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15 09:28: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妇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1

相较于医院其他各个科室,妇产科的主要特点包括多急诊、高危险、多夜诊、高病床周转率等,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1]。怎样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管理的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是妇产科必须重视的问题。该研究主要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护理安全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6.2±4.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6.5±4.1)岁。另外两组分别选取2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7.2±3.1)岁,对照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7.5±3.4)岁。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仍然按照以往模式进行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安全管理中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2.1建立护理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标准并不断完善在妇产科选调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每名护理人员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范围进行确定,保证落实到人,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开展讨论商定规范的护理工作流程以及其他各项制度及规章。保证护理服务能够有序进行,减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升护理管理的安全性。另外如果出现护理纠纷情况,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明确是否为护理人员工作失误,及时改善错误,避免二次出现。1.2.2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当前患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对医院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患者不断提升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护理技能,保证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科室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并且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定期邀请专家开展专业讲座,从各个方面促进护理人员护理知识水平以及护理技能的提升。1.2.3做好产房管理工作制订详细的产房管理相关制度,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制度中的不足,给予相应改善。另外要加强急救宣传,使护理人员了解到急救的重要性以及正确配合方法,了解急救中包含的护理流程以及内容。建立产房交接流程,做好实时监督,做好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管理工作。1.2.4做好妇产科急救用品、药品及护理设备的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妇产科各类用品、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确保所有药品、物品以及设备一直处于最佳预备状态。选派专业人员对护理设备进行管理,确保设备运转的正常,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对于用完的急救药品以及物品要及时补充,确保充足,方便随时取用。另外对于使用的各类药品、物品以及设备要做好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据可循。1.2.5做好护理记录管理工作护理记录对于护理服务非常重要,通过将护理过程、护理内容详细记录下来,能够方便定期检查,了解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医疗纠纷解决的参考依据[2]。做好护理记录管理,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必须依据正确格式做好护理记录,不允许随意涂改或者漏记,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选派专人做好护理记录的管理,包括归纳以及存档。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后科室内新生儿中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新生儿临时或长时间的手圈、胸牌脱落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利用该院患者出院反馈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方法、护理内容几方面,每项得分25分,总分100分,以60分、80分为界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根据该院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标准共有16项护理人员应该做到的检查内容,每项内容得分为5~10分不等,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方法

该文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观察组100名新生儿中发生手圈丢失的1名,胸牌丢失有1名,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对照组100名新生儿中手圈丢失的4名,胸牌丢失有7名,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1%。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9,P=0.0098<0.05)。

2.2护理质量比较

管理后两组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情况比较[(x±s),分]2.3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488,P<0.00)。见表2。

3讨论

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①客观方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护理技术水平较低,统计发现,大多数护理纠纷及失误都是因为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被认为出现护理失误[3-4]。另外急救药品、物品缺乏,设备落后都可能影响产妇抢救效果,危害母婴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护理安全事故出现。②主观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对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进行准确评估,所以护理中出现缺陷的可能性会增加。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较高责任性以及护理主动性,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产后护理,监测胎心,因此可能影响产妇分娩。该研究观察组通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仅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11%;同时实施质量控制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为(97.61±10.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10.27)分;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7%,明显高于对照组71%(P<0.05)。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有助于保证护理管理的安全性,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白雅娜 单位:郑州市中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孟庆云.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和防范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0):158-159.

篇2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90-0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紧急性、危险性的特点,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进而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1]。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负责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其中护士9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统计其学历水平,大专16名,本科4名。 开展本研究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未进行过正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同时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未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护理,将护理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后进行护理,将其护理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手术、上环取环手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首先,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门诊手术室的消毒制度、卫生制度等,并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镇定自若,减少事故发生率;再者,要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从护理实践操作中进行严格防范,主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的使用效率;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一般要经常对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检查,特别是做好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的保管工作,严格贯彻无菌操作,减少术中感染概率[3]。

观察评价方法: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统计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且比较前后两段时间,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掌握情况,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本组20名护理人员中,仅有13名具有风险防控意识,占65.0%,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19名护理人员具有了风险防控意识,占95.0%;此外,在没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8.3%,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差,仅为73.3%,但是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为1.7%,护理满意度也提升至96.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使得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4]。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就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5]。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确实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后,不论其护理风险防控意识,还是临床护理质量,都较之前发生显著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资料,认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其一,可以规范妇科手术室护理规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消毒制度、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制度,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二,进行风险防控意识教育,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规避;其三,通过细化常规护理的模式,多注意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降低护理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升笔者所在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显著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付礼芳.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10):357.

[3]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4):119.

篇3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3-0062-02

妇科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比例较老年患者的比例相对要低,但因为妇科患者在进行妇科检查及部分治疗时需在妇科检查床上进行,所以,发生坠床及跌倒的比例也相应的要多。患者坠床或跌倒是非故意事件,指人体从高处坠地或起床及行走时突然倒地。本文就妇科发生坠床及跌倒事件13例进行原因分析,以寻求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1 风险因素分析

2005年至今,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患者中发生坠床或跌倒的13例,其中坠床的6例,占46.15%,跌倒7例,占53.84%5受伤的5例,占38.46%,未受伤的8例,占61.53%,引起的原因有环境、设施的因素,有自身的因素,有医护的告知因素。

1.1 环境、设施因素 由于环境设施安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安全,妇科的部分检查及治疗均需上检查床才能进行,大多数女性上妇科检查床都不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但部分检查者存在恐惧心理;另外,妇科检查床、踩脚凳的稳固性;住院病人上卫生间的距离、体力、病区通道是否通畅和足够的照明、地面湿滑或下蹲时间较长突然站立等因素也可造成坠床或跌倒。

