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5: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通信服务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前言:虚拟仓储网络系统即向用户开放的集成、门户式信息资源平台,其通常由信息源、信息获取器、信息管理器、元数据库、客户端共同构成,对提升信息搜集效果,缩减信息查询时间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由分布于互联网各角落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主题资源构成,表现出虚拟且随着时间而变动的形式,但对系统终端用户体现出较强的整合性和稳定性的系统,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网络资源提供商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源集成形成的虚拟资源仓储系统,可结合用户需求提供专项的信息服务[1]。所以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具有可以为相关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将网络中处于分散状态的主题相关信息和数据库进行虚拟的集成、筛选特定网络信息等特征,其利用分类镜像站点组成处于静态的、具有整合、虚拟导向、时间相关、时效、共享、详实、结构化等特性的虚拟网络仓储,可见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不仅可以有效的将网络中的科技主题信息有效的集成,方便用户查询,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户通过报纸、书籍等途径的相关信息查询成本支出,使传统媒体手段信息不足的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所以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另外,现阶段应用的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可分为虚拟型、集中型、部门分散型、分配型、双层型等不同的类型,使满足用户进行信息分类检索、打印要求,完成新的资讯收集、管理、分散或集中仓储等成为可能,这也为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提供了可能[2]。
二、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分析
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的科技咨询服务平台通常由网络信息获取元件、网络信息管理与案件、信息目录元件、虚拟网络信息仓储和仓储描述构成,使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抓取、清理,并在输送至信息仓储后得到选取、抄录,使仓储管理人员获取用户科技咨询相关的信息内容及内涵,并将其存放在信息元数据库中,对用户描述仓储科技信息,达到用户科技咨询的目的,使传统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分散影响咨询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3]。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即以虚拟为主的信息资源对网上或内部的科技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集中和有效的更新,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构架以满足用户科技咨询的需要平台,此平台不仅可以为科技咨询用户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查询等服务,而且可以将网络上分散的与科技查询相关的信息或数据库有效的虚拟集成,科技咨询服务人员凭借其专业性和经验对集成内容的有效筛选,使网络信息源的整体得到优化,然后以处于静止状态的学科分类信息源列表的形式向用户呈现。这种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将网络中的科技主题信息有效的集成,用户可结合实际需要迅速的查询相关信息,使过去用户通过报纸、书籍等途径查询信息在成本、时间等方面的消耗得到缩减,而且所获取的信息相比传统媒体手段更加全面;另外,在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中科技信息可以按照其在名称、育种、专业等方面的性质得到有效的分类,而且可以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科技咨询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在提升资源共享程度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实质上是在有效资源的基础上,缩减查询的范围,使查询的响应时间更迅速。现阶段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的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在收集过程中要对各学科科技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在信息分类时通常按照学科或学科组合的形式分成综合性全文、综合性文摘、数学专业、理化专业等大量的数据库,然后以科图法学科二级分类作为标引,按照语言、资源类型、学科等实现科技信息的检索,可见此平台可以完全针对用户的咨询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某用户希望获取生物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其可以直接利用虚拟仓储中的生物导航页面检索大量中国生物相关期刊、信息数据等数据库,咨询的效率和质量等均得到保证。
目前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的咨询服务平台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应用,例如萍乡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萍乡制造业信息化资讯平台,其基本原理与咨询过程等与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的科技咨询服务平台高度一致,而且应用的效果较理想,可见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的咨询服务平台在推广应用的同时具有优化和深化的巨大空间。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的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对相关的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所以基于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的服务效果,应积极推广相关的应用。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服务合同的定义,学者们众说风云。但一致认为移动通信服务合同是电信合同的一种类型。目前,电信合同说法有以下几种:有学者认为,电信合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电信合同主要是指合同主体(电信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之间,各类通信运营商之间,各类通信运营商与普通用户)之间对于各自的权利义务达成订立、修改、解除的各类合约。狭义上,电信合同仅指电信运营商和通信用户之间对于电信公司提供通信服务业务,用户按照约定缴纳通信服务费用的权利义务而缔结的各类合约。还有学者认为,电信服务合同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利用其有形资产和国家许可分配的电信资源,向不特定第三人提供通信服务,由使用人支付费用,因而与电信用户签订的、具有电信特性的合同。而我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先对电信合同定性为格式合同;其次,明确界定电信合同内涵为:“电信运营商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制,保障与电信用户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移动通信服务合同是指移动通信运营商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以有形资产和国家许可分配的电信资源为基础,向不特定第三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为目的,规制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协议。移动通信服务合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配置不对称原本移动通信服务合同是运营商与用户关于通信服务权利与义务的协议,但实质上双方权利义务配置不对等,经常是运营商享有更多权利而用户承担更多义务。一方面,运营商在经济地位上与信息地位上处于绝对优势,导致用户在订立合同时意识不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运营商与行政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使在审查移动合同时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2.合同订立上的特殊性用户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影响预付费移动合同的成立。移动通信合同根据付费方式不同可分为预付费移动通信服务合同和后付费移动通信服务合同。在预付费合同中,用户事先购买充值卡或者预缴话费,倘若用户用充值卡,则需要将所购充值卡的金额存入储蓄卡(SIM卡),用户才可在卡内资金范围内享受通信服务;倘若直接预交话费,则缴费完成即享受通信服务。早期储值卡不记名,所以当事人购买储值卡,就成立了移动通信服务合同,该合同不要求用户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二、移动公司的默示放弃规定
默示放弃规定是指民事主体不依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做出意思表示,而是通过不实施某种行为,基于法律规定、双方约定或者习惯,推出意思表示形式。因此,又称沉默默示规定。不作为的沉默只有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能视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然而移动公司以信息服务通知的方式单方做出意思表示,未与客户协商,不具有法律认可的民事行为效力。
