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3: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家庭教育常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问题凸显
“对于怀孕,我一点心理上的准备都没有,如何教育孩子更是没想过,到时候应该会有办法吧!”相信这个困惑道出了目前很多“80后”妈妈的心声,她们是在被呵护、被溺爱中长大的一代,虽然即将为人之母,但心智并没有成熟到可以承担起教育、培养下一代的程度。
教育部原专职委员郭福昌概括道:“这是一个‘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的时代。”从1979年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走上社会大舞台,孩子进入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有可能是独生子女,甚至小学老师也是独生子女,“几个层面的‘独’放到一起,如果教育不好,甚至由‘独’转化为‘毒’,目前很多犯罪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手段非常残忍,但是独生子女又生在新世纪新阶段,他们肩负着很重要的历史使命”。
“自己还没长大,就要照顾小孩子了?”很多年轻的家长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个人的奋斗和职业规划,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和引领。很多时候,面对孩子束手无策,自我个性很强的他们,甚至对孩子的教育视心情而定。
“作为独子、独女成长起来的家长,他们要给下一代孩子教导的应该是价值观,他们自己要意识到以自我为中心是不对的。”美国爱家协会亚洲部主任李卫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要更有意识地纠正孩子的这种倾向。
没经验、敢花钱催生家庭教育市场繁荣
对“80后”父母而言,请月嫂、报早教、买高档婴儿用品、上家长培训班时,一般不大会在意价格的多少,他们为育儿不惜“一掷千金”。“我经验不足,请个月嫂日夜照看,还可以帮忙做家务,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专业的照顾。”刚刚生完宝宝的李小姐对记者说,每月请月嫂的3000元薪酬在她看来,“虽然贵点,但值得”。
另外,每堂课二三百元的早教课程、一年下来需要几千元钱的亲子课程,火爆异常,年轻的家长们上得不亦乐乎。“平时工作节奏太快,只有通过周末上课、咨询的方式来学习如何育儿了。”白领爸爸冯先生很满意目前教育孩子“现学现卖”的方式。
虽然存在概念炒作、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等问题,但家庭教育市场上不同类别的机构,普遍办得火爆,众多机构看准这一新兴市场,纷纷开进掘金。“家庭教育是教育市场的‘处女地’,目前开发仍然不够,面对社会需求,它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张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全国妇联的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家长的需求差距较大,家长反映近半数(46.8%)的城乡学校和社区,均未建立家长学校或家教指导机构;27.8%的家长从未参加过家长学校和家教指导机构的活动。
从统计数据我们就能看出家庭教育市场具有多大潜能,我国目前有超过2.2亿2岁至12岁的少儿,每年新生婴儿大约有2000万人。另据调查,子女教育费用已经在城市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了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的投入比例,占到家庭总开支的1/3左右。教育产业是最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黄金产业。
近几年,我国正在抓紧培养一种全新的专业人才――“家庭教育指导师”。据悉,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亲子)教育指导师,为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至少需要5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职业将成为就业稳定、收入丰厚的新职业。
家庭教育观转变“家长学校”将成趋势
“现在家长们的教育观开始发生改变,‘望子成龙’式家庭教育观已转变为‘望子成人’。”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方俊明对记者说,当代家庭教育观中,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成“人”,即德才兼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健康教育;是非观念、正义感、责任感的道德教育;知、情、意统一的人格教育;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幼儿的成长需要诸多要素,所谓“缺一不可”,但究竟缺什么,家庭教育应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众说纷纭。我们家长往往坠入纷繁复杂的幼儿教育培训市场中,迷失方向,不知家庭教育的方向。当前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有实用型、散养型、功利型等等。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深厚的家庭教育底蕴,也历来都十分重视儿童的家庭教育。譬如现在流行的一些谚语,都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强调遗传与后天影响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属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道德规范,是指仁、义、礼、智、信,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其实,这一道德规范至今仍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家庭教育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一、仁:成为“仁者”,能懂融洽,促和谐
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时,成为一个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有意识适当引导,不必刻意地使幼儿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懂得分享自己的快乐,欣赏和赞美他人。家长通过多方努力使幼儿保持积极情绪,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最终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如何培养儿童具有“仁者”的品格,可具体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和体会。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盥洗、进餐、排泄等生活习惯,这是孩子适应将来生活的必修课。
其次,我们家长不必过多采取物质奖励,有时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同样具有重要教育作用。不要过早给予对错的判断,比如孩子把茶叶撒了一地,不要急于批评或者马上清扫,可以停下10秒钟时间,让其自己看看“后果”,然后在视情况力所能及地让其自己收拾,懂得并勇于承担责任。
二、义:体现勇义,能辨羞恶,助不公
当我们把无私的爱赋予孩子时,一定要提出适度的要求,要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具备一定难度的任务需其完成,否则这种关爱就成了溺爱和放纵。孩子不辨得来之“难”或“易”,便不知羞恶。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经过理性判断,孩子能够义不容辞地提供帮助。
首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的创造让孩子帮助家长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对于其以后担负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打下良好的品性基础,尤其要杜绝家长免除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育儿观点是“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因此,在有些家庭中,对女孩的教养方式十分“富贵”,十分不鼓励女孩做家务。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极不利于儿童责任感的培养,也必将影响其日后学习、生活的健康发展。
其次,父母做好言传身教,父母互帮互爱,各自承担其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样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体现勇义,锻炼其勇敢、富有责任感的品格。
第三,家长在日常参与儿童的社会交往时,需注意合理引导儿童与小伙伴的交往,培养孩子用于承担责任、乐于帮助小伙伴的性格。而不是教育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的玩具,而是要鼓励孩子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老人、抚慰其他哭泣的儿童等等。
三、礼:示人以曲,能敬重人,讲礼节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积极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分享和互相尊重。孩子考虑他人的感受,多为他人着想,以此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融洽人际关系。
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和活动中,父母要以身作则,互敬互爱,相互尊重,使用礼貌用语。在接人待物时,以礼待人。这样,孩子就会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和品性。
