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6-15 09:28: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古代文学的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代文学的价值

篇1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48-02

[作者简介]王娟(1981―),女,湖北十堰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一、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思考的引发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古代文学课时被压缩,学习意义不明确。认为在当今社会,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为必要,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对个人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是附庸风雅的声音时而有之。与国人忽视古代文学教学相反的是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外国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不少国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哪里,作为中国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这样看来,在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1]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

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2]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3]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

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

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

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4]

(三)深度挖掘,领悟真理

古代文学教学包含着对学生的人格、心灵、情感、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古代文学中很多优秀作品或教人明志、或教人做人、或帮人成才。古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他们关心社会、心系苍生、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提升,明确人生道路,领悟人生真谛。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高远目标的追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人仁爱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秉承先作品后史论的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饮冰室合集: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81.

篇3

作为一名学生,老师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同时教导我们要时刻牢记并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历史,我们知道了很多的仁人志士曾经为了保护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他们英勇抗战,甘于奉献自己的生命。同样的,历史上还有许多的爱国主义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宣扬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些先人的创作成果对于我们而言,是珍贵的财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所以,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文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了解爱国主义,从而科学高效的提升个人的爱国意识。

2.有助于启蒙学生的感情

接受古代中国文学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情感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亲情方面,中国古代有许多的作品是宣扬亲情的,儒家文学就主张人们尊重师长,重视亲情伦理教学。比如: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这样的一首诗歌《游子吟》,讲授一个母亲为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整首诗十分的简短,语言也很质朴,但是读者却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母亲的爱,体悟到亲情的美好。其次是友情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许多的作家歌颂友情,比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读完这一句,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李白对于友人浓浓的不舍情谊。在学习这些经典诗篇的过程中,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友情观。最后是爱情方面,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涉及了多种多样的内容,有许多的作品就是宣扬爱情的美好。例如《凤求凰》,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对于学生而言,品读这些作品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因为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美好的情感。

3.激励人们勇敢向前、战胜挫折

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学习很多的课程,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所以时常会感觉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以至于在遭遇到挫折时,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那些挫折,甚至容易自暴自弃。很多的学生甚至会因为处理不好生活中的问题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有很多的名人是值得学生去体悟学习的,学习他们身上坚持不懈,敢于直面挫折的精神。在古代,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经历了各种困难,可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越挫越勇。例如:我们很多人听说过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吴国和越国的战争中,越国惨遭失败,勾践最终沦落为俘虏,可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在成为亡国之君后他忍辱负重,一度隐忍,一步步的获得信任,卧薪尝胆,最终成功消灭吴国,完成人生中的大逆转,实现了完美的翻盘。卧薪尝胆的几年里,他所忍受的痛苦,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他积极应对挫折的精神都是当代的高中生应该学习的,都有助于激励学生勇敢面对考试的失利,顶住学习的压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一路前行,不忘初心。在想要放弃的时候,以他们为榜样,给自己加油打气,勇往直前越战越勇。

二、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

1.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蕴含了大量文人墨客的思想成果。很多的创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后人在品读这些作品时一定要格外的认真,仔细体会先人的情感。同时,中国古代文学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文化以及杂论等层面的内容。像是《道德经》、《论语》这类的作品都是极具文学价值的,它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探析的。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们应该不陌生,《红楼梦》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都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故事,红楼梦的结局不是由作者本人写的,是由高鹗续写的,以至于有很多的人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有所怀疑,因此很多的人都想要去研究红楼梦,并且想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析?@个发生在封建大家族的故事。这些事情都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值得后人花时间去慢慢探索,细细推敲。

2.推动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

中国的古代文学对于我们后人而言,是珍贵无比的。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历史,了解先人们所作出的贡献,激励我们时刻学习他们的优秀思想,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代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是和古代文人的主张一致的,所以说中国的古代文化对于人们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影响,也可以理解成它有效的推动了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

3.准确合理地阐释了文学现象

篇4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32

古代文人最大的关怀是人间秩序的整体,作为其思想载体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使之成为教学的主线。

1 古代文学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渊源

中国最早的文人,也就是周秦诸子,诞生于“礼坏乐崩”的时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1],以文载道,以道匡时救世,是他们的目的。

汉代,读经与为官相连在制度上的确立,文人以文救世有了保证。贾谊等便以统治者的身份,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定和谐,积极针砭时弊,总结治国经验。

魏晋时期,文学日趋独立,玄学成为思想的主流,阮籍、嵇康等人荒诞的行为背后正体现了恶化的环境中其对理想的认真与执著。嵇康目的是“拯救这多灾多难的现实社会”[2];阮籍也“始终没有放弃济世之志”[3]。

初唐,孔颖达面对经学的中衰,提出“诗人救世”说,这是“初唐儒者自信的张扬”[4]。正是因为这种自信,高适、岑参等不满足于以文救世,投笔从戎。纵观整个唐代,诗人不愿以职业诗人自居,自觉承担起救世的重负。

宋代,统治者感到天变不足畏。于是,文人创造出“天理”为以文救世作最后的挣扎。随着理学的僵化,阳明心学产生,其仍然“是一种具有强烈救世理想的学说”[5]。

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6]。文人救世的热情空前高涨,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忧心忡忡并促进了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在嘉道之际再度兴起。

