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16 09:25: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篇1

提起阅读问题,人们很容想到那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事情,而不是物理教师的事,但从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来看,有的试题所叙述的背景材料、物理情景与当前的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和新科技动态紧密结合,因而考生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读懂题目,分析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这就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物理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着不可推卸有责任。

对于此类试题,还有许多学生反映,拿到阅读量较大的试题,一看到题目那么长,心理就发慌,读后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讲什么问题,最后无从下手,遇到这类问题往往得分率很低,其实有的并不是问题太难,而是考生被较长的题干所吓倒,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所致。

虽然文字很长,但只要细心阅读,从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物理阅读能力?我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广泛阅读材料,从而体现它的基础性

只要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所以要在“读”上下功夫。

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打好阅读基本功。物理课本是用物理语言陈述物理知识的典范,它具有鲜明的“严谨清晰,通俗简明”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打好学生阅读的基本功,既可复习巩固物理知识,又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必修)第一册)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个物体对那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那个物体也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不存在这样的物体…………,同样也不存在那样的物体…………

文中文字叙述极其严谨简练,应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琢磨加点字的含义,又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报刊杂志及科普书籍,增强学生读懂资料的耐心和信心。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阅读量大的,学生感到较为畏惧的背景资料,绝大部分来自于教材之外,它以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某个热点事件、问题为背景,既考查了阅读能力,又考查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平时留心会发现有好多文章值得我们去阅读。

例如:本人近期阅读一本(苏教版《中学生探索学习丛书――走近混沌》)

……如果在铁电体上施加应力使其沿自发极化方向发生弹性形变,那么原细胞中正、负电荷重心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化而使其自发极化发生变化,自发极化的变化意味着表面束缚电荷及吸附的自由电荷的变化。若在极性相反的两表面间接通一根电线,其上使会有电流流过,这种应力导致电极化变化的现象称为“压电性”,反过来,如果在铁电体上施加电场,它便会发生弹性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性”……

压电体实际应用的最简单的例子是使用压电陶瓷的煤气点火器,经过极化的一小块压电陶瓷在受到压力时连接其带的相反电荷的两表面的导线之间会因为电荷的流动而迸出火花,利用这种火花可以点燃煤气……

阅读上文后既知道了铁电体的知识,又了解了压电陶瓷打火原理,还可以结合电压、电流等知识点构成资料型题目,考查阅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做好摘录,扩大学生的信息存储量。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将典型的物理模型、图像图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热点事件等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模糊不清的内容,指导学生再查阅相关资料,这本身又是一个阅读过程,经过日积月累,个人信息存储量不断升级,阅读能力也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二、选择精读材料,从而体现它的针对性

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较重,教师在平时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内容精读。

首先要指导学生精读物理概念、规律、弄清物理量的内涵与外延。物理概念、规律是浓缩的精华,要逐字逐句的读,咬文嚼字的理解。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揭示了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即惯性”,“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为进一步定量研究物体的运动奠定了基础”等。

其次要指导学生精读关键语段,提取有用的信息。有些习题的文字冗长,有用和无用信息混杂,再加上有意的设陷,使学生往往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而误入歧途,而对这样的习题,需要反复的阅读,用着重号圈出文字叙述中的关键词句,大刀阔斧地削去地些屏蔽思维的枝节内容,从而在认识结构中清晰地呈现出问题的主干,使看似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例如: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①辐射的能量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②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③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它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δT4,其中能量δ=5.67×10-8W/m2・K4

在下面的问题当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

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696000km。太阳表面温度T=5770K,火星半径r=3.395km。球面积S=4πR4,其中R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1×10-5m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篇2

2007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乐理与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演唱演奏教学中《乐理视唱练耳》与演唱演奏出现半脱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通过聆听进行模仿,并未从《乐理视唱练耳》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出发对学生演奏演唱中的错误以及乐曲处理上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而学生学习了《乐理视唱练耳》课程后只是将其运用于实际演唱演奏的识谱环节,因此就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因此,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古筝教师,从节拍、音准、音响色彩等方面,来阐述乐理视唱练耳在古筝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节拍

