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6-18 10:25: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篇1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6124(2011)06―0015.05一、两地教材“我与家”单元概况本文选取了大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我爱我家》单元与台湾南一书局的《生活》(简称台湾版)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单元进行比较分析。

1.苏教版《我爱我家》单元概述(见表1)

二、“我与家”单元内容的比较

两本教材内容上都涉及了认识家人、亲子关系、亲子活动、美化家居环境、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协助做家务、生命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质。涵盖了孩子家庭生活的主要领域。但两者在同一领域内容上的差异比较明显。

认识家人这块内容,苏教版主要包括认识父母的生日生肖、职业、喜好;台湾版则包括认识家庭成员(父母及兄妹)和家庭结构,了.解各自的称谓、个性喜好,苏教版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及台湾版。从两本教材对家庭类型的关注就能看出它们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对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关注主要是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对不同社会阶层孩子的关注。台湾版都有涉及对以上两种孩子的关注。1988-2007年,台湾单亲家户占所有家户的比重南3.2l%上升至4.85%,户数也由15万户左右上升至将近36万户。单亲家户与双亲家户户数之比,也由1:18.71上升至l:6.67,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亲家庭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们这一家》一课里“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是怎么介绍你的家人呢?”的问题下面,有两段学生的话,“我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我家只有我和妈妈,妈妈很爱我。”(第二段文字与图被放于中间醒目的位置)并且在这一课的“给亲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从事教学活动时,请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并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家庭结构与成员。可以看出台湾版有意识地给孩子呈现不同的家庭结构。在《我的家》单元的一开始,就有四幅不同地方的学生与家人生活的照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住在小镇上平房里的一家人,住在低矮的石头砌的房子里的少数民族一家人,住在城市高楼大厦旁小区里的一家人,住在港口旁船上的渔民一家人。看上去很普通的四幅画,却展现了生活在各阶层的孩子的日常生活,既让孩子们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又能让孩子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生活环境,产生一种自然的归属感和自尊自豪感。从台湾版对这两点的关注可以看出教材设计者的一种人文关怀,把各异背景的学生都纳入视野,并且让他们认识、了解、感受自己的生活环境,自主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这对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是很有益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离异、单亲家庭、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分化等接踵而至,现代孩子的心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材作为一种引领性的知识载体,有必要对此作出合理的选择性反映。苏教版没有把单亲家庭这个话题引入教材,也没有涉及到对不同阶层背景的学生的关注,而恰恰这类孩子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对象,如果一味避而不谈,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使问题加深。

生命教育也是两本教材都包含的一个话题,但是两者各有侧重。苏教版生命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自己生命、成长过程的认识,《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这节中,有一个“寻找成长的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搜集小时候用过的物品,并提出问题“我是怎样长大的呢?”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轨迹以及成长规律。台湾版则侧重引导学生探究周围的动植物,教导学生基本的安全常识,台湾版在第二节《可爱的家园》中让学生认-识、亲近、关心家周围的动植物;在第三节《宝贝我的家》中,安排了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防护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尊重珍惜生命的品格。

除了共有的内容领域外,台湾版内容超越了狭隘的“家”概念,采用隐喻的手法将“家园”纳入该单元,引导孩子认识和热爱家周围的事物,比如,“请教师多引导学童详细描述住家附近的环境,让学童能从活动中,了解到不同地区居家环境的差异”。家本不是孤立的,而是环境中的,孩子认识周围环境能更好地认识家,台湾版是对生活的全景性反映。而苏教版则局限于狭隘的“小家”。虽然苏教版在其他单元里涉及到家的周围环境,但脱离了“家”这个单元,使得内容的逻辑连贯性和统整性略显不够。

从前述介绍和分析可看出苏教版涉及的内容在数量上少于台湾版,深度上较台湾版也偏浅一些。苏教版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是将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些生活、社会现象、场景简单地“复制”到教材上,多是关于某一主题众多方方面面的罗列。而且在教材上基本找不到知识点连续的影子,只能点点滴滴找到知识的片段,内容在安排上较台湾版似乎也缺少了内在的逻辑性。在内容的构成上,仔细研究两本教材不难发现,除了两者都重视亲子关系或者说儿童与家人和谐相处外,苏教版更侧重于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熏陶,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从道德教育的层面引导学生,可以说,苏教版“我爱我家”几乎全是情感和价值观的内容,体现了生活德育的教育理念,有效彰显了宣扬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而台湾版则更侧重儿童对家周围的事物的认识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全知识的教育。

三、“我与家”呈现形式的比较

两地教材都使用彩印,版面设计都很精彩,画面生动活泼,色彩明快,卡通图与真实生活照片交叠使用,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具有趣味性。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从图片引入。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真实趣味,而且还利于孩子情感的激发。都通过设置大量的情境图使儿童进入教学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充实生活经验与学习概念。苏教版使用的情境图主要是真实生活中的图片,台湾版主要使用的是卡通漫画图,穿插一些现实照。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识字能力不高,使用大量的情境图利于他们理解课上的内容,图片比文字能带来更大的刺激效果,更利于把学生带人所设情境,在这点上两本教材异曲同工。但是台湾版无论在画面精致程度还是纸质手感上都优于苏教版。

在内容的组织上,苏教版教材多以叙述性的文字或者活动导入,整个单元活动居多,注重儿童在主题活动中体验,其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有图片、图中人物对话、卡通人物旁白、小故事、问题思考等。台湾版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事件”为主轴,以问题导人为主,在内容呈现上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教材大量的问题设置,一个单元共出现了25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所占份额占全单元文字内容的75.8%,而苏教版此

单元只设置了5个问题。台湾版以一系列的问题设置,引发学生联系平时的实际生活进行回忆思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逐渐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问题是构成教材内容的重要骨骼,与此同时它也设计了一些活动来辅助教学,如绘画、歌唱等,表现出较高的统整性。

