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25: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人身事故伤害、校园暴力事件等,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已经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不断强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行为,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1 应急避险技能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 概念
人的一生中会处于多种不同的环境,既包括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也包括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环境,当然也有车祸、食物中毒等人为灾害环境。为了生存,人们要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而体育教学成为传授、学习、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选择。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不仅能够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的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考试要求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传授内容,在紧急的情况中使应急避险技能充分发挥作用。
应急避险技能是指人体在遇到紧急情况或环境突然发生恶劣变化时,能够根据自身已积累的应急避险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自救,使灾害对自身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事发突然并且能够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称之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又可以被分为公众类突发事件和职业类突发事件:公众类突发事件是指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突发事件;职业类突发事件是指从事某一类职业的人可能容易遇到的突发事件。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主要是针对公众类突发事件。根据以上情况,应急避险技能可以分为公共类应急避险技能和个体类应急避险技能:公共类应急避险技能是指应对公众类突发事件的技术和能力;个体类应急避险技能是指应对职业类突发事件的技术和能力。
1.2 构成要素
应急避险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1)应急知识,即遇到突发事件时所具备的知识,既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了解,也包括基本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例如,当地震发生时,要具备对地震特征及自身所处环境的了解,根据应急知识的积累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自救或是救助他人。2)身体素质,即身体的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体处于较为危险的环境状况,实施自救或互救行动会极大地消耗人体的能量,这就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3)运动能力,即走、跑、跳等的能力。如前文所说,突发事件会极大地消耗人体的能量,同时需要不断的进行挖、爬、跑、负重前进等能力,所以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对于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4)应急技能,即面对突发事件时进行有效自救或互救的技术和能力。5)心理素质,简而言之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尽量保持冷静,勇敢的战胜困难。
2 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2.1 现实需要
现代社会,灾害频发,尤其是不可预防和抗拒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005年6月,黑龙江省宁安市发生洪灾,死亡106人,其中学生102人;2008年1月10日,我国发生特大冰雪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损失严重;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八万七千五百余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2008年6月中旬以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遭受雨袭击,造成严重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灾死亡164人,失踪68人,紧急转移安置187.3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73.9亿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等等,这些例子还有很多。
面对频发的灾害,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迫在眉睫,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学生们都进行过有效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掌握了相关灾害的必要知识以及基本的应对技能,那么在上述灾害发生时相信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现有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有关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相关安全管理办法,但是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形式,往往只是在所谓的“安全日”或者“纪念日”进行一些相关活动,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不能够起到有效、长远的作用。
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学习内容和课程,但是大多局限于简单的课堂传授。如果想要真正的掌握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有效的训练。只有在模拟的实战状况中,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目的。
3 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与应急避险技能教育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二者都是通过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不仅能够增强体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实现教学目的。所以,强化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技能教育具有强大的优势。
首先,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体育教学中会涉及到跑、跳、攀爬、游泳、负重训练等内容,而在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中同样会涉及到这些内容。二者的区别就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环境不同,前者是在体育场馆中,而后者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中。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适应技能,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熟练的运用。其次,体育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例如,进行某项应急避险技能的教育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某一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有初步的了解,再将学生带出教室,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日后的突发环境中真正发挥作用。再次,体育教师的素质更适合进行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体育教师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因为体育教学就是遵循这样的教学步骤。而且对于实践训练,体育教师也具有更好的指导经验和能力,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面对学生实践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体育教学是伴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程,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合的应急避险技能教育,而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 邓若锋. 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从汶川大地震来反思学校体育教学[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7):41-43.
[2] 王强,闵彬彬.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
[3] 靳春菊. 学校体育应加强对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 体育教学,2009(9).
[4] 但艳芳. 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 (1):79-81.
