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要素,同时也是美育的关键内容,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阶段中,音乐教育发挥了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推动力。音乐教育是普通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激发青少年自身潜力的良好方法,总体而言,音乐教育自身拥有修身养性,以及提升素质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状况入手,具体罗列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专门性措施和手段。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首先就是音乐课程无法得到落实,常规的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试教育。学校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从学生升学进行考虑,进而制定和安排专门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并不属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尤其是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并没有依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具体实践,一些农村学校甚至直接没有设置这门课程。其次就是音乐教师素质偏低,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师很多都是临时由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兼任,但是一些教师可能在音乐上具有一些特长,另外还有一些教师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因此也就使得一些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甚至一些学校将音乐课开设为唱歌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再次就是忽略了音乐教学重要性,音乐教育属于美育构成的关键分支,也是不断落实党教育方针的重要方式。优美的音乐节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唯美。音乐教育的意义是其他学科根本上很难替代的,必须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从实际生活实践来看,政府以及家长对于音乐的注重程度偏低,觉得音乐课程可有可无,音乐教师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突出。甚至在进行职称晋级等方面没有其他正常升学学科科教师具有同样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音乐教师的主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最后就是音乐教学相关的设备非常简单。在对一些农村小学音乐器材设备调查分析中不难看出,仅仅只有少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器材设备符合国家在音乐教学器材方面的相关标准,很多学校音乐教学设备只有不到30%的水平。音乐教学自身所需要的音像资料以及专门的教师更加稀缺,同相关的建设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
二、改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措施和方针
首先就是提升认识,改革观念,强化小学音乐教学,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美育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高效措施和方法,所以应该不断的提升对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充分认识,更加关心和扶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依据音乐课程相关的标准要求设置音乐课,经常举行相关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就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注重质量,大多数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自身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音乐培训,即便教师具有较高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不过因为自身的经验不充分,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果无法得到提升的话,奈于学校整体基础设备不健全,领导没有引起高度的注重等,都无法取得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要吸纳专门性的人才,对当前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还必须要求音乐教师进行规范教学,提升自我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最终提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总体质量。再其次加强投入,注重质量,音乐教学基础设施是保障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基础。不同地区政府以及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于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另外还应该加强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的投入力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可以配套一些设备较好乐器以及教具,条件偏低的学校也应该配置一些乐器以及教具,符合音乐教学的常规需求。学校必须要注重音乐专门性教师建设以及音乐设备的配置力度。学校图书馆和教研组必须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音乐书籍以及音像资料,这样可以让教师进行一定的参考和运用。最后就是深化改革,提升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音乐教育理念,方法以及评价机制已经很难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标准。影响到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限制这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必须要更新理念,推广全新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意识,全面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从本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入手,提出具体的改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手段和措施。众所周知,音乐教育自身具备了培养创造力的效果,音乐教育还具备了推动学生身体健康的效果等等。因此全面的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农村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不但是社会的呐喊,也是培养出更加综合性人才的社会需求。
作者:余晴竹 单位:贵州省雷山县望丰小学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则是学生正式接触音乐、学习正规的音乐知识的第一步。肩负启蒙重任的音乐教师,需要施展各种手段,在音乐上给学生愉悦的感受和美好的启迪。但在笔者看来,现状不容乐观。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1.软件、硬件条件均跟不上
在笔者所在以及所了解的农村小学中,没有城市学校所具有的各种教学设备,架子鼓、古筝等器具的缺乏,以及有限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部用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中,给农村小学教师的音乐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除了硬件上的不足,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一个制约。很多农村小学至今没有一个正规院校毕业的专门的音乐教师,大部分由语文、数学老师担负了音乐教师的中坚力量。这样在音乐教学中,经常出现钢琴弹奏走音、教学知识错误等问题。这也为农村学生的音乐教学埋下了不好的伏笔。
2.学生和家长的认识跟不上
学校的软件、硬件条件跟不上,学生和家长对音乐学习的认识也跟不上。在农村家长的眼中,音乐是可学可不学、对以后考大学没有任何意义的副科,对学生学习音乐采取不支持、不培养的态度。家长的这种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喜爱,让学生轻视音乐学习。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爱上音乐课的,但学生的这种“爱”,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音乐课上不用认真听讲,不用做作业,或者可以和同学聊聊天。真正喜欢音乐的孩子只占相当少的一部分。
二、音乐教学的对策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我觉得责任重大,不能安于现状,要打破僵局,积极构思,寻找出路,让学生爱上音乐,发挥出音乐应有的作用。
1.发挥偶像的带动作用
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比较听老师的话,音乐教学比较容易,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唱,学生学;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后,慢慢开始学会追星,喜欢时尚和流行的东西,而不喜欢课本音乐,对老师的教育也变得不理不睬。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明星入手,发挥明星的积极作用。
五年级一位名叫吴××的学生,音色好,唱起歌来特别好听,但就是不认真学习,任凭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经过多方打听,我了解到他喜欢的明星是周杰伦,于是我决定用周杰伦作为突破口。笔者在网上到处搜集周杰伦的资料,寻找和他的“共同语言”。做好准备之后,笔者找他“谈心”:“老师听说你很喜欢周杰伦,老师也特别喜欢他。尤其是知道他特别刻苦,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我从周杰伦的家境一般,谈到刻苦学习,从周杰伦刚开始写歌被拒,路途波折,谈到他坚持不放弃,通过这样的事情教育吴××。终于,吴××被我说动,看到偶像都如此努力,决定向偶像学习,最后和我约定,以后上课认真听讲,好好学习音乐和其他文化知识,沿着偶像的道路前进。
2.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
有些学生的音乐学习不突出,是因为意识形态出现了偏差,学习音乐的态度不端正,也有些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是因为害羞或害怕不敢开口,觉得自己唱歌难听。对这类学生,笔者认为,打破他们的自卑和恐惧心理,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步。
上学期,我注意到一个学生,音乐课大家齐声歌唱的时候,他总是低着头,盯着课本不开口,我点名让学生到讲台上唱的时候,他就把头埋在胳膊里,努力往后缩,似乎是想让我看不到他。这个学生叫邓××。
