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09:28: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节能降耗的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油田的开发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油田地面建筑建设数量变得越来越多,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油田地面建筑是油田企业职工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在油田企业能源消耗的总量中,室内采暖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占到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我们要找到油田地面建筑采暖方式对节能降耗的影响,根据油田企业当地建筑的实际使用需求和环境情况[1],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地面采暖方案,在保障建筑供暖达标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减少采暖过程中能源的消耗,为油田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 建筑物供热采暖方式的基本状况
目前建筑采暖供热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热源、管网、室内系统,其中在建筑采暖供热过程中,热源和室内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散热器供暖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热源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室内系统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我国建筑采暖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
1.1 建筑物中不同形式的采暖热源
首先是热电厂的热源供暖。热电厂能源供暖是我国目前比较提倡的一种方式,有着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供热质量的优势,一部分建设有热电厂的城市中基本都实现城市供网管线的覆盖,利用了热电厂的余热,达到了降耗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然后是燃煤锅炉的热源供暖。燃煤锅炉的供暖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供暖方式,在目前北方的一些城镇中还在继续的应用,其中燃煤锅炉是热源的主要来源,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燃煤取暖有着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点。其次是燃气炉热源供暖。最近的几年中一些天然气田陆续被发现,一些煤田也开始直接生产煤气,利用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充当热源进行采暖供热的方式应用的越来越多,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还对使用燃气采暖下发了一些优惠的政策,燃气炉取暖的方式能够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与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相比,更加环保,经济效益更高。最后是电力热源供暖。电采暖的方式可以分为很多种,经常使用的有分散式直接用电采暖、蓄热电热锅炉采暖等。前者主要包括电暖气采暖、低温辐射电热膜采暖、红外线电加热器采暖等,后者主要采取低谷电蓄热,根据用户取暖的实际情况,降低电力供应峰谷差异,对电网结构实现优化,用户供暖得到保障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电热锅炉还有着无噪音污染、无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的优势,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3]。
1.2 建筑物室内的采暖方式
油田地面建筑目前可以采取的供热方式种类比较多,根据室内采取的不同散热设备可以分为一下几种:(1 )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使用散热设备进行散热,该种方式是我国油田地面建筑中经常使用的采暖方式;(2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最近几年中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管材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采暖的舒适性要求,该种方式的采暖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3 )电热膜辐射采暖,主要分为电热板、电热膜、电缆线等电采暖方式;(4 )单户采暖,通常指单独悬挂壁挂式燃气炉取暖,该种取暖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一些油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5 )热风采暖装置,油田每个作业区内都安装一台热风炉,为该油田区块的地面建筑提供供暖。
2 不同采暖方式对节能降耗的影响
(1 )燃煤锅炉供暖的方式从运费和经济的角度考虑,是目前最佳的方式,但是燃煤在环保和节能降耗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煤炭本身与天然气与燃料相比较产生的碳氢比比较高,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影响大气质量,我国的能源储量从宏观角度分析十分丰富,因此我国的北方还有很大部分地区使用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耗量不断的增加,在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供暖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能源政策,达到环保和节能降耗的目的[4];(2 )电采暖的方式运行成本比较高,优点就是管理方便、节水节地,电采暖主要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其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能源的浪费。我国油田地面建筑采暖北方应用的也比较多,北方的发电形式大部分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效率较低,所以电采暖能够提高电能转换热能的效率,但是其中能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油田地面建筑采暖设计中,因为其依托性较差,电采暖的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该地区如果建设有火力发电,尽量避免使用电采暖的方式,如果该地区有水力、风能、太阳能发电,可以适当的采取电采暖的方式;(3 )地源热泵和太阳能采暖方式受到区间和时间的限制比较大,同时运行的成本也比较高,尤其是太阳能字北方不太适用,因为北方的冬季日照时间比较短,太阳光强度不够,很能达到供暖的理想温度。而地源热泵的采暖方式经常受到实际地热资源的影响,一旦该地区的地热资源不足,也很难达到供暖的理想温度。经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每种采暖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我们根据油田地面建筑采暖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选择,选择是要充分的考虑到环保和经济的需求,综合分析比较后再进行选择和科学合理的设计。