作者简介:
(一)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欲探索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就必须弄清楚“突发事件”的概念,《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定义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有些学者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社会活动中一类事前难以预测、作用范围广泛且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高职院校突发事件指在高职院校中,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引发在校园内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危害性和影响。
(二)应急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Physicalfitness)最早来源于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它是指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应急体适能是指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为了克服和应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应急知识和体能。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通过书报杂志、学校宣传、广播电视等方式来获得相关知识和应急措施。与学生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得出,4所高职院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停留在书面教育和口头宣传,从未开展过类似于安全演习形式的体验式教育。调查发现,92.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针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当问及“突发事件降临时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了自救互救,其余学生则选择报警求助、逃离现场、依据学校制定方案执行。
(二)大学生对急救措施了解程度通过调查,得出被试者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火灾、溺水、交通事故、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昏迷)的基本知识和应急技能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选择“了解一点”的大学生的比例最高,选择“一般了解”、“不了解”的比例不高,选择“非常了解”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大学生对应急技能的理解只达到“一知半解”的程度。
(三)大学生对应急体适能的需求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是否应具备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2.4%的人觉得不一定要具备,97.6%的人回答是肯定的,而无人作完全否定的回答。应对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综合素质。
(四)体育教育是否增设应急体适能课程调查得出,高达84.7%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体育教育应该增设应急体适能课程,认为没必要或者不一定要增设的大学生比较少,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具备急救意识。在内容的选择上的调查情况详见表2,从选择的频度并累加的结果看出:自救、互救技能、逃生技巧、应对突发事件的身体素质、伤后处理措施所选择的频度都超过了60%。
三、结论与建议
(一)目前大学生应急体适能知识、技能缺失当代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技能匮乏,亟待提高。造成目前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低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职院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足,所有高职院并未把应急体适能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多数大学生仅有的急救知识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零散地被动获取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应急体适能的不系统、不完整、不规范,更缺乏实践和操作。
(二)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应急体适能课程需求很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必要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了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体育教育应增设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课程。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4-0127-04
Abstract: Disruption risks management based on capacity flexi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ollowing literatures: disruption risks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and stochastic capacity planning. First, relevant definitions of flexibility are reviewed. Then, disruption risks management based on capacity flexi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iteratures are analyzed. Finally,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suggested: researching capacity flexibility from a supply chain perspective; applying robust optimization; adjusting objective functi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lexibility in disruption risks management.
Key words: capacity flexibility; disruption risk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stochastic capacity planning
1引言
随着供应链长度和复杂度的增加,供应链面对突发事件更加脆弱[1]。事实也表明供应链越来越多地受到突发事件干扰:1997年,丰田的一个刹车供应商工厂发生火灾,直接导致丰田在日本的18家工厂关闭两周;2012年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日本众多企业停止运营数周甚至数月,致使这些企业的上游供应商订单锐减,下游制造商的生产也受到干扰。
突发事件给供应链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Hendricks和Singhal基于827个中断公告分析了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股票收益低于行业基准33%~40%[2]。巨大的损失激发了对此类风险的管理,即应急管理。吴军等指出近些年,特别是“9·11”事件之后,供应链应急管理引起了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3]。应急管理研究涵盖多个视角,有些研究构建综合的应急管理概念框架及管理机制,有些研究关注鲁棒供应链结构设计,有些研究则侧重于具体的应急管理战略。
