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06-16 09:25: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

篇1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篇2

1国际高校创业教育经验

1.1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纵观国际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其中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并将其与我国高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结合。国际高校创业教育被视为全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有着很大差别,其目的在于培养全面性的创业人才。如百森商学院重点强调创业教育要适应“创业革命”的时代特点。英国则将创业作为学生未来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可供选择的职业,其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从而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点。德国更是在高校的教育中提出“高校应成为创业者的大熔炉”,并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我国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应从国际化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角度出发,确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创业教育理念,用来指导高校创业教育。

1.2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

国际上高校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比较早,不仅有很强的渗透性,还具有较好的普及性,很多高校都经历了课外创业教育逐渐发展到专业教育、学位教育的过程。例如:英国高校开展普适阶段的创业教育,主要为启蒙创业教育;开展专业领域的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学历教育等,分级、分层地实施创业教育,各阶段的创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英国则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已经进行创业教育,一直到研究生阶段,每个阶段的创业教育目标不同,具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也不同。基础阶段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为主;而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所接受的创业教育需要满足其学分要求;而在高校阶段的创业教育发展得更好,不仅开办了两千种以上的创业教育课程,还筹办了几十种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学术刊物。因此,我国应注意结合国际上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完善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

1.3拥有多元的实践活动

在国际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是其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比较重视学生创业实践体验。在美国创业教育中,部分高校举办“新生管理体验”等类似活动,即在学生入学初期将其分组,由专门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则是以团队贷款的形式发放,在学年结束之后学生必须要偿还贷款的本息,还要面对全校师生总结创业经验,汇报创业成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创业实践教育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和经验,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效率和质量。

2国际化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方法

2.1重视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对象的多样化

在培养全球化企业家的目标指引下,高校应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校创业教育对象的多样化。首先,可以将创业教育目标扩展到留学生,重点在于吸引具有跨国企业背景、家族企业背景的留学生,将其作为培养移民创业家的重点对象,对此类留学生展开国际化和本土化文化、创业环境等针对性培养,增加这部分留学生对国际创业政策的了解,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的优秀创业者。其次,将社会创业者引入高校创业教育对象体系中。在创业教育中,高校可以重点支持做好创业准备或是拥有创业经验的个人、团队,对其展开创业的国际化适应性培养,进而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最后,将在校的创业教育对象进行详细划分,主要是根据创业学生的性别、经验、专业等进行分类指导,并且可以通过高校联合机制将具有相同创业目标的学生集中进行培养,强化国际化视角下创业的集聚效应,最终提高学生创业成功几率。

2.2重视国际化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本土化

我国在国际化视角下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其发展的根本在于尊重民族文化,在塑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时,对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高校创业的本土化教育措施应包含以下几点:首先,从文化角度分析,在创业教育中应重视弘扬我国本土企业家的传统精神、现代化商业精神。其次,从教材、课程安排角度来看,要重视从本土实际情况出发,开设具有本土化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最后,从创业教育环境的角度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中应研究本土的创业政策,借助本土教育平台,对本土创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运用。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既要引进国际上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与成果,又要将我国高校创业本土化教育取得的成果推向国际,形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互动,强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国际创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

2.3重视树立先进且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

第一,高校创业教育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导思想。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其核心教育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以及创业实践能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在创业教育中,注意促进师生的思想变化。在创业教育中,高校需要积极宣传先进且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从理性的角度认知创业教育,并提高师生行动上的自觉性。第三,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明确教育的目标。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应与高校的实际工作结合,修订培养国际化视角下创业人才的方案,将创业教育的目标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指标,以此评价人才培养成效。第四,创设国际化视角下创业教育环境,将创客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按照国际化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次组织讲座、会议等,从全方位角度支持学生创业,在高校校园中形成尊重创业、倡导创新、奖励成功并且宽容失败的创业教育文化环境。

2.4重视搭建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篇3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通过开发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包括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和拓展的技能及探索、冒险和创造的精神[1]。我国研究创业教育的时间短,多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成果,结合本土研究较少,尚未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大学生群体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声势大、影响小,口号多、实干少,形式多、内容少,投入多、收效少的尴尬现状。找到符合我国大学生群体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成为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以所在的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探讨结合地方经济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一、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在创业教育本土化的进程中,江西师范大学和温州大学的案例具有典型性。2003年成立的江西师大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和江西省的实际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温州大学的创业工作室已吸引近万名学生参加创业教育,鼓励了千余名毕业生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温州寻找创业商机,形成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本土化有利用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特点,为大学生创业搭建更好的实践和合作平台,同时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缓解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

鼓励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已成为世界的共识。据有关资料,仅在美国现有私营小企业就有2200万个,雇佣了全美53%的劳动力。在英国,2700万工作人口中有340万受雇于小企业,工业、商业雇员有一半以上在小企业工作。意大利90%的工业企业属于小型企业,吸收了总就业人口的84%。丹麦92%的制造厂是小企业,雇佣了43%的劳动力。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表明,全国高校毕业生近几年将有65万―75万人找不到工作[2]。因此,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积极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我创业,不仅能缓解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有助于创造就业岗位,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均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创业教育本土化使得创业的大学生具有更好的支撑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创业成功几率更高。创业人数增加,从而能解决一部分人就业,同时也为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业教育还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的就业观,更多的毕业生不再死盯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面向基层和民营企业就业或者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剧增。如温州大学从2002年开设创业工作室以来,有万余名大学生参加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累计创业收入达300余万元,共有200余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3]。

2.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地方经济产业结构。

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发展的寒暑表。有关研究证明: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促进关系,创业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增长快的地区。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如温州大学的“温州特色创业教育体系”为温州培养了许多自主创业的优秀大学生,同时通过“企业接班人培养班”有效推动了温州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发展创新主要依靠具有综合知识的创业人才。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的基地,而大学生是掌握技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业教育本土化,培养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创业人才,必须研究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关系,寻找高校与地方经济融合的切入点,调整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合理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如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创业中心为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050门创业项目评审,为“未来创业之星”等活动提供了专家支持,策划承担了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南昌市GEM创业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充分显示了创业教育的社会活力和对本土的渗透力。

二、构建本土化的广工创业教育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始终坚持为广东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努力为广东经济崛起作贡献。该校目前的创业教育主要以“挑战杯”为龙头,借助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依托创业俱乐部和社团,通过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选修课和定期举办各种创业方面的讲座来开展创业教育,同时借助创业见习基地,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使毕业生成为自主就业的创业者和未来岗位的创新者。目前,我校许多在校大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据统计,在校学生中有近20余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项目涉及服务类、IT类、服装、饮食等。

2009年1月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现有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广东工业大学作为广东省招生人数最多的省属工科院校,90%的生源来自广东地区,95%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作为工科大校,广工对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创业教育本土化则结合广东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通过系统、科学、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使学生通过全面了解创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进行相关创业实践体验,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实施规划纲要的契机下,广工创业教育本土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扬广东人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

广东人的创业精神突出表现为艰苦创业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人曾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艰苦奋斗精神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的新道路,奠定了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艰苦创业主要表现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把艰苦奋斗作为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另外,它是一种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意味着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不断开拓。广东商人敢为天下先,除了不能干的就全是能干的。这种敢为天下先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是粤商最为典型的创业品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首批四个经济特区就有三个在广东。广东商人敢冒风险,积极引进,踏实肯干,在中国掀起了粤商热潮,在海外叫响了粤商名号。发扬广东人的创业精神,培育广工学子的创业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开设创业课程。除继续开设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选修课外,还应开设《创业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设立创业教育学分,并逐步实施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先进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创业知识需求。

(2)设立创业导师。创业导师由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创业成功人士共同组成,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和引导。通过艰苦创业起家的民营企业家是大学生的偶像,他们的创业经验更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活教材”。

(3)定期开展企业家论坛。可以邀请诸如美的、碧桂园、香江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创始人担任主讲人,将自己的创业经验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创业。

