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时间:2023-06-16 09:25: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篇1

杂文以短小精悍的讽刺幽默为主来鞭挞丑恶时弊,用求索真理来诠释人生。因此,通过语言视角,能精准地把握文章主旨以及文本情感。语言是杂文的情感语言之一,有言外之意也有无穷意味,是生动概括的“意”。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衬托具有明显战斗力的讽刺。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自主参与到语言实践之中,要用自己的语言活动来表达对文本的感悟。因此,品味语言是个性化阅读、感悟文本的第一步。

作为经典杂文,《拿来主义》犀利风趣的言语中所蕴藏的就是独到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思想性。如果将教参的要求强加给学生,就会造成一味的灌输行为,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没有丝毫的兴趣听。而以杂文语言特点为切入点,倡导个性化阅读就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论证中主动接受知识,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本中,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品味语言,完成与文本、作者之间的亲密接触。这既体现了课堂的民主性,也增强了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众所周知,鲁迅的杂文一直被冠以具有标枪、匕首般的力量,在文中有哪些句子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为什么鲁迅先生的杂文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各抒己见。”在阅读完课文后,有的学生说:“送古董送活人一直到什么都送光了,说的是堕落与倒退,不是讲进步,这是典型的反话。而不知后事如何恰恰说明了这是一种数落,讽刺那些人热脸贴了冷屁股,甚至是不受欢迎。”有的学生说:“数量有限的几张画,却挂了数个国家,这根本不是发扬国光,恰恰是民族的耻辱,这也是在讽刺。当时国力衰竭国库空虚得可怜,根本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一味的送和败家子没什么区别。”还有的学生说:“作为当时时尚词语的‘摩登’,恰恰说明了当时‘送去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其实质就是卖国求荣、崇洋。作者用了‘摩登’一词,正是在诠释对比‘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主义的错误态度是相同的,谁是谁非不言自明。”由此可见,阅读后的对话是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者,自主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步骤。只有学生精准地把握文本语言,才能在品味中理解讽刺幽默的独特效果,也间接掌握了文本的深意。

二、品味语言,探究杂文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杂文中的人物是一类人一群人,而非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因此,杂文对人物的刻画是最生动传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以往大家读过的小说中,都是通过外貌描写和肢体语言等形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那杂文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请大家带着思考继续阅读课文。”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分析杂文人物形象的教师少之又少,但是学生还是很有兴趣地去分析语言,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说:“闭关让国力衰竭却还硬撑着说不让别人来,其实已经无法阻止别人来了,这种闭关主义者的可怜与无奈把‘自己不去还不许别人来’写得淋漓尽致,一个‘捧’字恰恰说明了奴才狗腿子不知廉耻的丑恶嘴脸。”有的学生说:“文章的第三段,尼采疯了,中国疯了,这正是说明送去主义者不仅是掩耳盗铃的疯子,也是地地道道的败家子。‘徘徊’更是说明了这帮胆小懦弱的疯子在极度愚蠢在外强内干中洋洋自得。”有的学生说:“拿来主义者是自私的,他们只与所谓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借此来说自己宽容有礼,其实这正是值得同情的地方,摇尾乞怜的亡国奴不仅行为懦弱可怜,更是主观思想行动上的矮子,拿来‘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奢侈地生活。这里正是说明了作者的勇敢和拿来主义的勇猛。”

没想到一个问题会引来这么大的反响,教师切实地体会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回答和思考多数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正说明学生已经找到了个性化解读作品的钥匙。同时,也说明文本解读应从文本主体出发,只有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才能完成对作者的心灵解读。精神上的对话就是对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探究,只有感悟文本,灵魂才能触碰到作者的精神世界。正如王尚文先生说的那样:课文只是学生与作者内心对话的桥梁,只有将文本主体变成自身感悟,才能完成心灵与心灵融合的微妙境界,才是语文素养融入人文素养的过程。

三、品味语言,把握情感走向

个性化阅读不能背离作者,作者的精神世界会完全体现在文本之中。同时,个性化阅读不是复制作者思想的过程,而是一种实际性的创造过程,要实现作者精神世界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对接,首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精神创新和思维活跃能力。针对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第三个问题:“找到文本中的情感倾向与打动内心的句子,并加以阐述。”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反复咀嚼,不拘泥于旧说,大胆说出各自的看法,不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杂文的独特魅力,也精准掌握了作者的情感倾向,逐渐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情感。

篇2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能置身其中,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情境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情境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从而获得独特的个性化体验,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3.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情境之中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联想和想象,对问题产生更新的认识和领悟,激起创造的无限热情。