在众多应急管理战略中,柔性能力是减缓和控制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一项重要战略[1]。Sheffi和Rice指出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中断风险,需要弹性供应链,而柔性是构建弹性供应链的方式之一[4]。虽然柔性能力对于供应链应急管理极其重要,但相对于供应链应急管理研究的丰富程度而言,从柔性能力角度进行应急管理的研究比较缺乏和分散。本文的目的是对基于柔性能力的应急管理研究进行分析,理清该问题的研究和相关文献的关系,并找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柔性能力相关概念界定
2.1制造柔性
在运营管理领域中,柔性的概念始于制造柔性。Slack较早对制造柔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将柔性定义为系统拥有多种状态的能力。这里的状态具体指产品种类、产量水平、质量水平、产品交付时间等。从而将柔性分为5类:新产品柔性、产品组合柔性、质量柔性、数量柔性和交付柔性[5]。Sethi和Sethi进一步将柔性定义为系统通过改变自身状态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对环境的适应性。并且将柔性种类扩展到三个层级(组件级、制造系统级、综合级)共11个种类[6]。
制造柔性将柔性的概念局限在企业内部及生产环境中,关注的是运作层面的柔性。随着企业外包的发展,管理和协调整个供应链的必要性越来越显著,关于柔性的研究随之从企业层面扩展到供应链层面,从运作层面扩展到战略层面。
2.2供应链柔性
关于供应链柔性,最初的研究是基于制造柔性,将企业层面的柔性元素扩展到供应链层面。比如将制造柔性中的路径柔性扩展到供应链中,相当于双源或多源采购的概念。而有些研究脱离制造柔性,将重点放在合作关系耐久性上。例如Das和Abdel-Malek将供应链柔性定义为买卖双方关系在供应条件变化情况下所具有的弹性[7]。这类概念主要基于现有的供应链结构而言,不考虑条件发生变化时供应链重组问题。而实际上,面对环境变化时,供应链是可以通过重组来应对的,比如,诺基亚公司在供应商Philips发生火灾后,迅速寻找其他供应商来替代,这就是重组供应链的一个实例,于是Lummus等提出了一个供应链柔性概念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元素:运作系统柔性、物流过程柔性、供应网络柔性、组织设计柔性、信息系统柔性。其中供应网络柔性就是指重组供应链的能力[8]。
2.3柔性能力
供应链柔性内涵丰富且所含要素众多,本文将聚焦于能力方面的柔性,即供应链基于能力的灵活运作来适应变化的环境。这里的能力不单单指狭隘意义上的生产能力,而是泛指供应链为最终顾客提品和服务的能力。
在供应链环境下,能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柔性:一种方式是能力本身不具备柔性,但是可以通过供应链运作战略(如采购战略、库存战略)赋予柔性;另一种方式是能力本身的柔性。本文关注的主要是能力本身的柔性。能力本身的柔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数量柔性(volume flexibility)和组合柔性(mix flexibility)。如果一种能力可以用来生产或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从而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将这种能力在多种产品和服务间进行分配,这样的能力具有组合柔性。数量柔性不同于组合柔性,具有数量柔性的能力只能用来生产或提供一种产品和服务,但是它生产或提品和服务的数量可以超过或低于本身的能力水平[9]。
3柔性能力应急研究及与相关研究的关系
基于柔性能力对供应链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即通过供应链成员相互合作对柔性能力进行获取和分配,从而减缓和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中断风险。它与三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供应链柔性和随机能力规划。柔性能力应急问题是这三方面研究的交叉点。
3.1柔性能力应急与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笼统地讲,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包括事前中断风险管理和事后应急恢复两个部分。Kleinforfer和Saad给出了中断风险管理的SAM分析框架,即:识别风险源及脆弱点、评估风险、减缓风险[10]。基于该框架,本文将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分为4个部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减缓和应急恢复(如图2所示)。
柔性能力应急问题属于风险减缓和应急恢复的范畴。风险减缓,即降低中断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弱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应急恢复,即对突发事件导致的供应链中断进行积极应对,减少损害并尽快恢复[11]。
Tang和Tomlin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减弱风险负面影响两个角度提出风险减缓策略。在减弱风险负面影响方面,提出增加供应链柔性的策略:多供应商策略、柔性合同策略、柔性流程策略、柔性产品策略、柔性定价策略。其中的柔性流程策略与本文的柔性能力概念是一致的[1]。Goyal和Netessine关注需求风险的减缓,分析能力组合柔性和数量柔性对减缓需求风险的作用,并研究如何在不同柔性种类间进行选择[9]。Sheffi和Rice将供应链迅速从中断风险恢复的能力视作供应链弹性,而柔性是构建供应链弹性的方式之一,考虑到供应链必要元素,主要柔性种类有供应及采购柔性、转换柔性、分配及面向顾客柔性、控制系统柔性、企业文化柔性。其中的转换柔性与本文的柔性能力概念是一致的[4]。Tomlin分析了风险减缓和应急恢复两种应急管理战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采用何种应急管理战略,受到成本、供应商特点以及企业风险态度的影响。其中,供应商能力起到最重要作用,能力数量柔性使得采用应急采购策略成为可能[12]。
柔性已被视作供应链风险减缓和应急恢复的重要元素。一些重要的研究已经对柔性在供应链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尤其是定性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具体到柔性能力,相关研究并不丰富,现有的研究也大都从企业视角出发,从供应链角度分析柔性能力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则相对较少。
3.2柔性能力应急与供应链柔性
柔性能力是供应链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柔性能力应急的研究与供应链柔性研究也密切相关。Jack和Raturi研究了数量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中的数量柔性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如冗余能力、缓冲库存、劳工柔性等,也来源于企业外部,而外部来源就是指企业利用供应链战略来获取数量柔性,如外包、供应和配送网络、战略联盟等[13]。Sánchez和Pérez进一步研究了供应链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他们将供应链柔性分为三个层面:车间层面、企业层面和供应链层面。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层面的柔性与企业绩效之间都是正相关关系,其中供应链层面的柔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性更强[14]。Graves和Tomlin研究了供应链中的工艺流程柔性。工艺流程柔性是指一个生产设施可以生产多种产品的能力,与本文中的组合柔性概念是一致的。研究指出当工艺流程柔性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供应链时,会产生两种低效性,即流动性低效和阶段跨越性低效,为了克服两种低效,并不需要完全柔性结构,链式柔性结构可以实现与完全柔性结构近似的效果[15]。