(一)移动通信服务格式条款利弊分析格式条款是商品化大生产和交易的产物。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活动效率,预先制定格式条款,便于与不特定的客户签订合同,导致格式合同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合同也不例外。移动通信服务格式条款也凸显自己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首先,移动通信服务合同格式化有利于运营商降低成本,提高缔约效率。对于运营商来说,其不可能与消费者逐一就合同内容进行磋商。格式条款对于运营商来说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便捷了合同标的磋商的过程,明确了合同服务范围不确定性问题,从而有效杜绝法律适用中有法律漏洞的、不规范的法律用语的可能性,并且最大限度降低经营者运营成本负担。所以,它精简了合同缔结过程中要约与承诺程序,节省当事人时间、精力和社会成本,加速了交易的进行。其次,移动通信服务合同格式化可有效提高移动服务交易安全性,提前预测可能存在的市场交易风险与法律风险,进而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实现成功规避风险。具体而言,移动运营商为使自身逃避法律风险,在双方移动服务合同中,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纳入合同条款中,将风险列举出来,在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的风险下,移动运营商不承担法律责任,不予赔偿;在某些人为情况下,移动公司不负法律责任,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失的,属于用户与第三人的民事纠纷,移动公司无义务协助索赔。如此种种条款,将移动运营商的风险规避的所剩无几,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成为用户。移动运营商事先在合同规定自身不能提供连续通信服务的的免责条款,避免自己陷入责任漩涡。移动合同格式化一定程度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移动通信服务合同往往由移动运营商提供,他们以其垄断地位制定不利于消费者的霸王条款。广大移动用户的的权益被随意践踏。首先,在移动通信服务合同中,移动用户的权利受到极大限制,如同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契约自由的精神何在?移动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服务,移动运营商作为商家,对于行业本身存在的风险要勇于担当。试想哪种商业行为不存在风险?契约自由设立的初衷就是保障合同主体能在意思自治、平等的前提下,合同主体有选择相对方的自由与对于合同内容、形式进行磋商的自由。然而,移动通信合同是移动公司一手拟制,相对人不参与合同内容制定过程。移动公司利用其垄断地位,使移动用户表面与其达成意思一致,实则移动用户意思受约束。正如一战中,欧洲大国对德国实行签约式的掠夺,被德国称为“强加的和平”。其次,移动运营商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内容,或限制或免除自己责任的内容条款。他们会尽其所能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很少考虑移动用户利益的保护。例如,移动公司回复信息中,“您若对移动通信记录、通信费和梦网业务记录、代收信息费等有异议,请在上述事项产生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移动公司提出,逾期视为无异议”。移动公司何时有权规定用户诉讼时效的权利?用户的权利堪忧。
(二)移动通信服务合同的默示放弃规定在实践中,移动公司将默示放弃条款订入移动通信服务合同,则应该以格式合同对待。但是,如果移动公司是对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异议,临时宣告无论如何不会有法律效力。在英美合同中,默示放弃条款表达为:“在合同中,其中一方为行使自身权利或者不知道对他方违约情形采取措施,均不应当认为其放弃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合同一方对于其中一项权利的放弃,并不应当认为是对其他权利的放弃;合同一方对其中一项权利放弃,须以书面形式送达对方;一方在无规定期限下未能要求他方履行合同所规定内容都不能干扰其在今后其他时间段里要求完成该合同的内容的权利。”我国《合同法》及《民法通则》等相关法规已经有了诉讼时效的规定,该规定不能由当事人自有约定。普通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国际货物买卖和技术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四年。”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从法律规定中可知,诉讼时效只能由法律规定。移动公司作为民事主体无权对诉讼时效规定,即使它有行政授权也不可能。那么上述中移动公司单方通知移动话费争议五个月的异议期则属无效。
三、对移动公司默示放弃的规制
该国邮政拥有全国最大的企业网,有14,000个办公地点,但是各站点相互独立,没有语音VPN、专网、集中管理或VOIP应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该邮政企业一直在进行重组和重新战略定位,主要是增加通信服务的融合(语音和数据);优化与客户的界面(邮局、呼叫中心、互联网和销售网络);为零售客户、公司和政府部门提供新的服务,如金融服务和邮购零售业务;发展完善支付处理系统等。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新的ICT相关技术和新的服务模式如通信服务外包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总的成本,完成对企业的重组。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向该企业客户建议了一套完全的托管式通信服务解决方案,包括VPN和IPCentrex的能力、协同办公的工具、客服中心以及语音消息服务等等。具体方案如下所示:
*公司内部的电话呼叫通过专网传送(IP-VPN、语音VPN)
*与PSTN网不再直接地连接,往公司外部呼叫通过IP网连接到PSTN
*现有的PBX升级到IP-PBX,并且连接到IP-VPN,不再与PSTN网直连,并提供远程集中管理
*人数很少的办公地点将配备上海贝尔阿尔卡特8640CMM提供虚拟PBX远端IP电话,连接到IP-VPN
*为IP-PBX和虚拟PBX用户提供语音VPN的功能
*员工之间的协同办公:上海贝尔阿尔卡特MyTeamwork/8628MMIC多媒体会和8683VMS语音消息
*客户互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8688MRF
*与现有的设备整合:MSExchange、MSLCS、PolycommMCU
这套方案将使得该邮政企业能够从目前的一个离散的的基于传统电话网络迁移到综合、经济的并且具有多媒体业务能力的IP解决方案,从而最好地满足了这家邮政企业客户的需求。
为运营商带来的价值
首先,我们的托管式通信解决方案帮助该电信运营商成功地争取到了这个重要的的企业客户(员工总数达15万),不仅增加了电信业务收入,也为将来向这个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次,我们的托管式通信解决方案让该电信运营商跟上了最新的技术进步,不仅仅是VOIP的提供,还有其它基于IP的托管式通信业务,如综合的语音、数据、视频的服务、协同办公等。
最后,赢得这个合同之后,该电信运营商可以将这种托管的业务模式拷贝到其它企业客户,包括中小企业。这种全新的概念被称作是“企业网市场三重播放”,包括无限制的接入(固定和移动);通信服务(VOIP、IPCentrex、IPPBX和呼叫中心);宽带VPN和内联网(互联网、内联网、协同办公和消息);IT服务(外包和Web应用)。这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理念让该运营商在与其它运营商竞争中处在了有利的位置。
给最终企业用户带来的价值
电信服务创新是技术创新在电信企业中的应用。电信服务创新是电信企业根据社会通信需求,利用外部的技术条件,对企业资源(包括资金、设备和人员)等进行重新安排和组织,重新调整电信服务的形式和推出新功能的电信服务及其服务实现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就像制造业创新很少局限于产品创新一样,服务创新亦不局限于服务行为本身。很多时候,服务创新就意味着产品销售的新途径,与顾客接触的新方式等等。电信企业的功能是提供信息传递业务,这种功能通过不具备实物形态的通信服务的形式实现。因此,电信企业的服务创新具体表现在服务种类的增加,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成本、价格的降低,通信网络运行效率提高以及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原有市场份额等方面。服务创新的目的是为电信企业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以便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电信企业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
不同服务行业的创新侧重点各不相同。电信企业究竟应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创新的关键维度是什么?Bilderbeek等学者在1998年提出了服务创新的整合概念模型,其中包含了四个关键维度,即“四维度模型”。
(一)维度一:新服务概念
服务概念是企业对服务的理解以及由此所衍生的具体运作模式,服务概念创新就是提出新的服务理念。在服务业中,创新大多具有无形性,创新结果并不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概念或方法,因此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概念化创新”。当一个企业面临着以下问题:我们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来维持现有顾客以及吸引新顾客;我们的竞争对手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以及我们如何与客户沟通等时,新的服务概念就将形成。因此,服务概念创新通常是市场推动型的,创新者通过观察市场的服务需求或从其他市场行为中获得启示,形成新的服务概念。
对于电信企业而言,客户的需求变化以及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尤其是新服务)将促使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服务概念来吸引、满足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服务概念创新的动力,也是服务创新的目的。
在这方面,浙江移动的大客户服务概念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浙江移动通信公司通过启动大客户全球通俱乐部活动来细分客户群,实施差异化服务营销战略,留住高价值客户。为了避免以往仅赠送一张VIP卡却没有跟踪了解服务质量的弊端,真正起到留住贵宾客户,增加服务含金量,实现差异化服务的功效,浙江移动在大客户服务概念上作了几点创新:
1.细分客户群,体现出俱乐部会员的高价值。为充分体现出俱乐部会员与普通客户的差异性,浙江移动从全省700多万客户中精挑细选出50万左右,作为本次俱乐部会员的发展对象。
2.体现服务差异化。在本次全球通俱乐部会员中又分3类,分别持有浙江移动通信公司赠送的A、B、C三种VIP会员卡,不同类别的高价值客户将享受不同档次的服务。
3.实时跟踪,贴身服务。区别以往单纯赠送VIP卡的形式,本次会员全部登记在浙江移动公司大客户服务系统中,浙江移动通信公司可以实时调取客户资料,了解客户的个需求。同时,大客户在使用俱乐部会员卡时,如果遇到疑问,只需一个电话,浙江移动通信公司会细致周到的解决公司承诺服务范围内的所有困难。
4.提高服务的含金量,让大客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有价值服务。在本次俱乐部会员享受服务的种类上,涵盖了手机维修、业务受理、餐饮、住宿、订票、娱乐等多项服务类别,会员客户只要出示自己的VIP卡,即可很方便的享受到会员卡所标注的优惠。
(二)维度二:新顾客关系界面
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顾客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服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针对最终顾客的服务提供中。服务提供者与顾客间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已成为创新的一个主要来源。
许多顾客界面创新以IT为基础,而IT应用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处理现有和潜在客户的需要变得相当方便,用户界面的创新将导致整个创新过程的再造。电信企业近几年积极开发非面柜式服务,基于IT技术的网上营业厅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用户界面。另外,呼叫中心、账务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都是顾客界面创新的典型事例。电信企业在这方面的创新有:运行189电话业务受理台、电信业务展示(包括咨询、演示、讲解163、169、DDN、ADSL、一线通、电话会议等各项电信业务)和举办各类电信业务讲座(包括:大客户宜通卡业务讲座、虚拟小交换机讲座、针对网吧用户举办ADSL专题讲座等)。
