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06-15 09:28: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1

化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老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形成化学素养,发现化学的本质,培养化学思维能力。在以往的教育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背诵概念与原理上,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自然受到了影响。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有的物质性质没有掌握清楚,引发了很多笑话。比如有学生因“一氧化二氢”可能引发呕吐而呼吁禁止它;有学生因“二氧化碳”可能导致温室效应而认为其没有使用价值。随着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进行启蒙教育,重点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一、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已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在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构建。核素素养包含着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自主发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般包括化学思维、化学能力、化学信息素养与化学精神。化学核心素养的本质是育人,老师在化学素养的培养中,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要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理解其中的原理。初中学生刚学习化学,他们一方面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不具备化学思维。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化学课程的特点,在设计上多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化学中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具备化学素养,树立科学的态度,养成化学精神。

二、目前初中化学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在很多学生看来,化学属于化学家的研究范畴,与自己的生活关联性不大。部分学生虽然认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也不会过多研究化学,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同时,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化学,对化学还不是很了解。因种种原因,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不明显,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背诵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但是因学生没有与生活建立联系,导致学生在记忆过程中非常困难,即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记住,如果长时间不用,也会很快忘掉。另外,学生对教材中的很多物质都不认识,教材中的化学现象都是学生生活的反映,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记住了其化学性质,但是很难在生活中应用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很难用化学知识解释。初中学生的基础薄弱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

(二)缺乏学习氛围化学体系非常庞大,但是初中化学课程开设得比较晚,与其他科目相比,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非常少。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们掌握,但是部分老师在升学的压力下,教学心态比较急躁,他们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总结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学生根据老师的计划学习,导致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在课堂上,老师以教材为主,带领学生们学习一些浅层次的东西,不断灌输化学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实验教学则没有充分利用[1]。众所周知,化学离不开实验,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但是部分学校因实验器材设备的缺乏,学生们无法进行实验操作。另外,部分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想在实验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初中化学课堂本应该发挥启蒙作用,但因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没有灵活性。

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启蒙教育措施

(一)培养化学意识与观念在化学启蒙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就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与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化学思想是学生认识物质的重要基础,学生们通过化学学习,化学理念便慢慢养成了,对各种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便会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通过常见的一些物质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用化学的思想去解释造成各种问题的原因。比如,在学习“燃烧”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蜡烛燃烧的反应,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蜡烛燃烧会产生什么样的物质呢?”学生们在下面思考开了,老师接着提问:“蜡烛产生的这种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老师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发现化学中的每一个现象都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这种方式不仅会让学生们明白化学反应的规律,还会让学生树立化学思想与观念,这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也形成了。

(二)培养化学思维与能力虽然初中学生在初三才开始学习化学,但是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启蒙教育中,老师仅仅是引路人。因此,老师要发挥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们的思维在探索中得到开阔。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用化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2]。例如,在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中,为了探讨氧化铜是否已经消耗完,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不仅会增加,还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到达真正启发学生的作用[3]。

(三)培养化学学科精神初中化学属于启蒙教育,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物质的结构与形式,最终的目标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学科精神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化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们看到化学对我们生活的贡献。为达到教学效果,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树立科学精神[4]。首先,老师要用化学中的重要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通过门捷列夫、侯德榜等人物,让学生们了解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对化学所做的贡献,学习他们探索、坚持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其次,老师要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在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点时,老师要让学生们自己探索,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不断改变条件,总结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精神。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化学启蒙教育,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们喜欢上化学。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时期,学生们对化学的了解不多。老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们打好基础,通过引导,为学生打开化学的大门,让学生在化学的领域中主动探索。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生活的意义,让学生树立化学思想,并给学生创建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美妙,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宏林.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启蒙教育的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2018(10):31.

[2]丁丹丹.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启蒙教育的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8(001):15-19.

篇2

一、原电池教学设计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回顾知识、提出问题

水电解会分解H2和O2,而H2与O2点燃会生成水,那么H2和O2在常温常压下会发生反应吗?

做演示实验,在U形管中先电解水,去掉外加电流,把两个石墨电极连接生日贺卡,唱起了生日歌(学生惊讶),为什么?

设计目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已学知识,分析思考

根据已有经验比较下列反应,从反应速率、能量变化、反应类型、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等方面比较。

NaOH+HCl=NaCl+H2O Zn+H2SO4=ZnSO4+H2

氧化还原反应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组成,两者之间有电子转移。

设计目的:充分利用已学知识,体现学科特色

3.实验设计、学生动手

① Zn、Cu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Zn、Cu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③ Zn、Cu用连有电流计的导线连接,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④ Cu、C用连有电流计的导线连接,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第④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帮助学生对原电池的本质的理解,记录实验现象。

4.推理分析,自主讨论

通过宏观辨识和微观的探析,理解原电池本质这是学习本节内容最关键的一步。必须做好三点:一是设计有效的问题;二是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达到自主发展;三是归纳、总结、提高。

问题设计:

(1) 实验①Zn与稀硫酸反应的电子是如何交换的?

(2) 实验③有电流的产生,判断电子的流向,并说明H+能在铜片上得电子的原因。

(3) 实验①、③的电子交换有什么不同?

(4) 两个电极的作用是什么?说说如何形成闭合回路?

(5) 实验④为什么没有电流产生(或微小的电流)?那么形成电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6) 什么是原电池?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是什么?

