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2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自主学习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04
我校是一所县级初中校,由乡镇两所学校合并而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太差,这就给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巨大挑战。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就需要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实际教学探索中,我校最终以“教学案”模式为切入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简而言之,就是将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合二为一,并以此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其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下面就这一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巧编“教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案编写过程中,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案是高效的、有价值的?实践证明,能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才是有价值的,这也应是教学案编写的初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究竟学什么,范围有哪些,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有形的可操作的东西来呈现,教学案无疑是最好的载体。那么,怎样的教学案才是真正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编写、反复打磨教学案,使之成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针”。一份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必须遵循如下要求编写:
1.明确易懂的学习目标
教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既要紧扣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多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尽量不用诸如“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学生不易把握分寸的模糊语言,要让学生一目了然,一看就懂,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学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传统的学习目标往往以条目的形式列出,集中呈现,实践证明,效果不好。据了解,很少有学生能认真仔细地去看教学案前所列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编制教学案时,建议将学习目标细化分解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思考。这些问题最好能在创调情境下提出,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层次性、梯度性,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
明确易懂的学习目标是告诉学生学什么,那么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则教给学生怎么学。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案编制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学习策略指导,告诉学生教学案中哪些问题只需略读课文就能解决,哪些必须精读才能搞定,哪些需知识前后联系方能解决。还应告诉学生对自学中遇到的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要做好标记,将这些问题带进课堂去解决。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不仅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受益终生。
3.合理有序的操作环节
合理有序的操作环节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更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学”,“以学定教,自主高效”的现代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应该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中心,从便于操作入手,教学案应包括课前自学质疑,课中交流展示、小组合作探究,课后小结反思等环节。
关于是否应该让学生先自学,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认识。反对者主要担心的是学生预先自学了,就会破坏知识的新鲜感,削弱了学生的好奇心,影响老师设置教学情境,淡化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只注重知识结果,变成了学习就是记忆、学习就是考试等一些负面的东西。但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才是作为教师的最高境界。正是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决心致力于促进学生提前自学,这应当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由此实现学习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有意义学习和合作学习。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学案引导下的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来衡量,而是以学生学会了什么,对学生的成长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所以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我校学生少有预习的习惯,即使有预习,也不知道怎样去预习,上课时不能积极参与等情况,以致造成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的现象,如果再不痛下决心进行教学改革那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的。鉴于此,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目的,在新高一进行利用数学预习学案来进行数学自主学习法的教学实验。
1.好的数学学案的特征。①好的学案有较低的切入点和逐渐提高的层次,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规律。②好的学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不是课本或教案的翻版。③好的学案把概念体系情境化、问题化、任务化,成为学生在学习中的研究、在研究中的指引。④好的学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2.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学生虽然经过自学,但肯定对一些概念理解的不到位、不透彻,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好的学案的引领,必然造成学生的学习不够深入,无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后果。所以设计一个好的数学学案,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学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
学习情境预设问题:某公司承担了水泥厂每天至少搬运280t水泥的任务,已知该公司有6辆A型车和4辆B型车,又知A型车每天每辆的运载量是30t,成本费合计9百元;B型车每天每辆的运载量是40t,成本费合计1千元。
①设每天派出A型卡车X辆,B型卡车Y辆,公司每天所花成本费为Z千元,写出X,Y应满足的条件以及Z与X、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假设你是公司的经理,为使公司所花的成本费最少,每天应派出A型卡车、B型卡车各多少辆?
通过上述问题,学生带着疑问和强烈的求知欲,进入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上一环节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课本新内容,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并发现规律,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前面的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一个数学问题,即设Z=0.9x+y式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并让学生进行联想、尝试、观察和猜想,最后概括出结论。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引导学生深想:①不等式组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什么?作出它所表示的平面区域。②将Z=0.9x+y中的Z看作参数,当Z取不同值时,Z=0.9x+y表示一组什么样的直线?
案例:金属钠的知识。选自《化学必修1》教材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可进行以下实验。
【学生实验】
首先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取一小块钠(注意钠颜色、储存的方式),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切开时注意钠的质地)。
(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并查找有关钠在纯氧中反应的视频,进行对照。
(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活动】
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
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放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暗,故应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2)结论: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得到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在纯氧中燃烧得到白色固体氧化钠。
实验(3)结论: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上,并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随发出吱吱声,最后融化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烧杯壁发烫,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
概括得出浮、游、融、响、红(芙蓉又想红)。
【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保存方式。
实验拓展:验证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是氢气。
(1)学生讨论,提出实验方案(注:考查氢气的收集方式,氢气的验证方法)。
(2)老师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共同探讨。
方案一:
一、实验材料
矿泉水瓶、铝箔、针、橡皮塞、水槽、酒精灯、木条、金属钠
二、实验步骤
1.取1个空矿泉水瓶,在下端开1个小孔。
2.用铝箔包好1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在上面扎些小孔,并用针把包好的钠固定在橡皮塞(大小与矿泉水瓶匹配)上。
3.在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位应高于矿泉水瓶小孔的位置。
4.用拇指堵住小孔,把矿泉水瓶放入水槽中,往矿泉水瓶中加水,直至加满。
5.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矿泉水瓶口,放开堵住小孔的拇指。此时观察现象,铝箔四周有气泡出现,有水从矿泉水瓶的小孔排出,直到反应停止。这时可以打开橡皮塞,迅速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矿泉水瓶口,可以看见矿泉水瓶内气体燃起一团火球,随即熄灭。
(3)课后自主学习。
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查找相应资料:
1)常见金属的颜色、保存方式、质地。
2)常见金属的主要存在形式及用途。
3)能否与水反应,反应条件是什么?
