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3 09:23: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科学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科学研究

篇1

1.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

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缺陷,导致了科学研究经费财务制度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很多学校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没有指定完善的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制度,而有的学校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高效科研经费主要涉及到了项目的办公经费。其来源途径和渠道十分多元化和复杂化。不同的课题不同的种类在研究经费的获取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同采用统一的、单独的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将不同种类的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范,最终达到合理使用的目的。

2.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科学

首先,国家、中央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在制定科研项目的预算政策和设置预算管理要求是,由于预算的过程主要是有财务部门单独进行的,而财务部门的预算人员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科研的经费进行确定,对经费的使用单位和施工规定规范的相当细致,虽然这些预算管理对科研经费的施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研究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测性的突发状况,这些突发状况的出现,使得研究者不得不对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变更,从而造成了科学研究经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与当初的预算内容存在个别出入;其次,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从国家申请到一项科研项目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尽可能多的拿到一些研究经费,在编订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不会严格按照课题申请的财务要求制定课题预算经费,很可能会多开出预算经费。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科学研究经费在预算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很多经费不足或者浪费的现象,最终导致了科研经费预算丧失了其应用的作用。

二、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经费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科研经费的规范化管理

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规范性和科学性是现代科学研究治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根据科研项目使用经费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执行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学校在使用经费之前,应该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研究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管理措施,同时还应该密切加强科研经费的决算管理,指导课题的负责人按照相应的要求制定详细的预算编案,而科研部门的财务处应该制定详细的课题预算案编订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大学校园承担科学研究项目的科研经费的规范和高效、科学使用的体系。从制度上实现了对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限制的目的。

2.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机制

篇2

2月4日,教育部《关于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决定授予“FJRW 理论”等47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哈德雷环流变宽机理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等7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大型互联电网阻尼特性在线分析与控制技术及应用”等20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气固环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25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双壳程组合异形管管束换热器”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专利类)二等奖;授予“基因工程小鼠等相关疾病模型研发与应用”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中国脑卒中高发成因和精准预防的研究与转化”等4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等79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国家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2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授予“综合康复在汶川大地震伤员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等5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授予“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1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一等奖,授予“高速列车技术科普”等3项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授予许晨阳等8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

据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技术发明奖(其中含专利类),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含推广类和科普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或在科学普及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据新华社)

篇3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30-01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和创新,对于关乎民族兴衰的高等教育更是受人瞩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鼓励高校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科研项目的提出背景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率先提出了本科生科研计划,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加州理工学院等研究型大学相继效仿。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由原来提倡的“全面发展的人”向“创新性人才”转变,科研项目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末,我国大学也开始进行大学生的学术及科研能力培养工作。1996年,清华大学首次提出本科生研究计划。1998年,北京大学开始设立大学生“基金”,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大学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培养机制。

那么,什么是科学研究呢?科学研究是指人们从事科学领域或学科范畴内的研究,是一个解决问题或矛盾的全过程。国家教育部对科学研究的解释是: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活动上却存在诸多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现状分析

由于绝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守旧,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现有的考试模式只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考查,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学校在推进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力度和广度上还相差甚远,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日常课程的学习,参加科研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缺乏,积极性不高。此外,参加科研活动的大学生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比较低,只有极少数大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若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三、促使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对策

首先,进行教学改革,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还要走出书本的限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及时将本门学科的前沿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观念。

其次,制定相应措施,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活动,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高校可以成立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管理部门,该部门要与全校师生保持密切联系,帮助有需求的学生找到可以参加的研究项目。

最后,建立健全支持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保障机制和制度建设。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研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为鼓励教师设计适合大学生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学校应对此类项目予以扶持并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获得教师全方位的指导,提高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深化和延伸。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及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知识面,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其次,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学习方式逐渐发生改变,由单纯的记忆性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了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精神。

篇4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最早起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倡导的以典型问题组织教学的“做中学”形式[1],后来又综合了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而逐步构建起来[2―3]。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将科学研究的理念引入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它将学习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摒弃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4―5]。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的,客观上以研究型教师队伍为支撑[6―7]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一个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以及学生的合作者[8],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9],学生在获取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与我国古代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一、高校生物学科专业教学现状

作为实践性的自然科学,各种生物假说或理论的提出都离不开实验的验证。但目前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仍然以传授式教学为主导,在理论授课中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学生记笔记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许多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探索,如课堂采取互动式教学、前沿专题、问题讨论等具体改革模式,但这些改革措施依然脱离不了单向传授的主导模式,这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例如,生物的实验课课时偏少,主要是以经典验证性的生物学实验为主,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实验过程基本是按既定步骤进行,几乎未涉及探索性的实验。在此情况下,教师上实验课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学生做实验是为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讲仅仅是熟悉了一遍实验操作流程而已,由于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过深入思考,实验印象并不深刻,知识技能不能巩固,学习收获不大。

除课堂教学与实验课以外,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这些教学环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生物科学专业课程实习中比较重要的要数植物学与动物学的野外实习,实习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实体,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动物、植物新现象的发现与探索兴趣,从而起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的。但从笔者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生物科学专业的野外实习却更多倾向于对课本知识的一种实体认证,这对于学生来讲,除了将实物与课本动植物特征描述进行匹配之外,就再也没有探索性的认知过程。这种实习模式使野外实习几乎变成了野外旅游,学生在实习一两年后已基本不认识以前熟悉的植物了。又如毕业实习是检验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预演”。但从许多高校生物科学毕业实习的调查来看,大多数实习仅仅是走过场,工厂实习多半是从事一些与学科专业关系并不密切的劳动力工作,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而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入实习单位后表现平平,实习单位不敢让其进入关键的生产部门。再如,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大学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的总结,理应带有创新性的元素,但是,从目前许多高校生物科学的毕业论文来看,多数毕业论文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工作,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毕业论文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的环节,而很少与教师科研结合,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再加上最近十年的学生数量增多,使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数量大,无法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培训和充分发挥。

