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部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14 09:33: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物理全部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

篇1

一、植物新品种权概述

植物新品种权(简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类型,保护的对象是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由于品种权涉及的专业性比较强,很多人对它都比较陌生。按照WTO规则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的要求,WTO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对植物新品种进行立法保护。在国际上,1961年签署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其后分别在1972年、1978年和1991年进行了三次修改,现在同时存在着1961/1972年文本,1978年文本和1991文本,三种文本在对育种者的保护力度上逐渐地增强,至今三种文本同时有效,任何国家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加入其中的任何一种文本。我国1999年加入了1978年文本,1997年颁布了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并且从1999年4月开始受理在我国的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在我国,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类的植物新品种由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受理和授权;涉及树木类的植物新品种由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受理和授权。在我国品种权的保护期限,从授权之日起,藤本和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近年来,我国的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逐年地增加,其中从1999年4月到2008年1月31日,我国农业部共受理申请4645件,授权1525件,植物新品种对我国的农业、林业、园艺、国际贸易等经济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人们更多地还是关注如何有效地获得品种权,以及如何使用和保护自己的品种权,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经营利用这类知识产权却很少进行研究,没有使这类知识产权的潜在力量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植物新品种权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品种权的经营管理总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品种申请权的经营管理、对品种权使用和转让的经营管理、对品种权维护的经营管理和对品种权保护的经营管理。下面就分别对这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和论证。

1.对品种申请权的经营管理

品种申请权就是植物新品种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能够独立地到国家机关申请获得品种权的一种法定权利,这种权利虽然只是一种申请权,享有这种权利的人即使申请了品种权以后,也不一定就能最终获得品种权,但是,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品种申请权本身也是植物新品种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一份财产权利,并且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对这种权利进行转让。

按照一般的规律,实际培育出植物新品种的育种工作者或者单位就是该植物新品种的品种申请权人,但是,在现实中,品种权申请权已经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商品的特征,可以通过进入流通市场而由购买方所拥有。目前可以使用的流通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合作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征是,想要获得品种申请权的单位或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具有培育植物新品种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签署合作协议,一方主要提供资金(甲方),另一方主要提供人员、技术、设备和场地(乙方),通过合作培育出符合目标的植物新品种,该品种的申请权由双方协商约定,具体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归甲方,乙方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第二种是归乙方,甲方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第三种是双方共有。在这种模式中,虽然也发生了品种申请权的市场性转移,但是范围比较小,合作成分比较大,完全的市场买卖特点比明显。

(2)委托开发模式

甲方为了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植物新品种,通过签署协议委托乙方培育出这种新品种,由甲方提供资金或相关的物质条件,由乙方组织人员完成育种工作,所培育出的植物新品种归属于甲方所有,甲方支付给乙方一定的费用。签署这种协议时,甲方一定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协议中写明所培育出的植物新品种归属于甲方所有,否则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可能会判定归属乙方。

(3)直接购买品种申请权的模式

我国法律允许对品种申请权进行转让(买卖),但是规定所有的买卖活动都必须签署书面的转让合同,而且要分别经国家农业部公告或者国家林业局登记后才能生效。在现实中具体地又分为四种情况区别对待:第一种是对外国人的转让,法律规定在国内培育出的新品种向外国人进行转让时必须要报国家农业部或者国家林业局批准,否则不能转让。第二种是国有单位享有的品种申请权要在国内进行转让时要经过其上级单位批准。第三种情况是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享有的品种申请权在国内可以自由地进行转让。第四种情况是在国外培育出的新品种的品种申请权转让给国内的单位或者个人时不需要我国政府机关批准。

通过上述的经营行为可以让品种申请权在市场中得以流通。

2.对品种权使用和转让的经营管理

申请人一旦获得了品种权以后,就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积极经营这一品种权,让它为品种权人和整个社会增添利益,实现蕴藏在其中的社会价值。在现实中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己使用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品种权人可以通过不断地繁殖和销售自己的植物新品种来获得利益。但是,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 这种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销售的范围有限,而且往往受到品种权人自身物力和才力的限制,一般难以发挥这一植物新品种的潜在效力,因此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原始的方式。

(2)许可他人使用

品种权人通过签署许可合同允许他人有偿地使用自己的植物新品种并从中获得收益,这种模式无论对品种权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比较有利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繁殖和销售植物新品种的规模和范围,造福于社会;另一方面可以摆脱品种权人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又可以让品种权人从具体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专心地从事新的植物新品种的研究,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在现实中,这种许可方式又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独占许可型。这种许可就是品种权人只许可一方使用该品种权,不再许可第二家使用,在合同有效期内自己也不能使用。这种方式中品种权人可以要求比较高的许可使用费,被许可人(独占许可使用人)在法律上也享有特殊的权利,那就是当有人侵犯这种品种权时,独占许可使用人可以直接单独地向人民法院提讼,不用征得品种权人的同意。二是专有许可型(排他许可型)。这种许可就是只能由品种权人和被许可人两方公共使用该品种权,不能再允许第三方使用。被许可人(排他许可人)在法律上享有的特殊权利是当有人侵犯该品种权时,他可以和品种权人共同,也可以在品种权人不时,单独地以自己的名义提讼。三是普通许可型。这种许可就是品种权人在已经许可一方使用该品种权后,还可以不受限制地再许可其他人使用该品种权,自己也可以使用该品种权。当然,这种许可方式收取的使用费相对比较底,而且一旦发生了侵权以后,被许可人必须经过品种权人的明确允许和授权以后才能提讼,如果品种权不同意,被许可人就无法。