4)常见金属的制备方法(金属为常见金属,如铜,钾,铁,铝,锌,镁)。
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其优点是:
符合新课标理念下自主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以实验、讨论、提问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1.自主学习的定义
国外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对学习自我负责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合理监控学习步骤(学习节奏、时间、地点等),以及评估已掌握的学习内容;(2)学习者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能建立一套自己的评估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及时地解决问题;(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地依赖教师、等待来自教师的知识传授。
2.自主学习目的
通过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让其积极、主动寻找更加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同化”和“顺应”,以达到新的平衡,使之不仅学会学习,而且爱上寻知的过程,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身的认知结构能得到补充和拓展。
3.自主学习实质
就是在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还要注重学生其他能力(提出提问的能力,观察的能力,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等)的培养和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的精神,以及自我完善的意识。
4.自主学习特征
(1)主动性(最典型)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而应该是能够主动去探索知识,应用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调查,然后分组自主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全过程当中,对所学知识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2)过程性: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把现成的东西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己经过探索、讨论、实验、总结来得出所需的答案。
(3)有计划性(可变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学习,并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及时的调整。
(4)反思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知:我会什么?我不会什么?我还需要知道什么?
(5)应用性:自主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知识的应用。新大纲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过程提到相同的重要地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
如在课后自主学习的问题中:常见金属的颜色各是什么?是否都能与水反应?它们的常见形式?学生就会总结出如下知识:
(6)创新性: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所争议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自主学习策略
(1)教师与学生要转变传统观念。
首先,应改变求知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教师需要顺应教学模式的变化,主动转换角色,使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学习顾问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改变对教师依赖的局面,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见解,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做到教学相长。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而这台戏的主角是学生。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学生对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应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充分认识自身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克服消极被动或无所作为的观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化学的英文名是chemistry,也就是“chemistry is try”,化学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科,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实施“自主学习”有效途径。
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间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循着科学的探究过程,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实验一旦完成,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学习的能力。
(3)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师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化学,然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大胆提出“为什么”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克服原来束缚学生思维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自主教育过程中,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去观察、思考;解放他们的身体,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5)处理好教师引导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必要时进行引导。
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其他学习模式的关系。教师要从多方位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总之,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参与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特别注重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自主学习中的学生是自己目的的制订者,是自己学习策略的选择者、执行者、监控者,是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者。因而毫无疑问,自主学习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自主学习养成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研究,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
二、如何处理自主学习中教学主客体关系
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学习中的学生主要靠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和制订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和进度进行监控、评价和调整。
其次,应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性,自觉地把握好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前提和依据。
再次,主客体关系仅仅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它不承担一种道德和法律的规范。自主学习中对学生主体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在道德上和法律上更加合理,对教师主体性的强调也并不意味着道德和法律上有什么不当。
三、教学案例
师:(实物投影)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出一张别人送的贺年卡,则四张贺年卡的不同分配方式有( )
A.6种 B.9种 C.11种 D.23种
请同学们思考这一问题。
问题给出后,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一位上课后一直不动声色的学生站了起来。
学生A:我认为,不同的分配方式有9种,用的是列举法。因为四个元素的全排列共有24种,我把这么多种全排列列出来后,发现其中符合条件的只有9种。
个别同学小声嚷道:“如果条件中四人改成五人或六人,甚至更多,怎么办呢?”
(本题的讨论研究本可结束,这种近乎刁难的提问却是学生自己看出的问题,这就是自主学习的起点了。)
教师:同学A的想法很好,方法也选择得恰到好处。但大家刚才也发现,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数目不太大的问题。如果将题中同室人数变成五人,怎么办呢?为了便于描述,我们不妨作一个约定:将a1,a2,…,an这n个元素排成一列,其中a1不排第一位,a2不排第二位,a3不排第3位,…,an不排第n位的排列称为全错位排列,其排列数记为Dn,大家有什么办法求D5吗?
刚才热闹场面一下子冷清了下来。作了片刻的等待后,教师开始启发学生:既然同学们一下子得不出结论,谁来猜一猜,D5大致是一个多大的数。
学生B:我认为D5
学生C:我认为D5
教师:很好,我们在一步步向真理逼近,能不能再接近一些呢?
