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3: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泌尿系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急性肾损伤(AKI)
AKI是一个新的名词,代替急性肾衰竭,主要强调肾损伤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没有表现出可测得的肾功能指标下降之前,肾损伤已经发生。AKI常分为3个病理生理范畴,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KD导致的AKI有肾前性和肾性。而小管间质性肾炎(TIN)、HUS、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病、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是肾性AKI的原因。肾前性AKI:发展为肾前性AKI的KD患儿几乎都伴有急性心力衰竭(AHF)或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低血容量,肾活检没发现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随着AHF和低血容量的纠正,AKI恢复。部分KD患儿发展为AKI可能系AHF引起肾低灌注所致。肾性AKI:TIN是AKI的常见原因,特征是肾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在肾组织中发现有Th和Ts细胞,这提示这些细胞对TIN有致病作用。Veija等报道1例2岁男孩确诊为KD,同时发现伴有TIN,最后出现AKI,肾活检表现为弥漫性间质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浸润,通过按KD治疗病情恢复。大多数肾性AKI不需要特殊治疗,少数需要血液透析。Bonag等报道1例8岁男孩,除了有典型KD表现外,还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急性肾功能减退等肾活检表现为TIN伴轻度系膜区扩大,无血管受累,诊断为KD伴肾病综合征和AKI,通过支持疗法病情痊愈,没有使用激素。说明KD合并的肾病综合征随着KD的治愈,肾病综合征可以自然缓解,而无需针对肾病综合征进行特殊治疗。有研究尸检1例因KD死亡病例发现TIN伴轻度系膜基质增多。这些均说明KD所致肾性AKI是由于肾小管间质炎症所致。因为T细胞活化在TIN和KD发生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可以使KD患儿发生TIN。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病:Nagamatsu等报道1例3岁KD男孩,发展为肾性AKI,病理学特点是:光学显微镜肾小球正常,电镜可见电子致密物上皮下沉积,提示由于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肾小球病变。与KDSS相关的AKI:KDSS是KD的一种严重形式,表现为低血压和灌注不足。炎症指标显著增高,冠状动脉病变危险性增高,二尖瓣反流,长时间心肌功能障碍。Gatterre等报道11例KDSS,其中10例发展为AKI,8例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所有10例AKI恢复没留肾的后遗症,MacArdle等报道1例2岁男孩KDSS发展为AKI,进行腹膜透析,肾活检肾小球正常,有少量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肾小管坏死,这些表现提示AKI的发生是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所致。
三、HUSKD并HUS
有2例报道,Ferriero等报道1例2岁KD女孩,有轻度HUS表现,通过支持治疗痊愈。Heldrich等报道1例3岁KD女孩,出现HUS和过敏性紫癜。虽然其发病机制不清楚,也没有进行肾活检,推测可能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四、急性肾炎综合征(ANS)
ANS的临床特征是血尿、水肿、高血压。部分有中等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大多数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有些血管炎也可以出现ANS,如过敏性紫癜、Wegener肉芽肿、微血管炎等。Salcedo等总结7例KD并ANS,6例是儿童,平均年龄5个月,ANS的发生时间为2~30d,平均20d,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7/7、6/7、5/7、4/7,C3和C4下降者为4/7,2例发生轻度肾功能不全,肾脏改变随着KD的缓解完全消失,而6例存在冠状动脉损伤,1例进行肾活检,表现为系膜增殖性肾炎伴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系膜区有IgM和C3沉积,电镜发现系膜区和内皮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KD并发ANG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基于发现有电子致密物沉积于肾小球,4例有C3和C4下降,推测部分可能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
五、肾病综合征