那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有效教学的情境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二、高中语文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1.借助导语,入境生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的导入恰似一台好戏的序幕,只有吸引观众,才能顺利开演。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一片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渴望拥有独特的审美体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造成有效学习的心理场,使他们进入到特有的情境之中,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笔者借助故事来导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他:“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笔者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的确,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借助这一故事,不仅结合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原则,而且起到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产生探究欲望的效果: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文本情境中,情感体验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2.创设问题,情随境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激发的。新课程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领域的情境,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入境的最佳状态,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最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分析完老王的形象后,笔者抓住文末“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句话,提出了诱发学生深入思维的问题: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作者为什么感到惭愧?学生本以为已经理解了老王这个形象,已经握住了文章的脉搏,这几个问题又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内驱力,进入到更深一层的文本情境中,理解了什么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善。实践证明,层层深入,巧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解读作品不满足于表面,而是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把握作者的主旨。

3.生成对话,情境互动。“对话”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有效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李镇西老师曾用生动的语言勾画过一幅师生对话式情境教学的优美图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生成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放下了权威的架子,放弃了知识的拷贝,学生敞开了久闭的心灵,激起了内在动力,在对话的土壤中,师生共同入情入境,开出智慧的花朵,结出探究的果实。

教学《祝福》时,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后,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对话情境:同学们,如果我是祥林嫂,又生活在现代文明的时代,我就要写一份控诉书,大家帮我想想,我该控诉谁呢?有的学生说该控诉鲁四老爷,因为他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有的说该控诉鲁镇上的人,因为他们太冷酷麻木;有人责怪鲁妈,是她把祥林嫂推向了深渊;还有同学说该怪自己,没有一点反抗意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师生都沉浸于积极的“对话”中,教师以敞开的心怀真诚面对学生,以一种平等、民主的心态走进学生,学生乐于学习,各抒己见,既密切了师生情感,还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果、教学效率。

篇3

1.问题要有整体性和集中性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探究的问题要少而精,以1―3个为佳。问题要聚焦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因此,确定问题不能四面出击,支离破碎,要从整体出发,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强化难点,高度集中。

2.问题要有层次性和序列性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体现提出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问题的排列要科学有序、纵向展开、环环相扣。如教学《拿来主义》,可以就这样四个问题展开教学过程: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对我们的生活和实践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这四个问题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从课内探究到课外延伸拓展,层次清楚,形成一条梯度分明、严密有序的问题链,能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

3.问题要有开放性和生成性

问题要有张力和生命力,问题思维的指向应该是发散开放的,而不是聚敛封闭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或横向延伸或纵向拓展或反向求索。比如,问题“探究《陈情表》高超的‘陈情’艺术”,不如“评价《陈情表》的‘陈情’艺术”。因为“高超”二字限定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大大压缩了课堂生成的空间;而“评价”二字又耐人寻味,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二、呈现问题的策略

1.激情呈现

营造情感氛围,从感情上叩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感奋起来,情动起来,能够达到以情激情、以情激思的效果。例如,教学《窦娥冤》,教师先不妨用沉痛的语调悲愤地叙述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情,在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后,再不失时机地展示教学问题:《窦娥冤》为什么会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学生便会在情感推动下迅速展开探究。

2.引趣呈现

机械呆板、单调乏味的环境氛围抑制人的灵感和思维,而趣味横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则使人思维活跃、活力四射。因此,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并引进生活活水,创设鲜活的趣味情境,能够以趣引趣,以趣促思。例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呈现问题前,多媒体出示几幅漫画: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别里科夫却穿着厚厚的大衣和长筒雨靴,戴着深深的帽子,拿着雨伞,一个人在大街上踽踽独行,一边走,一边惊恐地望着四周……滑稽可笑的人物和场面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一定很乐意探究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各种各样的“套子”里?

3.启思呈现

对于难度较大但又必须了解或掌握的问题,呈现问题时,要进行巧妙的引导和铺垫来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以避免学生因思路卡壳而对学习丧失信心。如探究李商隐《锦瑟》的内蕴,教师可以先列举关于本诗主题的几种说法:“有人说这首诗是自伤身世,有人说这首诗是悼念亡妻,有人说这首诗是歌颂爱情,有人说这首诗是……”然后再提出问题:你认为本诗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样?这个问题的重点在“究竟”上,前面的介绍将问题的难度降低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提示了思考的方向和角度,又不约束和限制思维。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生本对话,初步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得出初步结论。这个阶段的对话和探究是后面两个阶段对话和探究的基础,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因此,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他们能够沉潜在文本中品味揣摩,从容思考,围绕问题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探究方法的指导。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及时地提供一些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发展脉络。由于课文较长,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略读和跳读的方法。略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和行文思路有初步的了解。跳读则是跳过与问题关联不大的内容,把与探究问题紧密相关的关键信息一一提取出来。