(7) 对电极材料有什么要求?

讨论归纳:

(1) 原电池的概念

利用合适的材料作电极,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使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电流的装置。或者,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 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a.存在一个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b.选择合适的材料作电极

c.与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3) 电极材料的选择

由反应物的性质决定

(4) 原电池的正负极

失去电子(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得到电子(接纳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5.原电池的设计,实验论证

(1) Cu+2FeCl3=2FeCl2+CuCl2

(2) 2FeCl3+2KI=2FeCl2+I2+KCl

画出实验装置,电极反应,实验验证

学生获得成功感、快乐感、价值得到体现。

6.归纳与总结

微观探析,必须到位,如本节教学关键是:

(1) 形成原电池,必须存在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把两个半反应分开,有时必需用盐桥。

(2) 在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H+为什么移动Cu极,而不移向Zn极

(3) 形成闭合回路,必须在电极上有电子的得失

篇3

修订中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原来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并提升至更上位的学科哲学层面,凸显了化学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教育价值[1]。然而,如何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是高中化学教师当前最为关注并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求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目标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三维目标,核心是对教学文本中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转化)。

一、公开课的教师教学行为效度分析

本节公开课选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二第二单元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2],该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环节见表1。本节课基本以苏教版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从时间分布可看出,教学目标是纸笔测验中的高频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重点则放在以任务驱动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关试题的当堂练习,难点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完整规范的解决,课堂实施则贯穿从练习中发现问题、从教师点评中修正问题的教学思路。可以说,基于教师对学科教育的应试经验与功利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似乎合理有效,许多中学听课的同行也持肯定的意见。然而,笔者听完课后心里总感觉不能释怀的是,该节课到底该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什么?我们教师到底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的效果到底如何?

评价一堂课基于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评价的效标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准确,其定位依据是什么?二是贯彻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合理,其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三是课堂调控是否流畅,流畅的内涵是什么?四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辅助有否特色,特色的意义又是什么?因此,教学设计中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二、教材文本中知R载体的教育价值及功能分析

对教材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分析,首先应回归于课程标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内容领域的中学学习要求分成三个阶段。本节课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基础上,承上启下进一步“知道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为高中选修的进阶“认识这一原因可以为我们人类如何利用”打下基础。学习对象则是不分文理的所有受教育的学生。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该知识载体对本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从三个认识维度展开。

1.对学生世界观会形成怎样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依据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反应物与生成物两者的能量有差异,这些能量必然会通过宏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知道这一原因后,学会用一种简单的符号化方式将这一变化表征出来。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认识结果,会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科学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和视角的赏析与价值认同:世界万物万千变化的宏观现象,深入其微观探索,可以得到规律性认识,并且对于这些规律性,化学学科还能用特有的符号化方式进行表达。这样的影响,远比掌握某个具体知识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起化学反应总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微观视角并获得认知,从教育的本原来讲才应该是本节课最核心的目标!

2.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化学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已经具有了化学反应基本特征及其反应本质基本了解的知识。因此,借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类比与迁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化学反应总伴有能量变化的本质的探讨这样一个新认识,是该节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发展培养上的教育功能所在。课堂教学应该从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出发,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成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导致物质组成的改变,还导致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哪些宏观结果?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也能否用这种符号化的方式表达?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差异在哪?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串解决与演绎思维,逐步养成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习惯,完成学科素养有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这种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认知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它远比知识的记忆来得重要。

3.学生能够掌握哪些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

该节课的核心是如何认识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的认知培养和能力培养,核心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自我建构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与化学方程式有不同的要求,其不同点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这样的认知结构形成,可以更加有效地固化并转化为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及素养。

三、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见表3。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4]。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一、背景说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首次出现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日本学者恒吉宏典等主编的《授业研究重要术语基础知识》认为,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

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新闻会上,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题组组长林崇德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五点: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化学科学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化学

知识,更积淀了一种强有力的认识世界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约翰斯顿(Johnstone)教授等人通过多年的思考与研究,总结出了现代化学包含的三个基本成分,即“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学习和研究化学,不仅要从宏观的视角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还要从微观结构上进行解释,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要用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上去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三者之间自由灵活地转化,这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最特征的思维方式。

二、问题的提出――高考试题赏析、考点解读

例1.(2016新n标I卷28题)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 。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例2.(2016新课标I卷27题)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 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2-7(橙红色)、CrO2-4(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2-7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考纲要求: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②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③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④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相关计算。

教育部考试中心单旭峰老师在《深化改革 平稳过渡――2016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特点剖析》一文中总结道,2016年全国卷化学高考试题:贯彻改革精神,加强能力考查,特别突出了信息获取和独立思考能力考查。信息获取能力考查主要是通过提供物质数据信息、反应信息以及流程图等方式,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新信息分析和解答问题。

单旭峰老师也特别指出,高考化学试题继续提供一些对学

生而言未曾接触过的陌生信息(包括一些新颖的反应和数据图

表信息),丰富试题的呈现形式,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利用新信息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抽象、概括出新的理论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整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新情境下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恰恰是体现了上述的考查方向,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 近三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化学试题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的考查及变化轨迹