(3)进行投资

品种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也是一种法定的财产,因此通过评估作价以后,可以作为技术或者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品种权人可以从中获得比较长期的收益。

(4)转让品种权

从法律上来说,品种权是品种权人的一种法定财产,但是,这种财产本身并不是具体的资金或者物品,而是内涵着一定社会价值的法定权利。在现实中,品种权人直接使用这种权利只是具有从中获得资金和收益的可能性,并不能保障就一定能够获得真实的资金收益,因此,对于品种权人来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品种权转让出去(卖出去)并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一种科学的经营策略。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品种权的转让也应该像品种申请权一样办理相应的手续,否则转让合同无效。

3.对品种权的维护

获得品种权以后,维护品种权的合法存在是经营管理品种权的基础,也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品种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它的诞生必须经过法律的审查和确认,同时,品种权又是关于植物新品种的一种权利,植物新品种本身具有生命的特征,即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品种本身所体现的一些生物学特征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些特征可能在被审查时完全符合法律的要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变异成其他特征而不能满足法律的需要了,因此,从品种的特点出发品种权本身又必须经常接受法律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原有特征的存在。除了品种的自身因素以外,国家为了从宏观上对品种权进行管理的需要还做了其他规定,这些规定品种权人都应该遵照执行,否则就丧失了已经获得的品种权。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品种权人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我国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通知要求做好下列工作:一是要按时交纳年费,在拖欠了年费以后最迟应该在通知补缴的期限内全部补缴。按照农业部的规定,这种补缴的宽限期限是从应当缴纳年费的期满之日起6个月。二是要按照国家农业部或着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要求按时地提供检测所需的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接受他们对品种的检查。三是要在品种权的有效期内确保一直拥有着与申请品种权时所提交的繁殖材料的特征和特性相同的繁殖材料。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当不能满足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要求时,已经获得的品种权都得被审批机关宣告提前终止。

4.对品种权的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品种权能够给品种权人带来直接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因此就难以杜绝有人为了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去侵犯这种权利,因此,依法保护品种权也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当前对于品种权的保护有两种比较有效的途径,一种是对品种权本身直接进行保护,另一种是借助商标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来间接地保护对应的品种权。

(1)直接对品种权的保护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当某一植物新品种被依法授予品种权以后,在没有经过该品种权人许可的前提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为了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也不能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否则就是侵犯了该品种权。当品种权人发现他人已经涉嫌侵犯自己的品种权时,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有两种途径可以保护和救济自己,一种方式是向侵权行为发生地的省级农业或着林业厅(局)投诉,要求这些行政机关依法查处和制止这些侵权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种方式就是直接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有权审理植物新品种案件的法院(一般是中级以上的法院)直接,要求法院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具体的诉讼中,在提讼的同时可以请求法院先行裁定侵权人立即停止侵犯行为,还可以同时提出证据保全请求。对于赔偿损失的数额,一般按照品种权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额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也可以参照实施许可合同中的许可使用费来确定,或者在5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2)利用商标间接保护品种权

在植物新品种的生产经营中,可以通过申请注册商标并把这种商标使用在植物新品种的外包装上的办法来保护这种新品种所对应的品种权,这种方式虽然是一种间接地保护品种权的方法,但是由于工商管理部门查处侵权注册商标案件的力度大,程序快捷,在当前实务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

三、合理注意法律中对品种权的限制

篇2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人文素养

篇3

初中物理的命题首先应当以《义务教学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同时还需要广大的物理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在“吃透”《俗肌返那疤嵯拢因材施教,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实现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初中物理命题不仅要全方面,立体式,多维度的考虑命题,同时还需要兼顾学生的日常逻辑思维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命题中改正学生的一般错误的思考方式,引导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为后期的其他自然科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下面就具体的初中物理命题来谈谈。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

1.《标准》它的要求比较全面,提出非常细致的培养目标。首先,它要求培养的人才非常具有全面性,不仅是简单的物理指导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时候它要求全面的人才,对整个自然科学一般的逻辑思维的掌握以及学习。其次,《标准》中要求对于学生的学习应当主要还是激励为主,使得每个学生都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具有好奇心,同时具有动手能力愿意自己亲手去实践,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找出其中的原因和方法,最终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最后,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在实际的社会中能够投入生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因此对于学生物理命题的研究应当要有这方面的掌握和考虑。

2.初中物理命题多利于原则。首先要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过去对于学生的能力主要还是强调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强调的还是比较少的,新标准要求有利于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察;其次,要有利于对老师的考察和能力的评估,《标准》的优势在于对于学生的命题不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搬过来就直接命题,需要教师深加工,怎样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怎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学以致用等等,都是在日常的物理命题要体现出来;再次,有利于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