可见,中国文人一直以超世间的精神来过问世间的事,文学作品作为文人表达思想的载体,充满了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然而在教学中,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却很少被关注。

2 古代文学价值取向教学的反思与设想

目前,学生对古代文学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深陷困境。有人主张纠正教学内容的偏颇,注重知识性的同时注重审美性、艺术性。有人主张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际上,我们在获取知识、审美感受的同时更需要寻求生命的安顿,这更是靠外部技巧的刺激难以达到的目标。当今学生不愿意学古代文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作品终极关怀价值取向的忽略,古代文学作品传达的普世价值是“古今沟通内在精神,可以消除时空距离带来隔膜,是今天为什么学习古代文学的答案”[7]。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注重教学内容、形式改革的同时,回归古代文学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重视作品的普世价值,肩负起“传道”的责任。具体设想如下:

其一,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成为人们的共识之后,科学便开始了对精神的侵占,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反映就是片面地强调知识性,采用看似科学的手段对古代文学分解、量化。当我们意识到科学的理念与手段并不完全适合于对古代文学的把握时,又一面转向重审美性、文学性。作为教育者,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不仅是要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审美,更要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传达的普世价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行、担当的精神,只有达到这样的目标,才真正做到了“一身化作千百亿传播给社会并达到引导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8]。为此,我们必须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其二,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先后普遍使用的《古代文学史》教材有两种,两本文学史的价值取向都带有时代的特点。游本文学史于20世纪50年代编著,注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品突出人民性、阶级性,倾向性鲜明;袁本文学史于20世纪末出版,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时,反传统,倡导个性,肯定欲望,尊重自由是其价值取向。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出现道德缺席与价值迷失等一系列问题,这势必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价值取向作出适时的调整,笔者一向主张应该把终极关怀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

古代文学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多变,价值取向就直接决定选什么样的作品进行教学,间接影响塑造学生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把研究与教学区别对待,在讲解作品的选择上要有利于终极关怀的体现与表达,消除古今时空的悬隔,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到终极关怀价值取向的一脉相承性,塑造学生的使命精神、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学到知识,学会审美,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古代文学教学的主线。

参考文献:

[1]王齐洲.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27.

[2]刘思刚.嵇康:拯救的人生[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1):93.

[3]张仲慧.论阮籍的济世志[J].河南大学学报,2003,(5):82.

[4]韩宏韬.初唐儒者的“诗人救世”思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6):80.

[5]唐安.阳明心学与明代中期的社会生活[J].贵州社会科学,2007,(5):101.

[6]顾炎武.亭林文集・与人书三[A].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8.

篇5

            唐汝谔,字士雅,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华亭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松江县西。其弟唐汝询著有《唐诗解》五十卷,畅行于世,唐汝谔继作《古诗解》二十四卷。又有《诗经微言合参》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著述《古诗解》:“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惟《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近体,此则分为五类:曰古歌谣辞、曰古逸杂篇、曰汉歌谣辞、曰乐府、曰诗。其训诂字义颇为简略,所发明作意亦皆敷衍。又乐府之类声词合写者,汝谔不究其源,一一强为之说,尤多牵强。”机山钱龙锡在《古诗解叙》中说:“吾乡士雅唐君,少为诸生即博雅嗜古,与其弟仲言裒采汉唐诸诗而分解之。仲言《唐诗解》先成梓以行世,士雅方婆娑帖括,未遑竣业。及以明经振铎海虞,始出生平所著述诠次之,得若干卷,为歌谣乐府者十之五,为五言古诗者十之四,为四言、杂言、七言者十之一,总名《古诗解》。”

        一、《古诗解》的选诗情况

        《古诗解》二十四卷,共选诗近八百七十首,入选作家从帝王、公卿到方外异人、无名氏、闺秀、宫人计一百八十四人。具体分卷安排如下:卷一、二为古歌谣辞,共录八十首;卷三为古逸杂篇,录诗七十七首;卷四、五为汉歌谣辞,录诗六十四首;卷六至卷十三为古乐府诗,共录二百四十七首,其中,汉乐府三卷录诗八十八首,魏乐府二卷录三十五首,晋乐府一卷录诗四十六首,宋乐府三十首,齐乐府十首,梁乐府二十六首,陈、北魏、北齐、隋三朝合录乐府诗十二首;卷十四为四言诗,总录七十八首;卷十五至卷二十三录五言诗,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共录三百零六首;录六言古诗八首,七言古诗九首。

        从所录乐府诗来看,汉乐府诗最多,共八十八首;其次为晋乐府,共四十六首。显然唐汝谔认为这两个朝代乐府诗成就最高,均属“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者。就所录五言古诗而言,晋诗录八十一首居第一,宋诗五十七首居其次。如果按录诗数量多少统计诗人,乐府诗类魏武帝和陈思王植各十一首,并列首位;齐鲍照八首,位居第二。四言古诗类共录诗歌七十八首,其中陶潜二十六首,占全部四言诗数量的33.3%。五言古诗类录诗数量第一位是陶潜(三十首),占全部晋诗数量的37%。其次为谢灵运(二十三首)。仅就四言诗和五言诗而言,共计384首,陶潜两类诗歌共录56首,占整个汉魏六朝古诗的14.6%,可见陶潜(渊明)在唐汝谔心中的地位,同时符合汉魏六朝诗歌在明末诗坛实际接受情况。(详见附表)