3 结语
经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油田地面建筑经常使用的三种采暖方式中,对油田的节能降耗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保障供暖符合标准要求的同时,充分的考虑到油田地面建筑采暖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促进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普元,李培磊,赵庆平.煤矿企业节能降耗措施[J].价值工程,2011,30(02):101-102.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就要深挖内潜,降本增效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热电厂是高能耗企业,有非常大的节能空间,做好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有利于提升其自身的竞争优势,热电厂的汽轮机运行中的能源消耗量很大,汽轮机在热电厂的热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化成机械功的一种旋转式原动机,对热电厂的汽轮机运行进行研究,提出节能降耗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汽轮机启动、运行、停止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1.1汽轮机的启动
在启机升压暖管阶段,应按每分钟0.1―0.15MPa的速度将压力提升至额定压力,暖管升压过程中,控制温升,速度不超过5℃/min,并根据汽压、汽温的升高情况,适当关小疏水门,同时注意检查阀门泄漏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管道内压力升到1.5Mpa时,应将主汽门门前蒸汽温度提高到350℃后,开始冲转;在连续盘车的状态下,投入均压箱,往轴封送汽,开启汽封排空气门,使真空达到启动要求;暖机过程中,凝汽器真空维持在0.06~0.07Mpa,目的是增加汽轮机蒸汽量,从而提高汽轮机的暖机速度,并且有利于控制胀差,缩短汽轮机的并网时间;启动正常后,主蒸汽管道疏水应根据汽温及时关小或关闭。
1.2汽轮机的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要认真监盘,经常检查和校准各仪表指示应正常,每小时记录一次,如与正常数值有不正常变化,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注意油温、汽封压力应正常,主油箱油位、各轴瓦回油应正常;当负荷变化时,注意及时调好轴封蒸汽压力,防止由于压力过高漏汽到油系统内,使油质恶化;无特殊原因不应停用回热系统,回热系统投入运行,加热器出口水温应符合设计数值;保持汽轮机组在最有利的真空下运行,发现凝结水侧脏污和结垢时,应及时清洗;对于汽轮机的高负荷运作,主汽温度和压力要适当提高,确保加热器能有较高使用率,对加热器的水位进行合理调整,减少汽轮机加热器的端差,提高给水的温度。
1.3停机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停机,能够降低设备温度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机器的维修和护理。在停机过程中,当凝汽器真空降至0.04~0.03Mpa,转速降至500r/min时,应关闭轴加进汽门及均压箱新蒸汽门,停止轴封送汽;在汽轮机转子完全静止以后应检查是否有蒸汽漏入汽缸 ,严禁任何汽水漏入汽缸;当冷油器出口温度降至35℃时,可关闭冷油器进水门;转子静止1小时后,排汽温度又不超过50℃,可停止循环泵运行;停机后应注意检查凝结器水位,防止因有关阀门不严或铜管泄漏造成凝结器满水。
2加强高、低压加热器的运行监视,提高给水温度
汽轮机在运行中,运行人员要加强高、低压加热器的运行监视,保证加热器的正常投入,要充分利用汽轮机的回热加热设备,提高给水温度,达到运行规程要求的运行参数,在检修、维护和运行加热器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检修加热器时要认真清扫,要使加热器管壁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降低加热器的端差;
(2)要加强维护工作,仔细检查加热器,加热器及其附属管道阀门的检修维护,及时分析和判断加热器内部泄露情况,确保加热器正常运行,真空系统要保证严密性,防止空气漏入;
(3)要保证加热器疏水器正确动作,保证加热器水位正常,防止加热器水位过高。
(4)正确操作加热器启停步骤,在加热器启动时,应保持加热器排汽畅通,将加热器内非凝结气体排出,按操作规程的规定控制高压的温度变化;
(5)避免加热器超负荷运行,长期停运的高压加热器要防止设备腐蚀。
3保持凝结器的最佳真空
符合规程规定的凝结器的真空,不仅可以提高汽轮机的做功效率和能力,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燃料的使用量,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率。在运行中保持凝汽器真空最佳状态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汽轮机组要定期进行真空试验,保证机组的严密性;
(2)加强水质检测 ,防止水垢堵塞管道 ,对于管道定期进行清理 ,提高管道的换热效率,利用低负荷机会,进行凝汽器半侧清洗,加强凝汽器循环水水质监督,必要时对循环水进行加药处理,减缓凝汽器的结垢。
(3)要保持凝结泵工作正常,凝汽器的水位要在合理范围,不能高水位运行,否则真空就会下降。
(4)在正常运行中出现真空下降时,应依据规程规定减负荷,同时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恢复真空,若无法查明原应,应减负荷运行,直至停机。
4保持给水泵的最佳性能,降低耗电量
给水泵的作用是不间断地供给锅炉合格的除氧水,给水泵所耗用的电量在厂用电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降低给水泵耗电量的措施:
(1)在给水管道系统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减少给水系统中弯头和阀门的数量,降低给水流动的阻力;
(2)给水泵在选型时,出口压力要满足锅炉给水的需要,不易过大,否则会增加耗电量;
(3)进行技术改造,加装变频调整装置,降低耗电量;
