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09:26: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舆情分析师可以说是一专多能的“杂家”,因为网络舆情分析师应掌握六大基本技能:
网络信息挖掘能力。网络舆情分析师的首要任务,是从海量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中挖掘出可能演变成网络舆情的话题和热点,并及时参与讨论和观察,注意保存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动向和观点言论,为舆情抽样和分析工作积累重要的鲜活元素。
概括剖析能力。通过网络监测获得海量网络信息源后,需要对这些信息源进行分析和严判,从中提取出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然后概括剖析舆情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倾向性和发展态势等情况,以准确得到网络舆情选题的类型、标准、定位和途径。
抽样统计能力。网络舆情师一方面通过经验人工处理舆情信息,另一方面需要熟练使用一种或多种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完成网络舆情的抽样、统计、分析和模型制作,已达到更加科学准确的分析结果。
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是书面文字表达水平,主要表现在网络舆情报告编写过程中。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沟通、辩论、说服和演讲等方面,能够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舆情会商时,面对轻重缓急等各种局面均能灵活驾驭。
舆情走势预测能力。面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对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时间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总体性研判。
【作者简介】 张廷,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导科学与艺术。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领导决策科学化建设,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学校层面的战略选择和重大决策将对学校自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校领导决策科学化就显得越发重要,因为它是保证学校决策的正确性、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在充分表达民意方面有着传统舆论无法比拟的优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成为高校领导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分析网络舆情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新时期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工具。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舆情即“舆论情况”,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围绕某种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公众对于此类事件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及态度的综合体。而网络舆情则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公众由于各类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刺激而在互联网上对其公开表达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高校师生员工具有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文化程度较高等特点,所以容易成为网络舆情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高度的交互性。网络舆情传播的载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前者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而后者只是单向的信息传播。网络的最大价值,不在其海量的信息和传播的实时性,而体现在它的交互性上。在传统舆情的传播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是舆情传播的主体,高校师生只是舆情的“接受者”。而通过网络传播的舆情则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老师和学生不仅是舆情的被动“接受者”,而且还是舆情的“中介”,甚至是主动的“传播者”。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如电子文档、图片、视频、E-mail或链接等都极易被复制和转发,而高校师生对这些网络工具十分熟悉。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引领舆情导向的难度。
2.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发生的即时性。舆情价值量的大小与时间因素有关,与传统媒体舆情相比较,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中传播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达到群众中,并且许多信息还可能经过了层层“过滤”才得以和群众见面。而网络传播则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对一些重大新闻和突发性事件,网络媒体往往在第一时间滚动播报,即时播报发展动态。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由于高校网络应用较为普遍,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处于活跃期,他们比社会公众更容易就网络上的新闻事件,特别是与自身利益相关或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迅速形成强大的校园舆情影响和压力。
3.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内容的复杂性。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师生所接触到的信息不再只是书本、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所传达的内容,海量网络信息以及多样化的网络服务功能给师生员工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广大师生所关注的内容不仅包括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网络舆情。还包括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时事政治以及各种各样的国内新闻等网络舆情。同时,由于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和互动性,受众和传播者在网络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承担责任,这使得网络舆论更加活跃,大学生网民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对任何舆情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学生思想还较为单纯,很多人所发表的言论目的性、导向性并不明确,感性的发泄往往多于理性的思考,有的是从众心理作祟,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鱼龙混杂,不但有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观点,也有消极的、偏激的谩骂和攻击。
二、网络舆情分析对高校领导决策的影响
所谓网络舆情分析,是指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针对该问题的网络舆情,通过内容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以得到相关结论的过程。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网络舆情分析对高校领导决策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网络舆情对高校领导决策的正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67-02
网络舆情是现代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表现和传播形式,是公众对于源于社会或网络实践的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具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言论、观点。研究、把握网络舆情,对于了解大众思想道德指向、获得政策制定依据、更好地服务回馈大众,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校网络舆情阵地,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隐形课堂,是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因此,近些年来,对于网络舆情特别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机制引导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2005年之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极少。2005年,苏云升、周如俊撰写的论文《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正视和利用好网络舆情这一新阵地。2007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刘毅出版的专题著作《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更是把对这方面课题的研究推上了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高度。之后,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渐成热点。但是,笔者认为,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在概念、中介事项、特点、形成发展和引导措施等方面虽有初步的探讨,如丁建军的《高校网络舆情与应急管控》、徐岩的《把握网络舆情特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在不良网络舆情的发生原因、总体引导和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总体层面上的对策和措施,但由于网络舆情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目前的研究大多没有指导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途径互相促进的很有说服力的具体举措,特别是适应地域特点和校情的创新性策略。笔者希望能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性的探究。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第四媒体”、“第五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便捷的信息载体,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更需要重视的是,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据初步统计,2013年,手机网民超过了7亿人,发展势头超过了年增长率20%。而大学生是网络群体的重要组成力量,他们愿意通过微博、QQ等“微”传播的新方式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工具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意见、诉求等,因此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反映和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角色与策源地。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已经从传统的校园生活延伸到了新媒体世界。网络舆情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力量,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做好网络舆情引导进而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保定市拥有各类各级学校5000多所,其中高校就有10余所,在校生数目庞大。怎样引导这样一个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的重要群体在建设“京畿强市”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推进作用,怎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保定主流人文精神的传扬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在网络上反映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对校内外的热点事件或问题带有倾向性的总体意见、看法等。高校网络舆情既有网络舆情的普遍特点,还有自身的特点:舆情的辐射影响具有多元性和深刻性;舆情的传播具有群体性和放大性;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且容易具有偏差性;舆情信息的难辨性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和难控性。大学生们在舆情氛围中往往体现出渴求平等、探索未知、张扬个性、期盼认同等行为特征。这为利用网络舆情引导育人创新途径的新时期教育工作来讲,包含了丰富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
如何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策略的融合,要求高校工作者必须创新观念、勇立潮头、立体引导,通过新媒体时代的新途径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现代教育方式开展工作。
网络舆情使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活动区域、交流方式、教育媒介和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或扩展,因此,创新育人必须要畅通网络教育运行机制,整合思政教育队伍,积极稳妥地推进网络舆情干预和引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1 发挥网络舆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要培养和建立一支媒介素养水平高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创新舆情调研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创建高校舆情信息网,搭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抢占舆情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开辟舆论宣传工作新途径;建立并完善舆情监管机制。
2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优化大学生适应信息时展的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培养大学生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信息为社会发展、个人生活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体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构建全面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打造媒介实践平台和高校间的交流平台,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丰富的教育途径来克服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弱点和难点,增强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创新策略的总体原则是适应时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新媒体技术,融入全新的网络教育环境;积极开拓新教育阵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主流人文精神;加强“两课”的建设,积极引入新媒体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舆情途径;创新教育手段,搭建互动渠道。建立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不断更新思政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提升教育者的素质,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保定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参考文献:
[1]赵文永.网络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陈从楷.谈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1(9).
[3]陶喜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3).