        附表

        《古诗解》录诗数量统计 

          

        二、《古诗解》的选录标准

        唐汝谔的《古诗解》的选录古诗标准是什么呢?“是编所选,大都主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而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即亟为收录。惟乐府自晋宋迄齐梁,半为男女唱和之作,亦其风使然,不得一切删去,姑去其甚者,存其雅者,庶几亦十三国风不删郑卫之意云。”(《古诗解?凡例》)依照唐汝谔划定的标准,符合以下几条标准方可入选:一要“体裁古雅”,二要“辞意悠长”,三是“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四是乐府中“男女唱和之作”中的“雅者”,根本标准是儒家“温柔敦厚”之说。

        这里唐汝谔所说“体裁古雅”,应该是指传统的四言诗、汉魏以来形成的五言诗及与汉乐府之后形成的历代乐府诗,自然而然那些齐梁之后的宫体诗等作品均在删汰之列。“辞意悠长”当指诗歌感情抒发与表达方面,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深长。同时,许多乐府民歌中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歌谣,在“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的前提下,得以广为选录和传播。相较于唐汝谔之前的众多古诗选本,《古诗解》显得难能可贵。

        唐汝谔在《凡例》中自称其诗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余述是编,不专步骤昭明,而以近代四家参入之。于杨(慎《五言律祖》)、左(克明《古乐府》)则加精,于李(攀龙《古今诗删》)、钟(惺《古诗归》)则加博,庶几选古之一变云。”即云不惟昭明《文选》是准,他要选出符合自己所定标准的古诗。他声明《古诗解》所选古诗,在选目上要比杨慎《五言律祖》(9卷133诗人311首)和左克明《古乐府》(10卷)更加精当,意图“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四库总目提要》“总集类”),同时较之李攀龙《古今诗删》(唐前古诗9卷545首)和钟惺《古诗归》(15卷836首)更为博洽。那么,唐汝谔拿来对照的四部的古诗选本究竟如何呢?

        明代杨慎为嘉靖初期文坛鸿儒之一,为反对前七子派“诗必盛唐”之主张,力倡六朝诗歌,并有《五言律祖》六卷、《风雅逸篇》十卷、《古今风谣》一卷等盛行于当时,且以之作为宣传自己文学主张与反拨前七子的重要武器。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一评王融《上巳诗》:“王融《上巳》诗‘粤上斯巳,惟暮之春’二句古雅。《诗评》:‘四言诗,《三百篇》之后,曹植、王融。’”唐汝谔《古诗解》推崇的古诗第一标准正是“古雅”,不能说他没有受杨慎诗论的影响。杨慎《五言律祖》纯录六朝五言诗,较之唐汝谔《古诗解》而言,没有《古诗解》古歌谣到古乐府,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体裁古雅,辞意悠长”那么的精纯,也许缺乏“古人温柔敦厚之旨”。

        元代左克明《古乐府》十卷,是继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乐府诗选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是书录古乐府词,分为八类,曰古歌谣,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淸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杂曲。自序谓‘冠以“古歌谣”词者,贵其发乎自然;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又谓风化日移,繁音日滋,惧乎此声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陈隋,截然独以为宗。虽获罪世之君子,无所逃焉’云云。”“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就《古诗解》的乐府诗部分选录而言,唐汝谔受左克明影响很大,尽管郭茂倩《乐府诗集》影响更大,但唐汝谔《古诗解》选录乐府诗标准与左克明《古乐府》更加接近。如卷一、二大量选录“古歌谣”词,合计八十首,也许出于与左克明相同的标准:“贵其发乎自然”;乐府与古诗均止于陈隋,是否也如左克明在其《古乐府序》中阐明不选唐代的原因一样:“唐人祖述尚多,非敢弃置,盖世传者众,弗赖于斯。”《子夜歌》晋宋齐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只录四十二首,《古乐府》仅录二十首,《古诗解》仅八首,从数量上来说够精的了。

        与明代李攀龙《古今诗删》和钟惺、谭元春的《古诗归》相比,唐汝谔《古诗解》在当时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选录八百六十九首古诗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前两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九评李攀龙《古今诗删》:“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毎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以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熏莸互异,此直门戸之见。入主出奴,不缘真有限断。厥后摹拟剽窃流弊万端,遂与公安、竟陵同受后人之诟厉。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遂至出尔反尔乎?然明季论诗之党,判于七子。七子论诗之旨,不外此编录而存之。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作为前七子派的领军人物,李攀龙无理论纲领性宣言,此诗歌选本不录唐大历以后及宋元诗歌的做法,成为反复古派攻击的口实。虽然古诗与乐府诗部分受人诟病较少,唐汝谔的《古诗解》选诗面要比《古今诗删》广得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三评钟惺、谭元春《诗归》:“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渺为宗,点逗一二新雋字句,矜为玄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实际上,《诗归》在当时非常流行,几乎家置一编,洛阳为之纸贵。就选诗数量与特点而言,二书最为接近。就古诗而言,《古诗归》录诗八百三十六首,《古诗解》录诗八百六十九首,相差仅三十三首;《古诗归》录诗最多的诗人是陶潜,共五十二首,其次是谢灵运,二十六首;第三是谢朓,录二十二首。而《古诗解》录诗最多的是陶潜,共五十六首;其次是谢灵运,录二十三首;第三是谢朓,共十一首。二书非常接近,说明《古诗解》受《古诗归》影响很大。