2.借鉴粤商创业经历,引导大学生创业实践。

20世纪80年代内地曾流传有关广东人的“红绿灯理论”:遇到绿灯赶快走,遇到红灯绕着走,没有灯摸着走。它隐喻的是一种政治策略,讲的是广东人善于利用和充分利用好中央给的政策来发展经济。广东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可走与不可走的临界状态,抢着走,而非不去走。这“红绿灯理论”体现的正是广东人灵活善变的性格特质。广东人办企业,从不将自己的生产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市场变我也变,市场不变我做好准备变,始终把握市场的脉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产品结构。粤商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经济发展的需求,了解本土的特色和经济脉搏。高校创业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相对于其他高校建立在高科技、技术发明与创造基础上的学生创业教育,广东工业大学生创业实践应侧重于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广东经济发展的需求,倡导学以致用,使创业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工科院校的专业创业优势和广东作为制造大省的优势。

(1)建立创业园、创业工作室的院校联动创业管理模式。学校提供场地筹建创业园,创业园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素质培养、团队凝炼、项目孵化、资源整合的机构,入园学生将完成相关创业理论与实务的训练,形成创业项目、组合团队,在园区协助下推荐或寻找资金,在毕业时进入创业,组织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各学院根据学院特色开设相关创业工作室协助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学院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

(2)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氛围。借助各类学生团体,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与省内知名民营企业合作来举办学生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比赛,将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的工程训练、有关的竞赛活动整合起来,更加突出竞赛活动的创造性、创新性、实用性。通过竞赛让参赛选手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整合广东创业优势,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

广东民营经济历经30多年发展,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已经成为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省民营经济单位数接近400万个,民营单位从业人员达2015多万人,可以说民营经济对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涌现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如美的、格兰仕、富力地产、恒大集团、喜之郎等。此外,广东中小民营企业众多,许多中小企业创业者的成功为广东社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更多的优秀社会人士选择自主创业,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创业浪潮。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曾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等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最近几年广东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居全国前列。广东财政从2009年开始每年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分出一半约5000万元成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无偿资助大学生创业,每个创业项目最高可以获得20万元资助,预计5万名大学生从中受益。凭借良好的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趋势和有利的政府政策,广工创业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整合创业优势,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

(1)完善和加强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广东中小民营企业聚集,学校、学院可根据专业特色和特点建立合适的创业见习基地。大学生的缺陷在于社会经验太少,容易眼高手低。通过创业见习基地,构建企校对接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创业和见习的共享,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见习基地采用企业提供见习岗位,大学生在初创企业里工作一段时间,了解创业,然后再创业,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2)构建学校创业基地。在学校扶持下,成立学生自主运行的公司,把创业项目当成创业实践训练课,比如爱心报刊亭、书店等校园文化产业推广项目等。这种依附状态的创业实践模式,降低了学生创业的风险,同时学生通过做学校的业务或在校外做独立业务,依靠学校与企业间的诚信关系,运用自己的市场调查、推销和项目策划能力,为自己的创业实践积累经验并历练创业技能。

总之,广东工业大学应结合广东优势和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发扬广东人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借鉴粤商创业经历,引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整合广东创业优势,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让广工学子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及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广东寻找创业商机,形成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建荣.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10).

[2]关小燕.创业教育在中国省区的本土化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5,(9).

[3]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9,(4).

[4]许爱华.浅议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人才培育,2009,(3).

[5]欧人.粤商人格特征论[J].职业经理人,2008,(5).

篇4

澳大利亚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体系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特点在于(1)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大系统,灵活多样的证书和学历文凭组合为学习者提供发展的无限可能;(2)行业专家与教育人员合作开发课程,培训包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3)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能力要求相契合,注重实践技能的习得;(4)设置全程立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规范教学过程的基础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些特点从根本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职业标准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主体需求和社会客体需求相结合的国际范例。

为了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制定了“国际教育本土化,实用人才国际化”的中外合作发展理念,通过合作办学活动引入澳洲、香港、新加坡等地医药行业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职业人才;借助合作项目进行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提高校内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措施包括:(1)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满足中外双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2)以有关职业资格标准为引导,开发校内专业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3)国际教师引入和校内教师培训相结合,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4)营造多元文化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开拓创新意识;(5)大力开发国际升学和就业通道,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7年办学实践证明,我校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办学工作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国际教育机构和企业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二、调整优化外方课程结构,制定本土化课程标准

为了合理利用在学3年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职业能力发展,我校针对澳大利亚TAFE(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香港职业教育等特点,将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改造的主要目标一是将其适应于我国高考招生大专层次生源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二是在国际标准职业技能系统培养的同时也要求学生熟悉国内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工作环境,同时具备境内外就业的能力。语言是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要过的第一关,也是学生未来国际交流活动的必备技能。合作专业一年级设置了的英语听、说、读、写专项能力教学,帮助学生达到雅思考试5.5分的英语应用水平,保证了二年级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我校根据广东就业市场及企业需求,结合双方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培养标准及两国生源差异,对澳方培训包进行部分调整。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以下改革:(1)将澳方的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与报告做有关数学内容的调整,课程的讲授全部在机房进行;(2)澳方的“无菌操作”、“组织检验技术”、“显微检验技术”培训包中重复内容做适当删减;(3)增设“生物技术英语”;增设“生物制药工艺”、“生物制药设备”、“现酵技术”等课程;(4)延长企业顶岗实习时间,完成我方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突出了我国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要求。

为了配合课程结构调整,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借鉴了澳方培训包的构建理念,以澳方的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国相关行业资格要求,参考国内行业专家意见,将中方课程全部制定了课程标准,与澳方的培训包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最大效率地利用3年学习时间,在语言能力、通用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都获得全面发展,达到双方的学历认证标准。近年国际交流学院学生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保证了毕业生专业技能满足了境内就业要求。

三、引入国际职业标准,开发校内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料

从2007年起,学院开始把这一课程建设思路在全院各个专业推广,要求课程开发借鉴国际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必须结合行业企业专家经验,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从核心专业课到专业基础课,从粗略到精细,逐步拟定了2700门课程标准。与此同时,将澳方、港方的多种职业资格培训包中必修课如人际沟通、职业健康与安全维护、商务文书写作等课程引入到中方专业,作为各专业通识必修课,对我院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课程标准为蓝本,我校组织一批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优秀教师开发了相应教材。这些教材不仅在内容上打破原有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突出实践技能的标准化应用,而且在形式上融入仿真模拟、真实项目等教学手段,采用配套任务书、实践项目引导材料、团队项目评估等具体措施,使得课程教学活动立体化呈现。这些工作实现了引进原版教材和学校本土化教材开发双管齐下,不仅引入了国际化的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凸显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提升国际交流学院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引导校内各专业教材建设工作取得明显实效,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多方肯定。

四、院校师资和行企专家相结合,构建国际化双师结构教师团队

教师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双师型师资是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我院中外合作专业中方教师承担的澳方课程,全部为全英授课模式。为了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师资的专业化及外语水平,我们采取了引入国际化师资和组织教师出国(境)学习相结合的措施。

首先是提高境外教师的授课比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正式和非正式互动,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每学期都聘 请6-8名澳大利亚、英国职业院校教师来校任课;与香港医护行业组织医护学会合作开办“健康管理”专业,港方负责约30%专业课程教学,参考香港健康助理职业标准,聘请具有香港医护行业从业经验的老师承担教学。近年来国际教师累计授课占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课时总量3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学生的广泛好评。与此同时,我校还邀请了澳洲、英国、香港等境外相关行业专家来校授课,介绍国际医药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聘请国内大型企业内的留学归国人员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将其企业经验及企业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行业动态专题讲座,并承担新技术应用类课程教学工作。与本校教师一起,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在引入国际师资的同时,学校先后组织校内8批近200人次的教师赴境外交流学习,内容有澳大利亚TAFE教师资格、香港职业训练局“VTC教学管理与专业发展”专题、德国“食品药品相关技术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训”等,涉及专业教学、行政管理等质量保障多个环节,不仅提升了教师英语授课能力,并且对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了切身体验,为构建“以生为本”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和“职业标准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营造多元文化环境,完善“全人”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等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我们逐步体会到国际化人才培养仅仅通过外版教材、外教任教还无法满足需要,必须引入全人教育理念,营造多元文化环境,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理解力。

