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化学式范文

时间:2023-06-14 09:33: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物质的化学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篇1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1–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支撑化学科学的重要本体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呈现,涵盖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四个二级主题,兼顾了物质涉猎的广度和核心物质的深度,承载了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开展科学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元功能。

1 问题的提出

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旨,作为进行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陈述性知识的记忆上,而要让学生体验从已有生活经验或“前科学概念”出发,通过科学探究走进化学科学认识物质的世界,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1]。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教师应该如何以实验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教科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蕴含的探究元素,充分发挥“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载体作用,值得深入研讨。

2 问题表象及归因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其基本价值是要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其核心作用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渗透科学探究和STS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毋庸置疑,应该突出实验教学,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可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弱化、泛化,甚至异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2.1 目标设定欠当

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及教学理念的具体反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行。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方式,避免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表述[2]。例如,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知识与技能目标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形成实验操作技能”则欠具体;如果表述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学会设计简单实验的方法”则不现实;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学会连接实验装置等基本实验技能”,则较具有可操作性。

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已有认识,利用丰富的素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要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化学实验、文献研究、研讨交流、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训练科学方法;要选择联系实际的情景转化为适宜的问题,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尽管如此,毕竟教学目标的设计先于课堂教学,要及时采用“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的方法来反思教学目标的适宜度和达成度,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偏差。

2.2 任务分段错位

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不同,发展相对而言是有顺序的,是逐步产生的。无论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还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都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3]。然而,任务分段错位,却是课堂教学低效率的常见根源。

从课标的角度看,有任务分段不明,导致责任不清之嫌。比如实验教学,从初中到高中都在教,可任务完成并不好。如有些内容化学学科教,物理、生物学科也教,冠之以“跨学科整合”;有些内容或许大家都注意不够,“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造成教学的浪费和空白。如果能够制定出学科效率标准,分段要求明确,便于教、便于学,也便于考,无疑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

从实施的角度看,课标安排的探究活动开放性大、实践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几乎每个活动都适合在新课和复习课阶段从不同的深度进行探索,依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实施策略,是学生内驱力形成的关键。例如,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在新课阶段,可以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有计划地渗透化学用语等,重在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复习课阶段,则可以讨论替代的药品或装置、分析误差产生原因等,重在培养推理和预测能力。具体实践中,不少资深教师将上述内容美其名曰“链接中考”,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并不时地埋怨课时不足、学生不够用心或新教材缺少条理性等等。

2.3 技能要求模糊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元认知知识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是一片空白[4]。从表象上看,课程、教材安排梯度明显,由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到学生实验,到活动与探究,实验技能的“浸润式”培养无处不在。可是,具体教学中,很少有教师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技能方面的计划与实验,多数是下意识地认为实验做多了,技能就“迎验而生”,就会“自动化”,缺少对科学的培养途径的思考。

2.4 素材开发无度

新课程标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提供了近三十个情景素材,为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提供了线索,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发展其多元智能。可是情景素材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一带而过;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有的教师简单“堆砌”,有的教师甚至墨守成规。由于教师专业视野的局限、评价方式的制约、素材地域普适性的欠缺、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单薄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新瓶装老酒”的现象相当普遍。

3 行动策略

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目标上要强调科学态度、方法和价值观的培养;内容上要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实施上要突出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整体思路是重思想方法的渗透,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力求清晰地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方法上选取以学生的活动,并以问题解决为主,特别突出教学情景的设计和实验的应用[5]。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美是适度。”以实验为媒介,优化课堂教学,“适度”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3.1 添加:探寻起点的适度,增加教学的广度和厚度

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任何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都存在起点问题。起点不当是许多课堂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起点的适度更是确定最佳教学思路的前提条件。优化课堂实验教学,必须研究起点的适度。通过改变实验组织形式,恰当增加难度不大、比较安全的探究实验,把操作权还给学生,既可以锤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6]。

3.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愿学”

学生一旦度过实验教学新鲜期,验证性实验由于操作程序严格,现象和结论已知,已经很难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反正书上都有,做不做一回事”。教师就必须合理选择探究性学习内容,联系实际增添实验,培养学生的持续性兴趣。例如,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可做如下改变:

甲组:探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及选择依据

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③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④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⑤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⑥在上述药品中自选

乙组: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性质决定用途

①证明鸡蛋壳、水垢里含有碳酸钙;②除去某试剂瓶上的白膜;③酸碱式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④区分石灰石粉末与面粉

3.1.2 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使学生“乐学”、“活学”