台湾版教材中所有学生会使用到或阅读到的文字都在字旁标注了注音符号(一种功能类似于汉语拼音辅助阅读的符号),苏教版只有少数难字、多音字才会标注汉语拼音。这方面,苏教版更务实。事实上,到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后,学生已经已经具有了基本的识字能力并认识了几百甚至更多的汉字,他们使用的教科书没有必要对所有文字标注注音符号。

在内容的操作性上,尽管苏教版教材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可是有些活动操作性不强,对客观环境要求较高,如游戏亲情对对碰,活动需把学生家长请到教室里进行亲子活动,但是大部分父母时间精力有限,客观条件不容许家长都到场,所以这项活动看似有趣精彩,但缺乏可实施性,再如“妈妈帮我做”“向爸爸妈妈献孝心”及单元末的小品表演这些表演类活动,势必会花费学生一定时间精力排练展示,不太现实。台湾版教材里的活动种类主要有两种,绘画和唱儿歌,“假用村来代表我们的家人,爸爸像……妈妈像……想想看,怎样把家人特别的地方表现出来!大家一起来唱唱跳跳《家》,有家的感觉真好。”任务具细,难度与复杂程度一般,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操作起来较简易。

在编写体例上,台湾版教材中有一个特殊版块――“给亲师的建议”。

学校和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台湾版教材的编写者运用了一种两全的方法兼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几乎每一页的底部都有“给亲师的建议”,很详细地列出了在该页内容的教学中,家长和老师要做的重要活动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说明给出这样建议的原因,这是苏教版所没有的。

给教师的建议主要关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环节的注意点等,比如其中有这样几条“本活动系透过对家人的访问来了解家人的个性和喜好”;“本活动借由介绍家中成员,引人认识家人的称谓,能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在从事教学活动时,请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并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家庭结构与成员;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家人的特征,借由树的造型粗细、高矮来呈现家人的身材特色”。苏教版教材没有给教师以相应建议,使得教师难以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教学目标与实施策略,尤其对于那些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的教师而言更为困难。

对家长则给出教育理念和活动建议,尤其突出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比如“建议您陪同孩子,将旁系亲属纳入,扩充家庭结构图”;“建议您利用假日,与家人进行角色互换的游戏”;“希望您和孩子意见相左时,能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将家长有效纳入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共同体中,能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也扩展了教科书的功能――使教科书具有对家长的引导功能。

四、两地教材的编写理念比较

生活性、换位观、对话观、体验和多元表达是两本教材中都含有的编写理念。

关于生活性。两本教材都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的现实家庭生活中选取课程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认识家,热爱家,并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关于换位观。苏教版此单元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做了这些事,爸爸妈妈会有怎样的心情?”台湾版中有这几句“家人做家事时,你可以做什么?”以及这一页底部“给亲师的建议”中:建议您利用假日,与家人进行角色互换的游戏。两本教材都运用了换位的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转换位置,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视角或观点观察问题,进行思考,采取行动,从而解决矛盾和问题。虽然都出现了换位观,但是苏教版注重换位思考,想大于做,台湾版注重换位活动,做大于想,强调行动。

关于对话观。苏版教中涉及对话观的有“听妈妈真情诉说成长故事”以及“悄悄话,爸爸我想对你说,妈妈我想对你说”等活动,它们意在使孩子学会倾听同时也学会表达,倾听、感受父母的真情,勇敢表达自己的心声。台湾版教材中有这样一句“给亲师的建议”:当您和孩子意见相左时,能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与苏教版不同的是,台湾版中的“倾听者”发生了变化,让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中国传统文化有时更注重孝顺、顺从父母,经常会忽视孩子的个体心理,这是不可取的,要实现真正的对话,双方必须同时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心扉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

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是两本教材共同的一大特色,通过活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搭建知识经验的桥梁。台湾版主要采用绘画和歌曲两种方式开展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绘画环节极具开放性,并不让学生临摹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融入画中,单元中有这样两句话“假用树来代表我们的家人,爸爸像……妈妈像……想想看,怎样把家人特别的地方表现出来!”和“画出你心中最熟悉的动植物造型,并表现出他们和人们的关系。”这种开放式绘画会让孩子觉得很有意思。苏教版采用绘画、表演小品、唱儿歌、展板展示、个体竞赛、小组合作活动这些方式开展活动,形式多样,种类较台湾更加丰富,且表演、合作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台湾版所没有的,在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上,苏教版优于台湾版。

两本教材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如:讨论、画图、文字、音乐与肢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个别的内在能力与智慧的发展空间,充分考虑儿童的自我经验。台湾教材很重视学生多元的表达,教材涉及了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六个方而,且各智能的发掘循序渐进,苏教版教材也很重视学生的多元表达,除了自然探索智能外,其他五种均有涉及,但总体不及台湾突出。

两套教材编写理念的差异主要是对儿童认知持不同态度,笔者通过词频统计对此加以分析。苏教版的相应单元里只有“回忆”一次勉强算得上是认知,但该词也是与幸福结合在一起的,组成“幸福回忆”,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培养对父母的感情,简言之是为情感教育服务的。而台湾版教材则有“认识”、“知道”、“了解”、“探词”、“探究”、“想一想”、“观察”等多个认知性词汇,后接相应宾语,意在使学生认识相关事物。比如,借念谣节奏练习及积木演奏练习,让学生体验认识音乐。显然,台湾版更注重学生的认知活动。

五、反思与建议

在对两岸教材比较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大陆苏教版乃至其他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要借鉴台湾南一版教材的可取之处,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1.提高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给教师更好的依托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前来说,一些教师还

未达到课标要求的水平,大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以本为本”的阶段,自我设计教学的能力有限,再加之《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需要教师拥有历史、地理、音乐、道德、表演、常识等综合性的知识,优秀教师有限,教材如果在编写上再不考虑内容的可操作性,教师教学将会进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比较而言,台湾版《生活》教材内容更为具体和细致,不仅罗列出主题及相关活动,也呈现了每个主题的目标,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而苏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则很简洁,对教师教学的“引导力”不如台湾版《生活》课本,考虑到当前大陆小学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大陆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要增强可操作性,为教师教学提供必要参考。

