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3: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作用。从建设任务来看,“双一流”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同时也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改革机遇,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
育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育人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时刻关注的关键问题,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本质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在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渠道,能够有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没有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就难以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支撑
科研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提升科研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科研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高校是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是从事科研的重要力量构成,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在科研中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人才队伍质量与科研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获奖数量比例不断攀升,以2017年的获奖情况为例: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68.6%;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3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67.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0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75.8%。由此可见,高校在科研阵地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是从事科研必备的精神品质,创新能力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当中,成为学术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和专业领域进步的推动者,为提升科研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占领科研的前沿阵地,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难以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难以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2]。“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一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四)“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提供支持“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省级政府结合地方经济基础,加大对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的资金投入,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赢得了资金支持。其次,国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支持。最后,国家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除此以外,“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遴选机制,以五年为一周期,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所有高校积极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客观上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3]。
二、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001-03
一、引言
德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在世界不同教育模式也享有盛誉,高质量无可替代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许多国家竞相仿效,在我国德国的“双元制”也已成为学习德国教育的代名词,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但是十几年的实践并不是满意的结果,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和枯竭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视角重新审视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的教育模式本土化,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是未来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视角,微观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摒弃以往照搬奉行“拿来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可操作层面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模式改革寻求路径建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
二、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在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被誉为德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94年,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的代根多夫市,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人余人。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分别有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等5个院系,其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位于德国前列,学术氛围浓厚,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
三、以人才创新为视角微观审视人才培养机制
(一)教学设计突出能力本位为导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整个学习领域的设计都是以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通常按照职业情景确定学习领域,组织教学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小组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
以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例,国际营销学是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工商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的从始至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内容设计注重行为过程,紧紧围绕课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大任务进行层级科学设计,内容始终围绕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安排中老师必须提前准备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或产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以巴西的啤酒如何进入德国市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将巴西啤酒带人德国市场将会有哪些影响和制约因素,学生要对目前德国的啤酒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德国消费者面对外来啤酒能否接受,会产生什么样的顾虑,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面对切切实实的行业市场信息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
老师课堂依据项目讲授相关理论支撑体系,给学生解决现实和理论之间的差异,总结评估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制订市场营销方案,整个设计过程老师可以提前提供具体的模板,有些简单的目录可以让学生来填写即可,并列出相关借鉴的理论书籍,写出做项目的步骤(依据)。通过这个模式使得学生熟悉整个项目的框架,以实际的市场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贯穿教学始终,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是我们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依托科技园区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大学与企业科技园区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德国当地区域经济的强劲的推动力,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是德国当地政府为整合资源拉近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为此专门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研发合作平台,企业与项目合作的内容通常有教授联系,企业也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不仅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重要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也为学生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州政府支持下,分别设立8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园区,其中涉猎光学、地理信息学、生物学和嵌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等内容,这些科技园区将大学与企业实际研究有效的嫁接起来,涉及的企业及项目宝马奔驰轿车,德国的机器人制造,玻璃工艺制造等等,各个系部都有重点合作项目,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达到完美的结合。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校学生5000人,各个专业的双元制学生的学习都能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以及培训任务,企业与科技产业园参与的项目教学,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5人一8人的项目小组,由企业教授老师分配项目课题,项目内容也可由参与的合作企业提出,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辅导,项目内容主要为解决是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周边各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相关科技攻关和战略决策。
(三)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
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高效平台的基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为学生的各种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许多应用科学大学都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专业申请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其理论教学在大学完成,实践教学则在企业完成,分别轮流3个月,企业要想成为双元制项目伙伴要有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审核企业的资质。
企业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岗位,与学校相对应企业也设计专门的部门和网站及时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和申请指南,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习其中第六学期在企业实践实习,第7个学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往往以实习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为主,企业方不仅积极配合并提供支持和辅导,同时也会为学生海外实习、培训和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家庭困难学生也可资助提供一定的学习基金,帮助其完成整个学业。
(四)注重教师企业背景强化教育培训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背景,其中必须由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也可聘请校外老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条件及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教授每周的授课时间是16-18小时。
教职员工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通常有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培训的理念主要围绕如何创新教学突出学生能力为主,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教师培训可以申请英国高等教师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老师可以申请参加,费用学校负担,培训地点通常在英国,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培训,经常组织与外国教师进行互相交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等模式。
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的本土化思考
(一)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本土化视角来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宗旨围绕学生的应用、创新、开发、实践及学生未来的创业开拓能力开发,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形成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教学活动程序,形成融知识、理论、实训于一体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宗旨、作业流程、实施应用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和丰富资料文案,力争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积极推行“行动引导”“任务引导”“项目引导”等新型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系统锻炼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递发展。
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协作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彻底改变教法单一的局面,同时强化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能力。
同时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树立高职课程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观,不断更新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实体的业务联系,加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度,政策鼓励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立足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鼓励引导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这不仅是德国教学模式理论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努力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很多局限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力度远远不够,企业课程只是零星介入并无实质改变,同时各个专业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很多校企合作只是单纯的项目合作,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鼓励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人点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构建合作平台,分别在学生实习、订单式教育、就业推荐以及师资交流与培训等方面都可以开展长期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同时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可用于校企合作项目建设,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部分实习能耗等给予适当资助,对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可给予资助或奖励等,以此彻底打消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规模和效益。
(三)发挥政府宏观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造条件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工学结合或是校企合作表面上看起来繁荣热烈,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相关的项目,但是实践状况事与愿违,全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越发匮乏,很多实习走过场,专业不对口、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咎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校企合作具体操作层面缺乏引导和约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要加强立法,首先出台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明确学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法律的层面上给予规范和约束,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适当的经费补贴,对不履行或不有效履行义务的校企合作责任主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也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其次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或者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倾斜或优先支持等公共服务,也应该建立校企合作意外伤害处理机制,明确企业和院校的安全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建构起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双元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晨.从主体角度看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本土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2(12).