实验教学的中后期,教师必须注意克服部分学生的游戏心理、懒惰心理,消除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既有利于培养实验能力,又锻炼了意志品质。

此外,还可以开发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渠道,如家庭小实验、实验兴趣小组、工农业生产实践等,增加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以优化教学。

3.2 删减:关注容量的适度,让课堂去芜存菁,以少胜多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适当地增加实验教学容量,是可取的,但是实验的增加要内化、融合,不是堆积,更不是拼凑。要防止由于探究活动的泛化,而带来的课堂臃肿、重心转移以及学生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实验容量的适度。可以实验的“二次利用”为准绳,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实验,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实验,影响核心目标的实验更要尽量删减。

3.3 重组:琢磨顺序的适度,在整合中提高教学的效益

“顺序”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对象等多种因素。严格地说,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完成只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适当的顺序应该是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应该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整合,是相似相邻的教学环节的整合,是交叉重复环节的整合。

从主题教学的角度出发,“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要有意识地按照适度的顺序渗透化学基本观念,例如元素观、反应与能量观、分类观等观念的建构;要培养学生用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客观物质。例如,“酸”的概念学习,可以整体设计为五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在“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学习中,要求“了解用pH试纸检验酸碱性的方法”;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在“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进一步完善酸的性质”,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相对完整的认识[7]。

从课时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教师如果总是“忠实教材”,“紧靠课本”,必然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滑坡,思维变得僵化。因此,教师只有解析知识的内在联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为学生提供可以适应与跨越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建构学生思维的无障碍通道。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虽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作为化学性质的最后一点呈现,但是学生已经对此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将教学流程调整为:展示一瓶开盖“雪碧”,观察现象并提问归纳物理性质和检验方法引发讨论:获得结论的依据及检验实验设计的理由及有效性评价归纳部分化学性质,讨论溶解性实验设计分析溶液成分,完成石蕊变红演示实验探究变红原理小结性质与用途。

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是学生的内驱力形成的源泉。教学实践中,必须随时关注、分析教学内容的潜在走向,及时消除阻隔,形成教学内容的意义流动。无论是出现知识“越位”或能力“补位”现象,都会造成“亡羊补牢”的遗憾或者“削足适履”的痛苦。

3.4 分解:研究疑点的适度,使重难点的突破更加流畅

分解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主要方法。“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素材,有些问题很难说清道明。处理教材时,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化解重难点,以便为当前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续教学打基础,是很多教师头痛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某些重难点的突破,可以采取“知识提前渗透,疑点适当后置”方法对待。例如,大家熟知的化学用语的教学,可以从绪言课开始,有计划、有意识地逐步渗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避免大量集中学习的枯燥乏味。再如,浓硫酸使蔗糖炭化的同时,逐渐产生“蘑菇”状泡沫,学生自然提出问题:为何会产生泡沫?为何有刺激性气味?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思考,推测气体的可能成分,并设计验证方案。对于反应规律及其化学性质则需要暂时搁置。

在探索“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和发展的“基点”,让学生享受到参与创造的幸福感和愉悦兴奋的情绪体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讨。

参考文献:

[1]刘克文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40.

[2][4][6]王祖浩主编.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196~237.

篇2

一、把握课标和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也是复习的根本。化学课程标准中都把元素化合物知识归人“身边的化学物质”,大体包括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和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五部分内容,对每部分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了详细的达标要求。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每部分内容时都要认真研究、把握课标,准确理解每个知识点的目标要求,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由收集整理例如对“钢和生铁”这两种合金,只要达到“知道”的要求,在复习时不必挖掘太深。

二、构建知识体系,精编学案

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多,内容繁乱,而且很多知识点需要识记。所以对这块内容的复习不能仅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高于教材,对所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笔者在复习教学中将这部分内容分为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中的水、碳和碳的化合物、金属和金属材料、常见的酸和碱、盐和化肥、常见的有机物等七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精心编制一张学案,在课堂上供师生使用。学案上设置复习目标、基础知识回顾、完善知识体系、方法形成、课堂检测五部分内容,比如“复习目标”是将本专题中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复习任务;“基础知识回顾”一般设置一至两个基础性的涉及本专题知识的习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本专题知识;“方法形成”一般设置一至两个典型例题,经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掌握典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课堂检测”中设置一些基础题和能力题来检测复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围绕学案展开复习,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讲练结合,以提高复习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复习时我们一定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去读教材,遇到问题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去书本中找答案,或开展小组交流讨论,这样印象就会深刻得多。实践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知识网络,并标记疑问;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解决疑问,最后我们及时点评,指出还需完善之处和注意的问题。这样处理的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已学过相关内容,复习时借助教材、笔记等材料再现知识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印象深刻、掌握牢固,小组交流讨论有助于查漏补缺,体现合作精神,教师的最后点评有利于提炼精华完善体系、升华知识拓展延伸。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构建了知识网络后,已基本掌握了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知识,教师在完善知识体系时再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2.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吗? 3.能用通过水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吗? 4.将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入澄清石灰水中会有什么

