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06-15 09:28: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道德经教育思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道德经教育思想

篇1

    《道德经》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它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这不仅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多有相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生命的质量作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并具体落实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以图教育人类通过修德悟道的实践活动,超越如同“白马过隙”般短暂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建构人的道德生命,实现“死而不亡”、与道合真的人生理想,从种种对于生命的糟蹋、浪费和无知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道德地安排生命,让我们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为精彩!

    一、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道德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联系,人何以应当道德地对待生命,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加合乎道德,从而让短暂、有限的自然生命获得道德之滋润而在时空中绵延并激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这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对此,蕴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道德经》作出了凝炼、深刻且极富启示意义的回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文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道”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造化之本源和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生长性的力量,它生长万物,而又分化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德”是“道”贯通于事事物物而展现出来的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原则和彰显于各种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正当之行,体现为人类遵“道”、从“道”而行的品行。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第二十一章。]可见,“道”和“德”是二而一的关系,故老子将“道”所具有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的特性又称之为“玄德”。

    人既然由“道”所生,受“道”所支配,故人若希望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合“道”而行,遵循自然、社会以及各类事物的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这种对“道德”的“尊”和“贵”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自律原则,顺之则生,逆之则亡;亦是行为主体对于自身内在生命根源和自我本性的崇尚。因此,所谓尊道,即是尊奉“道“这一世界本源和根本规律;所谓贵德,即是因任“道”贯通于个体生命而展现出来的本然之性,遵循“道”落实于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及社会生活层面的道德要求。“尊道贵德”的主张是针对封建仁义礼法所产生的人性扭曲以及道德的外在化、功利化和虚伪化等弊病进行反思而提出来的,它反映出老子试图纠偏补弊、回归道德之源头的期盼,更是老子对于生命本质和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的精辟诠释。

    “道生之”对于人的存在体现为一种生长性功能,而“德蓄之”则体现为一种蓄养、护卫的功能,“德”是维护、保养人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道德经》中,“德”具体表现为柔弱不争、俭啬寡欲、抱朴守真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道德要求。而尊道贵德即是要人们自觉地遵循这些道德要求。但与通常外在的、具有某种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有所区别的是,它们是“道”这一生命本源的本质特性,是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是发自内在生命的需求。因此具有“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特点。以下我们对其分而论之。

    二、返朴归真,防微杜渐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而抱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文所说的“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道德经》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注:第六十四章。]。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散。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注:第二十八章。],“见素抱朴”[注:第十九章。],“复归于朴”[注:二十八章。],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注:第三十八章。]

    返朴归真、“治于未乱”等思想后来被中医学和养生学发展为“不治已病治未病”、“养元保精”、“调和阴阳“等调治原则,充分体现出《道德经》生命智慧之高妙和实践价值。返朴归真、防微杜渐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养生作用。临床经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真诚质朴、无欺无诈,才能无疚无愧、心志平和、阴阳平衡,形成健全的免疫机制,远离疾患的侵扰。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以诚相待,与人为善,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置身于这种环境,必然心情愉悦轻快,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虚伪狡诈,好用心机,或者矫情曲性,故作姿态,必将导致焦虑、烦恼、后悔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精神衰弱症,侵害人的免疫系统。现代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在说谎之时,心跳加快,情绪紧张不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猜忌等不良心态亦将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可见,虚伪欺骗,猜忌无信,无异于给自己套上精神枷锁,是养生之大害。

    三、柔弱不争,慈让利人

    《道德经》认为,柔弱是“道”发挥其功用的方式,体现出“道”所具有的柔性力量,此即所谓“弱者道之用”;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不争之德亦是“道”所体现出来的最高的“玄德”。

    柔弱是老子基于对生命的生长兴灭过程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辩证智慧。《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注:第七十六章。]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柔弱的反而能胜过刚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注:第四十二章。],“柔弱胜刚强”[注:第三十六章。]。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守柔更优于执刚。唯其“柔”,才能保持恬静安适、心平气和;而执刚则往往使人逞强好斗,激化矛盾,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引起各种心理障碍。不争又是老子从天地自然中体悟出来的哲理。老子认为,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注:第七章。]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通过天地“不自生”却能“长且久”、“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注:第七章],“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注:第八十一章。]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

    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可见,《道德经》柔弱不争的生命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对待个人利益,保持心态的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不仅对于身心健康和生命的健全、发展十分重要,更有助于个体认识有限的个体与人类乃至天地万物在本源层次上的相通一致,从而对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人类与天地宇宙的本质联系有更为深刻的把握,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

    四、身重于物,俭啬寡欲

    老子将俭啬奉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将“少私寡欲”作为日常饮食起居的重要养生保健原则。应该指出,老子所要节制的“欲”是指感官享乐、名利财富等欲望。他们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或个人私欲。

    老子更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注:第十二章。]这种激烈而极端的话语指出了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且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注:第四十四章。]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道德经》的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注:第十三章。]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可见,俭啬寡欲等道德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服从规范,而是直接与人的生命、生存和理想追求紧密相联的。它们与人的内在生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内生性的道德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对于这些道德要求的践履正是一个趋道、近道、悟道的过程,是实现得道、合道之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亦是蓄养和呵护由“道”所生之性命的必由之路。

    《道德经》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的生命智慧将道德要求与保持身心健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正确地揭示了人的道德状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现代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多有相通,更为当今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它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起人们的道德需要,促使抱朴守真、俭啬寡欲、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不仅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自觉得以恪守,而且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愉纳。这不仅能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世人更为自觉地、合乎道德地安顿自己的生命,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健康观念,促进从个体心灵的和谐到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篇2

