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3 09:26: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学生美学教育

篇1

美学教育的任务是把美学理论渗入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之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外在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各学科教育中,如语文的语言美,数学的线条美等;可寓于美术课中,如山水画的意境美、色泽美,人物画的形体美、动作美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美,学生的心灵美都可对班级管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呢?

首先,加强学生人体美教育。让学生明确外在美和内在美,知道什么是美的言行,什么是不美的言行,从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人体美包括外在美和心灵美,但关键是后者。一个人光有漂亮的外表也是不美的,只有一颗美的心灵加一个美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正如荀子在《非相》篇中写道"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对中学生来说,外在美就是体质健全,五官端正,衣着得体适合,要求穿适合中学生的服饰,留适合中学生的发型。心灵美就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的美。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就是爱祖国;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时,要爱集体、公而忘私、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团结同学。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要严于律已、自尊自爱、刻苦学习、奋发图强。通过这种理论教育,实施者再贯穿关于人体美的幻灯片于其中,启发引导学生来判断分析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中实现了人体美教育的目的。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境。这要求上美育课的教师在课前要设个好的意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激情和余地。如音乐课,革命歌曲气势磅礴,可通过相关的录相带和讲解创造一个情景相融的审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高亢激昂的热情。民俗歌曲清朗委婉,可通过录音或实践(歌颂祖国的可让学生在室外亲身感受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寓教于乐"。通过创设意境,间接的激发学生审美感知、审美意识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理解和审美情趣,进而达到审美创造。

三、对学生进行审美理想教育和校园环境的美的创造的培养。学生白天在校时间长,一个幽雅和谐的校园,安静整洁的教室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精神境界,得到美的享受。因此,校园环境的美化,是实现审美理想达到审美创造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开辟或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亲自参与种花种草的园林工作和修理桌椅粉刷墙壁等劳动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予美的感知和享受。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爱惜校园环境及其财物的品质;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和想象的天地,营造一个美伦美奂的室内外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以"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篇2

一、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的关系本文由收集整理

美术教育中审美的目的在于通过人对美的欣赏和批评来实现美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以“美”带动内心的触动和感悟,对人的情感、意识、心灵都会产生正面的引导,“增强审美感受能力,形成和谐的心理结构, 并间接地促进智力和品德的发展”其最终效果是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培养健康的心理。中学美术教育本质上就是对美学的直面剖析,审美则是美术教育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有了审美,就有了对美和善的价值判断,丰富和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力,增强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是人格完善的直接体现。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是紧密统一的关系,是辩证也承接的统一关系。这表现在:审美心理是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点。人格的完善也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健康形成产生积极的反作用。人格完善是审美心理过程的最终目标。人格是态度、性格、习惯的有机结合。人格的完善则表现为态度的端正、性格稳定、习惯良好等综合因素下整体体现出来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利于个人健康发展和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性格、习惯长期形成的稳定性往往又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暗示和引导的作用。

二、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心理特征

中学美术教育是以特定的年龄范围的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这个群体年龄多是在12-16岁范围内,从生理上讲正是身体发育旺盛阶段,从心理发育角度讲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的萌动阶段。他们对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审美心理表现出特别的群属特征。第一,可塑性强。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美术教育在扩展的学生想象力、带动学生抽象思维、丰富学生感性经验上有着独到的作用和功能。中学生本身在这一阶段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处于不成熟阶段,在美术教育中这个群体在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也是欠缺和不足的,因此,对教师来说需要有效利用学生在美术教育发展空间性,针对性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塑造,以逐渐形成完善的、稳定的审美心理为目标。第二,社会性强。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与信息量的丰富多元化拓展了中学生的视野和对社会的了解,但他们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感性的,和不成熟的。社会的影响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单方面的导向作用。因此,他们在对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会参杂他们对这个社会认识和了解。他们会对作品的观察和评价带有社会意识形态色彩,在做作品创造中突出自我对社会的体悟等等。

三、美术教育中把握学生审美心理促进人格完善的几条建议

以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历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要充分借助审美心理的功能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首先,明确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是前提。只有意识到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心理活动产生关注和重视。其次,美术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在美术教育中既要把握中学生可塑性强的特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产生对美的认同感和对美的心理倾向性,以实现美术教育塑人的目的。把握学生社会性特征就是要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作品和事件有正确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力。第三,美术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规律。理顺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英国心理学家c.w.瓦伦丁曾提出“美的实验心理学”