现象? 5.《石灰吟》这首诗歌中体现了哪些化学知识……

篇3

dehp是邻苯二甲酸酯(PAEs)又称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当被用作塑料增塑剂时,一般指的是邻苯二甲酸与4~15个碳的醇形成的酯。

邻苯二甲酸酯品种较多(约有30多种),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最重要的品种。被认为是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脂溶性化合物,用塑料袋包装黄油、动物类脂肪食品,尤其是热的,会使人体的摄入量增加而不利于健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培养动手能力、探究科学规律的场所。学生实验中所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排放的污染物成分相当复杂,而大多数中学化学实验室目前还没有直接处理实验废弃物的能力,实验中所产生的废物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对水体的污染。

一、中学化学实验室污染物的类型

1.废液。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很多学校在实验中让学生把废液集中到废液缸中,再由教师处理。教师除了对含酸含碱的废液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外,对含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的废液很难自行处理,从而可能导致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2.废气。

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很多气体具有窒息性或刺激性,能刺激人的眼角膜,引起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坏。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酸雨的直接来源,大量排放能造成温室效应,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所有这些废气的任意排放,都在不同程度上污染着我们的环境,危害着大家的健康。

3.废渣。

由金属盐沉淀、废旧电池、金属片、破损的玻璃仪器等构成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掩埋或倒入垃圾,最终可溶的部分会渗入到地下水中,或随雨水流入江河,造成水体污染,或通过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和野生动物体内。含汞、锌、铜、砷的重金属盐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分解,有些能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物。对它们不合理地处理,不仅污染着水体,而且污染着土壤,同样也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二、造成化学实验室污染的主要原因

1.实验室设施及管理落后。

一些中学实验室设施落后,没有能力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另外,实验室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实验所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造成实验室及其周边环境的污染。

2.环保意识不够。

目前,中学化学实验主要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掌握实验原理及其操作步骤,学会对实验数据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学生对于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物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避免方法掌握得不够,环保意识不高。如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故意违规操作,常见的有:药品量多,实验重复做,乱倒废液、杂物,打破温度计既不报告又不处理,取用药品不盖瓶盖,等等。

三、化学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1.废液的处理方法。

无机实验废液的处理,如含酸、碱、盐等物质的废液分别收集后,对稀溶液,用大量清水把它稀释后即可排放。若浓度较大,查明将酸、碱废液互相混合没有危险时,可依少量多次的原则将其中一种废液加入到另一种废液中。检验混合液的pH值约为7时,用水稀释后排放。对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分别收集后,查明各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果将其混合没有危险性时,即可边搅拌边将其中一种废液少量多次加入另一种废液中,使之反应后再处理。对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以把重金属离子转变成难溶于水的沉淀过滤除去。

有机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为了方便处理,根据废液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可以分为可燃性物质、难燃性物质、含水废液、固体物质等进行收集。对甲醇、乙醇及醋酸等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的溶剂,用大量清水稀释后即可排放。也可以采用焚烧法,将含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如果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燃烧;对难以燃烧的物质,可把它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对于燃烧时产生有害气体的废液,必须用配有洗气装置的燃烧炉燃烧;对固体物质,亦可将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剂中,然后使之燃烧。此外,常用的处理方法还有:溶剂法、吸附法、氧化分解法、水解法、生化处理法等。

2.废气的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的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厨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通过与氧气充分燃烧或吸收液吸收处理后再排放。

3.废渣的处理方法。

废渣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上废物种类和贮存时间,定期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及固化、焚烧处理。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废渣应及时处理,比如萃取回收、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混凝絮凝等。

四、防治措施及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已经大量编入了环保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应结合目前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在实验操作中,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污染物处理方面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污染的严重性,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2.改进实验方法,减少废物排放。

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尽可能不排放污染物或者减少排放,是目前化学实验追求的目标。

3.加强多媒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对于污染很大,特别复杂的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进行,这样可实现“零投入”和“零排放”,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教学。

4.教师要言传身教。

化学教师应该把实验课作为环保教育的主战场,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和环保意识。实验前,教师应讲清楚实验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提醒学生不可将实验废液随便倒入下水道中。实验时,对全过程进监督指导。实验后,统一清理废水废液。学生要严格遵守实验步骤,按要求处理实验过程中的废水废渣。

