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5: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园林实践过程及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构建效果。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独立系统性原则
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进一步突破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强化实践教学特殊性,以毕业生职业技术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注意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与遗漏,使其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二)实践应用性原则
高职专业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强调学生的与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应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合理设计各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及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市场适应性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密切关注社会经济与园林行业发展动态,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对毕业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的要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体系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要注意保持其对于市场需求的灵活适应性。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实践教学目标
目前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中小型园林绿地、街道景观的规划设计人员、工程设计人员。(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及工程监理人员。(3)苗圃及花木公司的生产、管理及营销人员。(4)其它相关岗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1)职业技术能力:中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能力;工程设计及工程预算能力;现场施工及管理能力;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及养护管理能力;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能力。(2)职业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
1.高职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成分:课程实验与综合实训。
课程实验是依据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以理论教学为先导,以课堂实验为中心,系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1]形式为课间实验与课程实习。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植物认知、苗圃与林木养护、花卉生产、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计算机应用、测量学、绿地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综合实训是在相关课程理论、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诸多单项技能进行综合、系统的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工作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以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参观、生产实习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绿地方案设计、园林绿地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
2.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将有关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关键能力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课程实验及综合实训环节中。课程实验部分以测量学为例,根据其在后续课程学习及专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将实验教学内容确定为: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普通水准测量、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水平角观测、直线丈量与直线定向、地形图测绘、地形图阅读与应用、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位置测设等内容。综合实训则要彻底打破学科界限,根据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教学内容。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为例,可选择本地常见的一种或几种园林植物,根据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安排采种、翻地、播种、育苗、栽培、养护等相关教学内容。
(三)实践教学方法
1.模块教学法。
实践教学活动接受三级模块课程要求。具体而言,一级能力模块与二级能力模块如图所示。一级能力模块决定发展方向,二级能力模块与职业岗位群相对应。三级能力模块课程下属于二级能力模块,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参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考核大纲制定相应模块内容。如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几个三级能力模块课程:分项工程做法,解读设计、概预算等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基本方法,常用园林机具的使用、保养及故障排除。三级能力模块显示具体的单项技能,落实到相应的课程实验实习中。学生根据市场需求、自身的能力、兴趣选学一个一级能力模块中的所有课程,再选学其它一级能力课程模块中的部分二、三级模块课程,并积极完成各门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任务。
2.现场教学法。
在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到公园绿地实地调查与测量,结合具体的设计景点,讲解有关设计理论、技巧与手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思考、体会;在有关施工管理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亲临施工现场,以丰富学生对园林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现场调度、测量放线、管线布置等的直观认识;在园林植物认知、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温室大棚、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实物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活动被安排到园林绿地、施工现场及温室大棚,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能有效丰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以其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在高职园林专业很多实践教学中得到应用。比如:测量学中高程测量工作方法、水平角观测工作方法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视频资料,通过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有关测量工作的具体、规范、完整的工作方法、工作过程及应用环境;又如,在方案设计的草图阶段,配合幻灯片、投影等,由学生本人介绍设计理念、方案构思,展开讨论、评价草图,[2]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设计能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沟通能力水平、协调能力水平。
4.项目教学法。
实践教学活动密切结合工作情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精心设计实验项目,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提高。[3]比如在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参加修改过的实际工程项目,这些项目任务通常要求学生完成现场勘察、基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方案设计、文本制作等整个工作过程,解决工程实践中常遇到的典型问题。
(四)实践教学的考评
1.课程实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实验理论、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撰写实验报告能力及工作表现等几个方面。教师根据各项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理论、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能力、撰写实验报告能力的评价方式是实验报告、笔试或面试;操作能力的评价方式是口试、笔试和实际操作;工作表现的评价方式是过程考核,包括实的过程评价与教师的过程评价。
2.综合实训评价。
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搜集资料、开阔视野,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进行独立思考,应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开发创新能力。比如在植物栽培养护类实训评价中,学生接受笔试、口试或实际操作等形式的相应知识点掌握结果的评价,同时接受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吃苦耐劳、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个性品质发展的过程评价。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效果
