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5: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调研的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感悟其应具有的时代精神,提升各方面素养和能力。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意义
社会调研,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做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调查研究是的基本工作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有利于扩展教学空间,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模式
深入社会实际进行深入调研,了解掌握客观真实情况,解决现实问题,是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基本内容。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选取调研主题,是保障社会调研顺利开展和成果的关键。按照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各类主题或问题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模式,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专项教学,并以专项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教师在讲授专题知识后,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事社会调研,将教学中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第二种是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将为大学生学习打开另一大门。这种调研模式将全面培养学生社会交流能力、辩论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方案
按照社会学理论,开展社会调研要进行一系列前期工作,特别是调研提纲(思路)的确定和调研方法的选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要按照不同类型、模式的要求科学设计。
第一是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的方案设计,该模式调研相对较为复杂,调研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解决理论教学脱离实际或以实践检验理论的问题。因此,该调研方案设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既不能老师包办代替又不能由学生自生自灭,教师要全面指导学生确立调研主题、选择调研方式、使用具体调研工具、运用调研材料和调研数据及撰写调研报告。
第二是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方案设计,该模式调研应该说是难度最大的。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确立调研的社会热点问题。该问题应具有相应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提倡为热点而热点的调研。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就选定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确立调研主题和中心,明确调研要解决的问题,选取适合的调研方式与具体调研方法。再次,教师应对调研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难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分析。最后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
四、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评估
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目的是提升理论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感知社会、认知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社会调研完成后应进行科学评估。尽管评估形式、内容、方法种类繁多,但是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方式,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科学评估应包括三项主要内容。
1.对社会调研全程进行评估
按照社会调研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对学生社会调研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一是总结本次社会调研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二是提升社会调研的整体水平。每项调研全程评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研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集体探讨,力求在以后调研中避免问题,提高调研质量。
2.对学生在社会调研中的收益进行评估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学生参加社会调研,不仅要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而且要感知社会、认知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价值观。因此评估社会调研不仅要按照课程教学要求,更应按照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要求,评估整个社会调研中学生的具体实践与收获。
3.对社会调研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估
社会调研不单是一项教学活动,还是一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社会活动,必然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因此,调研活动结束后,还要进一步评估社会调研的科普效应、宣传效应、媒体反响、社会声誉等客观反响。
总之,高职院校正切实推动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有关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在全国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和实验。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的指导,更需要相关改革和配套政策的支持。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化,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将是一项基本的教学活动。
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选择分析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参与和体验为基本方式,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获取式的实践教学系统。本课程所采取的实践教学方法较多,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管理游戏、网络冲浪等方法。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采用较多,又是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是整个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特色形式。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对其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方法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材料,并形成一定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调查主题、调查准备、社会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等。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各类公共机构与组织,以及社区,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实现学会认、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素,因而选择“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作为调查主题。这主要是由于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本课程学习对象为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的认知度。其次,课程学习的60%以上的学生来自青海各基层地区,调研地点以就近为主,分布于西宁市及海东地区,还有玉树州,充分的体现了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而且,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能够保证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方法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两方面的内容。
1、调查方法的选取:调查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其常用调查方法为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进行交谈,讨论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问卷,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公共事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基金会)的现状、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公共事业组织运行的状况及存在的困境为主要内容,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考察所选公共事业组织的状况及这些组织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组织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
2、前期组织安排
由于关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安排为第二章,因此,在学期初,也就是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访谈法及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考虑到被调查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多样性及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由组合为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并且自主联系调研对象,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参与调研工作,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及督促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对象。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的公共事业组织为调查对象,或以兴趣因素选择教育、卫生、慈善、环保等领域开展工作的公共事业组织,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的对象有:“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金巴慈善基金会” “雪域慈善救助会” “青海义工联” “青海省康乐医院” “大通县小星星幼儿园” “西宁市小花朵幼儿园”等七个公共事业组织。在调查过程中,以调查组织存在的困境和问题为研究的主题及分析的重点。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及亲身体验性,从而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访谈技巧及沟通能力也有提升。
转贴于
