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7: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优越的人文资源禀赋
保亭县是海南土著民族——黎族最集中的地区,素有海南“黎族首府”之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民俗风情,其境内拥有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GB/T18972-2003),保亭县人文旅游资源可分3个主类、10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67个资源单体(见表1),并已成功开发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与经济价值的人文项目。
1.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2012年2月7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呀诺达旅游景区“5A级”称号,自此保亭拥有了“钻石”级别的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呀诺达的发展最突出特点在于把“黎峒文化、南药文化、生肖文化”等黎苗族优秀文化理念融进天然的热带雨林风光,使景区焕发文化魅力,成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人文旅游中心。它是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复合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主题景区。同时,也是海南省独特的热带雨林及绿色生态文化全面展示的综合性主题景区。
2.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
槟榔谷被称为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是海南本土传统文化展示及演示场馆。“谷里”一切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海南味”。这里再现了黎族原始而淳朴的生活方式、娱乐项目以及织锦等手工技艺历史场景,洋溢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人体艺术的敦煌壁画”活化石——黎族文身。它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这种文身作为文化现象,在世界民族中也是罕见的。文身是黎族母系社会遗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带有原始宗教的艺术气息,是黎族历史的见证与延续的标志。(2)谷仓群。海南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谷仓群,这些饱经沧桑的谷仓群至今已逾百年,更是黎人良好民风的见证。
3.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亭的民间工艺类别多且富有民族特色,如纺染织绣、雕刻、制作陶器等。其中,有三项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表2)。黎人具有高超的纺织技艺,“黎锦”是黎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黎锦”中的龙被,非被,实为绣幅或挂幅,亦称“广幅布”、“崖州被”、“大被”,更是代表了黎族传统织锦技术最高成就的艺术珍品,亦是封建时代进贡皇家的贡品之一。
4.七仙温泉嬉水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仙温泉嬉水节”是保亭黎、苗族的共同节日,也是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节庆。这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这洋溢着浓浓的民俗风情南国聚居地保亭,人们以温泉泼洒自己的心上人,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把甜美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在2010年荣获“中国十大著名节庆品牌”称号,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等评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民间节会”,是保亭一张亮丽的黎苗文化名片。
三、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实可能性
保亭优越的人文资源禀赋,可以说是具备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
1.“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为保亭旅游业发展提
供了有利机遇2010年1月4日,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步入正轨,国家出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把海南岛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省又一次面临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保亭作为海南岛旅游业重点开发地之一,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容错过的良好机遇。
2.三亚对保亭起着带动与示范作用
三亚是一座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保亭毗邻三亚,区位优势显著。根据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三亚和保亭将构建“蓝色三亚、绿色保亭、浪漫天涯、蓝绿共赢”的“蓝绿”特色旅游格局,保亭将作为大三亚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互依互补的双赢局面。“大三亚”的战略必将带动保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保亭亦可依托三亚旅游宣传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借鉴三亚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展示与推广保亭人文旅游资源。
3.“黎学研究”正蓬勃发展
“黎学”是专门研究黎族的学问,“黎学研究”受到海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海南省社科组织领导部门、高等院校、科研以及出版单位等都在拟订“黎学研究”的规划与方案。黎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此(旅游业)无疑将给予热情关注,将对该县(保亭县)和黎族地区各市县旅游产业的兴办,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2]。把“黎学”这种民族文化符号赋予保亭人文旅游开发,势必增强其人文旅游的独特性与发展的持续性。
四、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保亭拥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具备了开发的有利条件,适时探讨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有助于保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保亭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人文环境保护力度
人文资源的完整性是旅游价值开发的前提。一种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时间历史积淀的产物,破坏容易,恢复却异常困难。为此,做好保亭人文资源保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以立法的形式,加强人文环境的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法》等政策法规。同时,尽快制定符合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际情况的保护办法和实施细则[3]。(2)以文化保育为核心,系统地保育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4]。第一,政府主导,并统一规划与管理[5]。适度扶持黎苗村寨人文建设,整合人文资源,维护本民族特色。第二,黎苗民俗“生活化”。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优秀文化遗产,认识自身文化的重要性,提升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第三,举办人文资源保护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居民保护人文资源意识,进一步弘扬黎苗人文文化。
2.挖掘提升人文资源品味
(1)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保亭人文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关键在于要加强“黎学基础研究”,为生态游附加人文价值。例如,七仙岭美丽传说的编撰,为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增加文化内涵;保亭“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操作性与可参与性及实践的研究;黎苗族服饰、饮食、文身等民俗风情及特色节庆生活化的研究;温泉康体疗养融合本地“南药文化”的研究等。(2)举办文化节,旅游产业化。可寻求省外合作,推广黎苗文化。如打亲情牌,发挥海南保亭“黎族首府”优势,与贵州、广西等黎族聚集地定期举办“黎族文化交流游”,形成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
3.实现保亭与三亚的对接
充分利用三亚宣传平台,加大保亭人文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为此,保亭应做好如下对接工作:(1)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如保亭县旅游局、旅游协会与三亚市旅游局、旅游协会及新闻单位对接,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参加彼此举办的节庆活动、旅游博览会,互相推荐旅游路线等;(2)民间旅游企业的对接,特别是旅行社以及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宣传营销以及旅游信息网站对接等。
目前,我国森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植物园、林场五大类型。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景观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森林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喀斯特森林旅游是依赖喀斯特森林景观资源而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喀斯特森林资源由于喀斯特地貌本身的脆弱性,相对其它类型的森林资源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既科学开发喀斯特森林景观,同时又保护好喀斯特森林景观资源,是摆在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面前的一道难题。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原始森林我国是发育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森林。2007年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对于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同样具有代表性。
二、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一)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地文、水域、生物、天象与气候等分类标准,可将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按7大主类、16个亚类以及26个基本类型,可见茂兰喀斯特森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特色景点18个,采用如下指标对这些景点进行定量评价:A、资源价值是否具有独特性;B、在国内市场上,对同质的产品是否具有商业上的竞争力;C、交通进入性是否较好;D、配套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的状况如何;E、景点位置、景观类型是否便于配套组合,形成组合;F、对全市旅游业的影响。
根据以上标准对候选区的景区进行评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评分结果如下表[18](表4-2)。
根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名次的情况,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特品级景点2处,优良级旅游资源景点14处,普通级旅游资源景点2处。可见,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具有良好的品质。