虽然蛋白尿在KD很常见,但发展为肾病综合征者少见,Krug等报道3例KD,年龄分布为4、4.5、8岁,有肾病综合征表现,所有3例均给予阿司匹林和静注丙种球蛋白,均未使用皮质激素,2周内蛋白尿完全消失,Gatterre等报道11例KDSS,其中3例出现肾病综合征,尽管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但所有肾病综合征患儿痊愈无任何后遗症。张琴等报道1例8岁男孩KD合并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发生在KD的恢复期,肾活检发现肾小球呈分叶状,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高度增生,广泛插入,形成双轨征,毛细血管管腔高度狭窄,基膜内系膜区可见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灶状萎缩及多数蛋白管型;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病理诊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加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对症治疗,2个月后病情明显改善。
六、肾小管功能异常
肾小管功能异常时有报道。大多数研究是通过测定尿中尿溶酶体、尿IL-6、β2微球蛋白水平和尿NAG酶,发现这些指标在KD急性期增高,说明存在肾实质损伤。最有价值的研究是Watanabe等对23例KD患儿尿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测,根据尿分析结果分为3组,无脓尿、膀胱性脓尿、尿道脓尿。发现大多数KD有尿β2微球蛋白增高,但膀胱性脓尿患儿尿β2微球蛋白较尿道脓尿和无脓尿组更高。KD的肾小管功能异常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入选2007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诊断符合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尿路感染相关诊断标准:
(1)真性菌尿,取清洁尿中段培养杆菌定量≥105/ml或球菌≥104/ml,或真菌呈阳性;
(2)明确的尿路感染症状同时伴有较为明显的镜下脓尿,杆菌定量≥104/ml;
(3)真性菌尿,无尿路刺激征及其他临床表现者也可以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孕期12~30w;根据治疗方案区别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年龄25.4±2.7岁,病程5.8±2.7d,其中首次妊娠21例,第二次妊娠10例,第三次妊娠4例;对照组30例,年龄26.1±2.8岁,病程6.2±1.9d,其中首次妊娠18例,第二次妊娠9例,第三次妊娠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兑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青霉素皮试均阴性后给予青霉素320U单位,兑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5d,治疗后进行尿常规检查和尿菌检查,观察疗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尿频、尿急、白带增加等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2次以上显示正常,复查尿菌为阴性评价为痊愈;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尿常规接近正常,尿菌阴性,停药后出现复发评价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尿常规和尿菌检查均无改善,或情况均恶化评价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2)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情况
针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尿常规和尿菌复查结果进行临床疗效情况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安全指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发生情况,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说明应用药物安全性均较稳定。
输尿管上段结石27例,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23)岁;术前常规行平扫CT或增强CT检查确诊,左侧17例,右侧10例,其中结石嵌顿伴周围息肉2例,多发结石4例。结石直径0.5~1.1cm,平均结石直径(0.8±0.3)cm。病程1~3周,2例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3例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及糖尿病、高血压。
1.2方法
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将导丝置入患侧输尿管口,输尿管硬镜直视下于导丝旁进镜,探查输尿管至结石部位,全程注意控制冲水速度,防止结石上移。见到结石后,停止冲水,将镍钛合金泌尿系统取石网沿输尿管镜第2操作孔置入输尿管镜,于镜下见到取石网尖端后,固定输尿管镜,小心将取石网沿结石和输尿管壁的间隙上行,待螺旋标志线越过结石后,由助手释放取石网螺旋部分,开始行钬激光碎石。设置钬激光功率0.1~1.0J、8~10Hz,将结石粉碎,最大直径在3mm以下。碎石后常规留置7F双“J”管及尿管,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2天拔除尿管,复查腹部平片或CT,确定输尿管支架位置、形态,以及有无残余结石,术后1~3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
2结果
2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成功碎石,手术时间30~55分钟,平均34分钟,平均碎石时间(4.2±2.6)分钟;术后住院1~3天,平均1.2天;术后仅1例(4%)患者发现有小残余碎石(约4mm)漂移入肾盂,其余术后复查腹平片或CT,均未提示残余结石。所有患者无输尿管穿孔、撕裂、黏膜损伤等并发症。
3讨论
