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6-13 09:23: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科学的核心

篇1

1.1 网站评价指标研究

1.1.1 国内学者对网站评价指标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网站评价指标的研究多集中在网站信息资源、网站设计和网站操作性三个方面。杨斌芳[1]在分析了国内有关网站评价研究的14篇论文(详见表1)后得出了这一结论。

从杨斌芳的研究发现,表1所列的14篇文章中有13篇把网站内容的考察作为网站评价的主要方面。由此可见,对网站内容的评价是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杨斌芳的研究还发现,在上述14篇文章中有10篇把网页设计作为网站评价指标之一单独提出来,尽管有的评价研究只是具体针对信息内容而进行的,但在对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涉及网页设计的评价。

表1 国内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比较编号

作者及论文题目

评价指标

01 黄奇,郭晓苗:《Internet网站

内容、设计、可用性和获得性、安

资源的评价》

全、其他

02 牟有静:《资料室计算机管理系统  内容、设计、可用性和获得性、安

设计与应用》

全、其他

03 唐舸:《浅析出版社网站的评价标  内容、形式(网页设计)、操作的

准》

难易程度

04 邱燕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  信息内容、编排设计、易用程度、

信息资源评价》

其他指标

05 陈志强、贾志宏:《资料室计算机  内容、网站设计、实用性

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06 陈雅、郑建明:《网站评价指标体  信息内容、网页设计、操作使用、

系研究》

网站的开放度

左艺、魏良、赵玉虹:《国际互联  内容、图形和多媒体设计、目的及

07 网上信息资源优选与评价研究方法  对象、评论、可使用性

初探》

08 李忠信《教学网站的有效性评价》  教学特色、技术特色、网络特色

09 沈光宝:《Internet上药学信息资  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新颖性、

源的开发利用及评价》

稳定性、独特性、商业性、可操作性

10 王晓丽《基于专业类网站评价体系  内容、操作使用、成本

研究》

11 颜海:《档案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  内容、技术、管理、效用

究》

12 穆肃:《关于教学网站的有效性评  价值性、有效性

价》

13 李培、刘淑华:《论网上信息资源  内容、置信度、批判性思考、版权、

的评价标准》

引文、连贯性、审查制度、可连接

性、可比性、范围。CARS检验体系:

置信度、准确性、合理性、支持度。

14 赵仪、赵熊、张长昱:《专业网站  网站用户指标、网站技术性指标

的评价指标分析》

1.1.2 国外学者对网站评价指标的研究[2]

国外学者对网站评价指标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信息内容、网站设计和信息的获取方式三个方面。这与国内学者对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相似。

如Joan Ormondroyd等人[3]认为,对网站信息资源的评价指标可以借鉴印刷型资料的评价标准,并由此提出两类评价指标:基本评价指标和内容评价指标。

又如,Jim Kapoun[4]则对网站信息资源提出五项评价指标: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以及覆盖面,这和Joan Ormondroyd等人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内容评价体系相似。

再如,Judith Edwards[5]提出网站评价的三项指标:一是可获取性,主要是指为获取信息提供的网站内部环境建设状况,如网站打开时间和下载速度等;二是质量,主要指网站资源来源的性质、准确性和客观性等方面;三是易用性,是指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具体操作的简易程度,如网站的易浏览性与可检索性,以及网页设计的特色等方面。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Robert Harris[6]则提出了八项指标来评价信息资源:(1)有无质量控制的证据(即信息的权威性);(2)读者对象和目的;(3)时间性、合理性;(4)有无令人怀疑的迹象(如不实之辞、观点矛盾等);(5)客观性;(6)作者的观点是受到控制还是得到自由表达;(7)世界观;(8)引证或书目等。其中主要涉及对网站信息内容的评价。

DavidStoker和Alison Cooke[7]也提出8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1)权威性;(2)信息来源;(3)范围和论述(包括目的、学科范围、读者对象、修订方法、时效性及准确性等);(4)文本格式;(5)信息组织方式;(6)技术因素;(7)价格和获取性;(8)用户支持系统。这8项评价指标比Robert Harris教授提出的评价指标涉及面更广,不但包括了信息内容的评价、信息获取方式的评价,而且还包括网站技术性的评价。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网站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网站设计和信息获取方式(可操作性)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其中的信息获取方式(可操作性)说到底属网站设计问题。实际上,这里所说的网站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网站设计两大指标。

1.2 网站评价方法研究

目前有关网站评价的方法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分类。

1.2.1 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8]

(1)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是由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就网站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的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标准因网站的性质和需求不同而不同,也因评判人而异。主观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从形式角度考察网站。主要是从网站的界面和结构,包括对网站可访问性、帮助信息的质量和使用技术的恰当性三个方面去考察。

二是从稳定性的角度考察网站。互联网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网站资源随时在创建、移动和消失之中,资源能否长期保存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从网站内容角度考察网站。从内容角度对网站进行判断,主要考虑可靠性、权威性、唯一性和完整性四个方面。对网站内容进行评价是使用最为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

网站内容主观评价法是由评价者根据需要做出判断,应用广泛是最大的长处,但缺乏比较标准和量化的评价方法。

(2)客观评价法。从客观角度对网站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客观评价方法。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利用自动搜集或整理网站信息搜索引擎提供的结果来评价网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快捷,缺点是标准比较单一,所得结果有偏颇之嫌。

二是利用某些组织机构对网站的评价结果来评价网站。这种方法质量较为可靠,给出的评价信息也较为深入,但缺点是评价范围有限。

三是通过搜索引擎的专设指令或者通过软件由浏览者自己对网站进行测试评价(软件实时测试法)。这种利用软件实时测试的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从技术指标上对网站进行评价,因而所得的评价结果客观而公允,但缺点是无法对内容进行深入地考察。

客观方法的通病也是忽视对内容质量的判断。目前有影响的网站评价工作之所以主要针对商业等非学术性网站,就是因为非学术网站的客观指标比主观指标更能说服人。但是这些客观指标对学术领域并不完全适用,因为学术性网站更需要使用主观指标来加以衡量。

1.2.2 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

(1)定性评价法。所谓定性评价法就是依靠人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经验判断,应用逻辑思维的方法,从网站的质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网站的特征,其分析过程与结论是用文字描述来表达。定性评价法一般是根据评价网站的目的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确定相关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主要由定性标准或指标组成,大多未设置相应的权重,也不涉及具体的数量或数值关系。

(2)定量评价法。所谓定量评价法就是依据数学和交叉学科的理论,用数学模型分析方法,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网站的本质特征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方法,其分析过程与结论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的。

中国互联网信息发展中心 (CNNIC)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每年两度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工作,就是通过定量法评价网站的做法之一。蒋颖[9]在《英特网学术资源评价:标准与方法》一文中说,1998年以前的定量化研究方法就是“通过统计访问次数或简单的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出热门站点”,这种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是网站评价的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还不够成熟,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继而指出“定量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客观、规范宏大的数量分析方法,结果更加直观、具体,是评价网上信息的发展方向”。穆肃[10]曾选用一种让教学网站用户填写Web评价分析量表的问卷调查的方法(简称Web-MAC法,Websites Motivational Analysis Checklist)对教学网站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唐舸认为网站评价的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专门的统计软件、手工统计和网上问卷调查”等三种方式。[11]

笔者认为,定量评价在一定程上克服了定性评价的主观性、价值偏向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客观、规范的数量分析方法,定量评价需要确定数学模型或计算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客观公正、评价范围广等特点,但不管是定性评价法,还是定量评价法,如果只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都是无法很好地对网站进行全面的评价的。因此,如何把这两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运用于网站评价是当前网站评价研究的重要课题。

