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25: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微观经济学总收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生产理论;利润最大化;问题;思考
Key words: production theory;profit maximization;problem;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88-02
0引言
西方经济学传统生产理论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的讨论是基于高等数学中原函数(总效用函数)的一阶导函数(边际效用函数)的值为零时,原函数可取到最大值的原理,论证了生产者在投入(成本)即定的前提下(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要取得总收益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收益MR为零。即边际收益为零时的商品销售量能够保证生产者实现总收益最大化。对此结论,本文认为:对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分析,除必然需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分析外,还需要把它放在更加广泛的环境中去进行更加全面的考察,这样才可能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实际的结论。
1传统生产理论的具体内容
1.1 传统生产理论基本分析框架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而言,厂商的销售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即厂商的价格会随着销售数量的变动而发生改变。通常,如果厂商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那么厂商则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就意味着厂商要想销售更多的产品,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假定市场是出清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厂商的生产数量等于销售数量。以下(如表1)是一个厂商的销售(收益)情况表。
单纯从数学角度分析:当一个连续函数的一阶导函数的值为零时,该函数能够取到最大值[实际上,MR=(TR)′]。按照这一数学结论,在假设TR函数为连续函数的前提下,当MR=0时,厂商的总收益TR为最大。从上表的情况来看,当厂商的生产(销售)数量为5时,厂商得到最大的总收益20。
1.2 基本作图根据以上表格,传统教课书作出了MR曲线和TR曲线,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当销售量Q=5时,MR=0,同时,TR取得最大值20。
2对传统生产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2.1 对边际产量和总产量曲线图形做法的思考及修正依据上表1可知,实际上能满足总收益TR的值为最大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亦既在销售量为4到5这个阶段存在一个总收益保持最大值的平台期。所以,严格来讲,TR函数的图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抛物线,而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应该有一条平行于Q轴的线段AB,如图2。图2才真正反映了表一中商品销售(生产)量、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条件的思考及修正从表1和图2能够看出,厂商总收益最大(20)时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并把宏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总收益最大时的销售(生产)量则有不同的结论。
2.2.1 单纯从厂商的角度来考虑,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保证总收益为最大的基础上,厂商生产(销售)更多的产品意味着厂商在生产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更大损耗。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假设厂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首先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则是成本最小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从厂商角度考虑,其最优的生产(销售)量为4,而并不是大多数传统教材中认为的5。
2.2.2 从商品价格弹性理论和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可替代程度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该厂商生产(销售)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甚或无弹性,并且该产品的替代品(包括完全替代品和不完全替代品)很少甚或没有,则意味着该厂商有能力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向市场(消费者)索要更高的价格,牟取更大的超额利润。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厂商最优的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
2.2.3 单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这是因为当厂商生产并向市场投入更多的产品时,既市场供给量加大时,依据供求定理,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约束下,花费相同的收入会取得更大的效用(即收入效应: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收入不变但其实际购买力增加)。
2.2.4 抛开以上三种考虑角度,单纯站在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销售量为4时,厂商已经取得了总收益TR最大。如果厂商继续生产,不但意味着厂商自身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损耗加大,而且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生产量从4增加到5)而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在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配置到能够更有效利用该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去,最终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总之,对西方经济学中厂商总收益最大化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在厂商自身的角度来思考,而应该同时结合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其他相关理论综合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宏微观经济理论的融合,不至于让人们产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完全割裂和西方经济学中各个理论相互割裂的印象。也只有这样,对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才能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实际的结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属于“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运用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公式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策略。微观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中的一个部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科学,只能借助于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与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无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的“翻转课堂”和慕课(M00C)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为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经济学实验的现状
Roth指出,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用规范的实验室实验研究经济学[2]。Thurstone的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实验研究[3]和Flood的囚徒困境博弈的实验研究[45]都表明经济学是一门可实验的学科。1948年,哈佛大学的张伯伦教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Smith系统整理和阐述了经济学实验的方法论[6_7],尤其是2002年弗农史密斯[8]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步人主流经济学舞台。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多数美国大学早已将经济学实验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补充,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
在中国,金雪军教授于2003年申报了经济学教学案例与案例实验室建设项目,成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小组,建立了经济学实验室和编写了经济学教学案例集。2005年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与研究生合作翻译了奥西多C伯格斯特龙和约翰H米勒合著的《Experim entswith Economic Principles》[9]。2006年暨南大学张耀辉教授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编著并出版了《实验经济学教程》[10]。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立了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为经济学的实验课程开展提供平台。尽管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先后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但真正将经济学实验运用于课程讲授中的较少,尤其是系统阐述经济学实验过程的文献则更少。
2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实验的教学价值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学科,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形式单调。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课堂讲授法,教师单纯运用“黑板+多媒体课件+粉笔”的教学手段,由于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公式的推导,教师需要板书的时间较多,繁冗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导致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惯性思维和学习方法,生搬硬套,为应付考试而考试[n]。忽视了对微观经济学的实践价值的理解和理论的现实运用。另一方面,“满堂灌”教学模式。鉴于课时量的缩减,各高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授时仍然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偏重于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和运用n2]。“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仍然处于“要我学”状态,未转变为“我要学”状态。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为变革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可以有效地改变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具体的教学价值表现在:
(1)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的体验感受。将实验经济学引人到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其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而在于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经济现象,把理论抽象的经济学进行简便的实践还原,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的体验和感受。
(2)丰富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中开展经济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计算机或实物模拟的经济活动中,教师的讲述及实验参与人员之间的对话产生的听觉刺激、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经济现象产生的视觉和编码刺激等都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较之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产生更好的互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3)加强学生的科学训练。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不同的假设前提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展经济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用于辅助经济学的传统教学"3]。因此,经济学实验并不是用于验证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是一种经济理论的展示。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科学训练,在学习经济学理论时严格遵循假设、推理到实验的科学过程。
3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实验的教学应用
3.1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设经济学实验主要采用两种教学体系模式:①将实验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仍然以经济学的课堂讲授为主,但会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专门安排若干次的经济学实验,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体会和理解;②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整理设计成若干个实验,以经济学实验室中的实验为主,学生通过参与经济学实验体会和学习经济学[14]。这两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不同,第一种模式是国内现在开设经济学实验的高校广为采用的,一般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安排4或5次的经济学实验,开展方便、有效;第二种模式以实验为主,但并不能取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教学,因此往往作为选修课课程来开展,这种对经济学的实验要求较高。
3.2软件平台