[2]齐绍琼.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体系,是高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贯通融合培养机制,系统构建了以“点面结合、两线并举、两级融通”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点面结合,整体构建优秀学生培养平台
所谓“点面结合”,就是由点带面,实行“试点、大步走,带面、小步走”策略,积极稳妥地推进优秀生培养模式改革。从1996年组建强化班开始,学校陆续成立了工研班、中乌联合培养班、钱伟长班和理学实验班,不断探索和建设各类培养“点”,并综合试点改革的成果,于2010年成立“长空学院”,构建了宽基础、交叉性、研究型、个性化的优秀学生培养平台。
1. 培优班――“点”的探索实践
随着时代的演变,有关人才素质结构的研究已经逐步由知识结构转向能力结构,进而转向整体素质等各方面。人才培养效果的滞后性决定了必须不断探索培养过程的作用要素和机理,持续创新和完善培养模式。因此,“点”的探索围绕人才素质的形成逐步推进:第一阶段,重视知识结构的牢固基础,强化大类基础的培养,构建了以大数理类、大力学类、大电类课程为主干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为学生系统学习创造条件。以强化班为例,学校采取“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集中组班强化数理和学科基础,后两年回本专业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阶段,重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贯通培养。以工研班为例,工研班是从强化班演进而来的。但工研班并不是强化班的简单延续,在教学观念上摒弃“学时多加,内容多教”的量的强化,更加注重学习的自主探究性和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按照“知行统一、寓教于研”的理念,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和探究者。工研班实行本硕博连读培养,学生在一、二学年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第三、四学年按照个性化培养方案学习,并加入导师学术团队开展科研活动,注重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第三阶段,以“工研班”模式带动、辐射到各学科专业,形成定向学科专业的特色培养“点”。例如,发挥我校办学优势,面向航空等领域开设工程力学“钱伟长班”,培养力学素养深厚的拔尖人才;开设“中乌联合培养班”,通过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和双学历学位制,培养航天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学生一、二学年在国内接受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期培养,三、四学年赴乌克兰学习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开设理科实验班,实行数学+X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培养具备坚实数学基础、跨学科知识结构的理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其他如飞行器动力工程培优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培优班、适航技术与管理培优班等,都是根植于学科专业特色建立起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各有特色的“点”。通过各阶段“点”的探索,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
2. 长空学院――“面”的整体构建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尖锐地指出,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中国大学急需补上“跨学科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短板”。为了构筑宽、专、交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学校利用各“点”打下的良好基础,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将分散的培优班凝聚为整体工程,成立了“长空学院”。长空学院按照“格物致知,融通致用,创新致善,弘毅致远”的理念,根据不同层次类型规格确定培养目标,注重因材施教,以自由选择和个性化培养的学分制取代按专业招生和培养的传统模式。以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潜质和创新潜能,拓宽学生专业口径,系统实施跨学科培养、中外合作双学位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系统制定优秀生选拔方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集中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例如,通过菜单式课程选修,开设了工程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专项教学,通过名师授课计划、长空讲坛,建立导师联盟等形式,实行特区式、广平台教学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学院通过下设院务委员会、院长联盟、导师联盟、学生联盟四大主要机构开展工作,实现了“虚体实办”,为创新培养模式提供了生动的个案。2010年,学校以此为基础组织申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二、两线并举,全方位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所谓“两线并举”,即第一和第二课堂并举。学校按照“学以致用、学思结合、学研结合”的理念,强化培养过程和质量的全面性,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举,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 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实施“工程教育行动计划”,开设了“工程专项教育”辅修专业,开出“工程导论”、“创造学技术”、“工程伦理学”、“工程组织与管理”等工程基础系列课程,在各工程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绪论课中强化工程背景和工程观念,突出现代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以强化工程师“角色训练”为重点,建立了工程训练教学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训练过程管理与工程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组织学生依托教师承担的工程项目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工程基础教育、工程训练与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模式。同时,学校还把工程教育阵地延伸至校外,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在顶层设计上,发挥行业特色,紧紧围绕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核高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挥学校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的技术研发优势,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列入与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以此为导向,构筑联合培养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确定培养目标,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创新人才。例如,在“卓越计划”中实施连贯培养、分段管理的“4+2.5”模式,一、二年级实行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二、三年级实行基于项目的团队式学习,三、四年级实行集中式企业学习,研究生阶段实行工程顶岗学习。由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以企业为主实施对学生的考核,形成了实习实践、毕业设计、顶岗见习“三连贯”模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实践时间短、连贯性差、效果不好等问题。目前,学校正探索建立工程实践和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依托中国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直升机研究院、“中国商飞”、东方航空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已建立了70余个稳定的联合培养平台,并着力打造具有行业规模效应的教学品牌。
2. 实施创新训练计划,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优秀学生尽早进入科研训练阶段,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手段。学校按照“寓创新于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思路,构建了“四个层次一个专项”的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即“院级、校级、江苏省、国家大学生实践创新基金项目或创新训练计划”加“科研素质训练专项”。同时,构建了以“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的多层次、开放式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如“飞豹杯”未来飞行器设计系列大赛、“挑战飞行员”和“机场模拟大赛”等等,为学生创造了参与创新、体验创新的广阔舞台。学校通过制订和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将上述“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情况记入学习档案。学校还通过组建“科技创新研修学院”,将各重点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也纳入科研创新训练体系,建设了飞机创新设计实验室、大学生科技中心等22个本科生创新实验室、24个研究生创新实验室和4个创新基地,建成了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每年有超过10000人次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3. 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学生事业发展能力
学校立足学生未来发展,遵循“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理念,构建了“创新教育基础之上的创业教育,普惠教育基础之上的精英教育”的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创新引领创业,系统化创新实践、个性化创业培养、市场化创业活动”的培养机制。创业教育分两个层次展开,一是广泛开展“普慧式”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通专业教育,开设了“创业专项教育”辅修专业,实行“创新创业导师计划”和学分认定制度。例如,学校要求每门课的备课方案中,突出有关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创新思维训练是教学检查的必查环节。学生选修创业课程满25个学分,将认定为创业辅修专业。二是开展“精英式”创业培育,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业,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爱好订制创业方案,形成了“高科技、高层次、高成长、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培养特色。围绕上述两个层次,学校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下设教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精英培育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系统实施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同时,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与校外创业孵化资源进行广泛对接,共建大学生创业平台,形成了科技创业特色模式。自2008年以来,学生创业呈蓬勃之势,已涌现了60余个科技创业典型,学校因此获得江苏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三、两级融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所谓“两级融通”,即学校、学院两个层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下联动互通,政策措施融合,共同致力于教学评价、激励和管理,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建立“学习力”和“教学力”综合评价体系
遵循“学”的规律建立学生“学习力”形成性评价体系。学校一级抓“进出”两头,重点实施招生选拔和学位授予评价。例如,改革本科生入学选拔机制,建立统一考试录取为主、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优秀学生选拔机制,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应用能力和发展潜质等。学院一级管“中间”,实施学习过程评价。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因此,“学习力”评价改变以往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注重记忆能力、忽视逻辑能力,注重理论推导、忽视问题综合解决能力的简单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评价导向,除了将学生的课内表现(听课状态、作业情况等)纳入指标体系,还兼顾学科专业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质,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自主学习表现等纳入考核,建立以“绩点制”为基础的多维评价体系。