纵观目前的古筝曲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流派筝曲和现代的创作筝曲两个类。其中,传统的流派筝曲在节拍上基本以单拍子和复拍子为主,整体上较为规整。因此在划分强弱的时候,可以根据乐理中所记载得拍子的强弱关系以及板眼对曲子进行处理。但是,在拍子上现代筝曲就比传统的流派筝曲复杂得多。在现代筝曲中除了有单拍子和复拍子外,还出现了混合拍子、变换拍子、散拍和一拍子,当这些拍子中的几种拍子同时出现在同一首乐曲时,在对于乐曲强弱的把握上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乐理视唱练耳基础,通过乐理知识来把握乐曲的处理,运用视唱练耳的理论将乐曲中复杂的拍子在教学中清晰的讲解明白。例如:现代筝曲《西域随想》的快板部分就出现2/4拍与5/8拍、6/8拍、4/8拍、3/8拍的变换拍子,这看似简单的节拍变换,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会在速度上出现问题,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在学习乐理视唱练耳时,只是知道分母表示以何种音符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节几拍,可是到了实际演奏中,却无法清晰的演奏出来,而且在强弱的把握上也会出现偏差。因此,古筝教师对于这一现象要予以重视,在教学时要清晰的给学生分析出拍子变换后强弱的变换,以及通过打拍子的方式将变换拍子处清晰的击打出来,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打拍子,最后才是演奏该部分。

二、音准

众所周知,古筝的韵味来自于左手的按、滑、揉、颤,特别是传统的流派筝曲,它更注重左手的吟揉绰注。但是,目前的古筝演奏普遍出现揉空弦偏高、滑音音不准、“4”“7”按音音准问题特别严重,而这跟古筝教师的教授有着一定的关系。对于揉空弦偏高现象,主要是源于古筝教师自身的听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当学生揉空弦偏高时,教师也不曾察觉,从而无法发现学生的问题。对于滑音不准的现象,主要是源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在教授滑音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视唱和听音,让学生先唱后弹,在学生唱准的基础上再弹,弹得时候注意聆听,比对弹得与唱得是否一致。对于“4”“7”的音准问题,要注重把握不同流派对“4”“7”音高的不同要求,同时在教授“4”“7”按音时也可以采取乐理上的音程替代法,将“6”唱成“1”,将“7”唱成“2”,将“4”唱成“3”,然后通过滑音的方式来找到“4”“7”音高,同理微升“4”与微降“7”也可以通过该种教学法,使得学生能快速准确的找到“4”“7”的音高。

三、音响色彩

篇3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39-01

音乐理论知识是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在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对音乐理论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也不够的现象,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学习音乐就是会唱歌。正是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本文针对高校音乐教学的这一现状,分析了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音乐这门学科,并在音乐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广泛,涉及到音乐历史、创作理论、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美学等等,这些都属于音乐理论范畴。音乐理论知识内容是学好音乐学科的根基,只有稳固扎实根基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音乐艺术的实践中。在音乐教育中,错误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音乐发展,例如片面地认为学好某项音乐技能就是学好音乐了,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重视音乐乐理的学习,这种趋势逐渐蔓延到各个高校,同时当下很多高校开始弱化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即使抛开学生个人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也必须承认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比如希望自己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所作为并突破自己,或是希望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扎实稳固的音乐理论知识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目前的音乐教学来看,学生们无论是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还是自身观念影响,都在无意识间偏离了自己的目标。学生仅会唱歌或某种技法和乐器,在音乐的学习中缺乏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在音乐的道路上超越自己并走得更远。学生忽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但影响了学生对音乐领悟,同时更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高校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规划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规划音乐理论教学的时间,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更深层次的音乐理论知识,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为学生以后对音乐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在音乐学习中重视音乐实践而忽视音乐理论知识是不行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好比砍柴磨刀的时间,不但不会耽误音乐技巧的学习,而且还会对音乐技巧的训练和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音乐理论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同时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分配理论学习和实践课堂的时间,这需要校方积极配合,适当地对音乐课堂进行调整,将那些不必要的内容从音乐课中剔除,为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

(二)重视音乐交流和借鉴。高校的音乐教学其实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很多的共同点,在文化课学习中重视文学借鉴和经验交流,这在音乐课程学习中也是适用的。在音乐学习中借鉴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与他人交流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理论功底和理论知识都相对薄弱,加之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相关经验,在发现和总结音乐规律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应仔细的研究和思考音乐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并可以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学习中,在音乐知识的学习道路上找到一条捷径前行。但还有一点需要学生注意:借鉴前辈的成功经验并不代表抄袭和照搬,同一种成功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用人,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这样在音乐学习中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是人们内在修养的表现形式,是提升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音乐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表现出来。根据表现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其音乐的表现效果也不同,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音乐理论对音乐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音乐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音乐实践又是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印证,在音乐实践中会产生新的理论知识,两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探索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并深刻认识到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时确保高校音乐教学不断地取得突破,从而促进我国艺术教育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篇4

现如今,大大小小的学校都日益关注与音乐鉴赏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越来越注重音乐鉴赏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那么在大学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又具体通过那些方法来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在大学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具有的重要性