当前,网络已经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网络不仅是一种工具,更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会变革以及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社会矛盾都会或多或少在高校中有所体现,这些问题也都会在网络上以一种虚拟的形态存在。一些危机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蔓延至网络,进而嬗变为一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不仅进一步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还有可能引发次生危机,给事件的处置增加更多不可控和未知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内涵与特点
高校因其人群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多样性、传播的危害性等特点[1]。正因如此,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其带来的影响及后续处置的难度往往高于其他组织。
1.主体的多元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1亿,上网普及率51.7%[2]。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使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也更容易使信息得到爆炸式的扩散。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事物认知、道德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元性和群聚性,以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因素,使大学生对同一个舆论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社会泄愤心理、情绪感染心理、因果归因心理”[2],使一些主体丧失自觉的个性,进而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舆论选择。
2.客体的多样性
在高校发生的舆情危机中,呈现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复杂性。高校舆情主体的特殊性,导致“社会网络舆情中心点、网络舆情焦点、网络舆情集中点、网络舆情热点、网络舆情兴奋点、网络舆情波动点”[3]等都有可能发展为高校舆情危机。在这些舆情中,有的诱因在社会中,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对主体产生消极的影响,致使舆情进一步无规则的发展,使舆情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交互,彼此进一步交叉影响。
3.传播的危害性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共生性、交互性,以及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复杂性,使高校无法掌握也不可能掌握所有传播渠道的控制权,这就导致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主体对客体的响应会呈现出即时性与交互性,使高校管理者无法控制,后果无法预料。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往往滞后于舆情本身的发展速度,而这也就成为网络危机发生的根源。
1.高校职能部门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高校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来看,绝大多还未真正意识到网络对管理的革命性影响,对网络舆情而言,还停留在如何“堵”的层面,对于如何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的意识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在网络舆情机构建设、机制建设、建章立制方面多数停留在文件表面,而并未付诸实施。
2.高校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缺乏相应的健全机制
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是学校的一项系统性工程,绝大多是高校建立了新闻发言人,但是却很少主动新闻,对舆情的预警、监测无完善的机制建设。事情发生后,仍然停留在“应急”层面,缺乏常态化的处置预案;对校内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校级、院系级、机构级的官方媒体缺乏统一监管和联盟建设,平时分散了用户,应急时发挥不了传话筒的作用;对人员的培训和训练不够,缺乏实战经验,削弱了应急能力。
3.高校对师生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行为引导不足
尽管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上,只有少数学生能通过有限的校园媒体资源去体验、参与媒介的运作,同时又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学校也很少面向传媒类学生外的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课程或讲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虚拟空间的行为失范。
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是社会事件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传播,网络舆情危机更是民众对某一事件的一种看法和表达,正是因为网络舆情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从管理者高度重视,采取线上线下处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以备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科学、有效处理。
1.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在自媒体时代,快速反应是解决舆论危机的基本前提。这里面的快速反应就包括涉事主体在内部早行动,涉事主体在社会舆论层面早回应。要做到这两个快速,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新闻发言制度。目前,高校新闻发言人平时主动召开新闻的机会少,缺乏实战经验,一旦发生网络危机舆论,就很难快速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新闻发言不应只是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而应成为一种对外主动信息的制度。这种制度能确保学校在重大决策后,积极主动与师生、社会进行沟通,缩小各种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又能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减少舆情危机的扩散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现实网络危机舆论中,舆论走势因为受到“沉默螺旋”影响,往往出现一种声音独大的局面,进而愈加影响公众的理性思考,负面、消极影响也会加倍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官方,就应敢于发声和主动发声,主动事实和事件的进展,与此同时,用好校内各种可用的传播途径,以及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有关宣传报道途径,坚持真实性、贴近性、可读性、语言文字更加符合受众接受的原则,逐步扩大正面的、积极的消息传播,做好舆论动态实施跟踪,形成阶段性热点,合理推动舆情发展。
2.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第一,把握舆情节点,提升舆情回应有效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单学刚将网络舆情管理过程分为监测、预警、研判、回应、沟通、应对、处置、修复8个阶段。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快速发现和预警阶段,各个高校可以借助网络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干部,及时发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网络舆情异常,畅通信息上报渠道,构建快速有效的汇商机制,依靠平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的预警工作。在多渠道全面了解信息方面,要建立分工协作的信息情报收集汇总机制,掌握第一手的详细资料。在舆情现状和发展研判上,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第一时间处置,尽可能减少舆论扩散的范围。第二,在舆情引导和应对上,要把握好“五个维度”。准度,即回应内容要对准舆情焦点和舆论痛点,直击“靶心”;精度,即精准解读决策事件原委,做出科学可信的结论;长度,即要重视回应的联系性;温度,即舆情回应要改变话语表达方式,要与舆论主体“共情”;尺度,即把握好舆情回应的分寸”[3]。第三,在舆情处置上,回应主体做到“五步到位”。即业务部门回应要“守位”;上级部门介入要“到位”;学校统筹不能“缺位”;部门协作不能“错位”;第三方调查有必要“补位”;在形象修复和公共建设上,需要高校及时对危机处理进行总结、反思、归档、整改,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利用恰当时机,引导舆论关注点转向。
3.加强师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引导网络行为自觉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尽可能减少负面消息对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使人人都能遵守网络基本规范,合理理性表达意见。从内容上来看,要加强师生法制化教育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突出强调虚拟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师生在网络表达中知法守法。从渠道建设上看,要不断建立健全高校自身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增强吸引力和“粘合度”,营造有利于高校发展的主流舆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引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规避非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解和解构。
参考文献:
[1]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关于涉法网络舆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称的涉法网络舆情,指的是因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或者其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所引发的事件的刺激而形成的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既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带,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平台。所以,其具体的审判工作,包括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在特定条件下引发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反思涉法网络舆情,并寻求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一、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也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来自人民法院系统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人民法院系统内部的原因。
(一)人民法院系统外部的原因
1.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深刻社会背景
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是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主体基础。公民意识是“公民”最重要最本质的表征,只有具有一定公民意识的人才能称之为“公民”。随着我国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越来越关注国家事务和社会发展,关注自己权利的实现,并希望通过适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意见。
现实利益冲突的存在是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潜在原因。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不可避免。在各种利益关系的快速调整中,不可能所有人同时、同等受益,甚至有些人的利益会暂时受损,由此造成一定的利益冲突。故而,一些个案的发生,极易激发众多网民的潜在利益诉求,进而演变成热点法律事件。
诉求表达以及解决渠道的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涉法网络舆情。一方面,社会民众渴望为自己的权利诉求找到表达的渠道,并凸显自己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相应的解决渠道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畅通。这时,网络便成为一种选择。一些当事人希望借助网络引起社会特别是有关部门的关注,最终实现自己的权利;而其他社会民众,在关注个案的同时也借机表达自己的内在诉求。
2.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现实心理基础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民众的心理是积极健康的,对社会发展前景和个体生活未来充满希望。但是,由于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以及权利诉求得不到及时、适当回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必然造成社会民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不适,进而产生诸如失望、埋怨、焦虑、迷茫、怀疑、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
涉法网络舆情形成的直接诱因,往往是一些具体的涉法事件。一般来说,多涉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也有因法院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引发的。这些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网络舆情,是因为其激发了人们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涉法网络舆情主体中,除案件当事人外,更多的是其他“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人;而后者,更多的只是借助舆情事件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一些案件中,人们热衷于挖掘当事人的身份,或者过分关注案件以外的所谓“背景”,正是源于社会民众对权力公正性的期望或疑虑。