(三)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根据卢云亭的旅游资源“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对茂兰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主要采用了其中的“三大价值”与“三大效益”对其进行定性评价。
1、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
(1)景观观赏价值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生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而且保存着十分珍惜的濒危的野生动物、植物,如诗如画,俊秀独特。
(2)科学考察价值
茂兰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内发育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森林,无疑是研究喀斯特森林动植物的天堂,具有极好的科学考察价值。
(3)民族文化价值
保护区境内分布着布依族、水族、瑶族等不同民族。在长期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民族传统的饮食文化、与环境和谐的建筑文化。
2、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
(1)生态效益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成为共识。茂兰国家级保护区主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理论、喀斯特森林群落学特征、森林的水文效应、特殊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广大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恢复途径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地表上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自然本底,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基地,又是特殊地貌上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由于喀斯特森林独特的水文地质二元结构所呈现出的水文效应,为茂兰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2)社会效益分析
茂兰自然保护区地处贫困山区,是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07年荔波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员后,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频繁,自然保护区先后接待过日本、美国、瑞典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国际友人来保护区访问考察、旅游。随着保护区保护和科研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渐成为了我国对外科技、信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
(3)经济效益分析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多种经营和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可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社会效益,同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营业收入主要根据预测的游人规模和人均消费水平进行估算。参照同类项目及荔波樟江风景区的消费现状,结合茂兰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内容、规模、档次和时期其人均消费水平指标为2010年70元/人天;2015年80元/人天。经计算,2010年27.92万人,营业收入达1954.4万元;2015年预计总人数将达30万人,营业收入达2400万元。各时段的利润(按30%的利润率计算)预计为:2010年586万元,2015年720万元。
3、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于2014年6-9月份发放问卷150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样本1420份,有效问卷的比率为94.6%。整体上说,此次调查其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具有代表性。
(1)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的人口学特征
从游客文化构成上看,(图3-1),大学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重高达52%,其他文化层次的排序依次为初高中(31%)、研究生以上(14%)、小学(3%)。即中高等文化层次居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和学校研究人员,均有较高的学历。较高层次的客源市场意味着较高收入的市场,所以,茂兰在进行市场开发时要重视这一部分市场的开发效益。同时,研究人员也成为了茂兰的主要客源之一。因此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开发模式可采用研讨游的开发模式。在发展研讨游时,在三大分区中,严格保护核心区,允许研究者部分进入缓冲区。在开发当中,由于喀斯特地貌的脆弱性,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从游客年龄构成来看,(图3-2)21到40岁的青年游客占游客市场的主体地位,是总数的61.2%。其次是中年游客比例为27.9%、小于20岁的游客比例为8.3%、大于60岁的游客比例为2.6%。可见,青少年和中年游客相对来说经济负担较小,出游机会较多,成为茂兰旅游的主体构成。青少年天生好奇心重,接受性较强、爱探险,因此茂兰可以就其客源特点开发猎奇探险游和生态科普游,这也是开发喀斯特森林旅游的较好的开发模式。
(2)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的地域特征
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的游客主要是以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游客为主,(图3-3)占到总数的51.3%。省内其他游客的比例为11.3%;省外游客的比例为37.4%,主要来自重庆、四川、广西等临近省和直辖市。在茂兰周边有着相同景区的竞争,广西的桂林、云南的石林是应用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成功案例,因此通过其客源市场的分析,可以得出茂兰在开发喀斯特森林旅游一定要注意其资源的奇特性和原生性,以此吸引游客。
(3)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游客对景观偏好分析
选取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中的七个景点:螃蟹沟,青龙涧,旺牌山,金狮洞,野兰谷,瑶寨民族风情,梅林作为研究对象。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这三个角度分析游客的偏好,为茂兰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依据。
首先青龙涧瀑布群是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都最为青睐的旅游产品(图3-4),作为主体市场的21~40岁与41~60岁的游客的选择几乎完全一致,除了瀑布以外,其他旅游产品的偏好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螃蟹沟、旺牌山、金狮洞、野兰谷、瑶寨民族风情、梅林。另外由于少儿的天性,小于20岁的游客对于螃蟹沟的兴趣较大。60岁以上的游客对瑶寨民族风情这样人文景观的偏爱明显大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游客。
从游客职业来分析,(见图3-5),最受欢迎的景点为青龙涧、旺牌山、野兰谷。在喀斯特地区日趋石漠化的今天,旺牌山这一片绿色喀斯特林海,让人深思,给人启迪,受到了学生、教师、企事业员工的喜欢。
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偏好差异也比较大(图3-6),旺牌山、野兰谷等能凸显出喀斯特森林特色的景点受到有大学学历的游客的喜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3
苏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及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6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6处11个景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苏州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水平居全国前列,旅游目的地规模和高等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空间结构模糊不清,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够。因此,对现有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排摸、梳理及优化开发能更好的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为开发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奠定基础;同时从空间视角分析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的调整及开发模式的优化更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及数理统计
对离散的地理对象或事件(点)如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服务设施布局及商业开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点模式的研究是用点的密度或频率分布的各种特征研究点的分布情况,并从空间离散的旅游资源点中有效提取其分布格局,从而揭示旅游旅游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在研究中通常用点过程密度λ(S)描述空间分布情况,即在点S处单位面积内资源点的品均数目。用数学极限公式可定义为,其中ds指在点S周围一个足够小的区域;E表示数学期望;Y(ds)是ds内资源点的数目。在此基础上,现行的基本方法有样方计数法和核密度方法两种。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认为地理事件可以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因此,核密度估计法主要用于交通事故预防等通过已知事件推测未知事件的研究。而样方分析法(Quadrat Analysis, QA)则是基于点的密度分析空间上的聚集程度的方法,通过研究景区的密度、频率来解释其空间存在的模式。分析时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样方),统计落在样方中的资源点的数量,再对包含不同景区数量的样方的频率分布进行归纳,最终判断景区聚集程度。从忆波等(2013)利用样方分析法对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可达性等分别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样方分析法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可供研究的基础规律。根据Greig-Smith于1962年的试验以及Tylor和Griggith、Amrhein的研究,最优化的样方尺寸是根据区域的面积和分布于其中的点的数量来确定的,即矩阵样方边长为。其中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是区域中的资源点数量。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及资源点分布情况
(一)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07年江苏省旅游局指派相关专家对苏州进行了旅游资源进行了基础的排摸及梳理,并形成了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为基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苏州市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基本类型数量及比重”为1:269,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118。由此可知,苏州市不但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率极高且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为辅的旅游型城市。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所辖六区四市今年来的发展规划及统计资料,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与整理:一是删除了如杨公祠、金门、中和桥等已经不存在的资源点;二是删除了不具备文化旅游特征的资源点,如胥江路汽配街,太浦河泵站等;三是对相对较大成片的景区或特色街巷进行细分,将每个资源点具体落实;四是添加了近年来新出现的文化旅游资源,如科文会展类、新建的火车北站等。