(三)维度三:新服务交付系统和组织
维度三包括新服务交付系统和组织,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它侧重于服务企业的内部组织安排,即通过合适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确保企业员工有效地完成工作,并开发和提供创新服务产品。
在这方面,湖北电信的服务交付系统和组织创新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他们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属性特点将大客户细分成党政机关、文教、卫生、金融、外企、内企、网吧、高档住宅小区等类别,并有针对性地分别设计、制定和实施不同的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首先,他们建立了以大客户服务部门为龙头、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高效灵敏的客户服务体系,其核心是“三大利益共同体”和三个层次的服务网络。三大利益共同体是指:一、与竞争对手建立“竞合利益共同体”;二、与客户结成“共建利益共同体”;三、与社会力量形成“双赢利益共同体”。三个层次的服务网络是指结合三大利益共同体的组建从组织结构上建设核心层、紧密层与松散层三个层次的服务网络。公司重新构建了内部组织结构,树立了大客户服务部门在发展业务、服务客户方面的权威,促使企业各个部门都成为大客户服务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他们建立了服务与营销人员一体化制度。数据大客户对数据通信消费的要求是同时得到优秀的产品和享受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无论是营销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须全面掌握这两个方面的技能。因此,公司建立了服务与营销人员一体化制度,销售人员常常是边销售边服务,服务人员也是边服务边销售。他们借鉴了世界500强企业中比较流行的做法,在各分公司组建新产品用途推广专家小组,集中研究数据通信新产品的用途,学习各种调试方式,然后帮助营销代表向大客户推广。
再次,他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了快速服务机制。主要是从五个方面着手:一、大力推广和使用数据97工程成果,充分发挥其功效;二、建章立制,落实首问负责制,建立一点受理,一站购齐的服务体系;三、建立健全大客户服务信息网、大客户资料信息库和资费库,快速响应和应付外部环境、条件变化或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四、定期、主动地走访大客户,全面了解和发现服务工作中的漏洞并迅速加以改进;五、建立面向大客户的企业内部服务绿色通道,确立大客户部门的权威。
(四)维度四:技术选择
由于服务创新可以在没有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技术并不是服务创新的一个必要维度,它在模型中只是一个可选维度。虽然不是必要维度,但技术仍在很多服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服务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在实践中,“技术”与“服务创新”存在广泛的联系。在技术驱动型创新中,技术的变化是主要的推动因素。服务企业对于技术的选择与制造企业不同,许多创新是由下游服务部门所推动的,并被认为是用户主导的创新。事实上,虽然服务企业的某些技术要求来源于供应商,但是用户在新服务的发展和应用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信业中,诸如移动智能网、DDN、祯中继、ADSL、IDC以及IP电话等一个个新技术的应用均始于客户的需要。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电信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电信行业的服务水平,例如移动通讯从模拟网络发展到数字网络,通话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又比如电信与Internet相结合,向用户提供网上营业和用户自助服务模式,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电信的发展又促使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新一代的技术又开始酝酿。那些不从客户的需要出发,盲目应用于实践的新技术,则几乎注定会遭到失败,铱星系统就是一个很著名的反面例子。
(五)四个维度间的联系
关键词:营改增;通信服务;企业;影响;提升
一、有关“营改增”的概述
1.“营改增”的概念
“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简称。营业税,是指对在中国境内的单位和个人所提供的应税劳务、相互转让的无形资产或销售的不动产等就各公司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针对销售货物或者包括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工作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与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目前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就全国而言增值税的收入占全部税收的大约60%以上,成为暂时最大的税种。2011年,经由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由此开始,“营改增”的步伐在全国陆续展开。
2.“营改增”的意义
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是不利于我国企业长期的发展。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大部分都被排除在增值税体系之外,导致不公平的税收与人为的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大部分第三产业企业的长期发展。“营改增”的举措,通过改变税收种类刺激了市场需求,对于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完善具有深远意义。“营改增”就像盘活市场的一剂良药,有利于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对于目前来说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方式,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营改增”对通信服务业的双重影响
“营改增”的实施对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企业具有重大影响,通信服务业也不能例外。“营改增”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影响企业的各项财务状况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影响通行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来影响整个行业的各方面运营指标。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营业税的税率较高,将优惠政策转移到现代服务业后,改为较低的增值税,客观上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增值税的施用会致使企业的人员、组织等各方面变动,最终导致管理成本上升。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
1.购置资产的成本降低
近些年通信服务业发展迅速,但迅速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等购置成本呈几何式上升。以往政府实行营业税之时,每年通信服务业企业大量购进设备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都需要向政府缴纳大量的营业税资金,这种比率较高的营业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当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通信服务行业的购置资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可以购进先进的设备,引进与开发先进的通信技术,最终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2.企业收入有所下降
在实现“营改增”后,企业的税务核算体系会发生重大改变,整个企业税务系统要从头洗牌,重新开始计算税务,包括成本预算、税收资金等各方面管理都需做出改变。在营业税的背景下,企业需将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营业税的税收负担。当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应适当调整产品价格定位,避免因改革而导致利润下降。
3.通信服务行业的财务系统改革难度加大
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规定不同,相对而言增值税在政策规定、税款计算和发票管理方面都复杂得多。近些年来,有关增值税的法规文件的更新变化较多,通信服务业企业要在这么多变化当中保证合规性有不少困难。同时,申报缴纳营业税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申报表和附表加起来,完成申报任务要填300多个空格,很难做到一点错误也不出。这也就对企业的会计、财务系统和税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通信服务业属第三产业,以提供通信服务为业务主体,本身具有容易出现税务问题的特性,短时间内做出重大调整十分困难。
三、通信企业面对“营改增”的挑战应采取的措施
由于“营改增”税收方式正处于实施的初期,部分制度仍然没能得到较好的完善,现代服务企业与地方政府也难免会出现适应性不良的现象。在这个时候,现代服务企业与政府都应转变自己的思路,做好制度改革带来的各方面的衔接工作,并严格遵守饿纳税规定的基本评定标准。除此之外,对于新旧税制的冲突问题,应做出明确的规范,并对特殊问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
在“营改增”实行初期,由于生产周期与经营方式调整问题,部分企业会出现因不适应而造成的税负升高的现象。相关现代服务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应进行长远的打算,并建立较为完善的过度时期应对工作,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随着改革的深入,“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带来的优势便会逐渐出现。
①加快通信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免除了之前的营业税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降低,通信企业可以借此加快通信服务也的基础设施建设脚步。
②加强企业项目调整同时,重视客户质量与培养优质客户。企业在开设项目时,应提前进行市场考察,对于过时的项目要视实际情况进行淘汰。通信行业在办理业务时应注重客户质量的培养,努力维持好与信誉优良的客户的关系,同时各项优惠政策侧重于优质客户。
③加强税务工作和账务工作的进行。实施“营改增”后,整个税务体系发生改变,企业应积极趋近于较为优惠的政策,便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加强账务工作,有利于企业合理的规避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四、结语