        与前述四种古诗选本相比较,唐汝谔的《古诗解》有详细的文字训诂,配以串讲式的评解,对每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精到的分析与鉴赏,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有的评解参照诗人生平遭际,诗的本事背景对诗篇融会贯通,评解真义;有的评解通俗地串释诗意,补足空白,使其语意贯通,明白晓畅。当然,限于唐汝谔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也有其不足一面,即局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对于深刻反映现实,有着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诗篇,仅从儒家“温柔敦厚”的“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不能得其全貌。

参考文献:

[1]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台湾中央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齐鲁书社,1997年版.

篇6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既是古代先贤圣哲心灵历程的形象化历史,又是塑造炎黄子孙人生观、价值观的珍贵教科书,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古人关注民生的人本思想。勤政爱民的民本意识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狐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财富。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古人人生不朽的价值追求。早在先秦时期,先贤就已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了。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肉体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暂,思考以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来提高生命的价值,以达到精神的不朽。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古代文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甚至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家对天地自然的精微体悟以及天、地、人之间圆融统一的和谐之美。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人文精神的宝藏,如何将其挖掘出来,传播给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在文明社会中传递正能量,是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并完成的课题。

二、互动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视之为流动的人生课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文学知识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学律动、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深入研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还古代文学课堂以温情脉脉和生机勃勃。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

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关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馅,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

篇7

一 古代文学与文学评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且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脉络清晰的历史,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先秦文学开始,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就已经如影随形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的文学评论家,因此充当文学评论者的往往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例如,受到儒家、道家的思想观念影响,先秦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儒、道思想。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百家争鸣,文坛异常的繁盛,而诸多的思想家学说不但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思维方式,还决定着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取舍。而后的秦汉文学作品中更可以看到文学评论的深刻影响,如司马迁《史记》中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就是当时道教繁盛的典型影响之一。至魏晋南北朝,在玄学思辨哲学的影响下,文人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苦闷情感和自我意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是诗歌,其中又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最为突出。此后的唐宋元明清等时代的文学发展,无一没有文学评论价值观影响的影子,如南北宋词曲的迥异风格,就是受到北宋末年文学评论流派的影响。到了元代,随着尊崇佛道思想的兴起,文学出现了俗雅之变,戏曲、散曲等俗文学受到广大平民的喜爱,其中又以散曲的成就最高。从总体上说,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后期偏重词藻音律,风格趋于典雅。此外,南戏和话本小说也有了新发展。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用南曲演唱,是一种民间戏曲。它结构宏大,形式自由,曲调柔婉悠扬,为南方民众所喜爱,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也较著名。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到明清演变为长篇传奇。这一时期,诗文创作成就不高,较著名的诗人有刘因、赵孟 、萨都剌、王冕、杨维桢等。

综上可以看出,随着文学评论影响所导致的文学创作者思维的改变,古典文学在风格、体裁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变。

二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文学嬗变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悠悠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也许只是其中一朵娇美的浪花,随着地势的起伏,或蜿蜒流淌本文由收集整理,或汹涌澎湃。一切的变化都看似那么偶然、无意。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仔细地推敲它的每一种变化,又会发现,任何的变化都是一种必然,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文学批评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于文学学派,既与文学密不可分,又有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

1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概况

(1)形式嬗变

诗歌是中国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西周初年和春秋中叶之间,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后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乐府,乐府诗发展到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五言、七言句式,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而七言诗则是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盛唐之后,词作为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自民间而起,渐成风气,至南宋后期,散曲取代词的地位,引起了更多文人的兴趣和关注。除了诗词之外,散文、小说自战国时代以来,也一直在延续和发展,散文中辞藻华美,多用骈句,至后来骈文兴盛,传统散文式微,而逐渐产生赋。

(2)内容嬗变

文学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活或者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也几经变化:《诗经》多描述生活、爱情,到后来《楚辞》开始,内容多见忧国忧民,诸子散文更是以治国、王道等为自己的核心内容。乐府诗、五言、七言诗的内容开始更为广泛,咏物、颂人、叹家国,包罗万象,词、散曲则更多的是娱乐意味,文学的功能也在内容的嬗变中悄然发生变化。

2 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诱因

导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包括:1、社会环境的变化,动乱、稳定、贫穷、繁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文人自然也有不同的影响,文学也自然会随之产生变化;以唐代诗歌为例,诗歌的发达,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朝代。唐朝诗歌能获得空前发展,除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原因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1、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魏晋以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趋向成熟,隋统一全国后,促使南朝的绮丽文风与北朝的质朴风格相融合,这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封建帝王对诗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当时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也为诗歌增添了新的营养。这些都是促使唐诗创作繁荣的因素。2、文学自身的积累。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身在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从量变到质变,自然会体现出一定的变化。以魏晋文学的发展为例,秦汉以后,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的骈文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微,这种贵族文体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提倡古文的运动。实际上,这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比较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所以才出现了魏晋文学。3、文学批评的导向。文学批评是在文学出现之后才产生的,但是二者间隔的时间并不长,文学批评的作用很多,其中就包含对文学发展的导向作用,以下就是对此的详细分析。