经过重新梳理的苏州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比国标总数少6个,拥有率为96.1%。其中,水域风光类是自然资源的主题,占总数的35.2%,天象与气候类最少,占自然资源的3.6%。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建筑与设施类占全部资源总数的63.3%,是苏州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类型区分
将利用GPS设备采集的全市991个资源点的物理地址按照不同的等级分批导入ArcGIS软件,并按照计算栅格的边长为4公里,即将苏州全市划分成以4公里为边长的正方形网状样方栅格以判断不同区域内不同等级资源点的密度情况。即,苏州各区市均为由若干个16平方公里大小的样方栅格组成(表1)。而GPS采集来的资源点则散布在全市范围内,且每个栅格中所拥有的资源点数量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区市中每个栅格内资源点数量的多少、类型及等级将有助于找出苏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算与判断也均基于此。
表1:苏州市分地区土地面积及栅格数量统计(不含水域面积)
姑苏区 吴中区 相城区 高新区 工业园区 吴江区 常熟市 昆山市 张家港市 太仓市
土地面积(km2) 51 1254.3 300.8 205.7 107.7 760.1 1094 864.9 772 620
栅格数量 3.19 78.39 18.80 12.86 6.73 47.51 68.38 54.06 48.25 38.75
从整体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苏州市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全市3级及以上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点主要集中在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占总量的19.8%及21.8%。新建城区中相城区、高新区及工业园区资源点偏少且优良级比率更小,资源点分布呈现块状及线状集中分布的特性。吴中区旅游资源点整体上分布较为分散,但局部集中于东西山及木渎、直古镇中。吴江、常熟、昆山、张家港及太仓的旅游资源点则相对集中于区域内的古镇及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地区。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与结构比较
(一)旅游资源总数及资源密度差异
从行政区域来看,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对应全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从资源点数量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性(图1)。姑苏区、吴中区、昆山市、太仓市及常熟市的资源点分布较多,单体数量均超过了100,占总数量的74.8%,旅游资源极度丰富。吴江区及张家港市的单体总量超过50,占17.1%为旅游资源较丰富地区。其余三区的旅游资源分布较少,资源点分布也较为分散。从资源量的占比方面来看,除姑苏区外其他区市的资源密度均不超过0.5个/平方公里,这与行政面积较大有直接关系。其中,相城区与张家港市由于资源点数量少,资源密度小于0.1个/平方公里,为旅游资源稀疏地区(图2)。
图1:苏州分地区资源点数量及资源量占比
图2苏州分地区土地面积及资源密度情况
从地缘角度来看,区域间的资源点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纵观苏州全市有两处明显的旅游资源真空区。一处在相城区中心城区以北至常熟市区以南,东至阳澄湖东岸、西至望亭通安一线的广袤地带。另一处位于同里周庄资源密集区以南至G318以北,东至淀山湖西至S227的地区。大范围区域的资源真空对连接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点的主城区以及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相对稀少的太仓、张家港及吴江区东南部地区起到了负面作用。如何打通这其中的障碍及瓶颈,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游客在前往旅游景点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并提高过夜旅游者尤其是境外旅游者,以达到全市旅游事业携手共进的目的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点分级密度评估
从单体样方角度分析,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即总资源密度大的区域其优良级密度也相对较大。其中资源点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姑苏区,原因是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拥有188个资源点且其中有81个为优良级(三级以上)。另外,该区域的不同等级的资源点分布趋势及其密度差异不大。这也显示了苏州古城区的深厚文化积淀,文化传承及保护工作相对到位。而相对应的,五级资源点的分布也与整个资源密度呈正比例关系。其中,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有18个和10个五级资源点,并呈以核心区域为中心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点(图3)。其他区域的五级资源点相对较少,相城、张家港和太仓则没有五级资源点。随着等级的逐步降低,资源点数量也上升明显但总体趋势不变,且分布较为分散。
图3:苏州下辖10区市资源密度及高等级资源密度及数量比较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同类型及拥有量却有很大的不同。建筑与设施类是全市分布最广泛的资源类型,全市十区市均有分布。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在吴江、常熟及太仓占总资源比均为63%。而遗址遗迹、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三类的分布也比较广泛。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总量及类型双排序,姑苏区尽管缺少了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及生物景观类但仍然是全区市中资源总量及质量最高的区域,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及开发也相对得当所以排名第一。吴中区除缺乏气候景观类之外其余类型的旅游资源均非常丰富,旅游资源总量培训的第二位序。国标中的主类中天象与气候景观是全市最缺乏的一类旅游资源,全市仅常熟与太仓市共计五处。而这两市也是拥有资源类型最全的区域,但每一类的单体数量均不多高等级的资源点也不多,因此两市位于第三位序。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尽管旅游资源单体总量不大但高等级资源尤其是拥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旅游资源点对丰富苏州的旅游类型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两区位于第三位序。昆山、吴江、张家港的特点是旅游资源总量不多,类型分布上有一定的非均匀性,三区市的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及景观建筑与设施类是其资源的重点类型为第四位序。相城区拥有的类型则最少,均只有三类旅游资源且无优良级资源为第五位序。
从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来看,经过整理及重新筛选的苏州市旅游资源点明显呈现出人文旅游资源远高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情况,(图4)这与之前江苏省旅游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所统计的结果吻合。
图4: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从地缘角度分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区域,且其在类型分布上差异也比较明显。(1)中心地带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在拙政园、平江、阊门历史街区,桃花坞片区、山塘-虎丘、运河、环城河带以及观前街商贸区周边,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2)环太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于东西山、木渎古镇、城西丘陵地区及西部生态城周边,其资源类型兼顾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3)中部湖荡地区以金鸡湖、阳澄湖为中心,以全国商务旅游示范区为龙头,整合相城区、工业园区、昆山等地的旅游资源,以新建景区景观以及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及旅游商品类。(4)沿江地区则在以大江风貌、江海风情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大量景观建筑类人文旅游资源。(5)全市的古镇除木渎外均集中于中部湖荡周边及东太湖附近。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景观建筑与设施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综之,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是自然资源类型分布不均,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
(四)苏州市优质旅游资源分类情况
苏州下辖十区市的优质旅游资源数量分布差异明显。在全市991个旅游资源点当中,优质资源共有385个(其中五级33个),占全部的38.5%、五级资源点占全部的3.3%。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分七个主类,按照单体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依次是景观建筑与设施类、人文活动类、地文景观类、旅游商品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及遗址遗迹类。五级资源点与总优良级比较缺少了遗址遗迹类及建筑与设施类两类,具体分别是建筑与设施类20个、地文景观类5个、水域风光类4个、人文活动类3个及旅游商品类1个。五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及变化趋势与总优良级基本相同(图5),低等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亦同。可见优质旅游资源,尤其是五级资源点的出现与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总量及整体质量有极大的关联。
图5:高等级旅游资源点的分类情况
四、总结与不足
基于本次调查研究,对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作如下总结:(1)苏州市人文旅游资源远多于自然旅游资源,在分布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多为湖泊、丘陵地区,多集中在苏州西南部及沿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则分布较为分散,并呈现围绕中心城区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征;(2)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3)旅游资源从数量和等级综合考量,姑苏区位于第一位序,相城区位于第四位序。(4)相城区资源点少且均为低等级资源点,需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并有鲜明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支撑点。工业园区则是量少质优的特点,在高端商务旅游及城市休闲游方面可以多做文章。高新区的优良级偏少,应在现有资源点中提炼出有潜力可挖并符合现有消费习惯的旅游资源点,并加以重点培养。县级市在旅游开发中应尽量避免资源真空区的出现。
样方计数法只能获得点在样方内的静态信息,不能获得关于样方内点与点之间的动态信息。其结果是样方分析不能用来充分了解旅游中的可达性,即旅游者到达这些资源点所需花费的时间及效率。经后可考虑用GIS软件辅助判断,以期更加深彻了解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程玉珍,等.苏州统计年鉴2013[M].苏州: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5-76.
[2]苏州市旅游局.苏州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0)[R].苏州:苏州市旅游局,2008:34-35.
③ 杨国庆,王志高. 南京城墙志[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153-230.
④ 范金民,杨国庆. 南京通史・明代卷[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53-501.
⑤(明)解缙. 南京[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16.
⑥(明)顾起元(撰),孔一(校点). 客座赘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
⑦ 李兴华.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5(02).