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几个主要结论:(1)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书写的考查总体稳中有升;(2)题目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STSE的思想;(3)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是信息获取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4)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核心,考查知识范围更加广泛、灵活。具体来说,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书写的考点主要有:①N、S、Cl、Fe、Cr、Mn等重要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性质。②利用题目信息判断主要反应物和生成物。③利用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手段配平方程式。④结合题目溶液的环境(酸性、碱性、熔融化合物)写出完整的方程式等。

三、教学设计――考点突破、能力提升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现代课堂注重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精讲精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识构建,才能深刻理解,有效掌握,才能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1.知识构建: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例2)

(1)找产物(基础):认真审题,结合题目信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反应物和主要生成物。

Cr2O72-+HSO3- ― Cr3++SO42-

(2)看得失(核心):抓住本质,利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上述方程式片段。

Cr2O72-+3HSO3- ― 2Cr3++3SO42-

(3)配系数(难点):结合题目环境(酸性、碱性、熔融化合物)对反应进行必要的补充,并结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进行完整配平。

Cr2O72-+3HSO3-+H+ ― 2Cr3++3SO42-+H2O

(4)查守恒(保障):利用三大守恒规律对方程式进行检查。

Cr2O72-+3HSO3-+5H+■2Cr3++3SO42-+4H2O

2.练习提升(1)考点突破的核心: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得失电子守恒的基础计算

练习1.(2014新课标I卷27题)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2)H3PO2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练习2.(2015年新课标II卷28题)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3.练习提升(2)考点突破的难点:结合题目酸碱性环境将方程式补充完整

练习3.(2016年新课标III卷27题)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表2。

表2

①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

(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练习4.(2012年新课标I卷26题)(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四、教学反思――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回归

1.根本出发点:立德树人

素养,决定于后天的养育因素和环境影响的那些部分,强调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大有可为,更应该有所作为。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从而深入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2.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化学课堂的主体:学习内容、方法论、世界观,用三维目标来解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对化学主体的认识,上海师范大学吴俊明教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结构与表述为:

(1)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观念:化学物质观、化学变化观、化学学科观、科学技术观、科学世界观、科学发展观以及人生观等重要观念;

(2)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化学信息能力、化学学习能力、化学实践能力;

(3)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品格:敢于质疑、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科学精神);积极、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强烈、持久的社会责任心、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心以及家国情怀等。

基于“核心素养”“三重表征”的这样一节《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课,既要注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提升,更要提升高度,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首先这节课的设计从多个维度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掌握规律,并学会运用,同时这节课也注重了多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①物质变化、守恒、三重表征等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渗透,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学科能力的培养;

②通过学科知识的构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学科观、科学世界观、物质变化发展观;

③培养学生遵循规律、迎难而上、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

篇5

一、指导思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有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某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得到的观念、能力和品格。从学生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的转化需要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桥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从化学学科的角度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化学知识、化学思维、化学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化学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一是化学观念,通过对化学学科发展中核心概念、原理、观念、规律等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观点,如化学元素观、物质微粒观、化学能量观、化学史观、物质转化观、物质变化观等;二是化学思维和方法,这方面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了解并掌握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从宏观到微观、结构决定性质、物质变化守恒等,形成分析、判断、综合、抽象和推理等化学学科思维形式;三是实践创新,该方面的核心素养表现为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形成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是科学精神,这方面的核心素B表现为具有学习化学科学的好奇心,乐于探究物质世界的奥秘,正确认识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对与社会和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点。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核心素养着力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复杂多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二是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培养学生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三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上,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为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现以《苯酚》一课为例,谈如何在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材分析

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36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是理科中比较难以掌握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了解和学习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并且能够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这些化学现象。但单单掌握这些还不够,学生还需要在日常化学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熟知化学学习规律,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最重要的是运用化学思维,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一、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自学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发展中的人。虽然高中化学知识比较晦涩难懂,但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引导学生自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正式接触化学,最初的化学知识考虑到学生对本学科比较陌生,因此都比较简单,与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学习起来并没有很大难度。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不同,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相关的实验也更加复杂难操作,又长又难懂的化学方程式让许多学生都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了迷茫心理,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无预习不课堂。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课前预习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过多的学科术语和复杂的实验都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高中化学教师可在最初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带领大家一起预习,先让学生大体浏览一下课本知识,然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多进行几次类似的引导预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宏观上的把握,深知自己在哪些地方有疑惑,带着问题去听课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省了不少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学生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完美的教学表演。随着新课程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突出教师引导传输知识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逐渐淡出课堂教学。新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并发展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科学理论的发现都离不开实验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实验室制乙烯为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时制取乙烯。为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实验交给学生做,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本次实验,但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相关实验注意事项做重点强调。

比如,教师应告诉学生完整的实验过程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特殊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检查器具的气密性),当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完全掌握后才能将实验交给学生。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闲着,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困难,以便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学生向老师展示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该就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当堂说明,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简单总结评价后,需要再次强调实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因为这些都可能是考试中要运用到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7-0054-03

【作者简介】徐小健,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通,226019)教师,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根据业内讨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大体包含化学学科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和化学学科价值追求等方面,它是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获取化学学科知识、形成化学学科观念、体验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运用化学特征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认同和践行化学学习价值追求。[1]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提出的智慧课堂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过程、习得知识、丰盈智慧,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心,建构创造性、智慧性、交互性的学习进程,融合以现代技术手段革新为基础的智慧方法,强调以促进师生情智交流为本体的智慧评价,最终实现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合作探究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为指向的智慧发展。

