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2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设计者通过计算机绘图、手绘等方式,具体表达出自身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并最终向大众展示出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的一项工作。然而随着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绘图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绘图方式,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重视。虽然计算机绘图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手绘绘图却仍旧以一种自由、细腻的表现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之中散发着自身无可替代的巨大魅力。
1手绘表现技法
1.1手绘表现技法的概述
手绘表现技法,即是指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通过徒手绘制方式,所最终绘制出的一种具有表现性的图纸。在这种情况下,手绘表现技法的高低优劣便直接影响到了手绘设计图的整体效果,对设计者绘画功底以及相关绘图规范要求相对较高。相比于计算机绘图,手绘图纸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同时还兼具文化性、科学性与说明性,能够让观赏者在短时间内,快速而又直观地了解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具有相对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1.2对于手绘表现技法的正确认识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大面积应用,逐渐降低了传统手绘绘图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相关领域的应用频率,并对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尽管计算机绘图方式有着快速、高效等诸多方面的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计算机绘图就能够行之有效地代替传统手绘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通过对不同手绘技法的组合应用,不仅能够将设计者自身的风格与个性完美展现出来。同时,还能够将周围环境空间中所包含着的具体事物以一种极为细腻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设计者的创意发挥、理念传达、艺术表现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首先正确认识传统手绘表现技法,立足于实际,在传统中不断创新,在当今社会为手绘技法谋求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手绘表现技法
2.1环境艺术设计中手绘表现技法的风格体现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手绘技法表现,通过设计者对周围环境空间、物质形态、结构、色彩、线条的具体重现,在绘制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注入了设计者所独有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从而以一种极其细腻的方式,将不同设计者的不同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最终使一个简单的设计理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众人眼前,让观赏者能够更加深刻具体地感受到设计方案中的艺术审美魅力。
2.2环境艺术设计中手绘表现技法的价值
首先,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们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因此,设计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表达出设计作品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实际使用功能,同时,还要在一个相对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将自己的理念以设计图的方式准确表达出来,而对手绘表现技法的充分应用,便是平衡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其次,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出的一种审美形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充分的自由性和强大的表现性。手绘表现,作为一种极其传统而又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就能够得到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而不论是哪一种的艺术表现效果,都会因绘画者的不同,最终体现出极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个性。因此,在环境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对手绘技法的合理化运用,不仅能够使设计作品展现出高端的时代艺术气息,同时,还能为设计作品增添一份不可估量的艺术审美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主要表现技法也在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尽管手绘表现技法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在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已经逐渐淡出了设计者的视野,但其在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所产生出的深远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宽广的艺术海洋之中,环境艺术设计者理应按照具体情况,合理化创新继承并使用相应成熟的现代化手绘表现技法,可以在表达艺术设计者自身独特审美情趣和作品艺术魅力的同时,大力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行业的向前发展,并为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注入一丝新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071-01
信息化社会建设,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在今天,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左右手,它帮助我们拉近距离,通过手机和电脑视频通话,即使不见面也能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还有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都是通过计算机管理和监测的,不仅仅大大的减少了人力资源,而且还能缩短生产时间,增加生产质量等优点。由此不难看出信息化发展不仅是我国也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所向。所以从当前的社会形势出发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还有相关的改进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步,有很大的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
一、 计算机应用特点与管理问题
1、计算机应用特点
各国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同时对于计算机研究,计算机网络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同全球经济的建设进程也在加快。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可以说现在的生产和生活中如果离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那么医院不能正常运转,工厂的设备会停止工作,企业的管理会变得混乱等等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已经习惯和融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业三者之间相互依赖性在不断地增加,而且信息化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计算机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还不完善还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人们虽然明白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相应的重视程度,对于一些企业而言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当先进的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高新聘请外援帮助维修。小的问题可以很容易修理,可是当机器出现的问题十分严重,必须要更换或是,系统还原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企业整个系统的瘫痪,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相反如果企业能拥有相关的技术人员,每天的对机器进行检测,提早的发现和解决要出现的问题,就能避免因计算机故障对企业导致的损失。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比较低,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的防护系统加强,需要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可能更多人注重的是计算机带来的经济效益,它应得信息,却很少考虑到它软硬件设备的安全问题。“熊猫烧香”病毒我想大家都并不陌生,它的出现使很多电脑进入瘫痪状态,系统被严重的毁坏。所以现在黑客的随意的活动很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要光想着如何降低计算机的管理成本,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去应对,当问题出现后造成的损失是你无法接受的,所以防护问题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二、 加强计算机管理的有效策略
1、 加快技术手段创新
就现在的形式,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会更加的智能化,全面化,人性化,我国该加快技术手段的创新,将计算机技术更快更好地普及到各个行业,对行业的发展起积极地促进作用。(1)以当前高性能的计算机始终遵循“微处理器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来看,进一步加大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将我国打造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可研制以10亿次/秒的高速运算的高性能计算机国家。(2)加大集成电路产业的设计与研究。随着我国研究的嵌入式CPU产品成功以及多款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基本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信息产业“空芯化”历史;(3)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Linux桌面操作系统、办公室软件的快速发展,已基本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4)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已成为国际电联的三大标准;(5)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零部件。其中首要考虑因素为低成本,在产品的重构性、易用性、安全性及低耗能等方面将优于同类产品。
2、 注重硬件与软件维护
多注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维护,可以使系统尽可量少的出现错误,还可以防止黑客对系统任意的破坏,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硬件与软件的维护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计算机硬件运行环境及操作、维护方法等,具体内容如下:(1)运行环境。在应用计算机时,应注重外界环境安全,避免在强磁场、化学污染及噪音等环境中使用,更不得在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或阳光暴晒环境中使用,确保供电的稳定性,保持应用环境的通风、防尘、干燥,又可避免静电的产生。(2)硬盘保护。在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得由于震动、不平稳等原因造成磁盘损坏,丢失数据;不得短时间内频繁开关机或经常格式化处理硬盘。定期清理磁盘使用痕迹、碎片等,优化系统的运行性能。尤其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注意散热问题,一旦风扇运行出现问题则及时修理或更换。(3)光驱保护。在选择光盘时,需使用正版光盘,以保护光驱。定期清洁光盘,避免硬物擦伤。另外,光盘不能叠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损害。(4)显示器保护。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器放置在平稳位置,确保显示器清洁,通时保证其通风散热良好,且不得接触强磁介质,以免产生画面影响。
3、优化计算机的软件运行环境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个人习惯的不同,对硬盘合理分区,并选择适用的应用软件,尤其对系统中软件实行分区。在安装个人应用软件时,尽量选择D区,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将程序删除;对于存放重要文件的文件夹中,应做好标签及备份,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信息丢失的损失。及时更新病毒软件,做好软件升级、补丁等程序,尽量选择正版或正规网站提供的系统软件,在新软件运行之前检查病毒,避免软件病毒对计算
机系统的侵害。另外,在计算机操作中,还应注重一些软件的应用,如安装系统、Ghost备份等,如果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系统,确保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如果计算机系统发生问题,则利用Ghost备份系统,几分钟即可恢复软件,确保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在windows系统中,包括了诸多诊断、修复操作软件,也是解决计算机常见问题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4、加快计算机的创新推广
可以说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全民都应具备的,但是仍有一些人不懂,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的推广,要更多地人了解和知道如今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的帮助和它的好处,还要加大网络覆盖区域,要更多地人可以不论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都可以从网上汲取所需要的信息。加大信息传播范围及传播速度,提供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医疗、福利、就业、教育、储蓄、分配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外,加快网络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研制,为计算机使用与网络安全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总结:社会进步信息化时代是必然的,我们应该跟上社会的需要,将计算机管理技术更好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要盲目,要讲究策略,从而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影响较大,马克思认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每一次变化,其影响均会波及高校,在社会中流行的各种观念和思潮,也会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体系中。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多元思想频繁交锋,普世价值难以形成统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校园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广大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形成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并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学生的政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移位、道德失范、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上政治信仰模糊,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生活理想上追求物质享受,淡化艰苦奋斗;道德理想上提倡利己主义,重利益轻奉献,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和权利价值,社会责任感缺乏、团队协作观念较差等等。