1.2 患者身体健康的问题 自身存在与妇科疾病无关的疾病,如梅尼尔氏综合征,单纯性晕厥,手术后体质弱,疼痛,性低血压,癫痫发作等;或妇科疾病的原因如疼痛、阴道流血较多的患者,在上检查床时没有人在旁边搀扶或将之抱上检查床,均为发生坠床、跌倒的高危患者。

1.3 医护人员对坠床和跌到的防备意识不强 由于病人在就诊或入院时,医护没有对病人做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评估,因此防备意识较薄弱。对于需做妇科常规检查的,或需进行手术操作的病人,医护要告知在上检查床时要站稳、坐稳,检查后可能会因为疼痛或高度紧张,下床时易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我们有4例患者跌倒就是因上下检查床时医护没有告知所造成的。有2例患者手术操作后在检查床上休息的时间不够而下床,医护又没有意识到会坠床,患者猛然起床后即坠床。还有7例因手术后身体虚弱下床行走中及上厕所久蹲后站立跌倒。

1.4 药物的作用 现计划生育手术需要做无痛人流、无痛清宫的人越来越多,由于药物的原因,手术后乏力、头晕、嗜睡等也增加坠床及跌倒的风险。

2 制订坠床、跌倒的防范措施

2.1 根据就诊病人的病情及环境设施情况,及早识别有坠床或跌倒风险的患者,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有助降低坠床及跌倒的发生[1]。患者在入院后及时作出评估,评估有危险因素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住院期间动态评估发生坠床及跌倒的风险,随时提醒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因健全的基础设施是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醒目的安全标示、温馨提示是预防坠床、跌倒的重要环节。妇科检查床一定要平稳,挂钩一定要卡牢,上床踏脚凳要平稳。结实,对于需要用平车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车轮锁是否起作用,卫生间要防止地面积水,妇科检查室、治疗室、计划生育室要将电线归顺到较隐蔽的地方,不要有电线在检查床周围拉过。

2.2 做好入院后坠床、跌倒的宣教工作 预防患者坠床、跌倒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医生、护士、保洁员共同参与,每位新入院的患者在入院时及检查前医生及护士均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妇科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可以说每一位病人都需要

做一次或几次妇科检查及治疗,首先要消除对妇科检查及治疗的恐惧心理,另外提示患者要预防在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坠床或跌倒的安全教育,检查床及治疗床头或踩脚凳上要贴上醒目的:“请站稳,防止跌倒”的标示牌;妇科小手术室,计划生育手术室,也在醒目的位置或在手术室外墙贴上温馨提示:妇科小手术,计划生育手术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或下腹疼痛,手术中要配合医生的操作,手术后要卧床休息10~15分钟,在医生或护士允许的情况下才能由护士搀扶下床,住院病人要由护士搀扶或平车推至病房,绝不可擅自下床,以免发生坠床或跌倒。每天查房时对于手术后的病人特别是卧床时间较长,第一次下地的患者,要提示先坐起10-15分钟,在旁人的协助下再下地走动,或及时提出要医护人员帮助。

2.3 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减少坠床及跌倒事件发生 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重要主成部分,是评价医疗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同样病人安全管理在新形式下也是医院管理优劣的重要指标。妇科病人不同于其他科的病人,由于妇科检

查及治疗的特殊性,加上妇检床较一般床高许多,一旦发生坠床后果很严重,因此,要建立健全病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建立规范化的医疗管理程序,提高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防范坠床及跌倒的意识,建立预防坠床及跌倒预案及应急预案,对于可发生坠床及跌倒的环节要制订相应的规定及要求,从更本上杜绝坠件的发生。

无论是妇科门诊还是住院的病人,发生坠床或跌倒这一意外事件,都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如果只损伤皮肤及皮下,经医院赔礼道歉及解释还有可能化解矛盾,如损伤关节、骨骼、五官等就很难用解释、道歉来化解纠纷,有时甚至要走法律程序来解决。因此,妇科门诊及病房的医务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坠床及跌倒的风险评估,在重要环节及位置张贴醒目的标志,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安全。当下无论是我国卫生组织还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病人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持续质量改进,改善患者安全是不良事件管理的目标[3],这也符合我国卫生部提出的10个患者安全目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9个患者安全策略之一。创建病人安全文化,建立病人安全新理念,是我们每个医疗机构和每位医务工作者须高度重视和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7-02

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成为了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方法。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是经上肢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导管的尖端位于上腔静脉,采用留置PICC不仅减少了病人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肿瘤病人化疗方案安全、按时、准确无误地进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保护了血管,减少了局部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然而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具有风险[1]。因此,作为新技术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留置PICC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我科在2008年~2010年对318例妇科肿瘤化疗病人采用PICC技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留置PICC的病人318例,其中宫颈癌97例,卵巢癌86例,绒癌及恶葡135 例,年龄12~73(43.58±5.34)岁。贵要静脉置管218例,正中静脉置管61例,头静脉置管39例。PICC留置时间12~32(20.54±2.54)周。1.2PICC导管材料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

2 结果

置管的318例患者中,导管堵塞 21例占6.6 %;机械性静脉炎18例占 5.6%,未发生导管感染、血栓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脱管、断管等现象。

安全管理

在妇科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中,我们创建病人安全系统,建立安全组织管理机构 ,制定病人安全的目标,三级管道安全管理监控网络、设立导管识别卡、设计安全护理工作制度、流程、规范 ,监督病人安全护理执行,评价安全管理效果,制订导管管理手册、建立导管并发症报告系统,预防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及组织培训与考核等系列管理方法。

一、PICC留置导管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的安全管理

1.履行签字制度 护士在操作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留置PICC导管的优点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在病人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允许病人及家属做出选择,并执行签字制度,在“深静脉穿刺置管协议书”上签字,并留做医疗档案。

2.严把准入关

2.1 PICC专职护士的认定 接受过省级以上PICC操作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且具有护师以上资格的护士才能进行,这类护士还要不定时接受PICC相关知识、实际操作与病人沟通及应急处理等综合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成为PICC专职护士。