我找准时间,约邓××谈话,问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唱歌。邓××告诉我,他说话嗓音不好,有些沙哑,加上普通话不标准,经常被同学笑话,于是他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开口发出声音。我问他,看过《士兵突击》吗,有一段时间学生风靡这部电视剧,我多次听到学生谈论。邓××点点头。我又问,你觉得许三多的普通话和嗓音怎么样,邓××笑了笑,不说话。我接着说,许三多刚开始也是满口的家乡话被人嘲笑,但他不抛弃、不放弃,一点一点克服了,变得越来越优秀。你们不是最喜欢他的这种精神吗?接着我又拿出杨坤的例子:杨坤的嗓音也是沙哑的,但他唱歌很好听,还成了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你的嗓音沙哑,不是难听,而是特色。老师相信你唱歌一定特别好听。邓××用力地点了点头。
从此,只要我听到邓××开口唱歌,就不遗余力地赞美他、鼓励他。邓××开口唱歌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类似这种情况的孩子很多,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有自卑心理,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每每这种时候,我总是对症下药,耐心地鼓励他们,不厌其烦地跟踪他们的前进步伐,收效甚佳。
3.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除了在学生身上做出努力,改变学生学习音乐的现状,身为教师,肩负着为学生灌输知识的重任,更不能懈怠,更要在自己身上下工夫,改变自己的现状,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我认真研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保自己熟悉每一名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课余时间,我会加强自己的钢琴、手风琴等教学设备的练习,正确做到在课堂中不出一个错、不打一个“磕绊”,熟练快速地配合学生的音乐学习。我会在网上搜集有关音乐教学的影像资料,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除此之外,我还会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打听城市小学的音乐课是如何进行的,音乐教师采用何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然后经过加工处理,以最适合农村学校实际和农村学生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
总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我们农村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农村的音乐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和变革的步伐,尽快改变现状,满足农村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现如今,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专才方面的要求了,更重要的是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学科以音乐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使得学生不断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处于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1.教育主管部门不够重视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以考试来判定某一学科是重点学科或者是副科,而音乐由于不被列入考试范围,于是就被看成是不重要的副科。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音乐学科在实施过程中的不重视。在很多农村的小学,音乐学科的开课率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甚至在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教师,学生多年来从来就没有上过音乐课,试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音乐学科又怎么谈的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2.音乐教师短缺,教师素质较低
在很多农村地区,往往一个学校只有一到两个音乐教师,这远远无法满足音乐教学工作的需要,于是只能采取减少课时的方法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在这些仅有的几个音乐教师,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根本就不是音乐专业教师,而只是由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师兼任,或者是一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的业余教师,这样,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往往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在这种教师资源既短缺,教师素质又低下的状况下,教师因素已经成为了音乐学科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3.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
按照常理来说,音乐相对于语文、数学这样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应该还是比较大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对于音乐学科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耳濡目染,认为考大学才是上学的根本目的,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够脱离农村这个环境,这样很多学生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重点考试的科目上,而对音乐这样的非考试科目,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素质低下等原因,很多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方法过于死板单调,把原本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这样当然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
4.音乐教学的设施简陋
要想正常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必要的音乐教学工具,音乐器材、音乐图书声像资料还是必须要有的。然而在很多农村的小学,由于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再加之教育部门对于音乐学科的不重视,从而导致音乐教学设施出现了普遍短缺的现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音乐教学工作,更不用说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了。
5.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城市里,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识,拥有一些特长,都会把孩子送到一些兴趣辅导班,让孩子学习唱歌跳舞、钢琴、拉小提琴等,这样逐渐就会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然而,在很多农村地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相较于城市的家长普遍较低,在这些家长的观念中,音乐只是作为一种休闲的活动,对于学生“长知识”,将来考大学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更不用说另外花钱让孩子去学习与音乐有关的东西了。这样,家长对于音乐学科观念上的偏差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音乐教学工作产生影响。
二、改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对策
1.从思想上重视音乐教学,加大对音乐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音乐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教师、学生、家长,都要积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对音乐学科重视起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校方,要把有限地经费合理地投向音乐学科上来,至少要保证教学器具能够满足正常的音乐教学的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作为家长,也要改变过去传统的观念,从思想上正视音乐学科的积极作用;作为学生,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把音乐学科也看成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考试的分数上,而是要立足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2.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与语文、数学这样的智育性质的学科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有不同之处,所以教师切莫在音乐教学中照搬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要努力发挥音乐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有趣的学科优势,努力开创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素质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一个相对不太成熟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往往更加突出,这个时候,教师的素质对于音乐教学工作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已经成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建设,争取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道德素质方面都有所提升,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素质能够符合现代化音乐教学工作的要求。
4.努力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改革起步较晚的湘西农村中小学,却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湘西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对湘西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湘西农村多所中小学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促进本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够
在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的湘西农村,多数中小学课表上所呈现的课时量形同虚设。领导教师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难以转变,人们普遍认为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领导业绩的的指标。因为音乐课对升学率没有没有做出直接贡献,常常被看作是“副科”。现有的课时,通常会被“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挤掉。音乐课的开设与否,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审美认识如何,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常不被领导重视。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思想,在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美育教育,把学校的音乐课看成是可有可无,可以任意调剂的学科。