3.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客观技术支撑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提供了便利。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受到限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极为迅捷和广泛,加之网络表达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匿名性,在技术上使得普通民众拥有更多话语权,网民“既可以通过在新闻后面跟帖的方式对司法加以评论,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的方式来分析评价案情,每一个网民都能起到记者的作用。”这恰好迎合了社会民众表达意愿、维护权利和实现监督的需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足以使简单的个案瞬间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当然,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不能完全归咎于网络本身。存在于网络领域的不规范、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客观上助推了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
(二)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原因
1.法院工作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审判权行使有关的问题,表现为法院工作人员诉讼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的缺失。实践中,不少涉法网络舆情事件源于法院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滥用审判职权或背离审判职责谋取私人利益的现象。这些行为,既可发生在立案、审理、执行等阶段,也可发生在委托司法鉴定、评估、查封、扣押、拍卖等环节,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极易引发网络舆情。此外,现实生活中,有些法官不注意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锤炼,工作不细致、态度不认真,案件判断失误或久拖不决,因而引发当事人不满。这种不满一旦在网络上被快速放大和炒作,就会引起其他网民的共鸣,瞬间造成混乱,导致负面网络舆情的产生。
与审判权行使无关的问题,表现为职务行为之外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道德失范行为。个别法院工作人员的某些违法犯罪行为,尽管与职务行为无关,也会给人民法院和法官整体形象造成极大损害,降低司法公信力,成为社会民众怀疑司法公正和宣泄不满的理由。同时,因身份的特殊性,法院工作人员的失德行为,更易遭受公众诟病。例如,2013年8月初发生的某高院法官集体事件,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导致轰动效应,给法官队伍包括人民法院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2.法院管理方面存在的的问题
队伍管理方面。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源、人员进行管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同样存在管理问题。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但是,实践中,个别法院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不细致等现象以及措施不得力、手段和方法不科学等情况。某种程度上讲,个别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和道德失范行为与缺乏来自系统内部的有力监管有一定关系。
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网络舆情往往具有突发性,需要常态的管理机制。然而,在法院系统内部,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认识不足,预警机制和应对能力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一旦网络舆情事件发生,难以快速反应和实行有效控制,从而造成舆情事件处置的被动,导致舆情危机的产生和扩散。
二、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涉法网络舆情,极易转换成网络舆论;并且,在网络条件下,舆论运行“呈现出自组织结构和蝴蝶效应。舆论的出现不可预料,依赖于随时可能发生的‘初始条件’,并在特定条件下会造成‘雪崩’。”[3]从而,对司法审判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
1.推动司法民主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民主源出希腊语domos(人民)和kratos(统治),字面意思是人民统治,常被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在我国,学术界在“司法民主”的理论认识上存有分歧。不过,在司法实务界,却积极探讨着与“司法民主”有关的问题。2010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将“司法民主”写入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加强民意沟通,做到透明公开、阳光司法”。部分法院也积极开展有关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创新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等司法实践。[4]
笔者认为,民主原则与司法制度并不相悖,问题是“民主”与“司法”以何种形式结合并和谐互动的问题。事实上,法律本身就系立法机关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通过人民代表表决而制定的,而司法制度中法官选任、对司法机关监督、合议庭制度、审判委员会制度等,同样体现了一定的民主原则。涉法网络舆情中,社会民众迫切要求满足知情权,要求有表达的自由,要求司法的公开透明。因此,客观上能够促使人民法院在公开透明、民意吸纳、群众参与、民主监督、司法决策等方面作出思考,更加公正地审理案件。
2.促进司法正义
网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之一。司法审判的合理运行、司法正义的实现需要包括网络舆论在内的社会舆论的恰当监督。一方面,来自网络的不同声音,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诠释对案件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法官出现片面性认识以及专业性错误。另一方面,在网络舆论的强大监督之下,承办法官必然慎言慎行、公正裁判,而那些试图谋求法外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因面临来自舆论的监督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二)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
1.妨碍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司法正义的重要基础。但是,网络舆情环境下,司法独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首先,网络舆情主体的思维方式干扰法官的理性判断。网络舆情的主体是构成复杂的社会民众,他们秉承“法不外乎人情”、“情理法兼顾”等传统理念,对事物的判断往往道德色彩浓重且缺乏理性,特别是法律理性。所以,种种以道德伦理评断为基础的评说和意见,在博取舆论同情的同时,也影响了审判人员的法律判断,以致出现貌似顺应“民意”而欠缺法律理性的裁判。其次,网络舆论压力影响法官的独立思维。一方面,网民或媒体随意对尚未审判或正在审判的案件发表各种倾向性意见,在引发广泛附和并形成舆论态势的情况下,势必给法官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其独立思维。另一方面,某些案件当事人为寻求舆论支持,针对审理中的案件,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讨论等方式,给人民法院及承办法官施加舆论压力以影响其办案思维。法官缺乏独立性的法律裁判,不仅使司法独立原则受到损害,也使社会民众加深了对法律“随意性”的误解。
2.损害司法权威
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司法权威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威类型,是指司法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令人信从的地位和力量。”它表现为司法裁判的稳定性和社会公信力。因而,判决、裁定一旦发生法律效力,就具有稳定性并应当得到切实的遵行,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普遍认同和支持。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案件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已经生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其个人目的,通过网络媒体炒作案件,引发网络舆情,致使社会公众对司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
三、应对涉法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已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如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法院系统网站、设立网络发言人、加强舆情监测等等。不过,在应对机制的系统性、操作性与有效性等方面,仍有可探讨之处。
(一)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首先要理性认识网络舆情
1.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的关系
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在价值追求上是契合的。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就在于保证和实现司法公正;而网络舆情,也透视出社会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价值诉求。基于内在价值目标的一致性,正常情况下,网络舆情不仅不会干扰司法审判,而且会促进司法公正。
但是,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在具体指向上却有区别。一般来说,网络舆情更关注客观真实与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倾向于情感的表达,而司法审判更关注法律真实与案件的程序运作过程,倾向于理性的分析。
2.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与民意的关系
网民是社会民众的一部分,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所以,网络舆情虽然表达了社会民众的一定意见和看法,但是,“网民的意见不能代表所有社会群体的意见,网络舆情只能被视为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性认识网络舆情,可以在司法实践中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片面强调司法独立,对网络民意一概加以拒绝,二是借口尊重民意,向网络舆论妥协。
(二)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提高法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舆情,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的法院工作人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须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素质。
1.提高道德素质
作为法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尊重和信仰法律,才能清正廉洁、公正司法;而真正成为公平与正义化身的法官,才能赢得社会民众和当事人的信赖与信服,树立起司法权威。
2.提高业务素质
法官是司法活动的主体,其业务素质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作为法官,应当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如此,才能准确把握案情、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化解矛盾,从而减少网络舆情的产生。
3.提高心理素质
如上所述,网络舆情的倾向性意见和评论所形成的舆论环境,势必会给办案法官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和精神压力。因此,作为法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排除外界压力干扰,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理性的独立裁判。
(三)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建立必要的预防机制
1.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常态监测与预警
人民法院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日常监测、收集和研判涉法重点信息,及时分析和评估。事实上,并非所有涉法事件均能引发网络舆情。一般来说,那些涉及公私权利冲突、法理情理冲突、当事人身份特殊以及争议较大的案件,法院工作人员违法犯罪案件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并且,由于引发舆情的问题或事件本身及其变化发展,以及网民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在与现实产生互动的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因此,通过对重点网站、重点事件的日常监测,可以把握潜在的危机议题,预测可能存在的涉法网络舆情事件及其发展趋势,以便尽早采取对策,化解舆情危机。
2.继续推进必要限度内的司法公开
司法独立并不是司法的自我封闭。知情、表达、参与、监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本身就是司法的基本原则。只有公开透明,公众才能有效监督司法并提升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实践中,多地多级法院都在积极探索司法公开的形式与范围。2013年9月,多起舆论关注度高的案件都以微博直播庭审现场,如南京“饿死女童案”、北京大兴摔童案等。此外,北京法院系统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现场直播了持续引发舆论热潮的“李某某等涉嫌案”的宣判之后,办案法官、陪审员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微博直播庭审,是对社会民众知情权、监督权的积极回应。但是,目前在案件的选择、公开的内容和方式上仍有一定限制。为此,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探索趋于常态的、最大限度的司法公开模式。除此之外,各级法院在推进司法公开中,还应不断扩大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的范围,提高其参与程度。
