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15 09:30: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技术与创新管理

篇1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陕西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7312

国内刊号:61-1414/N

邮发代号:52-11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2

作者简介:廖奇云(1966-),男,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e-mail)leizhenmyth@126.com。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业环境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建筑业企业保持其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匹配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内涵,构建了创新系统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对重庆市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进行测度,表明协同模型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协调发展;协同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0105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建筑业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增强建筑行业企业创新能力,成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1]。在企业层面,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创新。然而目前,一些建筑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并没有与其投入相匹配。这主要是一些企业只单纯重视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的作用,很少考虑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相互协同可以使企业创新获得更好的效果。建筑业企业广义技术进步可分为建筑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里管理创新包含制度创新)的结果。其中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作为影响创新绩效的内部因素,对创新绩效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业企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其内部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个子系统在某个时间的状态最好,并不表示该系统整体功能最优。技术创新能否提高企业创新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管理创新的匹配、协同。管理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只有不断与技术创新相匹配,才能使组织长久服务于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因此建筑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业的创新发展,以及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效果。目前,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较多,而将协同理论用于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程度进行测度分析的研究很少,且对协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3],将模型与实际结合计算协同效应的较少。基于此,文章进一步阐明建筑业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模式内涵,并建立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测度模型,对系统协同程度以及创新协同效果进行评价。一、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内涵

建筑业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的内容。建筑业技术创新,是指在建筑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事业,并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4]。建筑业作为独特的行业,它的技术创新与其他产业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建设产品的一次性及不确定性,工程项目之间的复杂的内外部关系及复杂的项目环境。(2)建筑业技术创新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由于组织的临时性很容易使得工程集成的技术创新产生不连续性。(3)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频繁程度受到建筑产品及其相关活动影响程度及范围的制约。由于建筑业具有广泛的社会环境效应,关系着参与方及使用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而创新活动越多,建筑活动的不确定性加大,相应风险增大,无形中增加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难度。管理创新是指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有效管理方式和方法,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在不改变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用较少的投入获取同样的产出水平[5]。管理创新是一种动态行为,并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形成独立于技术、资本、劳动力以外的生产力要素[6],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内涵见图1。

图1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内涵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廖奇云,等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型研究

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企业管理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组织保障,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活动,是一个从研究开发—市场成功—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必然面临着一定的组织管理问题,唯有不断地创新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5]。为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应通过内部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相

组织和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技术不断创新。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视角出发,企业须同时注重内外部管理创新,以推动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整个企业系统效率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对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也非常有利。基于此,对于企业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程度进行测度非常有意义。

二、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模型

(一)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是一门研究协同作用的科学。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系统内部还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只要存在联系、合作甚至是竞争关系,就存在一定的协同行为。协同发展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事物之间相互促进、同步向前的关系[7]。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其类型多种多样。其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子系统通过怎样的自组织合作,并以自组织形式产生时间、空间或功能结构,从而寻找到子系统间受支配的协同作用。协同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其之间的合作而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和功能,使系统整体实现大于各个分系统单独实现的目标效果。

构成完整的协同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原理,即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就是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同使得企业获得超过两者简单相加的效应。伺服原理,系统和子系统的各种微观和宏观变量中,描述宏观状态、结构和行为的最主要、最有效、最具决定性的参量或变量。通过这个原理,在进行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协同作用测度时,找到最主要、最有效、最具决定性的参量或变量,可以使得系统整体效果较好。自组织原理解释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交换的条件下,系统可以通过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自组织形成新的时间、空间及新的功能结构。它说明在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系统中能够通过自我的选择、测度以及改进使得企业创新系统获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协同理论认为,事物的演化、演化的最终状态以及有序程度主要取决于序参量。 (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构建

假定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可记为s=(s1,s2,...,sn),sj是第j子系统。设子系统sj在系统演进的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hj=(hj1,hj2,...,hjm),其中:j表示子系统,其数值由系统中子系统的数目决定,i(i=1,2…,m)表示在j系统中的序参量分量,其数值由j系统中的序参量分量的数目决定。系统中的有序度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演进过程的序参量取值的增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另一种情况是随着演进过程的序参量取值的减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基于此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协同度模型为:

uj(hji)=hji-xjiyji-xjii∈[1,k]

yji-hjiyji-xjii∈[k+1,m]

其中,xji和yji分别是序参量变量的下限和上限,假定hj1,hj2…hjk的取值越大,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子系统有序程度越低;hjk+1,hjk+2…hjm的取值越小,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大,子系统有序程度越低。uj(hji)值的大小表明序参量hji对系统sj向有序发展的贡献程度。其中,uj(hji)越大,hji对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系统总体有序的贡献程度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序参量hji的函数uj(hji)的集成来描述序参量对系统有序程度的“总贡献”。这种集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加权求和,另一种是几何平均法。文章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即uj(hj)=∑mi=1wjuj(hji),其中,uj(hj)表示子系统sj的有序度,其取值范围为[0,1],wj≥0,∑ni=1wj=1。确定权重的目的是表示各个序参量在整体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量化值。为了表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可以设系统初始状态对应的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为u0j(hj);待系统进行到下一阶段,系统的有序度变成u1j(hj),因此系统协同发展程度可以用如下模型进行描述:dts=θ*n∏nj=1u1j(hj)-u0j(hj),其中参数θ=min[u1j(hj)-u0j(hj)]min[u1j(hj)-u0j(hj)],它表示仅当u1j(hj)-u0j(hj)>0成立时,系统的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效用才表现为正值,这就说明系统在这个时间段正在朝着积极有序的状态发展。在正常情况下u1j(hj)-

-u0j(hj)∈[0,1]。其中,当dts越接近1时,系统的协同水平越高。当然,dts=-1和dts=1的概率都很小,即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状态存在“高水平协同”或“不协同”这两种绝对状态的概率极小。

(三)建筑业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指标体系

对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程度的测评采用多指标体系。在进行协同测度指标设计时,遵循指标选取的代表性、综合性、简明性与系统性、可操作性与易获性、适应性原则,以便能够恰当、准确、科学地反映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状况。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主要包括战略协同、组织协同、业务协同、知识管理协同以及绩效协同。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数据获得。在确定权重的时候,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其赋权的主要步骤如下:设指标体系中包含n个指标,则它们之间存在相关系数矩阵r。其中矩阵中的相关系数rij反映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其绝对值越大,表示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越大。确定权重时,某指标与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的总相关程度越高,即表示该指标对其他指标影响越大,该指标的权重越大。序参量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r=r11r12…r1n

r21r22…r2n

rn1rn2…rnn,其中rij=cov(i,j)σiσj。那么,系统中第i个序参量的影响程度用ri表示,其值越大,表示在系统中其作用越大,相应的权数也越大。ri=∑nj=1rij-1。相应的ri的权重系数wi=ri∑ni=1ri,通过文献检索以及与重庆市建筑企业改革研究专家组成员探讨,最终,文章确定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表1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机制)序参量子权重战略协同机制r&d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视程度0.45企业领导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意愿0.25创新决策中r&d部门的合理建议采纳程度0.3组织协同机制创新机构数的比例0.3跨部门团队协作创新情况0.3创新文化氛围0.4业务协同机制r&d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0.7其他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程度0.3绩效协同机制创新整体激励水平0.5管理型人力与技能型人力激励关系的处理0.5(四)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评价实证研究

某建筑业企业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正在整合资源,加快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对于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增加[8],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测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表1的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其中定性数据来自于专家打分。打分采用9分法,即最差值=1,最优值=9,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度评价的基础数据见表2。表2某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度评价的基础数据子系统(机制)序参量2008200920102011战略协同机制r&d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视程度5567企业领导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意愿6667创新决策中r&d部门的合理建议采纳的程度4556组织协同机制创新机构数的比例5666跨部门团队协作创新情况6777创新文化氛围5666业务协同机制r&d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6778其他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程度6778绩效协同机制创新整体激励水平6788管理型人力与技能型人力激励关系的处理5667为了更好地进行测评,需要将以上数据标准化,数据结果根据公式uj(hj)=∑mi=1wjuj(hji)算出系统的协同度。各子系统(机制)的有序度见表3。表3各子系统(机制)的有序度子系统(机制)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战略协同机制0.493 750.531 250.587 50.712 5组织协同机制0.537 500.662 500.662 50.662 5业务协同机制0.625 000.750 000.750 00.875 0绩效协同机制0.562 500.687 500.750 00.812 5为了更好地动态反映该企业在2008—2011年期间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演变状况,采用以2008年为基期,利用模型dts=θ*n∏nj=1u1j(hj)-u0j(hj),计算各年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度,结果见表4。表4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系统协同度 00.092 510.128 740.203 32三、结语 (1)进行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内涵的详细论述,并论述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如何提高建筑业企业创新效率。