5.选用合适的实验方法,使用无污染的替代药品。

在实验教学中,确定更合适的实验方法,尽量减少高毒药品的使用,寻找一些无污染的替代药品。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实验室的污染问题严重,实验室污染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社会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实验室污染的防治及污染物的处理,建设绿色校园,维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篇5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可能伴随着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化学变化(chemical change)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300-03

《不等式》知识是数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事物在量上的区别,是研究数量的大小关系的必备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不等式性质是《不等式》教学的核心,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不等式性质的教学工作呢?笔者根据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弱、理解能力不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设计、运用了不等式性质教学的五化策略,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此五化策略简介如下:

1.名称特征化:此策略即根据不等式性质特征而给该性质命名。通过对于各不等式冠以体现其特征的名称,才能更好的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弥补学生记忆力欠佳、有意注意目标不明的不足。冠名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也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应用,使学生学得较轻松。

2.导入形象化:此策略即用具体形象表述不等关系,使性质内容从具体的物质的关系中抽象出来。逻辑思维能力较低的学生,通过形象化的直觉效果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其对于不等式性质的认知自觉自然,在其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3.语言自然化: 此策略即用学生日常用语来表述不等式性质。数学知识的呈现与表达方式主要有自然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习惯于自然语言、图形语言,而对于符号语言却难以理解、且不能运用其表达自己的思路。此策略解决了学生对于符号语言在表达、理解、应用上的困难。

4.理解生活化: 此策略即运用学生有生活体验的事例诠释不等式性质。数学本身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由于符号语言表达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感觉枯燥,而贴近生活的事例把抽象的数学化了的知识还原,对于加深理解、掌握知识中思想内涵,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是很有帮助的。

5.表达解决数学化:不等式性质教学的目的是学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为今后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学习奠定技能上和理论上的基础。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所以,最终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符号语言对不等式进行证明,学会运用符号语言进行分析、推理。

不等式性质教学的五化策略的具体运用:

例1,不等式性质2(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名称特征化:传递性。

导入形象化:(如下图),三个圆柱的体积依次为a、b、c,学生观察发现a>b,b>c,直觉告诉学生a>c。

语言自然化:第一量大于第二量,第二量大于第三量,则第一量大于第三量。

理解生活化:一块三角板重量大于一课本重量,课本重量大于一支粉笔重量,一块三角板重量一定大于一支粉笔重量等等。

问题解决数学化:

a>b

a-b>0(1)

b>c

b-c>0(2)

由于两个正数的和还是正数,得a-b+b-c>0

a-c>0

即 a>c

“两个正数的和还是正数,得 a-b+b-c>0”,学生想不到,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提问,为什么会想到将a-b与b-c相加?学生一般回答不出,这里老师要重点讲解。

例2,不等式性质3(可加性):如果a>b,那么a+c>b+c

名称特征化:可加性。

导入形象化:(如下图),三个圆柱的体积依次为a、b、c,学生观察发现a>b,直觉告诉学生a+c>b+c

语言自然化: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理解生活化:我的工资比你的工资高,老板同时给我们加一样的薪,加薪后我的工资还是比你的工资高。

问题解决数学化:

a>b

a-b>0

a+c-b-c>0(怎么会想到加C再减C,必须给学生分析清楚)

即 a+c>b+c

这种证法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或运用作差比较法:

(a+c)-(b+c)= a-b

a>b

a-b>0

(a+c)-(b+c)>0

即a+c>b+c

这种证明在于引导学生联想,巩固与运用作差比较法。

例3,不等式性质3之推论:如果a>b;c>d,那么a+c>b+d。

名称特征化:同向可加性。

导入形象化:(如下图),四个矩形的面积依次为a、b、c,d,学生观察发现a>b,c>d,直觉告诉学生a+c>b+d。

语言自然化:两个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理解生活化:我的工资比你的工资高,老板同时给我们加薪,给我加的薪比给你加的薪多,加薪后我的工资还是比你的工资高。

问题解决数学化:

a>b

a-b>0

c>d

c-d>0

( a-b )+(c-d)>0(两个正数的和还是正数)

即 a+c>b+d

例4,不等式 性质4(可积性):(1)如果a>b,且c>0,则ac>bc;(2)如果a>b,且c<0,则ac<bc。

名称特征化:可积性。

语言自然化: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反向。

理解生活化:(1)一台某型号电脑的价钱比一辆自行车的价钱多,5台电脑的价钱显然比5辆自行车的价钱多。(2)某企业员工甲比乙每月的奖金多,由于甲乙在生产中出了事故,依规定甲乙都将受到从工资中扣出月资金两倍工资的处罚。显然,甲受罚扣出的工资比乙受罚扣出的工资多。

