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09:28: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23-0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安石一首小诗《梅花》给了我们一种淡淡的意境,让一切尽在"暗香"中升华。而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就正如这"暗香",有形无形地弥散于师生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既以它特有的形象向学生传播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也以它独有的象征符号感染、同化着学生。它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校园文化内涵
1.1 校园文化的概念。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现象反映着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等。校园文化内容广泛,它包括三部分,即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概言之,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这种文化,它是超越于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与方法渗透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积极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氛围。
1.2 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
一是提升功能。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是育人功能。作为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做到"润物细无声","熏陶人、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三是导向功能。校园文化引导着学校的老师实践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引导着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有人、服务育人,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引导着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
2.校园文化建设
2.1 注重精神文化培育,形成优良校风。精神文化乃学校文化之本,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最高层次。精神文化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学校应坚持把精神文化融于思想文化中、特色活动中、校风校貌中。在这种精神培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都能成为全体师生遵循的行为准则。
精神文化培育的重点是德育。现代德育理论指出: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 心理特征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杜威认为,道德教育 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 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因此校园文化的成功更多体现于学校非传统德育,因为校园文化比传统德育说教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使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影响力。
2.2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看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如建设文化长廊,张贴宣传画、悬挂名人警示语;校门前后挂出警示标语;布置教室,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更新陈旧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等。"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做到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都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2.3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为依托,不断向理性、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同时建立相应组织,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其次是加强常规管理,应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师生操行考核评定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等,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并同教学科研工作一并部署,一并落实,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再次是要从转变传统观念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便高质量地领导、组织和建设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学校的生命力与活力植根于学校文化,而文化来源于本土,来源于传统,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传统,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活力和时代特色,需要深刻的思考和长期的积淀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源泉。 学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学校要树立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提出学校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办学思想的成熟度。学校文化建立起来,会成为一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学校文化的意义就在于这种力量,在于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3.2 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共青团、少先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再者,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民主创新的教育风格,从而对学生的精神面貌、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3.3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近年来,各校园的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相比,还缺乏科学、系统、综合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时候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今后,学校一定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认真挖掘和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塑造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示范、导向、凝聚、选择和辐射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价值。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校园文化;内涵;特征;意义;思路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meaning;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85-02
1校园文化的内涵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理论标志。大学作为新思想的发源地,培养人才的摇篮和文化中心,理当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心地。
何谓大学校园文化? 这是我们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谈及校园文化,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常见的是将其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甚至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有的将校园文化政治化,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的中心就是贯彻各种指示精神;有的将校园文化文体化,认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浓郁活跃的文学氛围就是校园文化;有的将校园文化制度化和表象化,认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加上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就是校园文化;更有的将校园文化口号化,认为学校有条校训、有几条积极向上的标语口号就是校园文化。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行为准则等精神层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风格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是校园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抽象和升华。包括学校师生认同的,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理想追求、道德要求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师生在交往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守则等。校园制度是约束、规范、引导、保护校园师生员工行为与利益,维护高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秩序的根本保障。制度文化的实质是反映学校的调控程度、监控原则和管理张力。
校园文化存在于社会亚文化系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管理哲学和校园精神的核心,是一种凝聚师生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文化现象,强调“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导航”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是一种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整体。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优化育人环境。
2校园文化的特征
2.1 校园文化的先导性与超越性大学是传承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也是信息汇集、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的地方。大学师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感性,使大学成为时代的晴雨表。在立足于本国、本民族当前任务的同时,大学总是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学所创造的思想、理论及科技成果和其他文化成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
2.2 校园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任何一所大学的文化都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同时也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的完善改进。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已知、探索未知是大学的使命,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就是为了人类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