2.关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发挥教科书对家长的引导功能

顾名思义,《生活》、《品德与生活》的核心范畴是生活,孩子的生活不仅是学校的,也是家庭的,学校对孩子进行生活与品德教育无疑要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然而,反观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往往缺少一个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平台,很多教师也缺乏指导家长进行教育的能力和意识,苏教版乃至其他版本的教材不妨借鉴台湾南一版的做法,列出一些给家长的建议,配合学校教育。这样教材编写者潜在地与家长进行了互动,教师则可直接与家长互动,学生也能从学校与家庭的双重环境中汲取、领悟更多。

3.扩大教材中多元表达的范畴。增加孩子表现与发展的途径

苏教版教材虽有关注孩子的多元表达,像绘画、唱儿歌、小品表演、照片分享等,但是此理念与相应方式不及台湾版突出,台湾版教材等注重更大范围的智能挖掘,在苏教版涉及的智能领域上又多了人际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并且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养儿童绘画、音乐的智能(每一课中间都会穿插一两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儿歌和创造性的绘画活动)。苏教版教材如果能在多元表达的范嗣上有所扩大的话,孩子就会有更多的表达渠道,与此同时,再增强多元智能训练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多多关注孩子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点,将教学活动视为一种评量,让教师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可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试探与发展自己的能力。

(本文系石鸥教授研究项目组的集体成果)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122-01

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简单地以等级评定学生,忽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此举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新课程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整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中,教师该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中,评价指标与内容单一,偏向结果评价,也就是单纯地用学生完成的劳动作品或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难免有失偏颇。实际上,学生具有多元智能,学生是各有所长的,仅仅根据某一方面的表现就对学生定高低、分优劣,是不科学、不公平的,无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所以,教师要实施发展性评价,使评价内容多维化,既要重视作品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首先,突破单一作品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习惯养成、合作意识、操作技能、创造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达成发展性评价的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纸工制作:水晶笔筒》后,教师可设计活动评价表,内容包括参与态度、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活动成果质量等,并整合教师总评、小组互评与学生自评,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提供反馈信息,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不再局限于定向测试,适当增加自选测试内容。定向测试限定了作品内容,忽略了学生在兴趣爱好、智能等方面的差异,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在期末考核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实际情况,自主命题,自选制作内容,创作个性化的劳动作品,将其纳入评价系统之中,以发挥学生的特长与才能,促使学生更积极、更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作品。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关注评价的激励作用

以单一的测试或考试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与评价,予以一定的分数或等级,并以此定优劣,这是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制约了评价功能由甄别向导向与激励转变,也很难体现学生作品中的具体优点与不足。如有些学生的作品获得了“优”或“良”的等级,却不知好在哪里,有些学生作品的等级是“差”,也不知差在何处,评价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学期考试外,还应该灵活运用日常观察、访谈评价、作品展示、技术活动报告、评语式评价、档案袋、“等级+特长”式评价等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笔者对作品质量与学生学习表现进行等级评定,还根据学生作品中反映出的某些优势与特征授予其一定的荣誉称号,如“进步之星”“智慧之星”“创造之星”等,以鼓舞学生。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六课《企鹅》时,学生掌握企鹅的制作方法后,笔者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笔者发现有一个学生制作的企鹅虽然在外形上并不是特别突出,但能够发出音乐声。该学生为企鹅装上了“音乐集成电路”,这是比较有创意的做法。于是,笔者给这个学生“优”的等级,点出了其作品的优点,并推选他为本节课的“创造之星”,请全班学生为其鼓掌以示庆祝。该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自豪的笑容,其他学生也受到了激励与鼓舞,产生了大胆创造、制作独具匠心的作品的愿望。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发展性评价中,评价主体不单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家长等。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适时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58-01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以及文本当中的篇章结构,都是学生练笔的良好素材。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练笔时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练笔选择――文本与学生同兼顾

【案例一】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11册《理想的风筝》一课时,确定了这篇文章的读写结合点后,笔者罗列了文章中值得学习的地方:1.作者对“刘老师旋转板书”的细致刻画;2.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映衬;3.议论、抒情对文章内容的提升;4.选取的事例出人意料,在矛盾中凸现人物性格;5.用写实的词语来写虚的东西。(如文中的末尾段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这句话把“行走”这个动作性的实词进行了虚化)

经过仔细斟酌,笔者把本课中的“实词虚写”作为本课的读写结合点。因为学生对于“实词虚写”的表现手法比较陌生,于是笔者设计了相应的练笔。教学中,让学生先理解“行走”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他们认识到“刘老师”是不可能在作者的记忆里行走的,这里的“行走”是一个虚化的词语,却强化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怀念之情。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奶奶的嘱咐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叮咛”“动人的音乐经常在我的梦乡里响起”……经过练笔,学生就把实词虚化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内化。

【反思】读写结合点的确定要关注两个方面:一要关注文本,教师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善于抓住文本的特质。这里的“文本的特质”外延可能要广一些,它可能是相对其他文章表现出内容、表达形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质,也可能是相对于学生现有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新东西。二要关注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加强的,而且在这节课堂上是可以实施的。

教师在选择练笔内容时做到文本特质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这样,读写结合点的确定才比较科学。

二、练笔指导――粗放与细抓相结合

【案例二】苏教版语文第8册《艾滋病小斗士》第8自然段中写道:“2001年初,恩科西病情开始恶化。6月1号他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恩科西的死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有两位著名政治家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

针对这部分内容,有教师的练笔设计与指导如下:先让学生朗读安南和曼德拉对恩科西的评价,教师接着深情叙述:“恩科西去了,他永远离开了我们,2001年6月1日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恩科西的葬礼,想看他最后一眼,他们心中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恩科西说。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对恩科西说什么呢?“你”是原来不想让恩科西上学的老师、校长、同学或学生家长;‘你’是一个听说恩科西事迹的陌生人;‘你’是一个与会的代表……请以‘恩科西,我来送你了,我是……’写一段话。”