(四)调查资料整理分析与撰写报告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由于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及最终的定性结论也不同。由于本次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及学生本身的客观原因,多数小组以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导致获取的数据资料较少,未能实现本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但通过组员多次访谈及有些组员的亲身体会,收集的资料较多,对其分析,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学习。由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又影响着各组最终的调研报告的水平,因此多次指导,反复修改后最终定稿。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延长、访谈目的未达到、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积极等等。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慈善组织所涉及的公益问题时,很多学生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沟通能力的提高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08-04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课程由社会科学学院的专业教师主讲,最初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全学分制改革之后面向经管类所有专业学生开放供选修。本文将在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该课程实践环节设计与实施的情况,结合当前实践教学中尚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抽样、测量与问卷、访谈与观察、稻荽理与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即基本能够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社会调查是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方法,这是由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有效的公共管理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事实、社会问题的扎实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扎实、科学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分析社会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才能为高水平的公共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其二,社会调查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地培养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技术方法运用自如,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培养计划上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蕴含于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与集中实践环节之中,比如社会调查方法、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技术、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毕业论文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任务,这是较为系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环节,能为后续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实际上,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之所以重要与其课程特点密不可分。首先,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社会调查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因为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科学探索社会现象、发现社会规律的途径与方式,其旨在让学生“获得‘如何了解事物,而不是知道什么事物’的探究能力”。 [1]要真正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学生必须具备积极的探索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并以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的重心转到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学生抛弃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并就感兴趣的或重要的社会现象展开调查,在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恰当的结论。
其次,从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社会调查方法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特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社会调查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个领域实际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能。课堂理论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而实践环节的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因此,实践环节设计就成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实验、实践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像研究者那样’参与社会调查实践”。[3]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组教师,十分重视课程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师要同时兼具“领队人”、“教练员”、“裁判员”的角色。首先,教师要精心组织实践环节的总方案,并提出每个实践环节的明确目标与要求;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具体的调查方法,实现每个实践环节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实践环节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给予合理考核。
(一)实践环节的总体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依循的设计思想是:完全按照社会调查方法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实际社会调查过程的前后环节,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都设计出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活动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学生完全被“卷入”到社会调查的实践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干,既增长理论知识,又增强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课程专门设计了六个实训环节:确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概念操作化、问卷设计与发放、实地深入访谈、撰写调研报告。本课程还要求学生组成规模为3-5人的小组,各小组以某一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撰写3000字的调研报告,并上台汇报交流调研成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采取“重过程、有激励”的科学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评定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比率为:课堂学习表现20%(读书笔记与作业10%+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10%)+调研报告20%+课程考试60%。其中在试卷方面,考虑到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性特点,教师尽量避免出那些学生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而是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题和实践操作题,如要求学生当场设计问卷、拟定研究计划、设计抽样方案等。
(二)实践各环节的具体要求
在每个环节的设计时,教师不仅会提出明确的实践目标与要求,而且还会特别注重一些细节的设计以强化学习效果。
1.选题
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先根据课程理论学习了解到的选题标准来拟出自己的调查课题,然后在小组范围内充分讨论,筛选出一个大家公认的选题作为本课程实践环节的主题,供教师进行评价与引导。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由于常常需要经过激烈讨论和争辩才能决定最终的题目,这在无形之中达到了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既然选题是大家充分讨论后形成的,学生认同该题目,其后续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会高。
2.设计研究方案
在确定好选题之后,学生需要设计好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制订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进度等方面的内容。
3.概念操作化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理论难度较大,同时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它是把研究的核心概念转化为可实际测量的指标的桥梁。一方面,教师在解释概念、变量、指标的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概念操作化的步骤与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尝试对自己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之后,教师一一进行具体地指导,这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4.问卷设计与发放
在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学生要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技能,科学地设计一份题目数量不少于15道的问卷。在讨论课上,教师把所有的组两两配对,让配对的两组学生互相做对方的问卷进行模拟试调查,指出问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共同完善。问卷修改完成后去实地发放,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发放50份问卷。当然,在问卷发放之前,还涉及抽样方案的选择。我们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本小组调查课题的需要,提出理想的抽样方案,并说明这些抽样方案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最后对各小组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评比。
5.实地深入访谈
在课堂讲授深入访谈法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访谈提纲,现场请学生模拟一对一访谈和集体访谈,并进行点评。访谈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前,第二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后。对比前后两批学生的访谈过程与质量,进一步深化学生们对深入访谈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掌握深入访谈的技巧。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的实地调查中必须深入访谈2个相关的研究对象,每次访谈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撰写调研报告
在整理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拟写调研报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在SPSS或Excel中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简单的统计分析。撰写的研究报告必须要素具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分析有据、有图有表。最后,学生还需制成PPT在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还特意设计学生提问与点评环节,让学生当专家,最后由一批学生评委打分确认名次,排名前三的小组学生的实践环节得分为优。
通过这六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将课程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完全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轮的教学,课程组教师发现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时偏少,课程周期短,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几年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我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是3学分、48学时,但后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被降低到2学分,压缩为32学时。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内容丰富,至少包括导论、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与操作化、抽样、问卷、访谈、定量资料分析、定性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基本章节。以社会研究方法专家风笑天教授的教材为例,全书共有13章。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安排多次讨论课进行实践环节的交流。32个学时对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来说的确捉襟见肘。而且,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个学期分成两个学段,每个学段为8周。让一个初学者在8周之内掌握调查方法并完整地开展一个研究,难度十分大。时间过于紧凑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实际调查的开展都有些仓促,这势必会影响到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经费缺乏,实践基地少,削弱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由于没有任何经费,学生开展调研的费用,包括复印问卷、往返交通、购买调研小礼品等都是自己支付。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局限于与大学生有关的现实问题,而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相关社会问题则研究较少;另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抽样时,很难做到真正的随机抽样,而只是采取街头偶遇抽样的方法,而且抽取的样本数量也很有限,从而降低了样本的代表性。即使小部分学生选择与公共管理专业有关的课题,但由于课题涉及相关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学生缺乏社会关系与经验,去调查时经常被拒之门外。尽管学院已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但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关系还不足以深厚到乐意接待学生去其组织中进行深入调查。因此,学生收集到的Y料不仅代表性不够,而且数量也十分有限,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即信度与效度较低。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研究性学习能力不高,降低了学习效果