20世纪70年代以前,经济学的实验主要以手工实验为主,通过笔、纸、黑板和时钟等设备来进行。经济学实验往往受到课堂时间、经费和学生人数的制约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2000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曰新月异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为经济学实验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平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实验依赖于计算机来开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记录。这种实验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实验效率,实验的参与人通过鼠标即可操作整个实验的流程。
计算机在经济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决定了经济学实验软件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的经济学实验软件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然后结合国内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略微的修改。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在1972年成立了实验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实验室(LEEPS),普洛特教授主持发明的真实市场软件(MUDA)使双向拍卖的市场实验开展从理论变成了现实。1985年,“实验经济学之父”史密斯教授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ESL),成功开发了Econpor的电子数据库软件,其中包括了NFC,MarketLink,0SA等软件,主要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美国普渡大学为纪念史密斯教授成立了弗农史密斯实验经济学实验室(VSEEL),设有数据采集和观察实验室[15]。
国内的经济科学实验室起步较晚,最早的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陈禹教授在1994年发起成立的。1997年之后,国内许多著名大学在“211”工程项目的专项资金资助下开始进行经济学实验室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均已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进行模仿性质的实验教学研究,通过对国外经济学实验软件产品的研究,模仿和开发了相关的经济学软件,创建了良好的网络软件平台。
3.3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学实验应用——以垄断市场结构为例
3.3.1实验目的
垄断是微观经济市场结构中的一种,表示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的形成可能来自于厂商对生产资源的独占、厂商独自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政府的特许、自然垄断等因素。通过经济学实验了解垄断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3.3.2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参与者包括:厂商、消费者。厂商将得到一份说明成本的信息表,消费者将得到一张根据需求信息表制作的卡片,卡片上的数字代表意愿价格。厂商和消费者还分别得到一张收益记录表,所有的信息均保密。
本实验的交易规则。把厂商公开报价的形式称为叫价,厂商可以用举手方式或者用语言告诉现场的所有人员。当消费者购买数量超过厂商所能够提供的数量时,厂商可以要求用抽签方式,或者直接决定卖给谁。每次叫价时间间隔为2min,超过2min仍然没有成交,则为无效叫价。厂商有两次报价机会,是否选择两次报价和如何报价由厂商决定。全部交易共有两个阶段8轮,16min左右。请每轮参加者记录好自己的收益。第四轮、第八轮结束时,计算收益,并通告每位参加者收益情况。在第四轮和第八轮留下专门的时间给参加者一个计算收益的时间,大约为3min,3min以后重新恢复交易。每位参加者单独计算收益并将各期收益累加得到总收益。收益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厂商总收益(或企业利润)=$(交易价格一生产成本)X交易数量
消费者收益(或消费者剩余)=$(意愿价格—交易价格)X交易数量3.3.3实验过程
首先,进行实验分组,假设班上有30名学生,可以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其中4人编号分别为A、B、C、D,均为消费者,1人为厂商。每次交易之前,每个消费者得到一张扑克牌,扑克牌上的数字代表消费一单位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意愿价格,即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每次交易完成,将扑克牌收回重新随机抽取。厂商之间的信息保密,其拿到的信息表上面的数字表示生产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其次,开始交易流程,共进行两轮8局实验(每局4轮)。具体包括叫价、交易合同、生产3个环节。在叫价环节中,厂商在每一轮交易中先报价。厂商有两次报价机会,每次叫价的时间间隔大约为2min,包括买卖双方等待消费者的思考和准备;在2min以内,时间由厂商决定。假设当出售四个单位产品时,成本分别为3、4、5、6元,那么厂商的报价可以大于6元,但不能小于6元。对消费者而言,接受的价格不能低于所拿到扑克牌上的数字。双方能够共同接受的价格即是成交价格。价格仅由卖方报出,买方不能讨价还价,也不能相互商量共同购买决策行为,只能各自决定买或不买。在交易合同环节,如果消费者愿意购买,随即与厂商签订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双方不得反悔或违约。然后,厂商可以进行第二次报价,消费者可以决定买与不买并签订合同。如果出现厂商报价后出售数量不足时,厂商有权决定与哪一位消费者交易,没有达成的交易不能签订合同,双方都不能计算收益。在生产环节,厂商签订合同后立即生产,不存在违约可能,也不发生运输成本及交易成本;厂商是根据订单生产的,不存在存货机器成本。
3.3.4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实验程中,学生们将课本中垄断市场结构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验中,消费者只能决定买与不买,不能讨价还价,更不能相互商议而做出共同购买决策,这充分体现了垄断的市场特点,真实反映出了垄断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充分体会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并对现实生活中的垄断理论和问题进行延伸讨论。
4结语
中图分类号:F7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96-02
一、问题的提出
弹性是指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定义式为e=-。目前许多西方经济学中求弹性系数常用的方法有:
在微观经济学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得出的都是相同的结论,即当e<1时,降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增加,提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减少;e<1时,降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减少,提价将导致销售收益的增加。然而,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本文证明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恒成立的,如果要使其成立也要有一定的条件。下面将从传统教材对这一观点的证明入手,接着结合本人的证明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二、传统证明方法对需求价格弹性及其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分析
首先,我们总结一下传统的证明与分析方法对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论述。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有两种方法,第①是用弧弹性的方法,第②是用点弹性的方法。
三、对需求价格弹性及其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证明与分析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对需求价格弹性及其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证明,下面本人再通过分析论述,证明得出这一结论的不正确性。
(1)我们先来证明当e=1时,其收益是否不会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设价格P的变动幅度为r(r>0),r=PP;因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那么Q的变动幅度为-r=Q/Q。价格变动后的总收益为:P2Q2=P1(1+r)×Q1(1-r)=P1Q1×(1+r)(1-r)。
参考文献:
[1]王辉.关于价格弹性理论的一点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7-39.
一、成因
完全垄断是垄断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和众多的买者,它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但是对它的理论研究却是相当的基础与重要。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有法律限制、专利权、对某种稀缺资源或投入的控制、故意设置进入障碍、巨额的沉没成本、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它的存在有严格的条件和固有的特征:第一:整个市场只有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第二,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自己决定价格: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数量,以及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较多的数量;第三,完全垄断企业没有替代产品,替代弹性为0;第四,完全垄断市场存在严格的进出障碍。
经过经济研究与分析,能够得出结论,如果纯经济分析,答案很简单:企业的短期平均收益小于短期的平均成本,短期的总收益小于短期的总成本。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问题的根源,绘制如下图形,它们的具体图形如下:
图(一)总成本――总收益分析图(二)边际分析法
图(一)采用总收益――总成本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存在正常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经营不当或者某些其它因素使得总成本曲线上移或总收益曲线下移或者它们同时发生直至它们没有交点,此时,垄断企业便出现短期经营亏损;图(二)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基础进行生产,一般来说,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是固定的,当平均成本曲线下移,直到a点和b点重合甚至a点降到更低时,企业便出现短期经营亏损。
对以上理解加以总结:在短期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曲线既定,当市场的需求较小时,最终销售的平均收益可能小于平均成本,总收益效益总成本,即出现亏损。但是,很多非经济学专业甚至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仍然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
其实,宏观来说,具体可能有以下作用:
第一,生产技术约束。生产技术约束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生产成本和产品的质量,其中生产成本可以完全影响垄断企业的利润,而产品质量可以通过影响销售量来间接影响利润。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产品更新,能够巩固完全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但是,如果别的企业依靠高新科技推出新产品进入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那么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会被新产品替代,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的地位则会受到威胁。
第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喜欢一种产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就会去购买这种产品,即消费者向该产品投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决定垄断企业的直接因素,在垄断企业选择高价格低产量的策略下,由于价格较高,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以其他产品替代该产品的消费,实现对产品的少消费甚至不消费;但是,对企业来说,企业一旦投入生产,则必有固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完全有可能是没有利润甚至是出现亏损状态。所以,顾客就是上帝,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消费等等,都论述了这个道理:必须尊重消费者。
第三,国家政策规范。国家政策规范是决定垄断企业的重要因素。国家的法规可以让垄断企业实行长期垄断,获得高额利润;但是,同样的,国家的政策法规也可以让企业实现亏损,甚至使其消失:对某些产品,国家可以制定法律法规来征税,或者限制某些产品的产量,或者对该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必要的经济惩罚或者舆论惩罚等等,这些行为都为完全垄断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收益,致使完全垄断企业出现亏损甚至摧毁完全垄断的地位。
二、解决方案
总所周知,垄断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但是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垄断现象,虽然不是完全垄断,但是不完全竞争还是普便存在的:如2000年俞兆林的导湿保暖复合绒,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寡头垄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通信垄断,以及铁路运输业、供电供水供暖等等行业。虽然它们不是完全垄断,但是解决方案类似,在这些行业中,有的是自然垄断,有的则受到政府的保护,因此,我认为这些行业现象、风气不是大家所谓的“不正之风”,也不是因为有关机构管理不严,或营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而是出于经济最基本、最原始的“经济人”假设。
要解决完全垄断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破坏不完全垄断的四个特征之一即可:第一:整个市场只有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第二,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自己决定价格: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数量,以及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较多的数量;第三,完全垄断企业没有替代产品,替代弹性为0;第四,完全垄断市场存在严格的进出障碍。从实际上说,必须依靠政府行使权力,进行强制干预,增加市场同种行业竞争者,打破垄断局面,因为在这个竞争社会,道德教育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只依靠政府政策,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很多行业,例如铁道,通信,银行等等,是政府大力支持的行业,政府不但不会采取措施消除其垄断,反而会采取各种措施,制定各种政策,使其长期稳定存在,当然这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发展是有利的。同时,私人企业如果有能力,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兴办相关企业,实现对其的竞争,最终使广大消费者受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斌.垄断的基本模型[M].微观经济学批判,2004(04):162-166.
[2]黄晓林.垄断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M].微观经济学陷阱,2011(02):148-150.
[3]钟茂初.不完全竞争[M].微观经济学解析,2000(06):143-145.
[4]牧之,赵凡禹.中国人叫漫游费的原因[M].经济经典名言的智慧,2011(04):155-158.
