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09:28: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计算机的职业技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技能训练是指经过反复的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设计任务的一系列智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集合。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中,技能训练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技能训练内容和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技能训练的需求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群内共享的的技能训练素材资源;能体现企业工作场境的做秀技能训练案例;有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参与指导的实训平台;方便操作与实施的实训环境;能将理论教学内容转化为实训项目的训练方法。计算机目前已经成为各行业使用最普遍的工具之一,作为如此常用的辅助工具,高职院校沿用的“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其学习弊端已渐渐显示出来,所以探索适合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职学生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职场心态不成熟
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是独生子,成长的环境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不善于与人合作和沟通,听不了人意见与建议。所以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会出现自己埋头若干,只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对技能训练的掌握不够全面与深入。
1.2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据某些机构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这种态度除了不利于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外,还会导致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不够深入和全面,不能够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获取别人的强处。
1.3高职院校技能训练的环境和方法有待改变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技能技术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除了自己有校内实训基地的,也有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建设了校外实训基地,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校内实训基地和设备缺少,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实训缺少职场氛围,整个训练缺乏完整性和持续性。
2建立计算机网络专业群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的意义
2.1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实训体系
目前传统的实践技能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实践训练的效果不是特别好,所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实践技能训练模式进行研究,完善整个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在重点、有秩序及有针对性、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开展。
2.2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企业岗位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都大部分进行了校企合作,开设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但除了个别订单班之外,大部分学生还很难完全按照某个工种的具体要求来培养人才。因此,建立计算机网络专业群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争取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学生里面享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学习能力、心理态势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工作角色。
2.3通过大数据分析技能训践课程,推动改革进程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都还是按照各自的课程来开设,没有将实践训练课程提高到专业群的高度,从而使专业群内的实践资源和学校的教学实训设备没有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共享。
2.4通过分析、完善专业群实践技能训练体系
使实践技能训练能够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从而使我们的实训技能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达到将学生塑造成可持续性发展人才的目标。
3专业群职业技能训练的模式研究
3.1项目式技能训练模式
该种模式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按照企业要求以及企业工作流程,实施一个跟相关企业相类似的完整“项目”任务。将实际技能与理论知识想结合,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实现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工作过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里面,这些项目可以是设计与制作一个中小型公司的网站;可以是实现一个小型软件或工具的开发;可以是一个公司网络环境的设计与搭建。凡具有这种整体性并有可见成果的实训工作,都可以按照该模式来进行实训训练。该项目的实训一般需要经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等五个阶段来实施。
3.2阶段性职业技能训练模式
该模式是将某些职业技能拆分成若干简单的实训单元,在同学们熟悉单个项目后,再进行复杂、大型技能演变的方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也是采用该种实训训练方式。如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服务器的搭建,首先采用单个的服务器配置,等同学们掌握每个服务器的配置后,再进行企业机房的服务器配置,使这些服务器能为整个公司服务。该模式对学生来说,容易被接受。当学生完成一个小单元后,他的兴趣也得到了调动和激发。经过长期的技能训练积累,学生更容易成为实用、复合型人才。
3.3模拟式技能训练模式
计算机网络专业群内的模拟式技能训练是指用电脑模拟出某种网络设备或某个工作场境,来进行实训练习,使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在校园内使用较小的成本来完成企业内才可以接触到的技能训练模式。模拟实训模式具有低成本性、全面性、仿真性和可控等特点。目前比较高端的思科公司和华为等公司的网络设备价格都比较贵,而这些公司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使用他们公司的网络设备,一般都会设计出相关的模拟软件让大家来学习与练习。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同学,大部分的实训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模拟技能实训法不但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训机会,同时也为学校节省了一笔不少的开支。
3.4建立起与技能训练相匹配的考核体系
技能训练考核体系不但能使学生具有学习压力,从而提高训练成绩,同时也能检测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修订考核标准要坚持可行性和科学性原则,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致。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将考核分为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二个方面。考核等级可分为了解、基本掌握、掌握、熟练操作四个等级。综合考核里面还应该包括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考核标准的制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5技能训练与学生考证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行业资格证书有中级、高级操作员证书、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思科与华为的资格证书等。我们在制定技能训练标准的时候,可以以某个证书的考试大纲为训练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灌输证书在就业过程的重要性,也可以由学校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或文件来保证学生考证落实到位。例如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就必须报考与该课程技能训练相关的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有压力,更有拿下证书的内在动力。同时,每次技能训练结束后,教师都应该组织学生及时做好总结,提交实验报告,再仔细分析和总结技能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规范和错误的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技能水平的目标。
4总结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群技能训练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作者长期执教高职院校,对学生操作技能的欠缺和培养体系有切身的认识与体会。而提高高职学生技能训练水平,高职学生技能训练的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而每个专业,每个学校都应该根据自己专业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条件,开发出经济有效的、能真正提高学生操作水平的训练体系。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可能。
参考文献
[1]刘三朵.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4(9)。
[2]吴艳红.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技能培养技能初探[J].新课程研究,2008(3)。
[3]何其吕.美术辞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育教学改革