虽然学生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总体较感兴趣,但随着调查各环节实际工作的展开,其难度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部分学生这时表现出了疲倦和懈怠,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高质量的学习。此外,受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被动听课、死记硬背复习迎考的套路,而对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自主探索,独立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们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消极应对、敷衍了事,还有些学生混在组里,“搭便车”不出力,教师也奈何不了他们。
(四)班级规模大,教师工作量大,无法持续确保指导水平
在2013年之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只作为社会科学学院内部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选修人数与班级规模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自2014年实施全学分制改革之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平台课,面向所有经管类各专业开放,修读该课程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在教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个班级的学生从50个左右增加到100个左右。由于该课程需要学生组队参与实践环节,教师要全程跟踪指导,而且在课堂上要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大班教学不仅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翻倍,而且课堂交流也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四、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优化课程安排,增强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持续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从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发展态势来看,再给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增加学分与学时数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增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消化吸收并落于实践。比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后续还有现代城市管理、城市社区治理、城市危机管理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与现实关联度较大的课程,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研究报告。此外,还可以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与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有关的实习。实际上,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分别在第四、五个学期末安排有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这就要梳理清楚相关课程的关系,形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沟通,使学生在多门课程中能不断地得到训练。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不断提升理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考虑到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中,有必要使用互动教学法和小组研讨法,教师必须变“依赖式”教学方法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而教师每次提前布置下一章课的2-3道思考题。每次上课的前10分钟用来请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做一定的调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还要求学生以自愿原则形成小组,小组之间的研讨、交流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吸收、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的知识,这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还可以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选用一些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在“抽样”那一章,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介绍社会调查研究领域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深刻地把握抽样的基本原理;在“访谈”那一章,可以使用情景预设法,事先设置某种情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现场深入访谈。对于某些教学任务特别重的章节,如“测量与操作化”一章,还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法,围绕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拍摄10-15分钟的微视频,事先要求学生观看学习,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三)优化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科学性
首先,持续优化社会调查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尤其是优化每个具体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教师在安排学生分步骤完成从选择课题、拟订方案、操作化核心概念、编制并发放问卷、深入访谈、分析资料到撰写调研报告、交流研究成果的一整套实践任务中,关键是要注意“游戏规则”细节的设计,避免学生“捣浆糊”。比如,在问卷发放环节,教师不可能完全现场监督学生调查情况,有些学生偷懒就自己或让同学胡乱填问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问卷发放过程中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以证明调查过程的真实性。其次,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资源保障机制。有条件的话,增加课程组教师数量,实现小班化教学。再次,加强与实地基地的合作,可与相关组织定期策划一些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由专业教师牵头,让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学生分别承担其中的子项目,为学生创造正常开展调查的机会。
(四)提升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与评价
首先,要提升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积极、认真、踏实地参与到社会调查方法各实践环节中去。其次,创新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机制。比如,组队时注意不同班级、个性、成绩等多样化的搭配组合;团队运作时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会议轮流主讲制、成员末位淘汰制等,使团队能够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独到的作用。最后,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监督与评价。一方面,教师可聘用研究生作为助教,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对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必须加以严肃教育与整改;另一方面,教要对学生实践结果、调查报告等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对于未达到教学效果的应予以及时、适当地补充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 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 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一、社会调查法的含义及特征
1.社会调查法的含义
社会调查法是一种采用实证方式获取社会信息的手段,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它通过直接实际调查,收集实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推论出结果。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是什么(弄清社会问题),为什么(寻找问题原因)和怎么办(寻找解决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充分的一手数据以解决研究的问题。
2.社会调查法的特征
首先,社会调查法的社会目的性。任何社会调查都有一定的社会目的性,调查的目的必须在调查前明确,其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于政府,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社会生活及个人行为准则之参考;四是服务于科学的理论,成为科学理论的佐证。
其次,社会调查法的多样性。由于现代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社会调查方法也各有差异,如有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以及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现代科技计算机的应用。
第三,社会调查法的系统性。人类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社会调查的实施中,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具有系统性,同时其采用调查方法也具系统性。
第四,社会调查法的研究性。社会调查不单单是一项收集资料的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资料的加工、分析研究等环节,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资料分析阶段具有研究性,资料的收集过程也具研究性,在实践中必须把调查与研究二者统一起来。
二、社会调查法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人员的态度问题
社会调查实践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实践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要求实践人员具备良好的态度、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提前做好相关调查准备。实践人员的态度问题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实践调查展开过程中,调查实践者未在进行调查研究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数据只是按照实践者个人意图而空想的粗略结果,完全失去了数据的真实性;另一种情况是,主要设计者可能由于时间紧迫或者调查范围较广,需要协助人员,而协助人员因为不熟悉程序或粗心大意,在实践过程中,做的数据粗糙或者不全面,最终无法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时由于调查人员素质不高、不负责或大意妄为,调查统计不细心或者凭自己猜想得出数据用于报告中,结果违背了实际事实,最终会导致存在的问题往往没得到解决,而使得整个调查变得毫无价值。
2.方法误用问题