片刻之后,学生D站了起来。
学生D:我算好了,D5=75。
教师:你能揭示一下是怎么思考的吗?
学生D:当仅a1,排在不允许排的位置时,剩下的四个元素必定是一个全错位排列。所以有D4个,我们已经知道四个元素的全错位排列的个数是9,因此逐一考虑五个元素有45种。且这45个排列中任何两个排列都不相同。所以D5=120-45=75。
学生E:我认为D的思考有漏洞。他仅剔除了恰有一个元素排在不允许排的位置的几种情形。还有恰好两个元素、三个元素、四个元素、五个元素排在不允许排的位置上的各种情形也应除去。
教师:很好,那就请大家计算一下,还应除去多少个不符合条件的排列。
学生F:恰有两个元素排在不允许排的位置上的有C25D3个,其中C25表示从五个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的组合,而D3则表示剩下的三个元素在另外的三个位置上作全错位排列的排列数。同理恰有排在不允许排的位置上的有C35D2,恰有四个元素排在不允许排的位置上的有C45D1个,……
话未说完立刻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学生D自己也觉得讲得太滑稽了,马上纠正说道:四个元素排在各自不允许排的位置上,也就是五个元素都排在了各自不允许排的位置上,有1种排法。所以可以得到的五个元素的全错位排列的排列数为D5=A55-C15D4-C25D3-C35D2-1。
教师:怎么计算出D2、D3呢?
学生:用列举法。
教师:让我们把最后的几步完成吧!
于是得到:D5=A55-C15D4-C25D3-C35D2-1=120-5×9-10×2-10×1-1=44。
教师:D6怎么求?
学生:先求出D2、D3、D4、D5即可。
教师:如何求Dn?用什么样的关系式?
学生:先求出D2、D3、D4、D5…,Dn-1再利用关系式Dn=Ann-C1nDn-1-C2nDn-2-…-Cn-2nD2-1。
教师:类似这种求Dn的方法我们以前用过没有?
学生:用过,利用递推关系求通项。
在高中戏剧教学中,笔者一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以演代教,采用学生表演、学生鉴赏、学生评论的方法。总体而言,采取这种方法,学生兴趣高、参与度高,知识上、能力上、情感上都获得了进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戏剧教学安排在必修4,选录了三篇戏剧——《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为提供更多样更丰富的剧目,另外提供补充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茶馆》,鼓励学生另外补充其他剧目,含原创的、改编的。
教师的工作是:分配任务、明确要求、强调纪律、提供安全保障、提供时间和场地、提供必备教学仪器和设备、组织协调工作。学生的工作是:自由分组、挑选剧目、确定演职员、准备道具、搜集资料、改编剧本、设计台词、排练、彩排、正式演出、评选最佳、撰写记录、写周记等。
二、操作依据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提倡通过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来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教学中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在戏剧选修课的评价中强调关注学生对作品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的感受。
2.戏剧教学的自身特点
戏剧是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员演出而诉诸观众的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具有十分复杂的文化内涵和非常丰富的思想艺术营养。它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使我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是对戏剧最好的概括。语文教学是集“听、说、读、写、思、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表演”理应成为学科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应该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戏剧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发展了戏剧的技能与过程,培养了评赏戏剧的能力,重新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语文学习走出了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在表演中学习。
3.暗示教学方法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
暗示教学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具体到戏剧教学,学生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明确地参与戏剧表演过程,对其采取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自信心、愉快而不紧张,在声光影的流程中,采用互动性形式,师生相互信任和尊重,学生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悟了剧目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的目标就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
4.学生的特点
生活在一个资讯丰富的信息社会中,青少年好奇心强,探索欲强。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急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乐于探索,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研究新事物。他们喜欢充分表现自我,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欲,他们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充分展现自我,喜欢交际,渴望参与社会活动。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不人云亦云,不因循守旧,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这个社会。他们对课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愿意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传统的教学流程——作家介绍、写作背景、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艺术特点等的分析,明显不如放手发动学生自己做主、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学生积极参与动中求活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效果好。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学生“演”代教师“教”,使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自导自评,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让学生在教室这个小舞台舞出自我的风采,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会戏剧冲突,领悟人物性格,挖掘人物语言内涵,领会角色“潜台词”,体味角色的感情,感受戏剧魅力,挖掘多方面潜能,个性化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行潜移默化的知识能力及道德教育。让学生在课本剧表演的整个过程中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与人沟通表达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比较鉴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优秀戏剧作品的能力,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戏剧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实施案例
1.经过
4月22日,确定表演《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哈姆雷特》五篇课文,五组抽签决定表演篇目。
4月23、24、26、27、28日6节语文课学生排演。
4月28日晚6点10分开始在多媒体教室表演,8点半结束。
4月29日,两次投票评选最佳导演等八个奖项。
4月30日,举办颁奖典礼。
2.剧组安排(选录)
《雷雨》剧组
总指挥:石鑫祥 导演:谢萍萍 艺术顾问:胡军
记录:陈丹 编剧:马银杏 旁白:胡靓
男主角:王韦饰演周朴园 女主角:李争明饰演鲁侍萍
男配角:陈晓英饰演鲁大海,徐凡饰演周萍,邓鹏婷饰演周冲,胡军饰演仆人乙
女配角:谢萍萍饰演繁漪,童慧琴饰演仆人甲
后勤:周蕾、宋玮、张晶
3.排演记录(选录)
《罗密欧与朱丽叶》大记录(摘录)
4月22日星期三
第一节课组织晚自习初步预排
确定剧本——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确定阵容。
4月23日星期四正式排练,按初定剧情演绎
排练地点:画室