遵循“教”的规律构建教师“教学力”状态评估体系。教学力包含了教师的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凝聚力、控制力和转化力等。学校依据“教学力”内涵,改革教学是“软指标”为“硬指标”,实施“教学力”评估。校院两级共同制订教学、实验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动态评价、多维评价、分类评价、团队评价“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例如,针对课堂教学,学校制订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办法》,学校一级组成校评估专家组、学院一级组成同行专家评估组实行学生评估、同行评估和专家评估三结合的综合评估。同时强化“教学力”评估结果在任课资格制、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职称评聘和奖励等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2. 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近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越来越受到职业学校的重视,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中职校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本校汽修专业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了“合作育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
通过调研了解到汽修行业通常是“三分修理、七分维护”,在修理时,通常又是“三分检修、七分诊断”。诊断和维护通常是学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可较好地加以解决。提高学生检修和诊断技能是汽修工学结合的核心,提高学生行业、企业规范化操作水平是工学结合的关键。我校各级领导认识到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09年起,校专业部与南通合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与南通远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协议。本着“合作育人,互惠共赢”与南通合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构建多层次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与方式,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积极的影响,2013年我校与南通合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被评为南通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在开展校企合作中我们采取的主要举措有:
(一)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共同研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专业部积极主动寻找合作企业,一个专业系部联系一个行业,一个专业依托一家企业,一个专业教师结交一个企业师傅。我们借助合通公司在汽修行业的地位,通过其协助,考察了南通多家汽修企业,撰写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学校聘请了合通公司等汽修企业专家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学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主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构建了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发挥校企优势,制订核心课程体系,共建学校实训基地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撑,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学校的课程体系与行业的需求结合越紧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特点结合越紧密,则校企合作中学校的吸引力就越大。在合作中,学校和企业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将教学改革和行业企业的需求结合,制定核心课程体系,共建学校实训基地,促使校企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校企合作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更在于培养适合企业需求,与企业职业能力要求相匹配的、有发展后劲的人才。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校为此邀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就行业需求、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学校和企业实际情况参与制订核心课程标准和课程建设,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汽车发动机检修技能实训》《汽车电气检修技能实训》等多门校本教材;确立了以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核心课程体系。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指导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企业环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使学校真正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校企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三)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多层次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企业见习、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是目前校企合作的常见形式,但也是比较粗放的合作方式,如何让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学到“真经”,学校与企业经过深入探讨,制订了企业见习规定、生产性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让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安排上,学校采取了企业见习(了解企业文化)――学校技能实训(熟悉基本专业技能)――企业生产性实习(掌握企业操作规范)――学校技能强化考证(掌握专业核心技能)――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实践课教学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在第一学期,安排一周的见习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车间,观看企业工人实践操作,聆听企业老总、工程师讲座等。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端正专业思想,培养学生专业情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在第三、第四学期的生产性实习阶段,安排四周时间,由学校两位专业教师带队,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组建“双师”教学队伍,共同制订和承担汽修实训教学任务。为了较好地适应专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学校分设发动机检修、空调系统、四轮定位、损伤面处理、汽车养护等10个组别,由企业中10个有经验的师傅具体指导,学生定期轮岗。由于有真实、具体的任务,加之教师的及时点评,学生实习取得良好效果,在企业学习一段时间后,通过学校的工考强化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最后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而言,既可以从中学到更多专业技能,掌握企业前沿技术,又使学到的技能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帮助企业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合理的报酬也让学生安心顶岗、乐于实习。对企业而言,实习生群体作为企业人才储备库,缓解了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对学校而言,解决了毕业生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四)深化互信,与企业建立过程共管、人才共育的工学结合机制
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目标都是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中,企业希望依托学校人才资源创造效益,但有工伤事故、生产秩序、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担忧;学校希望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但有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的担忧。这就要求双方要深化互信,通过优势互补,加强合作育人。一方面学校加强管理力量,将班主任和专业实习指导老师派往企业,和企业师傅一起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这样既可以加深教师对企业生产的实际过程的了解,提高教师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制定、突发状况处理的能力,丰富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水平,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又负责管理顶岗实习学生,加强安全管理和思想教育,稳定企业生产,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将理论课教学搬到企业,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学校部分课程教学,将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将最契合企业的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得学校的教育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构建工学结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目前,许多学校的校企合作层次较低,工学结合缺少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支撑。中职校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就要积极主动找准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构建“合作育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一)构建基于利益共享的保障机制
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合作能否给双方带来良好的效益是合作机制能否长效运行的关键。利益共享,就需要双方通过协议确保成果共享,同时要求资源共享。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企业根据学校需要为学校提供技术帮助。目前多数企业只管用人,与中职校进行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认为与中职校合作无利可图。解决工学结合中双方的利益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关键,这就要求学校要寻求和把握双方利益平衡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构建基于利益共享的保障机制。
(二)构建基于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
目前,一些企业只愿用人,不愿培养,只求利益,怕担风险,这不是精诚合作之举,有合作就要有约束,有约束才能规范,规范才能使合作有效和长久。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协议约束,就难以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构建基于政策引领的激励机制
支持校企互利合作,政府要发挥作用,通过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到工学结合的教学中来。目前,一方面学校希望借助企业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学校能培养出满足企业能力要求的人才,校企双方的目标一致。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激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实现良性互动。让企业认识到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工学结合可以大大缩短企业员工培训时间,降低企业成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73-02