问题解决数学化:

(1) a>b

a-b>0

c>0(怎么会想到(a-b)c,必须给学生分析清楚思路是怎样形成的)

(a-b)c>0

即ac>bc

(2) a>b

a-b>0

c<0

(a-b)c<0

即ac<bc

例 5,证明不等式:>(其中a、b、m均为正数且a>b)

导入形象化:在一杯糖水中添加糠后,所得糖水一定比原糖水更甜。这个事例对于学生来说是显然的。

语言自然化:分式的分子分母加上同一个数,所得分式一定大于原分式。

理解生活化:在一杯糖水中添加糠后,所得糖水一定比原糖水更甜。

问题解决数学化:

证明:-==>0

篇7

A.病菌导致流感

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

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

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

解析:燃放鞭炮是化学变化,不能论证反方的观点。答案为C。

二、拓宽视野,展望高科技

例2(2007年厦门市考题)下列科技成果中不属于化学成就的是()。

A.厦大研制的24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比传统铂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4倍

B.美国科学家罗杰发现“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获得诺贝尔奖

C.厦门纳润公司用高分子材料生产的“隐形手套”,可保护人手不被浓硫酸腐蚀

D.美国科学家约翰等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获得诺贝尔奖

解析:本题以高科技知识为背景,涉及物理和生物知识来考查物质的变化,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AC:属于新材料,B:整个真核转录中伴随着化学变化,D:宇宙射线与温度的关系问题,属于天体物理学知识,答案为D。

三、再现入门实验,增强自信

例3(2007年昆明市考题)请刚开始学习化学的你观察4个实验:①水的沸腾 ②胆矾的研碎 ③向胆矾溶液(即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①②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题再现了课本中开篇的4个实验,目的是增强同学们的答题自信心,激发答题兴趣。答案为A。

四、贴近生活,考查家庭小实验

例4(2007年江西省考题)小煜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蜡烛制取炭黑

B.自制汽水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95-02

植物化学是应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植物成分(主要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理化性质以及主要结构类型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物转化等。植物化学是植物学与有机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天然有机化学或天然产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植物奥秘的学科,也是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植物成分不仅是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新药或药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日用化工、食品、染料和化妆品等行业。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许多会从事与植物成分有关的深造学习、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进行植物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对将来的深入学习和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这种情况,结合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地域特点,为了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更好地融入社会,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我们于1996年开始为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植物化学”课。现根据十多年来的教学工作,谈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培养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植物化学课程以“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由于我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云南,结合云南的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课程定位于培养的学生具有宽广的化学基础知识,不仅可以胜任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而且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与植物成分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产品开发,或者为进一步的深造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植物化学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植物化学的应用领域,了解植物化学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程序及纯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了解各类重要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应用;掌握植物化学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理解提取分离的原理;掌握各类重要植物化学成分如:糖、苷、萜、甾体、生物碱、芳香族化合物(香豆素、木脂素、黄酮)等的化学结构特征、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为继续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与植物成分相关的工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植物化学实验,锻炼学生在植物化学领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加强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要求通过植物化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学到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通过开放实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设计等,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知识体系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置

与其他化学专业课相比,植物化学课在化学专业中开设较少,无专门的教材。国外有的院校为学生开设“天然产物化学”,课时不多,无专门的教材;国内药学专业、中药专业等有“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教材。植物化学只有农林院校主编的两本教材,侧重于农林专业。为了编写适合化学专业使用的植物化学教材,我们于1998年编撰印刷“植物化学”讲义,在教学中使用。2004年,我们组织云南高校植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又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一起编写了《植物化学成分》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既包括了植物化学成分的基本知识,又兼顾学科最新进展。尤其具有中国(包括云南)天然产物的特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紧密,便于学生把握植物化学的研究趋势和发展脉搏。《植物化学》课程由四大知识模块构成。第一部分,植物化学概论。包括植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意义、目的、研究程序、研究形势和发展趋势;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方法。第二部分,各类常见植物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精制以及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自主学习。每名同学就自己家乡特色的药用植物1~2种,对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在医药、保健品、染料、色素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查资料后,写成小论文进行讨论。第四部分,植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植物化学领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加强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通过进一步的开放实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设计等,锻炼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理论课授课共54学时,植物化学实验共36学时。