二是探究思路的点拨。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思路卡壳,感到茫然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以点拨。如在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人性美及其形成的原因”这个问题时,学生对“形成的原因”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的影响,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找到答案。学生便会从课文开头的民风民俗介绍和文中多处描写自然景物之美的语句中获得启示:是淳朴的民风民俗和青山绿水塑造了《边城》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2.生生对话,深化探究

自主探究阶段,有的问题学生难以解决,有的问题学生解决得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成立对话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小组成员互相汇报探究结果,然后进行讨论、辩论,互相评价,形成比较成熟的结论。

在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对对话过程进行宏观调控。

一是把握对话的方向。当对话偏题、跑题时,教师要及时予以拨正,引领学生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探究。

二是随时把对话由预设引向生成。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全部成果。不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对布鲁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没有精彩的问题生成,就没有精彩的课堂。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思考探索困惑中生成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更有探究的价值。所以,既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生成而偏离探究的目标和方向,也不能固守探究的目标和方向而忽视课堂生成。教师要对学生探究中产生的困惑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和筛选,将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再返回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探究,将对话由预设引向生成。

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组织学生探究“别里科夫的生活和思想上有哪些套子?这些套子是怎样塑造别里科夫的思想和性格的?”探究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别里科夫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问题。这个问题超出了预设,但对理解人物和小说的主题很重要,于是,程老师便引导学生在探究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究。教学气氛热烈,探究深入,课堂生成很好。

3.师生对话,完成探究

(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和探究中遗留的问题。

(2)师生对话。师生共同补充和完善探究成果,解决遗留问题,归纳总结,形成结论,完成探究。

师生对话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民主平等。教师不能以“裁判”自居,而应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对话。二是尊重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要求学生的见解都必须和自己保持一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充分运用上述策略进行探究式阅读教学,就不难打造出高效有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①李如密:《教学艺术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42-345页。

②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5-160页。

篇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议论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注重个性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针对以上两段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审美和探究质疑的方法,养成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挑起两头,一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头是只是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水到渠成达到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这次集体备课的理念,我们明确: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应落实以下教学任务:

1.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弄明白作者说了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

例如《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教学思路上可以追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

一般说来,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和过渡词语,以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阅读议论文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学过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篇5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有强大的内驱动作用,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从封闭的语文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变“被动学”为“快乐学”。一方面是强化指导语文课外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发展为本”,以“大语文”理念为指针,积极开展富有创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努力开展贴近生活、靠近时代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让职高生明白语文不单单是会作文、会写字、会念文章,更重要的是用语文知识去感受生活、关心社会。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主题班会、专题晚会以及其他公益活动形式,有意识培养学生临场应变、即兴演讲的口才和能力。鼓励学生去办文学社、出墙报、开展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组织作文竞赛、推行分组讨论等,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开展课文课外实践,实现学生“快乐学”。另一方面是强化指导课外阅读。目前的职校生普遍存在阅读时间紧、阅读图书少的问题,笔者就针对职校生的这种课外阅读现状,在语文教学实际中,着力指导学生多涉猎各类文质俱佳的课外书籍,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深化课内学习,提升职高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班级设置了“阅读角”,将笔者收集的、学生捐助的课外报刊、中外名著放置在“阅读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修养,不断构建开放的语文教育。

二、针对学生实际,提升语文素质

1.努力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不断强化学生内在才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师在整个职高阶段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重点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还要让语文教学突出专业特点,根据职校生谋职就业的趋向,加强技能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讲述、辩论等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让职校生能够用手中的笔撰写出不仅令人信服,而且语言流畅的文章。

2.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孔乙己》一文,可以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课文,重点“读”好抓实关键词语,如孔乙己掏钱动作由“排”到“摸”字的变化,研读好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悲剧形象的意义,认清封建教育制度的黑暗和腐朽,从而体现了学生从理解能力到评价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

篇6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最佳方案。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用于课堂教学上。这种备课形式相对比较高效,因为它是开放的、互动的、共享的,可以避免备课流于形式,又能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教师无效劳动,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还能博采众长,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提高教学效率。而我校教师的备课形式单一,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本组的教研课,甚至市里的优质课比赛,基本上都是个人备课,本组教师只是在评课的时候提出意见和看法,这样就算意见提得再好,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动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培养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动手,积极发言,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励性的语言、互动式的课件、情境化的对话表演等,激发学生阅读、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拿来主义》这课时,我先根据“单元提示”导入,学生提不起兴趣。经课后反思,如果换成由眼下引人热议的电视剧的翻拍、各种娱乐节目的模仿这些内容导入,引出“拿来主义”的话题,学生会更感兴趣,也会更有话可说。而在品味课文讽刺语言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上台表演国人大搞“送去主义”,将字画“一路挂过去”时的谄媚嘴脸,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也更有效率。