1.音乐鉴赏,使得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味到其中的乐趣,感受到愉快、轻松,再或者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那么,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音乐鉴赏课的设立,会让每一位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过程当中,深切体会到音乐的美好以及音乐为我们的感官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同学们就会怀揣积极的兴趣去积极的学习音乐,于此,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2.音乐鉴赏,使学生情感达到共鸣,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鉴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的情感达到共鸣,音乐鉴赏让人们的道德得到了升华,与此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高尚情操。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音乐中所独有的情感会渐渐的转化为受众的切身体验,这也让受众自动的跟着音乐的变化而陶醉其中,使审美得到了良好的享受,让学生们有如在广袤的天空自由翱翔一样。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感世界,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们的理性思维。

3.音乐欣赏课的设立,增强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同的人在鉴赏的过程中,会存在差异。因为鉴赏音乐的人员在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上都有所差异,所以,音乐的鉴赏上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也就是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们在音乐的鉴赏过程当中,鉴赏能力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拥有较高鉴赏能力的学生,不单单只热衷于古典音乐的喜爱,对流行音乐也应较为欣赏。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们更加全面的理解分析音乐作品,更加好的鉴赏音乐作品。

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后,让同学们更加懂得欣赏、聆听和总结,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良好的音乐鉴赏力,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具体措施

1.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若想要想真正的体会并感受到音乐为我们带来的的美,就必须真真切切的走进音乐中去,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曲调与其一起走进丰富的联想世界,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过去的感性上欣赏音乐变化为理性上的理解音乐。在每个音乐作品中,包含着诸多方面的信息,大致上可以根据高低层次划分为三种,一般低层中所蕴含的信息,展现的是音乐的感性素材;中层中所蕴含的信息展现的是音乐语言的形式结构等等;高层蕴含的信息展现的是音乐语言将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境界和音乐形象等等。在音乐鉴赏的过程当中,不单单要注重音乐的感性素材,只知道的展现那些优美的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等等,更加要全面具体理解音乐将要展现的思想情感以及精神境界。因此,在音乐的鉴赏过程中,音乐教育从业人员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情感,这样能够有利于加强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梁祝》可以说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首经典的小提琴曲,西方国家追求爱情的人们把它命名为“蝴蝶的爱情故事”。《梁祝》主要根据民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传说创作的,也是以两人的爱情悲剧为主要核心的,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场凄美的爱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也借此对古代的严守的封建礼教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以及鞭挞,与此同时,还展现了现今社会下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梁祝》的每一段乐曲都会伴有一段故事情节与其对应,这些故事情节大致包括:草堂结拜、长亭相惜、英台抗婚、楼台会、化蝶等等。我想听过《梁祝》的学生们,应该都会很快的爱上这部作品吧。所以,在音乐的鉴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的表达,培养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2.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培养创新能力

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上课之前,应先全面的了解一下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之后更多的挑选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音乐作品,例如,一些脍炙人口的电视插曲等,比如《》中的主题曲《十送》,先让学生们对这首歌曲进行鉴赏,再让他们学会唱这首歌曲。这首《十送》不仅曲调优美、亲切、舒畅,而且十分感人,让人忍不住流泪,乐曲当中展现了乡亲们十送的不舍之情,充分展现出了队伍和老百姓之间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也将队伍的伟大精神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这首歌的曲调不难,学习起来较容易些,通过教唱后,同学们应该会对歌曲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感悟,使得其感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音乐的鉴赏能力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音乐鉴赏的教育教学当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多多提供一些机会,就像《黄河大合唱》一样。授课之前,必须严格要求同学们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并了解要学习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过程等等,然后再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学生们交流讨论,并进行总结。因为,在同学们保持着较高积极性的状态下,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会更为全面。所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了解到了音乐鉴赏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一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并且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要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并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参考文献:

[1]王希.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3).

篇5

阅读理解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考验,它是一项集合了语法、词汇以及语音等诸多语言技能的活动。此外,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要重视阅读理解的作用,更要多加利用,提高课堂成效。下面就谈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英语课标、大纲都对英语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语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同样能够在英语教学大纲里面看到这样的论述内容: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是对学生书面的以及口头的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但是阅读能力又是其中的培养侧重点。

二、在高考试题中英语阅读占的比重很大

在近些年的全国统考高考试题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1978年至今,高考试题里阅读理解能力占比重一年年增加。就近几年来看,单纯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几乎占到总分数的一半。要想适应现代高考的形势变化,就必须要改革教法、教材。因此,我们必须要勇于挣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老旧的观念的约束,不断优化教法和教材,方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就必须加强阅读