二、初中物理命题的笔试命题基本原则

1.多层次原则。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可以分为三层,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中等,以及学习能力较差,这三种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共性,同时也具有个性。他们的共性就是所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同时准确的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这些基础性知识是全部学生均需要掌握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命题中应当由简入难,基础当先。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更要有意识的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就算是一般的学生只要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原理还是要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习努力之后,再物理考试中自己的长处。不同的学生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既有鼓励也有鞭策,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实现整个班级物理学习的能力和氛围。

2.多目标原则。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了解,理解,掌握。了解就是知道其简单的内容即可,不需要深究。理解要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掌握就要求怎样实际的运用和操作。在实际的初中物理命题中应当根据《标准》的要求,对于知识点要有重点,要全面,多维度,整体的把握知识点的轻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分门别类的划分知识点,这样在命题的时候就要很强的课操作性,同时有力的解决了不分主次的弊端,同时也可以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学习。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与学;方法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在初中的水平上。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并不能够及时的将原来的观念转变,没有充分的了解高中的学习方法,这让他们认为高中的物理特别难,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严重的就放弃学习物理。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在刚刚开始物理教学时应马上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深入的与学生沟通有关物理方面的知识。

一、教的关键

1.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内容

初中时期的物理课本中对知识的介绍简单易懂,研究的问题仅仅是这个领域中表层的问题,研究的问题也是最为直观的,对象都是静止不动的、独立存在的物体,这些内容主要就是记,理解与否不是很重要。但是高中的物理文字阐述特别简练、严谨,而且内容野比较富有概括性,特别抽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研究的对象不再是单一的事物,而是纷繁复杂的事物,分析时常采用定性或者是定量的方法,还应该适当的结合推理和论证方法。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应认真进行课前准备。第一步就是熟悉教材中的内容,接着应仔细分析内容,并结合现实中的实例将教材中的内容将授给学生,例如:已经在以前的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2.教学方法以及手段应行之有效

(1)进行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相对非常复杂的物理模型是非常难接受的,这时使用直观教学更为适宜,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经常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更有助于理解书本中抽象的概念;(2)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力和思维能力。教师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那么每一节课都应有其新奇的地方,同时富有创造性的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的能力;(3)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非常关键的,这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寻找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开展讨论,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教师就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予以指导,这样他们就更愿意去学习物理。

3.认真检查课后作业,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后辅导,提升教学的效果

高中物理和初中的物理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以及逻辑思维等能力,刚刚进入高中校门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是非常欠缺的。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是经教师的引领解答题目的,但是学生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思考问题,因此,当他们独自解题时,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错误。基于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作业后,仔细的对其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错误予以及时的纠正,同时还应该适当的开展课后辅导,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学的重要

1.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

物理在初中阶段所关注的问题都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初中时期的学习方法是简单地、机械的。而高中阶段就有所不同了,在这个阶段关注的问题比较复杂,而且在公式、现象、规律、概念等方面都进行了扩展,在解题的方法上,种类也越来越多,假设继续使用初中时的学习方法是无法解答的。假设不能充分的理解掌握书本中的问题,那么即使将其物理公式、规律以及概念全部背下来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说,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应该将初中学习的方法进行一些调整,不仅要理解书本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灵活的运用。

2.克服抵触心理,增加学习的信心

很多的学生在还没有进入高中的校门就听别的同学说高中的物理特别难,当他们真正的接触物理的时候,就会觉得高中的物理确实特别难,同时很多的学生感到自己与初中的时候比成绩倒退了,这样在心里上他们就对高中物理产生了抵触情绪,严重的会厌倦这门课程,没有继续认真学习的信心。倘若想要学好物理,那么首先就应该克服自己在物理方面的抵触情绪,不应该被物理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树立信心,在心里上接受物理,成绩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够提高的,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只要有进步就可以,重点就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当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就会发觉实际上物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用能够将其知识全部掌握,就能够轻松的解决物理问题。

3.扩宽获取知识途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学习的观念一定要有所改变,仅仅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行不通的,要积极的学习,要乐于学习。在课前一定要预习物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要积极的与教师配合,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概念性的知识一定要牢记,理解性的知识一定要全面掌握。在课后要马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贯穿于整个章节,整个教材,并独立的完成课后作业,能够做到将知识灵活的运用。

概括地说,对于高中物理而言,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非常关键的,二者密切联系,互为前提,只有将二者全部提高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5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困境

1.学习兴趣缺失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体系中分析,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门新的科目,其教学内容乏善可陈,学生学习半知半解。虽然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计等多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革新与优化,然而其教学目标中的基础知识、理解分析以及解题运用等方面不曾改变,反而变得更加由浅入深。笔者曾做过一份简略“初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呈现两极化的现象:其中60%的参调学生表示有学习兴趣(仅有25%的学生由心喜欢初中物理);剩余40%的参调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有10%的学生选择放弃物理学习)。笔者认为,其成因有以下几点:(1)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不够,造成无法营造物理学习的氛围;(2)教师对于部分新课改理念理解与实践有所偏失,导致教学重形而失质。