2.2 病房护士的培训 由专职护士采取专题讲座、操作示范等方式培训病房护士。培训内容包括相关解剖知识、PICC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发症(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移位与脱出等)的观察及处理、导管敷料的更换时间及方法、封管的方法。通过培训,使病房护士都能够进行PICC的维护及管理,更方便快捷地为病人服务。对发现的问题可在每周例会上予以讨论规范。

3.规范操作流程,建立质量标准 根据本科情况,参考相关文献,建立了PICC置管操作流程、导管维护流程,完善相关护理记录和归档资料,包括: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置管记录、导管维护记录、出院病人跟踪和随访记录。

4.PICC导管并发症的安全管理

4.1 静脉炎 当穿刺点上方顺血管走向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或伴有条索样硬结,可确诊为静脉炎。根据静脉炎的不同种类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机械性静脉炎较常见,发生在置管1周内,可使用热敷,抬高上臂,湿敷如意金黄散[2]。

4.2 导管阻塞 首先检查是否因导管被折曲、脱出、移位,及时予以调整,是否因冲洗或封管时不够正确充分。临床采用脉冲冲管,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所在。另外通过回抽法、肝素再通法、尿激酶溶栓法疏通部分因静脉血栓形成的阻塞。

4.3 感染 患者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伴体温升高,可确诊为PICC导管引起的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加强局部护理,若治疗与护理无效则应采取拔管处理。318例患者无一例感染。

二、PICC留置导管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安全管理

通过对留置PICC患者问卷调查,了解肿瘤患者在留置PICC后最担心的问题为置管后的维护,特别是患者化疗间歇期出院回家后,家距大医院较远的农村患者比例更高,因此,建立PICC后期维护安全管理在化疗间歇期非常重要。

首先,患者在院期间就要做好安全教育。术前根据病情及治疗情况,让病人了解PICC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如何降低并发症。重点强调置管的必要性,使病人了解PICC不仅能够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或组织坏死。

同时,介绍病人与病区内已接受PICC的病人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对PICC的了解,消除各种顾虑。术后告知病人不同的穿刺部位,应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及不同的活动度;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活动应禁止,哪些活动采取一定的保护防范措施可继续进行。其次,出院前由PICC护士为病人讲解留置PICC导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联系方式,发放PICC家庭护理手册和注意事项。最后,出院后加强对病人的跟踪、随访,必要时上门随诊。

3 结论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保证了化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导管护理的安全管理对策是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 and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throughout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ervix neoplasm.Methods 195 cases of cervix neoplasm underwent radiotherapy in vitro plus intraperitoneapl,accompanied with more mental care,health education and dietary instruction,more intensive care of radioactivity rectitis and cystitis.The safety management was specially focused.Results All the 195 cases achieved effective central through radiotherapy and intensive care,with radiation complications remittent.Meanwhile,the nursing staff’s self-protecting concept strengthened.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radiotherapy are effective.

【Key words】 cervix neoplasm;radiotherapy;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的方法应用最普遍,其适应范围广,疗效好[1]。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对放疗病人加强护理及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3年7月~2005年6月收治的195例宫颈癌放疗病人的护理及安全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宫颈癌病人195例,年龄23~82岁,平均52岁。全部病例经病理确诊,其中鳞癌180例,腺癌15例,梅毒(+)10例,HCV(+)1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放射治疗配合高剂量率192铱近距离治疗机行近距离腔内后装放疗。体外照射方法: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全盆腔和宫旁照射,一般每次2Gy,1次/d,4~5次/周,共10~15次。腔内后装放射治疗方法:采用高剂量率遥控192铱近距离治疗机行近距离腔内放疗,一般每次6~10Gy,每周1次,总剂量为30~40Gy,腔内照射的当日不做外照射。其中辅以顺铂(DDP)化疗增敏40例。

1.3 结果 195例宫颈癌病人接受体外+腔内放射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后,除1例因经济拮据,出院在门诊继续腔内放疗外,其余均在病房完成放疗计划。5例发生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2.56%,2例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1.03%,经保守治疗和药物灌注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好转出院,无交叉感染发生。同时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所提高。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多数患者对“放疗”缺乏了解和认识,治疗前应简明扼要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效果、优越性、疗程、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见处理常识等,并签《放射治疗知情同意书》,发放宣传小册子《放射治疗常识指南》供其阅读,让他们有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放疗计划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消除对疾病和治疗的恐惧紧张心理。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进行个性化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护理知识传授,介绍治愈病例,增强抗癌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营养和饮食护理 宫颈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直肠是最易受损伤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腹胀,故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低纤维饮食,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糖、豆类、碳酸类饮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严重腹泻者,需暂停放疗,检测患者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的体征,通过吃水果、喝饮料、肉汤或静脉补液补钾等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

2.3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照射野皮肤可出现红肿、干燥、瘙痒、脱皮或溃烂,放疗前应向患者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皮肤反应的重要性。嘱其保持照射野画线的清晰,穿全棉、柔软、宽大透气的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局部皮肤不要搔抓,脱屑切忌用手撕剥,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保持外阴、腹股沟清洁干燥。

2.4 阴道冲洗的护理

2.4.1 阴道冲洗的重要性及目的 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绝大部分为中、晚期,均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随着癌组织破溃可产生浆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组织脱落坏死继发感染,则出现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因此阴道冲洗是宫颈癌患者在每次体外放射治疗后和腔内放射前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阴道冲洗的目的:清除坏死、脱落的组织,减少感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避免阴道粘连,以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退;同时能清除放疗后坏死的组织,提高放疗敏感度,预防盆腔腹膜炎[2]。

