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6: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百家讲坛的感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历史的天空中,《论语》,《庄子》等古代文学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但它们在遥远的天空中却显得孤单、寂寞,很多人没能感受到它们的温暖。然而,有一档节目,却像一架望远镜,使这些散落的星星重新放出光芒,射进每一个人心灵,它,就是《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自2010年7月9日开播以来已播出1000余期。它就像一个开放的大学,雅俗共赏,将许多晦涩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于民众之中,正如它的栏目宗旨一样——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如开放的胸襟通向大众的桥梁。
在《百家讲坛》中,出场过无数位学术界的泰斗,可谓是众星璀璨,百家争鸣。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于丹、王立群、曾仕强这三位讲师。
于丹,三位讲师中唯一的女性,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清新浅显的讲述博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每逢讲课,她总是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横生,让每一位观众感到放松,继而豁达地去接受她所讲的一切。
和于丹相比,王立群教授则更显幽默风趣。扎实的史学知识加上浅显易懂的语言,便是他最大的特点,记得在《百家讲坛》说吕后、项羽时,他讲了匈奴单于给吕后言辞粗鲁的“求爱信”,又用公安部长、边防军等词语把我乃至全场观众逗得乐不可支。
而在三位讲师中年纪最大的曾仕强教授则更像一个活泼的老顽童——笑容满面,显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的演讲水平更是出神入化,一句看似粗俗的话语,细细品味,却蕴意万千,即使是那些晦涩难明的古文图刻,也能在他的讲解下,化腐朽为神奇,深入人心。
前言
当《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超级女声》等综艺选秀类节目在我国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一个起初并不起眼的文化类栏目却在人们的不经意中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迅速成为了社会、媒体竞相议论和报道的焦点。它就是目前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的名牌栏目――《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栏目的走红确实是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它“先天不足”。不具备成为一个名牌栏目的主客观条件。其节目内容学术性与文化味较浓;节目形式相对单一;而播出的时间更是无人问津的“睡眠时间”。
因此,2004年下半年。栏目开始实施新的定位策略。由原来的“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转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由原来的大学讲堂转入演播室录制。《百家讲坛》的“翻身仗”是以阎崇年主讲的系列节目《清朝十二帝疑案》为标志的。从那以后,节目找准了自己的内容定位――传统历史和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在电视上传播传统历史文化和知识,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邀请能说的名家,选择好话题,把话题说透。就这样,《百家讲坛》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结下了不了之缘。至此,全新的栏目形式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并延续至今。
一、受众定位准确
长期以来,中国广大观众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接受的知识面比较窄。当然,这是受到客观地域、文化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渴望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更希望能够获得这些历史文化和传统知识,能够“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以满足他们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的社会化需求,并能为我们当代所用。我国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俨然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宝藏。
就在这一背景之下,《百家讲坛》(2004年改版后)准确的把握了其栏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观众。栏目定位以传授优秀中国历史文化、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坚持大众化,不搞权威化:坚持民俗化,不搞学术化。”栏目将目标受众专门指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锁定了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以及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观众、众多老年知识份子、爱学习的中年妇女、大中学生等。
根据《百家讲坛》栏目组调查,中原地区有很多农村人爱看《百家讲坛》。他们知道很多历史故事,但来源都以民间口头传说为主。《百家讲坛》中所讲的与他们知道的不一样,有些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渴望知识,但他们已有的知识都比较杂。缺乏系统的梳理。他们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并不很清楚。而《百家讲坛》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可见,《百家讲坛》栏目找准了受众,摸清了他们的心理,因而能够广受关注、收视率节节攀升。
《百家讲坛》栏目能够在广大中原地区流行,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很多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和事件,很可能就发生在你我所处的地方。让观众备感亲切,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能一下子拉近观众与栏目、与历史、与文化的距离。
二、题材选择得当
1.适应认知结构
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提高大家的文化修养,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必然要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和专业深度。但是,电视不同于报纸,信息转瞬即逝,无法保存下来让观众慢慢思考和细细品味:另一方面。过于高深的内容也会大大限制节目收视群体的范围,使一般文化水平的百姓无法接受。这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传播效果。因此。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注意选题的可讲性,要选择受众易于接受并且专家也可以深入浅出讲解的知识。这个问题则涉及到了人们的认知结构了。
心理学家认为: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和信息,会很容易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过程,并与原来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与分析:而相反的,对于那些不具有相应知识经验,也就是不熟悉的信息。在接受过程中则会发生认知障碍,即难以理解或不愿意接受。为适应受众的认知结构,《百家讲坛》栏目选择了适合电视化手段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充分挖掘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其原因就在于历史文化类题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适合讲解。它并不需要观众有深厚的文化储备和积累,就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感性思维。再配上电视这种比较丰富的传播媒介,更易于为一般的受众所接受。并能迅速产生共鸣和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相比之下,自然科学类选题逻辑严密,需要接受者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它适合用数学和公式来表示,而不适合用电视图像来解释。同时,它调动的是观众的理性思维,感性的画面加上理性的思考会使受众容易疲劳,产生接受的障碍。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百家讲坛》开播初始无人问津,而改版之后迅速走红的疑问。
2.注重经典。体现时代性
《百家讲坛》栏目在选题时,兼顾经典重温和与时代相结合。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文化继承和发展。其策划了很多有关历史题材以及中国古典名著的经典选题,如《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红楼梦》、《聊斋》、《西厢记》等。同时,在讲解这些历史选题时也非常注意与时代性的结合。如:在《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的讲座中,将老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和现代人的离婚现状相结合,把老子的话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作为现代人的心灵鸡汤。在《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中,将金庸小说的爱情故事做了现代化的、模式化的归纳,分为几种:英雄美人式(如郭靖和黄蓉)、感动天地式(如杨过和小龙女)等。另外,《百家讲坛》还策划了诸如“身边的礼仪”、“购房的陷阱”、“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等与时下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代话题节目。