(4)加强给水泵再循环阀门检修、维护,避免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使企业实行节能降耗的工作,政府是主导因素,其应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有效地引导企业,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企业进行激励。这种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进行节能降耗的工作有着良性的影响,能够促使企业选择节能降耗的技术。同时,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政策的制定相对滞后,缺乏灵活性。而且,仅靠政府行为来促使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工作是不够的,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应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这样既能够促使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工作,又能够使节能降耗的技术得到推广。总的来说,政府的政策是促使企业节能降耗的有力工具,对政策进行严格的执行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环境行为的保障,也是企业改善环境的主要动机。因此,政府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时,要与市场实际的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市场方面的因素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其越来越多的精力被放到了环境保护方面。绿色的消费市场逐渐建立起来,人们对绿色、环保、清洁的产品越来越关注。这一发展趋势大大激励了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工作。人们的思想的转变,使其在选择产品时,更加倾向绿色环保的产品,并抵制污染性比较大的产品。在出现这种消费行为后,企业不得不对自身进行改革,加大对节能降耗的技术的推广力度。而且,这也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益形象,企业在进行节能降耗的同时,环境承受的压力也就降低了;另外,企业也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市场环境的压力是企业实行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动力。
二、企业节能降耗的动机
(一)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经济
活动中,企业在做经济决策时,常常会受赢利动机的驱使,以趋利避害为原则,根据收益进行决策。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因此,企业实行节能降耗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只要这项工作有利可图,他们会自觉地把这项工作做好。所以,在进行节能降耗的工作时,如果无利可图,便很难让企业自觉地实施节能降耗工作。
(二)来自社会的责任和压力
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是社会责任的体现。研究表明,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会非常重视社会责任,也会做许多节能、环保的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之前以资本、技术及设备为基础的硬实力,逐渐转向以企业的社会形象、品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等为基础的软实力。
(三)管理者的价值观念管理者的价值观念
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时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它能够影响企业全部成员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企业节能降耗的工作,并践行到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内的全部成员树立节能降耗的榜样,就能促使节能降耗制度化,利用制度引导企业投入到节能降耗的工作中去。
(四)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和支持
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力度,和政府的执法与监察的力度大小是成正比的。另外,企业进行节能降耗工作的积极程度,也是和政府出台的各种激励政策直接相关。政府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的扶持力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些扶持不只是在政策税收上的支持,还应提供节能降耗工作所需的资金。企业拥有了资金的支持,就能更好地进行节能降耗的工作。
三、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积极性
各级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将考核的指标一层层进行分解,以促使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工作。然而,刚性的规范机制的缺乏,使实施行政手段的效果不够理想。而且,部分企业因迫于政府方面的压力,被动的采取了一些降耗措施,应付政府的监督检查,实际上却未将节能降耗当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工作。
(二)考核标准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相继出台了部分能耗限额标准,但是覆盖面仍不够广,具体产品的指标不够详细和全面,其只能对少数产品或企业进行对标的考核。而且,还有很多企业及其产品因为没有能效标准,不能进行对标考核。另外,针对企业的考核重点仍然落在产值的能耗水平是否有所下降,而没有注重企业单耗的水平。
(三)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不足
因为地方的财力有限,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的资金投入量不足,金融支持不够。而且,有些经济上的激励政策仍未得到落实,比如财税政策不匹配,绿色建筑与建筑能耗的普查等工作难以展开与推进。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或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另外,耗能单位对节能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的积极性不够,企业的科学技术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而且,企业即使没有达到节能目标,也不会受到惩罚;对完成节能目标的企业的奖励力度也不够大,导致目前有很多重点的用能企业未能完成节能的目标。
(五)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
在某些地区,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不明确,联动机制不够完善,部门的职能相互交叉,监督和管理的标准没有统一,这些问题都会阻碍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目前,节能降耗的法律法规的制度体系仍不够健全,无法对节能降耗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企业节能降耗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要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企业就必须加强领导和管理工作。企业要建立与节能降耗相关的领导机制,并明确目标和责任,建立多级共同进行管理的工作制度;同时,企业要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的工作,将其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认真的部署,定期开展工作会议,及时汇报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最后,协调各个部门在节能降耗的工作中的任务,并推广节能降耗的技术和工作的经验;进而落实节能降耗的工作,使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节能降耗精神的宣传