篇3

语文学科的两大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具体的书面语言获得知识的建构。书面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美学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的途径。语文教学虽不像美术那样具有直观的审美教育,但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风光美、人格美、情感美等等,都具有审美性,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朗诵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是给读者阅读的,如果没有阅读的经历,那么对文章中的美学价值就无法体会和感悟。在朗读中发现美,在朗读中感知美,这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朗读中可以充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美,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高尚情操,感受生活美好带给人的愉悦。文学艺术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通过阅读文字后,联想和感悟,从而体会文本内部的意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和领悟美,树立自己的审美信心。朗读是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途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必须要通过阅读来感受。朗朗的读书中感知文章中的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感觉是对学生渗透审美经验的先锋官,没有感觉和感知就没有学生的审美教育。

篇4

一、引言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学校美育的职责和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0年-2010年)》强调指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完整的学校美育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审美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审美主体培养,使学生成为善于审美的人;一个是立美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培养,使学生自身成为美的人。

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我们知道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同样,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创造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 ,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造就。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因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所以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具有一定的目的。像美感这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更必然据有一定的目的。美感活动的目的就是美感教育。我认为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始终渗透美感教育,达到学生自身的美化,造就新一代充满“美”的人才!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从古希腊就开始重视美育问题了。雅典的所谓“七艺”教育,就涉及到今天狭义的艺术如美术等。而在文法和修辞的学习中,又进一步涉及到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的陶冶。真正明确谈到审美的是柏拉图。他说:“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故此,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担当着造人之品质,美人之心灵的重要职责。从学校的大环境来说,首先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有爱“美”之表率,要有造“美”之言行,教师需结合课题进行美育教学,多让学生去感悟形象之美,表演之美,音乐之美等等,我相信只要做到“美”的综合,让学生沉淀在优美的作品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等等,自然能渐渐地培养出优美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如教学《我们的校园》一课中,我结合 “英华小学”淳厚的校园环境,带领学生去深入观赏校园,此时,学生不由地说:“学校真美!”这样一来,既能激发学生对校园美的感受,又能激发一场爱“美”的风暴,从而产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可见,美育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塑优美高尚之心灵。

二、中学生素描教学的方法

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

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篇5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50―01

高中语文新课程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独立人格,其落脚点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学生的人文情怀之上。

然而,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淡薄或缺失,道德素养严重滑坡,语文教学受功利思想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轨道。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和影响,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限制,也很容易造成追求上的盲目性,所以,充分认识美育的作用,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高尚道德,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社会良知的人,这已经成为当代语文教师的时代使命。

一、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从形式上说,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人物语言、背景等组成的“冲突美” ;诗歌的凝练、含蓄形成的“意境美” ;散文的清越、隽秀的“神韵美” 都能唤起我们的审美冲动,还有议论文中的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说理表现的“逻辑美” ;说明文展现事物特征、成因、发展的美,也有其独特的韵味,从内容上看,有的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有的讴歌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开源引流,披文入理,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挖掘文本的的美学因素,设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动情于中,努力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善于把课程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抽象概念和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诵读经典,培育人文情怀

篇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走进新课程》其中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 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

审美感受能力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直观把握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事物美的外在形式,如对形态、色彩、声音、线条、动作、语言的感受;第二是对审美对象所蕴含的情感表现的感受。前者是具体直观的,容易理解;后者则比较抽象许多,难以把握。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学生是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首要的是必须接触到教材,特别要发现课文中美的元素。我们把这种对课文中美的因素的直接领悟的能力,叫做审美感受力。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发须首先要通过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要知道审美注意是审美活动的起点。在各种审美活动中,要利用突出注意指向并集中于审美对象,这样就能使感知变得更清晰、更精确、更全面。发现所学课文的审美中心是语文审美注意的最大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的阅读是学生最基本学习活动之一。审美注意力的培养有赖于这种对课文的把握。对课文中美的艺术表现的敏感是审美的关键。因为培养和锻炼审美的敏感,是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前奏,尤其是对形式美的敏感性。那么敏感是什么呢?是指欣赏者一看到艺术作品,一接触到形式就能有一个整体把握,这是一种穿透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文体多种多样,风格也迥异不同,本身就充满美的感染力。所以说,学生审美敏感的培养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的敏感性,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剖析,发现课文中的美的开象。锻炼语言的审美敏感性,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把握形象,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去感受美。