[基金项目]2018年度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c095)
[作者简介]姜志美(197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江汉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投资研究;刘兰(1975—),女,湖北石首人,博士,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8-0166-02[收稿日期]2020-07-11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缘起与发展
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实践缘起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教授提出同侪教学的概念,同侪教学即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形式,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讨论及师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翻转课堂思想的雏形。2011年翻转课堂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研究热点,进入繁荣及推广阶段,这很大程度归功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非营利教育组织可汗学院,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一对一教学指导,我国也是于这一年开始正式认识翻转课堂。
目前,虽然关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基本相通,但是不同的学者在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中对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外延的认识还是各有侧重。首次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翻转课堂的亚伦·萨姆斯认为,翻转课堂实质就是借助信息手段将课上内容转移到课堂之外由学生自己完成,而课上时间则用来进行原先缺乏时间完成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他强调了信息手段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国内学者施书蓉也认为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课前教师应将录好的视频和制作完成的可见传至共享网络,学生通过接入网络,获取相关的视频、课件以及题目。从知识吸收过程出发,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实际是学生知识吸收过程的一个翻转,与原先学生在课上接收知识灌输相比,学生在课前及课后,由灌输知识变为主动选择知识,而课内通过更充分的交流来吸收理解知识。
二、微观经济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一)从课程特征看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该课程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与其他一些应用性学科相比,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它运用比较抽象分析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创造一种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或环境。这对于社会阅历简单、社会实践能力有限的在校大学生而言,要深刻地理解这些抽象理论无疑是比较困难的,难免感到枯燥、难懂。所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而翻转课堂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学生在课前可以反复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等,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而课堂是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
(二)从学生方面看
笔者所在院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刚进入大学学习半年的时间,由于适应了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急需提升,这些能力也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标准,传统课堂很难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而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倒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课堂的拓展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学生通过课堂的活动也能够发展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践
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的主要分为前期的准备阶段与后期的实施阶段,准备阶段是对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如课程知识点的分解、微视频的制作、网络平台的选取等。实施阶段将具体介绍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其有机结合构成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
(一)前期准备阶段
国外翻转课堂的推广得益于网络视频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实践的一个必备要素。前期准备主要是通过知识点的分解来制作视频。虽然目前关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有不少国内外开放资源,如哈佛公开课、可汗学院课程、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优课联盟等。但我们认为自制视频更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并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翻转课堂的视频内容是将知识点以简短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富媒体化的形式呈现,即我们常说的微课,这符合学生碎片化的学习行为方式,也方便和有助于教师在今后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修改。根据微观经济学课时和知识量拆分47个知识点,共计485分钟的视频。
(二)实施阶段(以价格理论为例)
1.课前准备活动。在课前准备活动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观看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关于“猪肉价格为何暴涨暴跌”的专题报道,通过这个专题节目的观看,学生能够认识到市场价格背后的决定力量,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准备好认知知识,设计了5道题目,要求学生思考。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够发展出与价格相关问题的辨别性知识,虽然他们尝试的回答可能是不正确的,但是他们会带着在这个探索中形成的问题进入到视频的学习之中,并提高视频学习的效果。
2.课前教學视频学习。本部分的课前教学视频由9个视频组成,分别为:需求定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什么是供给、市场均衡的形成与变动、价格管制、价格弹性、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弹性概念的扩大。我们主要依据学科的逻辑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视频,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課前准备活动和教学视频主要是学生以个体的形式在线学习,相关的活动、教学视频和材料以周的形式按时间顺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供学生自行学习,在平台上我们可以统计每名学生花了多长时间观看视频,每个视频被观看了多长时间。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都会进入最终的课程分数。
关键词: 弹性;弹性理论;应用
Key words: elasticity;the theory of elasticity;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23-02
0 引言
弹性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弹性问题也是学者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微观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内容,介绍弹性理论在现实中的各种应用,为理解弹性理论提供一些启示。
1 弹性理论
1.1 弹性 弹性是指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弹性的大小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率/自变量的变动比率
假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还有一般公式为:
e=■=■·■
其中,e代表弹性系数,?驻X、?驻Y分别代表变量X、Y的变动量,X、Y分别代表变化之前的量。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驻X0、?驻Y0时,则弹性公式为:
e=■·■
由于我们计算的弹性系数可以被看成是百分比,所以与计量单位无关。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条件下,通过任何计量单位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计算出的弹性系数都是相同的。
1.2 需求的价格弹性 虽然需求方面的弹性主要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但本文主要研究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公式为:
ed=-■·■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为:ed=-■·■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当ed大于1时被称为富有弹性。当ed=1时被称为单位弹性或者单一弹性。当ed小于1时被称为缺乏弹性。当ed=无穷大时,这种情况被称为完全弹性。当ed=0时,这种情况被称为完全无弹性。
1.3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扎起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量的反应程度。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f(M),则商品的收入弹性公式为:
eM=■·■
或者:
eM=■·■
更具商品的需求的收入量弹性系数值,可以将商品分为正等品及劣等品两类。其中正等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量程正方向变动的商品;劣等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化的商品。然后可以将正常品进一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两类。具体的说,eM>0的商品为正常品;eM
1.4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样同样分为弧弹性与点弹性。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用es表示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es=■·■
用em表示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公式:
eM=■·■
与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同,供给的价格弹性根据es的值的大小也分为五个类型。es>1表示富有弹性;es
2 弹性理论的应用
2.1 “谷贱伤农”与政府政策 “谷贱伤农”从弹性理论的角度分析是指: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化。由于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丰收将使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总收入下降。由于农产品供求弹性方面的特点及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各种措施,如“支持价格”、“限制耕种面积、控制供应量”、“补贴”、“期货市场”等,以维持社会安定。对于其它一些需求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也有类似的做法。
2.2 “薄利多销”与厂商和政府决策 “薄利多销”用弹性理论分析是针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化。常被引用的成功例子如:1930年,美国州际商业协会命令东部铁路降低运费。铁路当局认为这将降低总收入,坚持不降低运费。可是协会坚信当时情况下铁路运输是富有弹性的,再次电令降价。事实证明,协会的判断是正确的:价格虽然下降了,总收入却增加了。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而总收益减少,说明这种商品如果调价不当,则会带来损失。例如1979年,我国农副产品调价,猪肉价格上调20%左右,在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猪肉的需求富有弹性。猪肉涨价后,人们的部分购买力转向其它替代品,猪肉的需求量迅速下降。国家不得不将一些三、四级猪肉降价出售,加上存积压,财政损失20多亿元;再加上农副产品提价后给职工的补贴20多亿元,财政支出增加40多亿元。根据弹性与收益的关系可知:适时、准确地一了解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同一商品在不同时、空的弹性甚至同一商品不同构成部分的弹性,对经营管理大有裨益。
2.3 供求弹性与税赋的归宿和转嫁 如果政府决定对某种产品征税,这项税额究竟是由生产者负担还是由消费者负担?如果两者共同负担,那么各负担多少呢?弹性分析会告诉我们。税额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负担的比例,与供求弹性成反比例。如果供给曲线一定,产品需求曲线越具有价格弹性,消费者负担的税额比重越小。反之,消费者负担的税额比重越大。如果需求曲线一定,供给曲线越具有价格弹性,生产者负担的税额比重越小。反之,生产者负担的税额比重越大。如果需求是完全无弹性的,全部税额由消费者负担。需求是完全有弹性的或供给完全无弹性的,那么全部税额将由生产者负担。
2.4 需求交叉弹性与经济仲裁 需求交叉弹性可以说明同类产品生产者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可以用来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其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对政府与厂商决策很有价值。此外,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判断商品之间是否具有替代、互补关系,因此,需求交叉弹性在反托拉斯法中也得到运用。反托拉斯法禁止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垄断。如果一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很低,即很难找到与它相近的替代品,对该商品进行垄断的厂商就要受到指控和制裁。如1947年,美国司法部对杜邦公司非法垄断玻璃纸生产销售提出诉讼,但法院认为:玻璃纸是“柔性的包装材料”中的一种,其它还有包装用的蜡纸、铝箔、氢氯化橡胶、聚乙烯等等。因玻璃纸和这些商品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很高的,它们都是相近似的替代品,所以,杜邦公司没有垄断币场。在六年之后的1953年,联邦法院终于通过了著名的玻璃纸裁决,政府败诉。
