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09:33: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安全标准化档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档案工作繁琐枯燥,但对工作的开展却极为重要,所以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作为卫生监督机构,在管理一些日常文书性档案的同时,还有大部分档案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这类档案管理原来以科室负责为主,但实践表明,此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工作开展,于是各科室执法档案也由所统一管理,这样既符合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又能满足卫生监督业务开展的需要,是非常正确的。为了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笔者以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有日常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要实行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要以《中华人发共和国档案法》为指导原则,首先要加强硬件的建设,存放档案必须有专门库房,并设有专柜便于查找,做到科学管理,排列整齐,并健全检索工具。库房要经常通风,做到整洁卫生,库房内不准吸烟,以免发生火灾,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光,以确保安全和延长档案寿命。其次,建立档案工作网络,由领导负责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应该指定专人管理文书档案和业务档案,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以便对各科的业务档案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促使业务科室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能够及时立卷和定期向档案室归档。归档的文件材料,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最后要严格有关的档案借阅手续,杜绝档案乱借乱发,防止分散流失。
二、严格公文的制发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公文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基础。提高公文质量,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这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
三、做好文书以及电子文件的处理工作
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以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现今的网络工作环境下,电子文件也属于档案的一部分,由于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有很大的差别,电子文件通常以脱机方式保存,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电子文件还是用软磁盘保存。所以在选择软磁盘时一定要把住它的质量关,软磁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磁盘信息的保存寿命,高质量的软磁盘在良好的保管条件下可保存近10年,而低质量软磁盘往往不到1年,所以在选购软磁盘时要认真把好质量关。
在保存方面,要求软磁盘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无震动、无尘、无腐蚀气体和温湿度适中的环境里,因为潮湿会使光盘片基霉变,所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0%~65%,温度应该控制在14~24℃。
四、实施“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
“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或直属上级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
五、提高纸质档案立卷的质量
1.1可持续发展原则
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不断完善,以达到科学、合理和实用的目的。因此,档案安全标准体系中的每一项具体标准,都应该在档案管理和档案保护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反映优化了的技术、工作程序、组织程序和管理水平,能够体现目前先进而成熟的技术手段、设备情况和管理方法,使整个标准体系具有领先性和一定的超前性。只有将当今较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和档案部门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获得最大的系统性能和效益。
1.2权威性原则
权威性原则意味着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整体构架及其中的任何一部标准,一经颁布便立即生效,并且对于我国所有档案机构和部门而言具有指导性、参考性或强制性。只有如此,才能维护标准规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才能保证我国档案安全管理的整体统一性和高效性。在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属行业标准,部分成为国家标准,大多为推荐性标准,作为档案系统内各有关方面需要共同执行的规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档案安全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一些危害性较大的安全问题,必须遵守一定的约束、规范,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的标准应该是强制性标准,或在推荐性标准中有强制性条款规定。
2.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2.1业务标准
业务标准的范围包括档案安全保障术语标准、档案信息收集或采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标准、档案保管和信息存储标准,包括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等,主要是针对档案安全体系中的业务处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解决业务操作不统一的问题。
2.2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保障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而规定的技术要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工作平台技术标准、档案抢救的标准与规范、档案的保护材料和方法标准或规范,修复技术标准和修复用具等通用标准和不同类型历史档案保护修复规范与技术标准、抢救流程标准等。技术标准的制定起到保证档案安全控制的作用,将先进的共用关键技术和普遍认可的安全保护方法转化为技术标准,把已经在安全实践活动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技术流程上升为工作流程标准或规范。
2.3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指对传统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管理的一套规则,是用以组织档案安全活动的依据,包括档案安全法规与标准,档案馆工作人员、用户及设备管理规范、利用管理规定以及档案馆灾害预防等。主要解决给谁用、如何用和怎样用的问题。
3.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即要突出全面建设的要求,从我国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实际出发,从综合、宏观的角度设计档案安全标准体系;对其中迫切需要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成熟的相关标准应作为近期标准工作的重点;以需要带动可能,以重点带动一般,以近期带动远期,逐步推进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全面构建和实施。档案安全标准体系及具体工作标准的制定都要符合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从前瞻的角度确定其执行条件,保证标准可行、效果明显。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3.1处理好国际、国家和行业(地方)标准的关系
国家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目的是要使地区档案馆、全国档案馆形成安全保障机制、使用安全保障技术,采用安全科学管理方法,真正实现档案安全保管、利用和长期存储。由于不同档案馆的基础条件和保存对象、人员和技术力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档案安全标准应优先采用适用范围尽可能广泛的标准,尽量做到一次到位。在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时,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地方)标准,既不能一味以国际标准为准绳,认为“国际的”就是“先进的”和“实用的”,也不能过分强调我国和各地区的特殊性,认为“中国的”就是“有特色的”和“适用的”。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应善于科学借鉴:对于多年来已经颁布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如果适用于档案安全活动,可直接采用国际和国家标准;对于政策性和具有国家特色的可采用国家标准;面对其他行业如图书馆、文物的标准,应以借鉴、参考为主,并适当加以补充和完善,由此形成符合档案行业(地区)实际情况的标准化规范体系。
3.2处理好与相关领域标准之间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49-02
一、安全标准化概述
2006年6月27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标志着我国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为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指导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监总局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次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我国行业达标目标任务。
随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于2011年5月编制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至此,发电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指导体系和标准。
二、安全标准化价值效用
随着安全标准化在全国各行业逐步推广应用和持续改进,国家安全生产事故逐年减少,达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安全标准化体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为国家和企业的安全建设发挥巨大价值效用。
1.提供安全建设指导体系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本身是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是电力行业资深的专家、教授、高级管理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安全标化体系集成专家经验,实现咨询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安监部门专家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对国家、行业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现状和生产设备运行参数都非常了解。在企业现场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将对企业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诊断,并提出指导意见。