2 审美经验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是一个人产生审美意象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其沟通感知因素与理解因素的桥梁。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进行答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已有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回忆和嫁接,就能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能使学生产生较为亲近的感觉,使其思维内容超出作品本身的内涵,从而产生愉悦的审美想象。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一是可以巧用艺术空白。教师要善于发现文学作品似是而非的模糊处、以一当十的凝炼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戛然而止或耐人寻味的结束语等,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以叩开学生灵感的心窗。二是可以借助多种艺术形式。艺术是相通的,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善借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三是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汲取教育的因子。教学如果没有与学生生活的结合,学生的审美想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指出的是,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审美教育的主导因素,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因素,因此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想象作品的意蕴,促使其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篇7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美学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一、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学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篇8

一、中学民乐团现状

民乐团,是中国近展起来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再学习西方交响乐的编制而成立的乐队类型,其特色在于大量使用弹拨乐器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音乐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音乐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相应地体现在民乐团身上,民乐团的发展是被忽视的。笔者认为,制约民乐团发展的原因,首先是政府财力投入不足,其次是学校重视程度不高,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应归结于民乐自身创作滞后、表演形式单一,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复杂、不易推广等。以笔者学校所在区域为例,只有少数的中学开设了民乐团,其他大部分学校则多以管乐团为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而民乐团无疑是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民族音乐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二、中学民乐团的美感教育

对中学民乐团的学生来说,日常单一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体验、追求“美”的需求,必须开展以实践为主的各种美育活动来辅助配合课堂教学。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美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表现美,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以“美”的文化渗透学生的意识,通过民乐团的美育教育使学生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审美核心素养。

1.认识美。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甚至对其整体素质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无所不在,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比如,定期带领学生去观看民乐演出,通过表演者的一唱一演、一颦一笑、一弹一敲,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无论是表演者的服饰、装扮还是乐器的表现力,都能带给孩子们很大的震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认识到原来真正的美所涵盖的范围如此深广,不仅包括外在的表象,甚至还包括积极的、奋发向上的态度,并且尊重、爱护所拥有的学习机会。另外,作为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除了要了解所学乐器的历史、乐器的表现力、乐器的代表人物所具有的情操,更要有将这种乐器发扬光大的精神准备。所以,音乐教师也可以与美术老师合作,以另一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美。如在美术课上展示各种乐器图片,教孩子们画各种乐器的构图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及认识到民乐乐器的独特美。当然,教师还可以借助各地丰富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组织民乐团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博物馆,去认识那些创造“美”的艺术家们。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的创作过程形成初步的印象。

2.体验美。

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每个人生而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是如何正确培养这种审美能力,如何让审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则需要在后天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和训练。小学语文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沃土,审美教育同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融入相关的审美教育,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有效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这句话让很多人心中为之一振,深深感到发现美的重要性。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首先需要具有的便是审美能力。小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此时期的学习对于社会的认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正处于审美的形成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开花结果”,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再次,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是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运用语文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的工作更顺利,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可见只有具有审美教育的教育才是真的教育,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需要。

二、小学语文中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

1.结合教材进行审美引导

教材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依托,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将教材与审美教育结合在一起则让学生系统地进行审美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让语文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比如笔者在进行《雨点儿》教学的时候,便使用电子技术让学生感受雨的美丽,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雨”的展示,感受雨的灵动性,以及由此所引申的生命之美。从“雨”的学习中还让学生感受“雨”的重要性,让学生思考雨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从思想上感受自然之美,感受自然景色和语言韵律的结合之美。

2.通过情境创建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小学生如果单纯从字面上进行语文学习则容易让学生陷入抽象的理解中,无法真正促进审美的形成。而通过情景环境的创建则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形象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让学生的审美热情予以点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美”的含义。比如笔者在进行《蜜蜂》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扮成可爱的蜜蜂,通过对蜜蜂的各种习性的研究和探索中,发觉蜜蜂对我们的重要性,感受蜜蜂的“识路”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既锻炼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又让学生的表演欲望得到满足,让学生对于蜜蜂的认识有深层次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更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声中感受文章的内涵和魅力。