人才是当今时代最为宝贵的东西。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最为看重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对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科学研究带来创新思想,必将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
1 协同创新的目的和瓶颈
根据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里面的合作创新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大学内部的知识、资源等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共享机制,便于合作的顺利展开,这种形式称之为内部协作式创新;二是相对于内部创新的外部协同创新,其主要表现方式是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建立一个基于协同创新为目的的产学研研究平台和模型,让它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互补协助,把相关学科、各自因素围绕研究的目标,相互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但是无论是哪种创新模式,它们都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在创新过程中,它们各自之间需要直接沟通交流,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建立共享的资源平台,对进行多元化和多方位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定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普遍情况来看,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原因是学术机构和专业机构之间、学科和专业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难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更不用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培训甚至是跨学科的教育。例如学校方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基本上沿袭了以前的传统的课程,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因此在组织课程内容方面只有根据该学课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因此导致学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障碍,一些非传统学科课程却有严重短缺,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数量很少甚至有的学校干脆不设置。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对于不同学科衍生的新问题手足无措,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职业发展方向缺乏正确的把握,这些衍生的问题又恰恰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
2 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实现该目标最重要方式。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以很好地处理上述的问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各自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能依靠自己的这些优势按照自己的需求培养人才,也因此造成了三方培养出来的主体文化特色多元化的特点。创新主体不同,他们手里创新培训资源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任何创新主体都不可能提供控制创新人才培训所必需的各项资源,他们必须依靠其他人提供的各项支持形成一股合力,共同达成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因此,寻求在创新人才培养内部和外部的体制障碍的取得突破,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的协同创新机制是首要条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学校校外的协同创新教育。学校校外的协同创新主要是通过构建联合实验室、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针对项目合作构建战略联盟等方式开展并加强校企合作。这种方式改变了当前高校教学中传统封闭的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产学研联合教学为基本形式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中小课堂延伸到了课堂外、校外实践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国内国外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和在国外三大不同空间相结合的大课堂。产学研的三大合作方以此教育平台为基础支撑,项目合作的方式,研讨学科发展的前沿课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 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形势下,“开放,集成,高效”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探索建立外部协作创新机制的重点,力争突破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障碍与壁垒。从学科内的观点看,科研和教学,学术及专业之间有明确的界线,彼此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现实实际,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面向未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方位、多样化交流与合作可能性的资源平台,努力探索以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一,基于互联网络的校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网络会议系统,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多媒体会议平台,可以将校校合作的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让它们依托各自的长处和优势特色学科及学科群,进行教育资源的互补。例如地处天南地北的同学科实验室间,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时,使双方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及时便捷。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师资互聘,依靠多媒体会议平台做到实时网络课程教学,让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接受同一老师的课程教学。也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实现网上课程、图书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等信息的共享,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耦合的创新要素活力。
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协助的功能,借用诸如黑龙江省自动化研究所这样的高品质创新团队和高素质的科研资源,通过网络远程协助功能,与相关学校通过协调合作建立一个以专注于校园战略联盟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型网络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中,充分调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围绕当前国家重大技术项目和建设项目,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来整合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打造出高品质网络资源,开展与双方体制相关的基于协同创新和理论技术的研究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将导师、研究所、学校、平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无缝对接,既完成了科研项目,又培养了新的创新人才,同时还进一步实验了这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效果。
第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校企(行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本学科与自动化行业学科紧密结合的优势,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与地域优势,建立一个校企信息共享、信息同步的供需平台。当前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校企(行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提供便利的条件,这也为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提供了稳固的基石。通过供应链参与方之间的实时通信,不仅可以降低合作成本,也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依照基于Internet通信协议的B2B平台,校企间可以创建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学校也要遵守市场运行规律,以合作企业需求为市场导向,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可以通过这个供需平台,组织师生选择参与一个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项目,通过多团队协作、多学科的融合、多种技术和平台的使用,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探索工程和技术人员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开展学校和地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区域的发展,学校和当地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创建研发基地等设施、引进先进的科技资源、建立多元化成果和辐射模式等方式方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这个过程中可以大量引进学校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通过实践培养跨学科、应用为导向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
第四,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趋势日益趋向国际化。我国高校应及时在原有的课程内容中增加国际性的部分,通过课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或者学者来中国留学、教学、研究。还可以效仿麻省理工学院的开发课程模式,以优秀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依托,引进权威专家学者制作成自己的高质量的网络公开课程,通过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网络媒介把自己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播出去并汲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最终实现国内外高校之间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利用这个平台国内高校还可以与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建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邀请2~3名海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或短期工作,争取成功申报“111”引智项目,三年送10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5人。同国外先进大学、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国际化课程,进行跨国实习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出具备国际交流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4 结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研究型为导向的学科,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鲜明的行业特点,促进协同创新,充分实现我们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样,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3]姜昱汐,胡晓庆,林莉.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政产学研的作用及收益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8):33-35.
[4]陈宝明.我国当前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42-45.
[5]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24-25.
[6]刘人怀.“政产学研金”合作推动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J].中国高校科技,2012,(7):7-8.