2.实时反应企业安全现状
安全标准化体系实施PDCA动态管理过程。企业自评和政府部门达标考评结果都能够真实体现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实时反映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抗风险能力。
3.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安全标准化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重在全员参与,共同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和遵守岗位职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安全标准化体系中包含安全文化建设内容,通过宣传、培训教育和制度文件规范,更能够有针对性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4.规范企业综合管理架构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监督网络,制定相应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各级目标和责任,保证企业安全管理架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需要对各级部门之间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进行统筹管理,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到一线员工,逐级开展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其主旨就是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5.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持续改进,实现企业战略周期内的持续健康发展。
6.实现企业安全达标晋级
企业安全标准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安全达标晋级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许可和准入条件。政府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结果,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将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甚至依法关闭。
同时,企业安全达标晋级也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是企业良好形象的外在表现。企业安全达标晋级也将是企业融资信用等级评估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注意事项
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步骤可以分为体系导入、目标确立、宣传培训、任务分解、检查反馈、内部自评、外部评审和持续改进几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计划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首次参评单位根据上述实施步骤区划各阶段的时间点,组织落实各阶段的目标计划。企业各级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计划,在工作规划或计划书里应明确实施计划的职责和权限,确定责任人,确定实现安全工作目标计划的方法、资源和时间表。
2.组织性。安全标准化工作任务繁琐而艰巨,不仅要收集各类工程建设、生产设备运行、现场作业记录等各类资料,还要深入现场检查作业状况,组织各类安全活动,协调企业管理架构内安全工作,配合上级部门检查验收工作等。因此,各级部门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协作才能将安全工作搞好。另外,安全管理人员要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和执行力,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奖罚分明,提高管理效率。
3.严谨性。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过程中,部分人员开展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只注重表面工作,粗枝大叶,经常出现安全管理行为与安全制度不符,安全作业台账不完整等现象。例如,在评审某企业的档案资料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管理制度》中规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但无相关会议记录资料,这说明企业没有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或者的制度与安全管理实际不匹配。
因此,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体系中每项指标完善和改进文件资料和现场工作。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编制各类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与作业规程要有针对性,要与企业规模及作业环境相结合。
4.参考性。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弥补自身存在短板。企业可以选择优秀的达标企业作为标杆,选派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到标杆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也可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咨询公司来单位进行指导培训。在编制各类规章制度方面,可以查阅图书或浏览网页,或者借鉴外单位制度。
5.及时性。企业应及时获取最新法律法规和新颁布的制度政策,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及时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及时对安全标准化进行考评和改进。
6.反馈性。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敏、准确、迅速的反馈。安全标准化管理遵循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对安全管理中的任何工作都要进行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最终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安全管理过程中和反馈的信息应以文件形式存档,保证安全管理档案的完整性。
7.激励性。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才能激发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持续改进。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为了达标评级,更是为了打造本职安全型企业,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参评单位每年应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和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方案,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使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四、结束语
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企业管理者应从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把安全标准化工作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强化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统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一系列安全管理活动,常抓不懈,形成“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去年,我们车间也积极组织和建立安全标准化,但因为不够完善或是没有操作性等问题,没有被评上矿安全标准化车间,今年我们在“安全标准化车间”的必要条件即:车间轻伤以上事故为零,无火灾、无交通事故、无环境污染、无生产事故及设备设施的样板车间等几个要素,都满足的情况下,继续扎实地建立“安全标准化车间”,同时我们也向其他已经被评为安全标准化车间请教和取经,逐步完善,各项“安全标准化”工作均有条不紊的进行,下面对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小结:
第一、
车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以及考核细则,充分细化,做到了“出问题有制度可查,查出问题事事有考核,每项考核都有记录”,定期召开安全领导小组会议,时时更新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安全生产作业。
第二、
建立健全“六项制度”,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危险源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等,充分加以强化和做实做细,我们穿爆车间的爆破班是众所周知的安全重点班组,我们在危险源和危险品管理制度上都有明确规定,细化到哪怕是
“爆破材料领取必须专人领取,否则就考核班长、安全员、主任、副主任等等,操作程序的按部就班,制度怎么制定的,就怎么执行。
第三、
每个班组每个具体岗位都有“作业指导书”指导书中,步骤详细具体,防范措施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并制作了,作业指导书标志牌,人手都有一牌,方便随时察看,时刻注意标准化的操作。
第四、
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安全规程考试,通过必须达到100%,尤其我们穿爆车间新加入30名新员工,对新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而且务实,现在如果抽考这30个人,都可以作到对答如流,牢记心中。
其他方面的资料、记录等也积极编写,这里不详细说,请有关领导审查。
最后说说作业现场管理和设备设施管理以及危险应急管理
第一、
设备设施管理,建立了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图纸记录和档案,以及每次对设备设施检验检测的评价记录,设备“TPM”管理达标,现场设备、机具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第二、
作业现场管理,每个设备每个工作平台,甚至小到一个维修观察口,都设有醒目的安全警世标志,现场电缆敷设整齐,没有乱搭乱接乱放的现象。
前言: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不安全的状态下运行的尾矿库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也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严重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环境也构成了相当的威胁。我国尾矿库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那些触目惊心的事故灾难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尾矿库事故危害的严重性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
一、榆木沟尾矿库简介