其选题大多都是些观众有所了解但又不太深入的话题。其中既包含了经典。又注重与时代热点、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相联系。能就近说远、借古论今,自然形成了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提高了观看对节目的兴趣和期待。
3.注意延续。体现系列化
《百家讲坛》栏目的选题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就是其系列化。其非常注重节目的前后关联。呈现一种“集中火力,精耕细作”的态势。同一系列的选题由同一个主讲人或几个主讲人同时完成,内容上则是向纵向延伸。如:刘心武将《红楼梦》的讲座分为“揭秘秦可卿”、“贾府婚配之谜”等二十多讲。其中,针对秦可卿一个人物的分析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专题,探寻其“抱养之谜”、“生存之谜”、“被告发之谜”等。《清十二帝疑 案》则从努尔哈赤一直讲到宣统,将大清王朝的历代皇帝细细数来。
选题的系列化扩容了节目的信息量,增加了同一题材节目的总时长,给更多信息量的输出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演讲人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且。系列化的选题增强了节目的“厚重感”和份量。分散的主题容易使节目陷入单薄的陷阱,很难像系列化的节目那样集中火力就某个专题在观众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冲击感和震撼力。因而,《百家讲坛》栏目选题系列化的运作增强了节目的纵深感。使其作为学术、文学类栏目的厚重感和历史性得到体现。
三、表现手法新颖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学术性栏目,其在形式安排上。为了使讲述更生动、更能吸引人,在某些方面创造性的借鉴了电视剧制作的手法。简单地说,就是将讲述变得故事化和戏剧化。爱听故事是人的本性,电视有着天然的“讲故事”的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因为电视是一种叙事性的媒介,能满足人类对故事的渴望。这点在电视剧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百家讲坛》讲述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叙事性的过程。故事化和戏剧化的运用使《百家讲坛》创造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神话”:使那些原来只有专业人士和少数观众关注的学术问题、文化问题、历史疑问。通过栏目的表现方式,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1.把学术研究变成戏剧剧本
《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实际上我们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我们要和主讲人一起培养编剧的能力,把他们的学术成果变成剧本,让口播类节目故事化、戏剧性。”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和说教。更类似于讲故事、说评书。在学术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脚本中的主角、配角。有情节、有冲突。《百家讲坛》真正的把学术成果变成了“剧本”。
2.寺巴系列讲座变成电视剧
通过戏剧剧本所演绎出来的,则必定将是一部生动的电视剧。并且。在学术的指引下,其必然是具有相当份量、具有学术和文化性的史实剧。《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我们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悬念性、单线条和戏剧性是我们总结出来讲座节目和论文不同的地方。作为口播类节目必须要有悬念牵引。”他同时分析《清朝十二帝疑案》之所以成功一是老百姓已经不满足于戏说,希望能找到历史的真实。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个“疑”字。悬疑永远都是电视剧的基本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未卜,悬疑丛生。
为讲好故事,节目打出了“悬念牌”。把每期节目内容编成一个故事,把人物命运和矛盾冲突设置成各种悬念。在每期节目开头时设置一个总悬念,紧接着专家在讲述中又设置层层分悬念,成为每段内容的衔接点和转折点。吊足了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使得观众不愿离开电视荧幕。在节目进行中。专家用自己的学术见解解释、分析一个个疑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节目还把这些历史故事像电视剧一样系列化,一个接着一个讲。在每期节目结束之前提出下一个故事的悬念,将悬念贯穿始终。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新颖的讲述手法。满足了人们听故事的愿望,让观众在享受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故事化、戏剧化的讲述,也赋予了《百家讲坛》栏目独特的审美特征,其恰到好处地处理了电视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是其栏目取得高收视率的制胜法宝。
四、结语
易中天教授最早从央视讲坛成名到超百万版税的《品三国》热销走向全国,出身大学讲坛的他据说目前已经回归学术界了;于丹教授从央视讲坛成名后也频频亮相于各个主流媒体和盛会,俨然成为著名学者甚至文化明星。她从写昆曲的《游园惊梦》销售惨淡到有炒冷饭之嫌的《于丹论语感悟》,她走了个圈,可以看出来她在写作方面正走下坡路,这也是出版方的无奈,热点形成了,明知道成本增高,销售趋缓,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了。
其实,自从百家讲坛图书热销开始,评论界,文化界甚至普通百姓就有声音质疑如此通俗演义似的说古文化现象是否能够真正有益文化发展?可是,强势媒体的宣传炒作轻易就掩盖草根的微小声音,不断推出的各种图书热销,“央视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甚至成为广告语,引以为豪的顺口溜,这也直接引发各家出版社无论是否擅长讲坛内容的出版都竞相参与到相关出版项目的“高价竞标”中去,书店设专区集中展示销售讲坛内容为主的图书和相关光盘,甚至有人(机构)专门销售百家讲坛系列的出版物,由于百家讲坛图书的热销也带动社会上相继出版一大批各种各样的讲坛书、论坛书。这里既有各家电视媒体,也有出版社,还有各个行业组织单位组织的,前面提过的曲女士养生书就是从地方电视走向全国甚至跨出国门(版权输出)。
这不啻是一场媒体的盛宴,出版社发财的好景象。读者随着各家媒体的宣传也以买本于丹的书为自豪和兴奋不已,这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的文化好现象吧?我不知道,当时的主流媒体有发出异样声音的吗?那时即使有,也一定是被淹没在更多人的喜气洋洋中了吧。
不过,随着最近出现在江苏无锡一个图书签售活动中的一记耳光,各家主流媒体都纷纷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感到可惜的,有感到愤慨的,有质疑双方当事人的,也有反思论坛主办方的,不过还没有看到质疑出版社的,作为出版人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现象。
当前,电视的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从各类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相亲节目、竞技类节目,到电影、电视剧等等,无不体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这正如当代重要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描绘的那样:“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伴随着泛娱乐化现象,电视作为当今最具话语霸权的媒体,其原本应该具有的核心责任——社会文化传承这一职能,被弱化。然而,仍然有部分电视节目在娱乐至上的重重高压下,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一责任,严守节目宗旨,积极传播社会文化,充分发挥了电视的教育功能。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央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
一、电视媒介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意义
电视媒介具有教育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如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所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惟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①
这里所说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电视作为一个综合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大众媒体,它所承担的传承社会文化的责任。美国社会学家拉斯维尔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将知识、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承下去。……媒介传承文化的功能,使个人在开始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都能通过持续的社会过程而融入社会之中。”②