(一)建立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3个一级能力模块、12个二级能力模块,并以国家或地方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岗位技能考核大纲及相应的岗位工作需求设立了三级能力模块及相应的单项技能,使高职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更加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与要求。
(二)改善了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通过教学改革与研讨,学院领导及教师对实践教学在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并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借助校园绿化的契机,与学院科研项目相结合,引进适合在唐山、秦皇岛地区种植的彩色树种,丰富校园内园林植物的种类;对校园内各类植物全部制作了标牌,明示其名称、产地及生态习性等相关信息;成立了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室,面向社会承揽园林规划设计项目;密切与秦皇岛郑和恒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园林企业的联系,广泛了解就业信息及行业发展动态;建立健全的校内园林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为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提升了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通过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河北科技师院2008届园林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0%以上,且在本地某些知名园林企业诸如秦皇岛郑和恒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宏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争取到实习、就业的机会,毕业生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振湘,李友华.农业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0):39-42.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园林专业的核心岗位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是技校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从园林、绿化的角度侧重于园林空间设计中常用的花卉种类识别、栽培养护要点、观赏特性及应用设计方式,为园林植物设计、施工、养护奠定基础。但是,技校园林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偏离岗位能力目标、内容结构重学科体系等问题,教材不仅内容陈旧,而且常涵盖了多个边缘学科的教学内容,内容多而庞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强,教学方法僵化,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对知识广度、深度和技能的需要,严重偏离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教学内容的结构重学科体系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点多,重点不明确,内容不精。由于课程体系缺少统一建设,一些内容和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相关植物学课程重复严重,且由于园林专业的学生相对园艺专业的学生,植物学、土壤学、栽培设施等基础知识薄弱,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将无法很好地接受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改革课程教学时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学习情境和实践项目中,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内涵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内容选择应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标准,一方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教学过程遵循实践在前,理论在后;行动在前,知识在后的原则,注重可行动性,注重过程的完整性、合作性,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基于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重新序化。通过解决接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案例或项目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注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落实具体的工作任务,确定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进行岗位和人才需求调研,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
二、教学改革内容与实施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园林行业对花卉知识的需求和园林行业人才规模的需求为基本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对园林行业及花卉企业的调研,针对园林设计专业岗位能力需求以设计和养护管理为主的情况,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技能培养在应知、应会的基础上重设计和养护,轻生产。同时,依照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和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对不常见、不适应本地气候的花卉内容进行删减,重点讲解适宜本地气候的园林花卉品种,并针对园林花卉行业发展更新较快的特点,增加在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多的新品种及国际园林花卉的发展趋势等知识,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教学内容组织上依据园林景观花卉设计、应用、养护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情境,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在依据花卉的生物学特性编排的顺序,针对园林花卉造景的应用和花卉生长的季节性特点,将理论知识贯穿在具体学习情境和项目中,项目设计遵从实践到理论实践先于理论实践多于理论的原则。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根据园林专业学生植物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内容组织上主要按照应用养护生产,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园林花卉,提高学习兴趣。其中生产环节以计划制订为载体,技能上重管理,知识上重花期调控,便于学生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能够熟悉市场供应情况,熟练地进行植物配置。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首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如在花坛设计项目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到园林露地实地考察各种花坛案例,并现场讲解和识别常用的花坛花卉品种及其生态习性,继而介绍适合于花坛造景的花卉的特征和共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和花坛花卉的新优品种,并形成报告或PPT课件,将学习成果与班级同学共享。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既掌握了理论(花卉种类及习性),又得到了实践(花坛设计方案)训练,且培养了综合能力。其次,在实践环节中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废除单项验证性实验,走出实验室,将课堂迁移到园林绿地、施工现场、生产基地等工作现场,变单纯的理论学习、验证性学习为理论学习与经验学习相结合。如在园林景观花卉养护管理学习项目中,将教学内容与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工作任务相结合,学生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学习任务,针对工作任务制定方案并汇报,教师针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修改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完善方案,最后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能力培养目标,考核采取由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项目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查3种考核办法,其成绩分别占40%、40%、20%。项目考核,根据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对技能操作过程和结果当场评分;期末考核,可采用理论试卷考试、课题综述、案例分析以及技能操作考核等方式进行。平时考查主要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出勤与纪律情况、学生努力程度、平时作业与实训态度等情况。考核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以考!促学!,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而不是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目的,应将能力培养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去自我约束,认真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从而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高职《园林植物》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园林用途等,培养学生对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和应用能力,是开展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植物育苗及栽培养护等工作的基础,同时为考取花卉工、绿化工、景观设计员等职业资格考试服务。因此,学生能否扎实地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园林专业工作。如何对园林植物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和培养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已迫在眉睫。本文拟通过对园林植物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议,以期为今后园林植物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1《园林植物》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落后,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园林植物》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更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再者部分实践教学,由于受时间、地域、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能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部分教师及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甚至认为此环节可有可无,只要应付规定的课时就可以,因此实践教学走过场,教学效果一般。
