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09:28: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历史学习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历史教材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容分册,而且以专题来编排的。古今中外,容纳一体,知识庞杂,纵横交错。对于初学者,可谓一头雾水,不着边际。好多知识可以说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在看完一遍课文后,“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作为预习的方法,显然,只读一次课文是不行的。要边看课文边思考,对于其中的历史知识盲点,要主动地去查阅书籍资料或者网络,或者和老师探讨。总之,光看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可以说是缩写,而其中需要掌握和理解的东西太多了。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扩写的过程,探究的过程。
二、课堂是关键,课后是温习和发展知识的空间
经过课前的预习,带着问题来课堂学习,只要认真听讲和思考,做好课堂笔记,学习效益肯定不错。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积极主动地善于思考探究一些历史问题,因为课前的预习为你的思考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作为学生,应该有信心来驾驭历史问题,即使难度大的问题,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也会解决的。还有,要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价值的笔记一定要做。课后还要及时做好温习和巩固知识,对于理解和记忆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多看多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在基础知识熟练的情况下,还应多看多做一些历史测试题,也包括高考题。这样可以见广识多,思维自然灵活多端。学习成绩肯定会优秀的。
三、养成看历史地图册的好习惯
历史地图册是配合教材编写的。每一节教材内容,凡是用地图册能显示的,地图册上都有。学习历史和地理一样,必须有空间概念,这只有通过地图册给我们刻画印象了。我们通过地图册,不光可以看相关地图,而且也可以掌握一课或者一个专题内容的知识结构,总之,地图册上内容丰富,有地图,有图表,有历史人物介绍,有知识结构,还有习题。很值得我们师生去学习和研究。可以说,地图册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好帮手。经常善于看地图册的同学,历史一定学得不错。可是事实上,不少同学认为地图册无用,早就糟蹋了。如果老师不及早做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地图册就会成为浪费资源的一堆废纸,对学生学习历史无疑是一大损失。
1.历史教材在内容呈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系,以“点”和“线”相结合的呈现方式编写,强调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学习与认识,要求学生熟悉具体而生动的历史事实。高中历史教材则以“模块+专题”的呈现形式编写,旨在培养学生两种能力:一是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二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初中历史教材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存在的明显差异,给高一新生的历史学习提出较大的挑战。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等问题均有崭新界定,这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全新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从高一历史教学入手,尽快更新历史教学理念,以适应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具体而言,有三方面:一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的定位、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及多版本教材等问题;三是高中历史课程在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即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高中历史学习中有效衔接方面的关键因素
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专题”的编写形式呈现,内容跳跃性较大、理论性较强,要学好它,就应建立在学生对通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但当前的初中生对通史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对通史体系缺乏较完整的认识,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指导学生对通史知识的回忆和巩固。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和初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高一新生,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与培养,这比历史知识方面的衔接更加关键。
二、做好高一历史教学工作的建议
1.明确学习差异,寻求适宜方法
从明确高中历史学习和初中历史学习的差异入手,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结合高中历史学习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学习。这是确保高一新生顺利实现从初中历史学习到高中历史学习的平稳过渡,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2.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至少应努力做到三方面。一是认真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切实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二是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材观。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一标多本”的形势下,教材是组织教学的重要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依托多版本教材,确定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明确知识点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再通过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合理运用,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三是高度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重视运用历史新材料设置新情景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重视反思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要从高一新生入手,帮助学生学会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对历史知识系统性、脉络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每节课都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构建完整而系统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
4. 采取多样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所谓“意义建构”就是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对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教学有一定的模式,统整不同派别的建构主义观点,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意义”引发的“情境性教学模式”,“协作与会话”引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意义与经验”引发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与反省”引发的“随机进人教学模式”tl]。2002年,笔者被南京市教育局选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学习,每周前往布里斯班州立高中听课,最吸引我的就是他们课堂教学采用的建构主义观点下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活动教学(Activites)。如通过测量自己手臂尺骨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来推断是谁杀了古猛玛象,通过一盒M&M糖豆而展开的有关面积、体积、概率统计的有关运算等。实际上,在1991年颁布的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均附加了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以便教师选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对我国中学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把建构主义思想贯穿其中。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而是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其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这些要求体现了建构主义“在活动中学习”的精髓。
本文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国外考察和多年的实践探索,根据我国国情,总结出两种高中数学活动课的新的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实验活动课模式和数学小组讨论汇报活动课模式。