1.1 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实际运用存在不足
新媒体资源丰富、交流便捷,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微德育平台主题教育效果显著、特色鲜明、认可度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新的内涵,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即时性、效率性。
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缺乏有力筛选与监管,网络暴力、错误思想及腐朽文化等信息造成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差等。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环境认识不到位,工作目标滞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要求,使得“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不能有效契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工作合力不能有效形成。
1.2 全社会重视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但高校施教水平不足、手段单一
党的十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据调查,截止2013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全面进入大众化稳定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随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在体制、风格、人员、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风格由防守应急转为积极主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由结构单一转为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从无到有。
但由于部分高校教育资源困乏、施教水平不一等原因,普遍存在学科专业结构失调、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部分教师认识出现偏差,不关心国家大事;教书育人中“重才轻德”;工作缺乏主动性;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重个人权威轻真情实感交流,造成师生间缺乏信任。加之部分高校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不够理想,缺乏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淡薄等等。以上因素都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优化措施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进一步优化的机遇。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就必须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进行系统整合,对不利因素找准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2.1 政府主导,调控优化,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积极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党和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大环境的调控,完善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制度。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
首先,注重社会公平,减轻高校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提出合理解决办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完善高校章程建设,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逐渐产生心理、情感的认同,进而内化成个人行为的道德自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挣脱各种负面价值观的羁绊,做一名“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立志成才”的优秀大学生。
2.2 加强新媒体等传播渠道的调控和运用,弘扬主旋律,规避不利影响
高校应有的放矢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内容上兼容包并,寓教于乐;形式上丰富多彩,集思广益;管理上监导并重,疏堵结合。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微文化运营管理体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应用技术水平。
首先,重视利用新媒体密切关注大学生动态。通过新媒体设立“网络舆情监测员”等,系统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弘扬社会主旋律。其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系列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将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再次,重视通过新媒体开展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互动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互动平台的建设,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加强思想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妥善解决实际困难,有效化解矛盾,确保安全稳定。
2.3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打造和谐校园内外育人环境
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而且要从根本上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要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首先,加强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整治,创建与大学育人理念协同发展、步调一致的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形成以政府指导落实、高校组织排查、校际完善紧密联系的齐抓共管模式,投入全社会力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其次,强化高校物质硬环境与文化软环境建设。教育家苏霍姆利安斯基曾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完善校园物质硬环境的同时要凸显文化软环境的人文关怀,做到实用性与育人作用的完美统一。
再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方案,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结语
总之,社会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都有很多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工作者要主动探寻学生特点,适应正在变革的社会大环境,充分认识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环境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和凝聚,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资源型城市是指: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都会经历开发建设一中兴鼎盛一经济衰退一产业调整一繁荣发展这样一个过程。林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合理地在林木生长量与采伐量问建立一种平衡关系,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林业资源就可成为一种永续利用资源,从而使得林业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
1.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机制
1.1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的构成
从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子系统是由人口、经济和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复合而成。人口是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主体。城市内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城市内人口数量过多,质量过低,会给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社会经济是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良性发展能改善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科学教育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增长。相反,落后的科技水平会制约经济发展,过低的经济增长率会影响社会进步。
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主导资源为森林资源,所以其资源环境子系统由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两部分构成。森林资源和区域内生态环境是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的存在,特别是天然林的存在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并且是改善区域环境的最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改善会促进区域内林业资源的再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增长和社会良性发展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1.2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协同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联关系。我们把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
在整个林业资源型城市系统中,森林资源是其社会存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也就意味着森林资源总量及质量支撑或者限制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提升会对森林资源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反过来,森林资源总量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反作用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别表现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和对森林资源恢复的要求,其最终结果是促进森林资源再生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一来,通过压力——承载——反馈之间的互动就形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
1.3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目标
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总体目标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区域内构建产业结构合理、生态功能高效、林业资源良性循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耦合关系为标志;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体,实现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在森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和民生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59-05
1引言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当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配合得当、互惠互利时,为良性耦合;反之,相互摩擦、彼此掣肘时,为恶性耦合[2]。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和耦合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种序与结构,或称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3]。目前,国内对“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进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颇为丰富。许多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系统理论体系,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状态和规律[4~5]、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演进态势[2,6]、区域系统耦合状态[7]、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8]以及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9]等内容,其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层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该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决定着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10]。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建立于资源环境系统之上,并与之发生耦合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能量与物质循环方式对资源环境产生胁迫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又通过降低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而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在这种双重机制作用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土地总面积38.32万km2,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山区省份,固有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尚不发达。1949 ~ 2005年,全省总人口由1595.00万人增加到4450.40万人,增加了2.79倍;经济规模(GDP)由8.93亿元增加到3472.89亿元,增加了388.90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041.79元,相当于1990年的4.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265.90元,相当于1990年的6.11倍,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云南又是一个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省份[11],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12~13]。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4~16]:云南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低,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这对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因此,研究识别云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态势,对协调未来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及系统性原则,结合云南省区域状况,构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表1)。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数量级差异,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公式如下:
式(1)、(2)中,xij表示第i年j项指标值,x′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max(xj)为第j项指标最大值,min(xj)为第j项指标最小值。当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时,采用正向指标计算式(1)进行处理;而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好时,则采用负向指标计算式(2)进行处理。
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表1)。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本文从1991 ~ 2006年《云南统计年鉴》[17]、1991 ~ 2006《中国统计年鉴》[18]、1991 ~ 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以及1990 ~ 2005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获取1990 ~ 2005年原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计算。
2.2 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李崇明等[20]提出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以及 与的协调程度(后有研究人员称为耦合度[3,7,21]),模型如下:
公式(3)中,为两系统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为各指标权重。鉴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二者间的交互胁迫关系,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来考虑,显然与是这一复合系统的主导部分,按照一般系统理论,该复合系统的演化方程可表示为:
公式(4)、(5)中,A、B为受自身与外来影响下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演化状态。VA、VB分别为二子系统在受到自身与外界条件影响下的演化速度。在整个复合系统中,A与B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与VB的函数,即V=f(VA,VB),这样就可以VA与VB为控制变量,通过分析的变化来研究两个系统间的协调耦合关系。
由于整个系统的演化满足组合S型发展机制,可以假定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动态协合关系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样在每个周期内,由于V的变化是VA与VB引起的,可以把VA与VB的演化轨迹投影在一个二维平面(V经济发展初期,不受资源环境限制,资源环境不受经济影响,发展只受自身因素影响。此状态下,只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其发展能力无限提高,资源环境始终不变,是一种理想状态。
良性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开始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此状态下区域社会经济提升速度快于资源消耗和环境变化速度,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但处于可接收范围内,两个子系统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分水岭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此种状态下,资源环境刚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两者变化速度相等,系统处于由良性状态向不可持续演变的临界点,为系统状态演进的分水岭。
不协调发展阶段
资源储量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资源环境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此状态下,高度重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明显增强,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不足,系统向着不可持续状况演变。
系统崩溃阶段
经济增长在资源环境的影响下达到极限,在经济增长极限值要求下,资源增长呈现无穷大趋势。此种状态下,过度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完全忽视自身支撑能力的提高,系统处于一种无限消耗阶段,面临崩溃的危险。区域系统将有两种演进方向:一是两系统间的矛盾不可协调,走向崩溃,因这种情况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二是人类采取一系列政策、技术、工程等措施,及时调控系统运行状况,引导其进入螺旋式上升阶段,实现系统的高级协调共生。
3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分析
3.1 系统耦合度计算
根据表1及公式(1)~(3)可计算出云南省1990~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结果如图2所示。然后依据f(x)和g(y)进行非线性模拟,首先计算A与B、VA与VB,其结果为:
3.2 结果分析
(1)从社会经济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来看(图2),1990~2005年,云南省f(x)和g(y)均呈上升趋势,除在1996年和2001年之后有所波动外,两者基本同步增长,但在2003年之前g(y)>f(x),f(x)不断逼近g(y),表明云南省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关系中,相比之下,经济发展大大超前,而环境保护则滞后得多。2004年之后f(x)>g(y),说明在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在1996年、2002~2004年,g(y)下降趋势下,f(x)仍能获得相同速率的增长,这表明,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环境的投入不但不会降低其发展速度,反而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
图4 1990~2005年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度
(2)从VA与VB变化情况看(图3),两者大致可看作“U”型曲线,两系统处于同步变化状态,1994年之前VA>VB,1994年之后VA
(3)从耦合度α的变化情况(图4)并结合表2分析,近15年以来,1990~1993年α处于39°~42°之间,为协调发展状态,1994年突破45°成为系统发展的分水岭,之后均处于50°~84°之间,2001年更高达83°。α经历了先下降(1990~1992年)后上升(1993~2001年)再下降(2002~2005年)的过程,尽管近4年来呈快速下降趋势,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有所提高,但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在高度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4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近年来,云南省在环境保护和治理、降低能耗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2005年,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达1.4%,相当于2000年的1倍;1990~2005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以年均27%的速度增加;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当于1990年的4倍多;2005年,万元工业产值耗能、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废水产生量均有所下降,吨能创造工业产值和吨能创造生产总值也有极大提升。这些因素的促进下,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
尽管如此,云南省未来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胁迫和约束双重机制加强,二者协调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可以预见,云南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胁迫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5年以来,由于过度追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加之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致使区域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严重,区域土地、水、矿产等各种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区域综合支撑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而历史上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欠的旧账越积越多,形成累积效应,并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滞后效应表现出来,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2)长期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劳动力素质不高、技术落后,云南省在国际、国内区域分工中处于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靠过度消耗资源和加重环境成本的方式来实现。以能源消耗指标为例,在1990~2005年,云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规模以上)以年均5%的速度下降,2005年为3.55吨标准煤/万元,仍高于全国2.59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且在“十五”期间呈波动状态,下降极其缓慢。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以5.9%的速度下降,2005年降为1.73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国1.22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云南省在通过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方面面临不小压力。
(3)“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资严重不足。根据2005年《云南省环境公报》,S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大气污染防治面临较大压力,昆明等6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15个开展降水酸度监测的重点城市中,11个城市出现酸雨。云南省77条主要河流的150个监测断面中,水质在Ⅲ类以下的断面达42%。1990~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以年均1.9%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8.05亿t,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年均8.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6646.08亿标立方,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4661.49万t。与此同时,“三废”处理能力却提高不大,例如,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35%,远低于全国57%的水平。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年均增长4.7%左右,2005年达1.4%,略高于全国1.3%的水平,但远远低于云南省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水平。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入不足加大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
(4)全省总人口将继续增长,加之云南为边疆山区多民族省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各项建设起步晚,对环保设施和技术投入欠账较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各项建设将大大加快,必然加大对资源环境胁迫强度,这已是难以逆转之势。
(5)环境保护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受自然灾害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严重。一方面,云南省自然条件差,全省山地、高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资源富集但开发利用成本高,各类用地受到限制,环保工程措施投入大,技术要求难度高。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影响也较为严重。以农业生产为例,在1952~2005年间,全省农业自然灾害总受灾面积达4745.99万hm2,年均受灾86.29万hm2,占年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0.28%。1996~2006年,因自然因素(洪水、地震等)和某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灾毁耕地共计达4.88万hm2(年均因灾毁而减少耕地0.49万hm2)。此外,云南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1999年以来,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6.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达1340t/km2・a。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全流域年均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相对量达4427.4元/km2・a,其中坡面侵蚀损失3247.6元/km2・a,重力侵蚀损失1179.8元/km2・a[22]。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云南省未来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5结论
(1)从系统理论思想出发,对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进行耦合态势分析,以识别系统协调发展状态,对今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评价结果表明,自1994年突破分水岭以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近10年,耦合度均在50°~84°之间。尽管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但其速度极其缓慢,环境保护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其滞后效应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越显明显,系统间的胁迫约束机制加强,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极不协调状态。
(3)分析表明,未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仍将面临一系列的重大挑战,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的难度大,达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因此,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区域科学定位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加大环保资金和技术投入,特别是重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勤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133-136.
