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25: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教师职业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价值观是了解员工态度和动机的基础,是人心灵深处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向,对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在教师职业群体中,价值观的研究也很重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价值观是影响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教育体制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在价值和行为上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程度,增强他们与学校的心理契约是值得各方关注的问题。从组织与行为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对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激励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职业价值观反映教师的需要
1.1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内涵。职业价值观即个体关于职业行为及在职业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由此不难理解教师职业价值观就是教师对其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一种评价,然而教师职业承担的是育人工作,育人职业与其他职业比较有两大特殊性,一是,它很重要,二是,它很困难。其重要性在于:对个人来说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一个人成长为真正的人;对社会来说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前进培养出所需的人才。其困难性在于: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不是物,人是有主体性的存在者,是有意识有意志有情感的“万物之灵”。这就使教育职业具有了特殊的难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名言,就是对这种难度的描绘。这两个特点表明了教育事业意义重大,非同小可,它既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人格形象和人生道路,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
1.2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构成。由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可以知道,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教师的职业需求,即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评价,即看重这一职业的什么方面,也就是想从职业中获得什么,也可以说是教师的一种职业生存状态。职业价值观的构成因素很多,经心理学的研究者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构,如袁立新(1994)编制了教师职业价值观三维度问卷,分别为心理因素、物质因素、精神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在教师的职业活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职业价值观存在个体差异
经研究发现教师职业价值观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年龄、学历等。有些研究者认为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袁立新发现女教师比男教师更重视物质因素,而男教师则比女教师更重视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及人生意义冈。有学者为性别差异提供了理论基础,一种理论认为职业价值观形成于受雇前的社会化经验,如女性被教成重视社会关系,而男性被教成重视成就和竞争,男性和女性的这种经验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差异。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职业经验造成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女性多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报酬的职业,由于这种职业经验使得女性的职业价值观接近于蓝领工人,重视职业的外在报酬。但所有的现象表明教师职业价值观确实存在性别差异,也就是说男教师和女教师在看重职业的哪些方面上存在差异。
还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价值观会因年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袁立新发现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年龄差异,虽然老中青年教师都突出追求职业中的心理满足,但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之间还是有所不同,青年教师更强调心理与精神因素的需要而相对地淡薄物质因素,中老年教师则较重视物质因素而较淡薄精神因素。台湾的研究中还发现教龄、学历、学校规模及学校所在地也影响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3.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功能
教师的教学活动会受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职业价值观会影响个人对职业的认知,而教师的职业接触对象是广大的学生群体,一旦有了偏差,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带来不良的行为示范,形成偏差的价值观。很多实证研究已经显示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投人、职业绩效、组织承诺、教学行为等都存在相关。如陈瑞惠(1991)用问卷法调查台湾570名私立高中教师发现职业价值观与组织承诺呈显著正相关,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压力对教师的组织承诺有显著预测力。黄建安(1993)用问卷法研究发现国小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投人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职业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胡坚(2004)用层级回归分析了高效教师职业价值观与任务绩效间的关系发现,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成长取向、组织安全与经济取向以及总体职业价值观对教师任务绩效各方面有显著解释力,尤其是教学成就和教学投人这两个任务绩效因素主要受自我成长取向和组织安全与经济取向等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职业价值观不仅会影响工作态度,而且还会影响实际的工作绩效,即不同职业价值观的人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这些研究都验证了职业价值观对个体态度和行为的导向。
4.启示与建议