[7]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关键词] 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根据苏州市工商局最新的经济分析报告显示,全市私营企业达15.5万家(99%以上是中小企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5%以上。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对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根据近4年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看,92%以上学生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因此,培养满足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成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而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状况。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政府、高校、企业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运行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一机制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因此,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所谓“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探索建立以“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为宗旨的全新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第一,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来规划中小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人才需求方向、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等);第二,学校紧密联系地方政府部门(苏州中小企业局、苏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把握政策导向,合理、适时的修订财经类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利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获得政府资助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资助项目建设,以及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合作开发、设计教学培训计划和课程;第三,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各岗位能力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从各岗位的职能出发,通过参与学校合作调整学生课程、调整实习时间、调整培养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单位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设置到学制设计,紧紧围绕单位所需。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动因
1. 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是内在需要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对财经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从历年(最近4年)我校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看,92%以上学生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就业,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
2.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是外在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而且受其企业自身规模限制,对岗位的设置、人才技能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大中型企业,即岗位设置“一人多岗”(岗位的界定模糊)、人才技能的要求全面,使得我们很难把握中小企业发展动向和需求,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吻合度不够。
3. 地方政府指导、支持是内在需要和外在需求的有机结合点
地方政府负有指导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责,学校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也能够借助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参与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去。
二、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弊端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社会紧密相接,共同培养学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因此也应运而生了诸如“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即合作方式和内容上的“单向、单一”,合作中基本上是由企业向学校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大多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承担指导任务,因此企业往往缺乏积极性,而学校因迁就企业而缺乏主动权,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问题在于“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缺乏互动性。
三、政府、社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职能定位
1. 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其职能的转变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将深刻地影响“作用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三种力量”的重新分布,促进政府、社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建立。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超前预测社会对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数量、质量等需求信息及政府的政策导向,引导各类学校进行专业结构、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调整,改变目前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同时定期反馈社会对人才层次、结构、素质等需求信息。政府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质量标准;二是通过教育评估,实施质量监控;三是激励。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调控,必然减少其微观事务管理,这样一方面给予了高校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人才进行培养,保障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高校市场人才培养的监督管理,以避免出现高校人才市场培养规模、结构的盲目性,如制定高校规模的硬性规定:师生比、固定资产、试验设备、图书馆藏等等。最后,政府要营造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机构,及时反馈社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构建高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政府在高校人才培养事务管理的对应中真正扮演好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即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角色。
2. 学校职能定位
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加快,大大增加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弹性要求和从业者的灵活性、适应性要求。学校的职能作用具体体现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规划、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上。首先,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战略规划中,吸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资源;拓宽学校服务功能,在“双赢”中发展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资源;深化学校的自身改革,不断地革新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再确认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质量的保障与管理也日益强化。突出表现在:发挥教学管理的力量,促进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学监督评估的力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反馈”的功能和教学改革的力量,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社会职能定位
步入大众化教育以来,人才需求的状况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中,社会市场起到了外部调控力和评价的作用。高校培养出来的主要产品是“学生”,而其直接“使用者”就是市场,那么对其直接利益受害者或者受益者的也就是市场,所以调动市场积极性,转变市场人才培养机制观念,加强市场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已经势在必行。
市场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从而帮助高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反过来高校又可以补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作为社会力量中一种无形的力量,主要通过“认同与否”对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发挥监控作用。在政府政策导向下,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优势,传递用人需求,获得所需人才,提升管理水平。
四、构建“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1. 学校专业课程平台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岗位为导向,项目为线,知识为点”的项目教学,同时要求专业教师每年有稳定时间参与企业业务工作,项目教学案例来自企业;课程主要在校内完成,一般由学校专职教师完成。
2. 学校和企业共建实验室,合作研发课程
主要根据财经类专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企业共同研发课程;一是选择了典型行业代表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行业特征的课程,如选择与苏州大润发,开发《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二是选择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发信息化相关课程,如选择与用友苏州分公司,开发《ERP财务软件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选择与达策公司合作开发《企业信息化SAP培训课程》,课程在校、内外完成,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共同完成。
3. 与政府共建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
该基地是由学校根据苏州市政府确定面向中小企业政策导向,在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指导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项目计划),在有意向进入基地平台的企业中确定项目合作方,对接受项目资助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由我们的学生参与实施。如2008年度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年、2009年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年、2010年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年,与此相对应学校与用友苏州分公司、苏州达策(SAP)信息公司、阿里巴巴在线网络开展了项目合作。合作中,主要是由这些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由学校派出高年级学生参与项目实施。
4. 延伸合作-项目研究促进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案的确定
我们在与政府的合作中,利用高校的优势,承担了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中小企业的部分研究课题。我们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研,先后完成《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现状调查》、《苏州市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查》等,并提交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使我们清晰了解到中小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为我们确立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财经类人才培养定位提供坚实依据。
