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13 09:23: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血压指导建议

篇1

1 认识误区

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误区导致遵医行为不良或不能持之以恒,使血压控制不理想,病情反复。

(1)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高血压对身体无太大影响,若无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治疗。

(2)缺乏对规范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不懂得高血压病需长期治疗。只在血压升高期间服药,血压降至正常时就停止服药了,且停药期间,未做到经常监测血压。或对服药治疗随意性较大,记得时就服药,不记得时就不服药。

(3)不了解或不重视生活方式及行为对高血压病的影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进食高脂饮食、缺乏锻炼等,都将对身体产生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受益终生。

2 护理干预

(1)指导患者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宣教,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效果评价,确保健康教育效果。指导患者劳逸结合,动静结合,避免高温高空作业,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大便通畅。

(2)服药干预。指导患者按医嘱正规服药、合理用药,使血压在最高峰时降至正常,血压在低谷时不出现低血压,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擅自停药,应与医生联系,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如果血压长期波动,最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加重对靶器官的损害。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

3 生活行为的干预

(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限制钠盐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应该

(2)戒烟限酒。吸烟与饮酒都会使血压升高,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脑动脉血管壁变薄,进而促进动脉瘤的形成,并且可加速动脉瘤的增大和破裂。高血压造成血管内膜的机械牵拉损伤,高血脂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嗜烟酒可促进动脉硬化,酒精可使细胞比积和黏度增加,血流滞缓而促进血栓形成。因此,应指导患者戒烟和尽量避免被动吸烟,限制饮酒。

篇2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56-01

肠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饮食不当等原因,致使肠道各类疾病一直居高不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肠镜已成为医院的常用仪器,但肠镜检查易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一些受检者因恐惧、焦虑而害怕检查,有时甚至延误诊治[1],也有一部分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因过度紧张而不得不停止检查。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3月份需做肠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0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85例,女7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0.1±0.6)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干预组受检者检查前主动与其交流,并进行自我介绍,使患者对医务人员有所认知,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辅以点头、微笑等体态、语言表示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地依从性。

和检查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肠镜检查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介绍检查、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

1.2.3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使患者形成正确的理解,达到最佳配合,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对受检者提出的要求和问题给予解答,整个镜检过程允许其家人在场陪同。

1.2.4检查时协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两腿屈曲,医护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以精湛的技术,熟练的动作头进行肠镜检查操作,使患者高度信任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从而消除一切顾虑。进镜前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涂抹肠镜表面,当肠镜部出现不适时,我们以亲切的语言予以安慰和鼓励,并嘱病人全身放松,做深呼吸,因呼吸训练可有效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2],同时按压中脘穴减少患者腹痛、腹胀的反应,让其感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关爱,按压由轻到重,直至检查结束。

1.2.5检查完毕,用清洁卫生纸擦拭干净,休息片刻扶起病人,仔细询问有无不适。

1.2.6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肠镜检查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3疗效观察:两组紧张程度,腹痛、腹胀的反应,检查所用时间有明显差异。无恐惧感或轻度恐惧,无或有轻度不适感,但不回避为Ⅰ级;有恐惧感,有腹痛、腹胀并试图回避为Ⅱ级;有强烈恐惧感,腹痛、腹胀较重,尽力回避,需护士协助固定才能进行检查为Ⅲ级[3]。

1.4统计学方法:两组紧张程度、腹痛、腹胀的反应、检查时间比较,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2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对比干预组心理、生理反应较轻,检查耗时较短;对照组心理、生理反应较重,检查耗时较长。详见表1。

3讨论

肠镜检查舒适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与临床。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极易引起肠镜检查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 再加上插管刺激引起腹痛、腹胀等反应会影响我们检查的过程,而我们通过心理指导联合穴位按压干预方法,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了肠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检查时间。此方法简便易行,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6-02

脑出血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称为再发脑出血,其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于首次脑出血[1]。本文通过对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32例进行行为调查,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日常行为,探讨行为指导在再发脑出血中的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其中男80例,女5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6岁,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并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身体锻炼情况、心理压力、疾病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监测等内容,统计分析132例患者中有各种不良行为所占的百分数。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指导,出院后每月随访一次,加强指导并了解健康情况,统计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