本试验研究对象共77例,均已签署知情协议书,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均已确诊为复杂泌尿系统结石,且已排除其它疾病干扰。患者男女比例为51∶26,年龄23~68岁,平均(44.8±9.1)岁,详细诊断显示单发、多发、铸型结石的比例为19∶38∶20,无其他类型结石,37例患者结石位于右肾,30例患者位于左肾,其余患者为双侧结石。结石大小在(1.1cm×0.8cm~3.3cm×5.9cm)之间,部分患者存在并发症,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感染等。患者组内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1.2.1仪器设备
肾镜及输尿管镜均为德国狼牌,前者型号为20.8Fr,后者型号为8Fr或9.8Fr。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为EMS第三代系统,进口自瑞士。液压灌注泵为国内产。
1.2.2手术过程
(1)行各项术前准备工作,以硬膜外麻醉作为麻醉方式,取截石位开始手术;(2)于膀胱镜下顺着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导管型号为6F,插至肾盂,行生理盐水灌注,留置导尿管;(3)协助患者改为俯卧位,微垫高患侧,行B超检测,确定结石情况,选择穿刺点,以穿刺针刺入患者肾中、下盏肾集合系统,尿液溢出则显示穿刺部位正确;(4)置入导丝,取出穿刺针,以扩张器扩张穿刺孔,首先使用筋膜扩张器,将穿刺孔扩张至18F,随后使用套叠金属扩张器,将穿刺孔扩张到24F;(5)置入经皮肾镜,寻找患者体内结石,期间需用输尿管泵保证视野;(6)利用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清石工作,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标准进行;(7)确认无结石残留后,拔出导尿管,置入6F双J管,退出经皮肾镜,置肾造瘘管;(8)行各项术后处理,视实际情况拔肾造瘘管、双J管。
2结果
7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1.5±25.1)min,平均住院时间(11.5±5.4)d。77例中66例一次手术成功,一次手术成功率85.7%。11例患者有7例行二次手术,另4例患者口服排石药物,均成功清除体内结石,以手术方式成功清除结石的患者共73例,占94.8%。各项数据均显示,该手术方式效果良好。患者术中无任何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半年,也未发现任何并发症。
收集该院450例糖尿病患者尿培养阳性者,在无菌条件下留取中段尿于无菌容器中进行细菌培养。
1.2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培养液采用定量环法接种,用10μL接种环将混匀的中段尿接种在5%血琼脂板和麦康凯平板上,于35℃培养24~48h,挑选菌落数>1万cfu/mL的细菌涂片染色,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1.3质控菌株
质控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粪肠球菌ATCC2591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
450份糖尿病患者泌尿感染尿标本共分离出4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44株,占比为75.27%,革兰氏阳性球菌92株,占20.13%,真菌21株,占4.60%,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粪球菌、屎肠球菌。
2.2药敏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0%)和阿卡米星(96.7%)的敏感度很高,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度则不如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对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敏感性较好。
随机选取2014年1月~10月于我院经B超及X线确诊的8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其中男5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4.6±7.3)岁,平均病程(6.3±3.1)年。一般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痛、肾绞痛、镜下或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征,偶伴恶心、呕吐,甚者呈虚脱状态。
1.2诊断方法
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行X线及B超及腹部CT三重检查,以明确有无泌尿系统结石。争取患者同意及配合后,以常规拍腹部平片的及方法进行X线检查;常规腹部CT检查;B超检查稍复杂,具体如下:肾脏检查采用俯卧位;输尿管根据需要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膀胱结石的检查采取仰卧位,必要时可根据需要相应改变。依次检查双肾,输尿管,膀胱。检查过程中,着重观察有无结石、积水等症状。以腹部CT为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最终标准。我院在确诊纳入研究的病例中,使用的均为飞利浦HD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弧形线阵,频率:3.5MHz;使用的X光机为希尔健RaynovaDRsc。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0.05,P<0.05为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超对泌尿系统结石的综合诊断阳性率为95.0%,明显优于X线平片78.8%诊断阳性率。