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榆木沟尾矿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陶湾镇榆木沟,属于山谷型尾矿库。初期坝为碾压堆石坝,坝顶标高1270m,坝高60m,后期采用尾砂上游法筑坝,1270m标高~1370m标高尾砂平均堆积边坡为1:4;1370m标高~最终堆积标高1470m尾砂平均堆积边坡为1:5,总堆高200m,尾矿库总坝高260m,总库容4272.7×104m3,有效库容3845.4×104m3,可为选厂服务17年。
二、立项背景:
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点多面广,在安全管理上,很多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在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漏洞,安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居高不下。
榆木沟尾矿库运行管理难度较大,尾矿库安全管理一直局限于一般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系统性差;在安全生产组织保障、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为改善安全管理水平,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
三、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为了规范榆木沟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配备并以书面形式任命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尾矿库负责人。被任命的人员持有相应资格证,并按要求参加了《金
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系统内部评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安全生产岗位职责、事故、事件调查技术等培训。
(二)制定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规定了为完成生产管理活动所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对影响安全生产效果的各项活动作出规定,使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程序文件阐明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作为执行、验证和评审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
程序文件规定了各项安全管理活动的流程和方法,当然也包括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这一工作,因此优先进行程序文件的制定。
针对尾矿库安全标准化9个支撑要素,38个子要素,共制定25个程序文件来规范安全管理活动。
(三)制定管理手册
尾矿库安全标准化建立了标准化系统文件,并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共 62项,包括《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并下发予以实施,根据榆木沟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及自评结果,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标准化自评得分为79.85分,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均为零,综合分析表明:自评等级符合尾矿库安全标准化三级标准要求。
(四)制定作业手册
作业手册包括安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三大部分。根据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要求,针对尾矿库13种岗位,制订了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对各个岗位存在的风险、风险级别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尾矿库现场作业情况,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有利于规范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和作业程序,在对各个岗位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在作业前和作业中加以防范。
(五)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按照尾矿库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了识别、监测、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的机制或制度,对员工安全意识进行了识别,并制定了安全意识提升计划,安全意识提升的效果良好。
(六)事故及应急管理
为加强各类事故的管理,减少和防范各类事故、事件的发生,根据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要求,制订了《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事故事件报告制度》、《事故事件调查制度》、《事故事件统计分析规定》、《事故事件回顾规定》等管理制度。明确了事故、事件统计、上报、调查、分析、处理、回顾的机构、职责、程序等相关要求。
为规范应急管理程序,针对重点危险源和重点防范部位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制订应急措施,以防止事故扩大,消除或降低事故影响,制订了《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应急计划管理制度》、《应急保障制度》、《应急演练及对应急预案评审制度》等应急管理制度。并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榆木沟尾矿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漫坝事故救援现场处置方案》、《垮坝事故救援现场处置方案》。明确了应急管理机构、紧急事件的范围、分级与响应程序、处置方法、应急物资配置要求、紧急事件演习要求等。
四、创新亮点:
该项目全面、准确地把握了安全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以及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和运行控制要求等, 确保了尾矿库安全标准化工作在我公司不断深入、有效地开展,从管理上保障了尾矿库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了公司的本质安全。建立尾矿库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尾矿库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尾矿库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尾矿库安全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预防事故,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危化品企业的特点,建立起来的管理模式,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随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于危化品从业单位生产安全标准化规范、办法的出台,我国各危化品企业纷纷开展了安全标准化工作,但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滞后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进程,对危化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 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中的问题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还没有成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一些企业认为其不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因而在思想上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不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只将其当做是上级管理部门安排的任务,思想消极,加上安全标准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化工企业更加不愿意进行这项工作。
1.2 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认识模糊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企业还存在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认识存在偏差的问题,将安全标准化与其它的安全体系和标准化规范混淆在一起,认为其与“ISO质量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内容大同小异,只要通过了“三标一体”等体系认证,就能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而实际上,虽然安全标准化规范与别的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内容有着共性,但标准化规范是根据我国的企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详细具体的要求,其在实践操作中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更有针对性。
另外,由于认识的偏差,有些企业或者将其当做一项安全工作,只单独交给安全部门进行,或者是疏于管理,管理、工作的标准照抄照搬一些样板企业的管理方法,而未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发展特色,使工作流于形式,管理不符合实际,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1.3 企业内部缺乏良好部署
在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中,由于对安全标准化及规范内容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企业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部署,安全部门独自进行或者各部门各自独立进行,无法达到“全员管理”的要求,各个部门的台账、档案管理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管理混乱。
而工作的开展也是时紧时松,在企业加大推进力度时,各部门热情高涨,企业推进力度小时,各部门就会对安全标准化工作比较冷淡。
1.4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薄弱