4月24日星期五
语文课对台词,联系感情、语言、动作等,各成员上网观看网上原著视频,与自编剧对照,改进及借用。
4月26日星期日
放学后4:50—6:00在画室练习,背景音乐及台词、场间旁白已确定,正式将各道具、台词等相关事宜确定,话剧较完整预排,并摄下过程以供参考,初次完整预排,效果不佳,仍待商议改定。
4月27日星期一
班会课后于画室排练至六点,各道具如剑、花等准备完毕,新添场景辅助灯光,二次完整预排,结果较有改善,演出场景设计完成,各演员演出服装准备完毕。
第二节晚自习:调试灯光,皱纹纸辅助,调配演出布景色调。
4月28日星期二
下午二、三节课,各演员反复对戏,酝酿戏中各角色感情动作,并调整细节,服装到位,由组中成员自行提供。
5:00之后,各成员搬拿道具等至多媒体教室,在演出场地再次商定演出具体形式方位、背景音乐及灯光效果调配成功,场景设计成功,场景布置切换、道具搬运由各成员辅助完成。
正式演出:晚自习前6:10
本组演出正式开始,一切按预排进行,演员演出,道具搬运,配乐及灯光一切到位,演出完整进行至全体谢幕成功完成。
演出完毕,各道具复原,归还,观看其他组演出。
4.周记选摘
4月28日,那天晚上,我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坦然面对生活,坚持我心中的梦想,勇敢地奔跑,勇敢跨越,成功就在前方。在不平凡的4·28中,我坦诚地笑着,我真实地体验着不平凡的一天。(李晓红)
谁也看不到曾经排练时的汗水、冲突与不快,在欢笑与泪水当中,我们感受到了真挚的友情,在冲突与矛盾当中我们感受到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的关心,在青春这个舞台上,我们释放了青春与活力,我们收获了快乐与成长。(赵容)
我们在排练中,有的组员哭过、笑过、苦过、累过,但是现在我们开心了,展示了,得到了。话剧表演完了,但大家还沉浸在表演的氛围中。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言语,一曲曲优美的音乐,一次次响亮的掌声,都使我们不能忘怀。今宵我们如此快乐,今宵我们如此陶醉,今宵我们铭记在心。这次演出我们付出了很多,学到了许多,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我相信这次的回报是最甜的,回忆是最美的,今宵如此难忘。(张志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85-01
一、复习学案对学生的影响
1、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角。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每一步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疑问时,他们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完成知识的建构, 也形成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自主学习意识增强
自主学习学案以人文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课前先预习,课上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复习课学案导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迸发思想的火花,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学习策略科学化
复习学案的应用,使学生明确了每节复习课的目标,明确了学习重、难点,对突破难点做好了思想准备,他们的学习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状态。复习课课前,学生可以依案自学,自己参照课本和相关的复习材料,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为知识的应用扫清障碍,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重、难点并能有重点有条理地记笔记,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同学求教,能将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有多种记忆知识点的方法。
4、学习效率提高
有了复习课自主学习学案,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课前,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前置自学积极主动的弥补基础知识的漏洞。课前扫清了基础知识的障碍,学生就会更自信,更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空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学习自测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及时的走下讲台观察“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反馈,根据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后,精心选择的作业则可指引学生课后复习和延伸,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二、学案对教学过程的改变
1、课堂主体的改变
学生会学习才是教学的真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复习课自主学习的应用改变了学生被动的接受者角色,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应用学案的五个阶段就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人地位。
2、课堂形式多样化
课堂不再是“一言堂”的单一形式 。学案的应用使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更好的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帮助者。课堂的形式也逐渐的多样化。课堂中有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有同位互助,有小组交流,有全班的思维碰撞,有学生的质疑,有老师的及时点拨。
三、如何提升复习课自主学习学案的效率
英语复习课自主学习学案的应用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合理的应用复习课自主学习学案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本研究应用了复习课自主学习学案来辅助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媒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任何方式的教学都不是万能的,都各有利弊,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学情对复习课自主学习学案进行改善、扬长避短,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2、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人文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都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实验又证明:我们的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大胆放手,一切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学案给课堂留白―给学生留时间、留空间、留内容,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求异探索,独立发现知识的奥妙,体会成功的喜悦。留时间,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此外有些题目是开放性的,让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的飞跃。
3、教师要有效的整合教材,体现自己的创造性
复习课自主学习学案的应用使教师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创造性教育者”。因为学案教学很大的程度上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且“学案”的设计是要有梯度的,包括难度比较小的基础题目、简单的问题和难度比较大的可以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题目,这样既照顾到了低层次的学生,又考虑到了高层次的优等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到了兼顾优差生,有效的整合教材,才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只有教师腹中有诗,指上有金,讲解才能触类旁通, 语言才能科学幽默,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本身才能惬意的享受教学带给自己的内在快乐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4.1
在新课改的今天,能否自主学习,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一、课前自主预习习惯培养策略
