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调查范文

时间:2023-06-14 09:33: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安全风险调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安全风险调查

篇1

(讯)近日,国际知名调查机构——B2B国际公司“全球IT安全风险调查”报告,指出全球约有91%的公司在过去的12个月内,遭受过至少一起IT安全事故。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曾丢失企业信息。据了解,此次调查由B2B国际公司与国际知名信息安全厂商卡巴斯基联合发起,全球11个国家,超过1300名IT专业人员参与其中。

“全球IT安全风险调查”报告指出,最常见的安全威胁以病毒、间谍软件或其他恶意程序的形式出现。其中,约31%的恶意软件攻击会造成某种形式的数据丢失。而约有10%的公司表示会造成重要商业数据丢失。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公司中,仅70%的公司在企业中采取了完善的反恶意软件保护措施。另外还有3%的公司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不同国家的企业所采取的反恶意软件保护水平也不尽相同。在新兴市场国家,约有65%的公司采取了保护措施。而在英国和美国,采取保护措施的比例则分别高达92%和82%。尽管如此,大部分公司在过去的12个月内,仍然遭受过至少一起IT安全事故。而且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曾丢失企业信息。

卡巴斯基市场情报和分析总监Alexander Erofeev在分析当前的企业安全状况时说:“几乎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和组织都将网络威胁视为其所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但这些企业和组织针对此类威胁所采取的态度却令人不解。在企业中,IT安全策略的重要性甚至被视为高于财务策略、市场和人力资源策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IT安全投入不足。”而在本次调查中也确实发现几乎每两家公司中,就有一家认为自己的IT安全预算不足,并且预计应该增加25%甚至更多的预算。

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和报告可以得知,目前小型企业的平均IT安全投入为8,055美元,中型企业的平均投入为83,200美元,而大型企业的平均投入则为3,263,476美元。(编选:)

篇2

2.空中交通管制中安全风险的来源分析

笔者基于多年的空中交通管制经验,针对导致空中交通管制出现安全风险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环境因素,由于空中交通的环境复杂,包括内部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空域环境等,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增加了空中交通管理的难度,如果在空中交通运行过程中缺乏沟通和管理,会导致出现飞行高度层出错、飞行偏离航线、航空器冲突等问题,再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一旦出现天气突变的问题,势必会影响空中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二,设备因素,由于航空器或者飞机的运行环境非常复杂,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设备出现各种问题,管制人员失去对设备的有效控制,给空中交通运输埋下许多安全隐患;其三,人员因素,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大,空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不断增大,连续工作会导致空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疲乏、困顿、反应迟钝等问题,在管制过程中出现错误、遗漏等问题,给空中交通管制带来许多安全风险,影响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空中交通管制定量安全风险调查技术

3.1空中交通管制定量安全风险调查技术。安全风险调查的基础是系统描述,以此识别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通过风险分析获得结果,为解决安全风险或者隐患提供可靠的依据。文章创建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定量风险调查技术,蒙特卡洛方法也称之为随机模拟法或者统计实验法,通过借助计算机进行大量的随机试验,以此研究随机变量的数值,被广泛的应用在解决工程技术、物理、生产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中,蒙特卡洛方法的步骤表现为:

步骤1:利用计算机大量产生服从概率分布的随机数x,然后计算f(s),因为随机数性质,所生成的x的值都不是确定的,为了进行区分,可以对生成的x进行下标,采用xi表示第i个产生的x,通过统计生成x的个数来计算f(x)的值。步骤2:累加f(x),然后计算平均值,假设总共生成了n个x,则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步骤3:设置停止条件,当到达停止条件之后自动退出,目前最常用的停止条件包括两个,一个为检测真实结果与计算结果的误差,如果误差在该范围内,则退出,如果超过该范围则继续;另一个为提前设定x的个数n,当数量足够之后自动退出。

3.2仿真分析。文章以航空器冲突风险为例,所谓航空器冲突是航空器在航行过程中出现航线冲突甚至是相撞的问题,为了便于仿真分析航空器冲突风险,应该定义一个冲突风险区,即航空器可能发生冲突风险的区域,如图1所示,当飞行航迹交叉之后,航迹发散角为0,不同防线航空器从不同方向汇集到相同航线后,很可能会发生冲突风险。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航空器冲突风险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产生服从特定分布的随机数,以此对终端区航线运行过程中航空器发生冲突风险因素导致的航迹偏移的误差进行模拟,同时以实际飞行航迹进行验证,对航空器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行实时的采集,将间隔距离控制在标准距离以上,通过计算两者之间小于标准距离的时间来分析航空器发生冲突的概率,具体步骤表现为:

步骤1:设定相应的仿真次数,循环次数用i表示,初值为0。步骤2:确定航空器的飞行航迹位置坐标。步骤3:通过利用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误差,在模型中生产航空器生成分布的服从模型,并形成相应的航空器冲突对。步骤4:将实践作为判断以及验证航空器发生冲突的条件,以此判断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两架航空器是否会发生冲突,如果在给定时间间隔下发生了冲突,则记录1次冲突事件。步骤5:判断和验证循环次数i,如果循环次数i小于SIZE,则继续进行循环计算,如果循环次数i大于SIZE,则退出循环。步骤6:当退出循环之后,最后输出航空器发生冲突的次数以及概率值。

篇3

中图分类号:O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62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0.044

Abstract: Unlike the staple vegetables, the planting areas of small species vegetables are small, and there are only few registration of pesticide species in small species vegetables.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use amount of pesticides to control pest and disease damage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of small species vegetables belongs to the blind spots of agricultural sector safety regulatory and their quality and safety are unknown. Therefore,this study collected 150 samples of small species vegetables including chives, crowndaisy chrysanthemum, leaf lettuce, coriander, kale,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cherry tomatoes, pumpkin, mustard, in the four regions of Hubei province. The common diseases and pesticide us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vegetables were investigated, while pesticide risk factors in the vegetables were detected. According to the UK FSA risk ranking system, pesticide residues risk factors detected in vegetables were ordered. Investigation and 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ssive and restriction of pesticides in some samples are detectable, and pesticide multi-residues phenomenon are very common, which brings certain risks to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mall species vegetable.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it is recommended 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pesticide maximum residue limits standards in the small species vegetables,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agriculture authorities,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mall species vegetables.