[2]吴文恒,牛叔文.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6,(2):81-86.
[3]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105-112.
[4]乔标,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25(11):3003-3009.
[5]刘耀彬,李仁东.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47-51.
[6]马彩虹,赵先贵. 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耦合态势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217-221.
[7]张富刚,刘彦随,王介勇.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9(1):16-20.
[8]张振杰,杨山. 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88-92.
[9]朱鹤健,何绍福.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83-588.
[10] 高长波,陈新庚,韦朝海等. 区域生态安全:概念及评价理论基础[J]. 生态环境,2006,l5(1):169-174.
[11] 杨子生. 云南省耕地资源危机及其对策初探[J]. 自然资源(现《资源科学》),1994,16(5):16-24.
[12] 杨子生,李云辉,邹忠,等. 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13] 杨子生,刘彦随. 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以云南省为例[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4] 李宏. 云南人口变动与土地承载力分析[J]. 农业经济,2004,(7):7-8.
[15] 杨林泉. 云南脆弱生态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3):15-17.
[16] 陆颖,何大明,柳江,等.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93-97.
[17]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8]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9]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20] 李崇明,丁烈云.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1)134-144.
[21] 徐学荣,吴祖建,张巨勇,等. 可持续发展通道及预警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2):31-37.
[22] 李云辉,贺一梅,杨子生. 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测算方法与区域特征分析[J]. 山地学报, 2002,20(增刊):36-42.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典型的两型社会实验区,而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群的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株潭城市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政策还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和问题。相关数据表示,长株潭城市群的面积占到整个湖南省土地面积的13.26%,达到了280多万公顷,但是由于人口较多,导致其人均土地面积仅仅为0.23公顷,这一数据仅仅是全国人均水平的29%,是湖南省全省人均土地面积水平的73.1%。上世纪90年代之后,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大部分国家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企业核算过程中,引入了环境成本的概念,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实施环境责任,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环境会计核算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完善,特别是在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长株潭城市群更是加强了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的进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环境会计核算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和解决。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差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向,而环境成本的引入势必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生产运营的成本。因此作为企业来讲,一般都不愿意积极履行企业社会环境责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会主动的进行信息披露,使得社会公众无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企业界对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企业环境责任的理念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未建立适合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环境会计也就是说通过会计的形式来计量与环境相关的各种指标的一种方法,通过环境会计的计量来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目前,学术界对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同时还没有建立以一套完善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
二、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强化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明确破坏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自工业革命开始,企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期,物质财富的快速增加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繁荣昌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大量消耗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沙尘暴、放射排泄物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保持快速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有效的保护环境成为当代社会企业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来加强企业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进行以及环境会计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对长株潭城市群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在环境会计方面的实践并不强,在环境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因此在两型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会计实践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企业环境会计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建立完善的体系。环境会计所针对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信息披露也比较复杂,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因此要结合多学科的方法,来消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各种障碍,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会计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在环境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主表加附表的会计方式,主表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应该借鉴传统会计报表的形式,而附表中就需要根据环境会计的特殊要求来制定。需要在环境会计报表中反应出企业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以及环境成本等相关的信息,通过多形式和多样化的信息披露来综合性的披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推动长株潭会计信息的发展。
(三)强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由于社会公众的利益往往与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利益不尽一致,社会公众不得不承受注册会计师提供信息质量的风险。这就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信息质量的广泛关注,进而要求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和惩戒体系能够最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在环境会计的发展过程中,要强制推行注册会计师环境信息披露机制,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环境信息披露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注册会计师。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相关规定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来看,由于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标准,导致企业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并不是很积极。因此逼着建议,在两型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在会计信息披露发展中,要制定严格的会计信息法律和相关的制度,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引入注册会计师概念,强制推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使得社会公众以及第三方能够对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监督和验证。
参考文献:
[1]赵天野. 我国中小企业环境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9):107-109
中图分类号:1174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2)05―0055―02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与癫痫的发作类型和病程有关,具有慢性、发作性的特点。患者由于脑异常放电累及的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加上长期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出现精神症状,发生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社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常发生攻击行为,也存在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1年9月抽查了汕头市潮阳区城南、棉北、文光、和平镇(街道)4个社区300例已建档的精神病患者,其中38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占12.7%。38例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3-57岁,平均(33.4±10.3)岁;未婚(含离异)26例,已婚12例;学生7例,农民16例,工人3例,无业12例;病程6个月一24年,平均(7.4±6.9)年;家族有阳性癫痫病史2例,阳性精神病史4例;既往癫痫发作形式:大发作16例,精神运动性发作11例,大发作合并精神运动性发作(或混合发作)7例,小发作4例;精神障碍的表现形式:发作性精神障碍29例,持续性精神障碍9例;症状分布:感知觉障碍9例,思维贫乏18例,妄想10例。心境恶劣24例,精神运动性兴奋11例,人格改变15例,遗忘16例,智能损害14例。
