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安全防护范文

时间:2023-06-15 09:28: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井下安全防护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井下安全防护

篇1

中图分类号T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140-02

电动铲运机一种高效率、低能耗、无污染的无轨装运设备。在冶金矿山它担负着井下运岩、运矿任务。由于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潮湿,电动铲运机经常出现漏电现象,直接危害生产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必须采取切合实际,合理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以防护,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下面结合我单位使用WJD-1及WJD-2型电动铲运机实际情况,谈谈防护电动铲运机漏电几种方法和措施。

1 电缆漏电防护

电动铲运机工作在井下炮烟、粉尘、顶板滴水、地面渣石、积水,巷道壁岩石凸凹棱角,高频率转弯极恶劣的环境中。其供电电源采用橡套或硅橡胶软电缆,由电动铲运机卷缆器排缆、卷缆拖拽电缆始终和巷道、采场的地面或巷道壁摩擦接触,致使电缆绝缘极易损坏而漏电,进而导致电动铲运机带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对电缆进行防护,才能减少或杜绝电动铲运机漏电问题。措施和办法如下:

电动铲运机的动力电缆需要一端处于牢固的状态才符合运行条件,若电缆的固定端出现脱落,电源开关配电箱将被拖拽移动,严重时将导致安全事故。电缆固定要用焊有铁链的铁电缆卡子夹住电缆(放入电缆卡子处的电缆要做防护后再安装电缆卡子),防止电缆损坏而漏电,在巷道壁距地面0.5m左右的地方打孔插入铁固定锚杆,将电缆卡子铁链的另一端固定在锚杆上,实现可靠固定。同时还需做到电缆卡子不与电缆接头及电缆破损处接触,以防漏电。不允许用风、水管道做固定点,不允许电缆搭在风、水管道上,严禁电缆接头及电缆破损处与风、水管道接触以防电缆漏电而使风、水管路带电,导致人身伤害。

要随时检查电动铲运机卷缆器导引电缆横向托辊、纵向托辊运行情况,不允许有托辊卡阻现象,当托辊磨损到极限时应及时更换以防电缆损伤而漏电。

电动铲运机卷缆器内存放电缆长度,不允许超过其技术参数规定的长度,要随时检查卷缆器运行情况,发现卷缆器卷缆不正常时应立即将其调至最佳状态,以防止电缆损坏。

电动铲运机在巷道内转弯时,电缆与巷道壁岩石凸凹棱角接触破坏电缆绝缘,引发电缆漏电。在巷道转弯内角处必须采用由钢管、圆钢焊接而成的电缆防刮器对电缆进行防护,可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电缆接头及电缆破损处接触,避免损坏电缆绝缘而漏电。

为了保持电缆最佳绝缘状态,电缆严禁放在水沟中及巷道内积水处,尤其是电缆接头及破损处。

制作电缆接头时,电缆芯线应焊接或熔接,接头的外层胶用硫化热补法进行补接;或采用矿山专用插接件连接。当整条电缆接头达到规定数(4个)应予报废更换使用新电缆。

电缆使用过程中严禁电缆第四芯(接地线)断线。要随时对电缆第四芯线与接地网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时要立即处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电动铲运机至接地网间的电缆第四芯(接地线)进行检测其电阻值应不大于1欧姆,若超出1欧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2电动铲运机漏电保护

安全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要实现电动铲运机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中安全高效地进行生产作业,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漏电保护措施,才能克服它因漏电给井下生产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

2.1接地保护

2.1.1完善井下接地网对电动铲运机实行保护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井下必须装设接地系统。在井下水仓和积水坑中至少装设两组主接地极(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在采区变电所和固定设备地方设置局部接地极设置于排水沟中(局部接地极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5mm的钢板)。用接地线干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0mm2、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全部连接起来,形成井下接地网。当任一主接地极断开时,其余主接地极连成的接地网上任意一点测得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2Ω。

事实上,在离主接地极、采区变电所较远采场末端(400m~600m),实测接地电阻值在6Ω~8Ω之间,已达不到电动铲运机漏电保护作用,当电动铲运机漏电,人体触及它时,将会发生触电事故,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要想在井下安全使用电动铲运机,必须将电动铲运机作业地点处接地干线上的接地电阻值降至小于或等于2Ω。其方法是:

选用直径12mm的圆钢,将每根焊接连接起来放在水沟中做采场接地干线,并将它同井下总接地干线焊接在一起。

在采场联络巷、采场巷道终端有积水的水沟或水坑内设置局部接地极,将局部接地极和采场接地干线焊接在一起。

将给电动铲运机供电的配电箱(安装在巷道壁上),用直径12mm的圆钢,同采场水沟中接地干线焊接连接起来。并将采区变电所引至采场的动力电缆保护接地线同配电箱进行可靠连接。

完成上述工作,便完成了采场内接地网(重复接地)的敷设。这时,再对采场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其数值应在1Ω~2Ω之间,若大于2Ω应采取增加局部接地极的办法予以解决。

每季度要进行一次接地网接地电阻值测定,若接地电阻不符合使用要求,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要求后再使用。

2.1.2使用接地链进行漏电保护

接地链是一端固定在电动铲运机机体上,另一端和地面接触的铁链。他的作用是电动铲运机漏电时,实现电动铲运机接地保护。每台电动铲运机至少要配置2条接地链,和地面接触长度30cm最佳。在电动铲运机电缆第四芯线(保护接地线)完好的情况下,它能起到降低电动铲运机接地电阻的作用。当电动铲运机电缆第四芯线(保护接地线)断线时,它是能提供电动铲运机接地保护的最后防护设施。因此,在使用电动铲运机进行生产作业时,要随时对接地链进行检查,发现其缺少、磨损、接地长度不够时要及时安装或更换接地链。以保证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

2.2、选用漏电保护断路器进行保护

漏电保护断路器是一种当电路中发生漏电或触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并可对线路进行过载、短路和欠电压保护。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在井下潮湿恶劣的环境下,对电动铲运机漏电进行预防性保护,是防止电击事故有效措施。

井下采用中性点不接地三相供电方式对采场供电,加之采场内环境潮湿供电线路及电动铲运机对地泄漏电流较大,不同环境下的采场对地泄漏电流又有所不同。选用漏电保护断路器时,必须采用极数是3极,剩余动作电流及剩余电流分断时间可调的漏电保护断路器,对井下电动铲运机漏电进行保护,才能适合井下特殊环境的使用要求。

例如: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M8L系列漏电保护断路器,可满足使用要求。其中NM8L-630/3型,额定电流400A的漏电断路器,可满足剩余动作电流0.2-0.5-1和剩余电流分断时间0.2-1-2-3S任意搭配组合使用,特别适合采场内数台电动铲运机同时作业使用。一般情况下剩余动作电流选为0.5A、剩余电流分断时间选为1S则可达到电动铲运机正常使用条件。

在具体选择漏电断保护路器时,要根据具体采场实际情况来决定。首先要明确,采场内使用电动铲运机台数、供电线路载流量,并对使用电动铲运机采场的供电系统进行对地泄漏电流测算后,再合理地选择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品牌、系列和型号,才能对供电线路进行保护,实现电动铲运机漏电防护最佳效果。

在日常使用漏电保护断路器时,要注意漏电保护断路器发生动作后,应根据动作的原因排除了故障,才能进行合闸操作,不允许带故障强行送电。每月至少要对漏电保护断路器检查(外观检查,试验按钮试跳,接线检查,信号指示及按钮位置检查)一次,并作好检查记录。

3检查维护预防电动铲运漏电

对电动铲运机体、供配电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是防止电动铲运漏电行之有效的方法。

电动铲机司机在启动电动铲机前,应合上电动铲机(含电缆)电源开关,用验电笔对电动铲机机体、电缆接头、电缆破损处等易发生漏电部位进行漏电检查,确认无漏电后方可启动电动铲机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要随时停机进行漏电检查安全确认,作业任务结束时,要进行漏电检查,确认无漏电后切断电动铲机(含电缆)电源,方可结束本工作班作业任务。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若发现漏电应确定漏电位置采取稳妥的方案予以处理,同时要做好漏电期间他人触电的防护工作。

在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中,要随时对电动铲机配电箱内卫生进行清理(清除导电粉尘),保证其清洁美观,并对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及配电线进行漏电检查。同时,还要对电动铲运机电缆第四芯线(保护接地线)与电动铲运机机体、接地网的连接情况做重点检查,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的予以维护排除,以确保电动铲运机使用的安全性。

进行电动铲运机检查、维护时要做到停电、验电、在供电电源停电开关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和闸”警示牌方可进行。

4结论

综上所述,对电动铲运机进行漏电防护,可有效地降低触电事故发生率,减少电动铲运机漏电故障停机率,对电缆漏电防护的同时,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生产资金的投入,保证了电动铲运机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篇2

1.云计算技术目前的发展

云计算的概念自2006年被Google提出之后,就在ICT产业界产生了巨大反响,Google,微软,IBM,英特尔等ICT巨头公司积极跟进云计算的研究以及云计算业务和应用的部署。关于云计算的理解,定义目前就有几十种,其中得到业界最广泛接受的,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的: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这些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云计算业务资源应该支持通过简洁的管理或交互过程快速的部署和释放。