充分发挥电视媒介传承社会文化这一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作为大众媒介,电视传承社会文化的方式与学校和书本不同,学校采取人人相传,人书相传;书本采取文字相传,这两者都要求一定的门槛,学校要求学历、年龄、时间等等,书本要求识字解文,而电视则什么都不需要。所以,电视的影响力是非常广泛的,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文化传承作用,对于公民接受优质的持续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体系、传承发扬社会文化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电视媒介能否传承社会文化
关于电视媒介能否有效地传承社会文化,学界一直颇有争议,争论最大的焦点就是电视媒介与社会文化的属性矛盾能否调和。也就是说,电视作为大众媒介是否适合传承社会文化。
一种观点认为,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其本身具有浮浅的、娱乐化倾向。由它所传播社会文化中的精髓必须屈从于其本身的传播规律,大多数内容被异化了,所以说电视不是传承社会文化,而是对社会文化的恣意掠夺与侵犯。其实这一点,我们从《百家讲坛》的发展历程是可以看出端倪的。最初《百家讲坛》的节目定位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主讲人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如杨振宁、丁肇中、霍金等大师级专家学者,然而这一高端定位的最终结局是曲高和寡,收视者寥寥无几。为了生存,《百家讲坛》开始放下身段,让“专家学者”为群众服务,把收视人群定位于初中以下学历,才有了后来的红火局面。
另外一个观点认为,电视传播社会文化是适合的,仍以《百家讲坛》为例,他们认为《百家讲坛》的开办与红火是中国人近几十年来生活富裕后,寻找文化依靠的必然,“在全民教育程度以及大众自觉寻求理想教化的自觉性尚未达到一个理想高度之前,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上开办这样一档普及知识传播思想的节目,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③
据统计,《百家讲坛》开办10年的时间,所传播的传统文化范围非常广泛,从《三字经》、《千字文》到《论语》、《老子》、《庄子》等名家名著;从秦汉三国,到明清民国等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几乎无所不包。广大电视观众在享受视觉愉悦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性情。
综合分析上述两种观点,笔者认为虽然电视媒介在遵从传播规律的同时,使社会文化有了部分的偏离和缺失,但是它的传播功能和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我们更应该发扬类似《百家讲坛》、以传播社会文化为已任的电视节目,使它们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更好地为社会和大众服务。
三、电视媒介传承社会文化的优势
相较于口口相传、文字相传,电视媒介传承社会文化的历史尚浅,有极大的局限性,但它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1、可视性、趣味性优势明显
正规学校教育的社会文化传承,一般是采取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特点是口口,文字书本相传。而电视媒介传承社会文化则采取声画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可视性和趣味性非常强。
以《百家讲坛》为例,我们可以先看一组统计数据(见上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讲座内容,在学校讲堂中和电视荧屏上的视觉元素是不一样的。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具有可视性,它借助电视媒体的优势把所要传播的内容变得更加灵活,使观众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获得较强的感官愉悦。
这里对《百家讲坛》的视觉元素进行解读,具体感受一下电视媒介的传播魅力。
首先,作为讲座内容有效补充的视觉元素,包括节目的片头、片尾、片花、预告短片、节目回放等,制作精良,极具视觉冲击力,它们是讲座内容的有益补充,有“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造成观众强烈的期待视野,使讲座还没开始就得到强化。如《梁祝传奇》的预告片采用Flas,画面浪漫而飘逸,配以淳厚的男中音、优美的小提琴曲《梁祝》,让人获得优美的视听享受的同时,对即将播出的节目充满期待;如《墨子的药方》的预告片则采用的是水墨画为主的方式,配以红色的字幕提示关键词,配乐则是古曲,给人以厚重的感觉。
其次,在讲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配以贴切的画面,包括幻灯片、Flas、电影电视片断、图片、照片等视觉元素来加强讲座效果,并设置关键词、字幕等,力求最大程度地提高传播效果,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但是讲座内容的不同决定了视觉元素的差别,比如在《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焚书坑儒》中,主要运用字幕提示的方式,另外影视片断的运用也比较多,色彩红黑,和内容的抑郁以及主持人的性别色彩相贴合;而在于丹的《论语感悟》中,大多运用的是Flas制作的短片与字幕,色彩以青蓝淡雅为主,片子明快而轻松,符合讲解内容(类似西方心灵鸡汤的形式)和主讲人的女性气质;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中配合玄奘西游的艰难险阻,片子多用影视片断中的名山大川、云雾缭绕来阐述,色调凝重而不失轻快,表达了玄奘虽“历经万难,终得圣经”的历程。
2、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新闻、政治、经济、体育等信息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医疗、保健、美容、相亲、励志、竞赛等节目应运而生。电视媒介涉及的内容的广泛性显而易见。
从《百家讲坛》节目的内容来看,它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节目开办三年后,开始偏重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迎合了当前社会的“历史文化热”的潮流。
在《百家讲坛》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04年阎崇年开讲的《清十一帝疑案》、2005年刘心武的《揭秘〈红楼〉》、纪连海的《历史上的和绅》、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2009年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等,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用生动简练的方式传播给电视受众,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潮。
在节目内容影响广泛的同时,大批学术界人士由幕后走到台前,完成了他们学术生涯的“声名”蜕变,成为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学术名星和电视名人。
结语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介虽然受到网络的竞争和挤压,但是它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并不反对它所具有的娱乐精神,但是,我们更应提倡电视所肩负的传承社会文化的重大责任,这是它的核心职能,这对于塑造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塑造当代国人的性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261
②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 译:《传播理论:起源、应用与方法》[M].华夏出版社,1999:349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相对于其他男性学者的刚健狷狂,于丹以端庄温柔俘获了大众的心。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白话诠释经典,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事之道,而她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即图书版《于丹〈论语〉心得》[1]也以60万册的惊人首印出版问世,超过了《易中天品三国》[2]的55万册首印量。观众评价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登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从易中天开始,后有纪连海、阎崇年,而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以《论语》系列再次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大学教授。曾经最早接受“百家讲坛”是从金正昆、阎崇年开始,印象很深。后来又推出很多“续貂”之作,不免驳杂。但于丹已悄然用《论语》成功争取为“百家讲坛”的全新商标,而她也已经以“新人”的姿态一夜成名,荣登学术界“当家花旦”。不论其初衷是怎样设计的,整个过程有否享受折扣或VIP服务,可她已经在此次购物中获得很多超值赠品了。至于于丹所讲《论语》的新内容,确是起到了酷似“文化下移”的作用,让识字的不识字的人都知道了有一部古书叫《论语》,有位老者叫孔子。从这一点看来,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把自己多年的库存成功出售且供不应求。那些靠推销知识为生的人,通过于丹知道了:原来《论语》还能这么推销。其实,即使是一位学术工作者(简称学者),也不会在讲大道理时有所创新,这其实很正常,除了有些人在滥竽充数地搞什么歪说、斜说、正说、反说、麻辣、水煮。有人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却落得个“学术畸形儿”。但倘若能因地制宜地根据经典的具体情况,在每篇之后皆附上时代的新注脚,也会成为一种全新的诠释经典的模式和理念,使其旧貌换新颜,即使 “换汤不换药”,无疑也是一种成功。