Key words: small species vegetables; pesticide residues; risk assessment; risk sort

合理使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保质保量的重要措施,对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然而,由于农药化学成分多为合成的有机物,过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健康威胁,同时也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蔬菜是涉及千家万户、量大面广的食用农产品,其质量安全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3]。而小品种蔬菜不同于常见的大宗蔬菜,其种植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其时令性、鲜食性、经济性更加突出,在丰富人们菜篮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4]。然而小品种蔬菜由于种植规模小,农药企业研发产品的利润较低,目前登记的农药种类很少。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病虫害防治的实际需求,大量未在小品种蔬菜上登记的农药被种植户参照在其他作物上的用法使用,没有经过必要的试验和评估,缺少科学合理的使用技术,完全是凭借生产者的经验用药,给小品种蔬菜的质量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同时,农业主管部门在以前的监测中对于小品种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也较少涉及,其质量安全状况不明。

1)菜薹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三唑磷、咪鲜胺、甲霜灵、苯醚甲环唑、联苯菊酯、噻嗪酮、多菌灵、代森锰锌、啶虫脒、烯酰吗啉、氯虫苯甲酰胺。

2)芥菜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噻嗪酮、代森锰锌、三唑磷、咪鲜胺、氟虫腈、氰戊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联苯菊酯、苯醚甲环唑、甲氰菊酯、辛硫磷、啶虫脒、灭多威、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

3)芥蓝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噻嗪酮、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毒死蜱、吡虫啉、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烯酰吗啉。

4)茼蒿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噻嗪酮、甲霜灵、氟虫腈、毒死蜱、苯醚甲环唑、辛硫磷、多菌灵、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

5)细香葱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噻嗪酮、滴滴涕、三唑磷、联苯菊酯、苯醚甲环唑、毒死蜱、甲氰菊酯、灭蝇胺、啶虫脒、多菌灵、克百威、氯虫苯甲酰胺。

6)南瓜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甲霜灵、噻嗪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氰戊菊酯、多菌灵。

7)樱桃番茄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三唑磷、氟虫腈、苯醚甲环唑、甲霜灵、联苯菊酯、己唑醇、噻嗪酮、阿维菌素、多菌灵、代森锰锌、啶虫脒、烯酰吗啉、灭蝇胺、氯虫苯甲酰胺。

8)油麦菜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氟虫腈、三唑磷、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噻嗪酮、毒死蜱、甲霜灵、联苯菊酯、辛硫磷、多菌灵、阿维菌素、啶虫脒、烯酰吗啉、灭蝇胺、氯虫苯甲酰胺。

9)芫荽中农药危害因子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三唑磷、己唑醇、苯醚甲环唑、噻嗪酮、毒死蜱、联苯菊酯、吡虫啉、啶虫脒、二甲戊乐灵、甲拌磷、克百威、氯虫苯甲酰胺。

3 小结与讨论

3.1 农药多残留和禁限用农药的来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小品种蔬菜上登记农药的种类较少,病虫害较多,农户用药的随意性较大。验证结果表明,150份小品种蔬菜共检出26种农药,24.7%的样品没有检出农药残留,30.0%的样品检出3种以上的农药残留,多农药残留现象较为普遍。存在农药残留超标和禁限用农药的样品。通过调查和验证,认为样品中的农药多残留以及禁限用农药可能存在以下原因:第一,农民缺乏有效的用药知识,在使用一种农药后,若药效发挥的速度较慢,会再次使用其他的农药;第二,为保证农药残留在检测时不超标,菜农会同时使用多种功能近似的农药,既可以达到消灭病虫害的效果,也可以规避农残超标的问题;第三,大量农药混剂的使用也会导致产品中的多农药残留;第四,一些农药产品中存在隐形添加成分,在作物上使用后会导致多种农药的残留;第五,禁限用药如克百威、甲拌磷等因为药效好,性价比高等原因仍被用于蔬菜病虫害防治,菜农会通过各种途径购买此类农药。

3.2 蔬菜质量安全存在主要原因分析

1)农药经营市场较为混乱。由于办理农药登记证的成本较高,企业为节约生产成本,在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农药很多登记证已经过期,套用登记证的现象也比较明显。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配农药,有的虽然标签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符合国家的要求,但是含有一些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即隐形添加成分,菜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农药导致蔬菜中含有违禁药物。

2)菜农的种植方式不合理,用药知识不足。蔬菜种植基地中常年连作现象较为普遍,农药大量、单一、连续的使用使得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菜农只有加大用药量才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导致蔬菜生产中农药残留超标。菜农的用药种类和用药量缺乏有效的指导,要么根据自身的种植经验用药,要么根据农药经销商的建议用药,随意性较大,缺乏政府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

3)菜农的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违法成本较低。目前蔬菜生产很多还是家庭式、小规模的散户种植,农民的文化知识欠缺,缺乏对农药残留超标危害性的认识,为了防治病虫害,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违背农药安全间隔期提前采收,甚至使用禁限用的高毒农药,而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处罚散户时依据不明,菜农的违法成本较低,给蔬菜质量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4)蔬菜安全生产监管困难,监管力量薄弱。蔬菜生产涉及千家万户,地大面广,而蔬菜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监管人员相对分散,监管效果不佳。此外,一般的蔬菜生产合作社或散户从成本上考虑,都没有配备检测仪器,不具备检测条件,无法制定产地准出和市场注入制度。

3.3 蔬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措施的建议

1)蔬菜生产基地应加强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指导,加强对蔬菜生产者和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科学选药和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培训。

2)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因子污染的来源。

3)由于在小品种蔬菜上开发农药的利润较低,农药企业在小品种蔬菜上登记的农药种类很少,因此农业财政应给予支持,加快小品种蔬菜中登记农药的种类,同时制定相关限量标准,指导蔬菜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朱叙林,金秀丽,李 波,等.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36(2):19-20.

[2] 朱春雨,杨 峻,刘西莉,等.蔬菜安全生产过程中农药污染危害与控制途径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35(2):12-18.

[3] 苏春森.蔬菜农药残留安全评价模式探讨[J].长江蔬菜,2008(9b):77-78.

篇4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83-02

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Safety Among School Physicians in Suzhou/LU Ping*, XU Yong, TENG Chen-gang, et al. *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Schoo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school physician's cognition of risk and risk evaluation of school safety,and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pproach and method to school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e school physicians from 154 primary schools in Suzhou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 which were finished by the doctors or teachers in the school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5 highest risks and 5 most important risk assessments were food safety, electric use risk, water drinking safety, corridor safety, and traffic safety.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ss the safe management of food safe, electric use , water drinking safety, corridor safety, and traffic safety in schools.

【Key words】 Safely;Risk assessment;Cognition;Student health services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儿童安全与伤害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而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是预防和减少儿童伤害的保证。

安全风险性评估是安全管理的基础[2],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样对于学校安全管理来说,它不但是学校建立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的基础,而且是学校预防安全和突发事件的依据。英国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应对学校内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美国教育部专门制订了《学校威胁评价指南》(threat assessment in schools)。笔者通过对学校教师、员工进行有关学校安全风险认知和安全风险评估重要性的调查,探讨学校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方法,选择苏州市各辖区共154所小学,对学校校医或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应答率为100.0%。其中,男性32人(20.8%),女性122人(79.2%);初级职称59人(38.3%),中级职称72人(46.8%),高级职称23人(14.9%);年龄≤29岁28人(18.2%),30~49岁98人(63.2%),≥50岁28人(18.2%)。

1.2 方法 使用“学校安全风险评估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各种安全风险及重要性,题型均为选择题。学校安全风险认知分为高、中、低3级,学校安全风险评价重要性评分为4级评分(1~4分)。所有问卷调查均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组织被调查者匿名填写,当场独立完成,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

1.3 统计分析 有效问卷是指通过逻辑性题目检验合格并且答案可用于某个题目的计数描述者。单题未答或错答不符合逻辑者,则单题不进行统计分析。

剔除无效问卷后,统一使用EpiData 3.0软件,采用双录入方式输入并校对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校安全风险种类及重要性 见表1。

表1结果表明,在所列的19种学校安全风险中,排在学校安全高风险比例前5位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教室用电安全、学校饮水安全、教室楼梯走廊安全、学校周边交通安全和学校建筑安全。