“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对通信服务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税收由相对较高的营业税改为相对较低的增值税,对通信服务企业来说客观上减轻了税收压力,但另一方面,增大了企业的管理难度与管理成本,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位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予以重视,妥善应对。(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赤峰市分公司)
正在修改中的《邮政法》一直备受国内外快递企业的高度关注,其中关于邮政专营权的问题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如去年几大跨国快递巨头就曾委托其利益代表机构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国邮政的信件专营等表达了其意见;今年年初,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也“进京游说”,并上书国家邮政局,呼吁放开国内信件快递业务。近日,中国通信学会邮政委员会学术部主任顾联瑜投书本刊,谈了他对快递信件专营的看法。
我国的信件专营之争已经持续了一段时日,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快递领域。除了几家进入中国的跨国快递企业不满信件专营外,最近也有一批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对信件专营有所非议。其中,一个名为“中国国际货运协会”(以下简称“国际货代企业协会”)的民间组织作为跨国快递企业的“代言人”,扮演了质疑信件专营的急先锋。
前几年,这个民间组织是通过混淆通信与货物运输之间的区别,来模糊“快递”的概念,要求快递市场应该全面开放。今年以来,又把快递“模糊”地全部归入到物流业之中。他们提出快递业务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部分,不属于普遍服务,因此不应该对快递实行邮政专营等等的言论,严重混淆了对信件专营问题的认识。在此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澄清,以正社会视听。
邮政快递是通信不是物流
首先要把通信快递和货物快递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清楚。
邮政是通信服务业,邮政快递属于通信业务,不是物流。邮政快递业务于1971年首先在英国和美国邮政开办,我国邮政于1980年开办了国际快递业务,1984年开办国内快递业务。1989年万国邮联华盛顿大会将国际快递业务的基本规定纳入万国邮政公约,成为邮联的一项正式业务。
邮政快递业务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我国定名为“邮政特快专递”,但万国邮联统一规定各国通用的英文名称为“Express Mail Service”,简称“EMS”,并规定了统一的标识。
1981年国务院批转邮电部和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请示,明确了“凡在我国境内以及我国与外国间开办的邮政业务,包括信函、印刷品邮件、文件资料的进出口传递业务以及速递文件业务,均由邮电部统一管理和办理”及“其他机关、企业和个人不得在国内经营速递业务”的原则。
可以看出,邮政快递属于通信领域的业务,邮政快递的专营也是指快递信件,如国务院界定的“信函、印刷品邮件、文件资料”等内容,这是十分明确的。
而上文中“国际货代企业协会”提到的快递则是属于现代物流业,只不过应该在快递前面再加上“货物”二字。这也完全符合这些跨国快递企业的身份,DHL、UPS等本来就是从事货物运输的,例如UPS,中文叫“联合包裹公司”,企业名称就已表明了其“货物”运输的特性;同样,“联邦快递”也自称“拥有超过660架专用货机,提供更迅捷、更大货量、更有保证的包裹递送服务”。事实上,这些跨国快递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是以“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的身份经我国外贸管理部门审批获得准入许可的,它们也都是“国际货代企业协会”的成员。它们所谓的“快递”只能是货物快递,叫作物流也可以。
“国际货代企业协会”在这里陷入了自相矛盾的窘境。既然声称自己的快递属于物流,是货物运输,就跟邮政的信件快递不是一回事。国家法律规定的专营是指信件专营,是与货物运输无关,与物流无关的。
WTO认定快递属于通信服务
“国际货代企业协会”还提出一个观点,即快递信件实行专营违背了中国加入WTO的承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信件专营的法律完全符合WTO规定。
众所周知,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分为12个部门,其中通信服务和运输服务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在通信服务部门下面有一个分部门为“CPC751邮政与速递服务”。可以看出,WTO是把快递归为通信服务,并把邮政与快递并列在一个分部门中的。
《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WTO成员因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有权确定其实行专营和管理的服务贸易“产品”种类和范围。我国在加入WTO的议定书中,除未对邮政服务作具体承诺外,对速递服务的具体承诺标明了“CPC75121现由中国邮政部门依法专营的服务除外”。
显然,无论是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还是我国加入WTO所作的具体承诺,所说的速递都是通信服务部门下邮政与速递服务分部门的事情,与货物运输服务或物流服务没有任何关系。而作为跨国国际货运企业,或是国内的民营快递企业,其所涉及的快递都是属于货物运输。货运市场早已开放,并不涉及专营不专营的问题。
专营的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和通信秘密
有人以为邮政的普遍服务可以专营,而快递信件不属于普遍服务,不应该专营。这是由于不了解专营的目的和作用所造成的认识混乱。
信件必须专营的原因,不在于是否普遍服务,也不在于是“慢递”还是“快递”,而是取决于信件的内容。
为什么所有国家都由法律来规定信件专营?主要是因为信件中包含有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等内容,这些都属于国家宪法规定要由法律保护的通信秘密,而专营正是最有效的一个保护手段。
关键词:通信原理 网络教学 多课程融合教学
通信信息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伴随着通信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新通信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新通信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而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通信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如何改革通信原理教学,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确定通信原理课程定位、开展网络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我校如何立足学校定位和现有资源开展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加以分析。
一、近年来通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今年来我国的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和宽带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电信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基础电信领域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强竞争的格局,以通信运营商为主导的 通信产业链不断扩大,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1] 。
面对技术、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各运营商不断探索新的赢利模式,推进企业的战略转型,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电信企业人才需求由此引起新的变化:
(1)在通信网络 由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向基于全IP化的网络演进过程中, 需要更多的既熟悉通信技术 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电信BOSS系统、综合营帐系统和其他一系列信息支撑系统的建设,急需切合电信业务管理需要的专业计算机应用人才。
(2)固定、移动网络与业务的融合对熟悉移动和固定通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旺盛。
(3)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的维护体制将由单一分散的模式转向集中监控和集中维护的模式,网络维护人员从量上来讲会大大减少,且要求具有更加丰富的全网知识和技能,专业分工的界限进一步淡化;而随着主体运营商对行业价值链整合力度的加强和业务外包政策的实施,在主体运营商周围将出现一大批电信服务商和虚拟运营商,以专业分工为特征的传统通信人才将主要服务于主体运营商以外的通信服务商。
(4)以数据业务为代表 的增值业务将成为运营商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 因此需要更多的增值业务开发和管理人才。
二、我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是定位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教学研究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校在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都为必修课,共有76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采用实验箱做八个实验,基本都是验证性项目。经过几年教学发现了几点不理想的地方,主要体现有:
(1)部分基本理论仅是记忆而没有真正理解,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学生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概念,知识点支离破碎,其次是部分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深奥理论不易于理解。
(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创新性训练不够,首先是教师大都没有工程背景,其次是实验设备较落后,与实际系统有很大的差距,最后由于科研实力和教学资源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性训练。
三、确定通信原理课程定位,统筹协调与前期和后续课程关系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兴起,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通过“中间件”技术,在融合通信服务器基础上打造一个对外的中间件平台即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不仅屏蔽了融合通信服务器内部的复杂性,还对外提供了一套符合互联网规范的开放的简洁的应用程序接口.通过对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背景研究,提出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分层架构,阐述了一些重要数据结构及内部模块的实现,完成外部消息格式的定义.最后通过功能和性能测试,证明了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可用性.