政府在相关通知中已经明确规定,企业应在适合的时间宣传节能降耗的工作,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任何形式,大力进行节能降耗精神的宣传。通常有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可以组织开展以节能降耗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统一项目部对节能降耗的思想认识,把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其次,把节能降耗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考核中,把用电节能、用水节能、办公节能、电器设备设施节能、机械设备节能等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再者,采取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提高人员节能增效的能力;组织员工学习节能降耗知识、训练节能降耗技能、掌握节能降耗的本领,以过硬的技术更有效地节能降耗;最后,在环境纪念日宣传节能降耗精神,广泛开展丰富的宣传活动,并提升企业中职员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三)调整产业的结构
政府虽然能够强制企业实行节能降耗,但强制措施是违背经济学规律的,或许能够在表面上达成任务指标,解决一时之需,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也只能是企业在表面上应付,亦或是和政府合谋,不然企业就会面临倒闭,没有经济利益的企业维持不了多久,这显然违反了我国发展经济的初衷。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第二产业所占的比率偏高,而且,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这是资源与能源巨大消耗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只是简单的强迫企业关、并、停、转,或是进行高额的罚款,而不调整产业结构,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其只能加速企业的倒闭,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的企业,堵住耗能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耗能的问题。
(四)实施节能的项目
更多地实施节能的项目是解决企业“降耗难”的问题的一种办法。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更加先进的节能设备,将老、旧以及耗能较大的机器设备淘汰掉,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源的消耗。科技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使得老旧的设备和新产品相差很大,不及时更换更为先进的设备或不实施节能的项目,企业就可能因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而被市场淘汰。到那时,就算想更换新设备,实施新的节能项目,企业也不一定还有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要打破思维定式,大胆地接受新的设备,实施新的项目,最终会赢得良好的效益,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考核和管理
企业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时候,应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的目标,并制定一套高效的节能降耗的制度,为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而且还要完善企业的指标考核内容,将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的目标进行分解,工作要落实到人;并促进工作的开展,将完成节能降耗的指标列入企业发展中,作为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在建立节能降耗工作的考核制度时,企业可以转变发展思路,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使企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六)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在新制度的经济学中,制度被认为是博弈过程的“内生”稳定的结果。制度的产生来源于减少交易的成本,制度基本的作用是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减少人们互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并通过对人们之间相互的关系进行规制,将合作的阻碍因素降到最低,使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得到统一。制度不同,资源分配的方式也会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收入和利益发生了变化,最后使行为的主体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而且市场中的制度是为了降低成本制定的,来降低市场的活动和交换所消耗的资源。因此,企业若想使节能降耗的工作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利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企业节能降耗的行为。
(七)推广节能降耗的新机制
电力需求管理、节能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的新机制,就是依靠政府的引导,并利用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和特点,从而促进和推动节能降耗工作顺利地开展。以上的新机制都是以利益为前提,企业自愿签订的协议。这些新机制有适用性强、成本低、灵活性好、利于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持续发展等特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新机制是新的形势下,高耗能企业对能源进行管理的最好的办法,同时也是企业提高节能技术水平的方法,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持续发展的途径。