2.5 需求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是收入弹性理论应用的一个范例。它用来说明消费者收入水平与食物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恩格尔定律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恩格尔系数等于食物支出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值,恩格尔定律不仅仅是指出了因为食物的需求缺乏弹性,从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的事实,而且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其次,恩格尔系数还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的生产提供参考; 再次,恩格尔系数又可以反映价格变动时,价格的同一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地区和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当食品价格上涨时,对低收入阶层造成的影响就明显地大于对高收入家庭造成的影响,使前者处境更为不利。
2.6 供求弹性与国际经济 在对外贸易中,也要考虑产品的供求弹性。从封闭经济中得出的需求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开放经济中仍不失其价值。如果政府为了促进一种产品的出口而降低价格,或者厂商彼此降价以争取销路,但国际市场对这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则降价的结果,反而会使收入减少。因此,出口以富有需求弹性的商品为宜。当然,为了防止价格暴涨,导致需求量大减,也要配合出口一些缺乏弹性的商品,以保持一定的出口水平和外汇收入。弹性理论还被应用于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分析中。弹性分析法就是通过对进出口供求的价格弹性的分析,说明货币贬值对贸易差额的效应。其结论是:当一国利用外汇贬值以刺激出口,减少进口,消灭逆差,恢复进出口平衡时,必须考虑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适当的进出口供求弹性方能使出口增加的程度或者以外币计算的进口减少的程度,足以消除外汇需求大于供给的部分。
3 结语
总之,弹性理论的应用很广,而且在不断扩大。在技术进步与就业、市场结构等方面也有所涉及。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介绍了弹性理论的应用,其实弹性理论的应用远不止这些。
参考文献: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67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无法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流动摊贩具有低成本、较高收益等优势,因此流动摊贩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数量不断增加。另外,流动摊贩由于其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随地占道经营等特点,存在种种负外部性,导致社会效率下降。政府为了维护城市的秩序,往往对流动摊贩采取取缔的政策。但流动摊贩由于其流动性,流动摊贩整治活动往往陷入了打游击战的困境,得不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政府管理者由于缺乏相应激励与制约,所以往往对小摊贩采取不留后路的方法。但流动摊贩作为一部分人群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味打击也会造成新一轮的失业。其中一部分城管人员更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行为,爆发了与小贩的冲突,各种新报道屡见不鲜。
而流动摊贩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复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其涉及城市管理的诸多方面。如何解决流动摊贩问题也成为了当今学术界所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张英魁与刘兴鹏在《城乡二元结构视阈中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一文中提出了政府、社会与居民群体合作的框架。刘新宇则根据产权经济学的原理提出重新配置产权的建议,提出将摊贩的设摊权、环境权和制约摊贩的权利都界定给社区等具体方案解决流动摊贩问题。总体来说,大部分文献只基于流动摊贩造成的市场失灵来寻求其解决方案,而忽略了从政府管理者由于缺乏相应激励与制约,产生的政府管理失灵来寻求其解决方案。本文则试图综合考虑流动摊贩产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非市场失灵两方面,寻求最终的解决对策。
2流动摊贩中的市场失灵
流动摊贩作为伴随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现象,存在其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我们不能否定流动摊贩带来的正外部效应。对于消费者而言,流动摊贩为其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他们的选择;对于小贩而言,流动摊贩为他们提供了收入来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流动摊贩的负外部效应往往大于其带来的正效应,使其结果偏离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市场产生的等量的总收益不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
其具体体现在流动摊贩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流动摊贩作为一种非法经营,其不需要经过经营执照等流程的审批,在经营成本上低于正规经营的成本。因此便形成了一种不正当经营,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消费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其并不能直接分辨出商品的好坏,更可能加大对便宜商品的购买,而减少正规商品的消费。因此会助长流动摊贩的发展,抑制正常商铺的经营。
3政府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31政府管理失灵的原因
从目前我国流动摊贩市场整治中可以看出,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不作为;另一个是“一刀切”。城管往往做到了管制流动摊贩,却未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为摊贩主考虑。由查尔斯・沃尔夫的非市场失灵理论可知,政府失灵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于私人的成本和收益同整个社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共同计算的非市场机制。对于流动摊贩问题而言,作为决策者的政府官员,只有将小摊贩完全消灭才能将其利益最大化,他的政绩的收益才能最大。数量众多的公众从流动摊贩中获得大量效用,但这些社会公众无法参与决策过程,他们的意见无法参与到现有的决策过程中。这整个过程中社会公众、流动摊贩是受害者,而政府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由此可知为什么会出台消灭的政策,也不难了解为什么城管部门往往对小摊贩不留后路。
32政府管理的方向
针对负外部性的社会风险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征税、罚款,从而将私人成本增加到和社会成本一样,抵消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但传统解决方案往往会造成政府失灵。政府往往很难正确地判断市场失灵的程度,从而容易造成更大的社会损失。而且对于流动摊贩问题而言,由于其流动性,罚款、征税更是难以实施。从本质上来说,传统方案未能奏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没有充分界定。如果环境的产权给居民,那么流动摊贩增产带来的收入(边际收益)大于居民的损失(边际成本),流动摊贩可以出价购买排污权。价格介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流动摊贩也没有原因不出价,居民也没有原因不接受。如果将产权给流动摊贩,流动摊贩可以对环境产生影响,直到增加产量带
来的收入为0。如果流动摊贩增加产量带来的收入小于居民遭受的损失,居民可以出价,购买控制污染的权利。价格介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居民没有原因不出价,流动摊贩也没有原因不接受。因此,针对流动摊贩问题,如何采取产权内在化成为解决流动摊贩问题的关键。
4建议
41设立流动摊贩市场准入原则
将“为贫困阶层提供谋生手段”作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目标之一,按照公平原则确定是否能够获得摊贩的经营资格。将流动摊贩交由真正需要的人,从而将流动摊贩市场作为政府扶贫的一种方法,向特定人群进行政策倾斜,非特定人群则不得进入该市场。从而使好钢用到刀刃上,达到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并减少流动摊贩数量的作用。
42实施区域、时段分类管理
流动摊贩造成的各种问题,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市场由于缺少利益的推动,难以自发形成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以维持社会效益。政府可以在对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影响小的前提下,牵头安排有关部门,在合适的场所兴建集市。而对于部分区域,政府可以采取分时段管理的方法。例如在靠近市区中心等地无法全天提供大量场所供流动摊贩经营,但这些区域往往是流动摊贩收益最高的区域。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区域实行分时段管理,在交通高峰期禁止摆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流动摊贩区域管理的不足。
43定期监管
对于经营专区外的流动摊贩主进行取缔,对于守规矩的流动摊贩主进行定期监管。一方面,要求获取经营资格证的商贩自行清扫场地、维护卫生和秩序,另一方面,商贩需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问题,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定期检查。同时,政府应该将检点放在产品的质量之上,对于产品种类等问题,则尊重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而非设置壁垒,更好地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
参考文献:
[1]沃尔特・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查尔斯・沃尔夫市场,还是政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企业行为是构成市场均衡的基础,而市场均衡又是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因此,对于企业行为和相应的市场均衡的研究,则是理解中国转轨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经济现象的基础。本文把对国有企业行为的研究,放在不同的市场下进行。考察由企业内在产权机制决定的行为是如何在不同的外在市场环境的约束和下,做出不同形式的行为选择的。这样的研究能够从多维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往往能成为更接近现实的合理抽象,因而不仅能够把握不同的行为特征,而且还能够通过不同市场对行为的约束来把握市场均衡特征。
在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涉及的四种市场中,我们主要涉及的是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因为这两种市场构成了中国经济转轨过程的主体部分。如果我们不是把抽象的产权理论置于这种来自于现实的市场框架之中,那么人们仍然无法消除理论与现实的某种背离,往往无法充分理解产权理论及其在现实中的演绎。在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和企业行为均衡理论中引进产权理论,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理解中国转轨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的重要途径。
以下分析将从不同类型的市场出发,考察在不同市场约束条件下,国有企业是怎样追求和实现它们的最大化目标,以及在这样的行为基础上,不同的市场均衡是怎样实现的。
一、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国有企业行为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在市场定价机制上基本摆脱了对政府的依附,具有自主定价权,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行确定价格。由于该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企业不可能在全部范围内操纵价格,而只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调节价格。所以,企业大体上是处在价格制定者(price maker )和价格持有者(price taker )之间的状态。
企业最重要的行为是经营行为,其它的行为基本上都是服从于这个主要目标的。当前在中国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产权体制决定了所有者的目标实际上是无人承担和负责的。即使是企业的主管部门,也不可能担当所有者的角色,因此,这类企业的基本行为主要是由企业实际的经营者和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目标决定,而不是由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的目标所决定的。
与企业所有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同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通常是与企业规模相联系。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资源就越多,他们能够得到的收入也就相应越高,其能够享受的各种等级的待遇也就越高。因此,管理者的效用最大化是其追求企业扩张行为的基本动机。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和企业自主权越来越大,企业管理者不仅能够运用其支配的资源,满足直接的效用,而且,还能够运用其可支配资源进行交换,以满足更大范围的效用。总之,企业管理者为获得更多可控制资源或可支配收益的内在动机,就表现为不断的扩张行为。
同时,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代表,其目标往往是与企业扩张目标一致的。政府的目标实际上就是政府官员追求的目标,而在中国的官僚等级结构中,政府官员所追求的主要是政绩之类与权力地位晋升相联系的目标。而考核政府官员的最重要的政绩指标之一就是产值和财政收入。为了使这种产值或收入增长率最大化,追求企业扩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当这种政府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一致的情形下,企业的扩张就会成为必然趋势。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商店最关心的是如何以最小成本达到利润最大。经济学中常用到边际概念分析一个变量y关于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情况。边际概念是当x在某一给定值的附近发生微小变化时y的变化情况,它发映了y的瞬间的变化,而刻画这种瞬间微小变化的数学工具便是导数。
一、导数的概念
