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除法的规律范文

时间:2023-06-15 09:28: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分数乘除法的规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分数乘除法的规律

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2)数学思考目标: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方法,发展合情推理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3)解决问题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从特殊到一般,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加减运算作铺垫。(4)情感与价值目标:教学中注意渗透类比转化思想,让学生在大胆猜想中学到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方法:探究式、引导式、小组交流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问题1: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

时,水高多少?长方体容器的高为____,水高为____

问题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__,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

公顷,天,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__公顷,天,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__倍。

(1)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并填空。(2)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运算?怎样计算呢?

(板书课题:16,2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乘除法)

设计意图:有问题1、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感到新奇而不知所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设置悬疑、无疑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状态,面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学生交流:分数乘法法则?分数除法法则?分数乘法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积的分母。分数除法法则: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数相乘。(1)教师叙述:通过上面分数乘除运算可先约分再相乘。但对于除法运算首先把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约分、相乘。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符合新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同表及里、逐渐深化。(2)探索新知:你能用代数式表示上题中((旧知再现)观察下列运算)的计算过程中吗?与同伴

通过类比,得出:①分式乘除法与分数乘除法类似;②“数”变为“式”后,其运算又有不同。

篇2

笔者曾对五、六年级学生作过一项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乘除法意义的掌握及相应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为了便于比较,问卷以题组形式呈现。

题组1:

一种饼干的售价为每千克15元,3千克这样的饼干售价是多少?

一种饼干的售价为每千克15元,0.3千克这样的饼干售价是多少?

题组2:

2升橘汁的售价为8元,每升橘汁的售价是多少?

升橘汁的售价为4元,每升橘汁的售价是多少?

题组3:

某种农药2千克加水稀释后可喷洒1公顷麦地,喷洒6公顷麦地需要多少千克农药?

某种农药千克加水稀释后可喷洒1公顷麦地,喷洒公顷麦地需要多少千克农药?

应该说,这种以相同的数学结构出现的问题是很有暗示性的,且题目也是一些基础题,然而问卷结果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40位被测学生中,每项题组中的第一题综合正确率高达98.3%,而第二题的综合正确率仅为67.5%。这说明,学生对第一学段学习的乘除法问题掌握得较好,进入第二学段却暴露出了问题。具体看学生的错误类型,都是不知道该选择乘法还是除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或是选择了除法,但不知哪个数是被除数(如题组2第二题,很多学生用4×或÷4来解决)。笔者以为,此类问题的存在固然可以从数量关系教学这一角度去分析,但这不应被等同于学生的实际思维过程,只有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求已有经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及数域扩展后给学生带来的乘除法学习障碍,才能真正厘清学生的思维走向,进而对症下药。

二、分析与诠释

毫无疑问,在乘除法教学中,意义的教学是首要的。纵观整个小学阶段,乘除法意义实际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特点,这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负数、无理数等概念引进后的扩展)。从宏观的角度看,二年级的乘除法意义学习阶段性十分明显,教师无疑会限于并强调“同数连加”的意义,这时学生所形成的内在表征就会有较大的局限性。特别是由于学生在开始学习乘除法时所接触到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情况,也即主要局限于正整数的乘除,从而就很容易形成以下观念:“乘法总是使数变大,除法则总是使数变小;乘除法中各部分都是整数。”到了第二学段,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扩展,此时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计算本身,对乘除法运算意义一般都只是寥寥数语带过,或简单地以“与整数乘除法意义相同”走过场,而恰恰忽视了乘除法运算意义在新数域的推广过程及所获得的新的含义。以乘法为例,增加了“已知整体求部分”,如“6的是多少”,相应的除法则是“求整体”,如“已知一个数的是4,求这个数”。

显然,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前面所提及的错误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现实:题组1中,学生依据直觉意识到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应小于15,进而,按照他们已建立的观念,乘法总是使数变大,而只有除法才能使数变小,因此,选择了除法;题组2中出现了分数,而学生头脑中的乘除法各部分应是整数,所以一下子就变得茫然,即便正确选择了除法,也不知该将哪个数放在前面;题组3第二题则是与学生之前建立的“同数连加”的乘法意义相冲突,因为这时分数的乘法显然已不能看成“重复的加法”,而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就容易出错。

事实上,尽管通过分析找到了学生思维出错的根源,但也应看到这种错的“合理性”,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不过是将仅仅适用于正整数乘除的某些“规律”错误地推广到了正有理数中运用,这当然应当被看成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关键是,作为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乘除法意义学习中的局限性和遇到的困难,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较为自觉地去实现对乘除法意义的必要的推广与更新。