2.4.2 冲洗的方法 放疗前首先进行健康宣教,告诉每位患者阴道冲洗的作用及对放疗的影响,让他们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冲洗。我科一般患者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1次,对分泌物多、异味浓的病人,每日阴道冲洗2次;对大出血者禁冲洗。冲洗时动作要轻柔,冲洗压力不宜过高,温度要适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2.5 腔内放射治疗的护理

2.5.1 放疗前 按妇科手术前常规准备。放疗前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阴、阴道冲洗,冲洗要充分、彻底,减少盆腔感染的机会,预防阴道粘连。

2.5.2 放疗后 (1)注意病人排尿情况,排尿困难超过4h者需导尿;(2)观察阴道有无出血、渗血,若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大量出血,甚至晕倒,应立即给予卧床,阴道填塞明胶海绵或碘仿纱条;必要时使用止血剂、输液、输血,并作好抢救准备;(3)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注意预防盆腔炎发生;(4)坚持每日阴道冲洗1次,以清除坏死脱落的肿瘤组织,提高放疗的敏感性。

2.6 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与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早期并发症之一,通过减少阴道A点的照射剂量可使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放射性直肠炎按严重程度可分轻、中、重3度。发生率因治疗方式及放射总剂量不同而有差别,约10%~20%[4]。其预防与护理措施:(1)病人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甚至直肠充血、溃疡而导致血便。应配合医生拟定个体放疗计划,通过适当调整,使子宫位置前移。进行腔内治疗时要保持直肠空虚,有利于阴道填塞,减少直肠的辐射受量。(2)对急性直肠炎应立即停止放疗,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口服,3次/d,或每晚保留灌肠;腹泻次数多,口服易蒙停,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3)严密观察大便的性状、腹痛的性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了解贫血程度,贫血严重者应少量多次输血,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

2.7 放射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 放疗可引起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晚期放射性泌尿系统并发症以放射性膀胱炎最常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血尿,可造成严重的贫血,除消炎、止血、解痉、矫正贫血治疗外,可行局部止血处理,必要时行膀胱造瘘术。总之治疗棘手,其发生率2%~10%[4]。其预防及护理措施:(1)在实施盆腔放疗前,嘱病人排空小便;腔内放疗时,在阴道内填塞纱布,以增加放射源与膀胱间的距离,减少膀胱受累。(2)轻、中度急性放射性膀胱炎,主要采用保守疗法:嘱病人每天饮水1000~2000ml,及时应用抗感染、止血及对症治疗,以缓解膀胱刺激征;每次排尿后注意外阴及尿道口清洁,防止逆行感染。重度出血者输新鲜血,纠正贫血,改善全身情况。(3)重度放射性膀胱炎反复出现肉眼血尿者遵医嘱用:庆大霉素24万u+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嘱病人排尽尿液后灌注,勤翻身、改变,使药液充分接触膀胱内壁,消炎、止血,促进上皮组织修复和黏膜愈合。

2.8 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放疗可引起病人血液系统的变化较多,主要因放射线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所致,这与接触放疗的剂量、次数、照射面积有关;辅助化疗增敏亦与抗肿瘤药物副作用有关。因此放疗病人每周应化验血常规1次,根据不同症状及时对症处理,如口服维生素、利血生、复方阿胶浆等,必要时输成分血和升白细胞治疗。

2.9 出院指导 出院前制定指导计划:(1)保持阴道清洁,教会病人阴道冲洗的方法、适宜的冲洗液温度、冲洗头放入阴道的深度,转动冲洗头冲洗;(2)合理饮食,注意营养;(3)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休息;(4)性生活指导,保持生存质量;(5)定期随访。

3 安全管理

护理管理是日常护理质量中的重要部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5]。

3.1 高度的责任感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1)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住院及治疗环境,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护理质量。(3)正确执行医嘱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坚持“三查七对”制度,是一种有效的防范程序。(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预防交叉感染。(5)放疗后,定期监测血常规;腔内放疗后注意观察病情,预防阴道大出血发生,并作好抢救准备。

3.2 严格管理是放疗安全进行的保障 (1)每位放疗病人在放疗前签《放射治疗知情同意书》。(2)了解妇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由于妇科病人的特点,护士在日常工作的很多操作中不可避免较多地接触到血液、分泌物、体液。我科部分宫颈癌病人合并梅毒、丙肝等,应注意防护。(3)加强管理与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是减少职业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护士长要将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作为管理职责的一部分,加强职业损伤防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主动防护意识,建立完善操作规程,督促检查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操作,从根本上减少职业感染血源性传染疾病。(4)护理操作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体液、排泄物等操作时,戴手套是十分必要的,手套可起到屏障作用。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最容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人群,如经皮肤接触[6]。戴手套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物质的接触,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既保护了患者也保护了自己。(5)采取有效隔离和自我保护措施。无论什么病人,只要手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就一定要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和安全防护的最经济而有效的手段。(6)意外暴露后的处理原则:接触到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立即清洗局部。锐器伤后要立即挤血(从近心端挤向远心端)+清水清洗+碘伏消毒,并检查患者的检验报告单[7]。必要时采取针对预防措施并立即通知医院感染科,请专家评估,必要时接受医学观察及可能的预防性治疗。

4 讨论

体外+腔内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由于射线辐射的影响,使子宫邻近器官造成损伤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放疗前、后的全程护理和安全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及时、正确、有效、仔细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组病人除5例出现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2例发生放射性膀胱炎外,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也无交叉感染的发生。病人得到高质、优效、安全的护理,减少和杜绝了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最终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也大大增强。

1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98.

2 胡显玲.221例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的护理.福建医药杂志,2005,27(1):155-156.

3 李荷连,何津.宫颈癌治疗方法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42-144.

4 王伊洵.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相关问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7):391-393.