其次,我们可以将规则教育寓教于游戏过程中。在家庭聚会中,不乏礼尚往来、角色游戏等。如我们开展的角色游戏“过家家”中,幼儿扮演父母,父母扮演孩子,父母在孩子每帮助完成一件具体的事情后都会说:“谢谢……”在现实生活中如遇类似情况,幼儿便会自觉去按礼节规则办事。
四、智:观叶知秋,能分是非,化繁简
智慧就是简单和专一。孩子能够有始有终,一以贯之。孩子自己的路要孩子自己走,看太多的“人生指南”,只会让孩子找不着北。能够不随意为外界动画片干扰,或是好吃的食品诱惑,专心致志一项自己“玩”的东西,就是简单的快乐智慧。
首先,不随便打扰孩子的活动。孩子正在专心一件自己的事情时候,只要不会出现大问题,即便当时把地板搞得乱七八糟,也千万不要打搅他,毕竟孩子难得有完整的体会。
其次,要贴近幼儿,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做一个用心的父母和玩伴,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努力体察幼儿真实的内心感受,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要有意识训练孩子分门别类,联系和想象。即成年人归纳、总结、演绎的逻辑能力,正所谓格物致知方可成其智。
五、信:值得信赖,能无反复,守信用
孩子的眼睛是清澈如水的,不会虚假和欺骗。孩子承诺给自己伙伴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孩子时间观念很强,从不拖泥带水,说到做到,谨言慎行。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这是培养方向,父母必须朝此方向努力,如此方能从小培养出守信用、重承诺的品格。
首先,家庭要有契约精神氛围。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即便是为了敷衍孩子当时的情形,但事后一定要办到。即便办不到也要虚心地和孩子讲明道理,为什么办不到,诚恳地希望得到孩子的谅解。
其次,家庭要有时间观念。尽可能早地让孩子学会看时间,可以让孩子看着秒针,10秒的时间,摆了多少张卡片?20秒的时间可以摆多少张卡片?与孩子互动中让孩子理解时间与数量的关系。有意识地让孩子“珍惜”时间。
总之,我们要尊重、理解、关爱幼儿,要运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能力大小。孩子是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是儒家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思想精粹,幼儿教育是一种“深耕”教育过程,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眼前和未来发展。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通过家庭教育的过程,与孩子共同成长,和孩子一起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
参考文献
[1]佘双好.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1(1).
二、听写“附加分”的教学尝试
皮连生教授提出了一个学习公式,从内部的、直接的因素方面揭示了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学习成绩=f(IQ水平、原有知识、动机)。在这一公式中,原有知识基础和动机这两个因素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直接因素。
Wood・Bruner和Ross(1976)认为,在学习者的发展过程中,与“导师”的互动十分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要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学习者具有责任感,让学习者少受挫折以及给学习者示范。Liza(1991)用支架概念来描述“导师”的作用,即:促进学习者完成任务;必要时提供支持;适当的时候给学习者鼓励和启示。
在听写“附加分”这一教学实践中,教师从英语学习价值、词汇积累之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及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三个方面转变学生对词汇积累的态度,通过“附加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听写单词的兴趣。
笔者进行这项尝试有近一年的时间了。每个单元笔者会给学生听写两次,每次听写20个单词或10个短语。刚开始听写时,完成听写任务所需时间约为6-8分钟;在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后,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听写时间太短,于是教师延长听写时间至10-12分钟。“附加分”的分值规定为额外听写的单词每个5分,短语每个10分,和所听写单词或短语的分值一样。
在实施听写“附加分”的同时,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从音、形、义等方面加强了对所学生词的全方面拓展。笔者在教学词汇时,先从语音的角度分析标注单词:该单词有多少个音节,哪些字母或字母组合发什么音,是否有同音异义词等等;然后对单词从构词法知识等多方面进行拓展,最后尽可能把所学单词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该词造句或编成一小段对话等,让学生真正地从音、形、义等方面理解所学单词。
笔者在教学中还不断地向学生渗透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只有不断扩大词汇量,才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才能在当今高考阅读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三、实践的结果
笔者在任教的两个班级中进行了尝试,1108班是对照班,1109班是实验班,听写“附加分”在成绩较好的学生上实践效果还是挺明显的。没有参加实验前,两个班的英语考试分数平均分相差在1分左右。一个学期后,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1109班英语平均分比1108班高出2.3分;这学期的第一次月考中,1109班的英语平均分比1108班高出3.6分,段考的平均分高出6分!尤其是阅读理解题,1109班平均分达25分,而1108班只有20.3分。在参与实验的1109班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平时的听写中,与没有进行词汇拓展的学生相比,有意识拓展词汇的学生的英语总成绩进步更快、更大。原来90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很快上升到100分甚至110分。
四、实践后的感悟
将近一年的听写“附加分”尝试使笔者感到词汇教学的确是教学中的难点,但并非不可克服:
1. 让学习者保持学习的热情,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政治的革新和经济的变化,大多是通过英文书刊和英语音像传播于世界。如果说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的话,那么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教师应不断向学生渗透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绝不在于仅仅应付高考的道理。
2. 帮助学习者自我完善
教师在教学中应告诉学生,高中学习要善于运用思维加以概括、归纳、整理。对于词汇也是如此,对单词要进行纵横交错的并联和串联,对于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对义词、同根词、同类词、同功能词等,要进行系统化工作,使词不“单”,而是成为词汇整体系统的一个分子。
3.让学习者真正理解意义
通过强调有关的内容,标注相关的区别,讲解细节,提供相关的帮助,提升学习者的理解程度。
4.给予鼓励,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肯定学习者,使其维持较高的自尊心。
在听写“附加分”这一实践中,每次听写过后,笔者都会告诉同学们一些听写获得高分的同学,鼓励他们的同时,也让其他同学明确自己下次听写的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人的成长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既相互关联是一个整体,又相互影响和制约。教育的过程既有时间跨度,又有空间跨度,所以环境、条件、机会都在影响着教育的成败。而家庭教育对个人习惯养成来讲更具时效性,因为习惯可以成就人生。在一个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又始终贯穿着一种细致入微而不离其宗的品质,品质决定人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家庭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必然需求,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而这块大理石最终能否成为一座雕像则需要六位雕塑家的通力合作: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这段话来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家庭教育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家庭既是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基石。因此,一个现代的健康的家庭教育功能,便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
古往今来,许多事例都可以证明,那些卓有成效的名人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德国诗人歌德2至3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他的观察能力,3至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家庭教育,使歌德从小善于思索,乐于学习。歌德14岁写剧本,25岁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可见,没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没有成功的学校教育。