《于丹〈论语〉心得》分七大部分: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心灵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人生之道。各章独立成篇,衔接有道,育人于无形。书中的大道理自不必说,耳提面命二十多年,已经疑似审美疲劳。但在书中用来阐述大道理的小故事意义却更为深刻,也给了我更大的启示。合上整本书,留在我脑子里的好像都是一个个故事中生动的片段、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寓言中的人物,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可以这样说,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于丹讲经――用例子说话。
说实话,对于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我不是太感冒,毕竟咱是中国人,更是文学院的中国人,以后要靠这糊口的,所以早在很久以前,公主、王子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年代,就已从理论上掌握了,但要全部科学应用于实践,可能下辈子也做不完美,但是于大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古老而神秘的羊皮卷,便是用例子说话。她在全书中引用的例子很多,不论范围、类型都使我折服,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物理的、化学的……无不为她所用,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学科的框锢,把一个个鲜活且妥帖有深意的寓言、故事甚至于笑话,都伏贴地牵连在了每一条《论语》的灰色理论上,让它们各得其位,使理论与实际完美搭配。照于丹所说,所有真理皆灰色,那么所举例子丰富多彩,加上“百搭”的灰,所构成的图画该多美……孔老先生看见也许也会微笑吧。说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似乎又近了马、恩二老的身了,在中国此二位可是相当吃得开,成为中国各行各业所标榜的金字招牌,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于大师便可笑傲江湖了。
若说深刻,既然于大师用例子说话,那咱也用例子来表达。在众多的实例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个和尚们的故事。通常在说理文章中,“和尚”都是个点击率很高的词儿,说家们总是喜欢拿和尚说事,一提和尚就必有玄机,这些佛门高人总是字字珠玑,点拨世人,许是他们沾了佛陀的灵光。这点于大师也没能脱俗,她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老和尚背了一个姑娘过河,等过去了便放下了她,而小和尚甚为不解却不敢询问师傅原由,走了二十多里地后才鼓起勇气问师傅为什么这么做,这难道不是犯戒吗?师傅只淡淡一句:“我背过了河就放下了姑娘,可你背了二十多里地还没放下……”故事戛然而止,留下的空白让我不想填满,只想享受如此停顿,让我一下子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匆匆地只顾赶路,路上需要这样一盏暖茶清酒濯去一身浮华与躁动;汲取一瓢清冽的泉水来滋养我们心灵的花园。
在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于丹用她时而顿挫有力,时而温婉柔和的话语给了我们一道心灵光芒来照亮你我的人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她并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全无矫揉造作的表演来给我们描绘一个戏剧般的画面,只有只言片语,闭上眼睛,心中一片充盈。坦白说,个人一直以来都不想去读于丹的《论语》,这是需要勇气的。感觉就好比喜欢的衣服都穿在别人身上,喜欢的人跟别人结婚了一样,心里有些难过。不是嫉妒,是实在不想看见咱家里的宝贝古董被人拿去当烟灰缸……而真正手不释卷地读完了《于丹〈论语〉心得》,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却如沐春风,以前从未对某本正经八百的书读起来会舍不得放下,独此一回。
2006年10月,41岁的于丹在《百家讲坛》一亮相,便让观众眼前一亮,这位穿正装的美女学者,给男性学者“统治”《百家讲坛》的局面带来一抹亮色。她以感性的解读,明朗昂扬的姿态,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与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庄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继易中天之后又一位深入观众内心的学者。
度数略高的“女儿红”
形容学术“超女”于丹,用“一夜蹿红”再合适不过了。她的走红过程,仅仅用了7天时间。
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期间,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7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媒体誉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大发感慨:“真棒!今天中午看了《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不禁拍案叫绝!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建议大家都去看看。友情提醒:该节目系醇酒一坛,‘度数’略高,不胜酒力者慎之!”
紧接着,于丹在北京签售自己的新书《于丹〈论语〉心得》时的场面比易中天不知还火上几倍,该书首印就高达60万册,已经超过易中天的首印55万册。于丹仅在中关村图书大厦8个多小时就签名1万多本!突破了近几年来全国图书签售的几项纪录。从下午1时30分开始签名,到晚上9时书店打烊时间,于丹教授的手已酸得抬不起来,但楼上楼下仍有许多读者在排队。为此,中关村图书大厦为读者推迟1小时关门。
随后,于丹继续在《百家讲坛》开讲《庄子》,观众好评如潮……
凭借《百家讲坛》迅速蹿红的于丹虽然仅仅7天时间便网罗了大批粉丝,但她的主讲也引来不少争议,比如她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句中的“小人”解释为“小孩子”。此言一出,世间哗然,她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小人”的定义,有人推崇,更有不少学者站出来公开批判。
对此,于丹做了解释:“首先我说,历史上对这句话有几种可以列出的解释,把‘小人’理解成与君子相对的不道德小人,这是一种讲法。说女子与小人都难养,为什么呢?在以前的教育体制下,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根本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没有眼界、没有知识、没有更多元的参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你说女人是不是会狭隘、会抱怨、会难养啊,所以她和小人共同归入难对付之列,是因为她不独立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这个解释是没有错的。第二种解释,把‘小人’解释为襁褓中的婴儿,说女子与小人难养,是指从满月到周岁的小孩子是最难养的,我所说的,把‘小人’单纯地理解成小孩子,说女人与小孩子有共同的心性,就是‘近则不逊远而怨’,你对他太好了他对你不恭敬,你离他远了他抱怨,这也是一种理解。但是我个人更喜欢这一解,因为这一解更有性情,更贴近我们当下的人心所指,它像一种社会现象。所以说,学术上有多种解释,我只认同我这一种,但我不否认其他的存在。”
另类解读《论语》 融进个人情感
于丹之所以被广大观众认可,在于她把《论语》看成“简单真理”,在与观众交流时没有距离感。她认为,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限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表面的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候并不矛盾。“我是从4岁开始接触《论语》的,大人给我讲,让我背。所以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本来还觉得,这有什么可难的啊,小时候我不都背过了吗?但其实走到今天,有很多东西,你会恍然明白其中的意味。最朴素的真理――我就把《论语》称为简单真理,我相信所有最简单的真理,都不是从外在灌输的,而是从内心唤醒的。所谓简单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有口中无的东西……”
为此,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充满强烈的个人情感,在电视上采用的是与大学里截然不同的方式。她曾表示,自己的学养可能做不到去解读《论语》内涵,只能去做它外延的延伸,也就是心得。
历来关于《论语》的研究太多了,各种集注、读解、译注、别裁等等。也曾有一些人,致力在现代生活中推广应用中国古代经典哲学思想,比如台湾有一个被称为“麻辣教授”的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他是用现代观念把《论语》20章的每一句每一个字进行详解,极受欢迎,还做成有声读物,畅销不衰。但于丹讲《论语》并没有逐章解读,总题目叫“心得”,分为《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讲,除第一讲是总括,其他六讲其实跳脱了《论语》的篇章,而自成六个角度。于丹表示:“我把我的这种解读,解释为一种体验式的、感悟式的阐发。什么是体验?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浸润。我是以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进入《论语》,又以感性的方式,并且借助我熟悉的传播学的东西,把它给转变成了当今的故事。所以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个角度。”于丹举例子说:“我那天讲做人的分寸,讲到孔子告诉弟子‘以直报怨’。之后给我打电话的都不是小年轻的,没有一个低于50岁的,而且全是些事业有成的人。这些人就大加感慨地跟我说:‘要是早知道这句话,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一直以为善良是最大的美德,人就要以德报怨,西方的经典说,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送过去。哪儿知道孔夫子还有原则,说以直报怨就行了。’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忽然觉得,以我现在的年龄和阅历来解读《论语》,我也太年轻。我现在可以有中年的感受,但是什么叫真正的知天命,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就敢说我明白了吗?”