【反思】对于情感性较强的文章,练笔指导要“粗”,以免削弱学生的情感和课堂气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把他想说的表达出来。上面案例中《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的情感性较强,主人公的经历让人同情、悲伤、感动、敬佩和反省。教师在让学生练笔时,没有做过细的指导,而是将点拨融入到激情的导语之中,这样的“粗放”非但不会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效果,反而让学生在课堂延续的情感和氛围中动情练笔。

而对于如何运用语言,我们应予以细致指导。如学生第一次学习写文章的开头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开头的妙处,还要加以示范,目的就是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应该怎样作文。

三、练笔训练――课内与课外互补充

【案例三】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17课《麋鹿》的课堂练笔有:学习文章的开头方法、学写动物的外形。

篇4

面对这些孩子学习上如此不用心,我在惋惜的同时,不免深刻反思我的课堂。于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有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尝试。

一、多种形式激阅读

学生对课本中的同一内容采取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便抓住这一特点,在学生精读理解课文时,运用对比阅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针对课文中的某些重点词,我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如苏教版六年级《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这是描写白骨精摇身变成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的情景的句子,在理解句中的“闪”字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闪”换成“走”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是否合适。没想到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来了阅读的兴趣,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有了生机。他们分小组讨论起来,并很快理解了这个“闪”字的含义――它恰如其分地写出了白骨精敏捷的动作,生动贴切。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如果把“闪”换成“走”,就不能看出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可以说这个“闪”字用得令人拍案叫绝。

课文中总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句式,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的教学,我尝试着用改变句型的方式进行比较阅读。如六年级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中的老人说:“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我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舍不得离开这里。”通过这样不同句式的比较,让学生在积极的阅读状态中体会到了扫路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可谓一举数得。

二、看图入境促阅读

苏教版教材中,有着许多与课文内容密切联系的插图。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让学生把身心投入到情境中去阅读。

学习苏教版六年级《船长》一课,为了让学生感悟船长的“沉着镇定”,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先看图感悟船长的神态,接着图文结合,有感情地阅读“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这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图文对照,找找哪些文字的意思一眼就能从图中看出来,哪些是插图所不能表达的。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了文章不仅要写出自己的所见,还要写出自己的所想,这样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最后,我让学生集体看图背诵这段话。此时此刻,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船长形象跃然纸上,也植根于学生心中,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有声有色阅读,入情入境学文。

三、熏陶感染配乐读

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要让学生读出诗人独在异乡的思乡情怀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中很多人既没有独自在他乡的经历,也不明白插茱萸的意义。此时,教师可以播放陈少华演唱的 《九月九的酒》,这首歌通俗易懂,音乐哀怨低沉,配上陈少华沙哑沧桑的嗓音,定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学生听完这首歌后,感性地体验到作者一人独在异乡的漂泊感、孤独感,教师再配上音乐让学生诵读这首古诗,他们就能体会出王维登高时的思乡之情。

四、引情入境助阅读

篇5

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将教师完成五年一周期360培训学时作为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一时间,各地掀起培训“大潮”,寒暑假对于教师不再是休息日,教师不断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充电。

实际上,各级培训活动中的专家有很多知识和经验是不可能通过培训的形式传播给每位教师的,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校本培训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农村初中负责全校教科研工作,认为要加强校本培训力度就要扎实开展诸如教学反思一类的,切合农村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那么,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如何培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呢?

一、重视理论学习,夯实教学反思基础

以前上苏教版九年级课文《热爱生命》的时候,总是认为课文很简单,带着学生读一读,了解情节,简单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旨就可以了。但是在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人文教育理论后,我感觉课不能这样上了。我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在网上收集了很多资料图片:千手观音邰丽华、盲聋哑的海伦・凯勒、冰冷风雨中拾荒的残疾人、荒凉的沙漠上的千年不倒的胡杨……通过我的深情讲述,学生的热情被点燃,纷纷讲述自己积累的或是见过的关于生命的故事。一个女孩讲述了自己的爷爷在被确诊为癌症后,没有想拖累儿女,自己决意和老伴住在一边,并坦然开朗地面对生活,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积极面对治疗,结果癌症状况大有好转。她的讲述令我和全班同学非常感动。下课之前我顺势布置了作文――写这篇课文的读后感。批改时我发现学生此次作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用例典型,很多学生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我想,这一切大概就源于我受了陶行知先生人文教育思想的影响而进行的教学反思。

二、把握反思内容,增强教学反思实效

1.反思教学成功的原因

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我们可以反思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变措施;某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对学生学情的有效把握等等,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总结经验,以备业务提高之需。我在教授苏教版九年级的课文《乡愁》时,县教研室领导坐堂听课,听过后给了我很高评价。我在窃喜之余,也对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进行了反思。其中的最大亮点是我设置的配乐朗读。首先,我在音乐的背景下深情朗诵诗歌;其次,在学生准备之后,指名学生配乐朗读。这样做一是突出了诗歌的情感效果,通过音乐和人声的力量点燃师生的情感火苗;二是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效果,为学生做了良好的引领。

2.反思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对于教学,发现不足改正错误可以帮助教师减少教学上的遗憾,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一次上《活板》,全校语文公开课,来人很多,我感觉压力很大,生怕自己演砸了。结果课上得真不好。反思过程,我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握学生实际,结果上课时学生的反应迟缓,我不得不把教学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主导课堂,就这样还是拖堂完成教学任务。后来,我及时改变了教学设计。等到另外一个班级上这一课时,我就变得从容多了,因为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结构更合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更实在了,教学效果也更好了。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真得很大。

三、总结反思方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1.反思语文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否统一

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体。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机械式的工具化教学,很多教师为了能把知识及时、迅速、有效地“塞”给学生,忽视了人文性的教学设计,整个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甚至面目可憎。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初中的课堂上并不鲜见。只有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融入细致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过程中,我们的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才有可能成为理想的课堂。

2.反思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合适

关于语文教学方法,众说纷纭。我以为,对于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来说,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法、串讲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讨论法、研究法)和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问答法、情境教学法)。教学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要根据课文、学生、课堂情况等不同因素而有所变化。其中,情境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突出语文教学情感美、画面美的特点,能创造诗意般的审美课堂,带给师生美的感受,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也正是大部分语文老师追求的语文教学境界。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语文素养,多尝试情境教学法。

3.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设计是一堂语文课的基础和核心。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进行。反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教学设计有没有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否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第三,要看教学设计有没有立足文本,并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李艳杰.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学知报,2011-11-14.