篇6

近年来,安全管理成为了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建设项目,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安全事故的高频发场所,因此,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也成为了众临床专家热议的重要话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择9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萍乡市上栗县妇幼保健院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42.41±5.76)岁,其中有26例妇科手术患者,14例产科手术患者及5例儿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8~64岁,平均(43.42±5.59)岁,其中有25例妇科手术患者,15例产科手术患者及5例儿科手术患者。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为手术患者,且排除手术禁忌及意识障碍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在医生的指导下,指导患者用药或进行药物注射;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情况,并积极地传递手术工具,主动为医生擦拭汗水;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入病房,对其进行临床护理。

1.2.2试验组

患者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进行观察,详细的观察指标包括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和纠纷率较小,满意度及质量评分较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手术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差错率、纠纷率低于对照组,质量评分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我国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医院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故相关的临床专家认为,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极其的重要。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安全事故的高频发场所,因此,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也成为了众临床专家热议的重要话题[2]。安全管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及有决策的控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安全操作,减少护理安全事故[3],临床实践表明,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有效减少了护理安全事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4]。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5-8]:

(1)成立专业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指定专业的护理人员为小组责任人,由小组责任人对手术室护理的人员分工、工作内容作出具体的安排,并由小组责任人对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以进一步促进护理效率的提高,减少相关的安全隐患。

(2)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服务意识,护理技能专业性的提高,有利于减少操作不当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间接降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实行护理责任到个人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机制,成立专业的监督小组,对手术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对于表现积极,热情主动的员工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对于表现消极,态度恶劣及操作失误较多的员工,进行严厉的思想教育,情节严重者,可在全院通报批评。

(4)加强细节管理,在手术室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细节管理,例如可采用铅屏作为保护屏风,以减少仪器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定期对手术设备及室内环境进行消毒,进入手术室时,佩戴好口罩,穿好无菌防护服,最大程度地减少细菌的蔓延。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护理纠纷率及护理差错率,进一步促进护理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并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及口碑,故该管理模式值得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9-50.

[2]张岚,马淼,何碧莹,等.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5(12):3556-3558.

[3]何春艳,屠晓微,李佳育,等.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0):164-165.

[4]胡素芬.手术室医疗护理缺陷分析及安全管理策略[J].当代医学,2012,18(6):44-45.

[5]倪佃芳.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67-68.

[6]蒋桂香.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31):33.

篇7

妇科病房主要收治对象包括孕产妇、生殖系统肿瘤、妇科炎症等疾病患者,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风险因素较多、患者担忧疾病预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且妇科疾病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较差,并存在复发可能。常见妇科炎症疾病均与患者生活卫生习惯、饮食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研究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基础上,依据其身心需求制定护理计划,积极满足患者生活需要,提供疾病专科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在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治疗、协助检查、围手术期护理、康复锻炼、心理沟通等[1-2],注重为患者加强健康指导,重点强调疾病诱因、告知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要点,进行生活指导。现将本研究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4年3~12月间收治的30例妇科病患者,作为普通组,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40.2±9.2)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异位妊娠11例、子宫肌瘤15例、卵巢囊肿4例;于2015年2~11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41.0±9.1)岁,上述疾病类型分别为10、14、6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本次研究;均因疾病住院治疗;患者具有较好沟通能力,可配合调查;需排除机体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排除生存期限<1个月的患者。

1.2护理管理

普通组患者接受临床一般护理服务,包括及时为入院患者提供检查服务,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整理床单位,介绍院内环境,明确诊断结果后及时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倾听患者主诉,告知治疗方式,评估患者现存及潜在风险因素,做好安全评估工作。加强护患沟通,及时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协助完成相关检查,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工作[4]。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包括:(1)科室护士长应成立科室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科室骨干医护工作者,围绕护理服务全过程十四条,建立分级护理责任制度,做到分层管理,护士长应合理安排科室值班,保证每个班次工作人员实力均衡,保证护士有足够休息时间,护士长应在科室宣传24h负责的工作理念,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由责任护士负责一对一护理,提供入院-出院期间全程护理服务。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宣传人文关怀护理精神,鼓励护士多与患者保持沟通;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记录情况,要求按照标准填写,避免失误[5-6]。(2)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应及时询问患者主要身心需求,并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变换、伤口护理、用药指导,及时协助患者离床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积极评估患者病情表现提供对应护理服务。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运动疗法、中药泡脚等方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用药时护士应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避免出现给药错误等情况,为存在不良情绪患者进行语言疏导,同时与家属保持联系,保护患者隐私,做好出院指导,及时为患者提供随访服务。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管理制度满意度评价

统计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患者对于科室护理管理制度表示满意,主诉身心需求得到满足;一般:提出改进意见;不满意: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产生医疗纠纷;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7]。

1.3.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

科室应自制质量评分表,主要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单项指标均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8-9]。

1.3.3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

科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包括坠床、用药错误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

普通组患者对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满意度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基础护理服务、安全防护工作、护理文书、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普通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研究组为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评估

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1±2.03)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8.53±2.10)d,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

3讨论

分析妇科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因素有以下内容:(1)患者年龄因素,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出现坠床等,与家属看护不周及医护人员巡视次数较少等因素有关,另与医护人员自身护理责任心不强、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较低、遵医意识较差、因疾病治疗导致的不良情绪、医患沟通较少有关。(2)治疗手段,因患者体质、手术因素、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患者心理情绪[10-12]。针对上述因素及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此种护理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全面无缝隙护理过程,以患者机体健康及身心感受等作为护理目标,做好院内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治疗环境,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帮助患者住院期间提供治疗服务,加强护患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本次研究中在科室实施分级责任制护理管理制度,护士长实施层级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为患者提供整体责任制护理,针对患者病情特点,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加强健康指导,提出护理诊断,分析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注重提高围手术期心理干预,重视患者主诉,提高优质护理,积极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安全管理,护士应按照标准记录护理文书,提供生活护理,护士长应定期监督科室工作环节,提出护理改进意见,科室人员增加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在科室增加安全设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3-1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概念意指护士不断进行科室常见疾病、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沟通方法等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住院期间主要身心需求;本次研究中为妇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包括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巡视次数,及时为入院患者分配责任护士,提供全程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评估,了解其疾病现状,根据治疗方式、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心理现状等制定护理计划,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针对科室疾病患者加强护理管理,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疾病恢复作为护理目标,护士长针对妇科患者疾病特点、年龄、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健康需求等因素,加强管理,了解患者住院期间需求,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期间优质护理,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大部分患者均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作者:郑丽娜 叶巧仪 巫丽娟 陈施方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

[参考文献]

[1]张阳凡,范植蓉,肖正安,等.小组周负责制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6):98-99,102.