我们对英语的认识,首先要理解它是一门语言学科,这一学科强调听、说、读、写的学习。因此,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一环。(1)听、说、写的基础是读。只有在不断的阅读甚至背诵过程中,当考试的时候才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2)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学生要想更快地提升自身语感,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了。(3)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与眼界,有助于他们理解西方风俗文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增加学生的见识与阅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这对学生学习英语很有帮助。

篇6

(一)课堂形式与培养目标脱节,学生一专但不多能,偏科现象严重

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堂形式来看,过分强调个人的主专业,而对其它课程都不太重视,这明显与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脱节。如声乐、器乐等技巧课一直在沿用音乐专业院校“小课”的教学形式,专业教师在授课和考试评价过程中也存在对副修专业技能要求偏低的倾向,这就造成了学生只重一专但不多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师范性特点薄弱,音乐技能类课程与理论类

课程对比失衡,缺乏针对性强的教学实用课程音乐教育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的教授,而现实中专业必修课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的比重过小。音乐教育理论课程所占比例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德国、美国相关课程大约占到总课程的25%-33%,而我国这方面的比例大约只有10%-16%。高师音乐教育往往忽视了教育学、心理学科课程,严重影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教育行业的素质结构。有些在学校里的优秀学生,却很难胜任基础音乐教学任务,不知道该如何教书。其重要原因便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以及教学实用技术的匮乏使然。专业方面,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课应有别于音乐学院的专业课程。器乐、声乐等技巧课的教学应将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法融入到技能、技巧的训练中;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更多地贴近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而不是向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看齐。避免出现过于偏重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而忽略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避免出现钢琴程度较高却不会弹即兴伴奏等种种学习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是实现师范教育的根本途径,师范教育的特色性也恰恰体现在此。专业必修课的教育类课程中有些课程是必须与实践紧密联系的。

(三)教育实践类课程脱离实践,导致学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不强

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是实现师范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教育类课程中有些课程是需要紧密联系实践的,然而这些实践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脱离实践的问题。从而致使许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合唱队的组织、排练与指挥,在舞蹈编创尤其是对为歌曲伴舞的创编,以及军乐队的组织与练习等方面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实用知识相对欠缺,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四)缺乏相应的文化底蕴,影响了自身形象

即使一个能弹、能唱、能跳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也存在着专业素质过关而文化基础过于薄弱、综合执教能力相对欠缺的问题。如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板书的规范性与逻辑性差,知识面狭窄,教学语言过于贫乏,读写中出现错误,缺乏最基本的地理、历史、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能力较低,积极性也不高。科研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较低以至于不能参与论文交流活动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音乐教师的职业形象,严重妨碍了教学质量和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二、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改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沿用音乐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状况

音乐学院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师范类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由于师范音乐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所以,师范音乐专业教育因兼顾育人性要求在音乐这个大系统中在对待音乐教育的共性特征方面的比重要低于专业音乐学院,由此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难点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师范类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把握理论知识、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要善于传授知识,具有明显的师范性特点。

(二)加强综合性课程建设,压缩专业必修课中专业技能类课程,增加理论课时间,鼓励开设选修课程

对于艺术课程来讲,一般人,包括艺术界的很多人都认为,艺术是师傅带徒弟,技能是关键,是靠技能吃饭的。这样,过分地强调技能课程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往往忽视理论课对专业技能课程的作用。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理论功底怎样,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分析,综合性课程建设将是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趋势,它可弥补分科过细造成的缺憾。综合性课程的特点是大量交叉学科的横向综合,整个学科体系将更加完善成熟。高师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是开放性的具有多项技能的人才,因此在课程方面不仅要注重本学科专业音乐知识,还应介绍课本以外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例如,声乐教学除练习声音的技能、技巧外,可增设儿童、少年歌唱技能、技巧课程,合唱教学可增设童声合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可增设儿童音乐剧欣赏;为了满足中小学管乐队或弦乐队排练的需要,还应设配器课或乐队合奏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中小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量已达到一定数量,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脑应用技术,因此开设MIDI音乐制作课也很重要。另一方面是在主干课程中加进教学法的内容,如钢琴课中的钢琴教学法、声乐课中的声乐教学法等等,并在各门课程中都强调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

(三)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

篇7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坚决贯彻新课标对语文课堂的要求。让学生放手去大量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开学两个月来我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在进步的,但是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绝对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把阅读教学放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来进行,对学生的要求更不能要求过高,肯定学生点滴的进步比对学生提出不客观的要求效果更明显。

一、农村小学阅读的现状

《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和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不断的反复阅读中,我们才能真心领会语言文字所展示的思想内涵和所创造的文字魅力。