转贴于

三 文学评论的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

(一)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社会功用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只是作为儒道两家的学说附庸而存在,但是发展到了后来,开始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儒家文学批评为例,从最早开始的“献诗讽谏说”与“观诗知政说”,直到后来的“知人论世”,都是注重自己的社会功用。而这些评论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主张直面天下之忧乐,上约束帝王、下兼济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儒家思想主导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文学自然而然地开始向多重社会功能迈进。以陆机的《文赋》为例,他主张文学就应该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自由状态,却又同时要兼顾“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昭明太子编著的《文选》也主张,“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汉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学批评的这种社会功用价值观,就一直渗透到了骨髓。因此,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无论形势如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学思想始终贯彻其中,或者说儒家文学批评,作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文学批评,其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出道、入世、佐圣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的旋律。

(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艺术功用

与儒家文学批评价值观不同,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更多的是讲究“出世”,不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还是庄子的“虚静”、“物化”、“得意忘言”,都站在以“自然”、“道”为核心的哲学基础上,他们的文学批评价值观只是哲学观在文学问题上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古代的中国文学中并不是主流,但是其影响也不可小觑,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梦幻田园,还是对桃花源的无限憧憬,文学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宣扬社会价值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并无不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空前繁荣的唐宋两朝,也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而这两朝的诗词,艺术价值也远远大于社会价值。文学,正是在道家的文学批评价值观下回归真我,老子或者庄子们所倡导的对“道”的体悟和自然美标准的文论观,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于是,在儒家文学批评成为主流的环境下,我们的古代文学,一直以来都保留了最为纯粹的艺术美,在任何时代下,都有一群借笔墨遨游天际的“鲲鹏”。同时,道家文学批评价值观对儒家的文学批评也有着自身的影响,在“为社会而艺术”的主旋律下,适当地“为艺术而艺术”也能为乐章添加华彩的变奏。

(三)玄、道、佛价值观对古代文学嬗变的现实价值

历史上有名的元嘉时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在文人的创作心态中,文学逐渐淡化了文学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强化了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趋向于个性化和风格多样性。在这一时期,各种文学形式丰富发展,文学在受到普遍重视的基础上,文学批评出现繁荣景象。

南朝以后,人们的思想潮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儒学“大一统”思想地位开始动摇,但玄学清谈形式并没有消亡。宋文帝元嘉十五年,朝庭特地设立儒、玄、史、文四学馆,而且儒学思想经过与玄、佛、道的不断冲突、较量、改造和糅合,不断吸收玄、道、佛文化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逐步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统治框架,成为统治者统制天下的潜在工具。自宋武帝开始,南朝各代寒人皇帝,一再下兴学的诏令,设立传授儒经的机构,到梁武帝时,糅合后的儒学思潮达到鼎盛,《礼》和《孝经》的研究尤其繁荣。儒学在思想核心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糅合后的儒教成为南朝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期间的学术思想多元化而且较为注重审美,对于庄子的推崇到了比较的境界,逐渐淡化了政治倾向和政治功利目的,注重强调文学的本体性和审美性,文学创作开始呈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创作手法的个体性。

篇8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不能够体现时代性西方著名学者詹姆逊曾经说过:“文学研究是一种愿望,探讨这种愿望也许最好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入手,把它看作一项促成‘历史大联合’的事业”。因而在编著中国古代文学时应该站在社会的制高点,把握整个社会的经济动脉,以独特的政治视角来看待我国古代文学,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无缝衔接。但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编著更多的是从社会本位出发,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服务。所以只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实用性进行了深度挖掘,并没有在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够与时代相结合,从而缺乏青春的气息。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针不能够与时代接轨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我国文化的建设以及传承,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在2009年年底,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要求;在“十二五规划”的《纲要》中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要求“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其教学方针的制定脱离了时代的发展,缺乏与时俱进的特征。虽然说现在实行的是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培养,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仍旧强调对规律性以及共性的掌握;仍然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仍然以分数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形势、新环境以及新要求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针,从而不能够与时代进行很好的结合。

虽然说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汉语语言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其因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人文色彩而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我国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具体显现,也是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的综合反映,因而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可以对学生进行无形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学科特征上,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播,也是“通古察今”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其实,文化的发展不是对各种不同文化进行叠加,而是对过去传统文化的一个重新审视,通过不断的雕琢形成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文化形式。因而,应该通过改革创新将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时代特征进行紧密结合,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

建立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因而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对人民进行有目的的教化作用,以文化为主要核心将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为社会的繁荣创造更多有利的价值。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围绕“为谁而设”这一问题来构建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立不是单从一个本位进行思考的,而是汲取三种观念的长处,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良好的环境。首先,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是这门课程的基础目的;其次,通过文学的熏陶以作品中的优秀人文素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进行辅导作用是该门课程的直接目的;最后,学生将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的文化素养投身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积极因素。