三、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学生才能深入思考,组织语言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合作的次数要得当。一般来说,一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三次。次数太多,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容易使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如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两分钟左右就让学生回答问题。尽管课前学生有预习,但交流的过程、组织语言表达观点的过程在两分钟的时间里是不够的,这样匆忙,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又如,在教学《柳叶儿》这篇课文时,有教师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的环节:分组讨论你生活中的幸福。从阅读课堂的效率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置没有合作探究的必要,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教师可以直接指名学生谈谈这个问题,合作探究只会是占用了课堂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此外,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要积极合理地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

四、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有效性

自主学习要有效,首先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效。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通常是带着教师设置的问题去阅读的,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符合课文的特点,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如在教学《蓝蓝的威尼斯》这篇课文时,有的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出的问题是“概括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但是从文体特点看,本文属于游记,而且“单元学习”中有说明这类课文的特点,它往往介绍某个地方的历史、建筑、地理、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等等。如果把问题设置成“看看各个段落主要写了威尼斯的什么”,这样学生可以更快速地组织问题的答案,而且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谭仁杰.做研究型教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实施此类教学活动的单位或个人,目前所主要关心的还是“怎么教”“怎么异”这些单纯的教学方法的翻新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使每个从教者明确与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才能使“同课异构”活动收到预期之效。而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建立在教师对课文精致的解读基础之上,只有以此为基础的“异构”才能出现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高水平教学构思。用徐江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语文教师要有精致的解读能力,教师通过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启发并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读出文中独有的味道,让他们领略他们自己不能领略出的东西。联系杜甫的《蜀相》一诗,这首诗的教学要解决与突破的知识点有哪些?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明确了本诗究竟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教什么”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课文的内容本身,二是学生的水平与层次,三是教学的目标定位。结合这三方面因素,可知本诗有以下六个突破点:

一是字词知识。“自”(“孤自、独自”)、“空”(“白白、徒劳”)、“映”(“遮蔽、遮掩”)、“好”(“美妙、好听”)。

二是古今语法现象。古:三顾频烦;今:频烦(地)三顾。古:两朝开济;今:开济了两朝。

三是诗句内容。“天下计”和“三顾频烦”内含有目的关系,即刘备为了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而频烦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老臣心”与“两朝开济”内含有条件关系,即诸葛亮用开济了两朝的丰功伟绩才表明了他对刘备的知遇之恩。

四是“英雄”的所指。“英雄”在本诗中表面指一切壮志未酬之士,实际上也暗指诗人自己。

五是情感的起伏。首联表达在锦官城外寻找到“丞相祠堂”的喜悦。颔联描写的是来到祠堂之后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的“无人问津”的荒凉之景。颈联抒发的是对一代英雄诸葛亮被刘备重视、辅佐两代建功立业伟绩的感慨。尾联写的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整首诗的情感表现为“起伏起伏”的波线。用文字可简化为“好壮美!好凄凉!好羡慕!好伤感!”这四个感叹句,大体可以形象的刻画出杜甫诗作的情感流动的脉络。

六是诗名为“蜀相”而非“诸葛祠”的用意。作者借去“诸葛祠”吊古,重在表达对“蜀相”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惊世伟业的羡慕,并借“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历史遗憾抒发自己壮志难酬之现实感伤。以“蜀相”为题,重点放在了对蜀相本人命运的感慨上,而以“诸葛祠”为题,则重点放在记事与状物上。故而以“蜀相”为题更能切合本诗借蜀相之事来抒发诗人对自身命运感慨的主题。

由以上我们疏理出的知识点可知,教师不管如何“异构”,都不应撇开这几个知识点与突破口来进行。如果讲课结束,学生对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或知识点还未弄清楚,再怎么技术层面的“异”都可能是无效的。当然,不是说教师要将这六个方面的知识点不分轻重、面面俱到,都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是要求教师的课程内容设计应该关注这几个方面,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此基础上而进行的“异构”才不至于挂一漏万,使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蜀相》一诗的精致解读之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本次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异构”分别采用了“朗读教学”“学案教学”和“点评教学”三种方法。使用朗读教学“异构”的教师,比较合理地把字词的知识、诗歌情感的脉络分层次地进行了讲解。使用学案教学“异构”的教师,把重点字词的理解、“英雄”的含义、诗名为“蜀相”而非“诸葛祠”的用意等三个方面设计成思考练习题让学生事先思考。使用点评教学“异构”的教师,重点对字词、情感的起伏变化进行讲解。如果单纯以独立一节课的角度来评价,教学效果都不错,但是,从“重点有突破、难点有方法”的整体来评价,特别是从教给学生“精致解读诗歌”的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观察,他们都没有涉及古今语法之差异。没有涉及颈联两句诗中所蕴含着的逻辑关系的简要说明,故而这些“异构”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明显不足的。