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点x0处取得增量Δx(点x0+Δx仍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y取得增量Δy=f(x0+Δ)-f(x0);如果Δy与Δx之比当Δx0时的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x0),即
f'(x0)==。
若函数y=f(x)在某区间内每一点都可导,则称y=f(x)在该区间内可导,记f'(x)为y=f(x)在该区间内的可导函数(简称导数)。
二、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函数
1、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
(1)需求函数。设Q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此种商品的价格,则用Q=f(P)表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一般来说,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Q随价格减少而增加,随价格增加而减少,所以需求函数是单调减少的函数。
(2)供给函数。站在卖方的立场上,设Q表示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P表示此种商品的价格,则用Q=F(P)表示某种商品的供给函数。一般来说,作为卖方,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Q是随价格P的增加而增加,随价格P的减少而减少,所以供给函数是单调增加的函数。
2、成本函数与平均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产品的成本一般有两类:一类随产品的数量变化,如需要的劳动力,消耗的原料等;这种生产成本称为可变成本。另一类成本无论生产水平如何都固定不变,如房屋、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等,称为固定成本。设Q为某种产品的产量,C为生产此种产品的成本,生产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为a,固定成本为C0,则成本函数为C=C(Q)=aQ+C0。
(2)平均成本函数。用C=C(Q)=表示每单位的平均成本函数。
3、价格函数、收入函数和利润函数
(1)价格函数。在厂商理论中,强调的是既定需求下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是需求量的函数,表示为P=P(Q)。要注意的是需求函数Q=f(P)与价格函数P=P(Q)是互为反函数的关系。
(2)收入函数。在商业活动中,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就是指商品售出后的收入,记为R。因此,收入函数为R=R(Q)=PQ。其中Q表示销售量,P表示价格。
(3)利润函数。利润是指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记为L。则L=L(Q)=R(Q)-C(Q)。其中Q表示产品的的数量,R(Q)表示收入,C(Q)表示成本。
三、导数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边际分析
边际概念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经济变量的变化率。利用导数研究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的方法,即边际分析方法,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
一般地,设函数y=f(x)可导,则导数f'(x)叫做边际函数。成本函数C=C(Q)的导数C'(Q)叫做边际成本,其经济意义为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收入函数R=R(Q)的导数R'(Q)叫做边际收入,其经济意义为当销售量为Q时再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总收入;利润函数L=L(Q)的导数L'(Q)叫做边际利润,其经济意义近似等于产量(或销售量)为Q时再多生产(或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或减少)的利润。
例如:某企业每月生产的总成本C(千元)是产量Q(吨)的函数C(Q)=Q2-10Q+20。如果每吨产品销售价格2万元,求每月生产8吨、10吨、15吨、20吨时的边际利润。
解:因为利润函数为:L(Q)=R(Q)-C(Q)=20Q-(Q2-10Q+20)=-Q2+30Q-20。所以边际利润为L'(Q)=(-Q2+30Q-20)'=-2Q
+30。于是L'(8)=-2×8+30=14(千元/吨),L'(10)=-2×10+30=10(千元/吨),L'(15)=-2×15+30=0(千元/吨),L'(20)=-2×20+30=-10(千元/吨)。
以上结果表明:当月产量为8吨时,再生产1吨,利润将增加14000元;当月产量为10吨时,再生产1吨,则利润将增加1万元;当月产量为15吨时,再生产1吨,利润则不会增加;当月产量为20吨时,再生产1吨,利润反而减少1万元。实际上,该题的边际利润函数L'(Q)=-2Q+30在Q>15时小于0,所以利润函数是单调减少的,随着产量的增加,利润将减少。显然,该企业不能完全依靠增加产量来提高利润,搞得不好,还会造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局面。那么保持怎样的产量才能使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呢?由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可知:在该题中当R'(Q)=C'(Q),即L'(Q)=0,Q=15时,也就是该企业把月产量定在15吨,此时的总利润最大为:L(15)=-152+30×15-20=205(万元)。
2、弹性分析
弹性概念是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用来定量地描述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百分之一会使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百分之几。
(1)弹性的定义。设函数y=f(x)在点x处可导,函数的相对改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对改变量之比,当?驻x0时的极限称为函数y=f(x)在点处的相对变化率,或称为弹性函数。记为Ex=f'(x)。
(2)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经济学中,把需求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率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记为E=Q'(P)。由于需求函数是价格的递减函数,所以需求弹性E一般为负值。其经济意义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1%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E|%。当E=-1(即|E|=1)时,称为单位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例如报纸。当E1)时,称为富有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大于价格的需求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换句话说,适当降价会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例如空调、汽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包括旅游和专业服务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而总收益增加,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 “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所以,能够作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而总收益减少,说明了这类商品如果调价不当,则会带来损失。例如,1979年我国农副产品调价,猪肉上调20%左右,在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下,猪肉的需求富有弹性,猪肉涨价后人们的部分购买力转向其他代用品,猪肉的需求量迅速下降。国家不得不将一些三、四级猪肉降价出售,加上库存积压,财政损失20多亿;再加上农副产品提价后给职工的补助20多亿,财政支出增加40多亿。当-1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经营者关心的是提价(?驻p>0)或降价(?驻p
例如:(2004年考研题)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5P,其中价格P∈(0,20),Q为需求量。
①求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E(E>0)。
②推导=Q(1-E)(其中R为收益),并用弹性E说明价格在何范围内变化时,降低价格反而使收益增加。
解:①由Q=100-5P知Q'(P)=-50,所以:
E=×Q'=×(-5)==。
②由R=PQ得=Q+PQ'=Q(1+Q')=Q(1-E)。又由E==1,得P=10。于是,当10
总之,企业在制定或变动产品价格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价格策略增强竞争力。
3、优化分析
最优化问题是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通常是利用函数的导数求经济问题中的平均成本最低、总收入最大、总利润最大等问题。例如:(1997年考研题)一商家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满足关系P=7-0.2x(万元/吨),销售量(单位:吨),商品的成本函数是C=3x+1(万元)。
(1)若每销售1吨商品,政府要征税t(万元),求该商家获得最大利润时的销售量;
(2)t为何值时,政府税收总额最大?
解:(1)设T为总税额,则T=tx。商品销售总收入为R=Px
=(7-0.2x)x=7x-0.2x2。于是得利润为L=R-C-T=7x-0.2x2-
3x-1-tx=-0.2x2+(4-t)x-1。求导,得L'=-0.4+4-t,L"=-0.4。令L'=0,解得x=(4-t)。
因为L"
(2)将x=(4-t)代入T=t,得T=t×=10t-t2。
由T'(t)=10-5t=0,得唯一驻点t=2,又T"(t)=-5
综上所述,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对其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将导数作为分析工具,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精确的数值和新的思路和视角。
【参考文献】
[1] 万解秋:试论需求效用学说对我国价格制度改革的作用[J].世界经济文汇,1985(4).
循环经济最终是在市场中得以实现的。但是,承载了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命的循环经济,在现实中却总是无比艰难地匍匐前行。其主要根源就在于,现行市场体系下循环型经济活动缺乏足够的利益动力。①本文将从外部性、规模经济以及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等当前阻碍循环型经济活动利益生成的微观经济问题入手,系统分析现行市场体系下循环经济动力不足的原因。
一、外部性问题
1.1外部性理论
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概念最早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和庇古在二十世纪初提出,作为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在研究中发现: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两种成本之差即构成外部性(ArthurCecilPigou)。更进一步说,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于市场体系而言的,当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被排除在市场作用机制之外,未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时,就会产生外部性。1968年,哈丁(Hardin,1968)发表《公地的悲剧》一文,描述了在一片向所有牧民开放的草地上,因每个牧民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草地被毁。将“公地的悲剧”推广开去,就成为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即外部性概念。
一般说来,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又分为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如外部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对于影响者而言是不利的,这种外部性就称为负外部性,或说外部不经济性。反之,副作用相对于受影响者而言是有利的外部经济活动,则称为正外部性或者说外部经济性。
1.2循环型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现实经济生活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上,都存在对资源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消费行为,它们造成的废弃物排放、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损害,并不由这类经济活动的主体承担,从而使得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加速了负外部性的形成。大量负外部性经济活动的存在,会诱发人们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要素,来尽可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或生活成本,从而阻碍循环经济的进程。
而就循环经济而言,其正外部性可以表现为某经济个体研发或应用某种循环型技术,从事某种循环型经济活动,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节约了自然资源,或通过可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再生性资源的培育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但同时,以资源节约和减物质化为导向的生产成本,可能较市场的平均生产成本要高,尽管这些经济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能通过市场让循环型经济主体获得。因此,长久如此,会让此类循环型经济活动主体失去动力,循环经济的发展会变得举步维艰。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是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的现象,它将导致市场失灵。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边际私人净收益是指厂商增加最后一单位投入给投资者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值,而边际社会净收益是指厂商的最后一单位的投入导致的社会总收益的增加值。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存在差异,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资源配置效率最优。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经济主体会生产(或消费)过多产生负外部性的物品。例如,由于煤矿开采所负担的私人成本主要是原料、劳动力成本以及设备的折旧等,而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态和景观质量下降等负外部性影响,主要由社会承担,包括由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我们假定某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为X,产品价格为P,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X),C’(X)>0,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为D(X),D’(X)>0,即企业的产出水平越高,意味着社会的外部成本越大。该企业希望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由上式推得,企业在不承担外部性成本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条件是P3=C’(X),即产品价格等于企业的私人边际生产成本。
