保:目前,节能型建筑比较受追捧,绿色、宜居生态环境,更受人们的青睐,搞好环境建设、使用低能耗产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从而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借助自然环境,增加小区绿化设施,通过人工建设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例如:小区可以选择太阳能路灯,楼梯间公共部门尽量选择声光控开关、节能型灯具,节约能源;装修阶段尽量选用环保型材料,对节约能源和保护人体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

2.4 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阶段排查不够细致

竣工验收阶段,涉及各单位工程较多,完成工作面较广,全面检查很浪费人力、物力,所以往往是抽查,这就很难保证能够发现全部问题,及时进行改正,造成使用功能不完善。

3 深化设计管理的策略

3.1 设计阶段

对项目的使用功能改变要在施工前确定,根据项目的定位标准去完善设计,建设单位要给设计单位预留足够的时间,加强沟通,必要时要组织现场勘查,现场解决问题,施工方要加强施工图纸审核工作,尽量在施工前全面的暴露问题。

3.2 实施阶段

在项目实施阶段,安装工程因涉及到专业较多,线路复杂,施工队伍较多,各专业工程的现场协调管理较为复杂,所以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与土建、精装图纸之间的相互协调,合理的布置管道系统,对节约空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特别是地下室和商业部分各专业管道交叉较多,这就要求监理、建设单位做好协调、管理工作,本着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的原则,进行现场综合布置,使之更趋合理,构建出层次分明、规范整齐的线路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和美观的要求;总包单位根据甲方的施工进度要求,做好总体施工方案部署,实行样板引路,加强科学管理,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3.3 竣工验收和保修阶段的管理

篇8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给排水工程设计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住宅给排水设计。因而,对于给排水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主要包括规划设计、监理施工、保养和物业管理等。在各项规范、法规的合理执行下,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予以改善。对新型的给排水管道通过技术研究,保证其设计向着更加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真正做到节能。

1 水泵的选用

在给排水设计中水泵的选择对于整体设计都会有所影响,而给排水设计又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的质量度。水泵的参数选择就会直接影响建筑整体工程的稳定度以及安全性。所以在水泵的选择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其对建筑整体的深远影响。

2 水泵的参数

水泵的分类通常按照其工作原理以及结构形式不同来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叶轮式,也称透明式或者叶片式,容积式又被叫做定排量式,以及其他类型。水泵具体的基本性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

2.1 流量

流量是单位时间内系统流经泵出口的液体体积,该处体积需要结合单位时间内流入管路系统的有效体积。以字母Q(qv、qm)表示,单位主要有立方/秒、立方/时。对流量的表示出了体积流量外,泵流量还可以用质量流量qm表示,该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泵出口流入管道系统的液体的总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现质量流量同体积流量关系:qm=ρqv。

2.2 扬程

水泵的扬程为液体机械能获得量,用H表示,当液体经过水泵后会获得一定的机械能,单位重量液体在水泵作用下会获得一定机械能,通过对水泵的进出口截面高度以及压力和速度值的测试,能够测算出水泵的扬程H。扬程实质为水泵产生的水头,该水头值为水泵进出口水头的代数差值。

2.3 轴功率

轴功率指的是风机功率,主要是指水泵轴上由原动机以及传动装置传入的功率,用P代表,轴功率单位为kW:P=QρgH1000ηrηb=QρH102ηrηb

其中,水泵流量用Q表示,扬程H(m,P=ρgH),传动装置的效率为ηr,风机效率用ηf表示,电动机的效率则用ηb表示。在电动机的容量选择上结合水的密度,可以将水泵的轴功率计算公式进行简化:P=Q×H×gηrηb

因此,电动机的容量选择即能够表示为:Pd=Q×H×g(流量单位为:立方/秒)

2.4 效率

将水泵的有效输出功率表示为Pu,其同水泵的轴功率P之比被称为水泵的全效率或效率,表示为η:

ηf=Pu

P=ρgHQ1000P

2.5 转速

转速为水泵轴的旋转速度,是水泵轴在单位时间内的转数,单位为r/min或弧度/s,用n表示。

2.6 水泵真空高度以及汽蚀余量

水泵中会有一定的汽蚀余量,一般用(HPSH)r表示,汽蚀余量的单位为m,水泵中存有汽蚀会对水泵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水泵制造中会有相关防止规定、措施,用以方式水泵内汽蚀出现,以保证水泵运行稳定,避免超过额定压头值。泵内允许真空高度用Hs进行表示,单位同汽蚀余量相同为m,制造厂也会对其进行预防,避免泵内真空高度值在运行时达到最大。