二、“异构”应以激活课堂活力为中心

“异构”说白了就是要对同一内容换一种讲法,它表现为对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等方面。但这些不同(“异构”),都不能脱离“激活课堂活力”这一中心。否则,就会把“异构”变成玩花样,变成哗众取宠的“技术”游戏。我们欣喜地看到,用“学案教学”来“异构”的教师在讲授《蜀相》时,采用了“学案导学”,把诗歌中的重点内容事先发给学生预习,并辅以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轮流讲授、答疑解难与教师及时提示总结的教学方法,学生发言踊跃,活动积极,教师点拨到位,真正实践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这样,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角色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而且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教师在“异构”时,虽然采用的朗读教学法很有新意,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由于教师缺乏对诗歌内容的深度理解,没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变化的起伏层次,所以六次朗读设计的层次感与目标性不明显。而采用点评教学的教师,由于不能完美地做到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及时准确地点评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不够,所以,尽管课堂学生活动不少,他们主动发言、主动地质疑解难,课堂也很活跃,但收效并不大。特别是这位教师一开始放了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视频,用时五分钟,只是说了句“这段视频就是本诗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故事,我们看杜甫是如何写他心目中的这个英雄的。”这样的花拳绣腿的导入新课,与诗歌的重点内容联系不紧,似无必要。

三、“异构”重在突破本本主义倾向,展现个性与创造性

我们看到,三位作课的教师所进行的“异构”,只是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而已,真正体现教师对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对知识点的个性化教学处理的地方仍然空缺。

笔者看来,在讲课或总结时,有的知识点,教师有必要稍加提示,或以课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三顾频烦”“两朝开济”现代汉语的语序如何?“天下计”和“三顾频烦”之间、“老臣心”与“两朝开济”之间分别包含了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有的知识点可以再深化,形成语文知识的合理链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比如,“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可以与姜夔《扬州慢》序言中“寒水自碧”中的“自”作比:两个“自”字义等同,均为“孤自、独自”之意。而与李清照《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中的“自”作比则是:两个“自”字义只是近似,决不等同。李词中的“自”是词人因相思而无心留意花与水的变化,所以这个“自”既有“孤自、独自”之意,还有主观上“任自、任由”之意。杜甫诗中的“自”纯粹是客观观察的结果,台阶上的碧草“孤自、独自”地显示春色是客观上无人问津而造成的。丞相祠堂的凄凉,暗示了安史之乱后唐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政治环境,由此更能够体验杜甫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报国无门的无奈的心情。

四、“异构”要在教出语文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由于授课者过多地注重教学方法的“异构”,造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综合几位教师的情况来看,各种方法手段提供了不少,各有各的一套,五花八门,很是热闹。但是,集中到单个教师的身上却是教学方法单一,为“异”而“构”,其结果是语文味的减弱。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是服从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多种方法的使用不见得就不能叫“异构”。以杜甫的《蜀相》而论,它是律诗,这种特殊的文体决定了其教学处理不能与普通的文章一样,总该有一些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展示给学生。也就是通过《蜀相》这首古诗的教学,让学生在读懂诗的内容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懂得一点如何鉴赏古诗词方面的知识。如本诗中意象与情感表达的特殊性,韵律节奏所制约所形成的特殊的句法特点、诗中重点字句的提炼与理解,等等。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有所得。我们看到,所有授课的教师只是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异构”之法,“异构”完毕则讲课随之了事。除了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

徐江先生对教科书的不少处理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他对鲁迅《拿来主义》一文的教学就是一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异构”的成功范例。他对《拿来主义》一文的两处质疑,很有启发性,很有语文味,这是徐先生精致的文本解读能力带来的洞见。

篇8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阅读面变得更广,接触的文学作品更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也有所提升,逐步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在高中语文阅读中若依然以讲授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难以在文本阅读中获得体验,这样的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实施任务型阅读,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课文,结合教师所布置任务来完成阅读,这不仅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也可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效率,为课堂中的合作打下基础。

布置课前自读任务,一是要布置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如阅读《我与地坛》,当时“我”处于怎样的境地,为何会写下这篇文章,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阅读文本前要借助相应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在教学中,若学生没有相应的材料,教师要提前为学生提供。二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这对理解作品是较有帮助的,该任务也要在课前进行。三是基本的生字词、句子等,要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查阅工具书,根据上下文初步了解。