2、教师队伍不稳定
调查发现,湘西农村多数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这样的一个现状:音乐教师基本上不具备音乐专业知识,为了适应政策的号召,一些老师通过函授拿文凭,成为“专业音乐教师”。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走弯路,就连基本的识谱、基本乐理都不会。
由于音乐教育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学校便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取而代之的是兼职的音乐教师。一个老师兼教几门课,这是常见的!湘西经济落后,导致中学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育受到很大限制。
3、教学设备欠缺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教材呈现形式”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用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要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音响教材要紧密配合教科书的选曲,并用多重形式呈现(如:录音带、录像带、VCD等)”,“标准”在教学硬件上提出了明确的建议。而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备欠缺,音乐课还停留在“喊唱游戏”阶段,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同样也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偶尔上节音乐课也是在班里进行。教育行政部门常把限有的经费投资在“主科”上,例如:购买些化学、物理仪器等。受“升学率第一”的观念的禁锢,作为“副科”的音乐课,改善其教学设备更是遥遥无期。
4、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认识不够
湘西以土家族、苗族居多,传统的苗族人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真实的原生态歌曲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音乐文化。湘西的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深刻地理解湘西的原生态音乐形式,并使之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对保护湘西的地域和民族音乐文化都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教育机构在思考本地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并着力于本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研究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可是,这一点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致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汉化”,一些特色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发展中脱节。例如,苗族的传统芦笙节,每到节日之时,芦笙吹起,载歌载舞。然而,湘西大多数苗族居住地区已经淡化这样的节日,部分地区已经没有了。青少年的音乐素养慢慢地被“潮流”侵蚀,不仅特色民族音乐文化被“汉化”,更有被取代的危机。
5、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在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内保证艺术教育经费。”对于经济落后的湘西农村,专业教室、钢琴等设备由于经济所限短时间内可能实现不了,但是,对于价格不是很昂贵的电子琴之类的常规乐器应予以保证。县、镇教育机关的教育经费有限,本来就不是很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加之分歧又多,投入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经费就少之甚少,甚至没有。有限的经费只能维持日常教学开销,根本谈不上购买音乐教学设备。
二、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中小学这个年龄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苏霍姆林斯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中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反映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各领导老师应牢牢抓住“以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以音乐教育为突破口,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以音乐教育来加强和引导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这就要求各阶层领导老师转变观念,打破升学率的禁锢,大力发展美育,改变“只有升学率才能救学校,才能发展学校”的看法。
2、城乡互动
积极推行合作学习,加强文化交流是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迫切的教学需求。音乐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在强调校本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应努力与外界联系。县、镇、学校领导应鼓励一线教师进修学习,鼓励其组织学生参加城镇的音乐演出、比赛。鼓励其到艺术学校,省、市优秀的学校观摩教学。在大力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城市的多元音乐文化,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革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地组织教学。
3、因地制宜,发展乡土音乐
湘西音乐艺术资源丰富多彩,其中苗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农村中小学,不闻钢琴、小提琴之音,但得清秀山间之鸟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用树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极易融入音乐课堂,并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
湘西苗族有着广为流传的山歌。乡音演唱的山歌,成了湘西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或表达苗族人朴实、善美的本性,或表现苗人强悍、勇敢、向阳花的性格。山歌是苗族人的社交工具,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本区域的山歌引入中小学课堂,实现音乐民族化,避免了民族音乐在青少年身上逐渐“汉化”的趋势。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2―0027―01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反思。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家长及各级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对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意义缺乏认识,因此农村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音乐课就是学唱歌,让孩子唱着玩玩而已;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音乐不但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影响学习文化课。由于家长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倍受冷落与歧视。同时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文化课上,忽视了音乐教育,音乐课几乎形同虚设。
2.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有些农村中小学几乎没有专业音乐教师,音乐课主要由中师毕业生兼代。这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较低,理论水平有限,只会演奏简单的一两种乐器;还有一些兼代音乐课的教师不具备音乐专业素质,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教唱一些流行歌曲,或是教唱一些当地流传的民歌,至于音乐欣赏和简单的乐器演奏以及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讲解更是无从谈起。同时,由于农村的财政收入有限,地方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虽然力度在加大,但是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微乎其微。
3.音乐教师的素质及待遇偏低。农村中小学的很多音乐教师有的根本没有接受过音乐教学方面的培训。很多教师根本不懂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音乐理论素养较低,音乐艺术技能较差,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教学方法呆板而且单调,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不能适应音乐课程的要求。同时由于音乐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因此无论音乐教师做得怎样出色,但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以及评优选先进上和文化课教师相比都处于劣势,这种不公平待遇严重打击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音乐教师无心进行音乐教学,甚至中途改行去教文化课,造成了音乐教师的流失,遏制了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要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学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要鼓励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活动,使家长切身体会到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1、对音乐教学重视不够
教育管理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的现象相当严重。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城乡差距明显。在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各级农村教育管理部门的轻美育的观念较为严重。导致农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轻美育的原因主要是中考和高考两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样就“造成了全国不同地域考生之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信息、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小三门”,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
2、师资队伍十分缺乏