1.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思想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学习理论和实际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在重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对理论的认识。要强调的是,这种实践活动应尽量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或力所能及的,即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愉快地成长,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立志报效祖国》的教学中,学生从钱学森当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行为和动机中,认识到这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适时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国精神的表现?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逐步从熟悉的实际生活事例中获得了较深刻的爱国主义认识,即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此时,我再联系实际:每次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播放国歌,模拟了一次升旗仪式,学生都表现极好。在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中,我都细心观察,发现以前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2.注重行为实践,促进主体内化

学生思想品德主体内化的过程,是建立在外部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当这种影响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时,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中,从而引起内部思想和心理的矛盾运动。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创设出社会实践活动与交往的情境,则能通过模拟活动与交往使学生形成较稳定的思想认识,掌握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例如,在《助人为乐献爱心》教学的导行环节中,教师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我县某小学一名儿童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的手术费,团县委号召大家开展献爱心活动,愿意捐献钱物的学生到组长处登记。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后,都踊跃报名参加,场面十分感人。由此可见,学生已由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行为,也证明了这种教育的方法是成功的。

3.利用集体意识,培养良好习惯

就学生的角度而言,集体一般指所在的学校、班级、团队、学生会、各类小组等。人的集体意识是强烈的,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争光的心理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中表现得比较充分。同时,集体还为青少年的智慧、才能、兴趣爱好和个性发挥与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条件。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培养、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互相交流。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最有号召力、说服力,是无声的命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处处、事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例如,我平时注意积攒一部分零钱,经常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添置一些钢笔、墨水、笔记本之类的学习用品,并且经常在思想品德课上反复向学生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们班里,每学期都会涌现出许多助人为乐的“小雷锋”。再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差生补课,平时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也都勤勤恳恳,在学生中反响很好,因而大部分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很大影响,学习上也能做到扎扎实实。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1.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意大利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教育放在首位。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与亲戚邻里要友好相处,关心老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出榜样。另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积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3

从理性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在于人的自我认识的能动性。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由于受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主客体关系,强调教育者的中心与权威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特性,导致思想道德教育的低效。在网络时代,人的独立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科学的和平主义史观’的假设是,在一个高度依存化、日益复杂化、越来越符号化的数字时代里,人与自然、物、他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在消弭,更进一步,独立的、均质化的、‘干净透亮’的主体已经(或者早已)被机器的齿轮、编码的程式、虚拟的空间,撕裂得七零八落”。[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样性,获取网络资源的平等性、共享性,教育者不再能够过滤信息,独占教育的话语权。同时,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独立性,交流的自由度,个性化的表达、自我意识等极大地发展了,其主体性得到增强。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交互性使得“人―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变成了“人―机―人”的间接交往。网络人在网络社会中挣脱了社会人的等级限制,网络成为一个融入无数人的思想的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网络之中。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构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能够消解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而受教育者成为旁观者的教育弊端。在网络中,各种网络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实现着信息的自由自在的互动交流。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往,有助于双方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实现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

二构建双向互动的网络交往模式

主体间性的网络主客体关系的生成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教育者也很难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纯粹思想’的教育。”[2]网络中“人―机―人”的间接、虚拟交往方式弱化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人―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的教育者的权威。网络空间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的互动必须是在场的状态,“异步交流使交流时间变得有弹性:人们可以在任何个人方便的时候和地点阅读和回复信息。”[3]使得受教育者获得了更广泛的自由和身份的改变。“它们结合了大众媒介的快速传播,以及个人沟通的广泛特性,并且允许在局部性的社群里拥有多重成员身份。”[4]

“在交往实践的意义上,只有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发生了实质性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真正有了双方创造性、能动性的显现,我们才能说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5]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模式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趋于对等,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者进行互动、质疑和交流。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也更易被受教育者接收。“我们人类典型完满的榜样应该是对话式的,道德的获得是个体在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6]充分利用网络论坛、QQ、微博等与大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突破时空界限的对话交流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自由式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道德教育信息的熏陶与感染。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交往,主体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为双方提供了思辨、自我反省的交流范式,促进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尊重,真诚相待情感,改变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各说各话”和“自说自话”的境遇。从灌输走向分享、从教授走向对话的转换,开启双方的“知”、“情”、“信”、“意”、“行”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

三创设耗散结构性的网络环境

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金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的形成与维持的条件在于―――系统是开放的,存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具有导致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的涨落,如自组织。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的特点,构成了一个耗散结构。

环境是思想道德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创设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网络环境,使无序、混沌的网络空间变为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平衡的、稳定的、有序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以计算机、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为媒介,把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资源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网络学习环境。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结合是指网络环境的设计应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和大学生个性化的价值诉求相统一。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教育者要广泛地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教育资源,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和网络系统的储存方法,建立科学的数据库系统。同时应遵循大学生崇尚时尚、追求变异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知识的分类,增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的知识诉求和价值的认同。其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应使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理论性既要重视理论的系统学习与灌输,又要利用网络的丰富性,把视频、图片等各种多媒体和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融入理论之中,网络内容的新颖性可以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网络内容的时效性、直观性减少了信息的扭曲与失真,有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实践性就是要发挥大学生自组织的功能和教师沟通、交流、引导功能。网络技术发展与多元网络文化、价值、观念的存在构成了大学生相互联系的过程,形成了较强自组织性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大学生在浏览网络内容时往往喜欢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思想或有价值的信息到网络之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媒介与大学生展开交往、传递信息、思想交流、价值引导。

四构建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方法体系

“网络社会是在自身本质力量的增长过程中,由对现实的改造到对虚拟的创造所产生出的社会连续体”。[7]在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虚拟网络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把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结合起来。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应分析其现实社会的根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疏通。在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应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网络的虚拟性需要大学生加强自律,强化自我的道德修为,提高自身的素养,明确自我的网络道德责任,自觉地承担网络义务,践行网络道德规范。网络事件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完备的网络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在封闭的环境中,通过文本、对话、视频等形式,面对的受众范围较小。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借助于网络论坛、博客、MSN、QQ、微博等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无限制地复制与粘贴和超链接,海量储存的方式使得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的流动无空间、时间的屏障。建立专门的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网络平台和营造宽松舆论氛围,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地说出自己的心声,抒发自身的情感,并把显性的灌输教育与隐性的渗透相结合。显性的灌输教育包括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的教育和正面的宣传。如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中,针对某一问题,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走向,用主旋律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隐性的渗透主要在于使用隐性的方法、渗透的手段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寓于网络之中,在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精神洗礼。

参考文献

[1]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中信出版社,2009:13.