2.教学语言不够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其中一点便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与实际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转变思维模式,从而更方便于学习与理解。然而,根据实践表明,大部分的教师为了彰显其教学水平、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大量地使用一些精简的教学语言。笔者认为,精简的教学语言是对于一些已学科目的效率化教学,并不适应在初学物理的教学阶段。因此,要提升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应当在授课过程中,把教学知识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初中生更容易地学习与理解。

二、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几种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以求初中生能融入并参与其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发挥个性、学识以及兴趣等方面,在整个“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从而提升其教学效率。

1.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趋于多元化,其教学方式也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科学化的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联电路电流连接等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应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观看物理实验视频以及现场实验操作。首先,在观看物理实验视频后,教师应让小组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以及讨论,指出实验中的一些关键操作、安全事项等;其次,在现场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情境想象力,使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运用,从而进行教学关联。教师指导每组学生把实验操作、数据、技术参数等进行记录,之后进行组间的汇报,并把每组学生之间实验记录的不同点进行探讨,以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欲望,使其教学更具扩展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物理实验的相关教学,不仅仅设计了每个学生的独立“留白”思考,更是让小组学生之间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开展,把实验转变为教学知识以及生活实际,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2.班级讨论教学

笔者认为,摒弃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复杂难题的解析,物理其实是一门趣味的科学学科。笔者认为,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职能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乐趣,打造知识化与生动化的教学课堂。现阶段,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使得其课堂教学更具效率化。例如,在《光现象——光的反射》教学,当涉及一些现象以及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精简的语言短句来形容下‘光的反射’,大家评判下谁的更具生动与形象?”基于现代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特征,其智力往往不能全部发展于学习过程中,比如,花大量时间上网、发帖、留言等,然而,教师便发展学生的这种个性,使其转变为物理学习的驱动力。根据实践教学所得,问题的提出以及回答过程中,例如,生:法线通过入射点;生:入角增大反角增……学生往往会争论彼此精心想出的短句,互相进行辩论,谁的更生动与形象。作为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应该充当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评价人,用知识化以及幽默化的教学语言来阐述学生的辩论,不难发现,班级内学生的学习与讨论十分热烈。除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个人魅力,教师应直接把学生的回答加上自身的学识把短句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来浓缩学生的学习记忆:“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其作用不仅仅是简化记忆难度与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能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地主导教学过程,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物理情境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从一定的程度上对于传统教学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冲击力与改变力。教师逐渐转变其教学职能,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把教材内的知识与生活化(物理应用)情境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串并联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室内的灯作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关开(开关数量),让其简单地分辨其串并联,为了更加延展其知识运用,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合作,推选一位小组代表进行回答,简述:生活中哪些是串联、哪些是并联?哪些是串并联?显而易见,这种生活情境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串并联的基础知识与运用,教师可用通俗的例子来叙述:“一个开关四盏灯全部亮起,其中1盏灯坏了,当全部熄灭为串联,当3盏灯亮为并联,当1或2盏灯亮为串并联共同作用。”当然,笔者认为,生活情境教学,其引入的一些生活(物理应用)情境,应与一些其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联系在一起,例如,设计、环境保护等,如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目标的多元化,从而全面地提升个人综合知识。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加快其教学职能转变,以形成专业化、职业化教师队伍为己任,而学生应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力求“学而思、思而学”的学习理念,把新课改的人性化渗入其中,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鹏,张云亭.人本主义在初中物理课程教与学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9(04).

篇6

一、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这不仅表现在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物理能力和知识掌握的要求,同时也表现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入学生的内部,深入教材的内部,积极挖掘身边的有利资源,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方法。

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对于分数的关注往往超过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一段时间内,应试教育的方法将会继续存在。在这一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在超越应试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对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学大纲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定义为三个维度,即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方面。后两个方面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关注度仍然很低,教师应该认识到能力方面和情感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并不是应试能力和分数所能全面评估的,对于不能评估的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给予关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着重表现在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以及抽象能力的培养,这应该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二、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初中物理是未来学生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在学习内容上,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大概是相同的,都涉及到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呈现了一些区别和各自的个性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初中物理主要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得出一定的抽象知识。但是高中物理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的是对物理模型的建构,以及物理概念的理解,学生所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生活但是更加抽象,研究的问题更加复杂。可以说这种教学过程的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普遍,层层深入。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教师应该认识到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渐进化过程,在同一个维度上,对物理问题进行思考和理解。也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师在研究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基础上,也要对高中物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把握,从而建立统一的教学观念。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于高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意识的渗透,这样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的衔接就会相应简单一些。

三、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建立系统的物理教学高度

物理课程是一门形象能力和抽象能力结合得十分密切的学科,物理知识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日常世界,同时又高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物理概念的形成为例,很多物理概念虽然是抽象的概述,但是在具体的表达上往往会运用各种隐喻,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物理知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特点。只有耐心有效的进行观察,才可能真正认识日常形象生活背后的物理知识。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建立系统的物理观,同时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渗透,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物理观。良好物理观的形成具有方法论上的高度,对于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以及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都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在教学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篇7

1.电功知识

学生在电功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电能不断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同时知道了电流做功的多少即电功的大小,跟下面这三个因素的大小有关:电压U、电流I、时间t,计算公式为W=UIt,并且,对运用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学生们也能理解成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之和的一个总量。

2.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这个热量的多少,跟电流I、电阻R、时间t有关,计算公式为Q=I2Rt,这就是焦耳定律。由这个定律计算出的数值,物理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它理解为仅是电流做功转化为内能的一部分,为下面进行欧姆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论模型构建做好铺垫。

3.引线搭桥之一

老师:当电流通过电扇时,电流在做功过程中会将电能转化为哪些形式的能呢?