2.2 对学校安全评价认知 对各项评价得分排序见表2。

表2结果表明,在所列的21种学校安全风险评价中,排在学校安全风险评价重要性的前5位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评价、教室用电安全风险评价、学校饮水安全风险评价、教室楼梯走廊安全风险评价和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评价。

3 讨论

关于学校安全风险评价的种类,笔者根据近年国内学校发生的事故和伤害情况,选择了传染病传播风险、教室环境安全风险、课桌椅安全风险、教室用电安全风险、教室楼梯走廊安全风险、学校实验室安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学校厕所安全风险、学校操场安全风险、学校体育器械安全风险、学校内道路安全风险、学校建筑安全风险、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风险、学校饮水安全风险、学校社会安全风险、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风险、学校周边环境污染安全风险和学校辅助用房安全风险等内容,这只是比较粗略地反映学校安全风险评价的范围。由于国内外有关学校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较少,国内更是空白,本文仅是一个初步探讨。

关于对学校安全风险认知及对学校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认知,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排在学校安全高风险前5位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教室用电安全风险、学校饮水安全风险、教室楼梯走廊安全风险和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风险;根据学校安全风险评价重要性,认为在学校安全风险中需要优先进行评价的前5位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评价、教室用电安全风险评价、学校饮水安全风险评价、教室楼梯走廊安全风险评价和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评价。因此,不管从对学校安全风险认知还是对学校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认知,这5种学校安全问题都应当受到学校、教育和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当然,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差异,所面临学校安全风险可能也有所不同,每个学校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所侧重。

对于学校安全风险评价,英国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校方应对学校内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评价范围包括学校的教师、员工、学生,以及其他外来人员。学校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安全卫生的管理工作,专职人员必须受过专门培训,能够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能够制定风险控制计划,以消除、减少或控制学校的安全卫生风险。该机构提出了下列5个步骤:第1步,寻找危险源;第2步,确定可能的受伤害的危险人群;第3步,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现有的预警方式是否有效,是否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针对上面几个步骤中发现的问题,有关组织中的管理人员要对其产生危险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从而为是否采取进一步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第4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存档记录;第5步,重新察看整个评估过程。

学校安全风险评价是一项科学性比较强的工作,但目前国内基本处于空白,因此需要加强和推广学校安全风险评价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预防和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024-02

一、引言

2008年9月爆发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使消费者对问题食品的风险认知急速攀升,进而引发了消费者对问题食品的市场需求骤降。然而在危机情形下,消费者行为反应并不总与他们面对的风险真实水平一致。{1}本文以乳制品安全问题为例,在讨论风险感知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应急管理措施对消费者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而探讨风险感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讨论风险感知对消费行为影响时,引入风险感知内生性问题的研究。讨论内生性问题的必要性在于:考虑到风险感知是一个主观变量,可能与消费行为互为因果关系;其次,以往文献中指出一些变量可能同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风险感知。如:Slovic{2}利用消费者的个体差异来解释公众的风险感知,而消费者的个体差异也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二、概念性框架

Arrow{3}和Pratt{4}为分析风险知觉对消费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考虑一个消费者效用函数U(w),式中w表示财富。这里我们假定消费者认为消费某品牌乳制品是有风险的,因为他们知觉到消费该品牌乳制品可能会由于含有过量激素而存在导致致癌的潜在成本,所以消费者消费的期望价值以随机变量z(方差为σ2)表示,假设E(z)=0。定义K为风险溢价,即乳制品消费与得到价值为K的货币效用无差异。也可以理解为,K代表消费者消费乳制品的货币价值。这意味下列等式成立:(1);等式(1)两边以w为中心进行泰勒级数展开,整理后可得:(2)。等式(2)意味着乳制品消费的价值随着σ2递减。σ2表示乳制品消费的知觉风险,理论中指出知觉风险增加,乳制品消费价值下降,乳制品消费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根据等式(2),结合以往的文献{1},{3}-{4},我们得到可检验假设: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从乳制品消费中知觉到更大风险的消费者,相对于知觉到较小风险的消费者,消费乳制品可能性更小。

三、计量模型

(一)风险感知的内生性

需考虑风险感知内生性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计量分析中我们会遇到“感知和行为相互影响”的问题,这样风险感知和消费行为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2)一些变量可能影响消费者的风险感知但这些变量很难测度,造成实际模型中变量缺失问题。我们尝试引入与风险感知有关的工具变量解决此问题。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由于调研中反映消费者购买减少程度,风险感知程度等重要变量的数据是以分类数据为主的离散数据。并且考虑到本文风险感知内生性的问题,我们尝试运用工具变量Logit模型(Instrumental variable Logit model,简称IV Logit)分析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具体模型如下:(3);(4)。其中,y1i为因变量,表示消费者乳制品购买减少程度;x1i为除风险感知以外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个人特征变量、消费者家庭特征变量、消费者风险偏好、消费者对不同信息源的信任程度;y2i为内生自变量,表示消费者风险感知程度;x2i为影响“消费者风险感知程度”的工具变量,包括政府应对危机方式的选择、企业应对危机方式的选择以及消费者对相关制度的了解程度。β1,β2,γ1,γ2分别为两个方程中相应变量的参数。

四、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5月对北京市消费者的抽样调查。调查随机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紫竹院、玉渊潭、中国农业大学4个场所作为调研点,对场所附近的超市内的消费者进行询问访谈。共完成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13份,有效率为85.2%。

(二)样本基本特征,消费者风险感知和消费行为变化的描述性统计

篇6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slope engineering problems are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s in mountainous areas. It is advantageous to implement high slope safety risk control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operated expressway by establishing a set of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ystem for high slop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ope engineer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raffic operation combining with slope engineering monitoring.

Key Word :Expressway; high slope; Safety risk control; Slope engineering monitoring

改革开放以来,快捷的公路运输在交通系统中得到迅速发展,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高速公路亦不断往山区延伸,不可避免遇到大量的路q高边坡工程。虽然在高速公路施工期间边坡都进行了治理,但由于边坡工程问题的复杂性,高速公路沿线仍有许多边坡存在安全隐患,经过多年的经营,这其中既有因为地质原因引起的边坡体本身的病害,也有边坡治理工程措施产生的结构病害。因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灾害突发性高,社会危害大,故其边坡稳定与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为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开展边坡安全防控工作,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控措施与治理对策建议,必要时开展安全监测预警工作或实施补强加固工程措施,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运营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1]。

1. 高边坡安全风险检评系统

为加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探索以简便、快速、经济判断高边坡的风险状况,为营运边坡养护分类管理、科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采取合理措施加强高边坡的安全防控工作,就必须建立一套基于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并结合边坡工程特点与交通运营要求的高边坡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标准体系。该套标准体系须具备以下要点:(1)综合高边坡检查的内容和方法;(2)综合考虑了影响边坡稳定性及滑坡后果的各种因素,并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对其赋以不同的权重,以此量化计算每个边坡的风险分数。(3)在量化高边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高边坡风险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和分类,以满足边坡管养单位对边坡实施分类管理、合理安排养护资金、按轻重缓急优先选择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的边坡进行加固治理的决策需要。

高边坡安全风险检评系统主要涵盖边坡稳定性评估和滑坡后果评估两个部分。边坡的稳定性评估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2],其中定性分析以赤平极射投影法、工程地质类比法为主,定量分析以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等为主。滑坡后果评估的方法有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算法等。