篇9

一、古代文学教学中片面地强调“以史为纲”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督促他们认识文学史,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作品,去亲身体会和感知,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让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文学史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大学古代文学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片面地强调“以史为纲”的问题。需要及时在思想认识上和教材体例的编排上,以及教师的授课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变革,需要调整角度,发挥古代文学课的民族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作用。

二、古代文学教学中轻视文学原典的分析

由于在各类古代文学考试中,文学史是主角,多数古代文学教师沿袭文学史的讲授方式,很少有能够从文学作品分析作为切入点的讲授。重视文学史讲授,轻视文学作品分析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只会舍本逐末,以偏概全。文学史涉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理论指导创作,文学批评与鉴赏是文学作品审视的基础。但这都依托文学作品而存在。学生只有了解了文学作品,才能从文学史上全面深刻地分析评价该作品。如,没有读过《诗经》的学生,就不可能对《诗经》的文学价值与文学技巧有更深刻的了解,就不会懂得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不了解具体内容,就不能对该作品极高的美学价值有深层次的把握,更不能洞悉文学原典的真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严重缺乏文学评判能力。

三、古代文学教学目标脱离实践,落实不到位

大学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大学生的气质情趣和意志道德等人文素养,不是背诵几首唐诗宋词就能提高的。人文素养需要精神体验的升华来实现。古代文学知识的积累,需要从圣贤留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去体悟,在欣赏和品读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如今,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经典文学作品读得少,不能很好的对文学作品做出鉴赏。大学古代文学课只学不用、只讲不练,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大学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离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落实得不到位。古代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立身处事哲理。只有通过大量古代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学生才能明白其深层次的道理,掌握作品的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深层认识,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现实中应用于自身。最终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如,以历史散文《战国策》选篇(《冯谖客孟尝君》)的教学为例,《战国策》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冯谖客孟尝君》通过描绘冯谖和孟尝君的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战国时期“士”在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文章开篇采用铺垫手法展开人物形象,在结构布局上巧妙地做了安排,可见作者行文风格、艺术技巧的别出心裁。先描写冯谖“无好”、“无能”,因“贫乏不能自存”而“使人嘱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并且人物语言极富个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于自己的人生有何指引”。模仿经典范文去练习,目的是掌握各文体的写作规律,提升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古代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在各类文体“读”的过程中,进行“写”的创作训练。

四、调整视角重塑古代文学传承载体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不是突出技能的专项培养,也不是培养学生仅仅专于某领域,更多是强调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国学是古代文学的基础,是人文教育的主体。我古代先秦时期,文史艺术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古代文学虽然在时空上跨度大,但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载体。因此,大学教育需要重新审视并构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体系。将传统的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向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转变,即“基础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提高培养”。针对文学史,采用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针对作品阅读与分析,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节约教学时间,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成网状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与选修课的研究性与前瞻性中间,穿插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会使知识点得到不断的深化与提高,从而构建网状教学体系。如,魏晋文学史,文学嬗变逻辑、特质特点、概貌,笔者做详细的讲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讨论“玄言诗的产生渊源”,并在课下形成小论文作业,将知识点向纵深层次挖掘。构建立体网状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训练逻辑思维,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篇10

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古代文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其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拓宽知识面,更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唤醒国人对中华民族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坚守理想信念,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期以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古代文学教育成为培养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渠道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联系现代教学理念的纽带。

一、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概念、范畴体系来理解和形容这个世界,客观地解释和看待事物的发展秩序,那么文学则是以情感的方式,用人类的主观情绪观察到的形象去表达、描述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一本科学著作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项事物,以及人类活动规律,而文学著作则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从理性及感性的角度帮助其全面地认知世界。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一)关注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西方古代文学多用虔诚、崇拜的心态表达对天堂、神明的向往和敬意,但中国古代文学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人间而非天堂。虽然佛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综合而言,其对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影响是有限的。古代士大夫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世,而不是地狱、天上等虚幻的事物,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高度统一的入世思想。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精神的代表人物,以唐诗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就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表现了其洒脱自信甚至是自负的张扬个性,也表达了怀才不遇、极度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情感,充分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杜甫则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表现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的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王维则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诗句以充满意趣和禅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都借用诗来表现现实世界,又进而抒发自身的豪情壮志及忧虑愤懑、超脱世外的情感,聊以慰藉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踌躇满志、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无论哪个时代,即使昏君在位、佞臣当道,也没能抵挡住中国士大夫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抒发自身满腔热血的脚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使踌躇满志、坚韧不屈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忠如岳飞,智如诸葛亮,勇如荆轲,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名将数不胜数,文化造诣极高者也多如牛毛,楚国屈原可谓是其中的翘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塑造了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刚健有为、宁死不屈的经典士大夫形象,展现了士大夫无所畏惧,勇于前行的进取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墨客都有一腔报国志,或满腹才情,但明君不可求,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踪迹,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尤为坎坷,如杜甫、比干、王安石、李商隐、袁崇焕、左宗棠等,其中许多都既是文人,又兼有政客、将领的多重身份。他们的诗歌、文章或透露着不得志的郁郁寡欢,或表达着对报国无路及对现实感到困惑的苦闷,但也有大量催人奋进的内容,展现出其倔强不屈、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三)以“和”为贵与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秉承以和为贵,例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和谐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指引着人们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中庸”的思想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极大,孔子本人就提倡“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较好地体现了“君子之风”。古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文人对现实的不满,但古代文学创作讲求“言情而得情之正”,故而在表达个人情绪时能够合理地掌握“度”,既偏重抒情,又使言语合乎礼仪,多遵循“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创作原则,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学平和、有礼、偏重理性的人文精神。