3.联想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其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展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自然的美好。比如笔者在进行《父亲的菜园》教学的时候,便让学生尝试播种一些植物或者蔬菜种子,对种子进行悉心的照顾,感受种子成长的过程,感受对幼苗照顾的过程,感受培育过程中的情感之美。这让学生学会付出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让学生的审美层次得到提升,更让学生的生活感悟得到深化,让学生的生活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得以提高。审美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设置对其进行优化,让学生逐步提升自我的审美认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让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为学生美的教育做好基奠,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永华.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35.

篇10

(一)渗透美学思想,提升审美素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其中既要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要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的美学因素,设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动情于中,努力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课程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抽象概念和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学生形成尊重生命个性的生存观,团结合作真诚友爱的人际观,广博精深勤奋创新的知识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关注社会,勇于担当,实现人性的完满与和谐。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体味人生的无穷奥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通过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浓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诵读经典,培育人文情怀。教学中,鼓励学生诵读经典著作,感知作品形象,领悟其丰富内涵,陶冶思想性情,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培养生命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逐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自觉抵制假、恶、丑,大力弘扬真、善、美。同时,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点燃学生能动创造的火花,激发思维,开启心智,引导学生感知,感染,感悟,抒写性灵,表达真情,从而获得审美判断、审美享受。

篇11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135-02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新生尽快了解、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入学教育的涵义

我国对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入学教育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综合各方面的观点,认定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高校针对学生特点和教育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学生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和完成人生发展阶段的转换,清楚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要求和变化,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全部实践活动。[1]

美国的入学教育,也称为新生体验计划,它包含发展智力和学习的能力;开拓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探索自身的定位、身份、个性的发展;为将来的工作、职业做决定;保持身心的健康和生活的品质;考虑、顾及精神生活或信仰方面的事情;发展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发展公民的责任。

二、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比较

(一)定位不同

美国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以发展学生为目标导向,中国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以管理学生为目标导向。

(二)机构设置不同

美国实行扁平化管理,多头并进,条状运行机制,有专门的的新生教育机构及专职人员。中国实行院系两级运行,党政合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2]。

(三)时间和内容不同

美国很多高校实行入学前教育模式,开学前一个月开始实施即第一阶段,即在入学前暑假就开始环境熟悉与适应教育;第二阶段是新生日/周阶段,该模式安排在开学后的某天或某周开展各类活动,提供新生和教师、员工、高年级学生、留学生深入交流的机会,有些活动还会持续;第三阶段是新生课程阶段,即是“新生头年计划”也叫“新生体验计划”。该阶段以修学分课程模式来实现,介绍和修读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校园文化、课程安排、安全意识、国际合作、社区住宿、餐饮伙食、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按照自己的需求快速融入各种团队,获得外界的支持[3]。

中国新生入学教育的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是新生报到后一周至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有极少数大学时间有所变化。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校训校史教育,法治教育与学校纪律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教育,心理测评及健康教育,专业导引及课程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1. 对象不同

美国高校入学教育不仅面向学生,还面向学生的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目前在美国,学生和其家庭成员的环境熟悉与适应教育越来越重要,这种项目能方便父母和家庭成员熟悉学校一切教学和生活情况,以便给予学生更好的学术指导和建议,而中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还无法做到面向学生父母及其家庭成员。

2. 形式不同

美国入学教育实行课程化且要求严格,美国高校设计了系统的新生环境熟悉与适应性训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学术指导、人际关系等,新生必须修满入学教育课程学分方能获得继续学习的资格。中国高校多在开学后进行军训、集体参观、专题讲座、学生会及社团纳新、心理测评等,没有学分限制相对宽松。

3. 评价不同

美国入学教育重评价,中国高校重视过程。美国高校重视对环境熟悉与适应教育进行评价,并且充分利用研究的数据和项目评价的结果,对项目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提高教育目标和教学质量。

三、当前中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入学教育研究理论基础薄弱,无法有效支撑入学教育实践活动