事实上,生物科学是兼具理论性与实验性的专业,系统的学科理论与先进的实验技术构成了专业结构的主体,因而对于本科生来讲,如果没有丰富的研究基础与实践经验做后盾,要在理论与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性实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比如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科研教师强力支持,项目普遍不能圆满完成。因为生物科学研究不是单靠灵感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较高的理论水准,只有与教师科研实验紧密相结合,才能达到研究型教学的改革目标。

二、与教师科研结合提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单向传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高等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为此最近几年国内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但大部分的教学改革还基本停留在摸索阶段,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平台或手段。教师科研在研究型教学实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科研是沟通教学与科研的纽带,科研教师的创新性思维容易传输给学生,使学生不断受到学科研究前沿思想的熏陶而激发出创新的火花。生物科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实验学科,科研教师要不断跟踪最新科研信息才能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建立在教师科研基础上的研究型教学发挥了教师在科研素质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与教师科研平台结合的主要措施

目前生物科学专业的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均有大量的重叠,而每个教师所授课程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结果在教学上做了很多“无用功”,此外也易导致知识的连续性中断,由于教师对小专业内容的局限性,只讲述单一课程内容而忽视了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联系与承接。由于现代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生物科学不同领域的交叉越来越明显,研究层次的深化和研究手段的通用,使传统的按单门课程来教学的模式逐渐丧失其高效性。而目前教师科研课题的立项都是基于生物大学科系统的生物学理论来进行科学问题的论证,其实施过程也必然要求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联系,因此教师科研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应该打破这种一门课程一个主讲教师的模式,而应强调实验研究和创新培养,推行“知识点组库与教师科研组库匹配” 的教学模式,即将专业课程按大学科的研究方向与尺度进行归类,同时将任课教师按科研方向与内容纳入不同的研究组库,增加实验课时数使其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指导组教师的统一安排下根据研究进度和内容选择实验场所。在这一模式下,教学选题不再局限于单一方面的简单观察,而是对于某一生物学现象从浅显的外部特征描述到生物发生的生理代谢、分子作用等内部机理的探索。

基于这一模式,可将生物科学按植物、动物、微生物、人体生物学等进行大课程分类,而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之类的课程属于研究层次的类别。在每个大课程下按研究的尺度或水平进行细分,如将植物学分为形态解剖分类、生理、生化、分子等水平。不同的课程对同一生物学问题描述的侧重点不同,讲述的科学研究层次也不同。例如学习植物光合过程,在植物学部分侧重于讲述气孔的作用、叶绿体的形态结构,植物生理学侧重于光合作用过程,细胞生物学则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重复简述,这表明单一课程由于内容侧重点不同,对于一个生物学过程有的不能全面阐述,有的则又相互重叠,不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把握以及对生物学现象本质的认知。根据“知识点组库与教师科研组库匹配”的教学模式,本节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其一,将光合过程所涉及的不同教材知识内容归纳为一个知识点组;其二,将从事分类学、植物生理学、生化、分子生物学科研的教师优化后成立教师研究组;其三,将生物科学专业的有关这一部分的内容由表及里进行的综述归纳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点组,对于知识点组之外的零散知识由学生自由阅读即可。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知识点组的教学按实验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②在一个知识点组研究课题实施期间,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课题研究计划;③课题文本需按照科研课题申报格式进行撰写,突出强调课题申报的科学意义与创新性。

为确立上述这一模式的规范性,学院应该在管理层面上对生物科学大专业的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及优化,并会同全体专业教师进行模块化的合理性讨论,直至建立成熟的知识点组库。知识点组库的建设既要考虑到生物学知识的广度,又要考虑到研究的深度,以符合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为建立指导教师组库,学院应每隔一段时间汇总指导教师的科研内容输入库中,以备学生在考虑课题研究内容时有效选择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孙成立,王希敏DSP技术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306―315.

彭熙伟,廖晓钟,陈金兵工科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高教论坛,2011(11):39―41.

高文庚,李平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微生物学通报,2012,39(01):111―116.

李晓明,张国磊,李彦军研究型教学方法在《高等工程势力学》课程中的实践中国校外教育,2010(12):105.

唐 海研究型教学在岩体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当代教育论坛,2010(03):99―100.

篇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方案,并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方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能为地方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文精神支撑和思想文化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重要职责,为党和政府宣传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高校就必须要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优势,主动加强横向合作,通过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智力支持和承担研究课题等,积极服务社会,争取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对策应用研究的水平。

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3以上在高校,每年约80%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自高校,高校科研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优势,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发挥学科优势,打造智库品牌。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重点需求问题、重大规划项目寻求校部合作的战略支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打造“珞珈智库”品牌。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以研究湖北发展重大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纽带,通过以重大项目引导研究、以综合领域集结队伍,联合湖北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开放式、针对性研究工作,使之逐步建设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中心成立以来,受湖北省委宣传部委托,牵头组织了“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制”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

(二)聚焦重大问题,构建创新平台。武汉大学在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过程中加大对校部共建研究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与国家部委、省市等有关部门共建科研合作机构,切实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学校先后与外交部共建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文化部共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等校部共建机构,于2012年在外交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共同组建了“国家领土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瞄准国家捍卫领土、保障和拓展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急需开展研究。

(三)整合交叉学科,形成整体优势。武汉大学积极参与地方重大基地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集成各方力量和资源,汇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展跨学科的原创性研究,以发挥整体学科和科研优势。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集成考古、历史、法学、经济、测绘、水利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库区考古发掘工作。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与武汉市政府联合建立长江文明研究院,组织跨学科研究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并联合举办“长江文明国际论坛”等活动,搭建民间国际流域文明对话平台,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四)发挥人才优势,全面深入合作。武汉大学具有良好的服务社会的学术传统,大批优秀学者自觉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早在1983年,李崇淮教授率先提出武汉市“两通起飞”战略构想。近年来,学校又涌现出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学术研究工作与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积极资政议政。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从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和大空间四个维度,探讨了湖北作为中部支点大省的历史文化依据,建议将申报“江汉之光―中华楚文明”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荆州“壮腰工程”的战略支点、策划实施一批具有湖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进一步把鄂西圈做大做实做强。