2 结果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行为调查见表1。其中,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烟,≥6个月者,但不一定为连续的6个月;过量饮酒指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生活工作压力很大以是否影响日常生活为度。

3 讨论

3.1 再发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更高,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关键是平稳控制血压[1,2]。高血压患者要保持稳定理想的血压除合理制定药物降压方案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由于国人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程度低,加上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血压的控制往往不理想,本组调查中过咸饮食者高达76.5%,高脂饮食者64.4%,而坚持规律服药者只占27.3,定期监测血压者更少,只有22.7%。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行为指导,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行为指导有助于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本组患者经过行为指导,随访一年中只有4例患者出现再发脑出血,占3.0%,低于文献报道的5.4%[3]。

3.2 根据调查情况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行为指导计划,并在出院后跟踪指导:①高钠饮食与血压呈明显正相关系,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g为宜。指导高血压患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调料,其次少食各种腌制品。钾具有促进尿钠排泄、抑制肾素释放、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产生等作用;钙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钙摄入增加时,促进钠的排泄可以降低血压;镁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与其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减少胞内钙含量以及促进血管舒张有关。建议高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钾、钙、镁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钾的最好来源,每100g食物含量高于800mg的食物有扁豆、冬菇、竹笋、紫菜、赤豆等;奶及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含钙量特别高;含镁丰富的食物有苔菜、荞麦、木耳、绿苋菜、大麦等[4,5]。②油腻食物对血压控制不利,提倡多吃鱼、鸡、兔、牛肉,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及防止血栓的作用;膳食胆固醇与收缩压的变化呈正相关系,建议少食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奶油点心、动物脂肪等。③戒烟、限制饮酒。④增加体力活动: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发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的时间。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等项目,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6]。⑤精神紧张、压力大的职业人群血压较高。要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过度焦虑、悲伤、兴奋等。⑥用药指导:坚持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切勿自行停药。

4 结论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再发的关键是控制血压。我们发现通过行为指导,使病人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及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秀玉,尹运佳.再发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6,26(5):8-10

[2] 葛霞.再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7,1(3):29

[3] Bac HG,Jeong DS,Doh JW,et al.Recurrence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 rebral hemorrhage[J].Cerebrovasc Dis,1999,9:102-108

篇4

有一部分健康人基础血压低于标准血压120/80 mm Hg,甚至只有90/60 mm Hg。当这类人群血压接近临界高血压时其血压增加比例高达40%以上,有出现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而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偏高状态下舒张压介于80~60 mm Hg者较常见,当收缩压降到正常值时,舒张压只有60 mm Hg左右,有部分患者产生血压偏低恐惧症,而私自停药后血压反跳而出现意外。因此医务人员如何指导患者正确判断个体化理想血压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高血压防治原则一般都以数值作为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健康状态基础血压的差异。因此为健康人群建立基础血压档案显得尤为迫切。

1 临床资料

1.1 职工体检资料显示20~45岁女性中有十分之一基础血压在90/60 mm Hg.,男性中基础血压在90/60 mm Hg的人群相对较少。上述人群无头晕等不良临床症状,并且血压值相对较稳定。

1.2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人群中有十分之一患者当收缩压>140 mm Hg时,舒张压却只有60~70 mm Hg,而服用降压药后,当收缩压

1.3 徐某,男,90岁,患高血压病多年,长期服用降压药,收缩压经常控制在140~120 mm Hg之间,舒张压则介于60~65 mm Hg之间。两年前恐惧血压太低而私自停药,血压反跳至170/70 mm Hg,后来出现脑梗死,经治疗后基本恢复。现要求其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30~120/65~60 mm Hg,二年来情况一直良好。

1.4 周某,男,76岁,患高血压多年,服用降压药后测得血压140/60 mm Hg,总是感觉舒张压太低,停药后反跳到160/75 mm Hg,又恐怕血压太高,反复停药与服药,找不到一平衡点。因产生恐惧心理,加上拒绝医师要求其服用长效降压药的建议而坚持服用短效降压药,有一阶段甚至每天要求医务人员为其上午、中午、下午测量三次血压,一度使医务人员无所适从。