一、数学实验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融建构主义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一体,在教学顺序上体现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数学实验操作,感悟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并在活动中使新的数学知识与原有的数学知识不断沟通,归纳总结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块”,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结构拓展和延伸,达到意义建构。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描述如下:
选题准备*实验操作*观察感悟*归纳建构*拓展交流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选题准备阶段:选择适合动手实验的题材,使学生有兴趣、有可能动手操作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是数学实验活动课成功的关键。实验题材主要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选择,大体有如下几类:测量验证类(如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大小,推证正弦定理等)、作图发现类(如椭圆的扁圆程度与离心率等)、统计归纳类(如几何概型的投针实验)等,笔者还曾尝试让学生通过“试误”类比产生新概念的实验活动课。另外,前已述及,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附有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所以还可从国外数学教材中选用。选题确定之后,教师除作好实验设计外还要计划实验材料的准备。
2.实验操作阶段:在建构主义的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把主角地位让给学生,但一定要当好设计师和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充分活动,又不能过于发散。
3.观察感悟阶段:这是学生从动手操作活动的层面深人到思维活动层面的阶段,是数学活动课的核心环节。在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以适当的点评,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直觉思维,这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规律方面,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归纳建构阶段:这阶段从特殊到一般,从部分到总体,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由来,掌握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当学生的假设被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提出假设,当学生的假设被证实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概括结论,将证实的结论上升为概念或定理。
5.拓展交流阶段:即我们常说的运用和反馈阶段。在实验活动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互动交流,贯彻始终。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他人的认可,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有意识地将本题材发现的方法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精神和表达数学的能力。
二、数学小组汇报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对于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或者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解,或者他们各自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本模式先经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再运用班级汇报的形式,各人把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有关信息表达出来,最后经过比较、组合和融合,就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大家都有收获。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表述如下:
明确问题*自由分组*分工合作*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明确问题阶段:教师结合本课程教学计划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本模式的主题。提出课题后,必要时,教师可列举围绕主题开展的活动要点及与主题有关的数学知识,供学生参考。笔者曾选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中关于统计和概率知识应用的探究拓展题,该课题是以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跳舞的小人》及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小说《金甲虫》中利用英语字母使用频率破案引出的,要求学生从网上找若干篇英文文章,用计算机统计26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并由此估计它们在英文文章中出现的概率。我在所任教的高一班级就此问题组织了分组讨论研究,并请其中的三个小组进行了全班汇报讨论,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自由分组阶段:学生在了解教师所选主题以及相应的活动要点后,自由结合成研究小组。教师一般不干涉学生的自由分组,但可在每组人数上加以控制,必要时可征求学生意见后进行微调。
3.分工合作阶段: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流程,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在这一阶段,学生是探究者、合作者,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当然也可以是参与者。当教师观察到某小组无法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活动时,应该给予一定的策略性支持。
4.成果汇报阶段:这是学生呈现、反思评价活动成果的阶段。这里允许学生用各种可能的表达方式展现相应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研究成果,是小组讨论汇报课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之后应用于生活当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正体现了学习迁移理论的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也要广泛使用学习迁移理论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总体而言,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迁移理论可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掌握学习迁移理论的实际运用规律不但可帮助教师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保持教学过程的严谨性,而且还可帮助教师将所积累的教学经验迁移至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并帮助学生快速消化所学知识。
(2)学习迁移理论可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其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论,同时也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教学模式当中就可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知识网,使学生能够进行综合性地利用所学知识。
(3)学习迁移理论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可将所学知识、经验或技能等进行概括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同时也是使能力、品德及态度得以形成的重要方法。学生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正需要将所学的知识通过迁移的方式并加以改造,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才能真正用于处理实际问题。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将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的实际效果,为此,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存在一定内在联系,使两种教学内容具有合理、科学的逻辑关系。其次,要合理安排两个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第三,要将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通过迁移知识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如在学《暮色中的炊烟》时,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但为何题目是“暮色中的炊烟”,此时教师就可引入《祝福》一文,文中祥林嫂也是有着悲剧命运的女人,且文章开头、文中及结尾都提到祝福,因此,文章标题为“祝福”。由此学生就会发现《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在开头及结尾都有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由此也就能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
(2)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理论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两种学习之间必然存在相同点或是相似点,亦或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只有掌握了这种内在联系,学生才能在第一时间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讲《人生三境》时,教师可为学生介绍《飘》和《平凡世界》,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思索人生意义的,与《人生三境》有着同样的主题,由《人生三境》就可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飘》和《平凡世界》。
如何设计历史导言课呢?