二者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治疗组:防治措施主要有[2]:①术者对解剖学知识要扎实掌握,对对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毗邻关系要非常的熟悉,并且还要密切注意解剖变异是否出现;②在处理诸如大出血及粘连广泛等复杂情况时,务必要做到胆大心细,能够动作轻、细、柔的进行组织分离,避免造成对组织的损伤。③手术前要从检查目的和节约患者费用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辅助检查,进行手术方案的合理选择。④进行盆腔手术时,最好留置导尿管,让膀胱保持空虚状态。⑤在进行广泛手术或粘连手术时,要将输尿管从盆腔侧腹膜梳理出来,以免造成泌尿器官损伤。⑥妇科手术辅助膀胱镜检查能够将泌尿器官的损伤率明显的降低。⑦进行腹腔镜手术时,术者应当对电外科手的疾病知识非常熟悉。因为双极电能进行电凝止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通电时间必须短。因为双极电凝时,附近的组织会产生明显热传导,距电极1cm的组织温度会升到40℃,因此尽量减少对单机电能的使用。对照组:和同期那些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统计。1.3统计学处理[3]:采用SPSS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x2分析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手术中泌尿系损伤发生率: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共计55例,发生率为0.175%。其中25例为输尿管损伤,发生的概率为0.079%;13例为膀胱损伤,发生的概率为0.041%;17例为尿道损伤,发生率为0.054%。在妇科手术中,不同的手术类型会造成不同的泌尿系统的损伤。共计22229例开腹手术,其中有28例为造成的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的概率为0.126%,20例为输尿管损伤,8例为膀胱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089%和0.036%;共计6837例腹腔镜手术,其中泌尿系统损伤25例,发生率为0.366%,13例输尿管损伤,12例膀胱损伤,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190%和0.176%。此外,还进行了2368例阴式手术,在阴式手术中尿道损伤是造成泌尿系统损伤的主要类型,共有2例,发生的概率为0.0845%.治疗组.开腹手术造成泌尿系统损伤的概率为0.175%,而腹腔镜手术损伤发生率高达0.366%,二者有着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泌尿系损伤发生率比较:统计资料显示,对照组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生率为0.655%,而治疗组为0.175%,二者有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1一般资料
泌尿系统造瘘口尿液渗漏患者15例,其中11例膀胱肿瘤及1例腺性膀胱炎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2例前列腺增生行膀胱造瘘术;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54~89岁,平均68岁。住院时间7~64d,平均27d。
1.2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透明贴应用。
1.2.1材料:治疗碗2个:内盛无菌纱布、0.5%碘伏棉球、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无菌剪刀1把、无菌镊2把,手套1副,弯盘1个,造口袋1个,皮肤保护膜1张,康惠尔透明贴1张。
1.2.2操作:①戴手套,用纱布轻轻吸干渗漏的尿液,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擦洗清洁造瘘管或造瘘口周围皮肤,手术切口处用0.5%碘伏棉球消毒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擦拭干净,再用无菌纱布吸干。②保持造瘘口或造口周围干燥,外涂皮肤保护膜,对有管道的将已剪裁好的透明贴紧紧围绕造瘘管或造口用手按压黏贴使之与皮肤紧密贴合,完全覆盖切口缝线或缺损处。③将底盘对准造瘘口或造口,将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管用无菌镊导入造口袋,调整造口袋到最佳位置,一手将露在底盘外的胶布向外牵拉撕开保护纸,另一手随保护纸的撕开轻轻按压底盘,在保护纸撕离到底盘的1/2时,撤离造口上方小纱布,自下而上黏贴底盘。此法可有效预防在黏贴过程中尿液流沾出湿底盘,影响造口袋黏贴效果,同时避免手套与底盘粘连导致手套破损,避免手与污物的接触,有效加强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1.3判定标准以造口袋粘贴使用至有尿液渗漏来计算使用时间。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透明贴运用前后,造口袋使用时间比较,单纯使用造口袋平均22.8h,联合透明贴运用造口袋使用时间为127h,透明贴运用后明显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造瘘口处切口均一期愈合,按期拆线,无感染病例发生。
3讨论
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门诊和泌尿科住院患者的泌尿标本118份(每份标本平均分为两小份),按照标本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8份;对照组男女比例25∶24,年龄20~78岁,平均(37.41±1.25)岁;研究组男女比例30∶29,年龄22~82岁,平均(39.56±1.95)岁;标本清洁度:Ⅰ度22例(18.64%),Ⅱ度例25例(21.19%),Ⅲ度41例(34.75%),Ⅳ度30例(25.42%)。两组患者在标本数量、性别、年龄、标本清洁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仪器与方法