1.5 姜某,女,73岁,患高血压多年,长期自行服用降压药,正常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为90/60 mm Hg,恐怕血压太低而停药,血压反跳到150/85 mm Hg,又减量服用降压药,血压为120/75 mm Hg,此时又出现头晕头疼等症状。

2 分析

2.1 在正常人群中血压的个体差异很大,按现有的高血压防治标准收缩压从

2.2 基础血压只有90/60 mm Hg的个体,收缩压从90 mm Hg增高到理想标准120 mm Hg,增高比例达33.3%,舒张压从60 mm Hg增高到理想标准80 mm Hg,增高比例也达33.3%。此依据就完全能解释基础血压90/60 mm Hg个体当血压只有120/80 mm Hg(理想血压)时,一部分人有时会出现头晕头疼等高血压症状,临床上往往会忽视高血压的诊断。

2.3 在大部分理想血压120/80 mm Hg的个体中,收缩压从120 mm Hg升高至140 mm Hg,或舒张压从80 mm Hg升高至90 mm Hg就已列为高血压管理人群,其实按数值计算,收缩压增高比例为16.7%,舒张压增高比例仅为12.5%。这一理念能为解决现阶段一部分35~60岁仅舒张压超过90 mm Hg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不理想的难题提供方向和依据。

2.4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目前缺乏健康状态基础血压资料,加上现有降压药中很难找到只针对降低收缩压的药物,因此医务人员仅能做到向患者解释收缩压偏高的弊端大于舒张压偏低的弊端。当然对于舒张压偏低的高血压患者,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也应考虑存在梗死因素患者的梗死风险。

2.5 医务人员(特别是乡村、社区医务人员)要慎用“你的血压太低了”“你的下压太低了”等容易误导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语言,因为缺乏患者的基础血压资料,所以很难判断生理性基础血压偏低或是降压过度还是病理性低血压。

3 结论

3.1 建议建立健康人群基础血压档案,建议把基础血压和血型一样作为一项个体化生理指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现基础血压在接近或达到90/60 mm Hg的个体,因提醒该个体要清楚自己的基础血压,为今后在高血压防治中给医方及时提供必要的原始依据。

篇5

《建议》强调,要把清晨血压作为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于提高高血压整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清晨血压管理首先要从清晨血压的监测评估入手,通过监测清晨血压来了解清晨血压的控制情况,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建议》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常规进行清晨血压监测与评估。对于高血压易患人群,也应进行清晨血压筛查。

l.清晨血压的定义。清晨血压一般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至10点之间的血压。当家庭血压监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毫米汞柱和(或)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即为清晨高血压。

2.清晨高血压危害大。清晨血压长期过高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严重危害:会造成心脏以及造血系统的血凝状态;损害大脑、血管和肾脏;引起心肌肥厚、心肌氧耗量增加;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诱发无症状的动脉硬化症、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缺血性中风;导致血管结构病变或功能改变;同时会引起蛋白尿的产生等。

研究显示,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6小时内。缺血性脑卒中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早上7~9点间比其他时段增加70%。

3.清晨血压评估。有3个方法:一是患者到医院测量,二是起床后1个小时内用家庭血压表测量,三是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清晨血压的变化。3个方法都可以使患者了解清晨血压监测的指标,其中家庭自测最方便实现。

为了得到准确结果,测量前需要把握“3个要”:一要在清晨服药前测量。二要在起床后1小时内,排空膀胱、排便后测量。这是因为排便前,由于张力刺激会使血压不稳定。三要在早餐前测量,因为进餐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这时的血压不能代表患者实际血压。此外,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为了防止性低血压,除了监测坐位血压外,还要注意测量站立位的血压。

4.清晨血压控制策略。在控制清晨血压增高方面,患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戒酒、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清晨血压。研究发现,重度失眠患者及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患者,清晨血压更容易升高,控制好这些疾病有助于降低清晨血压。

第二,避免剧烈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清晨是最危险阶段,此时进行晨练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第三,有效的降压治疗。药物治疗是最根本的措施,选用覆盖24小时的长效药物,才能使清晨血压控制效果更佳。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在清晨高血压阶段使用长效制剂,每天1次能保证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篇6