在实践调查中,常常出现方法误用问题,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与实际情况的脱节,在调查方法的使用上普遍情况是陈旧而单一、缺乏科学性。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虽然在19世纪才传入我国,我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独立运用该方法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民意测验,但是它的影响不大。我党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典型调查,其中由所奠定的社会调查方法论基础,依然是主流。这种社会调查方法还处在感性直观层次,而面对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单纯依靠典型调查和实地调查很难反映事件的全貌,往往所做的调查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层次。再加上目前调查、分析手段缺乏科学性,手工作坊式的调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一般的问卷调查,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方式完成,而电话调查、网上等新调查工具未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应用,致使调查流于表面,材料也无说服力。
调查方法出现的陈旧简单而缺乏科学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几点:一是理论的贫乏。对所要调查的问题在理论上认识了解不足或者缺乏了解和研究,使得调查变得漫无目的,而在问卷设计方面也不尽合理,故在实践访谈过程中也缺少了针对性。例如: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对道德教育如果概念不清、模糊,对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所有影响因素没有全面地把握,那么所进行的调查只能停留在人云亦云的程度。大学者先生在总结40年代调查实践时,深有体会地指出:在实地调查没有理论做导线,所有材料都是零星的,没有意义的。二是被理论框得太死,形成固定套式,没有创新性。有些调查者没有把社会调查之前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理论作为参照体系,而是以之为万能模式,在调查中用这个模式去硬套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始终在固定的范式里循环。
三、提高社会调查法实践应用效率的对策
社会调查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社区警务课程教学、战略管理及网络应用等,它的实践应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同时也提高了工作运行的效率,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但是如何提高社会调查法的实践应用效率?首先,需要明确社会调查法的应用程序或步骤,然后根据上述问题及其特点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调查实践策略。明确社会调查法的程序或步骤,简单来说就是明确:调查什么,谁去调查,向谁调查和怎样调查等。具体有三个阶段:第一,前期准备阶段,主导者应做好社会调查前的辅导。了解和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明确社会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对象和调查过程,初步掌握如何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分析资料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第二,实际调研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实践调查人员自主完成,进行实地调查,这时应注意方法的权变性。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情况的不同,在具体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调整原先所设定的方法,并且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具体包括的内容有:做出周密详细的调查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应体现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时间和地点、进程安排等。设计问卷,根据调研主题的要求,集思广益,按照科学、合理、简洁的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根据计划,采用实地走访、电话访问或网络调查等方式,搜集第一手资料。第三,总结阶段。主要包括:整理资料,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和综合,并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将统计结果直观表现出来,还要对统计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此外,还包括对于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结论,进行相应的交流和继续跟踪调查。
而在社会调查中要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使得整个调查研究具体科学性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实践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其基本要求和具体操作方法做到胸有成竹,对调查的目的、对象、过程及意义有明确的认识。这是进行社会调查的前期工作,同时,要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应根据具体情况,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调查计划日程或更换调查方法。比如进行实地调查进行访谈,应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分别采取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以及开放性访谈,由于被访谈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性(如口头表达能力等),在具体访谈过程中也应该适当地调整原先所设定的方法,并且由于原先设计过程中的遗漏和失误,有可能还要对访谈问卷进行修改。
第二,在实践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资源,调查人员自身特点应与所任工作相适应,防止因为粗心而造成数据失真的情况发生。调查人员在实践中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集中精神,认真负责的落实好所担任的工作。其次,实施调查的人员应加强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进而保证和提高工作运行的效率,在调查过程中,应培养高级数据统计分析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第三,面对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单纯依靠典型调查和实地调查已很难反映事件的全貌,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理应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调查新工具在不断出现,如电话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方式等,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应大量投入到调查工作中。在分析手段方面,由于较少使用电子计算机及其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分析水平普遍较低,这就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普及网络计算机,推广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使之服务于社会调查工作,提高社会调查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调查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陈依元.系统方法与社会调查[J].哲学研究, 1985(0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5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with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 competitio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equires not only high-quality pharmaceutical technical personnel, especially in need of a large number of can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pharmacy, and know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drug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certain management ability of grass-roots 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cipline of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opics of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ocial research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o in practical teaching in training students of pharmacy management ability.
Keywords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teaching method; management ability;
事管理学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所有的医药类专业(包括临床药学、中药、药事管理、医药营销等等),都将“药事管理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而药事管理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殊性: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政策规章更新快、法律用语枯燥抽象等,学生理解吸收难度加大,能力培养问题显现。为依法治国方略在药事领域的具体实现,为行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人员,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我们就药事管理学教学开展了以管理工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1 案例教学法
1.1 案例教学的目的
管理学家明茨伯格说:“(管理教育)要求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行为上的双重成果。”然而,这种双重效果,尤其是管理行动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管理教育者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其主要方式是参与特定的管理活动或模拟相应的管理工作情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类化迁移与整合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个人力量的组成部分。而案例教学就是模拟某一具体管理情景的教学方式,它通过管理案例的运用,将学生带入药事管理实际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和开发学生管理能力的目的。
1.2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实施比较灵活,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行,可以通过案例反映将要讲授内容、解释理论知识点、汇总贯通知识体系。其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个人分析、集体讨论和评判总结。在个人分析阶段,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的基础上,借助已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关于案例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在集体讨论阶段(小组或全班),通过百家争鸣,阐述自己的主张,彼此启迪,吸收合理的成分,从而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培养能力。最后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评判总结达成一个较能普遍接受的意见。
1.3 案例教学的运用
依法行政在药事领域体现得非常到位,药事管理学的授课内容主要围绕药事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为了灵活地释义法律及体现在现实中的适用,我们选取了当前社会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案例教学。如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后,由老师提出一些比较典型、即时的案例,如“亮菌甲素”和“欣弗”案例,请学生用所学法律知识自己分析,找出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进行问题分析和处理,然后讨论总结得出统一结论。
案例教学也可以说是实践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体现管理生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学生在领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判断,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条理化理论知识为具体事例,在案例分析以及学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中,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4 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药事管理案例必须反映药事管理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只有所提供的情景十分接近真实情况,学生才会有认同感,从而欣然接受案例教学。其次,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个人和集体作用,以案例为线索,启迪学生集思广益,重在参与。再则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管理能力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任务。
