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5: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对职业理想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基础护理工作即反映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同时也反映医院的护理水平,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尤其是新形势下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频发,护患双方的价值观、需求观都在发生变化,基础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影响基础护理工作的主客观因素很多,虽然存在着各医院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等客观原因,但主观因素在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解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的现状,正确评价护士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笔者于2010年1月至4月对本院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院23个病区的200名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其中,中专及以下学历39名,占19.5%;大专学历95名,占47.5%;本科及以上学历66名,占33%。初级职称94名,占47%;中级职称87名,占43.5%;高级职称19名,占9.5%。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不记名填写方式,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根据预检结果进行修订,问卷共分3部分:(1)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历和职称。(2)护理人员对所从事的护理职业认识的专项调查内容8项: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所从事的护理职业的认识是有差别的,其专项调查内容包括:①护士是满足患者需要的人;②护士应是人类健康的使者;③护士应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④护理职业是可以向社会做出贡献的工作;⑤护理职业是关于健康全方位进行援助的专门职业;⑥护理职业是帮助人的工作;⑦作为护士关怀体谅他人是必要的;⑧护士要负责设备、物品的保护和管理。(3)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质量认识的专项调查内容8项,由被调查护士按提供的选项进行选择,均为单项选择。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有差别的,其专项调查内容包括:①对脑梗死患者要注意把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②危重患者要按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③做好患者的晨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④住院患者要做好三短六洁及生活护理,⑤为危重患者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及并发症。⑥患者鼻饲后的所有物品应每日进行消毒。⑦为患者床上洗头时要注意室温和水温的调整,防止患者着凉。⑧做好尸体料理,保持尸体的良好位置,清洁干净,无液体外流。
2 调查结果
2.1 护理职业认识 在8项调查内容中,正是这样认为的:初级职称占5.32%,中级职称占81.61%,高级职称占42.10%,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71.79%,大专学历占85.2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6.36%。见表1。
表1 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认识态度例(%)
项目正是这样基本是这样都不是基本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
职称
初级(n=94)52(55.32)34(36.17)1(1.06)6(6.39)1(1.06)
中级(n=87)71(81.61)12(13.79)2(2.30)2(2.29)0(0.00)
高级(n=19)8(42.10)7(36.84)0(0.00)3(15.79)1(5.27)
合计(n=200)131(65.50)53(26.50)3(1.50)11(5.50)2(1.00)
学历正是这样基本是这样都不是基本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
中专及以下(n=39)20(51.28)15(38.46)2(5.12)1(2.57)1(2.57)
大专(n=95)81(85.26)8(8.42)3(3.16)3(3.16)0(0.00)
本科及以上(n=66)57(86.36)5(7.58)2(3.03)2(3.03)0(0.00)
合计(n=200)158(79.00)28(14.00)7(3.50)6(3.00)3(1.50)
2.2 基础护理质量认识 在8个专项调查内容中,完全是这样认为的初级职称占55.31%,中级职称占81.60%,高级职称占42.10%,中专及以下学历占71.79%,大专学历占87.3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8.48%。见表2。
表2 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质量认识态度例(%)
项目正是这样基本是这样都不是基本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
职称
初级(n=94)52(55.31)34(36.17)1(1.06)6(6.38)1(1.06)
中级(n=87)71(81.60)12(13.79)2(2.29)2(2.29)0(0.00)
高级(n=19)8(42.10)7(36.84)0(0.00)3(15.78)1(5.26)
合计(n=200)131(65.50)53(26.50)3(1.50)11(5.50)2(1.00)
学历 正是这样基本是这样都不是基本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
中专及以下(n=39)28(71.79)6(15.38)0(0.00)1(2.56)4(10.26)
大专(n=95) 83(87.36)5(5.26)1(1.05)3(3.15)3(3.15)
本科及以上(n=66)32(48.48)26(39.39)0(0.00)5(7.57)3(4.54)
合计(n=200)136(68.00)37(56.06)1(0.50)9(4.50)10(5.00)
3 讨论
基础护理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全过程需要都离不开基础护理服务,尤其是近年来护患双方的价值观、需求观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但随着市场经济浪潮不断地向医院涌入,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长期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且护理工作经常是超负荷运转,而护士的劳动价值体现,常和付出是相对不平衡的,从而造成护士身心疲惫[1],特别是高学历的护理人员,随着学历的增高对自身的价值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每天重复为患者翻身拍背等劳动,认为所学的知识无以致用,造成有些护理人员心理失衡,专业思想不牢固,对自己所从事的护理职业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基础护理质量下降。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认识以及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认识态度是不同的,通过此次调查发现高学历、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认识程度是高的,但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是低的,大专学历、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认识以及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认识程度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比较高的。中专学历、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认识的程度都是偏低的,分析认为:
3.1 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相比低职称、低学历的护士,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知识基础深厚,发展潜能大、思考问题灵活,理论知识扎实,思想成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程度高,并且具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当她们面对理想与现实间的反差,进取心受到挫折,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她们认为自己职称高、学历高理所应当承担一些技术含量、知识含量高的工作,如:进入管理阶层、带教、教学、科研等工作,但对于患者的生活护理,如为患者翻身、拍背、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工作应该由学历低、职称低的护理人员去做,这是本次调查中出现的高学历、高职称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基础护理质量认识态度不同的原因所在。