所以我校特别关注了潜课程的教育功能,积极组织学生境外游学,先后有3批次学生到澳大利亚、香港等地医护中心、培训中心游学,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多元国际文化,对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理解更加深入;组织学生参与了来自香港职业训练局、澳门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院校学生访团接待工作,同龄学友的交流使得学生更加朝气蓬勃;利用广州地域优势,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展会等活动项目,让学生代表企业直接参与国际贸易业务;以境外企业医护服务产品进行真实营销。这些活动由境内外双方老师指导,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导入职业道德人文知识和沟通技巧等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化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课内课外学习融为一体,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而且使学生们的职业知识、技能、策略规划能力全方位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作用,让现代国际化人才的主动参与精神和自主意识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

六、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升学就业路路畅通

国际交流学院设立之初,就确定了“国际教育本土化,职业人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确立了“高标培养、高端就业、学历提升”的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升学就业路路畅通。

首先,我校选择国际高端产业为合作专业,设立了药品经营与管理、生物应用技术、健康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同时也是广东战略发展行业,为学生高端就业奠定了基础。在办学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多个高技术园区和多家外向型企业,与对方探讨人才培养工作的切实路径。在学生三年级上学期,我们特别选择了国际知名企业专场实习见面会,推荐学生在国际化企业或境外企业中进行专业实践并就业。我们通过学分认可等方式,搭建了学生海外升学立交桥,学生可凭中澳双方的学历文凭,衔接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大学或职业教育的学位课程。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名学生通过此渠道出国留学深造。

篇5

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历史已有80年之久,自从1986年联合利华重返中国以来,它一直将发展中国化跨国公司作为其努力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数据显示从1986年到2008年,这二十二年来联合利华在中国投资已经超过10亿元,并且引进了各项先进的专利技术,直接雇佣了超过5000名中国员工,间接提供了超过200000个就业机会,生产将近20个品牌的产品,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2000年2月联合利华投资1亿6千6百万人民币在上海成立了其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着重产品配方的研究,并注重将中国传统科学所倡导的天然成分引合利华的产品中,以便联合利华的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2002年,联合利华在上海成立了全球采购中心。2003年,联合利华在合肥建立了家庭及个人护理产品生产基地,成为联合利华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联合利华在合肥投资茶叶工厂,使其成为立顿茶中国及海外市场的供应基地。2007年,联合利华搬入在上海新建的公司总部办公楼。 2009年9月8日联合利华全球第六个研发网络核心在上海正式落成使用,标志着中国成为联合利华全球研发重镇。

通过了解联合利华公司在华的发展,我们心存疑问为什么联合利华在中国受欢迎,为什么联合利华在中国可以取得丰厚的收益,为什么我国企业要向联合利华学习。作者认为原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该公司在中国使用的经销策略。而其中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品牌本土化。

联合利华公司在华品牌本土化策略

联合利华公司使用了很多方法来促进品牌本土化,作者主要介绍其中较贴近生活的品牌本土化策略:

一、员工本土化。招募当地人才来发展公司业务,这为联合利华深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方式、消费需求和生活习惯提供了很大帮助,为公司开展中国地区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公司在大幅裁员的同时,提拔了大量本土经理人员,力争使中国经理级员工占总管理人数的95%,同时每年还招收13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国内外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这些做法表明联合利华重视员工本土化。

二、纳入中国的一些优秀品牌并积极培育。联合利华公司利用其国际品牌知名度,选择中国知名度高、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并将中国知名企业的品牌、名声、信誉度等无形资产收购或合资,然后利用自己在资金与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优势来帮助这些品牌走向更大的发展。联合利华利用国内企业的声誉与信誉以及销售渠道快速发展这些本土品牌,也逐步将联合利华自己的品牌打入了中国市场。联合利华大力扶持“中华”牙膏、“老蔡”酱油和“京华”茶叶三大本土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扩大销售渠道。联合利华公司的营销渠道覆盖全国1800个县的1500个,覆盖镇达全国总数的1/3,在其每个区域单位中都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联合利华产品的销售工作,其中和路雪自行分销的网络几年间已经遍布70多个大、中城市。这种销售网络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联合利华产品,使联合利华品牌极大的深入到消费者的心里。

四、集中品牌策略。联合利华有丰富、成熟的多品牌管理经验。联合利华采取集中品牌战略,主要体现在联合利华旗下的力士品牌和夏士莲品牌,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包括洗发护发系列、美肤沐浴系列以及香皂系列。采用集中品牌策略的好处是:一所有产品共用一个品牌,可以大大节省传播费用;二如果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新产品的推出无需过多宣传便会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三众多产品一同出现在货架上,可以彰显品牌形象。

五、广告宣传力度大。每年联合利华花费60亿美元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使之成为世界上广告花费最多的公司之一。据报道,联合利华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产品毫不吝啬的投放广告,投入额占到销售额的50%。而对已经成熟的产品品牌,联合利华也会至少拿出50%的销售额去巩固更新其市场形象。

六、发展公益事业。联合利华在华的公益活动包括俩大主题,一是“希望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行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以及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二是“温暖家园”―慈善捐赠活动。

联合利华采取了很多方法来实现其品牌在华本土化,而且联合利华公司也成功的实现了品牌本土化。我国企业需要借鉴联合利华公司品牌本土化的成功的经验,来拓展我国企业的品牌发展。

我国企业跨国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当国外的公司快速进入我国市场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开始学习国外公司努力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在进入外国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品牌方面的问题屡见不鲜。

一、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仍有企业仍未摆脱产品经济的礼念,继续坚持只要产品过关,就有市场需求,品牌并不重要的思想。而忽略了品牌的信誉价值,没有把品牌看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看到品牌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价值,更忽略了品牌可以经久不衰,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二、企业商标法律意识淡薄。有些企业为自己的产品设计商标,投入大量经费,但未及时注册,反倒被人抢先注册,品牌无形资产的信誉价值、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便拱手相让了。有的企业只在中国注册而没有去外国注册驰名品牌被外国抢注,致使品牌走向世界更步履维艰了。

三、品牌管理知识不足。有些企业不精于品牌管理,品牌的标识不具个性,缺乏文化内涵,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命力,有的企业不注重顾客忠诚的培养,只做一次性买卖,导致品牌难以维持,有的企业不注重品牌的宣传,只是闷头生产,人们根本没有更多渠道去了解该企业,更别提销售额了。

四、本土品牌被收购而消失。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比较大的国家,一些国际知名公司,通过合资收购一个有希望的本土品牌,然后将其扼杀在摇篮中。有的企业拱手相让,根本看不到无形资产的价值,仅关注于厂房设备这些实体资产,使本土品牌价值流失。有的企业被合资时不使用本土品牌而使用外国品牌。虽然本土品牌是有偿转让给合资企业但我国企业仅仅能得到当时的品牌价值,而放弃了该品牌的长期利益。

这些问题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需要一些具体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联合利华公司品牌本土化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联合利华公司在中国品牌本土化策略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品牌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在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成为潮流的今天,国内企业要想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需要学习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灵活地实施本土化策略。知名跨国公司有个共同点是:他们是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创建国内外知名品牌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所以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全面提升本企业在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如何实现品牌在各区域市场及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进而带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我们从联合利华公司在中国实施品牌本土化策略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关注品牌的质量,形成品牌忠诚。联合利华的国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而本土品牌由于年龄小市场不广,需要在消费者中形成一定的忠诚度,来保证销售额,另外联合利华也特别注重顾客忠诚度的培养。本国企业在品牌本土化过程中,要提高品牌质量、改进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为用户生产出更满意的品牌产品。

二、积极宣传品牌培养品牌认知。品牌的大力宣传会使消费者对于某品牌产生亲近感,进而形成一种认知。培养品牌认知是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有些企业不注重消费者认知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品牌宣传上,不能把握一个目标,瞄准一个亮点进行宣传。很多品牌有能力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知名度,却没有能力在消费者之间产生长期的亲和力。

三、加强法律意识保护品牌。我国的商标及品牌相关法律并不健全,企业应加大对法律学习的力度,不可因一时疏忽而损失惨重。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名牌。既要在国内注册商标也要在国外注册而且要及时注册,以防被抢注。