2.3 校园文化的约束潜隐性校园文化往往具有规范性,但这种规范性更多的是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于潜移默化之中感染人的理性,陶冶人的情操。首先,作为校园文化核心的校园精神,体现了师生的价值观念,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精神意志,它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其次,优化的校园环境往往使师生的不和谐行为因受到环境美的无形约束而收敛,从而对生活其中的师生起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使师生通过亲身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因此,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具有鲜明的潜隐性。
2.4 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和作为青年才俊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决定了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上相对较高。同时,各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设置、办学历史和传统,造就了不同的风格和品味,加上接受国外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使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
3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意义
校园文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专业,养成健康的审美意识、文明习惯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其主体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育定形,轻人格塑造"的特点与现代化需要的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之间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学生求知成才的强烈愿望对滞后于社会变革的现代教育体制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矛盾冲突和巨大的社会变革一起引起了校园内诸种因素及其关系的变更,这主要表现为等教育改革的提出和深化。我国逐步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因此,建立契合大学生特殊心理需要,具有弥补教育某些不足的高校校园文化,便具有了积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现代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合力因素,满足和实现大学生求知成才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开放的大背景下,原本相对独立的校园文化业必然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文化的冲击,其中有积极的方面,自然也会有一些消极的方面。比如有的有的学生沉醉于烟酒、打牌、电子游戏,有的学生迷恋于谈情说爱,甚至打架,赌博,作弊及公共场所不文明,不守秩序的混乱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一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在令人担忧,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要改变对这些负面的文化现象,就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放任自流。而主动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对症下药的手段。同时应该指出,上述种种负面现象的消除并不是光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能完成的,而必须依靠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校园文化的作用,同样,也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独特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4.1 精心设计,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即通常所说的硬件,包括校容、校貌、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是最能给人直观感受的部分。没有完善的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在全面设施和布局中要考虑到整体化、生活化、人性化、多样化,精心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还要特别注意在人文特点、园林绿化与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更好地追求其物质效果和精神效果。精心设计,精雕细啄,从细微的设计中入手,使之更能打动人和感染人,使其别具一格,独显风韵,体现校园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浓厚气息,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寓教育于景物之中。即使是校方的一个通知、喜报也应起到达境悦目的作用,给学生以形式美、言语美的示范,为广大师生创造优雅、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
4.2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人文底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校风、学风、师生的精神面貌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观念水平高低的标志。通过设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旗,通过宣传牌和橱窗等载体将优良校风呈现出来,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志存高远、立德树人,严谨笃学、诲人不倦,以真心、真功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功、成名、成家。以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增强学习动力,积极营造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和奋发进取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品质。总之,校园精神文化可以通过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师生们的一言一行,某种生活习惯,甚至食堂门口的遗失启事,布告栏里的招聘广告等,也能体现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精神产品可谓无所不在。这种精神产品是由校园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校园师生,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从而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
4.3 结合校情,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任何组织,制度和纪律都是必要的,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则更为必要。规章制度制定得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对规范学生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制定规章制度时,只有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做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去执行,去遵守。
要建立良好的制度文化,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创立有效的制度体系。首先要求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管理规章制度的期望目标必须积极健康,内容明确清晰,具体要求易被学生接受,操作施行简洁方便等。构成有自己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融入到管理之中,去激励、凝聚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校园文化人格化,形成学校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行为,体现学校价值准则。其次,执行规章制度要保持其严肃性。一旦形成以后,就要按章办事,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制度贵在严,严格才有效,否则就会形同虚设。再次,规章制度应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涉及各类规章的相关事件的处理一定要掌握适当的时机,否则就难以收到应有的功效,使其激励和约束作用大打折扣。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不竭动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硬件建设作支撑,而且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软件建设相配套。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性、多元性、广泛性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学校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校园文化从课程范畴来看属于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对学生的影响是不系统的、无法预测的,它具有暗示性的特征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我们一般在讨论校园文化应有作用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在实际中能否起到预期作用的问题。
举个例子,校方为了提倡节约用水,特地在水龙头旁边的墙上张贴了一些标语,例如“用你的双手拭去我的眼泪。”提醒学生用完水后要关紧水龙头,但最后经常看到的依然是没有关紧的水龙头。这时我们就会对墙上这些标语的作用产生疑问,这也就是对学校有意安排的环境,即这种校园文化能否起作用产生疑问。是否可以说这些标语宣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起作用了?当然不是这样。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不是单向的活动,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体验。有学者认为:活动和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和信念的源泉。因此对于校园文化来说,要想取得预想中的效果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诚如柯尔伯格所说:“使隐性课程变成一种正义的环境,以及在于正义和道德的理性的和口头的讨论使之变得明确起来。”[1]因此,校园文化中的动态部分更能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讨论和参与,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内容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价值观和信念。