学生:机械能和内能。

老师:此时电功W与内能Q谁大谁小呢?

学生:电能W大于内能Q,即W>Q。

老师:将上式W>Q中的W和Q,分别用公式W=UIt,Q=I2Rt进行替换,不就成了UIt>I2Rt吗?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个不等式它是不是一个最简式?

学生:不是。

老师:请同学们化简,并研究一下化简后所得的新的不等式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不等式两边同时约去It这个正数值,不等号的方向仍不会改变,即U>IR,这与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欧姆定律I=不相符合。这就表明前面我们所学的欧姆定律,其成立是有条件限制的,这个限制条件为什么教科书的前前后后都没有说明呢?难道说我们找到了一个教科书上应该有的却不曾有的“新发现”?同学们兴奋不已,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老师:同学们,你们的分析是有根有据的,做出欧姆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所依据的物理公式W=UIt、Q=I2Rt,电扇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的物理事实,以及运用不等式进行变形的数学知识都正确无疑。

老师:接下来我们就自然要追问:什么条件下U=IR呢?这个条件也就是欧姆定律成立的限制条件,请同学们再接再厉。

4.引线搭桥之二

老师:当电流通过哪种或哪类用电器做功时,它们两端的U才会等于流过的电流I与其自身的电阻R的乘积呢?请从电能转化的角度,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学生:电流通过电饭煲、电水壶、电熨斗等用电器做功时,电能会全部转化为内能,即有W=Q。再将此式中的W和Q,分别用公式W=UIt,Q=I2Rt进行替换,得UIt=I2Rt,最后化简得U=IR。

老师:请同学们在你们的笔记本上写出这个理论的推导过程,好吗?

学生:对电饭煲、电水壶、电熨斗有W=Q

UIt=I2Rt 则U=IR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欧姆定I=就一定成立。

二、建模的功效

1.正确理解和区分电功或电热计算公式的多样性

对于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来说,U=IR,W=UIt都成立,因此,在计算电功W=UIt公式的四个量中,除时间t这一个物理量外,其它的三个物理量电压U、电流I、电阻R,任一个量可由公式U=IR用另外两个量求出,所以,可推出W=UIt=I2Rt=t三个计算公式,同理可得Q=UIt=I2Rt=t。而对于电扇、电动机等这类用电器,由于U>IR,计算电功只能用W=UIt,计算电热只能用Q=I2Rt了。

2.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记忆知识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

比起借用“纯电阻”这个初中学生根本模糊不清的物理概念来理解和区分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的多样性来说,学生少吃了一知半解的亏,并且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己所理解的电功和电热的计算公式中,经历发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的数理推导过程,于自然的融合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论水平,深化了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篇8

例如,在讨论电阻的串联时,不能只满足于形式上的“串”,而要讲清在连接方法上必须是一个接一个地联结,不能有分支,电流在流动时是依先后次序逐个通过各电阻。在讨论并联时,不能局限于“并”的形式,关键在连接方法上,是几个电阻的一端都接在一起,另一端也都接在一起,然后接入总电路,电流在流动时是同时流过所有并联在一起的电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由电路连接的现象而逐步深入思考其内在的物理过程及其规律。

对于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这只是电磁感应的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不能在教学中将它作为电磁感应的全部。若电路不闭合怎样?若全部导体切割磁力线又怎样?是否不切割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向学生提出,但不必解答,具体内容待到高中再学。这样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促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不能像有的老师那样:如果不能产生感生电流就不是电磁感应,这样就把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堵死了。如果这样不恰当地断然否决的现象重复多次,势必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之后的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篇9

笔者最近遇到了这样一道高考模拟题:

某一物体所受的重力是G,现在有一个推力将它压在墙上,推力方向水平,墙面竖直、平整,且足够高,推力大小满足F=kt(其中t代表时间,k是恒量),t=0开始计时,这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是 (

)

解析:t=0时,物体和墙面间无挤压,f=0,随后,由于物体受到摩擦力f和重力G的两个力的作用(只研究水平方向)。最初fG,物体向下作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直到为零。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用高中的公式展开可表示为f滑=μF=μkt,是正比例函数图线。最后物体处于静止以后,摩擦力变成静摩擦力,其大小可以表示为f静=G,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解析这道题是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受力分析为背景,但是利用初中物理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就能顺利解题,也不一定需要运用到高中公式f滑=μF。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拓展题在习题课上讲解一下,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由此得到这样的启示:初中物理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前沿阵地,要求我们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对初、高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衔接有了解,对初中物理知识讲解的程度会把握,对初中物理知识为高中教学作铺垫会引导。