NIST对于云计算的定义,从根本上规范了其业务模式和特征。NIST给出的定义中还包含云计算的基本特征:按需自助服务,构建资源池,广泛的宽带网络接入,供可测量,快速弹性的,按使用量计费的服务等。根据云的使用范围及运营模式的不同,描述了云的4种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混合云。

就我国而言,云计算更合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高科技型转变的趋势,政府和医疗信息化、三网融合,大量迅速成长的电子商务应用,使我国云计算具有强大的市场前景,云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

2.云计算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云计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巨大挑战。目前安全问题已成为困扰云计算更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关于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解决与否及如何解决,将会直接决定云计算在未来的发展走势。

随着云计算在各领域内的快速发展,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亚马逊云计算平台出现了大范围的故障;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彻底崩溃,大量用户数据丢失;谷歌公司泄露了客户私人信息等等。根据云计算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理解,云计算的操作模式是将用户数据和相应的计算任务交给全球运行的服务器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用户数据的存储,以及用户数据的处理和保护等操作,都是在“云”中完成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用户的数据处于一种可能被破坏和窃取的不安全状态,并且也有更多更详细的个人隐私信息曝露在网络上,存在非常大的泄露风险。

云计算安全事件频发,其稳定性、安全性、完整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上公共平台的开放和不可控性,急需一套针对云计算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案。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必将使云计算得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3.云技术环境信息安全防护方案探索

3.1 体系结构的总体防护

云计算安全体系结构可以划分为数据安全、虚拟化服务安全、基础网络安全三部分。数据安全即保障云计算海量数据存储、传输并实现数据安全隔离的支撑平台的安全;虚拟化服务安全即保障整合、处理各种虚拟化资源,提供“按需服务”的承载平台的安全;基础网络安全即保障各类计算资源基于统一基础架构的网络接入和运行平台的安全。

(1)数据安全

数据传输安全:云环境下用户的数据信息从终端到云计算环境的传输中,数据信息容易被截获,可采用在云端部署SSL VPN网关的接入方案,以保证用户端到云端数据的安全访问和接入。云端部署SSL VPN网关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云端部署SSL VPN网关示意图

利用SSL VPN技术,可以随时随地的在客户端与资源中心之间建立一个私密通道,保证不同客户信息私密性,可采用的防护技术包括:不同客户访问相应云计算资源的身份认证与鉴权;客户端和云端数据流加密;终端用户的准入管理(补丁管理、杀毒软件升级等);防数据泄漏;自主访问控制;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用户数据完整性保护;用户数据保密性保护;客体安全重用以及程序可信执行保护。

用户身份鉴别应支持用户标识和用户鉴别。在每一个用户注册到系统时,应采用用户名和用户标识符标识用户身份,并确保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中用户标识的唯一性;在每次用户登录系统时,应采用受安全管理中心控制的令牌、口令、基于生物特征、数字证书以及其他具有相应安全强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机制进行用户身份的鉴别,并对鉴别数据进行保密性和完整性保护。

数据完整性保护:应采用密码等技术支持的完整性校验机制,检验存储和处理的用户数据的完整性,以发现其完整性是否被破坏,且在其受到破坏时能对重要数据进行恢复。

数据保密性保护:应采用密码等技术支持的保密性保护机制,对在安全计算环境中存储和处理的用户数据进行保密性保护。

(2)虚拟化服务安全

“按需服务”是云计算平台的终极目标,只有借助虚拟化技术,才可能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应用服务和合理的资源分配。无论是基础的网络架构,还是存储和服务器资源,都必须要支持虚拟化,才能提供给用户端到端的云计算服务。因此,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内部,应采用VLAN和分布式虚拟交换机等技术,通过虚拟化实例间的逻辑划分,实现不同用户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隔离。

在多租户情况下,云联数据中心的所有安全设备应支持1:N的虚拟化,形成端到端的虚拟通道。每个安全设备经过虚拟化后,都可实现关键特性的多实例配置,比如防火墙的多实例、支持独立的安全域划分及策略配置。

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简化网络拓扑结构,便于管理维护和配置,消除“网络环路”,增强网络的可靠性,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可采取横向网络虚拟整合,即N:1网络虚拟化。

每个虚拟设备都应具备独立的管理员权限,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如图2所示,可以随时监控、调整策略的配置实现情况。可以将管理员划分为多级进行管理,不同的级别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访问权限。通过灵活的用户访问控制,对虚拟机的配置和远程访问权限进行保护。

采用虚拟防火墙和虚拟设备管理软件为虚拟机环境部署安全防护策略,且采用防恶意软件,建立补丁管理和版本管理机制,及时防范因虚拟化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

图2 用户分级示意图

(3)基础网络安全

基础网络是指地理位置不同的的是数据中心和用户终端的互联。应采用可信网络连接机制,通过对连接到通信网络的设备进行可信检验,以确保接入通信网络的设备真实可信,防止设备的非法接入。基础网强调的是无收敛和精细化,相应对安全设备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园区网,安全设备性能要满足与网络相匹配的性能的需求,且应可以实现随着业务发展需要,灵活的扩减防火墙、入侵防御、流量监管、负载均衡等安全功能,解决在安全设备端口不足和自身处理性能不足情况下灵活扩展问题,实现安全和网络设备高度融合。

3.2 应用层面的安全防护

由于云环境的灵活性、开放性、公众可用性等特性,给应用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

对于企业终端用户而言,企业应做风险评估,比较数据存在云中和存储在自己内部数据中心的潜在风险,比较各家云服务供应商,把选择缩减到几家,并取得优选者的服务水平保证。云服务供应商在云主机上部署的Web应用程序应当充分考虑来自互联网的威胁。企业终端用户应该清楚指定哪些服务和任务由公司内部的IT人员负责、哪些服务和任务交由云服务供应商负责。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用户喜欢在桌面或笔记本电脑上使用虚拟机来区分工作。通常这些虚拟机甚至都没有达到补丁级别,这些系统被暴露在网络上更容易被黑客利用成为流氓虚拟机。对于企业客户,应该从制度上规定连接云计算应用的PC机禁止安装虚拟机,并且对PC机进行定期检查。

对于使用云服务的终端用户而言,应该保证自己计算机的安全。在用户的终端上部署安全软件,包括反恶意软件、防病毒、个人防火墙及IPS类型的软件。目前,互联网浏览器已经普遍成为云服务应用的客户端,但不幸的是所有的互联网浏览器毫无例外地存在软件漏洞,这些软件漏洞加大了终端用户被攻击的风险,从而影响云计算环境应用的安全。因此云用户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浏览器免受攻击,在云环境中实现端到端的安全。云用户应使用自动更新功能,定期完成浏览器打补丁和更新及杀毒工作。

云用户还应使用过滤器,目的在于监视哪些数据离开了用户的网络,从而自动阻止敏感数据外泄。这些数据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用户可以对过滤器系统进行安全配置,以防止数据在用户不知情的状态下被泄露,防止由此造成的用户自身数据的安全性降低。

4.结束语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云计算更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关于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解决与否以及如何解决等,将会直接决定着云计算在未来的发展走势。关于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考虑到云计算安全的成因,多管齐下,从技术、标准、法律以及业务监管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还需要云平台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云服务提供商,杀毒软件厂商等的共同努力。随着整个云计算产业链的不懈努力,云计算环境应用及服务必将朝着可信、可靠、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NIST..

[2]胡志昂,范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技术方案设计实现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篇3

1.从大站或狗狗上下载

据安全报告,现在的恶意软件和恶意网站一直在不断上升。因此,我们在下载资源时,一定要挑选规模较大,在技术、资金上较有实力的大网站下载。另外,大家也可以去迅雷的下载站一迅雷狗狗(www gougou corn)下载,因为它对下载页进行了“二次过滤”,可以对下载页进行清毒处理。如果遇到有广告或病毒的下载页,会弹出相应的窗口提示用户(如图1),确保用户在浏览该页面进行下载时不会“中招”!