3.加强自身宣传及与外部的沟通
社会民众对法院的信任,关系到其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现场或媒体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自身宣传,从而使社会民众更加了解法院、理解法院并支持法院工作。同时,人民法院还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与社会民众沟通,解惑答疑,积极与媒体沟通,形成良性互动。
(四)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采取可行的处置策略
涉法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为此,有效的处置策略必不可少。
1.反应要迅速
一旦网络舆情发生,要迅速鉴别其性质,是网络舆情还是网络伪舆情。对于一般网络负面舆情,应及时组织进行有关人员进行研判,准确把握舆情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一些有组织的单位或个人,故意在互联网上散布各种虚假事实和言论,刺激或引导公众情绪,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通过法定程序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责任。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而有力地惩治利用网络实施的相关犯罪提供了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2.态度要审慎
网络舆情中夹杂着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不合理的意见,涉事法院贸然和随意的回应,容易使自身陷入被动,也会使网络舆情变得更为复杂。况且,对未经审判确定的事实随意定性,更易加深社会民众对司法随意性的误解和对司法公正的疑问。因此,要在保证司法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司法公开限度和方式。
3.措施要得当
网络舆情既具有一般社会舆论的共同属性,也具有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
网络舆情既然属于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便具有一般社会舆论的共同属性。比如,它以某个涉及人们共同利益的问题或事件为讨论对象,有大量的公民对这个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并且形成一种具有共同倾向性的意见,这种共同意见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基于互联网的跨时空、开放性特点,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及舆论主体等方面与社会舆论有所不同。社会舆论往往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口传心授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并以一定的意见、情绪、态度甚至行动倾向表现出来。而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是通过互联网,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中的新闻跟帖、论坛跟帖、博客、播客以及QQ等即时通信工具、搜索聚合等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民只是社会人群的一部分,网络舆情只是反映了以网民为主的某些社会群体的意愿。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不宜简单地将网络舆情直接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与情绪。
与传统的社会舆论相比,网络舆情还具有直接、突发、互动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
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社会公众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讨论时事的便利,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者,使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这样,民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就更加通畅,往往在一个事件发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后,就会有相关的意见和情绪等在互联网中发表和表现出来,从而使网络舆情能够直接表达民意并发挥作用。
在突发性方面,传统的社会舆论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酝酿和准备才能形成,因为街谈巷议等形式的局限,从事件信息传播、公众关注并参与讨论,一直到社会舆论的形成一般需要数天甚至数十天的时间。而网络舆情的形成则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出现加上大量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在当事人不经意间,就可能迅速成为激发网络人群共同关注甚至共同谴责的导火索,使当事人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成为众矢之的。
一般来说,网上舆情的讨论主题极为宽泛,话题的选择往往是自发、随意的,任何人都有选择主题、话题和选择写什么、怎么写的自由,而网民又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因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随时成为网络舆情焦点,而且各种各样的文化诉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标准都可以充分体现。
在互联网中,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这就使网络舆情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在互联网中,只要某一问题或事件被报道或者被发现,就会引发大量网民自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并且很容易在众多网民之间形成互动,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使讨论更广泛、更深入。
当然,网络舆情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许多网民受素质、学识方面的限制,或者受现实生活压力的影响,在发表意见时,容易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很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可能引发更多情绪化的议论甚至形成有害的社会舆论。
工商机关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的现状
从工商机关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看,还存在不足,需要认真研究相关问题。
1.缺乏快速、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及日常监测机制。
目前,各地工商机关还只是停留在人工收集、筛选阶段,难以形成日常性收集能力和持续性跟踪能力,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感觉、经验等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判断是否出现与工商行政管理相关的网络舆情热点问题,使网络舆情监测面较窄,反应速度较慢。当特定事件发生后,难以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及时、有效地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准确信息,给科学决策以及应急处置造成困难。
2.缺乏全面、科学的网络舆情分析机制。
网络舆情分析是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出一种趋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网络舆情分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平时打好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工商机关在网络舆情分析方面还存在随意性强、方法不科学、缺乏系统性等不足,难以及时提交准确、严谨的分析报告。
3.缺乏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及日常监测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工作,都是为了让工商机关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掌握主动,让网民的意见、情绪等朝着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但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工商机关还普遍缺乏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工商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深入研究网络舆情课题,力争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掌握主动
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情况。由于网络舆情课题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关于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处置、引导等,人们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但着眼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商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争取主动。
1.设立专门岗位和人员,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及引导工作。
如果条件允许,工商机关应当设立专门岗位,配备有专业素质的人员,负责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工作。在网络舆情分析方面,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由相关内设机构分别派代表参加监测组、调查组、信息反馈组,具体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工作,并及时向本机关领导提交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当出现某种特殊情况,需要针对某一阶段的网络舆情实施引导时,应当由本机关领导进行集体研究决策,确定引导原则及实施方案。
2.实行分层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监测机制。
如今,互联网中已经按地域或者行业的不同细化出了不同的网民群体,形成大量的城市论坛、社区论坛、行业论坛等。网民根据自己所处的行政区域或者爱好等,选择不同的论坛登载信息、发表意见。这样,各级工商机关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监测方面实行分层管理,分别针对本机关辖区情况开展工作。应当根据网络论坛或者网站的活跃程度、网民参与程度等,将网络论坛或者网站划分为不同的日常监测等级,确保对重点网络论坛或者网站实施重点监测。
工商机关应努力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一体化平台,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及预警工作,切实做到反应迅速,方法科学
工商机关应努力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一体化平台,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自动收集系统,对重点网络论坛和重点网站进行实时监测,对海量信息自动筛选、过滤,缩短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时间,切实做到反应迅速,方法科学。
在加强网络舆情分析方面,设立网络舆情评论员是一个好办法。应对评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其熟悉网络知识,掌握统计学、心理学、新闻学以及危机公关方面的知识。评论员主要负责对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分析,预判其中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媒体关注焦点,确定网络舆情级别和重要程度,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判断。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的网络舆情信息,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证第一时间获知事态信息。相关分析报告应当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对重要的网络舆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当前,国家对于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样也将舆论引导能力当作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中,国有企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及保障人民群众共同利益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与舆论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努力克服舆情工作的困难,将国有企业的正能量广泛传播,进而树立良好的国有企业形象。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状况
(一)舆情意识薄弱