音乐教师师资十分短缺。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短缺现象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事实上,农村中小学专业化音乐教师缺口非常大,大批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音乐教师。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有的教师甚至身兼多门学科。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3、音乐教师素质低下
为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在农村中小学只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教师学历达到了基本要求。
4、教学设备陈旧简陋
在对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器材配备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器材配备能够达到国家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标准要求,大部分学校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率只能达到20-30%水平;音乐教学所需的音像资料、图书资料和专用教室等设施更是匮乏,与建设标准要求相差甚远。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面对音乐教育师资紧缺,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重视程度的不足等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投入,提高音乐师资水平,培育中小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状态是当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
二、改变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农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学,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美育素养,是增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必须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要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规范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政策上强有力的保障,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2、改善办学条件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人,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人,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阅览室也应配置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本校教师出去听课学习到请在教育教学上有突出成就的教师来校讲课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39-02
一、儋州本土特色音乐形式及来源
海南岛的西北部有一个俗称诗乡歌海的地方――儋州市,是海南岛汉族人民居住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主要源自于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两种音乐形式,即“儋州调声”与“儋州山歌”。“儋州调声”是儋州民歌的两大种类之一,儋州调声历史悠久,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沿海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儋州调声的内容以表达爱情、幸福生活为主,以曲调优美和群体娱乐的特点也同样流传于儋州、三亚、昌江、白沙、东方等地。“儋州山歌”也是儋州地区两大类民歌之一。儋州山歌的文本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民间文学体裁,历史悠久,深受人民的喜爱,古时候开始流传于西南一带,流行一种绕口令,亦称急口令,拗口令,实际属民间歌谣。它将若干双声、叠韵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组成有趣的韵语,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节奏鲜明,适宜口头传唱。西汉以前,这种绕口令在儋耳地区普遍流行。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儋州山歌始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了民族的蓬勃发展历程。如今,由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企业家和民间艺术家联合创办的”儋州山歌剧团”也为当地的老百姓和游客送上了不少优秀的剧目,有些优秀剧目情节感人,演员的唱腔和娴熟的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和听众的喜爱。
二、儋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及本土课音乐课程现状调查
既然儋州山歌、儋州调声和儋州山歌剧如此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本地区中小学的孩子们对它的了解情况如何?本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课程分配情况如何?本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本土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如何?儋州地区的中小学本土特色音乐教材的编写和推广情况如何?带着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分别对儋州市第三中学、儋州市第四中学、儋州市海头中学、儋州市海头小学、儋州市长坡中学、儋州市王五中学等学校的师生进行了走访和调查。从调查中看到,只有33%的学校有1架钢琴,33%的学校有多媒体设备,还有67%的学校只有大教室供老师使用,专职音乐教师占50%,音乐教师100%来源于海南省内高校。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以上学校的支持下对18位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使用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听课和访问,同时也对所在班级的部分学生做了相关的访问,得出了以下的结果。首先,是教材使用:教师主要使用全国通用教材,78%以学校统一颁发的音乐课本为主,22%的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外曲目教学,课外曲目中,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教学理念方面:87%的教师认为应该把本土音乐形式作为辅助教学,13%的音乐教师认为本土音乐元素在学校课程中可有可无。最后,是教学方法:受访教师上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基本相似,均采用比较传统的说、教、唱、学等比较保守的授课方式,从大部分受访学生处了解到,很多班级实际上是不开设“体、音、美”课程的,受到一些升学压力的影响,这些课时经常被主要考试科目抢占,相关的教材也不够人手一册,音乐教师根据教师用书的教案形式进行教学,授课内容大都以教唱歌曲为主,基本不涉及乐理基本知识和音乐素养的渗透,基本无创新。
三、根据以上数据和结果,我们找出了儋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及本土音乐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音乐教学总体设施过于简陋,无法完成正常的音乐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第二,艺术教育在青少年发育阶段的重要性等知识有待普及;第三,海南省师范类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已相对滞后;第四,海南省本土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招生政策也有待改进;第五,儋州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本土特色音乐课程开发工程认识有待加强;第六,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操熏陶工程急需改善和提高。
四、改善儋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发展的对策与设想
首先,更新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加大音乐教学基本设施的配套设备,从陈旧的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明确素质教育的理念与重要性,并切实有力的支持。全面开发音乐教育,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因为,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类精神文明基本素养,也是培养民族地区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国家、保护家园、民族责任感等高尚情操的最好的途径和方式。优秀的音乐更是净化人类灵魂的工具,早在西方文明古国的古希腊时期,音乐占据着最崇高的地位,其中,梭伦作为音乐的首倡者,他希望给年轻人传授音乐教育,以此推动道德强建和公民责任感,他认为这是城邦国家的福祉、力量与声誉的基础所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音乐进行了最为深入的美学和伦理学讨论。在他为主流的希腊哲学中,音乐在艺术中占首要地位。他在《蒂迈欧篇》中说过: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与激情的中和。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基本公用是教育作用,按古代世界的理解,教育指的是人格与道德的建立。当下,正值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时期,用美好的音乐教化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更是时代的要求,让我们以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民族精神更加快速步入法制、富强、民主、和谐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其次,海南省相关部门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议适当放宽艺术生艺术技能考试的门槛,鼓励少数民族和本土青少年报考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挑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担。再次,相对于五指山、乐东、保亭等市县来说,编写儋州市地方特色音乐教材地任务已经相当迫切,音乐课堂引入“山歌”、“调声”教学,正是给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更符合新课标体制建设下的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政策。建议该地区地教育和相关部门组织音乐骨干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同时也可结合当地文化部门和民间音乐专家、音乐教育家参与课程的开发和编写工作。最后,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需求,大胆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儋州“山歌”与“调声”虽然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有很多青少年觉得老土单调,根据其他地区本土特色教材的推广情况来看,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想要调动更多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做到选材的趣味性和适应性。