我国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理论较少,只有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两次比较大的研究,一次是80年代中期,以“怎样做好大学阶段的第一个过渡”为研究主题,提出了一些教育策略和建议,但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 另一次是90年代末本世纪初,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但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以致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够。

而美国在1886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年教育研究中心”。之后又成立了“新生体验计划国家研究中心”,在美国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二)入学教育时间过于短暂和集中,不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

很多高校的入学教育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学的前一周或一个月以内,甚至是一部分活动与军训交叉进行,这种集中的灌输式方式,的确能够让新生短期内迅速了解校训校史、校规校级,但是在一个新的陌生环境中,很多新问题、新困难还未来得及感受及面对,对新的生活和学习过程还未来得及体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要接受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大量的信息,没有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效果可见一斑。对大学教育认知的建立,不是一周或者一个月就能实现的,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目前大容量、短时间的信息灌输不符合教育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三)入学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与新生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

当前中国高校入学教育内容普遍是:校训校史教育,安全教育与学校纪律教育,学籍管理制度,专业及课程介绍,部分高校又逐渐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对新生个体的研究较少,也就无法和新生的心理期待和实际需求相吻合,一方面新生入学之际,入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却无法为新生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和帮助。

同时,入学教育形式单一,绝大多数高校采用军训、参观、报告会、讲座等方式。例如:报告会、开学典礼等,一个人讲二三百人听,多则达到几千人一起听,时间长达2-3小时,学生却在下面谈论自己关心的话题或者玩手机,把入学教育当做一种煎熬。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集体活动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当整个社会在发生巨大变化,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在不尽相同的情况下,继续沿用传统的集中式、灌输式的入学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

(四)教育主体单一,组织工作缺乏沟通与协作

我国高校从事入学教育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学工人员,辅导员以及部分学生干部是主体,专业教师和专家级人员参与有限,普遍存在临时组建迎新队伍、部门抽调人手的情况,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增多,入学教育的工作人员更显出师资力量不足,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单一,专业人员不足的劣势。

四、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新模式

(一)夯实理论基础

中国的新生入学教育起步晚,很大程度上借鉴和参考国外的经验,但中国的历史背景、教育模式、学生特点等各个方面都与美国不同,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好的经验的基础上,需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出一条适合我们的新生入学教育理论基础,明确入学教育定位和目标,以此来指导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二)建构全员参与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渠道相结合

美国高校入学教育在重视学生引导的同时,也重视对学生的父母及亲戚的教育引导,中国学生的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对新生的影响比美国大很多,因此,更应该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范围,并发挥作用。

2. 师长引领与朋辈影响相结合

发挥班导师及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在学生不同专业和兴趣的基础上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团的公共性、开放性、学生相对集中的特点,通过与导师和优秀学生朋辈之间的交流、咨询、讨论、调研等活动,加强对高校与专业的认知,易于被新生接受,也提高了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个别教育与集中教育、阶段性教育与长期规划教育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紧密结合当前学生特点,围绕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定位,既要发挥校、系两级集中教育的优势,又要兼顾新生个体的差异性加强个性化的引导。优化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建构科学合理的入学教育内容体系,明确阶段性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同时,针对学生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困惑与迷茫,做好长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建立长效机制。既做好思想引导又做好专业学习及全面发展计划。

(三)丰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和载体

1. 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录取通知书发放时连同入学教育宣传资料,包括学校管理模式、教务管理制度、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会及社团组织发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同时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开通校园网站、博客、微信等家长交流平台,让学生入学前对大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学生入学后的无所适从和盲目感。同时,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到一学年,增加入学教育内容,美国的入学教育课程合格后方可进入第二学年的学习值得我们效仿,中学阶段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进入大学后学生要迅速转变的确有一些困难,也给一些学生学习带来了障碍,因此有必要把第一学年作为新生自主学习方式转变的学习年。

2. 开展普适性教育的同时,关注个体成长

构建新生入学教育组织运行体系,建构一支以辅导员为主体,专业教师、管理人员专兼职为支撑的入学教育队伍,同时,建立学生入学教育互助组,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助理辅导员、社团成员等一切有意愿引领新生实现对大学的适应与认知的优秀学生,即做到了很好的补充了入学教育人员不够,又做到了对个体的关注。

最后,入学教育最难的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中学教育的灌输式转变为大学的自主式。改变已经形成的10多年的学习方式,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都要努力实现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①蔡国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观点、实务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②林彬.中美学生事务管理的比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1.