1.2方法向家属或亲朋了解病史,向患者询问患病经过及体验,进行现况体检和精神科检查。帮助患者填写自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主要心理问题、解决途径、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危害以及攻击行为。按患者是否发生攻击行为再分别比较其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的差异。对于无法1次调查完成者,通过多次调查,参考建档的病历,调查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和攻击行为情况。
1.3统计学处理各调查项目量化后输入电脑,应用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y2检验,P
2 结果
2.1攻击行为发生率及表现特点
3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伴攻击行为11例,不伴攻击行为27例,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8.9%,其中,言语攻击7例次,人身攻击5例次,对物体攻击5例次。
2.2攻击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伴攻击行为患者有更多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其中,个性不良、对治疗失去信心、婚姻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感觉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与不伴攻击行为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Analysis of Cement Concrete Bridge Deck Pavement of Epoxy Asphal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FAN Jun-li1,WANG Bing1,ZHANG De-cai2,XU Jian-nan1,
DING De-ping1,DING Zhen-ya1,ZHANG Quan-min3,WANG Xiang-yuan3
(1. Chongqi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Fucheng FengShi Highway Overall Contracting Units,ChongQing 401147;2. Beijing Hualuxiang Mr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Beijing 100062;3. Shanxi Luxiang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Taiyuan 030006)
Abstract: Briefly elaborated the superiority performance of epoxy asphalt; Analysis of epoxy asphalt deck paving construction phase and operation phase of the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brought to the bridge deck pavement and bridge body structur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
Keywords: Epoxy asphalt; Bridge deck pavement;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中图分类号:U443.33 文献标志码:A
1前言
环氧沥青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沥青的热塑性性质,使其成为热固性材料。与传统的改性沥青相比,环氧沥青具有很高的力学强度和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因而赋予了非常高的耐久性。环氧沥青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及追从性。当它用于桥面铺装时便大大延长了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诚然,由于它是高性能材料,也就具有相对较高的价格。使得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初期建设费用必然会有所提高。但是,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比通常的铺装层大大延长,从全寿命期间对桥面铺装的经济效益分析来看,环氧沥青具有可观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本文结合重庆“涪陵-丰都-石柱高速公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龙河大桥)”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实例,对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
2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2.1建设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
在工程建设阶段,桥面铺装的造价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成本和桥面铺装施工费用。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桥面铺装层厚度采用3cm环氧沥青混凝土+4cm改性沥青混凝土结构。由室内试验和试验工程施工可知,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6.1%,压实密度为2.43g/cm3,则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层材料费为3300元/m3。
环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与通常的沥青混凝土基本相同(实际上集料加热温度低很多)。因此,环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的施工费可按常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费用进行测算,包括: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直接工程费为474元/ m3(195元/吨)。
同时,结合某项目改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造价情况,进行复合式环氧沥青混凝土和改性沥青混凝土直接工程费比较,见表1。
表1桥面铺装直接工程费对比表(每平方米)
结构层类型 材料类型 厚度
(cm) 铺装层费用
(元) 粘结层费用
(元) 合计
(元) 备注
复合式环氧沥青砼 AC-13(SBS) 4 59.28 12.2 207.37 粘结层为环氧沥青
HLH-13 3 112.02 23.6
常用沥青砼 AC-13
(SBS) 4 59.28 4.2 154.91 粘结层为GS溶剂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
AC-16 6 76.03 15.4
从表3的对比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复合式环氧沥青铺装层工程费是常用铺装结构的1.34倍,每平方米造价在207元左右,比常用结构(约155元)多50元左右。
2.2使用维修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
在一个桥面铺装设计周期15年内,环氧沥青桥面铺装不需要进行大修和罩面,而常用普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按6年罩面一次,10年大修1次考虑。常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使用维修阶段大中修工程费用对比见表2。
表2桥面铺装大中修费用表(铺装厚度10cm)
项目 工程费用(元/m2) 备 注
罩面(厚4cm) 拉毛+粘层 4.2 由表1
铺装4cm 59.28 由表1
大修 铣刨 10.0 含弃渣运费
铺装 154.91 由表1
工程维修费合计(15年) 228.39 不含日常养护
2.3桥面铺装全阶段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汇总建设阶段和运营维修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情况,反应各桥面铺装结构的直接经济效益情况,以此作为桥面铺装结构类型选择的重要依据。各铺装结构全阶段直接经济效益见表3。
表3各铺装结构全阶段直接经济效益分析表
结构及材料 厚度
(cm) 直接经济成本(元/) 1与2比 2与1比
建设阶段 使用阶段 合计
1 AC-13(SBS)+HLH-13 4+3 207.37 0 207.37 0.54 1.00
2 AC-13(SBS)+AC-16 4+6 154.91 228.39 383.30 1.00 1.85
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整个建设使用阶段,复合式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其直接经济成本都是相对较低的;而采用其他的常用的桥面铺装结构时,直接经济成本是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的1.85倍甚至更高。据此,可得出采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经济成本最低,使用效果最好。
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各结构中,4cm单层式经济成本最低,但其应用于桥面铺装的先决条件是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整度较好,这一点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来说要求相对苛刻,应用推广较为困难。除此之外,其他的单层式和双层式铺装结构经济成本均高于复合式铺装结构(大多在1.02~1.26倍之间)。在复合式环氧沥青铺装结构中,复合Ⅰ与复合Ⅱ的经济成本相比甚微,差距主要在面层结构形式上,与普通AC-13沥青混凝土相比,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与高温稳定性能更为优越,因此,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面铺装中,复合式环氧沥青(改性沥青+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应为首选结构。
3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间接效益是指桥面铺装结构对桥梁结构使用性能的贡献,由于环氧沥青的高效防水作用和较薄的铺装厚度,减少了降水对桥梁结构的危害并减轻结构自重,从而对桥梁结构起了保护作用,使桥梁的整体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3.1延长桥面铺装寿命的效益
根据调查分析,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桥面铺装结构大多在通车后3~5年出现损坏现象,其损坏类型有推移、开裂、坑槽、松散等。究其原因,除了大吨位运输车的作用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铺装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
(1)延缓高温车辙和推移变形破坏
根据本课题的试验研究,环氧沥青桥面铺装材料具有优良的高低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坏耐久性。从混合料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来看,60℃条件下达到45000次/mm以上,70℃条件下达到15000次/mm以上。而常用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仅为3000~5000次/mm,环氧沥青比改性沥青高9~15倍。就热稳定性而言,出现推移变形的时间至少可以延迟4~5倍,即如果改性沥青桥面铺装3年出现推移变形,则环氧沥青铺装要在12~15年才会出现推移,如果改性沥青5年出现推移或车辙,则环氧沥青要20年后才会出现类似损坏,实际上在路面使用期内环氧沥青铺装层基本不会出现因高温而产生的车辙或推移变形。
(2)减少车辆反复作用下的疲劳破坏
从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可知,环氧沥青混合料在15℃条件下,荷载为6kN时,疲劳次数30000次未出现任何裂缝,荷载为18 kN时,疲劳次数为18000多次,而A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6kN时,疲劳次数仅为7000多次。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至少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5倍以上。可见,如果改性沥青桥面铺装4~5年出现疲劳开裂,则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在20年后才会出现疲劳开裂。
(3)减少低温条件下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由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和低温收缩系数可知,-15℃时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弯曲应变>2000με,-10℃时为3400με以上,而常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在-15℃时的弯曲应变只有1100με左右。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收缩系数为1.74×10-5,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收缩系数为3.36×10-5,环氧沥青是改性沥青的一半左右。可见,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的可能性比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小得多。由第5章的研究计算得知,环氧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会产生低温裂缝。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力约为5.3MPa,其抗拉强度约为1.2~1.5 MPa,改性沥青混合料发生低温开裂是必然的。大量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抵抗水损坏的能力