篇6

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学者对教育问责的定义都是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阐述、解释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教育问责制是对教育主客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比如夏心军(2004)Ⅲ认为教育问责制就是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以及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对教育教学工作履行足够的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司林波(2010)闭也提出应通过立法等形式确立参与教育活动主客体各方的责任与权利。二是认为问责制是实现教育绩效的一系列方法的集合。西方国家学者多是从这个角度来界定问责制的,比如美国著名教育家马丁•特罗就认为“问责即向他人汇报、解释、证明及回答资源是如何使用的,并达到了什么效果”。高耀丽(2005)[31认为问责是指对绩效的回应能力,教育问责的目的是通过汇报、解释、证明等方式,来确保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或个人对学校的资源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司林波在对教育问责制的含义描述中,同样指出在面对权利主体质询和责问时,权利客体通过解释、描述或证明等形式来表达其行为成效。三是将问责制理解为一种奖惩制度。持这种观点的比较多,夏心军(2004)[11、李树峰(2006)和冯瑶(2007)_5l均持这样的观点,但对奖惩的内容有所不同,夏心军认为必须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因为疏忽或过失造成的教育事故追究责任。而李树峰和冯瑶则持全面问责的奖惩观,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实施奖惩的一种制度。四是认为教育问责制不仅在于奖惩,还包括对教育质量改进的关注。郑宏宇(2olo)旧认为教育问责制不仅包括对工作绩效的考核和审查,对责任的奖惩和处理,还包括对工作改进情况说明和解释的一种制度。

司林波【2]在肯定教育问责制的质量改进功能的同时,进一步认为奖惩只是问责的辅助手段,即认为教育问责制是指“权利主体⋯⋯对客体的成效作出评判并辅之以奖惩措施的一套行为规范、政策承诺和制度体系。”总体上来看,国内学者们关于教育问责制含义的认识既存在共识,也存在差异。从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来界定问责制是从理论层面对问责制本质内涵的高度抽象;把教育问责制看成是方法的集合,则是从技术层面出发,偏向从实践操作层面考察。虽然其他作者在相关论述中没有涉及到这些方面,但总体来说,对问责制所包含的上述含义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这可以认为是关于问责制内涵的共识。争论的焦点在于问责制是手段还是目的?问责制重在奖惩还是重在改进?我们从对西方国家教育问责制政策措施及含义的梳理来看,问责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从问责制在实践中的实施来看,问责机构不仅要对问责对象的绩效状况进行评鉴,还要就其如何实现绩效改进提出指导性意见,比如新西兰的教育督导室(ERO)就专门负责对中小学校的教育绩效进行评鉴,其成立的初衷就在于教育的改善,并与教育部紧密合作共同支持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整个教育评估过程侧重于帮助,而不是鉴定和评级,教育督察室通过评估提供给学校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参考和有价值的改进策略用。

另外,李树峰、冯瑶、许文佩等将问责制仅仅理解为一种奖惩制度,这也是片面的。教育问责制的含义除了奖惩,更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改进功能。如果仅仅是一种奖惩制度,那么教育问责制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又有什么区别呢?综上所述,概念的准确界定是理论研究深入的前提,对教育问责制含义理解的差异性和模糊性,必然困扰实践中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问责制含义的理论研究,在基于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须联系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形成一个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关于教育问责制的基本概念。

(二)教育问责制的体系构成

高耀丽、李树峰、冯瑶、司林波在对教育问责制含义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问责制的体系构成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基本可以归纳为两方面观点:一是从动态的角度对问责制的实施要件进行分析。高耀丽(2005)[21和司林波(2010)t2]均持这样的观点。高耀丽认为问责由三个要素组成:问责者、应负责任者和责任的内容,也即谁来问责,谁来负责以及所问和所负的责任是什么。司林波进一步澄清了教育问责制实施的作用要件和运作流程,认为教育问责制应该是包括问责的主体、客体、内容、程序、方式以及后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二是从静态的角度对问责制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李树峰(2006)t41和冯瑶(2007)[51的观点基本相似,李树峰认为教育问责制的架构主要从职责、指标、表现、评估及奖惩五个方面来表现。冯瑶则指出教育问责制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即职责、标准、评估、报告和奖惩。这两方面观点在形式上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似乎难以发现相关性,但深入分析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第一种观点提出的问责的主客体与第二种观点提出的“职责”相对应,在职责的界定中必然要明确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在“问责的内容”的界定中也必然涉及“职责”、“指标”、“标准”等相关要素,“评估”则是问责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奖惩”即是问责的主要结果。因此,在关于教育问责制体系构成的界定中,虽然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在构成内容上已基本达成共识,这种基本认知的一致性也为下一步关于教育问责制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在实践中的运行设计奠定了基础,只不过为了在实践中有效把握,还需要理论界的进一步澄清与高度提炼。

二、对义务教育问责制的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问责制,在法律上开创了义务教育问责制的先河。此后,义务教育问责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义务教育法》引入问责制的意义进行分析。比如王博(2006)[81和范范(2006)均认为将问责制引入《义务教育法》,无论哪个层次或者是哪个部门违反了本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这样能够树立均衡发展观,保证政府责任落到实处,有力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使义务教育更加有力。二是对义务教育问责的原因、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吕光杰(2009)ll0l和韩延伦(2010)tn]专门对农村义务教育问责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问责存在如下问题:以任务性问责为主,忽视学校教育的现场性;问责主体、客体的权、责、利不对等;忽视教育问责的效益;学校缺乏对上级、自身问责的意识等,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权责关系的混乱和失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农村环境中的法制和民主观念淡薄。尹晓敏(2008)认为应从强化异体问责、拓宽问责范围、完善责任体系、明晰问责程序、供给配套制度等方面努力完善制度建构。总的来说,将问责制引入义务教育,对于我们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对义务教育问责制的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义务教育问责的关注。虽然关于义务教育问责制面临问题的分析颇有见地,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但总体来说,研究面窄、量少,研究范围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提出的问题和措施也是宏观层面的,没有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学校的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

三、对校长问责制的专门研究

校长问责制是在整合国外教育问责制和国内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学实施的校长负责制所存在的弊病而构建的制衡与监督的一种新制度,是把西方教育问责制成果与我国教育管理实践的初步结合。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比较集中,据中国知网查询总计有13篇论文,其中李树峰、杨朝占到10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校长问责制的定义探究、动因分析和实施措施等方面。

(一)校长问责制的定义

校长问责制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对校长问责制含义的界定上,李树峰(2006)和杨朝(2007)均从与校长负责制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校长问责制与校长负责制的区别及其基本功能、特征、主要内容等进行了界定。但在具体界定上,既有共识,也存在差异:一是在关于校长问责制的制度含义的界定上观点一致,即认为教育问责制不仅是一种监督机制,也是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李树峰(2006)[13认为:“校长问责制是为了保证校长正确地行使权力而采用的一种监督制度⋯⋯它在赋予校长必要权力的前提下,对校长实施权力时所产生的责任加以追究。”杨朝(2007)㈣同样认为“校长未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违反法定职责和义务时,由特定主体追究其责任。”二是在对校长问责制的功能作用上的理解差异。虽然二者都将校长问责制理解为一种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和秩序的制度设计,但李树峰更强调校长问责制对校长负责制的补充功能,即认为“校长问责制是对校长负责制条件下的校长权力的保障与限制的一种体制。”特别认为校长问责制有利于实现对校长权力的保障,而杨朝更强调校长问责制对校长权力的监督与限制。

(二)校长问责制的动因与对策分析

李树峰(2005)[151和杨朝(2006)进一步对校长问责制产生与建构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二者一致认为“校长负责制下的校长权责不对等”是推行校长问责制的根本原因,校长问责制就是要解决“权责对等”的问题。李树峰指出:“体制上的弊端必须从体制上加以革除,要从根本上实现对校长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必须从体制上改革”。李树峰提出了完善校长问责制的措施:建立校长选任制,建立校长与上级行政部门、教师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依法制定校长问责的标准等。在关于校长问责制具体措施的分析上,李树峰强调了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抓住了问责制的本质,从西方国家教育问责实践来看,正是由于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多元主体沟通协调机制,才保障了教育问责实效。沟通协调机制的建构将是我国教育问责制改进和发展完善的方向。

四、对教育问责制实施路径的探讨

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在对西方国家教育问责制理论与实践介绍、吸纳的基础上,也开始了初步联系国情的探索,提出一些建构教育问责制的对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将教育问责制与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相联系。比如2009年l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之后,“钱学森之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针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样的疑问,孟卫东(2009)l17l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问责制度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从教育问责制的视角提出了求解“钱学森之问”的基本路径,包括重塑人才培养观,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创新人才选拔途径;强化教育责任,让更多人负起责任;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问责贯通起来等。