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方针的指引下,每年春秋两季,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都在如火如荼的举行。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职业技能大赛提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不仅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校、老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展现了职业学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而且技能大赛也像一个调节器和方向标,多方面影响着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触动着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在职业技能大赛项目中主要集中在素质能力大赛计算机应用类的word应用文写作、Excel数据处理、PowerPoint设计制作、现场讲说速录,而这四项又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两者的结合,也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多方面的改革。
一、职业技能大赛改善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体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它的考核标准不好把握,有时考核目标流于形式,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得好与学得坏一个样。而职业技能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考核体系模式。借助于技能大赛的标准我们也可以讲授完一项内容之后,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的检测。从检测结果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职业技术大赛的PowerPoint设计制作,会设置一个课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又会穿插一些知识点,比如在幻灯片中插入FLASH动画,插入超链接等,对幻灯片进行外观设置,如此来考察学生对于PPT制做的掌握。而我们也可以将竞赛考核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使得我们的考核体系更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改变原来一张的卷面理论考试来考核操作技能的状况,以这种方法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的多数内容和要求具有涉及范围广、难度大、超出正常教学要求等特点。例如,在职业技能大赛的EXCEL数据处理项目中,要求根据给定的数据和相关素材,按照试题要求进行数据处理,主要考察Excel的高级应用。教师是日常教学中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只对EXCEL的常用功能进行讲解,EXCEL的高级应用并不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就必须要全面掌握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自身必须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教师只有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才能对参赛学生作出辅导。可以说,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职业技能大赛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标准之一
与普通中学有统考不同,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有多个专业,每个专业又有十几门甚至几十门课程;一名专业课老师担任一门或多门专业课的情况很普及,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检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职业技能大赛也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标准之一。学生在技能大赛中的表现出的对知识点的掌握、设备的操作能力,知识的综合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四、职业技能大赛加快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
技能大赛是对本专业的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考核。其项目设置不但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与现代生产实践相结合,更加联系实际,而且能够把专业集中、系统的展示,呈现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的教学要求。因此,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和内容每年都在变化。以2011年职业技能大赛为例,计算机应用类OFFICE项包括WORD编辑排版EXCEL数据处理,2012年职业技能大赛将WORD文档编辑排版归到应用文写作类。同样以前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出现过的五笔字型汉字录入因为种种原因取消了,2012年又新调整为现场讲说速录。而这些变化都是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的,体现了职业技能与现代化生产实践、与现代化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也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加快本课程的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原来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技能的状态,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际应用项目为载体,具体工作任务为引领、详细操作行动为导向,形成“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掌握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整个过程要突出实训环节,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教师的位置由传统的主角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再次更新教学内容。在技能大赛的举行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站到本专业知识的前沿,敏感捕捉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对教材进行及时的修正、删除和增补,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同步,社会发展同步,与社会需求同步,进而促使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在当今社会,具有能够直接进入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综合技能和全面素质的高级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国家十分重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而言,历年来,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机会,另外,教学案例远离职场,很难适应当今职场的需要,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适应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特点,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具有实用性、技能性的课程等同于一般的基础性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知识更新与新技术的发展不同步,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兴趣。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应该从内容上选择与新知识同步的教材和职场案例,从教学方法上应该选择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就应该从教学模式和教材实用性、先进性上入手。
2 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材特色改革,突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
教材一方面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对教学效果以及完成情况考核的重要依据。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中,教材改革是重要的一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材建设应该与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相适应,与当今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相适应,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目标和职场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教材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教育理念上都必须突出它的实践性、实用性、适应性和先进性。也必须把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教材中。
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特色改革始终围绕提高素质教育的核心,以职业岗位上职业技能的培养为重心,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教材在理论知识方面做到简单、明了、到位且留有想像空间,在操作案例方面主要选择在实际职场使用频繁高的工作案例,使学生仿佛进入职场,带着实际问题进入课堂,从案例模块整体知识考虑,让学生们用模块的局部知识将问题逐层分解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将全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中的部分案例引入到教材中,更加丰富了教材的实用性。