仪器:美国新柏氏全自动细胞制片机,型号:ThinPrep2000。方法:对照组标本予传统制片,摇匀尿液标本后,倒入500mL于离心管内,采用离心机(2500r/min)离心,离心时间为5min。完成离心后取其沉淀物做传统制片2张,在95%乙醇内固定15min,巴士染色。研究组标本予液基薄层制片,
①首次离心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②加入相同体积的PreservCyt与离心沉淀物混合,在振荡器中震荡15min,再次离心5min;
③完成离心后取其沉淀物存放于20mL保存液内,静置15min随即制片,用95%乙醇固定15min,巴士染色。
1.3观察判定指标
两组标本检查灵敏度,均参照细胞学的检查标准(阳性表示检查灵敏度);肿瘤分型以病理组织学,为判断检查结果正确与否的金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标本检查情况
本研究118例泌尿标本经细胞学检查出阳性40份(33.89%),阴性78份(66.10%),其中对照组标本阳性率37.50%(15/40),研究组标本阳性率80.00%(32/40),两组比较(P<0.05)。
2.2两组标本病灶分型情况
细胞学检查出40份阳性标本所对应的参试者均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鳞癌4例,移行细胞癌31例,其他5例(包括前列腺癌、平滑肌瘤、纤维组织性细胞瘤)。其中对照组标本病灶分型检出率为鳞癌25.00%(1/4),移行细胞癌48.38%(15/31),其他40.00%(2/5);研究组则为鳞癌100.00%(4/4),移行细胞癌80.65%(25/31),其他80.00%(4/5),两组比较(P<0.05)。
图像观察由2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在未知临床病史和诊断结果的情况下双盲观察,仔细观察各期横断位图像,结合CTU后处理重组图像,观察病变范围、形态以及与邻近组织关系,作出诊断,意见分歧时,请第三者主任医师参与讨论达成一致,并与临床结果对照。
1.2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DLP、ED、CTDIvol)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Student’s-t检验分析(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性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若1≤理论频数≤5时,用连续性卡方校正值,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多个样本率之间的多重比较,采用χ2分割法,重新规定检验水准,以P<0.012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SCTU髓质期常规剂量(120kV+固定毫安技术)和延迟期低剂量(100kV+CAREDose4D技术)扫描的辐射剂量比较:34例中,髓质期单期图像辐射剂量CTDIvol为(18.38±0.00)mGy、DLP为(815.85±56.80)mGy•cm,ED为(12.24±0.85)mSv,有效毫安为(240±0.00)mAs,延迟期单期图像辐射剂量CTDIvol为(4.72±0.64)mGy、DLP为(208.56±36.26)mGy•cm,ED为(3.13±0.54)mSv,有效毫安为(105.41±14.01)mAs,范围74~129mAs,两组单期图像辐射剂量比较,CTDIvol(t=124.433),DLP(t=52.547),ED(t=52.538),有效毫安(t=56.003)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低剂量延迟期扫描条件下,单期有效辐射剂量ED较髓质期减少了74.43%,CTDIvol较髓质期减少了74.32%。3种不同图像组合对泌尿系统病变定位、定性的诊断对照:使用以下3种不同的图像组合进行对照分析,常规CT轴位(含3期图像,即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轴位图像),含延迟期CT轴位(含4期图像,即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延迟期轴位图像),全尿路MSCTU图像(含CTU后处理图像,即含延迟期CT轴位+CTU后处理图像)。34例中累计发现14种泌尿系统疾病,全尿路MSCTU图像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7.1%(33/34),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2%(31/34),常规CT轴位的定位诊断率最低,为73.5%,漏诊了9例患者,而结合延迟期CT轴位图像,其定位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增加了7例患者,达到了94.1%,在CT延迟期,多检出了1例肾盂旁囊肿,1例输尿管癌,2例输尿管息肉,2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例泌尿系炎症,而全尿路MSCTU图像较含延迟期CT轴位多检出了1例不全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图1)。在定性诊断中,含延迟期CT轴位检出了常规CT轴位不能定性的2例肾盂旁囊肿,1例输尿管癌,1例输尿管息肉,2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例肾盂癌,而全尿路MSCTU图像的定性诊断率更高,较含延迟期CT轴位多检出了1例输尿管息肉,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例泌尿系统炎症,其诊断准确率为91.2%,仅仅误诊了3例(1例乏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误诊为肾癌,1例囊性肾癌误诊为复杂性囊肿合并感染,1例输尿管炎症误诊为输尿管癌)。具体3种不同图像组合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对照见。