在完成课前任务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其内容。在这个环节,一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脉络。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的经历,就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概括。二是要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不一定精准,但要能大致说出。三是在课前自读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诸如理解文本、感悟内容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激趣导入新课,检查反馈

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进入课堂后,教师要预留2~3分钟时间以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情境所占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调节课堂氛围都有着不可忽的作用。如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阅读中,虽然学生课前阅读了课文,但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再次阅读,就必须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阅读中的自主性难以提升,阅读效果自然受影响。

在实践中,创设情境要结合文本内容以多种方式进行。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可借助视频播放创设情境,也可采用复述、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又如《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就可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再如《江南的冬景》可采用话题方式,先引导学生说说家乡冬天的景,再过渡到《江南的冬景》的探究中。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较多,要综合应用。

教师在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接受感官刺激,还得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再次阅读。如阅读《荷塘月色》,借助话题引入课题后,可问:“作者的行踪是如何的?”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并梳理作者的游踪。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预留出时间给学生读课文,不能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回答。

三、合作完成任务,交流感悟

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在阅读过程中要以相应的任务指导学生展开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获得感悟。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任务的设计要和教学目标、内容紧密联系,要通过任务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如《边城》中对翠翠形象的探究,通过引导学生针对翠翠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合作展开讨论,讨论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拨,从而更好地把握翠翠是沈从文“爱”与“美”的理想的化身。

在引导学生展开任务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任务。首先,要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并展开交流活动。如《拿来主义》中,以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么样拿来”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并弄清文章的脉络,再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如针对“闭关主义”的交流,围绕其实质、做法、后果逐一引导学生交流。其次,在学生完成的任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还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如上述教学中对“闭关主义”的后果的探究,学生交流后要明确后果是“大门被枪炮打破()”。

任务探究是任务型阅读的关键。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还要预留时间给学生交流和讨论,要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故而要多鼓励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质疑、分享中学习,这样才能保证任务活动的有效性。

四、点拨指导练习,课后巩固

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问题或活动的引导下展开阅读并交流,因学生的知识技能、理解、感悟能力所限,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并不一定能得到最终的结果。那么,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相应的点拨,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如《美美与共》中对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就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说明。

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教师所要做的,一是进行相应的补充,即针对学生讨论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对爱斯梅拉达形象的探究,学生说其美,那么,美在什么地方?学生说出了其善良而没有说到人性美时,教师就应该根据课文进行相应的补充。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如《祝福》中对主题的探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虽然能对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形象进行分析,但却不能从更高层次来看待这些人物形象,此时教师就应结合社会背景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给人造成的毒害进行深入分析。

篇9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下,重视阅读教学对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阅读课没有“阅读”,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课改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教学活动入手,对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展现阅读的价值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创设问题情境,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减少学生阅读盲目性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阅读文本,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组织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阅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拿来主义》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更为了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问题如下:(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拿来?(3)“拿来”的目的是什么?(4)闭关主义有什么危害?(5)文本中的“抛来”和“抛给”有什么区别?(6)“送去主义”有什么危害?……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不仅能够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而且对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本中寄予的爱国情感,同时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组织对比活动,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对比阅读活动是让学生在对比阅读、对比思考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在对比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能得到发挥,还能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进而大大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例如:我们可以将《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对两篇文章中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描写进行对比分析。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来展现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的。对王熙凤的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如:“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等等,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掌握基本的作文写作手法,同时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进而促使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解读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解读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并不注重锻炼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常常都是让学生结合答案进行问题思考,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严重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句子进行解读,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欣赏,这样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个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继而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荷塘月色》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中作者用“景”抒“情”的方式进行讨论,同时讨论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最后,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句子进行解读,比如,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进行解读,有学生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行解读,即该句子是文章中的点睛之笔,奠定了全文的基调。还有学生从作者写文章时的背景进行考虑。这样多角度的解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10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的一个目标。具备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具备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具备创新能力,学生将来才能够更好地贡献社会。创新能力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基准。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层面上将更加深入,学生的思想不至于被禁锢,发散式思维全面拓展开来。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具有适应社会新要求的基本素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方式,只有科学、正确的培养方式才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得以提高。以下将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培养建议,力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在传播教材上的知识时,应该更好地结合课外知识,拓展学生受教育的层面,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高中语文教学材料不能够再仅仅局限于考纲和教材,还应该辅助以一些课外材料来进行授课。

其次,转变教学理念,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设想和思考,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式题目来供其思考。比如说,《勾践灭吴》一课,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思考题,即如果勾践没有卧薪尝胆,那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写成文章或者故事。

最后,转变教学理念,还要努力发展师生互动型关系。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给一些有意愿的或者有能力的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来讲解某个知识模块,教师来对其进行补充和评价。