关键词:
ICT;融合通信;CTI;中间件
1引言
CTI(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即计算机电话集成,是传统的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网络的结合,是连接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的枢纽[1].大多数企业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已拥有较完善的IT(InformationTechnology)系统,传统的IT系统以局域网或Internet为载体,需要办公人员有PC终端并连接上网才能发挥作用.而CT(CommunicationTechnolo-gy)系统虽然可以提供有效的通信方式,但不能与企业的业务紧密关联.通过对多个企业的IT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移动信息化的实现过程里很多工作都是共性的,如对基本通信协议的开发、同运营商网络的连接、通信业务逻辑解析、IT系统对接等,而定制工作主要集中在业务流程的实现.如今的电信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正在互相渗透融合,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代表着这种发展与融合的趋势.ICT信息通信技术,它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范畴[2],ICT平台的概念全面准确地反映支撑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方向.融合开放的ICT综合业务平台,吸收了传统智能网的特点以及软交换“业务与控制分离”,最终将完全融合CTI平台[3].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便是一种代表着ICT融合的载体,在其基础上打造的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提供了一套符合互联网规范的开放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接口.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向互联网开放了ICT融合通信服务器的基础通信能力,实现互联网与通信网络业务的融合与应用的混搭(Mhup).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商业模式,吸引互联网SP(ServiceProvider)入驻,让SP自己开发适合市场的“杀手级应用”.
2中间件技术的介绍
中间件(Middleware)是提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连接的软件,以便于软件各部件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应用软件对于系统软件的集中的逻辑.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框架如Web服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等中应用比较广泛[4].早期内部服务器和外部应用客户端是一种紧耦合的集成模式,内部服务器直接提供对外API,应用客户端通过这些接口的调用直接操纵内部服务器.在这种集成模式下,存在着许多问题:程序可移植性差、安全性差、稳定性差.可以在内部服务器和外部应用客户端之间添加连接软件中间件,通过中间件间接提供给外部应用客户端统一的规范的简洁的API,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屏蔽了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这样实现了内服务器专用接口对于上层应用客户端的透明,在不改变中间件对外API的条件下可随意更改中间件的具体实现,应用客户端几乎不需任何修改还可复用.这样对于SP而言可以专注于应用客户端的开发,而不必过于关注内部服务器端的变化,从而保护了企业在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中重大投资成本[5,6].
3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的中间件
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体系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采用总线结构,各个组件分别挂在消息队列总线上,各个服务组件高内聚,低耦合,不会相互调用.所有模块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交互,所有消息的收发都通过消息队列总线,消息队列总线负责消息的接收以及将该消息推送到对应的目标组件上.这种结构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要添加新的模块,不需要考虑它与其他模块之间交互而要写众多的接口,只需要将其挂到总线上即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是一个整体系统,里面包含多个服务组件进程,不同的服务组件提供不同的基本服务接口.外部应用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些基本服务接口或者多个基本服务接口的组合完成复杂业务.ICT中间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是二者之间的连接软件,其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定义通信服务接口协议标准(见4.3),每种基本服务接口对应的是一种规定好外部消息格式,应用客户端需要什么服务就向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发送特定外部请求,其作为中间者收到外部请求,按照预先设定路由规则(见4.2.2),适配到不同内部组件解析器完成消息处理,将外部消息转化成内部组件可识别格式,发送到服务组件并由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将收到响应消息按原路发回给应用客户端.
4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与传统CTI中间件相比:实现代价小,其主要提供CTI中间件最基本服务,以及其他额外功能会议控制,通信录设置查询,业务设置查询等,整合各种网络业务能力,采用统一消息调用的方式向应用开放,通过灵活组合各种网络业务能力开发多样化业务应用;采用Linux下Epoll方法实现对TCP的Socket端口监控管理,完全可以满足外部多客户端的并发、长短连接的需求.内部采用缓冲区链表有效缓存大量高并发消息.这样有效保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先进性,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架构设计有效考虑项目现实应用场景,其主要从分层、模块化、可扩展等方面考虑组织软件架构,分成三层:IO抽象层、消息路由层、消息适配层.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架构如图3所示.
4.1ICT融合通信中间件的架构设计TCP输入输出,对外IO,主要完成对外多应用客户端的IO,包括消息的接收与发送.MQ输入输出,对内IO,主要完成对内消息队列的IO,包括消息的接收与发送.IO抽象层,对外IO、对内IO的抽象,便于IO接口扩展.消息路由层,根据路由配置信息,将消息分发到不同的解析器上.消息适配层,为上层路由选择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根据收到的消息的类型不同适配到不同解析器.解析器,将收到外部消息处理成内部组件的可识别的消息格式,或者是将收到内部消息处理成外部应用客户端可识别的消息格式.
4.2实现采用C语言开发实现,并将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实现为一个服务端的应用程序.
4.2.1缓冲区结构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运行过程中需要处理成千上万的消息,为了达到减少IO开销、增大并发、临时存储的目的,需要在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中定义缓冲区.下面定义了四个消息缓冲区:TCP接收缓冲区、TCP发送缓冲区、MQ输出缓冲区、MQ输入缓冲区.TCP接收缓冲区数据结构structTcpRecvData,各字段的定义见下页表1.T_LIST_ENTRY(TcpRecvBuf)list是一个宏定义,代表本结构的链表即TCP接收缓冲区.应用客户端向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发送请求,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将接收到所有客户端的请求消息依次放入TCP输入缓冲区.TCP发送缓冲区、MQ输出缓冲区、MQ输入缓冲区实现类同TCP发送缓冲区,不再赘述.TCP发送缓冲区中存放的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已经处理完成的响应或事件消息,即将要发送到对应的应用客户端.MQ输出缓冲区存放的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解析处理完成的请求消息,即将要发送到消息队列上,由消息队列发送到对应组件去处理.MQ输入缓冲区存放的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定时从消息队列接收各个组件的消息.
4.2.2消息路由器这里参考消息队列总线中路由模式的实现,不同解析器可订阅自己想要的消息类型,采用静态配置文件配置,并针对每一种消息类型配置一条消息路由,如图4所示.对收到一条消息(这条消息既可能来自外部应用客户端的请求,也可能来自内部的消息队列总线),根据配置文件可选择发送到多个解析器,或只选择发送到一个解析器,或选择直接丢弃.在配置文件/etc/ict_mid_router.conf中,[INTERPRETER]下定义各解析器在MK串中的固定位置,如IN-TER1:1表示解析器IN-TER1在MK串中第一个位置.[MESSAGE]下定义了每个类型消息关于解析器MK串,0表示发送到该解析器,1表示不发送.例如:MSGTYPE1=>0000000000000000代表MS-GTYPE1类型的消息丢弃;MSGTYPE2=>1100000000000000代表MSGTYPE2类型的消息发送到第一个位置解析器IN-TER1及第二个位置解析器INTER2.路由信息的初始化在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应用程序启动时将路由表信息以链表结构形式加载到内存中,程序运行后,之后会一直保存在内存中.
4.2.3消息适配器不同解析器对应着不同入口函数,将所有解析器入口数再次封装包裹,这样为上层路由选择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函数接口,如图5所示.消息队列上增加一个与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交互的组件,并且这个组件需要对外开放服务功能,那么只需在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内部增加一个对应的消息解析器即可,这样便于扩展组件,而不用修改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上层结构.
4.2.4消息解析器因为外部应用客户端以及挂在消息队列上各组件需要的消息格式不同,对应了各个不同的语法环境.消息解析器主要是对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特定语法坏境中的可识别的消息格式.这里消息其实就是一连串的字符串,消息的处理其实就是对字符串的处理,将其转换成特殊格式的字符串.以Agent解析器为例见图6.Agent解析器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内部的一个解析器,其对应着挂在消息队列上的Agent组件.消息由外向内处理过程:Agent解析器将收到外部应用客户端的请求消息转换为Agent组件可识别的内部标准命令,最后由消息队列发送到Agent组件.消息由内向外处理过程:Agent解析器将收到Agent组件响应或事件消息转换成外部应用客户端可识别的数据格式,最终发往外部应用客户端.