二是从宏观上对我国教育问责制建构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吕建(2009)指出我国教育问责制建构应该从构建科学的责任体系、更新传统的问责理念、强化异体的协同问责、探索有效的问责方法等层面探寻创新路径。司林波(2o11)[191提出了我国教育问责制建构的八方面对策:培育教育问责文化;加强问责立法保障;强化异体问责;构建科学的问责体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问责方式;明晰问责程序;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三是对地方政府问责制建构的探索。褚宏启(2011)认为教育政绩考核是推进地方政府教育问责制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构建地方教育问责的政绩指标体系的建议,包括教育优先发展的指标、教育质量指标、教育公平指标以及其他指标等方面。

四是对高校建构问责制的专门讨论。国内学者除了对义务教育问责制、校长问责制建构路径的探讨外,徐木兴(2006)l21】和吴景松(2007)[221还专门对高等教育问责制的构建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健全落实高校问责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确立高等教育公共利益;构建法制化的高校权力体系;明确高校问责主体的权限;实现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相结合的高校多元问责形式;建立高校问责的运行程序;确定科学的问责方法等。

由上可见,在问责制建构对策措施的探讨方面,虽然各有所侧重,但对“问责理念”、“异体问责”、“问责体系”、“问责方式”的强调是学者们关注的共同焦点,同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将教育问责制应用于我国教育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这些方面的成绩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总体上来说,这些研究还停留在宏观层面,比如在地方政府问责制的建构上,虽然提出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方面,但却并没有深入到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更没有针对某一地区、部门和学校的案例分析和对策设计;在对“钱学森之问”的求解中也是如此,所提出的对策也只是原则性的,没有具体细化的设计。因此,学者们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还比较抽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教育问责制在我国的建构还有许多细节性工作要做。

五、国内教育问责制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者对教育问责制的研究表现出如下特点和不足:

篇7

科技时代的生命伦理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的社会成本探析

浅论克隆人引发的伦理问题

试论法律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医疗纠纷成因及司法解决机制探析

血液:从商品到礼物——从社会政策角度讨论无偿献血制度的完善

案例教学法在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科学理论对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论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医用数学双语教学初探

关于健康体检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

浅谈人体解剖学课堂设计

音乐疗法的功能与应用

辅导员如何加强医学院校药学类学生的实习管理

外科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某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调查研究

中世纪西欧医院的形成及其特点

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社会效应

科学发展观对建设和谐生态辽宁的重要意义

生态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失地农民生存状况满意度研究——以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从伦理视角审视人造技术

试论医疗工作中的亚氏幸福观

“以病人为中心”的合理解读

从伦理视角完善我国的代为同意制度

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国外艾滋病患者人权保障与立法制度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策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内科学双语教学刍议

临床医学专业课堂教学效果初探——以《外科学》教学为例

医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途径——以锦州小世界健身俱乐部为例

《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南通市某中学高三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大学生网游成瘾案例引发的思考

音乐治疗在高校的推广与实施

论心性修养与道教养生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MCAI课件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的分类及其条目的编排格式

强迫·打击·震惊——视觉文化研究的几种模式

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战略意义及其影响

改善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以宣传思想工作拉动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医学伦理素养教育的机制、途径和方法

医疗技术管理的伦理建制

加强研究生临床医学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医学伦理学》“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医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广西医学高职高专的调研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审美要求

试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策略——以西部地区一所医学本科院校为例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同伴关系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多元文化心理咨询模式与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

教育失衡: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论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及其影响

篇8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29-02

“通识教育”一词从提出到应到于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怕卡德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中对通识教育的定义被认为是对其最好的界定,报告中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1]。我国的“通识教育”一词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过来的。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通识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较短,形成典型的成果也较少。在发展中往往对于通识教育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即是一个“通识教育”的“本土化”的过程。而我国院校中工科院校的比例较大,无疑对讨论工科院校如何开展诸如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助力工科院校早日迈进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问题显得意义重大。该文将以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并提出实际的实践操作路径。

1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

通识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基础性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次它在具体实践上还是一个体系[2]。研究表明,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课程体系,还要有课堂之外的教育渠道和管理模式[3]。《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虽然还没有完全确立,但已有一些关于课程体系建立拓展的尝试,并向着“十二五”期间新增或改进通识教育6个系列核心课程与选修课30~50门的目标努力。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有六门课程,分别是西方哲学导论、国文经典阅读、西方美术导论、音乐艺术鉴赏、外国文学选读、世界文明史导读,这些课程主要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所开的选修课改造而成。无疑,通过对现有选修课的改造来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最快、省时省力的方法。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表1),学生普遍需求的课程是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其次是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政治经济与法律道德以及工程领导力居后。哈工大学生的需求也符合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设置的真实情况,这也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拓展完善的方向。

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为论文、课堂累计考核。此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是普遍受欢迎的。根据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同学们希望通识教育考试的方式首选为“写论文、分析报告”,占有37.1%;其次是开卷考试,占有34.3%;选择“闭卷考试”的同学仅占4.7%。

虽然“写论文,分析报告”的考核方式最受欢迎,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能在多大程度能够帮助启发学生会思考、会读书,真正达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十分必要。因为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课程课时基本与选修课时长相当,都在20课时左右。每周四个学时,大约五个教学周完成。简短的课上时间起到的应是启发的作用,因此课下的读书思考更为重要。具体措施如开展读书会的作用将在后文具体阐述。同时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正在从以往的填鸭式向讨论互动式转变,课下的学习时间也更注重讨论交流作业的布置。

总的来说,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增加大课讲授之后的讨论活动,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教育阵地,增加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机会。这些都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需要研究设计和改变的地方。

2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实施路径构建

2.1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篇9

为实现上述理念和目标,我们实施了七大工程:

一是教师培训工程。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在工作中,我们立足县本培训,用半年时间出台具体方案,组织实施。要求有规划,有机制,有基地,有考核。目标是着力更新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名师培养,关心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对教师最大的尊重,是振兴教育、发展事业的根基。

二是质量建设工程。全县教育工作者遵循“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思路,规范教学,深化教改,着力推进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建设、评估机制建设、优质生源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学校都有质量振兴行动计划。校校行动,人人行动,目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是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我们要正确认识学校文化,明确学校文化的范畴。思考、学习、建设同步。主要在办学思想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下工夫,特别是办学理念、校训的提炼。要叫响校风、教风、学风。

四是教育资源整合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全县教育工作的大事。主要任务包括:布局调整、校安工程、建寄宿制学校、规划学前教育、整合职教资源、调整高中布局等。师资建设、信息技术设备建设等更是重点。这项工作的目的是整合资源,优化功能。

五是优化管理工程。管理工作是教育局的主要职能和职责。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即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任务是机制建设,有条条也有块块。内容包括:①优化教师管理,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②优化学生管理,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认知领域。③优化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和改进乡镇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干部选拔考核任用机制。④优化和创新后勤管理,提高其服务水平。⑤优化校园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篇10

1995年,武汉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知名高校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简称RMIT大学)联合创办了文凭层次中澳国贸班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掌握国际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国际化人才。经过10年发展,中澳国贸班最终拓展为实施商科共通科目教学的中澳国际商务项目,向澳大利亚高校和国内工商企业输送了一大批国际商务人才,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被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郭森若(Sam Gerovich)先生赞誉为“国际教育示范项目”,武科大也因此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教育外事先进单位。在中澳国际商务项目举办10周年之际,对其成功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进行阶段性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一、办学宗旨与理念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消化、吸收、创新,提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

从国家政策来讲,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方针,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消化吸收、利用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武汉科技大学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合作伙伴RMIT大学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多层次国立大学,其教学以优异质量、创新理念、专业水准和高应用性而著称,在英国《泰晤士报》2004—2005年全球大学排名中分别居第55和82位。其商学院(RMIT Business)是全澳最大的商学院,开设文凭至博士学位层次的近60个专业。其环球英语语言中心(RMIT English Worldwide)是全澳规模最大,课程设置最为齐全的语言培训中心之一,学术水准和教学质量得到国际 ISO9001质量资格认证。