“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
2007年3月3日,《于丹〈庄子〉心得》的北京签售活动甚至吸引了外地读者赶赴书店,长达10个小时的活动异常火爆,于丹为读者签售了15060册图书,而一位打着“孔子很生气”旗号的抗议者一度抢了主角于丹的风头。
这名20多岁的男子进入签售现场后,脱去外套,露出里面早已准备好的白T恤,上面用毛笔写着“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等字样。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媒体注意,纷纷上前摄影摄像,这位男子也很配合,举起双手慢慢地转着圈。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干脆回答了两个字:“批判。”
仅仅1分钟后,他即被保安推出会场。走出会场时,这名男子始终面带微笑。忙于签售的于丹没有看到这个场面,但她表示自己并不介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观点,就连麦当劳和肯德基大家还各有所好呢!”
十博士联名“声讨”于丹
迅速蹿红并被称为“学术超女”的于丹同时也遭到了清华、北大等10名博士的联合抵制。
2007年3月2日,署名为lessnaxu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天涯杂谈”版发帖,名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发帖人是中山大学研究古诗词和古文献的博士徐晋如,后面签名的发起人还包括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大学的六名博士、一名硕士、一名学士。
徐晋如认为以于丹的学识没有资格讲《论语》,于丹是一个“古汉语知识等于零的影视学博士”。他说:“谁都有资格讲经典,但你不能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搞不清。”徐晋如称自己是根据于丹在讲述中所犯的若干错误做出以上结论的。但他并没有详细说出于丹的具体错误,只是引述了批评学者李悦对于丹的“错误分析”。徐晋如称他们发宣言并不是想针对于丹:“于丹有讲的权利,但我们从知识的良知出发必须反对。”另一位参与此次活动的博士刘根勤称,于丹所讲的《论语》和《庄子》,只是借了古典文本的壳,实际上很像速成教材,不仅偏离了文本本身,也给人造成了误导。
文章称发帖的本意是要“坚守着文化的尊严”,称像于丹这样一个古汉语知识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的“影视学博士”,仅仅靠耍嘴皮子就可以获得社会荣誉,他们难以接受。博士们认为于丹的讲解过于幼稚与表象化,这样的误导会让年轻人对论语和庄子都产生曲解。文章最后还呼吁“《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学者有责任传播中国文化”
对于遭博士联名“批驳”一事,于丹似乎并不热衷回应。她只是称,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每个学者都有责任。“我用自己的方式做事,他们也可以以他们的方式做事。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殊途同归,这是一件好事!”
隔壁张大妈美滋滋地送来喜糖,眉宇间是掩饰不住的喜悦。我却有些迷惑——如果没有记错,离她儿子最近一次相亲,也不过两三个月,怎么这么快就把婚给结了?
网上有句名言:“谈什么恋爱?虚伪。如果有诚意,咱们直接去结婚。”我一直把它当笑话,看来,网上说的八分钟相亲、几十天闪婚,并非夸大其词。放眼四周,还有谁有心思慢腾腾地谈一场结果不确定的恋爱?
追溯往昔,年少时我最爱听单田芳的评书。有一次他讲到《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正听得热血沸腾,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让人欲罢不能,真恨不得挤进小小的收音机里寻个结果。可是每天就半个小时评书,雷打不动,那时候特别想不通,一段好好的故事为什么硬生生被撕裂成几段?
然而正因这份悬念与期待,让我痴迷不已。现在不同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鸿篇巨著《红楼梦》,短短36集电视剧便可“一目了然”;如果嫌麻烦,还有更直接的四大名著经典概括。《红楼》:丫头脸皮厚;《水浒》:朝廷脸皮厚;《三国》:军师脸皮厚;《西游》:神仙脸皮厚。网络发达时代,只要鼠标一点,国际时讯一网打尽,时尚潮流尽收眼底,天南海北的商品自有快递送货上门……
快虽快了,但走马灯似的时光幻影里,“神马都是浮云”,入心入肺的情愫与思考还剩几何?
【把脉时代病】
曾几何时,“多快好省”还是效率优先的代名词;而如今,却成了快餐时代的通病。
君不见,为了加快生猪出栏,给生猪注射镇静剂;为了快速蒸馒头,给面粉加入发酵粉;为了快速熬制高汤,干脆用调料秘密调制;为了快出图书多赚利润,复制克隆乐此不疲……
“鸡的屁”(GDP)上去了,只是,鸡蛋再也吃不出蛋味,馒头再也闻不到麦香,穿越搞笑满荧屏,全中国都像北京城,人们的幸福感也悄然流失了。
与此同时,因为网络无处不在与方便异常,博闻强识不再是做学问的必需,摘抄积累成为远古神话,阅读纸质书籍已成为网络时代的奢侈……干部写总结,百度一下;教授写论文,百度一下;学生做作业,百度一下……
沉重的钱学森之问,哪里会有答案?
【聆听画外音】
1.“剩”还是“闪”——爱情大难题
无论是北上广,还是二线三线城市,年轻人面对“亚历山大”的工作,“一路狂奔”的节奏,“彼此隔绝”的圈子,决定了突如其来的邂逅不可能,不期而遇的浪漫属传说,热心的月老牵线太稀有,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剩”下来。怎么办?那就回老家相亲去,到婚介所联谊去,上电视征婚去……学历、薪酬、住房、职位,一一速配,三言两语即可直奔主题,结果当然是“闪”。 只是,当浪漫的爱情都变成了条件、财力、物力、外貌之间的数学游戏,婚姻还靠什么去坚守?