一、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要了解

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普遍会产生“高原反应”,觉得物理突然变得难学了,某高中对高一新生进行了期末学习情况的普查,结果有60%的学生感觉老师上课所讲的半懂不懂,常常做题短路,感觉思路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导致越来越怕学物理。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实现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软着陆”,就成为初、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初、高中物理的知识环节有着一定的联系,没有初中的物理基础,高中的物理学起来非常费劲,而高中物理知识的内容比初中要多很多,难度也比初中要大很多,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强化与培养。

比如,就运动学来说,初中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高中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后两者是曲线运动,在初中教学中属于识记和了解的内容,但在高中阶段是重点内容;再如,电磁学部分,初中介绍了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电功率、电热等内容,而在高中物理教学时,恒定电流部分要考虑到电源存在的内阻,从而拓展了欧姆定律,称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学部分在高考中主要考实验,而中考更注重计算题的考察。

可见,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体系是螺旋式上升的。不少高中学校在开学的第一、二周就专门进行了初高中衔接的查漏补缺,但短短半个月时间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们在知识内容方面的不足虽然有所改进,但仍无法做到无缝对接。所以,在初中阶段就为高中物理的学习打好基础势在必行。

二、对初中物理知识讲解程度合理把握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框架几乎是一样的,包括力、光、热、电 、原子物理等几部分,可以说涉及全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初中物理哪一部分学不好,到了高中就要受到影响。但是,初、高中的物理教学又不是重复教学,它们各自的教学如何分工呢?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需要讲解到什么程度才是比较合理呢?下面笔者就一些观点和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中生往往认为初中物理有一些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有一些物理概念或模型的分析是要用到初中未涉及到的知识和原理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只能用一种模糊的方式处理过去。比如,高中物理上的“速度”既强调速度的大小也强调其方向,是矢量;而初中物理上的“速度” 只是强调速度的大小,即速率,是标量。这是不是说初中的教学有问题呢?笔者认为不是,初中教材中这样的安排是针对初中生的具体情况来考量的,在初中阶段,把“速度”看做一个标量来对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加强对速度计算的理解,应用,更加直接、可行,今后在高中教学中再把速度概念升华拓展显得更加自然。

(二)有些老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挖掘得过深只会适得其反。初中生特有的知识层面要求:初中物理是只需要掌握一些最表面的、最基本的现象和相关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而高中物理更加接近于物理的实质与真理的挖掘,为一批喜欢物理探索的学生在大学的进一步深造打基础,培养人才。譬如说在讲解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讨论物距、焦距、像距的关系,初中教学不需要给出1/u+1/v=1/f这样的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只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定性讨论就可以了,公式的推导只会干扰初中生对实验现象、实验规律的简单认识和记忆。

(三)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一些“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在竞赛辅导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启发。譬如高中物理对初中数学的掌握要求是非常高的,代数运算中最重要的三角函数学不好就很难学好力学;解二次方程组不熟练,遇到高中的碰撞问题就会很尴尬。所以说对于优等生,可以在初中阶段就尝试一些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或数学相关联的问题,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对初中物理知识为高中教学作铺垫合理引导

刚才提到有些老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挖掘得过深只会适得其反,那是不是在平时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只需要掌握书本罗列的知识点,而不需要加以解释和拓展呢?

有人认为,在初中阶段进行高中知识的引导是做无用功,中考根本不会考到高中知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最近几年的中考题就已经有意无意渗透了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题型难度稍微有了一些跨度,这样做就是为了初中老师在教学时能引导学生不仅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譬如2011年株洲有类似于这样一道中考试题:初中有很多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如速度、密度、功率、压强等等。高中物理中也有类似的定义方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称为加速度,接下来就针对加速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进行了3个小问题的提问求解。

对于这样一道题目,笔者并没有让初中生直接去完成没有学过的内容,而是把高中物理的“加速度”这个概念放在信息阅读题中出现,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形成、应用。这样的做法明显提供了一个信号:作为一个初中物理教学的引路人必须对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做到“胸中有沟壑”,这样才能在平时的解题能力培养上有突破。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加强自身发展,同时也应注重在教学与备考过程中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无缝衔接,并合理把握教学尺度,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学生才能伸出更长更敏锐的思维触角,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10

1、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在电教设备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无设备可用。有些地区的现实情况是确实没有相应的电教化设备,而有些地方的情况是学校里有一个或者几个电教化教室,但主要是作为公开课讲课用的,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电教化教室中上课。

2、教师对电教化教学了解甚少,导致不懂得利用电教化设备来辅助教学。西部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导致教师本身对于电教化教学的理解和应用就不是很了解,更不会去主动学习,这方面是导致初中物理教学中缺少电教化教学方式的主观原因。

3、对于新型的电教手段应用不熟练,甚至不会应用。有电教设备的某些地区,由于教师水平较低,与外界交流较少,导致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即便有新的电教设备的引入,也无法自行学会使用,或者是应用不熟练。由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要求计算机操作熟练,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另外,有很多地区根本没有多媒体设备,而其他的一些电教设备的应用也很少。