一些企业由于受到规模、经济效益等的制约,加之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重视,缺乏对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人员少、规模小,一些中小型企业中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有些甚至没有设置职能健全的安全管理部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条件薄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2 采取措施,推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针对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当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安全标准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力度,企业内部也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工艺安全操作及安全意识的培训和培养,适时地引入专家小组,建立并进一步地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将安全标准化规范贯彻落实到实践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2.1 加强政策引导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及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而,提高全员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对安全标准化在思想上的认识十分必要。由于我国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法律法规上还没有明确的要求,致使一些企业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危化品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一些限令整改等措施,并培育样板企业,开展企业之间的安全管理交流,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
2.2 加强对标准化规范的培训力度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认识模糊的问题,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全员的培训力度,分别对企业管理层和安全管理人员及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在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时,地方政府安监部门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专题培训,而企业内部的培训则应针对工艺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根据工艺的操作要点,结合具体工作中的环境、设备、物料等多方面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对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制度,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3 抓好组织,适时引入专家小组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为了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应当组织以高层管理层为领导组长的创标小组,统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同时,还可以适时地引入专家咨询小组,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完善标准化体系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中,为了能够实现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特色,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明确具体的操作,使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的性能,从而更好地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到实践中,促进企业发展。
3 结语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安全,还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生产形势,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积极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将安全标准化规范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新,汝刚.危化品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探[J].冶金动力,2012,(4)
2.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加强立法,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基础。制定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卫生、农产品安全标识专门法律。其次,对现有《食品卫生法》、《农业法》和《产品质量法》进行修订和补充,增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法律。最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法律。明确现有法律法规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之间的协调关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农业法规、质量管理法规等之间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总体上突出法律法规体系的最大保证效应。
3.建立服务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
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产业链比较长,不可控制因素较多,政府应该充分考虑该过程特点,建立全过程监控制度,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做起,加强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建立农产品登记制度,从农产品的生产产地到农产品销售,中间每一个环节均建立登记制度,建立可追查机制,农产品登记制度包含农产品生产产地环境登记制度、农产品投入使用登记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农产品经营档案。根据登记和档案查询农产品产地环境状况,农业投入使用状况、农产品生产田间管理状况,以及农产品加工和包装状况,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信息平台。探索多元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方式,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产品投入使用环境、农产品经营环境均可进行控制,明确农产品流向、生产记录和经营记录,产品质量明晰、生产储存信息可查,有效规避农产品源头风险。
4.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度
首先,对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修正、补充和调整。废除不合时宜的非适应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对各级标准指标中的矛盾性条款进行修正,做到各级标准的规范化、清晰化,以及层次化。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其体系由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标准组成。如制定了79种农药在32种农产品中19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了“韭菜中甲胺磷等七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等一系列行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其次,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办法》。再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研发,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高新科技的发展,增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的协调性和适应性。另外,借鉴和引用国外先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国际先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严格约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增强CAC、OIE、IPPC采标力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与国际农产品相衔接的标准体系,其核心是农产品产地必须达到安全农产品的生态环境标准,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必须符合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操作规程。最后,增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增强政府、市场主体、人们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标准化。估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积极执行和采用。
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推动和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建设,形成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以及相关配套监测细则;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人员职能培训,强化监测人员基本监测技能,增强监测人员的监督意识,提高监督管理素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的开发和推动,引进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
6.建立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完善农产品认证制度
改变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建立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监督农产品质量过程;建立农产品包装和标致制度,规范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标准;建立国家统一认定的农产品认证体系,以及相关监督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给予认证机构足够的权威,确保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全国统一制度安排。
7.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风险分析等应急制度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积极进入风险分析技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立依据,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避免风险因素的产生,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长效管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进行长期规划,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风险监控和分析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制定重大风险因子的风险分析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病源污染风险因子确立安全预警体系。