智慧课堂的基本环节是:自主先学组内研学交流促学反馈评学。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实验、阅读等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学生在自主先学的基础上,由组长统一组织,通过“倾听―质疑―探究―交流”的方式展开“组内研学”形成组内共识,教师参与和指导各小组的研学活动,适时点拨,及时把握研学进程和效果,收集、了解各小组共性问题,适时微调课堂学习内容和难度,然后选取小组代表进行本小组的成果展示,师生一起交流促学,最后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任务并在组内交流,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及反馈任务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教师结合学生反馈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点拨,对小组及组内成员给予恰当的评价。当然,一堂课可以就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按照上述四个环节组织,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几个环节或重复其中的某几个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师生的角色定位,重视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展示、探究和创新,让学生体验求索的愉悦和求知的快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生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师生的智慧之花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下面以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中“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实践为例加以说明。

一、情境创设,猜想物质性质

1.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主要涉及两个要素:一是情境的价值性问题,问题情境要和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关联,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思考,否则激发的仅仅是学生的一般性兴趣;二是情境的效果性问题,过于简单或复杂的情境都不会产生效果,特别熟悉的经验不能引起学习者思维,特别新颖的情境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2]本节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创设方法有“滴水生火”和钠引起火灾的视频等,“滴水生火”效果虽好,但较为常见,缺少新鲜感;钠引起火灾的突发事故是一个负面新闻,容易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而影响实验操作。考虑到钠的用途广,而本节课涉及钠的相关性质却较少,如果先研究性质,再根据性质决定用途,只能涉及少许,所以本节课可以直接从钠的用途入手,课堂开始先点亮高压钠灯,再通过图文展示钠的重要用途,激发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再通过“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自然过渡到性质的猜想和探究环节。

2.猜想性质。

根据钠的物质类别,学生能迅速根据初中所学知识说出金属单质的一般性质,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分类表征的意识。然后追问:金属钠活泼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能从金属活动顺序表和钠的原子结构作出判断,^好地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结合工业上金属钠的包装要求,学生能轻松地猜想钠可能与氧气或水反应,并给出判断依据。

二、实验探究,建构思维模型

1.探究Na与O2反应。

(1)Na在常温下与O2反应。

由于钠在常温下很容易被O2氧化,如果用小刀切开观察,不易观察到钠的银白色金属光泽,所以最好能在一个相对密封的体系中进行。比如,可以将1mL塑料注射器的针头部分切去,剩下的部分用作取钠器,这样可以较长时间观察到钠的银白色金属光泽,将一部分钠推出,可以立即对比观察到与空气接触到的金属钠表面变化的过程。这样做还便于下面实验中取用钠,由于这样钻取的钠几乎不含煤油,也就省去了用滤纸吸煤油这一过程。

(2)Na在加热时与O2反应。

经过研究,本节课选用底部破损的小试管,用夹子夹住,加热燃烧后,将试管连同夹子置于石棉网上,迅速罩上一个玻璃水槽,将产生的烟盖住。

实验探究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实验现象推理钠的性质,如表1。

进而引导学生写出Na与O2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从现象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证据推理,这是实验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模型,下面我们就利用这样的思路来探究钠与水的反应。”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2.探究Na与水的反应。

(1)实验探究,证据推理。

研究发现,在250mL规格锥形瓶中加入约50mL水来做这个实验相对安全,由于锥形瓶上小下大的特点,钠不容易游到壁上,所以无须盖玻璃片。实验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金属钠的位置、形状变化、运动情况、有无声音、滴入酚酞后溶液的颜色等现象。学生完成实验后在小组内交流实验现象并进行证据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如表2。

(2)结合经验,理论推理。

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推理。可以通过元素守恒,从原子个数比进行推理,也可以通过电子守恒,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进行推理,不难得出产生的气体是H2。

三、方案设计,培养创新意识

1.设计方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不是H2呢?学生会想到先收集再点燃的方法。此时引导学生按要求设计实验。

请设计Na与水的反应装置,并利用可燃性检验H2。

要求:①钠块与水接触时,装置内尽可能不含空气;②装置尽可能简单(反应容器可任选,也可自创)。

W生先小组交流讨论,再选派代表用投影展示,其中设计较好的示意图如下:

图1

2.演示实验,体验创新设计之精妙。

演示教师所设计的实验,如图2。在干燥管内装入适量水(水面距干燥管顶端约8mm),固定于铁架台上,下方放一个装有少量水的烧杯(如图所示)。在一配套的橡胶塞固定一根针,切取大小适中的钠块固定于针上,塞紧橡皮塞,拔去下方的乳胶头,然后将针迅速向下按使钠块与水接触反应,产生的气体被收集在干燥管内。将干燥管倒置并再次固定于铁架台上。拔出下方的橡皮塞,同时将燃着的火柴靠近干燥管上方的管口,可以观察到气体起初能够安静地燃烧,当火焰快熄灭时可听到一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收集到的气体是H2。

四、总结提升,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小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再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对钠的研究流程,总结出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如图3。

然后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

问题1 向稀的CuSO4水溶液中投入少量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反应原理是什么?