三、小学阶段推广乘除法意义的策略

(一)丰富原型,加深对意义的多角度理解

对于乘除法意义本身而言,其内容是很枯燥的,但它植根于现实的沃土,意蕴丰富。在第二学段的教学中,教师仍应牢牢把握情境这条主线,实现乘除法意义的内涵发展。

在小学阶段,乘除法意义大致有以下几种。

1.等量组的聚集。即通常所说的“连加”。在这一情境下,两个因数的地位并不相同,也就是过去所说的“每份数”“份数”,因此,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除法逆运算,即通常所说的“平均分”“包含除”。

2.倍数问题。

3.配对问题。

4.长方形的面积。

这几种原型在第一学段均已出现,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浅显、零散的,仅限于正整数,且并未形成对乘法意义的阶段性完整认识。随着学生数概念的发展,相应的乘法意义应与其相互促进。在教学中,教师仍应努力丰富学生头脑中的乘除法意义原型,提高其对意义的表征能力。

如在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请用你喜欢的情境表达“1.3×5”的意义。

经过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学生中产生了很多想法:有的编制了购物、长度、质量、面积等数学问题,有的画实物图或线段图,有的用文字或加法算式直接说明。作品很多,但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个体对乘法意义在小数领域中的认识表征。此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归类,寻找异同,理解作品背后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在整理后发现:1.3×5既可以表示5个1.3相加(等量组的聚集),也表示5的1.3倍或1.3的5倍(倍数问题),还可以用在面积计算中等。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共享中,学生原先停留在正整数领域中的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丰富的原型中体会到乘法意义在小数领域的推广与延伸。

(二)制造冲突,促进学生对概念的主动更新

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于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发生的错误不应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或反复练习去纠正,而应以引发主体内在的“观念冲突”为必要前提,使其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乘除法意义“教”给学生,缺少学习主体的自我内化过程,那么概念的发展就如浮光掠影。因此,教师应创设能引发学生概念冲突的情境,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对先前的乘除法意义的认识作出必要的调整,将新的含义引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以分数乘法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展示这样一组情境:

(1)我的绳子长米,小明的绳长是我的3倍,小明的绳子有多长?

(2)我的绳子长3米,小明的绳长是我的,小明的绳子有多长?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讨论得出算式,反馈时,教师适时追问:都是×3,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如果说第一题可用“3个”解释,那么后一题显然不能,这题的意义又该怎样表述?这样,在对同一算式不同含义的挖掘中,学生很直接地感受到只用以前的“同数连加”的乘法意义已不足以解释分数乘法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了认知冲突,有了扩展新含义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第二题的算式意义进行研究,注意其发展变化,并指出在引入分数以后,“倍”的概念发展了,既包含了原来的“整数倍”“小数倍”,也包括了这节课所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学生经历了“冲突―建构―顺应”的学习过程,新概念的融入便不再是教师强加,而是主动的更新与顺应。

(三)提取本质,引导学生转换关注视角

前文的分析中曾提及,学生在数域扩展后,容易将在整数乘除法意义学习中的一些“规律”错误地推广到小数、分数乘除法学习中,繁杂的数据构成了学生在学习小数、分数乘除法中的一大障碍。面对新题目,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情境中所包含的数量,而不注意其中的文字内容,以及内容背后的运算意义。对此,教师不妨立足学生的思维方式,化繁为简,抓住本质,以此修正认识误区。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尝试。以分数的除法意义教学为例,教材在编排中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困难,采用由整数乘除法改编数据后过渡到分数乘除法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从表面上看,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已经促成了对新知的理解,而事实上,学生此时的理解仅仅是在特定题组中,脱离了题组这根“拐杖”,学生又会受到数据的干扰。因此,笔者紧接着出示了一组题,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

(1)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里面有几个?

(3)10是的几倍?

(4)一个数的是8,这个数是多少?