(2)将协同学理论运用到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领域,构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建立了建筑业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指标体

系,为以后进行建筑业创新系统评价提供了基础。

(3)通过重庆市某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实证分析得到建筑业企业对于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协同的重视度正在加强。

建筑业企业组织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建筑业企业必须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并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国际化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进程,建筑业企业能否提高本身的效率,使组织产生预期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体系和过程能否良好匹配、有效协同、递进式发展[9]。因此,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合理建立测评指标,进行自身系统的协同水平测度,不断改进,提高系统的协同水平,才能使建筑企业效率进一步提高,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业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林小丹,陈松建筑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3(11):13-15.

[2]cetidamar d,phaal r,probert d.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as a dynamic capability: a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activities[j].technovation,2009(4):237-246.

[3]李必强.论管理创新和管理集成创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5):6-9.

[4]金维兴,盛书凯,宁文泽.创新型建筑业及其经济增长原理[j].建筑经济,2006(6):5-8.

[5]李子奈,鲁传一.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1997(2):25-31.

[6]盛淑凯,刘宇.中国创新型建筑业的战略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63-65.

[7]tarun kabir ching chy,lee synergy. learning and the chang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04,18(3):365-387.

[8]廖奇云,刘法琪.重庆市建筑企业改革研究报告[r].2010.

[9]王彩霞.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和谐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4):40-43.

synergy model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liao qiyun, xu baoyang

(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

篇3

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部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信息的传递,也可以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更可以实现对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取。因此,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实现对通信技术的合理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和加强对通信技术的管理,不断地提高通信技术的创新水平,更好地运用现代通信网络以及相关的技术,完善企业的管理活动。

1 良好的通信技术管理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与企业文化

要想实现对现有的企业的通信技术管理的创新,就必须要将通信技术管理活动同企业的整体管理联系起来,树立全面的创新机制和企业文化氛围。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通信技术管理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1 通信技术管理的观念较滞后

即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的企业管理部门只重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对于企业的通信技术的管理活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企业的通信技术的管理同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合理的企业通信技术管理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组建专门的通信技术管理部门,没有吸收和引进相关的管理人才,也就无法推动企业的通信管理的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导致的。

1.2 通信技术管理创新人才短缺

现代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相关的通信技术以及管理知识,而是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根据现有的通信技术的管理水平来实现对现代管理方式的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顺应现代市场的发生趋势和企业的管理需要。但是,这种创新人才的缺失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在通信技术管理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

1.3 通信技术创新与现行管理不相适应

在企业的通信管理活动的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现有企业的其他管理方式同通信技术的创新不适应的地方,即企业的一些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的协调和组织,也不利于企业通信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改善这种状况:

(1)树立正确的企业全局管理观念,将现有的通信技术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中,以实现其同各个部门之间的对接与合作。

(2)通信技术的创新要同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的需要结合起来,即在实践中积极地落实各个部门以及企业的整体发展通信需要。

(3) 在通信技术的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的尊重和重视传统的通信方式的积极作用,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和部门,可以适当保留一些其他通信方式。

(4)在通信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实现技术创新,还应该对自身的管理活动以及方式进行创新,以更好的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及时的同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根据企业需要不断做出自身管理行为的调整。

(5)组织具有专门通信技术知识的创新队伍,即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企业的通信技术的管理,就必须要吸收和引进专门的创新人才,才能更好的实现对机制的确立,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整体的企业通信技术的创新水平。

2 结合通信技术管理特征全面展开技术创新工作

随着通信技术的创新在社会各界愈来愈引起关注和重视,如何实施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目前通信技术管理中竞相探究的重要课题。

2.1 开展技术创新应当立足于国际科技发展的尖端

我国通信技术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并且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级别的探讨发展能力,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对通信技术的开发创新,特别是对整个业界发展具备决定性作用的尖端科研成果的研发力度,诸如IP技术与微电子等,同时,还应当多方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和吸纳国内各个企业进入到那些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高的具有战略观点的科研项目中,这对于我国通信技术的开发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已在全球3G及城域网的标准等领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地位,在向下一代网发展的途径上,我国与国际水准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点,这为我国通信技术及其制造业创造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所以,企业在进行通信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复的发挥民族优势。

2.2 开展技术创新应当定位于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国与国之间所形成的贸易与行政壁垒正逐渐缩小甚至消融,而技术壁垒仍在不间断地攀升。所以,推广实施“专利战略”与“标准战略”,在消除对方的技术壁垒的同时树起自身的技术壁垒,这对于提升我国通信技术管理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实力,具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

2.3 开展技术创新要依靠科学管理

近年来,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优劣势方面均体现得较为突出。因此,针对我国通信技术的特点,立足优势,面向国际市场采取走“开放式科研”、合作的道路,促使我国无需从零开始,就能够达到直接切入到国际较高的层次轨道上继续谋求发展的地位。而与国际企业展开合作,还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汲取国外先进技术的探讨理念以及管理实际经验,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打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3 结语

总之,通信技术管理是一项专业的技术管理活动,但是也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正确处理好企业的整体管理同企业的通信技术管理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珏.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风,2011(10).

[2]宋燕辉,蒋青泉.新通信技术的应用人才需求探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9).

[3]张金聚.有效提升电信企业班组创新能力之探讨[J].山东通信技术,2011(2).

[4]陈春明,郭静.移动通信企业开放式外部创新源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1(4).

作者简介

宋连进(1968-),男,1992年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通信电信系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通信工程师。现任中国电信吉林公司网优中心主管。

篇4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47-04

技术创新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最终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过程。它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企业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新过程中断,即技术创新活动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对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管理可以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率及创新效益。

一、技术创新过程与风险

技术创新是一个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过程。由于时滞性、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的复杂性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制约等因素可能导致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中止、撤消、失败,即技术创新风险。

索罗指出技术创新成立有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实现发展。技术创新始于立新项,即产生新构思,同时考虑构思商业化的效果、企业自身能力、创新的可行性等。如果技术创新主体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新立项目能带来很高商业价值,创新主体立项成功,创新活动继续,否则放弃对新项目构思或对其改进。在立项阶段,创新主体可能因为对新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市场前景认识不够,存在立项风险:错误立项或错失创新机会。

立项成功,创新主体则进入新项目的研究开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选择研究开发层次和方式,建立创新组织,整合创新资源,从资金、人才、组织制度上保证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新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进展顺利,则进入小量生产,并初次投放市场进行试销,否则创新活动因此而终止,或对以前各阶段活动进行审视和改进,面临研发成本增大或无法回收等风险。在试销阶段,消费者可能认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试销成功,则进行大批量生产或规模化生产;消费者也可能不认可或暂时不认可,试销不成功,创新主体则需放弃创新或改进以上创新活动或延迟创新活动。大批量生产的创新产品并未真正转化为商业效益,尚需进行营销工作,引导、创造市场需求。在营销阶段,可能其他创新主体率先创新成功、替代产品的大量出现、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政策环境突变使得创新产品的市场变小甚至消失,即存在创新收益风险。如果市场销售良好,创新收益足以弥补创新成本,则创新项目成功,否则放弃或者重新进入立项阶段。

二、技术创新风险的预警

技术创新风险评价及警戒线的设定:

1、三维风险分析

技术创新风险不仅受技术创新过程影响,而且受外部环境、企业创新能力、创新项目本身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决策的层次和有效性也作用于技术创新风险。因此技术创新的风险评价应该是三维的,本文借鉴彭灿[1]、陈玉和[2]等人的技术创新风险三维评价模型,对技术创新风险从决策、过程维和因素维进行分析评价。