4.1充分考虑教师职业价值观所反应的需要。由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可以看出教师的需要,对物质的需求虽然还存在,但并不是教师从事该行业唯一的需求,有很多内在的需要,如成长取向、人际需求、成就需要等心理与精神需求都是很重要的方面,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这些需求,为他们提供机会获得满足,如可以给教师提供进修或者是教师之间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会议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周末联谊活动,有研究显示,员工之所以愿意留在目前的单位继续工作,有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留恋他们周围的要好同事,正是这些非正式团体组织给了他们情感上的归属感,使得他们的留职意愿很强。总之学校管理者首先要了解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进而了解教师的需要,尽可能的去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能量。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始终与特定条件中的特定个体相联系。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和支撑下,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抵御外界各种利益的诱惑与挑战。
教师劳动的教育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与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基于教师角色,对教师职业的工作价值、职业判断、道德规范等所持的看法与观点。它反映了教师的信念、理想和追求,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是不同的。
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贝拉等人,根据个体对职业在生活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个体对职业的感觉以及在职业中的行为和个体期望通过职业实现的目标三方面为标准,首次对职业价值观提出三分法――谋生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和事业价值观。随后心理学家艾米・文斯尼斯基和他的同事又对职业价值观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事业和使命感。持谋生价值观的人所追求的职业目标是经济收益和物质回报;持工作价值观的人主要追求个人发展,表现为职位、地位、权利、名誉等的提升;持事业价值观的人看重职业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一、谋生取向
持谋生取向的教师,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产生经济收入与物质回报。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来说,解决生存问题是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其工作的首要功能。人的一切需要都源于生存和发展,可以把人的需要归为两大类: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比发展需要强烈,发展需要则比生存需要淡泊。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不论他如何淡漠生存而注重发展,他也必须注重生存;因为没有生存,何谈发展呢?正如管仲在《 管子 》中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恩格斯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中说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1]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生活又不能仅仅只有这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存在形式,也同时是幸福生活的存在条件。幸福的基础是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活不解决就专门谈论精神生活,只是空谈。人们首先需要吃、穿、住来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命,然后才能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也就是说,物质生活状况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一定的物质财富是幸福的条件,但是只有物质财富还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例如,很多教师在工作几年后便产生职业倦怠,甚至有些离开教师行业,大多都因为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大,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感和愉悦感,每天都盼着课程快快结束,这部分人并没有真心热爱教师职业,尽管他们获得了相应的物质报酬,但是精神上的枯竭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教师正常的职业生活,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人只有把握好物质追求的分寸,超越物质桎梏,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起来,做到物质享受上的适度,精神追求上的充实,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马斯洛看来,幸福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对其自身的需要及其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感受。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人感到幸福是因为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享受,幸福是人在精神上获得的一种满足感。个体幸福与否,主要不是受组织或工作情境中的“客观”特征的影响,而是受人们对这些客观特征的“主观”知觉与解释的影响,而自我参考架构即职业价值观又会影响个体的知觉与解释过程。若只注重教师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这样的幸福感也只是低级的幸福感,是一种物质的幸福感,这样的教师在工作中易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工作本身并不能带给他们任何职业幸福感。教师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才能教书育人,但是他决不应该只是为了挣钱而生活,为了挣钱而教书育人。故不能把教师职业仅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者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在精神上、物质上获得双重满足。
二、工作取向
工作取向的教师,除了注重积累财富外,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发展,包括职位的晋升、权利的获得、声望的提高、地位的上升等。这种类型的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升职机会,以便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持此种价值观的教师所追求的是权力、荣誉、和谐的人际等人际幸福。对于生存已经不成问题的人来说,高级的、精神的需要满足价值大于低级的、物质的需要满足价值,他应该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应该选取更高层次的幸福,不能仅满足于享受低层次的幸福。在他们的一生中,事业上的每一步新进展都使其精神上的幸福感得到升华。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是从创造性事业中获得的全部享受。持这类价值观的教师,会为自己谋得事业上发展的目标做出尽量好的工作表现。他们努力的方向与学校的发展方向是一样的,愿意为了学校的发展付出与贡献自身的力量。相比谋生取向的教师,工作取向的教师工作投入度深,工作干劲足,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有较好的工作满意度与归属感,在工作中会感受到较大的幸福感。追求人际幸福的教师的幸福感不如精神幸福高级,但是要比满足自己口腹之需的物质幸福要高级。
三、事业取向