经过10年的发展,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专业设置由最初中澳国贸班的国际贸易专业和后来增设的银行与金融专业,发展为实施商科共通科目(generic courses)教学的国际商务专业;项目承办单位由起步阶段的中澳教育培训中心,历经澳曼特国际学院,业已经发展成为举办中澳、中德、中加、中美多个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国际学院。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成功地引进了RMIT大学国际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在课程体系、师资、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管理体系诸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大为提高,而且通过“引进、消化、创新”,于2004年创办了本土化的本科工商管理(国际)试验班,为在全校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结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的最佳实践。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举办还为学校增加了办学特色,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增加了办学经费、减少了办学支出,扩大了社会声誉,对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全面发展的国际商务人才

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熟悉国际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国际化人才。学生在毕业后可在国际化工商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出国攻读商科学士或硕士学位,毕业后为中、澳经贸交流事业服务。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项目引进了8门以能力为导向 (competency—based)的国际商务文凭课程,内容涵盖了国际商业活动中的关键领域,力求使学生做到“一专多能”:“一专”即指专于国际商务业务,“多能”即指能掌握国际商务业务所需要的外语、计算机、商贸、经济、法律、管理等多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项目还强调学生应具备从全球角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该项目还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倡导“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力求在教学大纲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中,充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关注其知识的获取,还关注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项目的教育过程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把学习过程从传统的垂直灌输型向现代教育理念的上下互动型转变。注重学生适应学习社会化的内在要求,确立个性化意识。

经过10年的成功运作,中澳国际商务项目向RMIT大学等澳大利亚知名高校和国内工商企业输送了1500余名中、澳国际商务人才。一些学生在澳深造期间被学校或实习企业授予学习优异奖,不少学生荣获硕士学位或优等学士学位;在完成学业后,一些毕业生回到了国内在澳大利亚BHP上海代表处、沃尔玛商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等跨国企业中担任重要管理职务;不少毕业生虽然旅居澳洲,但他们或者自己创办公司,或者参与中介组织,为中澳经贸往来和教育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提升学校服务社会功能,满足社会需求,增加了政府高等教育的供给

我国现阶段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则之一是,“让出一些教育服务的市场来换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的供给能力”。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开设,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为莘莘学子获得被国际承认的国外学历和学位提供了珍贵的机会。本项目的学生群体中,不仅有高考未被理想大学录取的高中毕业生,也有部分专科和本科毕业生。经过国内阶段一年半英语培训和国际商务文凭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如果选择在国内就业,这将是一条经济快捷的成才之路;如果选择赴澳深造,从学制上可节省一年以上的时间,从经济上可节省三分之一的费用。对国家而言,本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升学就业压力,缓冲人才和外汇外流,减轻政府办学经费压力,也缓解出国留学低龄化的状况。

举办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核心是探索办学模式的国际化问题,它首先是上述办学理念(指导思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国际化,然后是由此所决定的策略的、行动方案的国际化。办学宗旨和理念国际化的先行,有效指导了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国际化。

二、课程体系

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整个项目成功运营的重点。为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完整性,项目基本移植了RMIT大学原有的课程体系,包括英语和国际商务两个课程模块。这两个模块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归宿。但是,由于它们在学科属性上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又有各自特殊的教育规律,在本项目的实践中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英语课程模块

本项目所引进的英语课程为RMIT环球英语语言中心的“成功英语”(English Success)系列等级课程,包括中低级、中级、中高级、高级Ⅰ、高级Ⅱ各级。其中,初、中、中高各级为基础语言课程,高级Ⅰ为国际商务课程同期课程,高级Ⅱ为学位课程前语言强化课程,同时培养做笔记、演讲、论文写作等专业学习技能。各级英语课程基本以专题划分单元,贯穿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言知识、自主学习指导等各部分,互为交融和强化,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语言训练。

作为课堂内容的强化和活化,“成功英语”还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发的人机对话学习系统“行星英语”(Planet English)以及与课程配套的电子资源(E—Pack),有机融入课程体系,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由于多数学生赴澳留学签证和入学的需要,本项目在高级英语Ⅰ中间阶段,还穿插雅思(IELTS)培训课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在国际课程体系的本土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尤其是针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开设了数门校本课程,以弥补国际课程水土不服的弊端,典型的例子是开设一对一“写作诊所”课(Writing Workshop)。

(二)国际商务课程模块

国际商务专业现开设的商科共通课程共8门,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商法、商务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财务决策、商务统计。由于它们的共通性,这些课程与RMIT大学商科学士或硕士各专业可以进行对接。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采用RMIT原版纸媒介和CD—ROM在线教学参考资料,实践教学环节鼓励采用本土案例。

三、师资队伍

中澳国际商务项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宗旨是“引进来、走出去”,既大力引进外智,又致力于本土师资的国际化。在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中外教师结队制度(co-teaching),互相取长补短。师资管理工作贯彻以教师为本的原则,不仅努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更注重发挥其业务潜力。转贴于

(一)英语师资

本项目的英语教学由RMIT环球英语语言中心和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共同承担。2005年以前,项目常年聘有以澳方语言专家为主的外籍英语教师10余名。近5年来,中方英语教师先后有13人次赴澳接受国际英语教学法的培训,其中5人获剑桥大学英语教师资格证书(CELTA)。由于本土师资的成熟发展,自2005年起,澳方不再委派英语教师,教学工作全部改由中方承担,外籍教师也由中方聘请,实现了师资的本土化。

(二)国际商务师资

国际商务教学由RMIT商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共同承担。每门课由澳方教师来汉主讲2周左右,其余则由中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用双语或全英语讲授。为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本项目近年选派中方教师赴澳接受语言和专业培训达人均1次以上,其中1人获博士学位(后调至澳大利亚某大学任资深讲师),4人获硕士学位(其中2人担任本项目主要领导,1人调至美国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任质量总监)。除了出境进修,项目在国际化师资培训的本土化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安排中方教学副院长先期赴RMIT通过“培训师培训”项目(train—the—trainerprogram),接受“测评与职业培训”证书课程和“职业培训与测评体系”文凭课程的培训,然后授权其培训师资格,回国对本院商务教师进行“测评与职业培训”岗位证书的培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英语教学

本项目的英语教学实行全英语、人性化小班(标准班25人)授课,采用国际通行的互动式和交际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鼓励个性化学习。在教学之余,外籍教师主持英语角、读书、体育等俱乐部,学院组织英语辩论会、游戏、晚会、电影观摩、户外烧烤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学院现代化自主学习中心(Independent Learning Center)、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为开展英语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优良条件。

本项目的入学考试采用牛津大学英语水平智能测试系统(Oxford Quick PlacementTest)、RMIT环球英语语言中心写作测试和口语测试,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级。入学考试和等级考试的实施和评分,均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标准。所有考官均须长期进行评卷培训,以确保测评的高质量。所有主观题考试(如口语和写作考试)均须有两名考官按照规定标准(criteria)和教学目的(outcomes)分别进行评分,如果两者分值差距超标,则须由教学主任对成绩进行调适(moderation)。各等级英语课程的成绩评定注重学习过程和综合评估,计有以下要素组成:(1)出勤率;(2)课堂表现;(3)课外作业(包括作文、学习日志、演讲、评论等);(4)中期测评;(5)期末测评。对各等级的达标水平严格把关,实行滚动淘汰制,如果达不到考核标准,则必须重修。

学生赴澳留学,还必须通过相应的国际英语测试。在2000年前留学签证要求托福成绩时,由于其教学质量水准高,本项目的学员曾作为特例被澳大利亚大使馆赋予托福成绩豁免权。2000年留学签证要求雅思成绩以来,本项目学员同样取得了优秀成绩,2003年以前的一次性达标率,每年均在85%以上,2004年为94%,2005年高达98%。

(二)国际商务教学

商务课程采取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全面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实行全英语和部分双语教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广泛引入案例分析法,以大量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有课堂讨论、演讲等。基本技能的教学主要采用国际教学中常用的技能学习模式,通过小型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调查等方式来进行。

国际商务课程的成绩评定注重学习过程和综合评估,采用多种测评方式。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一般占50%,其它50%由课外作业、小论文、调查报告、演讲、案例分析等一种或几种测评的成绩组成。成绩合格者,由RMIT授予国际商务文凭(Diploma of Business)。如果平均成绩达到Credit以上,且雅思考试成绩达到6.5分(或通过RMIT环球英语语言中心高级英语Ⅱ考试),即可在RMIT攻读商科学士或硕士学位,且可免修8门以内的课程(约相当于1年全日制学习)。