毋庸置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能跟城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日而语,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因为家庭原因、学校资源落后、学生素质较差等原因导致学校阅读教学开展的没有效果,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学生主体意识薄弱。

在笔者所教得二年级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成为教学环节中最难落实的一个,由于学生地语文基础较差,把阅读放手给学生几乎不可能,那样整个阅读只是流于形式,我们无法保障阅读效果。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什么样的阅读课更适合我的学生。

二、造成农村小学阅读困境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阅读教学难开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背后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农村大部分的家庭自身教育水平相对低下,所以几乎只有很少的家长意识到阅读对孩子语文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普通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填鸭式的和题海战术式的。

(二)课外读物的缺少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学校中可供学生阅读的课外教材严重缺乏,即使孩子们想读书,有兴趣阅读,也由于课外阅读图书的缺少使课外阅读成为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我所在的学校就存在这种现象,每个班级中都建立了图书角,可是每个图书角都是空空而已,或者仅有基本孩子们作为交换阅读的私有图书,更不用上丰富的阅读了。

(三)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许多教师仍拘泥于“教参”教学课文时面面俱到,甚至把课文中的每句话都精讲细嚼,费时费力无效果。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四)学生表达自我的自信心缺失

阅读教学中,需要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时更需要学习主体真诚真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可以了解学生主体在阅读中对文本的理解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更多的阅读,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自身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天然的自卑感会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拒之门外,这也是学生不愿意阅读,不愿意开口说地重要原因。

三、农村小学特色阅读的运用

何为农村特色阅读教学呢?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朗朗地读书声充满语文课堂,学生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畅所欲言,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同时又可以自由的阅读,全身心的陶醉在其中,这就是特色的阅读的核心思想。教师在具体地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阅读,既符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符合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就是最好的阅读教学。具体地,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讨:

(一)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从家庭教育入手

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孩子阅读水平低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进行阅读教育应该从源头着手。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和家长共读,每周可拿出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他们在教育中的第一手主动作用,利用家庭亲子时间与学生共读,产生对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当然,这个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农村家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在农村,由于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变,”铁饭碗“不复存在,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读书无用论”在农村逐步蔓延,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度下降。(作者周华东出处,《中学教学参考(文科版)》2012年第3期)但是本身教育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有信心,在家庭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读书的拥有量

扩充学生的图书拥有量变的格外重要,学校应争取最大限度的填充学生的图书室,并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学校可以利用民间资源,争取社会成功人士的捐助等各种途径来增加学校图书的数量,并建立合理的图书借阅系统,鼓励孩子们主动阅读,并能从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阅读。做到主动性阅读、有所获阅读、有所言阅读。

(三)更新教师观念,定期举行教师培训

教师的作用是阅读教学中起决定因素的。在农村学校中,语文课堂进行阅读教学对语文老师的水平和教学观念要求应该更高,在实际教学中对语文老师专业知识和知识面的要求也应该更高,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可能很“空白”的群体,因为学生们生活阅历单一,所以要求语文教师知识面宽广,可以旁征博引,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乡村语文教师应该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多观摩多学习多参考多做教学研究,这样有利于自身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同时,教师自身应更新教学观念,抛弃原来语文阅读的授课方式,多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索。阅读教学没有固定的模板,适合自己的学生特点就是最好的阅读教学。教师还应该抛弃以应试为目的的分析式阅读教学。以教师分分析代替学生的观点,以教师的陈述代替学生的发言讨论,这是很不对。应该逐渐地在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学生具备这样的潜在素质。

(四)鼓励教育的开展

在农村,我们更需要鼓励教育。什么是鼓励教育?肯定学生的看法,给学生们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去说出自己的内心的看法,这就是鼓励教育。

笔者在教学中,特别喜欢让我的学生说,我会定期找出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想说什么说什么,最初二年级的学生们是不能表达自己的,但是三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已经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进步,也在激励着孩子们开展阅读。因为他们需要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说”。他们也已经从内心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开始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开展鼓励教育,也不是仅仅地因为我们要鼓励孩子们阅读,而是在整个长期的教学中,对孩子们自信心和乐观心态以及表达欲望的建立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笔者相信,鼓励教育不仅会让学生们开口说,动手写,还会让他们逐步地去进行探索和研究。

四、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空间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在农村教育方面,国家给予大力的支持,在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已经在慢慢地影响和改变着农村学校的教育。

笔者所在的山东潍坊坊子区的教育系统中,在区教育局的带领下,大力开展帮扶式教育,发展教育共同体。那些教育条件优越的学校与偏远的农村小学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从师资、物资、教学硬件等各个方面进行帮扶,从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软件等方面进行信息共享,这样的教育共同体行为极大地改善了偏远农村的教学现状。