上述关于供应链柔性的研究对于研究柔性能力在供应链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如何将柔性能力从企业层面扩展到供应链层面,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研究柔性能力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3.3柔性能力应急与随机能力规划
柔性能力应急与随机能力规划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考虑不确定条件下能力投资及分配问题。随机能力规划文献中有一部分仅研究专用能力,也有一部分考虑到柔性能力。考虑柔性能力的随机能力规划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表1所示。
4总结与展望
柔性能力作为供应链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虽逐渐受到企业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柔性能力的供应链应急管理研究是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供应链柔性和随机能力规划三方面研究的交叉点。通过对柔性能力应急研究及与上述三种研究之间关系的分析,总结出柔性能力应急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从供应链视角出发的柔性能力应急研究。目前柔性能力应急研究大部分是从企业视角出发,而供应链应急管理需要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协调,因而需要将柔性能力问题的研究视角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供应链,相应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柔性能力构建在供应链哪些节点上,不同节点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柔性能力规划决策如何受到供应链参数的影响,企业内部的柔性能力规划决策在供应链范围内是否依然成立等。
(2)鲁棒优化方法在柔性能力应急研究中的应用。供应链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是概率小危害性大,不同于日常风险。关于柔性能力应对日常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多,其中优化方法主要是随机规划方法,这种方法在处理日常风险时是适用的。但当考虑突发事件风险时,随机规划的优化结果波动会较大,这种情况下,鲁棒优化方法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方法,因此可尝试鲁棒优化方法在柔性能力应急问题中的应用。
(3)柔性能力应急问题优化目标的调整。目前关于柔性能力在风险应对中的应用,大部分针对的是日常风险,常以成本或利润作为优化目标。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成本和利润将不再是首要考虑目标,首要考虑的因素可能是中断损失、恢复时间、偏离成本、缺货率等,可以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柔性能力应急问题的优化目标进行调整。
(4)不同类型柔性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和关系研究。关于柔性能力的研究中,组合柔性占据大部分。而除了组合柔性,数量柔性也是柔性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数量柔性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也应得到重视。此外,关于供应链柔性的研究已经将供应链柔性维度做了较全面的划分,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柔性在供应链应急管理中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应急管理中柔性能力与这些不同类型柔性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Tang C,Tomlin B.The Power of Flexibility for Mitigating Supply Chain Ris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6(1):12-27.
[2]Hendricks K B,Singhal V R.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on Long-Run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and Equity Risk of the Firm[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5,14(1):35-52.
[3]吴军,李健,汪寿阳.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06,9(6):1-12.
[4]Sheffi Y,Rice J B.A Supply Chain View of the Resilient Enterprise[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5,47(1):41-48.
[5]Slack N.Flexibility as a Manufacturing Obj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1983,3(3):4-13.
[6]Sethi A,Sethi S.Flexibility in Manufacturing: A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0,2(4):289-328.
[7]Das S K,Abdel-Malek L.Modeling the Flexibility of Order Quantities and Lead-times in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3,85(2):171-181.
[8]Lummus R R,Duclos L K,Vokurka R J.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Building a New Model[J].Global Journal of Flexible Systems Management,2003,4(4):1-14.
[9]Goyal M,Netessine S.Volume Flexibility, Product Flexibility, or Both: The Role of Demand Correlation and Product Substitution[J].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13(2):180-193.
[10]Kleindorfer P R,Saad G H.Managing Disruption Risks in Supply Chains[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14(1):53-68.
[11]Sodhi M S,Son B G,Tang C S.Researchers’ Perspectives on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21(1):1-13.
[12]Tomlin B.On the Value of Mitigation and Contingency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Risks[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5):639-657.
[13]Jack E P,Raturi A.Sources of Volume Flexibility and Their Impact 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2,20(5):519-548.
[14]Sánchez A M,Pérez M P.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A Conceptual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5,25(7):681-700.