问题2 大量金属钠引起火灾时,消防员能不能用水来灭火?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

通过问题1让学生猜想现象并阐述理由,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问题2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巧妙地强化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学生对金属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了“组内研学”“交流促学”环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化学知识,并通过开放性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再通过两个问题进行“反馈评学”。整个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究过程、主动习得知识、丰盈智慧,较好地发展了化学核心素养。

有人说:“知识,只是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也许我们还谈不上是智慧教师,但我们必须以智慧的心灵为主导,在课堂中用智慧的方式培养智慧的人。

篇8

一、宏微结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1.通过模型制作,用实物类比物质的微观组成,理解空间构型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概念学习时,对其空间立体结构的认识,是有机物命名的前提,更是同分异构体正确书写的基础。能不能把立体结构压“扁”到纸上,再通过纸上的书写想象出其真实结构,实现被压“扁”的手写和有机物的真实结构的联系,模型组装课就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

案例1 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与理解

烷烃中每个碳通过四条键形成空间正四面体结构,但其书写只能是平面结构,所以单单凭借想象来感受烷烃中以碳为核心的各原子间的链接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而当学生通过组装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最简单的一类碳氢化合物,再对照模型写出其结构简式,学生可以体会出同碳四个键的等同地位,即书写时以一个碳为研究对象,它周围所连的四个基团位置可以互换。通过动手组装,学生总结出烷烃的异构是因为碳链的连接方式不同造成的,这种不同是因为出现了支链,而不是自己凭借想象画出的直线和曲线的区别,真实的碳链也不是直线形的。所以通过宏观模型可以充分“看出”书写体和真实结构的差异并能实现其之间的转换。如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书写时受平面结构限制,出现假性“异构”:

CHClHCl和

CClClHH。

学生往往会认同二者是同分异构体,用代表氯原子的球替代原来的氢,不难理解因碳的空间对称结构,同一个碳上的四个位置上的氢完成相同,取代后两个氯原子均处于邻位,没有同分异构体。通过制作宏观模型,分辨出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的不同,为高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打下基础。又如在《有机化学基础》中氢的核磁共振谱的学习中,判断等效氢时,在必修二对碳立体结构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同一个碳上四个位置因为中心对称而完全相同,同碳上的氢为一类氢,类推出同碳上的甲基上的氢为一类氢,同一个碳的乙基上有两类氢,同一个碳上连有正丙基时有三类氢

;把同碳上同时连有四个甲基、乙基、正丙基换为连有二个甲基、乙基、正丙基,形成CH3CH2CH3,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2CH3,得出相对轴对称位置上氢为一类氢。烷烃中的等效氢的判据就这样一一呈现。如果没有这样的模型课,所有的学习都建立在对空间结构假象的基础之上,因而不能“看到”而缺乏认识基础以及为此产生的不自信。所以一堂模型课,对于初学的学生就是必不可少的认识基础课。再如命名时,学生常常对CH3CH2CH2CHCH3CH2CH3这样的结构直接就命名为:2-乙基戊烷,但对于“玩”过模型的学生,出错的概率就比较小。

所以认识碳的立体结构,是有机化学等效氢、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书写、认识的基础。而通过模型制作,实现了微观粒子立体结构的宏观呈现,这样的动手实践过程,也正是学生化学“宏微结合”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

案例2 元素周期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元素周期律包含了从原子半径、金属性、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快慢比较、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学生会觉得比较多,记不住、学不会,更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问题出现在哪里?究其原因是对整个体系缺乏了解,半径的学习才是全部规律的基础,理解了半径的递变规律,其它所有规律都将迎刃而解。而对于半径的学习规律,学生对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依次减小(零族除外)和质子数依次增多的学习一直是混淆的,因为对原子的内在结构缺乏了解,而以宏观模拟呈现其内部组成,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向右每增加一个质子同时增加一个电子,学生往往只看到了电子的增加认为半径也增大,所以宏观模型主要要体现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质量的不同,一个质子的质量是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怎么体现呢?将其比喻为一块大磁铁对铁屑的吸引,带几块磁铁和一些小铁钉到课堂,和学生一起感受“大”磁铁对“小”铁屑的吸引,领会质子质量是相对电子质量的1836倍。同时增大质子和电子,因为质子的“大”对半径的影响占主要地位,相比电子的影响可以暂时忽略,得出同周期也是当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是影响半径的主要因素,因为质子数的强大,从左向右不断增加质子数,对电子的引力增大,从而使半径减小。引申到当比较离子半径时,对于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离子,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通过质子对电子的引力变化,对金属性、非金属性以及其延伸出来的性质的学习也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案例3 元素周期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在气体摩尔体积一课中,一定条件下,物质在空间所占的体积大小决定于哪些微观因素?笔者在实验室原有球棍模型的部件像小球、铁条的基础上增加了烧杯(作为立体支撑)、粘土等物品,告知学生宏观物质的构成微粒,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球,这些小球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了宏观物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象组合成可以“看得到”的微粒,感觉其对体积的影响。这里笔者选用粘土是考虑利用它的可变形性,结合学生熟悉的球棍模型中的小球、铁条,烧杯或者其他盒子则给出了具体立体空间,一个小组几个学生通过组合,感受物质在空间所占据的体积与微观粒子的关系,对于球的大小、数目以及球间距等对其体积的影响有了充分的直观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模型探究,用宏观物质展示物质的微观组成,帮助学生实现抽象思维,基本都是对新课第一节的设计,避免了学生只会解题,而不能理解其化学内涵的尴尬局面。并且在后续教学中,能明显感觉到动手操作过的学生,因为“见过”其微观结,得到更深入的认识,而对学习的自信心更强,学习的兴趣也更足。