我校在教研室的带领下,开展特色阅读模式的探索,争取解决农村阅读教学所存在的诟病。经过三个月的探索,笔者所执教的二年级在阅读方面已经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笔者也相信,这种进步不会停止,一定会改变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篇8

现在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乡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部分农村中小学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够,加上在应试教育这个指挥棒下的调控,小学阶段很多学校没有专业音乐教师,音乐教学都得不到重视,更不用说乐理、视唱、欣赏、器乐等课。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很弱,如果到中学后完全按教材上课,好比是架空中楼阁。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出现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奇怪现象。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音乐的区域性,应从僵死的教育体系中走出来。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务实求真为基础,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课堂是传授音乐的最佳地方,在第一线上的教师们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地域和现有的音乐基础及新的音乐动向,灵活处理教材,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二 灵活处理的具体做法

1.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灵活处理,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因地制宜地制定音乐课程标准。针对乡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乡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如在歌曲教学中,笔者基本以教材框架为主,删除一些学生会唱但过于陈旧、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增补一些学生比较喜欢、旋律优美、思想健康的励志歌曲教唱。例如,《相信自己》《愚公移山》《精忠报国》《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功夫》等。同时,也选取了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如《我相信》《大中国》《龙的传人》等。针对学生军训,学习了《军中绿花》《相逢是首歌》等军旅歌曲进行教唱,效果很好。此外,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可保留。

欣赏教学中,笔者选了一些民族的经典器乐、声乐曲目,欣赏本省、临近省份的民歌,乐曲如《信天游》《花儿》等。欣赏了我国主要的一些地方剧种如京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越剧的名段,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了我国的戏曲风格。另外,选了《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等歌剧舞剧,简介相关故事,了解歌曲背景,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介绍音乐的表现让学生对一些高雅艺术能感觉到、能大致听懂。

2.器乐教学方面

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的领域。”因此,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被视为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音乐素养的最好手段,如美国、朝鲜、日本、欧洲各国、东南亚及港澳地区都是如此。我国也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器乐教学进入了普通音乐课堂,已逐渐普及,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的确,此教学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器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接近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及提高鉴赏能力等目的。

为此笔者在器乐教学中用现有的乐器给学生伴奏表演,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中外乐器。对较简单易学的乐器如竖笛、葫芦丝、架子鼓教学生自己演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爱音乐不爱音乐课的怪现象,把学习音乐从音乐课向外延伸。

3.音乐测试方面

篇9

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数学对于培养人的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数学课的阅读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1.1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识是无止境的,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更是提倡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而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长大成人后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靠自学才能进一步吸取知识。而要自学的前提必须要学会阅读,当今各种媒体,书本,报纸,网络等等都是探求知识的渠道,这些媒介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1.2 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说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各不相同,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那些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的格外重要。

1.4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循循诱导,深入浅出,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把教科书当作习题集,这导致教师讲的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是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做法

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里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阅读数学不会像阅读文艺小说那样轻松有趣,相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坚持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对于一些难度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阅读,合理安排出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阅读方法。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思考,根据学生阅读时的情绪,及时进行组织教学,调动学生阅读时的注意力。

2.2 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细加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

数学阅读过程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如在阅读时碰到重要的或一时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或是其中的一些字、词,可以作一些具体的记号,以示注意。对于一些遗忘的或不理解的概念时要有自己去查书或问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2.3 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布置阅读内容。

选择阅读内容时,除了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之外,主要是为了控制时间。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养成阅读的习惯,学生的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不长,容易疲劳。无选择的将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让学生阅读,并都安排在新课的讲解前,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死板的模式,学生会厌烦。

2.4 采用读、讲、练三结合的方式。

一般地,在阅读数学概念定义后,要求学生能准确的叙述。阅读公式、法则后,除了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外,还要能用符号语言表示。阅读公式、法则、例题、概念、定义后应该多练。

篇10

音乐教育哲学恰恰与此相反。它以哲学的观点,特别是以艺术教育观来研究音乐教育的基本方针、根本原理和指导原则。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音乐教育的价值”“音乐教育的功能”“音乐教育的任务”“音乐教育育人目的”等问题。可以肯定的是,音乐教育哲学就是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它从理论的高度引领实践工作的发展,就音乐教育哲学这一教育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而言,其学科价值对我国现阶段器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无论是其主旨思想,还是其主要内容均对器本文由收集整理乐教学具有启发性作用,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器乐教育实践工作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借鉴大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有效地贯穿、运用于器乐教学过程之中呢?