1、课前自主预习必须以任务为驱动。“任务是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的内驱力。”在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期和中期,学生自主学习尚不能达到自觉的高度。这时,教师需要在“学教练案”的“自主预习、认真准备”栏目下清楚地打印出一节课课前预习的任务,提前一天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并且,这个任务越具体越好。任务越具体,学生的自主预习才能越到位。
2、课前自主预习必须以兴趣为前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是好学的基础。数学教学中都有许多知识点是学生津津乐道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激趣点”做文章,将“任务驱动型”预习转化为“兴趣助推型”预习,并最终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兴趣扩展成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学“黄金分割”时,就可以提出“请准备一个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简要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预习要求。学生定能在课前热情搜集资料,课中活跃交流,对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大有裨益,可谓一举多得。
3、课前自主预习必须以督查为抓手。要想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还必须以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督查手段作为具体的抓手,让学生在教师日复一日的检查下由被动走向主动,最终形成自觉的自主学习习惯。这些检查手段可以是课前口头提问、课前预习成果展示,也可以以收缴查阅“学教练案”预习内容、翻阅课本阅读批注等形式进行。
二、课中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1、教师“懒”一些,学生勤一些。“懒老师带出勤学生”,虽不是真理,但也有几分理由。老师什么都干了,学生无事可做,想不懒也难。新课改下的“学教练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已往那种老师包办代替或设“陷阱”似的问答式教学模式,尽量“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勤起来、动起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
2、讲少一些,练多一些。“学教练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下,教师遵循“小步子、小梯度、大密度”原则在学教练案上设计了许多新颖别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主动阅读课本,仔细思考探究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时,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耐心地等待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气里独立自主思考,积极主动探究,使学生慢慢克服对老师的依赖,体会自主探究成功的快乐,逐步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
3、批评少一些,表扬多一些。“表扬和赞美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适时、适度的一句话,往往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让学生信心倍增,进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把学生内化为在自我意识激励和监控下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持久而不易改变的自觉行为。自主学习习惯的内化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必不可少。这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过程。因而老师必须改变以往以单一的分数或等级来评定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点滴的闪光之处不吝语言、目光、动作、微笑、神情加以表扬和鼓励。“恶语伤人六月寒”,切忌挖苦讽刺学生。
4、结果轻一些,方法重一些。现实中,许多教师视教材为“圣旨”,备课时千方百计找“要点”,挖“要点”;上课时费尽心思讲“要点”,划“要点”;下课后考“要点”,背“要点”。这种传统的重知识而轻情感体验,重结论,轻学生活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学习依赖性等不良后果。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质量,教师要精心设计,将学生中的突出存在的问题、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实践的问题等等,设计成辨析题,或设计成主体参与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选择最满意的答案。
5、合作少上些,独立多一些。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的同时,也提倡合作学习。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贯彻新课程理念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意”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往往却是只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初中受知识、视野等因素制约,许多时候他们不可能探究出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在课堂中减少合作学习的机会。课堂实践告诉我们,适合初中学生合作的数学学习任务主要是:①搜集资料中的合作;②学生观点和看法发生冲突时的合作;③问题难度特大,必须依靠合作;④检查学习任务和效果时的合作。
三、课后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在学案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中,在备课时,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教材和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编写出一个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供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上使用和课后复习巩固。这种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课堂。学生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等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从而慢慢地“真正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运用化学学案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下面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案教学的两点认识与思考,与同仁
共勉。
一、运用学案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好像是一个演员,在唱着自认为“很精彩的独角戏”,学生就是观众。他们对教材知识的学习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而在学案教学中,教师通过学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将阅读教材,整理知识,比较归纳,实验探究,讨论思考等多种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同时学会正确处理、获取教材信息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1)学案(部分)如下:
一、阅读书本第37~39页,填写下列空格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种。
2.在教材第37页图2-14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3.催化剂是指__________。
4.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
二、思考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哪两部分?
2.判断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三、在前面探讨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及氧气的溶解性、密度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并分组进行实验。
四、讨论题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哪几步?