二、针对教育困惑,及早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出现了许多教育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习上成绩突出,思想上却狭隘自私。究其原因主要是早期教育中家庭及社会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
面对社会现实,大多数父母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提高孩子的智商,只要孩子智商高,将来就能上大学,就能有一份好工作,因而父母们不惜重金,在孩子智力开发上倾注大量心血,而在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上却显得非常吝啬。有的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不需要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甚至对孩子的一些不良意识和不良行为习惯认为是一些小毛病,长大了就好了。一位孤寡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儿子培养成人,考上了大学,当上了县长、科长,而母亲却无人赡养饿死街头。智力培养是关键,但品德教育不能忽视,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居里夫人认为:“人的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家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品德。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行为模范。当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留下了父母的烙印。家长要将孩子的品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时刻净化孩子的心灵,否则必然导致质的变化。家长也要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消除“自我”意识,增强公民意识,健全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一是表现为“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二是表现为“顺其自然”型。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要及时、到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应该在方向和目标上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示范、引导孩子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由家庭的小环境步入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和事物。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不时进入孩子的视野,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家长要抓住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辨别是非。针对孩子的问题及时指导,提高其鉴别能力。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个性特征的发展和培养,有很多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根据孩子的爱好、兴趣,培养出健全、有成就的真正人才。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四、提升家庭教育,拓展孩子成长的空间
我们生儿育女不是为了自己,也并非为了填补感情空虚或要儿女为我们实现未酬的梦想生活;父母的职责是帮助他们明白必须对自己、对社会负起责任。现代社会要求高素质的人材,所谓高素质,就是不仅要有多元精深的知识结构;也要有合理完善的综合能力。家长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必须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提升到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上来。
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如何拓展孩子成长空间,为孩子撑起另一片蓝天?家长首先要有明确教育方向,端正教育目的。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而做好准备。二是掌握教育的策略和技巧,协调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家庭教育必须以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同时,又要用清醒的头脑来调控,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只有把情感与理智有机结合,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三是借助社会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孩子良好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家长长期培养出来的。许多父母在孩子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后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以为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和社会的事,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延续性。家长要与学校、社会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给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孩子的成长空间。
总之,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能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孩子的一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培养出合格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许多家长面临着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有任何的闪失,对孩子百般呵护,走到哪跟到哪。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小学阶段的独生子女来讲,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生存能力,对于外界环境的是非观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而且他们也渴望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果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或者孩子迷失自己而过多地干涉,很可能会扼杀孩子正在逐步形成的独立生存能力。这就像一只猛虎,如果一直不让它自己去捕食,久而久之,它就丧失了野生虎独立捕食的能力。独生子女的成长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家长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给他一定的独立空间,可以不定时地询问和引导,对于孩子的行为举止加以约束,这是可以的,但不能无休止地干涉。
二、尊重孩子的爱好,引导孩子成才的方向
家长普遍都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就一定有出息。其实人与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与不擅长的,有成就的孩子都需要找到他的突破点,寻找他擅长什么,这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帮他们选择成功几率比较大的技能。有的人有音乐才能,有的人适合做运动员,而有的人适合做画家,甚至有的人适合写作。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对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家长需要的不是一味地强迫他去学习,如果孩子喜欢学习的话,他会自己去寻找学习的资料、摸索学习的方法。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但也不能太松,应该找适当的机会让他感觉到压力。家长更需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长处、培养孩子的爱好,引导孩子发展的思路。这就好比栽植树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后天正确的栽培管理方式促进树木的生长,但我们无法改变树木的基因型,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掘这种基因型树木的生长潜力,让他长得更好。