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舆情意识与大局意识都相对薄弱,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经验与教训也并未进行借鉴,很难对自身舆情风险进行正确地识别,所以,舆情预警工作不到位[1]。另外,还有很多国企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不正确,通常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舆论质疑,所以,在面对突发舆情的时候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会报告,也不会采取措施进行处置,最终错过最佳的解决时机。于国有企业来说,其自身的防控意识并不符合新媒体环境网络舆情的发展需求,而这在很多中央企业地区公司与其所属二级单位中表现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单位网络舆情就会出现逆向或者是横向传染的问题,最终引发联锁反应,对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防控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十分落后,而且,进而央企总部或者而是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才构建了专业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而对于央企地区公司或者是隶属省市的地方国企并不具备舆情防控机制,通常情况下,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但是,在基层单位,舆情管理工作始终呈真空状态。基于此,部分国企领导在舆情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高,所以,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办公设备配置经费不充足,无法构建防控工作机制,而危机处置措施与应急措施仍然需要强化[2]。
(三)引导能力不理想
现阶段,国有企业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始终停留在纸媒体阶段,严重落后于新媒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沉默已经成为处置网络舆情的首要选择,主要采取的就是封、堵、删、瞒等方式,最终只会导致结果不理想。有很多网络舆情事件,国有企业是需要主动发生的,但是正是因为不表达,导致其处于被表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的议论会更严重,还会出现猜测,最终引发误解与对立,严重影响国企公信力。此外,很多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在对事件进行处置的过程中,受自身知识储备的影响,或者是准备工作不充分,都会影响舆论引导实际效果。
二、建立国有企业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集监测、分析、研判、预警与评估为一体的机制
第一,监测,即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其中,监测的方式包括三种:第一,进行全天监测;第二,合理设置专业工作人员展开监测工作;第三,同媒体合作进行日常监测。
第二,分析。舆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突发事件过后,网民所发表的评论与议论,所以,一定要深入地分析舆情的具体走向。
第三,研判。针对实际收集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与判断,并且对舆论热点以及媒体的关注重点进一步研究,针对可能出现的舆情热点的分布和走势进行合理地预测,更好地应对舆情[3]。
第四,预警。可以合理地划分舆情,并且合理地设置具体的应对措施,如果负面信息无法达到预警级别,那么就可以作为日常的负面信息来处理。
第五,评估。在事件发生前进行评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未来事态的发展。而在事发过程中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在事发后的评估主要是为了正确地判断是是否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二)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构建突发事件危机应对体系,可以包括以下芍郑旱谝唬构建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应合理制定舆情分级的制度,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不允许过分重视,或者是过分忽视,有效地规避在发生重大舆情时难以及时处置而形成危机。第二,构建突发事件危机的应对流程。其中,主要涉及到事前、事中与事后这三个方面。对于事前应对就是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事发以后,应当针对不同阶段来修复品牌,积极展开正面地宣传,对事件进行全面总结[4]。
(三)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全面建设
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常态工作的、热点问题的以及突发事件与重大事件的。而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主动进行沟通,并在短时间内实现沟通,以保证沟通的充分性。基于此,还应当始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第一时间、口径统一与人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国内环境中,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为此,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种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国有企业也一定要与新媒体环境改革及发展相适应,进而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占据主动权,正确地分析网络舆情预警,采取措施应对,全面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肖来付.网络舆情时代的企业危机应对与管理――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高校网络舆情时常发生,给高校教研管理工作带来新压力与新挑战。为了顺应网络时展的新要求,做好网络时代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高校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科学引导。
1 高校网络舆情的涵义
网络舆情,是足够多的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公开的形式,对待社会某一问题或现象,足够明确地表明态度、发表言论意见,给社会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网络舆情必须满足“数量”和“程度”两个标准,即参与的网民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及其意见指向十分明确。
高校网络舆情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一,把高校当作客体,大量网民和网络媒体对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长期关注并形成共识,在网络空间中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事件。高校网络舆情所评判和指向的客体必然和高校这个背景紧密联系,可分为高校、高校教师和学生三类。但是,因为公民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当网民和网络媒体在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评论的同时,会从不同角度对此事件反映出的其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
2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舆论范围多元性、复杂性。纵观包括“三鹿奶粉事件”、“许霆案”等在内的产生影响较大的高校网络舆情,涉及到民生、经济、司法、社会安全等诸多领域。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是包罗万象。
(2)舆论焦点即时性、突发性。在校大学生都把评论的焦点聚集在国内外最为重大和热点的问题上,并且在第一时间针对这些热点事件进行积极的文字、影像资料共享、跟帖、回复,进行激烈的讨论。
(3)舆论结果群体性、难控性。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存在弱点,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其看法、行为很容易产生群体性倾向。古斯塔夫·乐庞曾经说过:“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形成一种集体心理。”①大学生通过网上交互式的沟通、网下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声势浩大、难以控制的群体影响。
(4)舆论影响广泛性、深远性。高校网络舆情会影响到校内外各个方面。不仅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还会对高校自身产生作用。不单单在高校内部起作用,还会透过高校对全部舆论媒体外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3 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即在舆情发展到不可控之前,或者在舆情还没发生的一瞬间,高校做好准确的预测与判断,从而进一步引领高校网络舆情向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高校能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加强日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教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理想的人生标杆。其一,在校大学生能尽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力量。其二,在校大学生能锻炼自己独立思考、思维创新的能力。指导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正确看待问题、创新思维方式、独立解决问题。
(2)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维护高校多方面的权益和形象。其一,既可以极大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民主管理原则,又可以增加高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方便师生监督。其二,高校管理者能随时掌握师生的舆情动态,在第一时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其三,提高高校在社会上的信誉度。高校受到社会各界真实准确的评价,提高公信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促进整个社会的良序和公平正义。其一,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舆论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对社会的舆情引导产生了重要影响,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是做好社会舆论引导的基础。其二,如今高校网络舆情已经触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高校聚集了大量的教育好、素质高的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他们为社会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出谋划策,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健康稳定的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
4 完善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
从“许霆案”等典型的案例来看,我国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普遍局限于事后控制恶性结果和减弱不良影响,忽略了事前或事中的引导与沟通,经常处于被动局面,使部分网民产生误判,本应树立的美好形象变得逐渐模糊,在社会上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对于事前或事中网络舆情的引导不容忽视。
(1)构建校园网络道德文化,完善校园舆情环境。其一,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即针对各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方法。②网络文化对于网络舆情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二,启动“绿色校园网络计划”,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网络互动,建成制度完备、系统安全、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管理规范的校园网络体系。其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道德意识。通过宣传网络法律与道德,明确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道德操守与义务,促成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能自觉履行道德规范,共享文明的网络环境。
(2)加强校园舆论信息收集,提供舆情引导参考。面对校园网络中形式多样、数量庞大、瞬息万变的舆论信息,高校管理者应该做好信息的收集,并作为舆情有效引导的参考依据。利用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引进最先进的数据收集设备,利用其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对校内舆情信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搜索。在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同时还要保证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
(3)准确开展舆论信息分析,消除舆情引导障碍。其一,形成多方联动的信息分析团队。高校为团队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职责与义务。其二,注重培养后备力量。培养一批政治素养高、宣传工作能力强、网络技术掌握熟练并运用灵活的技术骨干,对收集来的信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以小见大地进行分析。其三,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督队伍,通过空校内BBS、博客、论坛、电子邮件等多途径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全面监督。
近些年以来,由于不良网络舆情而引发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高校大学生,除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作为高校相关职能部门本身,应从最有效防范不良网络舆情的快速扩散和进一步演化为出发点,建立起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现实可行的管控方式,以保证绿色健康的网络舆情成为维稳及推动高校、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
1.突发性偶然事件的进一步激化;2.国内国际相关热点问题的激发;3.切身利益的触动。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而言,其主体的特殊性决定着其独有的新特点:
1.突发性。2.情绪化。3.影响广。4.易控制。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
(一)应急反应迟缓。处理好突发事件的关键就在于反应要迅速,重点在于应在突发事件后迅速启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内工作程序,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处理方式被动生硬。回望过去相关高校的热点问题的解决处理过程,高校往往采取的是强硬封闭消息,回避事态发展的消极处理方式,本想以此方式来试图淡化高校网络舆情扩散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高校往往将自己列为居高临下的“管控者”角色,而不是因势利导的“引导者”角色,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反而更加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三)重视不足,硬件跟不上。由于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是近几年才受到高校及社会广泛关注的,因此,过去的几年里,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普遍存在重视度不够,硬件设备设施不充足的情况。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体系的建立
(一)三大工作体系
所谓的三大工作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学生工作部、各学院、高校三级网络舆情新的搜集工作体系;2.高校网络管理中心团队的分工合作工作体系;3.高校网络舆情的各部门联动工作体系。
(二)校、部两级管理机构的报送体系
校、部两级管理机构的报送体系主要是指网络舆情发生后需要由高校和教育部两级未报送路径,分别对高校和教育部负责,并且,当突发事件的影响有扩散到校外的可能时,就需要学校的相关部门及时的联系当地党委政府等相关机构,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来应对此突发事件。
(三)高素质网络舆情管理团队
网络舆情管理团队是整个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关键。想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团队,要有完善的一个完整地组织架构、组织机制体系和组织制度,在专职指导老师的培训及领导下让他们以兼职的方式参与工作。
四、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流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不可避免,因此在网络舆情与现实产生的互动过程中,遵循其形成、高涨、被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将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抑制在最低值,不让其有网络舆情转化为网络舆论,我们需要构建行之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流程。
(一)迅速上报
进行网络舆情快速反应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集,如何科学地收集、分析网络舆情,是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的重要环节。网络上的敏感信息以及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被发现,需要通过学生工作部门、学院、高校三级舆情收集部门快速全面地收集网络信息。
(二)紧急应对
宣传部门及其所属工作团队们时刻关注着网络上的相关反应在信息上报之后,特别是高校BBS、贴吧站务组和网络舆情管理团队。在指导意见到达之前前,各个部门团队应该果断针对性的以网络言论为主的开展紧急应对的管理工作,目的在于引导舆论导向,缓和事态矛盾,及时的掌握网络传播的主动权,滨面七进一步向不良方面扩散传播。
(三)提高舆情信息反馈效率
1.及时回复那些在高校网络中出现的舆情信息,及时对师生经网络渠道提的建议与问题进行反馈,强化高校中网络舆情管理的时效性;
2.对舆情信息的快捷反应与柔化处置进行事后评价,总结经验效果,发现问题与不足。
3.高校舆情处置离不开团队配合,离不开高校内部各部门对舆情处置的高度重视,要建立协调一致的舆情处置管理机制,提高舆情处置的效率。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舆论问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新r期的重要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高校网络舆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姜岩.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浅析[J].文教资料,2010,(03).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097-0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也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通过自身独特理念、价值、方式及渠道的构建,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促进作用。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有6.49亿,2014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使用率为64.1%。其中,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有43.8% 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
1.1 终端平台移动化
用户上网从电脑向平板、手机转移,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和观看清晰度明显增强,手机用户的数量处于明显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之前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终端移动化,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发现的新闻或者关心的话题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或者评论,从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了官方媒体的审查,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的跨时空。
移动互联网在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设置环节中以微信、客户端等APP为代表成为新的信源。基于“去中心化”的基本属性,互联网成为新的公民表达各自意见的领域,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渠道。
1.2 舆情传播强关系化
互联网时代传播呈网状,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多是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网络社交多是基于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传播的强关系,如微信、腾讯QQ好友,一般移动社交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亲人,这种基于熟人信息的传播模式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任成本,使得移动互联网比之前的受众之间有更强的关联程度,传播效果也会相对之前有更强更为迅速的影响力。
以微信为例,微信好友的添加主要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朋友圈中“雷达加好友”“面对面群聊”也是半熟人的关系,基于双方同意的熟人间传播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度,转发率、可信度以及到达率都明显
增强。
随着手机制造成本的下降,价格的降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3G和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用户的年龄跨度增大,其中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的传播在社会舆论形成流变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与传统互联网舆论传播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对一”“多对多”的精准传播很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实现深层次的舆情渗透。
1.3 传播形式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视听化语言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出现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形式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由此产生,其重要表现为信息来源多样化、分析视角多角度化、文本信息零散性及信息要素缺失性。
信息传播的碎片同时还带来了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及网络意见的异质与分裂。在移动互联网中,有相同情绪的受众很容易形成聚集,这种情绪互相感染,形成同样的舆论。同时“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推动,某种程度上也会混淆公共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视听。另一角度来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受众来说,反而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客观认识。
2 网络舆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环境的特性,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出其“双刃剑”的作用。该现象为舆情工作的引导提出的巨大挑战。
2.1 政府部门组织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被减弱
网络舆情的控制是当今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行使各项重要权利的阵地与途径,网络为群众的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诉求表达、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政府主导舆论的场面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强化这一点。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图片、视频信息。政府部门在移动舆论场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个别政府部门缺乏处理经验及相关技巧,从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应对不及时导致失去舆论的引导地位而处于被动
局面。
2.2 线上线下联动增大的发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作使用的便捷,促进了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受众的聚集,同时也便于同类受众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表达。
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现实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查找附近人”可以与一定距离的用户连接沟通。当微信内容真假难辨信息安全性降低的时候,微信舆情就会在民众恐慌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监管部门在微信舆情形成扩散的短时间内认识不足应对迟缓风险评估不够,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微信舆情危机,并进而转化成为现实中的。
2.3 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为舆情研判带来难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上表达诉求,分享观点、意见,由此产生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的超大数据量构成了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这些数据在拓展人们视野、激增信息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令人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从而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并导致网络谣言产生。
作为发表意见的渠道,网络舆情常常为负面的,如情绪型言论、诚信危机、语言暴力和媚俗化。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体现出网上数据无限性和网民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它的即时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甄别、吸收、评价、传播。同时,个性化的观点更易找到认同的关注者,不断被强化,导致舆论偏激情绪的加剧。
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既可以是信息者,又同时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相互交错,衍生出新的结论,使得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碎片化的信息在转发的过程中被标题党断章取义,从而影响网络舆情的研判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效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汇聚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源,正确客观的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交流互动、提升自身的舆论研判能力,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3.1 提升政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舆情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前提。政府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