2 专题讨论法
2.1 专题讨论教学的目的
专题讨论教学通常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学科或现实领域的专门问题而展开,其过程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在专题讨论教学中,教师仅仅担任“导演”角色,对研讨过程进行统一调度和掌控,学生则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可起到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作用。
2.2 专题讨论教学的实施环节
学生参与式讨论课的作法及其环节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拟定讨论题目,学生根据讨论题目到图书馆或借助其它现代工具查阅相关资料,在所获资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书面发言提纲,在讨论时逐一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
2.3 专题讨论教学的运用
我们围绕药品与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药事管理体制、医院药事管理、中药管理这些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若干讨论专题,如我的药品价格市场一直问题不断,围绕现实,确定“药价虚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通过讨论,辨析药品定价机制问题、药品采购问题等。在药学职业道德教学中,围绕“医药代表的起源与作用”进行小组讨论,一方面延伸了学习内容,同时对医药代表的作用有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在药品销售渠道教学中,设定“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学习,讨论中,学生了解了国外药品批发领域的现状,同时对我国药品批发企业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预知。
2.4 实施专题讨论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形式上可以是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讨论,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次,在讨论的内容方面,可以是针对某种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观点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再则,要求教师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讨论现场的技巧。最后,讨论应做好总结,对某一问题达成共识或者提出新的问题。
3 社会调研
3.1 社会调研的目的
课堂学习固然重要,然而有目的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管理政策、法律规范的实施情况,掌握行业动态发展。同时通过调研,可使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2 社会调研的实施
药事管理社会调研的开展主要分四个步骤:一是进行调研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二是确定调研题目,进行调研设计;三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四是调研总结汇报。调研的对象可以是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药企业单位等。此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多在药事管理学课程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科的特点有了一定认识,同时学习了书本上的药事理论知识,但对现实情况不甚了解,这时可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引导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具体展开社会调研。
3.3 社会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调研使学生接触各种管理问题和各类社会角色,这一过程是和学校的学习氛围完全不同的,会使他们对药事管理工作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在操作中要注意:确定好调研题目,指导教师要对调研内容进行指导,保证调研的目的性;其次保证同学的参与度,不要将调研变为个别同学的任务。
4 网络、模拟软件实训教学
4.1 网络实训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药事领域也逐渐渗透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并且在药事管理的某些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药品招标采购、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等。同时网络药事信息资源也是极其丰富,很多药事管理信息越来越公开化,其途径之一就是借助现代网络,如药品标准查询、药品企业信息查询、药品注册过程信息查询等。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去亲自体验才能领会。所以我们采取了利用互联网载体进行教学的方式,通过网络实体操作,领悟药事信息知识,形成网络药品监管意识,培养药事信息能力。
4.2 模拟软件实训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加之管理工作比较特殊,有些单位不愿提供相关岗位让学生实习,因此迎来了管理学科实验方法的新阶段,即模拟软件发展时期。模拟软件教学应用时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大批人机结合的管理模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人使用,管理实验中心相继成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补充教育基地。具体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是在校园网络上完成的一种实训教学形式,也称为实验室软件模拟实习。如GMP、GSP教学软件的应用,可使学生进入模拟的管理规范操作之中,增加学生现实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药事管理学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动性,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药事管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从过程实施观察,部分学生观念仍需转变,学习过程中懒惰思想仍然存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有搭便车现象出现,甚至个别学生期望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课程考核。这些都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二、社会调查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社会调查的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调查研究评估,是指对一项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评估和测定,包括学术价值、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狭义的社会调查研究评估只对研究报告的可靠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具体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参考整个社会实践的环境和过程,以及社会实践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全面且有侧重、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实的评估。
(一)针对性原则
社会调查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评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做出科学、准确的价值判断,直接关系到社会调查评估工作的成败。问卷是在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考察与访谈的基础上,针对本研究的主题而设计的。
(二)导向性原则
开展社会调查的评估,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评估指标不仅要成为判断社会调查效果好坏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成为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中要努力或提高的方向。
(三)可行性原则
即强调指标设计的客观、实践性的原则,社会实践效果评估要切合实际,要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依据,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三、社会调查评估体系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在掌握、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通过对高等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和参与过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社会调查评估体系的各影响因素重要度的意见。基于影响因素的可量化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考虑,在掌握、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剔除无关因素,确定相关因素,完成调查问卷设置,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明确各个影响因素对实效评估的实际意义以及重要程度。问卷共设置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后都设置有从5到1不同分值的选项,分值越高,表示影响越大。在调查学校的选取上,调查内容的特殊性要求选取能够随时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展的高校,这样才能参与其中、随时翻阅社会实践的成果及随时随地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而笔者所在工作单位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09-2012年参与社会调查的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同时向部分教育专家发放问卷,搜集专家意见;并对各二级学院参加过社会调查的带队教师发放问卷,征求带队教师的看法,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调查方法采取抽样调查和个别访问等形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5份,回收率97.5%。其中学生问卷930份,回收911份,回收率为97.9%;教育专家问卷20份,回收18份,回收率为90%;带队教师问卷50份,回收46份,回收率为92%。所有数据分析和统计均采用OfficeExcel2007进行。
四、社会调查评估体系的内容框架构建
大学生社会调查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反映社会调查效果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提高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把上述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社会调查实际效果的评估体系。
(一)进一步明确选题的价值性(R11)
确定选题的创新性(R12)和针对性(R14),要紧密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存在的问题开展有效的讨论并付诸实践,以期对所形成的调研报告对政府相关职能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和意见。
(二)不断注重实施过程的科学性
一是针对调查的问题,要不断完善问卷设计(R21),问卷设计的缜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调查成果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二是进行任务分配、职责权利、时间安排、突发事件处理、财务报销等知识培训(R22),以保证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三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践经费(R24)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除了尽可能争取学校的经费外,更应整合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
(三)不断提高调研报告的含金量