(1)过程维。也叫“时间”维,用来描述技术创新的过程。随着过程的推进,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减小,风险降低,而由于投入的增加,损失度将递增。本文将技术创新的过程划分6个阶段,即立项、研究开发、小量生产、试销、大批量生产、市场销售等过程维风险不仅存在于这个6个阶段而且存在于各阶段的转变和衔接时,因为不同阶段对创新主体的资金、人力、技术、信息和组织制度要求不同,每一阶段创新能力的转变存在较高风险。

(2)因素维。用来描述在创新活动中除了决策和时间维以外的各种风险因素。技术创新风险主要有3个来源:环境风险;技术创新项目自身的因素;技术创新客体有关的因素。环境风险是由技术创新系统以外的环境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创新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本文结合谢科范[3]的预警指标体系认为环境风险因素主要有消费者需求变动、竞争对手实力过强、竞争对手数量过多、消费者对竞争对手产品的依赖程度、宏观经济形势变动等。企业能力风险:企业科技人员实力弱、企业管理能力低、企业信誉与知名度不高、项目负责人的水平与能力低、项目组的总体实力低。技术创新项目自身的因素主要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包括:新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差、技术不成熟、技术难度与复杂性;定量指标主要有:新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项目的资金需要量、项目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和均方差、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和均方差、项目投资回收期的期望值和均方差、期望值状态下的内部收益率、现值小于预期值的概率、投资收益率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的概率等。

(3)决策维。技术创新过程也是决策的过程,决策正确与否决定着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决策风险是比较重要的技术创新风险。决策维用来描述不同层次的决策风险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决策包括战略层决策、战术层决策及作业层决策。而各层次的决策可能会导致相应层次的决策风险。同时,其他风险因素对决策也存在不同三个层次的影响。

2、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

技术创新风险不仅是多种类而且是多维度的,需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整体评价。目前关于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方法很多,本文借鉴朱松岭[4]等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FAHP法用三角模糊数来表示专家判断信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AHP法专家判断的主观性,使得专家判断更科学。同时结合模糊理论减少风险因素分析的不完备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主要步骤如下:

(1) 风险因素层次分析结构的建立。根据技术创新风险的三维模型,建立风险因素层次分析结构。因素风险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任何阶段所产生的风险都可能在作业层次、战术层次和战略层次上影响技术创新项目,于是风险层次结构如图1。其中项目定性风险E9可进一步分为:新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差(F1)、技术不成熟(F2)、技术难度与复杂性(F3); 定量风险E10分为:新产品生产成本过高(F4)、项目资金需要量(F5)、项目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和均方差(F6)、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和均方差(F7)、项目投资回收期的期望值和均方差(F8)、期望值状态下的内部收益率(F9)、现值小于预期值的概率(F10)、投资收益率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的概率(F11)等。

(2) 模糊风险判断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查。选择熟悉该项目的专家组,并按照统一标度对同一层次上各因素的重要度进行估计,标度如表1。(lij,mij,uij)分别表示风险因素i和j相对于上一层风险因素进行比较时,专家给出风险因素i相对于风险因素j的重要度的最悲观估计、最可能估计和最乐观估计。设有S位专家,则综合风险判断矩阵

当需要评价的因素较多时,专家的判断可能出现前后矛盾,因此,对专家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是必要。对于风险判断矩阵 。

提取其风险因素两两比较判断信息的最可能估计得到的矩阵, 如果M满足一致性要求,则可近似认为也满足一致性要求。

首先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后按行相加并归一化得到向量Wi。设入是矩阵M的特征向量,则WM=?姿M,?姿max,为矩阵M的最大特征根,若 则专家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反之,则重新建立判断矩阵直至CI?燮0.1。

(3) 计算单个模糊因素相对权向量,建立可能度矩阵。 和 分别为三角模糊数。则A1≥A2的可能度为:

对综合风险判断矩阵按行归一化得到权向量P.公式如下:

把三角模糊数 ,两两比较,按照定义求得相应的可能度,从而建立可能度矩阵

(4) 风险因素排序。首先分别对可能度矩阵中各层按照式(2)对风险因素排序,得到该层风险因素相对权重向量P

其次,根据各层次权向量计算总权重向量。设E层权重向量D层权重向量

C层权重向量 B层权重向量

则E层各因素总权重为

对于F层,首先需要把定量风险的绩效数据通过量纲转化为标度为0.1―0.9的范围内,然后再用三角模糊数表示。设定量风险相对权重向量为

定性风险相对权重向量为F层因素总权重为

则各风险子因素综合权重为

从综合权重可以看到各因素的风险大小,辨别关键因素和非关键因素。

3、警戒线的设定

技术创新项目是风险和利润并存,不同的创新项目,利润和风险不同。创新主体都期望创新项目的风险不高于某一值,创新项目的利润不低于某一值,因此,建立技术创新项目的预警系统是必要的。

首先,确定创新项目的警戒区域。创新项目中利润和风险组合有5个区域:M1(低风险,高利润)、M2(高风险,高利润)、M3(低风险、低利润)、M4(高风险,低利润)和M5(中风险,中利润)。创新主体不会选择M4区域的创新项目,因为风险太大,创新成本可能无法收回;M1区域会吸引更多创新主体进入,从而压缩创新利润,甚至转变为M3;风险爱好者会选择M2区域的创新项目,但风险过高可能使其望而却步;风险规避者会选择M3,可能利润太低使其无法创新。因此,创新主体会选择M5区域的创新项目,即M5为警戒区域。其次,确定警戒线。在警戒区域中,利润下限和风险上限为创新项目的利润和风险警戒线。设ri和tj分别为风险警戒值和利润警戒值,ri的损失为Di,tj的收益为Rj。则利润和风险警戒值满足C=Rj-qDi,其中C为创新成本,q为风险ri发生的概率。

三、技术创新风险管理

风险警戒线确定后,如果风险超过风险警戒线,则产生风险警报,需进行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需要以下过程,如图3:

(1)建立风险档案。风险档案是关于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特性和对策的陈述,良好风险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对风险的反应速度和效率。风险档案包括表2的内容。根据风险因素档案表可以了解风险因素在不同阶段的特性,从而为有效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

(2)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系统产生警报,技术创新主体需要对技术创新项目重新审视,根据风险因素档案中各风险特征识别超出警戒值的风险因素,并预测风险趋势,对风险因素有个整体了解,为风险管理提供基础。如果风险识别不准确、不到位,可能导致对现实风险和风险趋势的预防、准备错误,从而无法减少风险对创新项目造成的损失。

(3)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评价基础上分析超出风险警戒线的风险因素的来源、风险增大的概率、对创新项目三个层次上的影响、风险持续时间和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以及创新主体应准备的事项等。通过结合具体阶段及阶段衔接时特征的风险因素评价可以过滤筛选出主要风险因素,即降低风险的着力点,从而为风险规划提供依据。结合风险管理的经验和风险规律,综合该风险因素的特征和创新项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准确估算风险增大的可能程度,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以及风险在创新过程中可能持续的时间和对创新项目进度的影响。通过风险分析使创新主体认识到风险的严重性,了解风险发生的时域,最好相应的准备措施。

(4)风险规划。在充分认识风险、研究风险档案的基础上制定风险规划,也就是企业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的影响,要求风险规划应该与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和基础设施紧密集成,同时要求创新主体调整组织制度以适应风险规划的需要,把减轻或消除每项风险的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员工,并从制度上给予保证。

降低风险主要有规避风险和风险分散两种途径。规避风险首先要求准确寻找风险源和风险影响因素,后通过一定的措施作用风险源和风险影响因素,使得风险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风险分散是指创新主体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项目、主体和策略组合,进行组合开发创新,使整体风险得到降低。从理论上讲,技术创新项目组合中不同项目间、主体间和策略间的独立性越强或具有负相关性时,将越有利于创新项目整体风险的降低。创新主体可以扩大范围创新,改单独创新为技术受让、委托开发、联合创新,同时可以吸收科技保险或项目保险、风险资金的介入。