篇6

诵读古诗是古诗教学的必要过程,学生通过诵读接近古诗,通过诵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初读时需要诵读,体会中需要诵读,积累更离不开吟诵。于永正老师主张教学应重情趣,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多重方式诵读,就可以让古诗课充满童趣。

方式一:导语铺陈,深化理解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朗读指导中,教师深情地引读:“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再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学生齐声朗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接着老师又说:“诗人是如此的孤独与无助,怎么能不思念亲人?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至于写出这样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的声音充满了思念、愁苦。教师化作诗人:“又是一个重阳佳节,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窗前,多想像以前一样,跟亲人朋友一起登高,插茱萸啊!此时此刻,我们弟兄们一定也在说,哎,就少了王维一人呐!”学生深情地朗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中进一步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趣。

方式二:看图吟诵,欣赏景致

写景的古诗,都有着丰富的画面。在《小池》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诗境的画面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通过看图吟诵的方式,使学生边看画面边产生联想,促进理解,加速了对古诗句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使记忆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营造出竞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竞争的心理作用下,激发最大记忆潜能,使学生主动探究诗意,感受诗句中的美丽景致。

方式三:表演诵读,诠释内涵

低年段的学生可以通过表演朗读直观地诠释古诗的内涵。比如汉乐府《江南》中的鱼、莲叶学生都再熟悉不过,学生在大声诵读时,会情不自禁地做出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嬉戏动作,脸上也会流露出高兴的神情。我们从学生的动作和表情中便能看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快乐心情。

方式四:配乐吟唱,引发共鸣

音乐是世界上共通的语言,它能拨动人的心弦。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少,对于语言简洁的古诗很难深入理解,就算教师再怎样补充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可由于生活年代久远,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选择情感基调合适的曲调,为古诗配乐,让学生伴着音乐来吟唱。有很多经典的古诗已经被谱了曲,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不仅使教学内容充满活力,也能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记忆的情趣,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分享诗人的快乐,体会诗人的忧虑。

二、插上想象翅膀,个性化感悟古诗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和情感活动呢?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方式一:角色体验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角色体验是他们十分喜爱的课堂活动,它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学生更高效地亲近古诗。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想象当时的情景,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自己当成古诗中的角色,做一做人物的动作,想一想人物的心情,把学生带入诗境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感情,以此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篇7

片断一:传统手段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闭上眼睛!

(师板画小露珠,生闭着眼睛静静的等。)

师: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谁来了?

生:看到黑板上露珠、荷叶、小草、花朵等简笔画布满黑板,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哇!”

师:小露珠来我们班作客,大家欢迎吗?我们一起来和它打声招呼,热情地欢迎她好吗?

生:(纷纷和小露珠打招呼)小露珠您好!

师:(边添画小露珠的笑脸,边说)小露珠露出了笑脸。小露珠开心了,你开心吗?

生:(看到师添画,生特别感兴趣,齐声说――)开心!

师:谁带着开心的心情读第一小节。

一生开心地读课文。

师添板画,帮助理解“一颗颗”“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生边欣赏老师板画,边不住地――“哇,哇!”

师:多美的夜晚啊!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充满感情地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现夜晚的美景。

(配上音乐)生一齐感情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片断二:现代化媒体教学

师:(点击大屏幕出现小露珠笑脸)小朋友看看谁来了?

生:(很感兴趣,齐声说)小露珠。

师:快和太阳公公打个招呼吧!

生:(纷纷和太阳公公打招呼)小露珠您好!

课件演示:太阳露出了笑脸。太阳开心了,你开心吗?

生:(齐说)开心!

师:谁带着开心的心情读第一小节。

一生读课文。

师点击大屏幕出现小露珠,帮助理解“一颗颗”、“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师:多美的夜晚啊,你能读出来吗?

一生感情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现夜晚的美景。

(配上音乐)生一齐感情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反思: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从形式枯燥的学习中跳了出来,充分享受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新鲜和丰富。但是经过对以上两个教学片断的对比,我发现,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自身特点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也会给语文课堂带来负面影响。

一、影响了对文本的感悟

语文教学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朗读、体会、品析是很重要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片断一的教学中经过教师恰当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专注而投入。片断二的教学环节与片断一相比,只是加入了多媒体课件后,环节稍做调整。可加入多媒体课件后,学生大多时间都在看课件,看课件的时间多了,读书感悟的时间必然少了。

二、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篇8

由此可见,“课后问”即课后反思,对音乐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音乐老师应该在哪些方面作课后的重点反思呢?

一、反思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属于首位,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定起着制约的作用。上完课后,教师要对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作出补充甚至调整。

1.目标定位准确吗?