篇3

1.1 教学中忽略了模仿练习和习题中的“例题”。新教材的解决问题分散在各单元教学中,题目包含了老教材中大部分的例题,并增加了新知识,但题量较少,因此,从例题到习题变化较大,例题是一种题,习题出现了多种题目。这样的优势是能促使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解题计划,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但问题是少了必要的模仿巩固,教学中我有时也忽略了这个问题;某些题目在教材上是首次出现,我有时也没有按照例题来教学,学生实在很难掌握。部分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出现思维障碍,久而久之在解决问题方面也形成了心理障碍。

1.2 忽略了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时较急躁。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重视情境的创设,重视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呈现形式图文并茂,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解题,只出现一两句关键的数量结构。所以,教学中,我们更多是关注情景创设,关注信息收集,而忽略了数量关系的分析。

1.3 弱化了解题策略的引领。新教材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中,我只重视了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题,弱化了根据题目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1.4 忽略了认知结构的形成。教学中,只重视联系学生经验,重视情境创设,注意信息收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方法,忽略了认知结构的形成。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复杂情境的干扰,创设的情境过于花哨,学生受复杂信息干扰过多,不能关注问题的关键;其次是结构训练的缺失,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是分散的,教学中有被教材牵着鼻子走的现象,有时有就题论题的教学现象,不能使数学知识结构化。

2.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排解心理障碍的策略。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应用题部分的教学,除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点——重视联系学生经验,重视情境创设,注意信息收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方法等。同时,也应传承传统应用题的教学精粹。现主要针对教学中的缺失,谈谈如何改进应用题教学:

2.1 透彻理解数量关系。

2.1.1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应用题与式题的最大区别是:它不用符号而是用文字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把应用题中用问题表达的基本数量关系弄清楚,才有可能正确列式。而学生要透彻理解数量关系,首先必须牢固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整数加、减、乘、除的意义,以及使用范围。特别是加减法中,已知较小数及两数的和或差求较大数,已知较大数及两数的和或差求较小数,以及乘除法中,关于1倍数的认识;加与减,乘与除互为逆运算关系;常见的乘除法三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等;一些名词术语的确切含义,如:和、差、积、商、扩大、缩小、增加、减少、增加到、减少到等;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等。

2.1.2 夯实简单应用题的教学。除牢固掌握这些与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有着直接关系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相依关系是解答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所谓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具体说,也就是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几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多种数量关系。因此,要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必须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上下功夫,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仅要求学生懂得题意,能正确列式,而且要求能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讲清数量关系。在这方面 ,可以采取很多办法。如:在学生理解了加减乘除的意义及应用范围后,让学生编题、变题、填条件、填问题、讲题画图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对各种数量关系进行区别、对比、综合、归纳,加深对这些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推理方法。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很多,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强求一律。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达到两个要求,一是能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提出各种问题;二是能根据一个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联的已知条件。

以上所说的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是透彻理解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最关键的两点,这两点突破了,就为学生理解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复杂应用题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较远,中间隐蔽了一些条件,所以,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困难。为此,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把条件分类,再分析数量关系。

2.2 培养推理的能力,学会推理的方法。一般说,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就是学生判断推理的过程。但由于题目变化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感到茫然,无从下手,所以必须使他们掌握推理方法。

分析法是由未知推得已知的方法,它的思考过程是从问题开始推导,即要解答所求的问题需要什么直接条件,再以此类推下去,直到所需的条件都是题中已给的条件时,问题才算解决。

综合法是由已知推向未知的方法,它的推导过程是从已知条件开始,一步步求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未知条件,最后求出问题。

这两种方法不是孤立的,是互相关联的。由问题入手进行推导时,虽然主要是根据问题找条件,但同时也要思考,找出的条件能不能解答所求的问题。同理,由条件入手思考时,也要考虑所求的问题,否则推导就失去了方向。至于应该采取哪种方法进行推理,要因题而异,灵活应用。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其它一些方法进行推理:

(1)列关系式。它比较适用于简单应用题。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学生往往把除数和被除数颠倒了,但只要一列关系式就可以解决了:乙比甲多百分之几,可列关系式为:乙比甲多的数÷甲

(2)画图推理。它本身类似综合法,但它非常直观,特别是解答复杂的倍数关系或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通过画图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常常能起到恍然大悟的作用。如前所述的题目,一画图,学生便很容易列式解答:

总之,推理方法很多,但都源于综合法和分析法,前面列举的几种就是如此。所以,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进行推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3 注重揭示应用题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规律,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也同样如此。揭示规律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揭示规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对比的方法。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题目本身差不多,学生在判断时却经常出错。如何揭示它的规律呢?在讲完分数乘除法,经过大量练习后 ,老师可以给三个已知条件,让学生组成三个问题,研究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三个条件:甲储蓄400元,乙储蓄500元,甲是乙的4/5

三个问题:

(1)甲储蓄400元,乙储蓄500元,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2)甲储蓄400元,甲是乙的4/5,乙储蓄多少元?

(3)乙储蓄500元,甲是乙的4/5,甲储蓄多少元?