第二,适当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内容是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的。比如说,有些文言文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性,而且又比较难懂。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化身某个角色,将课文以故事表演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化教学难点简单化,还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新角色的扮演或者故事的发展。

设置教学情境,要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调来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情境设置要融入不同的情感元素,愤慨、激昂等不同的情感元素都应该被包含进教学情境中。另外,情境设置还可以为学生预留悬念。对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进行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悬念情境,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课文,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林冲个人故事的评书,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而当讲解到林冲命运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时,就此打住,设下一个悬念情境。教师在课文讲解时,再解开这个悬念。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极大地调动。

第三,课堂教学要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头到尾循规蹈矩地讲解下来,还应该适当地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一场头脑风暴。只有巧妙地设置问题,才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高中语文课文很多具有批判性的文章,讲解到这些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说,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课,教师在讲解到“拿来主义”的含义时,可以先反问学生,你认为的“拿来主义”有哪些?“拿来主义”指的是什么呢?对这种具有批判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还能够让学生自我反思,以及引发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思索。设置问题是让学生开动脑经,锻炼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一个个问题面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得到锻炼,逐渐形成一种发散式思维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在看待问题时,能够看得更深入。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而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应该做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课堂教学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的结果等进行大胆的设想等。最后,巧妙地提问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用发散式思维来思考问题。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11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教育沉淀的精华,浸润着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承载着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因此它是高考的源头,是高考命题的参照坐标。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利用好课本,以“本”为本,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通过对应比照,反观课本,明确考点要求,然后进行系统化梳理。

1.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

将高考语文真题考查的知识还原到课本,找到出处,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无非是学习课本能力的运用迁移,高考试题不论怎样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掌握课本中的高考所考查的核心知识,培养新《课标》所强调的四大核心能力。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实词考查的“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考查的“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一词可直接链接《张衡传》“衡少善属文”,课文注释为“写文章”。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的关键词,我们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出处,如“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之 “中国”一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京城,国都”之意,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李凭箜篌引》“李凭中国弹箜篌”,此处即为“京城,国都”之意。二是“中原地区”之意,如读本《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此处的“中国”即为“中原地区”之意;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言文考查“有司”一词,如果我们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召有司案图”,问题自然迎难而解。

2.整合重组,搭建教材和高考考点之桥梁

复习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切不可逐篇、逐单元、逐册简单重复,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依据考点,突出重点。例如,我们可以将必修三和必修五的小说单元整合在一起,和高考考点连接起来,按照每篇小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复习的重点。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侧重学习人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比较林黛玉之谨慎敏感,王熙凤之精明能干、善于逢迎,贾宝玉之多情叛逆的性格特点,然后学习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如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特殊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等;复习《祝福》,侧重学习其情节,以祥林嫂的遭遇理清文章的情节线索,思考倒叙手法的作用;复习《老人与海》,重点欣赏心理独白这一特殊的手法,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剖析人物的心理历程并分析其作用;复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应将重点落实在环境描写的作用上,可以有效利用课后习题,理解“风雪”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物形象、氛围、故事情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白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及小说主题是一个圆形的共生系统,回答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其作用;复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要把握其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揭示的是沙皇的统治对人的异化,《边城》则通过叙写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社会,要表现人性的善良及生活的优美。

二、眼中有学生

很多语文教师在复习课本时事无巨细,一点一点总结,将自己多年的积累灌输给学生,如此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这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厢情愿。在以课本为本的基础上,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

1.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思维习惯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让学生学会质疑。复习时,每一节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质疑问难,当然也可课前让学生将问题写在纸条上,课前由课代表将问题收集起来,教师经过整理,在课堂上将有意义的核心的问题呈现出来,然后由师生交流讨论,生生、师生在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拓宽思维的广度,延展思维的深度。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学生提问“宝玉摔玉”这一细节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有的同学说是叛逆,有的认为是任性,如果联系整篇文章甚至整部《红楼梦》,显然不是任性所能表达的,这应是贾宝玉对 “通灵宝玉”之命运的反叛,对封建世俗的反叛,这一细节着力凸显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复习不是“热剩饭”,应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整合的能力。例如归纳总结文言特殊句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小组总结判断句,有的小组总结宾语前置句,有的小组总结被动句,有的小组总结省略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以宾语前置句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由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文言文翻译“上不吾索”引出,归纳总结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类型宾语前置句。如类型一:“否定句+代词+动词”的代词宾语前置句:①莫之夭者(《逍遥游》);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当然宾语前置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不管是哪种类型,要求从文中找到例句,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手中有方法

如果复习课仅仅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课堂自然沉闷黯淡,甚至出现“一潭死水”的情况。因此复习时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法上的重复。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课堂学习资源,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做好加法。