2.使用官方版本软件

因为下载的流行,很多所谓“优化版”下载工具也出现了c但众所周知,时下以欺骗用户为手段盗取用户数据和偷窥个人隐私的各类间谍软件,以及网络钓鱼诈骗活动已经成为对电脑用户安全的最大威胁。这些人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将软件反编译(Decomplie),再重新进行封装(P0ck),多数会在其中绑上强行安装控件/插件、不提供卸载功能的程序、盗取网银账号的木马病毒等。这样不仅隐私全无,甚至QQ、mSn、信用卡等密码也会被盗取。更为重要的是,破解版本的下载工具对于一些下载限制做了破解,轻则会引起软件本身经常出错,使得一些资源无法下载,或者有的资源下到一半造成中途无故退出,重则会因为修改了你的操作系统文件引发系统漏洞,或者消耗非常多的网络和系统资源,最后导致系统被黑、资料被盗、系统崩溃。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请不要下载并使用破解版软牛,还是要到官方或官方推荐指定的站点下载。

二、斩杀广告消除安全隐患

尽管高清已经开始普及,但是现在网络上电影多数以Rm/RmVB为主。可是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总在其中安插上广告,播放时给出弹窗,所以选择一款有过滤功能的播放器就可以帮我们斩杀广告,消除安全隐患。

以迅雷看看为例,其内置屏蔽广告功能,并支持迅雷的边下边播,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与媒体文件关联,作为首先播放器。运行迅雷看看后,单击“菜单”按钮,选择“系统设置”命令(或者直接按下Fz键),之后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关联”标签,然后单击右侧窗格下方的“全选”按钮,同时选中“总是保持文件关联”。复选框,最后再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这样,迅雷看看播放器就成为了我们的默认播放器。

接着,茌迅霞7中选择“工具”一“配置”命令,单击左侧“消息提示”按钮,再在右侧窗格中选中“默认使用迅雷看看播放器边下边播”复选框(如图3),再单击下方的“确定”按钮。

这样,我们以后再播放视频文件时,会自动调用迅雷看看播放器来播放,而视频中的广告弹窗则可以自动屏蔽掉。

三、关联安全软件并自动更新

篇4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41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63- 02

数字档案信息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国家和社会组织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归档整理后,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存储,可在网络上传输利用,以数字代码记录文字、图像、声音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与传统档案相比,数字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数字档案信息的可变性、数字档案载体的脆弱性、数字档案信息与载体相分离性、数字档案对系统的依赖性、数字档案内容传输的网络化等。数字档案的这些特性,对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是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保障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措施

信息安全问题与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系统故障等更要从防御功能着手,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实时保障的档案信息防护体系,只有制度与技术的结合才是有效的防护之道。

1.1建立确保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管理制度

数字档案信息要想进入安全、规范的管理轨道,必须要有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是网络和档案信息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1) 要加强保障数字信息网络安全的立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不仅涉及机关事务、社会建设和科学研究,也涉及个人资料和隐私,还涉及档案信息的传递。由于档案信息网络建设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虽然已制定公布了一批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为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和营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我国目前尚无档案信息安全方面的专门法规,档案部门应尽快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法规制度,结合档案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部门实际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法规标准,并不断完善,使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以达到防范和惩治档案信息违法行为,维护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目的。

(2) 建立健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重要措施。计算机及网络硬件设施是保证档案信息安全存储和传递的物质基础,要制定包括网络线路、通讯设备、服务器、机房等支持档案管理机构内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网络基础设施的防火防盗制度和定期维护制度,落实责任人,加强对口令、授权的管理。

(3) 建立完善数字档案信息形成、归档、保管、利用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已不适用于数字档案的管理,必须结合实际,建立科学的数字档案管理制度,如完善数字档案的形成制度、执行科学的归档制度、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规范数字档案的利用制度。用规范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数字档案的形成、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维护数字档案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实现数字档案的规范管理。

1.2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硬件设施的建设是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物质基础。没有优质、完善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就不会有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选择质量过关、符合标准的硬件设备,可以减少由硬件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1.2.1数字档案信息的储存系统

(1) 数字档案信息的储存设备。数字档案信息能否长期存取与存储介质息息相关,一旦存储介质受损,其数据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挑选优质的设备是确保信息安全的第一步,要针对数字档案信息自身的特殊性,来选择符合实际需要的储存介质。目前档案馆使用的储存介质主要有光盘、磁带、硬盘、缩微胶片等。对于珍贵的数字档案信息可转到纸张和缩微胶片上保存,缩微胶片被认为是唯一能够接受的档案信息存储载体,其保存期至少可达300年。

(2) 数字档案信息的备份系统。备份是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有效和可用的最佳选择。为了防止因操作失误、硬盘损坏、计算机病毒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数据丢失,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备份工作。备份是信息存储的重要环节,通过备份来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实现异地存储,进行灾难恢复等。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到连续备份、定期检查,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有效性,才能达到备份的目的。

1.2.2数字档案信息的传输设备

网络是数字档案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网络的硬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布线、交换机、集线器、网关设备或路由器、中继器、桥接设备、调制解调器等,这些网络设备都存在因自然老化、人为破坏和电磁辐射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因此,要加强对数字档案信息传输设备的管理,定时检修、及时更新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保障数字档案信息在传输时不因硬件的损坏而丢失。

2保障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

数字档案信息的出现本身就是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此,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实现数字档案安全的重要保障。

2.1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为了防止未授权的访问而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识别,控制网络以及其他资源,准许授权者浏览访问信息资源而采取的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是内部网络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就像一堵墙把内网保护在相对安全的区域,通过对来访的请求进行控制,来确认谁可以进入和谁可以走出这个受保护的环境。访问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不被非法用户访问或破坏,通过入网访问控制、用户注册,规定哪些用户能够登录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用户所能访问的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并限定用户对这些资源所能进行的操作,以防止数字档案信息被拷贝、篡改和打印。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也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是用于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防火墙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体,用于增强内部网络和互联网之间的访问控制,保护内部网络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过滤不良信息、防止信息资源的未授权访问。防火墙的功能主要有:第一,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把防火墙作为网络通信的阻塞点,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信息必须通过这个唯一的阻塞点。防火墙为网络安全起到了把关的作用,它让我们把安全防范集中在内外网络连接的阻塞点上。第二,防火墙能够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Internet上每天有亿万人收集信息、交换信息,不可避免会出现违规的人。防火墙是为了防止不良现象发生,执行站点的安全策略,仅仅容许符合规则的请求通过。第三,强化站点资源的私有性。防火墙通过封锁域名服务信息,从而使Internet外部主机无法获取站点名和IP地址。通过封锁这些信息,可以防止攻击者从中获得有用信息。

防火墙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将网络规划得清晰明了,有效地防止跨越权限的信息访问。对于档案馆网站来说,合理利用防火墙技术,充分发挥防火墙的作用是保护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

2.3信息加密技术

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加密技术可以确保数字档案的非公开性。密码技术是一种可以防止信息泄密的技术,也是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可以提高网络中数据的保密性,防止带有密级的档案信息被非法窃取和删改,是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内容非公开性的有效手段。加密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加解密,也可用在认证数字签名等安全通信标准和安全协议中,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加密技术的应用。加密技术通过信息的变换或编码将机密敏感信息变换为难以读懂的乱码型信息,以达到保护数据安全的目的。其运作原理是,对网络上传输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机密性与完整性,以及交易实体身份的真实性,签名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从而保障网络应用的安全性。

(4) 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指向多媒体数字产品中嵌入版权保护信息和认证信息(俗称水印),但不影响原始数据的使用价值,这些嵌入的信息通常是不可感知的,却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操作被检测或提取出来。通过检验水印的存在与否可以鉴定其是否为非法复制和盗用的数字产品。被嵌入的水印可以是文字、图像、序列号等。数字水印可以用于数字图像、音频、视频、3D模型等多媒体数字产品,保护数字产品的合法拷贝和传播。

我国的各级档案馆(室)收藏有许多珍贵资料,如科技成果、科研文献、国家政策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信息。这样一些档案信息实行数字化管理以后,许多会以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存在,而网络化的管理方式使得一些信息会对外公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先进的处理工具如Photoshop等工具对档案数字化成果进行篡改,引发档案资料的真伪、版权等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主要就是针对这类问题使用的。应用数字水印技术,可以避免如下问题:在图片、影像档案资料上打上数字水印,一方面可以防止组织或个人非法使用该数字档案或对该数字档案宣称拥有版权;另一方面,加了水印的档案资料和没有加水印的图片表面上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有真假之分,而一般的伪造技术难以伪造出水印,因此使用数字水印可以有效防止伪造数字档案。通过使用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档案的版权保护和真实可靠性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5)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合理补偿,它可以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提高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保护连接网络的服务器,监视可疑连接和非法访问,及时发现攻击行为,并作为分析证据对可疑的访问行为进行自动响应,为服务器提供主动防护。它的基本功能是:第一,监视、分析用户系统活动;第二,检测出正在发生的攻击活动,并及时响应或报警;第三,发现并跟踪攻击活动的范围和后果;第四,诊断并发现攻击者的入侵方式和入侵地点,并提出解决建议;第五,搜集并记录入侵的活动证据。针对网络入侵检测的IDS,其使用范围包括攻击识别、事件响应、策略检验和策略改进。总之,入侵检测系统为保护数字档案信息提供了强大的网络防护能力。

上述信息技术在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范非法访问和随意删改,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3保障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人才培养措施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保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感,积极抓好知识更新和人才引进工作。各个单位应为档案管理人员创造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使其尽快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

另外,我们还应该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落实各项安全责任,要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必要的审核机制,对用户的合法性进行检验,防止各类非法用户入侵。为了有效地预防非法用户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修改、破坏,要建立严格的系统日志记录管理机制。只有不断完善各种安全管理手段与安全技术手段,将行政管理与技术方法相结合,才能有效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进而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 吕榜珍. 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 云南档案,2007(1).