舆情分析和研判是整个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在继承传统数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为网络舆情资料的收集带来更多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建立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系统。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为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等信息研究机构。
由于网络舆情的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有效应对舆情,首先应该提升政府人员的新媒体素质,将媒介素养尤其是移动媒体素养纳入到人才建设中。最基本的是能够会用、爱用、善用各类新媒体。
3.2 强化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之间存在信息的关联。通过议程设置,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和媒体联合引导舆论实现合力效应。
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舆论引导,需要重点打造开放和平民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与民众直接沟通,有利于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中活动设置,积极组织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开展讨论、建议等活动,同时通过合理奖惩机制的运用,保持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优化政民关系。
3.3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积极稳妥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是掌握主动、正向引导舆论的关键。
网络媒体危机事件中,病毒性传播的危机信息特点会导致短期内的强舆论漩涡,并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危机处理的主题,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舆情的前提下预测舆情走势来适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包含了网民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以及诸多热点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的社会舆情晴雨表。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一些不良信息比如网络谣言、虚假信息、恶意诽谤等也充斥其中。而且,国外敌对势力借助其技术优势时刻都在进行舆论渗透。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网络传播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收集、分析、整理、,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理性看待,增强大学生网络舆情思想引导工作的前置性和主动性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是:第一,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第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比如电脑、手机等都可以进行大众信息。第三,传播形式的交互性,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相互激荡、及时交流。第四,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难以考量。甚至有统计显示,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①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这些特征,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性与可控性
全媒体时代中个体间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沟通,同样也可以在BBS、Blog和微博上自由发表言论和表达舆情。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成本低廉,程序简便。网络在提供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同时,也隐蔽着细腻的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没有管理者的绝对自由空间,网络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因此,网络的传播自由也是有限的,它是和控制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这种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互动性和即时性
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特性来看,网络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网络舆情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民间的互动。另外,时间因素也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环境下,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了较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
(三)丰富性与多元性
从网络舆情表达的内容来看,它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民众同时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呈现出辐射形态。这种多元性和分散性可以看作是公众对一个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的不同。此外,多元性还特指网络舆情表达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
(四)情绪化与非理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行。但是,公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
(五)偏差性
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同时,很多时候网民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因此,网络舆情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有时它是真实意见的反映,有时也会与人们原有的意见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
(六)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②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实践证明,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网络舆情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微博上可能会更加突出。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认知途径的网络依赖性
校园BBS、微博等网络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所提供的几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网络甚至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在上海部分高校调查显示,约80%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③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占87.3%),报纸(占65.8%),电视(占65.1%)。可见,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国内外形势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关注的方式,34.5%的学生会选择网上跟帖。④并且经调查发现,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信息进行转发的大学生的比例在70%左右。⑤可见,无论是从网络上阅读信息还是以手机媒介等群发方式转发信息,大学生认知途径的新媒体依赖性倾向较为明显。
(二)网络认知内容的广泛性
现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全媒体的信息社会中,他们通过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同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相联系,从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认知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如在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大学生最关心分别是:反腐倡廉占90.5%,基层民主问题占64.7%,行政机构改革占49.6%。⑥ 84%的大学生最关心的经济问题是就业问题;80.2%的大学生当前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就业问题。⑦此外,物价波动、居民收入增长、医疗保障体系建立、高房价等由媒体集中传播报道的问题都是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三)认知系统的稳定性与波动性
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已基本成熟,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系统。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加深,对党的信任增强,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认知。
(四)认知价值观的一致性与模糊性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下,大学生的认知价值观在总体上与主导价值观是一致的。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认同我国的主导价值体系。但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有着特殊利益和需要的群体,他们多从现实生活、从自己实际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认识、理解、分析社会问题,极易就事论事,而对政治理论学习表现得相对冷漠。尽管他们的主导价值观认知是基本正确的,但是尚处在肤浅层面。
三、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评估
对网络舆情传播的热点问题多数学生可以较理性地分析和看待
本文作者通过不同时间段与不同大学生对象的访谈和座谈发现,对于由网络媒体频繁传播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客观的看法,并不是一味地抱怨或者偏激地去看待,既能看到事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可以理性对待发展中不足和挫折,不会就事论事,而是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负面影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能把国家的稳定与和谐放在第一位。可见多数大学生心智是基本成熟的,学会了较为理性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四、“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意义与可行性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网站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易班”在上海各个高校的运行已经比较成熟,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一)“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意义
第一,开辟大学生网络信息认知的新平台
网络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所提供的几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网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类型繁多的虚拟互联网世界中,恶意的信息也可以通过BBS、博客、微博、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等网络媒介,在不表明身份的情况下传播。甚至有统计显示,在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⑧大学生面对急速膨胀的非理性信息,网络舆情一时失控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引发。因此,信息时代打造高校自己的网络信息认知平台,及时和分析网络热点问题,对学生予以及时疏解和引导意义重大。
第二,创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德育的主客体关系、信息渠道和载体介质都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网络群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就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新情况,上海市2009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易班建设,通过这一平台,大学生可以了解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跟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易班在教育方法上从灌输、服从变为选择、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觉能动性。
第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置性
要改变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陷入被动的局面,及时发现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分析其利弊得失,尽量做到防范于未然。因此,打造“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为骨干,建立一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组织,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可能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冲击、影响的热点事件,通过收集整理和全面分析事件的原因、过程、性质和影响,提前把握事件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思想困惑及时解答和疏导,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置性。