⑧ 据《南京伊斯兰教研究》,有文字资料提及的敕建就有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二十一年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秦皇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例如基础交通方面,京津冀主要城市间高铁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各城市旅游交通的可达性,一日旅游圈的范围继续扩大。区域边缘城市的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来秦皇岛休闲度假,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格局得到了优化;承接北京部分产业方面,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利用自身优势承接首都北京的部分功能,如北戴河新区将集中承接北京教育产业。
二、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秦皇岛市位于渤海湾,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连接着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交通设施齐全。秦皇岛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设施涵盖了公路、铁路、机场及港口等,交通非常便利。3.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秦皇岛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闻名国内外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称。4.旅游资源丰富。秦皇岛有海、有山、有长城,旅游资源众多,其中长城旅游资源作为历史资源最具代表性。山海关、老龙头作为秦皇岛市历史旅游资源的标志性景观,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又是集山、海、关、城为一体的独特资源,享誉海内外。
三、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秦皇岛的旅游旺季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剩余的时间属于旅游淡季,在旅游淡季来秦皇岛的游客少之又少,呈现一片萧条景象。虽然近些年市委市政府在旅游产品开发及宣传促销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冬季缺乏核心旅游吸引物,淡季时设施闲置、资源浪费情况仍很严重,旅游淡旺季特征未得到根本改变。2.旅游业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开发层次较低。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旅游仍处在分散经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规划格局。多数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在“游览观光”层面。部分新建景点存在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等现象。旅游资源规划随意性较强,旅游产品单一,导致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3.旅游业还存在着旅游管理混乱,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2015年山海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取消5A级资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管理体制却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秦皇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4.旅游业与服务业专业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水平及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专业因素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及秦皇岛旅游业对外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1.针对秦皇岛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这一突出问题。秦皇岛应对产品结构重新进行整合,要将适合淡季旅游的项目有针对性地组合起来,推出不同主题的适合淡季游玩的线路。另外要对原有的旅游产品深度挖掘,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完善,提高其淡季旅游的适用性。如开发长城健身游、秋冬观海游等。要重视开发多元化的淡季旅游产品,如利用昌黎葡萄酒产业,设计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重视发展淡季商务会议旅游。此外,应重新定位秦皇岛的旅游形象,加强淡季旅游宣传力度,消除旅游淡旺季在游客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定位。2.秦皇岛市政府应在旅游业整体规划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市政府可组织专家学者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秦皇岛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在整体规划和决策时提供重要参考。在旅游业的投资、新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市政府应借鉴青岛等地的成功经验,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明确秦皇岛在一体化中的城市定位,利用好一体化这一机遇,打造一批新的重大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业,提高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影响力。3.秦皇岛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更多有关旅游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相关监管部门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经营等方面。对于监管失职者要启动问责制。相关部门要坚决打击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及时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4.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引进并留住国内外旅游业高级人才,高级人才包括旅游管理人才、产业规划设计人才及资源调查研究人才等。同时还应大力培养当地人才,发挥其旅游业主力军的作用。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秦皇岛当地的高校资源,与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驻地高校联合培养旅游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市旅游局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
旅游学概论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作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对人类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介体—旅游业)的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同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掌握旅游基础知识、熟悉旅游业发展现状,具备用旅游专业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旅游职业综合素质三个学习层次,从而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得、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素养的初步提高,为培养旅游企业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保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是如何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长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完成为载体开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全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是目前及未来高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课程特点,旅游学概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是侧重于理论的学术研究,在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如课程理论内容冗余,缺乏设计与整合,理论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主要依赖理论讲授,跟学生的互动很少,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职业能力缺乏训练载体,实践教学效果很不好。学校的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开放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上,从高职教育要切实培养旅游人才角度看,旅游学概论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理念的改革和课程内容设计的改革。课程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来展开,要在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典型的课程实践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中之重。按照“以职业能力本位,以实践行动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先导”的原则,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旅游学概论课程积极探索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课程的理论内容首先进行整合,并针对性地设计具体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力求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课程以工作项目为中心展开教学,打破固有的课程理论框架,结合旅游行业需求、职业岗位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和培养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本课程具体设计了“1个原点、3个模块、5大项目”的“135”学习体系。1个原点就是旅游活动的分析;3个模块分别是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旅游相关问题;5大项目包括走进旅游世界、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教学模块与项目的设计充分将实践任务与理论内容完美融合起来。课程突破传统教学中注重概念轻视实践的误区,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积极参与过程,对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学校办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旅游学概论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备三个基础的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计调、景区景点讲解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课程注重旅游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旅游学的基本规律,了解旅游学科体系的结构;(2)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系统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4)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业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能够进行简单行业调研并总结归纳;(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5)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初步奠定诚信敬业、有激情、会创新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程内容的整合
结合课程设计思路,联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将学习项目进一步进行任务分解,从而确定理论学习内容结构,每一个学习项目都设计有对应的实训活动,且合理安排了32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践学时。具体来说,本课程将内容整合为五大项目,分别为:走进旅游世界、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每一个项目又进行了学习任务分解,项目1“走进旅游世界”分解为两个任务,即追溯旅游发展历程、旅游活动分析;项目2“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分解为两个任务,即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类型分析;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分解为3个任务,即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保护;项目4“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解为5个学习任务,即旅游业认知、旅行社分析、认识旅游交通、走进旅游饭店、认识旅游商品;项目5“我的旅游我做主”分解为4个任务,即旅游市场分析、认识旅游组织、把握旅游影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家庭背景、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几方面的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形式上首先要多方式多途径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第二就是要让内容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所以,课程教学上选择了五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别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一些重点内容还需要详细阐述,对各类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教学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典型旅游行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问题、影像等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关情境中,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调查研究法:利用课后调研作业设计,加强学生调研分析能力和对旅游行业企业的了解;课堂讨论法:将学生分组,教师向各小组布置讨论任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3.教学模式实施
本课程实施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以问题为引领,分为展示评价,分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拓展训练,解决问题→交流总结,反思问题→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等6个教学环节,每一问题环节对应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以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任务为例,在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前提下,按照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首先,展示评价,分析问题环节,教师组织小组对提前选择好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播放南京旅游资源介绍视频,导入讨论情境,提出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引导性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代表发言,教师将各组观点进行记录,进行比较和总结讲评,并讲授旅游资源主要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拓展训练,解决问题环节中,教师设置课堂小思考和小测验,考查知识点掌握情况;交流总结,反思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两位同学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进行知识总结;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环节中,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国标法简单分类,并撰写简易调查报告,用ppt汇报展示。该教学模式力求突破传统理论课授课模式,融“教学做评”为一体;注重以生为主,师生互动,进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教学;同时开拓第二延伸课堂,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打破以考试成绩为学习质量的传统评价标准,重视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过程考核重视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试卷内容开放化的三维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重视化。
课程的考核不再是将期末的闭卷理论考试作为重点,而是更注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表现。其中,过程性评价比重占50%,考核内容包括实训任务40%、出勤情况5%、自评综合表现5%等几个方面。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考核评价主体上,适当削弱主讲教师的考核分量,将学生个体、学生小组、旅游企业等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共同构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分别占30%、50%、20%。
3.试卷内容开放化。
在闭卷考试中,试题将考核要点放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应用能力等开放试题上,不禁锢学生思维,同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实施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适应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与行业、企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与任务,提高教学参与性与实践性。同时,针对目前教材普遍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尝试编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课改新体系教材。
作者:李海霞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梅.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3):134-135.
[2]朱中原,朱景平.高职院校“概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73-275.
策划带动市场
当代贵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贵州旅游市场的前景并不被人们看好,当初你们选择进入旅游这个行业的背景是什么?
陈跃康:1993年3月,由于地质工作不是很景气,贵州地矿局鼓励员工向第三产业寻求发展,一批年轻的地质队员从地质找矿转向现代旅游,靠1万元起家创办了贵州山水旅行社。刚入行的旅行社陷入了“规模小、没市场、没客源、没专业人员”的境地,为了生活,员工们甚至集体上街卖红枣、卖书,一部分人离开了旅行社。当时我在地质局宣传部工作,因为相信贵州的旅游业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市场发展机遇,就在贵州山水旅行社创业初期加入进来。
当代贵州:山水旅行社几乎是白手起家,在发展中是如何打开思路、走出困境的?