(五)转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积极鼓励学者的社会服务意识,在校部共建机构中实行“共同建设、实体架构、开放管理、专兼结合”的运行机制,优化机构运行的制度环境,引导学者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服务。质量战略发展研究院与湖北省林业厅交流磋商,完成了“武汉大学国家(湖北)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中心筹建方案”。并积极筹建“中国质检大讲堂”,深入各地城乡开展质量调查工作,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质量信息。在全国陆续建立“宏观质量观测与创新基地”,现已同新乡、佛山、遂宁、建德、许昌、新疆6地签署协议。该院和深度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中国首个质量安全网络信息预警平台“深度网”正式上线。其研制开发了“质量安全网络信息监测与预警平台”,获得了3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方式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内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方式创新是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社科基础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能促进人们对环境、文化与历史背景的了解。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和中国国学教育研究,为地方文化基础大众化建设服务。教育部在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中,通过编写理论学习读物,“请大学者写小书,把大道理通俗化”,传播宣传党和国家的发展理论,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主编的《理论新视野丛书》便是其中创新范例。

另外以讲座、演讲方式参与地方经济服务,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就社会热点问题参与讨论,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引导。武汉大学让一流的学者活跃在普及工作第一线,长期坚持与公众面对面畅谈、举办专题讲座,弘扬优秀传统,法学专家累计为中央、部委以及省、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作法制报告逾千场;数百位各有所长的学者走进小区、走进群众,开展社科普及系列活动。

(二)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思想引领社会发展。 高校是社会的思想库, 高校引领服务社会除了靠人才和成果外,还有思想,尤其是原创的思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自己的知识才干和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复旦发展研究院已连续多年出版《中国发展报告》(蓝皮书),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属国内首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思想库与智囊团的作用。武汉大学积极实施“珞珈智库”计划,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集聚先进研究方法,汇聚优秀人才,逐步建成独立于政府咨询机构之外的“外脑”,从而服务决策、谋划战略,引导思潮、影响社会,创新机制、培养人才,生产思想、创立学派。

(三)创新科研机制,构建服务生态系统。推动科研组织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发挥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研究院、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等公共学术平台的作用。加强文科科研沟通和服务社会的机制。大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面向社会的对外联系和对外沟通体制,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国家和地区发展重大需求的发现体制,通过发现需求和社会对接。机制创新形式有以下几方面:

1、共建科研机构,实现深度对接。研究机构代表学校的科研特色和学科优势,在追求理论深度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发挥重大作用。高校建立省部共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校企共建研究机构,不断创新相关体制与机制建设,优化机构运行的制度环境。

2、构建战略联盟,以开展科研合作互聘专家。以科研方式联合培养研究型人员,开展深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定期举办“讲坛”、“论坛”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官学合作、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等多种合作战略。

3、高校智能植入,以学校科研键入地方发展。以学校推荐或个人自发形式与企业开展联系和合作,以开展合作研究,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管理知识或业务知识培训,或作为专家学者参与政府企业资政议事,如资政顾问、营销顾问、法律顾问、战略顾问等。

篇6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9

Study on the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Yang Qin, Li Wenlin*, Fang Yuling, Xu Chenche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disciplina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laborates its purposes, content and methods. Then, 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of 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discipline build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学科建设作为推动高校发展的重头戏,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其中科研能力则是考察学科实力的一项重要的标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作为高校绩效管理的核心构成,是衡量科研人员是否胜任的基础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同时它也能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培训计划和发展方向,为高校的人才流动与储备、激励制度、薪酬福利等方案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1]。如何客观、准确、高效地认定学科的科研业绩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本文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结合学科特色,以中医外科学为例,对单一学科的科研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概念

1.1 绩效与评价

“绩效”是从管理学中引出的概念,指的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绩效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XSK12)

第一作者:杨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分析,中医药学科评价。E-mail:

*通讯作者:李文林,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E-mail:

被视为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评价”是指评定的事物或人物的作用或价值,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这一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绩效评价”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考评方法,评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成员的发展情况,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的过程[2]。

1.2 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

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知识的分类形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学术活动的平台。学科绩效评价是指某一研究主体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一定的学科对象,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衡量和考核该学科建设的业绩和成效[3]。科研绩效评价是在一定科研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以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认知活动[4]。

同是绩效评价,学科绩效评价与科研绩效评价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领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评价。但是“学科绩效评价”,重点在于框定了绩效评价的对象是“学科”,但凡与学科相关的投入产出情况都可以被计入其中。跟“学科”这个名词框定的范畴不同,“科研”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科研绩效评价”考量的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主体,需要更多地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来进行评价。

1.3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

跟学科绩效以及科研绩效相比,“学科科研绩效”是一个内涵较小的概念,它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学科专属的科研活动上面,强调的是学科科研的个体化特征,而非科研在众多学科之中的普遍特征。“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主要是根据高校自身的学科定位与发展,选取跟学科相匹配的评价方法对某一学科特定时间内的科研活动及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其目的更多地是对某一学科的科研情况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对比。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兼具“学科”与“科研”双重属性,究其本质还是对科研活动的绩效评价。只不过在圈定了学科范畴以后,这一活动变得更加具体化。当绩效评价的对象被界定在某学科内部时,因为范畴较小,所以学科内部科研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比较容易把握,绩效评价的实施亦可以根据学科自身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2 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要义

2.1 评价目的的导向性

实施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其目的主要是优化学科的科研产出,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通过学科科研的带动,来发展整个学科,提高学校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何谓评价目的的导向性呢?即根据学科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的状况,针对单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特性出发,有侧重有选择地实施科研绩效评价。具体来说,目的的导向性就是结合国家当前的科技政策和学校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引导教师紧紧围绕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科研活动,通过一些指标量化过程中的权重变化,引导科技工作向纵深发展。导向性原则是选定考核指标、确定有关权重大小的依据[5]。