[2]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65.

[3]曼纽尔・卡斯特.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49.

[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46.

篇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8—0021—0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其年龄小,缺乏社会阅历,辨别能力较差。笔者认为,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提高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教师应注重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总是习惯以圣人、权威的形象自居,丢不掉尊者、长者及说教者的身份,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舍不得一呼百应的威风。这会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教师应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参谋和伙伴,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都要把自己和学生置于平等的位置,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爱。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组织者,思想品德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他们在主动参与教学、充分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心灵受到触动,情绪受到感染,情操受到陶冶。

二、发挥教师期待效应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接触、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教师的期待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发挥期待效应,这也是创设良好思想品德教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篇5

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是指特定的阶级或政治团体,以特定的社会政治目标为指引,有目的、有步骤地对人们群众持续不断地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与影响,以此能够转变人们的思想,从而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

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用

1、增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文化的构建中,教育者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利用新思维承担社会对学生思想道德教化的责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社会意识形态,并强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框架,增强学生“三观”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2、保障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通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等综合性教育举措,逐渐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适应时展与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并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认可,以及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三、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1、侧重知识教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

目前,在我国高校在组织教学管理中,对专业知识教育比较重视,由于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性,见效慢的教育过程,而专业知识教育关乎学生就业、高校之间评比等方面内容,属于时间短、见效快的教育过程,致使部分高校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轻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良莠不齐。

2、侧重教育形式,轻视教育效果

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高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负责思想道德课程授课的教师,在课题上采取满堂灌、照本宣科、空洞讲解、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没有正确领导学生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与理解,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不和谐现象。这种授课过程中只重视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形式,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导致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形同虚设,更不会使思想道德内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学生对于老师的授课内容根本不理会,最终致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过于形式化。3、侧重理论教育,轻视道德榜样引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思想道德授课教师不能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理论灌输,更要通过实例感染教化学生。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典型示范性教育。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榜样示范性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越来越被忽视。雷锋精神是我国典型榜样教育的模范,鼓舞几代人。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却没有了时代感,不能再大学生活中引起共鸣。我们要树立具有时代感、认同感的典型人物、事件,促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进而抵制不良思想在校园中滋生、蔓延。

四、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1、转变观念,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观点理念,只有思想德育工作者不断更新其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态度、强化教育模式,进而促进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第一,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国家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第二,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思想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的整体结构,了解本校学生基本特征,有针对性、符合实际情况的制定时候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第三,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多与学生沟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2、与时俱进,细化并完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经济日益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国际交流合作频繁化、国际格局复杂化、国内改革深入化。在国际国内宏观大背景下,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细化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在德育课程教育方面,要因地制宜、立足学校学生教师特点、把握校情,积极解放思想,制定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符合社会发展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第二,在高校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下,要细化其具体课程内容、教育目标,保障学生思想健康稳定发展,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传授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实践教育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科研能力等方面严重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素质建设,给学生做第一个榜样,做好第一个示范。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勤奋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提高教学和学术研究能力。保持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灵敏度,把握教学方向与教学目标。解决实际向题的务实合作合作精神。

4、建立健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考评体系

评价思想道德教育状况,是在研制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的过程。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检查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由信息的反馈来纠正思想道德教育的缺陷和不足,以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整改,从而有效地优化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全面评议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评价范围要遍及教育的各个环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开展情况,特别是要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共同构建适合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考评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构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改革、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模式、管理体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发挥思想德育教育功能,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作者:张冬冬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我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政治改革将加速推进,也必将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规格和方式等方面出现主动的改革浪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和社会的大踏步发展,我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经济体系也和同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唯物史的观点来分析:由于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的形式所决定的,一旦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人们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意识也必将随之改变。

1 德育工作的宏观与微观性

在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正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挑战,关于如何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探讨,以此来确保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宏观的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考虑,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四点:

1.1 自觉抵制西方不良外来文化

在国际全球化背景下,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思想道德教育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各类文化的流入,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想也慢慢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影响,我们要让学生做到能在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同时,又能有较开阔的视野去观察这个世界;做到既保留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又能接受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优秀文化。

1.2 学会甄别筛选信息

当前是一个信息发达,社会言论极度开放的社会,在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且内容也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尽量能做到帮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使学生渐渐能掌握自由获取信息求知的能力,并能主动甄别和筛选,有区分的去对待优秀文化和不良思想,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3 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以以德治国为背景

以德治国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道德约束虽然没有法律效应,但是涉及面之广却是法律所不能相比的,思想道德教育做好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甚至杜绝未发完犯罪的发生。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

市场经济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随之也使一些人的私欲慢慢膨胀,继而在以利益最大化为中心的背景下产生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坚持和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遵守社会主义道德为基本原则,防止个人唯物主义现象的出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从微观方面来看,德育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肩负的重任也越来越大了。

2 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与拓展

由于当今社会,外在环境时刻都在变化,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调整、拓展,从时代的高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来进行一一分析

2.1 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要想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良好的自身修养是必须具备的,因为网络在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甚至时常出现低俗网络信息、网络暴力、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思想方向,因此,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特殊时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信息接受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变得十分迫切,其次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品质与价值观也十分重要。因为,科学技术在政治、外贸、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双重价值,学校是一个孕育科学技术人才的地方,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技术价值观的,是现代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另外,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也是社会发展需要,更是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

