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3: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050-01
对于我国农村改革以及发展目标来说,我国需要不断的发展,并且在科学发展观有效的落实下,有效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除了将家庭联产承包作为基本的经营体制外,还应当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力度,从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主体同市场经济实现衔接的目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一、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集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集体经济也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实力的强与弱,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福利的提高,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户提供服务等职能,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就会就丧失了有效的载体。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扩大农业公共积累,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效率,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工业布局和城镇布局,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
发展集体经济可以改善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在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地方,农民分散经营的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经营信息不灵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农村能够真正带领农民集体致富的,还是要靠集体经济组织,典型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农村就建设得好。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都是一种强大的支撑,并且在农村转型与发展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从当前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应当努力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明_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性质
家庭联产承包制,不仅仅只是注重单干,也不是作为个体经济,而是将这种形式逐渐引入到集体经济中,进而成为集体经济的一种责任制方式,一种双层经营的体制模式。对于这种双层经营体制来说,在进行统分结合的模式以及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包含诸多生产力,有着较强的适应性。
目前农业经济再生产在某些地区处于停顿状态,集体服务和支持流于形式,农业生产和收益受到影响,这是引发农村地区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必须重视集体经济的建设,努力完善各种制度,切实保护和使用好各种集体资源,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其活力,才能树立和巩固其参与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进一步赢得农民的认可和信任,完成其重大的历史使命。
2、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村级财务运作以及相应的制度。主动探索以及农业发展机制,在遵循家庭承包经营、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积极将农业用地引入到规模经营中。
各级有关部门及其政策都需要主动调动集体经济的不断进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而集体经济主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存在密切的联系,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在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有关方面不断鼓励各种集体经济的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朝着未来的方向发展,能够起到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当慢慢加大对基础设备、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3、发展集体经济要重视制度建设
将产权落实作为重点举措推动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不同形式的集体经济。加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力度,从而最大程度为集体资产的增值空间提供保障,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在物力方面都应当提高集体经济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以及科学管理约束体系。不仅仅在经营的时候只是在村庄,还应当慢慢的发展到不同层次的经济组织中。不仅仅如此,为了进一步保护相关的合法权益,避免集体资产的过度损失,相关部门还应当从法律的角度上对集体经济引起必要的重视。
4、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集体经济所具有的优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所存在的作用。在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集体经济有着雄厚的力量,农民群众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有着较高的程度,同时也作为新农村面貌的呈现方式。而对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地区来说,出现儿童辍学的情况较为频繁,社会没有良好的治安,严重的可能会存在封建迷信活动以及相关的赌博风气盛行。
5、壮大集体经济力量,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相关部门应当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集体经济,促使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等有关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大力支持不同种类的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有关队伍,将农业生产水平以及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以提升。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的力度,能够打破以往的格局,为农民朋友在社会中的地位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对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来说,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这样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对主动的调动不同因素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水平,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而农村集体经济的落实情况有着不同的出发点,这样就促使各个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当满足当地的相关要求,最终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稳定和提高,人们开始有意识的朝精神方向索取和迈进,将对生活及工作环境的追求更多地偏向在精神层面上来,这个时候建筑艺术设计越来越迎合消费者及观赏者的喜好,因而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空间体验的含义
空间体验是指人们在对室内外建筑的接触与认知过程中,以自身居住、工作、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具有亲身经历、认识事物、感受生活过程的直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们在进行体验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经验及主观想象将设计理念融入到环境艺术建筑中来,以便在此基础上使建筑设计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二.空间体验的特征
1.空间体验具有亲身性。在空间体验的过程中,要求参与主体要亲自进行体验,以自身的意愿积极主动进行参与,通过将自己的感官与生活体验的结合来实现空间体验的具体化及可实施化,并且在体验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可以保证感受最具真实性,最有实施价值。
2.空间体验具有主观能动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体验环节是体验者的个体感受,因为每个体验者都是具有不同观念的主体,其自身的想象及感受是根据个人经历、阅历、学识和参与程度等诸多因素体现出来的。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而且由于个体自身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与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不同体验者对空间环境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
3.空间体验具有综合性。空间体验不单单是视觉上的简单感受,它的体验结果来源于各个器官的结合作用,并且要综合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人的内心活动与外界空间环境刺激相结合的综合体验。
4.空间体验具有延展性。当体验者在有限的空间进行空间体验的过程中,虽然可提供的空间环境是有局限性的,但在体验的过程中,体验者所感受到的交流范围是无限的,它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模式、情感想象及生活记忆等等。
三.空间体验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1.空间体验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基于设计师良好的学识与文化修养、丰富的阅历和想象等等。在实际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正确的空间体验可以帮助设计师们不断地学习及积累创造素材,将自身所感受到的灵感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再者,空间体验的方式使艺术设计变得有据可依,不再单凭想象进行创造,从而避免了因设计理念的不可操作性而浪费时间。
2.环境艺术设计趋于情感化、人性化。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大的方针政策方面,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此时空间体验使得整个设计环节更加具有情感化及人性化。设计者在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了解人们内心世界的需求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从而使得作品更加体现人的意志,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四.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空间体验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必要的学习方法。在日常的创作及设计过程中,空间体验帮助设计者在除去书本教材的学习中,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促使人们走进建筑之中去感受环境传递给人们的信息。让整个设计过程更具人性化及创新化,高于书本所提供的观点之上,更加符合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并且空间体验在作为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可以使创作者及观赏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增加了双方的建筑视觉阅历,激发了人们对待建筑艺术设计的独立思考能力。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不够重视,是造成建筑企业陷入恶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通过对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节约工程成本投资,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效能,这也就体现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
1、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成本管理观念呆板。目前企业的管理主要侧重于项目施工成本中资源消耗的控制,却没有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些部门不关心资源在成本支出中的最优化,更未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对企业成本做出合理而详细的规划。这种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及时收集、传递、处理、储存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数据信息,无法对成本信息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原因,难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使效益大量流失。
1.2、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从而使成本管理人员难以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导致不能有效的建立和实施成本管理责任制度。特别是一些施工企业成员错误的成本管理,导致企业蒙受损失。成本管理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成本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一些企业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维定式束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谋求业主多计价来实现成本盈利,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及企业成本管理追求极限的基本特征。