一、导言课的课前分析
1.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初中历史学习情况的咨询,虽然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习的功能还不清楚,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使得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可有可无;初中的历史学习已让一些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要么以为是背课本,要么以为是讲故事,没有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更谈不上对初中历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所以高一的第一节导言课至关重要。
2.教学资源分析:导言课没有教材,但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古今中外,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功底都可以通过导言课充分显现。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及高考的考试模式。
2.过程与方法:利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及信息让学生从历史的眼光去看开幕式,加深对历史学科作用的认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中所体现出与历史学科有关的现象,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特色,以更有利于高中阶段的自我调节;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堂有效的历史导言课,要求教师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解决“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好历史?”等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
《说文解字》里对历和史的解释(略)?“历史”一词的两种含义(略)。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中外圣贤关于历史学习重要性的真知灼见不胜枚举(略)。
1.对个人而言:点明历史有陶冶情操的价值,历史有训练思维的价值,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等等。
2.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从世界和人类而言: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怎样学好历史
1.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
(1)在生活中观察、体会历史知识。
(2)在课本中发现知识:①构建整体线索;②提出问;③围绕主题开展学习;④以小见大:从中国看世界历史进程。
(3)在课本和生活中拓展研究。
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充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同学可以进行探究活动:“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在学习基层民主选举中,可以让学生回家调查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怎样选举产生的?在了解过程中你发现有何问题?你有何建议?
2.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1)了解历史学科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一是时序性,二是整体性,三是实证性。正是这三大特点,使历史取得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只有根据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理想效果。最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就是:记忆是历史之母,理解是历史之父。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
(2)从课程目标看学习方法
历史思维的核心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历史学习当中的。
识记 ――作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记忆这类历史内容。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行为动词。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历史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分割围歼”,即: 1.人物;2.事件(事态);3.组织(机构);4.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5.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理解 ――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一定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历史学科的理解,是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和考察历史的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本质性、特征性认识,将对历史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能掌握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的联系性,达到能够运用理解的知识观点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目的。
运用 ――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并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历史学科的运用能力是指站在一定的思想政治立场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建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
(3)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基本理念的学习方式下,同学们需掌握以下一些学习方法:
如阅读必要的历史材料,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习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四、高中历史构架
迁移理论能够在化学教学中的很多方面提供教学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对学生思维模式的迁移,让学生尽可能的学习到更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问题.拓宽解题的思路,创新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答题过程中,之所以会感觉题目难甚至无从下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思维不开阔.倘若学生不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只会局限于某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得不到进步与发展.利用迁移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在讲授知识或者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渗透思维的迁移,这样不但可以带给学生十分重要的启发还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大部分学生思维上的局限是由于记忆定势,就是认知中原有的旧知识影响了其他有关的知识.例如,老师在讲解《化学平衡常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K的表达式,如果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浅层次,那么对之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老师应当指出教学中的关键点,并且纠正学生的记忆定势,帮助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二、知识理论的迁移
迁移理论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知识过程中老师也可以给予学生有关的引导.化学这门课程大部分知识点都是紧密相连的,绝大一部分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化学老师应当利用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展开迁移理论的渗透,帮助学生在知识迁移时建立自身的知识习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好重要的知识点,提高其学习与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化学老师在讲解《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作出概括.当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之后,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回想已经学过的化学元素以及其化合物中的相关知识.这样的逆向迁移过程能够促进学生联系学习过的内容,帮助学生对之后的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增强对迁移理论的适当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跨学科间的迁移