除此之外,作品的编写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简化,教材的编写避开难度过高的误区,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审美需求、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编写时融寓知性、趣味性、表演性、欣赏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提升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多数学生喜欢通俗歌曲,在创编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调声本身比较具有时代性,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曲调通俗易懂,歌曲线条起伏不大,脍炙人口,因此,在歌曲的演绎上可以多种形式呈现,例如合唱、对唱、轮唱、小组唱、独唱,其中独唱可以编配成吉它或钢琴伴奏版边弹边唱。吉它和钢琴是中小学生最为喜爱的乐器,在课堂上要会利用教师的专业本领去表演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由于到孩子们喜欢操作性的活动,可以发动学生亲自加入资料的搜集和采风活动,在编写教材时,适当选择由学生们亲自搜集的资料,我们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语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民族音乐应该得到平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乡村的中小学校,尽快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投放更多的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力量,抓紧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与专业提高。优化教学环境,争取尽快突破陈旧的教育教学的局面,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活动,加快海南省音乐教育和本土音乐学校传承教育的发展步伐。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海南省教育厅配合执行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从2010年实施的国培计划已初见成效,每年都有海南省部分高校师范类毕业实习生上岗置换到区县及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岗位,以保证被置换的中小学教师脱产到高校参加学习和培训。海南省目前实施的国陪计划已初见成效,儋州市音乐教师也是国陪计划的直接受益者,在如此给力的国家政策支持,海南省现有的音乐教育状况将有望快步提高。愿儋州市乃至海南省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在新背景下能够早日呈现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34-01
为了解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音乐课程教学现状,笔者调查走访了甘肃省武山县八所小学,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如下:
一、武山县八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师年龄及学历
八所小学共有25名音乐教师(大学所学专业为音乐,但在学校并不都是专职从事音乐课程教学)其中14名本科学历,11名大专学历,年龄结构属于中青年教师(22—47岁之间)。25名音乐老师中专职音乐教师只有4人。
(二)教师分布状况
八所学校就师生比例来看,音乐老师人数配备比例不均衡。八所学校中最多的一所学校中有8名音乐教师而最少的两所学校尽然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且只有两所学校有专职音乐教师,其余6所学校的音乐老师均要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学。
(三)音乐课程开设情况
根据访谈结果来看,每所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课,而且课时量都是按要求安排的,只是那些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每每到期末或是临近考试的时候音乐课往往会被占用。
(四)教师对现行音乐教材的看法
八所学校均使用人教版音乐教材,教师们反映现行教材欣赏内容过多、过难,对农村地区学校来说不是很实用。部分实际操作内容无法进行。另外老师们都有反应现行教材中要求教唱的歌曲不如以前的上口易学。
(五)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及使用情况
八所学校中,两所学校配备有钢琴各一架,还有两所学校配备有数码钢琴各一架,其余四所学校只有电子琴,也只有两所学校拥有专门的音乐多媒体教室,但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不怎么使用。其余如打击乐,手风琴,录音机等教学设备配备也不是很齐全。
(六)教师待遇及培训
音乐教师的待遇问题,据调查发现多数教师认为课时补贴不能与其他科目教师同工同酬,有个别学校竟然将一节音乐课的课时量按0.8节课来计算。 而且作为音乐专职教师在评审职称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有关音乐教师的培训,据调查的数据显示25名教师中只有3名教师曾获得过进修机会,而且都是在职进修。
二、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从八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来看,武山县小学音乐教师人数配备比例不均衡,教师专业化程度及专职化程度都比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音乐课程的开设质量。教学设备配置不全,音乐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也不尽人意。当然这些情况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很多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要想得到根本的改变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扶持还需要一线教师自身的努力。
三、总结及几点建议
(一)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我们必须明确,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音乐课早已不是所谓的副科,应该明确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我们应该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能真正“自下而上”的了解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办法。
(二)结合实际情况、丰富课堂
对于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而言,不能不提的就是地域及文化的制约。这就要求一线的老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不一定非要进行现行教材中的所有教学内容,可以了解学生的需要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来丰富课堂,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美育教育。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职业修养、一切为了孩子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密不可分。中国的教育质量从整体上来说现已进入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不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是今非昔比,国民受教育程度、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某些学科的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就我从教的音乐教育来说吧,我已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担任音乐教学已有十多年了,对现代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现状,在我们乡村中小学校我还是心中有数。
音乐教学质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重应试”、“轻素质”、“教法陈”、“观念旧”、“学生渴”、“不让喝”。这是我国目前乡村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特别是我们乡村中小学的音乐同行们应该更加深有感触。比如,音乐课变成单一的唱歌课依然存在,从中我们基本知道当前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毕竟农村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教育的素质化、现代化,哪有全国国民教育的素质化、现代化?有的学校的音乐教学质量还不错,主要是要看该校的领导是否重视素质教育。大部分中小学校,特别是像我们乡村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质量都应打上大大的问号。要真正改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的现状,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体制要改革
在真正把素质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在教育保障机制改革上,要着力健全音乐素质教育相关的管理、监督、评价、考核制度。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大学毕业生(好多大学毕业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宁愿到在都市去打工都不愿到乡村去当音乐教师)到乡村去任教并出台相应的优惠、奖励政策。为乡村中小学校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及器材。让音乐老师也像其他科目一样有走出去(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虽然有互联网,但是农村的教育信息还是没有大城市的现场教育信息新颖、生动、快捷、更有成效。
二、音乐教学方法要创新
音乐教学的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为什么好多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呢?我觉得主要是我们音乐老师的创新性教学还做得不够,有的老师只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传授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譬如,我们在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十里风雪》与《扎红头绳》时,我们要辨析这两段选曲中美的地方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写得好?先拿《十里风雪》选曲来说吧,要突出杨白劳在饥寒交迫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在没有欣赏之前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该曲应该如何去演唱?速度怎样?表情如何?……音乐背景设计等等。在学生演唱或表演之后与原声作对比,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处理等问题。这样一比较,学生对作品的美就一目了然了。音乐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统一,这就是音乐的美学!