[2]杨智敬,罗捷,邓媛,等.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33-2236.

[3]朱芳霞,张华伟,王素侠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40-2043.

[4]徐显.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33-134.

[5]郭雅梅,曾晓萍,冯志英,等.优质护理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3):148-149.

[6]李芳琳.老年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26-328.

[7]符宇,甘芳.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8):3095-3096.

[8]戎明梅,侯樱.自主一体化全程护理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22):2781-2782.

[9]崔荣琦.新型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9):102-104.

[10]徐冬艳,赵敏,惠兰,等.基于认知理念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情感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9):658-660.

[11]陈红梅,彭燕,张莹,等.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81-82.

[12]张宏艳.综合预防管理在降低妇科手术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应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6):747-749.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与医疗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产科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主要针对女性妊娠与分娩过程。产科是高危险的科室之一,它具有急诊多、任务重、时间紧、病情复杂、预见性低等特点[1]。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科的护理工作与母婴的健康密切相关,如发生医疗纠纷会严重影响医院声誉,阻碍医院的发展。为了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应重视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加强质量监控及预防对策。现对我院产科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范对策。近年来无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报告如下。1 安全隐患

1.1 医院条件与管理的欠缺

1.1.1 科室设置不合理 由于医务人员及病房不足,医院未能把妇科与产科分开,病房分区不明确,产科妇科交叉在一起,容易交叉感染,不便于护理管理及婴儿安全管理,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1.1.2 病房基础设施落后 基层医院住院部还未安置电梯,给病人的转运增加了一定难度,转运过程中给家属也带来了麻烦,容易产生纠纷。病房内设备不齐全,无供热水设备,部分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床位较少,病人多,供应不足,这些都引起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不信任。对护理工作开展极为不利。

1.1.3 护理人力资源欠缺 管理层的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护理人员可调配的资源有限。护理人员精力透支,影响了护理质量。

1.2 护理人员方面

1.2.1 护理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医院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过大,以及院内护理人员轮转过于频繁,专科护理人员流失。低年资护理人员较多,经验不足。

1.2.2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未认识到护理文件的严肃性,对护理文件未做到及时准确记录。如婴儿性别,部分产妇及家属比较敏感的问题,医护记录不符,或者记录潦草、涂改等。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1.2.3 专科技术不熟练产科是一个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科室,分科不细,护理人员流动性过大,低年资护理人员多,都会对专科知识及专科技术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能应急处理产科问题。

1.2.4 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以及健康教育不到位 对婴儿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刚出生的婴儿卧位不合理,防盗意识不强。对产妇及家属宣教不到位,如产前产后的休息、活动、饮食,术前术后的指导问题。

1.2.5 压力大 产科具有急诊多、任务重、时间紧、病情复杂、预见性低等特点,班内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当班工作,易导致护理人员产生巨大精神压力。

1.2.6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未能针对性地对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措施,如产妇或者婴儿的各种检查治疗前的解释工作,及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的工作仅是应付式的执行。

1.3 产妇与家属因素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部分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家属及产妇对婴儿高度关注,对母婴一些反应非常紧张,对各种医疗护理操作非常敏感。因此,对护理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防范措施

2.1 改造环境,改善基础设施 患者住院环境的优劣情况不仅能影响产妇的心情,也对母婴安全有重要影响。联合后勤人员把病区环境进行改造,起码做到产科妇科病房分开。改善病房基础设施,床单元坚固,地面防滑,走廊畅通,增加供热水设施等。

2.2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产科不同于其它科室,产科包含产房,分流了部分护理人员,所以产科需要配置更多的护理人员。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2.3 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稳定护理队伍 科室人员相对固定。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留住专科护理人才。

2.4 合理排班,保证母婴安全 实行“分组工作,分床到人,包干负责”组长带班制,把工作任务作出合理的划分,安排每一个护士管理3-5个产妇。负责完成各个分管产妇的治疗、生命体征的监测、产程的观察记录,严格对待晨间与晚间护理以及做好健康教育等工作,这样才能让产妇得到全面、全程、连续性的优质护理服务。一般情况下,由组长监护高危产妇。管理层次要分明,每班都要合理的分配出组长、资深护士、初级护士。在生育高峰期,安排双人值班,保证护理安全。

2.5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 增强产科护士的法律意识,可以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2]。定期开展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双方利益。学习护理相关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医疗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护理人员在记录时,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如出生日期时间、产程时间、婴儿性别、体重等。母婴同室,加强婴儿监护和安全管理,防止过多过杂人员探视。

2.6 加强专科技术培训 产科的特殊性,产妇不仅是患者,一个产妇身系两条生命,产妇分娩生理时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以及产科风险的不可预见性。这不但要求护士有更多的耐心、细心,更需要熟练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分秒必争。定期进行“三基”基础护理知识及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如产科常见危急重症的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

2.7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卫生宣教 文化层次的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做到不厌其烦。消除来自于产妇和家属方的安全隐患。

2.8 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 科室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宣泄情绪,缓解工作压力。

2.9 加强护理质控,重视环节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护理质控体系,加强环节质量管理,护理质控及时反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做到安全防范防患于未然。