3 加强给排水管道的技术研究

3.1 管道选择

塑料管材是新型给排水系统的新宠,随着塑料管材的技术发展,其在给排水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这种新型的材料较之于传统材质,拥有更高的抗腐蚀性,强度也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另外水头损失较小、质量低,且能够保证良好的水质以及水力条件,这些优点更能够适应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敷设要求。但由于该种材质的单价较高,且俩接需要电熔焊接技术,因此在操作上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为专业的素质。因此给排水设计中,对于新管材的使用,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的可行性,以此设定一个最佳的节能方案。

3.2 加强对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给排水设计的第二种节能措施就是要加强对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要确定有关设计参数,根据热水供应系统的边界条件和传热方式,选用合适的计算公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热水供应系统,使给排水工程变得更加节能化设计。

3.3 加强对管线综合设计

给排水设计的第三种节能措施就是要在室外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过程中,还要加强给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的布置。在给排水设计水平平面布设上,要遵守有关的技术规范、保证检修安全净距,严格按规范确定各种管线的水平位置,防止设计管线抢位。因此,要在管线的竖向综合布置上面保证各专业管线交叉时不发生矛盾,遵循给水管线在上,雨污水管线在下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发生问题时要采用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压力管让重力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的办法处理。

3.4 检查管道的径向挠曲

安装给排水管道后,对埋设好的给牌水管道安装并埋设后,要测量检验管道的初始径向挠曲值。对于安装后的给排水管道,管壁不得出现隆起、扁平和其它突变现象,初始和长期径向挠曲值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由上表可以知道,为了使初始变形量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如果安装后管道的初始径向挠曲值大于上表的规定,就必须重新回填。

3.5 水压试验

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的主要操作时通过试压泵对管道进行升压加水,同时排除管道中的气体,检查玻璃钢管,保证管道的强度符合标准,并且需要检查接口处是否漏水。对管道的严密性的检测方法则需要通过放水法,对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管道的实际渗水量小于规定的允许值则水压试验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结语

因此,在排水管道的新型技术对比中,我们需要对给排水设计中的水泵的作用予以重视,了解水泵的各种参数性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另外需要在保证复核相关设计规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管道研究。

篇9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施工建设专业性强、包含众多工序流程及各环节的交叉作业,建筑的体积结构自重大、具有复杂的结构受力特点,因此也导致了其施工设计的复杂与施工建设工期的漫长。由于与一般多层建筑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结构安全诉求较强,这又进一步导致了高层建筑结构工艺的复杂与施工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基于以上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存在的特点,笔者展开了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策略探讨,并提出了来源于实践的合理化建议。

2 结构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层数多、体积大的特点决定其结构类型必然较为复杂且形式多样,因此导致了施工建设难度的增加,要求较高水平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固屹立。从功能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一般要求进行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在其下部的结构中则需要进行大空间范围的轴线布置。基于以上标准要求,我们不难看出高层建筑的这一结构施工特点恰好与合理结构及布局自然的一般建筑结构需求背道而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层建筑的下部楼层结构需要承受很大的楼体压力,而随着楼层的增加,越接近建筑结构的上部其承受的楼体压力就越小。在一般建筑结构的布置中正常的标准为下部结构的刚度建设标准较大、墙体较多、柱网布设较密,而在上部建筑结构中墙体、柱体的结构数量则进一步降低,同时,轴线间的距离也进一步扩大。而这一正常的建筑结构建设规律却不适应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因此为了切实满足高层建筑的结构功能需求,在结构施工建设中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在上部结构中以小空间布置,在下部结构空间中则用大空间布置。为了满足这一结构目标我们必须采用结构转换施工技术对高层楼层的设置进行必要的转换层施工建设。该类结构转换层可广泛的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实现较好的结构功能建设。当然不论采用何类结构转换技术,在高层结构施工建设中,剪力墙转换层施工技术无疑都是目前各项功能指标完备、适用广泛的结构施工技术之一。同时,随着结构转换层位置的升高,具有转换层特点的简体结构施工技术也成为当前的主力施工技术之一。为了明确影响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我们可通过对以上两种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上层与下层间角度位移及内应力变化指标情况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控制结论。即高层的抗震等级在剪力墙转换层结构技术中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高度设置、其转换层的上下层结构的等效刚度比例关系、转换结构层与其上层的侧向结构刚度比存在着紧密的影响效应关系。而在简体结构转换层施工及时技术中其抗震效应则与转换层上层的外筒刚度、设置高度及内筒刚度有紧密的关系。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两类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中,转换层的高度是决定其抗震影响效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的高度越高,其上下层之间的位移角度、内应力突变现象就越明显,因此在施工设计中我们应科学的限制其转换层施工设置高度。同时对于位置较低的转换层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我们可通过对侧向刚度比的控制来调节其转换层较近距离的层间位移角度及其内力突变情况。另外在结构层施工实践中我们还可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的下层结构施工强度。即有效的扩大简体结构中落地墙的实际厚度、提高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依据施工需求在建筑周边增设部分结构剪力墙及壁式框架结构或楼梯间的简体结构,从而有效的增强高层建筑抗震功能,同时我们还可利用不落地的剪力墙开洞施工技术、开口或减小墙面厚度等措施有效的实现弱化上部结构的科学结构施工目标。