2.通过实验演示,用宏观现象直观感知、理解微观结构

在胶体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多个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这些系列的小型实验设计,实现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相互转变。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胶体这个概念不是一个孤立的“新生态”,他与学生已经熟悉的溶液、浊液一样,是一个混合体系,是一个微粒集体对另一种微粒的“容纳”,但这种微粒特殊的微观粒子(其被“容纳”微粒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使其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案例4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相互转变的认识与理解

(1)通过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1 mL~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丁达尔效应,通过对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对比实验,落实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2)将牛奶、豆浆、淀粉等加水稀释,观察在稀释过程中用激光笔照射这些溶液,有光亮的“通路”出现,产生丁达尔效应,实现了从浊液到胶体的转变。再继续加入过量水,光路会消失,继续转变为溶液。

(3)将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继续加热,观察其由透明澄清的红褐色“溶液”最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实现了胶体向浊液的转化。

(4)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

(5)将上述(4)实验中的氢氧化钠依次稀释1倍、2倍、5倍、10倍后分别加入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其随浓度降低,沉淀越来越少,最终不能产生沉淀。再将氯化铁溶液,与不同浓度氢氧化钠反应后的产物一一用激光笔照射,观察其均有丁达尔效应产生。

(6)找找身边的胶体。自来水、学校的直饮水以及买来的矿泉水、纯净水、水沸腾出来的水蒸气、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沉淀都被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丁达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有自来水,三氯化铁溶液,水蒸气,氢氧化铁沉淀;不能产生的有直饮水,买来的矿泉水和纯净水。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过程,实现了氯化铁溶液中的溶质FeCl3转变为[Fe(OH)3]n的过程,

[Fe(OH)3]n是一种分子或其他微粒的聚集体,其大小随浓度、温度发生改变,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恰好落在1 nm~100 nm之间时得到的分散系被称为胶体。牛奶、淀粉、豆浆是化学中的大分子物质,其微观粒子以淀粉为例可表示为(C6H10O5)n,一个分子中含有几百到几千个C6H10O5链节,在水分子作用下被分离,使n的个数越来越少,其作为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可以减少到1 nm~100 nm之间,这时得到了胶体。因此如果说牛奶、淀粉、豆浆溶液是胶体是可以理解的,因其常见浓度下的牛奶、淀粉、豆浆溶液都能观察到明显的丁达尔现象,得到所谓的溶液其浓度已经非常非常小了。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实现浊液、胶体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变,了解胶体同溶液、浊液一样只是分散系的一种存在方式,理解其只要分散质直径落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就可以认为其存在状态是胶体。

3.通过原理演绎,用理性思维分析计算,理解离子行为

案例5 溶液化学反应实质的认识与理解

例1 在NaOH和Ba(OH)2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加入H2SO4溶液时的体积与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

已知当加入H2SO4溶液50 mL时,溶液呈中性。请回答:

(1)当加入H2SO4溶液20 mL时,沉淀的质量刚好达到最大,生成沉淀的质量是g。

(2)原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mol。

在解答上述计算时,学生因为思维混乱,看不到所给坐标中的信息,造成运算错误,或者看到坐标中的信息能计算出正确答案,但并不能理解其反应原理,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学会解题方法了。而从电解质的电离“进入”其微观世界,认识其在水溶液中以自由移动的Na+、Ba2+、OH-构成,加入H+、SO42-,溶液中的反应其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反应,所以发生H++OH-H2O、Ba2++SO42-BaSO4,整个过程中Na+并没有参与反应,两个离子反应同时进行,这样通过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其微观粒子的行为,运用其反应原理,深入到反应内涵,知其所以然,形成解决化学试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2 室温下,将100 mL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 g;另一份加入50 mL 1.0 mol・L-1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13(溶液的体积为100 mL)。试计算:

(1)原溶液中所含H2SO4的物质的量mol。

(2)原混合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篇9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2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07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OECD (2005)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中指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一个“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必须满足三个要件:

1. 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2. 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

3. 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提出各学段的学生应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核心素养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原则

1. 重兴趣之培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

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条件。初三刚开设化学课时很多学生都是怀着对化学的好奇和学好化学的愿望参与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来。伴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深,很多学生开始对学好化学望而却步。

化学是天然的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努力完成课堂上的经典演示实验,还要不断探索新的生成实验,学会用实验来说话才使得课堂教学既生动且更有说服力。如设计探究可燃物燃烧现象异同剖析的教学时,从发光、有火焰、有火星等多维度分别选取镁、硫粉和铁丝等不同物质进行实验,再从数据分析和成分分析中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现象的异同背后的化学原理。

兴趣究其根本源自于生活,来自生活的知识在学生眼中是有用的知识,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努力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生活要素,如在进行纯净物元素质量分数和混合物纯度的计算教学时引入化学成分标签,在酸碱盐的教学中引入厨房中的酸碱盐,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引入新型的防火材料及重大的火灾新闻事件等。

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若坚持把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会涌现出更多异彩纷呈的优课好课,使学生念念不忘上化学课,且能促进更多的学生投身化学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