二、古代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升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利用中国千百年来人类活动遗留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智慧精神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思维,帮助其建立更为完善的观念体系和人格,引导其欣赏古文化的美,寻找并理解爱的真谛,才能促使人们找到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者说人格的养成方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全面发展在新社会中的实现方式之一。古代文学应用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对于还没有完全建立观念体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寻找到精神层面的慰藉,也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无疑为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且古代文学中的韵律美、自然美、人情美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染,又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利渠道。

三、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措施

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较好的留传和保存,但其中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完全地被当代人领会和吸收,且古代文学的表述方式、情感甚至文字的呈现方式等都与现代有较大的不同,要想利用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必须加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肯定与突显古代文学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价值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都会对古代文学教育造成一定影响,为传播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设立了较多障碍。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传播文学内涵提供了契机。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但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又是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在充分肯定古代文学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古代文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和巩固古代文学的地位,为实现其教学价值奠定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准确意识到古代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提高古代文学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定期邀请优秀讲师以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及精神内涵为主题开展公开讲座,以各项实际活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准确选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不仅仅是时间原因,也是对社会发展形态、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时代界定。教学者必须意识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学并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只能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加深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例如,“程朱理学”虽是由儒家学说发展而来的,但我们不可忽视其局限性及它给当时社会甚至现代带来的危害。“程朱理学”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教师应细致分析其发展背景及相关历史,避免在没有深入研究其主要思想的前提下向学生灌输相关观念,产生与教育相悖的结果。教师要明确分析当前的人文诉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而深度挖掘古代文学的内涵,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或诸如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将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素养。即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诞生的文学形式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精神,在不同时代也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教学者应在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准确选取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部分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方能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向关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相对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中丰富的文学辞藻、文学形式及生动鲜活的人物事例体现着不同的人文精神。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尤其是接触、吸收古代文学中对提升人文素质有益的内容,高校及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应充分带领学生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古代文学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内涵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度,从而在加深对古代文学认知的同时找到其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进行宣传扩散,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

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质量都是决定古代文学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重要条件,但这些不可控因素并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其情感宣泄的适度和表现方式的多元化、简约化,以及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堪称世界瑰宝,值得教师不断去钻研。所以,教师应不断创新、变革古代文学教学,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教育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宏.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教育,2010,(3):15-18.

篇11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其没有金融学的完整理论,也没有会计学的记账准则,其是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影响,这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如其他课程一样十分明显。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较之以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很多学生面对枯燥的古代文学课程会丧失兴趣,不愿意积极的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效果。在实际中,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与中国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每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讲述了一段历史,并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字的巨大张力。注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的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文学修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极大帮助。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重新规划课程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其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根源,同时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又有很大的差异,最显著的就是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文言文,而现代文学则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很多学生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时,会感觉十分困难,进而丧失了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中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就需要注重重新规划课程内容。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合理的调整课堂难易程度,如对于汉语言、中文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相对比较难一些,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还能细化学生的专业特长。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上,要设置一些简单的内容,并且多以选修的方式出现,通过设置趣味化内容,培养其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热情。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还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在保留部分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实际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开放式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空间封闭局面,让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自主查阅图书资料进行预习、讨论,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视频、图片等资料内容,以此丰富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活动。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枯燥、繁杂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引导学生可以在趣味化环境中积极的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感悟到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活动中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认知。

(三)注重多学科延伸

篇12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73-02

一、国学思想的思考

国学的内涵极其深厚,主要包涵中国古代的历史学、经济学、思想文学、技术学、地理学、哲学、政治学、科学以及建筑学、数学、书画学、星象学、音乐学、医学等众多方面。换言概之,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学说。我国国学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于人们常把传人中国的欧美学术称之为“西学”和“新学”,因此,中国学问固有的形式则被“国学”一词代表。国学大师们眼中的国学内涵都各不相同,但不管从何种国学思想中分析,我们都能得知其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必然联系。国学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中国学术文化中的所有内容,而狭义上则简称为儒学,在几千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大家孔子便在其论诗中表明“群”、“兴”、“怨”、“观”的作用,由此可见,对于实践思想的重视与儒家思想的人世早已深入到我国思想文化价值的内涵中。此外,国学还分为传统与新兴两大类,传统的国学主要包括学术研究与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以郦学为例,通过深入研究这部作品,从而形成一门学问。国学在某程度上体现了文人的爱国情节,在中国文学历史思想价值的发展过程中,文学艺术逐渐由传统的思想向现代转变,这一转型的过程对现代与传统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承接的作用,立足现代的文学形式,看待传统国学的思想内涵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