即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R27),全程跟进。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协调团队成员的行为偏差、安全问题,总结阶段要核实调查数据的真实性(R32),并积极指导学生高质量的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R31);最后以图片集、随笔集、论文集以至活动简报、主题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2011年,根据教育部、团中央社会实践等相关文件要求,经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 和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统一部署,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各项要求,积极申报立项,自组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了专业实习、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爱心环保、参观走访等实践活动。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如既往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师生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赴陕西宝鸡眉县开展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与传播战略调研”为主题,以“社会调研、资料查阅、交流座谈、项目考察、采访报道”为方式的特色实践活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朱尉老师带队指导,学生干部姜开元、艾伊、杨珂馨等10余人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村镇、深入农户,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团队师生不仅对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调研,对发展及规划进行分析,同时还结合当地特殊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特色显著的实践调研。
调研团队师生紧扣调研主题,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的大方向展开调研活动。结合活动前期在互联网和图书馆搜集的资料信息,活动按步骤有条不紊进行。调研小组前往眉县西汤峪镇调研考察、开展座谈、实地走访,重点调研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关学张载”及其相关文物建设,特别了解有关农家村落对于农耕历史文物和农家特色产品的规划保护等相关问题。通过实践调研,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调研团队将实践材料整理汇集,形成十余篇新闻稿与手记,还将利用所采集到的素材制作专题视频、成果杂志。调研成果最终以论文的形式体现,团队成员结合调研资料撰写了论文,在2014年9月完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探究》《传统文化传播新形式与发展新变化》《大众传播下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方向》等7篇论文。
此次实践调研活动领导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讲师朱尉,调研活动及科研成果的主要成员有沈伍合、丁艳霞、姜开元、沈伍体、艾伊、杨珂馨、勋、冯育超、秦文攀、陈思。
本期“新视野专栏展台”特刊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色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意在为优秀学子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促进专业人才成长与进步,研究成果供读者学习讨论。
一直以来,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重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课程教材本身比较厚,知识点也比较多,大部分课时安排的是课堂教学,留给学生完成作业、课外实践、课堂讨论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这些条条框框,匆忙应付期末考试。通过考试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笔者发现了较多问题:如对“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的概念与特征经常搞混,张冠李戴,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两种调查方式的根本差异,纯粹依靠机械记忆而产生这种概念混淆的状况;又如对“调查方案的设计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的回答,许多学生把老师在多媒体课件(PPT)上列出的提纲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卷面上,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触和理解做进一步阐述,甚至有些学生连关键点都答不全,这明显是死记硬背的后果,而非自己的亲身感悟,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答案而需要自己发挥的题目,如对“你认为在访问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回答,一些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去答,要么了了几句,要么一片空白。这些都说明,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课堂学习,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浪费了激情和精力,学生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学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达到良好的“投入——产出比”,不得不说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资源浪费。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老师课堂讲授的方法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性质出现了错位和偏差。实际上,社会调查这门课程具有最大、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包含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受益。
一是社会调查课程本身是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了解,离不开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理解和分析。然而大部分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度比较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还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当然,这与该课程的教学学期安排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作为一门专业入门课和基础方法课,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在还没有系统学习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没有培养起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和思维习惯的前提下,必然会因学生的阅历不够、体验不深刻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性记忆,学生不是通过自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触而形成理解性记忆。显然,理解性记忆相比机械性记忆将更加持久、更加牢固、更加深刻,更不容易产生混淆。
二是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能只依靠课堂上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必须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运用技巧,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但是在许多大学的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连“龙套”都没得跑。这种学生围着书本转、缺乏实训锻炼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书本、课件上,停留在文字、图片上,不够直观也不够生动,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运用脱钩,影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的发挥。
二、完善建议
根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征,也依据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众多问题,笔者认为想要强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些改革仍然离不开本门课程的基本特征——“实践性”。
(一)引导学生增加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由于本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方法课,因此课程的安排大都在大学一年级,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自己的阅历较浅,缺乏足够的社会学知识,也缺乏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思路打不开,视野也比较狭隘。如提问学生“如果让你对白领群体进行调查,你准备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许多学生都会回答“工资收入”、“住房”、“消费水平”等,大家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白领群体的物质层面,对白领群体的“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婚姻状况”“人际交往”,乃至“犯罪情况”却鲜有提及,而当老师引导他们说到还有其他研究内容时,学生才会“恍然大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了解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建议本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多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新闻焦点和热点,更关注一些时政报道和社会评论,并通过布置课下作业,然后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搜集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分析,以期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学生调查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以现实案例充实课堂,避免就“方法”论“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具有系统性、方法性的应用性学科,从调查课题的选择到调查方案的设计,再到实际调查的开展实施,进而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最后撰写一份规范的调查报告,每一步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因而老师在讲授每一个调查方法时必然会有大量知识点的理论性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老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就“方法”论“方法”,只是单一地介绍方法,还应该以丰富的现实案例生动形象地示范、展示“方法”,这样既可以避免单纯理论性知识讲授的枯燥和乏味,又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每种方法在现实当中是如何运用的,更能对学生将来的亲身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在向学生讲授普遍调查时,可以拿2010年我们国家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为案例,向学生介绍整个人口普查过程,并向学生展示人口普查时用到的“长表”、“短表”和“死亡调查表”,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普查所具有的特征、普查的优缺点、普查的适用范围,以及普查时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另外,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并非只采用文字型案例,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向学生播放视频案例。如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开设了“社会调查”、“焦点关注”、“新闻聚焦”等类似的栏目,实际上每一期栏目都相当于一个“个案调查”或“典型调查”,并且调查中采用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查阅法”等会不同程度地得到展示,老师结合视频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教学效果也将大大强化。
(三)实践形式多样化,在实践中锻炼提升。