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主要涵盖了变配电系统、照明电路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安全防范体系、电路布线系统、通信系统、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等众多施工环节。基于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构建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耗电设备种类繁多、电气系统结构复杂、铺设线路工艺复杂、方式多样、对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需求较高、电能消耗量大、自动化集成控制程度高等特点。因此针对各个电气工程施工环节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思路充分适应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在照明系统的构建中,我们应本着事前控制的原则,在土建施工中便考虑周全,对楼道内、走廊中及车库、电梯等场所的照明系统以及安全应急照明、高层室外环境的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环节施工进行预留到位处理。基于高层建设高度较高及居民住宅分布密集的特点,在防雷接地的设施建设中我们应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科学的按照防雷类别进行细化施工,并利用建筑桩基、地梁及柱内的主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的引下线,同时确保其建设数量的达标,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4 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能否持续、健康、高效服务的关键环节,一旦高层在投入使用后发生供水系统断水或排水系统堵塞现象,那么将会使用户日常所需的水源连续供给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该施工环节我们应本着安全、可靠、高效、连续、畅通的水源供给原则,对管网进行科学布置设计与高水平的建设施工。在高层建筑室内的给水管道施工设计中应确保其不穿越重要的变配电房间、高层集中通讯控制机房及大型的网络枢纽控制间等,不应为了施工便利就将其布线从生产设备的上方通过。另外高层建筑内部生活给水及排水管的埋地铺设环节也应做到科学有序,不能将两管道进行就近交叉铺设,其平行距离应在半米以上,给水管在上、排水管在下,且交叉距离不应小于0.15 米。当进行给水管道的隐藏敷设时,不应将其直接设置在建筑的结构层中,而是应通过穿越地下室及高层建筑外墙的方式进行暗敷,且对于穿越屋面的管道部分应通过选择防水套管设置的方式为其进行必要的防水保护。

5 通风及空调工程的施工技术

为了给高层建筑营造良好的居住及使用环境,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均包含大型的空调机组以便依据外界环境、天气的变化为高层建筑提供夏季凉爽送风、冬季保温供暖的人性化服务。同时还会在车库及电梯间、楼梯间进行必要的通风设计与防、排烟管道及风井的建设施工。因此我们可通过在建筑屋顶加设正压加压风机的建设方式,为高层建筑营造良好、畅通的通风环境。基于这一完善建设目标,在事前施工与控制阶段,我们应严把质量关,按照相关条例标准进行文明施工、科学施工,依据建筑空调及通风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完备的风管制作,部件构造及各风管系统的安装、空调及通风设备的安装、空调水循环系统、制冷系统等各环节的安装。同时还应依据防腐及绝热的需求展开对空调通风系统工程的详细调试、对其各项工程的综合效能进行核定及调节。

6 结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中,我们只有本着高效、科学、标准、规范的设计施工原则,依据各工程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秩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适应性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加强基础施工建设,因地制宜、安全规范,才能最终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在复杂的体系结构中找出头绪、理清思路,依据用户的丰富需求开展人性化施工设计,并促进高层建筑各项工程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切实为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做出贡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015-02