在反思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是否合理,不合理的目标带来的可能就是一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如苏教版《美丽的山谷》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我想通过欣赏乐曲《百鸟朝凤》、《高山流水》,以及学唱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来感受山谷的美丽。心想:听着山谷中的鸟鸣和流水,再去歌唱美丽的山谷,一定会是很美的享受。所以,我把两个乐曲的欣赏目标定在了聆听乐曲描写的内容上,让学生通过聆听,用语言说出流水、鸣鸟的山水景象。但课堂的效果却出乎意料,我不仅没有看到学生的快乐与活力,教师的热情也随之消失,原本有的一幅美的画面始终未能出现,课堂显得被动、乏味。为什么精心准备的课不能如愿?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态?一连串的问题随即闪现。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百鸟朝凤》中的唢呐是北方乐器,跟南方人的欣赏口味有一定差异,而《高山流水》是一首古乐,和现代审美也有一定距离,导致学生对作品美的欣赏较为被动。于是,我重新调整,把乐曲欣赏的目标定在声音的描述和模仿上,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了解山谷中声音的种类和表达的方法。当第二个班级上课的时候,我以这样的问题开始:“当我们走进美丽的山谷,可以听到哪些声音,音乐可以怎样去表现这些声音?”问题一出,学生回答踊跃,而且很有在音乐中寻找这些声音的欲望,接下来的欣赏,完全没了先前的状态,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而且专注、投入,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目标完成了吗?

目标的确立是课前应该多想的,但上完课后,仍要想一想,我的教学目标完成得怎么样?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中,使之成为课堂的灵魂。

例如,在课堂上教唱完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关注学生是否已经通过歌唱了解了内蒙民歌的旋律、节奏的特点,能不能区别长调与短调?通过这堂课,有没有激起学生对草原及内蒙古民族的热爱之情?这些都需要作认真的课后反思,让课堂教学更有目标性。

二、反思教学内容与结构

如果说内容是课堂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课堂的骨架,它们共同撑起立体的音乐课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精心、恰当,能有统一的主题。结构则要自然流畅,使其相互融合,浑然天成。我们要常想这样的问题:我选择的内容是否是最佳的?这样的安排是否引人入胜?如果有遗憾,需要怎么修正?

1.内容最佳吗?

区别于其他学科,音乐教学是一种情感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的内容是极其重要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老师都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课前要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整合、扩充,选出最好的内容来教学,使之符合学生的情趣和认知水平。但课堂是充满变数的,教学内容有时会因多种原因而导致不相适应,影响教学效果。如时代感的差异,个人审美的差异,目标确立的差异等,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更改或补充。例如,在前面讲到的《美丽的山谷》一课,为了突出“声音”这一主题,我重新选择了教学内容,把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改成了《回声》,并设计了一个问题作为承接:“山谷中的回声和鸟声、水声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歌曲可以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表现它的特点?”在第一遍的欣赏中,他们很容易找到了乐句的重复和力度的强弱对比,演唱时,也能积极模仿,把歌曲唱得有声有色。经过这样的反思和修改,课堂出现了生气和活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2.结构最优吗?

一堂课上下来顺不顺,教学有效性高不高,仅靠反思内容是不够的,教学结构的优劣在教学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是相对独立,但不能孤立存在,它们应在一定的结构中,以目标为灵魂统一在一起,形成有层次的、立体的课堂。在搭建结构的时候,既要注意大的框架,也要重视小的细节,如精彩的导入,恰到好处的提问形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情感体验顺序等。课堂结束后,要把成功的东西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经验加以积累。失败的地方则进行修改,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丝路驼铃》一课,可谓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如果不注意课堂的教学结构,很容易变得杂乱无章。我把音乐按丝绸之路的路线由东向西设计了教学的路线图:西北高原花儿敦煌艺术阳关诗词新疆歌舞,并在各部分之间作了精心的连接,这样,不仅条理清晰,音乐的风格也较集中、统一。

三、反思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总会为教学设计一些方式方法,好的教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情感获得,不同的方法导致的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但设计过程往往会受老师主观经验的影响,有时对学生考虑并不周全。即使有考虑,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如果说教学方式方法的好坏在课前还做不到心中有数,那么,上完课就能一目了然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就要做认真的修改。

篇9

一、“无痕”导入激兴趣

1.以“声”激趣。声音导入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听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声音,从而为新授课题服务。在教授四年级的《雨中》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有清脆悦耳的鸟叫声,有委婉动听的流水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声音,你能听出是什么并且模仿一下吗?”听:雷声(学生模仿“轰隆隆”)大雨的声音(学生模仿哗啦啦),小雨的声音(学生模仿渐沥沥),从而引出歌曲《雨中》。

2.以“像”激趣。用播放视频的方法导入,就是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图像,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进入学生头脑的一种导课方式。例如:在学习《快乐的小木匠》时,我就运用了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播放“快乐的小木匠”的动画片,让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解什么事小木匠,小木匠都要做哪些事情,当学生认真感受后,我问,“刚刚我们看到动画片中小木匠都做些什么事情呢?”学生都踊跃地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描绘地栩栩如生。从而解决了《快乐的小木匠》这首歌曲中歌词较多、对于一年级小学生生字多的难题,为学习内容的深入作了铺垫。

二、“无痕”体验调激情

1.节奏游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舒展宽松的节奏可以表达宁静平稳的心情而密集紧凑的节奏则可以表达一种激动不安定的情绪。节奏除了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外,我还将它作为游戏带入音乐课堂。在四川民歌《数蛤蟆》中,节奏的游戏环节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首先,我和同学们约定好,这节课需要玩一个闯关游戏;谁通过了所有关卡谁才可以学习歌曲,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全都被调动起来了,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

第一关:谁可以快速打一打下面的节奏

第二关:谁可以按节奏将下方对应的字来读一读

2.声部配合。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雨中》一课时,有两句延长音学生始终完成得不理想,以往老师会一遍一遍的向学生重复要拖长几拍几拍,但是学生脑中并没有确切的概念,以至于老师讲的累,学生听得烦。我针对这个教学难点采用了二声部配合的方法来解决。首先是让学生自己唱一唱单声部的延长音初步感受一下歌曲节拍,当发现延长音唱不准时,我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原声,一组是重声,原声一定要和重声同时结束。

通过原声与重声的二声部配合,学生能够做到延长音的保持,而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没有觉得枯燥、乏味,而是争先恐后地来做原声与重声,配合得十分默契,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无痕”感悟促提升