三、音乐教育师资要解决
有的学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基本没上什么真正的音乐课。大多学校的音乐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兼教,上音乐课时就提一个录音机、或者光盘之类的机器放在教室让学生跟唱,而老师就坐在讲台上修改自己的作业、练习、试卷。这样下来,下面学生要么就唱得跑调、要么就不唱、要么就大声嘶叫、声音嘶哑。这些问题的出现上音乐课的老师一般不闻不问。由于目前乡村中小学学校至今大都还没有一位专职音乐教师,好多学校的音乐课形同虚设,时常被其它科目挤占,要不就让学生自习、做练习。这样谈何去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中小学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或激励机制来吸引或者鼓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中小学去任教。
四、音乐教学质量的考核要大众化、全面化、科学化
作为全民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了新一轮的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借此又向前迈越了一大步。音乐教育的生命在于教学,而教学的关键则在于确定一套科学的模式。目前,关于音乐教学模式的类别比较多样,笔者就小学音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就合理运用情况作出分析。
一、对目前音乐教学模式运用的现状调查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中影响深刻的一次改革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包括音乐新课程在内的各项内容的改革,使得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音乐教学模式的兴致很浓,为我国的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然而在这场力度较大的音乐课程改革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运用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就其当前的现状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思考,将有助于音乐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音乐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合理的重视
教学模式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这种状况虽然给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但也造成了教育工作者无法合理重视。笔者在实习期间曾就音乐教学模式与教师进行讨论,笔者发现很多教师无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涵义,在运用过程中常常与教学方法混淆,认为教学模式等同于教学方法,当然对教学模式的类型也是认识程度不够。这些错误的观点往往使教师不会甚至不敢运用音乐教学模式,以及在运用的过程中对具体模式类型的选择原因无从知晓。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音乐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师的音乐教学理论程度还需要有待加强和完善。
(二)音乐教学模式运用的僵化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基本仍然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笔者在听某老师上人教版四年级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先让学生听范唱一遍,然后要求学生看这首歌的歌谱一句一句跟教师学唱。大部分教师都认为音乐的课堂就应该采用一种单一的传授——接受模式,教师唱,学生学,而忘记了音乐不仅要靠语言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门缄默知识的文化。其实这是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模式使用很普遍也是很糟糕的案例之一,教师可能理解了教学模式的涵义和理论依据,但是在逐渐运用的过程中扭曲了本意或是直白的运用而不加以任何的修饰和转化或是教师紧抓住模式的某一点而没有展开运用导致了僵化的局面,这其实是对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阻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百年之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对象、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要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如果不加以转变,原本热情高涨的学生像泄了气的皮球,只好跟着教师枯燥地一遍遍学唱。教师教唱是对的,但是学生是否认真学唱是需要老师在认真领会其涵义的基础上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因此有些课堂教学的效率很低,归根到底还是由于音乐教学模式运用的僵化。
(三)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系统化
教学模式是在国外的不断发展中传入我国,而音乐教学模式是从教学模式中分化出来的。笔者就此查阅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曹理在《音乐学科教育学》中根据教育的目标分类学原理,把音乐教学模式分为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每种模式又具体可分化为不同的子模式。戴定澄主编的《音乐教育展望》中根据音乐教学特点及教师与学生的现状把音乐教学模式分为被动接受式和制动探索发现式。还有其他学者的一些分类。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内还没有完全统一的音乐教学模式适用于小学的课堂中,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此都持有自己创造性的见解。虽然呈现了一派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局面,但也造成了教师对于运用音乐教学模式的困惑,不知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反而会造成不利。因此关于音乐教学模式探讨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学者用更加敏锐的视角来观察。
二、 新课程音乐教学模式合理运用
教育改革赋予了音乐教育理念新的内涵和意义,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带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教学诸要素的革新,当然它也需要音乐教学模式去贯彻和实施教育理念。我们知道,音乐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为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运用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所以要体现课程理念的更新,就必须改变单一僵化的音乐教学模式,将其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下面就几个教学模式为例来说明。
(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去进行引导,去发现音乐现象背后的规律,这就为引导——发现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引导——发现模式是在结合了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所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在选择和确立所要研究的主题后,在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下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和处理有关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合作交流探究等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笔者在给三年级的学生上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的力度》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一系列的基本练习后,笔者认为课堂上可以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教学引导上。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藏蜻蜓”的游戏。一个学生藏,一个学生在同学们拍手或是敲击乐器的声音力度变化提示来寻找。通过这样的一个游戏引导学生对声音的力度有一个听觉上的直观感受,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主动探索和表现音乐的热情。其次在发现上。教师弹奏《红蜻蜓》,弹出p、f、mf等力度的变化,然后一人一句试着带力度的变化跟琴唱曲子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因这些细微的强弱变化所引起的乐曲流动性以及体会到的乐曲的情感。再请同学们自由讨论积极发现乐曲中如开头“p”比“mf”要弱等,鼓励学生大胆的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最后教师总结强、弱等力度记号的概念等。运用此种音乐教学模式,通过游戏及听唱学过的歌曲《红蜻蜓》,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体验旋律中力度的变化,初步掌握强、弱、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及概念。在教学收尾处笔者认为可以加入延伸。教师示范加入力度记号,鼓励学生学习创编,教师选择一两组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请大家一起评判。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语言、听觉、对比等一系列合理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感,理解教师所教授的新的知识。情境——陶冶模式是在创设的情境中以音乐以媒介对学生陶冶与培养。该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根据教育目的,教师运用语言、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些形象生动,鲜明具体的场景,学生参与到各种游戏、歌唱、欣赏中,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下学习,使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和性情的陶冶,并将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例如五年级欣赏艺术歌曲《春晓》教学过程中在联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创设情境,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唐诗《春晓》彩图,感受音乐与诗句图画结合的完美贴切,珠联璧合,推动了学生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挖掘作品的深度,将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认识情景”丰富 “体验”,通过“体验”主动“陶冶”。