篇5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67—01

引言

云计算在信息领域是一种新的技术革新,它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平台,使不同区域地域的用户可以获得同样的计算资源。成本低,规模大,计算能力较强,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现如今,互联网发展急速,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数量越来越多,花费的成本变高。互联网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解决原有的网络和服务用户的各种问题。同时,对于一些数据资源在新平台上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模型计算,它的发展依托于原有的三种运算,分布式运算,并行运算和网格运算。这种模型计算处于一种分布式的环境状态,而且规模巨大。主要目的是给予加大的数据存储,是一种共享模式,具有强大的发展势头。

现有的数据处理和一些应用服务基本是在当地计算机中进行,核心是桌面。云计算和现有的方式不同,它是把这些数据和服务放在“云”端。这样我们所有用户都可以进行内容的共享下载,相互交流,这样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的获取信息的情况。但是这种云计算,首要考虑的是它的安全问题。用户会担心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对提供数据者担心如何保证所提供的云中数据不被破坏。因此对安全问题的研究就越发重要。

1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只是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网络只是云计算的一个界面,就像一个通用的交流渠道一样,提供给不同的用户容量较大的各种服务。“云”就是网络,这个网络是资源存在的平台,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获取资源。因此“云”连接着很多台计算机。对于每一个使用“云”者只是看到了统一的接口。云计算模式是通过以下三种:云客户,云构架和传统的基础设施构建的。

云计算的基本体系构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管理层,其次中间部分是应用接口,最上面的层次是访问层次。管理层包括一些集群系统、网格并行运算等,是分布式的文件系统。对于应用接口层主要有用户验证、权限管理、应用软件和网络接入等。访问层是实现云计算的应用,比如视频监控,存储数据远程共享,网络在线存储等。

云计算有许多优点,比如可靠性高,扩展性强,计算或存储快,成本也较低,如今发展迅速。但它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安全性还被人们怀疑,对于像政府、银行等特殊的场合选择“云”服务要保持警惕,一些大型的商业机构之所以不选择云计算就是考虑到它的安全性,希望信息保密不被泄露。

2.安全问题

尽管云有较大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使用范围较大,但是人们从一开始就担心它的安全问题。当这些巨大存量的数据和计算聚集在“云”中,用户会感觉难以控制,担心云可能破坏我们的隐私,对我们的权益产生伤害。一些IT人认为云计算可能会把一些敏感数据泄露,而且大型的企业采用云计算可能或损害公司的商业机密,风险较大。当前用户较为熟悉的云服务模型有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三种。这几中模型都是用户把计算和数据存储赋予云端,但是云提供商在我们享受这个服务的过程中不能给予足够的安全防护,不能渴求他们为用户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

云计算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安全问题:

在技术方面,如果采用云,我们的硬盘不存储东西,仅仅借助于云中--数据共享,那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技术故障导致服务中断,用户将不能继续任务和工作,只能静等。

在服务方面,用户没有很多的知情权,具体的细节和运转方式都是模糊的,也许只有提供商知道云的采用技术。

虽然提供商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的各种数据,只是对数据的传输进行加密,对数据的存储保护难以解决。即使采用特定的隔离技术也难以让用户完全信任。

3.云计算中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密已经保存的文件和发送的电子邮件。即使数据传输到别人的数据中心,没有密码仍然不会打开,,这对保存的文件有一点的保护作用;电子邮件容易被其他人访问,最好使用一些程序自动对收到的发送的邮件进行加密保护。

2)使用有良好信誉的服务。现在信誉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信誉好,名气大的服务才能赢得更多的用户。所以这样的数据泄密发生几率较小,也不会与其它营销商共享资源。

3)考虑商业模式。在选择存储环境时,—般应该先考虑付费存储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通过收取费用的网络应用服务比广告资助的服务更加安全。

4)一定要阅读隐私声明。把数据存储云的时候,一定要阅读隐私声明。为了保证我们不被这些隐含的漏洞所蒙蔽,认真阅读声明,这样分类保存不同的共享数据,有些数据不适合保存在云环境,有些应该保存在我们的个人电脑中。

5)使用过滤器和安全传输。使用过滤器可以自动阻止敏感数据。

结束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云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普及,这就要求它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在使用这个云计算的过程中,如何让用户存储数据在云中并保证安全是对提供商的要求,对我们用户,我们怎样才能相信提供商的安全保证也是要解决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三防系统的有效运用,移动网络终端安全保证,数据的保密和检索,对一些虚拟软件的漏洞进行监测保护以及虚拟化的安全问题等。只有对信息的安全防护做到较高要求,满足用户,云计算才能在现在的互联网时挥更强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Edwards John.Cutting through the Fog of Cloud Security[J],Computer world;2009;45(8):26 29.

篇6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式的发展,在城镇建设中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中,炸倒一座山,填平一个凹,已经是很平常的建设工程,在这类大规模的爆破作业中,由于工期短、爆破参数的选取、多种地质、多类岩土、软硬岩并存等多种原因,在爆破开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多的不合格的大块孤石,这些大块孤石如不加破碎,则在铲装运中带来诸多的不便,成为笨重的负担,唯有及时二次爆破运出方为上策。

2、大块孤石产生的部位、原因

大量的实例统计表明,大规模露天深孔台阶爆破大块孤石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如下:

1)为了克服底盘抵抗线的阻力,炸药主要置于炮孔的中、底部,使其沿炮孔轴线方向的炸药能量分布不均,孔口能量不足,致孔口部位出现大块。

2)台阶前部,即邻近台阶坡面的一定范围内,岩石受前次爆破的破坏,原生弱面张裂,甚至被切割成“块体”,爆破时这部分“块体”易整体振落,形成大块。

3)同一爆区有两种岩石并存且有明显的断裂隙存在或同一爆区硬岩和软岩分界部分,有时从爆区表面就可以看到大块条带,爆破时易整体振落成大块。

4)爆区的后部与未爆岩石相交处(沿爆破塌落线)也会因爆破振落产生大块。

3、从源头上降低大块率,从而减少二次爆破解体。

在大规模露天中深孔台阶爆破中降低大块率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三条:正确设计、严格施工、科学管理。正确设计就是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特别注意的是:选准前排孔的抵抗线;控制最后排孔的装药高度;控制合理超深和余高;选取与岩石特性相匹配的炸药,增强底部炸药威力;选取合理的毫秒延期间隔时间;爆区有明显结构面时,要根据岩体结构面特征,决定起爆顺序;在适宜地点采用大孔距、小抵抗线爆破和压渣爆破。严格施工,主要在钻孔、装药和填塞三方面的作业,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科学管理,对施工作业人员和各工序环节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网路。

4、对大块孤石二次爆破解体措施

在复杂环境下对大块孤石进行二次爆破解体时,产生的主要有害效应有:爆破地震波、飞石、空气冲击波、噪声、粉尘、有害气体等。其中最难防护的是飞散物(飞石),其他有害效应可通过有效填塞、选取适宜的爆破规模、撒水、通风等措施基本可以得到控制。众所周知,二次爆破解体对象是大块孤石,四面临空,飞散物(飞石)从哪个方向飞出难以捉摸,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实践表明在城镇复杂地段二次爆破解体时出现的安全事故频繁,令人意外。本人在多次同类爆破作业中能够安全顺利准爆,我想与以下几点基本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1)精心设计,根据大块孤石的形状、摆放的位置,周围环境、与要保护对象的距离等信息一定要精确,明了并形成文字图像牢记在心,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如根据大块孤石的形状,摆放的位置确定布孔的位置,炮孔数量,钻孔深度,炮孔孔径,孔口方向,最小抵抗线的朝向。当然将炮孔方向和最小抵抗线方向布置朝向无保护对象的环境区视为最佳。

2)针对岩石的种类、可钻性、风化程度、坚固性系数、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反复爆破试验,确定出准确的爆破单耗,再根据其体积大小及形状定出精确的装药量,装药长度。

3)对存在有可能吸收能量、带来应力集中、反射应力波的不良岩体地质如结构面、节理裂隙、薄弱带(大多数大块孤石不存在上述不良地质)等要反复堪察调研,确认其不可能带来危害方能爆破,否则应采取措施消除其负面影响后方能爆破解体。

4)严格控制装药长度(填塞长度要大于最小抵抗线)与单孔装药量;填塞时用上等的纯黄泥巴,禁止填塞物内含碎石。

5)覆盖防护,对难度大,防护等级高,无把握的大块孤石解体爆破时,应采用爆破源覆盖、爆破源与保护对象间遮挡,以及保护对象近体防护或覆盖。

6)堪查爆破点周围环境,消除诱发次生事故灾害隐患。要清除近处地面淤泥、垃圾等杂物,防止被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溅起过远。对预计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范围内建筑物的电源、水源、气源、火源,起爆前应临时关闸、断路。

7)对爆破源进行必要的撒水,减少粉尘带来危害。

8 )爆破作业时主要设计人员、审核人员和批准人员应当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结团亲自到爆破现场落实各项措施,必要时与爆破组长等具体操作人员签订责任状,保证按设计精心施工,落到实处。