从目的的导向来看,学科科研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科研水平的评价,针对被评价时间内的科研实力强弱以及所达到的程度,通过历史既往水平对现期做出认知上的定位;二是学科科研发展的评价,根据现有的学科科研基础、发展状况和态势,预测将来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其着眼点定位在未来,以提高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学科科研水平为目的。相应地,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目的也不外乎上述这两个层面。

2.2 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学科是通过持续地对某一科学领域或某一问题的研究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领域,经科学分类而形成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每一具体学科都有其明确、长远的学术发展方向、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学科特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再兼顾到学科科研绩效的导向不同等因素,这一系列的差异注定了科研绩效评价内容的不同。诸多由学科特性导致的差异,被称之为“评价内容的学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5个门类,包括62个一级学科或学科群,676个二级学科或学科群,2 382个三级学科。学科分类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的基础。不同的学科类别之间用以评价其科研绩效情况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探索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其研究产出除了量化成果外,较少考虑成果转化的问题。而医、工、经、管等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强,其科研产出还需要借助成果转化的情况来进行衡量。“评价内容的学科性”揭示的是学科科研绩效评价在针对不同学科之间绩效评价的复杂程度以及同一学科内部科研绩效评价的独特性。

2.3 评价方法的匹配性

评价方法的科学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科研激励政策的公正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科研导向的正确与否。目前应用在评价领域的方法很多,如同行评议法、德尔菲(Delphi)法、360度考核法、文献计量法、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度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条件价值评价法等等。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及适用范畴。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性以及评价的导向具体确定。换言之,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有学科适应性。评价方法的匹配性,指的是进行学科科研绩效评价中,能够根据学科绩效的特点,以及学科绩效实施的目的与导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或者几种评价方法。

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思路

3.1 中医外科学及其科研现状

从学科领域来讲外科学可以被划分为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临床主干学科。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下属的重要的临床分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再加上现代外科学的崛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已相对滞后,其现状堪忧。就当今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模式来说,其专业分化日益细致,依据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基本上形成了庞大而又系统化的现代外科手术体系。而且,外科学基本上被西医外科学的概念所同化,形成了西医外科统领外科技术的局面。加上中医学方法论本身存在缺陷,过分强调继承而导致理论发展停滞,因而不能及时吸收并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导致对疾病的定义命名、病因病理、诊断方法、辨证分型仍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难以深入了解疾病本质。由于收治疾病的范围和危重程度的局限,加之缺乏或未能突出专业特长,中医外科临床诊疗的覆盖面越来越窄。中医外科研究已经从广泛的外科领域逐渐缩小到了皮肤、乳腺、肛肠、周围血管、骨伤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传统领域。

科研工作是中医外科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中医外科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中医外科学建设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目前,整个中医学方面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抛开中医药理论,用西医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中药、用西医理化统计指标衡量中医临床效果的现象。中医外科的现论研究薄弱,学术水平不高。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研究,阐明中医外科学理、法、方、药的内涵,揭示其科学、合理、规律性的东西,是中医外科学科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目的

外科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科研要与临床医疗实践挂钩,从而能够以科研为重点、拉动中医外科发展,大力开展中医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科研创新,是中医外科专业发展的动力。在西医外科占主导的今天,要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研究和解决西医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科研创造新理论、新方法,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中医外科临床医疗中关键性问题,促进中医外科临床医疗形成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6]。

在目前学科整体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实施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中医外科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科研水平现状,表明其无法与西医外科抗衡。其科研实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科研绩效不仅是为了对现有科研实力进行评价,更是为了对学科科研潜力进行挖掘。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旨在优化学科科研环境,加强学科科研意识,带动学科科研人员课题申报的积极性,培养学科科研后备实力,提高学科研究潜力,保持并发展学科在以往研究方向上的优势,深化研究内容,完善科研制度。科研产出的由量到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医外科学自身的特点,其科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应更主要的着眼于学科科研的中长期发展,而非片面地追求课题与论文的数量。

3.3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方法

鉴于中医外科学科范畴不大,学科的复杂性较低,学科绩效的评价在兼顾准确性的同时,需要能够方便地使用,故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德尔菲法为辅,二者结合起来运用。

层次分析法又称为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L.Saaty教授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与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体现了求解复杂问题的分解-判断-综合的整个过程,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决策过程得以系统化、数量化[7]。具有简洁、适用的特点。

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定方法,是将指标体系提供给专家,依据若干专家的知识、智慧、经验、信息和价值观,对已拟出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权衡,赋予相应权值并经过多轮匿名调查的一种调查法。德尔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较为成熟的咨询法,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经组织者对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和协调程度达到要求之后,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向量,再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3.4 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

基于对影响中医外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因素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去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确定“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目标,将一级评价指标分为科研项目、科研队伍、科研成果、科研交流、科研制度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二级及三级指标,搭建了一个关于中医外科学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在实际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其重点在于根据学校、学科的导向以及专家意见来对三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评定。与相对容易量化、客观性较强的显性指标相比,诸如“研究内容深度”“执行力度”“团队凝聚力”等一些包含主观因素的指标不太容易进行有效的评定与处理。如何准确地评价这些主观因素是构建学科科研绩效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见表1)。

4 小结

科研作为学科创新与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其绩效评价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科科研实力的提升。随着学科体系的日渐庞大,学科分支的延伸,学科间的相互交融,科研绩效评价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本文尝试着对高校学科科研绩效评价这一领域进行初步的探究,并以中医外科学为例,阐述了中医外科学科研绩效评价的大体思路。鉴于学科的专业特性,如何在技术层面构建相对完备的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各学科的科研人才以及科研管理

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依.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新方法之综述[J].学理论, 2011(4):261-262.

[2]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26.

[3]牛艳梅,吴文清,贾锁堂.新学科目录下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8(1):52-56.

[4]杨丽霞,简毓峰.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甘肃高师学报,2007,12(5):122-124.

[5]卢秉福,霍丽华,陈长喜.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12(4):133-136.