2. 高边坡安全风险检查

高边坡的风险检查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收集和现场信息调查两个方面内容,其中现场信息调查包括地质情况调查和边坡病害调查。

2.1 边坡基础信息收集

边坡基础信息收集主要包括边坡位置、里程等;边坡特征,包括坡高、坡角、坡向、坡脚长度等;岩体状况、地质构造特点;地下水发育状态与分布规律;边坡防护加固工程措施;边坡地形地貌条件;坡体结构类型。

2.2 边坡地质情况调查

现场地质情况调查,主要包括沿线区域构造、每个边坡的地形地貌(自然坡度,不良地质特征)、地层岩性(岩石风化及破碎程度)、地质构造(不利结构面产状)、水文地质情况(有无湿地、水泉、池塘、自然冲沟发育等)等。其中岩质边坡地质调点有边坡的破坏模式、岩体状况、水的渗入、坡顶坡脚地形特征;土质边坡地质调点有坡体材料、水的渗入、坡顶坡脚地形特征;挡土墙地质调点有墙后材料、水的渗入、墙顶墙脚地形特征。

2.3 边坡病害情况调查

通常来说,公路边坡病害可以分为坡面变形病害、坡体变形病害及加固防护工程结构病害三方面,如图1所示。对于边坡病害的检查要点如表1所示。

此外在进行边坡现场信息调查时,应现场对边坡基础信息进行复核,不一致时应现场重新调查。

2.4 边坡安全风险检查频率

篇7

目前,风险管理属于哪一学科是学术界尚未确定的问题,但我国已有一些高校将风险管理课程划入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中。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能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结果、风险应对手段来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从而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不但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理论,也应是贯穿于众多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基本思想,使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教育和课程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各高校对风险管理理论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相关性的认识程度也参差不齐,在将风险管理课程划入到安全工程专业规划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在我国,通用的风险管理理论在金融、经济管理方面应用较多,发展相对较成熟。但通过问卷调研得知,开设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各高校中对风险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项目的实践运用结合的内容还较少,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方法。(2)风险管理标准作为风险管理过程建立和实施的通用导则,包括确定范围和风险的辨识、分析、评价、处置、沟通与实时监控风险等内容,是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但现有已出版的风险管理课程教材中很少涉及国际和国内风险管理标准的相关内容。(3)有些高校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安全评价等其他课程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致使各专业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造成了一定的教学资源浪费。因此,设置风险管理课程对于充实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要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的需求来适当调险管理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2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要素的提取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取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应包含的内容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选取50所具有代表性的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高校数目及其在全国覆盖范围。由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向这些高校的相关教师发出问卷调查函,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48份,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100%。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到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开设风险管理类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完善其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能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各高校风险管理课程发展的基本情况。据问卷统计,所调查高校中已开设风险管理课程的仅占21%,但93%的高校都开设了除“安全管理”课程以外与风险管理类似的课程,如风险辨识与评价、应急管理等。调查显示:各高校风险管理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内容设置差异较大,与相关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情况。由于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重点研究的领域不同,其风险管理课程的授课重点也有所不同。统计显示,所调查各高校开设的风险管理课程都涉及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管理实践共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作为风险管理课程的核心。

1.2.1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按照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在介绍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之前,首先应使学生了解风险的相关知识,包括风险的定义、特性、分类、要素、成本以及度量方法等。风险管理基础理论方面应介绍风险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风险管理的目的、意义、组织、程序等内容,使学生在宏观上熟悉该门课程的基本内涵。

1.2.2风险管理的程序及方法

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然而各高校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并不统一。笔者认为相关内容应根据《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2009)进行统一规范,风险管理程序应包括沟通与协商、确定环境信息、风险评估(即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风险决策、风险应对、检测与评审等主要环节;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风险规避、损失控制和损失融资3种基本形式。表1中列出了风险管理的程序及方法各环节所涉及的具体方法。

1.2.3风险管理标准

风险管理标准能够提供合理、系统的方法,使组织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因此该部分是风险管理课程的重点内容。在风险管理标准的指导下,学生能认识到如何更高效地识别、分析、评价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给出适当的处理措施。

1.2.险管理实践

学习风险管理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风险管理理论在石油、电力、工程建设、矿山和钢铁等典型高风险行业领域的实践应用,也应是该课程需要重点涉及的内容。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需要利用一些软件来实施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等环节,典型的风险管理软件模型有CRM模型、Riskit模型、SoftRisk模型等。同时,在风险管理实践部分,可以吸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国外风险管理最新发展趋势。

1.3构建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取了13个普适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要素,并构建了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

2基于DEMATEL方法的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设置

2.1DEMATEL方法介绍

DEMATEL方法最早由美国学者Gabus和Fontel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方法主要运用图论及矩阵论原理来进行系统因素分析,通过分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直接影响关系,计算出每个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程度及被影响度,从而计算出每个要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然后判断要素之间关系的有无及其强弱程度。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将DEMENTEL方法应用到教育系统的分析研究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因此,将DEMATEL方法应用到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要素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2结果分析

2.2.1影响度分析由风险管理课程各内容要素影响度计算结果,综合影响值排在前5位的内容要素为风险管理基础知识(A2)、国际风险管理标准(A11)、国内风险管理标准(A9)、风险基础知识(A1)和风险识别与分析(A3),说明这些内容要素对其他内容要素的影响程度较大,是风险管理课程整体内容框架的基础。在风险管理课程13个内容要素中,受其他内容要素影响程度最大的是风险管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风险规避(A6)、损失控制(A7)和损失融资(A8),这表明只有在丰富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正确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选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这也与风险管理实施的基本程序相符。

2.2.2原因度分析

原因度反映了风险管理课程各个内容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若原因度指标大于0,则表明该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关联程度高,反之则关联程度低。在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中,原因要素有6个,按原因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风险管理基础知识(A2)、风险基础知识(A1)、国内风险管理标准(A9)、国际风险管理标准(A11)、国外风险管理标准(A10)和风险识别与分析(A3),说明这些要素对其他内容要素影响度较大,应重点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而详细的阐述,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部分知识。

2.2.3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反映了风险管理课程各内容要素在该门课程中的重要程度,图3中各内容要素从左到右表示该部分内容越来越重要。中心度排在前5位的内容要素有风险识别与分析(A3)、损失融资(A8)、风险应对(A5)、国际风险管理标准(A11)和风险管理基础知识(A2),表明这些内容要素是贯穿风险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各内容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

3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发展对策

本文根据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的问卷调查和DEMATEL方法分析结果,并针对安全工程专业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1)若要构建规范、系统的适合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需要明确风险管理课程本身的学科内涵,并结合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同时综合考虑学生培养方向和知识结构需求,合理规划和选择课程内容。

(2)风险管理课程内容安排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要注意其与安全管理等其他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避免内容重叠;同时,应把授课的重点放在介绍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管理方法等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都较高的内容要素上,而以往的风险管理教材很少涉及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内容,在这方面应加以完善。(3)须重视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应使学生熟练掌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等基本内容,并能够较好地应用到各行业领域的风险管理中;同时,应增加风险管理软件模型、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等风险管理学科前沿方面的内容,以适应当前对安全工程专业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培育要求。

4结论与建议

(1)风险管理课程内容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通过该课程教学应使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开设风险管理课程的高校数目还很少,该课程在全国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均衡。

(2)构建了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确定了风险和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管理程序及方法、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管理实践作为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可为开发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风险管理教材提供依据,也可为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规划设置提供参考。