为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异常、SUA升高的关系,我们开展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SUA关系临床研究,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10月在北海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北海籍或在北海居住>10年高血压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例,女126例,年龄41~80岁。选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80岁。高血压病各证型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参照《心血管治疗指南和建议》[1]标准。血脂异常诊断标准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确立的标 准[2]:TC>5.72 mmol/L,TG>1.7 mmol/L,HDL-C3.64 mmol/L。尿酸升高按国际高尿酸血症(HUA)定义标准[3]:SUA男>420 umol/L,女>357 umol/L。中医辨证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为依据。将高血压病分为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4个证型。

1.3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并排除合并糖尿病、甲状患者。

1.4方法 由3名中医主治医师对每例高血压病患者采集病史并记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别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由副主任医师审核确定证型。患者禁食12 h后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 mL,用美国德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TC、LDL-C、HDL-C、TG 、SUA。健康体检者50例按同样方法检测血脂、SUA。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各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分布,见表1。

2.2高血压病各证型血脂、SUA异常情况 200例高血压病血脂异常152例,占总数76%,TC升高141例、LDL-C升高74例、TG升高58例、HDL-C降低4例;SUA升高76例,占总数38%。各证型患者血脂、SUA异常率比较,见表1。

2.3高血压病各证型血脂、SUA水平比较,见表2。

2.4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 本结果高血压病各证型组、对照组血脂、SUA异常率比较;TC、TG、LDL-C、UA水平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P

3讨论

目前中国高血压人群已高达2亿;>18岁居民血脂异常率为18.6%[5];HUA约占总人口的10%[6]。本研究200例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率高达76%、SUA升高为38%,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我国普通人群,表明高血压患者易并发血脂异常及HUA。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高血压常与高脂血症、HUA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存、互相影响[5-6]。因此,对于高血压治疗,要同时控制高血脂、HUA。与文献报道[7]相比,本组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率、血脂水平也较高,考虑与本地区为沿海城市,人们进食较多高胆固醇、高嘌呤海鲜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血脂、SUA升高与痰湿壅盛关系较大。表明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的主要病机。中医学古籍中虽无"血脂异常"之病名,但其关于“脂”“膏”的论述与现代医学的“血脂异常”非常相似。古人认为,本病多发生于“肥贵人”,乃“膏粱之疾”。《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这意味着本病的发生与肥胖、过食肥甘厚腻密切相关。素体脾虚或过食肥甘厚腻有碍脾之运化,脾之运化失常,则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变为痰浊。因此,痰湿内阻是血脂异常的基本病机[8]。现代大量医学临床与实验研究已证实了高脂血症为血中之痰浊.。

《金匮要略》有:“盛人脉涩小,……历节疼,不可屈伸”的论述则阐述了肥胖脾虚湿盛体质易发痛风之病机。现代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也是代谢紊乱所致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使过多的尿酸停于体内形成有害之物,与“浊”相似[10]。

总之,本研究结果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润霖,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60.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

[3]心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专家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4):253-256.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5]赵文华,张坚,由悦,等.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06-309.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1-30.

篇7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显示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龄化的加剧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国情问题,根据我国人口总数及老年人比例,预测到201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 亿[1]。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剧增,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而通过社区干预及用药指导,能够更加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防止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本院12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在50~85岁。

1.2社区干预方法

1.2.1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正确认识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规律,充分认识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掌握锻炼和提高生活方式的能力,积极配合医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从而由被动的依从型改变为主动的参与。一般主要形式为不定时间的宣传讲座、了解情况、指导运动、饮食,定期赠于印刷的宣传册,组织观看教育视频等。

1.2.1.1用药指导 教授选药原则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注意事项,联合降压的好处等。督促遵医用药、连续用药。

1.2.1.2血压监测指导 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期间,建议患者每日至少监测血压一次,若有性低血压发生的患者,建议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尤其是改变前后的监测,若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建议至少1w监测一次血压。