3种不同图像组合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
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全尿路MSCTU图像>含延迟期CT轴位>常规CT轴位,定位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定性诊断。其中全尿路MSCTU图像与常规CT轴位的诊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5),其余组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具体3种不同图像组合对泌尿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敏感性统计学对照见。CTU后处理CPR、MIP、VR技术成像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对照:34例患者的延迟期薄层1mm图像均成功进行后处理重组成像,包括MPR/CPR、MIP、VR图像。3种后处理重组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PR/CPR>MIP>VR,定位诊断准确率高于定性诊断准确率。MPR/CPR的定位诊断准确率最高为97.1%,定性诊断准确率最高为91.2%,具体CTU3种不同后处理重组技术成像对泌尿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对照见。其中MPR/CPR技术与MIP、VR技术对照,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MIP技术与VR技术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具体CTU3种不同后处理重组技术成像对泌尿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敏感性统计学对照见。通过3种不同方法的对照研究显示,作为CTU后处理重组技术中的二维MPR/CPR技术能够清晰反映病变的位置,并能准确定性,区分病变的良恶性,而三维重组技术MIP和VR,由于影像的重叠,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较低,但是对于泌尿系统结石、
4讨论
3.1MSCTU单期扫描辐射剂量问题
CT尿路造影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多期扫描带来的高辐射剂量,低剂量研究应该遵循“合理使用低剂量”原则,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7]。本研究中,我们尝试在延迟期采用低管电压100kV结合CAREDose4D技术的低剂量扫描方案,在降低管电压的同时,通过自动毫安调节技术降低了扫描时的有效管电流,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通过对照髓质期的常规剂量扫描(120kV、固定管电流)方案,结果显示在低剂量延迟期扫描条件下,单期有效辐射剂量ED仅仅为(3.13±0.54)mSv,较髓质期减少了74.43%,CTDIvol为(4.72±0.64)mGy较髓质期减少了74.32%,达到了欧洲泌尿放射协会(EuropeanSo-cietyofUrogenitalRadiology,ESUR)所推荐的可接受辐射剂量(在平均体质量为60~80kg的标准体型患者中,单期扫描剂量5~6mGy)[2]。CAREDose4D技术会自动根据患者身材和扫描范围线的衰竭变化自动调整有效mAs,既可以提高射线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目前,该技术在胸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腹部低剂量的技术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Hundt等[8]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扫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CAREDose4D扫描技术与不使用该技术相比,在胸部扫描辐射剂量可减少30.5%,腹部扫描辐射剂量可减少29.7%。本研究在泌尿系统造影延迟期开启CAREDose4D功能,预设的参考值为175mAs时,100kV扫描条件下的有效mAs幅度范围为74~129mAs,均明显低于预设的参考mAs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辐射剂量。
3.2全尿路MSCTU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MSCTU技术是利用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和肾脏排泄功能的原理,静脉注射含碘的造影剂,采用动态增强多期扫描方式,获得肾脏的皮质期、髓质期和延迟期图像,利用延迟期的泌尿系统充盈特点进行后处理重组,获得泌尿系统全程的影像,可以准确显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清楚显示泌尿系统的病灶,提供详细的解剖细节,可以作为“一站式”检查方法解决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难题[1,4]。