2.2 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交融

各高校内部需要明确思想道德教育与市场经济相交融的重要性,尽心尽力的培养出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综合型人才的合作;为社会创造提供平台,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塑造出能适应社会调控机制的可造之材。

2.3 思想道德教育与以德治国的交融

从社会主义本质需要来考虑主,以德治国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交融是指: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以集体利益为先;在增强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将以德治国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交融彻底深入的各个领域。

2.4 思想道德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交融

倡导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即倡导思想道德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社会是一个注重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但是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强调自然的和谐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国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要让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当然,真正到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不同的人难免会有其不同的想法,有人注重自我修养的,教育学生爱护自我保护环境,关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关心社会由小到大;有的人则希望通过关注社会这样一个大氛围的营造,倡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通道的建设,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是实质上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通过校园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结合来逐步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创造有独立人格的个性,净化心灵。

3 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做法

3.1 以发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在日趋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各院校在进行德育方面教育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爱国注意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的根本,在给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爱国主义教育还必须作为整个教育模式中的主线,在引导大学生接触外来开放外界文化的同时时,还要时刻注意抑制住他们崇洋和虚无的明泽主义思想,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最后上升到热爱祖国的高度。

3.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等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价值在于培养大学生领悟能力,即“悟性”,使其学会更好的做事、做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而高等院校德育的方向就是要做到德育一元化,使大学生们明白并非所有社会所倡导的都是时代所能够接纳的。价值的真正意义在于自我价值、社会价值,都是通过实际的付出、实际的劳动体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最大程度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就是最大量地为社会做出贡献。高校在进行人生观的教育的时候,首先要让大学生试着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怎样活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无数先哲们都曾做过深入的探究,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自己的想法,个人的想法领悟修为都是不一样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思想、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理想教育,逐步点燃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对职业前景的无限畅想,把为自身理想的实现、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每个大学生的心里。因为理想激励也是一种动力,在理想的驱使下,许多人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 结束语

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出台的政策,是完善院校思想道德工作的新动力。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法、更新教育模式,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新时期的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出和谐发展、个性全面、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国际型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琼瑶等.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73-02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知识、精神的统一

道德、知识是社会发展中要求其变成个人的内在修养最重要的部分,是个人整个思想品德的形成基础。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解”。首先,道德、知识引导教育,积极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同时学生的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主动倾听教育工作者的声音,在自己已有的能力水平之上加以提高。这个问题是引起困惑的原因所在。对知识的强烈需求引起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与新接受的或还未接收的内容产生矛盾。认知的客观内容,主要针认知主题还未接受的那一部分认知对象。教育工作者坚信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价值观在引导和培育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才发现它是存在问题的。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也需要在教育中传授知识,灌输的要求掌握的概念,必须接受教育者很容易理解的,并能够接受的。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内容中贴近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对思想政治工作使用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关注作为教育对象的受教育者,分析知识的体系。纠正误解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键性的突破。

人没有感情,从来不可追求到真理。除了智慧的心脏和头脑,情绪等,精神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教育,爱,尊重,信任教育做得不够,致使道德情感出现问题,导致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感情基础,道德的外在形式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不能起到感染受教育者应有的作用。智力因素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主要涉及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心灵的本质是一种驱动和监管机制,自觉调动接受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强调心性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教育者应该把握这个因素。符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性和情感,以次促使教育成为一种积极,自觉主动地接受的过程,不只是要硬性灌输或恐吓(如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告诉学生,如果考试不达标不能毕业,以迫使学生“学会”)被迫接受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同时,能够实现真正的教育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和智力,道德必须协调发展。不能拔苗助长,试图做不可能做成的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他们从事的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以避免功利化和形式化的倾向,放弃不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百年树人”,这个规律要求我们潜下心来做好点点滴滴,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知识,精神的协调发展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强调道德、知识、精神的协调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一方面是,不要让这三者在发展中出现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关心培养教育思想和精神,从而推动三者真正的协调发展,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内化

这往往依赖于在现实中学习者是否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身。由于心理偏差或错误经验误导。我们没有任何的经验来做深入的思考,甚至出现本能的反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厌恶症和逆反心理,有很多人从心理上厌恶思想道德教育,既没有兴趣听课,甚至不愿意听课,甚至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很多人感觉受到折磨。对于这种现象,只能通过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对教育方式进行修正,重新审视教育,努力激发、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觉的思考,理解和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和内容的价值,本能地抵制一些负面影响。

(二)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

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过程中的对事物的判决能力,同时也增强受教育者判断错误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价值多元化,个人判断能力低下的状况下,确定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势在必行。信仰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不必为个体的存在规定具体的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是使他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制订一些计划,并和他人一起践行,强化某些信念弱化一些信仰来获得别人认同。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提高学生判决能力,而不仅是停留在理论教学与思维的宣传。所以,必须创造有利于抑制邪恶因素的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以提高受教育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良好的控制情趣

良好的情趣会加强个人信念,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和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知,情,意,信,行的基本要素的道德质量。道德精神是不能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而是要经过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逐渐发展而来。因此,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教育,但不是仅限于这个概念,更是精神的改善,精神和行为观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意志和信念的形成过程中,才能够使个人的性格形成完善有很强的心理基础,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和深化。

(四)加强教育的能力和素质,勇于实践

就精神形态而言,价值观念,也应该由实践活动来实现和外在的精神形态最终表现。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情感,意志,是认识和理解水平很重要的内在能力,例如,在特定的情况下,演员选择某种行为的过程,实现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各种因素和行为者对内部和外部的判断力以及个人的意志力。加强实践,提高受教育者的实际能力,以提高受教育者避免一些事件发生的能力。