第四,培养大学生媒体理性
当前是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媒体资源丰富的时代。各种媒体,如QQ、微博、微信、飞信、SNS等大众传媒方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然而,新媒体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无时无刻不在传播者良莠不齐的信息,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获取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学子来说,是新媒体时代的新挑战。“易班”平台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逐步引导大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看待网络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抵制片面信息的不良思想影响,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媒体理性。
(二)“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可行性
1.“易班”网络平台已经建立
“易班”(E-CLASS)是上海市高校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和创新教育方式的积极实践。“易班”自2007年8月诞生,2009年正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四所高校进行第一批试点。2010年5月,“易班”在复旦大学、建桥学院、杉达学院进行第二批试点,2010年11月在21所高校进行第三批试点,2011年11月在44所高校试点,2012年9月“易班”在上海公办、民办高校全覆盖以及成都的西华大学。“易班”经过了在上海多所高校几年的试点和发展,从技术和操作层面来看,易班网络平台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说,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网络平台基础已经建立。
2.“易班”网络平台丰富的功能
易班的主要功能结构有主页面结构,网站层次结构,班级主页结构,个人主页结构。每个结构都有其相对应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易班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班级功能,他能让每个进入易班的同学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班级,并帮助辅导员管理整个班级。班级的主要功能有:话题――能让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和辅导员(管理员)在这个版块中事物通知、班级决策等。相册――易班的相册是永久无限的。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都能在相册中上传图片与大家分享。网盘――易班的网盘也是永久无限的。易班还有个能突显网友活跃度的榜单――社区榜单,能让网友及时了解网站其他用户的相关信息等等。这些丰富的功能能让每个来易班的网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3.“易班”网络平台的师生共建性
“易班”从试点起至今,在上海的公办、民办高校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从师生对易班的运用和掌握方面来看,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对易班的推广和使用。在易班这个网络平台上,学生注册率高,有很多班级的注册率都达到了100%。学生参与易班网络平台的范围广,从获取信息到帖子、跟帖、发起投票、上传共享学习资料等等,基本上可以实现大学生活方方面面的全覆盖。从学校管理角度看,易班目前是学校层面对学生事务信息的平台,是校园中与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网络教育平台。很多高校在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实现了信息全部上“易班”的管理和工作方式,“易班”网络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共同交流和使用的校内唯一网络平台。
五、“易班”平台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模式探索
依托于已经形成并运行多年的“易班”系统和高校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者,本文拟从以下几个层次探索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实施模式:
1.“易班”网络舆情引导组织的建立:要开展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工作,就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构建网络舆情研判运转系统,首先要建立由高校主管部门领导、学工部、宣传部、团委、思政辅导员、两课教师等多方联动的舆情引导组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易班”网络舆情信息采集: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内部独立的校园网络,二是外部开放的互联网络。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校园网中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上信息资源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是十分巨大。建立良好的网络舆情采集措施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检索,更需要购置专业性信息采集软件。在人工检索方面,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广大教师和高校辅导员有意愿关注相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到舆情处理板块。在利用专业软件检索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对软件进行定制,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
3.“易班”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网络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其传播速度快以及传播效果具有煽动性的特征,使得舆情的把握比较困难。因此要进行网络舆情的预处理,把握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初步研究、分析舆情可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意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初步的舆情应对、引导措施。
4.“易班”网络舆情信息:“易班”作为上海市大学生在线服务网站,为舆情引导提供了网络平台。将经过采集并预处理的舆情信息在通过“易班”网页面向大学生群体,使大学生能够自己在其他网页看到的信息等都能够在“易班”的信息中找到更为详细的信息内容,“易班”信息界面将会成为大学生更为关注的信息源。这方面的工作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方面。
5.“易班”网络舆情分析引导:基于“易班”交流的互动性,在“易班”信息后,网络舆情引导组织要紧密跟踪学生的反馈信息。利用“易班”平台,正面宣传,口径一致,引导舆情向好的方向转化。要及时发现和控制学生群体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意见,通过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工作,使研判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的课题和决策思想的参考。要谨慎采取传统运用行政手段对信息“捂”“、堵”封锁的策略,人为地限制和封锁信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谣言满天飞,从而引发师生更深层次的思想波动,失去对学校的信任,给学校的处置工作带来更大的不便。
6.“易班”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根据个案的特点和个案处置中的具体过程以及方式、方法的应用,结合个案中大学生的意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舆情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并公布在“易班”平台上共享,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为相似个案提供处理思路。
注释:
①孟波:《新媒体的十大特征》,来源于凤凰网:http://new /gundong/detail_ 2011_ 07/27/7980005_ 0.shtm l
②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载《理论界》,2007年第1期。
③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④王永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对策》,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6期。
⑤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网络舆情传播的广度和速度都是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所不能企及的,所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已经出现了代替大部分传统媒体的趋势。
(一)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政治敏感性
高校学生大多关注时事,愿意参与社会事务讨论,思维活跃。与其他网民相比较,大学生网民的政治见解更强,他们更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接受。大学生们不仅关系国内外的时事证据,也更关心自己学校的发展情况,具有更强的政治观。
(二)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高校中自四面八方、家庭背景、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个性不相同的学生面对相同事务的想法不尽相同。大学期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对待事务的观点缺乏稳定性,这就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盥情大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高校网络盥隋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三)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的性格特征的侧面反映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多是“90后”的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和功利性倾向。大多时候他们更关注相关网络事件对其自身的影响,并绝对的赞同有利自己的观点,对不利自己的观点会不假思索的予以批判,对于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则是置之不理。这一代青年更强烈的希望社会能够接纳他们,可是往往他们自其身的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事件的结果与自己的目的相悖他们往往会选择在网上宣泄出的情绪,甚至造成个别性格偏激的学生还会对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随机的事件发起攻击,以发泄其情绪。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的广泛应用,网络早已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媒体,网络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学习、获取各类信息。由于传统媒体具有单向传播的特点,而且互动性差,这使得网络成为当今舆情传播的主要阵地。
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舆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角色意识,引导他们能够正视自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这给他们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提供了场所,从而减少了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压力和危害。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是舆论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影响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三是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三、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及引导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与传统媒体需要一定制作时间不同,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甚至可以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引导网络舆情关键要快速反应,主动沟通,科学处置,在第一时间获取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发出学校的声音,主动引导网络盥情的发展。
一些有负面影响的网络舆情一旦出现,高校网络舆情处理领导机构要及开展应急处理行动,将网络舆情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控制在学校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高校网络盥情监控领导机构是舆情处理中最终要的一个环节。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高校网络舆情领导机构要根局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来确定处理该事件的具体负责人员,负责人可能是高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也可以是学生辅导员、普通教职工,甚至可以是学生等。团队一旦确定,他们便要行使权利,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