篇7

2.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找准突破口

自1910北京大学实行分科教学设立中国文学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已经有百年时间,专业建设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备,但学科的发展方向不会因为历史悠久就一定要约定俗成。在学科建设的路上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学校特点以及地域性、时间性的差异,找准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师资薄弱、经费不足是不争的事实,故而在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找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市场需求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落脚点则在课程建设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在做课程建设时,应该将语言应用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将语言的运用能力融进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以《古代汉语》为例,《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在网络超级发达、便利的时代,学生对于不懂的古代文献,不会愿意去查字典,逐字逐句的解释、分析了,更愿意去网上百度,直接找翻译来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加入故事性强、接地气的一些古文,让学生读后将资料进行重组、改写,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达到了阅读古文的教学目标。

3.以科研为推动力,借用外力,培养学科建设团队

通过对国内外学校学科建设成功经验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科建设的根本就是学科团队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而要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团队,不仅需要具备一流水平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而且要求学科队伍中其他成员也具备与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学术水平和实力,并有一定的学术梯队人才的储备。而在地方高校中不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让专业活起来的学科带头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推动学科团队的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科学研究的方向相对来说很为广博,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师资条件有限,要想在科研方向上形成合力,主要是科学研究的项目要选好,选择的科学研究项目要和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适应,研究成果可以有的放矢。外来的人才引进困难,但可以让已有的人才走出去,积累行业经验,开拓学术视野,逐渐确立兼顾学科发展、学校特色的科学研究领域。行业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充分了解学生未来可能的行业领域,就很难将知识与能力有效地结合。以外界的行业经验、学术视野带动每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团队。

篇8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诚信机制

一、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失信表现

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工作的指标,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高校的主要教学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注重从课堂教学入手,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参与者学生都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创建“双效课堂”(顾豪爽,2007),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然而,根据鲍威等(2011)的调研发现,在实际的高校课堂上,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达34%,教师的实践性、应用性知识能力薄弱达30%,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达20%。而学生迟到、旷课现象屡禁不止,出勤率在90%以上的学生比率仅为72.8%,即使没有缺勤,很多同学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47%的学生从不或很少参与课堂讨论,65%的从不或很少在课堂上提问。总体来说,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失信行为,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分为:

(一)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

教学是大学的本体性原初功能(张旸,2015),大学所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最为关键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教师的投入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受评价指标体系、职称晋升等影响,高校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存在备课不充分、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多媒体课件粗糙、不注重和学生交流。这就导致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质量比较差,失信于学生和本职工作。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加强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的教师应当具有本课程领域内广博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恰当地与学生沟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与钻研,才能得以提升。然而有些教师进取意识薄弱,学习上马马虎虎,工作上得过且过,专业知识老化后也不及时充电更新,导致知识跟不上时展,教学方法又陈旧,课堂上也懒得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水平较差,对学生和教学工作不诚信。

(三)学生缺课现象普遍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存在学习诚信缺失现象,缺课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是为了兼职、上考研辅导班、考证辅导班、社团工作、找到实习单位要实习、求职应聘等,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利用上课时间在宿舍睡觉、玩游戏,缺课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质量。

(四)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有些学生虽然没有缺课,但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认真学习,有的睡觉、讲话、看课外书籍,更多地则是使用手机。谷大海(2013)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频率非常高,84.39%的同学有上课玩手机的习惯,很多学生将时间消耗在玩手机上。上课无聊了就会利用手机上网,譬如上人人网、QQ聊天、浏览新闻,玩游戏、微信,进行网络购物等严重干扰周围同学的听课,同时也影响授课教师的情绪,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较大的影响。另外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借助于手机拍照功能,把需要记的地方就用手机拍下来,或者面对任课老师的提问用手机上网搜索答案。这些行为都不利于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

二、诚信教学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诚信,即诚实守信,包含诚实和守信两层意思,诚实强调言行一致,而守信则指的是坚守承诺。诚信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诚信教学,指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参与者学生都要做到言行一致并坚守承诺,除此之外还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差本质上就是一种不诚信。

(一)教师诚信教是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离开了教师的教,课堂教学活动就无法开展,而教师诚信教学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高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教师,诚信对待教学,拥有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高超的业务水平。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会接收什么样的教育,诚信对待教学的教师会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楼军江,2014);拥有高超的业务水平的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延伸学生原有知识的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学生诚信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课堂教学除了要靠教师诚信地教以外,还有赖于学生诚信地学,二者相辅相成,学生诚信地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要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必须是诚信的学生,诚信地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认真求实的学习精神。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学生首先不会无故旷课,在课堂上也会避免使用手机,否则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无论是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还是不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都会认真学习。拥有认真求实的学习精神的学生会认真对待学习中碰到的每个问题,尤其是不理解、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要认真努力学习,可以积极地查阅资料或者向同学及老师求助,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三、诚信视角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要提高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高校课堂必须是诚信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诚信地教、学生诚信地学,为此我们必须要构建高校诚信教学体系:

(一)从制度层面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

高校要从制度层面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让大学回归人才培养的育人本源。一要调动教师授课积极性,促进教学发展。对教学质量优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优先评职称,对于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给予物质惩罚,在评职称等可以实行一票否决(谢念湘,2013),把教师的精力聚集到教学上来,以教学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并带动学生的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教学发展。二要强化学风建设,对于长期无故缺课的学生进行诫勉和预警,强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许使用手机,净化课堂教学风气,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建立教学诚信规范,创建诚信课堂,规范教学活动,引导师生坚守教学诚信,并加大宣传和奖惩力度。

(二)加强教师队伍诚信建设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诚信建设,引导教师认真教书育人,进一步端正教风。一要加大师德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师德修养,规范教师师德行为,提高教师的诚信水平。二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诚信评价机制,为教师建立教学诚信档案,详细记录教师的施教行为。三要加大对教师教学中的不诚信行为的惩治力度,严肃查处施教行为不端,确保教师时刻保持诚信教学。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一要要求教师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和知识更新,掌握学科前沿和动态,并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丰富教学内容。二要鼓励教师潜心研究教学,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提高教学能力(李梅,2012)。三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魏晨明,2012),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四)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习诚信档案