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均优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因此,环氧沥青桥面铺装抗水损坏能力强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同时,采用高强的环氧沥青粘结材料后,混合料与桥面板的粘结强度大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环氧沥青混合料密度小于3%,本身具有很好的防渗透性,再加上粘结层的抗渗性,决定了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具有超强的抗水损坏能力。
3.2对延长桥梁结构寿命的贡献
(1)减轻恒载,延长结构寿命
使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可以减薄铺装层厚度,从而减轻桥梁恒载。按照7cm的铺装厚度计算,比传统的10cm厚铺装减少3cm,约减轻恒载72kg/m2,以试验工程为例,按全桥总1181米(其中连续刚构主梁总长127+240+270=494米)计算,桥面宽度21米,全桥可减轻自重1786吨(连续刚构主梁可减轻自重750吨);这样一来,或者可以减小设计工程数量节约成本,或者在维持原设计的情况下,因恒载减小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减少渗水,保护梁体结构
对桥梁结构来说,水分的渗入,不仅破坏了铺装层的稳定性,同时还威胁到梁体结构的安全性。当降水由铺装层渗透到梁体结构时,就会引起钢筋和预应力钢索的锈蚀,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筋锈蚀逐渐严重,大大地降低了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要么需要提前对桥梁进行加固维修,要么导致桥梁发生结构破坏,造成灾害或事故。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载重汽车交通量的不断增大,对桥梁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钢筋锈蚀的原因旧桥承载力过早衰减,使得桥梁结构发生早期破坏的风险越来越大。不得不提前进行加固维修或拆除重建。据统计,我省每年用于国省道大、中桥桥梁加固和拆除重建的费用近亿元,而且有较快的上升趋势,用于高速公路大、中桥加固维修的费用超过3亿元。
采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减少桥面渗水,保护了桥梁结构。既可减少维修加固费用,又降低了发生灾害的风险,是一个一箭双雕好方法。
(3)减小活载对桥梁的冲击作用
平整耐久的桥面铺装结构,病害少,无坑槽和修补面积,使得汽车行驶平稳,减小了汽车荷载对桥梁的振动和冲击力,起到了间接保护桥梁结构的作用,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安全性。
4社会效益
优良的桥面铺装,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服务水平。一方面提高汽车行驶速度,节约燃油,节省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驾乘者的乘坐舒适性。使得公路交通运输形象得到提高,将会获得社会与公众更多的好评。
同时,由于减少了维修养护的次数,也减少了因历年无休止的维修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与烦恼。还减少了由于维修而带来的交通事故(据统计由于道路维修引起的交通事故每天都有发生),也减少了因维修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持了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5结束语
通过对比常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环氧沥青混凝土不但可以降低桥面铺装全阶段的直接经济投入,而且具有保护桥梁梁体结构和铺装结构的间接经济效益,属长寿命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杰出代表,同时,可带来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个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的大好事。
参考文献
[1] 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预防[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黄卫.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设计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高速公路早期病害预防措施的研究(总报告)》[R],2004.
[4] 东南大学.《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及应用》[R],2000.
[5]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路翔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国产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研究》[R],2010年.
[6] 祝隆中.水泥混凝土桥耐久性复合式铺装试验与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10.
[7] 北京路桥中咨科技有限公司.《宣大高速公路环氧沥青混合料罩面试验段总结》[Z],2007.
[8]山西华路祥交通科技有限公司.《TPM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企业标准》[S],2007.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 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 ],p. 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 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 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 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 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 Dosi, Techn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在2013年5月由环保部组织召开的环保网站测评总结大会上,再次强调了政府网站面向公众的“服务”概念;在上海市的测评结果中,公众测评的结果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上海环境”网站在公众体验测评中结果差强人意,下一步将如何提高?在什么具体方面进行提高?网站的社会需求需要科学的调查来论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 “上海环境”网站在社会大众中的形象和定位;了解群众迫切需要在“上海环境”上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并建立“上海环境”网站的受众面结构体系;调查结果数据作为“上海环境”网站下一步改进的重要依据。
1 网站需求和受众调查的背景意义
1.1 网络受众调查
一个网站项目的确立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需求上面的,这种需求往往来自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或者是出于网站主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中客户的实际需求占了绝大部分。面对网站开发拥有不同知识层面的客户,项目的负责人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类网站开发项目的成败。因此,如何更好地的了解、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并且能够准确、清晰以文档的形式表达给参与项目开发的每个成员,保证开发过程按照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正确项目开发方向进行,是每个网站开发项目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受众调查是由研究机构或媒体实施的、了解受众媒介接触行为和态度的调查。是了解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状态反应及其基本状况、观点,征询受众意见的活动,考察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一种方法,属于信息反馈的研究范围。受众调查是为了媒体,也是为了受众。
受众调查的核心问题是了解受众的需要。新闻机构要使自己的传播取得效果,就必须努力适应受众的新闻需求。受众需要决定于受众对客观世界关注的程度。受众经济活动、生活水平、教育程度、文化素质越高,社会责任感越强,知政、议政、参政的欲望越强,个人和社会生活关系越密切,获取新闻的欲望也越强;受众又因社会地位、职业、年龄、兴趣等不同,需要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受众需要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就必须经常性地开展受众调查。
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一词已经有些名不符实,因为网民这样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可以积极地反映自己对信息传播的需求,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意见与态度,甚至有些时候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网络编辑要更准确地了解网民。把握其阅读心理及取向,更好地为网民服务,就需要用各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受众。
1.2 受众调查的程序和意义
1.2.1 受众调查的程序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定调查研究的题目。
(3)初步探索。
(4)分解课题和决定调查事项。
(5)成立假设。
(6)理论解释与界定概念。
(7)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式。
(8)设计调查指标。
(9)界定研究总体和决定抽样的步骤。
(10)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与计划。
1.2.2 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
受众调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1)受众调查是网站了解网民的一个基本渠道。一个网站的网民构成情况如何,他们在网站上的活动习惯怎样,他们对网站的哪些内容感兴趣,他们还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一类问题,都是网站应该调查的。在网站作出重大的战略决策之前以及之后,受众调查的意义更加突出。受众调查可以为网站战略的调整提供依据,受众调查可以作为检验战略实施情况的一种辅手段。
(2)受众调查也可以为受众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要求的渠道,使受众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例如,当前网站的受众对哪些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对哪些新闻事件感兴趣,这些都可以在受众调查中得到体现。
2 网络受众调查的类型与方式
2.1 受众情况调查
如果是为了解受众的情况开展调查,调查的项目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了解本网站的网民的构成情况:如年龄分布状况、职业分布状况、受教育程度分布状况、地区分布状况等。
了解网民的网上行为特点:如网民上网时间分布、网民上网地点、网民上网的费用等。
了解网民对本网站的内容与服务的意见:如网民最喜欢的频道或栏目、网民最不满意的频道或栏目、网民最满意或最不满意的服务等。
了解网民对网站的表现形式的意见:如对网页整体设计的评价、对某个具体频道的栏目设计的评价等。
除了网站可以进行这样的网民调查外,网站里的某一频道或某一栏目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受众开展类似的调查,只是规模小些,受众对象更明确,因此,在设计调查项目时也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2.2 调查问卷设计
基于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上海环境”网站下一步的改进提供分析数据支持,所以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将侧重于网民对于“上海环境”网站的结构、内容、栏目设置、使用体验等方面的意见收集。
设计问卷题目如下。
(1)您的年龄
(2)您的最高学历
(3)您的行业类型
(4)您访问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的频率?