(5)风险跟踪。风险跟踪也就是跟踪、观察风险的变化趋势。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制定了降低计划后,也需要对该计划进行跟踪。了解它是否得到正确和及时的执行。此外,还需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跟踪,了解风险动态,结合风险档案适时识别、分析、规划超出警戒线风险,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避免风险恶化,减少风险损失。

(6)风险控制。控制工作的目的是要使得企业各层级的风险资讯能够及时被了解和处理。同时适度的控制和持续的监督,可以确保当风险和风险处理措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被反映出来并做出适当的修正[5]。该过程包括对跟踪过程提供的信息和状态报告进行分析,决定风险的性质是否有重大变化,是否执行原风险降低计划,何时执行,如何执行。如有必要,可能要修改计划,启动应急计划。

(7)例外风险管理及风险反馈档案。技术创新项目各种因素影响,任何创新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此外,由于认识能力、预测能力有限,不可能预测到创新过程中所有的风险,风险档案因此而具有不完备性。为此,例外风险管理是必需的。例外风险管理和惯例风险管理过程一样,不同的是例外风险是突发的、新发生的,要求创新主体具有快速的识别、分析、规划能力,要求其设立应急机构、制定应急计划,必要时应急求援。

风险档案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但在风险管理中可能出现与风险档案不同的情况。这些新情况、新信息需要反馈到风险档案中,完善风险档案,为以后的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条件。特别是例外风险管理的反馈信息对完善风险档案和风险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灿、李璐.技术创新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 [J].科学学研究,2006,24(12):633-641.

[2] 陈玉和等.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的三维模型 [J].中国软科学,2007,(05):130-132.

篇5

中图分类号: X735文献标识码: A

煤矿资源是一项不可再生资源,日常生活中的生产活动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都比较大。随着人们无休止的开采,资源也在逐渐减少。只有通过不断改良煤矿勘探技术,才能继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所以对挖掘地质深层的煤层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技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管理活动,所关注的是技术的实施与开发、技术向政府和产业扩散的管理过程。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曾对技术管理定义为:技术管理是联结工程、科学和管理,讨论为了形成和实现组织的战略及运行目标,规划、开发和实施技术开展的问题。煤矿的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正常运营的关键,煤矿各个工序之间的有序衔接、机械设备的平稳运转、采煤作业的有序推进都离不开煤矿机电的技术管理。同时机械化程度越高,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要求就越高。

一、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管理不到位,设备检修不到位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由此而来,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一些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不平衡,机电基础管理与维护的覆盖面不足,或者重点维护不足,特别是对矿区井下采掘现场的设备管理关注较少。长时间运行、正常维护的缺失、以及在运行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潜在的安全隐患较多,这就要求对设备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检修。然而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较低,加之设备陈旧,其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儿坏修哪儿,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企业对机电设备缺少及时测定又进一步为事故隐患埋下导火索,变相催生了各类矿难的频发。

(二)不能有效发挥其部门职能

为了确保煤矿机电技术的正确应用,充分发挥其在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作用力,很多煤矿企业在其内部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是就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现状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机电管理部门的职能及功能性。大多数煤矿企业及其内部的管理与生产人员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煤矿生产上,并没有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予以过多的重视,从而导致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薄弱,管理网络出现中断等状况。

(三)人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十分的复杂,参与的人数一般也比较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求参与的人员必须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质。但由于煤矿企业条件艰苦、环境较差、再加上风险大、收人低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优秀的机电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煤矿机电行业。煤矿机电技术基础管理队伍分为一线管理和二线管理,一线管理主要由专业技校毕业的学生担任,二线管理主要由煤校和相关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担任,从而造成一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下,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和掌握难度较大,况且有能力的专业培养老师也较少,二线管理人员虽然起点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独当一面时,又因企业激励措施不到位,造成矿井大量机电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从而致使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人员理论知识不足,青年技工缺乏实战经验,生产安全事故频发。

二、煤矿煤矿机电技术开采的创新方式

(一)深矿井开采技术创新方式

在深矿井开采技术中,可以使用矿压控制技术、深井通风技术以及井巷布置技术,在进行开采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调查,清楚的了解深井周围岩矿应力场特点与状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监测工作,了解深井作业场所环境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开采工作奠定好良好的基础。此外,管理人员也必须要重视其巷道开采装备与开采技术,特别是软岩巷道的开采装备与开采技术,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也是实现煤矿开采安全的前提条件。

(二)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创新方式

在下一阶段,需要完善采场围岩的控制理论,开采活动也应该遵循高效、安全的开采原则,结合科学的岩层控制技术来深入分析矿山研究成果,这可以应用不同的方式,如实测法、现代数学力学、解析法等等,还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深入了解煤矿开采条件以及地质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出科学

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规律以及围岩平衡和破坏机理。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主要在技术的高效性与稳定性上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的内容特别多,一些远程监控以及专家诊断等研发利用该技术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要及时、有效地掌握矿井井下煤矿工作面的采煤设备以及液压支架的运行状况,可以将专家诊断系统与远程监控二者有效结合,然后实施监控,对于井下各种设备操作运行中的不合理因素或者操作不当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对后续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维修提供便利。此外,当下在煤矿生产操作中采用的装置主要是采煤机,该装置对煤矿矿井进行自动化割煤处理主要是依据照煤层变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矿井井下各着力点的稳定性有所保证,并且对煤矿设备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

(四)三下”采煤技术的创新方式

“三下”采煤技术是现阶段应用较多的一种开采技术,为了优化开采效果,必须要对现阶段的“三下”采煤技术进行创新,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相似材料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的水平,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建筑物与地表的研究,得出地表沉陷规律以及覆岩运动规律,从而得出具体的优化参数,并使用这一参数来确定好科学合理的开采系统。

三、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

(一)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原煤开采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该种技术有着用时短、投资小、费用低、见效快的优势,适宜用在地质构造复杂、地理环境恶劣的矿区,这一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阶段下,可以将这项技术充分的应用起来,提升原煤的开采质量与开采效率。

(二)应用各种新型综采高产设备保证体系

为了提升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需要应用各种新型综采高产设备保证体系,其中代表性的就是“支架-围岩”体系,该种体系的使用可以保障煤矿开采的支护质量、支架位态,也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此外,这一体系也能够实时监测到煤矿液压系统与泵站的运行情况,监测好设备的变化状态,这样就可以为煤矿资源的开采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三)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采集中的应用

作为现阶段煤矿中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矿井提升机在煤矿中的作用就是提升煤炭、矸石与下放材料、设备及升降人员等。在矿井井筒中,提升容器长期、高速地进行着往复运动,是材料、设备、人员进出矿井的重要设施,因此提升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对煤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控制提升机运行状态的电控系统则显得更加重要,其中电控系统所应用的技术就是自动化技术。其控制方式为分布式控制,并对主控、调节、实时监控及制动等设备都分别设置独立的控制器,而不同的控制器之间则采用总线通讯的控制方式。因此,在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中控制、调节、监测等方面应用自动化技术,大大提升了各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

结语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构建市场风险预警体系是热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加强风险管理中重要一步。应充分了解现阶段煤矿工作的内容及缺陷,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更新,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建设是前提,配备是条件,管理是手段,使用是目的。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服务。发挥设备的效益是其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在管理和使用上,以制度为保证,以“两率”为抓手,充分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

(一)明确管理职责,强化管理意识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主要是对人、财、物的管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管理工作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关键,也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在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上,我们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既有统一的管理组织,又有各个使用和维护的管理职责,形成校长室主管,教务处主抓使用率,总务处主管完好率,教研组具体实施的管理网络,在实验室、图书馆、信息技术装备、教室区技术装备等方面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各专业室(馆)有专人管理,落实各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到管理制度健全,有完备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并能严格执行。