高中化学知识比较复杂,与其他理科方面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化学知识展开有效地迁移,还应当重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相融合,以学生掌握的其他学科知识来帮助化学的学习.比如,老师在讲解“反应热”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个具体化学反应来降低或者升高溶液的温度,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的分析,从而对反应热掌握得更好透彻,并把它和物理学科中的做工问题联系起来,加深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又例如,老师在讲解《电解质溶液》的有关知识时,在分析溶液的酸碱性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做化肥和土壤溶液pH变化的实验,并且讨论应当怎么样改善土壤酸碱性.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明白不同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还让学生从理论联系到了实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53-02
高中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看到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一、何谓数学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是通过一门学科实现对另一门学科的触类旁通,它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通过学习者对于知识、技能、行为态度的迁移,将这些层面转移到各个方面的学习上,只要学习的进程在持续,迁移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生,对于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迁移理论主要表现为:一是已掌握的知识对未掌握知识的影响;二是固有逻辑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方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迁移的实质是对知识、技能、原理进行概括,运用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的问题。
数学学习的迁移过程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和多元,不仅局限在数学学科中,也涵盖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整体相互联系,具有逻辑关系。例如,代数的学习,学生可以把之前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运用起来,合理组成准确、简捷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数学知识向数学技能发展的典型迁移现象。
二、数学学习迁移的重要意义
1. 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接触到大量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综合知识,这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记忆,还要通过思考、分析、整理、判断来应对数学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是数学的素养培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遇到高中数学的学习难点时,在把握数学、运用数学上存在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努力,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实践证明,迁移学习就是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迁移方法,以提高其应对数学知识网络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难度大,要求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具有很高的水准,而迁移理论可以促进这种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由此,学生对数学学习就拥有执行能力,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举一反三,从而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 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1)开设教学特色课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在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特色课程来展开教学,如比较、演示、举例等。例如,比较教学就是对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进行对比分析,这是两种不同的知识点,新旧知识点中存在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学生通过异同关系的比较,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找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两个知识点的定义和作用。
(2)将教学引入生活。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进入生活、服务生活,因此,高中教学将生活中的常识、理念、知识点和细节引入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融入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数学在生活中被运用的内容远远多于书本和课堂教授的内容,其涵盖的理念与意义只有与生活进行密切接触和参与后才能悟出并掌握。教学中,若教师直接用数学语言来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学生就难以接受,而如果改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来加以解释,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关于概念A、B、非空的集合、f:AB,若仅从字面上理解这些纯数学概念型的表述,就难以在初次接触时很好地领会和掌握。但是如果结合与生活相关的实物,如关于函数的历史故事、函数的发明者、函数的发展,学生就能够先对函数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与深入理解。由此看来,以鲜活的生活案例为依据来进行数学学习,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的效果要好得多。
(3)用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实践证明,教师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爱护学生,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而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越浓厚,就越会将兴趣迁移到该教师的课堂上来。
(4)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数学学习。多媒体技术给数学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冲击,比如,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让几何画板旋转起来,使学生看到动态的数学概念。由此,他们就会兴趣大增,学习效率自然也有很大提高。
(5)加强联系与转化知识的能力。新旧知识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关系,只有将它们串联起来进行记忆,运用起来相互转化,才能实现理解。新旧公式、符号、概念、运算方法之间,都是有着相依相靠、互相融通的渠道的,学生只要将这些渠道打通,将知识在渠道中迁移,就可以触类旁通,抓住学习的要点。
例: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a1=1,an2-(2an+1-1)an-2an+1=0。(Ⅰ)求a2,a3;(Ⅱ)求{an}的通项公式。
试题分析:本例的已知,全是方程,前一个是最简单的方程,后一个实际上是很多个方程,解这题就是要解方程。要解方程首先就应明确要解哪个方程,其次找出哪个是未知数。从题目的要求来看,要解得方程是n=1和2时这两个方程,未知数是a2,a3。本题第二问,是通过等式的变形解方程,未知数是an,但是,只能解出一个关系式,这是解数列方程的一大特征。因此,要得到数列的统一特征,再通过公式求解。