笔者认为,以音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器乐教学特性为教学实践基础,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对现阶段器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这将有利于器乐教学工作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

一、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为器乐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解释了器乐教学工作的存在意义

当前很多器乐学习者,特别是器乐专业学生,甚至教师都对其专业的学习目的不太明确,对其专业选择犹豫不决。他们的潜意识中并不清楚器乐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传授(或学习)器乐演奏技巧,还是为了灌输一种音乐审美的理念或标准。有的教师或学生从事音乐并在多次比赛中获得奖项,或举办了多场个人演奏会之后,却仍然对自己所从事的器乐演奏或教学工作并没有准确的定位,其内心世界仍然渴求社会各界对器乐演奏或教学工作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尊重。很多教师由于对器乐教育工作缺乏明确的理解,因此,他们很多人都往往只能依靠个人预感去指导其工作方向,支撑其工作信念。

产生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正是因为现阶段的器乐教育过程中缺乏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支撑。

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器乐教育工作的存在意义在于其深层次的人文价值,也在于其对人类社会音乐文化的丰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器乐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其自身并非一个单纯的音乐演奏技师,而是为创造本时代的精神文明成果的贡献者。由此可见,器乐教育并非社会其他领域的附属品,而是必需品。这一研究成果为器乐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力地肯定了器乐教育工作的存在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指导着器乐教学的发展方向

当前诸多器乐教学课堂中,器乐教师往往会借助自己的演奏向学生示范教师本人对作品的理解,学生亦将教师的演奏方式作为模仿的对象。学生模仿得越像,教师就越发满意,如果学生不能和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便很难得到理想的成绩。应该说,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演奏技术的提高。然而,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的发展却受到了相当大的阻碍。

篇11

一、小学语文渗透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校教育,因为小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只有在这段重要的时期抓住机会,对于小学生的习惯、操守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有发展了健康的个性,良好的品质,对于小学生成为全方位的素质人才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必须担负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语文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都知道语文是由生动的文章组成,一般主要反映自然、社会等内容,一般学生可以很容易在阅读中感受到其带来的魅力,老师运用其本身带有的情感引导到心理教育上来,学生从内心更容易接受。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

1.自然渗透

在教学中,老师要很自然地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内容中,而不是生搬硬套、张冠李戴,为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而强硬转折,这样过渡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老师要把握好整个过渡过程,要自然而然结合两个方面的知识。语文学科中存在很明显的心理教育题材,学生可以直接阅读,但有的题材可能就不是那么明显。这样的话,我们老师要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拓展,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从最基础的需要去思考,来达到思考问题以及思考的意义。最主要的就是抓住语文学科带来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科内容的情感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举个例子,在《落花生》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思考出在如今社会中是成为花生那样的人比较有用还是苹果那样的人有用。花生朴实无华但缺乏自信,苹果落落大方但略显浮夸。针对两者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做哪种人更好。这样就是以教材为载体,将心理教育很自然地渗透在学科内容中。

2.适度渗透

我们都知道小学n堂一般都只有大概四十五分钟时间,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这四十五分钟呢?其实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知道,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其写作的能力及其对于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不是整天进行思想教育。一般心理的教育能力可以维持在三分钟到八分钟,不能拖得太长。时间拖得太长一般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另外,就本末倒置了,忽略我们主要的目标是教学学科内容,影响学生学习。

3.寓教于乐

只有学生能够享受其中,在其中寻找到乐趣,就能够更加投入,学习效率会更高,而取得的效果也就更明显。要想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渗透于学科教育,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不断通过学习去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一般抗压能力比较弱,稍微在学习过程中或者生活中有点挫折,就产生放弃的想法。但是现在的社会竞争力非常大,受到的挫折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学生不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那很多事情就很难成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语文学科的内容把学生带入一定境界,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中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面对学习以及生活中的挫折。

4.拓展渗透渠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到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变成自己的。实践,一般主要是强化学生对于某件事的认知,深化其对于事物的理解,所以老师要拓展一定的渠道,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渗透在学科内容中。当然,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平台以及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如,运用专题讨论、演讲、课本剧表演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讨论的形式一般是要求学生先准备好相应资料来进行辩论。两方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持有的不同观点,在辩论的时候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也可以听到对方辩友持有的不同观点,最后做结辩陈词。这样可以很好地把语言社交能力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学生可以很好加深自己对于课本知识的强化,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于课本中蕴含的知识得到深刻认识。演讲,一般可以通过讲说的形式及其观众的情感共鸣,有益于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篇1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Therapy i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Quality Education

CHEN Li

(Library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quality. Then,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the function of reading therapy,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healthy psychological system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reading therapy in the college libraries and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eading therapy.