(二)规范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水平

规范管理重在抓“两率”,技术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一是教育技术装备的购进、验收、登记、存放、维修、保养、领用、外借、调拨、损坏、报废、赔偿等手续完备清楚。原始凭证齐全,帐、卡与登记相符,仪器设备帐册较全。能做到定期盘点、检查、核对,做到帐面与实物相符、总帐与专用帐相符、柜签与实物、专用帐相符;二是各项管理制度要落实,注重过程管理,即实验室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借用制度、赔偿制度等制度健全,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三是技术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科技资料的整体归档。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技术设备的完好率。在“使用率”方面,学校要求有按学期、学科的实验通知单、实验教学计划、学生分组实验登记表、上机通知单、机房使用登记表等,通过这些要求来检查教学器材的使用情况。每学期进行“两率”统计,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兑现奖惩制度。

(三)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传统的、经验型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为此,我们开始尝试用计算机进行装备的管理,学校行政各处室实现网络管理即无纸化办公。在校园网的建设和使用上,本着“实用、够用、好用”的原则,硬件与软件并重的原则,积极建设资源库和学校管理系统,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信息员和教学资源库,每个教师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和共享。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书籍、预定书籍资料。教师在实验室网站上可以查看实验课的开课情况,也可以通过网络申请实验课的开设。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交流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发挥校园网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力求使我们的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实效性。

(四)加强队伍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要使教育技术装备发挥出真正效益,需要一支稳定的、有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搞好装备工作,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为此学校要求各部门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同时要求他们注重业余进修,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听专题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强化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知识培训,及时掌握新仪器的操作技能,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写经验和总结,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学校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实验、图书和计算机管理人员,并积极引进有专业特长的管理人员充实装备队伍,不断提高装备队伍整体水平。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技术和装备,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目前,由于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电教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普及,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要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的新探索

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更进一步发挥教育装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益。

一是切实抓好实验教学的普及和提高,使技术装备工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如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实验室、计算机室、劳技室在活动课时间对学生开放;购置新的仪器设备,将部分演示实验扩展为学生分组实验;对学生自主实验进行尝试和探索等。

篇7

要进一步提升电力公司生产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本质安全,企业必须以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技术监督支撑安全生产的作用。加强对主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退役环节的全过程进行技术监督,加强设备运行分析。健全电网设备技术监督异常预警、告警制度。而这些措施的顺利实践需要企业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视,才能从本质上对其管理、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一、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概述

技术监督是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所以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管理的电力企业,其技术监督管理更是面临着相对更严的要求。电力企业在不断重视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电力企业作为生产电能的重要产业,所以在电力企业不断重视技术监督管理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且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相适应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的创新实践的举措

(一)专业团队一体化运作,提高保障与支撑能力

专业团队一体化运作即地市级公司专责与基层单位专责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各专业主导本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细化、分解、下达本专业技术监督各项工作任务,全过程指导、督促、检查、评价本专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市公司各专业技术监督专责负责组建该专业团队,完善三级技术监督工作网络,充实专业团队技术监督力量。通过月度协商制度,加强工作网络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动态。

(二)深化管控,提升设备安全监督能力

一要继续升华周计划对生产作业的管控,将设备带电检测、专业化巡检要求纳入周计划管控,并及时跟踪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做到全过程监督好设备。二是要求各专业上报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到责任人、完成时间。市公司将利用月度会议实时跟踪各单位完成情况,同时开展不定期PMS中数据抽查,对发现上报数据不真实的将给予通报。三是强调对关键指标的上报,如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跳闸、断路器运行损坏、线路跳闸等重要指标,要求发生故障应第一时间上报市公司,对发现主设备故障未及时上报的单位给予严厉考核。

(三)坚持全过程技术监督,确保监督不留死角

在电网规划设计阶段,要参与规划设计,变电工程重点审查设计图纸,设备选型等工作,落实“十八项”反措和家族缺陷治理等要求。线路工程重点审查防雷、防污、防冰等技术措施落实,加强对线路路径选择、地线保护角选取、外绝缘配置、防雷辅助措施选择等环节审查。要加强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阶段技术监督,隐蔽工程必须提前进行跟班验收。运维检修阶段,对新投运设备一个月内应开展、三个月内应完成带电检测和首次状态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将隐患消除在设备试运行期间。

(四)细化指标,提升技术监督管理

各专业加强监督基础管理,细化日常工作开展,对PMS帐数据准确性、缺陷消除率、设备反措执行情况等应给予日常督察整改,市公司将结合技术监督检查、月度协商会、不定期下现场督查等分析收集相关数据作为评比考核参考。要求班组建立健全的基础管理制度,按要求落实人员至具体设备,档案管理、原始记录要建立规范的记录本和归档流程。对各单位设备试验报告录入及时性、报告准确性、报告审核率、异常报告分析正确性和及时性进行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对试验缺项、漏项的要加大考核力度。

(五)深化状态检修,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管理

深入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设备状态检修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实现状态检修工作常态化管理。结合状态检修工作,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管理,加大状态检修复查提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实现状态检修工作常态化,做到有计划、有整改、有落实、能闭环。全面清理绝缘、化学、保护试验计划,与检修计划管理人员密切配合,确保年度试验计划完成。全面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的健康水平。

(六)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实现人员设备可控

一是加强检修现场监管力度,各检修单位加强管理人员管控现场力度,各专业技术监督专责加强下现场督查、督导,提升设备检修、试验质量,确保人员设备可控。二是加强现场作业总结和分析,对现场出现各种设备、人员异常现象组织相关人员专题分析和交流,提高班组人员现场处理和故障分析能力。严格执行设备异常分析和跟踪制度,坚持故障设备7个工作日完成设备分析,异常设备跳闸等做好每月分析,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异常设备跟踪制度,确保异常设备跟踪不超周期。

(七)健全工作考评机制,提升技术监督工作质量

结合公司精益生产年活动要求,完善技术监督考核办法,建立协同考核机制,各专业工作情况直接与各专责考评挂钩,每季度就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考核;定期开展指标考评,以“小指标”管理,促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将技术监督与专业工作紧密结合,以各专业月度计划与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评价结果纳入电网运行管理考核。

三、总结

对于电力技术管理日后的创新和实践工作中,实践和创新应该处于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而对于管理模式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出并采取措施解决,积极吸收国内外典型的优秀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针对本公司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现状,合理地进行创新和实践,才能从根本出发让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得到整体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40-01

管理范式现状

从2011年起,诸多企业受国内外大经济环境的影响陷入了困境。进入2012年后,中国经济仍在继续筑底。2013年4月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就明确围绕着“革新”、“责任”和“合作”三个关键词,其内容涵盖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发展路线的反思、改革、转型和创新,这表明企业的活力越来越成为诸多企业管理者思考的中心议题。

解决企业的活力,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则必须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提供着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关系在于 —— 前者领跑后者,后者对前者进行全方位的支撑,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使管理范式从生产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

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仍属生产密集型企业,依照生产型管理范式运作,其生产效率低、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以及内部管理不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不断迈进,企业管理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从根本上仍未摆脱生产型管理范式的框架。

比如,一些企业单方面强调营销管理的作用,但应该看到,如果产品的质量、功能没有进一步提高,仅靠营销是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根本问题。还有一些企业以引进外资方式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但事实已证明,对许多外资方而言,所合资的企业更多只是一个加工车间,或者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跳板而已,外资方在合资企业外独资设立同类公司,打开自己市场的做法屡见不鲜。

与生产型管理范式不同,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的企业运作极大地增加了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投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努力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专利,并树立品牌效应,从而打开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所以,管理范式的转变才是根本点。

向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转变

由互联网拉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对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经济体系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产品的寿命周期正在不断地被缩短。

在一种开放的经济体系内,所有企业必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只有技术创新,可使企业取得一种属于自己的无形资产,一种他人难以模仿的资产,技术创新是响应当今经济体系的唯一手段。

技术创新管理范式的核心内容如下:

首先,产量多少不再被看作是评价企业经营好坏的关键,而产品及工艺的创新程度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部门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当自身产能不足时,通过外包生产来弥补,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法。

其次,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在于将市场与技术持续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完成产量,简单说来,就是不断挖掘市场需求,持续开发潜在的市场,用技术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可消费的商品。

再次,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将只是技术创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企业需依靠自身努力,创造出拥有自身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最后,技术创新的管理是系统管理,需建立现应的制度创新来配套及支持,提高创新效率。