1.2.3 基于IA理论的网站评价方法

IA是英文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的缩写,最初由美国建筑师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于1975年提出,其目的是通过创建信息结构或地图的形式,使信息的复杂繁琐变得简单明晰,便于用户迅捷使用。[12]

我国学术界对于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一词的译名并没有定论,有多种译法:[13]“信息空间构建”、“信息构筑体系”、“信息建筑学”、“信息构建”。此外,还有“信息结构学”、“信息体系”、“信息体系结构”、“信息构筑”几种译法。

上述译法中,周晓英译的“信息构建”一词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近3年来,国内许多学者把IA译为信息构建,纷纷对IA(信息构建)的内容和含义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而且有些学者把它应用到情报学研究和网站建设与评价上。如甘利人等人就基于IA的基本内容构建一套IA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含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并以此对我国的万方、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期刊网和重庆维普四大数据库网站的IA进行应用性考察与分析评价。[14]又如,杜佳、朱庆华从IA的核心内容即信息组织、导航、检索和标识等方面来探讨网站的评价问题,并以南京大学的网站为例进行实证分析。[15]

从甘利人、杜佳等人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基于IA(信息构建)理论设定的网站评价指标都是集中体现在网站的“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的设计上,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子——网站信息资源的深入评价。笔者认为,如果对一个网站进行综合评价,仅限于网站设计,或仅限于网站内容都是不全面的。

1.3 目前网站评价研究的不足

从国内外的网站评价研究中发现,虽然提出具体的评价方法不少,但网站的评价指标因网站的目标不同也不同,有的侧重于技术指标的测评,有的侧重于信息内容评价,有的侧重于客户满意度的评价。如对商业核心网站,侧重于实现经济价值这一指标;对学术网站,侧重于教育、科研、学术这一指标。就评价方法而言,有的侧重定性法,有的侧重定量法。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适合各种类型网站的统一而权威的标准或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操作性差。尽管网站评价者建立了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但是由于这些评价指标大多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性程序,主观人为性较强,不同的评判者即使选用同一套评价标准,其结果可能也会不同。

(2)通用性差。目前的网站评价研究多为针对某一类型的网站(如政府性网站、教育性网站、商业网站等),或针对某一指标进行评价(如网络信息资源、系统设计等),这样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虽具一定的针对性,但因此而通用性较差。

(3)指标过于笼统。有些网站评价提出的指标过于笼统,没有相应的评价项目来支撑。例如,有些网站评价指标的研究中都提到网站的设计或信息内容,但并没有对所涉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

(4)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对社会科学核心网站(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网站)进行评价的先例,也未见到关于社会科学核心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章。

2 社会科学核心网站的特点与评价原则

社会科学是以人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多学科领域的总称。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众多学科的知识群。社会科学的任务是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阐明各种社会现象,正确指导社会实践、组织社会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综合性科学。正因为如此,社会科学具有正确导向功能、管理功能、科学决策功能、咨询预见功能、思想文化功能、参与解决复杂重大问题功能,[16]具有知识广泛、发展易变、认定长期、应用低偿、评价权威等特性。[17]

网站是在全球网络化环境下产生的无比巨大的信息载体。社会科学核心网站是社会科学综合类网站,与其他类型网站相比,社会科学类网站的信息内容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网站相比,社会科学类网站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与一般的商业性网站相比,社会科学类网站具有学术性和教育性,等等。

因此,笔者认为在评价社会科学核心网站时,既要考虑网站的普遍性,又要考虑网站的特殊性;既要考虑网站的框架形式、系统设计,更要考虑网站的信息内容和网站管理等方面;在研究构建社会科学核心网站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2.1 内容质量第一的原则

网站形式是为网站内容服务的,建立网站的目的是为使网站用户获得优质信息资源,有利于社会、个人的健康发展和文明进步。因此,在设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时,指标权重应该向内容质量倾斜,体现内容质量第一的原则。如果一个社会科学类网站,它的网站形式设计都很好,但内容却是非常不健康,比如信息垃圾成堆、“黄、赌、毒”泛滥什么的,结果将不堪设想。

2.2 指标全面合理的原则

首先,网站评价指标构建的内容要全面,既包括网站设计、信息资源,又要体现网站管理是否到位,因为只有全面的指标才能构成有机的整体。其次,设定的指标体系要体现网站本身的特点,评价指标既能简化那些反映复杂现象的信息,又能反映系统的个别特征。再者,指标体系应有层次结构,指标选择与层次划分要符合逻辑,每个指标应有明确的含义和目标导向,各指标之间应互相联系、互为补充。

3 社会科学核心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上述网站评价三大原则出发,笔者以国内外学者网站评价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科学类网站的特点,构建出把内容质量、系统设计、网站管理作为第一级指标的社会科学核心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以此作为社会科学核心网站的评价标准。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层指标结构方式,各级指标设有权重,可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1 内容质量指标

3.1.1 科学性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基于这种认识,考察内容的科学性应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指标:一是思想性(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等);二是宣教性(普及社科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等);三是学术性(交流学术观点、报道科研动态等);四是客观性(信息内容符合正确的道理和标准);五是准确性(语义表述清晰、语法或拼写无误,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无广告色彩等)。

3.1.2 全面性

网站内容能全面系统反映主办单位的历史和现状,并突出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信息资源能够全面表达一个主题观点的特性,信息资源收录范围能涵盖整个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思想和事实,除中文信息资源外,还有外文信息资源,能标明信息资源来源和引用文献的出处。考察内容的全面性应主要考虑以下二个指标:[18]一是广度(覆盖的主题领域广,信息资源类型丰富)。主要是指整个网站所涵盖的信息资源类型、学科覆盖范围、重要数据库资源收录年限、适用用户范围以及互联网上相关资源的导航链接情况等。二是深度(提供的信息资源垂直度深,原始信息资源多少)。主要从一般性栏目所含信息的具体与详细的程度、数据库等电子资源能否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全文、图片、声像等一次文献信息含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3.1.3 权威性

具有威望和知名度的人提供的信息越多,或网站具有深度或前瞻性的文章越多,网站就越有权威性。因此,内容是否可靠、可信,反映信息资源的影响程度,著者可否清晰识别,作者或信息提供者在本专业领域是否有权威等是考虑网站权威性的重要方面。具体应考虑以下三个指标:一是信息源声望(信息资源是否有较强的背景,学术信息资源是否有知名的专家、学者支持等);二是可靠与可信度(信息资源可否验证出处、可否与作者联系、版权问题是否清楚等);三是影响度(被其他网站或媒体摘引与推荐)。

3.1.4 独特性

网站信息资源具有独有的特征,它反映的本网站信息资源与其他网站信息资源的区别。考察内容的独特性应主要考虑以下二个指标:一是个性化(信息内容是否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二是内容独有性(有在别的网站中无法获得的信息资源等,如网站主办单位自我开发研制的具地方特色的数据库等)。

3.1.5 新颖性

信息资源的时效性越强,对信息用户的吸引力越大。新颖性是指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充分体现互联网的开放、动态特性,保持网站旺盛生命力。考察内容的新颖性,应主要考虑信息更新的周期长短(信息资源是否定期更新、是否标明更新日期等)。

3.2 系统设计指标

系统设计是指网站的分类系统(框架结构)、导航系统、搜索系统、标识系统的设计。这里利用IA(信息构建)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本系统设计指标。[19]

3.2.1 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就是将所有无序的信息块组织起来,并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信息建筑师致力于最具逻辑性的方式组织信息,从而创建一种等级结构,使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考察分类系统应主要考虑合理性和层次的丰富性。所谓合理性是指分类结构是否科学和清晰,是否符合主办单位的实际,是否能让用户理解;所谓层次的丰富性是指分类体系的层次是否能有助于用户的多层选择。