试题解析:
(Ⅰ)由题意分别把n=1和2代入方程,得两个方程,结合a1=1分别解得。
(Ⅱ)由an2-(2an+1-1)an-2an+1=0得2an+1(an+1)=an(an+1)
从所举题例看到,解方程是解数列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需要选择解哪个方程,判断未知数是哪个,如果是多个未知数,还要解方程组。因此,解决数列问题,就是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把初中的方程理论用到高中的数列内容中,基本的操作过程就是等式性质的应用。说它简单因它就是初中知识,说它难,是因为它需要迁移。
(6)提倡主动性学习。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迁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如成立数学学习小组等。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就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学习迁移,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完善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充分锻炼了数学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使用数学迁移理论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的执教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通过教育教学思维的不断创新和实践,做好学生学习迁移的带路人,是高中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培养数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143-01
兴趣是人们认识、探索事物时的一种心理的活动或情感的体验。在开发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对某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才会对其表示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动对其进行探索。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无疑是充分肯定了学习兴趣的。
一、兴趣的特点
兴趣根据其起因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直接兴趣表现为,学生对教材所叙述的历史人物、故事、图片以及教师正讲解的比较生动的内容所产生的兴趣,这些都是学习活动本身以及历史知识本身使学生产生的需求。而间接兴趣则表现为,学生由于学好历史课后所得到的诸如高考文综的高分、奖学金、家长设置的物质或精神性奖励等所引发的兴趣。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即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适当运用多种形式的灵活教学来刺激学生的直接兴趣,同时做好科学客观的历史课程评价活动,通过奖励和惩罚来调动学生的间接兴趣。
二、高中生学习历史兴趣培养策略及方法
(一)备课阶段高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预设
学生能否从历史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中获得学习历史知识的信心,关乎到他们对历史课学习的动机和需求。课前了解好学情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把握好尺度,给学生适合于他们自身的成功体验。这就需要分层次备课了。仔细的分析学情,对学生情况做到详细把握、层次清晰,是分层次备课的主要特点。只有分层备课才能正确地把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历史知识的期望度,进而有层次的培养其学习信心。
(二)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策略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为培养任课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曾经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再学习其他教师的一些经验,总结了比较成功的方式:
1.适当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提到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在积累了深厚广博知识的基础之上,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运用生动风趣、感人至深的语言将这些知识表述出来,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和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除口头表达之外,教学语言还应该包括肢体语言、眼神以及面部表情。幽默有时是不能仅用语言表达的,还需要肢体语言的辅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眼神和面部表情的恰当运用会成为历史教学幽默语言的点睛之笔。该策略的优缺点都比较明显,优点在于方式灵活、使用方便、随机性强。很多时候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小事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趣。缺点是,幽默的程度不好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变成手舞足蹈式的表演,反而会起到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反效果。另外,幽默教学语言的使用对教师的口头表达、教育机智、表演天赋有一定要求,口头表达可以通过训练来达成,教育机智和表演天赋则比较难以训练。
2.引用时事热点、名言警句、寓言故事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中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愈来愈广泛,对于众多的典故、名言也会稍有涉猎,并以之为能。那么在讲述历史知识时就可以适当的将之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感到亲切,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自然就上来了。另外也可以利用学生对时事热点的热情,进行知识的迁移。此类策略优点在于现实性强,学生容易找到实证。缺点与上一策略相仿,即容易分散注意力,在引用事例、名言或故事时,容易使学生的思路偏离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教师平时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
3.利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设置教学法是针对高中生的思维模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一现实情况而定的,用激活学生思维的方式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另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情况,在情境中设置对于当时的学生而言既有一定难度又没有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历史类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急需学生当场解决的,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从而用满足其求知欲的方式激培养其历史学习兴趣。该策略存在的弊端则是,课前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占用时间较多,不可能成为常用办法,另外,对学生的历史把握能力和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4.组织好历史课外活动
由于受到空间、时间和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制约,常规状态下的历史班级授课局限多多。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的主动参也受到此类的制约而比较难以施行。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另外,在历史课堂中的比较干枯的讲述往往不如课外活动中,让学生主动观察而得到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因此,课外活动往往更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去探寻和研究,进而实现对其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改善培养历史学习兴趣的环境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自己的授课方式是不是陈旧的填鸭式?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没有常变常新?自己有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是不是应该想方设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1.更新备课方式。