二、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相关标准研究的现状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推进,需要严格遵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可参考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有:1.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要求各单位在配备档案软硬件基础设施时,必须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尤其是保密单位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其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备更要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以上安全保护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GB/Z24294-2009),该标准对于我国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及其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建立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了系统分类分域防护机制。《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规范》(GB/T24363-2009),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隐患包括电力中断、载体损坏、自然灾害、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数据篡改、操作失误等等,应当高度重视档案数字化加工和电子文件接收等过程中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同时应当根据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制订应急预案,完善灾难恢复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该标准明确了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等全过程实现管理与监控,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明确规定了电子文件归档的时间、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作数据、检测数据等要求,保证了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2.行业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GA/T671-2006),该标准规定了对终端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等级保护所需要的安全技术要求,并给出了每一个安全保护等级的不同技术要求。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配置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策略,正确设置数据库管理系统归档模式,制定适宜的数据库维护和备份计划,及时验证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的正确性。《信息安全技术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评估准则》(GA/T672-2006),终端计算机系统承担着大量数据存储、处理、传输的工作,该标准主要对各个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中终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提出了测评方法,保证了终端计算机的安全和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该标准规定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主要技术要求。适用于采用各种设备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处理及数字化成果的管理。《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DA/T43-2009),该标准通过对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的检查、整理、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成果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了档案的安全。同时提出对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各省、市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的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标准,比如《青岛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试行)》、《上海市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元规范》等。
三、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上面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标准的现状来看,近年来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与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相关的标准规范,但从整体来看,尚不能解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复杂问题,标准规范的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标准体系过时。数字档案信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新的特点,比如异构性、多维性等特点。而我国数字档案信息标准规范还处于传统的对同构数据、二维数据的安全保障。2.针对性较差,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标准规范,大多数规范只可以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提供借鉴、参考作用,或者只是针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某些方面提出标准规范,缺乏完整、全面、系统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标准体系。3.国家标准较少。档案信息从采集、处理到存储、利用各个环节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明细的今天,不可能由一家单位单独完成,更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4.借鉴吸收国外相关规范经验较少。欧洲、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已经在信息安全保护领域制定了一些国际标准和规范,我们在制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领域的标准时,不应该闭门造车,而应该在充分借鉴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和扩展本国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领域的标准规范。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以及省市安监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要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0年,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1年6月,国家安监总局出台了《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湖北省安监局于2011年制定了《湖北省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2012年,荆州市安监局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荆安监文〔2012〕85号)。
笔者参与了湖北荆州市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本文从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四个方面介绍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小微工贸企业生产条件及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小微工贸企业生产条件。
小微工贸企业生产条件一般具有如下特点: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设施比较简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建立或完善。
(二)小微工贸企业危险有害因素。
以纺织企业为例,工贸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火灾、机械伤害、触电(雷击)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容器爆炸、粉尘危害、噪声和振动危害、高温及低温等。其中以火灾和粉尘危害尤为突出。
二、安全标准化创建流程及评定标准
根据荆安监文〔2012〕85号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包括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企业自评、评审申请、外部评审等八个阶段。
小微工贸企业首先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其次,聘请相关专家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排查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第三,企业对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就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教育培训,实现全员参与。第四,企业依据评定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评工作,并着手准备安全标准化评审申请材料,以便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安全标准化外部评审。
根据湖北省安监局《全省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考核评价工作采用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进行。安全标准化企业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国家级)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二级(省级)考核得分不少于800分;三级(市级)考核得分不少于700分。设备设施安全考评各空项分之和超过400分的,不得评为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超过200分的,不得评为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企业当年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和存在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不得参加考评。
湖北省未出台评定标准的行业,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开展小微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三、小微工贸企业基础管理标准化创建
在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基础管理标准化的创建是小微工贸企业极易忽略也是其非常薄弱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一)建章立制。