1.3、对工程成本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一提到成本管理就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管的事情,有些工程项目总监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而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
上述问题在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制约这些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2、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
如图1为施工项目管理流程:
2.1、首先应该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
要使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就应该不断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这也是项目顺利施工的基本前提。在实际提升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强化项目人员的认知性,使其从根本上认识所事的工作的重要性,当项目人员有新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时,给与支持和肯定。其次,企业要加强项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这一方面,企业可以使项目人员采取持证上岗的方式,既可以大力激发建筑工作人员积极性,还能确保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项目经理也应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能够与下属及时进行沟通、交流。
2.2、科学预测预控经济成本
对经济成本进行科学预测预控,确保经济合同的履行。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之前,通过科学的手段,把项目成本测算出来,在项目工程签约后,开始编制详细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施工任务。根据当地的机械,材料,人工的市场价,与现行数据进行对比,最终测算出工程的总实际成本。在签订合同时,为了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和公司总部的利、权、责要分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双方只按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当存在问题时,双方进行协商。如下图2所示为建筑施工项目各项费用占比:
2.3、强化工程成本核算的监管力度
成本核算对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就必须使其成本核算人员将自身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其意识到成本核算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在要求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同时,也要做好工程成本核算的监督管理,在原有管理机制的体系上,不断完善成本核算管理机制体系。施工单位可以对成本核算员采用竞争上岗的模式,这不仅将其自身利益与成本核算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还更好地激发其对此工作的热情。
2.4、提高材料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材料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很大,如图所示某建筑公司的成本分配:
可见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因而必须实现严格的、全方位的材料管理。在施工企业中标之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预算,根据这个施工预算,企业将制定详细的需求计划以及限额材料。材料部门根据施工预算进行相应的采购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滥用材料的行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核查,确保施工材料用在实处,对于相关错误行为,应该给与惩罚。若由于施工过程变更需要多材料的时,必须开具相关书面证明方能领取材料,以确保原材料得到有效的,正确的利用。从原材料的整个采购过程来看,采购部门进行招标,并由其进行统一采购,对大批原材料的采购始终要厂商采用分批提供的方式,这样不仅降低了原材料的储存费用,还避免积压原材料,造成浪费。不仅如此,采购部门必须必须认真核实认真核实采购材料的单价和数量,以最大化减少材料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益。
2.5、加大质量管控力度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工程质量,如果企业仅仅为了效益而忽视工程质量,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降低企业的社会信誉。在企业的施工过程中,面对成本控制和工程质量两方面的选择,一方面不能为了一味降低成本而采用劣质材料,这样会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为了控制质量而不顾成本,这样不仅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收益,还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施工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工程施工结构,降低工程成本,尽可能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新的建筑工艺和新材料,通过运用新的工艺或材料往往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2.6、控制企业支出费用
建筑企业应尽可能精简管理机构,做到少机构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对一些低值易耗品要做好相关记录,按计划支出。在施工中,企业要使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最优化,使部门与部门之间能够高效的运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意味着要支出更多的人工费,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就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工程的用工,采用机械化作业等方面来降低人工成本,这样不仅使成本中的人工费降低, 还相应的降低了其他费用,增加企业效益。
3、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日益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际的,其成本管理方法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日常发展,同时关系着工程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企业成本管理的加强,一方面需要建筑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从企业的切身实际发展状况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改进,不断完善其企业管理机制。只有通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健康,顺利的发展,保持其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健,刘尔烈,骆刚.工程项目管理中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04,(02)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模拟生态是人为设计的一个小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小区内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并改善美化了小区环境。其趋势是改善人们的生态观念,利用原有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景观因素进行景观设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后达到模拟自然的景观生态系统,创造和谐、自然、舒适、朴素、宁静的居住小区环境,身处都市,却也享受自然风趣,则正是中国传统造园匠意所在。
2小区景观设计中营造人性化空间与模拟生态相结合
人性化空间是指能满足人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需求的生存空间。人性化空间要求空间不能仅以完成其使用功能为最终目标,还应当提供一种潜在的功能,满足人们的“额外”需要,达到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应尽量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持与模拟生态系统的结合。环境艺术小品及活动设施都有较强的的人工性,在选择人们活动设施时,尽量选择生态朴素之材料,如木地板,碎石子自然铺成的简单通行道路。在小品选择上,除了材料生态外,还要考虑形式与整体风格的协调。
3小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人性化空间实践探索—以临潼渭水曲项住宅小区为例。
3.1小区概况:
临潼渭水曲项住宅小区位于西安市临潼新区核心地段,草临大道以南,与区政府隔街相望。小区建筑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少量廉租房,配以幼托、小学、会所、活动中心及沿街商业等附属功能,形成以中低层消费者群体为主的配套完备的居住小区。小区占地约350亩,路网完成后与西安市政府新址约15公里,交通便捷。内部建筑以6层砖混住宅为主,容积率小预留绿化面积大(除小区内部绿化外西边贯通南北拥有30米宽绿化带),用地性质单纯,为创造怡人空间环境创造了条件。
3.2景观设计构思:
(1)园林化景观设计中构架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围绕主题立意安排多样化空间形式,并兼顾整体,同时在设计中体现了流畅浪漫的东方园林设计风格,强调了空间的流动性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景观设计了一条拉通南北的大尺度水系景观走廊,将南北两地块相连,使其保证总体上拥有一个宏观尺度,以增强小区的整体概念。同时在细部处理上将水景迂回、开合使其通而不畅,沿岸再配以活动中心、小品广场、垂柳绿化等构成细部小景点。小景点用来消除大尺度带来的单调空泛,同时连贯统一的大尺度景观又可以弥补和串联各种小景点在统一性上的不足,真正达到脉络清晰,移步易景。
(2)第五立面临潼地处骊山北麓渭水之滨,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众多举世闻名的人文历史景观,厚重的秦汉唐文化底蕴。对应其旅游文化城市之特点,小区采用各种坡屋顶组合,从单体外观造型到总体鸟瞰布局,使其既拥有豪放洒脱的格局又具有含蓄唯美的小区细部环境。
(3)邻里关系本小区位置特殊,与新区政府隔街相望,成为不得不考虑的环节。小区在区政府广场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半圆形城市广场,将两地块整合。考虑到人们对视觉景深的心理要求,将整个小区建筑高度、密度、由南至北依次递减,而将景观绿化依次递增,同时在远离北入口处结合小区内景观广场,点插几栋高层从而天际线错落有致,使得草临大道行政区拥有大范围的视觉纵深,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优美的环境。
3.3景观规划设计:一轴规划根据用地状况及周边环境设计了一条由步行交通和曲项湖形成的小区发展轴线。该轴线通过一条流畅的曲线把小区南北两个中心和规划用地北侧的城市广场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整个轴线灵活运用各种景观营造元素,自由的曲线和笔挺的直线相互结合;高大的乔木和郁郁葱葱的灌木错落起伏;清澈的湖水与碧绿的草地相互映照,醉人心脾。规划通过步行道路把曲项湖水面景观引入居住区内。当居民行走在步行道上,欣赏美景,领略曲项湖之优雅,仰看高大的住宅与蓝天交汇,定会为社区内多层次的居住空间而感叹。两心根据用地布局,本次规划于小区内部设置了两处中心景观广场:叠水广场与沁水苑,叠水广场位于规划用地北区中心绿地处,整个广场被水环抱,广场中央设置了雕塑花坛。广场通过富有优美曲线的木栈道嵌入曲项湖中,木栈道周围设置喷泉。喷泉的潺潺溪水借由高差层层叠叠,汇入贯穿整个居住区的曲项湖,别有一番景色。在广场东北侧规划一处会所,造型为圆弧型,2至3层,与叠水广场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沁水苑位于规划用地南区中心绿地处,这里是曲项湖的源头,曲项湖水很浅,来此休憩的人们可以看到潺潺的流水从湖底涌出,湖面水波荡漾,岸上柳树成荫,湖石嶙峋,游园小路蜿蜒其中,趣味横生。其北侧为活动中心,设有健身、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茶座等。绿色生态景观廊。小区内部景观设置通常注重局部环境营造的品质,往往显得琐碎,缺乏大尺度、大纵深景观表达。设计者充分考虑此方面设计需求,由于用地西面为技术学校园区,遂于小区西面由南至北设置30米宽500米长绿色生态景观廊,其中健身休憩设施齐全,配以各色灌、乔木,分为不同主题,创造出春花灿烂、夏阴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四季生态景观。成为小区内部居民放松、锻炼的好去处,同时提高更大范围的街区景观绿化品质。
3.4景观设计节点
(1)水景小区中利用水体造景,调节小气候作为儿童溪水场所,还可以供蓄水消防之用。雕塑、喷泉、叠水、莲花、芦苇、各色驳岸、木栈台等等,山石环绕,树草丛生,潺潺溪流伴着轻灵小路,池中花儿绽放,引来蝴蝶飞舞。
(2)公共绿地及地形景观在公共绿地的地形设计上,注重生态水域与草坡的自然衔接。在住宅组团空间内,设计注重强调集中绿地的草坡起伏感,同时使草坡上的植被设计显得更为丰富、多层次。
(3)广场景观设计小区广场是居民的主要共享空间,需要注意总体美学风格、文化内涵、生态人性的统一。
(4)照明设计小区照明是提升居住小区品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小区的局部地区灯具设置不宜过多,避免光污染,同时避免有路无灯造成管理困难。道路照明系统不仅需要满足路面亮度均匀,而且需要选择造型优美别致的灯具以满足人对居住区公共空间光环境的安全、经济、审美、生态等的多层次需求。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重要性 以人为本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企业文化又称为组织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各种社会和经营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以及行为规范。内容通常包括企业战略、企业哲学、企业价值、企业环境、企业风尚、企业素质、企业规范等要素。而其宗旨主要在于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来革新企业管理制度理念,并在这些综合作用力下,形成独特的企业传统,以此获得员工的认同,并严格地遵守执行。