4.3外部消息格式的定义外部消息格式描述的是外部应用客户端与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之间怎样交互.公开的通讯协议有两种,一种是基于XML文档格式的,比较直观,表现力强,容易扩展,但数据量大,传输效率低.另一种是基于二进制格式的,不直观,但传输效率高.客户端与服务端连接都需要认证,安全性有一定保证.客户端每发一条消息都有成功或失败的回应,可靠性比较高.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与外部应用客户端采用TCP连接下的C/S模式,其基于基于二进制格式的,外部消息格式定义如下页图7所示.每条消息数据头、数据体、数据尾组成.数据头以0xFE开头,长度固定为1B,数据尾以0xEE结尾,长度固定为1B.数据体长度不固定,采用类AMI(teriskManagerInterface)的消息格式,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包含一个字段名和字段值,字段名和字段值之间以“:”分隔,字段之间以“;”分隔,字段名不区分大小写.数据体第一个字段的字段名必须是Action、Response、E-vent三者中的一个,不区分大小写,对应的字段值称为消息名字.第一个字段名是Action,表示请求消息,外部应用客户端想要做什么,将该请求消息发往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第一个字段名是Response,表示响应消息,与请求消息是一一对应的,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收到请求消息的处理后给出处理结果,将该响应消息发往外部应用客户端.第一个字段名是Event,表示事件消息,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主动上报给外部应用客户端的消息,例如Media服务器发出分机注册事件、分机状态事件等.外部应用客户端开发只需关心的是其与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交互的外部消息格式.ICT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需要给出一份稳定的、完整的、清晰的外部消息格式说明文档,包括所有消息以及消息中各字段名与字段值说明.外部应用客户端按照给定文档发送请求消息,解析收到的响应消息和事件消息.
5测试
TCP&UDP测试工具: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一种网络协议及数据包测试和调试工具,主要用于在网络通讯程序开发时,测试TCP或UDP通讯连接和测试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情况,通过直观友好的界面实时展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
5.1功能测试ICT中间件应用程序测试完成的功能主要有:①连接登录类:登录认证、注销、超时断开.②CTI呼叫控制类:发起呼叫、挂机、呼叫抢答、呼叫保持和恢复、肓转、呼叫转移、转移拉回、监听、强插、广播、查询分机状态、话务员示忙/示闲及状态查询.③会议类:召开立即会议、邀请加入会议、禁止成员发言、禁止成员听、踢出会议、查询会议、关闭会议.④补充业务查询、删除、设置类:呼叫限制、闹钟、免打扰、呼叫前转、黑白名单、语音信箱、振铃组等等.⑤通讯录类:查询通讯录.
5.2性能测试使用TCP&UDP测试工具模拟应用客户端,向作为服务端的中间件应用程序发送呼叫请求消息.利用linux中top命令,查看中间件应用程序进程占用资源见表2.TCP&UDP测试工具配置选择自动发送,发送时间间隔选择分别为0.01ms、0.1ms、10ms、1ms.发送消息为:(Action:MakeCall;Ext:3002;Caller:3002;Called:3001;)可以看出随着客户端发送消息量增多,内存占用量基本不变,但是CPU占用量明显增多.所以下步工作主要是研究如何解放CPU,减少CPU的使用量.
6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背景研究,设计了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分层架构,充分考虑了其扩展性,阐述了一些重要数据结构及内部模块的实现,完成外部消息的格式的定义.最后使用TCP&UDP测试工具模拟应用客户端,通过功能和性能测试,说明了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的可用性.目前该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组件已在项目中使用,运行良好,可以满足系统需求.后续还需进一步开发完善融合通信服务器中间件功能,配合消息队列总线上其它各组件进行联调测试,以及成千上万消息高并发处理的性能优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亮.基于VoiceXML的呼叫中心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D].银川:宁夏大学,2013.
[3]林晓勇,徐名海,阎巩平.基于中间件技术的CTI应用平台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1):95-97.
笔者认为,定义企业运营商,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就好了:第一,企业运营商本质上当然提供的还是网络服务,但与相对泛化的运营商相比,企业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要更深入地关注并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流程当中,尤其是参与到上述流程中所有有关通信的环节之中;第二,企业运营商要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再向前走一步,那就是能够帮助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合作伙伴,以及企业与其他相关利益体都构建出畅通、高效、可管理的通信场景。
全时是一个能够为用户提供远程会议、协同办公解决方案的SaaS平台,它给笔者的印象,十分符合上述对“企业运营商”的定义,虽然笔者定义的“企业运营商”这个概念,目前确实还没有得到业内的全面认可。
企业通信已SaaS化
当云计算技术盛行,企业通信服务转战云端也是大势所趋。在从前,企业为了构建企业通信服务系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尤其是资本、时间成本的投入,但企业管理者通常对这些成本投入的回收信心不足,信心强度与成本回收的时间成反比。SaaS模式的优点就在于通过托管或按量计费的模式减少企业的成本负担,企业通信服务的SaaS化可以帮助CIO乃至CEO恢复信心。
“SaaS作为云计算的一种服务形式,颠覆意义在于“交付模式”。SaaS就像租房子、租店面,用户不需要巨额投入购买房子,也不需要操心房子的装修维护,将精力都用在自己的核心需求和业务上。SaaS将软件的交付变得像水、电、暖,可以随时随地、按需按量的购买,这样用户就能专注在软件提供的功用本身,而无需购买基础设施和维护软件运行。这种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冲击和商业价值是巨大的,SaaS将成为未来大部分软件尤其商用软件的主流形式。”陈学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SaaS也是“企业运营商”最推崇的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企业运营商”最为人所赞赏的一点――“更懂企业用户的业务”大派用场,当下业内对此最为流行的描述是“能够让企业通信服务与企业的具体业务深度结合”。
企业员工正在对“节点”的服务模式产生好感,而SaaS能够通过让每名员工都获得一整套的统一通信服务,比如通话、会议、消息传递等,来保障这种体验的持续和完善。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不用再担心业务连续性是否能被保障,因为SaaS的标准化服务让企业的业务和应用一直处于“连续不断”的状态之中。
如果企业对混合式的通信服务存在需求,SaaS也能够尝试与传统通信方式相结合,只要能让企业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通信,云的方式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绝不会冲突,并且从实际场景上看,二者的结合让企业最大程度的实现了灵活性。
SaaS的第一批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因为他们没有巨额资金购买设备和专业软件,也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支撑。后来大企业也逐渐倾向SaaS服务,因为他们不想自建维护一整套平台,他们希望将更多的精力专注在自己的核心业务。
边界不该存在
从传统软件的视角看,企业通信服务领域有着一个清晰的层次架构,最底层是通信层,包括IM、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应用。再往上一层是OA层,包含一些工作流程之类的OA应用。第三层是外部应用层,比如CRM、ERP等都属于这个层面。这些不同的“层”为软件设置了边界,SaaS正产生于这种存在边界的环境之下,但最终SaaS会促进这些边界的消失。而从企业组织的视角看,企业的日常运营并不是“自娱自乐”,当客户、经销商越来越多,纯内网的通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通信需求,于是企业与外部的边界,也亟待消除。