篇8

当前,小额贷款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在具体运营和操作层面始终面临着诸多风险。如何控制和降低金融风险,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叙述了小额贷款的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

一、小额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内部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是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机构不健全、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不完善、信贷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等造成的。

首先,信贷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管理机构至少应包含贷款调查部门、贷款审查审批部门和贷款审计部门。贷款调查部门负责对贷款进行调查和评估,同时做好与客户关系的维护与贷后管理。贷款审查审批部门负责对业务部门和调查部门提交的贷款进行审查。贷款审计部门则负责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审计与监督,并向领导反馈审计结果。但当前一些贷款公司在管理机构上设置不合理或不健全,人员配置也不完善,导致贷款流程不完善,造成一定的风险。

其次,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业务操作流程不合理,操作不规范,导致贷款管理混乱,贷款风险高。

再次,信贷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一方面,存在信贷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差,有索要回扣、收受贿赂等现象。另一方面,一部分信贷评估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学习不够,分析、评估能力差,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贷款风险。

(二)流动性金融风险

抵御风险能力与公司资金流动性水平直接相关。由于制度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当发生金融风险时无法扩大资金来弥补资金空缺,容易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

在小额贷款发展的历程中,常常遇到借款人资不抵债、或躲避债务的现象。一方面,这是由于小、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经营不善或为了贷款而对资产实力进行造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小额贷款公司对贷款人的债务信息掌握不全面,不能及时根据贷款人的债务偿还能力或资产实力调整贷款发放。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可能导致的金融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比如,小额贷款公司在当前的法律环境及金融环境下,随时面临可能被改制转型的风险,或者小额贷款公司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如果经济发展萎缩则贷款难以安全回笼的风险就会提升。

二、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做好客户风险分析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制定合理、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是提高抗御风险能力的重要工作。主要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含贷款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管理办法、贷款调查评估办法、贷后管理制度、违规处罚制度等。

同时,要切实提高信贷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认真分析借款人的诚信情况、经营能力及经营情况、资本情况、抵押质押财产价值与性能等,确定是否有按期偿还的能力,确保贷款安全回笼。

(二)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小额贷款公司信息不对称性,确保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全面监测市场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各项活动、客户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公司自身流动性水平及运营情况,并对信息指标、参数加以量化分析,从而促进风险控制方案的制订。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需要设置专门的金融风险信息采集数据库,通过对信息流加以分析、整合、匹配和分类,对新的政策、法规等加以有效收集。同时,加强对资产流动性、风险备付金比率、短期贷款比率等的分析,促进资金回笼,建立起金融风险预警指标,有效对风险进行预控。

(三)找准市场定位

小额贷款公司要抓住“小”这一特性,遵循“小额、分散、安全”原则,为各类小微和个体业户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不能贪大求全,盲目扩张、滥发贷款,从而增加金融风险。此外,小额贷款公司可积极设立基层营业网点,支持多种经营,使公司的投资多样化、分散化,减少各种贷款的关联性,从而优化贷款结构,分散风险点。

(四)严格程序,健全制约机制

篇9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以及“走出去”战略号召下,中国企业不断向海外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这给我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商机。我国企业凭借丰富的资本,高举“海外抄底”大旗,纷纷加入海外并购大军中,掀起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第三次浪潮,例如海尔并购三洋案、联想并购IBM案等等,向海外并购的迅速崛起进一步加快了我国“走出去”的步伐。

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海外并购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海外并购中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并购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需要我们谨慎对待,不能随意忽视海外并购中各种风险特别是法律风险的存在。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差异,法律制度存在不同,甚至相互冲突是很正常的事,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并购中取得胜利,避免“胎死腹中”或“早年夭折”,就必须高度重视并购中的法律风险。本文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法律风险为研究目标,切实分析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将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能的防范措施,希望能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概述

海外并购的含义。“并购”,顾名思义,有兼并和收购之意,一般是指实力较强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多家实力较弱的企业。海外并购则是跨国兼并和收购的总称,属于跨国公司直接对外投资的一种,其包括两方主体,一方是收购方,另一方是被收购方,在收购过程中,可能会有律师事务所或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加入,协助并购的相关事宜。

通过海外并购的商业活动,中国企业可以大大缩短学习和掌握国际商事活动的有关规则,加快融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充分发挥资本优势,学习外国企业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先进经验,融合本国独特的企业文化,不断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收购企业来说,成功的海外并购可以盘活企业的资本,增强其流动性,创造更高的价值;对整个国家来说,能够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的综合国力。

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平安收购富通”案等一系列海外收购案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表明海外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企业对法律风险认识不足是导致收购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

风险,简单的说是指遭受损失和不利的可能性,法律风险就是指因法律的原因而遭受损失和不利的可能性,具体到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因违反收购方或被收购方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而被或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海外并购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经济行为,从前期并购融资到中期的并购交易再到后期的整合经营,各个环节都充斥着法律风险,一旦法律风险发生,就会导致并购机会丧失,或者并购成本增加,又或者并购失败。引发法律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不当行为,企业的并购行为必须符合并购双方所在国关于并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果不符合,那么企业的行为就属不当行为,就会引发法律风险致使并购失败。例如,我国要求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向有关政府部门申报登记,如果企业没有进行申报登记,海外并购就不可能通过国家的审查批准,并购也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法律风险重重,加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并购中沟通不畅等原因,并购中的法律风险日趋复杂,这对企业顺利并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解析

海外并购是一项跨国商业活动,跨越国境进行经济活动本身就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具体到海外并购,其涉及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篇10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最严重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100亿人民币,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防雷减灾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雷击风险评估就是为安全、合理、经济的选择雷电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是科学防雷和全面防雷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已有了一套雷击风险评估体系,我所正是在多年从事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总结出此方法。

1风险评估概述

风险评估就是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量度风险的所有要素(资产价值、威胁频率、弱点利用程度、安全措施的效率和成本等)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都可以被量化了。简单地说,定量分析就是试图从数字上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一种方法。

2雷击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2.1雷击风险评估的基准法(IT Baseline)

适用范围:使用广泛的基准法(IT Baseline)。对保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为一般要求。在基础设施、组织、人员、技术及权宜安排方面可采取标准安全措施。包括建筑物的深度鉴定和估价,对这些建筑物的威胁评估和设施脆弱性评估。结果用于评估风险及选择合理的安全设施。

2.2非正式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FRAP,OCTAVE-S)

详细雷击风险评估分析的简化方法。评估前期的预备工作,协议讨论,风险分析报告撰写,总结结论。建立基于评估的技术档案,识别技术设施脆弱性;开发安全策略和计划。

3雷击风险评估的操作和优点

3.1操作

(1)工具:雷击风险评估操作中必须的设备和设施;(2)雷击风险趋势调查分析;(3)题库:雷击风险评估中必须运用的计算公式输入;(4)涉及内容:包括项目、设施的系统设计、环境、气候条件等;(5)雷击风险概况:包括国际、国内的评估方法、标准等;(6)项目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安全;(7)应用程序安全:包括商业运作的保密措施等;(8)操作安全:包括项目进行中的雷击保护措施等;(9)人员安全:主要涉及项目在进行中和竣工的雷击防护措施。

3.2优点

本雷击风险评估的操作优点主要是具有:标准化;权威性。

4雷击风险评估实践(典型事例)