1 前言

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施工建设专业性强、包含众多工序流程及各环节的交叉作业,建筑的体积结构自重大、具有复杂的结构受力特点,因此也导致了其施工设计的复杂与施工建设工期的漫长。由于与一般多层建筑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结构安全诉求较强,这又进一步导致了高层建筑结构工艺的复杂与施工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基于以上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存在的特点,笔者展开了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策略探讨,并提出了来源于实践的合理化建议。

2 结构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层数多、体积大的特点决定其结构类型必然较为复杂且形式多样,因此导致了施工建设难度的增加,要求较高水平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固屹立。从功能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一般要求进行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在其下部的结构中则需要进行大空间范围的轴线布置。基于以上标准要求,我们不难看出高层建筑的这一结构施工特点恰好与合理结构及布局自然的一般建筑结构需求背道而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层建筑的下部楼层结构需要承受很大的楼体压力,而随着楼层的增加,越接近建筑结构的上部其承受的楼体压力就越小。在一般建筑结构的布置中正常的标准为下部结构的刚度建设标准较大、墙体较多、柱网布设较密,而在上部建筑结构中墙体、柱体的结构数量则进一步降低,同时,轴线间的距离也进一步扩大。而这一正常的建筑结构建设规律却不适应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因此为了切实满足高层建筑的结构功能需求,在结构施工建设中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在上部结构中以小空间布置,在下部结构空间中则用大空间布置。为了满足这一结构目标我们必须采用结构转换施工技术对高层楼层的设置进行必要的转换层施工建设。该类结构转换层可广泛的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实现较好的结构功能建设。当然不论采用何类结构转换技术,在高层结构施工建设中,剪力墙转换层施工技术无疑都是目前各项功能指标完备、适用广泛的结构施工技术之一。同时,随着结构转换层位置的升高,具有转换层特点的简体结构施工技术也成为当前的主力施工技术之一。为了明确影响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我们可通过对以上两种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上层与下层间角度位移及内应力变化指标情况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控制结论。即高层的抗震等级在剪力墙转换层结构技术中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高度设置、其转换层的上下层结构的等效刚度比例关系、转换结构层与其上层的侧向结构刚度比存在着紧密的影响效应关系。而在简体结构转换层施工及时技术中其抗震效应则与转换层上层的外筒剐度、设置高度及内筒刚度有紧密的关系。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两类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中,转换层的高度是决定其抗震影响效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的高度越高,其上下层之间的位移角度、内应力突变现象就越明显,因此在施工设计中我们应科学的限制其转换层施工设置高度。同时对于位置较低的转换层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我们可通过对侧向刚度比的控制来调节其转换层较近距离的层间位移角度及其内力突变情况。另外在结构层施工实践中我们还可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的下层结构施工强度。即有效的扩大简体结构中落地墙的实际厚度、提高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依据施工需求在建筑周边增设部分结构剪力墙及壁式框架结构或楼梯间的简体结构,从而有效的增强高层建筑抗震功能,同时我们还可利用不落地的剪力墙开洞施工技术、开口或减小墙面厚度等措施有效的实现弱化上部结构的科学结构施工目标。

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主要涵盖了变配电系统、照明电路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安全防范体系、电路布线系统、通信系统、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等众多施工环节。基于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构建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耗电设备种类繁多、电气系统结构复杂、铺设线路工艺复杂、方式多样、对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需求较高、电能消耗量大、自动化集成控制程度高等特点。因此针对各个电气工程施工环节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思路充分适应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在照明系统的构建中,我们应本着事前控制的原则,在土建施工中便考虑周全,对楼道内、走廊中及车库、电梯等场所的照明系统以及安全应急照明、高层室外环境的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环节施工进行预留到位处理。基于高层建设高度较高及居民住宅分布密集的特点,在防雷接地的设施建设中我们应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科学的按照防雷类别进行细化施工,并利用建筑桩基、地梁及柱内的主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的引下线,同时确保其建设数量的达标,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4 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能否持续、健康、高效服务的关键环节,一旦高层在投入使用后发生供水系统断水或排水系统堵塞现象,那么将会使用户日常所需的水源连续供给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该施工环节我们应本着安全、可靠、高效、连续、畅通的水源供给原则,对管网进行科学布置设计与高水平的建设施工。在高层建筑室内的给水管道施工设计中应确保其不穿越重要的变配电房间、高层集中通讯控制机房及大型的网络枢纽控制间等,不应为了施工便利就将其布线从生产设备的上方通过。另外高层建筑内部生活给水及排水管的埋地铺设环节也应做到科学有序,不能将两管道进行就近交叉铺设,其平行距离应在半米以上,给水管在上、排水管在下,且交叉距离不应小于0.15米。当进行给水管道的隐藏敷设时,不应将其直接设置在建筑的结构层中,而是应通过穿越地下室及高层建筑外墙的方式进行暗敷,且对于穿越屋面的管道部分应通过选择防水套管设置的方式为其进行必要的防水保护。