“一直以来,企业使用了很多传统软件,如ERP、CRM、OA等。但这些软件的边界正在消失,过去很多人认为CRM只能解决客户管理的问题,ERP只能解决进销存问题,但现在每个软件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用户只在乎能否通过软件把正确的信息,在最快的时间给正确的人,但并不在乎使用什么软件。”陈学军如是说。
全时蜜蜂是全时推出的云办公平台,陈学军认为这款产品能够很好地帮助打破软件使用的边界和企业组织的边界,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创建以企业为核心的安全、健康、广阔的互联网化生态信息系统。
“蜜蜂已经能够融合电话、语音、邮件、IM等十几种通信方式,方式之间也可以无缝切换。蜜蜂在专注全方位统一通信底层的同时,也整合了丰富的协同办公能力,并且能为OA、CRM、ERP等外部层应用提供无缝整合接口。”陈学军说。
动机比需求更重要
借助SaaS消除边界,是越来越多企业提出的需求,但更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用户这一需求背后存在的动机。
工业经济时代,客户购买产品或者接受企业服务就等于与企业建立了社交关系,但这种社交关系很脆弱。
通常,客户在地理位置上与企业相距较远,企业不清楚客户的购买体验、产品体验、是否存在再购买需求。
企业信息到达客户的最主要渠道就是广告,但客户不断变化和不断个性化的需求与企业标准化、自娱自乐的生产方式存在着巨大冲突。
“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关键词,它也改变了企业的思考方式,让它不再满足于只作为生产者、服务商,而是希望基于产品和服务,与客户构建更加牢固的社交关系。
通过在2008酒店通讯服务与科技圆桌论坛上的一番研讨,与会酒店IT管理者从三个层面来描述这个概念:第一,合理的智能化有利于酒店招揽更多的回头客;第二,智能化可以更加快速地提高酒店经营管理的效率;第三,合理的智能化有利于饭店进一步节省人工成本和其他物资的消耗和环保的成本。
需求当前,同样参与该论坛的Avaya中国公司酒店行业销售总监李文道出了通信厂商眼里酒店业面临的五大挑战,以及克服挑战的思路。“总体说来,酒店业最大的五个挑战即持续收入增长、竞争差异性、效率/成本降低、业务扩张和安全性/可靠性的需求。”
这五个挑战可以说是共性的,通信技术可以作为一个克服问题的手段吗?以Avaya为例,该公司为其针对酒店行业的IP语音通信及联络中心解决方案挑选了S8300媒体服务器、Avaya Communication Manager和基本呼叫管理系统(BCMS)软件与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在一些业已成功的酒店案例中,房内高画质IP电话的功能使用户可以轻易往外拨打电话,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顾客购买酒店内部的其它服务,比如酒店新推出的新菜品、出售的新纪念品等。系统与移动设备相集成的功能,可以在用户交付服务时完成累计收费,实现三个“有利于”中的“利于管理”。
网络直播平台打造现代会议
作为会议的重要传播平台,会畅通讯全球会议中心的网络直播服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很多不能到现场的企业IT负责人在线上参与了会议,由于收看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凡是网速稳定达到300Kb以上的地方,都能便捷观看,整个会议直播过程画面也相当流畅;除此之外,会议结束后会畅通讯还提供了一份会议报告,其中能清楚地显示参会来宾收看网络直播的时间、参会人注册信息,以及会议过程中收集有效调查问卷。
会畅通讯的网络直播平台特点是覆盖人数众多、传输内容丰富,最多可实现万人级别的大型现场直播,能够传输包括语音、数据和图像等在内的信息,给用户以超清体验,另外一点是直播过程具有极强的互动性,能够满足多种会议需求,如同时支持多路视频同步直播,能够将主会场和分会场清晰地展示给观众,同步插播PPT、数据文档、视频录像的功能使会议表现形式更加灵活,用户签到、投票、抽奖、问卷调查等多种互动环节,完全达到面对面会议的各种需求。
就在此前的不久,会畅通讯还微信直播了2014年世界环保基金会(WWF)“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现场,作为该项目在中国区现场活动传播的首次突破,主办方设立了微信现场直播板块,网友和粉丝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北京现场的蓝天自造展览,以及当晚的熄灯活动。
伴随着移动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愈加广泛,任何在移动端推广的活动都会受到大批粉丝的欢迎。WWF的10万微信粉丝遍布于全国各地,为了给他们带来更加直观的现场效果,WWF联合会畅通讯推出了移动端直播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微信这种新媒体平台,开展与粉丝的互动新体验。
咨询式服务引领行业潮流
企业总是在一定时期遇到发展的瓶颈,这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转移成本,在企业不断增加的隐性成本中,会议成本是一项长期以来被严重低估的成本,会议是企业解决问题和指令的集体活动,但也是一个高成本的经营活动。
传统通信模式下,企业用户在与海外合作伙伴、外地经销商洽谈业务、商讨合作战略时,往往选择直接到合作伙伴所在地面对面洽谈。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面对面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开一场高效的会议没有全面的概念,对整个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架构更是有些模糊。会畅通讯从客户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给客户会议方案,还会从咨询的角度给客户专业级别的建议,通过对企业和部门业务的现状分析、问题梳理,为企业量身打造专属的多方通信解决方案。
在今天的多方通信市场上,囿于产业发展阶段,大部分多方通信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的都是一些简单易用的产品和方案,这些产品和方案仅限于某个区域或某几个国家范围内的服务。而且由于对客户、对于行业特点、对于中国经济宏观经济环境缺乏了解,这些多方通信服务商更不可能对客户业务有全面了解,所以他们的产品和方案往往局限于边缘部门、边缘业务,对企业内部沟通、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的结果非常有限。
而作为总部位于中国的一家企业,会畅通讯对于中国经济、对于中国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中国各行业发展的特点具有非常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会畅通讯2012年提出多方通信3.0概念后,多方通信市场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由原来的以服务为主走向以咨询与服务并重的时代。这才是真正把全球服务经验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服务,解除了很多客户心中的疑惑,他们开始认真面对企业内外部通信上的问题。
会畅通讯的咨询顾问会深入客户企业内部,详细研究企业所在行业的的特点和一般形势,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业务发展状况,然后制定出切合企业实际的多方通信服务方案。同时,还结合客户不同的业务部门的沟通需求,找出那些最需要多方通信的部门、发现多方通信最能发挥出效益的业务板块,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详细的服务方案,最后才是选择相应的产品和方案。
作为中国领先的企业级多方通信服务公司,会畅通讯的网络接入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为企业提供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已经在医药、金融、IT、高科技、机械制造等各个行业得到应用,服务于3000万多家大中小企业和500多万终端用户,帮助其降低成本,提升沟通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竞争力,实现企业商业的成功。
做全球性的地方多方通信服务商
汇丰银行有这样一个广告语:The world’s local bank(环球金融,地方智慧)。意思是说,汇丰银行可以把它在世界各地服务积累的经验与客户的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全球化服务的基础上,为客户定制适应当地条件的服务。这种在整合全球服务经验和精华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定制化服务,对客户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情况在多方通信领域表现得同样突出,甚至更为明显。
多方通信,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蕴含着全球运作的冲动和要求。作为支撑企业运作的基础,企业的业务扩展到哪里,多方通信就必须服务到哪里,只有能够提供全球服务的多方通信厂商,才可以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严格来讲,只能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些国家提供服务的多方通信厂商,只能为那些业务局限在某个区域、某些国家的企业服务,目前中国多方通信行业,大量存在的还是这种地方性多方通信厂商。当然,这样的地方性多方通信厂商也能为地方性企业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地方性企业业务发展迅猛,而且有向海外、全球扩张的要求,那地方性的多方通信厂商就爱莫能助了。这个时候,他们就要把目光转向会畅通讯这样的全球性多方通信服务商。