三、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验、课外互动及学生课外查阅资料、阅读、归纳总结、报告、课外科技活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1.课堂讲授。课堂讲授中注重经典内容和学科发展的有机结合;注重热点植物化学成分和云南特色药用植物的有机结合。采用多媒体授课,既有效地利用了课时,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较大的知识量,又能将植物图片、复杂的植物成分结构等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地表现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将植物化学课件上网或打印出来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课前预习,课堂上能够跟得上教师的思路。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了各类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主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生物活性等知识。

2.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植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应用的角度综合地去掌握植物化学知识。如生物碱的提取,根据所学生物碱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让学生归纳其提取分离有哪些方法等。学生发言踊跃,对各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

3.课外互动。课程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就自己熟悉的药用植物1~2种,自己出题,在课外进行资料查阅、归纳总结、小论文写作和幻灯片制作。这个过程,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弥补了植物化学内容多、课时少、辅导答疑时间有限的缺陷,也有利于学生释放自我,激发潜能,培养综合能力。学生将自己的课后阅读资料做成PPT进行汇报,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书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其查阅文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其专业交流的水平。

4.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中,紧密结合云南特色药用植物成分或课程组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案例探讨,让学生觉得所学知识联系实际,有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结构鉴定、黄酮、二苯乙烯、环烯醚萜、二萜、三萜等内容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组教师的工作进行讲解,深受同学欢迎。既让学生对自己老师的工作有所了解,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了6~10个植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对常见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课程组教师科研课题较多、科研能力较强、科研方向与云南省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在教师的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实验,或自主申请省、校课外科技活动资助进行探索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每年均有二十多名同学参与植物化学课程组老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科技活动。

四、教学效果

植物化学课程由于贴近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资料查阅、综合分析、实验操作、论文或报告写作、科学思维等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自主申请学校的大学生课外科研基金,或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的热情高涨。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取植物化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作为人生的进一步追求。一些同学通过自主学习或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发表了学术论文,一些同学的课外科技作品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奖励。

参考文献:

[1]徐任生.天然产物化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

[2]Baker DD,Chu M,Oza U et al.Nat. Prod. Rep.2007,24,1225–1244.

[3]Filho RB.Quim.[J].Nova,2010,33(1):229-239.

篇9

水果中,多酚黄酮类物质含量最为丰富的是石榴、山楂、红提,其次为草莓、巨峰葡萄、芒果、猕猴桃、龙眼。

蔬菜中,以百合科葱属蔬菜(如大葱、韭菜、蒜苗、大蒜、洋葱)、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花菜、羽衣甘蓝、萝卜缨)和绿叶菜类蔬菜含多酚黄酮类物质较为丰富。

多酚类物质并不稳定,容易因果蔬的碰伤、久贮或削皮后被氧化损失,也可能因长时间的高温烹调而被破坏。因此,要选择完整、新鲜的果蔬,生吃或作简单快速的烹调后立即食用,可更好地保证植物化学物的摄取。

每天饮茶3~6克,有较好的防癌保健功效。但不宜饮用过浓或隔夜茶,也不宜在餐后或酒后大量饮茶。

2有机硫化物:民间有“蒜不离口,百病不愁”、“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之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保健作用离不开其中的有机硫化物。研究发现,大蒜能明显降低胃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十字花科蔬菜,能明显降低前列腺癌、膀胱癌的发病风险。此外,有机硫化物还可通过抗菌杀虫、调节免疫等功效,间接发挥抑癌效应。

食物中的有机硫化物主要来自西兰花、卷心菜、菜花、甘蓝、荠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简单快速的烹调有助于异硫氰酸盐的生成,而长时间的浸泡和高温烹调则会失活。

葱、蒜要在蒜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大蒜素才具有真正的抗癌与保健功效。葱、蒜切碎后放上一刻钟后直接食用,或加入到即将起锅的菜肴中为佳。直接高温煎炸会使蒜酶失活和挥发,失去应有的保健功效。

3植物甾醇:这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植物种子及水果蔬菜中,结构与动物胆固醇类似,但功能完全不同的一类植物化学物。植物甾醇除显著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外,还具有阻断致癌物诱发细胞癌变,降低乳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皮肤癌、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植物甾醇在植物油中含量较高,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玉米胚芽油、芝麻油和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

蔬菜中植物甾醇含量高的是菜花、西兰花、油麦菜等;水果中含量较高的是橙子、橘子、山楂等。

面粉中植物甾醇含量比大米高5倍,建议以大米为主食者,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应改为面食类,并增加杂粮摄入。