3.2 在调查中,大专学历,中级职称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认识态度都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比较高的,分析认为:这些护士群体是整个护理队伍中的中间力量,综合能力强,她们不仅在家庭、在工作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群体职业素质、业务素质、沟通能力、都是比较高的,因此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个重要群体,使她们在护理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和影响不同层次的广大护理人员,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帮助患者的良好气氛。
3.3 在调查中发现低学历、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认识态度是比较低的,分析认为:其特点是普遍较为年轻,家庭环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和敬业精神,专业思想不稳定,不思进取,惰性严重,总想寻求待遇好,更轻松的工作,主动为患者的服务意识差,更不愿意去做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认为基础护理可以由家属陪人负责,由于受教育层次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使她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是此次调查中低学历、低职称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基础护理质量认识态度偏低的原因所在基础护理是一门严谨而又充满着仁爱的工作,我们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护士由简单的完成任务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2],教育广大护理人员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讲索取,自尊、自爱,使学历潜能真正转化为能力,用实际行动去赢得社会的尊重,患者的赞许、同行的承认。
(一)通过扩大成本和费用以降低纳税所得。一是人为提高购货成本或接受劳务成本,即企业或单位在采购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时,采取价上加价的方式进行交易,供货方则对收到的加价收入在扣除规定的税费和收取一定的费用后,以账外形式现金返还购货方,双方人为地加大购货企业或劳务接受企业的成本费用,从而起到减轻税负的效果。由于该种情况的购货双方往往是长期合作的老客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二是以小额费用换取无交易票据,不惜以支付一定费用或营业税费等方式,取得代开票据,作税前成本列支,降低纳税所得额。三是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想为职工发放奖金、增发补贴,又想少缴或不缴企业所得税,就要求职工以税务规定允许税前抵扣的正式票据报销(如会议住宿票据等)方式取代现金发放形式。四是人为调节摊销或折旧费用,即对一些税务上无明确上限规定的可摊销费用,如报刊订阅费、书报费、学习培训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采取非常规的会计处理方式,如职工个人订阅报刊以企业名义征订,个人购书报予以报销,个人学习培训费用企业报销,对应分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进行一次摊销,对本应直线法折旧的固定资产采用了加速折旧或人为缩短折旧年限等手段,以提前或增大纳税期成本或费用。五是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调节,在子公司之间或子母公司之间调节收入费用、转移利润,这种调节往往是在无真实的交易中进行。六是以向职工个人借款名义变相提高财务费用,增加职工收入,变相调节工资薪金计税标准,并通过财务费用的税前抵扣以调减利润,调减纳税所得。
(二)通过延迟收入确认以推迟纳税,取得无成本资金和机会收益。这种现象在合同履行期或产品(劳务)供应期较长的行业或企业较为普遍,大量的未确认收入列在预收账款科目或其他应付款科目中,以获得免费资金及机会收益。
(三)通过提早确认收入或推迟成本核算,以赶上或利用减免税期。部分在按照国家税务规定享有减免税期间的企业,却将国家给予的优惠当作调节税务的大好机会,利用减免税的便利来调节收入或成本。如将未能确认的非免税期的收入提前到免税期予以确认,但同时又不进行成本的配比;或者实际应在免税期内列支的成本或费用推迟到非免税期内,以降低非免税期的纳税所得。这种现象,在税收减免期限行将结束的期间表现尤为突出。
二、辨证认识企业税务失信的主要成因
企业会计或税务诚信建设所暴露的问题,大多数专家或文章认为是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和做假账。当然,企业主观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过多,而对会计信息调整是会计或税务信息失真的根源,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其实本身也想规范会计信息行为,但由于过重的负担和国家政策自身存在的某些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企业调整会计与税务信息的理由。所以,对这一问题应当辨证对待,客观分析,抓住源头,以利对症下药。
(一)过度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是企业税务失信的主观原因。偷税漏税,以及虚开、偷开、私开或代开发票,随意调整经营收入或成本费用等税务失信行为,无论有千种理由,但经营者主观上对税收法制意识淡漠,对企业局部利益过度追求,对社会责任的忽视,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欠规范或监督机制欠健全等,是造成税务失信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政府各公共部门在纳税环节缺乏协调,使税务失信行为有机可乘。纳税环节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由于涉及各自的既得利益或潜在利益,目前在纳税环节未能形成完全合力,相互间的公共社会信息也因此而仍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如对企业的超范围经营或经营者经营资格的变化,工商部门未能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供有关信息;纳税人是否如实反映收入,足额计税,金融部门未能及时、完整地向税务部门提供纳税人现金流量状况。这样,一方面为税务征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审核带来了较大难度和依据不足;另一方面也为纳税人偷逃税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票据开具和管理上的不规范,使企业税务失信具有操作空间。事实上,许多企业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无交易票据、小额交易大额票据、以及为避开税前扣除有限额的项目而取得与交易项目内容完全不符的票据,甚至是假票据。这显然给企业进行税收舞弊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客观环境。
(四)国家相关政策的不配套或滞后,企业税务负担过重,也为企业税务调整提供了借口。其一,企业职工计税工资标准过低,与全面实现小康水平要求不相适应。目前企业职工个人全年9600元计税工资薪金标准及20%的上浮幅度,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一是我国已实现小康水平,人均收入已向3000美元的目标跨进,全年9600元的扣除基数显然太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二是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20%的上浮幅度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相适应;三是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中介服务机构等行业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人员工资占总的成本费用比例较高,仍按统一的计税工资标准执行,无法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别,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压力。其二,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不稳定性,也让企业无所适从。我国目前的体系政策的随意性较大,存在鞭打快牛的成份。例如,一般企业职工在每年11月、12月是全年收入相对最高的两个月,一般年度奖励都在这两个月中兑现,但有的地方政府推出以这两个月的收入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收入水平,并以此为依据作为企业年度养老保险金上缴清算基数,似欠合理。