4.1操作

(1)已知项目的雷击安全调查,对现场进行取证;(2)雷击风险威胁的监控;(3)潜在的雷击风险分析。

4.2从目标看评估量度

(1)确定最基本的防雷安全基线,确保当前不存在高雷击风险;(2)为建立动态雷击安全防护和纵深防御提出思路;(3)为配置防雷安全管理和人员管理提出思路;(4)指导未来五至十年内的防雷安全发展。

5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5.1确认阶段

(1)召开项目启动会、甲方介绍信息系统业务要求;(2)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确认、评估详细的实施计划;(3)签订雷击风险评估协议;(4)绘制文档。

5.2雷击风险评估现场操作

(1)雷击风险趋势调查、投资额、业务流程;(2)事件调查访谈、监控;(3)甲方的业务要求取证;(4)现场测试数据。

5.3报告阶段

(1)雷击安全风险现状报告整理汇总;(2)雷击安全风险分析;(3)信息系统技术风险综合分析、业务风险关联分析;(4)雷击安全风险解决方案、阶段总结;(5)正式提交雷击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雷击风险评估是个综合、复杂的工程,它以大量繁杂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既包括项目原始数据,也包括相当数量现场检测、勘察、核实的数据来编制雷击安全风险解决方案,因此,对于其中的结论、观点,欢迎各方面专家指正,并进行研究、讨论。

在此应当声明的是,考虑到经济与技术结合的最大效益,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规定了防雷项目允许落闪频率和可接受的最大危险度,以上雷击安全风险评估操作方案和典型实例就是为了避免或减少雷击所造成的损失,评估中超出规范规定值的雷击损坏是可能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IEC61024-1.建筑物防雷[S].

篇11

中图分类号:F322;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55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56

Research on Quality Safety Risks Assessment of the Cold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HEN Xin1,XIAO Xiao-xu2,LIU Qiao3,ZHAO Da-wei3

(1. Management School,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5, China;

2.Economy and Trade School ,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Jiamusi,154000;

3.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50050, Harbin, P.R.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dentifying various risk factors which would occur in the cold-chain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ome data concerned were gathered. The index system include 4 first-level predictors and 18 secondary predictors,with the use of method of the improved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t could apply to the quality safety assesment of the cold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ar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quality safety

冷链的作用是对农产品在生产、收货后尽快进行冷加工处理使其保持新鲜度[1]。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范了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规划将农产品冷链物流定义为“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尽管农产品在冷链流通中最大程度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仍然会发生质量风险[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但对于质量安全风险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农产品冷藏链全过程的视角,在辨别冷链过程影响质量安全相关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价体系,以期对该学术问题有所裨益。

1 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风险识别

通过对农产品自身属性及其所在冷链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运作风险、设施设备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意外风险等5个因素。

运作风险是指农产品冷链流程中具体业务操作所可能引起的风险。农产品在冷链流通中主要的作业内容包括运输、装卸搬运、盘点、存储、采收(屠宰或捕捞)、流通加工这六个方面。它主要由运输损失率、装卸搬运损失率、盘点损失率、存储损失率、采收(屠宰或捕捞)损失率、加工损失率等方面反映[1]。设施设备风险是指由于设施设备选取或使用不当而给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来自载运工具、搬运设施、温控、检测以及陈列销售等设备,也包括监控追溯系统自身存在的风险等。由于目前农产品物流技术不成熟,相关操作不熟练往往也会带来风险,如食品保鲜、包装和冷冻冷藏技术等风险。管理风险则是指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存在缺陷或漏洞或人为错误干预而施加于质量安全危害的风险。衡量的标准主要有管理机制科学性、标准体系的完善程度,员工的敬业程度。意外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交通意外,而给农产品冷链流通带来的意外损失。衡量其风险指标以自然灾害和交通意外发生率进行计算。

1.2 数据收集与分析

1.2.1 数据收集 对从事农产品冷链活动的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员进行调查访谈。调查问卷包括3个部分:首先是基本信息资料;其次让受访者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价。这就要求被调查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调查问卷采用5个等级量化其重要度。于2014年4~6月实地调查,活动主要在佳木斯、哈尔滨、青岛、天津、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农产品养殖基地,对多种农产品的冷链运输进行全方位了解,并咨询专家,收集资料。对不能实地调研的进行电话调查和Email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4%。

1.2.2 数据分析 农产品冷链系统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其风险分析的复杂性也相应增加。为使研究结果相对清晰而且减少变量间的相关性,选择用较少的变量反映全部信息,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排除了影响程度小的风险指标,以便得到影响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的关键风险因素,有利于指标体系的构建。

1.3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风险分析最终确定了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分别为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8个和风险后果指标4个。其中一级指标为运作风险U1、设施设备风险U2、技术风险U3和管理风险U4。运作风险包括的二级指标主要有运输损失率u11、装卸搬运损失率u12、存储损失率u13、加工损失率u14、采收(屠宰或捕捞)损失率u15和盘点损失率u16,是定量指标。设施设备风险包括的二级指标主要有运输工具u21、温控设备u22、检测设备u23、装卸搬运设备u24和监控追溯系统u25,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技术风险包括的二级指标主要有保鲜技术u31、包装技术u32、冷冻技术u33和冷藏技术u34,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管理风险包括的二级指标主要有管理机制科学性u41、标准体系的完善程度u42和员工的敬业程度u43,是定性指标。风险后果指标以货物损失U/1、人身安全损失U/2、信誉损失U/3和设施设备损失U/4进行描述。

2 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2.1 选择风险评价方法

将AHP方法应用于模糊环境进行模糊比较判断是荷兰学者Van Laargoveny设计,主要运用三角模糊数运算和对数最小二乘法,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计算元素排序,从而实现了多因素情况下对被评事物隶属等级状况的综合评价[3,4]。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评价体系,本研究采用了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IF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

2.2 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2.2.1 计算指标权重 结合农产品冷链实际情况,选取若干专家评分,专家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对同一等级中的指标进行比较和排序,构造出模糊判断矩阵,并通过具体计算,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以一级指标为例进行计算示例。运用IFAHP法构造出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模糊判断矩阵(表1)。

构造模糊评判因子矩阵E:

E= 1 1-…1-1- 1 …1- 1- 1-… 1= 1 3/5 1/3 1/2 1/6 1 3/28 7/12-1/5 1/2 1 1/211/20 7/10 1/3 1,其中eij=为标准离差率用以描述专家评判模糊程度。一般而言,eij值越小,其可信度越高。

计算调整判断矩阵Q:

M= 1 m12 … m1nm21 1 … m2n mn1 mn2 … 1= 1 5 3 31/5 1 1/5 1/51/3 4 1 41/3 5 1/4 1,M为模糊判断矩阵中值矩阵。

调整判断矩阵Q=M×E。

调整后的判断矩阵Q进行列转换,记为对角线为1的判断矩阵A,其中A={aij}n×n。

用相容矩阵分析法变换矩阵A后求得相容矩阵B={bij}n×n,同理将B按列转换记为C,C满足一致性条件,cij=cik×ckj。其中,bij=,

且cii=1,cij=。计算得出:

A= 1 6.765 1.695 1.8110.151 1 0.153 0.2231.040 5.514 1 1.6630.578 4.430 0.428 1

B=1.410 8.018 1.291 2.0440.104 0.953 0.153 0.2430.684 6.301 1.014 1.6060.399 3.668 0.591 0.935

C= 1 8.413 1.273 2.1860.147 1 0.151 0.2600.964 6.612 1 1.7180.562 3.849 0.583 1

求解各层指标在该层次之权重wij,计算公式如下:

dj=(j=1,2,…n)和wj=(j=1,2,…n), 计算W。

最终计算出:w1=0.411、w2=0.051、w3=0.340、w4=0.198。

次级指标层与上级指标层模糊矩阵的构造原理相同。计算u11-u16对应的权重为w11=0.248、w12=0.136、w13=0.232、w14=0.128、w15=0.134、w16=0.122;u21-u25对应的权重为w21=0.228、w22=0.284、w23=0.167、w24=0.185、w25=0.136;u31-u34对应的权重为w31=0.325、w32=0.254、w33=0.207、w34=0.214;u41-u43对应的权重为w41=0.387、w42=0.288、w43=0.325。风险后果指标的权重为w/1=0.327、w/2=0.196、w/3=0.168、w/4=0.309。

2.2.2 风险综合评价

1)风险评价函数。风险的度量主要有损失发生的大小和损失的影响程度两个指标的函数。用R表示冷链质量安全风险大小,P表示为该风险发生概率,C表示为该风险后果影响,则存在R=f(P,C)。此外,Pf和Ps分别表示冷链质量安全事件失败和成功的可能性,则存在Pf=1-Ps;Cf和Cs分别表示冷链质量安全事件失败和成功影响程度的大小,则Cf=1-Cs。所以,由概率测度为变量的风险函数为Rf=Pf+Cf-PfCf。

2)风险评价过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确定的评价因素主要以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用U表示评价因素集合,则有U={U1,U2,U3,U4},为一级评价因素集合,同理可得下属二级评价因素集合构成方法。

建立评语集合。评语集合是对所有评价因素进行评价的结果的集合。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了五级评语,用E来表示评语集合。

E={E1,E2,E3,E4,E5}={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确定评价值为E={E1,E2,E3,E4,E5}=[0.1,0.2,0.3,0.4,0.5]。

确定各因素权重。建立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对每一个评价因素,由若干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评价值进行打分。如uijx隶属于第j个评语的程度用rij表示,Xij表示对指标Ui做出第j个评语的专家人数,X表示参加评分的总专家数,则rij=Xij/X,当ij固定时,最终得出单因素评价矩阵Rix。其他各个层次单因素评价矩阵的构成方法与之相同。则有:

Rix=r11 r12 …r15r21 r22 …r25rn1 rn2 …rn5

3)综合评价用wix表示该级指标的权重,Bix=wixRix,则Ri=[Bi1 Bi2…Bix]T;用wi表示与Ri同级的指标权重,则Bi=wiRi,R=[B1 B2…Bx]T;用W表示与R同级的指标权重,则B=WR。E=[E1,E2,E3,E4,E5]=[0.1 0.2 0.3 0.4 0.5],则Pf可以表示为:Pf=BET。同理求得Cf。计算出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Rf:Rf=Pf+Cf-PfCf。

3 结论

基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过程视角,识别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主要有运作风险、设施设备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4个一级风险和18个二级影响因素,采集数据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匹配问题,并将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该评价体系可以适用于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 乔,沈 欣,刘 莉,等.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5262-5265.

篇12

现代社会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讲,风险多于机遇,风险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的风险有很多种,包括经济风险、兼职与就业创业风险、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意外伤害风险、健康风险和情感风险。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的认知状况和应对各类可能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的能力。

为对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问题做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及其他工作人员依托于校专项基金项目,初步确立以合肥工业大学在读本科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现状为研究对象,课题旨在研究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现状、呈现的特点及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现状分析

笔者及项目其他负责人员在参考中外文献及总结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份《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合肥工业大学在读本科生,按每个学院人数的8-15%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发放总份数为5700份,其中有效问卷约5200份,问卷处理方式采用集中发放、随机问卷、现场回收的方式。本次调查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对各类风险防范意识现状和呈现特点;探讨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途径。

1.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意识现状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作为网络生力军的大学生也饱受信息易泄露之苦。缺乏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谋利甚至形成灰色利益链、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成为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的主因。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证件号码、电话号码都表示不愿轻易透露或填写。对于收到的陌生来电、陌生信息,89.6%的大学生都选择不会理会、直接删除。在是否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方面,38.3%的同学选择了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或安装杀毒软件,但也存在14.4%的同学不采取任何措施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在判断个人信息收集者可信赖程度方面,40.7%的同学比较依赖于机构或个人名声。在是否透露其他人信息方面,70.9%的同学表示自己从未将社团或班级成员的个人信息透露给其他社团、组织或企业,也有9.4%的同学表示曾将其他人的信息透露给校内组织。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方面,“依靠立法和执法”、“依靠社会环境的净化,通过全民自律”、“依靠提高信息保护技术”是受访者最认可的三种途径。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在学校有助学贷款经历的同学,对个人信息安全特别在意,均表示很担心自己的所有信息在网上可以查到,也表示曾因信息泄露而险些受骗,如有骗子打电话骗取家长信任,要求汇款等。

2.个人财产风险意识现状

在多元化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网上支付这种付款方式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很大,对经济观念比较单薄、阅历少的大学生提出了严峻考验。调查表明:90.4%的大学生有网上支付的经历,支付方式呈现多种方式,其中以网上银行支付为主,约占调查总数的72.3%,只有44.5%的被调查人员表明自己对网上支付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在防盗安全面,有38.1%的同学表明会经常在休息或者离开时检查门窗有没有关好。46.8%的同学会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对自己随身携带的财物格外留心。11.4%的同学表示发生过被盗事件。

3.兼职与就业创业风险意识现状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学生本人预期的不完善性,都可能会在兼职、就业创业中遭遇低于预期回报的结果,也可能会面临一些经济损失。调查表明,63.7%的被调查人员有兼职的经历,他们获得兼职和就业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通过学校网站和老师提供的占到66.9%,还有些同学通过一些校外的网站获取兼职,占到13.5%。只有10.2%的同学表示在做兼职前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在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对与用人单位的签约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了解的只占到被调查应届生的19.3%。在创业方面,有过创业行动的,只占被调查人员的1.2%,而他们的创业领域多集中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商业经营,如实体店和网店经营,如果遇到资金不足多是向亲朋好友借钱,占到所有创业人员的72.9%。通过访谈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在兼职中遭遇到乱收费的情况比较普遍,就业中也有同学遇到过违约情况,对用人单位不返退违约金的做法,大部分同学表示如果经济损失不大,也就不予追讨,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的想法,只有部分同学表示将自己的情况反映给了辅导员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老师。

4.人身安全风险意识现状

所谓高校学生意外伤害安全是指大学生在高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校园学习),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校园生活),所受到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行动自由权方面的威胁和风险。通过调查表明,82.1%的同学对宿舍楼和教学楼中的安全出口通道表示“不知道”或者“没遇过什么事,不关心”。在寝室里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方面,69.3%的同学表示,没什么问题,可以使用。87.8%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对陌生人的求助“视而不见”或“视情况而定”。去工厂实习、参观时表示会认真听取相关安全知识的人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21.6%。在学习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逃生知识方面,被调查人的75.4%选择不了解或只是通过一些别人发的宣传资料作一简单的了解。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同学对于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如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火灾、地震防范及自救措施不清楚,或只大致浏览过一些别人发放的地震、火灾知识宣传册。