……
学案教学顾及全体学生。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我们要把重心放在“学”上,并根据所教学生、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习要求进行诱导和辅导。把学生动手、动脑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合作探究等能力。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有意义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让他们感受到“日有所长”的成就感。这样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运用学案教学,使课堂“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有效的学案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让学生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对知识进行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锻炼活动。如何让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设计学案时应注重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利用,引发学生探索思考。
如在针对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在学案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回忆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以及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等基础知识。在已有的化学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前就收集“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的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结合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条件探讨“是否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然后提供给学生几组药品,如: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石灰石和稀硫酸,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就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选择出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根据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讨论并设计出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最后动手制取并收集二氧
化碳。
经过这样一堂活动探究课,学生大大地体会到了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归纳能力、反思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思维,而且锤炼学生不怕失败的意志,形成只要肯动脑,勤动手,“失败亦可为成功之母”的精神。
总之,成功的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如果把学习内容比喻成一把盐,我们希望能把它调制成“一碗美味的汤”,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愉快地喝下去。
参考文献:
[1]曹洪昌,管培俊,韩绍祥.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课前预习设疑,能帮助学生正确、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学案中,设立一系列问题,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预习时思之有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使他们在听课时觉得有章可循,一些学生在认真品味教材的同时还能提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想不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讲授“立方概”一节,学生预习时的学案中提出下面一系列问题
(1)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
(2)任何负数没有平方根,那么任何负数有没有立方根?
(3)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为什么“如果a﹥0,那么 ”是立方根特有的性质,而平方根并不具备?
无论在传授式还是在启发式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环节。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析、师生互动,使预习中的疑问得到分析、解决。同时调动学生拓展、创新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再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分析、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归纳能力的局限性,分析问题较肤浅,且缺乏一定的深度、力度,但对他们的回答要及时给予鼓励。下面的几个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师: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那么一个正数有几个立方根?为什么?
生:因为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是同一个正数,所以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正数的立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是负数,因此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立方根。
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设立这样的问题
师:结合实际,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哪条路最近?
生:有直路、弯路、折路,当然走直路最近。
师:(析疑拓展)直路即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果走折路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从而可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问题可由设疑、析疑得出本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学生容易接受)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围绕目标在学案的练习巩固部分加入一些隐含条的题目,以激发学生思维深度,可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计算 的值,当 时,得到的答案不同。
甲:
乙:
哪位同学的做法正确,为什么?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David Little曾指出,教师也有自己的建构,无论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他们都不能将自己的建构从这个过程中排除出去,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都将决定他们在教室的行为。[1] 因此,教师本身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
试图通过对两位高中英语教师的访谈,来探究以下几个研究问题:英语教师对自主学习有着怎样的认识?如果教师对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有没有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有没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又是什么?
一、理论背景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1.自主学习的定义。Benson在对以往的定义作了分析并提出缺陷后,提出了对自主学习的描述,认为自主学习是对三个层面的控制:对学习管理的控制,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和对学习内容的控制。[2]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1)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2)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主体和情境作用;(3)社会性的互动学习。教师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4)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教学应该以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3]
(二)教师的认识
Maryellen Weimer指出,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生了五个关键性的变化:权力的平衡,内容的功能,教师的角色,学习的责任和评价的过程与目的。本文将以教师对权力,学习本质,学习责任和自身角色的认识来探究英语教师对自主学习有着怎样的认识。
1.教师对权力的认识。李镇西曾指出:我们不是不要教师权威,而是强调教师的权威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心灵之上,是学生对教师发自肺腑的尊重,而不是对教师的敬畏或迫不得已的服从。Maryellen Weimer也曾对教师权力的平衡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时,权力与其说是被全盘转移了,倒不如说是被分享了。
2.教师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教师对学习的本质抱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有了把书上的知识强加给学生惟恐他们记不住的教师,也有敢于改动教材,积极反思的教师。Brian Kenny指出,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知识灌输,这是对现成知识的组织;二是体验式学习,这是对人的组织。
3.教师对学习责任的认识。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责任的看法也很不一样。我们控制得越严,他们就越难以控制。[4]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逐渐地把学习责任转移到学生身上。
4.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没有统一的描述,诸如计划者,管理者,协助者,评估者等,研究者们经常会用比喻来描述教师的角色。
二、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杭州某高中的两位中国的英语教师。一位是年轻的教师,高老师,另一位是中年教师,王老师。两位都没有海外经历。高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王老师是本科毕业。
(二)资料收集
本研究围绕教师对权力,学习本质,学习责任及自身角色的认识,对高中数位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并通过录音收集数据。本文选取两位典型的英语教师,探究英语教师对自主学习有着怎样的认识?
(三)结果
通过访问体现了两位教师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王老师并没有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高老师对自主学习的态度比较积极。
1.您认为教师应该控制权力还是把权力逐步转给学生?
王老师:我不赞成把权力分给学生。这批学生太调皮了,我必须树立教师的权威。我严格要求我的学生,该背的背,该写的写,没的商量。高老师:我自己刚做好学生不久,我比较喜欢和学生做朋友,而不是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先生,让学生觉得自己有多么高深莫测,或让学生喘口气都不敢。
转贴于
2.您怎么对待教科书?