三、加强子女与外界的接触,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乏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养成与家长不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使孩子没有“玩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家长应更多地给孩子创造这种机会,让孩子在放学后能有小伙伴们一起交流,一起玩耍,这种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大人无法理解的快乐。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假期一起去旅游,让孩子增加接触的机会,在旅途中互帮互助,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平时也可以由几组家长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孩子们交流的小组,由家长们定期看管,让孩子们在一起接触,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地发育,端正集体主义精神。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这些属性也不可避免的体现在以血缘关系和法律关系为基础构建的纷繁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在这些家庭关系中,婆媳之间似乎是充满不可调和矛盾的斗争的天敌,她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斗争性。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爱着自己的儿子或老公,她们有时候为了家庭的大局也会互相让步互相合作,这又具有同一性。婆婆的儿子或媳妇的老公似乎总要在她们的恩恩怨怨中找到平衡点,分别给与或接受她们不同的爱,有时夹在中间的确左右为难。他们这种既斗争又相互合作的家庭关系在市场、政府、教育的大家庭中也得到了生动的再现。在我国,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市场不再被看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这就使得教育和市场的结合名正言顺。只是明媒正娶的市场媳妇能不能和教育这个老公过在一块、能不能和政府这个婆婆和睦相处、教育这个儿子能不能同时扮演好老公和儿子的角色,这就考验着各方的智慧和艺术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好了,儿子和儿媳便能早日生下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孙子孙女。为此,他们就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学会恰当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
一、明确市场媳妇、政府婆婆和教育儿子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采用的是民主制而不是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他们之间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关系。但他们之间的能力和作用是不同的,在特定的时空下或一定的条件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层次性。从历史年龄看,政府的诞生要早于市场经济和教育机构。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政府婆婆由于多吃几年饭,可能经验较为丰富,把握大局的能力强一些,所以政府婆婆应该在尊重市场经济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性化地为家庭制定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家规,起到导航带路的作用。在制定家规的过程中可以咨询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或建议,做到起点公平,这样大家便能毫无怨言的各司其职。至于他们各家的日子过得如何,那就要看他们各自努力拼搏的程度了。婆婆除了立规则,还要做好调节各晚辈之间或晚辈与长辈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应鉴于儿子和媳妇年纪尚轻,羽翼尚未丰满、缺乏社会经验,可以给与适当指导。剩下的活婆婆就没必要大包大揽,可以交给媳妇和儿子去做,毕竟他们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否则会出力不讨好,搞得身心疲惫。儿子与媳妇应该在遵守家规的基础上团结其他家庭成员,努力拼搏,争取以卓越的业绩回报父母、孝敬老人、关爱晚辈。
二、恰当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好他们各自的作用
(一)要遵纪守法、民主自由、公平公正
各家庭成员要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力与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缺位、越位、不得不作为或乱作为。为了规范、约束各家庭成员的行为,首先要看紧他们的钱袋子,要进行科学的财政预算、决算,做到财政透明、合理消费。实行财权、事权相匹配,干多大的活拿多大的钱。政府婆婆作为长辈首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得倚老卖老,独断专行,不得大包大揽对市场和教育横加干涉。要简政放权,给予教育主体合法独立的财政权、人事任免权。扩大他们的办学自。要促成家庭中形成民主自由的氛围,给与家庭成员各自的话语权,让他们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自由活动。要做到基本公平地对待自己的子女,要用真诚与关爱温暖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在财政划拨与财政转移时不得偏袒长子国企,也不得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给予歧视性待遇,要保护参与教育的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形成有利于教育与市场发展的氛围。要与人大、司法、新闻媒体、社会独立第三方机构等其他家庭成员一道依法对予各家庭成员予以宏观指导或监督,对于那些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的市场教育主体要给与严厉的惩罚。要确保教育资源能公平的分配,取消重点院校的建设,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各院校之间的有序自由流动,从而确保各教育主体能有一个公平的起点。各家庭成员在日常活动中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自查、自纠、自救。对于请客送礼、贪污受贿、收红包、收赞助费等腐败行以及侵害教育主体或从事教育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相关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要严惩不贷。对于生产出不合格或为劣质产品的市场教育主体,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和产品召回制,要公开赔礼道歉、及时召回不合格或劣质产品,对于相关受害者进行再教育直到为市场所认可或接受为止,并且要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对相关受害者要给与补偿。要实行正真的学分制、实行家长、学校、社会、学生对教育的共治。唯有此,才能实现公平公正、民主自由的家庭关系,才能使市场和教育充满活力、才能扭转权贵经济和阶层固化的倾向。
(二)要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互信互利
鉴于儿媳、儿子年轻缺乏经验、难以独当大任,婆婆和其他长辈们在他们创业的起步阶段可以给与必要的指导、给与适当的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对于学校的基础建设和相关的软硬件配套建设,政府婆婆可以适当的给点财政拨款或者教育贷款,帮助自己的儿媳和儿子先站稳脚跟、获得造血的功能。然后婆婆就应当给与让他们足够的信任,让他们到大海里去游泳、去积累经验、去锻炼才干。当遇上狂风暴雨时,婆婆可以和儿媳、儿子一道过度时艰,携手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重战略。这样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就可以少生气、少受气、少走弯路,就可以让儿媳赚到钱、让儿子培养出杰出的孙子、孙女,婆婆也可以省点心帮助一下其他子女。当然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难免相互埋怨、相互指责。这个时候,各家庭成员之间应当学会互谅互让,尤其是政府婆婆和其他长辈应该显得更大度一些,对于彼此的不当行为可以做善意的提醒、也可以通过市场实践来证明对方的错误性或自身的可行性。
人类社会化最基本、最早的单位是家庭。儿童在入学前,家庭是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儿童最早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家长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社会的文化规范、知识等向子女传递。虽然其他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化发展,但这些因素无不渗透到家庭这个基本的社会单元当中,即便是成年人在走向社会后家庭仍然会影响其言行。相比正常儿童,残疾儿童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医学干预支持,并且更容易因残疾产生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因此家庭的关怀对于残疾儿童的正常成长起到了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弃婴数量却在逐年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对全国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儿与弃儿的数量统计结果为5000―6000人,到本世纪初则已经达到了约5万人,人数几乎增加了10倍。被遗弃的孤儿大多数为残疾或患有各种先天疾病的残疾儿童,这些原本应生活在家庭中的残疾孩子,由于一些社会因素脱离了家庭环境,继而由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为儿童提供照料。虽然政府扶持和一些慈善机构的捐赠可保证孤残儿童基本的生活需要,但这种替代模式毕竟与家庭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往往无法满足儿童成长中的情感需求,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缺乏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没有家的残疾儿童”进行各种替代性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1.儿童福利机构与家庭环境的差异