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一对矛盾体,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水平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以及参与程度,同样学生的状况也会干扰教师的教学状况,并影响到教学质量。一是要加强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使学生都真正认识到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思想意识和良好氛围。二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习诚信档案。为学生建立学习诚信档案,客观动态地记录学生上课和考试等方面的诚信状况,将诚信档案与大学生奖学金、评优、申请助学货款、保送研究生等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廖俊清,2014),有效约束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信用状况,有助于减少学生旷课的现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同样有促进作用。三要加大对学生学习上的不诚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对经常缺课、逃课、迟到、睡觉或精神萎靡不振的同学,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同时跟班主任、辅导员沟通。

(五)加强学生学风建设

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严守课堂纪律。一要抓好出勤率,对缺课较多的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保障良好学风建设。二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课认真听讲,不使用手机,与老师进行积极的教学互动,端正学风。

四、结论

诚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不仅经济活动需要诚信,大学校园也需要诚信,加强师生的诚信教学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诚信教学可以使得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要从制度上倡导诚信教学,增强师生的诚信意识,解决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只有提高教师诚信教课和学生诚信学习的意识,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随着我国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高校开展诚信档案建设也是一个大趋势,目前已不少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教学诚信档案应该是高校诚信档案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立贯穿于教学始终的诚信教学档案,可以对教学行为起到监督与约束作用,有效避免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不诚信行为,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建立教学诚信档案,在校园内打造诚信课堂,可以协助师生自律,提高教师教课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教师诚信教,学生诚信学,共同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余敏丽 单位: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厅[N].中国教育报,2010-09-13.

〔2〕顾豪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3〕鲍威,杨针,朱红,管蕾.强化教学切适性提升学生满意度—首都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11,(1).

〔4〕张旸.高等学校教学学术的价值意蕴及其制度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5,(2).

〔5〕楼军江.反思自觉: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立场的探索与建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4,(2).

〔6〕李梅.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素养之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7〕谷大海,赵海洲,项勋,付朝书,刘华戎.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影响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7).

〔8〕廖俊清.刍议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价值-功能及其建设原则[J].兰台世界,2014,(10).

篇9

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很多种,但与高校学科建设具有这对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数据包络分析法,主要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数据的综合分析来评价有效性,其优越性在于输入、输出指标的包容性,能够同时处理多输入与输出,并且回归模型分析能够针对每个单元,估计出确实有效的规模收益;(2)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比如德尔菲法、综合评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这些方法能够确定真实的因子权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矩阵图法,通过学科建设主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与效率建立直观的评价矩阵,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反应评价结果。

1.2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鉴于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特殊性,必须选择能够同时兼顾投入与产出效益与效率指标的评价方法,要注重学科建设的投入与产出过程,以及学科的持续性建设,因此在构建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时需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学科建设产出结果的评价方法可选择数据包络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解决多种投入与多种产出;其次,高校学科建设投入过程的评价可从三个层面建立评价矩阵:“学科建设投入—产出绩效指数评价矩阵”“学科群建设投入—产出绩效指数评价矩阵”“高校整体学科建设投入—产出绩效指数评价矩阵”。在实际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可将数据包络法与波士顿矩阵法相结合来解决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问题。

2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设计原则

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其他领域的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区别,其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指标体系构建中要结合高校特征与特色,遵循一定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能够反映高校学科建设的各个层面与主体,是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更加爱系统化与科学化;(2)合理性原则,绩效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信息量不相同,要能够科学合理的体现每个指标的权重;(3)动态性原则,注重过程的评价,强调变化与进步的适应性;(4)可比性原则,被评价的对象之间应具有相同的属性,是数据信息具有可比性;(5)定性定量原则,是评价指标能够实现清晰和确切的计算;(6)可操作性原则,避免复杂指标结构,能够方便、清晰的反应学科建设的绩效状况。

2.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关键是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才是建立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强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针对高校学科建设,可选择投入与产出评价体系,分为投入评价与产出评价两个模块,其中投入评价模块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评价,产出评价模块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评价。

2.3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运作流程

第一,确定评价目的与评价对象,不同评价目的针对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绩效评价而言,评价对象应该是以高校为整体,选择各个学科为评价对象;第二,手机相关数据资料,包括高校学科建设人力资源投入、学科建设财力资源投入、学科建设物力资源投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出;第三,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各变量之间的计量单位与数量级的差异;第四,确定指标权重,可选用层次分析法,给予每项指标相应的权重;第五,数据包络分析对高校学科建设结果进行绩效评价;第六,运用矩阵图法对高校学科建设过程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3提高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水平的建议

3.1深化对高校学科建设的认识

高校学科建设的引导者与策划者是相关管理部门,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对学科建设的认知程度对学科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多元化发展的整体环境要求在学科建设中明确高校学科建设的定位以及核心地位,突出高校特色学科。此外,高校管理部门还应该提升对学科建设属性的认识,比如办学属性、管理属性、建设属性等。注重高校学科建设的绩效综合评价,关注学科建设的投入与产出,评价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与分配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实现优化配置,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等。

3.2改革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管理体制

随着高校多元化模式的发展,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需要对传统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适当改革,构建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促进高校能够快速发展。首先,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高校及院系、三元主体的评价体系,体现政府与社会的应引导作用,重视高校特色,加大对特色学科建设的力度。其次,明确三元主体的职责与分工,中央政府与社会引导高校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对高校进行协管与监管,高校强调自身的有效建设。

3.3完善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而获得较高的产出质量与效率,这需要高校自身完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应将绩效评价纳入到高校学科管理体系中,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且具有较强高校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新方法,了解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优势、不足等状况,是高校资源以最有分配的模式满足各学科建设的需求,尤其是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建设的需求。此外,中央及地方政府、社会各方面需要加强对高校学科建设的监管,尤其是围绕在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工作上的资金投入,需要互动的监管机制确保这些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篇10