2. 重方法之引领

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化学的“死记硬背”,逐渐把化学划归为文科学习一类。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背得好却用不好,成绩依然不理想。学生很困惑,信心很受打击。归纳原因不外乎学生不会用、用得少、用不好。化学教学不仅有知识和概念的教学,还应该有方法的教学。譬如有位教师设计了一节认识、绘制和应用流程图的课,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认识流程图――解构化学流程图的要素。

第二环节:分析流程图――1.框内有物质,箭头上写操作;2.框内写操作,箭头上写物质。

第三环节:绘制流程图――以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为例。

第四环节:应用流程图――1.图解题意;2.据图编题。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种认识、分析和解答化学流程图的方法逐渐上升为指导学生运用流程图去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和生活问题。方法的引领在一节课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仅仅为考试而教学生解题,学生便只会解题,仅仅为让学生完成实验而实验,学生便只会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教师教会学生思考也就是在当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正应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3. 重创新之思维

说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是民族的进步之魂。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教师要培育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自己有没有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很多教师一份教案用十年,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课堂上打瞌睡,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其实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所关注的学习对象不同,可创新的领域无处不在。如课堂教学形式,时下既有翻转课堂又有传统课堂;实验教学,既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也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来完成;复习课教学,既可以运用概念图也可以运用归类法;试卷评讲既可以是学生为主讲也可以是教师为主讲。

教师若立意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受其影响。当创新思维演变成一种习惯,学生踏入社会在寻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不断追求创新。

4. 重质疑与反思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作者戴维・铂金斯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力之后,才会对错综复杂的世界产生更深的好奇心。理想的情况是,知识和理解除了在已知的范围内扩展外,还应不断创造出让人困惑和好奇的新领域。明智的教育者的任务即帮助学生从学习的主题中发现意外、悖论、技巧、戏剧性、幽默和令人好奇不已的事物的特性。

教师需认识到学生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素养,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才有成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思考若干问题和解决若干问题,更应鼓励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多角度地反思自己的学习,保持质疑和反思的态度。

笔者在设计《魔术中的酸碱盐――酸碱盐的复习专题》课时,在课程最后总结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同学打开手机微信APP扫描二维码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老师将对问题提得好的同学给予微信红包奖励。

孔子曰:每日必三省吾身。反思才能促成长,质疑才能促创新。

5. 重体验与生成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由低到高包括经历、体验、感受;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内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习惯了不思考、不表达、不分享,学习的眼界不宽,学习僵化,难以触类旁通。学习是一种体验活动,学生学习化学可以通过参观访问造纸厂、炼钢厂、污水处理厂来了解化学工业的真面目;也可以通过课堂完成分组实验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即感受化学实验之美、体会化学学科的现实价值及树立团队合作的伙伴意识。

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验操作的规范合理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助,教师为此所作的课堂预设直指生成性目标,即通过一节课学生能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

6. 重道德与责任

社会上的“毒胶囊”“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负面新闻抹黑了化学这门学科,很多社会人士认为因为有了化学才会有这些毒物的问世。为了正本清源,还化学学科的本来面目,笔者设计的第一堂化学课是“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or坏?”,通过列举社会上的一些典型案例,和学生分析化学给人们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将发现化学本无对与错,关键是人类如何运用化学。合理运用化学知识为人类造福迫切需要广大有道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同学的参与。

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输重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课程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强化学知识的辩证性,如“防火与灭火――火的两面性”“难兄难弟――CO2和CO”“舌尖上的美食:金华火腿――NaCl和NaNO2”。很多化学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少量有益大量有害。辩证地看待化学,加强学习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伴随社会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总结

学教材和用教材学,笔者一直推崇后者。在用多种教材学习之外,教师应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打造出更多精彩别样的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去躬身践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更多的学习者充满热忱地投身化学研究,造福人类,化学就会在未来继续焕发勃然生机。

篇10

化学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的一门启蒙和中心学科,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掌握了这门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基础薄弱生,在教学中只有做好基础薄弱生的教学,才能真正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笔者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建议,意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有效的教学导入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知识时,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知识讲解就非常枯燥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也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教学导入的设计,尽可能将教学导入设计的新颖别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时,许多学生可能在看到章节题目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一节讲解的内容自己都知道,过于简单,学习的激情不大。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前,适当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给班上学生播放一些消防队员灭火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观察在面对不同物质燃烧引发的火灾时,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扑灭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样班上的基础薄弱的学生也都能够很快融入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二、知识有效呈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知识虽然看起来高深莫测,但是在学习的时候,可能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触,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好像都与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其实也是化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化学知识都来自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的时候,也可以从生活入手,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讲解成学生能够听懂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钢铁的锈蚀和保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将自己家里一些被锈蚀了的钢铁用具上的锈清理干净,这种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体验,对于不少学生来说都极为新奇有趣,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有所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合作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联系,学好化学知识,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将班上学生按照具体的学习情况、性格等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探讨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酸和碱》这一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酸和碱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索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酸和碱,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相比于学生单独行动,探索的效率更高,而且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时,也能够彼此交流讨论,共同解决。教师在开展分组学习的时候,也必须注意不能盲目分组,如将学习好的学生分到一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分到一组,这样的话,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定,一个小组里既要有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也要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这样可以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优劣互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的发展。