1.1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由于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本身是福利机构的受雇者,而不是父母亲职角色,也并不期待今后能得到多少回报,并且1位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照顾5名以上孤残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行为、感情等需求重视较少,仅仅以照顾孤残儿童的生活起居为主要工作内容。另外,一些孤残儿童自身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带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使工作人员在教育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对这样的儿童产生厌恶情绪,导致批评多、表扬少,冷漠多、关注少。
1.2儿童福利机构封闭的环境
孤残儿童没有亲人朋友,入院以后往往没有机会与外界往来,其学习、生活、社交等仅仅限于福利院的范围之内,交往的范围往往是院内儿童,没有更多的社会角色可以模仿,客观上给许多孤残儿童造成了心理的压力与人格的欠缺。父母角色缺位,缺少亲职教育,使得孤残儿童在个体认同方面发生困扰,缺少了正常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塑造与培养。
在福利院中保育员和老师是孤残儿童进行积极社会活动培养最主要的引导者,因而需要注意关心、倾听、鼓励每一位孤残儿童,让孩子们能在一个愉快、信任的环境下,享受集体环境带来的愉,从而增强积极的社会能力,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和概念。比如儿童福利院集体生活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孩子助人的意识和习惯,这种对孤残儿童的正向引导,会使孩子有受到重视、成就感、归属感等体验,这些也是成人社会体验的雏形。儿童福利院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角色扮演游戏方法,让孤残儿童体验各种不同角色的情感,通过这种真实体验别人的内心状态来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情感意识,学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心理状态。
2.家庭寄养模式的提出
在我国,家庭寄养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资,在孤残儿童的监护权不予变更的前提下,由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一个合适的家庭,由家庭为孤残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被寄养的孤残儿童户籍仍然在原来的儿童福利机构,被寄养的孤残儿童仍然享受政府给予的生活费、医疗费和教育费,使孤残儿童能够在寄养家庭得到家庭的充分关爱和照顾。家庭寄养作为一种替代性养护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2001年尚晓援在研究家庭寄养时,分析了“广德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等。2002年王素英则从地域角度出发,将我国的家庭寄养分为城市模式、农村模式、城乡交界模式和院舍模式。这些研究都以实际中存在的模式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
与儿童福利机构的集体生活相比,家庭寄养模式主要区别在于让孤残儿童可以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疼爱。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2.1可以使被寄养儿童与寄养父母之间产生心理上的依恋关系。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贝心理依恋理论认为,儿童在3周岁内是形成与父母之间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人的正常的心理依恋关系是其3周岁以前在与母亲的亲密接触中形成的。与母亲长时间的身体接触,使儿童得到生理及心理上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成儿童安全的心理依恋。这种依赖关系的适当发展,可以影响个人今后信赖他人的程度和自我信任程度,并且能够与同伴、朋友、家人和后代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进而影响一个人今后与他人的互相信任程度。
2.2有利于促进孤残儿童的正常社会化发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除了满足孤残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孤残儿童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这部分儿童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将来能够独立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
3.如何正确开展家庭寄养模式
家庭寄养模式由于有以上诸多优势,可作为为孤残儿童提供良好特殊教育的积极模式之一。儿童福利机构在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寄养家庭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寄养动机
通过对180个寄养妈妈的调查,丹东等于1987年得出结论:两个寄养动机与高质量寄养行为有较高依从性:不能生育的寄养家庭有养护孩子的欲望,以及由于寄养家庭过去的经历对于孤残儿童的认同。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我国计划生育等政策,很多家庭的父母很早就进入了空巢期,很多寄养家庭中的父母退休在家,家庭负担相对于过去减少了很多,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而且亲生子女已成年,居住在外,失去了子孙满堂的乐趣。因此,空巢期孤独感促使他们希望通过其他亲子活动来填补,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需要一种生活的乐趣,家庭寄养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被寄养的孤残儿童虽然身体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仍然存在孩子可爱天真的一面,这部分孤残儿童正好可以给空巢家庭带来乐趣。
3.2寄养家庭的个性化特征
一般来说无子女或年长夫妇(如45―55岁)是更合适的人选,而家庭和事业不稳定的年轻家庭不太合适作为寄养父母。此外,成功的寄养与寄养父母的热情、成熟和个人的控制力是息息相关的,但寄养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寄养安置的成功并未体现较大的依从关系。
3.3强调社会支持系统对家庭寄养模式的作用
孤残儿童在入托、就学、康复、技能培训、行为纠正、心理补偿等方面不是仅仅依靠寄养家庭就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寄养地儿童福利机构、政府、社区及各领域的专家广泛深入参与家庭寄养模式的服务、协调、监督,从而形成机构、家庭、教育、卫生、社区共同支持的综合体系,确保家庭寄养模式的高效和规范。
在经济上,政府及福利机构要保证寄养家庭得到与其付出相适应的合理回报,以解除寄养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能力并愿意继续寄养或收养这些孤残儿童。另外,福利机构要有良好渠道开展对寄养家长专业知识的培训。寄养家长一方面要了解孤残儿童的心理状况及行为分析,了解如何让孤残儿童适应家庭环境,满足心理、生理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要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积极配合家庭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及实施,从而增强孤残儿童的康复效果。寄养家不但需要有更多的爱心,而且要了解孤残儿童、掌握教育和引导孤残的技巧。
孤残儿童是社会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孤残儿童的福利和保障也是儿童福利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过去我们主要强调对孤残儿童生活的照料,而忽略了他们因家庭缺失造成的情感缺失。对孤残儿童进行各种家庭补偿教育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慰藉,形成健全的社会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世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社会福利,2007,(7).
1我国普通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并轨政策以来,其投资结构也由过去一的国家投资向国家、个人、社会共同投资转变。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来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是以家庭为行为主体的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除政府和集体以外的教育投资行为,狭义上是指受教育者或家庭为自己或子女获得教育机会而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
1.1家庭高等教育经费分担逐年增加