陈跃康:策划是快速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为了打开局面,1996年,我们策划了上海桃花节“贵州山水情”大型活动,1998年策划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绿色、山水、贵州情”促销活动,1999年在泉州举办了“贵州山水生态游”说明会。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山水旅行社迅速发展壮大,跻身全国百强,并探索出了一条以策划带动市场战略发展思路。
2000年以后,顺应贵州旅游发展的需求,我们开始实施多元化的策划营销活动,组织实施了贵阳香纸沟“农家乐园”营销策划活动,在新千年的春节之际喊出了“下乡去过热闹年”的口号,打造了贵州省乡村旅游第一品牌,开创了贵州“百姓生活游”的先河;与贵州电视合打造了《旅游新视野》专栏,拍摄了六集旅游电视风光片《永远的长江》等近百期旅游专题节目,树立了旅行社优质的形象品牌,成为贵州组团大社;组织了十届以“夕照青山”为品牌的老年主题旅游活动,在贵州率先开拓了“贵州人游贵州”旅游市场。
策划就是整合资源
当代贵州:凭借策划活动来带动市场的发展理念需要有很强的策划能力,你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取决于什么?
陈跃康:就我个人来说,与性格和经历有关。我19岁参加地质工作,做了10年的地质队员,8年的机关宣传干事,10年的旅游工作,这些赋予了我思路和视野。
当代贵州:从你策划的一些活动来看,比如“贵州山水杯”2004年度“贵州文学风云榜”评选活动,聘2004年度“贵州文学先生”欧阳黔森为该旅行社的形象大使,是否与你的经历有关?
陈跃康:这是与兴趣和爱好有关。我是文学爱好者,对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也愿意为贵州文学的发展尽一点力。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真正对我实施策划宣传活动产生影响的,是我从事8年的机关宣传工作。(陈跃康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由他撰写的6集电视专题片《高原拓荒人》由贵州电视台摄制播出,并获全省影视剧创作一等奖;短篇小说《小站挑夫》荣获小说类创作二等奖,出版了个人文集《如此梦想》。)
当代贵州:贵州山水的成功建立在一系列的活动策划上,你认为支撑山水系列策划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陈跃康:策划就是整合资源。作为策划者只需要用智慧把资源组织起来,解决营销对象和资源拥有者的需要,就可以在成本很少的情况下运作整个方案,并在运作过程中顺势达到目的。比如上海桃花节,当时我们并没有资金来运作这个活动。1995年,贵州山水旅行社就着手与上海桃花节组委会沟通,策划用贵州的真山真水和民族风情吸引游客。上海桃花节组委会受到方案吸引,当即投入100多万元兴建了苗家吊脚楼、侗族风雨桥等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建筑。第二年,活动正式举行,由倪萍、叶惠贤主持开幕式,上海市、贵州省领导参加,历时23天,接待游客近百万人。其间,我们组织百人演出队进行了20多天的歌舞表演,而这支百人演出队的人力资源也来源于各地政府。这次活动不仅宣传了“养在深闺待人识”的贵州旅游资源,也让贵州山水旅行社一举成名。
谋划贵州旅游业的后发优势
当代贵州: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业培养成贵州的经济支柱产业,你对贵州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有何评价?
陈跃康:我一直都对贵州的旅游业发展充满信心。未来5年,贵州旅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更具吸引力。贵州资源好,开发程度低,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有很强的后发优势。但贵州旅游业纵向比,有提高,增幅在两位数以上;横向比,差距大。贵州近年在旅游营销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度,但是拉动客源市场的新品、精品却难如人愿。贵州的旅游产品要上档次,创品牌,就必须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打出独特旗帜。
当代贵州:贵州旅游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山水旅行社来说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应对?
陈跃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仍然是:通过策划创新发展壮大,通过优质服务塑造品牌。随着我省逐渐由旅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产品大省,由旅游过境地到目的地,我们在线路编排上每年都要推陈出新,针对不同季节推出不同线路,根据不同市场设计不同线路,平均每年增加3至5条线路,近几年已有20多条新线路推出,极大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优势明显,目前旅行社正在设计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游、溶洞游、泡温泉、吃火锅、看歌舞等冬季旅游产品。
打造旅游地质新品牌
当代贵州:山水旅行社通过策划创新发展壮大,今后的落脚点是什么?或者说通过什么策划活动来实现?
陈跃康:我们希望利用地质的手段、技术、人才、知识、资料,为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市场的营销提供服务,也就是推出旅游地质新概念及精心打造这一品牌。
当代贵州:旅游地质?这样的思路又和你从事过10年的地质工作联系在一起了。记者曾经采访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拴科,他也认为贵州的地质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你认为该如何把地质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
陈跃康:贵州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地貌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两部分。绝大部分自然地貌景观都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正是旅游地质的资源。以各种峰丛、石林、溶洞为代表的岩溶地貌景观是贵州旅游地质资源的主体;峡谷和瀑布是多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山岳是地壳运动的见证;古生物化石群是生命演化的直接记录;观赏石则是地质作用结果的精品荟萃。当导游为游客解说景点时,强调这些具有贵州特色的地质特征,比那些浅显的神化传说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贵州的民族文化所依据的客观物质环境也是受地质条件制约的。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解释自然风光的成因,还可以解析民族文化的特质。在雷公山、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碎屑岩的地质特征有利于高大树木的生长,于是杉树成为聚居于此的苗族和侗族的重要生活材料,造就了吊脚楼、风雨桥、木筏等民族文化特色。而在南北盘江流域,石灰岩地质特征的产物就是石板,于是石板成为聚居于此的布依族的生活材料,造就了石板房、石板上制蜡染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把这些内容加入到导游解说词中,旅游将会变得更有意义,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效益。
从2000年开始,中央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部规范旅游规划的法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这些法规把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而不是旅游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希望借此提高旅游规划成果质量。因此,它们的制订和实施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现代质量管理学崇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然而,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实现对旅游规划质量的全面管理,因而有必要补充完善。
一、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有四部,分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2005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是国家旅游局的部门规章。前者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地位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并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行政管理程序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后者提出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认定标准、申报与审批程序,并建立起对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
《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由国家旅游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的技术法令。前者较为详细地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内容,系统地提出编制、评审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与程序,并对编制、评审旅游规划人员的个人素质、团队构成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后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界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详尽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
二、TQM的概念与内涵
TQM是英文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为全面质量管理。它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最先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思想。菲根堡姆认为,质量控制应该由企业所有人员共同承担,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且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全球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我国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全过程、全员、全面、多方法四个基本要求。“全过程”是指对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员”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都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全面”是指质量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方面;“多方法”意为综合采用管理技术、科学方法、专业知识进行质量管理。
三、完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建议把我国旅游规划相关法规的内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现行旅游规划法规体系还需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1、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科学、更严格的控制。旅游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规划成果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整体上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现阶段不宜通过立法强行干预旅游规划的实施,尽管规划实施对规划成果质量有检验、反馈作用。法规应致力于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在此提两点建议:其一,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进行更科学的设计。近年来,学者们就如何编制旅游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有关创新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理论成果。建议立法者分析、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并据此修订旅游规划编制程序。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步骤与方法;其二,法规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表述应体现充分的强制性,以实现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的严格控制。现行法规的强制性明显不够。比如,关于委托方确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方式,“通则”只是概括了实践中有哪几种方式,而不是要求委托方必须采用相对公正、透明的竞标方式。
2、加强对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的管理。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四类:规划团队、委托方的官员或管理者、规划评审专家、委托方办事员。要做到全员管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二是设法保证他们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既有控制旅游规划质量的能力,又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感。
明确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比较容易,而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则相对困难。我国已建立旅游规划单位资质认定制度,试图控制规划团队的业务素质。然而,单位和个人毕竟是两码事,所以还应建立旅游规划师资质等级认定制度。建议旅游规划师不但要分级,也要分成旅游地学、景观设计、旅游历史文化等多个专业类别。这既符合一个人很难精通旅游规划所需全部知识的客观规律,又方便委托方识别规划团队的学科构成。参与评审的专家也应具有旅游规划师资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小组的资质等级结构、资质专业类别结构应有所差别。旅游规划的委托方既有政府,也有企事业单位。委托方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构成复杂。受权力范围的限制,旅游主管部门无法确保他们每个人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但完全可以做到提高旅游系统人员的业务素质。