1.2.1.3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血压平稳的基础,告知患者:①饮食适时定量,不饥不饱,不暴饮暴食。②中国绝大部分高血压为食盐依赖性,建议高血压患者食盐摄入量每天应限制在3g以下。③多吃含钾的食物。含钾的食物即可以保护心肌细胞,还能缓解因钠多引起的不良后果,但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时,则不宜吃含钾多的食物,否则会因少尿而引起体内钾离子蓄积过多,导致心律失常以致心脏骤停。

1.2.1.4行为指导 指导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①定时睡觉,保持充足的精力。②杜绝着凉。在寒冷季节室温维持在20℃上下,外出应加强保暖防护。③穿宽松衣服。平日注意裤带、领带、鞋带等不要勒紧,防止因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使血压升高。④居住安静场所,避免各类噪声干扰。⑤严格禁止吸烟。⑥保持良好的娱乐习惯,不做不利于健康的活动,饮少量红酒。

1.2.1.5指导患者定期行常规检查 测心电图、眼底检查、血脂、血糖、肾功能、尿常规等全身检查,以了解是否出现并发症。

1.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患者档案 建立患者档案有助于了解病史及病程进展情况。严格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压,在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用药调整。

1.2.3由家人监督患者行为并参加到各类活动中 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主要依托于家庭,家人的作用永远不会被任何事物所替代。主要表现在家人即能提醒患者按时按点用药;又能照顾到许多患有合并多种疾病和认知与行为能力受损的老年患者。整个家庭的支持可有效的改变患者的不遵医服药行为,同时也是患者拥有良好心态的前提条件。

1.2.4心理干预 心理社会因素不仅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高血压转归、预后及治疗效果[3]。高血压患者在住院后,环境变化较大、缺乏了解疾病的知识,通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心理、行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诸多不良心理方面原因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条件,因而社区心理干预的意义十分重要。主要的干预方法是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心理支持疗法是针对高血压患者不同的心理症状而言,用关爱、启发、鼓励、说服等方式[4]。放松疗法主要由默想、练功等。因此,不仅要掌握老年性高血压诊治方法,更应该加大加强病患的社区干预力度,有效防止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升高,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的压力。

1.3判定标准 显效是指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处于正常范围内;舒张压下降>120 mm Hg或收缩压下降>130 mmHg。有效是指舒张压下降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的实验数据经正态性检验,数据呈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各组之间比较用Mann Whitney U检验(非参数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

2结果

干预组显效51例(65.4%),有效24例(30.8%),无效3例(3.8%);对照组显效25例(32.1%),有效38例(48.7%),无效15例(19.2%)。显效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同时也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在增加,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工作,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特点,作出合适的治疗与教育计划,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饮食、运动、和用药指导以及在其他各个方面宣传宣教工作,促进患者养成防治该病的生活方式,使的疗效最大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本研究显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确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的负担。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较好,大大的减少疾病的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老年高血压治疗护理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护理的成本也较少,较好的控制血压能节省患者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赵怀娟,朱艳松.老龄化研究新视角及其政策因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5):1969-1970.

[2]陈晓晴,郭彩云.家属参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2,29(1A):47-48.

[3]陈雪萍.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4,12:163-164.

篇8

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高,特别是中老年人,现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高血压及其伴发的并发症已经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性,更有甚者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病及肾脏并发症,如脑出血、心梗、肾损伤等[2],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而对患者进行一些正确的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指导,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中很重要的一项临床工作。现将相应的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健康指导的具体措施总结并报道如下。

1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普及

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很常见,是以体循环的动脉压持续升高导致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不仅发病率高,且还能引发严重的脑、心、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导致患者致残或死亡,故需引起患者的注意,提高患者其严重性的认识。其中向患者普及其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以为患者提供其观察的指标,为:在不使用抗高血压的药物及安静状态下,其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大于90mmHg。且长期不控制的高血压病可能会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压危象等。

2各并发症的健康指导

2.1冠心病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故对这类患者需在注重控制高血压的同时也需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少吃或者不吃动物的脂肪和高胆同醇类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油炸的食品等[4]。因高脂饮食可出现肥胖,诱发动脉硬化,故高血压的患者应以多素食、清淡为主[3],适宜进食低脂及低胆同醇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或选食用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比如海带、芹菜、海参等[5]。同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了解有无该并发症发生。