总的说来,要进行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转变,企业管理者要树立“企业是一个为社会提供附加值的组织”的核心观念,技术创新则是提供这种附加值的最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要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统一到技术创新上来,用其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特征

“创新”一词最早出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用以表示“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导入生产体系”。“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应用新型材料,实现生产的新组织模式等,由此演绎出来的“技术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工艺及其他商业用途,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福特公司将流水线作业、传送带以及零部件的可交换性等科学技术组合起来,创新出汽车生产的新方式 —— 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装配作业,用技术方法解决了一个用可靠的质量、最低的成本来生产大规模产品的经济问题。当汽车被大规模生产出来后,人们生活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

科学技术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只有将发明引进工业生产体系之中,发明才能转化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具有下列特征:

(1)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由于知识复制要比知识创造容易得多,所以创新者难以获取从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全部收益。

(2)创新的不确定性。与成熟产品的生产相比,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要高得多,一种新方案往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及探索才能成功。比如,一个新药的研发通常需10年以上的时间,在这样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市场会有很大的变化,新药面临着一研发成功就被市场淘汰的可能性。

(3)创新的市场性。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围绕着市场目标进行,纯粹的技术突破而没有市场价值的技术并不属于创新。比如,航天技术至今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但是,当某天人类可以向地球外的适住星球移民时,航天技术就有了市场目标,就转化为技术创新。

(4)创新的系统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创新要求企业内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如研发部门与生产、销售部门的配合;二是指创新的实现需依赖外部环境的密切配合,这包括经济、政治以及与创新相关的其他产业的技术水平等。

技术创新与项目思维

项目是组织进行的一个临时性活动,在一段事先确认的时间内,运用事先决定的资源,产出一个独特且事先定义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把项目管理的思路推广到企业管理中,这就是项目思维。

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临时性的任务,也是一次性的任务,由此可见,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项目过程。

技术创新型企业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的运作来对企业活动升级换代,动态应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企业内的日常经营活动,传统上是由若干职能部门加上一系列生产部门来完成的,职能部门通过固定的流程设定来控制生产部门的生产,而生产部门通过执行流程来完成企业活动。对于以重复性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型管理范式的企业运作,这能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但对于大量以非重复性劳动(创新为核心)的企业运作,显然已不适合。

既然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项目过程,那么项目管理的思维就可以助推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的企业运作。

项目思维对于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的价值在于:

(1)目标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概念,项目从头到尾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目标是项目前行的驱动器。

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目标是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简化或摒弃与目标无关的企业管理流程,且根据目标来排列管理事务的优先级顺序,就能保证在关键事务上的高效;与此同时,根据目标设置,可以不断改进企业自身的效能,使企业更能符合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经营活动。

(2)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计划管理与生产型管理范式企业是完全不同的,计划的控制和调整占据了核心地位。

项目管理中需制定详细的子目标和里程碑来保证进度的实现。若目标中没有里程碑和检查点,计划执行中的状态和偏差将无法把控,当然也无法通过PDCA流程去调整和改进计划。

上述的理念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计划管理是适合的,因为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在过程中逐步明确的。里程碑的树立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的雕琢,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阶段式(里程碑)的更新换代的过程,每一阶段的优化,可使得技术创新的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

一个细化的技术创新过程计划,以及计划的动态适时调整,对于技术创新型管理都是非常必须的。

(3)在项目管理中,有项目就有项目经理,这就解决了生产型管理范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的难题;与此同时,在项目管理机制下,管理人员责任感被强调且定位在核心,这对于企业执行力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依照项目思维,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可根据组织环境及团队人员特点,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及工具,从技术、风险、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综合思考问题,这将极大地提高企业中层的管理能力。

(4)在项目管理中,管理效率的提升取决于资源整合的成功度。技术创新型企业以基于项目思维的方式整合内外部资源,可使各部门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的效率大为提升。

生产型管理范式企业的信息传递基本上是上传下达,而横向及交互的信息很少。技术创新型企业因其性质,大量信息不仅从上往下,而且从下往上、横向、交互的信息也是大量的,这就需要树立项目管理中的观念 —— 把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且进行系统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信息的巨大作用。

(5)运用项目管理中的目标驱动观念可使得企业员工充满主动工作的激情,有目标驱动意识的员工会很清楚工作计划和目标,而工作则完全围绕目标而展开,且随时去检查执行和计划的偏差,查询问题的根源,不断的改进提高自我的工作效能。

(6)房地产企业及建筑施工企业是典型的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它们的企业宣传以项目为主,与其他行业一成不变的产品广告相比,该类企业广告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其关键在于不断建成的新项目。

虽然其它行业由于产品限制,不可能经常以新产品来宣传,但是技术创新项目是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的。

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得技术创新型企业有可以展现的历史,比如微软、苹果等公司的历史回顾,特别让大众感受到企业对于人类历史的使命感。把技术创新内容充实到公司产品的宣传中,一个蓬勃发展的现代企业形象就会给大众中留下深刻印象。

将项目思维用之于企业,特别是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的企业运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型管理范式企业的组织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最具代表性的是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两种。

生产型管理范式企业多采用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又称为U型企业结构,权力集中于高层。企业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职能部门,每一个部门是一个垂直管理系统,每个部门或系统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进行管理。该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到最有效的项目上去。

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针对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所带来的复杂管理,提出M型企业结构(事业部制),其发明者是管理学家斯隆(Alfred P. Sloan,JR)。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因这套新型的组织结构而起死回生。

事业部制(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M型企业结构),即按产品、市场、区域和用户等要素划分,在集中决策的基础上实现分权经营的一种组织形态。

从上可以看出,M型企业结构与项目管理密切关联,事实上,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都建立了类似的组织框架,其结构中把“事业部”改称为“项目公司”。

在M型企业结构下,各个部门的创新、管理、生产的费用都可单独核算,这改善了创新的组织和激励方式,除此以外,企业在具备了灵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在部门协调、重大创新战略等方面的优势。

比如,某电信公司把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分成两个事业部,移动电话的前景美好,但固定电话却被认为是走下坡路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固定电话的增值服务因其价格相对移动电话低廉而大受欢迎,稳固了市场份额。如果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放在一个事业部,则固定电话的发展势必会受限及边缘化。

综上所述,事业部制发挥出较直线职能制更大的创新潜力,更能适应了现代市场的剧烈竞争,完全适用于技术创新型企业。

技术创新项目构成了事业部的基石,实现了层级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而事业部则定位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具有利润分配和投资决策上的很大的自由性,两者的结合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运作非常有效。

对于不断动态发展,持续创新出新产品及新服务的技术创新型企业,由于采用了M型企业结构,既保证了有负责战略决策的集团公司,又保证了具有事业部性质的子公司,企业因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管理成本大为减少。

结语:企业的核心能力

在当今市场上,企业的竞争力变化相当快,无论是世界500强企业还是国内500家最大企业,十年前的排序与十年后比较,会完全不同,要保证企业的核心能力,笔者以为:

(1)通过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持续创新,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体验,保持市场的新鲜度。

(2)通过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为市场提供多样性选择,力争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3)运用项目管理思维去打造技术创新型企业,灵活应对信息时代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篇9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的内涵

在新时代下,我国国有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瓶颈的约束,使得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对企业管理及技术进行创新,以确保国有企业稳步发展。所谓管理创新,主要是对企业中固有的传统思想、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战略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进行创新,还需注重企业内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从人这一活跃因素上入手,推进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创新过程是复杂的,因此,在进行创新时,应该抓住关键因素来展开,以免浪费人力和物力。而技术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通过发现新的科学技术,将其通过企业理念的转化,打造成适合企业的一种生产力。而从狭义上来说,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对第一次出现的技术进行应用,如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以及新市场等。在技术创新中,应注意抓住市场需求,提高技术和市场需求的衔接程度。