篇9

妇科临床护理主要由质量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三个部分组成。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都是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让患者出现法律法规外的各方面损伤和障碍甚至是死亡。妇科护理的对象相对特殊,从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工作中必须找到适当的工作方式才能正确有效的处理这些安全事故。下文将具体介绍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事故以及相应的避免方法。

1 目前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对护理安全事故的分析能够发现,临床上妇科护理工作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主要为责任事故、技术事故和质量事故。

1.1 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是护理人员因未按照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进行日常工作,导致患者服错药、换错药等安全事故,这类事故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15%。

1.2 技术事故

技术事故是护理人员因对工作熟练程度不够或对工作岗位操作流程经验不足,对患者采取反复的静脉穿刺、血压测量等并得到不准确结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这一类事故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10%。

1.3 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是护理人员因服务态度不积极主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这种事故在临床实际中最常见,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75%。

2 引起护理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

2.1 护理人员的自身原因

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其自身因素也就成为了护理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中将这些原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部分:

2.1.1 主观因素

容易引起护理安全的主管因素主要为以下一些原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风险意识薄弱、工作中对待操作流程不够严谨、工作时不够专心、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态度欠佳、对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等。

2.1.2 客观因素

客观上,近些年随着需要妇科护理的病人逐渐增多,医院的护理人员往往没有因此增加,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长期的疲惫和加班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厌倦感,进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部分医院对妇科护理工作的管理还不够科学和严谨,也在客观上加大了出现妇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2 其他原因

2.2.1 患者的原因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了解程度不足,对护理人员提出的要求和建议不以为然,这样的不配合对治疗和护理有很大影响。部分患者不遵守医院的相关制度,在住院期间擅自外出,也使得安全事故的比例上升。

2.2.2 实习护士的原因

实习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会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这些实习护士由于工作经验较少、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较为缺乏,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避免妇科护理安全事故的方法

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各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避免安全事故:

3.1 加强对妇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

从教育的层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于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给妇科护理人员灌输正确的护理理念和规范的工作准侧,通过这些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和举止,让他们正确的看待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问题;其次,要加强对妇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她们进行集中的培训和统一的学习进修;最后,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通过共同努力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确保护理工作过程的安全。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护理技能对护理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各大医院应当从两方面同时着手,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多进行理论培训,并且通过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实践知识和沟通技巧,提升他们的护理水平,改善护患沟通的基础,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建立常见病种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护理行为

妇科护理的过程中,有很大部分的工作是在一些常见病症上的,因此临床上可以建立一些常见病护理规范路径,将这些病症的护理过程和护理重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出院指导、出院随访等内容进行明确,从而降低护理人员因理论缺失或实践经验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

3.4 强化前瞻性控制,加强细节管理

前瞻性控制强调在护理造作之前消除护理风险。前瞻性控制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造作过程前对患者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并能够根据护士的能力和技术情况确定合理的护理方法。同时,应当对护理操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进行详细的监管,尤其对于实习护士的操作过程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把关。

3.5 加强对药品和设备的管理药品和设备是进行抢救的关键

对于部分急救药品和设备,妇科护理人员应当进行专人专管,对设备的状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时的检查和记录。对于妇科护理病房中的其他设备,也应定时进行检查和修理,以防这些设备在关键时刻出现意外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3.6定期检查,严格监管

为了保证妇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医院妇科的管理人员应当建立一套全面的安全监管机制,从各个方面对安全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和严格监管,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各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相信在业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下,妇科护理工作一定会发展的更加规范、和谐,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凌云.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34).

篇10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妇科手术医学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学护理管理工作由于其操作的直接性、工作的连续性及病情的动态性,在整个妇科手术治疗环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够采取优质的医学护理就会降低手术的效果,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一、妇科手术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

(一)妇女接受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不当导致大出血

由于剖宫产而导致的大出血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占据着40%。在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选择子宫切口位置的不当引起的,由于子宫是由纤维组织组成的,它的位置比较薄,在进行切口时容易出现位置的偏移,所以会造成切口向下或者是向上发生细微的差别,这就使子宫切口和预期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现象。

(二)妇科手术缝合技术不到位带来病菌感染

由于女性生理特殊,因此女性本身就容易患妇科疾病,这些疾病很多需要进行妇科手术。尤其是在手术后期进行缝合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病菌感染现象。这是因为在一些医院缝合技术的不到位,女性身体内部器官的的纤维组织非常的薄弱,这就对后期的缝合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医生有很高专业技术,还要求医生非常的耐心和仔细。同时也需要医疗设备的服务和保障。所以必须要重视妇科手术后的缝合环节,因为后期的缝合处理不当,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病菌的感染,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身体疼痛和一些后遗症,降低患者身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导致内分泌失调,而一旦病菌向其他部位扩散,将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三)术后阴道感染

对于女性患者妇科产后出现并发症,还有一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术后阴道感染所致。首先由于一部分患者本身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阴道感染,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不注意生殖器的卫生清洁,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在进行妇科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消毒的医疗器具造成感染。同时在治疗结束后不注意卫生的维护,使其感染越来越严重。而女性对于阴道感染往往因为保护自己的隐私讳疾忌医,这就给自己还有伴侣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在妇科手术中加强医学护理的措施

医学护理在妇科手术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其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以及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妇科手术中广泛采用医学护理来提高妇科手术效果。

(一)提升医学护理人员护理意识

通过选派护理人员到大型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召开护理人员会议,不定期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意识进行检查,对于表现优异的进行嘉奖,表现差的则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医院内部的基本业务强化培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护理服务理念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医患沟通协调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护理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是建立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排头兵,医护人员人员首先必须在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寻求治疗是很艰难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心。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在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主动、耐心、细致、贴心,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同时在不违反医院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放探视室,使患者尽可能与家属进行交流,减少患者在心理上的负担。