使企业实行节能降耗的工作,政府是主导因素,其应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有效地引导企业,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企业进行激励。这种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进行节能降耗的工作有着良性的影响,能够促使企业选择节能降耗的技术。同时,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政策的制定相对滞后,缺乏灵活性。而且,仅靠政府行为来促使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工作是不够的,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应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这样既能够促使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工作,又能够使节能降耗的技术得到推广。总的来说,政府的政策是促使企业节能降耗的有力工具,对政策进行严格的执行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环境行为的保障,也是企业改善环境的主要动机。因此,政府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时,要与市场实际的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市场方面的因素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其越来越多的精力被放到了环境保护方面。绿色的消费市场逐渐建立起来,人们对绿色、环保、清洁的产品越来越关注。这一发展趋势大大激励了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工作。人们的思想的转变,使其在选择产品时,更加倾向绿色环保的产品,并抵制污染性比较大的产品。在出现这种消费行为后,企业不得不对自身进行改革,加大对节能降耗的技术的推广力度。而且,这也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益形象,企业在进行节能降耗的同时,环境承受的压力也就降低了;另外,企业也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市场环境的压力是企业实行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动力。
二、企业节能降耗的动机
(一)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经济活动中,企业在做经济决策时,常常会受赢利动机的驱使,以趋利避害为原则,根据收益进行决策。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因此,企业实行节能降耗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只要这项工作有利可图,他们会自觉地把这项工作做好。所以,在进行节能降耗的工作时,如果无利可图,便很难让企业自觉地实施节能降耗工作。
(二)来自社会的责任和压力
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是社会责任的体现。研究表明,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会非常重视社会责任,也会做许多节能、环保的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之前以资本、技术及设备为基础的硬实力,逐渐转向以企业的社会形象、品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等为基础的软实力。
(三)管理者的价值观念
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时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它能够影响企业全部成员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企业节能降耗的工作,并践行到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内的全部成员树立节能降耗的榜样,就能促使节能降耗制度化,利用制度引导企业投入到节能降耗的工作中去。
(四)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和支持
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力度,和政府的执法与监察的力度大小是成正比的。另外,企业进行节能降耗工作的积极程度,也是和政府出台的各种激励政策直接相关。政府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的扶持力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些扶持不只是在政策税收上的支持,还应提供节能降耗工作所需的资金。企业拥有了资金的支持,就能更好地进行节能降耗的工作。
三、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积极性
各级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将考核的指标一层层进行分解,以促使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工作。然而,刚性的规范机制的缺乏,使实施行政手段的效果不够理想。而且,部分企业因迫于政府方面的压力,被动的采取了一些降耗措施,应付政府的监督检查,实际上却未将节能降耗当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工作。
(二)考核标准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相继出台了部分能耗限额标准,但是覆盖面仍不够广,具体产品的指标不够详细和全面,其只能对少数产品或企业进行对标的考核。而且,还有很多企业及其产品因为没有能效标准,不能进行对标考核。另外,针对企业的考核重点仍然落在产值的能耗水平是否有所下降,而没有注重企业单耗的水平。
(三)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不足
因为地方的财力有限,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的资金投入量不足,金融支持不够。而且,有些经济上的激励政策仍未得到落实,比如财税政策不匹配,绿色建筑与建筑能耗的普查等工作难以展开与推进。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或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另外,耗能单位对节能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的积极性不够,企业的科学技术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而且,企业即使没有达到节能目标,也不会受到惩罚;对完成节能目标的企业的奖励力度也不够大,导致目前有很多重点的用能企业未能完成节能的目标。
(五)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
在某些地区,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不明确,联动机制不够完善,部门的职能相互交叉,监督和管理的标准没有统一,这些问题都会阻碍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目前,节能降耗的法律法规的制度体系仍不够健全,无法对节能降耗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企业节能降耗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