企业文化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无形资产,它随着企业的创立而生存,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记录着企业的历史,是企业创新进取,发展壮大的根基与灵魂。在全球经济变革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创新企业文化、使其更好的与市场、社会交融,引领员工和企业健康发展已是当下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探讨思索的全新课题。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以自身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文化,企业可以依靠它来实现员工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一言蔽之,企业文化对内是一种凝聚力,对外则是一种强劲的吸引力。
二、推动企业文化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都会在市场经济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企业只有在思想上实现变革,才是真正的改革。近年来,“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在企业管理中逐渐兴起,“以人为本”的宗旨便在于,以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使其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吻合,从而促其为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而努力。由此看来,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而只有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下才能营造出健康的大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员工的思想才可以得到真正解放,同理,员工先进的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二者有益补充,协调发展。需要注意的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保持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二)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创新是企业前进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创新,企业将失去了核心竞争优势,而创新这一基于思想的产物必须要以文化为基础。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就将企业精神确定为“敢为人先,创新求强,创造价值”,其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技术、策略、管理,也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创新能力,而是提升到了企业竞争的战略高度,并根植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每个员工的内心,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创新氛围,引导员工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依靠文化来促进员工创新能力提高时,也就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由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员工有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工作,由被动创新转变为主动创新,在提升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竞争力同时,员工归属感也大大提升。这种通过文化培养出来的企业创新能力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无论是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本身还是员工个人,都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越。
(三)企业文化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文化可以建立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而这些软实力提升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技术怎么更新,归根结底,企业的运转还是要依靠“人”这一主观能动的主体,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便在于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先对员工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改变,精神文化的改变又影响到员工的态度,态度再影响行为,行为的改变带给企业的就是经济效益的增长。此外,企业文化只有先获得内部员工的认同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而消费者在认同的基础上可以建立更长久稳定的客户关系,形成长久稳定的客户关系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保障。“为员工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价值”是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的企业理念,在这理念的指导下,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三、关于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才能发展和提升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也是调动员工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保障,企业要完成战略目标就必须打造先进的文化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又会推动企业文化良性发展,所以,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实际上是思想观念与行为实践的关系。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生态、富裕、平安、和谐的优强能化集团”的目标就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益结合,这两者有益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为了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于发展战略,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还制定了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一系列实施计划与操作步骤,让企业文化在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挥和提升。
(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解决“落地”问题,才能体现其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就是以企业文化指导企业实践,推进企业发展,保证企业基业长青,所以,企业文化要真正作用于企业管理与发展,才能发挥其自身价值。发挥企业文化价值首先要靠制度落实。制度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根本保证,企业应该拟定规范的制度标准,并在实践中逐渐将其形成固化的物质形态,供员工自觉遵守,同时打造科学的监管网络,对制度执行情况做好检查、考核和完善,以不断促进企业管理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其次,发挥企业文化价值要靠创新载体落实,文化建设应融入到具体活动中去,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也可以通过文明小组、文明部门、文明家庭等评选的形式,促进员工形成,讲文明、促和谐的道德风尚,使企业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才能注入生命力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坚持“以人文本”就要将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员工事业心和责任心,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首先,企业要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随时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以及个人情感,激发员工超越个人情感,主动工作,在工作中享受乐趣,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企业要重视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奖惩、休假等激励制度,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同时根据不同岗位和员工的特点,科学分配人力资源,增强员工认同,将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第三,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的管理理念。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上,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聚天下才,并持续推进分配机制改革,重视员工的福利待遇,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靠政策吸引人,靠待遇激励人,靠实力留住人”的策略为打造百年徐矿注入了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锦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3).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
首先,会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都具有社会性;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监控、管理、调和手段,它反映了一种社会组织能力;再次,会计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与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会计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会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会计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体系;(2)会计文化是一个多层面、多元化的文化体系;(3)会计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管理学、文学、行为学等相融合的边缘文化体系;(4)会计文化是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规范性、国际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社会组织文化体系;(5)会计文化是在会计行业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业管理手段。
(二)会计文化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会计文化能对会计人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直接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使之融会于会计整体的行为之中。这是由于会计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制度性、物质性、精神性导向),会计文化会通过积极、明确的导向,把明确的会计目标、强烈的集体意识、合理的会计行为、鲜明的社会责任、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诸因素渗透到会计管理的全过程,使之更完善、合理、有效。如果会计人员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与会计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会计文化会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良好的会计文化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无形的接受共同的会计价值观念的引导,并自觉地把这种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目标追求,脚踏实地的为实现这个共同价值观而努力。
2.约束功能
所谓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所体现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包括有形的“硬约束”和无形的“软约束”两种,会计物质文化限制了会计人员的活动,而使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计制度文化以会计法律、法规章程的形式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起到了约束作用。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是刚性的、直接的且具有外部性的,是一种有形的“硬约束”。特别是会计制度文化,它的约束功能通过制定各种约束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而起作用,它运用刚性的制裁手段,强制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而使其符合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了会计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会计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不仅依靠纪律、各项规章制度及生产工具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还通过一种“软约束”体现出来。会计精神文化就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会计精神以及会计职业道德、义务感、责任感、归属感等无形的因素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行动上和思想上产生制约,这种约束是柔性的、间接的并且只有内化到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价值中才会发挥作用。这种约束是除了物质式和制度式“硬约束”之外的一种无形的“软约束”。会计精神文化的这种约束弥补了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约束所存在的缺陷,只有“硬约束”和“软约束”两者相结合才共同构成了会计文化的约束机制。会计文化的“软约束”力更有利于会计人员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会计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