3 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制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不仅参照了教育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指导性教学大纲,还在此基础上根据我院各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且比较完善、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最大可能满足职业岗位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职业人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经过不懈探索与踏实实践证明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为中心、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贯彻执行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只有将这样的教学模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使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跟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只有严格按这个模式培养,才能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快速获取、处理信息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因此,不论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应当考虑如何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使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怎样利用信息进行学习和信息的创新能力等诸方面信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以后自我提升的能力。
4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学生的综合能力,它不只是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学到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进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实训教学过程中,在加强每个模块的课堂实践环节的基础上,还应把真实的职场案例引入到课堂上来,达到课堂与职场的无缝对接,让学生自我想像去完成,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这样即提高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也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厚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供了保证。
5 改革考试制度,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并重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The Promoting Role of Vocational Skills-Competition on Computer Curriculum Reform
Liu Wenqing
(Hunan Changd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chool,Changde 415101,China)
Abstract:The assessment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the labor standards follows the standards of corporate purpose is"to promote the practice race to race and promote change,"not only promote a dual-qualified teachers and the training base of the building,and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enterprise employment trends.I experience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he skills competition,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o try and experience all that the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in order to survive,to be a strategic vision aimed 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Computer;Skills contest;Professional curriculum;Teaching methods;Faculty;Curriculum evaluation
一、促进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职业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并且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做得还不够彻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用基本还沿用了普通教育的分科模式,即将专业课分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甚至有的学校将理论课中的实验也单独列出来,有专人按课表上课。这样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老师授课,不仅造成了课程内容的重复,而且引发了知识前后衔接的困难。这不仅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困难,关键是使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有效地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技能的培养。所以说要进行课程改革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由“从理论到实践”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变,以职业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我们在开发课程内容知识时应选择紧紧围绕能力的要求进行组织,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又包括操作过程知识,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理论课程的叠加,而是以能力需要进行有机的整合。其整合的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课程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将原来分散的、独立的依附于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训等教学环节,按专业结构的相互关联程度整合成一系列的项目体系,将相关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
二、促进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收集信息,自行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直至最终完成项目的实施及评价。教师不再占据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地位,而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关注学生对项目计划的实施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电子商务的竞赛试题中,根据其相关的知识及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设计相应的实施计划。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摄影技术、美术、PHOTOSHOP或其他平面图形制作的软件、文字表达、文字录入、网站的建设、电子商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要求三个同学各负责一部分,又要协同配合才有可能在四个小时中完成。
项目教学法成为一个人人参与实践活动,注重项目实施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有一个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体验求知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加快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根据比赛项目要求,作为技能竞赛的辅导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能熟练使用各种设备,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新型“一体化”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师,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教师的知识要综合化。
项目教学中,一个项目牵扯到的知识往往是多学科的,教师知识面窄,对整个专业的把握不全面,是没法设计出好的项目的,也不可能在指导项目过程中给学生答疑和提出好的建议,也无法评价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
这就要求学校下大气力进行一体化教师的培养。要求全体理论教师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对实训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参加各类学历、培训班的学习,加快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两者均要加快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同时通过从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建立一支能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四、促进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考核评价学生成绩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考试全面反映每个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如何充分发挥考核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导向作用,技能大赛的裁判评分标准为考核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技能大赛突出了学生能力的考核,同时将素质引入考核标准。评价标准中既有对基本理论的考核,又有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既注重过程的考核,又注重结果的考核;既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这就要求我们对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要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采用等级评分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人品素质等内容,也要列入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要素。考核形式要多样化,理论考试选用闭卷、开卷或半闭半开等形式;实践知识考核分平时小实验、阶段检测实验和专业设计实验考试三部分。另外,综合成绩还应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等,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全面提高素质,以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