参考文献:
一、引言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需要,高效发展核电、加强核科技创新已成必然,加强核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核工业研究生教育涉及学科属于国防特色学科,关系到国家国防建设发展,表现得更为敏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侧重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核工业研究生培养是核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现在或未来引领核工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值得探究。文章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研究生培养机制为例,分析目前核工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原子能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简介
原子能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从事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基地,是中国核工业的“摇篮”,为国家核科技创新、核工业发展、核科技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子能院现有两院院士5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原子能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始于1956年,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近2000人;现拥有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拥有物理学、化学、核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和应用数学一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涉及招生专业14个;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为50人、70人,培养类型均为学术型;现有博士生导师154人,硕士生导师226人。
原子能院研究生培养实行院所两级管理模式,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第一年为学位课程集中学习,第二、三年回各研究所、室开展学位课题研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入学后即在课题组开展学位科研工作。研究生培养过程涵盖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论文双盲评阅、论文答辩、论文抽检等各个必要环节。
三、原子能院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是核科学与技术作为以物理学为基础发展的学科,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物理学、数学等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比例偏低,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演算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缺乏前沿性和前瞻性,不注意反映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最新科研成果,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三是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没有形成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利于研究生发散思维、思考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2.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寓教学与科研之中”是原子能院作为科研院所培养研究生的优势之所在,也是目前很多高校研究生培养努力追求的培养方式。但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仍有待锻炼和培养,一是研究生开展调研的时间较晚,研究生真正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有限,课题研究不够深入;二是研究生从事的科研任务边缘化现象较多,没有真正融入到研究课题中,研究缺乏全局性和连贯性,导致参与科研的广度不够。
3.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不能满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目前,我国对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主要通过笔试方式,原子能院博士研究生的选拔虽已兼顾初试、考核组、导师和所在单位意见四方面的情况,但是考核形式,还受制于当前考录政策的限制,未能突出考试内涵,未能有效甄别出考生的专业素养、科研潜质和逻辑思辨能力,距离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新潜力人才选拔还有一定的差距。
4.导师的教导能力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原子能院目前在读研究生有30%没有按照培养过程节点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究其原因,一是研究生培养实行单一的“导师负责制”,使得部分导师无法从繁重的科研任务中抽出充裕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而且研究生培养过程还受科研进度、实验平台等教育服务平台的制约,导师无力协调;二是尚未建立导师考核评价机制,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难以激发导师为研究生培养投入更多的责任和热情;三是导师的教导水平参差不齐,导师多为兼职,未曾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专业训练,对研究生的指导比较随性,往往忽视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缺乏个性化指导和培养。
四、完善核工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
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在核工业科技事业和核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好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与科研生产学科建设、学位科研与岗位科研、导师队伍与科研团队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强化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以质量为根本,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从事务性管理到战略型管理的根本转变。以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为已任,优化资源配置,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实现研究生教育服务于核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
2.完善学位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育教学方法
以“十三五”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和核科技领域人才需求为导向,根据现有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内涵,进一步量化各学科、专业所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要求,设置符合国防特色要求和满足核工业长远发展的培养目标。以培养方案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设计,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合理安排课程分布和课程层级,调整物理学、数学等基础课程在不同学科的配置比例。建立定期更新教学内容机制,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以个别课程为试点,探索实行研究型、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原创力。建立学位课程评估反馈机制,提高课程体系建设与培养目标的适配度。
3.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突出创新潜质的考察
以考察专业素质和创新潜质为重点,分步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首先,进一步改革博士生初试题目的结构设计和考察重点,增加开放式试题的比重,重点考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开创性思维程度;其次,探索博士生面试考核结构化,侧重从考生已获科研成果中挖掘其科研潜力;第三,在国家硕博连读政策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硕、博贯通制,根据硕士生的学业表现建立“2+3”、“3+3”的硕博联动培养机制;第四,探索建立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的综合评价。
4.严把培养过程质量关,健全创新性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完善研究生使用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任务的广度和深度
完善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的使用制度,改变以往研一脱产学习的状态,实行入学即入研制度。积极借助导师在研项目资源平台,鼓励研究生独立担当相关课题任务,充分发挥导师及其研发团队的指导作用,使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快速提升。
(2)完善在读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制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一方面,对理工科不同专业学生,按照理论类和实验类进行分类,进一步严格研究生听取及做学术报告制度,并建立参加学术报告备案抽查制,增强研究生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制定优秀学术报告奖励制度,提高研究生学术报告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3)实行培养过程定期检查与结果反馈制
按照培养过程中各个培养环节的要求,定期开展培养过程检查和结果反馈工作,反馈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有针对性地督促研究生和导师积极开展学习和培养工作。
5.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教导水平
(1)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建立师生定期交流制度
确保研究生和导师每周见面一次,交流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配套相应的监督措施,依此规范导师的教导行为,增强导师育人职能。
(2)加强研究生导师培训管理,提高导师的教导能力
根据导师的层次和类别,建立导师上岗培训、聘期培训等制度,要求导师制定个人培训需求计划书,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高导师教导水平。同时,探索建立导师培训与导师评价相挂钩制度。
(3)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制度
制定研究生导师评估制度,把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业指导、学术训练和学术道德教育等纳入到对导师的评价体系中,鼓励研究生参与对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深化改革 优化结构 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14年11月6日.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人是推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整个企业机器的稳定、长期运行。近年来,企业日常管理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纳入到整个发展体系中。通过企业实践可以看出,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需要各种力量的配合,并且只有将机制真正的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才能检验这种机制是否真正的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我们可以将人才的来源分为内部培养及其他单位调入。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人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工作文化的融合能力、同事之间的信任度等,这些空降兵给企业人才培养增加了困难,导致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外力的配合,高薪聘请一些企业所谓的顾问。这些顾问虽然在技能水平方面较好,但由于其并没有在工作在一线,无法熟悉企业的内环境,往往影响了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因此,企业培养人才创新机制的首先即是将门关好,利用企业的内环境,让青年人感受到企业文化,从根上进行培养。共青团工作关系到国家青年人素质的形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这方面来看,形成共青团工作内部良好的文化体系是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首要问题。
二、合适的内部培养机制是企业培养制度的核心