新课程标准的四大内容板块里,不仅感受与鉴赏可以采用情景——陶冶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运用于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根据创设不同情境所表现的不同形式的美的感受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渗透到学生的心中,涵养心灵,学生在情境中的兴趣被激发,开拓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的这两种音乐教学模式实例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教学模式,如合作——交流模式,自学——指导模式等,都在音乐教学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教学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音乐教学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模式理论知识的遵从,结合实际的情况灵活运用,切不可“拿来主义”。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经常需要多种模式的综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在这样一个背景环境下,我随机采访了河北省保定市四个市区的多所国办小学对现阶段保定市国办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并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对有关部门制定音乐教学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市区音乐教师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对保定市音乐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保定市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各学校之间软件力量、硬件力量不均衡
自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科的综合发展,这对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在同一市区内还是会出现学校软件、硬件差距较大的情况。学校学生人数大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相对情况下就比较好。学生人数较少的学校,硬件设施较差对音乐课程的支持度也相对较低。虽然这一现状,在近几年不断的发生改善,但软硬件力量不均衡的情况还是难以避免。硬件设施对音乐教学很有帮助,有的学校近些年才新建的音乐教室,才有了专业的音乐活动,可是有的学校不仅有专业的音乐教室还有自己的音乐礼堂。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这音乐教学和学生的音乐素质。从音乐教师招聘情况来看,年轻的音乐教师对学校环境也有很大的要求,低端一些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年轻的音乐教师不愿意去工作。硬件设施建设不起来,师资力量也发展不起来,这对音乐教学甚至是其他的无疑是有着严重的制约性。
(二)音乐实践
新课改后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但在我市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对这一理念的体现相对较薄弱。在调查的众多教师反馈情况而得之,音乐教学的实践性不强是存在于各个学校的一种现状。音乐学习没有成果展示,从孩子心理塑造角度看来音乐表演的实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各类能力,实践展示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音乐实践较少影响着音乐教学的发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音乐实践有助于改变家长对音乐传统观念的理解,重新认识音乐的好处,它不只是一个辅修学科,音乐学习对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音乐价值理解的偏向性
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能的培训,音乐本身也具有调动受教育者审美情趣、调动受教育者联想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种能力的价值。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学校的音乐教育无法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是忽略了音乐技能本身就是忽略了音乐所带来的各种附加现象,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展现出音乐本身的意义及价值。作者在抽样调查的班级中发现每个班至少有10名同学左右甚至更多,选择了校外的艺术辅导机构,学习艺术特长。这种现状的存在是对普通音乐课程教育的不认可和对音乐课程价值的理解发生了偏向。小学音乐课程强调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强调通过音乐学习提升孩子自身素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可是在当前,音乐教育已经被家长认作为技能教育,学习音乐要获得一技之长,孩子会什么技能已经是父母之间攀谈的话题,对音乐价值的理解受到了扭曲。重视音乐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技能,不重视音乐的家长反而认为音乐学习会影响孩子的文化课程学习,对孩子的音乐兴趣加以节制甚至是扼杀。无论是重视还是不重视都是对音乐教育的价值理解的一种偏差。这种偏差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很久,但是伴随着家长的年轻化,思想也在接受变化。据调查显示新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家长相对重视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比较支持孩子的艺术学习和表演,但高年级的家长则对艺术学习持有否定的态度。
二、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府监管与支持的力度,合理调度音乐教师
针对各学校间软件与硬件硬件设施不均很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学校、教师等方面来说,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财力还是物力上。对一些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组织建设新的教学场所,在校内硬件设施建设上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合理安排和布局校内基础设施状况。其次教育部门也应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将各区域之间教师资源整合,为教师资源薄弱地区派送优秀教师,同时也加强个区域教师之间的科研机会,有助于教学手段的提高,软件能力的提升。学校本身也可通过一系列活动自筹资金来完善学校的内部的硬件设施状况。
(二)音乐实践
对于青少年音乐实践来说,比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在重大节日中举办特色的音乐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节日意义的理解。从市区来讲,各学校之间加强学生之间的音乐交流,可以举办市区间的友谊活动,展示自我风采。从河北省来说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比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家长的保守思想,让家长明白现如今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仅仅学习知识是不行的。从国家来讲,举办专业的音乐艺术类比赛,从各省事选拔出优秀人才,在发现人才的同时也是对音乐素质教育的一个强大宣传
(三)重新认识音乐学科
家长对音乐学科认识的偏差性,来自于早些年对艺术的认知,教育观念老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根深蒂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技能培训,培训技能的同时也应是各项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的有益方式,加强教师素质能力培养加强音乐学科建设是达到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点。现如今音乐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并未的到宣传,所以从学校的角度来讲,第一要加强学生家长与音乐教师之间的沟通;第二要定期举办音乐活动,只有家长看到了孩子外在素质因为音乐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他才会认可音乐素质教育的优越性。从教师角度来讲要把握好音乐与素质的连接,有效的运用音乐素质教学提升孩子的内在素质。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个残缺不全的教育。农村边远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信息闭塞,音乐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面对这样的音乐教育现状,改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而音乐教育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在农村偏远地区还存在着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音乐师资严重匮乏。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音乐课皆由语、数科的老师兼任,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再加上潜意识里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音乐教学质量跟不上新课标的要求。
1.2 教师素质低下。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然而绝大多数音乐教师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对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教材不理解,教学方法生硬,呆板且单调。比如说,多数老师墨守成规地坚持着传统的带唱模式,一字一句的教唱,忽略了简谱和五线谱教学,导致学生几乎没有识谱能力。
1.3 教学观念落后。
教育部门重视文化课教育,重视升学率,从而忽视了音、体、美等艺术学科的教育,占用或“砍掉”艺术学科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在农村中小学,基层领导,学生家长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他们认为音乐教师都是没有文化功底的,因此音乐教师在其眼中就低人一等,他们不让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怕影响主科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日趋淡化,从而形成了“四人”不重视(四人即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局面,音乐教育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局限。
1.4 办学条件差,缺少音乐教学相关的设备设施。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俨然成了“时尚”,然而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却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唱模式,或者简单的拿录音机放着让学生跟唱。手风琴、录音机、与教材同步的磁带是音乐教学必备的设施,而就这些必备的器材,在农村中小学也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音乐教学最基本的设备都没有,谈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呢?