3、对旅游规划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精确的控制。法规对旅游规划质量的控制应该是宽泛的,不仅是规划成果的质量,也包括规划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规划成果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委托方需求;二是规划的技术方法是否科学。
现行法规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但比较粗略,无法对规划内容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建议颁布详细的旅游规划内容纲目,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当然,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应执行不同的内容纲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具体规定了旅游资源调查分析的技术方法,而其他旅游规划相关法规中关于规划技术方法的条款比较原则化,执行起来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因此,建议颁布更多详解规划技术方法的法令。旅游规划实践也表明,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业规模预测等工作亟须规范。因为技术方法有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的问题,而且有的工作有多种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所以关于技术方法的法令应留有一定的弹性,并根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
在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实践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比较普遍地存在或轻或重、这样那样的问题。规划团队调查研究敷衍了事、委托方主要领导重大决策独断专行、评审专家顾及熟人面子口下留情、委托方办事员不能按时提供数据资料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类质量问题会对规划成果质量、规划完成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现行法规中有关工作质量的条款很少,需要补充完善。
4、丰富旅游规划质量管理手段。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资格准入制度。其实,还有必要采取教育手段、业务检查手段。教育能使工作人员被动地提高业务素质,而业务检查可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业务素质。现行法规控制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规划评审,但规划评审属于事后控制,而不是全程控制,它能检验规划成果的质量,却无法控制规划工作的质量,当然也就无法预防规划成果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质量管理手段,以实现对规划编制过程的全程控制,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控制。比如,可以引入标准合同制度,统一旅游规划编制合同的内容、格式,合同中把委托方、规划团队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工作质量问题列为违反合同的行为,从而通过双方的相互监督提升双方的工作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进入问题情景阶段(确定问题);二是实践体验阶段(解决问题);三是表达和交流阶段。地理新教材正文内容的编排对于研究性学习三个阶段的展开与进行均有很好的内容与之相对应,十分有利于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一起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在教材每章刚开始时都会给出一些问题。如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有如下问题:“什么是区域?”“如何认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什么叫数字地球?”这正与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阶段相对应,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这一章的学习。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对这些题目现有的认识水平,若该题目中隐含着争议性的问题,则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等。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此时,地理教材的正文和图表就相当于一些信息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正文内容和图表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掌握问卷、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常用的信息收集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同时让学生学会识别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课文资料,最后进行综合整理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再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所研究的专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等。
二、充分利用乡土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
乡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乡土研究主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性和时代性。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条件下培养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乡土,精心选题。
家乡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城乡规划、民风民俗等都有地域特色,可立足乡土,就地取材,提出课题,但要注意选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应精心挑选。首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自主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例如,在以家乡的4A级景区“云龙湖景区”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中,有学生选题为“关于云龙湖景区的研究”,题目太大,不易探究,如果改为“关于云龙湖景区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就目标明确,便于实施。
(二)走进乡土,合作探究。
课题确定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走进乡土、探究乡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及时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督导学生开展自评和小组互评,彼此分享、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
(三)展示成果,回馈乡土。
当研究渐趋成熟,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将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展示成果。鼓励学生将成果多样化,既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又可以是相关主题图片展、诗画展、辩论会等形式。同时,在新形势下,也应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展地理课题研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培养了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人文素养,更通过对家乡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社会发展的探究,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增强了乡土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根据*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紧对全县旅游资源调查研究,结合打造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启动制定*县旅游发展规划。配合区、市旅游部门编制完成沿黄城市带旅游总体规划,围绕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筹划旅游区域的开发。协助完成纳家户总体规划设计和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详细规划,审定纳家户清真寺的规划设计方案。围绕设施农业和葡萄两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二、突出重点,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把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围绕“一个中心”挖掘回族文化,连接五个景点(即:纳家户清真寺、中华回族第一街、鹤泉湖、国际*文化村、纳家户回族风情街)打造一条靓丽的旅游风景线,把*县建成为宣传中国回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进一步完善中华回乡文化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工程和纳家大院的开工建设;积极推动中华回族第一街的建设步伐,力争今年5月份开街;积极协助做好纳家户回族风情街的开工建设,力争2009年完成主体工程;协调配合**福利协会,做好*回族*国际文化村一期工程奠基仪式活动,确保3月底开工建设。指导协助杨和镇加强纳家户生态园和珍珠湖的管理工作。
三、强化指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步规范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尤其对新建的农家乐项目加强管理指导,进一步规范旅游服务标准,促进我县乡村旅游成为全市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立足葡萄产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形式多样的农业乐,丰富农家乐的游娱内容,增加旅游服务项目,提升文化内涵,改变原来的坐农家炕、吃顿农家饭的简单服务方式。一是积极推进农家乐项目建设,加强对大观桥桃园农庄、湖畔人家、观桥渔庄、纳家户新村等农家乐项目建设规划的指导服务工作,确保规划建设富有特色。二是进一步提升海澜葡萄庄园、玉泉营葡萄庄园、董洋休闲农庄的服务水平。三是依托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工程,进一步规划指导好以设施农业为特色的胜利村、纳家户村发展乡村旅游。四是充分利用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特色优势,积极推动新慧彬公司等企业发展观光生态旅游。五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提高我县乡村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六是加强乡村农家旅游的评星定级工作,力争申报评定三星级农家乐1家、二星级农家乐2家。
四、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监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切实加大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旅游业法规条例的力度,加快旅游诚信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二是坚持培训,提高素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各景区参加区、市旅游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主动开展农家乐的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其开拓眼界、放开思路,推进各旅游景区的发展。三是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救助、安全措施、安全防范的教育。加强对各旅游景区的安全监督检查,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期间进行专项检查,不定期的对旅游景区的安全措施、安全制度等工作进行抽查,进一步提升旅游行业管理质量和水平。
五、加大宣传促销工作。
今年按照县委、政府的三个定位(即新型工业化先行县,现代农业的示范县,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回族文化艺术节、*回族*国际文化村奠基仪式、第二届设施园艺节等节庆活动,广泛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立体式”、“开放式”的宣传,利用*回族*国际文化村项目加强对伊斯兰国家联系和宣传。重点突出回族文化的宣传,努力提升全县和重点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促成“南有沙坡头,北有沙湖,中间有*”的旅游良好发展格局。积极组织各旅游景区参加区、市旅游局组织的各种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利用*政府公众网,开辟旅游专栏,及时反映全县旅游业发展状况,为各景区和农家乐进行宣传。
六、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和行风政风建设,促进旅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三沙主要岛屿的国土资源调查关系到海洋安全
我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期从事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变化、生态地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环境与防灾等方面的研究。由于自身专业的背景,我非常关注地质、国土与科学方面问题。当前,南海三沙主要岛屿的地质调查研究尤为重要,对此,今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开展南海三沙主要岛屿地质调查,保护我国海洋安全的建议》的提案。