3.凝聚功能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会计文化通过会计人员之共同价值观,增强会计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之间的融洽关系,使会计组织内部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劲合力量,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激发会计人员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整个会计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凝聚力。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中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行为势必与会计组织与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由于会计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引导会计人员行为的过程中会将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为聚合在共同的会计行为取向上,从而将会计人员的行为团结一致。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思想的凝聚力。会计人员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支配会计人员行为的是会计人员的思想。会计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思想层面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共同价值观是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凝聚在会计文化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中,使会计人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把分散的个体力量凝结为一个整体的力量,促进会计组织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会计文化有效地将会计行为和会计思想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了会计组织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应。
(三)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因而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就会呈现一个多层次目标、分阶段目标的阶段。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包括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陈兴述(1994)认为“中国会计文化的目标模式应是:以我国传统会计文化为根基,以时代精神和现代会计价值观念为核心,兼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外来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会计现代化要求的开放性会计文化体系。笔者认为,会计文化建设总目标是会计文化建设目标的最高层次,它是以会计物质文化建设、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兼容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文化体系。通过营造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合作、亲密和睦的文化氛围,使会计人员在会计组织中提升个人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得到归属感、自豪感,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实现会计人员的全面发展。
会计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会计文化构成要素的目标,即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目标、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物质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引进先进的会计工作手段、会计工具、会计技术,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为会计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制度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内部的稽核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通过强化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促进对会计行为的激励,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会计形象。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精神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培育一种以诚信为核心,客观公正,积极进取的会计价值观、会计精神、会计心理,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会计人文环境,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引导和规范会计人员的群体行为,增强会计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
二、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会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会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的发展处于一种民主法治、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的营造离不开会计文化的建设。因为和谐会计文化环境的标准是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三者之间互为促进,同周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能够和谐共存。
会计文化在会计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会计文化的变迁。建设“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是推进我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它立足于对人的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会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会计人员价值观的不同,社会上才会出现屡禁不止的会计舞弊,而且涉及的经济数据也越来越大,会计文化建设可以加强会计人员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减少经济犯罪,促进社会环境的和谐。
(二)会计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人类文化长河是由众多的分支文化组成的。而会计文化就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若将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会计文化就是树枝。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会计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中去,会计文化同其他分支文化和谐共处才能更好的丰富文化内容。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法制文化、市场竞争文化、科技文化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因而,会计文化建设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与此相伴随的是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会计文化的建设,是体现法治、公平、诚信、有序的总体要求,是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先进文化相承接,与构建社会先进文化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体现了时展的进步潮流。我国会计文化建设要朝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但却不能失其民族个性与特色。在提倡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渗透高科技、现代管理艺术的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成一种“完全”文化的同时,要保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丰富文化的内容。
(三)会计文化建设能够为防范会计风险提供支撑
会计制度文化规范了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如何做”。制度文化越详细,会计人员的行为越标准。监督制度在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会计法》中规定了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法律基本要求。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防范监督作用,防范差错与舞弊,提高审计效果,可以说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制度文化的建设是防范会计风险必不可少的内容。会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会计工具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己成功地引入到会计领域,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在当今社会,“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办公,一些重要的会计资料,比如会计报表,企业战略等资料都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机密。因而,对会计工具、会计资料的限制使用是防范会计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计精神文化的基础是会计诚信。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往往最先从会计信用关系中体现出来。不管是美国爆发的信用危机,还是中国爆发的失信事件,大多数都牵涉到会计失信。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的谴责此起彼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己经成为一颗“毒瘤”,严重危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从会计思想、会计精神入手,从会计人员的内心出发,解决会计人员思想的不稳定。
会计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对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还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建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会计人员精神生活、提升会计人员思想境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四)会计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会计可持续发展
构建会计文化的最终目标提高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会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又涉及到会计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这要求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要与会计管理的要求相适应。同时,会计文化是同其一定的文明程度相联系、相适应的,会计人员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的同时也是为会计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会计工作是所有会计人员共同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会计人员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也是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会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会计文化变迁、会计文化冲突的过程,是寻求先进、文明的会计文化的过程,是发现自身会计问题、解决自身会计问题的过程。会计文化建设,是高层次科学管理模式的再造,它使各项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促进了会计管理由“硬管理”到“软管理”,由“控制式管理”到“支持式管理”,由“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因此,要强化会计文化对会计的积极影响,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以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需要。