寻求合适的内部培养机制,是企业培养制度的核心。这种培养制度能够形成企业独有的培训方式,将企业文化深化到新员工成长的各个环节。一些好的方法陆续在企业中使用,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关注新员工在企业的适应能力,那么,如何在员工适应企业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工作技能。近几十年来,导师制日益成为各个企业培养员工的重要方法。老同志带动新同志发展,熟练工指导新人操作,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使用的方法。在国外,职业导师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内部职业。企业建立导师制度,能够形成在职管理人才的良好机制,经验丰富的员工一对一培训新成员,减轻企业集中培养等方式造成的巨大成本浪费。创新导师制既能够使得企业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够使得员工之间培养良好的感情,加深团队合作。共青团的工作较为繁杂,工作之间关联较大,导师制能够使得人才培养深入到每个细节,避免出现工作死角,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导师制的创新:
1.培养的目的和方向确定 。企业需要针对工作安排,深入调研企业每个部门的需求,参考往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人才培养的建议和计划,确定每个人采用哪种导师来进行培养。例如,为每个员工进行素质考核,从而制定其培养计划是一个好的方法。
2.确定合适的导师。导师在新员工培训中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企业需要将每个导师的特长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培训制度达到最大优化。每个新员工的情况不同,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认真调研后,安排适当的导师。对导师的工作情况,之前是否有过培训经历也应认真考察。
3.导师培训机制。有人认为,导师是不需要培训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熟练度很高,一定能够将技能充分的传授。殊不知,由于新员工的接收能力、个人素质不同,导师需要按照合适的手段来进行培养。导师提前培训的机制能够让导师提高培训的素质,同时,也能够传达企业对导师培训的要求。
4.定期考核。企业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将培训机制纳入到业绩考核中,形成考学结合的培养体制,做到考核成果有依据,考核责任可追究。
导师制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这种制度更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保障公司后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但是对于不同公司,导师制的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些共性的东西一定要避免。例如,防止出现拉帮结伙的情况。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风险管理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以及培训的过程。被企业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严格、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为其所用。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核要素,尤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各地要全面创建科技发展环境,提升创新形式。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创新力的进步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积极营造鼓励技术、人才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竞争与合作的融合,促进创新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下面就对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型企业的概念,通常指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品、高新技术的核心产品(技术),同时,采用的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并且在同行业中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科技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具有一定差距,创新能力与科技发展速度具有落后趋势。例如:精细化工、CPU硬件、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其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对创新型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创新型人才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以及高势能特点,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对创新型企业需要不遗余力的发展和培养各类人才。
二、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分析
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持续实现企业外部人才引进与内部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为了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企业开始陆续地、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其中最显著的现象就是各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设立了培训管理职能的部门,而且各类企业大学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提升效果则显得有些不足,目前国内企业中高端人才明显稀缺,明显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时由于自身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很容易走入误区。当下的中国企业如果不彻底改善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企业后续的人才建设梯队将会出现严重断层,从而阻碍其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就总体情况而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依然滞后于组织经营之所需,人才市场依然是供不应求。
三、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的优化策略
研究得知,对于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优化,只有充分理解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与各大院校、研究机构及社会组织等进行紧密合作,制定目标性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从底层建立起创新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力争突破技术瓶颈,在各领域做出核心技术的重大革新。此外,还要加大、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专项资金,由高校及科研机构划定自主分配权,鼓励和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从管理体制上为创新人才培养放宽条件,促使创新型人才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新事业当中。下面就对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1.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竞争上岗机制。确立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应用型人才,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学习、实践、指导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突出创新创业特色的企业以及人才培养计划;提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发展目标。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如下图1所示:从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框架图中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生存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因此企业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即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是在其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一套符合其自身条件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投入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企业持续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2.制定人才流动预警管控措施
人才良性流动是人才调节基本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企业人才结构调整的必要环节,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充足的人才力量,同时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相互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第一动力来源,要进行有序、良好的人员流动和补充,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介于此,人才流动预警工作就成为了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才流动预警具体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收集和整理创新型人才信息资料,然后按照等级划分,必须要确保创新型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匹配度较高,即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选择与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的一致性程度是降低企业用人风险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不能满足人才发展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人才自身积极性,增加人才流动的风险。
3.实现人才培养需求的风险评估
人才培养需求的风险评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投入和产出对比评估以及人才流动评估两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投入和产出对比评估也称为人才收益评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后实际产生的效能情况,例如帮助企业当前的技术难题、扩展客户量以及办公效率等;人才流动评估与人才流动预警不同,人才流动评估更加强调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情况,对人才流动进行风险评估后,企业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部署,在今后选择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成本约束措施加强人才培养投入保障机制,以便企业在预期投入收益高与人才流动可能性低的情况下,将人才培养投入风险降到最低。
4.积极营造和谐舒适的外部环境
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完善人才创业扶持金融政策,加大创业孵化器平台的投入,制定激励保障办法。创新型企业人才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对象,其覆盖面较广,涉及环节复杂。因此,企业急需要拥有一批敢于创新的技术性人才作为后盾,同时,为创新型企业制定全局性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相关决策出谋划策,协调、指挥第三方机构提供风险评估,由企业高层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明确并落实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职责,并组织企业开展人才培养风险管理与内控自我评价工作。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布局前沿科技产业,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集聚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为企业提供这种核心动力的关键要素,因此,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本文结合我国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的现状,初步设计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框架,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推进我国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徐茜,岳雷,姜道奎.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预警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5):127-130.
[2]王博.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风,2016,(8):112.
[3]李剑,郭莹.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失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0-1232.