三、道德,知识,精神协调发展,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和精神的协调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变,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与现实过程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往往更注重于对教“教养”的关注。但对其可能性和可行性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发生改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除了考虑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用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时间,以使教育内容更易于被理解,教育对象能够接受并践行。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认识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和是否乐意接受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教育过程中的拥有活跃思维的受教育者,使其自觉的领会,不但加强学生的知识和想法。

(二)加强对受教育者推理能力的培养

理论正确,不一定就能说服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理论的说服力。理论的说服力只有从理论是否适应教育的内在精神和需要,教育结果是否与事实相符的基础上判断。只是采取训斥或灌输,只有假空洞的理论培养出来的??受教育者是不符合实践需求的。最终只会是教育引起反感甚至抵触。受教育者需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在说服别人的同时,透彻了解理论本身,切不可“自己中毒”。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注重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结合

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涉及激励的原则和方法时,往往只停留在物质激励的外部诱因,而对内部激励相对缺乏,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内部激励可以激发对思想力量的改造。完成了思想和理念的改造,真正使这个可能性变为现实,不能缺少内在的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机制,是激发和促进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动力,情绪,智力,意志,信念等内在因素和受教育者相互发生作用。建立内在动机机制是个体克服外部压力和干扰的前提,自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理论观点,外在动机通过内部条件发挥作用。只有注重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结合才能使教育工作者期待的想法能够成为教育的内在信念。

(四)对思想和方法进行转变

近年来,主体间性理论在教育部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只有坚持这样的原则进行传统教育,教育者才能使教育主张和教育形式在平等地位和基础上双向互动。教育和受教育者的思想交流,思想相互作用,心灵相互碰撞,才能形成思想的火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否认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善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的直接经验应该有一定的优势,但必须在接受教育理论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自觉行为,并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在教育过程中的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理解要与其他理解相互比照,在动态比较的过程中完成学业,从而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

参考文献:

[1]邱光洪.道德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4):142-143.

[2]孟晓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实施途径[J].文学教育,2014(8):138

[3]郑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J].世纪桥,2014(5):28-29.

[4]张凤刚.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J].青年与社会,2014(3):63-64.

[5]李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J].管理学家,2014(6):223.

篇8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74-02

《孝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全书只有1 800字左右,却说尽了“孝道”的内容和价值,且可操作性强,认真研究《孝经》,取其孝道思想精华,这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孝道教育,尽快使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孝经》中的孝道思想

(一)个人行孝的三个层次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言孝,是将孝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爱护自己身体,保全自己生命,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二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增长才能,服务民众,报效国家。即“中于事君”。三是生时积极立功,力争扬名。即“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以实现圣人的主张建功立业,流芳后世为父母增光,为“终”。《孝经》认为人不能脱离家庭及社会,因此树立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明确个人对家庭、社会应尽义务,以此促成人与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的安定盛世。

总之《孝经》在把个人行孝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不同层次,这就清楚回答了什么是孝,怎样行孝这一基本问题。当然这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对孝道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孝道的认识必然会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孝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在当今时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以孝事亲

孝的本来含义即为事亲。“夫孝,始于事亲。”(《开宗明义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纪孝行章》)《孝经》明确提出子女行孝始于事亲,如何事亲?父母平日居住,子女应时时至诚敬之心,孝顺须出于真诚。对父母的“孝”主要体现在“爱”和“敬”上。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两样。孔子说:“今之孝子,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重于物质上的奉养,因此他特别强调一个“敬”字。奉养时要尽量使父母高兴,父母年老有病,子女应心中担忧,但不可表现出来,应该寻求良医为父母治病,不可疏忽。父母去世时子女要表现出最大的悲哀,祭祀时要表现出最大的严肃,只有做到了“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才算得上能够事亲,才可称为孝子。

《孝经》认为不孝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只重视物质供养,而不重视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身居上位而骄横,就会招致灭亡;身居下位而犯上作乱,就会招致受刑,在同事中争强好胜,就会招致动武即“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纪孝行章》)。如果这几条不改,就是每天用山珍海味来供养父母,也仍然是不孝之子。

二、《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启示

(一)《孝经》倡导感恩知报教育有助个人的健康成长

《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要倡导感恩知报教育,认为孝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父母长辈的敬爱,还应扩展到社会中对他人的尊重与善待,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关照、互相帮助、和谐友爱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不仅是形成当代人际和谐关系的根基,也是形成良风美俗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根基。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感恩知报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上升为每个社会成员基本道德,成为人的道德规范,并且由感父母之恩推广为对兄弟姐妹、他人及社会的感恩知报。那么,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必然是亲善、和谐的。在这种亲善、和谐的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大学生必然会倾向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继承我们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才会广敬博爱,才会乐于奉献,将来走上社会后才会尽力多作贡献。

(二)《孝经》强调人的责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孝经》中的孝道思想的另一重要内涵是强调人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素质,它首先要求个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其次要求个人必须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要负责。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对父母、对他人及社会都有强烈的责任,这样整个家庭才会稳定温暖,整个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的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冷漠,人的关爱和责任意识日趋淡化,一些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深入广泛交流,西方价值观对人们的消极影响,使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实用享乐的价值观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其次,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暂时的社会混乱是难免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无私奉献的意识日趋淡化。再次,网络信息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难以选择,更难以抵抗。最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家中的宝贝,父母把自己全部的爱都集中于子女身上,极力满足子女的各种欲望,父母的这种非明智做法容易使孩子成为家庭的小公主与小皇帝自私自利。而当代学校教育也出现一些偏差,当今的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普遍重智育而轻德育,造成德育内容空洞化,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正是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由于天伦亲情的血缘关系,当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应从对父母负责入手。而对父母负责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父母行孝道,自觉孝敬双亲关爱父母,因此加强孝道教育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要把养老敬亲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重点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类各种关系中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自古以来,赡养父母被视为子女的道德责任。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之人口众多,社会养老在短期内难以落实,目前我国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子女如何养老,如何尽孝成为社会的热点的问题。当今子女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是不可回避的责任。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而且现代人多注重事业,加之当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流动性强、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孝”的意识日益淡化、甚至被遗忘了。很多人过分注重自我,追求个人发展,针对当今现实如果忽视和淡化了养老敬亲教育,那么,家庭的和谐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会难以提及。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大学生要能够提供给父母多少物质上的供养,因为孝道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物质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关爱。大学生目前还不具备物质供养父母的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有能力了解父母的心理、情感与需求,尊重父母的意见,给父母充分的精神关爱,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并以自己优良的品德、优异的学习成绩、能力的全面发展,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回报父母,并为将来承担养老敬亲的责任而积极准备,使父母从子女那里看到希望,做父母心中的太阳,使他们幸福快乐,这正是父母眼中最大的“孝”。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养老敬亲教育是当今大学生孝道教育中的重点。