食物在精加工(如植物油精炼,精米精面加工)过程中植物甾醇损失较多,直接食用坚果如花生、大豆及其制品、瓜子和杂粮、糙米或面,能更有效地保证植物甾醇的摄入。

4皂苷与萜类化合物:食物中最为常见的皂苷当属大豆皂苷,大豆皂苷对肝癌、结肠癌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食物中萜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肿瘤和维生素A活性,还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降低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红色成熟水果中的番茄红素,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降低前列腺癌等发病率。

萜类化合物富含于深色(黄、橙、红、紫)蔬菜水果及藻类中(如胡萝卜、甘蓝、莴苣尤其是莴苣叶、苋菜、南瓜、红辣椒、芒果,以及螺旋藻等)。番茄红素富含于红色成熟水果(番石榴、西瓜、番茄尤其是番茄皮等)中。

篇10

A.Ⅰ、Ⅱ、Ⅲ均为砖红色

B.Ⅰ、Ⅲ为无色;Ⅱ为砖红色

C.Ⅰ、Ⅲ为蓝色;Ⅱ为砖红色

D.Ⅰ、Ⅲ为砖红色;Ⅱ为无色

大多数学生错选了B项,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实验所用的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的理解存在错误。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Cu(OH)2呈蓝色,具有氧化性,与还原糖中具有还原性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该反应原理在高中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中都出现过;实验所用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也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在讲评这道题时,笔者转换了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斐林试剂的有效成分是Cu(OH)2,它呈现什么颜色?它被还原糖的醛基还原后的产物又是什么颜色?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想到Ⅰ、Ⅲ溶液为蓝色,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在这道题的处理中我意识到,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解释生物学科的难点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高中生物中的“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代谢”部分涉及了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从反应速率角度解读温度对酶活性的作用曲线

酶是“细胞代谢”部分的重要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以往学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然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这样教学,学生虽然能识别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但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此时,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如下解释:当温度升高时,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同时,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失活,引起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如果用酶促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作图,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钟罩形(如图1),即当反应温度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随反应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加;当反应温度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当反应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随反应温度增大而降低(曲线的最大值为酶的最适温度)。这样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2.从化学组成角度比较脂肪和糖原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是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基础”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习题中经常出现将糖原和脂肪进行比较的选项,比较的方向包括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中各种原子比例的高低、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等。

【例1】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2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教材中只介绍了1克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克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的能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记住这组数据是困难且没有意义的。对此,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介绍脂肪的化学本质――甘油三酯,然后让学生阅读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的油脂部分,学生由教材中脂肪酸的分子式可以知道脂肪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再阅读教材中的糖类部分,由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C6H7O2(OH)3]n可知,多个多糖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小,氧原子所占比例较大,糖原和淀粉、纤维素均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应用类比推理法可知糖原也有以上性质。在燃烧时,糖原和脂肪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水,等质量脂肪因为氧原子含量较少,故需要更多氧气,生成的水多,释放出的能量也多。与糖原相比,每克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就显得轻松、容易多了。

3.结合化学知识选择实验材料及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一个考查方向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例2】 (2013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卷第23题)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方案①中,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过氧化氢,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温度在影响酶活性的同时也在影响反应物过氧化氢,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知道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可以判断A不正确。方案③中,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方案④中,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等还原糖,但该方案中选择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是不合适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选修5“乙醛的性质”部分,学生学过以下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该反应所需的氢氧化铜在化学教材中有明确的制备方法:在试管里注入10%NaOH溶液2mL,再滴入2%CuSO4溶液4~5滴,振荡。由此可知:该反应需在碱过量的条件下完成,因此用斐林试剂来检测不同pH下还原糖的产生量是不合适的。

综上可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度”和“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因此要注意“度”和“量”。文中例1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脂肪的各种原子比例与糖原的区别,应用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过的,学生容易接受;而等质量糖原和脂肪为什么所含能量不同则涉及了分子势能等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讲解。

第二,要熟悉学生的理科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中要选择好切入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有关的化学知识储备,生物教师却运用了这些知识,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生物教师熟悉生物教材和化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已具备的理科知识结构,找好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82-02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生命科学已成为科学的前沿学科,而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交汇点,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领头学科。医学生物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是成为医学院校各层次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渗透到医药学科的各个领域,成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手段以及新药研发等的重要方法。医学生对生化实验技能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对其他生命类学科的学习。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进行生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探索,就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出几点想法。