而对于全社会的收益最大化而言,即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最优条件是P3S=C’(X)+D’(X),可见,当考虑企业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时,产品价格P3S>P3。显然,此类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偏低,并不能反映资源或者产品实际稀缺的程度,从而产生资源配置的低效,难以遏制对资源和环境的滥用行为。
同样,通过供求平衡图(图1),也可以对负外部性造成的产出水平扭曲进行解释。经济效率要求最佳的产出水平为边际社会成本(MSC)和需求(D)相交时的产量,由于存在负外部性,边际社会成本(MSC)高于边际私人成本(MPC),它们分别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点Qo和Qe。因此,企业实际的产出水平Qe要大于社会要求的最佳产出量Qo,出现生产过剩。
反之,循环型经济活动中正外部性的存在,致使经济主体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不足。比如,有人种植的用材林,可以提供景观效益和生态服务,但是这部分收益是外部收益,不纳入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图2给出了在正外部性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图中S是供给曲线,MSB是社会边际收益曲线,它是私人边际效益与外部边际效益之和,位于私人边际收益曲线(MPB)的上方(边际收益符合递减规律)。由于外部收益不纳入私人收益,因此,对于生产者而言,市场均衡发生在产出水平为Qe时,即私人边际收益曲线(即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一点。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最佳的生产水平是Qo,显然Qe小于Qo,而且与Qe相对应的价格Pe低于Qo点对应的价格Po。因此,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偏离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相对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说,价格偏低,而产出水平过低(生产不足)。可见,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普通产品对环境负外部性缺乏内化机制,循环型产品的正外部性又得不到补偿,造成循环型产品和技术在市场竞争力上的不利地位,从而失去循环动力。表1对循环经济推进过程中遇到外部性问题及其影响进行了大致归纳,可以看到,外部性会导致产品价格结构扭曲,正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不足而负外部性生产(或消费)过度,从而使得资源配置低效,环境友好行为得不到普及,而资源和环境滥用行为则得到激励。所以,要让经济活动朝资源节约和高效率利用的方向发展,其关键就是尽可能遏制外部性的产生,令外部成本内部化。
二、规模经济问题
2.1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或规模成本递减特征的循环型产业
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企业构造成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当企业规模均小于市场规模(需求)时,企业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本企业的规模。如果不考虑为寻求垄断势力而扩大规模的因素,则企业的规模决定于效率或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这里存在着一个规模经济问题,即一个企业的收益和平均成本会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在生产技术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新建企业的发展总会出现几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即开始的规模收益递增或平均成本递减阶段,然后达到使企业的效率最高或平均成本最低的最佳规模,最后随规模继续扩大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减或平均成本递增。
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循环型产业或刚进入市场的循环型企业而言,由于在技术、固定资本等方面的初始投资较大,因此,相对于技术上较为成熟、所占市场份额较大的传统产业,其初始的生产平均成本较高,所占的市场份额又较低,往往处于市场竞争劣势。于是,即便在消除了经济活动外部性的情况下,初入市场而未能达到最佳市场规模的循环型经济活动,也有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规模,很难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降低至能够与传统产业和产品相竞争的水平。
2.2规模经济视角下的风电产业与煤电产业竞争模型
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风电外部成本几乎为零,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②但风电容量系数较低,同样发电量须比化石燃料电厂多2~2.5倍装机容量,因此,在风力发电的成本结构中,初始投入的固定成本如风电设备占总投资的比例非常高,因此风电产业是一项初始投资比例较高的相对资本密集型产业。③相对的,由于运行间期不需要支付燃料成本,风电运行和维修成本非常低,一般占风电机组成本的3%~5%。而且越是大型风电场和风力发电机组,其平均发电成本越低。④可见,风电产业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递增特征。
为简化讨论,假设电力市场共有两家企业,分别是风电企业和煤电企业。与煤电企业相比,风电企业进入市场时间较晚,初始固定资本投资较高,且所占市场份额远低于煤电企业。我们假定煤电企业正处于最佳规模,而风电企业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同时,假定风电总成本为TC,TC等于可变成本VC与固定成本FC之和,平均成本AC=TC?q,边际成本MC=dTC?dq>0(TC是发电量q的单调增函数)。
从图3可见,风电成本AC呈U型增长。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当边际平均成本MAC=dAC?dq等于0时,达到最佳规模,经计算,此时AC=MC。也就是说,风力发电量q3为风电的最佳规模。因此,我们可以把从风电发电量0到q3的阶段视为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MAC=dAC?dq<0。此外,风电获利的基本条件是Pq-TC>0,即风电单价P大于平均成本AC。再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最优计算,风电的最优价格为P3=MC。
图3风电产业成本函数与规模经济从图3可以看出,当风电刚进入市场时,其平均成本AC远高于边际成本MC。为使利润大于0,风电单位定价必须高于AC。于是,就需要与已达到最佳规模的煤电平均成本AC煤电相比(此时煤电价格=煤电平均成本=煤电边际成本),来看风电产业在价格上是否具有竞争力。这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i)AC煤电>C3,意味着风电产业在达到最佳规模q3之前,只要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其价格就能与煤电竞争。如AC煤电=C1,当风电产量小于q1时,风电AC>AC煤电,处于竞争劣势。但随着风电产量增加并达到q1之后,就可将其平均成本控制在低于煤电的水平之下,此时,可选择低于煤电价格而高于风电平均成本的风电价格,使风电产业既有利可获,又能在价格上和煤电相竞争。
(ii)AC煤电=C3,风电产业只有达到最佳规模q3,才能与煤电产业相竞争。(iii)AC煤电<C3,这种情况下,煤电的平均成本始终低于风电。我们假设AC煤电=C2,那么只要煤电价格定在(C2,C3)这一区间内,风电在价格上就根本无法与之竞争。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当煤电负外部性成本未能纳入煤电价格,且存在不合理的煤电补贴时,很有可能出现AC煤电<C3的情况,即煤电过于廉价,风电难以与煤电相竞争。换言之,要让资本投向于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前提之一是让具有负外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反映其真实成本,从而令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可获利前景。
其次,当外部性得以系统内部化之后(假设AC煤电≥C3),由于风电的初始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且具有明显的规模成本递减特征,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使风电的平均成本降至能与已达到最佳规模的传统煤电相竞争的水平q1。而在达到q1之前,风电的成本和价格都处于市场竞争劣势。
类似的,许多循环型产业或企业“入市”难,且容易夭折,也可以从规模经济角度加以解释。
因此,针对此类幼稚而有前景的循环型产业,政府有责任通过扶持性的政策和市场工具,来帮助它们达到能够与传统产业竞争的市场规模,从而达到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之目的。例如,在风电规模从0到q1这个阶段,需要政府力量予以强有力的扶持,如绿色采购、研发补贴,或通过市场工具调节,如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与绿色证书交易,来帮助风电产业达到能够与煤电产业相竞争的市场规模。事实上,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受化石燃料价格提升和国际上对全球环境关注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种扶持性政策,来帮助新兴的风电产业成长,世界风电成本一直处于稳定下降的趋势。在欧洲风能协会和国际绿色和平于2002年编着的《风力12》报告中指出,从1998~2002年,风电的度电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了20%,在许多地方,风电产业已经可以与煤电产业相竞争,并且随着风电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提高,风电成本还将继续下降。
三、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问题
3.1贴现因素对投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许多针对循环型产业、产品和技术的投资或消费,其收益或效用的获得不是即时性的,有一个较长时间跨度的投资回报期或效用享有时间。例如,楼宇业主投资于建筑节能改造,消费者选择购买一款节能型冰箱,他们所获得的节能收益都不是短时期内即可返回的。于是,当进行此类跨期的投资和消费决策时,经济活动主体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当期或下一期的净收益,而是各期净收益之和,同时,必须将贴现因素考虑在内。
简单地说,贴现就是将未来的收益或成本按一定比率进行折现。我们可以引用净现值(NPV)项目投资评估方法,解释贴现因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所谓净现值,就是在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收益与成本之差)的折现值。其表达式可以写成:
其中,i为投资贴现率,I为初始投资总金额,T为项目寿命期(年),Ft为第t年的项目净现金流,Ft等于第t年的项目收益Bt和项目成本Ct现金流之差。可见,当投资贴现率i不为0时,NPV一定低于不考虑贴现因素的项目净现金流加和。而且i越大,意味着NPV越低。NPV<0,表示该项投资是亏本的。此外,在一定的投资能力约束条件下,即便NPV≥0,理性的投资者在做决策之前,还会将此项投资与其他投资计划相比,选择NPV较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同样,对于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而言,在选择购买耐用品时或其它含有长期服务功能的商品时,也会将贴现因素引入商品使用全过程的效用或成本计量之中。例如,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在各个时期的花费进行贴现后,再进行消费总额的现值比较。于是,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条件下,做出的跨期消费决策必然受到消费贴现率的影响。
3.2考虑贴现因素的节能产品跨期消费模型
许多节能产品的广告都会通过与普通产品的能效比较,计算某一使用期内使用节能产品相对节省的能源成本之和,并指出由于其节省的能源成本高于产品购买价格之差,因此选购该节能产品是经济合算的。这种总成本核算的思路大致正确,但是现实中,消费决策往往受到包括消费贴现率、消费预算、不确定性、个人偏好、信息完备性等等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在此以较具代表性的节能灯泡这一产品为例,通过将贴现灯因素引入灯泡跨期消费成本函数,来比较分析贴现灯因素对消费者在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之间进行消费决策的影响。
模型假定:市场上有两种灯泡产品,分别是能源效率较高的节能灯泡(H)和能源效率较低的普通灯泡(L)。消费者根据产品消费总成本(即购买成本与使用成本)的现值,来选购消费总成本相对较低的灯泡类型。在该模型中,不考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对产品品牌和外观等方面的个人偏好等因素影响,而且由于灯泡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不考虑个人收入约束。此外,除模型别指出的产品差异,两种灯泡产品各方面性能视为相同,提供的照明服务质量相同。
模型参数:
Pi:灯泡购买价格(元),i=L,H;Ti:灯泡使用年限(年),i=L,H;Fi:灯泡年耗能量(度),假定灯泡年使用强度相同,i=L,H;Pt:第t年的电价(元?度);r:消费贴现率。
同时假定:PH>PL,FH<FL。
于是,只有当节能灯泡的消费总成本低于或等于普通灯泡时,消费者才会选购节能灯泡,即我们把V视为使用节能灯泡而节约了的消费总成本,它由灯泡产品市场价格之差(暂且称为短期消费成本之差),以及灯泡使用能源消费成本之差构成(暂且称为长期消费成本之差)。V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决策,V>0,消费者选购节能灯泡,V<0,消费者选择普通灯泡。换种角度,如果我们把消费者对节能灯泡的选购行为视为一种投资组合决策,那么以上分析说明,消费者只有在对提高能效的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市场回报率时,才会选择投向节能灯泡。
从上式可以得出结论:
(1)V受到两种灯泡的价格、能效和产品寿命的影响。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之间的价格越接近,节能灯泡的能效越高、产品寿命越长,越有利于引导消费者考虑选择节能灯泡;(2)电价及其波动也会对V产生影响。总的说来,高电价或电价的上涨趋势,会增强节能灯泡的能源节约效应。
(3)V受到消费贴现率的影响。当消费贴现率r较高时,短期消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更为关注,节能灯泡的能源节约效应受到削弱。⑥反之,当消费贴现率r较低时,节能灯泡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节约效应得以凸现,消费者就会把注意力从产品购买价格扩展至产品使用成本上来,加以综合考虑。新晨
关于消费贴现率的计算,我们一般会用较低的储蓄率或社会贴现率来替代,但事实上,由于未来的电价、产品质量、产品寿命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心理贴现率往往非常高。消费者以高心理贴现率衡量节能产品和普通产品之后,就会认为跨期节约下来的电费折现值太低,他们宁可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普通产品。