1、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应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厂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科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或修订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劳保用品发放及使用管理制度、用电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等。
3、制定或修订各岗位操作规程。
企业对缺失的制度进行制定,对不完善或陈旧的制度进行修改或更新,并将各种规章制度文件化。
(二)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专家进行安全讲座或培训,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编写安全教育宣传手册,全员参与学习,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及技能考核,鼓励员工主动学习,使安全教育培训深入人心。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应有记录并进行归档。
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形式有:
1、每天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2、安全活动日;
3、安全生产会议;
4、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
5、事故现场会;
6、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及标志;
7、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
(三)引进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采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如5S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检查表管理法等。
1、“5S”安全管理方法。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
整理即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整顿即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有序,明确标示。清扫即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将工作场所的污垢去除,可使危险发生源更容易发现,清洁即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素养即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每个人都成为有安全素养的人。
5S管理方法非常适合小微工贸企业的管理,其实施成本低,技术难度不高,但安全成效和经济收益高,也易为小微工贸企业所接受。
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主要包括四个操作步骤: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选择或编制安全检查表;现场检查评价;编写评价结果分析。
安全检查表法简单易懂,操作性强,但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工作量及难度较大,检查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编制者的知识水平及经验积累,也会影响到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四、小微工贸企业设备设施安全标准化创建
设备设施安全标准化创建是标准化创建中的重要的硬件环节,小微工贸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基础管理比较薄弱,设备设施比较陈旧。以纺织厂为例,在设备设施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消防器材不得超过年检有效期,应及时更新;
2、登高梯台底部应有自锁装置,直梯应有安全护笼和防滑装置;
3、车间照明等应用防爆电器,接地装置应有年检报告;
4、旋转导轨应有自锁装置;
5、仓库不得过量或杂乱堆放,应防止自燃;
6、配电房应有防止动物进入的设施;
7、变压器应有绝缘年检报告;
8、高空作业应有护栏和审批报告;完善企业临时电线审批制度;
9、完善标识标牌;
10、厂内车辆应及时检验,驾驶员不得无证上岗;
11、电器不应使用临时电源;
12、电源应设置护栏;
13、其它。
五、小微工贸企业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标准化创建
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保障创建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及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安全标准化创建中的重要环节。在创建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完善安全通道的布置,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2、作业人员应依工种佩戴标准且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尘口罩、安全帽、绝缘手套等;
3、应完善防尘防毒设施,如防泄漏、防二次扬尘措施;
4、应有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报告,应有员工体检报告,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等;
5、其它。
六、小微工贸企业安全文化标准化创建
安全文化是安全标准化创建中的重要部分,它代表了企业的软实力,体现了企业的精神面貌,并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有序地进行,保障企业持续和谐地发展。
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文化依据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进行建设。大至安全承诺、安全理念,小至安全教育活动、行为激励、安全事务参与等,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基于小微工贸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特点,可采取如下措施:
1、人手一本简单易懂的《安全标准化通用手册》;
2、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月活动和亲情教育活动;
3、制作标语、宣传栏、创办微型内部刊物等;
4、以讲课、会议、座谈、演练、参观展览、看录像、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员工的安全素养等。
七、结语
小微工贸企业总体呈现数量多且不规范的特点,因此小微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创建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需要安监部门的监督和推进,更需要小微工贸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并积极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本文针对小微工贸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小微工贸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根据国家、湖北省的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从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既考虑到了小微工贸企业的实际条件,又能确实提升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水平,且易为小微工贸企业接受并进行整改落实,从而使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胡章地,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窦宇雄,董强,胡文军,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胡雅文,湖北虎渡河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马西员. 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中国钨业, 2003, (3).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强化企业各环节、各生产工艺的过程控制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各类企业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标准化活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总体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1〕23号、省政府皖政〔2011〕89号、市政府合政[2011]192号、合安办〔2012〕19号文件及有关企业安全标准化的配套文件为主线,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冶金、有色、机械、轻工、建材、纺织、烟草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注重过程、讲求实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考评体系、培训体系、奖励约束体系和信息交流体系,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岗位作业要求的标准化、作业人员操作的规范化,做到“依法生产经营,保障安全条件,维护员工权益”,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合理确定阶段目标,制订工作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最终实现三年达标的目标。今年为基础年,全面摸清企业基本情况,重点抓好配套政策和考评标准的制定、典型示范的建设及考评体系的建立,做好启动工作,开展标准化创建企业不少于15%;明年为推进年,全面推进标准化创建工作,开展标准化创建企业累计不少于60%,达标率不低于45%;后年为落实年,全面落实标准化创建工作,所有企业均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达标率不低于90%。
其中:
1.非煤矿山企业
2012年底前所有矿山企业达到行业最低等级标准,2013年中型露天矿山要达到行业四级以上等级标准,示范企业必须达到三级以上等级标准。
2.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运输企业
2012年危化行业全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全县要有20%的企业达三级以上标准,其中中型以上企业力争达到二级标准化,新建企业在试生产备案之日起12个月内至少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2012年全部达三级以上标准化,其中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涉及十五种化工危险工艺的企业必须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示范企业力争达到一级标准。
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职业防护水平,力争要在2012年达标,其它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2013年底前全部达标。
3.其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建筑、交通运输、机械、轻工、冶金、有色、建材、纺织、烟草等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达标率不低于15%,2012年不低于45%。其中,建筑施工企业:2012年安全生产“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优良率”45%以上;2012年至2013年,每年创建“市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10个左右。