四、合理设计课堂作业,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时,为了巩固学生所W知识,必要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练部分都是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教学作业设计也必须要合理,作业过多或者是难度过大,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使得他们逐渐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合理设计课堂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要认识到“兵不贵多而贵精”。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减少题量,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和趣味性的题目。此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安排课堂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能搞“一刀切”,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可以尝试做拓展题目,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只能做基础题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做好作业设计。

总之,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事情,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从教学的导入和知识的呈现等角度开展化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白峰.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

篇11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对人才质量标准的重新定位,目前我国在核心素养研究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核心素养内涵还没有精准定位,而国外对这块的研究比较丰富。英国继续教育联盟是最早进行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的组织,曾列出一百多个关键能力;澳大利亚梅耶委员会在1992年的时候就致力于研究核心素养,在内涵、构成、评价准则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并提出了七大核心素养分支;到了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该项目研制的核心素养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土化核心素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模型;2006年,欧洲联盟采用了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提出的终身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欧盟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从国外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能够发现,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三方面:第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经过教育培养后要拥有怎样的素养和能力,成为怎样的人才;第二,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包含多方面的,比如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信息处理等素养;第三,核心素养通过思想基础、具体内容、呈现方式三位整合的方式呈现,侧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及生存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获得全面提升,提高社会生存力的素质,养成终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教育能够培养人才,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带来教育改革,所以课程改革符合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国际教育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创新素养、科学技术素养等内容,这也体现了科技进步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遴选都会涉及到这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等内容,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素养都是关于学生自我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核心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只有地基稳固才能决定楼房的高度和坚韧度。国际上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让学生拥有社会生存必备的能力之外,还涉及到了职业发展、生活规划、解决冲突等学生个人品质与素养的内容,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加和谐的融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质

1.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不能将学生养成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在当前社会是不利于发展的,所以要⒀生的身心健康放在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要让学生练就良好的体魄,才能更好的进入学习。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也能够学习到合作、团结、竞争、坚韧等良好的品质。比如校园足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与体育精神与竞争意识。除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运动结束后会自己整理器材、收拾东西,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在今后步入社会后更加独立,自力更生,不会过分依赖父母,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团结向上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阶段性的,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要不断超越自己就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任务,教师与家长的要求下不得不完成学习,学生就是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教育的状态。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要加强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提问,勤于问为什么。比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把知识结论和盘托出,要先让学生展开疑问,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问。还可以多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用小组学习模式、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让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新鲜感,保持高度的兴趣度。

3.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人是生活在社会下,学生最终是要买入更高的学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人要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就要适应社会,要了解社会,学会共处与改变,当在社会中遇到各种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甚至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与创造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课程改革要注重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学会怎么与人沟通交流。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身子女,这些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现象,这就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情绪,加强团队意识,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比如可以设置1+X的课程,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有超于教材,将当前知识点与其他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和自主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除了在课程事实上,要体现教师的专业领域的整合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以外,会主动思考,自己领会新的知识,拓展思维,学生要敢于探索,勤于问为什么,而不是对现有的知识结论死记硬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悟性都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06).

[2]王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设想[J].人才资源开发,2016,(09).

[3]朱全中.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改革――以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0).

篇12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思想道德品质是综合素质的基础,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可以称之为文化素质。1998年10月,国家教育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如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讨会议,这也就标志着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正式启动,经过了15年的实践过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同时也加强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不与社会脱轨。但是,在文化素质教育15年的实践中,明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与反思的。本文根据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改进与创新的策略。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改进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为了保证当代大学生不与社会脱节,能与国际接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高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了能够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首先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这也就代表了传统的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需要创新与改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立以培养大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体系,从而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我国几千年来遗留的宝贵财富就是构建这一体系的主要手段。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是现阶段社会与人才的主要矛盾,透过表面看其本质,就是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不到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民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具有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将其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很多高等院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学分制就是明显的改革,在对学生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拿华中科技大学为例,为了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进行了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的改革,非中文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同时还有几十门供学生选择的选修科目,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课时量不足,选修课程人数不够,课程教材不适合等等。

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同样需要改革与创新,几乎所有高校对非中文专业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所选用的教材都是《大学语文》,而在这本教材中,更多的是对学生诗词与古文方面的拓展,虽然能够让学生开拓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但这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需求,当学生走向社会时,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还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改进与创新的策略

社会仍在不断的飞速发展,为了保证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大学生文化素质又是综合素质的前提与关键,那么如何对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就成为了当今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工作重点。

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对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诗歌虽然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品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适当缩减文化素养课程内容的诗歌部分,同时要在课程的内容上增加名家作品,锻炼大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其次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在学校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充分的灌输,但是一旦面临就业困难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的选择,很多学生会出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的情况,用人单位虽然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但是更注重的是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很多的硕士与博士毕业后,在求职信书写方面就能看出问题,格式不规整,求职信的特点无法突出,没有针对性,用人单位很难从求职信当中判断其实际能力。再次,现今社会的交往当中,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口才是最重要的,是人们智慧与能力的体现,好的口才也能够让人们之间相处和睦,心情愉快。如果一个人不能将准确的信息传递,那么就会给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可能会给单位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就需要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比如说,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改进与创新的内容。

最后,就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牢固的掌握,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培养出的人才才是真正为社会所需要,而不是仅仅只会“纸上谈兵”。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我们能够通过大量可供学生选择的活动来历练学生,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和国家强大的希望,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发展的未来。因此,在改进与创新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上,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教育理念的提高与创新,重点应该落实到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只有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保证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