[摘要]如今,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宏观经济学不仅对世界的经济理论产生影响,同时也对中国化改造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来说,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分别为就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以及通货问题。西方宏观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将其引入到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选择性借鉴的曲折过程。基于此,文章主要评价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国化改造,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国化改造;发展;理论建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0.112
1前言
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而言,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领域,通常被分为两个分支學科,分别为研究经济资源最佳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以及研究经济资源最佳利用的宏观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中,其将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将国民的收入作为核心决定理论。因为宏观经济学的视角为整体化的经济运行,所以,其具体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就业问题、长期经济稳定与增长相关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以及汇率问题和国际收支问题等。同时,因为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与国民的生产总值、总投资和收入、国民收入以及物价水平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变动法则相关的内容,故也将其称作为总量分析,其主要解决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运行规则、理论构成以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确保其可以在中国化改造中得到正确的借鉴,期望能够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对于经济学来说,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更好地解决与研究人们自身的无限性需求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学说。在经济学中,其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人类无上限的需求和资源的稀缺。对于人们的无上限需求而言,及时不断地更替和变化,需求和欲望也分轻重缓急,稀缺资源也具有被选择的特点。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不是资源稀缺的原因,而是针对因资源稀缺所引发的对资源选择、利用与合理配置的相关问题[1],换句话说,就是正确选择、配置与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所谓经济学,其主要是从资源稀缺性的视角进行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更加有效、合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将经济学分为资源利用与资源配置两个独立的学科,分别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指的就是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微观经济学指的则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3西方宏观经济学下的中国化改造
如今,西方宏观经济学已经被充分的引入到中国的经济市场中,在此过程中,其也经历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有选择借鉴的曲折历程。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不难看出:首先,因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均以政治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而西方宏观经济学作为“后来者”,其若想得到整个经济学界的接受,则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在中国,长时间以来实行的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西方的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已经实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发展,但是这种经济体制的成熟运行还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最后,西方经济学自身具有双重性质,也就是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性进行宣扬,又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客观性总结。总体来说,其本质就是对私有制的维护。另外,因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比较大的相同点,根据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进行客观总结,也反映出了经济社会中所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是值得我国借鉴与吸收的地方。因此,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态度应该是在吸纳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分寸,不能照搬照抄,应消化与学习其有用的部分,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当、合理的将西方宏观经济学引入到中国化改造中。
对于政府行为,其往往表现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市场功能往往表现为供求、价格自发调节和自由竞争,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因为政府行为不可能完美无缺,市场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有效,两者都有弱点,都存在局限性,需要协调互补。这就需要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心,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立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性质进行分析,无论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都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种总结,两者的目的都是通过采用有效、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方法和措施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能够保持平衡,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可以得到平衡、持续、健康、快速以及稳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中国的宏观经济学或者是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其手段和措施也越来越趋向于一致化。那么有效的借鉴与引入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就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进行建设与完善是首要任务。所以,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其需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相关经济制度进行有机融合,确保国家干预力度的一种现代化市场经济。一方面,政府应该在一些特殊领域内避免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过多干扰;另一方面,政府应正确的调控市场的自由度,避免市场经济发展失控。为了实现这一局面,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手段进行融合,体现其优越性,只有确保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落实,才可以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后,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由国家对企业进行直接调控和直接的资源配置转向为调控市场,从而直接调控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主体,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二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方面,从原先的供给调节,转变成为需求调节;三是在调节需求的方法和措施方面,从直接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控转变成为利用经济杠杆对市场需求的规模进行调节;四是从原本借助国家计划进行调控转变成为国家计划、财政政策以及金融政策三者相互配合和协调的新机制。
4结论
总而言之,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国与整个世界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融入到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中,同时也表明了中西方经济理论互补与交融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将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精华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从而探索更加完善、健全的具有中国市场经济特色的宏观调控手段,积极参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实现合作共赢,从而更好地抵御经济危机,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树立我国经济强国的形象。
宏观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论文
摘要:宏观经济学关注经济的整体结构、行为和表现。宏观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分析商品和服务的总生产(GDP)、失业、通货膨胀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一般经济动向的基本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通过宏观经济分析GDP短期波动(经济周期)的原因和影响,并长期预测GDP趋势(经济增长)。宏观经济事件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福利,因此宏观经济问题非常重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取得成功的经济体,必须有低失业率、低通胀、稳定而持续的经济增长等特性。现代宏观经济投资理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新古典投资理论、q理论、不可逆向投资理论。本文将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中三个投资理论的具体内容以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和比较,并对其最新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投资理论;理论发展
一、引言
新古典投资理论、q理论、不可逆投资理论是现在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的新古典投资理论以产出和资本的使用成本为主要变量,揭示了理想资本水平在稳定状态下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Tobin提出的q理论是第二阶段的形成标志,q理论将对未来的预期作为投资依据,并且这一理论将对未来预期收益的评价与金融股市的估价联系了起来,所以相较于前一阶段的新古典理论,它更具有一般性。第三阶段的形成标志是不可逆投资理论。经济学中的投资主要指的是投资工厂的规划设置与设备安装成本,这些投资含有沉淀性成本,即未来改变计划或决定时无法收回的投资,这就是投资不可逆性。这三大理论的具体内容将在下文进行详述。
二、新古典投资理论
新古典学派包括剑桥学派(马歇尔学派)、洛桑学派(巴拉学派、帕雷托学派)和奥地利学派(mengel学派)。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基础,它用于解释各种经济问题,如购买者的购买行为在面对不同价格时,市场参与者的反应价格和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优化配置。新古典主义学派深化了古典主义学派的投资理论。其贡献是新古典主义学派把边际原理和数学方法引入投资分析,运用数学函数、机械平衡和原理,把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机会成本的概念量化。
是否投资、何时投资、投资多少是投资理论最基本的问题,此外,当市场情况恶化时,还要考虑何时停产。所以,产业均衡、总体均衡、均衡的动态性质、总体波动是经济学对个体优化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马歇尔的长期与短期均衡分析回答了传统投资理论中是否投资和何时投资的问题。要回答是否投资和何时投资问题,就要对价格和长期平均成本进行比较,当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时,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就会开始投资;要回答何时停产退产问题,就要将价格和平均可变成本进行比较,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就会暂停生产甚至退出这一产业。但是,现实与理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企业常常用折现值来估计一个项目的现期价值,企业为这项投资所投入的成本远远小于对这一项投资所预期的长期收益;还有的企业在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下仍继续营运。这些现实的问题使传统的投资理论陷入困境,下文的不可逆投资理论将解决这些难题。
三、q理论
新古典理论解释的是稳定状态下的一个特殊情况,为了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研究投资问题,经济学家创立了q理论。q理论可以描述投资决策的可塑性过程。q理论引入了投资的调整成本函数,在理论模型上实现了逐步调整固定资本水平的思想,弥补了申报前理论中关于投资调整过程的简单假设所造成的理论缺陷。
根据数学模型的q理论的一般推导: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或收入函数为资本kt和劳动Lt,表示为yt=F(kt,Lt),F是连续可微分的凹函数。假设Pt为投资商品的实际价格,wt为实际工资水平,C(It,kt)是固定资产的调整成本,那么C(It,kt)是二次公式中对It可微的严格上升的凸函数,也就是说,投资额的上升会导致边际调整成本的上升。所以可以在短期内进行大额投资,随着投资量的增加,投资的调节成本也会剧增,所以分阶段调节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企业投资的最好办法是投资物品的价格加上投资的边际调整成本,等于资本的最低价格。