(四)孝道教育应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切入点

孝是儿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是道德之本。自古以来孝道的提倡与实践保证了家庭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家庭及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应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一个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要通过孝道教化来培养。不教孝,其他的品德便无从谈起。因此孝道教育应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切入点。高校要通过孝道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行孝,以孝敬父母为基点,还要孝敬所有长辈;扩而大之以善待天下人,还要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父母、为国争光。高校必须发掘古代孝道教育的思想资源,进行孝道知识的灌输,使同学们认识到什么是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及今天孝道的时代内涵,要改变思想道德教育课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孝文化的讨论与实践,增强他们对孝道的道德认同。同时加强典型事迹宣传,促使大学生争当孝子。高校应不失时机地创设一些有利的教育情境,如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强化大学生的行孝和敬老意识,也可通过“我给父母献爱心”、“我给老人送温暖”等有意义的活动,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孝心与孝行,通过孝道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继承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行孝,努力实现自己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总之,《孝经》是中国古代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孝道教育是中华教育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我们应借鉴历史上孝道教育的宝贵经验,并结合当今大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将孝道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辨明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正确的孝道观,人生观从而不断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篇9

1.学校方面的因素

一是近几年来,由于生源竞争激烈,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在文化课成绩上“零入学”,在德育考核上“零考核”。这导致了目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二是大部分中职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紧跟市场变化设置热门专业,学生盲目就读热门专业,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结果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思想道德滑坡。三是学校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开发校本德育教材,并且德育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比较传统、单调,不能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目的。

2.家庭方面的因素

上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出身于两类家庭,一是单亲家庭,一是父母外出打工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往往心理脆弱,自卑感强,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思想放纵,自由散漫,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3.社会方面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正处在成长时期的中职生,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感染和冲击,社会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可见,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网络世界中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缺乏免疫力的中职学生危害极大。

二、解决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困境的对策

1.发挥学校正面主导教育作用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考核。学校应通过学生填写社会调查表,村委会、居委会和乡镇、街道办加注意见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学生入学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分制管理,与学生毕业和就业相挂钩,严把“入学关”,控好“就业关”。

(2)重视学生的特长。拥有一技之长的中职生,只要品行端正,不管是什么专业,在当今就业市场上都很紧缺。中职学校招生时应该关注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根据特长选择相关专业就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克服自卑,拥有自信,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3)改革德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增删教学内容,改革过去在组织德育课堂教学时,不了解学生实际而进行单纯理论灌输的学科本位思想。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出口成“脏”、躲在厕所抽烟、跟教师顶嘴等现象在中职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帮助学生规范日常行为、树立法制观念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同时,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加强正确的家庭教育

一是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除了校内学习时间,学生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长要善于分担孩子的困难与烦恼,妥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常回家看看孩子,正确疏导和调节孩子出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

二是家长要重视与学校多渠道沟通。学生家长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1)通过播放积极健康向上的影视作品,出版宣传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报刊书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政府文化部门、公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的整顿管理,让学生少上网、健康上网。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志愿服务 奉献社会 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陶新宏,男,南京邮电大学学院讲师。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非常重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强调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得到了蓬勃发展,社会影响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一系列相关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①事实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倡导社会新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基于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之间的相融相通性,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会有助于形成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双向互动的良性教育模式,增进志愿者对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认同感与践行力。

一、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 Volunteer service)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志愿服务由最初的战争救护、战后安置等人道主义活动,发展到当今的扶危济困、抢险救灾、环境保护、大型赛事以及社区服务等众多领域。由于历史、宗教以及地域等不同,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还存在稍许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其本质和基本特征的一致。《联合国志愿者年宣言》强调:“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增进邻人、社区、社会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行为,基本特征有:第一,自愿性,志愿服务是个人或组织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行为,目的是利用个人时间、精力或资源,以自己的爱心、知识与技能尽力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第二,无偿性,志愿者所从事的服务活动都是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尽管在具体的服务活动中会有极少数必要的交通或餐饮方面的补贴;第三,公益性,志愿者的服务目的是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等资源为他人或社会谋求福祉,具有利他的动机,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在客观上,志愿者的服务既是助人,也是自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实际上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更多的是精神层面。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内核,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精神动力,是志愿者追寻生命和社会价值的内生力量。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儒、佛、道、墨等诸家的相关思想,诸如,仁爱、慈悲、行善积德、兼爱等思想观念,都是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团结互助以及乐善好施等民族性格的传统文化基因。这些优秀的民族特性与现代社会的实践相结合,凝炼出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代表的志愿精神内核,得到我国社会广泛认同和倡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作为当前社会公益共识已经逐渐融入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事实上,在广大中学生中倡扬志愿精神有助于重塑社会道德,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具有相融相通性。要想让志愿服务充满生命力并持续下去,就应该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志愿服务的每个环节,激发志愿者的内在动力,投入到持续性的服务中来。