(五)会计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来源于直接参与人,这种真实性需要会计人员有能力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及加工,同时也需要会计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会计文化通过实践、会计手段的丰富、会计物质资料创新,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胜任能力,通过责任感、使命感的加强,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可以说,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能间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具体来说,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物质文化的重点在于会计工具的改进,比如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及准确,这也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会计制度文化侧重于会计行为规范,它规定了会计人员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这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环节。会计精神文化则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当会计人员的价值理念、价值系统与会计的环境相适应时,会计人员就能够做出符合会计需要的行为。同时,会计文化将会计的目标、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会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为会计行为准则,它将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形成“内控”机制,以“软约束”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由上述论述可知,会计文化建设无论对一个企业,还是国家来讲,都具有具体的作用,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当前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会计工作的深入,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因此,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需要做出全面规范,一方面为各基层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出要求,加强会计基础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努力方向,以此推动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另一方面,为管理部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监督和检查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提供政策依据和考核标准,督促各单位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的影响。
(二)加强会计机构的建设
会计机构建设的内容除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规定以外,还包括了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等。通过会计机构建设,可以在会计工作环境和内部分工方面对强化会计职能起到促进作用。会计机构建设是会计工作规范建设的实施机构,它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是会计人员自律的约束机构。会计机构一方面执行了组织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使其他部门执行会计相关制度,就需要会计机构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宣传。在组织中,会计机构以事后核算反映企业全部经济活动,重视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核算工作,为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机构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确立会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它是会计制度执行的制约机构。
(三)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对制度进行规定,但重要的是会计制度的执行力问题。会计准则的建设关键在于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准则的实施比准则的制定更有难度。制度再完善,没有执行力也是枉然。Becker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指出,当预期效用超过时间和其他资源用于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一个人才会去犯罪。在会计行业里,很多人都存在着寻租的可能。会计监督一旦弱化,会计寻租行为的成本就会降低,收益空间就会增加,会计人员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背离会计目标,把信息失真的成本转嫁给社会,使资源配置发生偏差。因而,要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就必须建设高效的会计监管,在会计人员内部形成自律的机制,消除道德风险,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只有行政、民事、刑事三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违法违规成本。同时,为了促使会计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可以实行“问责制”,建立责任中心,明确责任中心的范围、考核、评价、控制。
(四)加强会计法制的建设
会计法制建设涉及了会计法制建设的机构及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会计法制的效力。会计法制建设目的是为会计制度文化提供法律保障,它是一定阶段调整会计工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文件和制度统一体。没有法律的保证,容易造成会计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备,账目不清,核算不实的混乱现象。会计法制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相互制约的完整体系,它的制定涵盖了工业、农业、商业、合同法、财政法、经济法、审计法等。会计法律建设与其他的法律建设有着相互的联系,在法律制定的同时要考虑其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不能只考虑本部门的情况,各行业之间要有衔接,而不矛盾。
四、总结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通过对会计文化建设的分析,了解了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对会计文化建设进行了反思,希望能为我国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现在,艺术已经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来向世人展示,建筑设计本身也可以着重体现人居环境来进行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注重建筑艺术的追求的同时,也应该建立一个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人应当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环境艺术设计元素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多的集成。下文同时也根据建筑设计和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1、建筑设计
在古代,建筑设计和建造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设计师往往又是组织施工人员,在建筑设计的建设单位中,通常是根据他们的需求,然后依靠自己的经验和适当运用自己的创意来进行设计。它是建筑文化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建筑文化。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是非常有创意的艺术。建筑设计实际是指设计师根据投资或用户的需求,在投资限额范围内经过仔细考虑,从而创造一个预定合理的计划的过程。任何环境之间的存在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到底是人主宰着环境亦或是环境影响人们?事实上,在空间的刺激和影响下,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效果满足了人类的需要。环境需要从外部表达出人类活性状态空间的刺激,延续人的心理活动,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类的行为。以上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相辅相成也相互制约的类型。建筑设计主要是室内空间,使用中有很高的审美要求,在追求外在形式的同时,还必须在一定的特色与周围环境风格的前提下,体现城市文脉和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卜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
2、环境艺术概述
(1)环境艺术内涵。环境艺术可以说是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是一门近几年来新出现的学科。它一般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学和艺术设计,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生态环境中建设和谐的东西。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卜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己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护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
(2)环境艺术发展局势。在1981年全球建筑师举办的国际会议上环境艺术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中国建筑行业从1985年初开始关注建筑设计,逐渐对环境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1987年,我国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艺术学会,在之后的1992年,该艺术学会转变成为了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文化艺术协会,这个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了中国的环境艺术在发展道路上的前进,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艺术在正确的轨道跨出了一大步。
3、生态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衡量艺术设计是否合格,要在建筑外形美观的基础上,还要兼具节能和环保的功能,同时还要保证功能的完备和设施的齐全。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绿地是整个城市绿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生态平衡具有非凡的意义,同时在净化空气和保护城市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创建绿色城市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将城市绿化做好,创建一个干净、舒适、健康、美丽的生活环境,才可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当前全球环保人士强烈呼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4、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使地理景观具有特殊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与建筑形象密切相关,而且与室外的绿色景观紧密联系,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特定的空间环境,而且不同于其它的艺术门类。虽然现代信息的共享使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但是伴随着逐渐趋同的审美取向,建筑风格必然转向同化。在城市中出现的不同室内和室外的绿色景观,给人类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觉景观,这是一个城市最不易融合之处和最难以磨灭的印记。建筑物的整体形象的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独特的城市艺术形象是不同风格和不同风格的绿色环境相互融合的建筑。从审美的角度看,建筑中蕴含艺术设计的,要根据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协调总体上的统一和融合,更好的体现完美的设计感和环境设计建筑水平,最终表现出和谐的城市规划布局的特点。绿色植物的修剪的特点和季节变化将是外部空间环境建设的基本要素。勾画总体架构的轮廓,对比现有的周围的建筑立面,体现了较强的对比度和完善的色彩处理,力求与建筑物周围环境风格相协调,呈现出流线风格,符合环境的纹理。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当前不断变化着的环境问题确定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环境问题是发展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个延续我们的人性本身的存在,人的生存和生活都依赖于大自然提供的基础产品。
建筑设计只是一方面,只有将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进行一起设计,才会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己经不满足与简简单单的建筑的设计方面,而是,周围的环境与其环境艺术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生态环境艺术,在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生态地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是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5、构造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不仅仅指的是应用绿色植物,或者是单纯的色彩变化,更重要的是合理使用建设环保材料。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城市建筑设计师们的职责所在就是,使每个人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建筑领域,它对建筑施工的需要在不断的变化,人类在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后,逐渐转变为追求绿色、舒适、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首先是对于低能耗零能源追求的阶段,之后则是高能耗的时期,生态建设则是作为第四个阶段,目前探讨的问题主要是能源的效率问题,鼓励大家广泛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加强对资源和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回收,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或者过度使用资源的现象要尽量避免。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材料总消耗量的13%,占能源消费的23%,对建筑材料的生产和施工活动引起的污染占35%。因此,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这些都对解决目前中国面临着的能源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我国的生态建筑的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平衡绿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注重科学技术和环境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落实绿色节能减排的措施,有效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以及形式的灵活多样。