2.2脑血管病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故对于此类高血压的患者,需进行心理指导。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活和工作情况等,进行对应开展心理疏导治疗,鼓励患者常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并遇事需冷静,耐心,不急、不躁等,以避免其不良情绪的刺激,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建议患者若有头痛、呕吐或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时做脑CT检查,以及早发现脑血管病。

2.3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率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对于此类的患者,需嘱其长期地坚持按时合理地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对于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可导致患者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故需定期复查其电解质,并注意补钾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必须长期坚持地服药,不能因为一时的血压正常而自行停止服药。同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了解有无该并发症发生。

2.4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对于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其血压的变化,要定时间、定、定血压计及定测量的部位地对血压进行监测,一旦发生严重变化时,排除脑血管意外,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并及早地预防血压的过高,防止发生高血压脑病。

2.5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故对此类的病人除了要定期检测其血压及长期定时服用降压药之外,并要密切关注其肾功能的变化,以防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

2.6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对于此类的患者,需嘱其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好休息及活动时间,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及不能突然停服降压药,需要时应慢慢减药。当出现此危象时,首先需用解痉扩血管的药物以缓解其症状,再长时间坚持使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

3出院指导及随访

告诉患者出院后应严格遵医嘱服药,每天测压,做好记录,并定期复查,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对出院病人由专人负责,通过家访、、电话随访等方法进行指导。每月随访一次,并采用自制的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信息反馈调查表在出院后每个月对病人的治疗情况、遵医行为等内容进行调查。

综上所述,对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通过在饮食、活动、休息、用药等方面的正确指导,使患者的观念得到改变,能让患者更加正确地认知高血压及高血压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从而从生活饮食上,均有个科学的指导,使得患者的血压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陈小凤.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调查分析与健康指导[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6,5(5):69.

[2]刘爱菊.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医药卫生,2005,6(12):74.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保医疗体系的建立,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在住院病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老年患者依从性差、健康观念淡薄,常常处于被动治疗的地位。因此,在老年病人住院期间,我们要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健康教育,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实时心理疏导,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住院后,由于常规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而极难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儿女不能经常在医院陪伴、照顾,老人会感到孤独、寂寞,并因此而焦虑、烦躁。在治疗中常常因为一点小事,都可以引起情绪波动。这样会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其结果必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作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病人,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听取病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耐心,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了解其心理特点,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与护理。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1.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维持正常体重 高血压病与身高、体重、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据美国心脏协会研究,过多摄入任何类型的糖,不仅引起肥胖,而且是引发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的重要原因。所以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有助于降低血压,从而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高血压病人饮食宜清淡,忌食动物内脏,动物油类。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对合并心衰患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刺激性饮食及腌制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山楂、大蒜、海带、芝麻等。

1.3 吸烟与饮酒 吸烟可降低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利于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还有,香烟里含有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管腔变细,周围小动脉的阻力增加,这就可以导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进一步升高,更容易造成“中风”。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尽早戒烟。饮酒宜少量、有规律,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指南中指出:少量饮酒,大约每天15克(相当于6%酒精度啤酒250ml,12%酒精度葡萄酒125ml,烈性酒25ml,可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1]。

1.4 药物指导 高血压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生服药是本病的防治难点,再加上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生活自理能力均下降,服药常不规律,血压难以控制,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加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指导尤为重要。首先,降压药物应采用较小、有效的治疗量。其次,选用长效剂、控释剂和缓释剂,这样可以减少服药次数,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还可以持续维持降压药物的浓度,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如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另外,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即个体化用药。高血压病人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保持血压的稳定。

1.5 休息与运动 高血压病人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应多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要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建议运动时的最佳心率=180-年龄,超过这个心率后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老年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对高血压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 健康教育的实施

2.1建立健康教育评估表 由责任护士根据评估表的内容对病人的饮食、运动、用药等予以具体的指导。

2.2 建立宣传册、宣传栏 将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印成小册子,给患者人手一册;在病区宣传栏内对高血压病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册、宣传栏的内容要定期更换,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先进性、实效性和实用性。