9)按设计提出的爆破个别飞散物(飞石)安全允许距离范围边界,设置警戒,将警戒范围内所有动产都移出警戒外并严防无关人员进入爆破区。通过现场勘查,核定各个岗哨位置及人员、装备,并按事前公布的警戒时间封闭通道,确保人员、车辆性畜不能进入危险区。

10)爆后安全检查,消除隐患。爆破后,解除警报前要认真对爆破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在确认现场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检查中发现有拒爆征兆或塌落未稳现象时应立即在周围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无关人员靠近。如发现残存炸材时,说明有拒爆半爆药包,这应指派专人查找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5、结束语

在城镇建设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中,爆破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大块孤石,要爆破解体这些大块孤石时,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爆破产生的飞散物(飞石)稍有不慎便造成爆破失控,给人民带来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大量实践证明,通过精心设计,严谨施工,仔细调研,认真防护,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有害效应的产生,确保安全事故零隐患,实现城镇无公害生态爆破作业。

参考文献:

[1]汪旭光.爆破设计与施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224~740

[2]郑炳旭.中国爆破新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3~120

篇7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档案管理 创新 安全防护

档案管理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以记录社会变迁、发展和革新的一种工作过程和内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料保管的质量。在当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在保护好纸质资料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电子信息存档,将管理方法由单一的纸质保管逐渐转变为纸质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并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努力创造出更完善、更实用、经济效益更高的管理办法。

一、网络环境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一)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档案信息

前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信息提高方式,而是向着更宽广、更深入的领域发展。基于这种现状下,档案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对管理工作进行创造和改进,不断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提高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研究我国人民使用和查阅档案信息的类型和特征,对档案利用的原因和信息共享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真正弄清人民所需要的档案信息类型,以便对症下药,提供更多的符合人们需要的信息。同时还要对档案进行宣传,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建立网络档案的信息服务体系

档案管理工作要根据整个行业的发展形势,建立全方位信息管理系统,对行业内的相关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类,在对信息处理完成之后,在进行整体性的利用和开发,努力创造资源共享的条件,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获取信息服务。此外,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立国家层次的档案管理体制,开创全国范围的的信息共享平台,使我国的档案信息能被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积极做好线上服务工作

在当今的社会里,由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所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各种类型的信息都有可能产生需求,同时人们对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在提升。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公众和档案馆等相关部门应该构积极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做好网络信息的以供人们便捷地获取,使档案管理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做好信息共享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网站,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及时正确地将各类档案的公开信息出去,并通过链接的方式将各类混乱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一站式的信息检索平台,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共享,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方面。同时也能实现档案管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效提高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降低档案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此外还可以促进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完善,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做好档案信息的细分工作

如今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类型的信息,有价值和无价值的都在网上流动着,如果档案管理部门对信息的定位不够准确,就会造成人们查询的不便。所以档案管理部门不仅要将信息的采集和保管工作做好,还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分类整理,将各类信息垂直划分为层次不同的类型,并在数据库中安排好存放位置。让用户可以通过接口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还可以选择是否要进一步的查询,以此来减少用户的检索时间,提高的效率。

(四)做好用户信息反馈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一个用户反馈专栏,收集用户对网站的设计、信息服务等活动的满意度,通过反馈,档案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档案信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以及自己的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工作也可以起到一个监督作用,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促进他们服务意识、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提升。档案部门收集用户的反馈后,还须做出一些后续的努力,如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三、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网络档案管理系统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各种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这个媒介而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当把档案信息录入到数据库时,档案信息就会根据某种逻辑传递到某个数据库和各个数据库之间以及运行程序和数据字段之间,经过进行重组后成为档案管理网络的数据序,这一复杂的过程对整个网络档案管理的信息信息数据库完整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这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人员的能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各个数据库之间的特殊逻辑关系,还要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完整性的问题及时地修改和维护,做大限度地降低对数据库造成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二)保证电子档案的正常查阅

如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换代快,比如办公软件版本的更新换代,低级版本的软件是无法打开高级版本的文件的。所以为了确保电子档案可以随时正常使用和查阅,必须保证所有的档案信息文件都保存为与系统相一致的或与系统之间可以互相兼容的版本和格式。遇到操作系统需要更新的情况,还需要对系统的配套软件进行同步更新,确保操作系统和配套软件处于一个动态的、互相的兼容的状态中,方便档案信息的随时读取,同时也为网络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保证网络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网络档案管理信息面临的安全性更加复杂多变,也更难以把控。网络档案管理的系统安全指的是通过网络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合理设计,使档案信息能够正常地运行,并长期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使其的功能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查阅的洪湖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要实现网络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必须在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保证各项信息资源的传输安全和有效管理。例如,在进行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对访问权限和查询进行严格控制,还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对病毒进行预防和查杀等。

四、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重大,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式下,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网络档案信息平台,实现档案资料的共享,已经成为时展的需求,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进行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的创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更好地为社会公众和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还要重视网络档案管理的安全防护问题,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巍.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安全防护[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3):98-99.

[2] 李巍.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安全防护[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3):36-38,90.

[3] 王茹熠.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护对策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DOI:10.7666/d.y1499847.

篇8

中图分类号:TD3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一般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井下工作,而且因为井下风井和水泵等都是要通过电力来起作用,因此越级跳闸导致风井、水泵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井下瓦斯气体急剧升高,井下排水不力现象,而这也成为造成人员死伤和瓦斯爆炸、井下水渗漏甚至塌方的主要原因。

1、造成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原因

1.1线路保护措施不当

煤矿井下作业受到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特别到位,尤其是在煤矿开采作业区域, 地下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根本无法获得有效处理最常见的情况是输电管线要在煤矿矿洞潮湿、杂乱的环境下通过,而且由于施工作业的需要,难免要来回拖动输电线路。为了保证井下工作用电需要,输电线路的电压强度也普遍达到6 K V甚至更高。如此高压输电线路在来回拖动甚至人员、器械踩踏压折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电缆绝缘层破裂等情况,就很容易造成线 路短路。高压输电线路短路造成越级跳闸是必然情况。

1.2电源开关设置不合理

井下操作的用电器械众多,而且并不固定,照明用电和工程施工用电、设备用电等,分区域而且要随时跟随工程进展进行调动调整,因此要用到非常多的电源开关端口节点进行拆装。而且现在煤矿井下作业用的电源开关虽然具有高压防爆功能,但是很多情况下出于工作的需要会随时调整和选用,很难做到完 全符合相关的安全指标,这就造成一些专用开关设备不合格,造成事故隐患。比如常规的开关设备应该有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高压防爆开关的固有动作时间 两部分构成。而有些时候随机采用的开关设备,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化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更谈不上防爆或继电保护的作用, 这当然根本无法应对高压输电 线路的安全保护需要。造成越级跳闸也就十分简单了。

此外,井下作业的潮湿、脏乱差的环境也会对开关的灵活性造成不小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开关生涩、反应动作迟缓、井下和井上开关动作不协调,造成井下防爆开关过缓,井上防爆开关提前发生作用,就会引起跳闸。

1.3 电流短路速断保护失效

速断保护是根据供电线路短路的首尾变化值来进行动作的。一般来讲,井下长距离输电线路的两端短路电流值有较大的差距,这样继电保护的范围就更大一些。在发生短路的时候也能够尽快提供上下级速断保护措施,这也是井下电路保护的理论安全措施。不过在实际的井下线路铺设和操作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采用短距离多分段式线路来构成输电网络,这样的话, 因为线路两端的短 路电流值差距很小,而继电保护在设置的时候又会考虑安全的调整系数, 这就 更加窄化了速断保护的可靠范围。换句话说,当发生短路隋况的时候,线路两端的速断保护因为接收到的电流值差异太小,就容易造成两端速断保护反应时间极短,甚至造成上级速断保护比下级速断保护更先发挥作用的情况,也就是越级跳闸。

除了短距离多段输电网络设计之外,如果采用长距离输电的线路横截面过大,也会造成短路电流过大,同时满足上下级速断保护的标准,这样也会造成越级跳闸。

1.4速断保护措施不力

上下级速断保护是根据时间差来设定的,一般是0.5 s 的时间差。而在煤矿井下输电线路保护过程中,为了确保故障快速排除,有些企业会直接将上下级时限差设置为0。这样的话, 速断防护能力就会大幅降低,也会加大越级跳闸的几率。

2、防治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措麓

2.1强化线路保护措施

针对因为外力磨损压折等情况造成的线路绝缘层破裂或算坏等隋况,可以进行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在电缆外涂抹绝缘或防护层,降低外力摩擦等情况引起的绝缘层损耗。再就是如果有外置保护措施,比如高压输电线路区域绝缘保护垫的覆盖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员踩踏等对输电线路的直接摩擦损耗。

2.2很多煤矿都习惯于在局部区域实行短距离线路多段式电网结构设定这种设计方式给各级速断保护带来不少的麻烦。建议考虑对这种电网设置模式进行更新。尤其是在一些井下安全防护区域或重要的用电设备,尽量更换电网结构,避免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导致井下安全防护措施无法正常开启。比如井下风井和水泵的供电设备,如果能够独立供电,或者采用更安全的供电网络进行设置,也会有效的防止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大范围的安全事故。