大学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敢于走新路,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而不能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亦亦步趋。这就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不畏权威、敢于开拓、富于创造性的创造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西安财经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西安财经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育人和育才并重的教育价值观,推进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型,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健康心理的培养,塑造和谐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学校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设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强化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适应能力。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全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辅修专业建设力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建立班级导师制,由各二级学院向本专业学生班级指定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设计、成才规划、选课、生活等进行指导;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提高现有学科水平和学校的国内外地位,丰富现有学科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造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及时深入地掌握学科前沿、动态,难以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全面深化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教师的教学积累设计科研课题,每年根据教学实际提供5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大力支持教职工参加校内外教学改革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活跃教案教学,随时补充科研最新成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并将有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这种做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广大教师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和培养。如陕西省级教学名师周作斌教授、王佐仁教授、刘小冬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铁卫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开设学术讲座。名师走进课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了学科发展前沿,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名师的师德风范、教学艺术带动着广大教师潜心从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由公共管理学院郝耕教授主讲的《哲学案例分析》课,更是一个成功尝试。这是一门选修课,郝耕教授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筑校内外实习基地群,设立“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教材、指导书和辅助教学资料。
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制定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申请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各类学术征文、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20余项,学校大学生足球队代表陕西高校多次进入全国八强,曾取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首次组队参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性学科竞赛——第27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第13届跨学科建模竞赛,取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学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形成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各类别协调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格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三自”功能,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项目,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项目;学生社团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展的“校园之星”风采大赛、模拟招聘大赛、flash网页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自筹经费,创办的《蓝风铃文学报》、《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等刊物,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举办的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名人名家进校园”等高层次讲座,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积极推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延安、商洛、宝鸡、安康等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参加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
学校还积极促进教学相长与网络文化建设,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依托校园网,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通西财教育在线、英语在线、财务管理教学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辅导;有计划地引进大量具有较高权威性并适合学校特点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开设网络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师生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开设“网上报告厅”,正面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整合并开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就业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有效发挥网络传播得快捷作用,实现师生沟通交互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网站设置网上党校团校、理论辅导、学习交流等栏目,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网上网下学生教育工作合力。
[作者简介]唐渊(1980- ),男,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体育教学。(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35-02
新建本科高校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使得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服务于地区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成为新背景下的基本定位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是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来代替以往的依靠资源增加和能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物为本、重视能源资源的观念已经过时,转而以人为本,更注重人的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新,而创新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简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必须变革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育方式,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人才。教育改革实质上就是素质改革,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也就成为素质改革的关键,这也正是高校工作者需要探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要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去除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协调的旧机制下存在的问题,努力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发展。
一、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越来越趋于大众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重要,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和发展优质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尽管各高等院校为适应大众化背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总体来说,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设定、人才培养定位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1.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缺乏针对性。当前,国家的财政办学资源紧张,政府更将高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这让部分高校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定位,助长了盲目跟风现象。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模糊性和盲目性,导致了高校办学理念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人才培养方向也是千人一面,忽略了高校之间存在的差距,盲目套用办学理念,制定不符合自身能力的办学目标,结果导致高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办学理念越发不现实。高校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资金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努力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理想和任务,但是各所高校应该针对自身开设的院系专业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有用的人才。
2.培养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和实践性。就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来说,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课程知识已经基本定型,很难有所扩展和延伸,这就出现了基础课程设置单一、狭窄的问题。在课程的课题选择上,明显缺乏特色和实践性,传统性决定了课题难以推陈出新,而注重理论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则意味着课题的实践与理论难以实现平衡。当前的课程未按照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来进行设置,无法有效地将社会需求转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没有细化专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单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技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师资建设不健全。师资队伍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结构问题、学历和学缘结构不完善,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分注意高学历专业的对口情况,大多直接使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这些新入职的教师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有限,缺乏与学生相处的技巧,极大限制了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过分盲从于国家的鼓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向更高学历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侧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历要求,而忽视了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在缺乏实践锻炼的情况下,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上的帮助。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健全,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体现。
4.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不科学、不全面。在应用型高校,也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比较科学和规范的监管章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有序进行、考核成绩有据可查。但是,由于部分高校没有重视本校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实践课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松散,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严重脱离了实践。部分实践课老师在期末考核中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给予合格通过,导致对这些学生的成绩考核没有依据。在校内学习中受到好评的学生,在校外实习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下滑。
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措施
1.培养目标的定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谓创新?创新实际上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立足于“人”,从人的主动性出发。因此,高校要定位合理的人才目标,除了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外,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在教学设备上,各大高校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选择教学方式的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以兴趣为前提,有选择地进行自我锻炼,从而培养自身潜在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最后,各大高校要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基准,制订详细、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例如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而举办不同等级的创新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扮演朋友兼导师的角色,及时解决学生咨询的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总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制定。
2.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一所高校管理的规范与否。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都过于狭窄,简单局限于某院或某系中,这使得学生的来源单一,师资配备和教学资源都有所限制。在学生的选拔机制上,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选拔,加大竞争机制,择优递补,归入到学院下统一进行管理;在师资配置和资源利用上,要注重院系之间的交流与互补,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既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也为学校节约了费用。规范的管理机制必须是奖惩得当,因此,要不断完善鼓励机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制定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与过分严格的管理相比,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考核机制上,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需要鼓励机制。无论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还是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学校都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酬金和评优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上配备完成科研所需的硬件设施,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改革和创新课程体系结构。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上,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科学设计课程体系。首先,要坚持“少而精”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学时学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新生中开设导论课,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载的具体培养任务,在基础内容上拓展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再次,各大高校要密切关注社会人才的需求动态,以时代需求为基本,充实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改变人才培养课程的单一状态,开设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相对应的培养课程,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联系。最后,加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的特色化发展。根据本校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制订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让学生置身于就业热潮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水平。一名合格的应用型教师,除了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生活学习中能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操作上。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为学生解疑释惑;其次,打破以“高学历”为招聘标准的局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开设专门的培训基地,分批次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加强校企合作,安排相关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师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了解;最后,加强各大高校间的教师沟通与交流,共享培养经验,与时俱进,共同进步,从而打造一支优秀且具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提升整个队伍的师资水平。
5.改革评估方式,建立第二课堂考评体系。除了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以外,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估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科学化的评估方式和有效的监控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监督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多元化评估方式,要从教师方面着手:首先,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相关讲座或论坛,积极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次,积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技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丰富考核制度,制定年度考核和职称聘任等教师评价制度,根据教师在教学、辅导、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机制调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并强化其在应用开发研究领域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服务学生的水平。建立健全第二课堂考评体系,则要从学生方面入手,主要通过“三化”来推进教学改革。“三化”即项目化、课程化和学分化,项目化发展是指除了在实质性第一课堂这一形式外,主要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类等多元项目形式来完成更深层次的学习;课程化则是将单一的必修课程转变为必修、选修双向并行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分化发展则是在课程化发展基础上,明确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占学分数,从而构成学生毕业的总学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更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实现评价的科学化。
三、结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更好适应当今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需要改革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无论如何,实施应用型人才模式,必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2).
[2]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3]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1012364334.nh
&dbname=CMFDLAST2013&dbcode=CMFD&pr=&urlid=&yx=&v=MDU3Nj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