王老师:我们教书都是离不开教科书的。学生面临的是高考,我必须对他们负责。高老师:高考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不管学生有多么讨厌教科书,作为教师,我得认真对待教科书。
3.您认为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吗?比方说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自己对学习进行评价。
王老师: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老师不能帮他们学习。但是学习内容基本是定了的,学生也没有能力去选择学习内容,他们不知道选择的标准。 高老师:一般成绩好的学生都为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并想尽办法去达到目标,去分析自己的成败,得失。
4.您认为您在教学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王老师:我想是传道授业解惑吧。
高老师:我尽可能不成为知识的灌输者。
从访谈中了解到,王老师是很有责任心的老师,但是很看重分数,看重高考,不想让同学自己去尝试,去体验,没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意识,不赞成自主学习。
1. 现在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加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条,您对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有了解吗?
我读过这些方面的书,对自主学习有一定的了解,也很赞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说实话,具体介绍如何操作的书几乎没有,我也只能摸着石子过河。要是能有一些老师一起讨论,那会更好。
2.据我所知,虽然大纲中出现了自主学习这个概念,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去实践。您赞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没有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呢?
对,压力很大。我本以为关起门来上课,里面的世界就是我的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脱离各种各样的压力,没有教学的自由。高考自然是最大的压力。
三、结语
由于每个教师的经历不同,他们的知识建构不同,对教学都抱有不同的教学理念。笔者和一些教师有过一定的接触,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选取了两个比较典型的高中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是提高学生为了通过考试的被动的自主能力,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自主,而是提高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本文只访谈了高中英语教师,但初中,大学的教师一样受到了这些体制的束缚。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和有关部门创造环境,在那个环境里自由将得到鼓舞和奖赏。[2]如何让教师跳出拼命培养高分学生的怪圈,如何使得教师有自由的空间,如何让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Little,D.Learner Autonomy 1.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 [M]. Dublin:Authentik, 1991.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案例构建要和课标统一,需符合通用技术的特点,在通用技术课标的指导下开发教学案例,选用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要具有启发性原则,预留出学生想象的空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二要具有趣味性原则,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三要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拉近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考虑学校地域、城乡特点。四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通用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体系构建方法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实践教学在整个通用技术教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学生主动参加实践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有利于学生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就需要思考,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精选好案例,以案例为线索,创设情境,提问激趣,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完成作品的开发与设计。
(1)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创设学习案例。
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不应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技术、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熟悉的例子,就有利对通用技术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案例要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尽可能考虑到全体学生都熟悉的内容,针对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实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技术的兴趣,使他们全心身投入技术课堂。比如在讲授《技术的价值》时,就选择了“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的这个案例,让学生试着联系生活的实际,说一说最近10年来自己家里和路上的灯的变化情况,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畅想未来高科技的灯是什么样子。正是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案例,为通用技术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技术、设计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自主进入学习探讨,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2)要适当加入地方特色,利用已有的资源形成教学案例
通用技术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已有的教学硬件,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载体和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进行《结构与设计》教学时,引用綦江彩虹桥事件这个案例,请学生讨论它垮塌的原因。用本地特色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情景为接口,让学生感觉技术就在身边。
(3)教师精心准备,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
教师可以根据通用技术要求的规范,准备相应的器材设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去感悟、体验和探究。比如在进行《设计的基础》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设计相框”为例,来说明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由于相框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件产品,因此学生很轻松的就进入了自主学习案例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通用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体系构建内容
在通用技术的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教研组老师讨论、不同教师、班级教学的同课异构,以及学生的调查,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体系。本体系把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所学的通用技术的内容进行整合,把理论的内容充分溶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作模块的学习,来完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其中高一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相框的制作》、《广告灯笼制作》和《桥的制作》,而高二考虑到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就只有《家用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机器人自动控制》两个模块。每个模块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课堂教学内容部分,这部分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技术的学习,体现每一堂课的流程;第二部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内容部分,该部分内容是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补充,主要包括该堂课的部分案例、技术要点、创新思维培养等内容。
四、通用技术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体系的教学方案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特征的课程,教学必须符合课程特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我们在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1.集体面授+自学。五大教学模块的每个自主教学案例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便于集体面授,而第二部分便于学生自学,如果课堂时间不足,教师集体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学,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一般过程、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常规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提高通用技术的素养。集体面授+自学,不仅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意活动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思想方法基础和技术语言基础。