注释:

篇1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却是大多数教师忽视的环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评价,既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掌握体育舞蹈的动作,又是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内涵的有效手段,能进一步改进体育舞蹈教学效果,更好体现体育舞蹈培养现代学生的独特作用,还能为其他课程教学奠定美学基础。

一、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因素

1.1部分教师体育舞蹈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部分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不过硬己经成为影响课堂质量和学生对体育舞蹈选项课态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也进一步制约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很多高校部分体育舞蹈教师本身并没有系统、专业的接受过体育舞蹈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一些高校由于体育舞蹈教师缺乏而由体操、健美操和形体教师中直接未经培训而临时抽调至体育舞蹈选项课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体育舞蹈教师上课时力不从心,示范动作时失误、错误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体育舞蹈教学所蕴含的审美因素大打折扣,这样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1.2教师科研能力薄弱不能很好的挖掘体育舞蹈美学内涵

进行体育舞蹈审美研究,有助于适应学生审美素质培养要求。这也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即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发现,某些高校一部分体育舞蹈教师科研能力不高,很多体育舞蹈教师表示,课时重,从事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关键在于舞蹈技术把握,对于科研则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从学校类型来看,在重点大学,聚集了一些科研能力较好的教师,科研成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在一般学校,的篇数明显减少,发表的论文质量也不高,论文字数较少,涉及的理论深入不高。多数教师形成了只管埋头进行体育舞蹈教学,不会抬头看路或回头看路的习惯,这阻碍了教师的发展,也妨碍了体育舞蹈教学经验的提升。

1.3教学环境的影响

环境美能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情趣,也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除了教学环境外,课堂教学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体育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感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信任和情感交流,最大限度的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怀和自觉性,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1.4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体育舞蹈审美的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对体育舞蹈审美的发展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校园体育文化的审美功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融在校园成员的情感体验中,校园处处充满着活力,体育舞蹈的介入更充实了学生精神境界,同时也提高和美化了人们的

精神境界,丰富而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地表现爱美的天性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以各自的审美情趣美化生活,从中得到多样化的体验,并极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在引导和鼓励学生追求仪表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2.1注重体育舞蹈教学与培养审美能力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宜的方法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快速发展。体育舞蹈教学与实施审美教育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通过多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美学基础。

2.2提高学生对美认识

审美价值主要是激发、顺应人的木性和内在个性兴趣,运用美的形象唤起人们内在心中的情感的享受深化到理念、信念、意识和品质中去,内化为人的一种素质能力。而体育舞蹈运动在激发人的情感中有重要作用,教师利用体育舞蹈的韵律和音乐感染学生,用美的形象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热情,使学生在体育舞蹈运动的同时认识美的存在,在感受学生的同时去创造美。体育舞蹈强调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强调在进行体育舞蹈动作的同时加入情感因素。

2.3利用体育舞蹈的音乐节奏和旋律,陶冶学生美的情感

体育舞蹈的最大特点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所进行的一项律动性的身体运动。体育舞蹈运动中伴随着特定节奏的音乐,感受体育舞蹈自然、舒展、优美的动作,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节奏、音乐风格的感受、把握和理解。不断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学生的技能灵敏性,增加学生的健康,使学生产生愉悦情感。从而在运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审美价值产生良好的

影响。

2.4培养学生评价美的意识,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体育舞蹈运动讲究动作造型美,其动作要求青春、健美、朝气蓬勃,固有时代气息,尤其是眼神与四肢动作的配合是和谐一致的。这种构成事物各种因素的和谐一致则给人以美感。正如笛卡尔所说:“美是一种恰倒好处的协调和适中。”体育舞蹈运动表现出的刚健有力、挺拔伸展、潇洒、优美的和谐动作,衬托出美的形象,给人以信心和赏心悦目的享受,让学生在学习、欣赏、感受体育舞蹈运动美的同时,学会评价美、鉴赏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注重动作美、造型美、示范美、以美的魅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倾向,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美,激发学生对事业、生活中美的追求,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平.多维视野中的美育[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