2.复制还是创新——量与质的博弈
洋快餐麦当劳有这样的规定:用刀的宽窄精确到毫米;炸薯条成品的保存不得超过7分钟;一个牛肉饼出炉20分钟后还没有卖出就当废品处理。麦当劳食品加工作业手册有560页之多,而正是这些程序标准的完美执行,才保证在全球任何一家麦当劳都能买到同样口味的产品,才造就了麦当劳在快餐领域的帝国基业。但这些程序和标准,扼杀了各地门店推陈出新的灵感,剥夺了顾客改变口味的权利,也注定了麦当劳所有的厨师干得再出色也只是高级工匠,根本不可能跻身大师之列。令人忧虑的是,当前的政界、商界、学界、艺术界、娱乐界,甚至思想界,到处快餐文化泛滥。
3.急还是不急——心态在迷失
“桃三李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孩子的成长,着实让一代代父母望眼欲穿。但是当火箭升空加速时,航天器里的人会有严重的压迫感,这是速度带来的结果。请家长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应从容地等待孩子长大。在等待中,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独立思考;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独立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学会动手;解放孩子的耳朵,让他们聆听各种声音;解放孩子的双脚,让他们走到社会中去。
4.休闲还是经典——读书的空气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指做学问、写文章,要耐得住寂寞,肯下苦工夫,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但当前不少人日益缺乏耐心和韧性,变得肤浅、浮躁。他们喜欢阅读玄幻灵异、言情武侠、休闲娱乐类的畅销书,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庸俗,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肤浅。其实,浅层次的作品,总是把“1+1=2”这样简单的东西兑上肥皂水,弄成五彩斑斓的泡泡,让你消耗大量的精力而得不偿失。判断一下:你喜不喜欢用语录代替思想,用格言代替智慧,用简装代替原版,用读图代替读书?如果是,请警惕,因为这会让你变得浅薄。
【快餐时代的生活秀】
1.《百年孤独》荣登好书榜榜首
由新浪网评出的“新浪中国好书榜”近日揭晓,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名著《百年孤独》高居榜首。许多中文系的师生都认为这本书阅读难度很大,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努力去读它,热烈地谈论它?我们认为,这与中国当前的时代背景有关。我国的经济与社会,近几十年来经历了全面深刻的转型,国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也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目前没能涌现出忠实反映这种转型、变化并锻造时代文化特征的文学作品。只能通过偶尔拾起旧时名著,在对艰深复杂、内容与意义跨越了时代等界限的作品解析中,去勉强搭建一条安抚内心混乱的通道。所以现在更孤独的中国人会如此膜拜追捧马尔克斯这部不易阅读的大部头,是因为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37―0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学校提出了“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的办学理念,探索了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一、让幸福润泽童年
1. 特色“团辅”促成长。为了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成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了“开学第一课”和“开笔礼”。消除了一年级新生的对校园的陌生感,又增加了集体归属感;“开笔礼”仪式让每一位孩子受到心灵上的洗礼,激励孩子们珍惜读书机会。“同伴交往” 等团辅活动和“成童礼”让学生在交往中体验友情,关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成童礼” 让学生明白知礼和感恩,告别童年。针对六年级学生,学校则组织他们参观初中校园,聆听毕业生的经验分享,做好中小衔接。
2. “心语使者”解烦忧。“心语使者”活动给学生提供安全、自由的生长空间,让他们通过选择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进行书信交流,通过设立中介信使,采用匿名交流,让孩子在轻松安全、无戒备的状态下将困惑、烦恼、秘密真实地流露出来,通过具有专业心理辅导资质的“心语使者”在细致的感受中追求共情的书信沟通,逐渐教会孩子更有信心地学习和处理面临问题的办法,让被“问题”困扰的孩子不再感觉到自己是在孤单地去面对,自己永远有忠实的“盟友”。
3. 暮省之中“静”下心。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必然需要一个静下心来思考运化的过程,在反思中进步,昨天、今天、明天的收获才会不同。暮省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冥想,在音乐的陪伴下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知和良好状态。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轻柔提示音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采取舒服的身体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使大脑的各部分得到调整休息,以便更好地继续从事其它脑力活动。之后,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引导学生对当天学习生活加以思考、梳理,用总结日记形式表述出来。
二、让教师因职业而幸福
1. 专业成长中感悟职业幸福。“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学校,班主任充当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完成育人的重任。带着班主任体验沙盘游戏,团体辅导,更是让老师们在一沙一世界中化解了误解,包容彼此。
2. 多彩活动树教师阳光心态。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健全人格的养成。结合学校资源优势以及教师特长从实际需求出发,创造条件,积极扶持教职工开展特色社团活动,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让教师在忙碌之余身心得以舒缓,精神得到激昂,从而对学校、对团队、对集体产生一定的喜爱、依恋、归属情感,增强身处其中的荣耀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利用妇女节、劳动节等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团队拓展项目,所有项目都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引发出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大家全身心地投入,让快乐工作与幸福教育完美彰显。
3. “百家讲坛”提升教师品位。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享受智慧人生,学校每月开展教师“百家讲坛”活动。先后邀请专家、老师开展了《防范风险,保护自我》、《相约美丽》、《茶与健康》、《七度课堂解读》等互动式讲座。讲坛内容涉及到法律、传统文化、养生等多方面,富有特色的百家讲坛是内容丰富的精神盛宴,降低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了老师们的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深受教师喜爱。
三、幸福环境润“心”于无声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39-01
在今天应试教育挥之不去的大背景下,中学地理课教学也自然沦为了应试教育的阶下囚,使本来是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之一的地理教学被功利化,甚至被庸俗化,从而使地理教学无形中被蒙上一层本没有的颜色。这与素质教育明显是相悖的。众所周知,高中地理包括的人文地理学内容,对人的人文综合素质培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此,怎么才能让高中地理教学重新具有有效性,让其重新放出应有的光彩,在人文素质精神中发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将永远是高中地理教师永恒的追求和目标。作为一名一线高中地理教师,笔者在观看多期的百家讲坛后,深深地被其放熠出来的光彩所吸引,并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进行思考,给了笔者一些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1 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做到胸有成竹
名家的讲述,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自己的研读,获得自己的独特认识,然后用自己的话语活解活用,达到纵横捭阖,应用自如的境地。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种地步,应缘于他们对文本的熟悉和深刻的思考,有自己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这样在自己的讲述中自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运用自如。作为一线地理教师也应同样做到这点,对教材的熟悉和体系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将是精彩课堂的必备前提。在课堂上,应因时、因地地把有联系的知识点、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事例信手拈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胸有成竹,讲解到位。这种思维逻辑上的深刻和熟练才有可能给学生以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精髓的传递。否则出现口沫四溅,下面睡倒一片就再所难免了。
2 巧设思维悬疑,提高课堂兴趣
百家讲坛众多名家讲述中,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悬疑的机智和诙谐,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激发了观众的兴趣,传播了人文精神,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而在一线地理教学中,有人认为,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系,所以只要按着教材体系去讲就不会出现问题,这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殊不知,教材的体系是知识的体系,并非是学生认知思维的体系。这二者的转换与接轨需要教师进行穿针引线的指导。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有必要把知识体系在认真研读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切勿把教材当作唯一,而应把教材当作认知思维体系上的素材来看。
这里所说的悬疑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设疑——回答模式,而是指一种思维上的认知规律上设置悬念,是建立思维方式的悬疑,而不是为了知识而生搬硬套的设疑,不是为了设疑而注重形式。这里的悬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课的积极性、效果,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和思维思想的启迪,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冲击和培养塑造。
3 穿插生活场景,调节课堂氛围
虽然患病在身,但照顾家人饮食起居的担子仍不可推卸地落在吕晓歌身上,她总是想法儿变换饭菜花样,琢磨着如何让丈夫和儿子吃得舒服可口。刘心武和儿子对她说:“越简单越好,只要能填饱肚皮就行。”她虽然嘴上答应了,但开饭时,桌上总是摆满了只有在饭店才能见到的菜,不但有中式菜,还有西式菜。看到丈夫和儿子一边惊呼一边大快朵颐,吕晓歌则在一旁开心地微笑。
刘心武因工作关系,经常出差开会。一次,同室的一作家问他:“你想不想家?”他坦率地承认:“当然想了。”对方又问:“你最想念家里的是什么?”刘心武得意地答道:“开饭前,厨房里油锅热了,菜叶子猛倒进锅里所发出的那一片响声!”