[15]Graves S C,Tomlin B T.Process Flexibility in Supply Chains[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7):907-919.
[16]Netessine S,Dobson G,Shumsky R A.Flexible Service Capacity: Optimal Investment and the Impact of Demand Correlation[J].Operations Research,2002,50(2):375-388.
[17]Bish E K,Wang Q.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Resources: Considering Pricing and Correlated Demands[J].Operations Research,2004,52(6):954-964.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4- 0045- 02
1 引 言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动荡性已成为其主要特征,企业要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应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组织实现创新与变革取决于以下两方面:①预先计划及安排;②面对突发变化的及时反应,现有组织理论过于强调计划与控制的弊端逐渐显现,以组织的“自发性”,“非预测性”为特征的新组织理论成为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20世纪90年代,韦克等一批学者倡导和支持下的即兴理论研究,逐渐成为组织理论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国外现有研究整体处于理论建构的起步阶段,组织即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数量不足、质量欠佳;国内即兴研究多是总结国外文献,自身的理论创新性较差,且理论的梳理较为零散,缺少现有理论成果的系统整理。本文以此为契机,系统总结了组织即兴相关理论。
2 组织即兴的相关研究
2.1 组织即兴概念
目前,关于组织即兴还未有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学者试图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从不同角度定义组织即兴,国内学者多采用表格形式罗列现有国外研究,以比较不同定义间的异同。本文认为关于组织即兴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①Weick(1993)认为组织即兴是指“创作与执行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生产是紧密相连的、创作者与解释者是紧密相连的”[1];②Moorman(1998)等人则将组织即兴定义为“创作与执行在时间上的集中程度”,创作与执行的时间间隔与组织的即兴能力成反比[2];③Cunha(1999)等认为, 组织即兴是指组织或它的成员利用可获得的物质的、感知的、情感的、社会的资源来实现的过程,是随着行动的开展而对行动的概念化[3]。
组织即兴可应用于组织创新、组织学习、组织交流、产品开发、组织管理等不同方面,由于其应用广泛,很难从某一角度定义组织即兴。但从上述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组织即兴具有以下特点:①组织即兴基于组织层面,是组织或组织的成员为了组织、团体或是项目的共同利益而实施的组织行为;②组织即兴具有目的性,组织即兴通常是为解决突发事件,利用潜在机会,加速变革,推动创新,是基于组织或团体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③组织即兴具有即时性,这是组织即兴最显著的特征,是组织即兴区别于组织创新、组织适应、组织学习等行为的主要特征;④组织即兴行为需依赖组织资源,组织即兴的实现需要组织中物质资源、认知资源、情感资源及社会资源的等有形资源及无形资源的支持;⑤组织即兴不一定导致有利的结果,VEAR等认为,组织即兴研究一个错误的潜在假设就是组织即兴能产生有利的结果,将组织即兴定义为环境的灵活应用和解决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4]。
2.2 组织即兴的测量
关于组织即兴的内涵学术界至今未给出统一的定义,组织即兴内涵的模糊性增加了对其进行测量的难度。总结现有文献,组织即兴的测量有以下方法:①Moorman等认为组织即兴可以通过定义行动的设计与执行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首次采用量表测量即兴行为。该量表过于依赖调查者对即兴的感知及即兴的时间维度,对即兴的测量并不全面;②Vera等[4]在Moorman量表的基础上,开发测量团队即兴的新量表——Likert量表,指出团队即兴的两个维度——自发性和创造性;③Leybourne等将即兴能力划分为不同层次,从个体及组织两个层次开发了新的量表;④Hmielesk等设计的量表主要用于测量个体即兴行为,该量表由个体评价量表中的工作行为与实际行为的一致程度,对于组织即兴的测量有借鉴意义;⑤Samra等开发新的组织即兴量表用以测量组织即兴对于开发新产品及市场收益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国外学者针对组织即兴的测量已进入了探索研究,但国内文献仍处于空白阶段,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Moorman等开发的组织即兴量表以及Vera等开发的团队即兴量表。整体而言组织即兴的测量仍处在探索阶段,准确性和完备性需要大量的实证检验。