事业型的教师会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事业型教师以教育为人生的使命、以教育为事业与乐趣、以教育为最大的情感依托与精神寄寓。充分追求职业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把精神追求作为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和目的。自我实现的人把工作当作使命,对这类人来说工作是令人兴奋的,充满乐趣的。他们对工作感兴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相比前两种类型而言,他们工作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热爱这份工作。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能达成自我实现。一个人在满足和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过程中是渐进的、不间断的、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那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也是持久的。马斯洛说过:“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安全需要的满足最多只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2] 尽管幸福是具有主观性的,但是一个人究竟能否获得幸福的感觉,并不以他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必然取决于他的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是否得到实现和其生存发展是否达到了某种完满。对于事业型教师来说,能够得到真心的尊重,学生通过听他的课学习到了知识,充实了头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那么他的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就得到了真实的实现,他的教师生涯就达到了某种真实的完满。持此种价值观的教师所获得的幸福是高级的精神幸福,其所产生的价值也远大于物质幸福和人际幸福。
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教师职业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主要成分,教师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价值取向。随着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教师这一职业出现了专业化的发展态势,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重新认识和定位。从谋生这一层面上来讲,教师职业只是从业者一种求得生存的工具;可是从较高层次的角度来讲,其在教学活动中具备专业特长与教学技能,是一种专业化的人才。因此,教师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有必要对自己职业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所以,教师可以从自我职业价值观的提升来提高自我的幸福体验,促使其更积极、幸福地工作,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个体或群体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关于教师工作意义和价值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导向作用的观念体系。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有其发展的条件、心理过程和发展历程。
一、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师具有社会人和职业人双重身份。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不仅受教师职业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诸多因素和自身特质的影响和制约。
1.外在社会因素
(1)政治经济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不仅反映个体的职业生活,也是对当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我国正处于政治格局相对稳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变革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观念系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主义不再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趋势。无可否认,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薪酬及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国家政策法规保障教师地位与待遇的同时,也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与看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合法化使教师在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同时,把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必然影响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
(2)社会文化的熏陶
古今中外文化深刻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产物,为特定的文化氛围所造就”[1]。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共同意识与思想形态,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别。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习惯等精神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在文化的代际传递过程中,以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崇尚奉献和人际和谐,教师更是注重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敬业奉献精神。中国是一个明显的不确定性规避高的社会,追求稳定、安居乐业的文化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及职业价值观,这正是多年来教师等事业单位的职业吸引力所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文化倡导彰显自我、追求功利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教师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入职前后的专业教育培养
教师对职业的价值理解源于教师职前的师范专业培养和职后的工作实践与在职培训等。个体在中小学阶段虽然与教师们朝夕相处,但由于立场和目标不同,对教师职业及价值的理解是浅显的、被动的,师范生进入师范院校后通过专业学习才真正开始了解教师及其职业价值。师范院校的教师专业培养与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方式。教师个体在学生时代的职业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但是未经过教学实践和体验,更趋向于理想化和模糊化。
教师只有体验了工作经历,才会了解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职业理想是什么。仅有感性体验也无法上升为职业价值观,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经过反复的体验与反思,逐步内化形成稳定、成熟的教师职业价值观。
(4)大众媒体的导向