4、不能很好地将网络资源和电教手段进行结合利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需要教师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来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而在一些西部地区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而是仅仅以课本为主,以教会学生们书本上的知识为己任,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很难真正理解物理的意义和应用,影响了这些地区学生们在物理方面的学习水平。

二、初中物理电教化教学的具体应用及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教化教学能够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作用,西部地区的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认识到一点,而物理电教化教学的具体应用以及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电教化,可以更加充实课堂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结合课本来给学生讲解其中的理论和概念,或者是结合板书,来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补充,然而如果利用电教化教学,不管是利用幻灯片或者是多媒体,都可以大大节省教师板书的实践,也可以节省教师解释一些概念的时间,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如果将这些生硬的解释时间和板书时间置换成给学生看更多的背景知识、科学家介绍等,能够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

2、在初中物理的理论教学中,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物理中大部分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并且有些知识是无法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比如初中物理中的“雨的形成”,虽然学生们能理解水汽蒸发在高空凝聚,从而形成雨,但无法看到具象的雨的形成过程。这时,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完全实现这一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关于“雨的形成”的三维动画资料就直观地展现出了雨的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学知识。

3、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初中学生处在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实验课程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课程,而物理实验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启发。

4、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明确的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知识是不体现重难点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电教设备,将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进行显目的标注,另外还可以结合图片、知识拓展等让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印象更加深刻。这样,学生就能够找到物理学习的基本方面,把需要了解的较难的知识和需要掌握会用的简单的知识做好分类,就不会觉得物理是一门很难的课程了。

篇11

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其中,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视频音频的播放、通不可见的传输、微课教学资源等等各种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同样已经悄然进入教室与课堂,成为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教学载体。但是,信息技术是一个整体复杂的概念,它的内涵囊括范围十分广,并不是课上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上机教学和学习等就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全部,也不见得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正确结合的形式。那么,如何正确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应用时效,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学工作者加以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方法进行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创建情境,巧引课题

一节课的开头部分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机,物理知识表面上看上去都是复杂的符号和繁琐的公式,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复杂繁琐的文字、符号、公式转化成明了易懂又有趣的演示动画,就能够一击成功,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思维的高速运转和物理课堂的顺利展开。例如,我们在学习速度与加速度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两辆跑车相互追赶的动画,抑或是直接将电影中的飙车镜头播放出来,用数字来标识出各车的速度,让学生来猜猜后面的车什么时候可以追上前者,用类似引人入胜的画面来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设计模拟实验,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理科课程,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实验这一环节就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亲眼看到各种物象的产生和物理定律的实现过程,是帮助学生记忆物理知识、得到物理动手能力的有效环节。而在实验的过程中,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需要注意实验的性质。一些简单、有条件进行的实验最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到实验台上亲自操作,体验掌握物理知识的乐趣。而对于那些操作难度较大、危险系数高且效果难以体现的物理实验来说,可以交给信息技术来“搞定”。教师可以找到典型的成功实验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同时也获得了实验成功伴随而来的视觉上的震撼。

三、用多媒体控制实验,做到张弛有度

进行实验时,有些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简单轻易地观察到物理现象,记录物理变量,最终得出实验结论。例如,实验《观察水的沸腾》,水的沸腾有一个时间上的变化,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变化发生的时间节点,得出观察结论。但是,有些实验物理变化的发生是很快的,甚至是在一瞬间产生的物理现象。这类实验,学生就不能够实际记录出即时物理变量,无法得出实验结论,例如观察小球的曲线运动,这时就需要采用高像素视频摄影来记录下小球的运动路径,借助视频播放的速度放慢功能来仔细观察小球的曲线运动过程。

四、给学生展示全面的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从大的概念上来说,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范围,而一般在这两种范围中,较为极端的物理现象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体现在能够展示出宏观和微观的全面物理现象。微观小到粒子,宏观大到宇宙,初中生的记忆很大一部分以图像记忆为基础,任何东西,必须有实际的图形概念,才能够留存在脑海中。用多媒体投射出天体运转的过程、粒子分离的模型,都是能够增强学生对微观和宏观事物认知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习日食月食等天体运转造成的现象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月亮和太阳各自运转的轨道、重合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并记忆日食和月食两种现象均是由光的直射造成的。

五、物理规律形成过程展现

一些已经成文的物理定律在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使得初中生对物理知识止步不前,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这种困难成为可以以图片、动图展示出来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大家应该都很疑惑为什么不受力的物体会保持静止或是匀速前进的状态,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制作物体受力从大到小到完全没有的动态图,将受不同力度的物体的状态变化展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理解牛顿的思维过程创造条件。

六、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估

学生当堂学习之后需要通过及时巩固和检测来找到自己掌握较差的那部分知识点,即本节课程的知识漏洞。当堂检测是再好不过的方法,因为学生的头脑处于活跃时期,知识的新鲜感和热度都很高,有利于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当堂检测不但根除了以往课堂检测的古板,还赋予了当堂测验新的特点――交互性、即时性、创新性。以往的课堂测验可以说是由一张张的卷纸和一道道习题罗列组成,而运用日益普遍的网络工具,教师能够将与本节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和规律以图片、动图、声音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加速反应,触碰视觉、听觉的灵敏开关,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深入理解,达到巩固当堂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造福人类的一大创新,有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变得简单高效。初中物理作为重点学习科目之一,其中很多成文的规律和物理现象都是无法从实际的操作中观察得到的。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学生能够借助于模型演示理解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从直观的展示中得出结论,强化记忆,促进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篇12