结语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完善环境和功能来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充分反映一体化设计的优势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关键词: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重要作用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urban planning design mainly embodies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opl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atten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design for the whole city planning is the leading func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for related personage reference consultation.g func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for related personage reference consult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environment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mportant role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得不提到的名词。为了方便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向着实用,便捷的方向发展,但是可惜的是很多人在进行环境设计中往往忽略这些要点,设计出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虽然点缀了环境,但却给城市规划带来不变,很多人为了绕过“美丽的水景”甚至绕到回家。这些还是其次,还有很多城中花园等的设计甚至造成了很多交通拥挤等现象。所以说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自身美学概念的基础上,而是要将其纳入城市规划的整体设计中进行考量。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园林绿化,交通等功能性设计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要将人的行为与建筑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设计,完全突出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得不提到的名词。为了方便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向着实用,便捷的方向发展,但是可惜的是很多人在进行环境设计中往往忽略这些要点,设计出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虽然点缀了环境,但却给城市规划带来不变,很多人为了绕过“美丽的水景”甚至绕到回家。这些还是其次,还有很多城中花园等的设计甚至造成了很多交通拥挤等现象。所以说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自身美学概念的基础上,而是要将其纳入城市规划的整体设计中进行考量。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园林绿化,交通等功能性设计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要将人的行为与建筑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设计,完全突出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浅析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一、浅析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总的来讲,环境设计以遵守人的行为原则为准则,并与建筑环境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是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当然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也是今年来突出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的标志,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总的来讲,环境设计以遵守人的行为原则为准则,并与建筑环境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是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当然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也是今年来突出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的标志,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行为在建筑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一)行为在建筑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我们往往发现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同一个地方,而同样是经过花草点缀过的公园,有的就人庭若市,有的却门可罗雀,探寻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影响人的行为而造成的。所以说了解人的行为在建筑环境中的作用是体现环境设计对这题城市规划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话题,牵扯到建筑环境同人流的分布关系及广场等的使用技巧等,不能一概而论。
生活中,我们往往发现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同一个地方,而同样是经过花草点缀过的公园,有的就人庭若市,有的却门可罗雀,探寻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影响人的行为而造成的。所以说了解人的行为在建筑环境中的作用是体现环境设计对这题城市规划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话题,牵扯到建筑环境同人流的分布关系及广场等的使用技巧等,不能一概而论。
通常来讲建筑环境同人流分布之间的关系包括四个层面:
通常来讲建筑环境同人流分布之间的关系包括四个层面:
其一,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移量呈正比。
其一,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移量呈正比。
其二,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其二,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其三,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 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其三,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 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其四,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其四,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至于广场上的各种使用因素对于环境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考量:
至于广场上的各种使用因素对于环境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 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相信这点经常光顾这些地方的人都应该深有感触。
第一,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 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相信这点经常光顾这些地方的人都应该深有感触。
第二,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 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
第二,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 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
第三,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 “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第三,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 “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第四,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
第四,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
第五,主要人流范围。广场一般同街道关系密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我们在考虑环境设计时,针对广场设计一定要注意其对人的方便性,也就是说要考虑人们从接到走入广场的方便找寻和便捷寻找性,如设计一些自行车道等都是体现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第五,主要人流范围。广场一般同街道关系密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我们在考虑环境设计时,针对广场设计一定要注意其对人的方便性,也就是说要考虑人们从接到走入广场的方便找寻和便捷寻找性,如设计一些自行车道等都是体现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二)立体化多层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对于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重要影响
(二)立体化多层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立对于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规划设计的不断深入,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设计的不断改进,城市很过固有的面貌都翻新了很多。建筑物的不断增高,地下通道的一一建成和地铁高铁等的不断架设都对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然,环境设计走向“立体化”的发展模式将是解决城市人口问题,交通堵塞问题及一系列由此而引起的其他问题的出口,所以城市多层立体化的架构将是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趋势,这些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环境设计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规划设计的不断深入,新型建筑材料和环境设计的不断改进,城市很过固有的面貌都翻新了很多。建筑物的不断增高,地下通道的一一建成和地铁高铁等的不断架设都对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然,环境设计走向“立体化”的发展模式将是解决城市人口问题,交通堵塞问题及一系列由此而引起的其他问题的出口,所以城市多层立体化的架构将是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趋势,这些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环境设计的必然选择。
环境设计对于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规划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通过该地段的地形地貌进行取材,形成其独特的层次化设计以符合城市规划的需要。也就是说多层次的城市环境设计将是融合地形,利用当地特色形成对人们出行有力的方式和途径。就像如果该地比较拥挤,那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是否要建设地下通道来减缓交通拥堵压力。同时,对于很多地方来讲,多层面的环境设计有助于他们迅速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城市规划设计也将是做成功的。
环境设计对于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规划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通过该地段的地形地貌进行取材,形成其独特的层次化设计以符合城市规划的需要。也就是说多层次的城市环境设计将是融合地形,利用当地特色形成对人们出行有力的方式和途径。就像如果该地比较拥挤,那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是否要建设地下通道来减缓交通拥堵压力。同时,对于很多地方来讲,多层面的环境设计有助于他们迅速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城市规划设计也将是做成功的。
具体分析,建设多层面的城市空间系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
具体分析,建设多层面的城市空间系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
一方面,应该尽量建设多层次道路公交系统
一方面,应该尽量建设多层次道路公交系统