大众媒体是向社会成员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网络、书籍、电视、报纸、杂志等是当今社会常用的传媒工具。大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不同的价值取向[2]。个人不仅感悟着信息的文化艺术与魅力,也会依据自身需求汲取一定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传媒因其属性和目标不同所宣传的价值观必有正、负面之别,当今媒体的低俗化、信息多元化和虚假化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个体在接受信息过程中,若不作理性判断而全盘接受,必然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大众媒体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个体在师范学校中通过博览相关的教育书籍、杂志、网站等关注教师职业方面的信息,定会将一些传媒信息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认知和择业观等。教师入职后,一些关于教师的报道更是影响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位。媒体过多关注教师形象的负面报道,加大教师的职业压力,降低教师的职业价值认同感和成就感,压抑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各界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严以律己,爱岗敬业,另一方面却指责教师管理学生权限中的无奈与尴尬,这些都会造成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迷茫,对教育精神的消解。
(5)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首要环境,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的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家庭关系气氛、父母的职业与文化素养等因素都是影响个人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条件。父母的职业状况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水平,从而影响到子女教育的投入和学业、能力培养程度以及子女的择业观。调查表明父亲是工农等中下层职业的中小学教师人数过半,父亲职业处于中上层地位的教师仅占4%。教师的社会声望高、职业稳定、工作体面等观念是工农阶层的家庭传递给子女的价值观念。
2.内在个人因素
(1)职业需要
职业需要指个人在工作中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一切职业行为的源泉与动力。个体职业价值观反映其职业需要,个体的职业需要与其职业价值观呈对应关系,物质需要强烈的人其职业价值观必然体现出对外在薪酬福利的重视;精神性职业需求对应于自我价值、成就的展现。
(2)个性品质
人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其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同一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兄弟姐妹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一单位的同事持有截然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均能体现出不同个性特征的人的职业价值观是有所差异的。个性品质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特性,表现为个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气质是先天性的反映个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度和指向性。个人的气质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和性质,性格外向、思维敏捷、善于交际、沉着冷静、活泼热情的人更适合做教师工作,这种气质的教师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性格是个人在面对现实中一切事物时所持有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方式的心理特征,相比气质,性格更趋向于后天影响而成的,外向性格的教师能更好地适应教师的职业生活,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教师在具有一般能力基础上需要具备胜任教师工作的特殊职业能力,如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工作态度促进工作能力的发展,而基本的职业能力又是影响工作价值观各方面的基础。若不具备教师职业要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仅有教学热情,恐怕也会事倍功半,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局面。
(3)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形成职业价值观的前提因素。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条件。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职业兴趣是促进职业活动的内部动力,员工对所干工作感兴趣,能更快适应职业角色与环境,以积极态度投入工作,更能发挥个人的潜力,促进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历程
教师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在对职业价值的不断感悟、理解、体验、反思中形成的,是对工作中价值与价值观念的内化和外显变化发展过程。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职业价值感知与领悟、职业价值判断与选择、职业价值内化与整合、职业行为外化与反馈等。
1.职业价值感知与领悟
价值感悟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感知和领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感知是价值心理活动的基础。教师个体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见习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理解教师的职业意义,进入教师行业后,了解和熟悉教师工作状况,基于个体需求、兴趣和个性品质有差别地感知教师的工作意义与价值,价值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教师主观意识上对价值关系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透过价值行为分析职业价值的深层内涵。
2.职业价值判断与认同
价值判断是价值主体依据个体的价值需求和价值理解对价值关系的比较分析,并筛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赞成与遵从。教师个体在工作中会依据自身的职业需求,选择和认同既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取向,将其融入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中,反之,教师个体并不认同的价值观念会受到抵触或排斥。
3.职业价值内化与整合
内化“是个体将某种观念、标准或态度转化到自身观念系统中的心理过程”[4]。整合是将转化为个体内部的观念、信息加工消化提升,或以另一种组合方式融入到主体的思想体系中的过程。教师个体对于所认同的职业价值教育或自身体验的职业价值观内化到个体已有的价值观体系中,与已有的价值观不断调整融合为教师个体心理体系的一部分[2]。
4.职业行为外化与反馈
职业价值观对个体的工作行为具有指引导向功能。内化的价值结果由价值主体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行为表现出来,否则,无外化行为的内化过程是失败的、无意义的。教师个体内化与整合的职业价值观指导教师的职业行为,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表现。教师的职业行为既是对其职业价值观的外化与饯行,反过来又是对职业价值观的反馈与强化。
三、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阶段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必然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形成发展的长期的过程,是教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成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需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形成及发展的阶段,大致分以下阶段。
1.朦胧期