二、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的融通性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精神的合目的性。“立德树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志愿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不仅是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更反映了人类本具的道德良知。通过志愿活动加深对志愿精神的体悟,能够唤醒人们内心存有的崇德向善的能量,使人们逐步摆脱物欲的枷锁、回归社会道德成为可能。事实上,志愿精神不仅承续了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和行善积德、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而且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相呼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在志愿服务中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对社会思想道德内涵认知、认同与践行的过程。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倡扬志愿精神是相融相通的。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教师应逐步引导中学生在体验“我奉献、我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内心的道德力量;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中,逐渐体会到志愿服务实践的快乐。通过这种合目的性的理论指引和实践体验的碰撞,学生必然会激起强大而持续的内在动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的相互促进性。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能促进、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规范的总和,其标准是善与恶,其维持手段则依赖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性行为,属于思想道德调节的范围。实际上,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水平与质量等情况,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与精神境界相关联。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既能提高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甚至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能检验、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靠教育,更要注重践行落实。志愿服务正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的实践载体。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考察个人和群体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广为赞誉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如“郭明义爱心团队”和“本禹志愿服务队”等,业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事实上,志愿服务能够唤起人类心灵深处最纯净的道德良知,这种良知与情怀是支撑志愿服务事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既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也践行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体味道德与精神的力量,不断感受成长的乐趣,提升思想道德的境界。深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赖于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载体逐步落实与显现。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检验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此外,通过志愿服务可以提升志愿者的自信心与满足感,能够使其真正体会思想道德的价值魅力所在,既可以纠正错误的观念,又能树立并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志愿服务融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

基于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之间互动促进的正向关系,可以在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持续性地融人思想道德教育,并用志愿服务活动检验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形成寓道德教育于实践的活动模式,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在志愿服务意识培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对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的认知与认同是践行志愿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在进行志愿服务意识宣传与培育中有意识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以及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志愿服务的理念与精神。不仅如此,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因为志愿服务的精神中包含了人类的道德良知、信仰和使命,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追求,是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担当与奉献。在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志愿文化的建立和志愿精神的弘扬过程中,有助于扩大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与影响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对志愿活动的信心与归属感,在奉献社会中获得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2.在志愿服务培训中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志愿服务培训是志愿者参与服务之前的关锭环节,也是志愿组织有效运作的必要步骤。志愿服务在项目建设或者团队建设中,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尤为重要。要想使项目顺利进行,志愿者之间的交流思想、生活和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及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往往能疏导学生志愿者彼此间的隔阂,使团队内部更加团结并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对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时,应该告知他们尽量要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与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在现实的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志愿者之间或与组织负责人之间出现某些误会或矛盾,涉及的志愿者往往会采取退出志愿服务活动,甚至脱离志愿服务组织。因此,教育学生志愿者端正志愿服务理念、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不可缺失。被培训人员应该知道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并不是为志愿者或者组织负责人服务的。此外,在志愿者服务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不被尊重、冷落甚至嘲笑等现象,因而在培训中也应该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志愿者受挫的心理准备,端正奉献心态,确立正确服务行为,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和质量,养成奉献爱心的自觉与习惯。事实上,志愿者用爱心、热心、耐心传递爱心,在给服务对象解除困境,带去快乐的同时,同样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在宣传、培训和交流中,只有让学生对志愿精神在思想上认同,达到心灵上契合和感情上交融,才能真正激发志愿者持久的热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通过体验和实践,做一个崇德向善的人。

3.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鼓励志愿者积极思考,诸如,“参与志愿服务想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从事此项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参与志愿服务的目标,而且能够激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心无挂碍地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活动中。事实上,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或许不算难,但是若能一直坚持愿意做志愿者是不容易的,这需要勇气、毅力和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于学生在具体的志愿服务中遇到诸多的挫折和困难,教师若能及时给予相关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指导,就不会使学生志愿者出现消极情绪。这些思想道德工作的投入往往会及时有效化解不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负面影响。

4.在志愿服务总结中彰显思想道德价值。志愿服务是一种“传递崇高精神追求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向善之举”。在丰富多样的服务实践活动中,学生志愿者通过具体的帮扶和付出,并与社会群众面对面接触和交流,能够传递正能量,增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和提升道德品质。因此,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互助进步的平台功能,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文明风尚。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志愿服务总结活动(年度或阶段性总结、庆祝仪式或联谊活动等),表彰和检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成功案例与不足之处,并借助于新媒体对先进学生及其事迹的大力宣传,既能够使先进者充满成就感、满足感,激励其更上一层楼,也能促使落后者明确服务目标、增强自信心。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积极地正面宣传和引导,能使广大学生受到精神感染、自觉学习和践行楷模精神,从而取得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也有助于彰显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及时对志愿服务进行总结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关涉到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全面分析和指导志愿服务,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大好机会。对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改正,并促使志愿者不断思考和查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对于取得的成就也应该及时总结与分享,进一步激发他们认识社会、奉献社会的激情与兴趣,以及在获取成功时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虽然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会体验到艰辛,但同样也会收获自己的成长和幸福,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从而使得广大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认识国情,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逐步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培养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四、结论

志愿服务的规模和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准。倡导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是有效治理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最现实选项。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逐步引导中学生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中获得快乐、感悟人生的真谛,用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志愿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养成。学生在践行志愿服务时,能够真正把志愿服务的快乐之感深深地灌注于自身,通过志愿服务逐步承担社会责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服务于更大的社会价值。

篇11

关键词:谈心 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 Heart-to-heart tal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一、 谈心工作的重要意义

1、 谈心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

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人的工作,辅导员是实施教育的主体,而大学生则是接受教育的客体,两者之间存在着角色的对立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先消除这一对立关系,才有可能与大学生建立起较为和谐的师生关系。然而,谈心则为辅导员解决这一对立关系提供了契机。谈心为辅导员提供了与学生深入交流的平台,使辅导员们在与学生沟通、畅谈中了解学生所认知的世界和各项事物,从而走进学生的世界中,与之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密切的沟通交流。