2013年底前,全县冶金、有色、机械、轻工、建材、纺织、烟草7个工业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
4.规模以下企业
按照巩固提升A类,严格监管和限制B类,淘汰关闭C类的原则,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工作。2012年A类企业达到10%,C类控制在30%;2012年A类企业达到50%,C类控制在10%;2013年A类企业达到80%,B类企业控制在20%,淘汰关闭C类企业。
(二)主要任务
1.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企业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规定,结合行业安全标准化的具体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内部创建达标活动,完善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建设企业本质安全文化,形成安全协调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高效管理运行机制。
2.确定标准体系。各行业领域评定标准由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为了保证评定标准的统一性和评定结果的可对比性,国家和省已制订的评定标准,各行业可直接采用;对于尚未制订评定标准的领域,原则上采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定标准》,并参照有关评定标准和省工业企业通用安全生产标准制订市级地方行业标准;规模以下企业的市级地方评定标准,可根据本行业实际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在保证基本要素和基本精神不变的前提下,结合《市企业安全生产ABC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合安[2009]5号)要求和评分标准,按照简化考评内容,创新考评方式的原则组织制订。
3.规范考评机制。制订行业考评办法。参照《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对标准化考评的申请、受理、评审、审核、公告、证书和牌匾颁发等相关工作做出规定,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本行业企业标准化考评实施办法。明确评审单位。评审单位由市行业主管部门在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机构中确定报市政府安委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供企业选择。原则上有评价资质的单位都有作为相应行业的评审资格。加强考评管理。各级组织实施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评审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考评工作,严把考评质量。确保持续提升。建立定期复审制度,推动企业健全标准内部控制和提升机制,持续提高安全生产本质化水平。
(三)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加强推进调度。要明确本地区、本行业年度创建达标的具体任务和单位,督促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和评审、咨询机构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督导,督促评审、咨询单位完善评审和咨询质量管理体系,及时督促指导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扎实有效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
三、推进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
(一)宣传与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2012年6月30日)
1、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要抓紧摸清本辖区、本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数量、分布、规模、种类、从业人员、生产工艺复杂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等级等,以及已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企业数量、分布、等级和达标时间,建立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做到一企一档,及时更新,动态记录管理,准确掌握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进展动态,落实责任。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在摸清企业基本情况,充分了解企业推进标准化的意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推进的方法、力度和措施。根据总体要求,制定本地区、本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
2、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宣传动员会议,大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关系企业发展前途。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7月1日-2013年12月1)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要在本辖区、本行业选树1~2个标杆企业,总结工作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本辖区、本行业的企业全面达标。
1、企业自评阶段
从业单位成立自评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化自评工作。自评小组应由分管安全生产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工会的代表组成,原则上不少于3人。自评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照安全标准化规范进行自评。根据自评结果,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提出复评申请,复评合格后,由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报县安全监管部门复核。
2、验收评级阶段
县安全监管部门收到考评申请后,成立考评小组,制定考评计划,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规范的有关要求,认真实施考评,县级考评合格的。报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验收评级,对考评合格的,颁发安全标准化证书;对考评不合格的,发出《安全标准化考评不合格通知书》,企业经整改后可重新提出二次申请。
四、推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落实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经县政府同意,成立县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具体牵头协调部门,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按照任务分解表(见附件1),认真落实完成本辖区、本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标准化工作现状,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要区分轻重缓急,选择薄弱和关键环节争取有新的突破。比如优先在事故多发的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冶金、有色、机械、轻工、建材、纺织、烟草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其它行业(领域),要按照有关要求,全面稳步推进。
(三)政策支持,大力引导
1.激励机制。对企业实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改造项目,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市政府[2011]192号文件要求,制定奖励标准和推进措施。对标准化达标企业在产业政府扶持、技改资金支持、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分级及标准化达标等情况纳入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档案,在媒体上公开,并抄送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有关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7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7
危化品企业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是对危化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是建立规章制度与规范作业现场管理都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危化品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管理不规范、风险管理不到位、班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不够重视等问题因素,都严重地制约着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而通过实施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安全作业、安全环境措施,使其可有效地提高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危化品企业健康发展。
1 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影响因素
由于不同行业与不同规模的危化品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一般规模较大与管理规范的危化品企业,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还相对正常,且其中安全问题与隐患也相对较少。以下对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问题因素进行了探讨:
1.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欠缺符合企业本身特征的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所以还是需要相关危化品企业进一步的完善。部分危化品企业虽然具有充分的安全规章制度,但由于太多,使其造成相关内容矛盾的问题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基层单位的执行,并且也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继而影响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另外,由于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安全管理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且也不能引起安全管理部门的重视,这样不仅无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而且也会降低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1.2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欠缺规范