q理论的核心方程表明,固定资产净投资,即不含折旧,是资本的基本价格qt的严格递增函数。投资量与qt正相关,而且股票和债券市场将提供评估企业资本价值和未来潜在收益的直接依据,否则很难想出其他客观评价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价值的方法,尤其是潜在的未来收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Tobin定义的qt被称为“平均q”,因为他定义了qt=Vt/(Ptkt),即在t时刻,企业的价值Vt除以固定资产的价值,这是研究实证中常用的q。其中的q值显然可以从实际数据(如金融市场数据等)观察和测试中得到。但是,q理论的q是“边际q”,也就是一个边际投资单位在当前时间内能够产生的所有未来边际收益的现值,这个变量连金融市场也难以观察和推算出来。因此,在q理论和其他相关实证研究的测试中,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平均q(或根据需要)替换边际q。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是探究平均q和边际q相等的条件。已有研究给出了更一般性的条件:F(kt,Lt)和C(It,kt)都是齐次线性函数,Pt、wt和D(t,s)都是外生变量,企业值Vt和kt呈线性正相关。因此,dVt/dkt=Vt/kt,或一个单位的边际的价值qt=dVt/(Ptdkt)=Vt/(Ptkt),即邊际q等于平均q。
在经验统计调查中,使用平均q来替换或近似边际q是非常普遍的,但测试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事实上,平均q说明投资的能力非常有限。关于这个状况的理由有很多争论。更普遍的讨论是强调平均q和边际q的区别。也就是说,上文设想的条件实际上有可能得不到满足。因此,平均q不能代替边际q。更有力的论点是财政会受到健康的财政制约。例如,用内部资金投资要比筹集外部资金容易得多,成本也要低得多。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各企业的融资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平均q与警戒线q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评价的平均q高,也可能得不到相应的投资。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q理论和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关系。第一,新古典主义中不能调整成本。也就是说,C(I,k)=0。第二,如果生产函数为y=F(k,L)=kαL1-α),0<α<1,那对k的偏导数为F’k(k,L)=αkα-1L1-α=αy/k。因此,新古典主义投资理论是在稳定状态下确定理想资本水平的方程式,这也是q理论的一个特例。
四、不可逆投資理论
生产和投资的产业特性决定了投资的不可逆性。形成特定生产的投资,难以转化为其他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如果不得不进行改变,原有的投资就会失去意义。不可逆投资理论强调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把不可逆和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比传统的投资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投资理论。
在传统的投资理论中,马歇尔的理论回答了两个问题:是否投资、什么时候投资。但是,由于现实和理论的差别,马歇尔的理论没有很好地解决投资问题。马歇尔认为,如果一个产品的价格高于其长期平均成本,或者投资预期总收益的贴现价值大于投资成本,则应立即进行投资。但实际上,企业不会马上进行投资,而是保持观望和等待。我们假定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一次性成本为k的投资来构建一个生产系统,假设一旦构建,该系统将永远维持下去。Rt表示单位当期投资收益,假定Rt为一个时间单位内从该项投资中得到的收益,计算未来预期收益时用1/(1+ρ)来表示折现率,那么在t时间内未来预期总收益的折现值为Rt/ρ。根据马歇尔的理论,一旦Rt/ρ>k,或者净利润Rt-ρk>0,就要立即开始投资,我们称ρk为马歇尔投资的触发值。因此,当Rt略高于ρk时,等待率高于0,仍然具有价值,它将大于预期纯利润的直接投资化为时间t,因此,马歇尔的投资原则Rt-k>0不是投资者的最好选择。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之间的横向兼并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企业获取规模经济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并不是所有零售企业间的并购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并购失败的例子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些失败的案例中,有80%以上是因为文化整合的原因造成的,而因为对文化整合重要性认识不足成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对零售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进行经济学上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对并购影响的研究,最早研究企业家管理风格的学者Davis在1969年提出管理风格是企业取得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并购前主动并购方需要认真研究并购双方企业管理风格。Bowditch指出企业文化的差异是并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因素之一。Terry Belcher认为企业文化差异是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实施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国内有关专家学者近几年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李建华认为文化整合是若干种不同文花质经过合并、分拆、增强减弱等方式,在并购后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永健教授通过案例分析和相关调查,认为兼并双方的文化整合对兼并有重要意义。并提出非正式组织在文化整合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零售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文化整合重要性过于轻视
目前许多大型零售企业并购过程中,往往都会比较重视资产、财务、组织的统一整合,然而对于企业文化的整合环节却不够重视。实际上,由于大多数有能力参加并购的零售企业都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组织、财务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所以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整合都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然而,对于零售企业的文化整合,由于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短期内收益的不明显性,因而往往容易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文化整合形式过于简单
目前发生在本土以内的零售企业并购案例中,被兼并的零售企业大都被迫原封不动的去接受兼并企业的企业文化,所谓“成王败寇”,这种现象看起来无可厚非,但却给兼并过程的顺利实施带来无尽的麻烦,由于被兼并企业的员工大多数都会对自己原来的企业抱有感情,因此,不去认真的了解原有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则、组织制度等等,而是采取简单、粗鲁的文化整合形式,往往会引起以后经营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3.文化整合过程过于表面
许多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也会有对文化整合的考虑,但往往都过于重视表面形式。例如,他们也往往会给员工发放统一的新制服,佩戴统一的徽章等,然而却往往缺乏对员工新的企业价值、企业使命、企业理念、企业制度的熏陶和培养。企业文化是一种扎根于员工内心的情感文化,只有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零售企业文化整合的意义
出现以上文化整合中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文化整合的重要意义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零售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的重要性予以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一种替代,将市场的交易转换为企业的内部交易,企业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节约交易费用。而只要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小于市场直接交易的交易成本,企业的存在就是有必要的,并且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越小,就越有利于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文化往往被看成是一种隐性的制度存在于企业的内部,是对传统意义上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补充,因此往往能够降低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那么企业文化的存在,是如何有效降低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的呢?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每个人都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都追求在既定付出成本前提下收益最大化,或者在既定收益的情况下付出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在员工既定收入固定的前提下,总是设法去降低自己的付出成本,导致“偷懒”“搭便车”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委托—问题”,由于对被委托方的行为很难进行有效地监管或者监管成本很大,因此往往导致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而企业文化的存在,往往能有效克服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提高团队效率,降低企业内部协调成本,提高公司的收益。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用成本—收益方法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在这里,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企业的组织形式为一般意义上的“金字塔”结构,其中具体有多少级的管理层由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我们用i来表示管理层级数。由于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存在所造成的“委托—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监管予以解决。在这里我们要引入管理幅度的概念,即一个管理者在保证不存在“委托—问题”前提下最多可以监管的人数,用M表示。显然,企业文化因素对M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一个文化较好的企业内部,所有员工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感和共同的使命感,因此很容易实现有效监管,M就会很大。相反,在一个没有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文化内部相冲突的环境中,要想实现有效监管,M就会很小。
我们假设企业共有N名普通员工,则一级管理人员为N/M,二级管理人员为N/M2,第i级管理人员为N/Mi。假定普通员工工资水平w,一级管理人员的工资为αw,二级管理人员的工资为α2w,则第i层管理人员的工资为αiw。则企业全部劳动力的成本CL为N*w+N/M*αw+N/M2*α2w+…+N/Mi*αiw+…
我们借用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Q=F(L,K)。其中L为劳动投入量,K为资本投入量。而资本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使用该资本所应付的利息,即Ck=r*K,其中r为利率。因此企业的总收益R=PQ=P*F(L,K)。
企业的净收益E=R-CL-Ck=F(L,K)-(N*w+N/M*αw+N/M2*α2w+… +N/Mi*αiw+…)-r*K
对M求导,可得:■
不难看出■,即企业的净利润是和管理幅度M呈正相关的,而管理幅度又和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有效的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员工行为的不确定性,作为企业有形制度的一种弥补,能有效提高团队效率,提高企业的净收益。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节约管理、监督成本,实现相同成本下的收益最大化,以及相同收益情况下的成本最小化。
其实,零售企业文化整合的重要意义远不止于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的功能,即: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作为带有明显服务业性质的零售行业的企业文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零售行业属于流通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与广大消费者有着最密切的接触,因此,良好的零售企业文化建设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理念。同时,由于零售行业所销售商品大多数为同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只有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来标新立异,构筑差异优势,在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给消费者不一样的感受和服务,才能在广大顾客群体中建立企业良好的口碑,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文化整合结果不仅能给零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还是企业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零售企业间横向兼并过程中的文化整合的好坏将成为影响并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提升文化整合认识。企业并购过程中切实做到对文化整合重要意义的认识,应将文化整合放在和资产整合、财务整合、组织整合同等的高度予以重视。成立专人负责制度,做到全体员工总动员,参与到文化整合中来。同时应该认识到,文化整合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并不随着并购过程的结束而结束,因此需要长期坚持。
2.注意文化整合方法。文化整合过程本身应该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流程:并购前就要对双发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整合方案;并购中要合理把握整合时机和整合模式;并购结束后应对整合结果进行评估、完善、改进。只有坚持科学的思路和流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涛.中国零售组织的结构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吴振球.我国零售企业并购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4).
[3]夏兆敢,李君.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冲突与管理[J].经纪学报, 2006(2).
[4]谭继存.从企业并购的失败论企业文化整合[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