3.2.2 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就是为用户在新环境下快速定位提供帮助的系统。用户可从导航系统中获取视觉线索和用于网站内定位的图形标识。导航系统具体分为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语境导航和补充导航四个方面。

(1)全局导航。主要是对全网站内容进行导航。它可以让用户按层次浏览各个内容领域,并进入搜索工具以及补充浏览工具。考察全局导航应主要考虑全面性(导航网站内容的覆盖程度)、位置的一致性(全局导航在各个网页中是否处于同一位置)、位置指示符完整性(每个网页都有全局导航位置指示符)。

(2)局部导航。主要是让用户在本网站某单个内容领域里按层次浏览。考察局部导航应主要考虑全面性(导航该栏目内容的覆盖程度)、位置的一致性(某个栏目中,局部导航的位置是否在其子页面处于同一位置)、位置指示符完整性(某个栏目的子页面中是否都有位置指示符)。

(3)语境导航。主要是让用户浏览上下文之间相关的内容。考察语境导航应主要考虑内容的丰富性(是否能够给用户提供较多的参链接和参考内容)。

(4)补充导航。主要是让用户以网站地图的方式纵览整个网站。考察补充导航应主要考虑内容的全面性(导航的内容是否覆盖整个网站的内容)、与其他导航的一致性(补充导航中的各项内容是否与全局导航、局部导航等所有级别的栏目内容相一致)

3.2.3 搜索系统

搜索系统与导航系统互为补充,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搜索系统通过为用户提供搜索入口,使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网站中是否包含了自己要寻找的信息。考察搜索系统应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指标。

(1)检索方式的多样性。能否提供多种检索方式以供不同的用户使用,如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等。

(2)限定条件的丰富性。能否提供多种检索条件方便用户选择。

(3)搜索结果页的元素的丰富性。返回的检索结果页面能否为用户进一步的选择提供参考。

(4)帮助的实用性。检索帮助的内容是否能够让用户掌握该网站的检索方法。

(5)搜索建议可用性。能否对用户改善检索行为提供帮助。

3.2.4 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是向用户展示组织和导航系统的手段。网站中的标识主要包括以导航系统、索引项、链接、标题的标识和图标标识体系。

考察标识系统应主要考虑可理解性(标识所表达的内容能否让用户理解)、准确性(标识能否准确地反映其所指的内容)、一致性(整个网站中表达同一内容所使用的标识是否保持一致)。

3.3 网站管理指标

网站建设是整个数字化建设的一部分,要坚持“管理、技术、数据(信息资源)”一起抓,树立“管理是基础,技术是保障、数据是关键”的观念。建设一个网站,设备和技术是容易做到的,难的是管理和数据,必须明白这个道理。笔者认为,要办好一个网站要像办好一份报纸、一份杂志一样,去管理好网站。

考察网站管理水平应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指标:

(1)管理规范性。考虑是否有严格管理制度,是否有适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信息管理和编辑工作人员。

(2)安全稳定性。考虑是否对信息资源和系统安全进行有效管理,防止黑客、病毒入侵,保证信息资源稳定,如数据库系统服务稳定等。

(3)更新的经常性。主要考虑是否对信息资源添加更新、网页设计版面修改添加和Web技术的更新等。

4 社会科学核心网站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

社会科学核心网站评价的分值(总得分),可根据数学公式来计算,其中S为网站总得分,为求和,n为第三级指标的个数(本指标体系设有39个),为第三级指标单项评分,为第三级指标单项占总权重比。网站评价的总分值计算和测定,具体可按以下三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求第三级指标单项占总权重比。

第二步,求第三级指标单项评分。

可利用专家评价法、问卷评价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打分:

专家评价法就是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若干人(一般不少于7-11人,具体由评价主办单位确定)组成专家小组。由专家组成员按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的要求,以无记名打分方式分别给39项三级指标打分(满分为100分)。把专家对某项指标打的分相加,再求得的算术平均值就是对该项指标的评分()。

问卷评价法就是选择不同类型的网站用户代表,如社科研究人员、社科教学人员、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或其他人员等,向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表2的指标要求设计问卷)。所选对象要注意代表性。收回的有效答卷应不少于100份(发放问卷数量具体由评价主办单位确定)。由被访问人员在问卷上分别给被评价网站打分。求各项三级指标的评分方法和上述的专家评价法一样。

第三步,计算总得分和划分网站等级。

不管是采用专家评价法,还是问卷评价法,只要将39项指标的评分分别乘以对应总权重比(),便可求得各项指标的得分。然后把求得的各项指标得分相加,结果就是被评价网站的总得分(S)。

按总得分在80-100分的为优秀,在70-79分的为良好,在60-69分的为中等,60分以下的为较差网站的评分等级标准,确定被评价网站的最终等级。

【参考文献】

1 杨斌芳.我国大学网站色彩评价研究.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2 同1

3 Ormondroyd J, etc. How to Critically Analyze Information Sources. library. comell. Edu/okuref/reseatch/ skill26. html

4 Kapoun J. Fiv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Web Pages. library. comell. edu/okuref/weberit. html

5 Edward J.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seless:Evaluating InternetResources. ucl. ac. uk/library

6 Harris Robert. Evaluation Internet Research Sources. sccu. edu/faeulty/R-Harris/evalu &it. html

7 David Stoker, Cooke A. Evaluation of Networked Information Sources./omni. ac. uk/agec/essen. html

8 蒋永新.学术网站评价方法述评.图书馆杂志,2001(5)

9 蒋颖.英特网学术资源评价:标准与方法.情报学报,1998(11)

10 穆肃.关于教学网站的有效性评价.电化教育研究,1001(1)

11 同20

12 周晓英.信息构建——情报学研究的新特点.情报资料工作,2002(5)

13 代玉美,刘元芳.我国IA(信息构建)研究综述.情报资料工作,2005(2)

14 甘利人,郑小芳,束乾倩.我国四大数据库网站IA评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4(8)

15 杜佳,朱庆华.信息构建在网站评价中的应用——以南京大学为例.情报资料工作,2004(6)

16 梁景时.社会科学的作用与功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17 曹钢.从社会科学的特点出发,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2(4)

篇2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9)08―0017―07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旅游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家的旅游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马里奥蒂(Mariotti)1927年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但至今旅游研究依然众说纷纭,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吴必虎等学者通过对国际旅游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在1973―2003年间的《主题词索引》(subjeet Index)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旅游学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论著,但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尤其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在很多问题上,譬如本文正在考察的旅游学科体系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从国内来看,虽然学术界对旅游学科体系、基本理论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旅游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旅游学仍非常年轻。受到我国旅游发展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功利性色彩十分浓厚,旨在解决旅游发展中具体问题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而旅游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却非常欠缺,至今在旅游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等基本问题上都尚未形成共识。

总的说来,我国旅游学科框架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六要素说”是较有代表性的,即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从活动角度界定的“食、宿、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目前有学者以六要素为核心建立了旅游体系结构,并认为“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笔者认为,以“六要素说”来认识旅游业,带有明显的功能导向或者实践导向的色彩。以旅游者的活动为研究的轴线,优点在于有助于建立旅游者导向的旅游发展观念,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这一观念尤为重要。但仅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认识旅游,不可避免地将旅游供给方(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排除在分析框架体系之外,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完整。同时,以“六要素”理论来分析旅游学科框架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如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无法进行分类,使分析结果不够清晰。