尽倍教育部明文规定高等学校的学费占其年平均口常运行费用的比例按25%掌握,但是到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已达5000元,比1989年增加25~50倍,而同期城镇届民人均收入只增长了2~3倍。从世界整体而言,学费占人均GDP的比嗔一般在20%左右,其中美国占人均GDP的15%,英田占人均GDP的7.3%。而在我国,大学学费竞约占人均GDP的57.4%。由此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偏高,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教育费用偏高。
1.2“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带来投资高等教育风险增大
所谓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在个体的高等教育阶段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补偿投资成本的现象。人们在追求高学历、商凹报的同时,必须要面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
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资能带来丰厚的个人价值,在高校扩招政策下,我国居民竞相投资高等教育。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万人)直线上升,2002~2005年分别为145、212、280、338。但就业率却在下降,2002~2005年初次平均就业率(%)分别为64.7、62.5、50.65、55。当然本科院校稍高于高职高专就业率,但仍有30%的毕业生未能就业,高职专科则有60~/o2~右的毕业生初次未能就业。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95万人,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现实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尽管普通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可是这种投资潜在的收益风险却日益增大。
1.3普通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陷入惯性思维
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人们在思维中形成了一种惯性:即认为在劳动力价值的代际转移中,只要父辈对下一代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投入,就能增加下一代的未来劳动力价值,而这种高附加值的劳动力在未来是一定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高收益率。通过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满足求知的欲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边际收入,尤其是对于农村贫困地区及城市普通家庭来说,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
2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市场风险与理性选择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但社会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一方面迫使大学毕业生降低就业要求,避免“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大学毕业生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选择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还是农村,选择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完全应是市场行为,只要就业体制顺畅,在就业岗位充足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的毕业生失业问题。另一方面,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进入尴尬的境地。对毕业生而言,失业意味着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起始阶段遭受挫折,对个人心理和人生旅程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尚无回报。这就是无情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暂时性风险。
为了避免高等教育投资的暂时性风险,学生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总是慎之又慎,精心挑选。由于劳动力市场是分层的,有主、次之分,且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是分割的,很难流动一般情况下,失业后多数只能在次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如果不经过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等途径很难再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因此,为了规避教育投资风险,入学前总是选择将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择业时,总是把就业地区和收入高低作为重要因素进行权衡。对就业地区和收入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发达的中小城市是毕业生的首选目标。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就业选择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对毕业生这种顺应市场的择业观念是无可厚菲的。尽管教育投资对人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方面,但实际上在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划问,会把教育投资的未来收益和风险作为择业的重要指导因素,希望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比较高的收入、稳定的职业。如果盲目就业,被限制在一个不能流动或流动成本很高的低收入环境中,不仅约束了自身的发展,而且教育投资很难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回,形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低效用和收益损失。
3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对策
3.1国家要加强对个体高等教育投资与就业的宏观调控
国家和相关研究部门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对人才供求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供大学生作为专业选择的参考依据,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的类型、质量和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国家宏观上人才培养计划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和研究部门进行未来人才发展规划,预测不同专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需求状况,并且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或高等学校制定招生计划、设立专业的依据,使人力资源的供需趋于平衡,减小教育投资的风险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平台。首先,构建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减少人员流动的交易成本;其次,建立顺畅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扩大毕业生的选择信息,降低职业搜寻成本;第三,改变过去单纯追求GDP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GDP和就业共同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3.2高校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地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自身配置能力;在学制方面,我国高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或完全学分制,以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与工作的时间;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积极主动地合理利用多种求职渠道,加强信息指导,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章名附:关于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和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管理的请示国务院:
近一个时期,粳米、菜籽油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均大幅度上涨,期货交易中出现了过度投机,少数会员所持合约量过大,买卖双方对峙的现象。粳米、菜籽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客观上助长了人们的“涨价预期心理”,不利于国家稳定物价政策的实施。为保证市场的稳定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经与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内贸易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研究,现就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和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监督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从事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的交易所,从本文下发之日起停止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为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实现平稳过渡:每个交易所每一交割月份的持仓量只能减少不得增加,每个月结束时的持仓量即为下个月的最高持仓限量;各交易所要严格限定每一客户在交割月份的持仓量;未平仓合约允许其在合约到期前平仓或在交割日进行实物交割。各交易所均不得推出新的粳米、菜籽油期货合约。
从事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的交易所及其所在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
二、进一步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期货市场试点健康发展:
(一)各期货交易所每个会员对某一品种的单边持仓量不得超过该品种市场总持仓量的15%;各交易所均需按规定建立大户申报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严格限制交割月份的持仓量;禁止交易所市场预测信息,严禁内部工作人员泄露交易秘密,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诱导会员或客户过量下单;不得允许会员透支进行期货交易。
各期货交易所不得设立分支机构。未经证监会批准,不得推出新的期货品种。
(二)各期货经纪公司和从事经纪业务的会员单位必须将受委托业务与自营业务分开;不得制造和提供虚假信息,强制或诱导客户做某一方向的交易;不得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联手买卖,操纵价格;不得在市场内进行自我配对交易;不得为客户透支进行期货交易。
(三)从严控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因业务需要参与期货交易的要以套期保值为主,并必须有其主管部门或公司董事会的批准文件。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要限期补办手续或退出期货交易,违者由其主管部门从严查处。具体办法由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四)严禁用银行贷款或拆借资金参与期货交易。各级金融机构要加强监管,防止信贷资金流向期货市场。任何金融机构均不得出具期货交易保函证明,禁止任何期货交易所接受银行保函作期货交易保证金。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157-01
《青旗》(1941.1.6-1945.7.23)是日本统治中国东北时期的产物,也是政府发行的蒙文报纸之一。它的发行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占领者为其殖民统治需要大力加强新闻出版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文化侵略措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蒙古族各界进步人士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创刊词指出其宗旨是“蒙古民族全体的振兴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青旗》共发行178号,内容丰富涉及较广。据统计,蒙古族家庭教育相关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卫生、家庭与健康教育”栏目。内容从家庭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女性教育、学前教育、贤妻良母应具备的品德、新时代女性到作为父母应注意的育儿常识、科学的教育方法等事无巨细,系统的介绍了家庭教育与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本文主要对“养生、健康教育”栏的内容进行研究,论述时期日本在内蒙古地区的教育政策,同时阐述蒙古族进步人士在艰难地环境下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以期对时期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女性教育做一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对《青旗》报家庭教育与女性教育有关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如下。
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教育可分为三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初生的孩童如同一张白纸,家庭教育是这一张纸上的第一抹颜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这一抹底色的基础上着色,所以底色决定了这幅画的走向。
《青旗》报中刊出多篇文章循循善诱,劝导蒙古族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民族落后是因为轻视教育,忽略女子教育而导致的结果。并大力宣扬家庭教育对整个蒙古民族复兴与每个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蒙古族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家庭教育的导向性。由于蒙古族自古以来采取游牧生活方式,坐落较分散,学校教育发展相较于其他民族非常落后,平均入校年龄在十多岁。因此入学前的十余年学校教育的空白期,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更加重要。
家庭教育中应注意不因独生子女而溺爱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需要统一。家庭和睦,对子女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子女明辨是非后使其谨记作为蒙古族肩负的使命,为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培养其民族意识,成长为一个优秀正直的人。
二、女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在《青旗》中指出,教育子女是家庭主妇的任务,须重视女性的开化即女性身体素质和知识素养的提高。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中子女主要依靠母亲的抚养教育而成人。最易模仿母亲的性格言行,母亲如果能受到教育,对其子女可进行入学前教育。如识字教育、讲求卫生、并且可以培养其忠诚朴实、尊敬长辈的优良品德。母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是任何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正因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者独一无二的角色,母亲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受过高等教育的贤妻良母,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子女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尤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定型的年龄,母亲就是人生导师。相反母亲如果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带给孩子的教育定是与知识型母亲天壤地别的。总而言之,母亲决定了子女的人生起跑线。因此女子教育决定着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时期鼓励女子入学,除个别的军校或者男子学校,均接受女学生。在蒙古族聚集地兴安省建立了兴安女子高中。康德三年(1937年)洲国中学校统计中,兴安省女子在校生人数为309人,男女比例约为5:4。本刊多次指出学习日本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模式,教育振兴蒙古族这一概念。对蒙古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重视不仅是当时日本对兴安四省的蒙古族采取的政策,更是一批蒙古族知识分子为了民族振兴而对这一政策顺水推舟,为民族文化事业而做出的努力。
在二十一世纪,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都在为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而担忧,因为他们大多是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寄托了自己的全部希望。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如何得到全面和谐和科学的发展,如何完成孩子自我人格的塑造,担心他们能否生活得更好,度过充实、平安、愉快和充满爱的一生,能否担负起神圣的历史重任等等。这是摆在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笔者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在幼儿园许多幼儿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会自己吃午饭,不能与其他幼儿很好地交流,没有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有些幼儿说脏话,等等,这些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对家长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提一些建议。
一、家长要正确理解幼儿家庭教育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感人事迹,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以及清朝的《家书》等等,这都是家庭教育的典范或“规则”。