又如养老金社会统筹,它是企业和个人给自己晚年的一种事先“积蓄”,实际上是一种期权劳动的成果,也应兼顾公平和效率,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不宜完全一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经营效率较高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积极性。其三,过重的税费负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税务信用。年度9600元人民币的计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规定按职工年工资薪金22%计纳的基本养老金、6%的医疗保险、8%~10%的住房公积,对企业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个企业若按职工年人均工资薪金2万元水平计算,则对该职工的负担至少包括:养老金4400元、医疗保险1200元、住房公积金1600~2000元、调增应纳企业所得税3912.48元(包括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的超标准部分调增应纳企业所得税),即未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及相关附加税费的最低负担额是11112.48元,占工资薪金额的55.56%.且随着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企业工资薪金负担率也会随之上升。如此之高的企业高负担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对成本费用进行人为调控。
三、治理税务失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税务知识的宣传,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一方面,积极宣传和弘扬诚信纳税的优良风气,努力倡导“守信者光荣、失信者可耻”的诚信自觉纳税社会风尚,对诚实守信企业和经营者给予表彰或奖励,给予享受一定期内税务或工商的免年检、年审等鼓励性待遇,以弘扬正气。另一方面,强化税收法制的宣传与教育机制,除目前定期对纳税企业的办税人员的专项培训外,必须加大对企业主要经营者的税收法律法规培训,加强税务检查与监督,加大对税务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可采用诸如媒体曝光、吊销税务登记、吊销工商执照、冻结银行账户等手段与措施,对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和惩罚,以提高失信行为成本,甚至不惜让失信者倾家荡产。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想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就离不开优秀的人才,离不开良好的人事管理,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的素质,思想动态都与企业的生存有着密切联系的关系。因此,我们企业管理人员要做好人也就是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之中,从而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有着紧密的关系,首先:因为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是职称评定,各种评优、还是职务的晋升、工资的晋升,都涉及到个人的利益,都是敏感的热点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的企业人事管理干部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扎实认真的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其次、企业人事管理干部只有对基层的员工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内心世界,洞察他们的个性,才能因人而异选择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思政工作对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作用
1、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将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可以说,新形势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竞争与挑战并存的环境。面临着复杂的环境,企业在人事工作上就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人事管理制度,从而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大环境。首先,在建立新的人事管理制度这一层面上来看,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构建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基础,在企业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统一的合力,这样在建立新型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时候才能够有章可依,建立出符合企业内部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协调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可见,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同时,在推进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时候,更加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任何一个制度,当具体落实的时候,就会涉及到个人身上,只有将人的工作做好,才会促进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在实行的时候更加顺利。
2、企业的工资管理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
在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工资薪酬管理作为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员工与企业直接接触的部分。在这一环节中,处理不好工资薪酬管理工作,将直接损害到企业员工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目前,有许多企业都在通过效益工资来促进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企业服务的热情,但是,如果效益工资实行的效果不好,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同时,受我国企业中传统思想的禁锢,企业工作人员在思想根源上总是存在着一种“干多干少都一样”的观念,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企业绩效工资制的实行,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员工思想深处解放这一传统观念,将绩效工作落实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帮助员工转变思想观念,保证绩效工资制度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我们集团公司就有很鲜明的例子。2007年以前,我们公司执行的是旧的工资薪酬,2007年新入职的员工,我们采用了一套新的工资薪酬制度,员工新入职时的工资有点低,但经过考核定岗后,新员工晋升的工资幅度比老员工的大,且更能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学历有不同的薪酬。但新员工不理解,感觉公司对他们有歧视,情绪上有抵触,有些大学生甚至选择辞职。人事部门的管理人员通过开座谈会收集意见表现等形式,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需求,倾听员工特别是大学生的想法、意见,认真仔细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对实施细则进行了更人性化的修改,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工作,员工的思想稳定了。2012年以后,新入职的大学生都能安心在公司工作。职工队伍稳定,基本上员工没有辞职。
3、加强企业人事管理的凝聚力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
企业员工之间团结一致、共同进步是企业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所期望达到的一个效果,这种团结一致在企业内部可以说直接表现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最关键的就是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教育,使企业员工在思想上得到统一。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我国企业中汇聚了许多新型的人才,他们的思想会有些不同,甚至是会产生脱离群体的现象,在我们集团公司,有个别大学生思想比较偏激,主要表现为特立独行,唯我独尊。针对这样的一群员工,我们人事管理干部对他们进行很多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慢慢融入到企业中。对于企业内部一些思想偏激的员工来说,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促进企业员工在思想上达到统一,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从目前来看,在我国一些大型企业中,他们相对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上比较高,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相对比较完善。而在一些中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忽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4、企业人事管理的公平性原则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