这点其实现在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非常普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和建筑物的不断密集而造成的出行交通拥挤状况将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所在,当然对于这种现象的环境设计,我们必须采取分散人流和交通工具的方法来建设集约型社会中新的交通体系。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换成高速公路,一般汽车通道及地铁三线合一的状态。通过这种道路交通系统的形成对于整个城市规划设计来讲都是很有帮助的。它形成一个多层面的交通网络,完美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在美化我们环境的同时也给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点其实现在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非常普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和建筑物的不断密集而造成的出行交通拥挤状况将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所在,当然对于这种现象的环境设计,我们必须采取分散人流和交通工具的方法来建设集约型社会中新的交通体系。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换成高速公路,一般汽车通道及地铁三线合一的状态。通过这种道路交通系统的形成对于整个城市规划设计来讲都是很有帮助的。它形成一个多层面的交通网络,完美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在美化我们环境的同时也给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另一方面,应该建设合理的高架步道系统
另一方面,应该建设合理的高架步道系统
从建筑形态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为露天式步道、有顶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种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资较少,应用较广。在上述三种建筑形态中最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区,这点也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应该注意到的地方都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的,这点也希望大家不要生搬硬套才行。
从建筑形态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为露天式步道、有顶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种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资较少,应用较广。在上述三种建筑形态中最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区,这点也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应该注意到的地方都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的,这点也希望大家不要生搬硬套才行。
二、总结
二、总结
综合全文,城市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地位不可动摇,它对推动城市改革,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影响深远。在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过程中环境设计将引导城市规划设计走入更加完善的思想领域,作为相关工作人员,我们只有真正体会到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体味到环境设计存在的价值,才能够真正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合全文,城市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地位不可动摇,它对推动城市改革,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影响深远。在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过程中环境设计将引导城市规划设计走入更加完善的思想领域,作为相关工作人员,我们只有真正体会到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体味到环境设计存在的价值,才能够真正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徐伟、张北艋.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与生活,2010,(3).
[1] 徐伟、张北艋.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与生活,2010,(3).
[2] 徐鸿印.浅谈室内色彩环境设计[J].美术大观,2011,(6).
[2] 徐鸿印.浅谈室内色彩环境设计[J].美术大观,201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59-01
大学校园里,宿舍是集学习、生活、休息、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是促进大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因此,宿舍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亚文化系统。在宿舍文化中,精神文化尤其重要,是宿舍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校园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为宿舍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
一 开展宿舍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开展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是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很大的不同,“第二课堂”丰富多彩,个人才艺凸显,班集体的概念被逐渐淡化,宿舍成了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和交流场所之一。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利用好宿舍这一重要场所,走进学生宿舍,走到学生身边,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交流等各方各面的需求。以宿舍精神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比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更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有利于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既有效地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又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2.开展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宿舍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是一脉相承、目标一致的。做好学生宿舍精神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精神文化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优美的宿舍环境可以调适人的情绪,温馨的宿舍氛围可以唤起学生心底的情感,大学生们每天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爱的感染,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这些也正是校园文化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在以宿舍为组织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宿舍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的重要一角。
3.开展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宿舍精神文化渗透在宿舍的一切活动之中,主导着宿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整洁、舒适、温馨的宿舍环境会给人以精神力量,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无形中受到文化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宿舍这一平台,通过积极引导来影响和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们进行更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和表达,养成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是课堂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延伸,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开展宿舍精神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1.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宿舍精神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宿舍空间之内,其内涵更多地存在于宿舍之外,宿舍作为一个媒介承载着传播校园文化的责任之一。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团结上进、创新进取的校园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学生的思想,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满足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提升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重要的前提保障。目前学校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艺术类的活动,学生在校期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很快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在宿舍精神文化建设中,需要在传播校园文化的同时,开展更具宿舍特点、体现宿舍内涵的活动。
2.开展宿舍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注重活动的品位和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发挥自己的特长,活跃学习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3.注重宿舍公共区域微文化建设
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潜移默化地激励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一些公共区域进行微文化建设,将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和学校主导思想融入宿舍文化,将优秀学生代表、优秀班集体的事迹融入宿舍文化,将优秀学生作品、优秀活动影像融入宿舍文化,在传承学校文化、创新宿舍文化形式、美化宿舍环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展宿舍精神文化建设还需要和宿舍物质文化建设、宿舍制度文化建设以及宿舍行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从而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整个宿舍文化的层次,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德静.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4(1)
1.师生关系和谐融洽。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举止文明,谈吐高雅,可敬可亲,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爱生如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做学生的楷模,这样教师的传道授业才能通过学生感情的“过滤”和“催化”,成为表率,产生思想共鸣,形成尊生爱师的氛围,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力求民主,以朋友的角度切入,用商榷的口吻谈话。那些活生生、有个性、有时代印记的孩子们,同老师和家长之间产生分歧是正常的。我们要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少一分训斥和打击。例如,学生王山,失去父爱,性格偏激,很少同朋友交流。当我发现他很有演讲口才时,就找到他,告诉他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开主题班会时,让他先发言。当他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时,班上响起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他小脸红彤彤的,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赞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从此,他对同学和老师产生了好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做人之道,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
其次,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和工作角色,班级中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权利义务。班级中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地制定集体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目标由班长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确立,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能够推动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2.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善人际关系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学们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如学生李燕得了败血症,我发动全班同学捐款,学生们把压岁钱和平时省下的零用钱都拿出来,共捐出700多元。我又发动同学们去大力宣传,搞了一次全校的募捐,一起去医院看望李燕,给病中的她带去温暖。同学们学会了他们如何去关心人,切身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温暖,感情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活力四射的良好班集体。
二、创造主动学习的班级环境