儿童时期的职业向往与意愿是想象的、易变的。由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不健全,儿童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不清,仅从父母、老师及重要他人的职业表现来获得其职业意识。教师职业是儿童接触最多的职业之一。教师在儿童心中的形象趋向于美化和神化,教师的权威令儿童羡慕,教师是儿童憧憬的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教师的向往因多种原因逐渐退却,直至平淡。
2.萌生期
处于青少年时期,个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对职业特性的认知和价值理解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萌芽状态的职业价值观,此时的初高中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处于自然状态,了解教师职业的外在特征却不能客观分析教师的职业价值,重要事件和重要他人都可能激发青少年对某种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3.形成期
高中后期和大学时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填报志愿和专业的抉择,也意味着就业方向的选择。个人基于择业需求重视对职业的认知,青少年的认知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能力也有所提高,有一定的能力对职业价值做出客观的判断与分析,结合自身的兴趣、个性特征和自我需求开始理性认识职业价值关系及其意义。对于师范大学生而言,系统化学习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实习等都是形成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过程,再经过学校的职业规划课程的理论指导,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
4.稳定期
进入教师队伍中的年轻教师和新手教师,经过师范学校的系统化教育和入职前的岗位培训,对教师职业价值也有所了解,但未经过教育教学实践,其职业价值观趋向于理想化,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工作,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都已趋于成熟,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支配作用。教师职后形成的职业价值观趋于稳定成熟,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改变。
参考文献
[1] 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 周莉.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5(05).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文化传承、教书育人使命的专业人员。教师对其职业的价值认识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其教育行为和工作成效。因此,了解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于教师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用问卷是由赵伶俐教授等负责编制的《重庆市女性特质及素质调查》调查问卷(女士卷)》,统计所用数据均源于“重庆女性特质研究”检验数据库。调查对象为重庆高校女教师,对这一被试群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由职业优势、职业自评和职业他评三个维度构成,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并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人计算机,结果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职业价值观包括对职业优势、职业自评和职业他评的调查分析。
3.1 职业优势
在“你认为什么样的职业或角色更能够发挥女性的优势”一题中,重庆市高校女教师选择最多的三项是:白领(82.1%)教师(75%)和艺术(46.4%),而重庆女性选择最多的三项也是教师(60.7%)、白领(56.1%)和艺术(52.4%),事实也表明了在教师、白领和艺术家中,女性确实有着比男性更好的自然优势。
3.2 关于职业优势的差异分析
第一, 年龄段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30-39岁的女性教师较多的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的优势。而30-39岁的女性教师和23-29岁的相比,较多的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因为30-39岁的女性教师更有教学经验,也处于事业的高峰期,因此选择教师职业的更多一些。
第二,工龄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工龄为11-19年的女性教师较多的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而工龄为11-19年的女性教师和工龄为30年以上的女性教师在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一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工龄为11-19年的女性教师在教学上更加娴熟,更有教学经验,而工龄为30年以上的女性教师可能对教师职业已经疲倦,因此选择率要低一些。
3.3 对职业优势和职业自评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在职业优势和职业自评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够发挥女性优势的和选择认为教师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呈正相关,和选择“不太适合”自己的呈负相关。这说明女性对职业优势的判断会影响到对自己职业的评价,若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理想的职业有背离,则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
3.4职业自评和职业他评
对“你认为你的职业和角色是否适合自己”一题女性高校教师的选择“比较适合”的最多,占到71.4% ,而在职业他评“他人经常评价您对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一题中,选择“比较胜任”的最多,占到60.7%,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2,并且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这些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确客观的,而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评价,往往都是通过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绩反映的,他人也是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上对其作出评价的,进一步说明了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绩。
4 讨论与建议
从对“认为教师职业或角色更能够发挥女性的优势”和职业自评之间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要热爱教师职业,才能更好的从事教育事业。因此在进行教师资格的考核时,应加强考核制度,保证每个教师都是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
从对“年龄段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以及“工龄不同的教师对女性职业优势看法的差异”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年龄在30-39以及工龄在11-19年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更能发挥女性优势,即这些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较其他教师高,因此,学校就应重点培养这些教师,加强对这些教师的培训,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