刘心武每晚都要“爬格子”,当妻子入睡后,他仍伏案疾书。听着妻子平稳的鼻息声,他心灵中似乎有了一种无形的伴奏,更是文思泉涌,越写越精神。他曾问妻子:“你为什么不失眠呢?头一挨枕头,就呼呼大睡。”吕晓歌说:“我为工作忙,为你和儿子累,上床的时候心里坦然无愧,为什么要失眠呢?”刘心武感慨万千:“你和这世上无数平凡的普通劳动者一样,诚实劳动,默默奉献,每晚都带着一颗无愧的心上床,上帝也确实不该罚你们失眠的!”
和所有女人一样,吕晓歌也爱逛商店,而每次她都要让刘心武陪着去。看着妻子用纤纤十指细心挑选日常用品,并以此为乐时,刘心武忽然感到,妻子装订了无数本书的双手,无论是奉献于社会,还是奉献于家庭,都充满了琐屑的人生乐趣,而拥有这样一个很容易满足的好女人,自己这辈子真是积大德了。
吕晓歌虽然是个装订工,却十分喜欢弹钢琴。这源于她上小学时,看见邻居家有一架钢琴。只要叮咚的琴声响起,都会引起她的无限遐想,尤其是贺绿汀的那曲《牧童短笛》,更是让她产生了自己坐在钢琴前弹奏的幻境。她多次对刘心武说:“如果咱家也有一架钢琴,那该多美妙呀。”刘心武记住了妻子的梦想,当攒够买钢琴的钱后,便拉着妻子兴冲冲地去买。此时吕晓歌已年过40,她硬是在工余饭后,拜师学艺。一年后,她练会了《致爱丽丝》、《少女的祈祷》等名曲目。
妻子用音乐,让刘心武领会了如何更细腻地品味生活。
当刘心武首次受央视之邀上《百家讲坛》时,吕晓歌已患了癌症,她安慰丈夫说:“你安心去讲吧,你讲得好,我的病自然也会好起来,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妻子的默默支持,使刘心武的三次析解《红楼梦》一次比一次精彩,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国学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随即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兴起了新一轮的“国学热”。现代社会中,作为文化载体的大众传媒广泛普及并高度运转,大大促进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成为“国学热”的有力助推器。研究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有助于推动国学更广范围的普及与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更好地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我国民族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国学复归及其必然性
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国学”一词至今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精准的定义。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唐代韩愈在《窦公墓志铭》中亦有“教诲于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则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借用汤因比的‘历史文明’理论来说,中国国学的诞生,主要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提出的‘应战’之举”[1],“国学”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曾为国学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2]这里为国学下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广义上的国学,“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领域,还包括音乐、书、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医卜星象等自然科学领域乃至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掀起了新一轮国学文化热,至今方兴未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中笔者所理解的国学指代的是狭义下的国学,即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国学热在大众传媒时代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以下原因:
首先,受众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反映者,是媒介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受众的接受程度是传播效果的主要体现。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开始转向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需求,人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满足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也会造成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社会现象,而国学中的观念与思想特别是儒释道伦理则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依托,帮助人们树立主流价值取向、找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坐标,重新构建信仰体系;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广泛设立了“孔子学院”以了解“中国形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国学热”受到广泛关注。
其次,大众传媒因素(传播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3]。国学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积累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大众传媒利用传播特权传播国学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与宣传,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此外,传播中国文化应当是一种历史责任,中国应当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民族的贡献。[4]大众传媒通过国学形象的塑造,来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了解,树立我国国际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
最后,传播媒介因素。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5]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高度浓缩与密集促使传播媒介不断融合翻新,这也为国学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国学形象的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通过对有关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典型事例的搜集与分析,笔者发现国学形象有以下五种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文化名家通过电视讲坛方式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为例,该栏目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邀请一系列教授、学者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他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内,将传统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和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观众,使历史上藏匿于深宫后院的故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名列榜眼。《百家讲坛》既收获了优异的收视佳绩,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电视让学者有为,学者让电视深刻,《百家讲坛》秉承着“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宗旨使得大众媒体与高雅文化成功联姻,成为2006年、2007年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嫁接脱口秀等新形式出现在创新综艺节目中。2011年伊始,湖南卫视推出了中国第一档姓氏文化深度解读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邀请于丹、纪连海等十几位观众喜闻乐见的专家、学者组成“摆谱团”,通过“姓名堂”、“最姓我”、“全家福”三大节目板块,以姓氏为包装,展示百家姓中家族的传奇故事、家族绝活与家族杰出人才。较之电视讲坛类型节目,《非常靠谱》邀请明星与名人参与现场互动与点评,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此外,该节目由娱乐主持大哥汪涵担纲主持,增加了看点。《非常靠谱》采用当下更为时尚、新潮的脱口秀互动形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冷门的姓氏、家族文化,以“百姓主题、群英摆谱”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高端文化大餐。
另外,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百科全说》,将中国经典中医养生知识嫁接于轻松搞笑的综艺节目,使观众在开怀一笑间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有《天天向上》中的夫子国学也在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中塑造了国学形象。
电视剧、电影翻拍经典著作。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呈上升趋势,2005年《汉武大帝》中展示的汉文化带动了一阵“汉学热”,2007年,国人掀起了翻拍四大名著的热潮,《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光影技术下再次演绎视觉盛宴,2007年《贞观长歌》再现大唐盛世。在电影方面,以打响2009年贺岁档第一炮的《花木兰》为例,该影片重新打造国学经典中妇孺皆知的典型形象花木兰,用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感人本土传奇唤起国人心中的深厚民族情结。这部古装传奇巨著上映后,在获得过亿的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2010年3月21日,《花木兰》还同《赤壁》、《建国大业》等逾百部中国优秀电影当选《电影看中国》系列产品,作为历史中国的部分展示中国形象。根据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改编的影片《墨攻》、根据梅兰芳先生一生艺术之旅改编的《梅兰芳》、戏说赵云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银幕。
平面媒体适时出版同类题材相关读物。借助《百家讲坛》的东风,中华书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整理于丹讲稿,适时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庄子〉心得》,2008年于丹和孔健的《论语力》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于丹热”向人们席卷而来。200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上,《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品三国(下)》高居排行榜前三名。①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代替了艰深难懂的文言文,大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几千年前的经典读物在现代视角的重新解读下有了普适性的意义。