2.3重点用电区域独立供电或双回路设置

考虑到井下用电的安全防护作用,可以考虑在特定用电区域进行独立供电或双回路供电设计。独立供电的话,自然就不会受到短路隋况的影响,至少可以规避局部区域的越级跳闸危害。此外可以设置双回路供电,这样的话,当其中一路供电暂停工作,可以有另一路电路担负负荷,也能够避免越级跳闸造成的危害。

2.4选择智能保护装置很重要

考虑到煤矿井下高压输电线路的情况复杂,靠人力来进行管理实在不算很好的风险预防措施。建议引进高端智能保护设备,可以进行多样化调控和功能选择,可以根据井下供电实际需要做出灵活调整,且各种情况可以获得精确的监控和安全防护,其应急响应措施也要比人员操作更精准有序和快速,比起人力防护措施更加有效。一般的高端智能保护设备可以实现短路、超负荷、接地、欠电压释放等多种情况的自主保护,对井下各种电气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护,而且具有远程操控和监护功能,对于电力调度机构开展相关保护措施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国内有些煤矿采用有采用ZBT-1l型保护器进行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保护的。这种保护器可以对井下各种供电防爆开关和电路进行监护,还能够和电力监测站进行远程信息共享与即时操作协同,在应对各种供电网络故障和越级跳闸现象的时候表现出色,其安全系数要比现有的各种数码电脑保护装置、模拟保护装置好得多。而且可以和BGP系列和PBG系列高压开关柜配合使用,功能强大,是比较受到认可的智能保护设备。

3、总结

煤矿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原因有很多,有线路保护不到位,有电气设备不合理设置和使用等多种原因- 而要防止越级跳闸,一方面需要严格相关的电气保护和使用规范,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另~方面需要加大智能化保护设备的应用,比如一些专门为矿井和大型企业工程配备的电网保护设备,在保证电网安全和规避越级跳闸的风险等方面更具智能化和可操作性,也是保护煤矿井下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措施

篇9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未进行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2、在实施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区域发生明显突出预兆或者突出的位置半径100m范围内,必须采取或者继续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3、突出危险区的煤层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采用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4、煤层瓦斯风化带为无突出危险区。(✔

5、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应当为井下实测数据。

✔)

6、用直接法测定瓦斯含量时应当直接取样。(×)

7、同一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置测试点不少于2个,沿倾向不少于3个,并确保在预测范围内埋深最大及标高最低的部位有测试点。(✔)

8、井下穿层钻孔或者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属于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

9、顺层钻孔或者穿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控制整个回采区域的煤层。(✔)

10、安全防护措施应当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全防护措施实施。(×)

11、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时,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有效抽采时间不得少于15天。(×)

12、地面井的井型和位置应当根据开拓部署及井下采掘布置进行选择和设计,不应影响后期井下采掘作业。(✔)

13、当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时,可不必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采掘作

业。(×)

14、当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时,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采掘作业。但若为采掘工作面在该区域进行的首次区域验证时,采掘前还应当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

15、只要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则该区域以后的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区域或者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

16、只有经效果检验证实措施有效后,即判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17、当措施无效时,仍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后直接进行采掘作业。(✔)

18、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或者防突措施超前距的条件下进行采掘作业。(✔)

19、根据《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之规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属于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20、若经揭煤验证仍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方可揭开突出煤层。(✔)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至少

B

进行1次防突专题研究、检查、部署防突工作。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年

2、有突出矿井的矿长应当至少

A

进行1次防突专题研究、检查、部署防突工作。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年

3、有突出矿井(煤层)的煤矿企业、煤矿应当建立

A

A、防突技术管理制度

B:防突管理制度汇编

C、防突岗位责任制

4、区域预测范围最大不得超出1个

A

A、采(盘)区

B、区段

C、阶段

5、区域预测范围最大一般不小于1个

B

A、采(盘)区

B、区段

C、阶段

6、对已确切掌握煤层突出危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有可靠的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瓦斯参数等预测资料的,区域预测工作由

B

组织实施。

A、矿长

B、总工程师

C、防突矿长

7、区域预测结果为无突出危险区的应当由煤矿企业

C

批准。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技术负责人

8、经效果检验仍为突出危险区的,必须继续进行或者补充实施

A

A、区域防突措施

B、工作面防突措施

C、综合防突措施

9、经区域预测或者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

B

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A、区域预测

B、工作面预测

C、安全防护措施

10、所有区域防突措施的设计均由煤矿企业

C

批准。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技术负责人

11、保护效果和保护范围考察结果由煤矿企业

C

批准。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技术负责人

12、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应当经煤矿

B

批准。

A、矿长

B、总工程师

C、防突矿长

13、根据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应当由具有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试验考察。试验方案和考察结果应用前由煤矿企业

C

批准。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技术负责人

14、区域预测新方法的研究试验应当由具有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并在试验前由煤矿企业

C

批准。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技术负责人

1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煤层瓦斯压力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为

A

/MPa。

A、0.74

B、0.6

C、0.8

16、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点同一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布置测试点不少于

B

个。

A、1

B、2

C、3

17、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点同一地质单元内沿煤层倾向不少于

C

个。

A、1

B、2

C、3

18、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

B

m以前实施。

A、10

B、7

C、5

19、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处使用穿层钻孔至少控制巷道轮廓线外

C

m

A、30

B、15

C、12

20、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预抽钻孔应当一次性穿透全煤层,不能穿透的,应当控制开采分层及其上部法向距离至少

B

m、下部10m范围内的煤层,

A、30

B、

20

C、15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异常情况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AB

A、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

B、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

C、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D、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

2、瓦斯解吸指标K1的临界值湿煤、干煤的临界值分别为

[mL·(g·min12)-1]?BC

A、0.6

B、

0.5

C、

0.4

3、瓦斯解吸指标Δh2的临界值湿煤、干煤的临界值分别为

AB

Pa。

A、200

B、

160

C、

150

4、可采用下列方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ABCD

A、钻屑指标法;

B、复合指标法;

C、R值指标法;

D、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

5、煤矿井下发生火灾,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

ABD

)、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A、瓦斯

B、一氧化碳

C、空气温度

D、煤尘

6、瓦斯突出引起火灾时,要采用(AB)灭火。

A、综合

B、惰性气体

C、水

D、灭火器

7、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抢险救灾决策前,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有(BCD

)。

A、是否切断灾区电源

B、是否会诱发火灾和连续爆炸

C、通风系统的破坏程度

D、可能的影响范围

8、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应该加以重点监控。井下一氧化碳的来源有(ABC)。

A、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

B、爆破

C、瓦斯、煤尘爆炸

D、朽烂的木质材料

9、对煤矿井下发生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对受伤者应立即(A

)。

A、就地抢救

B、送出地面

C、打急救电话

1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井下(ABCD)安设的电话,应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

A、井下主要水泵房

B、井下中央变电所

C、矿井地面变电所

D、地面通风机房

篇10

关键词:伴生放射性矿;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Key words: mine associated with radioactivity;radioactivity contamination;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D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05-02

0引言

伴生放射性矿,是指含有较高水平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的非铀矿,具有活度浓度低、寿命长、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伴生放射性矿石含有U-238、Th-232、Ra-226和K-40等较高水平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开采、冶炼、加工和利用过程中,矿石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也将迁移、浓集和扩散,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废弃物也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提高环境的辐射水平。有资料显示,我国湖南、广东、四川、内蒙古等省区伴生放射性矿所产生的年集体有效剂量对公众的危害已远大于核工业[1]。因此,必须加强伴生放射性矿藏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环境污染监控,以保障人们身体健康。镍(钼)矿是一种多金属矿,除含有镍(钼)外,还有镁、砷、铅、磷、硫、铁、锰、铜、镉等多种非放金属和非金属以及放射性核素,是一种典型的伴生放射性矿。镍(钼)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的稀有金属,镍(钼)矿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已成为重要产业,但很多镍(钼)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放射性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放射性污染,使得矿山周围的放射性水平比背景值水平有所增加,造成工作人员和周边的居民的外照射与内照射的额外剂量增加,对他们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为此,加强对镍(钼)矿放射性环境监督管理及放射性污染的防治,确保人们生活安定健康,促进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镍(钼)矿开采造成的放射性污染

镍(钼)矿开采产生的放射性污染源主要为含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采矿废石,我国镍(钼)开采的废石主要为炭质页岩,采掘比约为1:50,除少量用于坑道回填外,其余需要外排,露天就地堆放,侵占大量的土地。废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辐射污染环境,提高当地环境γ辐射水平。同时由于受到雨水的浸蚀,废石中放射性核素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使矿区周边土壤中的非放重金属和镭-226、钍-232、钾-40含量升高,转移到地表植物中,造成其总α、β量增加,从而造成食物链的放射性污染。镍(钼)矿开采产生的废水主要有:伴生矿湿法开采由坑道排出的采矿废水,废石堆场淋滤雨水,工艺废水等。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放射性核素,成为的另一种放射性污染源,污水流入受纳水体,提高了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一旦被人畜饮用,放射性核素通过饮用水、动植物转移进入人体后,会选择不同的沉积部位,如镭-226食入后大部分沉积骨骼组织,而放射性母核和子核发出的α、β射线会对人体造成持续、长久的照射,从而诱发各种相关疾病。