5 通风及空调工程的施工技术

为了给高层建筑营造良好的居住及使用环境,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均包含大型的空调机组以便依据外界环境、天气的变化为高层建筑提供夏季凉爽送风、冬季保温供暖的人性化服务。同时还会在车库及电梯间、楼梯间进行必要的通风设计与防、排烟管道及风井的建设施工。因此我们可通过在建筑屋顶加设正压加压风机的建设方式,为高层建筑营造良好、畅通的通风环境。基于这一完善建设目标,在事前施工与控制阶段,我们应严把质量关,按照相关条例标准进行文明施工、科学施工,依据建筑空调及通风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完备的风管制作,部件构造及各风管系统的安装、空调及通风设备的安装、空调水循环系统、制冷系统等各环节的安装。同时还应依据防腐及绝热的需求展开对空调通风系统工程的详细调试、对其各项工程的综合效能进行核定及调节。

6 结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中,我们只有本着高效、科学、标准、规范的设计施工原则,依据各工程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秩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适应性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加强基础施工建设,因地制宜、安全规范,才能最终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在复杂的体系结构中找出头绪、理清思路,依据用户的丰富需求开展人性化施工设计,并促进高层建筑各项工程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切实为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做出贡献。

篇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已经成为人民评价一个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水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瓶颈,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水污染问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乃至人身健康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城市污水处理,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实施效果已经成为了评价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城市污水处理的效果不仅仅关系到城市所在地周边的环境保护,更关系到下游城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发展。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实施,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一、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重要考验,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量。而工业废水、日常生活排放污水在城市内部的流向对流经城市的河流以及浅层地下水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也使得舟曲县多处水源受到污染,加大了生活用水处理的费用,加剧了废水污染程度。近年来为了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保护环境,我们已经开始了对城市内污水流向的治理,减少污水在城市内流向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大力应用新的废水处理技术,加快污水处理建设,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线路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促进污水处理的实施

舟曲县原有城市排水管网是通过在城市中铺设一套排水管网用来排泄污水和径流雨水。这样的排水管网导致后期在进行污水时加大了处理量,增加了污水处理费用。而目前较为先进的分流制排水管网,是在城市中设两套独立的的排水管网,分别排泄污水和径流雨水。这就使得在后期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不对径流雨水进行处理,只针对污水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费用。铺设分流制排水管网的费用与合流制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费用相比,分流制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是综合比较可以发现,其在管网运行多年后,总体费用只占合流制管网污水处理的42.7%。因此,加快舟曲县新老城区合流制管网改造,在建设新城市时积极采用分流制排水管网设计是污水处理发展的必然方向。

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及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无磷清洁用品的广泛使用,减少有害污水的产生,为环境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不能否认的是,导致水污染的关键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尽管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但由于制约城市污水处理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城市污水处理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对水环境保护贡献率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虽然国家逐渐加大环保投入,但发挥效益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水污染的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性的逆转,长久以来对环境总体判断的“局部有好转,整体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格局并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我县水环境未来不容乐观,必须进一步引起高度重视。

三、积极应对水污染的措施

水既是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生产性资源,也是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它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需求加大和污染物处理不力,水环境质量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水污染直接威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人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

篇12

前言工程变更的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变更往往会导致合同价款以及合同工期的调整,是合同双方利益的焦点。合理地、科学地处理工程变更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并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因此,在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工程变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

为了更好地满足建设工程的使用和安全性能,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其性价比,应当承认,施工阶段的少量工程变更是必要的,而且,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导致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首先应满足其工艺要求、设备布置要求,任何工艺和设备布置的变化均会造成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

(2)增减工程内容。建设方或业主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经常会增加或减少某些工程内容。