2.3 建立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通过电话随访,了解病人的需求;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个性化的追踪服务,并提醒病人随时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篇10

高血压的检出

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俗称“无声杀手”。建议正常成年人至少每2 年测量1 次血压,利用各种机会将高血压检测出来。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的重要性 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及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测量的血压值应当准确。血压测量规范见附件2 。

血压测量要点 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规范血压测量操作程序和如实记录血压数值。测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被测者取坐位,测压时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听诊以柯氏音第Ⅰ音为收缩压,以柯氏音第Ⅴ音(消失音) 为舒张压。2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则血压读数取偶数,读数精确到2 mm Hg ,避免尾数“0”偏好。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以显示的血压读数为准。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如血压达标且稳定,一般每周自测血压1 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则增加自测血压次数。

有计划地测量成人血压 有计划地测量辖区全部成年人的血压,建议正常成人至少每2 年测量血压1 次。

机会性筛查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利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如老年活动站、单位医务室、居委会、血压测量站等测量血压;通过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基线调查等机会筛查血压;在各种公共场所安放半自动或自动电子血压计,方便公众自测血压。

重点人群筛查 在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对>35 岁的首诊患者应测量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如血压130~139/ 85~89 mm Hg、肥胖等) 筛查,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 次。

初次发现血压增高的评估 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 mm Hg 和(或) 舒张压≥90 mm Hg者应进行评估处理,如收缩压≥180 mm Hg和(或) 舒张压≥110 mm Hg 者,立即考虑药物治疗并建议加强随访监测血压,应在2 周内多次测量血压;如可疑高血压急症,立即转上级医院。如收缩压140~179 mm Hg和(或) 舒张压90~109 mm Hg者,建议随访观察,至少4 周内隔周测量血压2 次。

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收缩压≥140 mm Hg 和(或) 舒张压≥90 mm Hg ,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

收缩压≥140 mm Hg 和舒张压≥90 mm Hg 的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 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而舒张压

血压水平分级 >18 岁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定义和分级见表1。

按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水平分层

影响预后的因素 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临床情况。

对初诊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参考附件3。各地在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基本”要求和“常规”要求两个档次(表2) 。

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发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 层(表3~5),主要内容如下。

低危:1 级高血压,且无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2 级高血压;1 级高血压并伴1~2 个危险因素。

高危:3 级高血压;高血压1 或2 级伴≥3 个危险因素;高血压(任何级别) 伴任何一项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肾功能受损) ;高血压(任何级别) 并存任何一项临床疾患(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等) 。

篇1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已经达到了2亿人。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也是心脑血管等诸多疾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因素,但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不足30%,治疗率仅为25%,控制率仅为6%[1]。高血压并发症常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承重的负担。据社会医学专家分析,吸烟、膳食不平衡、缺乏体育锻炼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上升的主要原因。许多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综合防治。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浅谈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策略。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基本形式,是显著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转变不良生活方式,培养健康行为的最佳手段。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众多,且每年还不断涌现大量新病例。临床检查只能发现少数非早期的病例,通过治疗只能使已发现的患者缓解症状,降低血压水平,并不能解决引起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减少新患者的迅速增加,故治疗在整个高血压防治中效果局限。高血压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如不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年龄增长等。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法改变遗传和年龄因素,但影响高血压疾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等高危因素是可以并只能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才能实现改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社区综合干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从医行为干预

从医行为差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行为因素。实验研究表明,抗高血压药物确有效果。降压药物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但目前患者的从医行为很不理想。患者的从医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服药从医性和医生多种非药物治疗建议的依从性。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遵医行为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3心理指导与干预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阔,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还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对于精神压力大、心情抑郁的患者,社区护士应尽量了解其压力的来源,配合家属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和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心理疏导,使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精神压力。还应建议他们参与社交活动,提倡选择适合个人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人的社交机会,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4 膳食指导

调整膳食结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食用油用量小于25g/d,尽量少食用猪油、牛油、肥肉、全脂奶等动物性油脂及动物脑、脊髓、卵黄、鱼子、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4.2 减少膳食钠盐摄入量。医学专家建议,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和有高血压家属史者,应减少到5g/d以下,以1.5~3.0g为宜。