另一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是“三体说”,即将旅游学科框架理解为主体、客体和介体(也称媒体)。有的学者认为,旅游学是以这3个要素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在这一点上笔者同意谢彦君的观点,“把旅游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定义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太过于一般化,而没有体现旅游现象的特殊性。因为任何人为的行动,乃至任何生命活动,似乎都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另外,“三体说”还存在一个理论上的硬伤,就是关于旅游介体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介体是指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的旅游交通,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其是指旅游业。前者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却失之片面,须知促使旅游活动发生的绝非仅仅是旅游交通,旅游业不仅通过营销刺激了其产生,也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使得旅游活动能正常的进行;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存在,大众旅游的出现才成为可能。而后者认为旅游介体就是旅游业,产生了一个逻辑上的混乱,即旅游资源的归属问题。在“三体说”中,旅游资源应该作为旅游活动的对象归为旅游客体,但同时,旅游资源以景点景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不得不归于旅游介体之下。总之,“三体说”搭建了一种学科体系的框架,对从整体上把握旅游学科体系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着缺陷。

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到旅游研究之后,立刻成为学者们研究旅游体系的工具。国外学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从结构一功能的角度、系统的混沌性和复杂性角度,以及空间结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在国内近年来以吴必虎为代表的系统论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旅游系统构架包括四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这一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学研究的范畴及其涉及的范围,尤其是支持和保障系统的提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用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现象是有力的,但在作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框架时,则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旅游学科体系是否存在一个理论核心。如果不存在理论核心,则旅游系统也与前面所述的“三体说”一样,仅可作为旅游学科框架的一种视角,强调对旅游现象的描述,而前瞻性和指导性则不足。

以上仅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3种观点。旅游研究的框架虽然经过了30年的构建,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或因不够全面,或因非旅游业所特有,或因重描述轻概括而未能形成旅游学科独特的研究体系框架。

二、认识旅游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要认识旅游学科研究体系,需要坚持以下的认识:首先,对理论的探索必须坚持与实践相结合。旅游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用于指导实践,离开旅游发展的实践空谈理论是没有出路的。对旅游学科研究框架的认识首先来自对旅游发展实践的总结和规律的归纳。另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研究旅游现象要放到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它的起源,借以知道了事物的过去,可以明白它的现在,从而推断它的未来”。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

按照旅游发生发展的顺序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图1)。可以看出,起初是个体旅游需要的产生,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的内 但同时又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实践的特征和学者自身的因素。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上看,实践的地方性、时间性和机会性因素都是在实际上发生作用的。”因此,如果想要为旅游学科建立一种大一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体系,是不可能的,实践总是比理论所能抽象和概括得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学者自身的因素也导致了目前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战国”现象。因为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在进入不同学者视野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学者们带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观察和思考旅游现象时都带着主观色彩;另一方面,学者们在思考问题时总会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研究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不存在完全独立和客观的研究。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旅游学科研究的路径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学者利用混沌理论来研究旅游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

在当前的认知条件下来讨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既要看到现存现象的合理性,不能脱离当前的大环境来空谈建立一个排他的、绝对正确的学科体系,又要尊重实践和科研之中的多元化,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和包容性。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旅游学科的研究也总是处于某种地方性、阶段性的情境之中,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场合而存在。因此,在对旅游体验说继承和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接待方的活动。旅游体验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和“六要素”一样都是对旅游者活动的描述;旅游活动的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包括旅游接待地政府、相关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社区和当地居民,以及当地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旅游地理等一系列内容,后者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对象,也构成了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舞台。

基于对旅游核心的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需要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的人(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的管理者、居民)、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活动既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

以旅游活动为旅游体系和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其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对旅游的关注和研究不应仅仅注意其对接待地区方面的作用,旅游经济说之所以不够全面,正在于此;而仅从发生学的角度去关注旅游的产生、发展,将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或者仅关注旅游对接待地的环境影响也同样失之偏颇。旅游学科框架能否建立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目前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而这个“初值”就应该反映出学术界对旅游所涉及的问题的全面关注。

其次,以旅游活动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社会发展与管理范式的深刻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实质就是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诉求,规约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目标。这与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完全吻合,巴特勒(Buder)认为,理想的可持续旅游是要在3个层面上都达到可持续性,即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而不是单指其中的某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去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问题,就必须将旅游者、接待地区社区和居民、旅游环境、旅游经济现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虑,而只有旅游活动能将它们统一起来。

四、对旅游学科框架的认识

围绕着旅游活动这一核心,借鉴以上提到的“三体说”、“六要素说”和“系统说”,可以就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上文的讨论中已经明确了旅游活动是旅游所涉及的各种现象和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核心,由此,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活动发生的机制,为进一步得出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做好准备。

图3表示的是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旅游者方面的旅游活动开始于对信息的需要,之后才是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体验的发生和旅游后的反馈。其中,对信息的需要和信息搜索的结果构成了对旅游的推动力。旅游活动的提供方认为旅游活动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部分,实际上还有旅游市场营销这一部分,由此构成了旅游拉力。旅游推动力和旅游拉力共同组成了旅游动力系统。旅游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者方的旅游动机、旅游需要和旅游体验,以及旅游供给方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在旅游活动进行之后,旅游者会对本次旅游活动进行评价,这一评价将影响其下一次的旅游动力。同时,旅游活动的进行也会对旅游接待方产生影响,这个影响也会作用于下一次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支持保障系统。

图3中,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实际上包括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个部分。旅游环境之中包括旅游资源、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地理、气候等因素;而旅游经济则包括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旅游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

在对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由此探索旅游学科体系时,必须认识到旅游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一种转变,即从注重旅游的经济功能转为重视旅游的社会功能。这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双重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的社会功能必定会大大加强。正如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那样,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首先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其次才是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创造就业等经济动机。学者也注意到,“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社会事业性质”。另一方面,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活动需要实现的不仅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有环境功能。由于大众旅游和盲目的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旅游环境的关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已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大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保护上。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积极主动地促进环境的保护,这不仅是在和谐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必然的课题,也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通过旅游来促进环境的积极保护,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实践情况来看,许多宗教或考古建筑之所以从濒临毁坏的境地中被保护起来,更多的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不是由于它们在当地民众看来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旅游学科体系中环境的这一部分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应该占到重要的位置。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推动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的社会力量。

根据图3,如果将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居民都归为旅游活动中的“人”,并用旅游社会学来进行解释,并且将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分为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部分,那么在总结旅游学科体系的时候,就 可以概括性地归结为旅游社会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经济学3个方面。

如前所述,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人、环境、社会、经济等现象和关系的和谐统一,借助谢彦君的思想,学科的核心是矛盾,那么旅游现象中就充满了这三方面的矛盾,旅游者需要的满足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者期望的满足与旅游业发展的矛盾。这些矛盾贯穿着旅游研究的始终。同时,这3个方面中的每两项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及其表现、发展、变化,才构成了目前多姿多彩的旅游现象和多学科的旅游研究内容,如果摒弃其中一个而将另外两项列为旅游现象中的基本矛盾,则难免失之偏颇。

因此,如图4所示,围绕着旅游现象这一核心,旅游学科体系需要从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3个角度对这些矛盾的发生机制等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旅游学科体系的三足鼎立模型,这3种学科分别借鉴了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规律。在此,笔者将旅游文化学归入旅游社会学之中。

目前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统一在这个模型之中,如历史、语言、跨文化交际等领域,都可以归于旅游社会学的框架之下;旅游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可以划为旅游经济学的范畴之内;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等则可以归人旅游环境学之下。由于3种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如旅游消费者行为从传统上来看属于心理学范畴,但现在地理学家也从旅游流的角度进行研究,故其只能用虚线进行分隔。