要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企业就必须加强领导和管理工作。企业要建立与节能降耗相关的领导机制,并明确目标和责任,建立多级共同进行管理的工作制度;同时,企业要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的工作,将其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认真的部署,定期开展工作会议,及时汇报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最后,协调各个部门在节能降耗的工作中的任务,并推广节能降耗的技术和工作的经验;进而落实节能降耗的工作,使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节能降耗精神的宣传
政府在相关通知中已经明确规定,企业应在适合的时间宣传节能降耗的工作,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任何形式,大力进行节能降耗精神的宣传。通常有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可以组织开展以节能降耗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统一项目部对节能降耗的思想认识,把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其次,把节能降耗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考核中,把用电节能、用水节能、办公节能、电器设备设施节能、机械设备节能等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再者,采取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提高人员节能增效的能力;组织员工学习节能降耗知识、训练节能降耗技能、掌握节能降耗的本领,以过硬的技术更有效地节能降耗;最后,在环境纪念日宣传节能降耗精神,广泛开展丰富的宣传活动,并提升企业中职员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三)调整产业的结构
政府虽然能够强制企业实行节能降耗,但强制措施是违背经济学规律的,或许能够在表面上达成任务指标,解决一时之需,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也只能是企业在表面上应付,亦或是和政府合谋,不然企业就会面临倒闭,没有经济利益的企业维持不了多久,这显然违反了我国发展经济的初衷。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第二产业所占的比率偏高,而且,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这是资源与能源巨大消耗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只是简单的强迫企业关、并、停、转,或是进行高额的罚款,而不调整产业结构,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其只能加速企业的倒闭,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的企业,堵住耗能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耗能的问题。
(四)实施节能的项目
更多地实施节能的项目是解决企业“降耗难”的问题的一种办法。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更加先进的节能设备,将老、旧以及耗能较大的机器设备淘汰掉,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源的消耗。科技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使得老旧的设备和新产品相差很大,不及时更换更为先进的设备或不实施节能的项目,企业就可能因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而被市场淘汰。到那时,就算想更换新设备,实施新的节能项目,企业也不一定还有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要打破思维定式,大胆地接受新的设备,实施新的项目,最终会赢得良好的效益,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考核和管理
企业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时候,应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的目标,并制定一套高效的节能降耗的制度,为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而且还要完善企业的指标考核内容,将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的目标进行分解,工作要落实到人;并促进工作的开展,将完成节能降耗的指标列入企业发展中,作为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在建立节能降耗工作的考核制度时,企业可以转变发展思路,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使企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六)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在新制度的经济学中,制度被认为是博弈过程的“内生”稳定的结果。制度的产生来源于减少交易的成本,制度基本的作用是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减少人们互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并通过对人们之间相互的关系进行规制,将合作的阻碍因素降到最低,使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得到统一。制度不同,资源分配的方式也会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收入和利益发生了变化,最后使行为的主体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而且市场中的制度是为了降低成本制定的,来降低市场的活动和交换所消耗的资源。因此,企业若想使节能降耗的工作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利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企业节能降耗的行为。
(七)推广节能降耗的新机制
电力需求管理、节能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的新机制,就是依靠政府的引导,并利用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和特点,从而促进和推动节能降耗工作顺利地开展。以上的新机制都是以利益为前提,企业自愿签订的协议。这些新机制有适用性强、成本低、灵活性好、利于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持续发展等特点。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新机制是新的形势下,高耗能企业对能源进行管理的最好的办法,同时也是企业提高节能技术水平的方法,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持续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