矿石、废石、废水析出的放射性气体氡及其子体进入大气,并向四周弥散,污染空气,氡及其子体与空气中的浮游粒子结合,构成放射性气溶胶,漂浮在空气中,使伴生矿井和堆场空气中存在较高浓度的氡及子体。氡及子体随呼吸进入人体后,通过内照射给人类造成损害,甚至致癌。有调查显示云南锡业公司及个旧地区公众肺癌的高发,经医学界长期研究确定是吸入过量的氡及其子体所致[2]。

2镍(钼)矿开采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时时对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进行跟踪监测并及时治理,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制度,及时做好采完部分的矿山的退役治理工作,避免放射叉污染。

2.1井下坑道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井下坑道是高浓度氡及高γ辐射工作场所,γ辐射来自于矿石开采面和井壁四周的围岩。井下氡来自矿石、围岩以及地下水的析出,井下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和井壁围岩及矿石中的含铀量及其井下通风换气状况有极大的关系。根据这些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

2.1.1 保证井下坑道空气足够的换气率降低镍(钼)矿井下的主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要是保证通风系统的完善,通过合理应用排氡通风技术实现。利用机械通风压力防止来自采空区及矿岩裂隙的污染,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3]。具体操作时尽可能保证通风时风流在井下停留的时间最短,关闭暂时不用的巷道和采空区以减少工作面的数量,尽量减少通风体积,增大换风次数等,把矿井中的氡浓度稀释到安全浓度后再排放。有关资料显示[4]换气率可以大大降低井下坑道空气中氡与子体的平衡因子,平衡因子与换气率有如表1关系。由此可见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可以降低氡及其子体的平衡因子,大大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由于井下工人的额外年有效剂量主要是由氡子体所贡献,因此,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是降低井下工人额外年有效剂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2.1.2 预通风和湿式作业放射性气体氡衰变产生的子体钋、铋、铅等重金属粒子,采用湿式作业不仅可以降尘,还可使氡衰变产生的子体迅速被水雾携带而沉降,极大地减少井下空气中的氡子体吸入体内的几率,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表2中的实验数据充分说明了预通风和湿式作业的好处。

2.1.3 佩戴防护口罩井下工人在作业时,应当佩戴防护口罩,这样既可防尘还可使氡衰变产生的金属粒子得到过滤,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

2.1.4 井下矿石废矿石及时运出井下坑道中氡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坑道中堆积的矿石、废矿石将析出氡,及时将坑道中的矿石、废矿石运出,避免在坑道中大量堆积,是降低井下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2.1.5 井壁降低氡的析出井壁析出的氡是井下氡的主要来源,利用壁面水泥喷浆的办法可以大大抑制氡从井壁析出,可使井下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再度降低。

2.1.6 采空区及早填埋封闭及早封闭井下采空区可大大减少井下通风设施的负荷,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降低井下氡浓度,降低平衡因子,从而降低井下空气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减少井下氡的排出量,有利于井外空气放射性环境的改善。可以减少井下工人和井下通风排风口周围居民的额外年有效剂量。

2.1.7 井下工人佩戴个人剂量计,能有效对γ辐射和氡及其子体的剂量进行测量,建立矿工个人剂量档案。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大大降低氡及其氡子体α潜能的影响,井下工人额外年有效剂量可降至6.25mSv/a,这一结果虽然略高于放射性环境保护控制目标5mSv/a,但大大低于限值20 mSv/a[5]。除此之外,为使辐射防护最优化,采取缩短井下工人的工作时间的办法。上述剂量是按每年工作300d,每天8h计算的,如果井下工人实行6h/d工作制,则井下工人额外年有效剂量可降为4.78mSv/a,这一结果低于放射性环境保护控制目标5mSv/a,在控制目标之内。

2.2 废石污染防治措施由于废矿石场通常建在紧靠井口下的山谷中,井口工业场地则建在井口附近,在建设工业场地的过程中,其地基一般都要铺垫大量的坑道开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矿石。工业场地是井下工人和矿山非职业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铺垫的废矿石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废矿石运出时大量撒落,使工业场地一带的陆地γ辐射水平增高,增加了相关人员的辐射剂量。因此做好废矿石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对减少他们的辐射剂量非常重要,为此废矿石场须建拦石坝集中堆放,尽量减少堆放的面积,工业场地建成以后,地面应铺设水泥对铺垫废矿石的辐射污染进行治理。另外,工业场地的选址应加注意,应距废矿石场有足够的距离,最好在建设工业场地时,地基不要用放射性水平高的废矿石作为地基的铺垫材料。废矿石在废矿石场内的堆放应采用渐进式堆放,一边堆放一边覆土治理。

对GZ镍(钼)矿中的废矿石场析出的氡防护安全距离可下列方法计算得出[6]:

D=3αTCF/(1.81×108)

其中:T为年照射时间,C为氡浓度增加值,F为平衡因子,D为年有效剂量,α为以零归一化距离系数。

同时应注意矿石和废矿石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矿石和废矿石往往具有相当高的放射性水平,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经过较远距离的运输废矿石才能进入冶炼厂或废矿石场。在运输途中,不可避免要经过人员密集的村庄和城镇。做好矿石和废矿石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对于减少居民不必要的额外辐射照射剂量十分重要。因此,运输线路应避开人员密集的村庄和城镇,同时应对运输车辆加膜加盖,避免矿石在运输途中的撒落。

2.3 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矿区废水包括坑道废水和废矿石场淋溶渗水,为含放射性物质废水。矿山废水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衰变系列中产生的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其中绝大部分核素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对放射性污染最重要的铀、钍、镭、钾四种核素中,镭为极毒物质,做好对矿山废水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确保有关人员的辐射剂量安全也非常重要。为了防止废矿石场淋溶渗水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在废石场建拦石坝和泄洪道及集水池,雨水经泄洪道排走,废石场渗水进入集水池,集水池下建适当规模的二级坝,既可防止坝跨塌,又可防止集水池外泄污染坝下水体。

在坑道废水治理方面可以借鉴铀矿山首先要确保矿山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实行监测达标排放,当废水放射性水平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时,应先用石灰乳中和-氯化钡沉淀除镭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达标(总α

3镍(钼)矿矿区居民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3.1 矿区空气质量的安全防护措施矿山附近居民通常距废矿石场较远,不受γ辐射影响,产生影响的是氡,井下通风排风口应选在距居民区1.5km外影响较小,危害最大的是废矿石场和矿石场析出氡的弥散,为使居民剂量不超标,为此居民区与矿石场或废矿石场的直线距离应大于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也就是说在矿石场、废矿石场堆有大量矿石或废矿石,而未退役治理之前,在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之内不应有居民区。经验表明,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一般在300-500m之间,这一结果对矿山其他人员是不适用的。处于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以外的居民通常也处在粉尘的卫生防护距离之外。

合理选择井下通风排风口的位置可以减少废气中的氡及其子体对矿区居民的影响。因通风排风口排出的氡浓度很高,若以3000Bq/m3计算,在距通风排风口1.5km处空气中氡浓度增加值为123Bq/m3。处于该处的居民仅因吸入氡就产生额外年有效剂量0.185mSv/a。因此,井下通风排风口位置的距离选择直接影响居民的辐射剂量安全。如果能将井下通风排风口选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更好,最好将通风排风口的位置选择在矿区内周围有山梁和树林阻隔的地方。

对于镍(钼)矿区的空气质量应遵循HJ/T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在不同风力条件下,定期对出风口空气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定期监测,各类生产服务设施、生活居住地均应安置在主要风向的上风位置。

3.2 矿区饮用水的安全防护措施对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保护至关重要,只要一升水中混入很少量的含放射性核素的粉尘,便有可能使饮用水放射性超标,因此加强生活饮用水的保护对有关人员的辐射剂量安全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对矿山的生活饮用水定期抽样检测,其放射性含量符合国家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饮用。住在主井、废矿石场附近的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应注意加盖外用,避免使用室外敞开的水池、水缸等。矿区职工生活饮用水要加强保护,可用桶装等封闭的饮用水,防止粉尘进入水中。

对以山泉为居民生活饮用水源的地区,应铺设水管从山上引山泉水入村中使用。由于矿山开采中水源和饮水管常常被破坏,应注意加以保护和维护。

4结论

镍(钼)矿开采产生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较严重的有井下氡及其子体对矿工的危害,废矿石量对土壤、地下水、空气的影响以及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水对水源的影响。根据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井下坑道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废矿石污染防治措施、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矿区空气质量、生活饮用水的保护措施。实践表明,只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采和治理环境, 镍(钼)矿山的各类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污染完全可以降到公众可接受的范围。

参考文献:

[1]潘自强.中国核工业三十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

[2]孙世荃.氡子体和含砷矿尘对矿工肺癌的贡献[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1,11(1):1.