在这一模型中,旅游活动是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旅游社会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环境学3门学科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旅游社会学着眼于个体的旅游者体验及作为社会行为的旅游现象,是从旅游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旅游经济学侧重于由作为社会现象的旅游活动引致产生的经济现象和关系,即旅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这是从旅游接待地角度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具实用性,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学也从旅游接待地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双方和谐关系的创造,这一角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这一学科体系中,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角度的研究在功能方面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强调旅游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一与和谐。

篇3

引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小见大,有助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但是这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但由于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将小组讨论直接等同于合作学习,甚至对学生进行全程“放手”管理,认为此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民主性等众多教学误区,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最全面的概括,是指一个人未来能独自面对生活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所有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三大方面。

(一)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科素养自然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是知识普及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环节,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使学生真正的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到格物致知的理性思维和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情怀是我国教育现状最薄弱的一面,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家庭教养以及学生的审美态度与情趣。

(二)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现阶段教育中出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知识授予中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来自家庭对于学生的管束相对较少,自制力的培养应当从小事做起,教师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学生的认知、经历有限,难以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欠妥当,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懒惰自私,很难对自己的人生尽心规划,细心筹谋,需要他人从旁引导。

(三)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观点脱离了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现代社会淘汰掉的观点,但现实中还大量的存在。学生应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对初中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的塑造。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课程的调整与合并。一方面,简略课本中一些单调乏味、空洞的教条化内容,开发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例鲜活生动的课题,赋予课本崭新的生命力。以兴趣为引导,使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偏颇于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国学中汲取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德与修养。

(二)教师和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其情感变化,理解宽容其过失,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沟通,如此才能达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各界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全社会要重视人才的个人修养和品德,加大对道德败坏,屡教不改的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三、现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与学习目标相混。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本身并不相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容易误将二者等同对待,直接从教学大纲或是教辅书中照搬其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预设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虽然制定出了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这仅仅是建立在其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基础之上制定而成的目标,并非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依旧未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二)视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但小组讨论并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小组讨论管理等方面均明显表现不足,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直接让学生与其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则常常千差万别,同时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因此经常导致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在小学讨论当中全程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并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因此也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度重视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当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教师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发言,在看其活跃了课堂气氛之下,学生并未对讨论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很多情况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各说各话,并不懂得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论点论据;而教师对于讨论时间也未能进行合理把控,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化讨论,此种低质量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受教材局限。历史与社会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具备相对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有意识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事实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老老实实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就是过于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常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单科课程知识,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受到升学考试等影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将重点教学内容放置在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其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稍显欠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习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得到智慧和启发。以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为例,譬如说在八下《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是图书文献等搜集有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方面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各项相关资料。但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搜集资料,而未能对其进行细致浏览和深入分析,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就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某一方面,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鼓励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任务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等,总结出秦始皇为何要统一的原因、具体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经过小组内部的整合之后再在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此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而学生在积极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同时也是激发其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知行合一。基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学校组织游携手、徒步毅行的活动,教师随行可以讲解的时间、原因、艰难不易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学生经过此次行走,一定获益匪浅。实践活动的增多不是徒劳的,会使知行合一的思想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

(三)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在有意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散型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综合复习《八下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设计评选“全球十大人物”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推选本小组的“十大人物”,并在纸上写出推选人物的具体成就,在全班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当中对人物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发挥出的作用等进行简要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杰出人物身上具有哪些高贵品格,对你又有何启示,学生自己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向优秀人物学习靠拢,在层层的深入和反思之下,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激发和活跃自身思维,在建立一种家国情怀之下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完成课程内容学习。

(四)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和互动,令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讲故事,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活动,与战争中幸存的老人交流,最终以书面形式上交感想,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古今中外,历史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推演历史,将历史,地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互相贯通。例如从古代的历史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当今中西思想的交融,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如今网络文化的影响。

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阔眼界,锻炼文笔,进行课前演讲,使学生摒弃懦弱无为的思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承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其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重点是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多方位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汇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定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助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1-01

1.前言

小学品德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由于品德教育涵盖的知识面广,加之信息技术在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推广,为品德社会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中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

2.小学品德社会课的教学特点

2.1综合性

小学品德社会课包括了品德、劳动、社会和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学科内容,面对丰富的教学内容,品德教育者要善于掌握新式的教学手法以适应小学品德社会课的教学需求。

2.2开放性

在开放的时代环境下,小学品德社会课兼具时代性与开放性,要求课本向学生提供富有时代意义的教学素材,从而有侧重点地训练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2.3实践性

小学品德社会课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如何将丰富多彩的学科内容形象生动地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成为了实现小学品德社会教学最优效果的关键因素[1]。

3.小学品德社会课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

鉴于小学品德社会课的教学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推广的实际,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将日益紧密。

3.1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

小学品德教育的对象为儿童,以较直观的教学方式为主。因此,品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出发,设计出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情境。如在《热心帮助残疾人》的教学中,教师课前搜集有关残疾人家庭、生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制作出PPT 形式,再将其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切身感受到残疾人的生活情况,也学习到应该怎样去帮助身边的残疾人。

3.2巧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因为本身涵盖了多种学科知识的原因而具有较大难度。再者,小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书面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因此,品德教师整合复杂的教学素材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视野就得力于多媒体的技术辅助。如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一课为例,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我国的民族风貌,教师借助互联网搜集到不同民族的图片、视频和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插播各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学生直观而轻松地对我国的民族概况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印象。

3.3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交流探讨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品德教师应在教学中多方面突显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因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交流探讨的学习能力,才能显著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就为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以“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教学为例,品德教师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将几个不同类型的榜样事迹结合在一起,将“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中心课题寓教于乐地展现给学生,调动起学生自主交流探讨的学习热情,这相比枯燥地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书本知识,更能提升小学品德教学的效果[2]。

3.4创建学校资源库是品德社会课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前提

创建学校资源库是品德社会课与信息技术高度整合的重要前提,大致包括学校资源库的创建和教师资源库的创建;其中,学校资源库主要包括: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学校资源库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人、媒体、内容、环境和策略等各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利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系统资源。而教师资源库的创建包括:第一,与学校教材内容相对应的资源库,为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提供帮助。第二,教师专题学习的资源数据库,品德社会课涵盖的学科知识十分广泛,要求品德教师不断扩充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3]。

3.5注重研究小学品德社会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

品德社会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与运用,而是对学习资源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融合运用。因此,必须注重研究小学品德社会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品德教师要始终坚持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导向的原则,从品德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兼顾信息技术的具体特点,从而实现小学品德社会课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德社会课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既是品德社会课的学科要求,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显著提升了小学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小学品德社会课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5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成为最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而且这门课程是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保证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是对传统德育的重构。

一、对课堂教学生活进行重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教育也开始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与封闭的空间中。这样也就造成了课堂教育失去了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关注,也难以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上说,注重知识等方面的传授,而从教育的层面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从而学习做人。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等方面出发,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生活化的层面出发

保证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生活体验。其次,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心态,保证师生心态上的自由与开放。最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二)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

对于德育来说,就是要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也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在品德培养中,一直遵循着生活上的逻辑,加之品德与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等方面的综合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存在内在联系。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课程。

二、教学范式上的自主

从课程的特征上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要从实现学生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层面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其中,实现主动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泛化的现象,虽然学生进行了热热闹闹的学习,但是确实教师在掌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学生的自主活动价值也不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机,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且从实际上说,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自,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来说,其主要价值就是要向着有生命的课堂转变。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从实际上来说,整体教学是针对断裂性的、分割为部分的教学来说的,且对于这种整体教学意识来说,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培养人文意识。教师要避免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样很容易失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进入到情感化的空间中去。

四、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创生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注重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不断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极为广泛的与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充实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内与校外资源。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就可以从书本上出发,融入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不断深入挖掘出教学资源,利用好资源,以此获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的是确保课程对生活的依赖,而这也就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生活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开展好课堂教学!