2、谈心能够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普遍要求也有特殊问题。对于普遍性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群体性教育的方式,例如班会、思想政治课程等等。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问题,就必须采用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方式,而谈心则是一种能够使针对性深入到受教育者个体的方式,它能够直接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某些特殊问题,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例如,对于个别学生在端正入党动机问题上,就必须进行较为深入地谈话,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入手对其进行引导;又如有较多的大学生在入学初期,会出现新生各种不适应情况,比如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学习动力较为消极、不适应寝室集体生活、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等。由于当前我们所面对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使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个性气质,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强调针对性。因而,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非常需要通过谈心这种形式,针对学生个别问题开展思想教育与辅导。我们不能忽视谈心这一针对性强且效率高的工作方式。

3、谈心也是应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突出且棘手的问题,寻求一个有效的工作途径是至关重要的。谈心尽管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但也许是辅导员在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有效的方式。因为,通过谈心可以使辅导员较为直接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并且对受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较为及时的化解,同时也能够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并帮助其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

二、 谈心工作方式

谈心工作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多种,根据谈心的对象,可分为群体谈心与个别谈心;根据谈心所运用的载体分为,面谈、网络谈心、书信谈心等;根据谈心的内容则可分为,关于新生适应问题、就业问题、入党问题、学习压力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等多种多样。以下三种谈心的方式是笔者本人在工作中常用且认为较为有效的方式:

1、面对面的谈心法

顾名思义,面对面的谈心法是指辅导员与学生在同一时空中进行谈话。这一谈话方式可以是面向个别学生,也可以面向多个学生,需要针对具体谈话内容而定。

大学生都是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个体,而情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源泉,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做到动之以情。因此,辅导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是最直接、最真实,也是最生动的沟通方式。面对面的交谈有利于师生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在平等、坦率、真诚地交谈中建立起真挚的师生情感。同时,面对面的谈心还有利于辅导员通过学生一些非言语性的行为,更为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更为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有利于学生更好发展和健康成长。例如,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行为、姿态等非语言。

另外,笔者认为在面对面谈心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几点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谈话环境。许多学生在与老师进行谈话过程中,会不自觉的产生些许的紧张感,而选择一个舒适、令人觉得心神宁静的环境是较为理想的谈话地点,例如,对于个别学生的谈心而言,若将地点选择在辅导员办公室,则建议可适当播放一些旋律舒缓的背景音乐,也可选择校园中大草坪等户外环境开展群体性谈心工作。其次,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对待学生的态度必须始终做到真诚以待、尊重学生,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所能信任的交流对象并获得良好的谈话效果。

2、榜样谈心法

榜样谈心所针对的谈话对象一般为大学新生,且采用群体性谈心较为适宜,具体是指邀请高年级中优秀的学生谈体会或者请资深教授作讲座。例如,在高校开展的新生教育,大多会采用这种谈心的方式,邀请同一专业中的高年级优秀的同学为大一新生作谈话交流,由于谈话者本身是学生身份且与大一新生年龄相近,因此他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种谈话的方式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对大一新生能够起到较为有效地引导、促进作用。这种谈心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解决大学生中一些共性的问题,其弊端就在于少数学生较为特殊的问题可能仍得不到解决。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058-01

一、如何加强电力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加强电力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在经济建设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是提高电力企业社会服务水平的关键,更是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迫切需要。因此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围绕发展主题,突出服务宗旨,大力倡导和实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在此,仅就怎样增强电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素质谈几点肤浅的看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为将“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电力企业应在“抓管理,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上做文章,用切合实际的科学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形象教育活动,以此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

1、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职工的思想、言行、活动范围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职工是否接受普通奉行的思想政治工作灌输的道理,不但取决于这个道理是否正确,而且取决于道理是否有用,是否利于自己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各自不同的人在性格方面,理解能力方面,文化层次方面、社会阅历方面等综合素质差异。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对于同等问题,同等现象的不同认识,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因势利导。

2、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层次性。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是由单位性质和单位机制决定的,单位职工由于在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赢得对职工自身需要的认同,即要引导职工确立共同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又要承认职工不同层次需要的合理性,努力适应和满足职工的各种需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运用不同载体,动态的引导鼓励职工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单位管理发展上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进一步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3、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创新性。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职工的各种思想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靠老经验,老办法解决不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市场经济的头脑,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正确分析职工的心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内容创新等。

4、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实际工作的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把实际工作的目标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单位管理的一部分,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一起检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目标相一致,推动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5、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倾听职工的呼声,了解职工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要求,掌握职工思想情绪的变化,把教育职工和服务职工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职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职工最关心的具体事情抓起,做到既讲道理有办实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职工提高精神境界。

二、企业发展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概括,不仅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荣辱观是企业发展的“立业之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重视企业的荣辱观建设。

其一,激发学习的动能,使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企业员工发展的重要必修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文化沉淀的过程。我们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应主动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从而确立起高尚而正确的荣辱观。其二,激发立志的动能,使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荣辱观成为企业员工人生追求的方向。广大企业员工通过接受教育和主动学习会逐渐懂得,人生在世确实需要明荣知耻,确实需要立志。明荣知耻作为一种美德,虽然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却是个人立身处世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和条件。不同的荣辱观,决定着人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其三,激发实践的动能,使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荣辱观培养的目的在于铸造高尚的荣辱观念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贵在言行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体现工人阶级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主人翁责任感,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工作中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结束语:在职工队伍中倡导“建立共同理想信念,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过硬工作本领,培育自觉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引导广大职工发扬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和以“学习创新、爱岗敬业”为核心的工作精神,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了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