海岛是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是第二海洋经济区,其在国土划界和国防安全上也有特殊重要地位。三沙市作为海南省的第三个地级市,全部由岛礁组成。对三沙市岛礁进行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是其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目前建市后急需的重要基础工作。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南海国际争端局势,开展此项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展南海三沙主要岛屿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需查明主要岛屿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以及重要地质资源的分布状况与规模,对主要岛屿的地下水资源、土地资源、景观资源、工程建设适宜性和地质环境承载力等进行专题研究和评价,从而为三沙市的供水、旅游开发、港口建设、城市发展规划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我建议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查明主要岛屿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岛屿礁盘)、海岸线变迁规律及演化趋势,从而为岛屿海岸保护和港口工程建设服务;以陆域国土为调查对象,按土地覆被分类标准,对每一土地覆被地块的类型、位置、范围、面积、利用状况等信息进行调查,编制土地覆被基础图件,建立土地覆被数据库,量算、统计、汇总土地覆被基础数据,从而为主要岛屿的农业开发提供依据;调查主要岛屿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查明地下水资源的天然储存量、补给量和可采资源量,从而为未来岛屿发展的供水规划、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依据。开展主要岛屿的地学景观资源调查,查明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及分布状况、开发利用条件;开展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评价,为三沙市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开展主要岛屿工程地质调查,查明岛屿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地质参数,进行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价,为港口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同时进行数据录入,按照“海洋地质研究调查数据库数据结构”和“海洋地质研究成果数据库数据结构”技术要求进行数据录入,建立信息服务技术平台,为我国南海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服务。
安全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是当务之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很关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由于近年来我国面临的灾害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剧,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弱,受到意外伤害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据研究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安全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其中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避免。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十分重要,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为此我的看法是:
一是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安全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是影响人的一生的教育。
二是将安全教育作为单独的学科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在现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安全教育课在不同学段的最低课时,并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规定理论课与实践演练课的比例;将安全教育学科列为学校考试或考查的科目,以便于评估其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是组织专家编制统一的安全教育学科教材。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地震、溺水、火灾、雪灾、交通事故、拥挤踩踏、治安防范以及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食品、药品、网络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都应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按照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等各个学段分别设置教学内容;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组织力量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开发集文本内容、影像资料和体验活动于一体,趣味性较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材。
四是建立稳定的专业和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以现有的教师队伍为基础,选派有责任心、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专职从事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岗前专业培训、上岗考核和定期培训的方式,逐步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素质好、相对稳定的安全教育老师队伍;安全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应等同于其他必修课教师,还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医疗卫生、交通、治安、消防等专业人员参与安全知识的日常教学和演练。
五是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各中小学校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和教育督导检查之中,每年定期组织力量对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以达到有效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扎实开展的目的。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不能搞 “一刀切”
城镇化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钥匙,对于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我有以下的建议:
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首先,就是我们过去最常说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即通过扩容大城市、中小城市,以及试点提升有条件的镇街来加以推动,从而让农民进入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农民身份转为市民,最终提高城镇化率的模式。这样做可以解决“农民”问题,但解决不了“农村”问题,城市与农村依旧处于“两相忘”的状态。因此我建议同时走另一条路,就是农村就地城镇化,即在保留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同时,改善农村贫穷落后面貌,提升农民各项技能素质,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的模式。通过农村自身各方面大发展,使得矗立农村其上的人和物接近并赶上城市的品质。这样可以同时解决“农民”和“农村”、“农业”的问题。我们认为后者应该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当然,通过城市的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做法在当前还是必要的。这一步走好了可使后一步走得更容易些。
二是城镇化建设要科学布局,城镇化等级有序,特色鲜明。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做好规划,要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化空间布局和规模布局,即中心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化等在空间上分布要科学、有序,要符合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对于一个地区城市分布要符合齐普夫法则,即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是最大城市的 1/2,第三位城市是最大城市人口的 1/3,依此类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城镇人口之比,称为“城市首位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等于或略小于 “二” 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二”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切莫贪大和攀比。同时,各个级别的城、镇要有其相应建筑格式、交通布局、城市景观等,有各自的城镇特色,切莫千城一面。要符合美丽中国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S771.8;P208;P228.4;TU98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10 - 04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Overall Planning of Nangunhe National Park
ZHANG Fei1, ZHANG Yan1, ZHOU Ruliang2
(1.Forestry College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Disaster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3S technology and situation of Nangunhe National Park。 Also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GPS, RS, GIS in overall planning of Nangunhe National Park, by taking Nangunhe National Park as example, we specifically elabo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basic information survey and evaluation, function division, as well as protection plan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community planning etc。 This paper considers 3S integration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verall planning。
Key words: 3S technology; overall planning; application; Nangunhe National Park
收稿日期:2012 - 02 - 29.
作者简介:张 飞(1983 - ),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3S林业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周汝良(1963 - ),男,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国家公园是国家为合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其功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为宣教和科研提供场所,并在保护和恢复自然综合体的原则上进行适当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为人民提供精神文化上的娱乐和游览机会。其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的原始状态,以及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2]。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重要保护地规划建设工作。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3S技术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自然资源调查、保护、规划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园正在建设或者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应用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效率,有效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13S技术简介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遥感(Remote Sensing)的统称。RS是全天候、多方位收集空间信息的现代化工具,GPS是实现空间对象实时定位和导航的有利武器,GIS是接收并分析处理RS和GPS收集到的空间信息的平台,应用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者的结合形成“一个大脑,两个眼睛” [3]。即GPS和RS利用其导航定位和收集空间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使GIS系统内的空间信息能够及时更新,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从GPS和RS提供的庞大的数据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以便进行科学管理和辅助决策。