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和技术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目前,国有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其在管理创新方面仍较为滞后,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现在国有企业中理念先进的企业不乏其数,例如我国的联想企业,其在世界大型企业中已经遥遥领先,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管理落后的国有的中型或者小型企业,其管理机制没有活力,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次,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缺乏创新的动力。很多国有企业缺乏学习先进管理理念的激情,或者在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时,不顾实际情况,而照搬照做,使得其创新管理实际上并没有落到实处,无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国有企业在创新中没有分清我国企业经营机制和外国经营的差别,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不同,也决定了经营战略的不同。再者,国有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围绕物资管理展开的,而忽略了企业中关键因素——人的管理。同时,由于缺乏积极的激励机制的引导,导致了产权制度和企业分配制度之间的严重脱节。最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不够成熟,因此,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缺乏丰富经验,且遗留计划经济的踪影,没有树立起先进的管理理念。另外,我国国有企业缺乏和国际市场的接轨,从而容易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纠纷,且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大家都相互推卸责任,从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能承受新时代的各种挑战。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其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其组织结构也不尽合理,这就导致了分工的不明确,责任的重复或者疏漏,从而不利于提高其工作的效率。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仍有大部分尚处于亏损状态,为了尽快摆脱该困境,应该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下的管理以及技术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强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

(1)国有企业强化管理是其在新时代下进行改造的重要途径,管理创新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从人员的分配、组织结构的配置到生产设备、生产成果的市场分配等,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能为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效益提供基础;其次,管理创新也有利于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有效防范风险。通过创新管理,加强对企业存在风险的评估,建立起全面的风险控制机制,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早进行预防,能大大降低企业亏损发生的几率。最后,进行管理的创新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管理创新之上,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因此,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需依靠创新作为支撑。

(2)由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主要是创新,而其中的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国有企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但是普遍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很多核心技术的掌控者都是国外的创业者,这就拉大了国内外的差距,因此,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追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在国际市场上一个技术创新型的崭新形象出现。

(3)国有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追求最大化效益是企业等生产经营实体的首要目标,因此,创新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管理创新,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和潜力,优化其资金的合理配置。而技术创新则为产品更新换代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市场上各种产品不断被淘汰,不断推陈出新,国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也能为产品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从而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4)管理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管理主要是优化生产要素的配制,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两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管理创新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而技术创新则进一步巩固了管理创新的成果。要进行技术创新的首要前提是管理创新。目前,全球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科技间的竞争,知识文化的竞争,但归根到底,实际上是企业组织管理的一种较量,因此,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制度和管理的创新。只有创新企业管理,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渠道。生产力解放需通过改革,而改革成果则主要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因此,在新时代下,企业技术创新应和管理创新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其发展。

四、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途径

(1)从意识上强化国有企业的管理

为了进行管理创新,首要的是从意识上进行转化。转变企业一味追求利润的行为,形成盈亏自负的责任心和管理思想。未来的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是专业化的企业家,非官员化的企业家。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导向,市场需求影响着企业的开发方向,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效益。在利润最大化的当今社会环境下,企业创新理念是需要首先确定多元化的经营目标。开拓思维,寻找更好的经营目标至关重要。另外,随着当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制定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并存战略,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是企业创新型文化之一。随着市场竞争力加剧,价格战也是企业战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兴盛。因此,强化管理意识是必然趋势。

(2)加强国有企业和国际市场的交流

篇10

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第四钻井工程公司在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方面,采取了多措并举的方式方法,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

1.健全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和管理要求,建立完善了《科技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管理办法》、《技术创新奖励办法》,制定了技术管理网络、重点井设计评审制度,明确了技术部门及技术岗位人员的职责,建立了技术专家管理考核机制等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机关、项目部和钻井队三级所适用的技术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确保技术管理工作高效规范。

2. 提升科技工作管理。组织科技人员学习《工程技术管理检查调研情况通报》内容,分析自身工程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查找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堵塞漏洞,确保同类问题不再重复出现。同时,借鉴其它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反思其它单位存在的问题,全面梳理分析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发现短板,消除瓶颈,夯实基础,对照科技对标中的短板和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持续提高改进,全面提升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3.强化科技项目运用管理。在工程技术项目立项方面,按照“争第一、保一流”的立项原则,确立技术应用项目,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本着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原则进行立项,建立项目进展汇报制度,严格按项目计划督促研发工作踏线运行。在项目验收方面,严格执行《科技管理办法》标准,完善项目验收程序,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高标准,严要求,细审核。对没有效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予通过验收。在资金保障方面,按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按照项目课题落实匹配资金,科研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做好研发费用归集,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推广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项目长对负责项目进行工作分工和责任分工,对照项目指标要求,制定解决措施,在确保踏线运行的基础上,创造高指标,形成一批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特色技术。

二、持续推进工程技术提速

第四钻井工程公司在工程技术提速方面,充分发挥技术对钻井提速的引领作用,以提速无极限、提效有空间、提素无止境为要求,强化技术提速,从技术与管理上精细挖潜,作为目标任务去管理;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入新的提速技术和提速工具,开拓定向井提速新技术、新工具,探寻更新、更广的提速途径。针对各施工区块特点,制定区域提速模板,通过模板的复制应用,有力推动了区域提速和整体提速,通过强化钻井提速配套工艺技术管理与研究,工程提速卓有成效。

1.强化提速组织领导。以重点提速区域、施工重点井为重心,带动工程整体提速。重点井成立项目组,实施项目管理,加强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提速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为在重点提速区域施工的井从技术、人员、装备、物资、政策上提供支持和保障,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制定消减措施和技术措施,督导技术措施执行与严格落实。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持续完善区域提速模板,将好的经验做法融入模板,提高基层作业中技术指令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井身结构、钻井参数、钻井液配方等技术方案,集成应用复合钻井、高效PDC钻头、三低钻井液等成熟技术,全力实现综合提速的目标。

3.强化新工艺新工具试验。为进一步推动工程提速,根据区块地层特点,在充分论证及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验新工艺、新工具。在大部区域试验使用振荡冲击器、特种孕镶块钻头、钻柱式双心随钻微扩眼工具、旋流PDC和φ22mm复合片PDC钻头等,在U型井推广应用了绒囊钻井液技术,推广应用了旋冲钻具、水力振荡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等,起到了好的效果。对新型提速工具进行研制和试验,针对优质快速低成本钻井的需要,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特种孕镶块钻头、振荡冲击器和射吸式液动冲击钻具的研制,解决致密、坚硬、强研磨岩性井段的提速难题。

4.强化总结与技术交流。认真落实技术例会制度,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事故复杂发生的原因及制约提速的因素,研究制定事故复杂预防及方案,通过组织技术骨干集中进行交流研讨、技术对标和经验共享,达到改善工作方法、优化技术措施,互学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持续打造一流技术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根本,事业发达之源泉,国家兴旺之希望,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在技术人才战略方面,第四钻井工程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加快企业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竞争实力,促进安全、清洁、有效、和谐发展的强有力措施。

1.发挥专家和科研人员作用。以技术专家为主,推行“项目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科技计划的执行力;针对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讨,解决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科研项目的科技含金量;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不断完善科研队伍结构。

2.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从加快技术和技能专家的培养入手,着力打造一支技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操作过硬的人才队伍,持续不断地推进研究和推广的能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通过参加各种新技术培训、技术座谈会、重点井技术讨论会、专家平台指导会、学术交流、岗位交流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积极搭建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平台,促进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建设成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53-01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市场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内部主要表现为对技术知识的管理。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同知识管理的协同发展,在加强创新的同时,提升知识经济效益。

二.知识及知识管理

知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事实、选择、思想、理论、原理和模型等,知识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并且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源于个人信仰,洞察力和价值观的长期经验积累或难以言传的技能的提升。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传播和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活动。

三.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

知识管理能够整合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现在信息技术空前发展,企业可以获得的知识数量和种类增多,知识传播和更新周期加快,要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就要做好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简化技术创新的过程,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技术创新过程流程化。企业技术创新具备有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企业职工与内部外部的交流变得便捷和有效,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当数量且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队伍,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不仅希望能便捷的获取知识,而且也希望创新成果和知识得到尊重。因此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估,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企业的最重要的创新环境和机制,有利于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规避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必然创造一种新的技术模式和管理运作模式,必然包含了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受到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技术开发的难易度和职工能力大小影响。知识管理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知识。企业就应该到客户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知识的收集和整理,以及与客户的沟通,企业可以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的不足,并且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创新方案,而不必一定通过企业自身的失败经验中获得知识。知识管理可以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通过构建一个吸收、共享、传承的知识管理体制,使企业管理者可以迅速有效的获得可靠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准确的形成新的思维和理念,最终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科技型中小企业兼具技术创新能力强和知识密集的特点,产品的知识含量日益增加,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表现出较强的耦合性。其中,技术创新源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需要以知识背景体系为基础。而且,技术创新源于创新性的想法,进而将想法通过改进或者生产成为新产品,而新构想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或是延伸,从而得到新知识。所以,如何从管理层面上进行知识获取、整合与应用等并实现知识创新,将决定企业是否能有创新行为。