4.3 增加膳食钾和钙的摄入。研究表明,钾可以缓冲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富含钾、钙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菌类和鲜奶类。建议还可以选择食用含钠底钾高的"低钠盐",能达到限盐补钾的双重作用。

4.4 戒烟限酒。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饮酒已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提倡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

5 体重控制

体重增加所致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首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正常体重指数(BMI)18.5~23.9,≥24者为超重,≥28者为肥胖。腰围/臀围之比:男≥0.9,女≥0.85者为向心性肥胖。减肥速度因人而异,以0.5~1.0kg/w为宜,初步减重不要超过原来体重的15%,不要采取极端饥饿的方法达到快速减重的目的,关键是要控制膳食脂肪和热量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增加热量的消耗。

6 运动锻炼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认为,运动、饮食及压力处理这3种方法联合起来运用才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2]。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是预防高血压,降低心脏病的风险的良好方法之一。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有"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对血压有好处,强度比较大的运动反而在短时间内会使血压提高。锻炼强度和方式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出现疲劳或明显不适为度,如果运动后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是适宜的。适当的运动量可考虑"1、3、5、7方案",即至少活动1次/d,至少活动30min/次,至少活动5d/w,活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年龄(岁)"[3]。运动项目可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及爱好决定,如快步行走、慢跑、游泳、健身操、太极拳等。

7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行为干预

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管理以家庭为单位,不仅仅是因为此病的家族聚集性,更是因为一个人的健康观念、生活方式、从医行为的改变往往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深入家庭,发现问题,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提高家庭功能的作用,彻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措施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社区护士应根据社区人群需求,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制定干预计划,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使高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

参考文献:

篇12

初发高血压,建议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先诊断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目前来说原发性的高血压不能根治,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控制。

长期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西药的副作用是很少的,国外通过长期的试验证明这些西药是可以进行长期服用的。另外这些西药的副作用的影响要比其不吃药的危害性小得多。

有些患者就是不想吃药,因为怕吃药后就停不下来了。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正确的,现在世界上治疗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药物控制,延缓高血压对人体器官的不可逆的毁坏。不吃降血压的药物可能会花更多的钱和精力去处理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一些血压高得不是很离谱或者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降低药物服用量,如果血压很平稳甚至可以适当停药。

另外早期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进行适当的运动对高血压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说游泳、慢跑、太极等不是很激烈的运动对高血压病人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去运动的话最好是在自己的血压比较稳定的时候才去运动。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根治

继发性的高血压患者,对其引发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是有希望根治的。

比如一个患者,血压很高,检查发现是因为肾血管的狭窄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后来将肾血管扩张,血压就降下来了。还有一些是肾上腺的问题,有位高血压患者就是因为肾上腺上有一个良性肿瘤,肿瘤摘除后血压就不高了。

所以对一些早期的或者是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去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如果是幸运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话是很有希望进行根治的。

高血压自行买药有危险

不少高血压患者拿医生之前开的处方自己去药店抓药服用,这样会有危险!目前来说,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类,就大的分类来说,常用的高血压药物就有5~6种。我们选药要注重下面几个因素――

长效:我们使用高血压药物的时候都是主张长效。长效的意思就是说吃很少分量就能维持血压稳定了。

副作用少:因为高血压药物是长期服用的,所以必须要副作用比较小的药物。

对身体器官有保护作用: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的栓塞,心脏的损坏或者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如果服用的降压药能降低这些损害是比较好的。

不过如果血压比较高的话就要进行药物搭配治疗,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同时有糖尿病,胆固醇高等其他症状的话要进行综合治疗搭配。

另外要告诫患者的是,医生给患者开了降压药,患者吃完后就自己到药店买了。其实医生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是根据病人当时的情况开的,当患者吃完药后,病情可能发生了变化。有些情况下患者出现其他表现要换药,比如之前使用的那个药物控制不好,或者要限制其副作用。自己去药店买药不是不可以,但是建议患者最好定期回医院检查。

非洛地平缓释片介绍

商品名:康宝得维

药理作用:本品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