1学科建设内涵及发展

学科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首先,学科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 将知识体系中具有内在联系和相同表现形式与运动规律的各个集合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学科,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研究;其次,学科又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元素,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元素。高校教学体系、科研归属一般按学科元素来建构,专业技术人员按其专业方向归属于相应学科领域,以归属学科的建制形式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学科的建制既是学科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的一部分,两者相结合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学科建设任务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学科建设作为人类文明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必须立足发展知识生产力,合理配置各类资源,科学组织推进发展,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认知领域在不断深化,知识的创造日新月异,不仅仅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知识结构体系的分化、整合和创新也在不断更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涌现。作为知识体系基本单元的学科也在发展、变化。其二,学科建设作为现代大学基本元素,必须立足于专业设置、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体现学科发展内在要求,能动地促进学科水平提高和新兴学科的创建。近年来,在知识经济推动下,由于设立了灵活的、综合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从而促进了新的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进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特别是学科组织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学科建设就是围绕发展知识生产力、提高学科水平、创新学科发展开展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学术队伍、教学和研究设备、资金投入、后勤服务设施等硬件,也包括学科发展方向、领导观念、组织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运行环境等软件,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完美集成。对高校来说,学科是学校发挥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学科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

2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现代大学的使命和根本任务之一是人才的培养。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最不可或缺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科发展水平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知识体系基础和学术水平基础,教学质量(包含了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学建设工程本身也就是学科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要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作与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区别与最大特点。

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教育是专业纵深教育和研究能力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结合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建设显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科教学则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主要体现为学科建设的教育学应用。高等学校的教学涉及许多方面,如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培养模式、专业划分与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队伍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建设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这其中的许多方面也是学科建设的范围和内容。对于学科建设与教学及教学建设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2.1专业设置及其建设与学科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设置,一般是以学科为依托,根据社会劳动分工的需要,按特定门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即专业设置的划分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是与社会劳动分工相适应的。专业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点。

专业的划分和设置,一般是按照学科的层次分级或者按行业甚至产品划分的。早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培养的人才专业性强但适应性差、发展后劲相对欠缺,也相应地制约了学科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在专业设置和划分上拓宽了领域和口径,拓展了学科范围,有利于宽口径厚基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有利于学术队伍和师资队伍的优化组织和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源共享和资源效能发挥,也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

2.2教学工作的具体推进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职业与专业之间在教学上的联系是以课程为桥梁的,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确定课程结构,应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合课程,同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是通过课程体现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具体推进,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一方面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本身是学科建设的内容,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教材是重要的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用学科建设最前沿科研成果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教材,设置学科前沿性选修课或讲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3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

教学改革和包括教学研究在内的教育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学学科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学科本身是学科建设重要组成,高校必须重视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这也是学科建设任务和内容,不能只重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研究。有条件的高校应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推进三方面任务:一是将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而且针对性地提出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方案,成为学校发展的智库;二是要主动配合教学部门,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试点,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三是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乃至国际上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一流的教育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也就难以建设一流的大学。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28-03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学术地位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地方高校在新形势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抓好学科建设对于促进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作用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学科是高校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集中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学科内涵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和学科平台条件建设等。[1]学科建设就是通过不断完善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学科建设平台,以达到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目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包含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平台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发展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础,也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对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布局合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群。二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聚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三是通过政府投入、学校自筹、企业资助等方式,大力改善学校软硬件条件,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提升学校的发展水平。[2]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地方高校花费大量工作来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受区域位置、办学资源和经费来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定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学科定位不当、有特色的学科不多、优势学科群不明显、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这也是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地方高校受所处区域位置的影响,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远不如重点高校和省会城市高校,这就使得地方高校在吸引一些高端人才方面难有大的作为,甚至连本校原有的优秀人才也会流失,造成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匮乏、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学术教师流失的现象。三是学科平台与资源建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和资源有限、省部级重点学科偏少、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学术开放和高水平学术交流不多、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的低水平配置等。四是学科建设误区问题。一方面,学科建设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倾向,定位欠准确,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目标上急于求成,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3]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三、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一)明确学科定位,制订科学的学科建设规划

大学最重要的文化是学术文化,最重要的传统是学科传统。因此,制订科学的定位对学校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学科建设的水平决定学校的定位,而学校的定位又决定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学校发展定位过高,会造成学科建设中的盲目攀比、盲目跃进,不利于学科建设的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过低,会造成学科建设中的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容易导致在学科建设中缺乏系统规划、没有持续性。[4]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定位既要考虑到自身发展规律和所在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要集中力量优先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

学科建设规划是对学科远景发展的科学规定与论证,是学校学科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制订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率、促进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5]学科规划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层面规划,学校要对现有学科发展做一个全面的诊断和分析,进一步明确重点与特色,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选择好主攻方向,找准定位,集中优势,重点投入与建设;二是院系层面的规划,各院系、学科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订出学科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培育优势学科,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途径的学科建设机制。

(二)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针对目前学科门类偏少,学科结构欠合理,重点学科建设薄弱,学科特色不突出的实际情况,地方高校应当树立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科建设理念,明确服务社会的范围,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一是要统筹协调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一般学科的发展;二是要通过定向扶持一般学科,改善和优化学科建设结构与布局,实现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协同发展与整体提升,促使学校整体学科结构更加合理。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合理的学术团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地方高校的最大困境便是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没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就是一句空话。[6]因此,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地方高校要制定有关制度与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对本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一是以建立科研项目资金资助和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等方式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三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要培育合理的学术团队,首先要制订相应的人才政策,既要引进在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实现拔尖人才数量上的新突破,又要高度重视校内现有人才的培养,调整校内人才的结构,优化人才配置,大力提高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的比例。对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的教师,要创造有利条件,重点扶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尽可能提高他们在国内国际的学术知名度。同时还要加强学科方向的凝练,提炼出在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学科方向。

(四)优化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构建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

当前学科建设的矛盾是不断增长的学科发展需要(包括基地、投入、政策等)与学校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搭建学科平台,一是要整合全校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使用效率。平台无论是跨学科的,还是跨院系的,都要有大局观念。二是平台建设要高起点,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建立开放、合作、流动和竞争机制。