2.3 组织即兴的触发条件和影响因素
要准确地测量组织即兴,必须了解组织即兴的触发条件和影响因素,一些学者混淆组织即兴的触发条件及影响因素,以致在测量组织即兴并评估组织即兴的影响效果时出现偏差。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得知:
(1)组织即兴的触发条件表示组织即兴发生的可能性。当组织面临突发事件,需要即时采取行动,但组织没有预先计划好的行动方案,组织即兴行为即发生。按照Cunha等[3]的观点,组织即兴的触发条件包括:①突发重要事件。只有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组织才能面临未曾预料到的有意义的刺激,动荡的环境通常视为组织即兴发生的沃土。②立即行动。组织面对突发的重要事件,需即时作出反应,这是组织即兴发生的重要条件。③无既定的应对方案。如果组织遭遇重要事件,准备采取即时行动,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将大大降低组织即兴发生的可能性。上述3个条件共同构成组织即兴的发生。
(2)组织即兴的影响因素描述组织即兴的影响效果,侧重于对组织即兴的绩效研究。其影响因素涵盖组织的各个方面:①环境动荡性。环境动荡性会破坏组织现有能力的价值,因此,环境动荡性水平越高,组织即兴影响力越大。②信息传导机制。如果组织的信息传导不畅通,会降低组织对突发重要事件的感知能力,导致组织应对措施的低效率。③组织记忆。Anderson将组织记忆可以分成程序型组织记忆和事实型组织记忆,组织即兴的发生受程序型记忆的影响,组织即兴的程度受事实型记忆的影响。④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可以激发组织成员有关组织即兴的想法,为组织即兴的发生提供一个虚拟环境,提供一个组织即兴的空间。⑤领导风格。应急领导理论认为“集权型”领导更能迅速做出应对决策。⑥资源利用。充分的资源可以满足组织的行动需求,减少对组织成员行动的约束,增强组织成员的即兴能力。上述影响因素是本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事实上组织即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角度不同,组织即兴的影响因素就不同。因此,组织即兴的影响因素研究还较为零散。
2.4 组织即兴的结果
以上列示的组织即兴的影响因素都将影响组织即兴的效果,本文比较赞同Cunha,et al.(1999)的观点,其指出了组织即兴的正面效果(变通、学习、提升动机、情感效益等)和负面效果(偏误学习、机会陷阱、过度依赖、执迷于即兴、增加焦虑等)。
(1)正面效果。①组织即兴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提高组织应对危机的能力,解决突发事件;②组织即兴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变革。国外学者多研究组织即兴在新产品开发及组织变革中的作用;③组织即兴能促使组织加强学习并提升组织的认知能力。
(2)负面效果。①组织将即兴产生的知识经验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可能产生学习偏见,达不到预期效果;②组织过度追求组织即兴,将产生机会陷阱,丧失潜在收益;③组织即兴一旦产生积极效果,组织将可能过度依赖组织即兴,不利于组织管理的实现;④组织面临突发的重要事件,增大组织成员的压力,使其产生焦虑感。Hatch指出频发的组织即兴行为导致组织成员的焦虑感及倦怠感。
3 结论及展望
组织即兴广泛存在于组织的各个领域,未来关于它的研究将更为深入。但我们也应看到,现有组织即兴研究仍处于框架构建阶段,多停留于规范性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少。学者在众多问题上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应着力从以下方面深入研究组织即兴:
(1)完善组织即兴的概念内涵。现有组织即兴的定义多来源于艺术表演中的隐喻性表述,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组织即兴,尚未形成统一见解。国内研究多是翻译、借鉴、简单归纳总结国外文献,创新性及见解性差。
(2)探究组织即兴的发生原理及作用机制。现有研究尚未明确组织即兴的形成过程,仅从宏观上指出环境的动荡性、不确定性及模糊性,时间压力及突发事件是可能触发组织即兴的因素。同时,组织即兴的模糊性及难以测量性使得实证研究匮乏,关于组织即兴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多为案例研究。未来组织即兴量表的开发及测量工具的开发对于组织即兴发生原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
(3)明确组织即兴与相关概念的作用机制。由于组织即兴与相关易混淆的概念边界不清,组织即兴与相关概念的作用机制不明,因此需进一步明确组织即兴与组织创新、组织变革、组织学习、组织记忆等概念的异同及作用机制,深入探讨组织即兴导致的结果,进一步引入实证研究检验组织即兴与相关概念的作用机制,而非仅仅停留在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上。
主要参考文献
[1]Karl E Weick. The Collapse of Sensemaking in Organizations : The Mann Gulch Disaster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3,38(4):62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