那么家庭教育究竟是指什么?专家是这样描述的,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相互教育与影响,还包括家庭环境对家庭成员的潜在影响与熏陶。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家庭生活中父母或长辈对未成年人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主要是指长对幼的单向而有意识的教育。
但是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又忙于工作,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有些歪曲,认为孩子比较听话和将来学习能搞好就行,以后上了学自然都会学好,而对其他的行为进行纵容,不知不觉孩子就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家长显然是歪曲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
1.家庭是幼儿最原始、最自然、最温馨的生态环境;
2.家庭教育对幼儿有先入为主的作用,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很难纠正;
3.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居于首位;
4.良好的幼儿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这些家长必须明确,正因为家庭教育如此重要,历史上许多不平凡的人都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此不必举例。
二、家长要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家庭教育
有些家长会说,我一直都没惯着孩子,要求一直严格,该骂了骂,该打了打,怎么孩子现在有这么多坏毛病?其实还是家长的家庭教育太片面了。家长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各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要从生活起居、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与人交流、文明礼貌、生活常识、健康常识等等各方面进行家庭教育,家长要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
(一)如何使幼儿不任性
现在的独生子女,有些溺爱严重,尤其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过的孩子,更加严重。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以理解,孩子少嘛!不这样就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其实这对孩子将来成长极为不利,以后孩子会不理解家长,不理解教师,不理解同学同事,唯我独尊,刚愎自用,自私自利。
比如孩子想买零食吃,诸如冬天吃雪糕,辣条或一些其他“垃圾”食品,家长明明知道这些零食对孩子身体不好,甚至会得疾病,但是家长考虑到孩子想吃,要是不让他吃,他就会大哭大闹。再想想自己当年什么零食也吃不上,就觉得孩子太可怜了,买吧。当然还有孩子买一些贵重的玩具,家长明明知道经济上可能负担不起,或孩子根本只是玩个新鲜,或玩不了几天就会将其损坏,最终还是顺从了孩子。长此以往,孩子想要的东西,必须得买,孩子想干的事,不管是与非,必须得让他干,这样不知不觉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
那么,家长在这方面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1.要对孩子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懂道理,家长要给他解释清楚。比如买“垃圾”零食,家长要这样解释,虽然零食口味好,但是不卫生,吃了可能会肚子痛,或可能呕吐,长时间吃还会慢性中毒等等。如果孩子确实是饿了,那就说服他买其他的可以充饥的卫生的食物。如果这样给他解释,一般的孩子都会听话的。
2.如果孩子确实不能说服,那就是已经任性了,扭转起来确实有些困难。尤其是孩子看上了某种玩具,不买不行,也说服不了。这时,家长一定要立场坚定,要做出真生气的样子,哪怕孩子哭闹和折腾。一般稍微懂事的孩子是不会在大庭广众的场合下折腾的,如果还真的哭闹,大人尽管假装离去,孩子一看哭闹无济于事,买的希望不大,自然而然会追随家长而去。这样的话,以后孩子买东西就会逐渐不会任性了。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6―0028―01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在中国,近60%左右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孩子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出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及时地解决,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缺乏沟通。本文就谈谈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许多农村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生计,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指导。重养育,轻教育,把对孩子的教育视为学校的天职,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解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精神需求及道德教育。
2.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当前的家庭教育,把关爱孩子当作教育孩子的全部,爱变成了一种溺爱,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父母觉察不到孩子的不足和弱点,不能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导致孩子自我评价的歪曲,形成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性格缺陷。
3.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教育观念错误,有些农村家长不会选择与孩子交流的时机,更缺乏与孩子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技巧,更有部分家长与孩子“交流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缺少耐心说服和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和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精神上应有的关怀、交流和沟通。
4.家庭教育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由于受农村居住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有时是爷爷与奶奶,有时是父母,由于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缺乏一致性,从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不同,使孩子无所适从。
5.家长不良言行的影响。部分家长对自己要求低,对孩子要求高。个别家长自己得过且过,却要求孩子做事认真,奋发上进。这种做法使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产生了怀疑,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6.家庭学习环境差。笔者在家访的过程中,经常看到许多农村学生没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学习环境和学习设施普遍较差,有的学生边看电视边写字。这样的学习环境,容易造成学生视力下降、脊柱弯曲、身体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二、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1.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投资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方面的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去了解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2.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校联系,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进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均衡发展。学校和老师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听课日、电话交流等活动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
3.建立农村家教组织网络。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推动创建各类家庭教育组织,如: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长假期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站等。要积极推广成功家长的经验,树立典型。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有感染力的主题宣传教育,深入农村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常识,传授如何营造温馨和睦、民主宽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