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视、听、想及肢体多种感官协调合作,达成音乐体验的目的。通过美术、舞蹈、场景表演等多维的体验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1.以“图”感“乐”。即将音乐旋律形象化。连贯的线条表现舒展的旋律,点可以表现跳跃、断奏的旋律,曲线表现跌宕起伏的旋律,平直的线条表现平稳的旋律等等。例如:欣赏苏教版一年级的《铁匠波尔卡》,打铁和拉风箱的声音。

打 铁:

拉风箱:

2.以“形”感“乐”。即将音乐内容“可视化”。为了使抽象的音乐旋律变得简单、明了,可以巧妙地用音乐图谱组成具体的物象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景。例如:《再见吧,冬天》歌曲中每一句末的旋律走向不同,学生可以用手画一画,用动作跳一跳的方法来帮助演唱。

四、“无痕”点评助成长

夸美纽斯曾说过:“老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指示的溪流。”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语言是师生关系的剂,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加油站。

篇10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聆听,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同时对教师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如果摒弃这种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师生互动”模式,不但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参与集体互动的同时明白自身的主体地位,并让他们在总结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让他们更加无畏地面对其他问题。我们要认真思考师生互动是如何“动”的,而不是盲目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师生互动”型数学课堂。

一、注意角色定位,转变观念

若想成功打造“师生互动”型的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并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是从传统的“知识引导者”身份转变为“知识探索者”和“学习合作者”,并围绕教学内容和时间在这三个角色之间自由变换。那么具体该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为例,上课期间,我们可以事先向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邀请他们回答,譬如:“老师家的鱼缸坏了,打算买一个新鱼缸,但是一个鱼缸要40元,而老师的身上共有两张5元,两张10元,十张1元,谁能帮老师算一算,这些钱加在一起够买一个鱼缸吗?”接着,我将相关的数字标注在黑板上,以便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质量,我们还要对学生做出适当启发:“两张5元钱可以组成多少元?十张1元钱可以组成多少元?”以此激发学生的换算意识。当学生完成换算后,我们需要带领学生一同操作,鼓励学生说出算式,然后由我们在黑板上标记,继而得出最终答案。从整体来看,角色定位的方式并不是单纯让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位置上,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情况灵活转变教师的身份,由问题的提出者变成知识的启发者,最后再变成良好的合作者,这期间既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彰显了教师的各项功能。所以,科学地定位自身角色,是打造师生互动型数学课堂的首要途径。

二、注意教的艺术,促发思考

师生互动更加考验教师“教”的能力和艺术,倘若在教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本身和艺术性的要求,不但无法促进学生思考,而且还会让课堂教学陷入到僵局中。因此,在活动期间,我们既要满足问题上的梯度性,也要保障教学上的互动性。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例:在教学初期,假如我们直接为学生阐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概念,不但无法被他们快速理解,而且还会伴随许多问题的出现。但假如我们从其他角度入手,循序渐进,具有梯度性地为学生揭示具体概念,并通过互动方式鼓励学生去操作,则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首先我为学生举出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家长带着你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往往会事先列出一个清单,并在上面标注所要购买的物品以及物品的数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这个行为呢?”当学生完成回答后,我们继续延伸提问,并在提问过程中间接交代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生活中的具体定位。当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个知识后,我们还可以展开操作活动,如:我以班级全体学生为例制作一份有关学生业余爱好的统计表,以此了解班级中喜欢美术、音乐、体育、阅读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保障统计表能否完成的关键所在,所以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注意个体学情,科学互动

师生互动不是盲目的,所以在开展过程中我们不单单要注意教的艺术,同时还要时刻关注个体学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互动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操作期间,我们有必要合理渗透“分层”理念。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时,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具体能力,我分别为他们涉及了以下思考问题:(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别具有哪些特点?(2)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3)除了这四个图形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通过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既给后进生留出了成长的空间,也为优等生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互动过程中,虽然不同学情的学生要思考符合其能力要求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可以间接鼓励他们思考其他难度的问题,以此留给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从而让师生互动变得更加科学全面。考虑到师生互动的特点和目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然后由教师帮助学生一同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能有效提高表达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既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加强课堂活动的氛围,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地融入对问题的探索当中。而且,通过师生互动还能间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并让学生完成对某个问题的解答,对某个知识点的探索,同时提高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让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篇11

苏教版(三上)第10课“父母的疼爱”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你们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们做过的饭菜有多少斤?请你们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每天接送你们上学,走了多少路?

……

师:我发现,这么多问题,大家都无法回答,为什么呢?

生1: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生2:父母的爱无法计算。

……

师: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生1:很重很重。

生2: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

师: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高,比海深,实在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课件出示一首小诗《父母的爱》。师生齐诵。)

师: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吗?(背景音乐《感谢你》响起。)

生1:我想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生2:(哽咽地说)妈妈,我爱你!

……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地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好吗?

(所有的学生都点点头,慢慢地闭上眼睛。)

师:爱需要行动!你们准备用什么行动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呢?

生1:爸爸工作累了,我给爸爸捶捶背。

生2:妈妈生病时,我给妈妈端茶送药。

……

师:是的,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最真挚动人的爱。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骄傲,因为你们已经懂得感恩父母了。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们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和帮助他们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一种美德,这对目前普遍娇生惯养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让我们行动起来,通过我们的品德课堂改变“娘想儿路样长,儿疼娘只有扁担长”的现状。

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学生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让他们关心父母的喜好,了解父母的心愿,记住父母的生日,变成一个心中装着父母的人,他们就会变得有爱心。

二、领会教诲之情,感恩师长――感恩教育的提升

苏教版(六下)第13课“我的这6年”教学片段――

师:6年里大家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老师祝贺你们,因为你们长大了。你们在体会成功的同时,还能反思自己的不足,品位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是你们这6年的最大进步与收获。能说说你们有什么感悟吗?

生1:我们每取得的一点进步都是老师教育的结果。老师教会了我写一手漂亮的字,我要感谢她。

生2:我们的进步浸透了老师的辛勤劳动。

生3:这6年,离不开教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绩。

生4:这6年,除了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还有父母的辛勤付出。

师:说得真好!那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1: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

生2: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

生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6年师生情!