3S技术的有机集成将成为一个完整、实时、动态的管理、分析和应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两两集成使用[4],如RS和GIS的集成,RS可以获得地球表面地物的影像信息和光谱数据,GIS可以对其进行矫正和地物分辨用于研究地表上植被分布规律等;GPS和GIS的集成,利用GIS提供电子地图和GPS实时导航定位技术,组成电子导航设备,为航空、船舶和车辆提供导航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S集成系统正在经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和完善过程,其结合使用的优势已非常明显,是未来3S技术发展应用的大趋势。在南滚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就是利用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然资源、森林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分布规律、重点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国家公园景区规划等调查研究工作。
2南滚河国家公园概况
2.1自然资源概况
南滚河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南部边界线距中缅国境线约5km ,地跨临沧市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理位置为东经98°57′32″~99°26′00″,北纬23°09′12″~23°40′08″,南北长62 km,东西宽50 km,总面积为51 939.44 hm2。公园内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横断山脉的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山体为东北——西南走向,属滇西纵谷区。区内沟谷纵横、层峦叠峰、山顶平缓、山坡陡峭、起伏绵延,形成深切中山山地地貌。最高海拔2 977.9 m(回汗山),最低海拔480 m(南滚河与南柯河交汇处)。其土壤分布主要是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由于该区域地形为中山山地地貌,高差悬殊较大,导致了不同的成土过程,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张 飞 ,等:3S技术在南滚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南滚河国家公园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属于我国西部型低纬山原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湿度适宜,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极为有利。由于受到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雨季(5~10月)降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其周边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以怒江水系为主。南滚河属怒江下段的第三大一级支流,主河长48.45 km,汇水面积530 km2,平均坡降15.56%,年产水量6.8亿 m3,流出国境后,在缅甸汇入萨尔温江。
2.2生物资源概况
南滚河国家公园境内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9~2018 年),保护区内现有哺乳动物10目31科123种,爬行动物2目13科51种,两栖动物3目7科33种,鱼类5目9科36种,鸟类 18 目53科293种,昆虫10目63科270种;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有维管束植物233科1 043属2 246种,其中,被子植物184科939属2 080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蕨类植物44科97属156种。
33S技术在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建立国家公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基本情况介绍、规划理念、功能区划分、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等规划和相应的管理保障措施等。概括为资源保护、科研宣教和适度合理开发利用等主要方面,需要收集、分析、处理的数据量很大。3S 技术以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为规划人员提供实用、高效和辅助决策的平台。
3.1GPS的应用
GPS技术是为目标地物提供坐标,能够准确定位和导航的现代化工具,也是林业工作者最常用的外业必备工具。其在国家公园资源调查、各种范围界限确定以及土地利用调查中作用突出。
1)GPS能为目标对象提供精确坐标,确定目标的范围和形状。在国家公园规划建设中,利用GPS定位功能,调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确定其具置[5]。在森林防火方面:①为火源和水源定位;②能准确、快速地测定火场位置和范围;③为防火隔离带的布置提供辅助等。
2)GPS具有导航功能。利用GPS这一功能测量道路的航迹和长度,特别是在植被茂密的森林里,常规测量受到很大制约,GPS可以轻易完成定位导航以及一般的测量工作,为GIS提供数据资料。导航功能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布置监测样地、监测样线,跟踪野生动物行迹等。
3)GPS能够测量面积。GPS可根据航迹功能测量一定区域的面积,如测量一片国家公园内被破坏了的植被恢复区,火灾之后过火面积等。GPS应用于测算面积与其他方式方法相比,具有简单、高效、准确的优势,目前受到广大测量人员和林业工作者的青睐。
3.2RS的应用
RS技术是及时快速获得空间数据的有效手段,它的特点是速度快,面积大、实时动态,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它对反映国家公园内的植被分布情况及其不同时段的特征变化规律非常直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根据各地物光谱信息的差异,利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和比较分类,用于区分地表上的不同地类。例如,通过卫星影像数据和现地调查可以得到土地利用现状和森林覆盖率等信息。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将动物栖息地的分布规律与种群活动规律联系起来分析,从而更好地保护濒危物种。遥感数据可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公园内地表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地理分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严格保护区和人为活动比较频繁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些信息都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从宏观的角度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国家公园。此外,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对地表信息进行现势资料更新,并通过数据处理获得较清晰的卫片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帮助研究人员实现国家公园的三维可视化。
3.3GIS的应用
GIS被人们称为3S技术的大脑,是3S技术的关键部分。RS和GPS获得的数据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各种操作。GIS是功能完善的分析系统,通过其全面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家公园资源调查、评价,空间规划、功能分区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3.1GIS具有数据库功能
GIS软件作为数据库平台操作和管理数据资料[6],使地理空间中基础数据以点、线、面的形式完成数据采集、录入、管理、编辑、查询、显示、分析统计等工作。例如完成居民点、高程点、行政中心、道路、河流、行政区划界限和水域等数据的管理。通过GIS数据分层管理和专业分析,选择是否显示和显示样式等方法获得再生数据,用于实现规划建设项目中保护规划、科研宣教、游憩开发等项目的选址、数量统计和空间分布的信息管理等。国家公园建设的所有数据通过GIS软件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数据资料规范有序、高效实用地为决策规划提供服务。
3.3.2GIS具有的空间分析功能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地理学、保护生物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旅游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区域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常用的空间分析功能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与网络分析等[7]。利用叠加分析可以将国家公园的范围界限和居民点数据进行叠加,表现社区居民点在国家公园周边的分布情况;将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数据与植被图进行叠加,可以分析动植物与其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在缓冲区分析中,可以分析因规划道路建设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国家公园内河流和湖泊的缓冲区分析,可以反映水资源对动植物分布规律的影响[8];对社区分布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研究社区发展和人为因素对国家公园内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网络分析在GIS空间分析中使用较多,包括路径分析、地址选配与资源分析等,路径分析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非常有用,在道路设计中运用最短路径和最优路径等方法,合理安排游览路线。地质匹配分析,例如结合道路、巡护线路、游览线路等,确定管理服务站或瞭望塔等最合理的布置地点;根据动物分布情况和活动规律,选择最佳食物补给点和重点保护区域等。资源分析方面,根据现状和发展规划,对现有和在建的各种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包括平衡调整各景点、景区的分布,给水排水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资源,还可以根据游客的来源和分布,分析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和旅游观光业的客源市场。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有利于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健康有序、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3.3.3GIS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和制图功能
在GIS用户界面上可任意漫游和缩放各种地理数据,制图打印功能方便灵活。GIS在管理和操作数据的同时,可以根据地块或数据的类型为其设置不同的颜色和样式,或根据属性信息给图层设置符号分类,使地图显示真实丰富,更有表现力。从地理位置到资源分布、功能区划分到总体规划等,GIS能完成整套的规划设计图纸的出图。GIS不但能完成可视制图,还可以实现属性数据的统计,如统计森林覆盖率、道路长度、计算水域面积和功能区面积等。
3.43S技术在南滚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3.4.1基础资料调查
利用GIS和GPS完成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包括居民点、道路、河流、行政界限、公园位置和范围界的确定等。
3.4.2功能区划分
国家公园分为4个功能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重要资源影响因子得到功能区划分。
3.4.3保护规划
利用GIS、GPS和RS为国家公园确界定标,设置界碑界桩,以及巡护和森林防火规划、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动植物保护、地质景观和人文资源保护规划等。从GIS宏观的角度分析考虑在适当的位置和地点布置宣传牌、林火监测系统、野生动物食物补给点、食物源基地和繁育中心等。
南滚河国家公园景区规划(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
Fig.1 Nangunhe National Park scenic spots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 of GIS )
3.4.4科研宣教规划
包括各种资源的研究、监测规划和科研设施的建设。GIS和GPS将在设置研究监测中心、监测点、生态定位监测站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辅助设置样地、样线以及在重点社区设置实习基地等。
3.4.5游憩规划
GIS、GPS和RS在游憩资源的定位,旅游区位的划分,游憩设施的配置分析和旅游市场分析方面将非常有用。GIS将结合生态旅游和旅游规划等相关知识参与景区划分,旅游路线设计,景区建设等,包括观光步道、观景台、休闲娱乐、动植物观测点以及供电工程、通信工程、给排水工程等相应配套工程的选址和配置。
3.4.6社区规划
依据现有居民点的现状,GIS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社区定位,通过各居民点的特点来规划社区类型。GIS再根据社区的类型和大小做社区影响分析,分析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环境之间,社区与游客之间,游客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这样旅游点多的地方可选作旅游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结合旅游资源的居民点可作为现代农业社区。利用GIS还可以参与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饮水工程的规划等。
4结论
3S技术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可以看出,仍有许多有待提高和完善的方面。3S技术主要应用于与空间数据相关的行业,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在尝试3S技术。目前,3S集成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3S集成常常会出现一些创新性的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只用一种技术,而忽略了将3S集成起来,使其形成合力发挥更大作用,产生更大价值。可以看出,未来3S技术的发展在诸多领域有很大优势和潜力,但是要想在技术和创新上有所突破,使其在应用深度和广度更上一个台阶,还需要行业人员的艰苦努力和不断追求。希望不断发展的3S技术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现代林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甚至意想不到的作用。
致谢:感谢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规划编制组提供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