能否学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衡量师生成败的关键。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有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首先引导学生要有明确的学生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互相学习外,课余时间也提倡彼此为师,互相激励。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瑗采用“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兴趣同宿,以便“相互学习”,互帮互学。为了提高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小组”,相互质疑问难,共同探讨,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发挥优生的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班会课上举行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
三、美化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如今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管理机构不合理
如今,我国很多医院内部所设置的管理机构都不合理,不同的医院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一些医疗机构尽管拥有庞大和先进的技术体系,然而管理模式却不合格,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也非常随意。此外,还有一些医院没有明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对自身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医院经济增长模式不科学
随着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医院资源也逐渐紧张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相关管理者都采取了这样的管理措施:增加床位。但频繁、过度增加床位使得医院大部分资源闲置。要想提高医院收入水平,除了要增加一些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外,更需要对医院的规模进行扩增,从而提高医院的专业技术。
(三)医院的经济管理制度落后
大部分医院的管理理念都非常落后,管理人员甚至不了解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此外,很多管理者缺乏创新的精神,没有责任感,无法与时代接轨。因此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也是粗放型的,仅仅只依靠提高资源的投入量来促进医院的进步,并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还有一些医院,没有注重自身的实际情况,只盲目的进行扩大。没有在进行风险评估的状况下,就进行过度负债经营,因此给自身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风险。
二、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信息化建设能使物资管理更加合理
因为医院的物资量大,种类多,需要经常使用,所以对物资进行合理调配,能够有利于经济管理。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医院物资管理提供更多的方便。举个例子,在对物资进行盘点和清理的时候,采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可以随时明确物资价格的变动、利用率、报废期等等,从而避免因为管理不当产生损失,为医院的经济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提高经济管理的效果。
(二)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因为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逐渐增加。同时,这也使得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各种类型的疾病产生,增加了医院的压力。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档案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计算机根据患者就诊的情况,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录入相关的资料,使得患者就诊的流程被简化,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三)信息化建设能加强医院绩效管理
医院的经济管理中,绩效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绩效管理包括了医院的全成本管理、收入管理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科学的算出医院业务活动的成本以及收入,反映出成本和收入的浮动状况。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绩效核算工作流程进行改进,使得绩效核算更加科学、合理。不仅如此,信息技术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医院的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明确医院的经济状况,采取措施来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四)信息化建设能使药品管理更加合理
各种不一样的疾病,需要不一样的药品才能进行治疗。哪怕是同一种疾病,也可能因为严重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药品。所以,医院需要囤积大量的药品,对这些药品进行有效的管理。除了要对药品出库、入库进行登记盘点以外,还要随时进行清理和核算。但这些工作如果完全进行手工操作,那么不但容易出错,而且工作量也很大。因此,可以采取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软件,对引进的药物的名称、数量、价格、生产日期、规格、厂家信息等进行录入,实施全智能的操作。同时,计算机软件也能够对药品存放的位置和状态等进行分析,使得药品管理更加先进化,也使得管理更加方便有序。所以,这也避免了差错的产生。
(五)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医院财务管理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使得财务人员提高工作的质量。因为计算机网络具有便捷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收集和处理一些信息资源,明确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医院的各项事务进行掌控,合理运用各项数据。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保障医院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和准确,也更加科学合理。也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对医院的经营前景、财务状况进行评判,将各种财务指标提供给管理者,从而使得管理决策更合理,促进管理更科学地进行。
(六)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很多,除了有管理者、医生以外,也有技师、清洁工、护理人员、财务人员等。因此,医院的人员构成相对非常复杂,为了保障医院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必须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计算机软件的产生,使得管理可以方便地实施。不管是人员的工作岗位安排、上班时间安排、工资绩效安排等,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合理。
三、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一)和医保信息系统相结合
如今,新医药卫生体制不断改革,医保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在医院内来就诊的很多都是医保患者。为此,医院可以实施信息系统(HIS)和医保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将医保患者的费用上传到医保系统当中。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费用被划分为患者自费部分、医保承担部分,最终将数据发送给医院。医生可以在国家医保政策范围中,对患者进行更好的诊治。同时也为治疗过程的检查、用药以及治疗提供了庞大的信息支持。
(二)采用成本核算系统
采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可以促进全成本核算的实施。工作人员对医院财务、药品以及后勤物资等一系列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使得医院成本消耗得到了一定的监控。同时,通过相关软件对财务进行分析,还可以了解一段时间纫皆旱闹С觥⒕营状况、发展状况等,对成本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解,提出控制成本的措施。不仅如此,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将核算结果发送给管理部门,使得管理部门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从人工操作过渡到信息化管理模式,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工作人员除了要改变陈旧的观念以外,更要在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创新,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借助网络来建立经济运营体系。而且医院也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具备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总结与体会
如今,经济时代来临,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医院也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来加强自身的管理。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医院的大力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一、建设中小企业会计文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会计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凝聚功能,在企业管理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优秀的会计文化,能够有效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会计工作的凝聚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通过对中小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以会计价值观、会计职业操守、会计责任感等来激励、引导会计行为,从而优质高效地实现会计目标。
2.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文化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会计文化在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激励、约束功能,通过会计文化的建设, 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端正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培养会计人员廉洁奉公、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情操;能够培养会计人员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能够使会计人员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作用,带头遵纪守法,不做假账,从有效的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形象,实施现代企业形象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而会计文化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其中,另一方面又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这对于提升良好的企业形象,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经营企业首先是经营人,其次是经营产品和资金,但最终经营的是文化,企业文化的管理是跟会计和会计文化相连的。先进的企业管理需要有先进的会计文化作为支撑。研究表明: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具有相关性,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比例关系。优秀的企业会计文化能够产生激励效果,能使会计人员对公司更有责任心,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忠诚和服务于企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二、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法律法规制度,营造良好的会计文化环境。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是营造良好会计文化环境的重要保证。目前,只有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特别注重普及会计人员的会计法律知识, 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执行力度,促使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不敢做假账,为社会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用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提高会计文化建设的水平,营造良好的会计文化氛围。
2.加大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力度,打造健康的企业会计文化。会计职业道德的涵括忠于职守、坚持准则、诚信为本、廉洁自律等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准绳,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会计职业道德也是会计文化的实质和灵魂。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和培训,把会计人员打造成道德品质高尚、业务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使会计人员能用会计职业道德自觉地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道德荣誉感。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会计队伍的管理水平,促进会计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构建科学、和谐、健康的现代企业会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