构建良好的学科环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明确学校、院系和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院系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科学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形成良好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对学位授权点申报、人才引进、科研课题申报、经费分配等进行指导协调,保证学科建设的顺利实施。[7]同时,还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形成求实、创新的科研氛围,树立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构建良好、和谐的学科建设环境。[8]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

1.学科建设与教学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是学科传承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教学质量则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学科的知识与内容只有通过教学的方式才能传授给学生,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是通过教学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播。学科建设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基础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只有通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才能培育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才能创建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资源。地方高校只有将学科建设的过程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科建设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不断推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科建设与科研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平台,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坚强推动力。开展学科建设,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离开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科学研究才能产生科研成果,才能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活动申请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才能创造学科建设环境,锻炼学术队伍,提高学术水平,获取科技成果,增强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抓学科建设不仅仅是争取学位授权点和重点学科的数量,也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增加招生专业,而是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学术水平和增强学术核心竞争力上。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科发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使学科建设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学科建设的综合效益得到明显体现,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未来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是办学特色之间的竞争。办学特色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学科优势之间的竞争。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认真梳理学科建设思路,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和增强学科建设意识,集中精力抓好学科建设,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崔新红,王吉芳.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若干误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94-95.

[2] 刘德宇.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13-17.

[3] 吕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

[4] 游海.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几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1-5.

[5] 叶M.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0(5):30-33.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09

Abstrac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leading work of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Consist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chool, its development goals are consistent with, make full use of the favorable factors of school and loc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seize the key, the play features,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only relying on the local,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to carry ou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indomitable spirit", more vigor and vitality. Only based on the pres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ntier, based on the needs of upgrading of local industry,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get further support from local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industry,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teraction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核心,是高校所有工作的龙头,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①对于每个高校而言,学科建设均是高校主要领导及高教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每个高校都有其特殊性,学科建设既没有现成的路可以去参照实践,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去参考。每个高校都有其自身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因此其学科建设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各个高校都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及自身的情况,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径。众多的成功的例子表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只有同学校的定位相一致,与其发展目标相符合,充分利用学校及所在地区的各种有利因素及外部条件,抓住重点,发挥特色,才能跟上目前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社会服务是这三大职能的基础。③地方高校只有依托地方,面向地方社会需求及经济发展来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培养人才, 高校的发展才“顶天立地”,才能更具生机与活力。

1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地区产学研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1)地方高校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离不开地方经济。地方高校与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相比,其基础比较薄弱,学科建设起步比较晚,起点也相对较低,学科门类、科研队伍、实验设备、经费投入及管理水平同综合性大学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学科建设的水平与层次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因此,地方高校要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提升学校的水平和影响力,就必须将学科建设与地区产业相结合,走互动发展之路。地方高校的特点就是同本地区行业和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同本地区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也非常频繁。基于此,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应着眼于本地区,着眼于为地方经济及产业发展服务,应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地方高校要紧跟地方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人才优势及所在区域的资源优势,通过服务于本地区的重点产业及为相关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整合人才、科研资源,着力打造与地方产业相适应的学科。④学科建设也只有同本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匹配,学科建设才能拥有不竭的动力,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学科特色,并由此形成自身的科研优势,从而不断地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2)地方经济促进了地方高校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受到所在地方区域经济的直接影响。为地方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离不开学科建设,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水平及投入水平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地方经济的发展及产业机构的调整、升级需要产品的更新及技术的创新,这为地方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能够形成新的课题及创新的源头,甚至于催生新的学科。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能够加强人才、技术、成果等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成果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直接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缩短企业的研发周期。另一方面,高校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高校能够在从企业获得大量的科研经费的同时,培养和锻炼一批科研人员,在为企业的服务过程中锻炼其工程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高层次、实用型科技人员,能够极大地促进地方高校科研和学科建设。

2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地区产学研互动发展的主要模式

(1)企业主导型合作模式。地方高校和企业在各自掌握的优势资源方面存在互补性,这种资源的互补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基础,合作的过程就是各方优势资源整合的过程。企业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拥有市场和资金方面的优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借助高校在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同企业建立校企联盟、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研发机构等方式,由企业来主导合作,依据企业的需求来组织和开展科学研究,发挥地方高校的科研和学科优势,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资源需求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技术支撑,并以此来提升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服务于学科建设。

(2)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本身也是培养人才的过程,通过合作项目,使专业老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过程,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这对于培养应用性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就业基地、企业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形式,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⑤将双方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地方高校的科技人员的科研不仅能够站在理论的前沿,同时也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市场的需求,推动企业的发展和高校学科建设。

(3)服务地方型合作模式。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于立足地方和服务地方经济。地方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不仅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源泉。地方高校只有结合地区区域经济和重点产业来建设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重点学科,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研究或者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⑥把地方高校的发展融入到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才能得到所在地方的支持,才能获得地方高校所需要的发展和壮大的资源,才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3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地区产学研互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1)学科建设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促进学科的优化整合。学科建设要面向和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人才紧缺行业需求,对接地方产业,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凝练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与地区经济良性互动的学科。形成以理工科为主,应用型的特色学科,服务于地方产业升级,提高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2)学科建设要牵手地方龙头企业, 构建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平台。地方高校要密切联系和追踪地方产业发展趋势,通过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大型的、龙头型的企业集团建立校企联盟,构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互动平台,积极推进学校师生和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和形成校企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形成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和较强服务能力的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重点学科群及相应的研究方向。促进和形成一批高水平、具有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培养。

(3)学科建设要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产学研互动机制。地方高校要主动介入地方经济建设,密切学校与地方的关系,积极开拓渠道,深化合作,寻求政府支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项目、人才、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互动机制,为区域经济提供大量有效的科技成果,使学校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建设力量。并以此为平台,积极推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的维系关系,拓宽合作领域,拓展合作形式,推动和发展地方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只有立足地方^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企业、地方的认可,才能与地方的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而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在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各项成果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立足现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围绕地方产业升级需求,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才能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地方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才能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进一步支持。

参考文献

① 杜卫,陈恒.学科交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27-131.

② 吴文清,高策,王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1):104-109.

③ 梁传杰.对学科建设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57-6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