以上两个方面都属于理论性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要真正增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虽然理论性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指导,但实践性教学更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性教学的延伸,是以理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2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1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农村社会学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笔者根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对于课程建设的要求,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尤其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充分体现我国近几年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和农村发展实践,为此把《农村社会学》的所有课程内容分成了四个课程模块: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农村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主线是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即整体认识、局部分解、综合应用,围绕农村社会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与应用进行介绍。教学内容模块一为农村社会结构部分:从农村社会的构成由个体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依次介绍农民、农村家庭、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等内容,模块二则主要结合中国农村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农村人口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此内容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及热点不断变化。模块三则关注农村的变迁及发展:比如农村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模块四为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该部分专门介绍有关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与技巧。
2.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农村社会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本课程的授课仍继续注重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但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以下教学方法:
2.2.1“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遵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学生关心的农村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依据教学内容,教师拟订讨论题,学生在查阅文献、准备好发言提纲或发言稿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即“讨论式”教学方法。
2.2.2“研究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农村社会调查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农村社会调查中理解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在参与研究过程中,不但深化了对农村社会学理论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2.3“专题式”教学法。在讲授农村社会学基本理论或热点问题时,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由课程组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性讲解,即“专题式”教学法。
2.2.4“参观学习式”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一些涉农企业或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以外,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实现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另外,还有一些有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课堂和课后观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即网络课程平台成为农村社会学教学与学习的另一重要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提高网络课程平台的利用率,可以拓宽课堂学习的范围,延长学习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并广泛听取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并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总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加了课程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安排
一般来讲,大多学校都是采取传统的16个或者18个教学周的教学组织方式,而为了方便实践教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了18个教学周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两个周的集中实践教学。这样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内和课堂,可以方便走出学校,走向企业,走向农村,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4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突破。本课程将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比重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内容,课外实践教学则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农村,主要以专业考察、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其中又以社会调查为重点。一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以3~4人为宜,分组时综合考虑个人意愿、性别和学生籍贯。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该组的任务安排。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及社会热点,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三是围绕所选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设计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制定调查方案。四是每组自己确定路线,前往指定的村镇调研。发放问卷,走进农户家庭,与农户进行交流。五是整理所有调研资料,分析数据,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调研中遇到的社会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六是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PPT汇报,其他学生进行提问,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书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入农村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更深层地认识农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了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
2.5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农村社会学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涵盖课堂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方面。在对农村社会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也重新修正了课程评价体系,修改了评价标准,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在原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尤其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且实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缩小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改革平时成绩的构成(注重在实践环节的平时表现),增加实践技能(调查报告+小组答辩等)的考核,最后形成平时成绩30%,实践技能30%(实训报告+小组答辩等),期末考试40%的评价方式,使考核评价更为全面综合。
[DOI]10.13939/ki.zgsc.2016.24.268
2011年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意见指出高等教育改革要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坚持“整体设计、分类管理、重点建设、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原则。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式提升学生社会服务的技能,要求每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翻转课堂、强化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力。在这方面,我们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探讨项目化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和启发。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以实务性、操作性为取向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除了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应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为此,近几年来我们社会工作专业一直在探索和践行“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的项目化设计和实习的项目化。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当代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研究是很有限的,可以说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三化”,即本土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对项目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即使是对社会工作项目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实际项目入手,阐述项目的具体运作和管理实务,而缺乏对社会工作项目运作与管理的深度研究和发展模式的归纳,可以说存在相当大的研究缺口。
而在西方,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人类服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管理主义的挑战和管制,换而言之即专业主义与管理主义的争论。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针对社会工作的争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知识和技巧层面的争论;二是在权力和利益层面的争执。尽管专业主义和管理主义的争论看似激烈,其实也并非不可调和,那么在具体的实务中,什么才是支持着中国社会工作,从专业主义和管理主义的“碰撞”中走出来的现实途径呢?联系到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可以理出一条脉络轨迹,那就是社会工作项目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总是相生相伴的,[1]项目作为实务的单元,而机构作为管理的单元,两者的共同发展统一于项目化管理这一新的工作方法之上。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工作机构下的项目化运作就是一条解决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争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能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模式。
项目化教学模式已经在许多课程中得以运用,对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也比较多。但纵观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本文立足于项目化教学实践,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对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2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及其解决的问题
2.1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凯兹(Lilian G.Katz)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Sylvia C Chard)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2]具体来说,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带动教与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项目任务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程内容整合优化为一个个项目,通过完成项目和任务学习课程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都是以完成和评估项目任务为终点,本文认为项目化教学的终点绝不应停留在完成项目这一环节上,还应将继续向外延伸。“以项目报项目”是项目化教学的另一目的和试金石。简单来说,就是以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方案来申报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主题意识和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并通过申报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检验项目化教学的成果。