1.5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行音乐教材的部分内容与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不相适应。学生学起来费劲,教师教起来吃力,导致教师难以因材施教,不得不抛开教材。由于教育理念及教育现状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地区中小学与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以上所列的现状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前些年,国家教委曾派出过六个调查组对我国音乐师资不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却十分令人担忧。绝大多数学生连音阶也唱不准,甚至有些偏远农村的学生连音阶是什么也不知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音阶竟有同学念成阿拉伯数字。能够较准确地唱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生屈指可数,尽管中小学音乐课本的扉页就是《国歌》。识谱视唱和基本乐理就更无须谈了,学生对音高、节奏、时值等没有一点感觉。从课外活动和排练文艺节目中不难看出,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音乐素质非常差。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由于很少接触音乐,任凭老师怎么讲解与示范,他们还是“启而不发”,追其原因还是音乐基础太差。问其以前的音乐课,多数学生回答说:没有开设!极少数人回答,他们过去偶尔教几首流行歌曲,至今自己还唱不准音。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放眼世界教育,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强化课外活动和技能训练。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法国作家雨果也曾指出:“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这些无不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必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2.1 领导要重视,观念要更新。
作为学校领导,一是要懂得艺术教育,重视音乐教育,常抓不懈,以身作则,要成为艺术教育的“内行”,不当门外汉;二是要关心音乐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支持他们开展工作,为他们创造条件,购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乐器和教学设备,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支持他们的业务进修,合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为音乐教学及活动服务;三是要有长远的艺术教育规划,又有短期的活动安排。把学校音乐教学活动制度化、经济化,既要扎扎实实,又要生机勃勃。
2.2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教学设备。
2.2.1 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不能满足以教唱几首流行歌曲为目标,那种让流行歌曲牵着鼻子走,追逐“排行榜”、“金曲榜”的做法是极其幼稚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课本为核心,紧抓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和欣赏三个部分的教学。同时,器乐教学也是今后音乐教学中的逐渐充实和完善的内容。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是必要的,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常用的直观教具有:卡片、挂图、多媒体(如录音机、教学磁带、影碟机、教学光盘、宽带网)等,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感知,提高感性认识。
2.2.2 课外活动。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在课外活动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它需要我们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使中小学音乐教学成为一个整体,美育教育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学校中的大型音乐活动等,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2.2.3 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音乐教学设备。优质教育资源犹如一股清新的山外来风,吹来了教育改革的新鲜气息,吹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远程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在音乐课上,现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离农村实际较远,教学难度大,这时就可以利用网络下载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材,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还可起到省时、省力、高效的作用。
2.3 抓好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音乐教师的师资水平是影响音乐教育质量的直接因素。学校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应给予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忠诚于音乐教育,才有激情去为音乐教育事业埋头苦干,以此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多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素质,为音乐教育奠定基础。其次,根据我国农村中小学面广量大,艺术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各级示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要,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办班进行专业培训,有组织的挑选乡村学校骨干的音乐教师,轮流训练或组织巡回教学,并定期举行音乐欣赏会,增加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
作为音乐教师,一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自修,力争专业进修和短期培训,保证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二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三是要针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秉除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结合器乐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作为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工作。首先要主动学习,音乐课并非听听即可,需要开口练习,从发音、吐字入手;其次就是要把握音准、时值等,再加上感情以丰富音乐所要表现的效果。
2.4 加强教学改革。
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还需要经常组织一些音乐课评优的活动,多听有关教师的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从而推动音乐教学的改革,有效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音乐教学和其它学科的平等进行。其次,要保证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材适当调整,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互动式教学,尽可能的结合器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5 大力推广五线谱教学。
五线谱是世界各国广泛通用地、比较准确、科学的记谱法。我建议在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及音乐课程中都用五线谱。从初级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识谱和视谱能力,并加入初级的视唱练耳练习,从整体上提高中小学音乐文化水平。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维、道德、智能、情感以及身心健康的素质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我们要打破应试教育传统思想,把音乐教育列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项目,使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 音乐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