五、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质量保障是项目管理的中心问题。中澳国际商务项目专门成立了项目质量管理协调组(WUST-RMIT Quality Implementation Team),对项目运行的质量进行总体监控,同时又根据英语和国际商务教学分别建立了周密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一)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包括:(1)《RMIT环球英语语言中心国际合作项目运行手册》(REW Licensee Operations Manual),对项目评估、教学报告、项目推广、教学设施、学生服务、项目自评和教师资质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2)《RMIT大学环球英语语言中心国际项目评估手册》(REW Program Audit)。澳方国际项目主任每年都对本项目的质量水准,对照《运行手册》规定的10项一级指标,进行现场评估,并写出报告,对未达标项提出整改建议。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为确保教学质量,项目还采取了诸多具体措施,例如:(1)学生入学和升级考试,严格把关,杜绝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质量的行为。(2)加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等教学环节的过程控制。对问题处理实行预警机制和辅导服务。(3)教师每周举行教学例会,进行业务研修或者教学交流。(4)定期就教学情况,实施问卷调查,及时纠偏。

(二)国际商务教学

商务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包括:(1)《中澳国际商务项目设置手册》 (WUST-RMIT Diploma of Business Pathway Handbook),其中对课程设置、教师资质、教学方法、学生守则、中澳双方职责、项目评估、项目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2)《RMIT大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手册》(RMIT Program Quality Assurance)。由RMIT商学院国际事务副院长会同项目运营主任和教学主任,根据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指标,对项目的质量水准进行定期评估。

在实践中,国际商务教学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质量控制。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格落实各门课程的教学规章制度、量化标准,并于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总结。师资质量的保障采取事前控制和事后复议的方式。前者指通过试讲评比,遴选出优秀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后者指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评议,以便改进教学。

除了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澳大利亚政府、中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中介机构,还对项目进行定期或随机评估,为项目运行的质量增加了一层保障。

六、管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与其国际化宗旨相适应,中澳国际商务项目必然要建立一套向国际开放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且必须通过创新,使自身办学走向更高的水平。

项目由RMIT商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共同管理。2002年以前,澳方曾委派1名项目主任常驻学校协同中方管理项目。随着项目本土化过程的推进,自2002年起,澳方改由1名项目运营主任和1名教学主任,从澳洲通过项目质量管理协调组协同中方管理项目。协调组每1至2周就项目运行情况,主要是教学执行情况,举行电话例会。小组主要成员还定期互访,就项目重大问题协商解决。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2005年初,项目成立了“联合管理委员会”,由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兼任主任,国际学院院长和RMIT商学院国际事务院长任常务副主任,从而使得中澳国际商务项目的管理更趋规范化。

篇11

经过在军事、法学、工商管理等不同教学领域的长期研究和不断改进,案例教学已发展成为日趋成熟的一种教学方式,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法原理,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都在运用这种“知行合一”的方法开展教学。那么,在这种教学手段和模式中,是否同一个案例适合于不同院校及不同层次呢?不然,因为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背景,对案例理解和分析的角度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作为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生而言,对案例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一般用于未接触过社会实践的全日制学生的案例并非适用于成教学生。所以,运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必然根据成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成人案例教学中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重要意义

在针对成人进行教学时,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对课程案例选择和加工也就变得更得重要。其具体表现在:

1.1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成人学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案例了解非常深刻,甚至于对其背景、过程熟悉程度更高于教师,如果教师授课时对案例没有精心的选择与加工,就会导致有的案例过于随意,或者涉及理论太多,或者根本就是一个事例,无法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成人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加工,并且还要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加工,加工成与所教课程理论知识点相关的案例,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于是,必将要求教师花更多的精力、时间去准备课堂案例,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1.2 是调动成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虽然案例教学法本身以其具体的实例来吸引学生,但如果学生对案例不感兴趣,也无法深入其心,更不要指望学生能有正确的分析了。所以,只有选择成人学生熟悉的甚至于是其企业本身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3 可以成为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拓性思维教学法,在一定案例背景下,成人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案例背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所使用的案例没有任何针对性,也未经任何加工,学生分析起来就会无所适从,或者说牵强附会,教学效果如何也就无法考核。而通过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并迫切希望解决的案例,其分析结果是否有利于实际操作?就可以成为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2 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原则

在成人教育中开展案例教学,相对而言,难度比较大,要求教师有充足的准备。但一旦运用成功,则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而要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案例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针对性原则。即针对具体课程、具体知识点、具体对象,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案例必须针对某一门课程中的某一个理论知识点或某一具体问题,即使是综合性的案例也不例外。如果案例没有针对性,所涉及问题必将泛而无主题,学生拿到手上后无所适从,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学生,相对而言实践经验丰富而结合理论不够准确,没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时没有明晰的思路,甚至于有的学生就会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复述一遍,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2 适用性原则。选择和加工案例时,大部分老师都是将社会现实中的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加工,但也有老师喜欢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自己编写新的案例。但不管是哪一种,最后拿到课堂上的案例必须要适用所教课程、适合于所面向的学生和适用所涉及的问题,否则,将会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2.3 具体性原则。由于成教学生大都有具体工作经验,对于实践问题非常熟悉,但若用理论来解释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教师在选择和加工案例时一定要具体、明确。即本案例分析究竟是为了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案例越具体,学生就会能理解,而一旦当学生学会了解决较小的具体性强的案例后,再有步骤地引进大型综合性案例,此时案例教学的优势也就呈现出来了。

2.4 熟悉性原则。由于案例教学法为各高校、各个层次、各专业所广泛采用,因而,各种各样的案例集也大量被编写,于是一些老师便随意选取,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成功企业的案例被广为采用,如海尔经营管理模式、五粮液集团的营销案例,甚至于一些国际性的案例常常进入到课堂,让学生进行分析,殊不知,这些案例虽然著名,但毕竟离学生较远,学生分析起来也只会人云亦云,独特的见解较少,所以,在成人案例教学中,最好选择那些成教学生身边的案例,甚至于可以考虑将成人学生所在的企业实践情况编写成案例来进行分析。

3 成人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加工

了解了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意义及原则以后,如何选择成人教育教学课堂案例呢?由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教学目的也要求采用不同的案例,因此,究竟如何选择课堂案例是没有定势的,因人而异、因课程而异。但即便如此,在选择和加工案例时,教师也应尽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亲自编写课堂案例,并使案例格式规范化。由于目前有关案例非常多,采用案例教学的层次也不同,究竟什么样的案例才适合成人教学呢?笔者以为,放弃那些规模大的、大众化的、离我们较远的案例而选择成教学生所在企业的成败案例是最可行和有效的,并且具有独特性。因为来自于成教学生身边的企业案例很少有现成编写好了的,如果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获得原始资料,自己编写案例,就会形成明显的特色。在案例编写时,教师最好使规范化,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统一,每一个案例都要求有案例标题、案例正文、案例结束语和案例思考题等内容。

3.2 课堂案例的选择尽量本土化。由于采取案例教学的主体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而,教师在选择课堂案例时应尽量做到本土化。本土化的案例使学生有兴趣利用业余时间调查,分析起来资料充实,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效果明显,甚至于为企业间接解决了问题。

3.3 对课堂案进行分类整理。课堂案例的选择时应力求体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选择不同层次的案例类型。一般而言,根据其难易度来确定,选择的类型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专题型案例。专题型案例是案例分析的最低层次,即只针对某一问题、某一具体方面、某一因素进行剖析。这一类型的案例分析最大优点是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涉及的问题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分析时把握案例重点,思路清晰,对于问题的因果关系、难点所在、关键问题、运用理论十分明确,不至于无所适从,比较适合于初学者,分析容易入题。但由于这一类型的案例都是一些小案例,内容简单,有的学生过于轻视,忽视课前准备。