1.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不少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即教师一味地讲解和灌输,学生被动地听、记、背,师生间缺乏互动,易使多数学生养成“不观察、不分析、不归纳”的不良学习习惯,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对知识的掌握也就大打折扣。
1.3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全国各地由国内外引种或自主栽培的园林植物新品种数量激增,园林植物的快速更新,是对园林植物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挑战,只有不断地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但是,目前不少高校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偏慢,跟不上园林植物新品种的更新速度,这不但会影响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校内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待加强。校内实训室的设备和条件还有待改善,存在投入资金少,设备陈旧、落后,实训室管理落后等现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模小,校外实践基地大多是私人企业,有些单位觉得作为企业没有义务培养学生,还要保证学生安全,所以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技能培训、业务提高存在漠不关心的现象。
1.5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不合理。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是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依此评定成绩。然而,单从实践报告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园林植物识别和应用的掌握程度。此考核方式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参与实践动手的积极性不高,这不仅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而且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
2.1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听取往届毕业生的反馈建议,让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也懂得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标本等获得所需信息,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植物鉴别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2成立园林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生长周期长、季相变化明显,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种园林植物的特点及园林应用,不能仅靠有限的实践教学,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尤为重要,应开展园林植物实践活动。例如:可通过建立园林协会,组织园林植物识别比赛、植物摄影比赛等,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及周围的景点认识新植物,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在园林中的应用,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增强专业技能。同时也可开展网上论坛,促进交流。
2.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由于现有的教材更新速度慢,课本上的内容难以满足园林绿化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或强化了在园林绿化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植物,如:在教学中强化了金叶女贞、金叶槐等一批彩叶树种,在花卉学教学中增加了室内观叶植物等,并将其作为重点讲述。另一方面,对各门专业课的重叠部分,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都相应做了调整或删减,使实践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4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及配套设施。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大类,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校内实践基地可建设大型连栋温室,相应的配套设备要完善,植物种类要多。同时,可考虑让学生参与校园的绿化建设,既绿化美化了校园,又可以使学生在课余休闲时,从中识别和了解这些园林植物的习性及特点,能充分利用校园内资源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可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
2.5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为此,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在园林植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较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每位学生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组成比例6:4。平时成绩包括实践态度(20% )、实践过程的学习与操作(40%)和实践报告(40%),平时单个实践累积记分,每个实践按一定的权重计分,最后累加。期末成绩包括笔试(50%)和技能考核(50%),笔试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实践中的问题等。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实物的识别能力(包括植物的部分及整体的识别及常见的园林应用等)。
2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体系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园林工程技术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植物生态学、气象学、园林建筑、园林绘画、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植物育种学等.从上述所列课程不难发现,目前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较为传统,虽然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是从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社会的需求来看,这些课程的设置以较为基础的园林植物栽培和简单的园林设计为主,理论性特别强而且重合率较大,与岗位需求对接不是很顺畅,这样就难以满足当前的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另外,在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中专业课与文化课、实践课等都是进行分段排列的,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而且缺乏沟通,并未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
2.2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是非常传统的,主要是灌输型的,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老师利用幻灯片的形式把知识一五一十地讲给学生,虽然这样能够将课程知识较为系统地讲授给学生,但是学生主要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而且这种枯燥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如今的园林行业需要应用型的人才,需要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但上述这种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与实际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园林工艺人才.
2.3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践课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学校以实践条件不允许为理由,比如:因设备数量质量问题、校内外实践场所不充足等压缩实践学习时间,只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这说明如今学校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即: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在职业发展中的能力就会有所欠缺,不能迅速适应工作.