5.健康风险意识现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直接关系到其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所谓“健康风险意识”,是指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身心状况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调查表明:57.7%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关心的程度不够,其中9.8%的大学生几乎从不关注自己的健康。70.8%的大学生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运动,14.8%的大学生几乎从不参加课外体育运动。67.2%的大学生不太关注健康方面的相关书籍,9.5%的大学生几乎从不关注健康方面的相关书籍。另外,通过调查和访谈也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理论上普遍能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对自己身心状况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对健康风险的防范意识也较差。

6.情感风险意识

作为生理成熟的成年人,大学生的各种情感需要属于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还处于未成型阶段,他们因情感问题而引起的“违规”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可以说,随着大学生恋人之间性观念、性道德的不断弱化,大学生非婚也就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应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关注大学生情感世界,解答情感困惑,增强大学生的“情感风险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所谓“情感风险意识”,是指高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自己在情感上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调查表明:17.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期间,恋爱是必修课。68.2%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不太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其中15.4%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完全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13.4%的大学生认为爱情并不需要过重以感情为基础,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排遣寂寞。

二、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现状特点

1.风险意识普遍不强

通过问卷及个别访谈,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约87%的学生遇到了来自健康、学业、就业、人身安全及情感等方面的困扰,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自身可能将要面临的各项风险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对于已造成的个人损失,有61%的学生认为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反映出当代大学生逃避风险责任的普遍心态。

2.风险成因复杂化

风险是一种未知的不良后果的可能,风险一旦未能有效规避,就演变成学生个体或群体受损事件。[2]笔者长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自身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及对诸多学生问题的处理,发现以往的学生突发事件成因普遍单一,主要原因为学生性格原因、社会经验不足等。然而,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冲击,特别是网络的虚拟及不确定性,给大学生带来了交友、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风险。同时,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复杂因素的交织,使得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风险的成因日渐复杂。

3.风险呈现阶段性特点

当代大学生由于不同时期的学习任务、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的差异,面临的风险呈现阶段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调查中我们发现,新生对大学新环境普遍存在不适应性,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复杂状况不了解、个人风险防范经验较低,这些因素都使得他们遭遇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几率较高。二、三年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最多,兼职比例也最大,由此而来的交友风险、购物风险、兼职风险等几率较高,而毕业班学生面临的更多是择业竞争风险及情感风险。

4.与网络、信息有关的风险形式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与网络、信息相关的风险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如网上购物带来的财产风险,个人信息泄露。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从网络上获得投资创业信息,开办网店、炒股等。在调查中发现,有十余名同学在网上开设了网店,有炒股意向的学生近10%。由于网络相关法律不健全,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后果,产生的经济风险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和心理负担,过度沉迷网络经营和投资活动也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三、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工作途径

1.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预警教育制度和机制

(1)建立有效的大学生风险防范指导机构。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主要为学工部。学工部除了负责学生日常的事务管理,还要处理与大学生相关的危机事件。近年来,随着大学生风险的影响因素逐步多样化,很多风险的应对越来越需要专业机构和部门的指导,如心理危机应对、创业风险应对等,这就使得学工部不能有效应对日益多样化的风险形式。因此,成立专门的大学生风险防范指导机构,系统规划和设计大学生风险防范体系,成立专家组负责风险防范知识的解答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制定学生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是有效实施学生预警教育的根本保障,高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应包含组织机构、工作职责、预警分析、相关保证措施、预警对策等内容。其中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是提前安排突发事件的相关管理人员,并对机构内参与人员所应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行分工;预警分析是对其他高校所出现的重大事件或本校先前已发生的重大事件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根据当前学校相关校情、学情,对一些前期症状进行识别、诊断、评估,同时提前发出相关预报,以降低或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3]相关保证措施是指在预防和处理某类突发事件所需要的相关器材、物品或费用。预警对策就是要通过预警分析,对不良趋势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策,进行矫正、预警和识别。

(3)实施学生重大信息报送制度,组建信息报送网络。

实现大学生预警教育,首先要完成对学生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梳理工作,制定并逐步完善重大信息报送工作制度,组建高效快捷的信息报送制度,这是积极预防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施大学生预警教育的基础。学生重大信息报送的范围是指发生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正面、负面的重大事件。对于学生重大事件信息报送可分为自下而上的程序逐级汇报和自上而下的对学生事件处理的情况通报。主要涉及的人员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级为信息员,一般为班级班长、支部书记、寝室长和其他学生群体负责人。第二级为责任人,一般为各系分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他们是学生重大事件的主要处理者。第三级为决策人员,主要为学工部(处)、保卫处、后勤管理部门等相关学生事件管理部门。第四级为负责人,主要指学校、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对于在学生群体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相关人员或部门在接到信息后要根据事件情况及时汇报给上一级人员。而对于情况通报,是指学工部(处)、保卫处、团委、后管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之间建立的有关学生事件发生、发展、处理结果情况的及时通报,形成文字纪要,通报二级学院并汇报给学校分管领导。

2.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1)开设风险教育课程。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相对和平、和谐的环境之中,政府、社会和民众都缺乏相应的风险知识,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开设关于大学生风险教育的课程,没有形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对象的、完善的风险教育课程体系,没有科学、完整和系统的风险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随着风险的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加大了对风险问题研究的力度,研究活动如火如荼,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要广泛收集有关风险教育的资料,一方面编制有关风险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开设适应社会环境深刻变化的风险教育课程,有条不紊地开展课堂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风险知识,形成正确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重视心理健康课、就业规划课中对就业创业知识和个人情感风险等相关知识的教授。

(2)利用多种途径传播大学生风险意识防范知识。

首先,除了开设必要的风险教育课程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提升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学校要通过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校报、讲座各类学生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风险知识,让学生学习到各种风险知识和风险防范策略;结合学校及学校所在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具有地方特色、可操作的风险防范教育校本材料,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风险源,学校和社区周边有哪些风险源。

其次,建立有效的防范风险的网络机制。一要通过网络将各种风险及其内容、表现形式、规避方法展现出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二要通过网络将高校规避风险的制度、方法、人员、手段告之于大家,形成网络体系。特别要将应急机制的内容于网络上,以便一旦发生风险,有机构及时处理。三要在风险到来前,及时收有关信息将其登录于网上,以便使学生及早掌握其危害和预防措施,并及时布控,使风险得以化解。

三、强化实践,提高大学生风险应对能力

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风险知识的传授,并不等于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敏锐的风险意识。要增强风险教育的实效性和现实性,就必须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触风险,体会风险,认识风险,感悟风险及化解风险。为此,高校必须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堂教育的内容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掌握预测和预防风险的方法。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可以设计调查问卷,深入各高校,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认真的、详细的分析,以便了解他们对风险的认知状况,更好地掌握他们的风险意识状态和应对风险能力的水平,了解他们希望高校开设哪些风险教育课程的愿望等,从而使风险教育更有针对性。其次,模拟一些现实情景,进行防火、防震等仿真场景训练。最大限度地还原某一具体灾难发生的场景,锻炼学生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的心理品质。另外,还要鼓励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了解在就业和创业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严峻的风险困境,可以有效增强风险意识,自觉地反思自身,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加积极地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