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初中物理练习题类型较多,也日趋新颖,面对不同类型的习题学生有时会感到难以入手。面对这样的习题是就需要采用一些新的解题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做题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传授一些物理学科必要的解题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解题方法结合新的解题技巧和方式去解决物理习题中的相关问题,从而达到把各类习题的解析方法转变为由繁到简,有难到易的目的。这里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的适用于物理习题快速解决非方法――差值法。

一、差值法的定义

差值法是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量求解的方法。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对应量的比例关系求解。 差值法既可以用于解题的某一步中,更可以贯穿在解答某一道题的始终。差值法最大的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复杂计算为简单计算。

二 、差值法的应用

例用差值法解密度应用问题 ,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在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中,许多性质不同,解题思路各异,但学生因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在解题过程中,总是感到难以理清,有晕的感觉。如两种金属的合金问题、货物配载问题、液体取样分析等。把这些问题都归结成用差值法进行解析,让学生先进行定向分析理解,再向外拓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某运动场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轻其质量,将钢制构件改成铝制构件后,使其 质量减少了 (体积不变),求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kg?(ρ铝=7.2×103/m3 ,ρ铁 =7.9×1033/m3)

解析 将钢制构件改为铝制构件,它们的体积相同,不妨设体积为V, 这两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差值即密度差值为

ρ=7.9×103/m3-2.7×103/m3=5.2×103/m3

则铝的体积为

V铝=m/ρ=5.2×104/(5.2×103/m3)=103

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求出铝的质量为

M铝=ρ×v=2.7×103/m3×10m3=2.7×104

总体积不变时,知道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密度的差值,就可方便求出这两种物质的体积和质量。

在解题过程中,用纯甲(或乙)物质的质量减去全部或部分体积替换成乙(或甲)物质后的质量,得到质量差值,运用公式V=m/ρ,就可求得乙(或甲)物质的体积。

例2:某市为了检测该市河水中的含沙量,安排相关人员抽取该河道中某河段中体积为5×103m3的河水,并测得测得其质量为5.6 kg。问该河段每立方米的河水(指纯水和沙的总体积为1m3 )中的含沙量为多少千克?(ρ沙=2.5×103/m3 )解析:此题可以归结为把1m3的纯水中的部分水替换成沙子,用差值法解答。

1m3的纯水的质量为 m0= 103

1m3 的河水的质量为 m1=(1m3/5×103m3)5.6=1120

1m3的河水与1m3的纯水的质量差为

m=m1-m0=1120-103=120

沙与纯水的密度差为 ρ=1.5×103/m3

则 1m3的河水中沙子的体积为

V=m/ρ=120(1.5×103)=0.08m3

1m3 的黄河水中沙子的质量即含沙量为

m=ρν=2.5×103 /m3×0.08m3=200

解题时,把这些题目归结为由一种物质的全部或部分替换成另一种物质时的质量差值和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就可以方便地求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

例3:一种物料箱的最大载重量是30t,容积是40m3 .现要用来装钢材和木材两种材料, 钢材密度是7.9×103/m3 ,木材的密度是 0.5×103/m3 。问:这两种材料怎样搭配才能使这辆车厢得到充分利用?

分析:此题总体积不变,只要求出装满40m3的钢材或木材的总质量与配载后的质量差,就可以运用差值法进行求解.

解析:在材料箱中装上40m3钢铁时的质量是

m=ρν=7.9×103/m3 ×40m3=3.16×105=316t

在材料箱中,钢材与木材配载后,即把部分钢材换成木材时总质量为30t,它们的质量差值为

m=316t-30t=286t=2.86×105t则钢材被替换成木材的体积为

V=m/ρ=2.86×105/7.4×103=38.6m2

木材的质量为

m=ρν=0.5×103/m3×38.6m3=1.93×104=19.3t

钢铁的质量为 m钢=30t-19.3t=10.7t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掌握和运用正确、恰当的解题方法将成为物理学习的重要途径。

差值法本是化学中常利用个变量之间的差量。它是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放在化学方程式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对应量的比例关系求解。现在,我们巧妙的将差值法运用的物理解题中使用使物理题中一些无法入手的难题找到了入门的方向,同时体现了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复杂计算为简单计算的优势,即把难的问题简单化,优秀高效的方法是通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掌握了好的物理解题方法不仅会提高解题的效率,还会让初中学习物理基础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教师的工作达到最大化。当然,中学物理的解题方好和技巧由很多,例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图像法,积累法等,而差法将作为现代初中物理习题解题的一种新式,比较有效快捷的解题方法。

三、总结

差值法作为一种新式的解题方法,它的使用是学生解析作业习题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来学习其它的内容和解题方法。熟练的应用此方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新颖的解方法还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差值法的运用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物理的学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