篇6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代面前逐渐变得失去效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题。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方向

坚持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目标性理念,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方向。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重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价值观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和讲解一系列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促进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理念,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人生理想信念,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相统一。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生行为中的导向作用,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要求,因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指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广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性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实践

坚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立足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原则与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是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指导性和具体性的统一。不仅要做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阐发、推广乃至具体应用。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系统化,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容易使学生形成价值虚无主义,思想混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常摇摆,意志力也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领导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产生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意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领域,体现了非强制性特点。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价值观的主体。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课堂的讲授作用更要注重向实践教学领域渗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思想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提供思想保障,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统一各种社会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使高校师生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目标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观念变革,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共同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全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能促进教育理念的现实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创新精神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改变以往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使对话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成为主流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须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在要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效性不强主要由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根除道德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各类阻力并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少走弯路。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应从改变以往的单纯的说教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强调对话互动与活动渗透入手。首先,使课堂内容丰富化。“任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选择,而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受教育对象等要素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P.96)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史、法律常识等,还应包括传统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不仅要包括知识性教育,还应包括先进事迹宣传与感化教育、诚信理念教育、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讲授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讨论式教学、主题报告式教学、提问答疑式教学、分组讨论论辩式教学等等。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物、先进模范代表等进入课堂做报告甚至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等。第三,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统一。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道德性的统一。深刻挖掘社会实践的道德感染力和渗透性,“应挖掘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功能性,变‘说教’式教育为‘感化’式教育。”[2](P.84)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通过情景和实践感染逐步渗透为学生的道德主体结构。“也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们才能够接受我们所进行的规范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教育等社会要求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针对性、失去本质。就必然会走‘科学式’、‘版块式’、‘拼盘式’的道路,就不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3](P.57)

总之,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指导,也在价值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承认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同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而又统一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凝聚力量和统一思想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58-01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宗旨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迫在眉睫。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话语方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一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

1.在空闲的时间里,你喜欢阅读书籍吗?

A.非常喜欢(0) B.喜欢(80%)

C.不太喜欢(15%) D.完全不喜欢(5%)

2.你通常什么时候阅读?

A.课余时间(56%) B.双休日(20%)

C.上课时间(4%) D.其他时间(20%)

3.你最喜欢哪类书籍?

A.人文社科(27%) B.专业相关(13%)

C.娱乐休闲(37%) D.其他书籍(23%)

4.下列作家中,你比较欣赏哪些?

A.郭敬明、韩寒(56%) B.易中天、于丹(4%)

C.鲁迅、老舍(23%) D.托尔斯泰、泰戈尔(2%)

E.其他(15%)

5.在信息时代,你喜欢采取哪种途径阅读?

A.书本(40%) B.手机(40%)

C.网上(20%) D.其他(0)

6.作为一名学生,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顺利通过考试(6%) B.增长见识(78%)

C.打发时间(16%) D.其他(0)

从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数据样本中,可以看到他们阅读书籍的种类宽泛、阅读渠道多样、对阅读的渴求度比较高,思想政治老师如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必将事半功倍。

二 课外阅读与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1.结合社团活动,占领学生课余时间的主阵地

频繁的社团生活占用大学生很多课余时间,如果能与学生社团联合,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活动,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在我院护理系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的书是《因为痛,所以青春》和《护士日记》;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开展《苦难辉煌》读书报告会活动。把学生课余时间延伸为第二课堂,进行岗位引领、走近时代的教育。

2.充分发挥学院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功能

与图书馆合作,基于学院馆藏,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摆放热门书目,布置书评墙及读后感留言微信平台,使学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克服读书的功利性。社会对在校高职生的要求不仅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人,要使大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列的书单里既有先贤的哲学类型书目,还有《传》、《人性的弱点》等其他类型的书目。

3.完善考核制度,阅读成为成绩综合评定的指标之一

把学生写读后感、小组制作课件交流读后感、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等方式都纳入考核评定,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和时间去阅读更好的书籍,不只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有针对性、有思想性地去读书。

4.结合授课专题分学期开展读书月活动

篇8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119-02

我国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中小学课堂应该积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加强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诸多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和道德情操,进而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从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广,教学对象特殊,教学时间短等诸多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差。因此,在充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品德教师应该努力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品德的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提供积极帮助。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贯彻执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课堂模式发生根本变化,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硕果累累。但是,从课堂实践的效果来看,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相对滞后的情况依然存在,它不仅阻碍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开展,也制约着全面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针,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品德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影响着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品德教师大多是从其他学科教师转职过来,或者是小学语文教师兼职,他们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认识不够,还是习惯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点的串讲,所谓的教学改革少之又少,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制约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品德的教师和学生的年龄距离大多非常大,教师为了在学生中间树立教学权威和课堂威信力,一般在课堂上强调教与学的“一致性”,重点放在课堂纪律上,课堂上的学生反馈信息不多,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无从谈起。

最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和理解能力差,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成败建立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的认同基础上。当前由于教师的指导能力差和小学生生活氛围窄,再加上教学手段单一,造成小学生的认知障碍,理解能力差,思想品德的提高更是无话可说。

2 利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完善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教学内容都是空洞和乏味的,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只能是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中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扩展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声音、动画、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小学品德教育创建出五彩斑斓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教师创造一个杀手锏,使得教师可以调动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创造出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讲述“保护环境”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局限在板书讲解环境污染的几个特点,再通过教师宣讲几个环境污染治理的实例就结束了一堂课,教学内容非常空洞。在采用信息技术后,可以通过视频播放一个动画,向学生展现一条清澈透底的河,在周围工厂向河水排放污水后,河水变得越来越浑浊,而河中的鱼儿也因为污染或者缺氧纷纷死去。在播放完以后,通过提示学生造成环境污染的几个元素,和环境污染对于人群的危害,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也深刻理解了环境污染给社会和每个人带来的危害。

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过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倡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学习进度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所有学生都能吸收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信息技术就真正做到了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反馈给教师,而这就极大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满足了他们小小的虚荣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精神,进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从世界看中国”的课堂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本宣科,讲讲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和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就可以了,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对数字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学生的参与精神无从谈起。在采用信息技术后,就可以在中国地图的电子版上设定一些热点链接,学生只要点击相应的区域,旁边就会介绍这些区域的人文特色和地理风光。而当课堂讲解完毕,教师可以通过点名学生,来点击相应区域,回答区域标志性问题的形式,抽查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提问课堂知识中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能够做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有机互动。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而如何将课本教学的内容做到潜移默化地灌输和宣导,是每一个小学品德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执行的。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就可以使课本里的形象立体化,道德情感得到感染,不仅使得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也能分辨出假恶丑,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

比如在学习“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关于中秋节的观赏视频,在视频中给大家介绍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典故,让学生去欣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的有趣故事,卡通的形象,精彩的故事,会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而在此间,教师就可以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教导大家欣赏我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博大进深。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动画、音乐、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可以建立起对于祖国悠久文化的崇敬心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从课堂和生活中去发现。信息技术提供了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结合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品德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这把利器,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虹.巧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文理导航,2014(4).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66-02

大学生扶起被撞老人家而被讹、地沟油的使用、产生黑心产品等等,这些事情都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都是道德缺失的现象。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道德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从小开始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水平。在这个道德缺失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道德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小学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提高师生间的关系是基础