2.2 项目化教学所解决的问题
项目化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脱节、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不充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而提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项目化主要通过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解决教师的传统观念和教法的问题。“项目化”教学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借助一个个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拓展、在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
第二,解决教材问题。以“项目”来组织教材和教学,要求我们加强项目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部分教材的实用性与社会工作实践相脱节,缺乏系统性和对实践工作中案例的开发。项目化教学能够针对不同的项目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进行系统化运用,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锻炼,同时能够将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类似案例引入到课程中,对课程进行补充和整合。
第三,解决师资问题,由“学院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双师型”教师是对专业化教学、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和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采取边实验、边检测、边总结、边调整的方案,整体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第四,解决实训基地问题。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做到有场地、有器材,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应有足够的,使所有实训项目正常开展,这是“项目教学法”的物质基础。
第五,解决评价机制问题。变传统的以一张试卷定成绩,为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的评价机制。采用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创新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摆脱“一卷定音”的枷锁,真正找到学习和实践的乐趣,并通过学生的表现完善测评机制。
3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教学的实践
“项目教学法”引入了现代培训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课程项目化改造的过程中采用“双线制”训练方式。
3.1 建立四大课程模块
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社会工作实际工作内容和社会工作实务工作取向不同,我们在培养方案中将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根据这四个模块来确定项目,即技术取向模块、服务人群取向模块、问题或需求取向模块和社会工作综合实训模块。
3.1.1 技术取向模块
这一模块侧重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理念、价值与方法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技能与手法。具体分为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应用和社会网络分析七个方面。
3.1.2 服务人群取向模块
这一模块侧重于社会工作的服务人群面向,即社会弱势群体。分为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六个方面。
3.1.3 问题或需求取向模块
这一模块侧重于社会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处理民政事务方面的作用。分为失业救助、社区矫正、法律援助、计生服务、纠纷调解、危机干预、贫困救助、企业员工援助八个项目。
3.1.4 社会工作综合实训模块
该模块要求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包括: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少年管教所、青少年成长训练营、校内同辈群体辅导站、企业、医院等)开展活动。结合实习单位的工作要求,制定项目计划书,并在实习期间付诸实施,真正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要求。
3.2 项目化教学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课程实习,具体包括个案工作课程实习和小组工作课程实习;另一方面是在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实习。所有实习的基本流程都采取项目化的形式进行。
3.2.1 对学生进行分组
对于每一级学生,我们都会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学生证号码进行编码,然后利用抓阄或随机数表将学生按照5为一组,分到不同的小组中,然后在每一小组中再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出1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的整个项目活动。这样做:一是能够保证每个组中男女同学性别的平衡,同时也能保证不同宿舍的同学的平衡,避免了关系好的同学和一个宿舍的同学扎堆的情况;二是之所以将5人分为一组,有利于发挥每个同学的作用,也便于监督与合作;三是现在的很多项目申报时对团队人数都有明确的规定,即要求团队人数不能多于5人,如南风窗、调研山东、中国青年行、益暖中华等项目;四是从现有实习单位的接收能力和实习效果来看,5个人为一组是较有效率的一种组合。
3.2.2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项目,以此为过程考核的重要指标
在项目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到实习任务的完成与验收,我们都采用项目化的方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论证、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总结报告,并积极申报各类项目。
(1)课堂教学以项目的过程实践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为例,本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成绩考核以项目考核为主,采取3-3-4制。具体分为三点。
第一,平时实践占总成绩的30%。整个实践分为五个环节。实践课之一:选择社会调查课题实践。具体内容:学生分组;选题指导;确定选题。实践课之二:抽样实践。具体内容:确定抽样框;确定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实践课之三:测量实践。具体内容:确定变量;概念操作化;确定研究维度、发展研究指标。实践课之四:问卷设计实践,具体内容:问卷设计雏形;问卷设计自行讨论;问卷设计指导;问卷设计成形。实践课之五:资料处理与分析实践。具体内容:整理审核;编写编码手册;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每个环节结束后学生都要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的作业提交到网络平台,五个环节作为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
第二,期中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中举行社会调查综合演习,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成问卷设计组、抽样设计组、测量操作组、问卷管理组、实地调查组、问卷数据管理组等几个小组,要求学生在演习中扮演参与调查者的角色、调查组织者角色等角色。通过演习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理论储备提升为实践能力;将学生零散、分割的实践技能整合为系统化、流程化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个体间的合作能力与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行动能力;培养现代分工合作制下的职业适应能力。占总成绩的30%;
第三,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40%。
(2)校内外实践以项目计划书为考核标准
校内实验室的课程实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社会工作的理论、理念和方法,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分别采取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手法设计项目计划书。已进行的实习项目主要有:大学生健康养生、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交往情况、“我是谁”“友谊地久天长”、大学生职业规划、饮食文化等。
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要求学生根据所进入的不同实习环境、场景在与实习基地充分交流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出针对不同人群的项目计划书。例如:针对山东淄博高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普遍存在的压力过大问题,我们设计了“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疏导”项目;针对华侨城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孩子存在的无人陪伴等问题,我们设计了“向日葵青少年成长坊”和“新市民子女城市融入与适应的彩虹桥项目”;在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办事处辛东社区,开展了“移网情深、放飞梦想――社区青少年网瘾矫治计划”和“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机构的服务需求调查”;在淄博市福利院开展了“老人需求情况的个案访谈”和“快乐老人:关爱老人,从陪伴做起”等项目。
3.3 分段、多元、校内外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采用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能力考核贯穿教学始终。以对完成项目的过程考核为主的方式,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工作态度、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公开、公正、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
真正打破以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考核方式,按项目进程采取量化与定性、校外与校内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第一,采取量化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第二,考核内容包括:任务书完成情况;小组中成员的工作态度、协调沟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督导共同参与考核。
3.4 以项目化成果申报其他社会调研活动
“以项目报项目”是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成果展示和检验的重要途径。在项目化教学和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已能掌握项目申报、筹备、实施和总结与展示的能力,这就为申报其他社会调研项目做好了准备,同时也提高了申报的成功率。在社会工作项目化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以项目报项目”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青年中国行”“调研山东”“挑战杯”“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康师傅创新挑战赛”“好丽友”“大学生公益梦想实践大赛”等大型调研活动中成功突围,并获得了较好的名次。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证明社会工作项目化和过程化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和项目化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在其他兄弟院校中有着一定的推广意义。
4 结 论
项目化的实践和实习模式能够保证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完整和层次的深入,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能力本位”真正落实到实处;能够把学生与案主、学校与社工机构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两者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项目的能力、调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使其更早地接触、投入到专业社会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王瑞鸿.社会工作项目精选[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