(3)改变使用功能。由于业主前期工作不仔细或考虑不周,在设计委托时,设计任务书中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功能不明确,再者,设计方考虑不周,导致建筑物使用功能不良,在施工过程中,有关各方一经发现,必然采取工程变更,以完善其使用功能。

(3)合理化建议。不管是业主、承包方还是监理方,都希望项目完工后在使用功能、安全功能、美观还是工程造价方面,使其性价比最高,为此,参建各方均会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会导致工程变更。

(4)施工中产生错误。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工程质量事故,但不可否认,施工中的错误或多或少在所难免。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措施

(一)加强图纸会审

建设单位加强图纸会审工作,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仔细阅读图纸,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建设单位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建设单位及早协调明确要设Z哪些系统(如:有线电视、内部电话、内部网络),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易造成对建筑物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力求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确需在施工中发生变更的,也要尽量在施工前变更,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和施工单位的索赔。

(二)完善变更审核

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要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在施工阶段变更设计及工程签证必须依据安全、合理、有效,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不断优化设计和保证施工进度需要的原则进行。变更设计还应充分考虑设备、材料的订货和供应情况,已实施工程的进度,节假日,气候条件以及工期的制约,尽量减少拆改,避免造成窝工和延误工期。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变更,建设单位会同监理人员应认真按图纸、规范等审查其提出的工程变更的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复核变更的工程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单位提出的,以增加工程造价换取的为方便施工单位施工为目的,而进行的工程变更。

(三)招投标阶段的准备工作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纠纷,公平、公正地处理好工程变更,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发包人在招投标阶段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在招标文件中将允许变更的内容和方式尽可能地予以明确,同时给出详细的报价说明,规范投标报价行为;

・要求投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在清单中对项目进行必要的进一步细分,并对项目内容进行详细地说明;

・尽可能地对工程量清单的每一项单价进行详细的单价分析,为工程变更单价的合理确定提供合理的对比依据(包括消耗量、标准、价格、管理费率及利润等),同时避免或减少不平衡报价现象的发生;

・在评、议标阶段,对于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有疑问的报价要求投标人予以澄清或改正。对于投标人不愿改正的不平衡报价项目,和投标人明确日后的变更计价原则;要求投标人提交其投标文件中每一总额支付项目的明细表;同时和投标人明确日后可能发生的变更工作所必需的各项记录要求。

(四)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工程变更价款一般由承包方提出,建设单位审核,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调整方式进行计算。一般来说工程变更价款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合同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的合同价款。

2、合同中有类似于变更情况的价格,可以此为基础,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3、合同中没有类似和适用的价格,由承包商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由造价工程师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执行。

对于合同中没有类似和适用的价格的情况,一般来说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下,多采用按照预算定额和相关的计价文件及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主要材料价格信息进行计算。若甲乙双方就变更价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可到工程所在地的造价工程师协会或造价管理站申请调解;若调解不成功,双方亦可提请合同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工程施工中的变更涉及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及法律法规多方面的知识,是综合性、高层次的管理工作。作为相关人员,应具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合同文件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各环节相关的文件和往来信函、会议纪要以及法律法规,对事件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和收集变更资料并及时上报。

(二)重视变更资料的收集管理

变更资料管理是工程资料管理的重点,要认真严格地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台帐和档案。变更台帐要反映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时间、上报和审批金额。档案资料包括影像资料、试验、质检及各种会议纪要和往来文件。这些基础资料在施工中要做周全,防止在变更批复中由于资料的缺少得不到认可。

(三)熟悉图纸与实际结合

熟悉图纸与实际结合,不要自相矛盾,该增加的增加,该核减的核减。例如,某隧道开挖,变更原因是因土石比例变化增加投资,相应的开挖后的支护等措施的成本应减少,如果只有增加的就是没有与施工实际结合起来。熟悉图纸不要重复计算。否则看起来你报的变更金额挺大的,但经不起推敲,费了很大劲最后却得不到批复。

(四)做好变更文件编制

做变更文件时要通晓《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计量与支付规则,比如像排水工程中基础垫层、填缝材料、及因加固铺砌而扩挖等内容不另行计量;防护工程中基础开挖、嵌缝材料、砂浆勾缝等都作为承包商应做的附属工程,不予计量;作为固定、架立、定位等的钢筋也不予计量。因此在变更的计价项目中不予以计量的要避免出现,在单价中要综合考虑。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整个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变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确定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切实从具体工作做起,做到事前控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