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教学课堂的和谐型以及高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提高师生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教学的,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营造符合班级情况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师生之间可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就是学生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问题。除了是指导者的身份外,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以朋友的关系来进行沟通交流。以朋友的关系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朋友之间的平等,建立朋友的师生关系也就很好地实现了教学平等;其次,建立朋友一样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外的了解,比如加强对学生喜好的了解、家庭的了解以及一些想法的了解,这些了解是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于学生品德的鉴定,从而更好地规矩学生的品德水平来制定更加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计划,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故此,要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首先就要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关键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课堂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比较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积极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喜好,提高教学效率。譬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庆节》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趣味性,教师既可以播放部分阅兵的视频以及开过庆典的视频让同学们收看,然后再分别让同学们发表自己对于祖国的认识,对于祖国伟大人物的认识,对于国庆节的由来的认识。例如,学生讲述到对于的认识,那么教师就可以立刻上网收集的事迹,并且生动形象地讲述给同学们听,从而更好地学生对于的认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

3.开展游戏教学很重要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课堂,开展游戏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小学生的好动性以及好奇心都比较高,所以如果能够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开展游戏化教学,将能大大地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品德和与社会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拔河比赛,首先教师需要将全班同学科学平均地进行分成两组,每个小组的男女比例应该一样,然后采取三局两胜的方法来进行拔河比赛。在比赛完毕后,教师就可以采访个别同学,询问同学们在拔河比赛中学到了什么,因为拔河比赛是一项合作的比赛,所以在拔河比赛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同学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学生在拔河的过程中不团结,将很难赢得比赛。故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拔河比赛来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班级的团结合作。故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可以开展游戏教学。

4.加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所以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认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失那些人物,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例如,当讲述到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清洁工人,那么教师就可以播放清洁工人字辛勤劳动的视频或者图片来让学生认识到清洁工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或者是音乐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可以播放《光头强》的视频来进行爱护大自然的教学,从而熊大和熊二 不断地阻止光头强砍树的行为中来提高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爱护,从而提高学生品德水平。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

5.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是应用

品德就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但是品德是一样比较抽象的东西,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品德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的形象化,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要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开展生活化教学。例如,在进行《珍爱生命》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何为珍爱生命的例子,比如每天按时吃饭,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不要害怕吃药等等,通过列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珍惜生命。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一共阐述了五个关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就可以参考以上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品德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有感心得感悟一为全面贯彻落实我校学生处《关于深入开展“创建优良学风,提升文明素养”学风建设月活动的通知》,配合学校做好学风建设月的相关工作,我班于11月份开展了有亲学风建设的相关工作,并在班级优良学风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以及全面管理。

我班是一个由多个专业、两个学习类种组成的班级,人数为59人。求真务实,勤奋严谨一直是我们自考3班成员学习,做事的一条准则。课上学生专心听讲,课下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复习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为进步全面贯彻落实并深入开展创建“优良学风,提升文明素养”,在班级我们召开了以“学风建设,从我做起”为的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大体流程:

1.班委认真清点本班到场人数,确保全班同学参加。

2.由班长论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3.由班委宣读“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让各位同学能够更好的明白此次活动的重要性。

4.让班级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帮助其他同学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5.由同学自由对本班学风建设提出良好的建议,更有针对性的去整顿我班的班级学风建设。

6.班主任做详细的班会总结,找出其薄落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使我班形成优良学风。

在此基础上,我班还制定了相对应的班规,并针对个别同学展开交流。我们还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黑板报,来宣传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种态度的转变,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素质的培养,都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注意的一种自我修养教育。

在此次活动中,我班学生的学习氛围明显得到很大的改善,上课率在88%左右,晚自修到课率在86%左右,比之前都有提高。现在学生都按时上课,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下课自主复习完成相关作业。按时上晚自修。早上留寝现象更为减少。

在本次为期一个月的学风建设中,我班坚持工作落实到实处,从细节上,习惯上逐步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创出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为促使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的贡献。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有感心得感悟二为期一个月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已经结束,在全体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堂出勤率明显提高,上课迟到率大大降低,学习风气有较大好转,课堂纪律有很大改观。这些成绩证明开展学风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说明了本次学风建设月活动到达了预期效果,良好学风、教风基本构成。本次学风建设月仅是我院学风建设中的阶段性工作,透过一个月的齐抓共管,从基础上改变学习氛围不浓、学习风气不正、学习成绩不高的局面,进而探索和建立我院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打基础。

下面,我从“学风建设月”取得的主要成果、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学风建设的主要资料三个方面总结前一阶段学风建设,谋划下一阶段学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学风建设月”取得的主要成果

针对我院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学风建设月”活动中我们确定了以抓基础学风为重点,以营造良好学习秩序为主要资料的工作任务,并明确了四项主要工作:

一是抓课堂出勤。课堂出勤率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上课吃东西的现象个性是上午第一节课吃东西的现象比较普遍。为抓好上课出勤率,一方面由学生工作处牵头,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透过辅导员、系部和学生工作处三级检查体系狠抓上课出勤率,对迟到早退的学生进行通报并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另一方面由教务处牵头,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管理,要求老师上课务必点名,并详细记录迟到、早退和旷课学生。透过教学线和学生线的共同努力,在学风建设月期间,全院各班上课平均出勤率到达了95%以上,迟到率3%以下,上课吃东西的现象明显改观,到达预期要求。

二是抓早操、晚自习。早操、晚自习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措施,自开学第二周恢复早操、晚自习以来,各班级能够按照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早操和晚自习,除个别班级上课或有其他统一安排外,早操的平均出勤率到达96%,晚自习,平均出勤率到达95%。同时,很多班级能够充分利用早操和晚自习的时间,开展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活动。

三是严格请销假制度。本次学风建设月期间对学生请假程序和审批流程进行严格管理,采取了辅导员初审、系部、学生工作处审核、主管院领导审批的流程,严格控制学生的请假。在“学风建设月”期间,平均每一天请假人数为6。8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5%,请假程序的规范化和流程化,直接提高了课堂出勤率和整个教学管理秩序,这项制度将长期坚持。

四是抓学生宿舍卫生。学生宿舍管理是校园管理的重要阵地,而抓好宿舍卫生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抓好宿舍卫生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开展了多头并进的方式,由院学生会、辅导员、系部和学生工作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学生做好宿舍卫生和安全工作。同时树立典型,在学生宿舍卫生安全方面,“励志班”的管理方式、检查模式、评比形式已经被大多数班级所借鉴,宿舍卫生安全状况有必须好转。

在学风建设月期间,“全勤”学生为747人,占到学生总数的54%,有140名同学被评为“学风建设用心分子”,社会管理系20_级老年服务与管理(2)班、20_级家政服务(2)班、20_级老年服务与管理(1)班;社会工作系09级救助(1)班、(2)班、2009级社区(2)班;社会管理系2009级物业(1)班、(2)班;假肢康复系20_级假肢矫形器制造班、20_级假肢矫形器制造班等10个班级被评为“学风建设优秀班级”,四个教学系认真开展工作,均到达学院提出的学风建设各项指标要求,均被评为“学风建设优秀系部”。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来源于各系领导的亲力亲为、来源于全体辅导员的辛勤工作、来源于全体学生的用心参与。在此,我代表学生工作处向大家表示感谢,并呼吁全体同学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持续好本次“学风建设月”活动中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为营造良好学风、校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个月的学风建设工作对广大同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的课堂出勤、上课纪律、生活习惯、宿舍卫生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目前在学风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个性是同学们从思想观念上、认识理解上和实际行动上还没有真正转变到建设良好学风中来。