按照正常的生理排泄过程,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30~40s肾脏皮质强化为主,60~70s肾脏髓质强化为主,此时,仅仅是肾脏强化的过程,而尿路未显影,对于输尿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较低,约2~3min后含碘剂的造影剂进入集合系统开始排泄过程,对于正常人群5~10min肾脏的集合系统和输尿管显影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其排泄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结合平扫、皮质期、髓质期的图像和诊断,采用个性化的延迟时间,争取泌尿系统能够全程显示,充盈度良好的输尿管图像,既有利于后处理图像的重组,也有利于疾病的显示,因此,国内外较多学者认为,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建议进行延迟期扫描[2]。本组研究结果显示,3种不同图像组合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全尿路MSCTU图像>含延迟期CT轴位>常规CT轴位。全尿路MSCTU图像的诊断准确率最高,检验效能最佳,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CT轴位扫描,可以较好的显示泌尿系统全程,检查出常规CT轴位漏诊的病变,主要表现在泌尿系统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和肾盂、输尿管腔内的密度较低或体积较小的病变,如输尿管癌和输尿管息肉,同时还能通过泌尿系统管腔内的显影判断疾病的位置和性质,如肾盂积水和肾盂旁囊肿的鉴别,输尿管损伤及内漏的判断,有利于检出早期病变,并帮助定位、定性[9-10]。但是对于继发肾脏功能损害的患者,泌尿系统显影较差,多次的重复延迟扫描又增加了病人的辐射剂量,特别不适用于对辐射非常敏感的人群,如儿童或年轻女性患者。因此,我们在泌尿系统的延迟期尿路造影时采用低管电压100kV结合CAREDose4D技术的低剂量扫描方案,有效降低了单期辐射剂量,同时静脉推注速尿5mg以加速排泄过程,争取做到肾盂、输尿管一次全程显示,但是对于部分中-重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特别是梗阻严重的患者,上述方案仍然无明显效果,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8-10]。
3.3MSCTU三维后处理重组技术的应用价值
MSCTU后处理重组技术主要包括MPR、CPR、MIP和VR。由于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实现了各向同性,其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有了明显提高,MPR冠矢状面重组能够多方位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的位置,在MPR的基础上沿输尿管走行方向进行CPR重组图像,沿输尿管走行方向拉直,获得从肾盂至输尿管、膀胱的连续性图像。通过任意平面的旋转,多角度、多平面观察整个泌尿系统的走向、梗阻部位和病变形态,其密度分辨率较高,即使造影剂不能完全充盈,仍然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用于诊断,该技术是输尿管疾病定位、定性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10-11],MIP和VR属于三维重组图像,较CPR更加立体和直观,MIP图像是将一定厚度的体层容积组织或物体中最大强度的像素投影到相应平面上,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厚度,其灰阶值可反映实际组织的CT值,图像类似于传统的IVP,对于肾脏集合系统的图像分辨率较高,可实现多角度、立体观察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宽的窗宽、窗位(300/800HU)更适合显示结石、钙化等病变。VR技术的立体感最强,图像更加直观逼真,可形成彩色图像,其原理是通过容积数据进行所有像素的总和投影,可以更加立体显示整个尿路的形态,更容易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和位置关系,3种技术各有优缺点,需灵活运用[4,12]。本组研究通过对CTU3种后处理重组技术对照结果显示,CPR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及其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MIP和VR,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是MIP和VR作为三维重组技术,其立体感更强,更有利于泌尿系统先天异常和结石的诊断,而对肾脏和输尿管的实质性病变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因此,在泌尿系统CTU中,根据不同患者的泌尿系统显影情况和不同的疾病诊断,以横断位为基础,结合不同的重组技术,采取最优化、最准确、最快捷、最直观的方法,对于显影程度较差的患者,首选CPR技术,对于显影度较好的患者,若临床怀疑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首选VR和MIP,而对于结石、肿瘤等疾病需密切结合横断位、CPR和VR技术,以便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诊断和分期[10-12]。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112例,记录各患者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恶性程度分期。其中男67例,女45例;年龄27~76岁,平均(48.69±8.17)岁。112例患者中包括肾盂肿瘤、输尿管肿瘤、癌、肿瘤、男性尿道癌、前列腺癌、女性尿道癌、肾盂肿瘤、输尿管肿瘤及肾癌等。
1.2方法
1.2.1B超检查行腹部B超检查前,让患者大量饮水,待膀胱充盈后进行检查。检查仪器使用SIMENSG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3.5MHz)。患者先取俯卧位,再改为仰卧位,最后取侧卧位,充分暴露中下腹部,做斜切、纵切、横切扫查,然后对两侧肾脏进行扫查,若发现有输尿管扩张、肾积水,要沿着扩张输尿管自上而下进行扫查。在对输尿管进行扫查时,经背部做斜断面扫查,能够观察到第一狭窄部,转动探头可观察到输尿管腹段。扫查下腔静脉外侧1cm和腹主动脉处,在出现输尿管回声后向下扫查到髂血管前方,可探查到第二狭窄部的情况。沿着输尿管腹段向下扫查,在耻骨上缘联合处行横断面和纵断面扫查,可探查到膀胱壁内段有无占位性病变[3]。