由于危化品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无法与企业所有部门及员工进行有效连接,使其无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进而也就导致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欠缺规范性。在危化品企业生产中,一般都会建立安全管理台账与档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安全管理台账与档案并不规范,所以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基础管理问题。另外,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一些危化品企业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进而达到应付考评的目的,这样也会导致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企业欠缺规范性。
1.3 安全生产标准中风险管理问题因素
在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不仅是安全生产标准的基础,更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但由于大部分危化品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不知道如何实施,使其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危化品企业对风险管理培训不足,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风险评估与辨识的方法,且也不清楚风险评估与辨识的工作流程,进而也会降低风险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其中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作业人员并不能很好地协同合作,而是将风险分析任务落实到安全管理人员与部分人员身上,使其导致风险管理欠缺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另外,由于危化品企业对风险分析方法过于单一,且应对措施不准确、不具体,这样不仅会降低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并且也容易引发不必要安全事故的发生。
1.4 班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足
危化品企业的班组是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基础单位。但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由于班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足,导致在开展安全生产活动计划、内容与检查时,并不能达到满意的要求与标准,进而对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严重影响。
1.5 危化品企业欠缺安全法律法规的及时掌握
由于危化品企业在获取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渠道与方式上过于单一,再加上国家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标准更新较快,所以很容易导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法律法规相互矛盾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现象不仅容易导致变更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变更程序不到位、变更风险辨识不到位的问题,而且也容易引发一系列违规的安全管理行为,这样不仅会为危化品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影响危化品企业未来的发展。
1.6 危化企业规章制度得不到执行
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安全管理不健全,但还有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不缺乏,而且十分繁杂,每个体系都有一套文件,这就导致了文件中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甚至内容之间相互矛盾,导致企业的基层人员无法实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第一,安全生产责任不能够得到落实,安全管理的规章仅仅停留在管理部门,错误地把安全生产当作是管理部门的任务,没有将责任落实到基层人员;第二,因为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在外部评审前突击对标,在评审结束后就疏于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松散;第三,没有对员工积极进行安全制度教育,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制度不了解,对危化品企业作业安全规范的内容不熟悉;第四,企业没有把安全生产的目标和责任制、工资等与绩效考核挂钩。这四个因素导致了企业虽然有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但是制度却得不到执行。
1.7 基础管理不规范
危化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企业安全管理自评不认真,存在走过场、应付考评的行为。另外,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体系内所涉及的部门、人员之间的衔接不畅,导致不能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基础管理,只有将管理自上而下落实到基础上,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
2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目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企业申请、考评机构评审、政府安监部门公示,然后颁发相应级别的安全标准化证书,这就标志这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达到要求。而针对危化品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企业必须将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安全作业与环境安全五方面作为标准化依据,这样才能推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实施。以下对这“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使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2.1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危化品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是指在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上得到健全与落实,比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规范安全生产操作流程与行为等多方面,这些都是实现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依据。通过实现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建立合理的应急救援方案,并使事故问题因素得到有效的调查与处理,进而控制安全事故的进一步延伸。
2.2 危化品企业安全技术标准化对策
在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员工的安全技术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更是控制安全事故发的重要依据。因此,危化品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使其可有效地保障相关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在实施安全技术标准化时,通过结合国家现行标准,对相关工艺、技术、设备、原材料等多方面进行管理,使其可有效地提高危化品企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实现安全技术标准化目标。
2.3 实现安全装备标准化目标
危化品企业中的安全装备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控、防护等装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进而满足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要求。而为了实现安全装备标准化,危化品企业除了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与改进外,并且需要注重相关装备的日常保养,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准备标准化目标。
2.4 危化品生产环境的安全标准化
在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也是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防止生产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危化品企业在布局的过程中就应将安全问题进行考虑,并做好一系列的安全标志、现场应急通道、文明生产标准等措施,使其可以有效地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实现生产环境的安全标准化。
2.5 做到安全作业标准化要求
危化品企业生产运行中的安全作业标准化,主要是指员工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中,相关操作行为符合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要求。而针对于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作业人员岗证一致、岗位作业标准方面,操作规程主要表现在作业人员是否配备安全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具方面。
3 结语
综上所述,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控制安全事故的关键,更是提高安全生产标准与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危化品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应用,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使其可实现危化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玉河.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3).
制度带有根本性。在安全生产方面,除了继续完善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外,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一要完善安全检查制度。逐级建立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要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逐级逐单位逐企业排查隐患,建立档案,分类管理,落实整改责任和治理措施,建立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三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并在找准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从严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关口前移,认真追究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四要强化社会监督制度。建立事故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和查办程序,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
二、管理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