国学形象借助网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传播媒介形式出现。2006年,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信息的特色搜索服务,提供高品质的古代文化典籍在线搜索及阅读功能,千年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新浪网则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交换学习国学心得感悟。
五种国学形象媒介传播方式的特点
各种媒介相互策动,使得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在飞速发展的传媒时代,媒介资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征,新旧媒介交织,媒介功能日益融合。在国学形象呈现的过程中,既有传统上的平面媒体、地上波广播电视,也有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以及互联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多种媒介传播方式为国学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多元渠道。
借助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国学普及呈现“大众化”、“通俗化”。由于年代久远,传统国学形象在大众心中多是抽象的意象,给人以艰涩冰冷的陌生感,而经过现代媒介的全新解读,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平民百姓的距离,例如,《百家讲坛》利用悬念化的图片与文字配合讲解,适时配有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强大的视觉冲击迎合了受众的感官需要,使受众置身其中,学者平白易懂的话语将经典大众化、通俗化,“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同时,一般人几乎很少有机会深入大学聆听专家讲座,也不可能经常性阅读专业性书籍,电视讲座及其相关书籍等大众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了这样一条走进文化、走进传统经典的便捷途径。
传统文化与时代意义相结合,赋予国学形象新的解读视角与指导意义。任何时代的理论只有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媒体呈现出的国学形象结合当代环境新特点,拥有了实际性的指导意义。在讲述《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于丹指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声音和谐地融入大的集体的声音中去。专家学者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在总结国学理论精粹的基础上,向受众传播新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使得“国学热”出现“暴力化”、“快餐化”、“商业化”的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文化与商品开始有机结合,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商品进行生产与消费。在市场化、商品化、利益化的过程中,传播媒介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再生产、包装、销售,国学在大众传媒利益的驱使下,将抓住受众眼球作为唯一目的,将国学内容扭曲化,传播低俗、不健康、不道德的所谓“国学”内容,使国学变得日益“商业化”、“暴力化”。与此同时,在读图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受众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处理爆炸式弥漫的信息,更不会耐下心来阅读往往晦涩难懂的深奥知识,大众传播媒介将国学打包,变其“快餐化”、“视觉化”来满足受众对相关文化的需求。中国国学是中华民族通过数千年的积淀、诠释、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想真正吸收其精髓,必须真正潜下心来,仔细揣摩研读才可领悟,仅靠“暴力化”、“商业化”的“文化快餐”有时不仅不能得到纯正的国学知识,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既要求受众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也要求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坚守媒介应有的文化操守,真正为大众提供一片解读文化的净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注 释:
①2007年12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考文献:
[1]黄保罗.从欧美视角看体现中国软实力的“大国学”[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04(013).
[2].《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1923(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4]邓青,李敬一.论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10).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将上述理念付诸行动呢?本人结合每一课后的“活动与探究”,在活动中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家价值,让每个学生都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一、百家讲坛―实践中的自主学习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每个学生都有在老师和学生面前表现的愿望,以赢得别人的赞扬和肯定,这种愿望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为此,我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设立“百家讲坛”这个活动栏目,让同学们大胆的讲,痛快的说,尽情的展示自己的风采。
1、讲演历史小故事。具体的做法是:由教师实现给出题目,如“张骞出使西域”“昭觉出塞”“诸葛亮借东风”“左宗棠进疆”“文成公主入藏”等等,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通过分析筛选整理成篇,以自己喜欢喝熟悉的题材(可以使散文、诗歌、快板、小小说、三句半等形式),讲演出来,例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
2、成语交流会。在学完一个历史的知识后,让学生精心搜集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成语,为大家讲出成语出现的历史时期、由来、含义、应用及对我们的启示,活动的大致过程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向大家宣布他们搜集到的成语的数量和名称,然后本组成员一次讲出每一个具体的成语,例如:“五十步笑百步”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说有两个打了败仗的士兵,退了五十步远的讥笑退了一百步的,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多看自己的短处,多看别人的长。
每次成语交流会上,让大家畅所欲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阔学生的视野,体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为今后正确地阅读理解史料打下基础。
二、舌辩雄风――实践中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我组织大家开展课堂辩论会,美其名曰“舌辩雄风”。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和裁判三个组,正反两方事先通过分工,每小组要分头搜集材料,在辩论是无论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是反驳对方的看法都需要有充分的论据,掌握的材料在小组内交流筛选、分析,要充分酝酿,相互切磋,提炼观点,并研究对方可能运用的材料,上头反驳之策。
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让同学们掌握了所学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正反方面的更多的资料知识,学会了用“史实”支持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手的辩论方法和语言技巧,大家学会了在合作中分工,在分工中合作,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在提升。
三、社会调查―实践中的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具体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中确定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展开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设立“社会调查”这一栏目。
1、历史现象的调查。以家乡的历史变迁为调查内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具体变化,深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活动步骤如下:首先进行调查准备,确定调查的主题,如住房变化、交通变化、商业变化等等;设计调查内容,编制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形式,可实地考察或查阅历史资料;确定调查对象,可以是具体人物,也可以是某个职能部门等等。
2、历史人物专访。用小型座谈会或个别访谈等形式,访问老一辈人。
首先确立访谈专题,选择和确定访谈对象,同时还要事先你好访谈提纲,在访谈中不要脱离主题,并要按访谈者的原话忠实记录。访谈结束后,将访谈资料汇编成展示文稿。通过长辈对往事的回忆,真实感受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后的“”时期,“”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不同见闻,探究党的政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究家乡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不管调查的对象是什么,调查的最终结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弥补了课本上相关史料的不足。同时,学会了认识、思索、感悟,认识到了当地社会资源与教育的关系,思索出当地的认识给自己的生活启迪,感悟到了学习需要探究,探究会促进学习的辩证关系。
以上活动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做的尝试。当然活动的开展并不能说明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但为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各种活动穿插开展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主动探索、共同研究、相互交流,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团结的精神、用于探索的睿智。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积极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