1.2.2IVP检查行IVP检查前,让患者平躺,先照一张腹部X线片,然后从静脉注入对比剂,肾脏会将流动在血液中的对比剂排出来,先到肾盂,和尿液混在一起,经输尿管进入膀胱。放射技师在注射对比剂后5、15、30min各拍肾片1张,嘱患者排尿后再拍1张。如有肾功能不佳,可适当延迟拍片。平躺拍片:可以呈现脊椎、骨盆、小肠、大肠、肾脏及膀胱等构造。注射对比剂5min后两侧肾脏显影,注射对比剂15min后两侧的输尿管显影,注射对比剂30min后膀胱充满对比剂和尿液。排尿后拍片:可知膀胱排尿是否完全排尽[4]。
1.3两种检查方法的对照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泌尿系统肿瘤的部位,同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并行病理学检查,对照患者的最后诊断,比较腹部B超和IVP检查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中的阳性率。
2结果
2.1IVP和B超诊断结果112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结果均确诊为泌尿系统肿瘤,共计145个肿瘤病灶。IVP共诊断出115个肿瘤病灶,诊断符合率为79.31%;B超检查共诊断出123个肿瘤病灶,诊断符合率为84.83%。两者联合共诊断出136个肿瘤病灶,诊断符合率为93.79%。
2.2IVP和B超对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肾癌的B超图像表现:肾实质内出现异常回声团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清楚,有球体感。其内部回声多变,中等大的肿瘤多呈低回声,仅少数呈强弱不等的混合回声或等回声。当较大的瘤体内部有出血、坏死或液化时,局部显示出边缘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当肿瘤较小时,肾脏轮廓可无明显改变。较大的肿瘤向肾脏表面突起,使肾脏轮廓呈现局限性增大,表面凹凸不平,肾脏外形失去常态。112例中B超检出肾脏肿瘤23例,膀胱肿瘤32例,IVP检出肾脏肿瘤而B超未查出者2例。B超检出的23例肾占位中IVP同样检出者16例,哑肾5例,表现正常2例。同样检出的16例中均被手术证实为肾脏肿瘤。
2.3膀胱肿瘤分布的部位膀胱恶性肿瘤的典型B超图像表现:膀胱三角区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基地较宽与膀胱壁相连,不随改变而移动。本研究中112例患者中有32例膀胱肿瘤,32例膀胱肿瘤中IVP与B超均同时检出,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膀胱移行上皮状癌。共计有47个膀胱肿瘤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13例,两侧壁19例,B超显示率100%。其中单发肿瘤25例,肿块直径0.5~5.7cm,多发肿瘤7例,膀胱顶部肿瘤显示率低。B超检查显示向膀胱内突出呈中等强回声或低回声。有蒂4例,均为状癌,内部回声不均质,其它显示广基底改变。
2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作材料:50ml注射器,头皮针细管或细胃管,吸痰管,大小不等的小米、大米、绿豆、黄豆等。制作方法:使用大小不同的谷物颗粒模拟大小不等的结石,注射器抽水模拟肾或膀胱,用头皮针细管或细胃管、吸痰管模拟输尿管或尿道。
3教学应用
该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分为4个步骤。步骤1:讲授泌尿系统结石时,教师先用图片或录像展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结构,讲解结石的病因、病理。步骤2:向学生展示自制教具,介绍教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步骤3:通过提问、主题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泌尿系统结石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不同大小的结石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并分组汇报。步骤4: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和讨论情况进行补充和释疑。
4讨论
4.1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自制泌尿系统结石模型教具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1)注射器和细管,这些材料在实验室随手可得,在胃肠减压或基础护理实验后可以重复使用;(2)各种大小不等的米粒、豆子等,这些材料在生活中也容易获得。
4.2辅助教学,让讲解生动有趣
对教师来说,自制教具的使用大大方便了课堂讲解,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生动,使难点简化,既增强了理论的直观性,又增强了实验指导的针对性,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4.3引导学生动手,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演示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讲或观看的状态,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兴趣不高。借助这种简单、直观的教具,在做中学,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机会,并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