(2)综合型案例。综合型案例所涉及的背景材料、理论问题等比较全面而系统,常交叉运用多种理论依据,反映了完整而多元化的运作顺序,它既可以是某一门课程的综合分析也可以是某几门课程的交叉,众多的理论问题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上案例分析课之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否则对于庞大复杂的案例就无从下手,不能分清主次,更不能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讨论。这种的案例最常见于各类间接资料来源,但若是教师自己动手编写,则编写难度是最大的,它要求教师编写时付出较多的心血,因为涉及到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或多门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如果教师对所在专业相关课程不熟悉或熟悉而不会综合运用,就无法整合、加工好案例。

(3)讨论型案例。这是案例分析的最高层次,这种案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积极配合,案例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学术探讨性。如果说前面两类案例分析的结论相对明确、固定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则允许几种结论、几种观点的存在,这些结论和观点之间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究竟对错如何,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学生所依据的理由及方法的对错。讨论型的案例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所选用的案例在实际活动中带有明显的连续性和客观性,由于结论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因而更能启迪学生、培养能力。但由于头绪众多,有时学生无所适从,把握不住。如果选择这类案例,其自由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教师编写时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不过案例内容必须在所运用知识的范围,否则,就无法实现理想效果。

3.4 案例的选择要实现动态化。大多数教师在使用案例时,一般都是采用一些既成事实的静态案例资料,而事实上,由采写、加工案例到把案例拿到课堂上分析都会经过一段时间,而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处在一个静态不变的环境中,所以,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将案例动态化,即使案例中已经是过去的静态资料,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上增加变化的部分,否则案例教学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对于成人教育而言,案例教学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真正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必须提供高案例的质量。但不管选择什么案例,也无论如何去加工课堂案例,必须保证满足下面四个条件:一是案例要有针对性。案例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蕴含相应的营销理论,使学生能提出决策方案的依据。二是案例要难易适中。太简单了,学生易得出答案,无以提起学习兴趣;太难的话会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使学生无法入手分析,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案例要新。案例最好能基本反映当前市场环境和国内企业现状,以利于学生分析和学以致用。四是案例要典型。被选的案例要能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

[2] 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篇12

一、以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分类指导的基本框架

云南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分类指导的目的是让云南省学校体育课程与全省各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为了赋予各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观、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最终达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的目标。为此,我们在以客观、理性的态度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基础、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性特征的前提下,选取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为参照,按照教育系统模型的“背景、投入、过程、结果”的构成来分析同样属于教育活动且符合人力资本理论解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可以得到具有对应性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结果、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环境”四个课程建构指标。其中教育系统模型中的“背景”,我们把它对应为“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环境”,作为一门课程而言,该指标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可作为反映课程影响力的综合指标。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基本投入,至少应该包括: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经费、场地与器材、师资队伍情况等基本投入,这是保障学校体育课程正常开展的硬件投入,可以把它划定为学校体育课程正常开展的第一层级指标;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是指包括体育课程的开展及其实施状况,它最少应该包括: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余体育开展等,是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标志,可以把它划定为学校体育课程正常开展的第二层级指标;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结果包括: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体育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价值的具体呈现,可以把它划定为学校体育课程正常开展的第三层级指标;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环境至少包括:校内和校外环境,是指学校体育课程在实现教育价值过程中坚持价值导向、坚持文化传承过程中实现文化引领的综合指标,可以把它划定为学校体育课程正常开展的第四层级指标。

二、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制订分类指导的具体方法

1.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的指导。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的基本投入,对于一个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程的课程教育活动而言,理应不会构成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特别障碍,而且随着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课程资源配置的水平也应该不断提升。然而,如同上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科基础分析一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不仅与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十分关联,而且与区域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连。云南省民族众多,在大部分少民族地区落后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并列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所有一切“服从于经济增长”,这既是政治也是现实。尤其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对大部分山区、农村地区特别是较少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几乎是提出了近于苛刻的要求———三级课程管理要求体育教师即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而且要求以现实教育资源特点、学生发展需要和体育课程本质为依据,对新的思想和理论通过批判性吸收,并赋予本土化的体育文化教育内涵后展开实施。这对于云南省大部分山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多职责、少信息、培训成本高、地位低的现状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因此,在我省山区、农村地区连基本的课程资源配置(尤其是教师)都难以保障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尽快明晰体育教师职责范围,保证体育教师的应有地位和责任;其次,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体育课程管理的“课程思维惯性”和“课程能力”的前提下,足量的开出应有的体育课程数量。这两点是目前云南省少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学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具体措施是各地(州)、县教育主管部门力争在3~5年内分批次完成“体育教师的职责保障和体育课数量保障”,以此作为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性文件的第一步。2.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对于云南省各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的基本投入已经得到保障的学校,在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也不具备一步到位的准备和条件。由于我省各地(州)、县受多民族性、多宗教性及长期的“重文轻武”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和汉语语言普及程度的制约,对于属于外来文化的体育始终缺乏明确的认知,要让并不为太多人所认同的体育课程等同于“能说会算的知识课程”,其难度可想而知。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的基本投入得到了保障,但有关于课程监督管理问题、体育课计划课时数与实际课时数一致性问题、课程实施的相关教学文件制订与执行问题等,还远未进入议事日程范围。对于课程监督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应该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监管从来就是以“分数”和“考试”作为唯一的指标,况且体育课程还不在“分数”和“考试”之列(2002年之前)。再加上体育课程自身的特殊性,还不像其它学科课程,教务处只需要根据统考或升学考要求确定教学大纲、计划和上课时间,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各展所长,其它方面则可按部就班,而体育课程除了场地器材的维护、管理,在日常教学中的医务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等对于教务处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体育课程的监管一直以来就是处于“真空”状态。要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必须解决好体育课程监管问题,具体是由主管学校体育领导亲自负责,一是为了应对体育课程自身的特殊性,二是为了弥补长期以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历史欠债。对于体育课实际课时数的保证和课程实施的相关教学文件制订与执行乏力问题。相对于基础教育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地区而言,该问题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较为明显,一是受制于硬件条件的制约,学校现有条件根本开不出国家所规定的课时数,但又要应付检查而不得不开;二是绝大部分学校领导甚至连体育老师对体育课程的认知都非常局限,体育课就是“学技术、打比赛、增强体质”,没必要像其它课程那样麻烦,只要让学生玩得高兴就行。这种完全忽视体育课程目的的体育教学过程根本无力承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育人”职责。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由主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亲自负责外,教育主管部门还要主动与所在辖区的高校进行合作,在3~5年内分批次完成在职体育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工作,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核心考核要素进行落实。3.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结果的指导。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配置的基本投入和教育教学过程规范基本得到保障的学校,在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就应该将课程的注意力放在教育教学结果的层面上进行审视,也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上进行思考。云南省各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能达到该层次的学校数量虽然不多,但他们是各地(州)县范围内的样板,是各地(州)县范围内能够基本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代表。长期以来,由于区域基础教育整体发展的滞后,这些办学条件相对优厚和办学规范基本成熟的中小学为了巩固自己的代表性地位,将办学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到“考分”和“升学”上面,教育中的“育人”责任并未得到有效落实。体育课程在小学就与“考分”和“升学”无关,初中阶段虽然增加了体育中考,但也只是在“考分”上面增加了一个科目,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结果也就自然少有人问津。这些在各地(州)县范围内的样板学校,要实效性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必须解决好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结果的价值考量,因为这才是体育课程存在的真正理由。为此,这部分学校就必须关注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养成、就必须关注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关注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并为此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满足学生多层次需求的特色化、本土化和多样化的校本体育课程。4.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环境的指导。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环境包括校内和校外环境。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环境建设,不仅在云南省各地(州)县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没有得到解决,就连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学校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对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学校而言难度自然更大。但要完整、实效性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该问题又不能不适度地面对。因此,针对我省各地(州)县的区域发展水平的实际,我们可以将教学环境建设的突破口选定在校内环境建设。“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存在,同时又是一个承担着整个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目的任务———体育的目的任务,它是一种教育性的课程。[3]因此,它既是校内体育文化氛围的主要构成,同时也是校内教育大环境的核心要素,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学场地、器材开发、布置的人性化、对课程教学中的隐蔽课程的开发和重视、对体育教师行为仪表的规范和知识、能力的强化、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宣传、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强教学中对学生的关爱、重视师生情感的沟通,并邀请学校领导和其它课程的教师参与到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中等措施,实现我们的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环境建设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促进和健身与育人教育价值的呈现。

作者:唐波 郭亚飞 单位:云南红河学院 体育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