(5)您每次访问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的时间一般是多久?
(6)您最关注“上海环境”网站那几个栏目的内容?
(7)您访问上海环境网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8)你认为上海环境网站的哪些内容对您最有帮助?
(9)您认为上海环境网站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10)您希望上海环境网站应该重点完善哪些内容建设?
(11)您欢迎什么方式的网上服务?
(12)您认为上海环境网站还应该通过网站平台哪些信息或提供哪些服务?
(13)您对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建设还有怎样的意见或建议,请您畅所欲言
问卷调查采用以选择题为主、文字建议为辅的方式,在划定范围内收集信息,并同时也接受可能在设想范围外的意见建议。(如图1所示)
3 “上海环境”网站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过程
考虑到这个调查本就是针对访问“上海环境”网站的用户而制定,调查问卷的页面入口放在“上海环境”网站主页的“问卷调查”栏目中如图2所示。
2013年7月底调查放出,至2013年底撤下。期间,有效提交的调查结果共有36人次如图3所示。
3.2 数据分项汇总和分析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得到结果如下。
(1)参调人员背景。
参加调查人员各年龄段都有,但还是以青年为主,25~34岁的占到总数的57.14%。这也与使用互联网的总体人群年龄构成基本吻合。学历背景上,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80.55%,行业分布则基本平均。
(2)访问网站频率和时长。
用户访问网站的频率呈现两极分化:每天访问的占到38.89%,仅当需要时访问的占到47.22%。说明如非长期关注“上海环境”网站的用户,则大多网民仅在需要使用网站功能的时候才访问网站。
(3)最受关注的栏目和访问网站的主要目的。
排在最受关注栏目前五位的是:信息公开(47.22%)、实时空气质量(41.67%)、环境质量(27.78)、网上办事(25%)、环保动态和大气污染防治(同为22.22%)。
访问目的上:61.11%的网民希望查询相关信息,41.67%的希望了解环保动态,25%想要查询法规和了解办事流程。
从结果可见,受公众关注度高的栏目,多以提供信息或实用功能为其特点。比如信息公开、空气质量、环境质量等栏目,提供的都是市民高度关注的实用生活信息;网上办事栏目则是企业及个人办理环保事项的主要渠道。网民多数都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来访问网站,并希望能够迅速地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能够提供实用服务,就能够受到关注。
(4)网站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此部分数据指标也可理解为网民对于“上海环境”网站不满意的方面。统计下来,需要改进的方面:38.89%的人认为网站互动栏目少,反馈慢;30.56%的人认为内容检索不方便;27.78%的人认为信息公开不全面;25%的人认为环保新闻报道不够深入以及页面设计不够吸引。网民希望重点完善的内容建设方面:网上办事和服务以44.44%居第一,政务信息公开、新闻宣传、站内信息查询和检索服务均以30.56%居于其后。
这方面的数据同样体现出,网民更多的是将“上海环境”网站作为一个信息获得的工具,工具的价值就体现在效率上,因此无论是交互功能还是搜索功能,网民对于网站的时效性、易用性和实用性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5)欢迎什么形式的网上服务。
这个指标是对网民访问网站获得信息的喜好方式所作的一个调查,从这项指标上可以了解到网民最迫切需要网站提供服务的方式是什么。最受欢迎的是在线咨询(50%),相关信息检索查询(47.22%)和在线办理业务(47.22%)居于其后。
从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在信息获得的方便性和时效性上要求非常高。虽然是网上交互,但是依然更倾向诉诸于即时获得结果的途径,比方在线咨询。另外对于能够在网上得到的信息或者办理的事项,公众更乐于选择网上处理的方式。因此,增加网上服务的涵盖面和易用性是网上服务改进的方向。
(6)认为上海市环保局还应该通过网站那些信息或提供哪些服务?(留言板)
公众希望增加的栏目和服务有:希望增加环保知识科普栏目;希望水质、降尘量;对市民反映的问题提供流水号,方便追溯;环保志愿活动信息。其中科普知识栏目和水质、降尘数据,网站上已有栏目,可能留言网友没有注意查找。
留言结果总体来说较不理想。有实质内容的留言只有4条,且多为一句话带过。其余留言有咨询其它问题的,也有投诉环保问题的,与留言题目不符。网站有内容而网友没有找到的,也反映出在回答这一题时,网友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时间和耐心。可能是觉得文字留言比较麻烦不如选择题容易做,也可能是由于最后一题的原因已经较为心不在焉,总之在这一题上基本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反馈。
4 问卷调查结果总结与网站整改方向
4.1 综合整张问卷调查,可以归纳出如下情况
“上海环境”网站在公众中的定位:通过调查结果可以明显感觉到,网站,是被网民作为工具来使用的。网站已经不再是一个单向的信息渠道,而是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信息、交互、反馈等定制服务的综合平台。在网民角度来看,网站就是一个获得自己需要信息的工具,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个网站就是一个好工具。“上海环境”网站同样如此,如果能够在提供信息的准确度和效率性上满足公众的需求,那么获得的公众满意度一定会大幅提升。从问卷调查的分项结果来看,“上海环境”网站互动栏目的交互性、网站搜索引擎的结果准确性不能令人满意,公众意见多集中在这两方面。
公众迫切需要在网站上得到的信息:在“上海环境”网站上,公众需求的信息可以分为企业和个人两类人群。企业用户群体关注与环保局发生的网上办事事项,包括事项的说明、需要准备的材料、表格文件的下载、相关政策的查询、以及办理后流程的查询等。个人用户群体更关注对自身生活相关的环境信息的获得,如空气质量数据,水质、降尘数据,车辆排放标准查询等。如何从这些用户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更快、更准确地定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4.2 网站整改方向设想
从本次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来看,“上海环境”网站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应当继续在如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功能上加强力度。网站搜索引擎的效果亟需提升,可考虑调研性能优秀的网络搜索引擎;要调整网站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栏目版块位置,让其在“上海环境”网站主页上居于更醒目、更易于找到的位置,而不是隐藏在二级、三级目录下,对于公众关注较少的栏目,则调整到次要位置上;要增强网上互动和信息反馈的时效性,缩短反馈的时间。
1. 研究背景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重症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且最终多呈慢性迁延性疾病[1]。虽然通过各类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各种精神症状,但却无法治愈患者受损的社会功能。社会技能训练是近20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康复手段, 主要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而设计的学习方法[2]。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正确的概念来改变患者错误的假设和消极的动机,使患者保持基本的社会能力,同时对患者的不正确的行为给予矫正,使患者掌握健康的社交活动能力,从而逐渐改善患者受损的社会功能,使之尽早回归社会[3]。为了进一步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做了相关调查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选择2012年01月至2016年06月在平顶山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住院治疗4周以上、病情趋于稳定并且3个月内不想出院、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0.05,见表1),因此均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2.2.1 社会技能训练: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社会技能训练;对照组不作任何形式的社会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由心理科医师和主管护师负责实施,每周授课4次,每次2小时,共48次。内容包括:模仿训练、角色扮演、强化训练和生活实践四个方面[4]。模仿训练:训练者通过讲解书面材料,观看解说电影或录像等多种方式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演示和训练。角色扮演:实验组患者学习了正确的社会技能后,给予患者演练的机会,以提高患者实际生活环境中技能的正确运用。强化训练:在3个月的训练期间,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对所学社会技能的记忆和锻炼。生活实践: 对实验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即日常生活能力、健康休闲活动进行规范训练与培养,并布置相关家庭作业进行评估。
2.2.2 疗效评估方法:2位经过训练的精神科主治医师(未参加患者社会技能训练)采用Morningside 康复状态量表(morningside rehabilitation stats scale, MRSS)[5]、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6]、精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 SQLS)[7]、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8]及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9]对所有病人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进行评估;GWB和SES由病人自评。
2.2.3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
3. 结果