1.通过说故事,开展语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避免教师讲课天花乱坠,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状况,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同时要改变现有的枯燥机械的训练方式,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语文味。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对于一些文化常识,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识记,而更应该挖掘其内涵,尤其是其背后的故事,比如关于古人坐姿的文化常识,课文中出现的有“正襟危坐”“按剑而跽”“箕踞而骂”等。“危坐”是正坐,那是最传统而规范的坐姿,双膝跪地,两股紧挨着脚后跟;“跽坐”与“危坐”相比,依然双膝跪地,两股离开脚后跟,上身直立;“箕踞”是着地,双脚呈箕状八字形向外分开,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法。据说孟子回家看到妻子箕踞而坐,恼怒异常,启禀母亲要将妻子休掉;而庄子的妻子去世时,他却“箕踞而坐,鼓盆而歌”。通过以上两个故事,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箕踞”及有关坐姿的文化的理解。

2.通过开展说文解字趣味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提供说文解字参考书本,每天一词,趣味解说,探究词源,巧释词义。如常见重点实词“相”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目,从木,意为用眼睛看树木。《说文解字》曰:“相,省视也。”其本意为“细看、观察”。例如,“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即为“仔细察看”之意;由“仔细看”可以引申出另一个义项“观察形貌而测断吉凶”,如“相面”“相术”,因为观察的对象为人的相貌,再进一步引申为“形貌、状貌”,如“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之“相”为“相貌”之意;因给别人看相,替人趋吉化凶是一种帮助,所以引申为“辅助、扶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中的“相”即为“辅助”之意;有“辅助”就有辅助之人,这样的人统称为“相”,后来专指宰相。“相”为以上意义时均读四声,“相”读一声时主要为副词,由本义“细看、观察”引申出看与被看的双方,于是就有了“互相”之意,如“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中的“相”;双方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于是有了偏指一方,如“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如此梳理,一线串珠,学生自然轻松记住了“相”的主要义项。

3.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就写作而言,课本提供的不仅仅是写作素材,它还给我们提供了支架。构思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我们可以借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构思说理议论的文章,我们可以借鉴《六国论》《拿来主义》。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主要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其材料一般是真实而富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思考权衡,确立自己的观点。就其实质而言,即是时事评论类文章,我们可以巧借课文《拿来主义》进行读写互动训练,不仅学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首先,研读文本,“解剖”文章,了解其行文结构。一般的议论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行文思路展开,而本文展开的思路是“为什么”――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危害性;“是什么”――送去的同时,还要拿来;“怎么办”――运用脑筋,自己来拿。杂文开头一般要联系社会实际,具体来说就是平常的生活现象。

其次,变换身份,拟写材料。杂文即时文,对现实有针对性,有针砭时弊之功效。要求学生回溯1934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命题者的身份,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形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拟写作文材料,例如: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71-02

师生互动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对于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地学习状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问题激疑启发,学生思考起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究,给学生设置和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有事可做。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学生有了问题去思考,学生才能产生疑问和不解,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去探究和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起来了,课堂教学自然也就有了生命力。学生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着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知识,经历了学习过程,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请举例说明本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的?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拿来?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积极地思考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大脑。

二、学案引导牵引,学生主动探究

导学案是在新课改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学习资料。这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基础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对于导学案的探究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地亲历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之上。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学习,可以积极地与教师进行对话和交流,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欢语凡凡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形象。接着让学生品味下面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艺术效果。“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渺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旅伴,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学生通过导学案上的解释和介绍学到了“通感”,并且在练习中又经历了思考和分析,加强了自己对于通感的理解和学习,而且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小组合作,教师积极点拨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积极地与其他学生进行对话和谈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讨论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学生的思路也被打开了,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里学生进行主动地合作和探究,教师可以在学生出现疑惑或者是有不明白的地方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启发,让学生知道思考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探究和学习。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指引者,让学生有前进方向,顺利前行。

例如在学习《雷雨》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探究思考: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课文结尾处与周萍动手打了鲁大海,目睹这个场面,侍萍有什么反应?她由“只要见见我的萍儿”到此时对周萍情感变化是怎样的?通过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会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都说一说。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的认识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变得更加深刻和全面。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中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指明思考方向,让学生有的放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通过一些现象和文章中的语句去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探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会逐渐地增加,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通过学生逐步地探究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掌握学习方法。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能够“乐学”“善学”。

四、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其乐融融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所以,教师应该放平心态,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究,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成为探究中的一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向教师表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相互切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教师也能够“教学相长”。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举动不足取。教师可以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学生交流沟通,之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言。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总之,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学习,把新课改的理念和教育思想都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学习。只有师生互动和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才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