技术创新是知识管理价值实现的实践过程,知识管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研发人员需要不断进行知识获取、整合、共享与应用等实践过程。由于特定环境、特定需求等因素,研发人员必须得对现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优化。所以,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持续性创新,必然衍生出新的知识,实现企业知识存量的不断积累,实现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反馈式的作用。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知识转化、知识转移和知识整合三方面优化知识资源的配置。并且,技术创新并不是个体行为,需要组织成员相互之间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协同行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够深化完善知识共享的机制。

四.针对技术创新目标,实现有效知识管理

1.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建立知识管理数据库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企业采用信息的搜索、开放式交流、竞争实战、项目反馈、外部参照等方式搜集信息,并以文档、数据、表格方式建立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借助外力,比如各个渠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企业信息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建立关系等方式获取企业所需外部知识。企业通过对每个阶段信息的分析反馈,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对知识进行贮存,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形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转化机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

2.注重营造有利于创造新知识的文化环境,建立学习型组织

在企业知识管理中,企业通过企业内部个人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共享,与企业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交流与学习来增加知识存量,营造好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共享、创造的企业文化环境,可以鼓励员工毫无保留地奉献他们的个人知识与经验,使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协作、互助的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激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五个方面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运用系统思考,激活员工的自我超越,挑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等。企业通过建设富有合作意识的团队,依靠团队力量获取、整合与创造知识加快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

3.导入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

目前知识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类。其中,人物化管理模式强调积极投资人力资源,包括引入专家、学者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企业内部发现和培训具有隐形知识的员工。编码管理模式强调投资与信息技术,注重开发收集与传播知识的管理系统,知识被编码并贮存在数据库,企业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重复利用。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种知识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编码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知识共享成本,提高新技术开发效率;人物化管理模式依赖专家的经验和技巧(隐性知识)。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比如企业自身主要依赖显性还是隐性知识、企业产品的特点等。同时,企业也可以将两种模式有机地融合,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管理模式。

五.结束语

知识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必须保持协同发展,才能促进企业进步、技术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知识管理,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篇12

抽油机井采油是我国各油田的主要生产手段,约占油井总数的90%左右。目前,抽油机井采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效率偏低、能耗高。因此,必须对原有抽油系统能耗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重新进行设计调整,采取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方法,使抽油系统适应现阶段井液举升的要求,大力降低能源消耗,这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抽油系统各环节能耗测试与分析

抽油机井系统工作时,就是一个能量不断传递和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由于受砂、蜡、气、腐、垢、摩阻等的影响,使得每个环节都发生一定的能量损耗,从而降低了整个抽油系统的效率。这些损耗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电能转换系统损耗:可分为控制柜损耗和电动机损耗等。

(2)抽油机系统损耗:可分为皮带传动系统损耗、减速器系统损耗、四连杆机构损耗、平衡度的损耗等。

(3)井筒供、排液系统损耗:可分为深井泵及管、杆、液摩阻损耗、抽油杆柱负载损耗、低泵效损耗、光杆密封器摩阻损耗,集输系统回压造成的损耗等。

2 措施应用及效果对比

现场采取的提高抽油系统效率的措施主要有:

2.1 电能转换环节

(1)采用节能型电机。在现场已经批量投入使用的节能型电机主要有高转差电动机、转矩可调式电机、稀土永磁电机、高压电机等,经测试,新型电机抽入使用后,电机功率因数平均提高了41%。

(2)变频控制柜的使用。由于变频器成本大幅度下降,目前变频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各单井的配电系统。变频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油井配电系统的电能转换率,做到了“用多少电就从电网取多少电”,当电机做“负功”时,可将电机发出的电反馈回供电网络。变频器具有的“软启动”特点降低了电机功率,比如原75KW电机现改为45KW,原55KW电机现改为37KW,使电机功率利用率平均提高了32%。

2.2 抽油机系统环节

窄V型联组带。目前抽油机已普遍采用了窄V型联组皮带,这项措施使皮带效率提高了15%。

节能型抽油机。现场投入应用的节能型抽油机有几十种之多,仅游梁式抽油机就有前置式、异相型、双驴头、多连杆等等,其中异相型抽油机使用较为普遍。

对原抽油机进行局部改造。由于不能大面积更新抽油机,在原抽油机上进行技术革新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在曲柄平衡的抽油机游梁上加装平衡装置,就成为曲柄、游梁两种平衡共存的复合平衡,改善了抽油机的平衡效果,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2.3 井筒供、排液系统环节

(1)降低抽油杆柱摩阻。现场应用的有采用高强度、高光洁度抽油杆接箍,抽油杆柱扶正技术,抽油杆自旋转装置,电热抽油杆技术等。

(2)提高泵效。采用小泵径抽油,平均降低抽油杆柱载荷40%,提高泵效66%。现场还通过采用油管锚定技术、使用强制开关式抽油泵、加装井下分离器、使用防气泵等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泵效。

(3)降低光杆摩擦阻力。我油田使用平行翼式光杆密封器具有承压高,密封压力预紧自补偿,能够持续自助等特点,在保证良好密封性的同时可降低光杆摩擦阻力40%。

2.4 管理创新环节

(1)建立抽油机平衡动态管理台帐。地层供液和含水、含气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使悬点载荷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据统计,50%以上的抽油机大部分时间工作在悬点载荷小于配重的欠平衡状态中。有30%以上的供液不足井在50%-80%的运行时间处于空抽状态。建立抽油机平衡动态管理台帐的核心就是要对抽油机的平衡状况实施跟踪监控,进行动态管理,对平衡不佳的抽油机及时调整平衡,根据油井出油情况制定间开计划,使抽油机始终运行在合理的平衡状态下,使电机耗电平均下降23%。

(2)构建抽油机井冲次分析调控系统。因为泵效低而使油井系统效率下降的幅度较大,占效率损耗的21.5%,构建抽油机冲次分析调控系统的目的就是根据油井产量变化情况,达到即时调整油井冲次,提高深井泵效率。该系统是将地质资料及工程资料共享,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建立专用冲次调控平台,对符合冲次调整的油井进行即时分析,及时向管井人员发出冲次调整指令,由管井人员在变频器上轻松完成冲次调整操作。该系统的应用使泵效平均提高了37%。

(3)降低集输系统回压。利用现有的气站进行扩建,增加抽气设备,将气管网内的天然气抽出,大幅度降低气管网压力,进而使井口回压降低。目前井口回压由平均0.5MPa下降到0.25MPa,使抽油系统效率提高5.1%。

在各项措施中,通过更新节能型抽油机来提高系统效率,由于资金投入巨大,适用空间较小。在皮带传动系统中传统的三角形皮带已经普遍被联组窄V型皮带代替,即使有更新的技术如轴传动,也只处于试验阶段,即使能够应用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新型电动机的更新换代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相比而言,通过管理创新途径提高抽油系统效率所需要资金投入小,见效快。管理创新是以现有的技术和设备为目标,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来挖掘现有设备和技术潜力,小投入大产出。

3 结语

如果把前三项措施归结为技术创新,在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方面,采用管理创新方法贡献率为44.3%,略低于技术创新;从其特点上看,应用技术创新投资大、周期长、更新换代难度大是其硬伤,而管理创新一旦有所突破,用较小的投入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从具体操作上看,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是以管理创新、科学分析为前提的,否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就可能是盲目的,所以管理创新、科学分析是发挥技术、设备优势的基础,同样,管理创新也要以技术和设备为支撑,离开技术和设备,管理创新也就失去了目标。

大力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油田可持继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则是必由之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