三个算式:400÷500=4/5 400÷4/5=500(元) 500×4/5=400(元)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三种基本类型,就是乘法运算和它的逆运算。把这三种类型应用题不断同时出现,让学生反复区别它们的不同特点后,再总结规律。使学生从模仿(巩固基本数量结构)到变化(建立问题模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实效。

另一种是用矛盾的转化揭示规律。如:复杂应用题可通过转化,分解成几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来解,几个小题分别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解决了;反之,也可以把几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一道复合应用题解。在相互转化中,引领学生了解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关系,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学生掌握某些解答应用题的规律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能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志。灵活不是单纯的多练就能奏效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某些问题理解程度。对问题本质认识越深刻,运用起来也就越灵活。因此,要把知识教活,必须在“懂”字上下功夫,就必须在揭示知识本质上下功夫。

2.4.1 充分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学生解答分数乘除应用题时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把分数乘除法中“÷”的题做成“×”,其原因是学生总用整数乘除法的规律去理解分数问题。有些学生不懂得求一倍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总是用整数乘除法中越乘越大,越除越小的规律去套分数应用题,结果是乘除混淆。由于学生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没有真正理解,所以经常出错误。因此,教学中,应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揭示分数乘除法关系的本质特征,做到温故而知新,逐步深入。

2.4.2 留有余地,加强练习。要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加强练习。针对新教材练习的特点,应适当增加练习,但一定要注意针对性和灵活性。如针对新教材中新题在习题中出现,必须按例题来教;新题教后,应适当增加模仿练习,巩固技能等。至于题目中灵活性,可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条件适当变难等。但须注意的是:①一题多变,要多而不乱。是指题目的变化要用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尽管题目多但不乱,否则,一个题目说一件事,就容易乱。②一题多解,要比较优劣。③条件适当变难,要难而不繁。是指变化一个或两个条件,使题目有一定难度,而不是变化一个或几个条件 ,再引出一些条件使题目很复杂。只有有效把握题目变化的程度,才有可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逐步深化,从而达到灵活运动的目的。

总之,应用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应整合应用题教学的优点,脚踏实地,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缪玉田编著:《北京市数学教学经验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篇4

系统论强调,“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把事物分割开研究,然后综合,即使综合得再好,也只是一种拼凑”。出于上述的思考,我决定用“整体教学”的思想,对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教学进行尝试。

一、 分析教材,设计整体思路

分析教材,不难发现“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部分数与总数”问题(部总关系),另一类是“多(或少)几分之几”问题(比多比少关系),共有6种例题。分别是:

第一类,部总关系,共有2种。

(1)六年级有500名同学,男生占 。女生有多少人?(2)六年级有女生300人,女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六年级共多少人?

第二类,比多比少关系有4种。

(1)杨树有60棵,柳树比杨树多。柳树有多少棵?

(2)杨树有60棵,比柳树多。柳树有多少棵?

(3)杨树有60棵,柳树比杨树少。柳树有多少棵?

(4)杨树有60棵,比柳树少。柳树有多少棵?

在实际教学时,分成2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部总关系”的2道例题;第二课时教学“比多比少关系”中的前面2道,学生自主尝试后2道题。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教材中对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教学是离散的,而集中起来教学可以优化知识的结构。事实上由于这样的6道例题属于同一范畴的思维方式,解题的依据都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时将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放在一起教学,又便于学生比较、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 比较研究,形成数学模型

以教学“部总关系”为例,首先运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让学生明白这两道题的形式是相同的,只不过已知条件与要求的问题不同。

其次抓住关系句,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发现两道题的联系:本质上看这两道题是一样的,只不过第一题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第二题单位“1”的量是要求的,可以用除法或方程计算,但无论哪一道题,都是用“总人数-总人数×=女生人数”这样的一个相等关系来思考的。

其三是跟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用除法或方程计算,帮助学生厘清乘除法实际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建立有效的解题模型。

三、 调整练习,促进思维发展

在尝试实践时,笔者将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练习重组,使两者之间的练习交叉分布。每次练习的过程中,既有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又有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这样的练习设计,题目还是原来的题目,并没有增加数量,只是调整了顺序,因此没有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但经过重组后的练习设计,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分析数量关系,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或所掌握的解题模型来判别是用乘法计算,还是除法或方程计算,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记忆。

这样的处理,明显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几次测试中,笔者所任教的班级解答这类实际问题的正确率比同轨班级高出许多,甚至第二类(比多比少关系)实际问题的正确率达到100%,也很少有学生将乘法与除法相混淆。这也说明,用整体思想来设计“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教学是可行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