本实验组人员在训练前后对患者MRSS、SDSS、SQLS、GWB、SES分别进行评估,研究显示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MRSS、SDSS、SQLS、GWB、SES评分上无显著差异 (P>0.05)。训练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活动与交往能力、社会活动技能及总体幸福感与对照组和本组训练前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4. 结论
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活动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5.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发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要求,也从一般的治疗患者精神症状转而更加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综合康复。研究报道,社会技能训练[1,10]在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预防其复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典型的综合治疗[11]包括药物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家庭心理教育、社会性实践、支持性就业等内容,其中社会技能训练是社会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本院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多采取封闭式管理,患者也都处于被动服从状态,因此造成患者社会功能减退,整体生活质量下降。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社会技能训练后其整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在本次社会技能训练过程中,实验人员与实验组患者之间的互动学习与交流,增加了彼此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对改变患者心理状态,挖掘患者学习潜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经过3个月的专人专业社会技能训练,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状态、社会功能及患者对自身整体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训练前(P
[参考文献]
[1] Granholm E, Mcquaid JR, Mcclure FS, eta1.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older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12 month follow up [J]. J Clin Psychiatry,2007,68(5):730-737.
[2] 邓玉红,邵燕飞,徐小萍.社交综合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27-229.
[3] 卢世臣,刘琳,付凤珍等.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及幸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A):46-47.
[4] 姚贵忠.精神分裂症住院康复管理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增刊2):15-16.
[5] Yu S Y, Qi R. Role of Bad in Podocyte Apoptosis Induced by 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C]//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Elsevier, 2013, 45(2): 569-573.
[6] 张明园.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J].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2(增):59-60.
[7] 李萍,刘艳星,田志萍.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7):857-860.
[8] Yu S Y, Qi R, Zhao H. Losartan reverses glomerular podocytes injury induced by AngII via stabilizing the expression of GLUT1[J].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13, 40(11): 6295-6301.
[9] 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SES)・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251-252.
一般的,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应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力,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约束下进行的经济行为。因为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为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研究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问题的意义现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对一门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释都是以环境分析为前提,或者说是从环境分析中得出的。会计作为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并兼具自然科学某些特征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会对它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会计理论研究永恒的课题之一。只有以环境分析为起点,才可能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恰当的解释,使会计科学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发挥其职能作用,进而促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进步。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参与经济的预测和决策等新功能便顺应而生,并将成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更直接更有效的职能。
2.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运行的基本导向和最终归属。会计目标活动于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多维空间中,它必定要和该时期的总体经济环境相适应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离开经济环境来确定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3.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再生产过程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该类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会计对其反馈也会相应变化。
4.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会计计量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主要解决在记录时和在会计报表中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数量描述的不足。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在会计计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披露就会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因此,会计计量属性对于会计准确核算和信息提供显得至为关键。
5.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程序和策略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利益相关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同时,对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也产生了影响。即面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和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加工会计信息的工作程序和技术策略也要作相应变化。
三、会计对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1.会计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机构设置重叠,人才匮乏,实力薄弱,而国外会计公司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我们很难与其相抗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服务功能强大、内部严格、执业质量高、布局合理的事务所服务网络,组建由若干事务所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规模、高水平的事务所集团。集团所应该以一个事务所作为核心,可以由核心层、紧密层、扩散层等不同层次的事务所组成。要吸收专业人员,增加业务种类,扩大业务范围,开拓新型业务,发挥规模优势和各自特长,形成专业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集团型会计师事务所。实现多样化经营战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计服务市场会有巨大潜力,由单一服务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现代会计应以适应这一发展模式。