[3]余庆华.非铀矿山排氡通风方法在云锡矿井的应用[J].中国矿山工程,2004,33(5):34.

篇11

1 钼矿开采导致的放射性污染

对于开采钼矿的放射性污染原体主要源自于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采矿废石。其原因在于:废石中放射性元素的不断衰变产生的,属于辐射污染环境,提高了当地环境γ辐射水平。再者,加上长期受到雨水的灌溉,使得废石中的放射性核素逐渐的渗入到土壤以至于地下水中,致使矿区周边土壤中的非放重金属和镭-226、钍-232、钾-40含量升高,转移到地表植物中,造成其总α、β量增加,也就形成了相应的食物链放射性污染。在开采钼矿时产生的废水有:处理后的工艺废水、开采过程中由坑道而排出的采矿废水、还有废石长期的受到的淋滤雨水等。这些水中都有着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长期的变化成为了另一种放射性污染源,逐渐的渗透到低下水中,使得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逐渐提高。

随着矿石、废石、废水等放射污染源的扩散,逐渐的进入大气层中,开始向着四周蔓延,形成一种强烈的空气污染现象,尤其,其中的氡与空气中的浮游粒子相结合,会形成一种放射性的气溶胶,长期的弥漫在空气中,而这些物质会随着人的呼吸进入到人体当中,对人类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导致人们致癌。

2 钼矿开采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2.1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时时对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进行跟踪监测并及时治理,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制度,及时做好采完部分的矿山的退役治理工作,避免放射叉污染。

2.1.1保证井下坑道空气足够的换气率降低钼矿井下的主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要是保证通风系统的完善,通过合理应用排氡通风技术实现。利用机械通风压力防止来自采空区及矿岩裂隙的污染,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由此可见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可以降低氡及其子体的平衡因子,大大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由于井下工人的额外年有效剂量主要是由氡子体所贡献,因此,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是降低井下工人额外年有效剂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2.1.2预通风和湿式作业放射性气体氡衰变产生的子体钋、铋、铅等重金属粒子,采用湿式作业不仅可以降尘,还可使氡衰变产生的子体迅速被水雾携带而沉降,极大地减少井下空气中的氡子体吸入体内的几率,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

2.1.3佩戴防护口罩井下工人在作业时,应当佩戴防护口罩,这样既可防尘还可使氡衰变产生的金属粒子得到过滤,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

2.1.4井下矿石废矿石及时运出井下坑道中氡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坑道中堆积的矿石、废矿石将析出氡,及时将坑道中的矿石、废矿石运出,避免在坑道中大量堆积,是降低井下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2.1.5井壁降低氡的析出井壁析出的氡是井下氡的主要来源,利用壁面水泥喷浆的办法可以大大抑制氡从井壁析出,可使井下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再度降低。

2.1.6采空区及早填埋封闭及早封闭井下采空区可大大减少井下通风设施的负荷,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降低井下氡浓度,降低平衡因子,从而降低井下空气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减少井下氡的排出量,有利于井外空气放射性环境的改善。

2.2废石污染防治措施废矿石一般都建筑与紧挨井口下的山谷之中,而进口工业场常铸于进口附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基都需要垫支大量的坑道来进行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废石,为了节省其堆放的面积,一般都将这些大量的坑道废矿石弄成拦石坝实施集中对方,待工业场落实之后,其地面一般可以采取铺设水泥来对废石矿的放射性污染进行处理,在此,应该注意的是:工业场在选择建筑地理位置时,应离废矿石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建设中的地基,最好不要采用具有放射眭强的废矿石以图省事为铺地材料,将对人体的伤害降至到最低。

2.3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在开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即是水的使用,而当水使用过后,其废水经过长时间的渗透,将会渗到地下,影响正常的地下水。在钼矿开采过程中,其废水的形成主要有:坑道废水以及废矿石场得淋溶渗水。对此,在对废水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在废石场建立栏石坝或者泄洪道以及集中性的水池等,防治废水的到处流窜,将废水进行集中管理,在此,其石坝的建筑应加强其质量方面的监督,防治使用过程中石坝的垮塌。

此外,在建设石坝的基础之上,对矿区内的固定水体,如:河流、水库、山泉等采取定期的水质监测,并成立水质监测点,便于及时对矿区的进水或者出口水流实施监测,对有污染源的水质,可以做到及时查明来源并消除,同时对于沉淀在地下的污染物可使用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确保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3 钼矿矿区居民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3.1矿区空气质量的安全防护措施

钼矿开采的放射性核素可以通过空气实施大面积的辐射,对空气严重影响,同时对人体也有大量的危害性,但是,放射性的核素受一定距离的限制,其散播方式是以通风、排风口,以及不收v辐射影响而产生的氡,其危害性主要是废石场析出的氡的弥漫,一般在1.5之外的影响将会很小,能够在居民的接受范围内,因此,可以安排居民在辐射范围以外安居,确保居民区与矿石场、废石场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借以保证居民的剂量不超标,在辐射区内严格禁止居民的居住。在此,还应注意的是通风、排风位置的放射性辐射的防御,空气是随风跑动实施的弥漫,所以,对于通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应选择有山梁或者树林等能够阻隔的矿区周围。

篇12

【分类号】:TP391.44;TP315

概述

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各种安全生产隐患严重。因此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为本,安全为天”为各级领导所重视。矿井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也是对职工安全的管理,其中对职工在井下工作位置的准确监测是保证职工安全目的的基本前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及《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定》都对矿井人员定位系统作了严格要求。保证灾变期间,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能能及时获取事故现场的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数量和地理位置),实时掌握井下现场动态,与井下人员保持联系。为后续救援工作提供主要依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度矿井的各种资源抢灾救险,把事故降低到最小限度。人员定位系统可以极大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

系统工作原理

人员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应用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处理、自动化控制及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在地面生产调度中心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入井口设置验卡系统、考勤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及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同时在需要精确定位的区域布置矿用射频定位器。读卡分站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矿用信号电缆或光缆相连接,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等目标分别携带标识卡,系统通过读卡分站与标识卡之间的无线通讯,信息被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对被识别对象的目标定位和无线寻呼。

系统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KJ133C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井上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考勤系统、验卡系统;井下KJF82A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KJF82A.1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KGE39A标识卡、KGE41A射频定位器、系统传输通道、电源、交换机、防火墙、接线盒、线缆等部分。

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由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通信接口和打印机等设备组成。数据通信接口为KJJ52A,配有光纤和RS485双端口。接收各个读卡分站传回的数据,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分类、统计、提示、告警功能。实现系统配置、维护与管理,显示井下各区域目标分布、特定目标所处区域及位置信息,实现目标定位、跟踪、呼叫控制。

验卡及大屏幕显示系统:验卡及大屏幕显示系统由验卡设备、屏控及验卡计算机和大屏幕组成,验卡系统分为固定式验卡系统和手持验卡系统两种。固定式验卡系统由验卡计算机、验卡无线收发器、验卡定位器等设备组成。手持验卡系统由PCR101型多功能便携式验卡器组成。能够对KGE39A标识卡进行搜索、呼叫、检验、查询员工信息以及用于对员工考勤进行抽检工作等功能。验卡系统用于检测标识卡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包括发射功能,接收功能,电池电压等,便于及时发现故障卡,从而防止将问题卡带入井下;同时为矿方检验人员佩戴标识卡的唯一性提供辅助的技术手段。

KJF82A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及KJF82A.1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读卡分站及无线收发器用于读取处在其检测范围内的KGE39A标识卡上的识别信息,并向标识卡发出呼叫信号。

读卡分站和无线收发器一般安装在矿井巷道的进出口、交叉道口、矿井内各个关键位置,也可以安装在地面交通道口和重要检测点,安装的位置和数量视具体要求而定,读卡分站安装数量越多,监控范围越大。KJF82A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容量:1台数据通信接口可以连接32台KJF82A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1台KJF82A型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可以连接8台KJF82A.1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传输距离:不小于15KM,识别数量:1台KJF82A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可同时识别的标识卡数量大于400个,1台KJF82A.1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可同时识别的标识卡数量大于200个。

人员定位系统功能

当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情况时,地面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可以借助人员定位系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现对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等目标的“全程的、实时的、连续的、精确的定位跟踪”,同时实现对井下人员的“实时双向无线通讯”。监测井下职工

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运动轨迹跟踪,无论井下人员在什么地方,利用系统的人员跟踪定位功能,准确获得其当前位置信息,人员身份信息,运动轨迹信息,各区域留驻时间。记录安全监测人员在各区域及各监测点的停留时间。全矿井下关键点、工作面、掘进头分区域监测:

当井下发生水、火瓦斯等灾害时可以实时双向报警,人员定位。用报警灯及蜂鸣器,提示相关人员,呼叫单独一个人员, 呼叫某个区域的人员,多个区域或全矿区呼叫,通过紧急告警信号呼叫相关人员紧急撤离危险区域。

为指挥人员提供井下个区域人员的实时分布信息,及时对丢失人员进行统计,帮助指挥人员制定应急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