(三)成立专门的医学护理小组

建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医学护理小组,进而形成完善的临床医学护理管理体系以及护理监控管理体系。医学护理小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患者术后的情况等各类信息,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各类风险,找出安全隐患,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手段。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各自的医学护理职责,实行责任到人的负责机制,并且负责护理效果的分析及统计。

(四)制定各种医学护理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应该根据妇科手术的特点以及常见的突发风险因素建立紧急处理预案,如输液过程风险管理预案、输血风险管理预案、输液管堵塞或者脱落紧急处理预案、医疗药品短缺处理预案、预防烫伤/触电/高空坠落应急处理预案、突然停电/停水/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等。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处理应急处理的方法,并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不慌张,迅速处理。

(五)定期进行质量考核

每个医学护理小组制定出工作程序和基础护理定量评价的形式,定期征询病人,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根据工作计划严格管理,防止出现纰漏。按照医院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定期举办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对各个护理环节质量监控,以确保护理的有效实施。

结语:在妇科手术中加强医学护理工作建设,加强高危险的护理工作管理,对护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妇科手术的效果。在妇科手术前后会存在各种各样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而通过医学护理可以进一步降低这些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优化妇科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妇科手术医学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学护理管理工作由于其操作的直接性、工作的连续性及病情的动态性,在整个妇科手术治疗环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够采取优质的医学护理就会降低手术的效果,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1妇科手术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

1.1妇女接受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不当导致大出血

由于剖宫产而导致的大出血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占据着40%。在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选择子宫切口位置的不当引起的,由于子宫是由纤维组织组成的,它的位置比较薄,在进行切口时容易出现位置的偏移,所以会造成切口向下或者是向上发生细微的差别,这就使子宫切口和预期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现象。

1.2妇科手术缝合技术不到位带来病菌感染

由于女性生理特殊,因此女性本身就容易患妇科疾病,这些疾病很多需要进行妇科手术。尤其是在手术后期进行缝合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病菌感染现象。这是因为在一些医院缝合技术的不到位,女性身体内部器官的的纤维组织非常的薄弱,这就对后期的缝合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医生有很高专业技术,还要求医生非常的耐心和仔细。同时也需要医疗设备的服务和保障。所以必须要重视妇科手术后的缝合环节,因为后期的缝合处理不当,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病菌的感染,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身体疼痛和一些后遗症,降低患者身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导致内分泌失调,而一旦病菌向其他部位扩散,将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1.3术后阴道感染

对于女性患者妇科产后出现并发症,还有一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术后阴道感染所致。首先由于一部分患者本身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阴道感染,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不注意生殖器的卫生清洁,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在进行妇科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消毒的医疗器具造成感染。同时在治疗结束后不注意卫生的维护,使其感染越来越严重。而女性对于阴道感染往往因为保护自己的隐私讳疾忌医,这就给自己还有伴侣带来较大的影响。

2在妇科手术中加强医学护理的措施

医学护理在妇科手术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其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以及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妇科手术中广泛采用医学护理来提高妇科手术效果。

2.1提升医学护理人员护理意识

通过选派护理人员到大型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召开护理人员会议,不定期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意识进行检查,对于表现优异的进行嘉奖,表现差的则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医院内部的基本业务强化培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护理服务理念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医患沟通协调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护理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

2.2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是建立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排头兵,医护人员人员首先必须在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寻求治疗是很艰难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心。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主动、耐心、细致、贴心,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同时在不违反医院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放探视室,使患者尽可能与家属进行交流,减少患者在心理上的负担。

2.3成立专门的医学护理小组

建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医学护理小组,进而形成完善的临床医学护理管理体系以及护理监控管理体系。医学护理小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患者术后的情况等各类信息,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各类风险,找出安全隐患,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手段。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各自的医学护理职责,实行责任到人的负责机制,并且负责护理效果的分析及统计。

2.4制定各种医学护理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应该根据妇科手术的特点以及常见的突发风险因素建立紧急处理预案,如输液过程风险管理预案、输血风险管理预案、输液管堵塞或者脱落紧急处理预案、医疗药品短缺处理预案、预防烫伤/触电/高空坠落应急处理预案、突然停电/停水/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等。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处理应急处理的方法,并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不慌张,迅速处理。

2.5定期进行质量考核

篇12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力争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

(二)大力引进人才,补充后备力量。

(三)加强妇科设施管理。

(四)提升新生儿监护水平。

(五)完成化验室检验设备的更新及增设

二、工作目标

(一)做好医院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和临床新技术、新项目。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管理。

(五)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具体要求

(一)临床医疗工作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抓好“三基三严”培训和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妇幼保健工作:

1、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

 

2、加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3、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4、开展妇幼保健新业务。

 

(三)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医院文化建设。

 

2、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教育。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后勤供应。

 

2、逐步改善医院环境。

 

3、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4、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行政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与创新,抓好两个效益,保持医院稳步发展。

 

2、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继续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搞好宣传报道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

 

5、加强群团组织工作,丰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6、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业务管理

1、妇幼保健: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质量指标。

 

(1)保健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乡村卫生院、所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例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妇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2、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妇科: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同时充分利用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设备,开展对宫劲癌及艾滋病预防等妇科疾病的防治,确保医疗安全。

(2)产科:加强孕期监护,完善孕产妇管理,特别是高危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力争创建产科ICU,更好的发挥我院在全县孕产妇抢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化验室:按国家认证要求完成标准化实验室的改造,开展微量元素、电解质、细胞涂片、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新型化验项目;

(4)辅助科室:加强与临床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辅助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B超室开展乳腺超声检查;

(三)经济管理

1、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

 

2、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3、搞好院科两级核算,控制医疗成本。

 

4、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查”。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全力保障后勤供应。

 

2、完成医院搬迁协调及准备工作,争取搬迁项目早日开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