……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教育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用真情唤醒真情、点燃真情、感染真情、生华真情,努力营造品德课堂的和谐美。引导学生回忆6年的学习生活,从中体会成长的快乐,能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懂得感恩,学会报恩,使他们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层层提高,步步升华。通过学生们的一句句真情告白,从而唤醒了他们心灵深处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之情,让这份美好的记忆以及感恩的情怀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定格,深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三、明白帮助之谊,感恩朋友――感恩教育的迁移

苏教版(三下)第2课“邻居家的小伙伴”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俗话说得好,邻居好赛金宝!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和邻居家小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事情吗?

生1:“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的邻居好朋友送给我一个漂亮的文具盒。

生2:有一次,晚上天黑了,我上楼梯时看不见,我家对门的小林正好开门,看见我了,急忙帮我按下了楼梯过道的灯。

生3:上个星期六,我在家里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上楼请教邻居上六年级的姐姐,她很热情地帮助了我。

……

师:是啊,邻居间这样友好相处的事情,我们用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想知道,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邻居家的小伙伴说些什么呢?课件播放《感恩的心》。

生1:蓓蓓,感谢你在“六一”儿童节那天送我礼物,我非常喜欢!

生2:小林,谢谢你为我按下楼道的灯,当时看到灯光,我很感动,我一下就不怕了。

生3:燕子姐姐,谢谢你帮我解答了那道数学题。课堂上,我按照你讲解的方法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还表扬了我呢!

……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懂得感恩,人才能焕发无穷的精神力量,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我们需要利用我们的课堂,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感恩因子”,“润物细无声”地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他们的心里及时种下一粒粒感恩的种子,让他们逐渐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感恩树”。《感恩的心》唱出了亿万人的心声,让我们的孩子在“感恩树”下齐唱这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四、领悟馈赠之爱,感恩自然――感恩教育的升华

苏教版(五上)第14课“大好河山任我游”教学片段――

师:小导游们,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将你们最想去的一处景点介绍给我们大家。哪组先来?

六个小组各自介绍。

(第一组:日月潭组――诗歌组)师总结:是啊,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日月潭,值得我们前往!

(第二组:秦兵马俑组――绘画组)师总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这些兵马俑雕刻得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这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三组:九寨沟组――图片组)师总结:九寨沟,你独特的美令人神往,你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当之无愧啊!

(第四组:莫高窟组――朗诵组)师总结:是啊,正是有了我国古代这些伟大的、智慧的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才有了莫高窟这颗璀璨的明珠的诞生,伟大的祖国,我为您自豪!

(第五组:五彩中国组――歌唱组)师总结:从你们好听的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长江、黄河,她们正用母亲那博大的胸怀,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呢!

(第六组:黄山组――视频组)师总结:感谢你们组的精彩汇报!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这六处我都想去游览。下次你们去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哦!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生1: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清水秀,我爱我的祖国。

生2: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的名胜古迹供我们游览,感谢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眷顾,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它们。

生3:伟大的祖国,感谢您的养育,长大了我要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生4:感谢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馈赠,我们一定要做文明的小游客,让祖国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

篇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确定为四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依然发现教师对它的了解还是很模糊,对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课堂具体实施中还比较薄弱。现本人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例举”教学为例,抛砖引玉,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一、经历丰富实践活动,形成数学活动体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是靠传授获得,它只能在丰富、具体、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悟得。因此,课堂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等多种感官留下深刻的活动烙印,从而形成鲜明的体验。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例举”这一课时,教师在出示例题后,先让学生猜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然后让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等实践操作活动来验证猜想。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用摆小棒、画图来解决问题,会出现杂乱、遗漏、重复等无序思考的各种数学活动体验;有些学生通过算一算、比一比发现“长加宽的和等于长方形周长的一半”,能结合前面的学习体验通过列举找到有序思考的所有答案。这些未提炼的活动体验或直接经验的获得对于学生是宝贵的,能促进有效活动经验的形成。以上教学,教师以学生已有的长方形周长、面积计算方法为起点,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形成感性的笛Щ疃体验,为“经历”走向“经验”奠定良好基础。

二、感悟思辨反思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写一写等数学活动获得丰富体验,只是数学的起点,有时这种体验还被解题经验所替代,是非常严密的、可变的。这时需要教师引导,让他们经历辨正思考、内化吸收的过程,使零散的个体体验条理化,使之成为科学的数学活动经验,促使“经历”走向“经验”。例如,学生在对“一一例举策略”有了不同的活动体验后,这时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就显得水到渠成。在学生顺利解决例1问题,形成例举策略的感性数学活动体验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反思回顾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感悟“有序、不重复、不遗漏”三个“一一例举”的关键,促使学生概括出运用一一例举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将知识经验提炼为策略经验。重要的是完成练一练1时,引导学生思辨与例1的异同点:虽然都是有序思考,但是例1“围花圃”问题强调的是“找到依据,再有序思考”,练一练“音乐钟”问题突出的却是“找到规律,再有序思考”。这样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一一例举”策略的特征,为以后学习不同的策略知识积累了经验。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学生能经常对所经历的活动进行回顾、对比,就能积累辩证思考问题的思维活动经验,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素养的提升。

三、促进应用解决过程,提升教学活动经验

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会不断沉淀、发展、自我建构。这时教师要抓住契机,及时让学生应用课堂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经验,丰富思维活动经验。例如,前面在学生已经学会用一一例举策略来解决问题后,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解决不同形式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不足、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例举策略,使之内化为自身的策略意识,有效丰富例举策略活动经验,从而实现数学活动经验“结构化”。学生就是在这样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自身的不足中突破自我,获得新的领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学生必须亲身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体验感悟―思辨内化―运用提升”的过程,这种逐层深入的积累过程符合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与布鲁纳的“经验之塔”理论是相符合的,能有效促进数学活动经验这“四基之一”之花在数学课堂真正落实,实现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从“应然”走向“实然”。

参与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