随着软件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需要专门的软件设计高级人才。培养软件设计专业人才是当前高校的职责。软件体系结构也称软件架构设计(Software Architecture),是IEEE/ACM计算课程体系软件工程专业软件设计的核心课程。目前,软件体系结构是我国大多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该课程主要介绍架构模式和架构设计方法,侧重架构设计思想的实践应用。为了提高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少高校总结了一些比较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1-3]。但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点分散和强调实践应用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从我校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实际出发,笔者分析了近年来学生在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目的上的诸多变化,提出了一种“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的教学新方法。该方法连续在2009、2010级本科生的教学中应用,从课堂响应、课程考核及调查反馈等指标来看,该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理论知识及案例分析能力。
1.实施本教学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软件体系结构涉及知识多而广,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缺乏项目开发实践经验,对架构设计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缺乏了解,进而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学生普遍觉得该课程没有实际的技术价值,体会不到架构设计在软件行业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架构设计在提高软件生产率和后期软件维护上的巨大价值,无法真正理解架构设计在整个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对该课程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2教学方法单调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教师填鸭式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在引入新教学法后仍存在教师学生间缺乏互动交流的问题。
1.3教材问题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在软件体系结构教学过程中,当前一般主要采用单一教材教学,这样往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比如我校教学大纲安排软件体系结构32个学时,在这么短的课时内参考单本教材不能很好地传授架构设计的知识。另外,现在教材往往更新缓慢、知识落后,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意愿。架构设计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教材往往很难结合最新应用实际反映当前的研究成果。
2.教学大纲及其教学过程
从我校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学生在学习意愿及学习期望上的诸多变化,提出了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案例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新方法。该方法连续在2009、2010级本科生的教学中应用,从课堂响应、课程考核及调查反馈等指标来看,该方法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及实践动手能力。
2.1江苏大学软件体系结构教学大纲
在阐述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方法之前,先介绍我校现行的软件体系结构教学大纲,见下表。该教学大纲适应于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全校理工科研究生也可选修。
2.2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
在实施本教学方法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课程知识,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完全局限于教师讲授的内容,而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法强调以教师布置的自主式学习作为引导,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讲解,更是对学生知识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对课程内容及时点评纠正,并辅以更为具体的案例,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案例交叉教学法总体分为两个阶段:课前学生自主式学习和课堂学生报告与教师点评及案例交叉教学。
第一阶段:课前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式学习任务,在上课前将自主式学习任务通过交流渠道(如QQ群等)布置给学生。学生以学号为序分为若干组,每组负责指定章节内容的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后提交课堂报告PPT。
第二阶段:课堂学生报告与教师点评及案例交叉教学。学生分组组长演示自主式学习报告PPT。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报告作点评,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进行综述,重点讲解本章内容中学生理解不全、偏颇甚至错误的地方。最后是案例教学部分,围绕一个特定的案例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软件设计上,比如第9章,按照概念架构设计的要领逐步分析PMSuite案例的概念架构设计。
2.3教学实施要点
自主式学习交叉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自主”和“案例”两个方面,以下是讨论实施中的一些要点:
2.3.1自主式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报告PPT。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地完成报告PPT,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要给出一个示例报告PPT,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给学生一个报告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如何做好PPT,如何更好地展示知识。在课堂前期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要记录学生报告在展示能力和内容两方面的表现,并在学生结束报告后作细致点评。根据课程知识点,教师要补充和完善学生报告的遗漏甚至错误理解,对重点内容要重复加深理解。
2.3.2在案例教学部分,选择一套项目管理系统PMSuite案例贯穿全部教学要点。案例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设计PMSuite软件系统中怎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由简入繁等策略。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淡化具体功能的实现,而是作为架构设计采用的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设计时采用规定的步骤或程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式学习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软件架构的概念和设计思想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教学效果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本专业的2009、2010级学生当中实施本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学生平时和考试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3.1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许多学生慢慢地习惯了懒散没有进取的学习心态,特别是对软件体系结构这么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学生大多存在畏惧心理。实施本教学法后,学生普遍能积极主动地查找资料,特别是对能在课堂上报告表示出强烈的兴趣。同时,通过具体实际的案例教学,给学生以活学活用的感觉,不再认为上课是那么枯燥乏味。
3.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自主式学习不仅给了学生一个培养自己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完成PPT的能力,而且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从问卷调查反馈信息来看,PPT展示过程是学生收获最多的过程。同时,这种由学生自己做报告的教学形式新颖活泼,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释放了学生的自由,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临场应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自主式学习是分小组进行的,而且是以学号为序的没有特别安排的小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随机组团合作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完成总结报告PPT,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发挥各自所长,取长补短。
3.4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由于课时的限制,对很多知识点设法作展开讲解,本教学法在课堂前给予学生自主式学习时间,学生主动涉猎比较广的知识范围,在教师点评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式学习进行强调和补充。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再一次升华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提高教师的授课综合能力
本教学法对教师备课和讲解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自主式学习完成后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过程进行点评,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内容展示上有细致的观察,给学生提高报告展示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要求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否满足教学要求并及时补充和完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收集案例,认真分析推敲并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4.结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正规化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越来越需要大批的高级软件设计人才,这给我国大中专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是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软件设计的专业必修课程。为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紧密结合自主式学习、案例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新方法。该教学法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通过课程考核及课后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的教学使他们掌握了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案例分析能力,特别是学会了自主学习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