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从创立起,就一直着眼于为客户提供全球性的优质服务。
通过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Tata Communication、StarHub、Singtel、intercall、思科等跨国公司合作,在全球可提供超过140,000个服务网点。
会畅通讯的运作是全球性的,主要服务的客户也是跨国公司,86%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采用了会畅通讯的多方通信系统。在长期全球化运作和为跨国公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畅通讯积累了丰富的全球化服务经验。毫无疑问,这些经验对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有吸引力和价值的。
1ATN背景
近年来,空中交通流量的飞速增长给现有通信导航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1年国际民航组织经过深入的研究,引入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简称CNS/ATM)新航行系统概念,以期通过应用数据通信和卫星技术改善现有的空管系统。新一代航空电信网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CNS/ATM新航行系统的前提。
ATN并非一种全新的底层通信网络,而是采用基于国际标准的公共接口服务和协议,集成地面、空地和航空电子数据等多种数据子网互联来实现统一数据传输服务,是全球地空一体化的航空专用通信网络,可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航空通信服务。ATN可以提供空中交通服务通信(ATSC)、航空运行控制(AOC)、航空管理通信(AAC)、航空旅客通信(APC)四类服务。目前在国际民航组织的推动下,ATN网络已经全面进入部署实施阶段。
2ATN的应用程序
ATN由若干应用程序和通信服务组成,是一个互联网的概念,通过尽可能整合并使用现有的通信网络资源,为航空界(包括空管、航空管理部门、航空运营商、航空器制造企业)提供统一的通信服务,并根据不同组织的要求,提供不同质量的通信服务。ATN提供的应用程序包括地空应用和地地应用。
2.1地空应用
(1)上下文管理(CM)
CM的作用类似于域名解析系统,提供机载系统和地面系统,或两个地面系统之间交互、更新数据链路应用信息,包括应用的名称、地址、版本号等。
(2)自动相关监视(ADS)
ADS应用自动向用户提供来自于机载导航定位系统的报告,包括飞机标识、四维坐标和附加数据。ADS系统提供自身位置与其他信息报告,可用于空中交通管理和飞机位置的监控。
(3)管制员与机组人员之间数据链通信(CPDLC)
CPDLC应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管制员与机组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管制人员和机组人员的对话通过CPDLC来维护。它提供四个功能:管制员机组人员之间信息交换功能、数据当局之间的移交、许可的下行移交、地面前向移交。
(4)飞行情报服务(FIS)
FIS应用允许机组人员通过数据链向地面航行情报信息系统请求和接收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FIS数据链服务可以提供给空中和地面用户,是现存的语音通播方式的补充。
2.2地地应用
(1)ATS(空中交通服务)信息处理服务(ATSMHS)
航班计划数据通过AMHS接收。AMHS定义了两种应用,一类是ATS信息服务,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信息处理;另一类是透传方式,AFTN(航空固定电信网)信息的传输方式。
(2)ATS(空中交通服务)设备间数据通信(AIDC)
AIDC用于在ATS单位间交换数据以支持空中交通管制移交。支持的服务包括航班通知、航班协调、管制移交、通信移交、监视数据的传输等。AIDC是严格地用于ATS单位之间交换控制信息的ATC应用,不支持其他机构间的信息交换。
3ATN的体系结构
ATN网络的主要构件是通信子网、ATN路由器和终端系统。通信子网定义为一个基于特定通信技术的通信网,用于ATN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物理手段,并非是ATN的组成部分。各种地地和地空子网为ATN的终端系统之间提供多条数据通路支持。ATN路由器负责连接不同的通信子网,并跨越不同的子网传送基于QOS的分组。ATN终端系统处理应用层服务和上层协议栈,以便与对等的终端系统进行通信。
3.1ATN通信子网
ATN的通信子网可以是现存的数据网络,也可以是正在发展的数据网络。地空子网包括:航空移动卫星服务(AMSS)、甚高频地空数据链(VHF)、二次雷达S模式(SSRModeS)、高频地空数据链(HF)、Gatelink。地地子网包括:局域网(如以太网、令牌环网、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广域网(如X.25、帧中继、ATM、ISDN)。另外,公共ICAO数据交换网(CIDIN)、改进的X.25通信服务等均可用于ATN子网。机载子网:与地面系统类似,机载的各种通信网络也可以作为ATN子网。如基于ARINC规范429和629的子网、以太网和FDDI网。
3.2ATN路由器
当飞机移动,到达飞机所通过的网络将改变。ATN支持动态路由,以适应飞机移动和网络维护等网络拓扑的改变。路由器是中间系统,包含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根据不同类型,由不同的路由协议组成。
3.3ATN终端系统
ATN终端系统与其他ATN终端系统进行通信,向ATN应用提供端到端通信服务。ATN包括全部七层协议栈。ATN终端系统是自动化设备的接口,也是人机接口。
4ATN的应用进展
4.1国际上ATN的应用进展
(1)ATN地地应用
作为第一个ATN地地应用,航空信息处理系统AMHS(ATSMessageHandlingSystem)是代替现有自动转报系统AFTN的ATN应用,可以提供更可靠、更安全、功能更强大的信息传输服务。美日间于2005年投入运行开通了的AMHS线路。欧洲地区的西班牙于1998年年底,AMHS系统投入运行。2006年2月,法兰克福—马德里之间AMHS线路投入运行。2005年,阿根廷国内的AMHS系统投入实际运行。2006年2月,科威特安装部署了AMHS产品。2006年10月,牙买加在国内安装了AMHS系统。
中国北京作为亚太地区的主干节点,将连通区内11个国家和地区,并连接中东和欧洲地区。中国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主干节点,连通区内7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蒙古、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孟加拉等国家和地区正进行内部ATN实施与部署工作;日本、泰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建立了ATN技术实验平台开展相关测试工作;目前中、泰、港三方已完成第一、第二、第三阶段ATN技术测试工作。
4.2国内的应用进展
国内的应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主要的工作为编制《空管航空电信网技术政策、应用和发展技术白皮书》;ATN实验室建立和技术准备;研究与开发工作;国际ATN/AMHS技术测试工作。第二阶段为2006—2010年,主要的工作为ATN/AMHS过渡与实施;ACARS向VDLMode2过渡。
2002年民航总局空管局根据国内民航通信网络的状况以及国外的ATN实施状况,编制了《空管航空电信网技术政策、应用和发展白皮书》,2006年进行了修订,作为民航通信发展和相关方面的技术依据。地面传输网络逐步由AFTN向ATN/AMHS网络过渡。地空传输网络建成以甚高频地空数据链为主要传输手段的地空数据通信网络,在必要的环境下以高频地空数据链为辅助传输手段,逐步由ACARS网络向ATN/VDLM2过渡。
目前在北京部署已建设ATN骨干节点,并部署ATN路由器和AFTN/AMHS网关系统,进行与国际民航组织计划的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测试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是建设ATN骨干网络,与AFTN并行,逐步向ATN过渡。
中国民航于1995年开始着手建设民航VHF地空数据链系统,1998年建成一期工程,2001年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当时能提供全国绝大部分航路和大部分机场覆盖能力的VHF地空数据链系统。该数据链系统是国际民航界除美国航空通信公司(ARINC)和国际航空通信协会(SITA)外,世界第三大地空VHF数据通信网。
目前国内可支持的地空数据通信应用支持飞机飞行的各个阶段。在空中交通管制与服务领域,我国仅在少数机场和区域实施了部分应用,效果良好,包括:数字式飞机起飞前放行系统(PDC)、数字式自动化航站信息服务系统(D-ATIS)、数字化航路气象服务(D-VOLMET)、航空气象资料下传(AM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