历史学科很重要,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人才。为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先想一想,课堂的主人――学生希望学到什么知识呢?他们会对自己设计的哪个教学环节比较感兴趣呢?然后,利用网络查找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可以把教案拿给同行一起研究,发挥备课组的优势,请同事们提出他们的良好建议。如此备课,一定会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成绩,这也是新课改要求的备课目标之一。
2.改善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成为了课堂的总指挥,起的是主导作用,要与课堂的主人――学生一起教学相长、共同探讨。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其创新思维。另外,高中历史教师自身也要解放思想,多学习一些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调动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对历史感兴趣、学好历史,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的结论入手进行推理,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其科学的历史思维能力。
4.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历史,是因为他们认为历史书上的事件离自己非常远,跟自己没关系。其实鉴古方能知今,教师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把历史拉近,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热情就会高涨,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如质疑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记笔记的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把笔记整理好,能为以后的复习打好基础。
6.注意积累上课的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历史教师的视野一定要开阔,对各学科知识力求做到广泛涉猎。若我们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理论性的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教师能跳出课本之外,把古今中外相关的知识都放到课堂上来讲,那学生肯定会兴趣倍增,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7.设法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个学科在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广度、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变化可谓很大,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历史教师,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初中到高中急剧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来讲,必须做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升级”,从而找到一把适合自己的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一、与时俱进,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相对于初中历史教材的不同。
1.史实内容上。拿到高中历史教材,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老面孔,但是对于这些老面孔的学习角度、把握程度显然是和初中不一样的,要求更高。如果说初中历史多为“知其然”的话,那么高中历史则更加注重“知其所以然”。由于高中生年龄大一些,思维更加成熟,历史的线索及其规律性还有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中历史学习中更加注重的。
2.知识结构上。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它是在初中历史学得很好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专题研究,时空跨度大,更注重思维的连贯性和跳跃性,站得高,潜得深。
3.能力要求上。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比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高中历史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可以初分为历史事实、史学方法、史料解析、历史解释和文字表述。这五类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相当多重叠的地方,每一类中还可以再分出若干小类。五类目标包含各种能力,如:记忆、分析、推证、想象、表达等,不是某类目标只测某种能力,而是一类目标往往可以测试多种能力。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等等。
二、自我升级,找到了打开高中历史学门的钥匙。
1.观念转变,抛弃“副科”之说。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选修)”模式下,历史学科是选文科必选的科目,选理科,也要通过高二下学期时的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学好每一门功课是高中生义不容辞的任务。虽然选修历史最终是考等级,但是江苏50万考生中要考到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B+,10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2.5万名之前才能拿到等级A+,与报考本科院校直接挂钩。所以观念要转变,不是初中的所谓副科之说,只有战略上重视,才能打好每一场战役。
2.高屋建瓴,记住编年史体系。因为高中历史是专题史,所以头脑中要先有一整套编年史体系,否则学起来会云里雾里,摸不着方向。最好先好好看看初中历史教材。如果连中国朝代更替顺序都搞不清楚,就学不好中国历史;如果搞不清楚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大概脉络,就无法记住相关史实,更无从做必要的横向纵向联系,更是无法做对题目。所以,记住编年史体系,是学好高中历史的前提。可以编成歌谣记忆,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还有香港版本的:“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当然,还要记住基本的时间顺序,做试题时要用到。
3.重视基础,强化知识点记忆。历史作为文科,多背是应该的,必须把课本前的目录、单元结构、课文结构、基础知识都背下来。要不断与遗忘作斗争,就必须强化记忆。万丈高楼平地起,忽视基础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是华而不实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质的飞跃。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只要持之以恒,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就终会劳有所获。
4.讲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一是先理解后记忆。强化记忆固然是需要的,但不理解就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费力大,收效小,记不准,易混淆,记不牢,容易忘。二是尝试多种方法,如:特征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回忆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归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重复是记忆之母。三是广泛阅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所以要多看书,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为历史服务,当然学好历史也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作好铺垫。
5.学会解题,提高解题能力。高考都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必须在多看书、多记忆、多思考、多联系的基础上动手练习,强化记忆,提高解题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做题,适当做一些典型习题,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历史试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要重视每一次考试,做到错过不能再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艳芬.现代历史教育呼唤新的理论成果――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观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4-7.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5.