Key words reading therapy; psychological health;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大学教育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工程。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竞争显著加剧,直接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日趋严格。学业的压力、人际敏感现象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等问题均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2009年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中,大学生的精神问题最为严重,且以抑郁症最为常见。①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相应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所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如何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阅读疗法逐渐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

1 阅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与一般青年相比,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抱负和追求,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值也相对较高,在现实社会中其面临的发展压力也相对较大。而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在面临新的学习环境、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以及就业发展方面均不可避免地产生或遇到各种困惑,进而可能出现不同的负面心理反应,甚至有一些人因为过度的自卑、抑郁、焦虑、失望等负面情绪反应而中断学业,更严重者出现轻生现象。

阅读疗法也称“阅读治疗”“图书疗法”,于1916年由美国人赛缪·克罗色尔斯首次提出,并在医院、疗养院、监狱等机构中实施。其主要作用在于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②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阅读疗法认知的不断提升和改变,其逐渐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转变并应用到对“正常”人的阅读指导中,不仅注重于心理疾病的治疗,更侧重于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作用。③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阅读可以帮助读者从书中的内容中寻求不同程度的共鸣,或产生美的享受,激发读者不断提高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态度,改变处世观念,进而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增强读者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健康发展。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70%的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心理问题,这说明阅读疗法是大学生所认可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反应,增强意志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2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中心内容和具体步骤

2.1 建立有针对性的馆藏资源体系

高校图书馆拥有浩瀚的、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开展阅读疗法很好的“药源”。要想开展有效的阅读疗法,了解大学生最长求助的书目和期刊是首要任务,也是成功开展阅读疗法的前提之一。高校图书馆应通过调查、采访等手段,结合学校其他部门的指导意见,对大学生在应对心理困扰时选择的书刊进行调研,在确定阅读疗法的书目之后,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图书馆采编部工作人员在采购图书前都会通过调查问卷、采访等形式对各学院老师、学生的需求进行初步的了解,确定有关阅读疗法的具体书目,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各个部门的意见制定采购计划。

2.2 加强对阅读疗法的宣传,提高学生对阅读疗法的认识

多数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都会不自觉地选择图书馆,通过阅读排遣心中的烦恼,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对阅读疗法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图书馆应采取多种形式来扩大广大学生尤其是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对阅读疗法的认知。比如说,图书馆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广播站、宣传栏等渠道加强学生对阅读疗法的认识和了解,积极鼓励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帮助他们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物”来缓解和调节心理情绪反应,促使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扰时主动地去选择阅读这种特殊的手段来排解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阅读疗法导读机制

在实施阅读疗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图书馆书目众多,学生在求助时往往很难精确地对症下药,导致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排解。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阅读疗法导读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做好相应的导读工作,提高阅读治疗的总体效果。④首先,高校图书馆应组建专业的阅读疗法研究团队,培养专业的阅读疗法馆员。结合校区心理咨询师的意见,对图书馆资料定期进行整理和完善,由专业的阅读疗法研究人员或治疗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优点以及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书目和期刊;其次,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尽可能地从新生入学起就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普查,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与班级辅导员密切联系起来,对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其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计划,并阶段性地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以便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最后,研究人员或校区心理咨询师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阅读质量或效果进行考核,并对其心理素质进行综合测评,对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

3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应注意的事项

3.1 开展阅读疗法活动应具有针对性

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困扰,对阅读的心理需求自然也不同。只有根据不同群体的读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治疗,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出现等新情况是新生在入学初期必然面对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可能因为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人员应和学生辅导员密切沟通,根据新入学学生出现的这些共性的心理变动特点,针对性地推荐一些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书籍,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构建阳光、健康的心理环境,进而帮助学生快速平稳地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问题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人员可以向毕业生推荐一些就业报刊、人才交流信息、就业政策等书籍,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几率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家庭困难的学生,阅读疗法研究人员则要向他们提供一些励志书籍,引导他们正视家庭的困境,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生存和学业的关系等。⑤

3.2 在阅读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有心理困扰,尤其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自尊性、过度敏感或严重自卑心理等特点。对于这类学生,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人员或咨询馆员应为他们保守秘密。

4 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服务范围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阅读治疗服务是一种影响大学生心灵健康的深层次服务,而高校图书馆恰好是提供这项服务的有力执行者。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不仅具有推广价值,而且对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王维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阅读疗法功能新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9(18):44-45.

② 热衣汗古丽·买买提.开展阅读疗法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知识经济,2011(6):1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