一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

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实验课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不同专业,并且有本科、专科、专升本等不同层次。因此,在实验课时的分配、实验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上,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适应社会对学生实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因此,我们将实验课程从以往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逐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注重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涉及离心、电泳、层析、分光光度等主要的实验技术,以及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记录和处理等实验技能。适合本科生及以下的学生。第二层次增加了提高性实验内容,实验难度大,时间长,部分实验需要两次实验课才能完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该层次是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三层次是带有研究性质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可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两个与各自方向有关的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专业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二 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为主,结合板书、实物和模型展示进行,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满堂灌”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自学、讨论的时间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现在的课堂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本内容通过声、像、动画和动态图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枯燥的生物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因此,我们采用在实验前先进行多媒体教学,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流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再逐步加强其各种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最后完成教学大纲内容,这样的教学手段更易让学生接受。

三 紧密结合临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人类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几乎都与体内异常的生化环境改变有关。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分子水平探讨病因、阐明机制、作出诊断乃至基因治疗都需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生物化学与临床各科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医学生在刚接触生化实验课时大多认为生物化学与临床关系遥远,因此学习动力不强。我们在每学期生化实验课的开始就强调生物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只有在充分掌握人体正常的生物化学过程的基础上,才能为临床异常的生化改变进行解释、诊断和治疗。如新生入学体检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为什么要做这个指标?该指标有哪些临床意义?学生的兴趣立即上来了,此时再跟学生解释谷丙转氨酶测定用的是转氨基反应原理,学生会产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愿望,无形中使他们自觉投入到生化实验的学习中去。作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师,应将生物化学实验与临床医学融会贯通,使学生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 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

动手机会少是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课外时间(如晚上或周末)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并且在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前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次数,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前强化训练。同时,在开放实验室时均安排一名教师随堂进行指导,这样可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五 改革实验考核办法,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以往生物化学成绩以理论考卷定论,这导致有些同学平时不重视实验,不认真做实验。现在我们改革了生物化学成绩的计分方式,将生物化学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成绩(占70%),二是实验考核成绩(占30%)。实验考核结合实验操作、报告书写、回答问题、出勤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核,每一项都具体量化指标。操作考试前两周由教师选定考试范围及要求,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动手训练机会。考试时由学生自己抽签,按所抽到题号发题,学生按照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成后教师当场评分。实验分数这种综合考核方式虽然操作较繁琐,但能公正、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素质和技能,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采取以上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法,学生参与生化实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显著增强,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为本校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知识提供了保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引用新的技术手段,以期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质量能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林、张宇辉、李云峰.构建新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30~631

篇12

(1)必须掌握大学化学专业所涉及的经典化学知识和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化学与STS相关的知识。当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STS)相联系,其核心是全面反映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学者型化学教师能结合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境、资源、水源及食物等焦点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能解决未来生活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及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

(2)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前沿知识。当代科技飞速发展,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化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化学成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环境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材料科学、能源化学、地球化学等都属于化学专业发展的新方向。学者型化学教师力争将教学与科技接轨,使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更加开阔。

(3)结合化学史渗透科学方法论。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在知识的静态结构,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品德。

(4)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学者型化学教师应结合具体学科知识,使学生对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从而培养起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

2. 化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和策略 (1)能运用策略性知识,设计教学策略。一个经验丰富、教学策略掌握好的学者型教师,必须具备:①内容知识,即所教科目的内容;②课程知识,即有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思想;③一般的教学知识;④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知识,即教材、教法知识;⑤有关学生及其特点知识,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和学习风格等;⑥有关教育环境知识;⑦有关教学目的、教育价值等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其中⑤⑥属于策略性知识,即研究如何有效教的问题,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2)课堂上教学实施学法指导,探究实验技能。学者型教师能针对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有效性教学,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个别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景进行针对性灵活教学,研究自己教学个性,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化学以实验作为学科基础,实验操作与设计可培养学生大胆耐心的实践品质,果敢沉着的自信力,自觉自控的意志力,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并能养成尊重客观、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发现和创新的能力。探索性实验,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和活化,为发挥其思维潜能创造了情境。在我国教育转轨阶段,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挖掘教材中探索性的实验,优化实践课教学过程,是学者型化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3)课后反思能力。教师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学者型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教育经验、教学策略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还要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进行反思。

3. 化学教师要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1)素质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把考试当作最终目的。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重点放在学生个性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上,在教学内容上十分重视教材改革,适应新科技潮流,吸收新科技成果,大力拓展受教育者的智力空间和思维广度,诸如环境污染、人炸、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21世纪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均应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研究法、发现法、情景教学法等的应用及最优化组合,提倡自学、贯彻启发、重视反馈。在教学组织上,改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合作学习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