二、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

(一)史部

在史部中,对史书进行收隶是其主要内容,这些史书的涵盖面非常广,包括地理类、时令类、杂史类、正史类、别史类、编年类和职官类等十五大类,在史记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古人的壮志豪情。在史部中,有一部恢宏著作是不得不提的,那便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这部优秀的作品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被其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相当的时期内,同一事件对人们的不同看法都被记录在内。《史记》为史学奠定了独特的文学地位,不仅对通史体裁进行了先行的开辟,更对我国古代散文、戏曲、小说和纪传等文学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二)经部

作为国学的核心部分,学习经学是提升文学涵养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分书类、易类、四书类、诗类、小学类和孝经类等十类。纵观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以儒家著作的思想精髓为主力的作品不在少数,多数作品的美学范畴与审美观念都与儒家经典密不可分。以我国古代的诗歌为例,其表现特征主要含蓄委婉,而对意境的追求则要求诗歌的含义深刻,使人品味无穷,“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将送别的思念延伸至远方,就很好得体现了这一内容要求。加强我国古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多加了解文学的范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集部

集部主要分为总集、文学理论和别集这三大类。对诗词的专集与总集进行详细收录,包括诗文评、别集、词曲、楚辞和总集这五类。在集部中,我们主要对《诗经》进行深入的剖析。早初期,《诗经》的普遍称呼为《唐诗三百首》,作为一种流传极其广泛的唐诗选集,其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儿童启蒙性读物,还是一部经过历史沉淀历久不衰的文学经典。而《唐诗三百首》最早又被称为“诗三百”,相传,经过孔子的删订,“诗三百”在后世的经典地位被确定,因此统称为“诗经”。《诗经》以优美的词句来体现感情的丰富,这种借诗抒情的形式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诗歌具有象征性,一首诗歌中常常除了表达显意之外,还能体现出言外之意,一首仅仅对事物进行阐述的诗歌不能算是好诗,将寓意与显意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使诗歌内涵更具层次感,还能使诗的主题思想更加意味深L。

(四)子部

子部主要是对诸子百家的类书及著作进行采集,包括道家类、法家类、儒家类、农家类、兵家类、释家类、杂家类和医学类等十四种。在子部中,道家与儒家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来进行详细的解析。道家崇尚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庄子与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中,《庄子》一书详尽阐述了庄子倡导的理论和思想。这本著作通过对虚拟寓言故事的采用,体现了生动奇特、想象丰富、寓意深刻且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长河中,庄子与周子早已将文学方面的语言发展到玄远高深的境界,对后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道”达到了其思想主张的最高境界。如若对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哲学理论没有深入的研究与了解,便无法立足古代文人的角度,认识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及精神世界,最终也无法分析与研究他们的经典作品。

三、国学思想体现古代的文学价值方面

(一)综合性思维的引入

现代文学学科的多方面发展给文学创造了独立的机会,文学与史学合一的局面被制度化与专业化打破,文学、史学和哲学被“分家”。其中,文学主要分外国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学和当代文学这几大类,而古代文学则被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和唐宋元明清层面,在各个不相同的层面中,按照戏剧、诗歌、小说和散文等体裁进行了更深入的划分。详细的分门别类使研究范围更加明确,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学者进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问而学问,并没有通过科学合作与独立品性产生一种传统学问通研古今的责任感。现代化的文学学术专家取代了古代的通儒,现代文学的严格限定、艺术特色、明确指向、实践方法和独立系统等一些文学特性能够加快研究者的模仿操作能力,能快速提高社会意义、人物时代背景的分析与古代艺术特色的叠加的文学研究的步伐。狭隘批判的古代文学研究观念降低其本身的学术气度,造成历史意识流失,在对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学者要统筹全局,引入综合性思维,加强专业的研究技能,拓宽广阔的研究视野,才能更深入得体现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思想价值。

(二)历史观念的角度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古代文学所持有的同情态度与历史意识相互制约与平衡。文学者们通过有限的历史文献综合了解与连接,常常将自身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和学说纳入到古代文学说,以此来阐述古人的思想意志。由于现代学科在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观念进行了摒除,且改变了旧式研究范式不成系统的局面,研究者们可以一边享受研究思维解禁后的自由,另一边也要担负起对新范式进行优化和创新的使命,从自然科学领域和西方科学理论中学习相关的方法,对其进行吸收与借鉴。历史意识是语境的一种还原思想,它要求学者在研究时要站在作者的心理世界与原始时代方面,为双方创造平等对话的条件,其中,研究者的思维模式处于自由状态,可以在对话中随意展现,但不能直接通过文学著作进入作者的生活,否则,超越了历史的限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现代人的独角戏,而不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文学对话。

(三)对传统文学的珍视

在当代的学科文化研究中,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传统的文学进行研究。西方理性学派认为,对待传统文学要在批判中继承,这种思想实质上已经对传统文学持否定态度,在对传统文学进行研究前就已经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排斥的思想,尊敬与信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扬与继承,从而形成传统民族文化思想层面上的断裂现象,进一步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与批判。古代文学少不了理性与科学精神,传统文学遗产并不仅仅表现古老文字的形成与古代文学文明的发展,其蕴含的思想、精神和性情才是文学研究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通过国学以珍视的态度来对待古代文学是对传统优秀文学的一种肯定。

四、两者思想价值的共通之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