公平性原则是企业人事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只有坚持企业人事管理公平性才能够促进企业人事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人事管理所涉及到的工作对象以“人”为主,同时,企业人事管理的实施者也是“人”,那么,只要是人,他在工作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人事管理的公平原则。故此,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就会促进企业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具备一定的道德基础,减少公平性原则的阻碍点,有了公平性的推动企业人事管理真正的实现公平性。没有坚持公平性的话,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中,处罚奖励制度不一,难以服众,员工自然就认为规章制度可有可无,企业规章制度就无法执行下去。有了公平性的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可以得到真正的执行。
结束语
在企业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是企业进步的源泉。在企业人事管理中,更加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从而使企业人事管理在制度、方针、政策、手段乃至目标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促进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现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能,而且拥有计算机技能也是进行科学分析与工作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经济师,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新优势。因此,人力资源经济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摒弃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接受新事物,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二、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现如今的企业已经被信息化全面渗透了,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额更高的收益,而且也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条件下能够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更能得到充分的运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信息化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更便捷,减少了纸张的使用,提高了效率,还实现了环保。
(二)信息化方便沟通和交流
信息化技术方便了人们间的沟通,改变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使得时间与空间界限的影响变小,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工作交流以及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方式改变,并更加便利,与外界联系也更顺畅。而且,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更高后,可以省去更多的中间环节,可以减少企业员工,使企业更加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开支。
(三)信息化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员组织结构与机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部门里面的各种人才不断得到补充,使得企业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有助于企业增添年轻血液,更加年轻态,充满活力。在这种状态下的企业会使内部竞争变得更激烈,使企业更加优胜劣汰,选择更加适合现代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迫使其老员工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否则就会面临淘汰。在信息化的模式下,挑选员工时更加要注意他的专业素质与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够更加有活力,立于不败之地。
(四)信息化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作为一个共同进步与学习的整体,必须为员工提供,根据员工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不同种类的培训,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不断提供先进的技术与方法让员工进行吸收,让员工的定期培训成为定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扩散,使得信息的传播也变得更加方便。相比较于从前那种要学习一种新的理念与技术,需要将员工召集在一起,信息化下的企业培训就显得尤为便利,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也传播了更多的知识,还不耽误手头上的现有工作,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这种信息化的培训模式现在已经在各个行业间广泛应用,并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三、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思考
(一)全面培养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经济师,这类职业是需要很高的全面素质,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不落伍,提高自己的个人技能,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对于各种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类员工也必须接受新的挑战。人力资源经济师的专业技术技能也与以前大有不同,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涌入这个行业,让人力资源经济师的压力也不断变大。所以,要想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就必须主动、积极的接受这些新的技术与理念,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经济师更要从心里上去接受这种转变,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信息化的冲击,如果自己接受的很顺利,就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使其拥有更好的选择权,获取更高的收益。信息化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经济师,在掌握现代技术的条件下,也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更加优质的分析,使企业在决策上更加契合市场,更加迎合市场的需求,创造出更高的收益。
(二)企业单位提高重视程度
企业单位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良好的高素质,高技术的员工,才能促进企业的成功。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不断变化,企业的生活坏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企业不改变,那么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一个企业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想要突出重围,就需要一大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在当今时代,拥有高超的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创新的不断发展创新一定会促进企业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