校园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最能让学生参与的是交往文化。交往文化在学生的交往中产生,也影响着学生自身。学生与学生之间采取的交往方式、体现出的交往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品格的形成;而教师与教师的交往以及教师个人的行为则是学生热衷于讨论的话题,通过这些讨论,教师的行为处事方式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相对来说,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在影响学生,但没有这样强的渗透作用。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与其建设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渐渐就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存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才能使学生意识到校园文化的意义,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指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在交流中了解他人的思想观点,形成新的认识,对自身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做出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相比,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的职能部门起着主要的作用。例如:制定什么样的制度、举行什么活动,甚至教室的黑板报和校园内宣传橱窗的内容都是由学校决定的。最终导致学生对这种校园文化往往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而参与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造过程中,强调建设以学生为主体、适合学生趣味的文化。有研究者认为: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2]
2.不断生成更新
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在传递已有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生成一种新文化。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校园的主流文化更多是学校声音的表达,这种声音是自上而下单向传递式的。而参与式的校园文化并不仅仅在传递一种权威或要求,更多的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或学生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掘新的内涵。这种文化不只是对前人观点的一种简单重复和模仿,而且具有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3.贴近学习和生活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采取的建设措施重在传递纪律观念、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校方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代沟”,加之传递途径的单一性,这样的校园文化并不被学生所接受。而参与式的校园文化更加注重让学生表达对校园生活的要求和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因此,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增进学生对学校职能规章的了解,并且可以使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要求,构建贴近学生现实的文化环境。
三、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途径
1.把握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手段,参与也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参与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指美化校园环境,而且要建设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校园媒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的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要承认和给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话语权。学校甚至教师都认为学校制度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该由学校或教师决定,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就是学生服从或尊敬老师,学生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对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认为学校和教师的言行就代表了“社会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3]而从实际过程来看,真正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另外,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学校、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威是不能令学生信服的。因此,要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必须承认并给予学生话语权,在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构建校园文化。
最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良好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保证。学生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必须通过和教师的探讨交流。良好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只承认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教师不是神圣不可质疑的权威,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同样是重要的。
2.实施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观念的改变和宣传。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参与式的校园文化建设要转变这种传统观念,发挥学生的作用,就先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花大力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解放大家的思想。
(2)发动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机会参与。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参与的自信不足、积极性不高。对此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加以鼓励引导。例如:学校要制定一项新的制度,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包括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覆盖面要广)、各班级组织讨论会等形式来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机会。以往对待不良的社会文化进入校园的情况时,校方往往采取“堵”的简单做法,结果反而使得学生对它们产生好奇和神秘感,以致更加“爱慕”这些文化。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甄别和选择文化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对不良的文化采取正确的态度。
(3)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反馈渠道。学校应当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倾听学生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学校的制度、设施以及教师的看法。把学生所反映的一些现实问题以板报等形式公布出来,使之成为公众话题,使真理越辩越明,创造民主的学校舆论氛围。
综上所述,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甄别和选择文化的能力,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有利于校园文化自身更好的发展。但如果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地采取让学生广泛参与的方式,则需要在活动形式、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如何发挥教师作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问题二:高职校园文化的过度职业化(企业化)。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当地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场氛围,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但对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过于推崇,会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障碍。其表现在:有的学院在物质环境布置上,花费大量投入,进行硬件改造,却并不一定适合教学的需要,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有的学院不问企业文化能否在校园中生根发芽便拿来为己所用,如此等等。
问题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由于高职院校建立的时间不长,很多院校又是易地而建,校园文化的累积较为薄弱,创新的空间较为开阔。有的学院,简单地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甚至和学校教育毫无联系的文化,不加任何改造,移植到校园当中;有的学院简单地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文化,不论是否符合现代社会需要,是否有过争论和惨痛的教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有的学院认为只要做几次讲座,搞几次活动,就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标志,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和推进,缺乏后续发展的动力支持。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一是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离开了学生的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二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畅通渠道聆听学生的利益表达。有的高职院校,为某一文化活动,让上千学生停课排练,视学生利益于不顾,严重地践踏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足取;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的发展成效作为检验的标准。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成功,其最终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学生。学生毕业后,校园文化有没有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高职生活有没有成为学生不可忘却的回忆,有没有在岗位上实践了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理念,才是校园文化的检验标准。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如果校园文化是崇尚道德和技能,而教师对此毫无意识,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要想真正建设这样的校园文化还是困难的。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校园文化深入个体心灵,实现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升华。三是校园文化受益者不仅是学生,还应该是教师,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为广大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也只有这样的校园文化,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