[4]叶小兵.历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内容较为混乱
高中历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采取的是较为笼统的处理方式,不能够对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说明,教师不能够对高中历史内容进行系统性把握与充分的理解,因此无法领会到高中历史改革的精髓。片面化的理解高中历史课程设计,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高中历史知识讲解,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切实对的指导作用。
2.教学课程零散,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
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设计上不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联系。课程内容的设计过于老化,深层次的问题无法体现出来。中国史与全球史之间缺乏相对的认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无法形成有效的链接,思路的构建上不够清晰,课程设计整体性缺失无法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专业性较差。
3.封闭程序化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的体现现代性,封闭程序化式教学只会使学生感到疲劳,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把握,效率较低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社会结构发展发生了变化,思想意识也正面临着多样化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时期受到挑战。学生受先进思想的影响会对历史内容产生批判性看法,无法对历史内容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教师对这种现象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解认识,很容易出现主观判断,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使学生对历史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产生的影响较差。
二、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改进建议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且高中课程设计要简单化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理念,达到教学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要能够更加方便教师进行整体性把握,对历史课程的设计要依据教学改革总体思想为指导。将公民教育与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这才是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重点内容。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构建相应的模块,吸收多元化的知识构建体系,对人文精神进行充分的阐释,引导学生简历正确的价值取向。高中历史必修2中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由最早的农业生产出现开始讲起,对农业发展过程,使用的农业工具等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进行说明,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展示相应的古代农业图片。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粗放型转变为现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反应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变化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高中历史教学开展状况的集中反映。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设计较多,知识点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因此要保证设计环节上的相互连接,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构建学生的历史系统。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在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的工商业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宗教进行反思,并且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对这种思想进行描述说明,这就导致了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郑和下西洋。郑和奉明成祖朱棣的命令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庞大的船队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只有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进行连接,明确同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形成有效的历史系统,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高中历史学习。
高一历史的难教和难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初高中的分离办学使得这一课题更具现实意义。初高中两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课程设置等不同,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难度上都比初中历史有所增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初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深度和广度、教法和学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学习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他们的基础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转变师生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现导学案的制作与使用是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顺利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的。然而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衔的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很有必要探求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一,课程理念的异同。初中历史课标更强调“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标增加了对“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特点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无论在知识容量还是能力要求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加之知识间的跳跃性、综合性强,教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高中历史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但如何做好衔接,在上述标准及其解读中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系统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的两个阶段。从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上看,二者存在很多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倡导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等。
第二,课程目标的异同。“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历史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体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初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虽然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具体目标上都采用“三维目标”设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人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和综合性。高中与初中相比更加强调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初中相比,高中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总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感知历史,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初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求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三,强化衔接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一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
2.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历史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生作为普通公民,身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人文素养;作为21世纪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历史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历史使命感,顺应时势发展。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上。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只要划书、背书就可以学好历史,临时突击就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对历史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对、习惯不好,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首先为历史“正名”。在开学之初,教师不应急于上新教材的第一课,而应实施学生对历史认识的衔接教学。
3.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历史课学习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培养兴趣,移情历史。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来看,加强历史自身的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等做法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参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活动来触摸历史、亲近历史、玩味历史,进而学好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比较浅显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课上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进行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集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的公开课《后的中国社会经济》,通过设计《回忆录》的方式将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个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得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顿时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查发现,教师上课生动与否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刘正萍的研究表明:对现任教师“不满意”或“说得过去”的占 61.8%。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教学能力,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较高的引导水平。教师具备了上述几方面素质,才能发挥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敢于质疑,挑战传统。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对于历史问题的解读,我们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判断,敢于对任何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收获。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才会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学习历史,要注意理出线索,构建成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应按时空顺序,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掌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概括重大历史阶段特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四,多做比较,善于归类。比较和归类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更加深刻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培养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归类,可以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总结出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合理改进学习方法,必将能事半功倍,学好历史科目,真正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养,顺应时势发展的21世纪合格高中毕业生。
4.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在教学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体系的欠缺和能力培养的不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加强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衔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做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系统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材料较之无意义的材料识记效果好。所谓识记材料的意义,是指其所蕴含的事物内在联系及与识记者知识经验间的联系。简言之,透彻地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调查显示,高一学生依然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在没有弄清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效果自然不好。要培养能力,必须转变学生的记忆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歧路引领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大道。理解的本质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这种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能够促进学生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学生心理特征,改变学生滞后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史实提炼观点,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如在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时,通过相关史实,提炼出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的观点。用观点统领史实,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由史实记忆向观点记忆转化,并不是忽略史实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对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对众多观点依据史实加以综合、比较、提炼、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阐释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 利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案导学在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角度出发,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简言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继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在高中进行历史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有助于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从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
四 结语
作为一名耕耘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深有感触。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需要多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只是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笔者自身知识储备、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文中的相关论述略显苍白和无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力.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赵亚夫.我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J].首都师大学报,2006
[7]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M].历史教学,2004
[8]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9]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12]刘正萍.关于新课改中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调查[J].教育探索,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