一是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用心性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转变。主要体此刻,老师管与不管不一样,辅导员要求与不要求不一样,有人监督和没有人监督不一样。所以目前良好的学风基本上时依靠各部门、各位领导高度重视齐抓共管而构成的,并非是学生自主自愿的行为,学生中应付的心态占多数。期望同学们明确,良好的学风并不是应付,更不是走走过场。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同学与高校学生的差别并非是智力上的,而是自我管理上的。所以请同学们从自身成长成才的角度,从为家庭负责的态度,从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学习,来提高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二是同学们对学风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一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这一个月的工作属于折腾人,搞的自己身心疲惫。极个别的学生对学风建设存在错误理解但不透过正常途径反映,只是消极对抗。以前有学生讲,早上6:30起床太早了,因为休息不好所以上课要睡觉。同学们,校园的很多老师不到6:00就要起床上班,一天工作后还要照顾家庭,甚至还要加班工作到深夜。说这些不是想告诉同学们老师比你们更辛苦,只是期望同学们能够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从这个角度而言,学风建设不仅仅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帮忙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用好的习惯来帮忙自己成长成才,来帮忙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贡献的人。

以上两个问题是同学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学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认识上不清楚、不准确,行动上就不用心、不主动。学风建设月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仅仅是形式上的,要构成真正良好的学风、校风,关键在于同学们能否把思想统一到校园的要求上来,并从内心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

三、下一步学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学风建设工作,下一阶段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风建设,使建立良好学风的理念真正深入到同学们的内心里,体此刻同学们的行动上。

一是开展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建立贴合学生特点和校园要求的学风建设中长期方案。

二是建立多种渠道,搭建学生与学院、教师、有关部门交流的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学风建设。

三是开展“学风建设座谈会”、“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我为学风建设建言献策”等相关活动,在广大学生中营造“学风建设促我成长”的观念,使学风建设的理念、方法、措施在广大学生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四是组织多种形式的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做到寓教于乐,使同学们有持续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月的学风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这仅仅是开始。在未来的学风建设中,我们要深入贯彻学院“从严治校”的方针,围绕“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加大制度建设,推进养成教育,严格奖惩制度,丰富工作载体,稳步推进各项学风建设工作。期望全体同学必须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学风氛围,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从此刻做起,为建立优良学风,为自身成长成才而努力!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有感心得感悟三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名言“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

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我们所提倡的“诚信为学,恪守学术道德”,具体体现在从事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活动,把内化于自身学术良知中的学术规范升华为行动的纲领。不断把外在的准则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只有在头脑中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品质,才会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行规,不闯学术的‘红灯’。大学是高度宽容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力量,而智力成果与人的品格之间的关系,也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密切得多。和包容的地方,但是“对学术不端行为是零容忍”。稿多发、论文造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不同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让人警醒。科研不端行为是伴随科学的发展产生的,要依靠科学界自身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去消除在外在准则要求的同时,更要有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学风浮躁是引起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而学风浮躁又与现行的评价体系相关。而要克服学风浮躁、学术评价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需要“诚信为学”,

学习活动的开展,我深感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深远意义,在日后的学习与学术研究中,从事学术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认识了我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如:在学术活动中,应该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成果的署名应真实,署名者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此外,还有其他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也是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当遵守的。

其次是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来也将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愿我们携手共同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共建良好学风”。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从我做起,贯彻落实学术道德规范,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有感心得感悟四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风是一个校园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既体现着学生的外在形象,又体现着学生的内在素养。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校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全院各机构用心组织开展了“学风建设年”活动。我们也开展了各式各样活动让同学们在行动中改变自己的言行,共同建设我们学习的良好氛围而出份力,用自己得行动渲染周围的人。

1、2月29日晚上7:00在机械楼310“学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仪式。

在我班胜利召开;辅导员、班主任和08级数控高专4班全体同学共同见证此刻。我们在响应学院的号召下,我们还制定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的目标;

一、我们要秉承“知行合一,始于至善”的校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要刻苦钻研,用心进取,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溺网,严格遵守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成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构成。

三、要树立“诚信是立身之本”的观念,做到自尊、自爱、自省、自警。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诚信应考,展示我们大学生的真我风采。

四、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杨叔子院士说过,学习需要思考,思考使学习与实践结合而交融。我们每一名学生要努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在学习中深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要树立“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意识,用心参与校园的学风建设活动,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做一名贴合时代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开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主题班会活动

(1)时间:20_年3月10日

(2)形式:各班的本次“主题班会”采取座谈或演讲的方式

(3)资料:透过以上方式让每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现状,将如何做一名合格大学生,深刻反省自己,明确“逃课是谁的职责,沉迷网络是谁的职责”,以及“我的人生观”,解决同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同学找准定位,学会学习。

3、“网络使用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主题宣传活动

(1)时间:20_年5月21日

(2)地点:机械楼310

(3)形式:案例解读;主题签名。

对学风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学风表现,剖析成因,找准根源,提出应对性措施,努力克服和纠正存在的不良现象。学风建设月渐进尾声,但是学风建设仍会继续并长期持续下去。在参加了学风建设活动之后,对自己今后如何正确的学习和选取就业都有了明确的计划。

总而言之,良好的班风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校园的教育管理活动都是透过班群众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实施的。所以,只有存在于班群众之内的广大学生树立起勤奋学习,团结进步,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校园的学风建设才能上水平,让我们共同关注班级学风建设。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有感心得感悟五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恒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

我认为,学风是指在一定的人生观和学习观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一名班级成员,我想从如下几方面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1)加强思想教育是优良学风建设的根本。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当代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加强大学生的学习志向教育“志当存高远”,高远的志向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是长久的,荀子言“志不强智不达”,没有远大的志向,智力也会受到限制。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志向教育,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强学科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基础。人才市场是社会需要的指挥棒,高校应主动面对人才市场,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与建设,对课程教育进行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即要遵循市场这一指挥棒,同时又要对各种人才市场的信息进行思考,安排过滤那些虚假信息,设置一些新专业,调整一些就业形势不好专业的招生人数,合理地调整学科建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主导。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建设。一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抓教风、促学风,教师是关键的一环。要加强师德建设,“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一个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许多东西,让学生体会到做人与做学问的真谛;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比例配备够学生辅导员,尽量减少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性事务的处理,以便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辅导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更新他们的思想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4)加强制度建设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障。优良学风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体现良好学习纪律制度建设,既要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又要有利于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可操作性强;对于违纪的学生要用制度来制约他、教育他,对于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处理,及时矫正他们的行为。

篇11

第一,从国家层面,把立项指南的制定列为高水平科技立项的重要环节来抓。把科技立项指南的制定过程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从国家层面出台《科技立项指南制定规范》,为科技项目指南的出台提供可靠的依据。

篇12

作为政治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公正思想、奉献精神、爱国精神,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的教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不断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认识真善美的伟大,假恶丑的可恶。对学生,教师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要尊重学生,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人与尊重人;教师要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的可贵;教师对教学事业要充满爱,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多奉献、少索取,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精神的可贵等。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爱老师、敬老师,能够自觉向老师看齐,这对于培养培养学生有效成人,有效成才,对于使学生逐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

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传统课堂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辩论的机会,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新形势下,高中政治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发现,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时,现代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肤浅的,很多学生认为,谈爱国是唱高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不紧密。作为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空洞地谈爱国是毫无意义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新形势下,自己所认识的爱国行为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谈身边的爱国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爱国有个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就如何爱国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做法。这样,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自我团队意识,学生不仅有效认识到爱国精神的现实价值,同时,也能够以爱国精神指导自己的行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三、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