3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方案设计
针对高职院校中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规划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将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
3.1完善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的重点是整合课程,具体的方案设计是:第一,就课程内容的设置来说,首先对学生做一个关于所学课程内容以及课程重复度的调查;其次,将调查的重复或者类似的课程做一个书目的整理;最后,将重复或者类似的课程进行整合,整合的原则要遵循减少基础课的重复度以及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比如,将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课程进行整合,合并成植物与植物生理学,除了保留部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有用的基础知识外,不再详细地介绍植物生理方面的知识.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实践性人才而非研究性人才,没有必要深入研究植物的一些特性.第二,就课程开设的时间来说,首先,要对各个课程之间逻辑上的联系梳理清楚;其次,根据梳理的逻辑关系再结合课程的时间安排科学地确定每个学期应该学习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要遵循递进的原则.比如,在制定专业的设计课程中,先学习制图、再学习初步的设计,最后学习整体的园林规划,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很清楚地把握各个学科之间的逻辑思维.
3.2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如今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还延续着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未能注意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具体的设计方案,依次在以下2个方面进行:首先,方案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将传统的老师讲述、实际案例教学、实地操作教学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们通过实地操作与实际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方案设计的内容是:第一,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老师创新多种课程呈现方式,比如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的讲解内容;第二,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加入案例分析的内容;第三,在课堂学习之余要抽出适当的时间到企业中进行实地实习.
3.3加强教学实践的设计方案
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校的培养工作与高职院校中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相背离.这就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具体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围绕将教学实践与传统的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一目标展开.具体的方案设计应该是:首先,需要做的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比例以及上课的时间安排;其次,需要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让学生能够找到企业去进行实地操作;最后,需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反馈与考核.以上是对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方案设计的整体框架式的理论分析,下面就对每一部分的方案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而使得方案的设计能够得到切实的实施.
4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方案实施
4.1适应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
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应按照园林工程技术的岗位核心能力需求,做到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工程、职业标准的紧密对接,突出“教学做”的一体化,编辑与本地园林行业生产相适应的系列教材,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4.1.1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分析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以此作为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突出“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课程教学任务,重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在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并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如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气象等课程整合为“植物生长与环境”,将园林制图与园林CAD整合成“园林工程制图”等,使相关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同时开设市场营销、企业经济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就业的范围.
4.2.2教材建设
根据课程改革目标,组织编写园林花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制图、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一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适应园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要求.
4.2.3教学内容
将园林植物生产管理和种植设计与施工过程,融入行业相关标准,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与职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同职业资格培训考核内容专业相结合,同时采用操作过程考核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判定课程成绩.
4.2.4教学方法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具体包括立体化教学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案例教学法、现场体验式教学法、互动教学等等.采取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兴趣小组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生产实习相结合、顶岗实习与职业岗位相结合等方式,真正做到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4.2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校企共建、引企入校、校办企业等多种形式,深化学校与企业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中心,实现教学、培训、生产、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功能,努力搭建起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教学平台.
4.2.1校企合作办学
为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以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与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此,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教学设计、开发教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与承担教科研项目,同时,可以采取学校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等措施.
4.2.2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
为了锻炼学生职业综合技能、帮助其体验企业工作环境以及熟悉园林施工流程,可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根据园林工程施工的阶段性、工程项目的变动性等特点,结合企业工程施工任务,安排二三年级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跟踪和考核.对于三年级学生,更要做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者的有机结合.
4.3专兼结合,建设和完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共建项目的实施,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打造“专家级”师资队伍,树立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的行业影响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和创新创业培训,建设一支德技双馨的专业师资队伍.
4.3.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
通过赴相关高校进修、国内访问学者、与企业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途径,培养具备园林植物生产、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理能力,熟悉园林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能够指导本专业整体建设规划的专业带头人.通过专业课程进修、赴国外进修、到企业蹲点、主持科研项目等途径,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强、基础知识扎实、善于组织控制教学过程、起示范表率作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专业骨干教师.
4.3.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除了培养全职老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从园林企业或者校外实习基地聘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学生的第二导师,从而让他们有效地指导校内外基地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配套地建立起一套兼职教师培训、管理和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